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的“补短”教育与美国的“扬长”教育

中国的“补短”教育与美国的“扬长”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516190030.html,

中国的“补短”教育与美国的“扬长”教育

作者:孙丽

来源:《留学》2017年第21期

几年前来美国读高中的小留学生们,由刚来美国忐忑不安的小留学生成长为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的留学生。在交谈中,他们告诉我,在國内读书时感觉自己的生活轨迹是一成不变的,努力挣扎着通过了中高考,上一所差不多的高中或者大学,为不容易拔尖的成绩苦恼,还要承受同学间竞争的压力。没想到前往美国读高中后,渐渐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开始自发地学习,争取自己想要的,然后有了今天的成绩,这样充满希望的崭新开始。

听了孩子们的话,我不由思索,为什么来美国读高中后会有如此大的成长变化?

补短与扬长中美的教育目标不同

中美两国在教育目的和对成功的评判标准上有着很大差异,两国教育基因分别侧重“补短”和“扬长”。我国的教育“基因”可以归纳为“补短”教育,尤其是在初高中的阶段,强调各学科均衡发展。而美国教育是“扬长”教育,鼓励孩子发挥特长,在基础教育之上,让孩子们慢慢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明确的方向。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才。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其具有超越性的一面在于始终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古代的杏林学子们通过反复诵读经典来完善道德服务社会,到近代开始奉行“天下为公”,现代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构建了中国文化中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发展高于个性发展的道德意识,这一意识贯穿了中国的教育体系。

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思维模式的固化,我们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外,还在筛除遴选、优胜劣汰。有了不同层级的标准考试层层把关,我们的教育已经不只在培养优秀完善的社会公民,还兼具了功利性的社会目的和工具性特征。

虽然近年来我们已经听到强调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呼声,但真正从理念,落实到课程,再落实到评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反观美国,虽然也有这样的社会目的,但将其放在了公民教育的背后。无论是有名的蓝带高中还是普通的教育机构,都把提高当地人民的素质放在教育目标的首位。他们奉行的是“以人为本”,简言之,就是“个人第一”,追求的是个人的利益、理想和权利。

个性化VS统一化中美家庭教育出发点不同

在家庭教育方面,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能独立生存,适应各种环境的社会公民。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更多的在于挖掘孩子的兴趣爱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价值。所以他们会对孩子从小无意中展现的兴趣爱好十分重视,并且鼓励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