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学选择题

生态学选择题

生态学选择题
生态学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生物群落是(B)。A.生物偶然的组合 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 C.生物随意的组合 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

2、生物群落是(B)。A.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 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C.由许多植物组成的群体 D.由许多动物组成的群体 3、确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C)。A.植物的种类 B.植物的高度 C.植物的作用 D.植物的功能 4、关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

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一定的分布和特征

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

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5、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A)。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 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 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 6、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A.优势种 B.建群种 C.特有种 D.亚优种 7、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A.光照强度减弱 B.空气湿度增加 C.土壤湿度增加 D.气温增加 8、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

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 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 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A.苔原 B.荒漠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10、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B)。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 B.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最大

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 D.高位芽达90%以上 11、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

A.镶嵌体中斑点通常小于复合体中的斑点 B.复合体中斑点间植物,紧密接触,相互影响很大

C.镶嵌体中斑点间植物互不影响 D.镶嵌体中每个小群落各代表不同群落的特征 12、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

A.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 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C.每一个镶嵌体仅包括一种小群落疯狂学习网 D.镶嵌体中小群落与整个大群落垂直结构差异很大 13、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B)。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 B.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

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 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 14、采用植物区系作为群落分类原则的是(B)。A.英美学派 B.法瑞学派 C.前苏联 D.中国 15、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 A.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通 C.水生生物也具有分层现象 D.草本群落也具有分层现象 1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A.层片是按植物的高度划分的 B.层和层片含义基本相同

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D.群落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层片 17、下列关于生态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 B.生态型是种内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遗传类群 C.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在生物分类学上也叫亚种 D.生态型按生态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等 18、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 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 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D.热带雨林

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 19、按拉恩基尔的生活型分类,下列植物中属于一年生的是(D)。A.莲藕 B.芦苇 C.马铃薯 D.玉米 20、下列生活型谱中,符合苔原群落的生活型谱是(D)。

群落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 A.B.C.D. 9552121 152120 3382062 14515 01422 21、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B)。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北方针叶林 D.热带雨林 22、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B)。

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 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C.演替越来越慢 D.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23、符合群落发育盛期的特征是(C)。

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

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远物种生存

C.群落结构一定型

D.种类数量不稳定 24、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A.信息少 B.稳定型高 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 D.食物(链)简单 25、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D)。A.生态环境 B.群落外貌和结构 C.群落种类组成 D.群落动态 26、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B)。A.优势种 B.特征种 C.建群种 D.偶见种 27、属于地带性顶级的群落是(D)。A.沼泽 B.水生群落 C.盐碱群落 D.荒漠群落 28、不符合非地带性顶极的论述是(C)。 A.可出现在多种大气候下 B.可分布于多个地带性群落中

C.只受局部环境制约,大气候对其毫无影响 D.具有大气候的烙印 29、从裸盐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A.次生演替 B.快速演替 C.内因性演替 D.外因性演替 30、关于异龄林的正确说法是(D)。A.一般阳性树林多形成异龄林 B.异龄林指树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下的林分

C.人工林大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 D.冷杉等较耐荫树种的林分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 3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A.土壤 B.地形 C.气候 D.生物 32、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B)。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33、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B.一个气候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

A.一个气候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 C.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D.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不连续单位 34、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A.生态学原则 B.植物区系学原则 C.动态原则 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35、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B)。

A.建群种和水热条件 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 C.优势种和水热条件 D.优势种的生活型和水热条件 36、关于生物地理群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D.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是B.H苏卡乔夫首先提出来的

A.生物地理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 B.生物地理群落含义与生态系统相近

C.生物地理群落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能量、物质关系 37、属于非地带性顶极的群落是(D)。A.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北方针叶林 D.沼泽

38、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的。

A.E.Haeckel

B.E.P.Odum

C.A.G.Tansley

D.Darwin 39、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

A.以动物为研究主体 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C.以植物为研究主体 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 40、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有机个体 41、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A.生物圈 B.群落 C.种群 D.景观单元 42、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A.全球陆地 B.全球海洋 C.整个生物圈 D.整个宇宙 43、下列范围不

属于生物圈的是(C)。A.岩石圈的上层 B.全部水圈 C.大气圈的上层 D.大气圈的下层 44、臭氧层破坏属于(B)。A.地区性环境问题 B.全球性环境问题 C.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 D.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 45、根据研究方法,一般可把生态学分为野外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A)。A.实验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行为生态学 D.草原生态学 46、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

A.生物学时期 B.环境科学时期 C.现代生态学时期 D.现代生物学时期 47、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

A.气候因子 B.地球因子 C.非生物因子 D.外来因子 4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49、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

50、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稳定因子 D.非密度制约因子 5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52、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5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A.综合因子 B.一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 54、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 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

A.250kg左右 B.350kg左右 C.500kg左右 D.大于500kg

55、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56、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D)。 A.高温、高湿 B.中温、高湿 C.中温、高湿 D.中温、中湿 57、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

A.黄化现象 B.白化现象 C.辐射效应 D.代谢效应 58、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A)。A.高 B.低 C.一样 D.不确定 59、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B)。A.光饱合点 B.光补偿点 C.光照点 D.光辐射点 60、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A.可见光区 B.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绿光

61、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C)。A.红光 B.紫光 C.绿光 D.兰紫光 62、属于生理有效辐射的光质是(A)。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63、在全都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64、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B)。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65、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C)。A.大豆 B.玉米 C.冬小麦 D.水稻 66、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D)。 67、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o为(D)。A.平均温度 B.发育的时间 C.有效积温 D.发育起点温度 68、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A.多 B.少 C.一样 D.不确定 69、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A)。A.有利 B.不利 C.一样 D.不确定 70、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A)。 A.贝格曼法则 B.阿伦法则 C.李比希定律 D.谢尔福德定律 71、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 72、旱生植物的特点是(B)。 A.叶面积较大 B.根系发达 C.通气组织发达 D.叶片较多73、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是(C)。A.粘土 B.砂土 C.壤土 D.黄土 74、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A)。A.团粒结构 B.片状结构 C.块状结构 D.柱状结构 75、比较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母质是(B)。A.酸性岩母质 B.冲积物母质 C.风积母质 D.黄土母质 76、在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及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类生物是(D)。

A.植物 B.原生动物 C.节肢动物 D.微生物 77、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D)。A.湿生植物 B.水生植物 C.中生植物 D.旱生植物 78、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C)。

A.一亩地有20棵杨树 B.10只/hm2黄鼠 C.100个/hm2鼠洞 D.5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 79、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C)。A.牛 B.蛔虫 C.珊瑚虫 D.青蛙 80、下列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D)。A.一群羊 B.一窝小鸟 C.一只鸡 D.一棵松树 81、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

A.s2/m=0 B.s2/m=1 C.s2/rn显著大于1 D.s2/m显著小于1 82、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D)。A.绝对出生率 B.专有出生率 C.最大出生率 D.生态出生率 83、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

84、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A)。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85、d N/d t = r 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D)。

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86、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A.季节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平衡 87、旅鼠和北极狐的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的周期为(D)。A.1~2年 B.2年 C.3年 D.3~4年 88、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个体数量为(C)。A.小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大于K/2 89、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D)。 A.原始合作 B.竞争 C.中性作用 D.偏利作用 90、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二者都必然有利,这种关系为(B)。

A.偏利作用 B.互利共生 C.原始合作 D.中性作用 91、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昆虫的卵内,一般要缓慢地杀死寄主,这种物种间的关系属于(D)。 A.偏利作用 B.原始合作 C.偏害作用 D.拟寄生 92、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C)。A.寄生 B.拟寄生 C.互利共生 D.偏利共生 93、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C)。

A.人与饲养的家畜 B.蜜蜂与其采访的植物 C.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 D.豆科植物与固氮菌 94、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5个期中,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称为(B)。

A.加速期 B.转折期 C.减速期 D.饱和期 95、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D)。

A.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 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D.密度越来越小 96、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D)。

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B.生产量为正值 C.年龄锥体下宽、上窄 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97、种群为逻辑斯谛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A)。

A.密度增长缓慢 B.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C.密度增长最快 D.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98、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D)。

A.季节性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的爆发

99、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澳大利亚,10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

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B)。A.种群大发生 B.生态入侵 C.不规则波动 D.种群大爆发 100、下列种群数量不能够长期地维持在某一水平的是(D)。A.大型有蹄类 B.食肉类 C.一些蜻蜓的成虫 D.蝗虫 101、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最大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A)。A.K/2 B.K C.K/4 D.K/3 102、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 103、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A.达尔文 B.奥德姆 C.瓦尔明 D.坦斯利 104、生物地理群落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C)。A.达尔文 B.奥德姆 C.苏卡乔夫 D.坦斯利 105、下列正确的是(D)。A.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 B.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兼养生物组成 C.生态系统由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组成 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 106、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D)。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蓝绿藻 D.真菌 107、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B)。A.高等植物 B.哺乳动物 C.大型真菌 D.蓝绿藻 108、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A.树木 B.鸟类 C.昆虫 D.蚯蚓 109、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A)。A.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保持生态平衡

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 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110、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B)。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 111、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C)。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112、雨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A)。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 113、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C)。A.热带 B.温带 C.寒温带 D.寒带 114、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季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115、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D)。A.大陆架 B.开阔大洋 C.河流与湖泊 D.珊瑚礁 116、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A.沼泽与湿地 B.开阔大洋 C 荒漠 D.冻原 117、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A.温带农田 B.温带草原 C.荒漠 D.冻原 118、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B)。A.热带雨林 B.橡胶园 C.北方针叶林 D.冻原 119、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D)。A.海洋 B.撂荒地 C.被污染的湖泊 D.养鱼池

120、下列生态系统中,不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C)。A.农田 B.果园 C.被污染的湖泊 D.养鱼池 121、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低的是(C)。A.热带雨林 B.温带农田 C.温带草原 D.落叶阔叶林 122、按生产力高低排序,正确的答案是(A)。

A.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雨林>北方针叶林>冻原 B.开阔大洋>河口>湖泊>大陆架

C.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常绿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D.长江流域农田>黄河流域农田>黑龙江流域农田>热带雨林 123、生态系统中的能流途径主要是(A)。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D.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124、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A)。

A.能量越来越少

B.能量越来越多

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

D.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 125、下列生态系统中,开放程度最大的是(C)。A.湖泊 B.热带雨林 C.农田 D.水库 126、形成次级生物量的生物类群是(B)。A.化能合成细菌 B.真菌 C.蓝绿藻 D.蕨类植物 127、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高的是(A)。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荒漠 D.开阔大洋 128、种类组成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板状根、裸芽、茎花现象明显,无明显季相交替的生态系统是(A)。

A.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北方针叶林 129、捉100种动物容易,捉一种动物的100个个体难的生态系统是(A)。A.雨林 B.湖泊 C.草原 D.荒漠 130、种类组成贫乏,乔木以松\云杉\冷杉\落叶松为主的生态系统(D)A.雨林 B.季雨林 C.落叶阔叶林 D.

北方针叶林 131、大型食草有蹄类和穴居哺乳类动物占优势的生态系统是(D)。A.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北方针叶林 D.温带草原 132、红树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A)。A.热带或亚热带 B.温带 C.寒温带 D.极地 133、选出正确的答案(A)。A.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生态系统 B.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在演替初期是开放的生态系统,演替后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134、下列生态系统中,遭到破坏后最难恢复的是(D)。A.热带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温带草原 D.极地冻原 135、温室效应指的是(B)。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和塑料大棚,产生了对环境不利的后果

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大气层如同温室的外罩一样,太阳短波辐射容易进入,地表长波辐射难以出去,

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

C.农民长期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工作,导致了与温室和塑料大棚有关的疾病 D.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生产的蔬菜质量与露天农田中生产的蔬菜质量不同 136、温室效应的最直接后果是(A)。A.气温升高 B.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 C.海平面上升 D.生态系统原有平衡破坏 137、水体富营养化的后果是(A)。B.由于藻类大量繁殖,使鱼类的食物增加,导致渔业产量增加

A.由于藻类大量繁殖,死后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渔类因缺氧而死亡,使渔业产量减少 C.对渔业产量没有影响 D.使渔业产量忽高忽低 138、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性资源的是(C)。A.煤炭资源 B.核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天然气资源 139、下列资源属于非枯竭性自然资源的是(A)。A.太阳能资源 B.天然气资源 C.土地资源 D.淡水资源 140、下列做法不是可持续农业的做法的是(D)。A.农、林、牧、渔多种经营 B.大力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

C.大力开展生物防治,避免化学农药污染 D.大量使用化肥,保持农产品持续高产 141、下列类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C)。

A.养鱼塘的分层养殖 B.农田的间作套种C.海洋的网箱养殖 D.稻田养鱼或养鸭 142、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B)。A.2~3个 B.5~6个 C.8~10个 D.12~14个 143、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D)。A.个体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生态系统生态学 144、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类群不包括(D)。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环境 145、能流和物流速度快的生态系统是(A)。A.热带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北方针叶林 146、下列生态系统中消费者食物专一性强的是(A)。A.热带雨林 B.湖泊 C.温带草原 D.荒漠 147、盐度周期性变化明显的生态系统是(B)。A.海洋 B.河口 C.红树林 D.盐湖 148、在森林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储存能量最多的营养级是(A)。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149、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D)。A.温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淡水湖泊 D.极地冻原 150、确定生态系统内消费者营养级的依据是(D)。

A.根据消费者的个体大小 B.根据消费者的食量大小 C.根据消费者的食性 D.根据消费者的主要食性 151、生态系统中受到捕食压力较大的是(A)。A.植食动物 B.一级食肉动物 C.二级食肉动物 D.三级食肉动物 152、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问题是(D)。A.森林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 B.草原破坏导致的沙漠化

C.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 D.大量使用化肥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153、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154、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A.多 B.少 C.一样 D.不确定 155、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 156、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A.均匀分布 B.成

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 157、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A.优势种 B.建群种 C.特有种 D.亚优种 158、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A.苔原 B.荒漠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159、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 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 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D.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 160、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B)。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北方针叶林 D.热带雨林 161、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A.次生演替 B.快速演替 C.内因性演替 D.外因性演替 162、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B)。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 163、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A.生态学原则 B.植物区系学原则 C.动态原则 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164、关于生物地理群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D.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是B.H苏卡乔夫首先提出来的 A.生物地理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 B.生物地理群落含义与生态系统相近

C.生物地理群落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能量、物质关系 165、下列哪一类资源是可再生性资源(C)。A.煤炭资源 B.核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天然气资源 166、阴性植物的特点是(D)。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167、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D)。A.水稻 B.玉米 C.大豆 D.冬小麦 168、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0为(B)。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169、早生植物的特点是(A)。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170、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B)。A.块状结构 B.团粒结构 C.核状结构 D.片状结构 171、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B)。A.菌根 B.根瘤 C.菌丝 D.子实体 172、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D)。A.矮化 B.顶冠 C.根系发达 D.旗冠 173、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A)。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174、仅由树木构成的防护林带,风可以从林冠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这种林带的结构是(D)。A.疏透结构 B.紧密结构 C.稀疏结构 D.通风结构

175、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A)。A.焚风效应 B.山风效应 C.谷风效应 D.陆风效应 176、种群是指(A)。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177、一个种群内,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幼年最多,老年最少,中年居中,这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型为(B)。

A.稳定型 B.增长型 C.衰退型 D.混合型 178、种群平衡是指(B)。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

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179、法瑞法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B)。A.演替原则 B.植物区系 C.植被型 D.群落生态 180、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群落优势种是(D)。A.蒙古栎 B.长白落叶松 C.红松 D.兴安落叶松 181、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D)。A.地面芽植物 B.地上芽植物 C.地下芽植物 D.高位芽植物 182、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B)。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

生演替 D.旱生演替 183、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A)。A.气候顶级 B.偏途顶级 C.土壤顶级 D.地形顶级 184、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C)。A.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 D.寒温带 18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C)指标与总生产力的比值相对较高。

A.初级总生产力 B.初级净生产力 C.群落净生产力 D.次级生产力 186、人类对作物补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D)。A.改善环境 B.消灭竞争者 C.增加总生产量 D.增加净生产量 187、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C)。A.海洋 B.草原 C.海陆交接地带 D.荒漠 188、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B)。A.草原 B.森林 C.海洋 D.农田 189、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C)。A.湖泊 B.草原 C.果园 D.热带雨林 190、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D)。A.石油 B.天然气 C.煤 D.水能 191、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D)。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 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

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 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192、防治害虫时,应该做到(C)。A.彻底消灭害虫种群 B.保护天敌 C.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性 D.保护害虫种群 193、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比例约为(B)。A.3% B.0.5% C.20% D.万分之一 194、生态系统的概念是(B)于1953年提出来的。A.Fisher B.Tansley C.Vickerman D.Mobius 195、外温动物的代谢速度随温度的增加用温度系数描述,那么温度系数Q10是温度升高(C)对代谢速度影响的指数。

A.20℃ B.5℃ C.10℃ D.15℃

196、在(B)竞争方式下,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A.干扰性 B.利用性 C.种间 D.种内

197、竞争剧烈时,生物可通过(B)离开种群密度高的地区。A.流动 B.扩散 C.死亡 D.隐藏 198、在温带生态系统中,热的主要储存位置是(B)。A.空气 B.土壤 C.水 D.生物体 199、生物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C)。A.气候驯化 B.调节 C.驯化 D.适应 200、(B)陈述了来自冷气候中的内温动物与来自温暖气候的内温动物相比,趋向于具有更短的末端(耳朵和四肢)。

A.比尔定律 B.阿伦法则 C.Hamilton定律 D.贝格曼规律 201、以下生物中,属于兼性互利共生的是(C)。A.地衣 B.菌根 C.蜜蜂与月季 D.珊瑚 202、杜鹃将蛋下在别种鸟巢中,让其饲育其幼鸟,这一现象称为(C)。A.社会性寄生 B.寄生 C.潜在寄生 D.真寄生 203、全球陆地的净初级生产力大约为(A)t/a干物质。A.120×109 B.120×108 C.50×109 D.50×108 204、酸雨中含有的酸性化合物是(D)。A.HCl与H2SO4 B.HNO3与HCl C.H3PO4与HNO3 D.H2SO4与HNO3 20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有害生物的是(D)。A.鼠 B.蝗虫 C.红蜘蛛 D.麻雀 206、稳态的英文是(A)。A.homeostasis B.homeotherm C.homogenons D.homologous 207、下面生物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是(C)。A.蜗牛 B.细菌 C.藻类 D.蚯蚓 208、雄孔雀美丽的尾巴形成的原因在于(C)。A.竞争 B.攻击 C.性选择 D.适应环境

209、捕食者优先选择能使其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D)的一定大小的猎物。A.质量 B.重量 C.体积 D.能量 210、白天,空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B)。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先降低后增加 211、(A)是将温度和时间相结合的一个测量,运用于外温动物可反应这些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依赖于环境温度及时间。 A.生理时间 B.物理时间 C.生物钟 D.温度时间 212、收获理论中,收获目标指(C)。A.收获最大产量 B.收获恒定产量 C.长期持续获得最大产量 D.收获种群所有个体 213、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每一年龄阶段个体数目的比率,通常用(B)表示。

A.年龄结构图 B.年龄金字塔图 C.年龄分布图 D.年龄组成图

214、大多数生物的稳态机制一大致一样的方式起作用:如果一个因子的内部水平太高,该机制将会减少它;如果水平太低,就提高它。这一过程称为(D)。A.反馈 B.内调节 C.外调节 D.负反馈

215、对于植物,下面选项中(B)是可以被消耗掉的。A.温度 B.太阳辐射 C.盐度 D.负反馈 216、生物体所处的物理环境称为其(A)。A.栖息地(生境) B.生态为 C.位点 D.生存空间 217、夜间,空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A)。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先增加后降低

218、可见光穿过水体遵循一个称为(C)的负指数关系。A.阿伦法则 B.Hamilton定律 C.比尔定律 D.贝格曼规律 219、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PAR)带波长位于(A)。

A.380nm~700nm

B.380nm~760nm

C.150nm~4000nm

D.490nm~620nm 220、植物光合作用同化量于呼吸消耗量相等时的光合活性辐射强度称(B)。A.饱和点 B.补偿点 C.平衡点 D.稳定点 221、(C)在湖泊中的营养物质循环中起关键作用。A.鱼类 B.细菌 C.浮游动物 D.藻类

222、根据生物体个生活期死亡率的高低,年龄存活曲线一般可以分为(B)种形式。A.2 B.3 C.4 D.5 223、(B)是生态学的一种主要影响力,是扩散和领域现象的原因,并且是种群通过密度制约过程进行调节的重要原因。

A.种间竞争 B.种内竞争 C.个体竞争 D.竞争 224、雄鹿的叉角形成的原因在于(C)。A.攻击 B.防御 C.性选择 D.捕食 225、生态位的英文是(B)。A.habit B.niche C.site D.place 226、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全球气温上升了(D)。

A.0.5~0.7℃

B.0.3~0.5℃

C.0.5~0.7℃

D.0.4~0.7℃ 227、物质的热容量是1cm3物质上升(A)所需要的热量。A.1℃ B.10℃ C.5℃ D.100℃ 228、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产量最高的是(B)A.温带常绿林 B.热带雨林 C.温带草原 D.落叶

229、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量最高的是(C)A.河口湾 B.大陆架 C.海藻床或珊瑚礁 D.大洋区 230、限制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量的一个关键因子是(A)A.磷 B.碳 C.硫 D.钾231、下列同化效率最高的动物类群是(C)A.食草动物 B.杂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碎食动物232、下列动物类群中,生产效率最高的是(D)A.无脊椎动物 B.外温性脊椎动物 C.内温性脊椎动物 D.原生动物 233、下列各种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的是(C) A.二氧化碳 B.温度 C.水 D.营养物质

234、下列植物有机物质中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分解速率最快的是(C) A.木质素 B.纤维素 C.单糖 D.半纤维素 235、下列生态系统中,分解速率最高的是(B) A.温带森林 B.热带森林 C.草地 D.北方针叶林

基础生态学试题

基础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ecology):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的水圈、大气圈的下层。 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一定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有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组织尺度。 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占整个样方的百分比,表示物种的个体在群落地段分布的均匀状况。 多度: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盖度: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适合度:一种生物对生境的适合程度,以平均每个个体生育的存活后代的数量作为衡量适合度的指标。 进化:生物种群基因频率变化。 物种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物种的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 內禀增长率: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稳定年龄组配的生物种群不受其他因子限制时的最大瞬时增长速率。 食物链: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共同进化的现象。 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数量分许法。

领域:动物个体或群体所占据的排斥同种其它个体或群体的空间。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于其生存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影响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过程。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间有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生态位:之声吴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生态位包含了所有生态因子和生态辐。 生态幅:生态幅是指物种对生态环境适应范围的大小。它常与耐受限度一致,耐受限度越宽,生态幅也越大。 生态因子:指环境因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又称环境因子。所以有人称生态因子的总和为生态环境。 生态型:同一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隔离,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趋异适应的结果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分异并在遗传上固定下来,这种不同的个体群称为生态型。生活型: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相同或相似外貌的物种群被归并为同一生活型。生态型是趋异适应的结果,生活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 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表现为相对稳定,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接近相当,外来干扰所引起的变化可由自我调节而恢复到原初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这种状态即为生态平衡。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应:指在不同的环境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而表现出的特性。 层片:每一层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构成的机能群落。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城市生态学试题

一、选择题(20×2分) 1、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为标志,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实际目标 A、《执行计划》 B、《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 C、《我们的共同未来》 D、《21世纪议程》 2、我国城市工业职能分类,采取()的方法。 A.多变量分析B.统计分析C.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D.统计描述 3、城市时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时代的()和生态环境发展与变化的焦点和结晶体。A政治B经济C科学D文化 4、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变为另一种能源后称为二次能源,下列不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电力 B、石油 C、煤气 D、柴油 5、属于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分区规划内容深度的是()。 A.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 B.确定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 C.估算分区用水量 D.进一步确定供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施位置和用地范围 E.布置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6、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两部分组成。 A湖水B地下水C降水 D 江水 7、普通环境按环境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类,下面不属于的一类是() A、人文环境 B、半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 D、自然环境 8、按照起源,可将斑块分为:() A干扰斑块B残余斑块C环境资源斑块D陆地斑块 9、城市热岛效应会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分布特点,一般会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工商业最集中的地区,下面热岛效应最不明显的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五指山 10、城市消防站与医院建筑应保持()m以上的距离。 A.120 B.100 C.80 D.50 11、在我国东部地区,丘陵区和农田区一般占总土地() A、10~50% B、25~30% C、10~30% D、50~60% 12、衡量中心地重要性,确定其等级的指标是()。 A.职能单位B.门槛人口C.中心度D.K值 13、( )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 A自然环境B原生环境 C 再生环境D人工环境 14、城市土地总供给是()。 A.完全弹性的B.非弹性的C.弹性的D.不完全弹性的 15、()的发展状况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A城市B乡村 C 群落 D 物种 16、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论述,下列()项不妥。 A.城市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它们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B.城市生态学可分成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城市社会生态学三个分支

(完整word版)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答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题(卷)2011—2012学年第1学期《基础生态学》课程 A 卷专业班级:命题教师:张晓鹏李刚审题教师: 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得分:分 1.趋异适应: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在不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性状不相似的现象。 2.顶级群落:生物群落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一系列演替,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或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也都达到平衡)。 3.生物的生活史对策:指种群在其生活史各个阶段中,为适应其生存环境而表现出来的生态学特征。 4.特征替代:重叠区内长期共存的物种,因其生态要求发生分化而导致形态分化,使它们在形态上又略有不同。但形态上的种间差异只在两个物种的重叠分布区内才存在,而在各自独占的分布区内则消失,这种现象就叫特征替代。 5.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 6.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第 1 页共10 页

7.生态入侵: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地区,其后代在新的 区域内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的过程。 8.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忍受一定程度外界压力维持其相对稳定的这个限度。 9.边际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比相邻群落有增大趋势的现象。 10.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的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稳定。 二.填空题(每空1,共20)得分:分1.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群丛。 2.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物种形成学说是地理物种形成学说。3.五种北美莺同以云杉为生,分处不同的位置,达到避开竞争的效果,这是由于形成了生态位分异(分化)的结果。 4.构成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是水。 5.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特点和速率主要取决于分解者种类和 资源质量、环境条件三个方面。 6.驱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阳光)。7.动物种群的生殖适应对策中,高纬度地区的哺乳动物每胎产仔数比低纬度地区多。 8.阳地植物的光补偿点比阴地植物高;飞鼠每天开始活动以温度 为信号;鹿秋天进入生殖期以日照长短为信号。 第 2 页共10 页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什么是生态学?近代生态学有哪些特点? 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的自然学科,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 近代生态学的特点: 1)把研究生物有机体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扩展到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2)人类是生命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许多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生态学不仅要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更需要研究人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3)人类既是一种生物,必然具有生物的一切基本属性。但是人类生活在特殊的社会中,具有不同于一般生物的社会属性。 4)生态学的研究不仅要阐述生物(包括人)与其环境间的一般相互关系,更要揭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其机理,生态学不能满足于描述自然,而要用生态学理论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2.何谓生态系统?在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中各举一例,并说明其中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1)生态系统:在任何规模的时空单位内由物理—化学—生物学活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 2)水生生态系统:浮游动物(初级消费者)→草鱼(次级消费者)→鲇鱼(三级消费者)分解者:细菌,真菌。生产者:植物微生物(藻类) 3)陆生生态系统:土拨鼠,兔子,昆虫(初级消费者)→狐,蜘蛛,鹰(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真菌,霉菌,细菌。生产者:庄稼,草 5.假定某块土地上所产的农作物可供100人食用,如果人们吃掉地里的一半农作物,另一半用来养牛,然后吃牛肉,那么这块地可供养多少人?(假设第二性生产效率为10%) 50+50*10%=55人 8.何谓生态演替?举一个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例子。 1)生态演替:生态系统发展常常被称为生态演替。它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或者说一个生态系统被另一个生态系统代替的过程。 2)举例:原生演替:火山造成的大片裸地;流水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重力侵蚀的陡岩 次生演替:从以前曾经生长过植物的地方,由于火烧、砍伐、洪水、干旱、局部毁灭了植被而成为裸地的地上开始。 9.何谓种群?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种群:也译为居群,人口学上就是人口,它是在一定的空间中、特定的时间内一起生活和繁殖的同种个体的总称。 2)特征:数量特征;空间特征;遗传特征。 第二章 1.何谓城市化?我国城市化的标准是什么? 1)城市化:人口向城市或城镇地带集中的过程。 2)我国城市化的标准:市的人口一般应该在10万人以上,镇的人口应在2000人以上。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20万—50万人口的城市为中等城市,10万—20万人口的城市为小城市。 2.试述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 前工业社会手工业生产集中地农产品集散地市政设施简陋生活条件落后规模较小 数量很少城乡分离相对封闭 工业社会机器大工业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市政设施完备生活条件改善规模扩张数量猛增城乡对立差距拉大 后工业社会第三产业中心功能多元化市政设施现代化生活条件较优越规模数量稳定 形成大都市连绵区城乡融合差距缩小 信息社会信息流通、管理和服务中心城市信息化、园林化、宜人化超级城市裂解中小城镇崛起城乡一体化

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种群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B 2.黑白瓶法答案:通过测定水体中某物质的浓度来测定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该物质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二氧化硫 答案:A 3.下面关于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r对策者适应不稳定环境 B.r对策者幼体存活率低 C.K对策者竞争能力强 D.K对策者种群恢复能力强 答案:D

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碳的主要贮存库是( ) A.大气 B.水 C.岩石圈 D.生物 答案:C 5.从裸岩到森林的原生演替过程中,起始阶段是( ) A.苔藓阶段 B.地衣阶段 C.草本阶段 D.灌木阶段 答案:B 6.某一生态因子在生物生长发育初期是限制因子,但在后期为非限制因子,这种现象体现了生态因子作用的( ) A.阶段性 B.互补性 C.直接性 D.间接性 答案:A 7.华北平原没有天然橡胶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日照时数短 B.温度过高

C.土壤贫瘠 D.温度过低 答案:D 8.林德曼通过对某生态系统的研究得出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这一生态系统是( ) A.森林 B.草原 C.湖泊 D.农田 答案:C 9.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占有一定的空间 B.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元 D.种群是多种生物的集合 答案:D 10.下列不属于描述陆地植物群落特征的指标是( ) A.多度 B.优势度 C.内禀增长率 D.盖度 答案:C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考试题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考试试题1 在对长江水质进行观察的时候,先设立观测点进行观测,再和历年的水质状况进行对比的研究方法是()。 1.0分 ?A、 个案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 ?B、 资料统计与现场观察资料相结合 ? ?C、 对比研究和定位研究相结合 ? ?D、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 我的答案:B 2 绿化植物的美学不会通过下列哪种途径表现出来?() 1.0分 ?A、 大小和形状的搭配 ? ?B、 地形和品种 ?

色彩和质地的搭配 ? ?D、 光影和声音 ? 我的答案:B 3 数理模型分析是利用特征方程、公式,结合()分析、综合系统分析,再利用系统模型、仿真模型分析城市水温、气候等的变化。 1.0分 ?A、 因素 ? ?B、 因子 ? ?C、 个体 ? ?D、 差异 ? 我的答案:B 4 现代城市生态学自然生态所研究的核心有气候特点、水温特点、生物特点、()。 0.0分

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 ? ?B、 环境现状 ? ?C、 环境污染和修复能力 ? ?D、 环境修复和容纳能力 ? 我的答案:D 5 现代生态设计的自然做工原理包括自然界没有废物、自然的自我组织和能动性、生物多样性和()。 0.0分 ?A、 设计和自然相协调效应 ? ?B、 生态位效应 ? ?C、 边缘效应 ? ?D、 最优设计效应

我的答案:A 6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和()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自然——社会”三者合一的复合系统。 0.0分 ?A、 改变、顺应 ? ?B、 改造、维护 ? ?C、 改造、适应 ? ?D、 改变、协调 ? 我的答案:D 7 下列不属于城市人口承载力特点的是()。 1.0分 ?A、 多因素制约 ? ?B、 不确定性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 拟试题及答案(四)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海洋生活的大多数生物体内的盐量与海水相比是 ( ) A.低渗的 B.高渗的 C.等渗的 D.不确定 2.就有效防护距离来讲,效果最差的林带类型是 ( ) A.通风林带 B.紧密林带 C.混交林带 D.疏透林带 3.不同坡向生物状况有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坡向 ( ) A.母质不同 B.太阳辐射量不同 C.气候不同 D.土壤不同 4.生态出生率是指 ( ) A.出生率 B.生理出生率 C.实际出生率 D.理论出生率 5.达到气候顶极以前的一个相当稳定的演替阶段是 ( ) A.后顶极 B.前顶极 C.分顶极 D.亚顶极

6.裂唇鱼种群中如果雄鱼死去,种群中的雌鱼就会发生性转变而迅速变成 雄鱼。这一现象说明生物的 ( ) A.领域特征 B.密度效应 C.社会等级 D.环境决定性别 7.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后期则无关紧要的是 ( ) A.生物的散布能力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C.生物的生产量 D.生物的繁殖能力 8.人类向海水中排放含汞离子的化学废料,导致大型鱼类死亡的原因是 ( ) A.水温的变化 B.营养的改变 C.有毒物质的富集 D.矿物质的循环 9.农业生态系统是属于 ( ) A.无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 B.人类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 C.自然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 D.燃料供能生态系统 10.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 ( ) A.现代生物学时期 B.环境科学时期 C.现代生态学时期 D.生物学时期 11.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 ) A.黄化现象 B.白化现象 C.辐射效应 D.代谢效应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植物对极端高温适应的表现的是 ( ) A.有密茸毛

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 1、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黄化现象 2、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 C:补偿作用 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限制因子 4、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间接作用 5、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生境 6、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非密度制约因子 7、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气候因子 8、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现代生态学时期 9、臭氧层破坏属于 B:全球性环境问题 10、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大气圈的上层 11、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整个生物圈 1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景观单元 13、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种群 14、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15、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E.Haeckel)提出并定义的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17、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 18、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19、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 B:次生演替 20、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2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气候 22、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稳定性高 23、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24、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 B:落叶阔叶林 25、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2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27 、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 28、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 2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常绿阔叶林 30、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31、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气温增加 32、生物群落是 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单选题: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1、试述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1)城市工业迅速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工业资源短缺的矛盾。(2)城市工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3)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日益增加同水源紧缺、水域污染的矛盾。(4)城市建设迅速扩大和城市郊区耕地迅速减少的矛盾。(5)城市大量抽取地下水及地面建筑密度过大,引起城市地面逐渐下沉的矛盾。(6)城市经济发展引起环境污染加剧的矛盾。(7)城市经济发展与基础建设滞后的矛盾。(8)城市建设用地扩大,侵占森林、绿地的矛盾。(9)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和居住环境日益拥挤的矛盾。 2、环境承载力原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1)环境承载力会随城市外部环境的条件而变化。(2)环境承载力的改变会引起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或逆向演替。(3)城市生态系统的演替是一种更新过程,它是城市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复杂、能量最优利用、生产力最高的方向的演化称为正向演替,反之称为逆向演替。(4)城市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是与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强度是否与城市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密切相关的,当城市活动强度小于环境承载力时,城市生态系统可表现为正向演替,反之为逆向演替。 3、系统具有哪些特征? (1)整体性或称集合性。(2)关联性。(3)目的性。(4)环境适应性。(5)反馈机制。 4、正向演替和逆向演替有哪些区别? 正向演替:结构的复杂化;以低级小型植物为主朝着高级大型植物发展;物种多样性有增加趋势;生活型多样化;窄生态幅种在增加;种群趋向中生化;群落生物趋向增加;土地生产力利用趋于增加;土壤剖面的发育成熟;种群生境的优化。 逆向演替:结构的简单位;从大型植物为主趋向于小型植物占优势;物种多样性有减少趋势;生活型的简化;生态幅宽的种增加;群落趋向于旱生化或湿生化;群落生物量趋向减少;土地生产力利用趋于减少;土壤剖面弱化;种落生境的恶化 5、如何理解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 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及结构的多样、复杂性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的结构愈多样、复杂,则其抗干扰的能力愈强,因而也易于保持其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这是因为在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当食物链(网)上的某一环节发生异常变化,变成能量、物质流动的障碍时,可以由不同生物物种群间的代偿作用给予克服。多样、复杂的生态系统受到较为严重的干扰,也总是会自发地通过群落演替,恢复原先的稳定性状态,重建失去了的生态平衡。 6、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无生命成分:太阳辐射能、无机物质(O2、N2 、CO2、H2O 等)、有机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生命成分:生产者(进行初级生产,即光合作用。)、消费者、分解者(分解)。 7、生态因子作用的特征有哪些?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 3、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 4、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5、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8、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有哪些? 拮抗作用;协同、增强和叠加作用、净化作用 9、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及其它生物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的? (1)地质环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栖息场所和活动空间,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丰富营养元素,故人类和生物的物质组成及其含量同地壳的元素丰富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2)地质环境向人类提供矿产和能量。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2016期末考试答案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期末考试(20)姓名:xxx班级:2班成绩:92.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现代城市生态设计原理不包括()。(1.0分) 0.0分 ?A、 遵循合理的生态位 ? ?B、 生态审计设计原理 ? ?C、 经济与自然相容原理 ? ?D、 民众广泛参与 ? 我的答案:D 2 影响种群密度的四个基本参数为()。(1.0分)

1.0分 ?A、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 ?B、 出生率、死亡率、低龄率、老龄率 ? ?C、 流动率、固定率、迁入率、迁出率 ? ?D、 流动率、固定率、低龄率、老龄率 ? 我的答案:A 3 游憩空间定额法提出,城市绿底的人均规划指标不低于没人()平方米。(1.0分)1.0分 ?A、 3 ? ?B、 6 ?

?C、 9 ? ?D、 12 ? 我的答案:C 4 当特定区域的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达到(),该区域已进入了老龄社会。 (1.0分) 1.0分 ?A、 5% ? ?B、 7% ? ?C、 10% ? ?D、 13% ? 我的答案:C

5 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城市所处的地球表层的空间中水圈的()的总称。(1.0分)0.0分 ?A、 所有水体、水中悬浮物、水体周围环境 ? ?B、 所有水体、水中悬浮物、溶解物 ? ?C、 地表水、水中悬浮物、水体周围环境 ? ?D、 地表水、水中悬浮物、溶解物 ? 我的答案:A 6 在一个生态系统里面,功能的大小决定于最弱的系统,这个体现了()。(1.0分)1.0分 ?A、 生态位的原理 ? ?B、

生物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原理 ? ?C、 食物链的原理 ? ?D、 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的原理 ? 我的答案:D 7 居住小区绿化的原则中,()强调重视小区环境的文化内涵。(1.0分)0.0分 ?A、 实用性 ? ?B、 独特性 ? ?C、 经济性 ? ?D、 艺术观赏性 ?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2017年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2017年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最先使用“生物学多层蛋糕”这一提法的生态学家是______ A.埃尔顿 B.谢尔福德 C.奥德姆 D.苏卡乔夫 答案:C 2. 难降解的有毒物质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其浓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A 3. 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称为______ A.种群 B.物种 C.群落 D.生态系统 答案:A 4. 我国土壤酸碱度分为______

A.3级 B.4级 C.5级 D.6级 答案:C 5. 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简单的是______ A.荒漠 B.湿地 C.草原 D.森林 答案:A 6. 下列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______ A.冻原 B.河流 C.果园 D.荒漠 答案:C 7. 与水生植物相比,陆生植物通气组织和机械组织的特点依次是______ A.发达,不发达 B.发达,发达 C.不发达,发达 D.不发达,不发达 答案:C

8. 群落调查中,包含某物种个体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______ A.多度 B.密度 C.频度 D.盖度 答案:C 9. 在资源有限条件下,连续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 A.U型 B.S型 C.J型 D.V型 答案:B 10. 根据生态位理论,在一个群落中,生态位分化的各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______ A.趋于互补,利用率低 B.趋于互补,利用率高 C.趋于竞争,利用率高 D.趋于竞争,利用率低 答案:B 11. 与阴性植物(如人参)相比,阳性植物(如蒲公英)的特点是______ A.光补偿点较高,适于生长在强光照环境 B.光补偿点较高,适于生长在荫蔽环境 C.光补偿点较低,适于生长在强光照环境 D.光补偿点较低,适于生长在荫蔽环境 答案:A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2: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2.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形态,其主要功能是生产、工作、休息和生 活。 3.人类既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者。 4.根据人口过渡理论,正处于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为高出生率- 死亡率- 高增长率类型。

2017年安徽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7年安徽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 ) A.奥德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坦斯利 答案:D 2.自然界中,伺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如果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 ) A.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 B.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 C.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 D.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 答案:D 3.光照不足将导致光合作用下降,这时增加C02浓度可减轻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这种现象是生态因子的( ) A.综合作用 B.限制作用 C.补偿作用 D.替代作用 答案:C 4.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通常是指( )

A.数量最多的生态因子 B.数量最少的生态因子 C.对生物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 D.接近或超过有机体耐受极限的生态因子 答案:D 5.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 ) A.阿伦规律 B.贝格曼规律 C.谢尔福德定律 D.林德曼定律 答案:B 6.旱生植物不具备的特征是( ) A.根系发达 B.肉质茎肥厚 C.角质层厚 D.叶面积大 答案:D 7.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 ) A.环境资源有限 B.多个物种共存 C.环境资源无限 D.K-对策生物

答案:C 8.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 ) A.水圈 B.生物圈 C.大气圈 D.岩石圈 答案:B 9.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 ) A.发育历期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平均温度 答案:A 10.根瘤菌和大豆的种间关系是( ) A.寄生 B.竞争 C.互利共生 D.偏利共生 答案:C 11.下列关于衰退型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幼龄个体少,老龄个体多 B.年龄锥体呈金字塔形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2: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docx

生态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基础模拟预测试卷(七) 满分:150分时间:l50 分钟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主要是由()A风速差异B海拔高低C太阳辐射D降水量 2. 黑核桃树下几乎没有草本植物,原因是其树皮和果实中含有的氢 化核桃酮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这是植物的()A密度效应B种群调节C竞争作用D他感作用 3. 在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中,起支配作用的是()A生物的种类B. 气候条件C经纬度的递变D地球自转 4?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A草原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 淡水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5. 农药对天敌的伤害常大于对害虫的伤害其原因之一是()A农药杀不死害虫B害虫有抗药性C农药有选择性D天敌的营养比害虫高 6.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大多与生物学的方法相似是由于()A从其他科学那里直接引入B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C生态学研究层次 D生态学最初属于生物学的分支 7. 一般高山植物茎干短矮,叶面缩小,绒毛发达,叶绿素多,叶茎含花青素,花色鲜艳,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由于( ) A. 高山上蓝、绿光和紫外线较强烈B高山上绿、紫光和紫外线较强

烈C高山上绿、红光和紫外线较强烈D高山上蓝、紫光和紫外线较 强烈 8. 在大棚生产中,施放下列哪一种可以提高光合作用()A氧气B. 氮气C二氧化碳D水汽9种群是指() A. —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 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C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10. 公式N(t)=Nt-1+B-D-l-E表达人口的增长。其中D表示()A迁出率B死亡率C迁入率D.出生率 11. 反刍动物的瘤胃具有密度很高的细菌,这些细菌与反刍动物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B共生关系C寄生关系D附生关系 12. 不属于群落成员的是()A亚优种B建群种C特有种D优势种13?顶极一格局假说的意思是()A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的不连续的单位B. 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各顶极群落呈连续变化C一个气候区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D一个气候区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 14.在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能够疏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的则为一一所消耗。()A异化作用B同化作 用C合成作用D呼吸作用 15?可以通过“对流”运动进行的循环是()A地球化学循环B沉积型循环C生物循环D气相型循环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答案图文稿

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答 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得分:分 1.趋异适应: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在不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性状不相似的现象。 2.顶级群落:生物群落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一系列演替,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或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也都达到平衡)。 4.特征替代:重叠区内长期共存的物种,因其生态要求发生分化而导致形态分化,使它们在形态上又略有不同。但形态上的种间差异只在两个物种的重叠分布区内才存在,而在各自独占的分布区内则消失,这种现象就叫特征替代。 8.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忍受一定程度外界压力维持其相对稳定的这个限度。 9.边际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比相邻群落有增大趋势的现象。 10.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的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稳定。二.填空题(每空1,共20)得分:分 b3.五种北美莺同以云杉为生,分处不同的位置,达到避开竞争的效果,这是由于形成了生态位分异(分化)的结果。

4.构成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是水。 6.驱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阳 光)。 7.动物种群的生殖适应对策中,高纬度地区的哺乳动物每胎产仔数比低纬度地区多。 8.阳地植物的光补偿点比阴地植物高;飞鼠每天开始活动以温度为信号;鹿秋天进入生殖期以日照长短为信号。9.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10.种群数量的调节实际上是通过种群本身内在增长势和有限环境两个反向力间的平衡而实现的。 11.按照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不同可以将群落演替划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类。 12.能够准确反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关系的生态金字塔是能量金字塔。 13. 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气候顶级。 14. 在生态系统氮的循环中,一方面通过固氮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另一方面又通过反硝化作用重新返回大气。 三.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15分)得分:分 1. 如果某种群个体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则其内分布型最可能是以下哪种 ( B ) A. 随机分布 B. 均匀分布 C. 成丛分布 D. 群集分布 2.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 B )。

第二章 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系统

第二章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系统 第一节城市化及其生态后果 一、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或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 表现两种形式: 城市数目增加; 城市规模(人口、空间)不断扩大:数量上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非农业人口;质量上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二、城市化的特点 (1)人口集中;(2)产业集中;(3)能源结构改变;(4)需水量增加;(5)交通便捷;(6)信息传递快速;(7)不透水地面增加;(8)绿地减少;(9)人们相应的生活习惯改变。 三、城市化带来的优点 (1)由于人口集中,劳动力集中,便于组织大生产; (2)产业集中,交通发达,有利于扩大贸易,繁荣经济; (3)通讯便捷,信息集中,促进了文教、卫生、科学技术的发展; (4)城市中良好的医药卫生,周到的公共服务,方便的生活条件,丰富的文娱活动,提高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并为人们发挥多种才能提高了机会。 四、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人类各历史阶段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农业、畜牧业带来的生态问题 (二)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生态问题 (三)现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五、城市问题的生态学实质

1.城市中物流链很短,物质流动基本上是线性的,常常就是资源到产品和废物。 2.生产、生活等一切活动需要大量的能源。 3.各部门分割,行业间缺乏自觉的相互合作,各自为政,各行其事。 4.生产多着眼于局部产品,着重当前经济利益。 5.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常常失调。 6.人们集中在一个相对密闭的有限空间内,自我驯化。 第二节城市生态学 一、城市与城市生态学的定义 1.城市(City):是非农业人口为居民主体,以空间、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空间地域综合体。 从生态学角度定义:城市是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人类物质、精神环境和财富,是更符合人类自身需要的社会活动的载体场所,是人类进步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之一,是以人类占绝对优势的生态系统。 特点: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常为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城市生态学: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 由于人是城市中生命成分的主体,将城市视为以人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也可以说, 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城市生态学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城市生态系统。 研究的目的:通过对城市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的研究,最终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调控、管理及人类的其他活动提供建设性的决策依据,使城市生态系统沿着有利于人类利益的方向发展。为解决城市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城市社会问题)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矛盾(城市生态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三、城市生态学研究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