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掌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关键因素;

●做好现场舆论引导;

●学会网络舆论引导技巧。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一、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关键因素

处理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取决于六个方面:

1.一把手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一把手不理性、不明智,就很难处理好事情,所以一把手是排在首位的关键因素。

2.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言人尤其是专职的新闻发言人要有对事件做出决断的魄力,要有征服公众的魅力。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会使人们对事件形成一个刻板成见。

4.媒体环境

一个媒体能否有公信力、影响力、权威力,就在于是否能够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系统、全面、深入地报道。因此,从本质上来讲,媒体一定是追逐负面新闻的。

5.受众

受众指的就是人的认识、公众的认识。

6.新闻发言人制度

在对一把手、新闻发言人、社会环境、媒体环境、受众都有深刻地认识的基础上,还应当要有制度作为保障。

要点提示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关键因素:

①一把手;

②新闻发言人;

③社会环境;

④媒体环境;

⑤受众;

⑥新闻发言人制度。

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技巧

具体来说,突发事件的现场舆论引导就是管好两个地方:现场舆论引导和网络舆论引导。

1.现场舆论引导技巧

现场舆论引导技巧主要包括:

时间就是生命——第一时间

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这是《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的规定。

所谓第一时间,就是要把握好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记者到达前的第一时间、媒体报道前的第一时间、舆论形成前的第一时间。

直接当事人——火源

面对直接当事人,企业要做好四个S:

第一个S是闭嘴,不要争论;

第二个S是把自己想做的、要做的展示出来;

第三个S是保持愚钝;

第四个S是让大家满意。

此外,在新闻发言人领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让自己处于弱势。须知当自己越强势、越强悍时,对方对自己就越具有攻击性,所以新闻发言人要适当地学会处于弱势。

【案例】

××××事件家属索赔沟通标准手册

2011年11月份一场大火震惊了全国人民,事故方为做好媒体沟通和家属沟通方面的一些工作,制定了一个对当事人的沟通标准手册。

这个标准手册里面主要含有以下内容:

1.应采取何种态度、行动、方式与死者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与死难者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务必遵循如下处理准则:

第一,赔偿处理的三大原则。手册中确定了以下原则:一是家属满意第一;二是家属永远是对的;三是如果家属错了请参照以上两项原则。

第二,赔偿处理的六点注意。一是接待,强调细节,让家属感觉这不是一次交易而是一种温暖;二是倾听,要保持镇定冷静,表现出礼貌尊重;三是记录;四是分析;五是汇报;六是答复,不能无把握无根据地向家属保证,但是也不能没有答复。

第三,赔偿处理15条绝对禁语。“这种问题连小孩子都知道!”“你要知道这不是我们的错!”“绝对不可能有这种事发生。”“我不太清楚。”“我绝对没说过这种话。”“我不懂怎么处理。”“公司的规定就是这样,我没有办法。”“你不懂法律吗?”“改天再通知你。”“这不是我们的事!”“你不认识字吗?”“就这样了。多一分钱都没有。”“你简直是敲诈!”“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无所谓。”据统计,这15句话占了引发危机的90%以上。

第四,赔偿处理的六点技巧。该六点技巧分别为:一是平常心态;二是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三是从抱怨中找到其所期望的结果;四是悲伤而严肃的表情;五是从家属的角度思考,在处理家属的抱怨时,应站在家属客的立场思考问题,假设自己遭遇家属的情形,将会怎样做?六是积极运用非语言的沟通,用眼神关注他、不时点头、表示尊重、肯定支持等。

第五,赔偿处理的六大步骤。赔偿处理的六大步骤包括:一是倾听,不管气势汹汹,还是喋喋不休,都要闭嘴;二是道歉,首先要为这场悲剧道歉;三是重复家属向你提出的要求,确定你完全了解他的意思;四是同理心;五是赔偿;六是务必确定家属是满意的。

2.应当采取何种行动来控制公共关系方面的风险?

第一,用负责任的态度赢得理解和信任;

第二,听取有关部门意见,尊重有关部门态度,并积极主动配合;

第三,如有媒体采访,用OPEN的态度,如有媒体集中采访,可以考虑开新闻发布会;

3.是否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避免或者减少死者家属与媒体的接触?如有必要,如何操作?

第一,由专人陪护;

第二,要缓解其情绪;

第三,应该让他得到足够的尊重。

4.如果死者家属接触到了媒体或者引起的媒体的反映,应当采取什么样措施来应对?

第一,根据Q&A手册来回答;

第二,一定要记下媒体名称和记者的名字,以便进行沟通,避免事件有后续的媒体负面报道,以防事件升级扩大。

在上面的案例中,当事人从各个侧面体现了对家属的尊重,遏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蔓延和升级,最终取得不错的效果。

一般来说,在突发事件中,最适合和当事人沟通的人应符合以下条件,即自处的时候超然、处人的时候蔼然、无事的时候澄然、处事的时候断然、得意的时候淡然、失意的时候泰然。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完全能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很少。作为新闻发言人,虽然不可能做到每一条,但是应该尽量向其靠近,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和修炼自己。

其他信息源的引导

其他信息源的引导工作主要包括:

第一,企业要拓宽信息渠道,了解一些正常渠道所不能了解的重要信息;

第二,设立新闻中心,以核心信息资源吸引记者,使记者不为其他的信息所吸引;

第三,确保对外的信息都经过精心准备,严格审核,从而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可控性。

现场记者的引导

现场记者的引导工作主要包括:

第一,要摸清现场的情况;

第二,要确认记者的身份;

第三,要规范采访的活动;

第四,要提出报道的要求。

权威媒体

实际上,在媒体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权威媒体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须知当人们不知道信任谁时,只能信最权威的,这类似于两只手表的理论,即当戴一只手表时,人们能够准确地知道时间,而当人们戴两只手表时,就会变得迷盲,此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值得信赖的品牌手表,可见,这种品牌效应一定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凸显出来。因此,企业要积极主动地与最主流的媒体配合沟通。

不要忘掉第二现场

对现场的管理只是对当事人发生事件的地方的管理,但实际上第二现场也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源地,比如当事人的家属所在地、朋友、同学等。

组织专家进行引导

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组织专门的应急专家队伍,通过专家发布评论和指导,协调专家发表权威意见,引导公众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判断。

2.网络舆论引导技巧

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技巧主要有五个:

第一,现场管理,这也是最重要的。

第二,网络管理,主要侧重于网络的舆情监测、要及时发布信息。网络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快,现在中国人离不开互联网、关系网、人情网这三大网络。

第三,网民的互动讨论。

第四,与意见领袖的沟通。

第五,与门户网站的协调。

工具表单

表1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关键因素表

使用方法:

目的:明确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关键因素。

填写:由新闻发言人根据表中所列项目填写不同因素的作用、影响、应对策略。

表2 突发事件现场舆论引导技巧

使用方法:

目的:分析突发事件现场舆论引导技巧。

填写:由企业相关负责人按照表格逐一填写现场舆论引导技巧的具体操作内容,并在工作中予以实际应用。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典型案例2018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典型案例 2016年末至2017年末,红黄蓝幼儿园发生教师针扎学童事件,先后经历了刑事审判和民事审判两个阶段,历时一年,特别是在后期民事审判阶段,受北京红黄蓝虐童事件舆论共震波及,此事在全市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影响,现将有关情况梳理汇总如下。 (一)事件经过及舆论引导情况 2016年12月,有自称我市铁西区红黄蓝幼儿园学童家长的网友在互联网上发布孩子疑似被教师针扎的贴文及图片,市互联网信息中心发现此舆情后,及时向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汇报,并按市委宣传部要求第一时间将此舆情专报转至市教育部门和铁西区相关部门。同时,网贴被新华社、央广等中央级媒体发现并给予关注,联系市委宣传部了解事件相关情况。鉴于红黄蓝幼儿园为铁西区教育部门审批的民办教育机构,同时幼儿园驻在地和事件发生地也在铁西区,并且事件调查处置主要由铁西区负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市委宣传部并不直接了解事件情况及处理进展,故将铁西区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与中央级媒体记者间做好衔接联系,并指导铁西区委宣传部做好媒体应对和舆论引导工作。铁西区按照市委宣传部指导建议,第一时间将事件调查进展情况通过我市政务微博等官方渠道向广大市民群众通报情况,回应社

会关切,理顺家长情绪,压制不良炒作,同时通过向新华社、央广等中央级权威媒体提供及时、准确、透明的信息,引导国内媒体舆论走向,调控舆情,保持平稳,至2017年1月中旬,随着调查结果的逐步公开,舆情得到有效控制。此后,随着案情进展,相关人员被刑事拘留和刑事审判结果等关键环节的信息,也通过我市政务微博和新华社等权威发布渠道向社会推送,充分保障媒体、大众知情权。 2017年10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发生虐童事件,在国内产生较大波澜,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因此对我市红黄蓝虐童事件刑事审判处理情况再次关注,11月中旬三名记者专程赴平采访报道,并与市委宣传部取得联系,要求采访铁西区公安、法院和教育部门相关人员。市委宣传部第一时间向省委宣传部和我市有关领导进行汇报,同时派出专人专车陪同记者开展采访工作,联系沟通铁西区教育、公安、法院等部门做好配合工作,将刑事审判过程中有关真实、权威信息,部分提供给央记记者并接受采访。12月上旬,该案民事赔偿案件正式开庭审理,央视三名记者再次来平,联系市委宣传部要求对庭审进行采访。我们及时将情况向市委和省委宣传部做了汇报,并按照省委宣传部相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不给央视记者提供通稿和信息,市中级人民法院也按照省高院要求没有给他们提供庭审画面。目前,央视记者对本案中我市各部门的采访和民事审判部分还没有发出相关

论突发事件中媒体舆论引导的策略

毕业设计论文《突发事件中媒体舆论引导的策略》 院系: 专业: 学生姓名:肖志鹏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Ⅰ) 引论 (Ⅱ) 一。舆论引导的分析 (5) 1.突发事件报道与舆论引导的概念 (5) 二..舆论引导在突发事件中表现为什么特征? (5) 2.1.当前舆论引导的消极问题 (5) 2.2突发新闻采播中把关不严及信息不过滤的消极影响 (6) 三.突发事件下媒体舆论导向的不良表现 (7) 3.1.媒体失语,谣言疯传,虚假言论泛滥 (7) 3.2.新闻失真,媒体随波逐流,不尽责 (8) 3.3.煽情炒作,舆论暴力,扭曲放大危机 (8) 3.4.媒体公信力下降,舆论引导受阻 (9) 四:媒体舆论引导的解决策略 (10) 4.1.舆论引导的有效协调方法 (11) 4.2加强突发事件的协调机制 (11) 4.3.公开透明的媒体形象 (12) 4.3.注重意见领袖对舆论的引导作用 (12) 五.参考文献 (13)

摘要 当前我国媒体应对危机事件与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功能还未得到充分发挥,甚至出现了异常状况,尤其是在处理这类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突发事件前期,一些媒体反应迟钝、煽情炒作、诱导公众,混淆是非,解释和疏导不够,甚至澄清力度也大打折扣,导致舆论暴力泛滥,人心恐慌和社会混乱,舆论引导也陷于被动局面。究其原因是媒体缺乏科学精神和理性分析,解决方法和传播过程落后保守。应对舆论,媒体要处理好“双边关系”,即媒体与政府的密切合作关系,媒体与大众的传、受及反馈的交流信任关系。同时,媒体要利用本身已有形象和手段在新闻原生态中引导舆论,达到舆论和谐的最佳状态。 关键词:舆论引导、突发事件、媒体、政府、策略、信息公开、传播把关、采编控制、意见领袖。

论媒体沟通与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当前,随着传统媒体的深刻变革和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使新闻和信息发布变得愈加便捷和普及,尤其是网络媒体,凭借其实时、快捷、廉价、有效等独特优势,受到众多网民的青睐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日益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政府部门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使其极易成为社会瞩目的热点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媒体的关注,一方面可以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为干群沟通建立良好的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认知度;另一方面,如果舆论导向偏离,也可能混淆是非,误导群众,损坏公务员队伍形象,影响政府工作。能否正确运用媒体这把“双刃剑”,引导媒体做好宣传工作、争取社会舆论的主导权,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的形象和政府工作发展全局。新闻报道的媒体策划、突发事件的媒体应急和舆论引导,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近年来,全国已发生多起因社会舆论应对不力而导致的严重群体性事件,如贵州“瓮安事件”、沸沸扬扬的“杭州飙车案”、铁道部“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在解析这些群体性事件时,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新闻1+1”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有关部门在舆论处置上犯 了两个相反的错误:一是有关部门处理过慢。“瓮安事件”中,因官方未及时回应群众越来越激烈的请求,使矛盾越来越激化,直接导致发生严重暴力事件,后来才由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二是有关部门处理突发事件时过急、过于草率。从近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来看,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政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各种社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和尖锐,也使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特别是在征地拆迁中,干群对立的事件屡见不鲜,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而有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对少数问题不假思索地“曝光”,降低了政府威信。尽管政府部门一直通过各种途径尽量解决各种矛盾问题,缓解干群关系,但是此类事件愈演愈烈,使部分地区政府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另一方面,某些政府部门舆论引导工作相对滞后,在舆论引导形式上呆板单一,依旧满足于在报纸上、电视上刊发些类似公文的消息,群众接受程度十分有限;在组织策划上,缺乏系统的宣传策划,宣传力量时强时弱;在时效上,断断续续,没有形成持续、有效的宣传舆论攻势,从而导致了政府舆论宣传工作受众面小、传播范围窄,有“王婆卖瓜”之嫌,甚至受到群众的抵触和反感,宣传效果事倍功半。客观地说,政府部门的舆论引导工作,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迅捷多变的舆论监督的需要。 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面对新形势,舆论引导的观念没有与时俱进。相关人员没有准确把握舆论引导发展 趋势,观念陈旧,导致舆论导向偏差。当前,还存在一种观念:一提宣传首先想到的就是“夸”。个别领导认为宣传就是写给上级领导看的,轻视社会舆论宣传的力量,对媒体报道不能冷静对待,只能见好的,不能见坏的,见了正面报道就洋洋得意,见了负面报道就暴跳如雷,不是扪心自问自身行为中的不妥之处,而是指责媒体报道不实,给人以权压人的感觉,在公众中产生不良的影响。有的单位和领导在与媒体打交道时仍停留在吃吃喝喝勾兑关系上,不知道换位思考,不考虑媒体的生存规律和运作方式,未能策划出满足媒体需要,又对政府部门、人民群众有利的多赢的宣传舆论方案。一些宣传干部缺乏媒体应对能力,对受众的心理需求置若罔闻,新闻宣传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与媒体的沟通中普遍缺乏应对的经验和技巧,

11.5突发事件舆情应对预案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预案 为提高政治责任感和新闻敏感性,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负面舆情,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切实维护企业形象和利益,特制订本预案。 第一条突发事件定义 突发事件,指项目在生产经营工作中突发的人身伤亡、安全质量、自然灾害、企地纠纷以及突发性重大经济纠纷,重大经营管理问题,群体性上访问题,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经济案件等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 第二条突发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一)组织领导 项目经理部成立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办公室,全面负责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和现场管理工作。 办公室主任:项目经理、党委书记 办公室副主任:副经理、安全生产总监等 组员:安质环保部部长、作业队队长等 (二)项目舆情应对办公室主要职责 1.突发事件发生后,统一负责现场管理工作,快速确定现

场指挥人员,并第一时间向公司报告。 2.及时为公司舆情应对现场领导小组提供事件处置新闻线索和进展情况,为公司现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参考。 3.落实办理公司舆情现场应对工作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4.加强日常员工思想教育,突发事件发生后,做到不传谣、不造谣,不私自接受采访,不发表有损企业利益的言论。 (三)处置程序 1.突发事故(事件)发生后,项目员工要第一时间告知项目经理部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以电话、传真等方式在第一时间向分管宣传工作的公司领导和宣传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 2.突发事故(事件)发生后,项目舆情应对办公室立即进入工作状态,统一负责现场管理工作,快速明确突发事故(事件)现场指挥人员,并在未经公司舆情应对领导小组授权同意下不得发布新闻信息。 3.突发事故(事件)发生后,公司领导小组应立即对事故(事件)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处理,确立报道规模、手段、方式和报道基调。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掌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关键因素; ●做好现场舆论引导; ●学会网络舆论引导技巧。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一、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关键因素 处理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取决于六个方面: 1.一把手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一把手不理性、不明智,就很难处理好事情,所以一把手是排在首位的关键因素。 2.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言人尤其是专职的新闻发言人要有对事件做出决断的魄力,要有征服公众的魅力。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会使人们对事件形成一个刻板成见。 4.媒体环境 一个媒体能否有公信力、影响力、权威力,就在于是否能够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系统、全面、深入地报道。因此,从本质上来讲,媒体一定是追逐负面新闻的。 5.受众 受众指的就是人的认识、公众的认识。 6.新闻发言人制度 在对一把手、新闻发言人、社会环境、媒体环境、受众都有深刻地认识的基础上,还应当要有制度作为保障。 要点提示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关键因素: ①一把手; ②新闻发言人; ③社会环境; ④媒体环境; ⑤受众; ⑥新闻发言人制度。 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技巧 具体来说,突发事件的现场舆论引导就是管好两个地方:现场舆论引导和网络舆论引导。 1.现场舆论引导技巧 现场舆论引导技巧主要包括: 时间就是生命——第一时间 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这是《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的规定。 所谓第一时间,就是要把握好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记者到达前的第一时间、媒体报道前的第一时间、舆论形成前的第一时间。 直接当事人——火源 面对直接当事人,企业要做好四个S: 第一个S是闭嘴,不要争论; 第二个S是把自己想做的、要做的展示出来; 第三个S是保持愚钝; 第四个S是让大家满意。 此外,在新闻发言人领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让自己处于弱势。须知当自己越强势、越强悍时,对方对自己就越具有攻击性,所以新闻发言人要适当地学会处于弱势。 【案例】 ××××事件家属索赔沟通标准手册 2011年11月份一场大火震惊了全国人民,事故方为做好媒体沟通和家属沟通方面的一些工作,制定了一个对当事人的沟通标准手册。 这个标准手册里面主要含有以下内容:

完整word版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大河湾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正确引导、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 件舆情,最大程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第一时间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做到第一时间监测、收集、研判舆情发展走向,及时上报舆情动态,为应急处置提供第一手资料;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准确信息并慎报原因,情况较为复杂的舆情信息,在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众评议猜测或随意解读时,根据具体调查情况,再作后续详细发布,牢牢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事件处理的舆论主导权。 (二)全局利益原则。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负面舆情信息时,坚持以维护党委政府形象和社会大局稳定为目标,把群众利益、大局利益始终放在优先位置。(三)口径一致原则。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做到步调统一、口径一致、权威发布,避免说法不一、自相矛盾,造成于己不利的后果。 (四)疏堵结合原则。注意把握对外信息发布的分寸和节奏,尊重事实,循序渐进,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正确引导和利用网络传媒,在公开透明发布信息的同时,及时删除各类可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谣传信息。 (五)协作协调原则。充分发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团队协作、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分类分级 (一)诱发舆情突发公共事件分类 1.事故灾难类:主要包括失火、爆炸、交通运输事故、建筑安全事故、电气水事故、煤气中毒、危化品事故等。 2.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类: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饮食卫生安全事件。 3.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引起的网络类:主要包括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不正问题引发的网络炒作事件等。 (二)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性质、规模、发布平台级别和影响力,舆情分为一般(Ⅲ级)、较大(Ⅱ级)、重大(Ⅰ级)三个级别,分别用黄色、橙色、红色表示。Ⅲ级(黄色):指在本市内的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发生的负面舆情,事件性质较为严重,影响范围较大。 Ⅱ级(橙色):指在自治区内的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发生的负面舆情,事件性质恶劣,影响范围大。 Ⅰ级(红色):指在国家级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发生的负面舆情,事件性质恶劣,影响范围极大。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 成立萨马街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挥全镇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一)萨马街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张丽萍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典型案例2018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典型案例2018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典型案例 2016年末至2017年末,红黄蓝幼儿园发生教师针扎学童事件,先后经历了刑事审判和民事审判两个阶段,历时一年,特别是在后期民事审判阶段,受北京红黄蓝虐童事件舆论共震波及,此事在全市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影响,现将有关情况梳理汇总如下。 (一)事件经过及舆论引导情况 2016年12月,有自称我市铁西区红黄蓝幼儿园学童家长的网友在互联网上发布孩子疑似被教师针扎的贴文及图片,市互联网信息中心发现此舆情后,及时向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汇报,并按市委宣传部要求第一时间将此舆情专报转至市教育部门和铁西区相关部门。同时,网贴被新华社、央广等中央级媒体发现并给予关注,联系市委宣传部了解事件相关情况。鉴于红黄蓝幼儿园为铁西区教育部门审批的民办教育机构,同时幼儿园驻在地和事件发生地也在铁西区,并且事件调查处置主要由铁西区负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市委宣传部并不直接了解事件情况及处理进展,故将铁西区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与中央级媒体记者间做好衔接联系,并指导铁西区委宣传部做好媒体应对和舆论引导工作。铁西区按照市委宣传部指导建议,第一时间将事件调查进展情况通过我市政务微博等官方渠道向广大市民群众通报情况,回应社

会关切,理顺家长情绪,压制不良炒作,同时通过向新华社、央广等中央级权威媒体提供及时、准确、透明的信息,引导国内媒体舆论走向,调控舆情,保持平稳,至2017年1月中旬,随着调查结果的逐步公开,舆情得到有效控制。此后,随着案情进展,相关人员被刑事拘留和刑事审判结果等关键环节的信息,也通过我市政务微博和新华社等权威发布渠道向社会推送,充分保障媒体、大众知情权。 2017年10月,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发生虐童事件,在国内产生较大波澜,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因此对我市红黄蓝虐童事件刑事审判处理情况再次关注,11月中旬三名记者专程赴平采访报道,并与市委宣传部取得联系,要求采访铁西区公安、法院和教育部门相关人员。市委宣传部第一时间向省委宣传部和我市有关领导进行汇报,同时派出专人专车陪同记者开展采访工作,联系沟通铁西区教育、公安、法院等部门做好配合工作,将刑事审判过程中有关真实、权威信息,部分提供给央记记者并接受采访。12月上旬,该案民事赔偿案件正式开庭审理,央视三名记者再次来平,联系市委宣传部要求对庭审进行采访。我们及时将情况向市委和省委宣传部做了汇报,并按照省委宣传部相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不给央视记者提供通稿和信息,市中级人民法院也按照省高院要求没有给他们提供庭审画面。目前,央视记者对本案中我市各部门的采访和民事审判部分还没有发出相关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案例分析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案例分析 摘要: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特别是非正常死亡事件引发的不稳定事端影响了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环境。如何妥善处理好此类事件成为创建“平安高校”和“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尖锐、频发,加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导致网络舆情环境恶化,甚至谣言四起,对党和政府创建和谐社会带来严重挑战,也使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形势。 关键词:高等院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 一、某高校学生坠亡事件描述 2011年4月30日凌晨3:26,广东某高校保安在宿舍楼下巡逻时发现有人躺在地面不起,立即报警同时向学校领导汇报、联系车辆就近送往区第二人民医院急救,学校领导随即也紧急赶往医院。警察到现场后,立即进行了现场勘验。后经调取学校监控视频,发现有人于凌晨3:19分左右坠楼。由于正值五一放假期间,学校根据坠楼者的体貌特征在全校留校住宿学生中展开排查,确定坠楼者为是本学院2007级学生涂某。随后学校通知学生家长。 二、学生坠亡事件的危机处理和舆论引导 1.快速发现,迅速反应,启动学校应急工作预案

高校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特别是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后,是考验学校平时工作实效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时刻,此时,高校内部一定要形成高度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统一协调的局面,并要及早启动应急工作预案,妥善处理发生的各项由该事件引发出的其他的突发事件。 本案例的学生坠落事件发生不到十分钟,刚好该学院的保安在执行夜间校园巡逻时发现了。该保安迅速向保卫处处长汇报了,马上报了110和120,保卫处处长及时将情况汇报给了学校领导,学校领导、其他相关职能负责人以最快的时间赶到事发现场,部分学校领导赶赴医院开展学生抢救工作。 同时,学校启动了学校的应急工作预案,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应急处理小组,设立了多个工作小组,按照学校的应急预案有效开展工作,为下一步化解危机打下了基础。 2.及时澄清,权威发布,避免不实消息的负面影响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特别是非正常死亡事件受媒体的关注度比较高,事件引发的不稳定事端的参与人员聚集力比较强,学生群体通过微博微信传播相关信息速度比较快,因此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一旦被歪曲炒作,极易对学校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本案例的涂某为毕业生(性格较为内向,有心理咨询

舆情管理篇_第十八章 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

舆情管理篇 第十八章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 第一节重大突发事件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一、重大突发事件的概念与分类 根据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第二,事故灾难。主要包括煤矿、非煤矿山发生火灾、瓦斯爆炸、冒顶、透水、坍塌等安全生产事故;尾矿坍塌事故;公路铁路民航、航运等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第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第四,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暴力恐怖案件;爆炸案件;大规模群体性聚集事件;劫持飞机、火车、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案件;恶性刑事案件。 第五,境外涉我突发事件。主要指在境外发生的,可能对我国公民和机构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根据《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本书所介绍的事件范畴,属于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突发事件。此外,国务院2011年公布的《国家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中,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和一般重大(Ⅲ级)等三级。 此外,还可根据重大突发事件的罕见性与不确定性的程度对其进行分类。 从罕见性的角度来说,有的重大突发事件的类型往往有一定的前兆,并因其发生的频率相对较多,而使得人们对这类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因此,对其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可参照先前处置经验并遵循某种规律。而有的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比较长,如十年不遇或百年不遇的事件等,或是由于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的变迁而突然爆发,而完全没有先例,因此很难提前预测、预警,一旦发生,往往令应对工作措手不及。显然,这两类事件的应对策略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从不确定性的角度来说,在网络舆情事件中,有一些事件由于影响因素少,因素之间的作用简单,事件的不确定性低;还有一些事件的影响因素多,因素之间作用复杂,事件的不确定高。事件的不确定性越高,可供选择的情景演变路线越多,预测事件的发展趋势就越难,也越难做出有效的决策对其加以控制;而事件的不确定性越低,事件发展的趋势就越明朗,也就更容易准确预测并对其加以有力控制。这两类事件的应对策略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根据这两个维度,又可以把重大突发事件分为四类: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预案与处置(通用)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预案与处置 近年来,因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不及时、不规范、不正确而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也严重影响事件的公正处置和善后,给单位、社会和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为切实增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应对能力,最大程度避免、减少和消除舆情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巩固提升政府公信力,营造良好、积极的舆论环境和氛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各类市场主体、政府机关都应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 一、预案建立范围和响应原则 一般预案适用于规范、指导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已经或者知晓即将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途径传播,可能引起公众普遍关注,进而损害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形象或影响社会稳定且涉及突发事件的舆情处置工作。如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都应建立专项舆情应对预案。 响应原则是:舆情应对要坚持统一领导、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协作配合、讲求方法的原则,迅速掌握动态,及时准确反应,保障公众安全,适度公开透明,尽力控制风险。 二、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工作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处置突发事件舆情危机。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并设副组长1-2名,由分管对外宣传和重点领域的分管领导

担任。同时领导小组下设舆情应急处置办公室,成员由业务部门、宣传报道、后勤保障等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总体负责舆情危机处置工作;查清事件真相,确定事件性质;决定舆情危机处置各项具体措施;对事件处置进行评估、总结,提出对事件当事人的处理意见。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牵头组织收集、汇总舆情信息并进行研判、分析和评估,及时向领导、相关部门、上级机关通报网上舆情;加强与当地宣传部门和相关媒体的联络,分析舆情信息发展的趋势,及时向领导小组提供处置建议;与新闻媒体沟通,如有媒体采访,由办公室统一协调,业务部门工作积极配合、协助;审核并统一发布以单位名义发布的调查信息;根据需要通报网 上评论引导信息,组织和协调针对性网上评论工作;组织开展舆情应对业务培训。对舆情危机及是否有违法违纪行为,及时展开相关调查,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初步结论,对涉及舆情危机处置提供法律支持。 其他相关部门职责:发现涉及本单位职能的舆情,快速开展调查(督查),做好源头化解工作;提出处置建议和发布的答复内容,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根据需要及时研究并提出引导口径,组织开展网上评论。 舆情监测员的职责:尽早发现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是有效处置和正确引导的关键,各单位应建立网络监测员队伍,配合做好媒体、论坛的网上巡查,发现舆论并在其他平台上或更大范围扩散的,及时

如何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

如何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 作者:发布时间:2010/01/20 责任编辑:陈晓红来源:金华报业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期,突发性事件频频发生。切实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大课题。作为地方党报,组织好突发事件的报道工作,抢占舆论制高点,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是掌握舆论主动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 一、深刻认识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的现实意义 1.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需要。 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其中,专门提到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2006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把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纳入整体应急管理机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对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我们媒体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需要。 2.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们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和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从近年看,我们面临的突发事件主要有自然性灾害,如台风、冰雪气候造成的灾害;事故性灾难,如地铁塌陷;公共卫生事件,如“甲流”;社会治安案件,如“杀人恶魔”董文语抢劫凶杀案、杭州“5·7”交通肇事案等。这些突发公共事件本身会造成局部的危机,引发公众的心理波动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运用传媒的力量来减缓乃至化解社会矛盾和危机,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3.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是我们媒体应承担的责任。 对我们地方党报而言,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是实践“三贴近”、增强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突发事件考验着新闻媒体的新闻策划能力、组织报道能力、舆论引导能力。突发事件使群众对信息的需求最大化,媒体通过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客观报道来体现自己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并且引导突发事件向消除误解、吸取教训、完善措施、平息事态的正面转化。正确把握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提高应急报道水平是新时期党和政府对媒体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是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媒体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1.突发事件发生后,有些事件责任部门封锁消息,阻挠采访,导致小道消息满天飞的问题。突发事件因其“突发”,公众关切、关注;媒体无论是从职业特性还是从社会责任出发,都十分重视。然而长期以来,一些突发事件因有“负面作用”,一些事发地的基层党政部门和事件责任部门怕媒体曝光,怕舆论监督,怕影响当地形象和投资环境,因此,常常封锁现场,阻挠媒体采访,导致不真实或不准确的小道消息在社会上到处流传,并且愈加失真。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往往失去有利时机,变得更加复杂,更加被动。杭州“5·7”飚车撞死在斑马线上行走的大学生就是典型案件。 2.突发事件发生后,传统媒体的舆论场与网络舆论场不对称的问题。 目前,中国互联网形成了世界最大的舆论场,网络与传统媒体互相渗透的传播格局也是前所未有的,由此产生的互动舆论场也是突发事件报道中舆论引导的新挑战。当前,传统媒体尤

舆情突发事件应对机制预案-最新版

编制时间: 20XX 年 X月 XX日舆情突发事件应对机制预案 编制:__ 审核:__ 批准:__ 编制日期: 编制单位:

前言 为做好全乡换届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特别是网络舆情的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换届舆论环境,根据县乡换届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全县、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2、准确把握、快速反应 3、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4、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政府网站》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 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换届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组织机构: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行联席会议制度。乡纪委、综治办、司法所等单位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乡换届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牵头单位。乡党委成立换届舆情突发应急处置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任组长,成员单位负责人任副组长,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协调、指导及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联席会议职责: 1、根据舆情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单位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审定舆情应对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发布、审定新闻发布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3、对舆情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4、依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责任单位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5、落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应对机制 (一)建立舆情监控信息员队伍。各成员单位要确定一名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反映机敏、熟悉业务的干部担任舆情监控信息员,对涉及换届工作舆情实行24小时监控和引导,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和应对。重点加强对干部关心、群

关于“两会期间”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实施方案-信访维稳公文.doc

关于“两会期间”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实施方案-信访维稳公文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关于“两会期间”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强化事件的权威报道和快速反应能力,做好“两会期间”网上热点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准确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二、组织机构 1、网络舆情领导机构 成立白沟新城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作为全区网络舆情应急指挥的领导机构,在党工委、管委会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建军同志担任,副主任由白沟新城组织人事局局长石进文同志担任,成员由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担任。 2、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统一对外口径,确定对外发布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3、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负责网络舆情的监管、搜集、整理工作。 三、网络舆情应对及工作机制 突发事件或热点问题出现后,为防止事件进一步发酵,抑制网络不实消息恶性传播,防止别有用心人员煽动网友情绪,立即启动舆情应对紧急预案。 1、迅速查明事实,第一时间发声 白沟新城应急领导小组责成涉事部门迅速查明情况,细致详实上报领导小组,宣传部门依据事实迅速撰写新闻通稿,阐明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起因及事件发生后白沟新城管委会采取的相关措施,并联系主流纸媒、网站第一时间发声。力求迅速、公正、客观的还原事件真相,驳斥不实报道,澄清事实,以正视听。 2、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积极引导言论 成立新闻宣传应急指挥部,明确一名新闻发言人,及时发布突发事件相关进度;同时,加强舆情信息跟踪监测和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宣传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关于热点事件的网络舆情及最新动态,及时汇总舆情信息并上报应急小组。 宣传部门联合公安网监大队迅速开展有效网上舆论管理及引导。及时封堵删除网站、论坛、贴吧等针对此次事件的不实、有害信息;组织网评员汇总白沟新城管委会妥善处置事故的最新情况和有关部门采取的应急措施,及时发声驳斥网络上造谣、攻击、诽谤煽动的言论。 3、做好新闻媒体接待工作

全媒体时代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策略选择

118 全媒体时代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策略选择 袁振龙 左袖阳 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与突发事件政府舆论引导能力的不足 随着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先后出现,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全媒体时代,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等共同构成了全媒体时代的复杂网状图景。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等属于不可忽视的传统媒体,他们在信息传播方面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影响力,互联网和手机媒体①则是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的“自媒体”,它们的出现已经“给社会生活方式乃至政治运作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②。“自媒体”的概念是美国学者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共同提出的,指的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并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③。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13亿,网络普及率达到38.3%,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占网民总数的69.3%,微博用户占网民总数的48.7%④。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们的信息来源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发酵”产生化学反应的时间越来越短,社会越来越处于一种不确定的高风险状态中。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普及,普通民众已经从传统单向的信息接收者同时变成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源和‘新闻记者’”。 信息互动成为全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规律,冲击着人们的惯性思维。“数字化传媒改变了以往媒体信息受控严格的局面,使信息的传播流通更为自由”⑤,BB S ⑥、播客、博客、微博、SNS ⑦、手机群发、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同时具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性质,通过参与公共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重构媒介空间的信息格局和消解权威机构的信息控制势力”⑧。全媒体时代既是各种媒体竞相表现的时代,也是普通民众参与信息发布、交流和讨论的时代,“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中国政府的治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政府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信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改革不断深入,利益调整不断深化,人口【摘要】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们的信息来源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 越来越快,信息“发酵”产生化学反应的时间越来越短,社会越来越处于一种不确定的高风险状态中,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更加频繁地发生,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面对政府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明显不足的现状,有必要采用协同政府、合作网络、消费者需求和数字技术等网络化治理理论的理念重塑政府结构,重构政媒关系,重组政社关系,提升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效率。 【关键词】 全媒体;突发事件;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 G 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527(2013)02-0118-06 【作者简介】 袁振龙(1971—),男,江西宜春人,北京市社科院综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 要从事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研究;左袖阳(1980—),男,安徽巢湖人,北京市社科院综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刑法学研究。 2013年第2期社会主义研究SOCIALISM STUDIES (总第 208 期)No. 2,2013Serial No. 208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施方案

***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 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施方案 局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局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处置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管理,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为妥善处置突发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根据《***》文件要求,特制定***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处置及舆论引导工作方案: 一、深化认识,加强宣传 ***于今年11月2日制定下发《****》,是促进党务、政务公开,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需要,也是党委、政府和工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平息不稳定的社会情绪的需要。我局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努力做到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发布新闻,接受社会的监督,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局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要把这个文件列入干部职工政治学习的内容,认真组织学习,深入开展讨论,全面领会和把握文件精神,明确新闻发布的内容和形式、时间和地点、新闻发言人的工作班子和工作职责,明确规范新闻发布工作管理和加强新闻发布工作基础建设的要求,明确国家工作人员网络行为规范的内容,明确网络违规行为处理和网络行为监督管理的具体要求。 二、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原则

1、及时主动,准确把握。事件发生后,应遵循“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要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严格制度,明确职责。要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严格执行新闻发言人工作规程。局里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置工作,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局办公室、信息中心、行政审批科负责组织协调,由具体负责处置事件的科室或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负责事件处理的科室和单位应及时与局办公室、信息中心、行政审批科沟通衔接情况,配合局党组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及时、准确地做好新闻发布工作。新闻发布中难以把握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局党组请示;对发生的可能产生全省性、全国性、国际性影响的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须经报请局党组批准后向市委、市政府请示,并遵照指示迅速组织落实。 三、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及舆论引导工作措施 1、迅速报告。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责任科室和单位应迅速向局党组报告。局党组对突发自然灾害、交通、安全生产事故等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应迅速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作用_何南观

2011年第1期总第295 期 近些年来,我国突发公共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如贵州瓮安事件、邓玉娇事件、云南孟连事件、湖北石首事件、重庆 出租车罢运事件、 四川广安110事件、四川大竹117事件、 河北定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吉林通钢事件等等。这些事件已经危及到公共安全,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在极个别地方甚至动摇了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政权的根本权威。 本文试图从媒体责任、公信力和舆论引导力的角度出发,对突发群体性公共事件的预防、疏导和解决,作一简陋之论述。 基层政府的冷漠和网络围观,是 新时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主要成因 我国当前处于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社会转型期,潜藏在社会底层的矛盾比较多,如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的仇富心态、 官员贪渎导致的仇官心态、城市发展和众多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的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等。平时由于诉求渠道不畅等原因,这些问题和矛盾潜藏在社会的许多角落。 党中央和国务院特别强调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 但到了基层,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大打折扣, GDP 成为衡量政府政绩的主要甚或是唯一的指标,以破坏环境、以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比比皆是。 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提高道路的通行等级和通行能力,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在征地、拆迁、补偿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要么成为房地产商的利益 代言人,要么严重侵害农民的利益,他们不知道土地这一根本性生产资料的丧失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讲究工作方法,不站在利益受损一方思考问题,靠一时的哄骗欺瞒或强硬手段保证工程的进行,但诸多矛盾和隐患就潜藏下来了。 利益诉求渠道不畅,信访渠道“肠阻梗”,使矛盾和问题不断升级为埋藏在心底的“民怨”。由于地方调解机制和法制的不健全,由于基层政府和官员对民众利益的漠视, “上访”成为我国特殊的一种诉求现象。 一遇大的节庆或重要会议,各级信访部门官员都“如临大敌”,都会派去信访干部或便衣警察到省会城市和北京进行 “截访”,要么进行空口承诺,要么强行带回,但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认真对待,更谈不上妥善的解决。如此一来,上访群众不断的上访,地方干部不断的 “截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现象的造成,除了基层干部对群众利益的漠视,更重要的是我国所谓维稳机制对上访群众的不正确认识和不正确对待。在这个机制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察中,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到京城和到省会城市上访群众的次数和人数控制得如何。为了应对这个机制的考量,一些地方政府不是立足于解决上访群众的诉求,而是立足于单纯控制上访数量。于是,特殊群体的特殊诉求渠道就被死死地堵住了。一般而言,有利益诉求的群众是算得清诉求成本的,如果地方上能解决其诉求,解开其心里疙瘩,他们又何必舍近求远跑到省会城市乃至于北京呢?他们的诉求渠道被彻底堵死后,会放弃他们的诉求,但心里疙瘩从此结下了, “民愤”、“民怨”就是这样形成的。 综观近年我国诸多的突发公共群体性事件,都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酿成。 在小事向大事发展的过程中,网络起到了极不好的发酵作用。 曾几何时,几乎是一夜之间,中国的网络媒体覆盖全国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乡镇,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但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显然缺乏对网络媒体的管理经验,对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许多网站缺乏网络道德,对那些不实不良的信息的传播缺乏社会责任感,一条信息上传网上后,众多网友先是网上围观,继而网上起哄,激起一种莫名的网络民愤,这种可怕的情绪像疾病一样迅速传播,进而转化为现实社会的街头围观,从而演变成为打砸抢烧甚而围攻基层政府的恶性突发群体事件。 贵州瓮安事件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2008年6月28日,瓮安县三中初二(六)班女生李树芬溺水窒息而亡。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而单纯的事件,却因谣传而使事件真相变得愈来愈扑朔迷离。在各种版本谣言的纠集下,在声势强大的网络围观下,死者家属纠集众人上街讨说法,在平时对当地政府不满的群体的掺和下,事件开始演变成一起针对政府部门的打砸抢烧的恶性事件。导致瓮安县委大楼、 县政府大楼104间办公室被烧毁,县公安局办公大楼47间办公室、4间门面被烧毁、刑侦大楼14间办公室被砸 坏, 42台交通工具被毁、被抢走电脑数十台,骚乱共造成150余人受伤。事后,瓮安县委书记、县长、县公安局政委、局 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作用 □何南观 (达州日报社,四川达州635000) 传媒研究 6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