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时数: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预习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习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习提示”共4?小段。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2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习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习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②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

③洎()牧以镵()诛

④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

⑤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而不助五国也

②()粮而景从

③悉使()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尽之标

⑤()然自得()笑大方(《风景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祸焉④至于颠覆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预习提纲参考答案

(1)①sàngshuài②pùbào③jìchán?④shùshǔ⑤cóng

zòng

(2)①嬴②赢③羸④殆⑤怡贻

(3)(古义见注释,练习“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②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③迅迅,快。④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4)①定数(命运)屡次计算②交好欤(文言语气词,用于句尾)?③拿攻克④有人或许⑤像还⑥爱惜吝惜⑦发语助词(表原因)?大概⑧弊病困顿(失败)

(5)①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②诸侯;秦。③刺秦王;?抗秦之。译文(略)。

(6)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

②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研习新课

1.关于段落层次的划分提示及练习:

方法提示:议论文一般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引论提出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或中心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本论是分析问题的论证部分,在文章中占重要地位;结论是在分析问题基础上解决的部分:或归纳论点,或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办法等。给议论文划分段落一般可按上述三个部分进行。至于段落之内的层次划分,或各段之间的结构方式的分析,则应参考第三册第36——40页“合理安排论证结构”的知识短文所说的进行。

根据上面介绍,参看课文“预习提示”,阅读课文,看看本文5?个小段可划分的三个部分,是下面的哪一种(叙线是段界符号,数字是小段序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读课文第1段,本段共6句,其段内句间关系是下面图示的哪一种(数字是句子序号)?

3.课文“预习提示”指出:“文章开篇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结合第一段课文思考:

(1)本段所提中心论点在文中是指哪句?()

A.第1句

B.第6句

C.第1、6两句

D.1—6句

E.1、2、4、5、6句

(2)如果中心论点是第1句,按“预习提示”所列那样删去“非兵不利,战不善”和本段最后一句,可以吗?如果是最后一句,删去第1句,怎么样?

(3)本段所列两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把分论点删去,可以吗?

(4)比较本篇提出中心论点方法与《过秦论》的不同之处。

[附]“研习新课”答案及提示

1.C

2.B

3.①A(说明:B是本段论证结论。D、E误把分论点当中心论点)。②③提示:中心论点在首句,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不是偏正关系的复句,两分句从两个不同角度陈述观点。“非兵不利,战不善”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保证了后一分句正面肯定的确凿性。因为事物之间联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单纯肯定“弊在赂秦”,并未排除“弊在兵不利”等其他因素。因此,中心论点应是第一句全句。文章的两个分论点,在本段实际上是论证中心论点的两个论据,它们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的受赂秦之害的角度进行论证,加强了中心论点的严密性,增强了说服力。结句“故曰”,回应首句,形似重复,实乃对中心论点的强调,使之更鲜明、突出。(4)?提示: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相似);《过秦论》卒章显旨,先以论据论证,然后归纳出论点。

布置作业:

1.完成课文后“思考和练习”一、三、四。

2.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课文第1至第5小段,落实教学目的第1、4两项。

2.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与步骤

检查作业:

重点检查背诵、朗读。字、词、句练习在学习下面课文时,通过让学生口译课文即可检查纠正。关于“思考和练习”一,可让学生口头回答。

1.学习课文第2小段。

(1)学生口评本段课文,教师订正。订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①课文没有注释而学生容易理解错的文言词。如:“诸侯之所亡”的“亡””(丢失、失去)与后文“燕虽小国而后亡”的“亡”(灭亡)不同。这类词多在课后练习或预习提纲中出现,但仍然难免遗漏,如虚词“以”“之”等。

②特殊句式:除练习中提到的,本段仍有。如“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所大患”前两部分构成判断句,后一部分之前又省略了“赂者破灭”,译时对这类句子一定要仔细辨别。

(说明:以下各段都有这两种情况,在学生口译前一定要告诉以上两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认真辨析。兹不赘述。)

(2)课文“预习提示”指出,本段承上文第一分论点展开论证。?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即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用什么方法论证的?对此,我们在阅读时应弄明白。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来回答上述问题。

提示:读时注意文中的关键字词:“较”“古人云”和大量的反义词。为了便于大家思考,我们不妨来做如下填空:

①作者用和相比较,和相比较,两相对照,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论断。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秦得地的主要原因是,诸侯失地的原因是,“固不在战”四字,深化了上面中心论点中的“,”的道理,证明了“”的观点。

②为了说明“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即赂秦之弊,作者进一步作了如下对比,诸侯为“一夕安寝”,今日与明日相比,说明割地次数的频繁,且数量越来越;秦得“五城”“十城”之后。“”三字说明秦的“大欲”是“”的。从而证明:?并不能苟安图存,实乃“”。在这一对比说理中,?作者又将赂秦诸侯的先辈创业之艰难与子孙的“”相比,先辈的“暴霜露”与子孙的“”相比,斥责了赂秦者的卑鄙无耻。

③以上两层用了论证,下面作者又用古人名言“”印证了自己的论证。这是用法来论证的。

[附]填空答案

①秦攻取之外所得;战胜所得;诸侯赂秦所亡之地;战败而亡之地;诸侯赂秦;赂秦;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割五城;割十城;大;又至矣;无厌;赂秦;破灭之道;不甚惜;一夕安寝。③对比法;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引证。

根据上面练习,自己口答本题开始的问题。

(3)本段文字生动,充满情感。为了体味这些,?我们可用“删减质疑法”来研读这段文字。所谓“删减质疑法”即从原文中删去某段或某些词句之后和原文比较孰优孰劣,提出质疑。如:

①删去“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句,可否?

②删去文中关于创业之难的内容,表达效果如何?

(提示:①从反复修辞格的作用去考虑;②从对比修辞格的表达效果去考虑。参看“思考和练习”二。)

请用上面质疑法自己设疑,然后思考或与同学讨论,求得答案。

2.第3小段自学提示:

本段承上文中心论点的第二分论点展开论述。作者运用例证法,分析了“不赂者”齐、燕、赵亡国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读本段课文,应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本段的“不赂者”指哪三国?由此可知,?上段的“赂者”指的是哪些诸侯国。

(2)本段和上小段在写法上的不同点之一是,?上小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本小段则把齐和燕赵分两种情况写。若本小段像上小段那样处理史实,可否?

(3)作者在分别写齐和燕赵时,对这两种情况使用了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请从课文中挑出几个代表性的词句加以体味,说说作者对齐的态度是什么?对燕赵的态度又是什么?然后朗读课文,力求把这两种不同情感色彩表达出来。

思考提要:

“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韩、魏三国合写,是因为他们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段,是因为他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因此作者把两者分述,以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所以作者用“齐亦不免矣”这种平淡冷漠的语气陈述其亡国之因,以示对其鄙夷);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所以作者用了褒义词)。他们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去良将,毁其“长城”,这是值得惋惜的(注意“惜”字);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所以作者用了“且”强调外因,“诚”表示理解),值得同情和理解。我们朗读时应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努力再现作者的情感色彩。本段最后一层,用假设举例法总括2、3小段,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也为下文的结论提出在客观上作了铺垫。

3.关于课文最后两段的自学提要:

最后两小段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各段内容可参看课文的“预习提示”。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贾谊《过秦论》第2小段第2层内容,?想一想作者提出的措施能否挽救六国的灭亡?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观点有什么局限性?我们应如何理解这篇史论的价值?

(2)第5小段存在的作用如课文“预习提示”所说,“为了讽今,于文末又巧妙地联系北宋实际,结出全文主旨”。想一想这“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巧妙“结出”的?

提示:苏洵的“封谋士”“礼奇才”“并力西向”的假设措施,不过是山东诸侯“不爱珍器……,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的翻版,九国之师的惨败已证明“六国之亡的结局不可逆转,秦亡六国的根本原因不在苏氏的弊在赂秦”,其原因可参看历史课本,这里不涉及。但从中我们看到,苏氏仅从斗争策略方面论六国之过,未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考察,结论是偏颇的。特别是只着眼于“谋士”“奇才”而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更是片面的。但是,我们知道,作者写此文,并非旨在全面探求六国灭亡之因,而是为了“讽今”,因此便从某一角度着眼分析历史,总结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作者的这种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前途的精神应予肯定。

作者写此文,主旨在第5小段中通过对比而巧妙结出。?其中或明或暗地作了多方面对比: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宋与六国的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从比较中,含蓄地点明了写作意图。

4.学生质疑设计:

用本课前面介绍的删减质疑法对本课质疑、设疑,并谈谈自己对这些疑难问题的解答。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3.仿照本文结构安排,用现代汉语改写《过秦论》。

4.用删减质疑法研读《史记·货殖列传序》并质疑。

参考资料

一、清代李桢《六国论》(节选):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立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接,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唯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与相佐助,岂可得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概也夫。

——摘自《畹兰斋文集》

二、《宋史·苏洵传》(片段):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27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闲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22篇,即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宋史·列传第二百二》)

《六国论》优秀教案

六国论 一、导入课文: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二、北宋的时代背景: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三、简介作者: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号为“老苏”,与儿子苏轼(大苏)、苏辙(小苏)号为“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四、解题: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五、重要词语 弊:弊病赂:贿赂率:都邑:城镇薪:柴草嬴:秦王姓洎:(jì) 谗:谗言诛:杀殆:将近向使:假使“理”与“数”:命运积威:蓄积的力量劫:胁制从:跟随故事:旧事六、预习检查 思考下列问题,分析文章论证结构。 1.文章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 2.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和教训? 课文分析 第一段(1):全文纲领。提出中心论点,评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第二段(2):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正论) 第三段(3):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反论) 第四段(4、5):作出小结,提出告戒。旨借古讽今。 七、课外拓展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

《六国论》教案2篇

《六国论》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six Kingdoms

《六国论》教案2篇 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六国论》教案 2、篇章2:《六国论》教案 篇章1:《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 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 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根据本文内容和布 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 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

六国论获奖公开课教案

六国论获奖公开课教案 【篇一: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 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盖始然则向使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故事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教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 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 在战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 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教学步骤]三课时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 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 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

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解题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 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 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 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 道理。 ??2、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 读诗书??”),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3、故事: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年),苏轼二十岁,到京 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 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 延请素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 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 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 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 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 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 六国)

《六国论》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 自己预习,弄懂生僻字音、形、意,归纳重点文言实词语虚词。 3. 掌握本文的文体知识“论”——以论证为主。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2. 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2.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的论证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建议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积极抗战以维护国权。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六国破灭之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继《宫锁心玉》、《步步惊心》之后,今年又出了一部吸引人心的穿越剧《相爱穿梭千年》,看来近几年穿越盛行哦。上课之前咱们也来穿越一下,请大家回到北宋,与我一同赴一场满汉全席。 时间: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 人物:苏轼(时年20岁) 地点:北宋都城开封 事件:苏轼进京赶考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席间大家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你们喝酒哦!”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今天我们来学习《六国论》,昔日的战国七雄争奇斗艳何以演变为秦国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板书:《六国论》题解 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霸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六国论,其实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一、作者简介与时代背景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六国论》课教学设计.docx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苏洵,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2.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3.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4、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 2、学习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学习难点】 1、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特色。 3、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2.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 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 1057 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

《六国论》教案课程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标】 1. 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2. 把握文章的朗读节奏,品味朴素简劲的语言,体味文句意蕴,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意图,理解所总结的历史教训。 3. 鉴赏论证结构,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感受文章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下列重要实词的含义: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当、礼、宜、故事、颠覆,归纳下列多义词的义项:得、非、或、相、势,掌握文中重要虚词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 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

点和论据的关系,了解六国破灭的及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从中总结历史教训。 3. 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 2.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3.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一、导入: 同学们,唐太宗李世民曾感慨地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

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如何演变为秦一统天下,我们来学习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作者简介: 请学生根据注释或课外阅读介绍苏洵生平简介,教师订正补充: 苏洵自号“老泉”,据说27岁才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祐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二十二篇文章(《权书》10篇、《衡论》10篇、《几策》2篇)推荐给皇帝,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为《六国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设计

六国论 [教学目标]: 一.体会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盖始然则向使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故事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教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唐太宗世民在其名相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

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一枝独秀,且看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解题 1. 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国以外的齐、楚、燕、、、六个国家,它们都被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 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眉山县)人,人称“老”,与儿子“大” (轼)、“小” (辙)并称三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学习目标】 1.了解苏洵,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2.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3.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4、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 法。 2、学习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学习难点】 1、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 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特色。 3、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 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2. 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 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 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

《六国论》优秀教案(整理精校版)

《六国论》优秀教案 必修教案 0428 17:56 :: 《六国论》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

真题4:《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朗读最后两段,分析语调语速和感情的关系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全班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赂l ù秦 率shuai 赂秦耶 小则获邑y ì 思厥ju é先祖父 暴pu 霜露 暴b ào 秦之欲 洎j ì牧 殆d ài 尽 当t āng 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 àng 食之不得下咽y ān 为wei …所… 三.研习新课 1.诵读第1段。 提问:

六国论教学设计教案

《六国论》教学设计教案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

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引导——启发——点拨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分析——归纳——联想自主分析文章第二、三段,归纳作者的思路,联想所学过的文章——(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导入新课(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课

六国论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二十四六国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二)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三)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二)课文第2、3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分析:课文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3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

人教版《六国论》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 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习重点 1. 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 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习要求: 1.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预习作业主要在夜自习上完成,同学在预习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习效果的形式来完成

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 1. 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易读错的字: (1)弊在赂(lù)秦(2)六国互丧(sàng)

六国论——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国论——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自己预习,弄懂生僻字音、形、意,归纳重点文言实词语虚词。 3.掌握本文的文体知识“论”——以论证为主。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议论文的写 作特点。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2.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的论证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建议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积极抗战以维护国权。【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六国破灭之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继《宫锁心玉》、《步步惊心》之后,今年又出了一部吸引人心的穿越剧《相爱穿梭千年》,看来近几年穿越盛行哦。上课之前咱们也来穿越一下,请大家回到北宋,与我一同赴一场满汉全席。 时间: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 人物:苏轼(时年20岁)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1.时代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于是统治者横征暴敛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朝廷内部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软弱无能以致外交妥协投降。 北宋的这种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刺当朝统治者,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三、梳理文章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证的? (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下文议论)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编制:王铭鑫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2、抓住关键语句品位鉴赏语言,体会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情感价值与态度: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作者: 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三、时代背景: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前275年魏割温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 (3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 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 如:率盖始然则向使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故事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教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解题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

《六国论》教学设计2-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六国论》教学设计2-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Script> 六国论 苏洵 [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重点] 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2段。 )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3段。)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不能。前者是主要的, 后者是次要的。) 问: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