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期末复习讲义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期末复习讲义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期末复习讲义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期末复习讲义

教育社会学

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启发学生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社会学思考,提高学生对教育与社会问题进行社会学分析的能力。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教育社会学理论知识,掌握教育社会学分析方法,学会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教育现象、研究、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

主要内容:

教育社会学学科论;教育的社会背景;教育自身的社会系统;教育的社会功能(自学)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3分)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诸说

1、社会化过程说

佩恩:教育社会学是描述与解释个人如何透过社会关系以获得并组织经验的一门科学。(1928)(美国教育社会学之父)

布朗:教育社会学研究整个文化环境对个人影响的过程,个人经由此种过程获得并组织其经验。(1947)

雷通群:教育社会学“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如何生活,尤其要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得到何种教训及团体生活上所需何种教育”。(1931)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化说”教育观:

“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个人所持有的教育观往往影响着其对于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确定。

2、相互关系说

(1)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2)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3)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二、研究对象界定

(一)问题:

对象的泛化(如:个体社会化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对象的窄化(如:教育也不仅仅限于个体社会化)

(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

姓“教”——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必须是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

姓“社”——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必须具有社会学意味,或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社会学层面。

(三)研究对象的分类:(3种分类)

1、以社会学范畴为基干的分类——如社会体制、过程、变迁,并有相应的社会学分支领域

2、以教育领域为基干的分类——学校、家庭、社会,而有学校教育社会学……

3、以教育的社会性为基干的分类——教育的社会性体现:受制于社会、形成自身小社会、作用于社会。这成为教育社会学的3大领域。(日本教育社会学权威新堀通也的分类)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一)学科性质诸论

1、规范学科论——视教育社会学为直接服务于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强调其“服务性”,即社会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直接运用,奉行的是对教育的价值判断。

2、事实学科论——教育社会学为一门以示明教育中的社会事实为己任的学科,只认识和分析教育现象而不阐述实践规范,强调客观性,进行事实判断。

3、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论——教育社会学既是规范学科,又是事实学科;甚至是边际学科或边缘学科。

(二)学科性质分析

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通过分析教育事实,为建立和完善教育活动规范及其理论,提供社会学依据(20世纪5、60年代以来,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乃教育学的三大支柱)。

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运用但是并不简单套用社会学的理论来解释教育现象,而是在社会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关于教育的专门而独特的社会学理论,即教育社会学理论,并以其分析教育问题。

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说明:“中介学科”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论”;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三、教育社会学方法论

(一)奉行事实判断

奉行事实判断,屏弃价值判断,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条基本原则。

具体含义:

1、就研究的“输入”而言,不应确立任何价值前提、价值预设进入研究对象系统的一切“现实”——现象、思想、观点、政策、措施等,都只是“社会事实”;

2、就研究的“过程”而言,研究者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屏弃主观因素的影响;

3、就研究的“输出”而言,对结果不做“好”与“坏”的价值判断,只是得出“是怎样”、“会怎样”的状况结论。

(二)演绎与解释互补

两类研究模式:

演绎模式与解释模式

(规则支配关系)(解释决定一切)

(调查分析与理论探讨)(原始记录并分析结构意

义)

(多用量化资料和(几乎全用案例展示过程)

数据说明关系和结构)

(更适合于宏观研究)(更适合于微观研究)

(三)定量与定性结合

任何研究方法都其局限性。须两者兼用。

教育社会学的定义: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

四、学习与研究教育社会学的意义

1、有利于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2、有利于教育工作者提高工作质量

3、有助于政府与学校解决社会和教育的问题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3分)

一、历史与发展

(1)教育学视野的拓宽

不再仅仅从个人的角度,而开始从社会的角度考察教育现象。

教育哲学:(德国纳托普等的社会教育学;德国迪尔泰等的文化教育学;德国凯兴斯泰纳和美国杜威等的公民教育学

教育科学:(德国的克里克等;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关注;采用实证的方法)

(2)社会学兴趣的扩展

教育社会学概念的提出(美国的沃德,1883)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展示(法国的涂尔干,教育社会学的奠基人,《教育与社会学》为经典著作,1922)

代表人物及理论:

1、社会学之父:法国的唯心主义者孔德

2、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

3、美国系统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沃德——首提“教育社会学”这个概念。他系统地分析了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4、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杜威

5、法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涂尔干,

(二)学科成形时期(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

所谓“成形”:一是指学科制度的成形,二是指研究范式的成型。

1、学科制度的成形

三个标志:一是有关大学开设该课程或系列讲座;二是成立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三是出版学术刊物。

课程或讲座(美国,1907,苏扎罗开设讲座。1917年史密斯出版《教育社会学概论》教科书);

团体(美国,1923年,全国教育社会学研究会);出版物(美国,1927 年刊物《教育社会学杂志》创刊)。

2、研究范式的成型

范式:某一科学共同体的成员用来看待他们的研究工作约定的共同方式。

规范性研究范式的形成:

*教育社会学的产生迫于师资培训的要求(服务于教师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研究以直接服务于教育实践为取向(服务于教育的社会学)。

*教育问题的社会学

(三)范式转换时期(20世纪中叶以后)

证验性研究范式的确立

原因:二战后对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视,导致社会学家纷纷关注教育问题的研究。

1945前后,许多社会学家开始认识到教育功能与经济、政治、文化各种制度的密切关系,认为教育也应该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的目的侧重于对教育现象或教育制度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以有助于社会学理论的建立;研究的内容侧重于选择社会学的课题;研究的方法上,重视实证社会学的观念和假设。

1949年布鲁克弗发表《证验性教育社会学:一种界定》

对教育系统中的社会过程与模式进行科学分析(实证性的研究)功能主义学派的垄断(50年代初——60年代前半期)(以积极的社会功能为核心探讨教育现象)

主要论点:结构与功能;统合或整合;稳定;和谐)代表人物:帕森斯、涂尔干、杜威

(四)取向修正时期

体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存;

20时期60年代以后,教育社会学发展形成的明显特色。日本学者新堀通也把它归纳为五个方面:

1、教育社会学者越来越多地参与教育政策和教育计划的制订;

2、采用更多的比较研究,尤其表现在开展国际性的比较研究并与比较教育学保持更密切的联系;

3、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借助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的知识和方法;

4、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宏观问题到微观问题,从理论到应用研究,几乎都已出现了教育社会学的分支;

5、成为国际性探讨的领域。

二、教育社会学的理论

1、教育的功能理论

教育社会学的功能理论的发展

功能论的基本观点

1、认为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相对持久的结构;社会结构中的每一部分都对社会整体生存发挥各自的功能。

2、认为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整合是指社会结构中的各个部分,彼此之间具有结合成一个统一体的特性。在统一的整体中,某一部分的变化可能影响到整个结构,但它不会破坏整个社会结构的协调与平衡,其关键是社会中存在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

3、认为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行状态,除非来自外面的因素破坏平衡。因此社会变迁可以被解释为来自外面的力量干扰了系统的平稳运行。

经典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帕森斯、杜威。

2、冲突理论

理论特征:以社会冲突为基本线索来考察教育现象

基本观点:

(1)冲突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社会中的个体和群体由于目标取向的差别和利益分配的不均,存在着冲突和斗争。

(2)社会变迁是一种普遍现象。社会群体之间冲突与斗争的结果,导致社会的不断变迁。因而社会的稳定往往是短暂的,而斗争、反抗、动乱、变革则会不间断地出现。

(3)社会关系存在强制性。在社会斗争中处于支配和控制地位的群体,总是要采取强制的手段,迫使其他群体与之合作,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这种强制可以是镇压的方式,也可以是笼络收买的方式,或者是维持"合法权威"的方式。但强制的结果只能是暂时的稳定,而冲突仍会继续,社会正是在这样的冲突、磋商、协调、再冲突的过程中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

其代表人物: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柯林斯、鲍尔斯;法国教育社会学家布迪厄;英国教育社会学家威利斯等。

分支学派:新韦伯主义(集团利益;身份文化)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抵制理论)

3、解释理论

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向的第二次大调整(微观的研究打破了宏观研究)

教育社会学研究力量世界格局的大变化(从以美国为领导到美英共同领导学科发展)

理论分支:

一是教育知识社会学(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组织的过程是教育知识的成层过程,学校教育过程是教育知识的分配过程);

二是符号互动论(学校教育过程是参与者之间以符号为媒介的社会互动过程)

三是人种方法论(参与式观察;情景依存;解释)

互动论的产生在教育社会学理论研究上的最大贡献,:"它使个体重新复归到事件的核心地位",宏观研究虽然告诉我们许多新知识,但它并不能使我们明了学校中所发生的实际情况,而这一缺陷则由互动论者给予了弥补。

正因为互动论过于强调了"人是生活的创造者",把分析社会互动作为问题的核心,这就有可能忽略社会对作为行动者的个体的强制作用。而实际上,无论是哪个人都无法超越社会外部环境的制约。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学校行政领导也好,都只能部分地创造学校或课堂生活。

4、功能论、冲突论和互动论之间的差异:

功能论或冲突论都关注宏观的教育现象,而互动论则强调对微观教育现象的研究,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1 )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假设:宏观研究强调社会结构外在于个体却又控制着个体,个人行为是社会的产物,实际上是缩小了个人自治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微观研究强调个体具有在社会约束背景中的更多自由,社会未必是一种强大的控制力,人们总是处在创造、改变他们的生活世界的过程中。(2)研究内容:宏观研究注重于社会层面(如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的问题;微观研究强调对个体和小群体(如师生互动、班级

群体凝聚力等)的研究。

(3)研究方法:宏观研究更多地使用定量方法,尤其推崇经过严格控制的多变量分析;微观研究强调定性方法,主张研究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个体。

三、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创建时期:19世纪中后期停滞时期:1952年重建时期:1979年

创建时期:19世纪中后期

人物,1922 年其《社会与教育》一书系统论述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自此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2、出版了

3、在部分学校开设了该课程。

教育社会学的停滞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教育社会学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利;其教学与研究工作停滞了30 年。

教育社会学的重建时期1979——

A 学科制度建设:1982 年开始,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大学等院校相继开设教育社会学的课程,招收教育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1989 年,全国第一个学术团体——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杭州正式成立。

B 学科基本建设:(1 )介绍了有关国家的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以及重要的理论流派;(2 )编辑出版了教育社会学的重要文选;(3 )编写了我们自己的教科书与辞书。

C 理论研究:(1)在宏观方面:教育与社会结构及社会变迁的关系;(2)在中观方面:研究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体系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3)在微观方面:研究教育过程中有关社会学问题。

还不够完善,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大量的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者与爱好者去研究它,为完善我国的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大厦作出贡献。

第三章社会结构:教育格局的规定因素(4分)

社会结构:1、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社会中存在的各社会阶段或阶层之间的关系。2、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及其联系和关系。

第一节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一、农业经济与教育职能

凡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体的社会,均所谓农业社会。

1、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经济结构中科学技术含量低、身份等级差异明显、变化十分迟缓。

2、农业社会的教育职能:社会防范职能。

不需要承担劳动力再生产职能(手工劳动,现场示范与矫正);承担生产关系、及相应的整个社会关系的生产职能。(培养精英,特别是政治精英;教化庶民)

二、工业经济与教育职能

1、基本特征:

经济结构中科技含量日益增多(农业劳动人口比例、体力劳动成分、经济发展的基础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及知识密集转变;区域间生产力水平差异明显减小);

开放式经济不平等结构(不是按照身份而是以代表所谓能力的资本、知识的占有量);

多变的、流动的经济结构。

2、教育职能:社会调适职能

培养精英的职能由封闭式“社会保举”到开放式“社会筛选”;教化庶民通过义务教育进行并与劳动力培训结合(资产阶级对通过教育培养劳动力从“ 无奈” 到“ 自觉” ;方式的转变——潜移默化、工业化模式、宽容多元);

三、“后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1、后工业社会的五个基本特征(贝尔)

生产型经济转变为服务型经济;科技阶层占优势地位;理论知识成为社会改革与政策依据;技术控制与评价具有未来取向;新的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

2、后工业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

四化——软件化(经济增长主要基础是知识技术);国际化;中产化或模糊化;变动急剧化;

3、教育职能——社会更新职能:建构终身学习基础;学习化社会;

第二节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

一、政治与教育的一般关系

1、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对教育目的的影响:通过立法强制贯彻教育目的;通过组织人事权控制教育行为,通过公职录用政策左右教育方向;通过经济手段控制教育方向;

对教育制度的影响:影响教育控制的模式;驱策教育制度改革;

对教育财政的影响:影响教育经费的分配、筹措、使用。

对受教育权的影响:教育民主化的步伐: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受教育机会的平等;

2、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教育与社会政治延续(维持、革新)

目标功能——教育对实现社会政治目标的作用

内化目标;激发热情;培养能力。

对成人的改造(着眼于现实);对儿童的塑造(着眼于未来)。

强制手段的“外在的约束”和教育手段的“内在的驱动”;

教育功能的双向性:教育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发展功能:教育发展社会政治关系的作用

维护——合理化;灌输;培养人才

发展——通过适应职业结构的变化保证社会政治阶层的重组;通过赋予

某些社会政治阶层以文化资本来提高其政治地位

教育与社会政治生活(推进)

提高统治阶层的文化素质使政治管理科学化;

提高国民政治素养使政治参与大众化;

教育与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

学校教育再生产政治体制、政治文化(通过课程,教师,学校活动);

二、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模式的关系

相比之下,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模式的关系最为直接、和谐。

(一)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法国为例)(二)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与教育控制(美国为例)

第三节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

一、文化与教育的一般关系

文化的概念:文化的广义(一切财富)、中义(精神财富)、狭义(心理文化系统,核心是价值观念)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心理)文化;

(表层)(中层)(深层)

教育与文化:要素、结果、动因;共轭;斯普朗格:教育即文化(高度的文化);历史——(文化)传统——现实;

教育与社会:文化与社会;教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

教育与文化发展:

重要机制(教育——文化传递、传播——文化发展;)

文化呼吸(客体文化——主体文化;内化——外化;)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定向、扩选、增能)、传播(文化的共享性、心理动力、有效性)、发展;

文化的变迁:文化变迁是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变化。积累;突变(创新)(主要通过教育)

二、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

(一)后喻型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提出。以重复过去为使命的文化类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地人合、伦理规范、宗法血缘、家国同构、重义轻利、取法中庸等特征;

人:大写(社会)与小写(个体)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强调稳定、贬抑变化。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封闭性的师承模式

恪守师道、严承师说与“当仁不让于师”;人身依附、人事合一与“师”“父”之谓、道统意识;“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荀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及“离经叛道”;教师的角色;注疏及“发现”;积累、继承与创新、创造;

评价标准:有无重演过去的决心及相应的能力。

(二)前喻型文化结构与教育取向

以开拓未来为使命的文化类型(年轻人的主导性)。美国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科学精神,竞争原则;开拓、创新、竞争

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开放性特征。平等定位、人事两分与合作关系、主体意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引导、协助与发现;

评价标准:批判过去、开创未来的勇气与能力。

第四节传递结构与教育权威

社会文化传递途径之间的结构关系问题

一、家庭中心与教育权威

原始时期的年长一代中的某类成员与儿童组成的非权力性的传递结构;(单一结构,非专门性、非权力性的,族群统筹)

原始社会末期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出现后,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文化传递的家庭传递结构,邻里、社区传递途径(多元结构,非专门性、非权力性的,家庭中心);

二、学校中心与教育权威

学校产生后的专门化、制度化传递结构(师、生、内容、时空);同时并存的其它结构;(多元结构;出现专门性、权力性的传递中心——学校);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学校教育的普及,强化着学校的“权威地位”;

权力的象征:文字;道统;身阶;职业等等;

三、非学校中心与教育权威

学校权威性(主要是传递能力)面临的挑战与学校权威某种程度的旁落:教育普及程度提高后家长的挑战(赋权、顶礼膜拜—→评价、参与、维权);

大众传媒的挑战(特点:宽泛、多样、多变、兼容、自由、感性);非学校化运动。

第四章社会差异:教育机会不均的主要根源社会差异(10分)

主要指地区差异、阶层差异、性别差异。这些差异制约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机会均等是指“受教育权”是一项人权,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都能受同样的教育,废除种族歧视,人人具有均等地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机会均等的内容:(1)入学机会均等,或入学不受歧视;(2)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3)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4)获得知识方面和本领方面的机会均等;(5)学校教育、校外教育、成人教育、回归教育等形式中的机会均等。(6)在国际范围内、富国和穷国之间在教育资源分布,教育设施发展,学业成功率和学业证书价值上均等。

起点均等(就学机会、学校条件等;指向宏观的教育制度的性质);

过程均等(教育内容、师生互动等;指向微观的教育活动的取向);

结果均等(学业成就、所获学历、教育对日后社会生活机会影响等;指向中观的教育系统的功能)

一、地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一)区域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现状分析:区域分类(三类地区:发达、欠发达、不发达地区);

具体表征:就学机会享有失衡(入学率,辍学率);教育资源享有失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仪器配备达标率,校舍场地达标率,师资学历达标率);

归因分析:经济因素(公共投入;家庭投入);非经济因素(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与教育价值取向)

(二)城乡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具体表征:就学机会享有失衡;教育资源享有失衡;

归因分析:经济因素(经费投入);非经济因素(交通条件,文化环境,教育价值观)(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互动与综合,决定着教育机会的状况)(三)地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之结果

结果分析:社会化方面(个体:程度、类型?价值取向);劳动就业方面(个体或群体:取向、阶层、);社会发展方面(群体或区域性社会:公共设施、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现代性水平)

二、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一)社会阶层

社会阶级系统就是社会地位的等级系统。社会地位是一个人在社会系统中拥有的名望。名望获得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也可以完全由这个人的姓氏及他所从属的家族来决定,同时,名望还与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社会角色有关。每个社会角色都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社会阶层不同于种姓制度,它不是不可变更的,社会流动包括地位等级的上浮与下降,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可以以他现有的社会地位与其父辈或他自身曾拥有的地位相比较而得。社会阶层问题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我国在不同发展时期此问题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有关专家认为: 就结构形态而言,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还只是一个中低层过大,中上层有所发育但还没壮大,最上层和底层都比较小的“洋葱头”型结构。

(二)经济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划分依据(经济收入);贫富差异现象的普遍性(国内外)

我国:其一,城镇居民与农民之差异。户籍制度,(生产、生活资料)分配制度,税费制度。。。。。;其二,“层”内的贫富分化——富有阶层与贫困阶层。

对教育机会享有的影响:

1、儿童教育机会享有程度反差现象

(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机会:失学儿童与贵族学生)

失学儿童:基本背景(辍学率与纯收入层次的关系);主要原因(家庭困难及学习成绩不佳);去向分布(主要去谋生);

2、教育机会享有性质反差现象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机会:礼物性教育机会与负担性教育机会)

高校贫困学生:弃学、举债、各类“勤工俭学”、教育贷款……

(三)文化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划分依据(最终学历)。

研究表明:1、家长的文化阶层越高,子女享受教育机会(尤其是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越大。2、高文化阶层子女争取教育机会的积极性、实际获得教育机会的可能性更大。(大学报考率)(录取率或在读率)

三、性别差异与教育机会偏斜

性别差异的普遍性。

性别差异:地位差异,角色差异

教育机会:“总体”性机会,“类型”性机会

(一)性别地位差异与总体教育机会偏斜

“性别地位差异”划分依据:权力及权利的大小多少。

男女之别;男女地位差异的根本原因:社会主导性别观(男强女弱、男主女从……);

性别地位差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

1、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享有的性别偏斜(失学优先);

2、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享有的性别偏斜;(初中以上毕业生及在学男女学生比重;竞争中“公平”问题)

(二)性别角色差异与分类教育机会偏斜

“性别角色差异”划分依据:所从事职业劳动的主导类型。

职业类型现实;(重体力、高智力、主导性、危险性工作;轻体力、低智力、辅助性、安全性工作)

社会角色期待(社会观念)、性别形象教育与角色认同;(名字;服饰;广告)(养育方式;游戏;教科书)(性别意识、自我实现的预言)性别角色差异对教育机会享有的影响:(不同类别或专业的教育机会享有上的性别偏斜)。

第五章社会变迁:教育变迁的根本动力(8分)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称。社会变迁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社会渐变和社会革命。社会渐变是指事物逐渐地、缓慢地演变的过程,社会进化、社会改良和社会改革都采取渐变式变化的方式。社会革命是指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通过革命阶级夺取政权而实现的社会变革。

3、社会渐变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变迁过程中既包括了量的逐渐积累,也包括了质的变化;质的变化不是采取突变的方式,而是在量的逐渐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实现的质变。

第二,这种变迁形式不会带来社会系统的震荡,能够在平稳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社会的变迁。

第三,变迁过程中,新旧事物交替的时间比较长。

4、推动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社会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社会发展,是指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的进步过程。狭义的社会发展概念,是指除经济领域以外的社会其他各个领域的进步过程。

社会发展的内容主要有: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教育与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科学文化、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等等。

与此相应,评价社会发展程度的指标主要有:成人识字率,人均寿命,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率,就业率,贫困人口所占比重,犯罪率等。

一、社会渐变与教育微调

社会渐变是指社会在自然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出现的量变,社会进化和社会改良都属于这种方式。

社会渐变可以分为两种形态:“社会整体的渐变(系统水平的社会渐变”和“社会局部的渐变(因素水平的社会渐变)”。

(一)系统水平的社会渐变与教育微调

系统水平的社会渐变,即整个社会总体状况的渐变。

系统水平的社会渐变促使教育系统进行某种微调。

社会整体渐变的主要作用在于促使教育制度进行某种局部调整,但它是以不改变教育制度整体面貌为前提的具体调整。因而,我们可以把原始社会的教育称之为"原始平等的教育"、把封建社会的教育称之为"等级制教育";把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称之为"双轨制教育"。例如,我国"科举考试制度"的渐变即属这一现象。

社会整体渐变对教育制度的微调作用,还应教育制度自身的特征而得以强化。教育制度对于社会整体生存和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于通过教育制度所培养的人才等方面。而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它自身的规律与要求,社会整体渐变对教育制度的微调作用往往通过影响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体现出来。

(二)社会局部渐变与教育制度变迁

社会系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严格意义上所有社会子系统,同时发生类似变化的现象极为罕见。社会局部渐变现象,可以发生于社会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内部。在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社会子系统内部都可能存在或快或慢的变迁差异。

社会局部渐变导致教育制度中部分内容的细微调整。包括教育观念、教育规范系统、教育设施以及学校组织系统的变革。这种微调现象在教育变迁中最为常见。例如,人口发展对学校规模、教育结构的影响。

社会系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严格意义上所有社会子系统,同时发生类似变化的现象极为罕见。社会局部渐变现象,可以发生于社会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内部。在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社会子系统内部都可能存在或快或慢的变迁差异。

社会局部渐变导致教育制度中部分内容的细微调整。包括教育观念、教育规范系统、教育设施以及学校组织系统的变革。这种微调现象在教育变迁中最为常见。例如,人口发展对学校规模、教育结构的影响。

三、社会剧变与教育制度变迁

社会剧变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意义的变迁。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社会剧变从其表现方式上看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以政权的更替为标志的"社会革命";二是以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为标志的"经济革命";三是以意识形态的改造为标志的"文化革命"。此外,社会剧变还因自然环境的剧变、人口激增而对教育制度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社会革命与教育制度变迁

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没有社会革命也就没有旧社会制度的灭亡和新社会制度的产生。社会革命对于教育制度变迁的冲击与影响是巨大的。

(二)经济革命与教育制度变迁

生产力的变革是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生产力变革都意味着经济革命的到来,从而也就导致了重大的社会变革。经济革命对社会的所有方面都产生着重大影响,对教育制度的影响也几乎是全方位的。

(三)文化革命与教育制度变迁

在这里,我们主要是从"文化改造"的意义上使用"文化革命"的概念。文化革命对教育制度有着更为直接的冲击和影响。文化革命的目的,主要是统治阶层对现行文化系统的彻底改造,使之更符合或接近改造者所持的特定社会理想和意识形态。这种改造尽管不以改变现行社会形态为目的,但改造者的种种

努力,多半对于现行社会形态赖以支撑的许多重要的观念、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基本否定。因而,文化革命的影响后果是巨大的。

总之,社会剧变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每一次剧变都会导致社会子系统或整个社会的重组。重组后所形成的新的社会背景与教育之间,通常会出现尖锐矛盾乃至严重冲突。矛盾与冲突的最终结果是教育制度必须尽快进行全面的变革。

三、社会转型与教育制度变迁

社会转型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结构系统的整体变革。今天对社会转型的理解有广狭两义。广义的理解泛指一切社会形态的飞跃(如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狭义的理解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当代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从计划经济为主导转向市场经济为主导、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从单一性社会转向多元化社会、从伦理型社会转向法制型社会等。)社会转型作为社会变迁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表达了社会变迁有关组成部分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紊乱状态。

体制转型与教育失范

当前我国是以经济体制转型为中心来带动其它各种社会成分的转型。体制转型往往包括三种状况:第一种是旧体制尚未完全打破,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新体制取代不了旧体制;第二种是旧体制虽已在形式上被基本打破,但新体制仍未完全建立,导致旧体制的实际运行;第三种是旧体制虽已在形式上被完全打破,新体制也已基本上或完全建立,但新体制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致使旧体制实际上"仍发其威"(吴康宁,1998)。社会体制转型对教育系统中成员行为的影响尤其明显:导致学校成员直接或间接的"失范行为"。首先,社会体制转型能够导致"反教育的"失范行为,例如由于教育准备不当导致的毕业生"学非所用"、"高才低用";其次,社会体制转型也会导致"反文化"的教育失范。第三,社会体制转型也会导致"违规型"的教育失范。例如,因教育经费紧张导致各校走自我解困之路,于是,"学校三乱"大举入侵校园。第四,社会体制转型还有可能导致"违法型"的教育失范。例如,因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导致教育投入的限制,导致政府违背教育法的现象。

观念转型与教育失范

社会转型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观念转型。观念转型既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更是社会转型的基本前提,是社会转型的精神动力。这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不断要强调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乃至更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就识别的角度,还是就改造和实施的角度,观念转型是一个远比体制转型更为复杂的、也更为困难的过程。观念转型既涉及新旧观念的冲突、又涉及不同新观念或不同旧观念之间的冲突。

在现阶段,观念转型所致最根本的教育失范是教育者自身利益意识过于膨胀,以自身利益取向为准则,这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社会代表者资格。在今天,教育者的利他意识、奉献精神、蜡烛风范、自律精神减少了,而利己意识、索取观念、个人主义观念增强了。这使教育者已不成其为社会代表者,而是非社会代表者乃至反社会代表者。

第六章教育中的基本社会角色——教师(24分)教师社会学的研究层面及其核心

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核心问题:教师的社会地位

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核心问题:教师的双重角色

作为学生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核心问题:教师的教育权威

作为自身社会化承受者的教师。核心问题:教师的职业社会化

第一节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教师整体社会地位

1、美国戴维?波普诺的《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三个维度:财富和收入(经济地位);权力(政治地位,指控制或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声望(社会地位,指从别人那里所获得的良好评价和社会承认)

2、当前我国社会阶层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把当今中国的群体划分为十个阶层(2002):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

3、吴康宁认为:通常所说教师的社会地位,实际上是教师职业的社会评价地位,是社会成员选择教师职业的可能性倾向

二、教师的层面社会地位

教师职业的层面地位:经济收入;政治待遇;文化环境;专业化程度;劳动强度等

各层面的权重问题:

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是指教师职业对一定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是教师地位的客观基础。

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是指教师职业在国家或民族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是指教师所得到的物质基础保持,包括工资、奖金及医疗、保险、退休金等福利,是教师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

教师职业的权利:教育的权利、专业发展权、参与管理权。

第二节教师的双重角色

一、教师的角色行为

1、角色与角色丛

①也称“脚色”。戏剧、电影名词。指剧中人物。②“社会角色”的简称。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和与人的地位相适应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是社会对一个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包括三种含义:第一,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是特定的社会角色的体现;第二,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角色行为真实地反映出个体在群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第三,是符合社会期望的,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责任和义务等去行动的。

2、教师的社会角色

历史上第一批依靠出卖知识糊口的“士”,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传统的教师社会形象: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

文化常识——最渊博——国学教师被称为博士;

道德观念——最正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行为规范——最完美——师者,人之模范

物质生活——最清贫——安贫乐道

自我修养——最自强——修身立德

现代的教师社会形象:“园丁”、“蜡烛”、“人梯”、“铺路石”、“托起太阳的人”等等。

文化常识正:专业性反:缺乏专业性

道德观念正:优秀的人格反:人格不够独立

行为规范正:表率反:常规

物质生活正: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反:贫穷

自我修养正:注重自我修养反:职业道德不高当代教师是“学者”、“研究者”,是“伴奏者”、“协助者”、“促进者”、“领导者”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车尔尼雪夫斯基:教师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卢梭: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必须就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3、教师在教育系统中的角色

台湾林生传:传道者、授业者、选择者、辅导者、协商统合者等5种角色

美国格兰布斯:学习指导者、文化传播者两大类角色

大陆吴康宁:社会代表者、同事

4、社会代表者角色(对学生而言)

基本特征是“社会规范性”

自身角色意识(对文化、对学生)

奉行不平等原则

5、同事(对其他教师而言):基本特征是“个人独立性”;角色要求与个别差异(对同事);奉行平等原则

二、教师的角色冲突

1、学校情境中教师两种角色的转换与冲突:社会代表者与同事

2 、日本新堀通也认为有三种教师角色冲突:教师自身不同角色意识之间的冲突(劳动者与教育者意识);教师自身角色定位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冲突(教师良心与家中要求);社会对教师的不同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培养批判意识的学生与培养循规蹈矩的学生)

3、“作为教师的人”或“模范公民”的情境表现

在学生面前以居高临下“为主”;更多体现社会要求;趋于“掩饰自我”甚或“掩饰社会”

4、“作为人的教师”或“普通人”的情境表现

在同事面前以平等互尊“为主;更多反映个体需求;趋于“展示自我”

第三节教师的教育权威

一、教师权威的源泉

1、涂尔干关于教师权威源自社会也离不开个人的人格力量的思想

2 、沃勒提出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

韦伯将教师权威分为地位权威和个人权威

小川一夫将其分为奖赏力、强制力、示范力、专业力、合法力

2、克利夫顿、罗伯兹的教师权威层面构成研究

源于教育制度的法定的权威与传统的权威

源于教师个人的感召的权威与专业的权威

3、教师权威乃是四个层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4、教师权威的类型同其对学生所施加影响的类型及效果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二、教师权威的涨落

1、社会变化和学生差异会导致教师权威的涨落

外部社会状况的改变引起教师权威的法定层面、传统层面、专业层面的变化(社会剧变、观念变化、信息传播)

学生差异引起教师权威的感召层面的变化(随年龄增长对专业标准、民主作风的要求提高)

2、教师制度权威与实际权威的关系

前者的一般确定性与后者的一般不确定性

源于社会认定与基于学生认可

制度背景、个人特性与学生判断

第四节教师的职业社会化

所谓教师社会化,亦即教师的职业社会化,是指通过不断内化教师职业价值、获取教师职业手段、认同教师职业规范、形成教师职业性格而成为教师的过程

一、预期职业社会化

预期职业社会化指个体为适应教师职业角色而进行的准备性个体社会化(职前,教师培养,我国的师范教育)

教师入职的制度保证(资格,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性)

教师职业文化的共同性(各教育阶段的职业价值、规范、性格)

职业手段的差异性(不同教育阶段)

教师必备素质最低标准与师范教育层次(各学段与学历的对应关系)当前教师资格证书问题(师范教育职业化中的不足,教师职业专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二、继续职业社会化

继续职业社会化指个体在承担教师职业角色后为更好地扮演角色而进行的社会化

师范生的角色转变:学生——实习教师——教师

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

新手入门——热情建构——专业挫折——稳定更新——消退离岗

(1-2年)(2-10年)(5-12年)(8-20年)(15-退休前5年)角色适应阶段——主动发展阶段——最佳创造阶段

制度化发展与校本发展

教师进修培训制度

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专业生活方式。

第七章教育中的基本社会角色——学生(27分)

第一节学生的社会位置

一、学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

二、学生的三重社会

学生是一个半社会成员,在相当程度上带有“边缘人”的特征。(学生既非不承担任何社会义务的婴幼儿,也非以职业劳动而与社会进行交换的成人)边缘人:指同时所属于具有不同文化的复数群体的(社会)人;或未能完全归属于任何群体(社会),处于各群体边缘的人。

学生的三重社会: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

家庭的影响:先主性、生活化、聚合性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与经济关系为基础的棉对面的生活群体。

学校的影响:按照社会的要求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具有系统性、可控性、社会界定性。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来到学校。处于教师的控制下,所受的保护少于家庭,要遵守社会规范。

同辈群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学生自己选择、建构。可享受更多的自由。其影响有“高参照性”的特征。同辈群体的活动目的易成为学生个体的活动指向,规范成为个体的言行准则,心甘情愿接受其影响。

学生成为跨社会的存在。从文化装置(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存在复杂的关系

学生离开家去上学,放学回到家,意味着学生从一个小社会移入另一个社会,作者称为“社会位移”。

三、学生的社会位移

学生的社会位移指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进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的现象,称为“越界”,即所说的社会位移。

非兰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生的多重世界与越界行为存在四种类型:

1、和谐的多重世界/顺畅的越界

2、失谐的多重世界/可设法实现的越界

3、失谐的多重世界/碰运气的越界

4、边界互闭/无望实现的越界

失谐的多重世界/碰运气的越界

课堂中的规范和行为方式与其家庭、同辈群体中的规范和行为方式不止是有所不同,而且是截然相反。

边界互闭/无望实现的越界

价值、信仰及期待等方面差异极大,学生认为学校与自己的生活无关,沉浸在同辈群体中。

身体的越界;文化认同或文化调试,从一种“社会环境”融入文化结构有所差异的另一种社会环境。

第二节学生的同辈群体

一、同辈群体的功能:保护功能与发展功能。

满足需要、期求平等

家庭和学校从根本上说是成人取向占支配地位的规范世界。因此具有保护功能与发展功能。

保护功能是指使学生少受或面受成人世界之伤害的功能。表现在提供平等互助的社会环境;还表现在为其成员提供一种相互支持的“社会基础”。两种水平保护:自然防卫;主动出击。

发展功能是指对于学生的社会能力的促进作用。

自己选择组成的小群体,价值取向未必符合要求,对学生的社会意识及其态度等观念性品质的形成未必符合社会要求促进作用。但对学生的社会能

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包括表达能力、展现自我的能力、相互沟通的能力、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这些能力只有通过人际交往活动才能得到发展。一般说,越是平等的人际关系,对人的社会能力发展越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在同辈群体中通过对活动内容的商定、活动目的的认定、活动角色的分配、活动工具的准备、活动冲突的调节及其活动结果的评价等才逐渐形成与发展自己的社会能力的。

二、同辈的文化的类型

学生文化。1、研究始于科尔曼。玩乐型亚文化。存在不同的类型。以克拉克的研究最为著名

将美国中学生同辈文化分为:玩乐型、学术型、违规型。将大学的同辈文化分为:学术型、玩乐型、职业型(谋求学历与就业技能)、非顺应型(参照标准是校外社会群体及其意识形态,对学习持批判态度,支持攻击性行为)。

2、英国的研究:苏加曼、墨德多克、哈格里夫斯和颇特里奇

苏加曼将英国中学生文化分为:源于中产阶级成人文化;源于劳动阶级文化。

墨德多克研究发现学生文化手学校的社会阶层等级而差异。

哈格里夫斯和颇特里奇运用参与式观察法对现代中学内部的学生文化比较发现因为在学校的教育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能力高班的学生多半形成亲学校文化;低能力班的学生多半形成反学校文化。

3、吴康宁认为:学生同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制于学生的年龄阶段、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及学校内部教育结构等多种因素。多种标准分类。

4、“群”的差异

同辈文化、学生家庭背景

源于中产阶级成人文化;源于劳动阶级文化(特征:着眼未来前程、控制现实欲望,承认并服从权威。后者,相互满足现实欲望,强调快乐,拒绝服从权威)

墨德多克研究文法中学(中产阶级子女)和现代中学(劳动阶级子女),现代中学存在反学校文化,即强调对同辈群体的忠诚、勇敢、独立性等。文法中学不存在这种文化,原因在于家庭对其严格的管制。

吴康宁根据对学校文化的态度,分为亲学校文化、非学校文化及反社会文化。根据学生所倾心的活动,分为学习型、玩乐型、违规型。根据对未来前途的取向,将其分为理想型\务实型\茫然型.

第三节学生的家庭背景

主要从学业和品德来示明学生差异与家庭背景的关系。

如何评估学习的结果?主要有两大类指标:

(1)成绩:反映学校中“系统学习”的结果。历史最久、影响最广。

其评估方法主要有二:评分(定量的)、评语(定性的)——考试、考查、测验

(2)智商:反映个体的智力高低。

其评估方法主要是:智力测验。“多元智能”。

此外,“情商”反映个体的社会生存技能,涉及态度、情感、自我控制与调节等方面。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勒维提出,对学生进行分类,历来是讨论的热点,以成绩为标准的分类是最广泛的。

大致流行以下几种分类标准:优生与差生;学业成绩优良与不良;学业成功与学业失败;也有一些其他分类

(1)优生与差生

这是使用率最高,同时又是最富歧义的分类标准。有广、狭两义。

以“差生”的广义界定为例,可从不同层面分析:

行为角度:偏差、不良、越轨、违法犯罪等性质角度:特殊、问题、学业困难学生等

表现角度:后进生、难教生、无能生等特征角度:单差生、双差生等。

广义的“差生”实际上涉及三类:“成绩差生”;“品德差生”;“纪律差生”

狭义的“差生”是指“学业不良”,也分三类:智能发展迟缓所致的学业不良;一般性学业不良;暂时性学业不良

(2)学业成绩优良与成绩不良

这是用于一般描述学习成绩表现的术语,在国内外研究文献中使用频率很高。两者间还存在“学业成绩中等”的类别。

学业不良的征候:缺乏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性;对较难的学习任务持消极态度;不愿评价自己的成绩;不能掌握概念和规则等;在性格上表现为退缩等

3)学业成功与学业失败

这也是一对充满歧义的概念。原因在于“成功”与“失败”涉及多种主、客观标准

例如:学生个体的预期目标、教师的工作目标、学校的期望目标、社会—文化目标(如同“学历=成功”、“考试落第=学业失败”)、家长的心理目标(依据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而变化)等,这意味着“学习成败”的判断,同样缺乏一种共通的标准。此外,还有“学业障碍”、“学业困难”、“学习落后”等教育社会学者特别强调: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诸多因素中,首推家庭社经背景。

出生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孩子,学业表现似乎因其家庭社经背景的相对不利地位而与出生于较好社经地位家庭的孩子相比,有相对较差的表现,究竟(家庭社会经地位不利)是如何对其子女产生影响而使学业成就产生不

利的结果?

一种因果模式:Bernstein(伯恩斯坦)认为:阶级不同,家庭形态便有差异,而出生较低阶级地位家庭的学生在面对学校教育时便发生相对劣势的现象。

某些家庭偏向(个人取向家庭),其成员的沟通方式倾向于(开放型沟通系统),语言方式为(精致型编码),这类家庭大多属中、上阶层。

某些家庭偏向(地位取向家庭),其成员的沟通方式倾向于(封闭型沟通系统),语言方式倾向于(限制型编码),这类家庭大多属劳动阶层。

(学校教育)所用的语说形式偏向于中、上阶层所熟悉的(精致型编码),因此,来自劳动阶层的学童在面临语说形式的转变与适应上便显得不良,因而造成可能的学校教育失败(Bernstein,1977)。

影响的两个方面:

其一家庭社会化的过程:家庭所处阶级影响儿童的社会化型态,而这种社会化型态,造就了儿童的价值观,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

其二家庭“文化资本”的差异:Bourdieu(布迪厄的文化理论)理论认为:高社经地位家庭有较高程度文化资本的利用情形。此资本被用于投资在子女的教育上,因而使其子女获得教育之利也有不同,其学业成就必然有异。

总之,一个家庭社经地位差异造成学业成就差异的因果模式:

阶层间语言方式的差异造成学生在学校经验上的差异。

阶层差异亦反映其所处阶层的文化、生活、行为、价值观与文化资本的差异,而这诸多差异在不被学校教育认同的情况下,使学生的学习遭受挫折,影响可及教师的态度、学生个人的学校经验、学习动机、态度等,对其学业成就产生极大之影响。

林清江(1972)的一段话印证了这个模式:以中、上社会阶级的儿童为例,在他的亚文化环境中,家长受过良好的教育,语言正确流利,欣赏古典音乐,阅读良好读物,并有适当的休闲娱乐,人人孜孜工作,奋发进取……祖先及亲友成就的事例,可为楷模,当他入学接受正式教育时,教师的家庭观念与教诲和家庭中父母的价值态度相符,师生关系极为良好,他们的成就动机更高,成绩更好。

在最低社会阶级的儿童,其亚文化环境完全不同,人们职业不定,屡遭失败,酗酒赌博习以为常,平日生活常觉匮乏,入学之后,教师的价值观念、态度、语言、衣饰,与其家庭情况迥异,学校中的教材与活动,完全为本身所未经历,家庭与学校冲突,同学可能敌对,对这些儿童而言,学业失败、辍学或其它挫折变为常态。

学校教育在现代社会中被视为是个人资本累积的场所;(教育成就)是个人获得向上流动的重要条件。

学校教育要能担负起这众人寄予厚望的角色,首要者,便是将(家庭社经不利)影响学业成就的重大因素加以弭平,如此,学校教育在平衡阶层差异上,才具有价值。

二、品德与家庭背景

家庭的诸方面对学生品德差异有怎样的影响?(242)

第四节学生的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重要他人”指对自己的社会化过程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影响学生社会化因素分为:主导性(重要他人及参照群体构成)影响因素;一般性(由非重要他人及其他因素构成)一般性影响因素重要他人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互动性重要他人的出现受学生年龄阶段的影响和学生社会属性的影响。

是指性别、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班级中的地位、人际地位等是学生处于不同的阶层或群体之中的那些属性。

第八章教育中的主要社会组织:(学校)(14分)

学校是一种正式组织,主要成员是教师结合学生

第一节学校组织的性质

美国组织社会学家艾兹奥尼提出的社会组织性质的分析框架.

根据组织为使其成员服从并参与组织而采取控制手段的区别,将社会组织分为三种类型:

1、强制性组织

2、功利性组织

3、规范性组织

一、对教师,学校是兼具规范性与功利性的组织

作为教育者——自重社会代表者——自尊作为文化人——自律学校是教师获得经济来源的职业场所——功利性

二、规范——强制性组织(对学生而言)

规范性——学校教育活动有效机制的要求

学生是特殊的阶层。规范性以一定的强制性作为不言自明的前提

第二节学校组织的结构

科层制(韦伯)

科层制不完全适用学校组织研究

一、易质性结构

教师是规范性文化,学生是需求性文化;教师是权威性文化,受抑性文化易质性结构导致三种结果

不存在共同的组织目标;师生之间难以形成共同的群属感;师生关系带有强烈的支配——服从色彩

二、多权威结构

班主任、任课老师

学校容易成为“封闭性组织群”;教师群体中较难出现公认的“教育权威”

第三节学校组织的取向

价值取向指对学生进行控制、影响及同化的过程中通常奉行?°方向性原则?±

一、普遍主义取向

教育内容依据普遍性很强科学知识体系;法定的交往语言是普通话;认可的文化是普遍性的文化(文化是价值、规范、态度及行为方式等)

二、成就本位区向

与家庭不同学校是以成就为中心。成就评价的基本要求是客观性与可比较性

第四节学校组织的分层

一、学校组织间的分层

标准是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组织间的社会地位分层对学生的影响

二、学校组织内的分层

学生的分层

教师的层次:受优遇的教师(权贵阶层);受礼遇的教师(普通教师);受冷遇的教师(边缘)

教师的实际地位取决于:1、本人的贡献2、与领导的人际关系3、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影响

第九章教育中的主要社会组织—班级(3分)

班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角度:

一种以沃勒(waller,w.)为代表的“群体”角度,即把班级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另一种是以帕森斯(Parsons,t.)为代表的“系统”角度,即把班级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系统。

班级始终是一种社会组织。

一、班级组织的特性

教师不属于班级组织的成员。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有目标、规范和机构三个基本要素。从班级目标看。从班级的机构看。从班级规范看

班级组织的特性:自功能性和半自治性

班级组织的特点:(1)班级是由成年人指导和未成年人的组织(2)班级内部存在各种群体(3)班级的外部表现是“人格化群体”(4)班级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

二、班级的结构分析(一)班级正式结构:班干部小组长成员

(二)班级非正式结构的功能:积极面消极面

社会测量法班级非正式结构的

社会测量社会结构分析法矩阵法图示法

三、班级的群体分析

(一)班级集体的形成与类型:熟悉程度

1、班级群体的形成受制因素任务座位性别

2、学生群体的类型:游戏群体;兴趣性群体;倾吐性群体;互助性群;冲突性群体

(二)班级中典型的群体行为:(1)反抗行为(2)大众行为(3)时尚趋求行为(4)嫉妒行为

(三)班集体的建设

1、班集体的发展过程;

(1)班级诞生期班主任是社会工作者;

(2)班级成长期班主任是领导者;

(3)班级成熟期班主任是艺术家

(4)班级衰落期班主任是诊断和治疗者。

2、班集体的衡量标准:

主要有两种区分标准:一是单纯以班级组织结构化程度来区分。其做法一种是将班级组织分为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另一种做法是将班级组织的水平视为由低到高逐渐递进的。如广田君美的五个时期、孤立探索期、栏向分化期、纵向分化期,小群体形成期、群体综合期。

二是班级的结构化程度与社会价值两种标准,首先强调社会价值标准。

第十章教育中的特殊社会文化:课程(2分)

一、课程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一)课程的研究传统

1、知识的研究历史

英国哲学家培根——知识就是力量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经典课题——教育为生活做准备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准备、能力准备或素质准备柏拉图——回忆说亚里士多德——认知功能说

笛卡尔——“天赋说”洛克——“白板说”

2、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依据国家标准,通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所认定的教育内容,实际上就是国家权力和意志的体现,反映了社会占支配地位的知识价值和人才观。

(二)课程的社会学分析模式

1、把课程作为一种科学工具的研究范式。

围绕课程编制和课程设计的角度分析。博比特《课程》(1918)标志课程专门研究开始;与查特斯发起课程编制的科学化运动。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奠定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础,确立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步骤。“学科结构课程论”“社会改造课程论”“学生中心课程论等”。

2、把课程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研究范式。

专门研究:20世纪60、70年代,英国

标志:扬《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1971)

来源: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英国教育社会学家扬主编的《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分为四种分析模式:(1)功能主义(2)解释论范式;(4)结构主义范式(3)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功能主义范式:代表:马斯格雷夫

课程的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课程是“既存社会现象”。

解释论范式:代表:扬、凯迪

“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知识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

三个研究领域:教育知识的社会构成、教师常用教育范畴的社会特征、课堂互动过程。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代表阿普尔

课程是传递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进行阶级关系再生产的工具。课程研究内容主要是:正式课程内容的分析和对隐性课程意义上的教育知识组织化的分析。

结构主义范式:代表伯恩斯坦

研究对象:决定课程结构的代码及内隐于教育传递过程中的权力分配与控制方式之间的关系。

分类: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界限清晰度,反映权力关系

架构: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在教育知识选择、构成及教学进展中的自由程度,反映社会中的控制关系。

课程基本结构取决于分类强度,教学基本结构取决于架构强度,评价基本结构则为两种强度的函数。

教育知识代码:权力和社会控制得以实现

二、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是国家社会控制的产物,什么样的知识进入学校课程?

1.课程实质上是国家重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观念载体”,是体现国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2.两种控制机制:

“显性控制机制”:学科课程选择、课程知识取舍

“隐性控制机制”:课程各类知识重要程度取舍

“显性控制机制”:两种方式

学科课程的选择:反映了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课程内容的选择:反映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异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大纲、目的、任务等规定上体现。如中日小学道德课内容差异

“自然科学知识”:如我国20世纪70年代数学等

“隐性控制机制”:两种方式

课程内容之间的“数量差异”:篇幅与频度(

课程内容中的“形象塑造差异”:真实、象征、比拟,性别角色社会化

3.谁对课程进行社会控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体现:教科书编制制度

对课程进行控制的个体

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委员

如“中学语文教育问题”

任何国家对现存知识总体进行筛选和加工,以构成学校课程。社会统治阶层的政治权力在课程法定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对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控制上,尤其是教科书编审上。

三、课程的地位分等

(一)异套课程间的地位分等

由不同门类的若干教学科目所组成的任一教育阶段的课程系统。

小学课程与初中课程(同类异套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职业高中课程、中等师范学校课程(异类异套课程)

同类异套课程

科学层次(课程的自然属性);社会地位(课程知识的社会属性)

异类异套课程

科学层次(一样);社会地位(三种可能)

课程的确定过程,也就是教育知识的初次社会分配过程。社会正是通过基于学校课程的地位分等所进行的教育知识分配,而调节着社会地位结构。

(二)同套课程间的地位分等

同套课程内地位的分等是指任一教育阶段的课程系统中不同课程之间的地位差异。

表现:1.同套课程整体结构框架上;2.学校对不同课程的差异性安排上。

影响:地位分等影响任课教师在学校组织中的地位。

四、课程的实践命运

作为法定知识的课程内容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进入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并被学生内化为其文化结构的有机成分。

(一)教师对课程的重构

社会代表者、非社会代表着和反社会代表者

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和加工(课程重构)

师定课程(课堂中实际运作的课程)

师定课程与法定课程的关系(P333)

(二)学生对课程的适应

现实主义、功利主义和对未来的展望(愿否适应);文化的适应(能否适应);伯恩斯坦的语言代码理论(精致代码和受制代码)

学生的文化代码基础主要取决于家庭文化层次,学校课程是一种精致代码。同质文化;异质文化

由此,法定课程实现其预期功能的前提是法定课程转化为师定课程,且被学生适应的课程。但法定课程不可能为使学生适应而放弃一些教育的和科学的标准,学生对课程的某些不适应就成为永恒。可断言,任何法定课程都不可能完全实现其预期功能。

第十一章教育中的核心社会活动:课堂教学(2分)

一、课堂的结构

(一)课堂的时间结构:一是课堂互动类型的时间结构;二是课堂活动类型的时间结构。

(二)课堂的空间结构

课堂教学的空间结构:广义是指课堂内整个物理环境;狭义是指课堂教学参与者人际组合的形态。最早探及课堂教学空间构成的教育社会学是沃勒。从课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支持学生对座位的选择具有相对稳定的群体特征。

(三)课堂的角色结构

1、学生课堂角色的影响因素:(1)学生自身变量的影响:学习成绩好坏:(2)课堂教学环境:①学习环境;②师生关系

2、课堂中的教师角色:

教师在课堂中所扮演的主要是课堂控制者和知识传递者的角色。

小学教师的课堂角色主要有定向者(提问)、定向定规者(提问与要求)、定向定论者(提问与评价)、定向定规定论者(提问、要求和评价)影响因素:

①学校因素:组织气氛,教学设施,教学目标,情绪、班级、学生等;

②方法因素:教学手段,技能技巧等;

③教师素质:课堂管理思想、态度、观念、性格、学科知识等。

3、课堂角色结构的类型:(1)两极分类说:支配型和整合;(2)“三分类”说: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

二、课堂中的互动

(一)互动类型

两个角度:互动主体构成、人际状态的性质。互动主体: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学生群体。

五种类型:师个互动、师群互动、个个互动、个群互动、群群互动

(二)互动差异

师群互动对学生来说具有均等性。如果说有差异,其主要是客观结果,并非教师本人目的。

师个互动具有非均等性,具有差异性特征。(对象选择具有倾向性;内容分配具有倾向性;互动过程持续具有倾向性;互动关系建构上具有倾向性。)(三)课堂互动冲突的处理

1、给予“注意”

2、“中性力量”处理

3、避免滥用权力

三、课堂教学与课堂控制

(一)课堂控制是指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进行的有意识引导、约束和调整。

它涉及四个要点:

(1)对违反教育规范行为的制裁、包括课堂纪律、个体协调、群众关系(2)使课堂成员行为服从课堂秩序需要,使学生的自由活动自我表现与课堂教学秩序和谐统一

(3)课堂控制的实现是教师权威力量与学生自我控制的统一

(4)课堂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

(二)学生问题行为成因分析

1、学生的性格、态度、动机、智力、早期经验、身心发展等;

2、社会环境、家庭、文化差异、同伴群体等;

3、传播媒介、电视、互联网、网吧等;

4、学校不常顾级学生个人意志、重点班、慢班及学生学业无助感等;

5、课堂问题行为如教师讲授方式、组织方式等。

(三)课堂控制的策略

硬控制方式;软控制方式;依靠教师权威;奖惩措施;“中止授课”行为;惩罚控制手段;

(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印象管理

维持教师集体的高度团结;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表现技巧;教师应尽量控制教学程序的严密性;教师应尽量做到后台与前台行为一队;教师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暗示,修正自己的行为。

教育学学科论(学科要素、学科发展)

教育的社会背景(社会机构:教育格局的规定性、社会差异:教育机会不均的主要根源;社会变迁:教育变迁的根本动力)

教育自身的社会系统(教育中的基本社会角色:教师和学生;教育中的主要社会组织:学校和班级;教育中的特殊社会文化:课程;教育中的核心社会活动:课堂教学。

劳动社会学考试重点归纳

2013年劳动社会学的重点 第一章劳动社会学的产生和研究内容 1、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 活动。 2、劳动者:是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体,是劳动领域中的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 3、科层制的基本要素是: 1)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 2)这些从属关系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支配,依从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 人们的义务。 3)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性的体系。 4)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 4、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简) 1)实际观点 2)实证观点(不加任何评价,实实在在表现出来) 3)整体观点(要看作整体,不能孤立的看) 4)发展的观点 5、具体的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法,包括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验调查法。 (2)社会统计法 (3)比较分析法 (4)参与调查法 第二章劳动 6、劳动是指人类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财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的服务活动。 7、劳动的社会职能是什么?(多、简) 1)劳动创造社会财富 2)劳动改造和完善社会 3)劳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 8、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在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9、劳动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这种现象在理论上被称作“配第一克拉客命题”。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三次产业结构有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是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 10、职业:是人们从事社会劳动的工作岗位。职业不仅可以反映人们的经济状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而且也是人们的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的和社会地位的一般表征。 综合各社会学者的观点,我们主张将职业界定为:劳动者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经济收入的、专门的工作。 11、劳动力性别结构(简);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特征,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 首先,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第一编教育社会学学科论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一、研究对象诸说 1、社会化过程说 代表人物:美国社会教育学之父佩恩/布朗/雷通群可追溯至涂尔干(教 育社会学奠基人) 2、相互关系说 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静态”米切尔【美】P.费里波夫【苏联】) 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动态”彼得威尔【美】费雷德金【美】)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林清江、厉一贤) 3、群体关系说、教育独特性说、社会功能说、特殊社会现象说… 二、研究对象界定(特点在于既姓“教”又姓“社”) 三、学科性质分析 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 与规范兼有的学科”;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五个阶段及其代表事件) 一、理论奠基时期(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 1、教育学视野的拓宽(教育哲学的考察;“教育科学”的考察) 2、社会学兴趣的扩展(教育社会学概念的提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展示) 二、学科成形时期(20世纪初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学科制度的成形(有关大学普遍开设课程或系列讲座;成立全国性学 术团体;出版学术刊物) 2、研究范式的成形(规范性研究范式) 三、范式转换时期(二次大战结束到60年代中期) 1、验证性研究范式的确立 2、功能主义学派的垄断 四、学派争鸣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1、冲突论学派的抗衡 2、解释论学派的冲击 五、取向修正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 1、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客观上促进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互 补) 2、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并存(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发挥作用) 第二编教育的社会背景 第三章社会结构:教育格局的规定因素 一、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区分不同的结构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1、“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 经济结构: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体 基本特征:科学(技术)含量极低;身份等级差异明显;变化师范迟缓 教育需求: 教育不承担劳动力再生产职能,因为手工劳动过程本身就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最好的“学校”。 教育承担现存的不平等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整个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职能

(完整word版)社会学教程考试重点

社会学教程考试重点 绪论 1、社会学的产生标志:孔德,《实证哲学教程》【选择】 实证方法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可以接受。 2、斯宾塞的观点:社会的进化过程同生物进化一样,生存竞争、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在社会中起支配作用。 3、迪尔凯姆的观点:社会学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 用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问题。 4、社会学学科特点:(1)整体性观点、(2)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 (3)科学性、(4)应用性、(5)建设性和批判性【简答】 第一章社会及其构成 1、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本身是真正的客观存在,它是独立于个人,更是超乎于个人的另一个整体。这一整体比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更大一些,社会有自己的结构和运转规则,而这些规则又不一定反映个体意志。 2、社会唯名论认为只有每个个体的存在才是客观真实的,社会不过是用来称谓一群人的名称而已。它是个人及其行为的一种组合。 3、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俗、信仰和价值等。【名词解释】 4、文化的结构:文化元素、文化丛、文化模式【选择】

5、文化元素是指文化中的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即它是独立地能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 6、文化丛是指由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名词解释】 7、文化模式是相关文化丛经过有秩序、有条理的整合而形成的整体。 8、文化的功能:(1)整合功能、(2)导向功能、(3)维持秩序的功能、(4)传续功能【简答】 9、亚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 10、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论其他民族的文化。 第二章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的含义:是个人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整合到群体中去的过程。【名词解释】 2、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2)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4)明确生活目标、(5)培养社会角色【简答】 3、社会化结构: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选择】 4、心理上的断乳是指少年、青年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的危机状况。

(完整word版)教育社会学的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学科地位?概念: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性质与地位: ⑴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⑵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⑶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 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2、教育社会学的独特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把握教育现象的意义教育社会学是将教育的理解焦距对准在社会的因素上。团体力量对教育的影响甚巨(教育就是一种社会关系)教育必須呼应社会发展与社会的需求(适合社会目的、需要、促进社会进步)着重于公共议题的解决:教育问题不能个人化,而是属于公共的议题。 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事实判断、解释功能) 1)质的研究: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的情景下采用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的一种活动。 2)量的研究: 指通过实验、调查、测验、结构观察以及已有的数量化资料,对教育现象进行客观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相应的统计推断,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分别代表着教育研究方法中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质的研究代表着研究者以整体、深入为原则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量的研究代表着以客观、精确为原则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 4、孔德的相关理论⑴社会学之父:孔德 ⑵孔德的重要理念: 实证主义和社会有机体论 ①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孔德确立的关于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被认为与神学、形而上学互不包容。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万事万物,必须历经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②社会有机体论:孔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由三部分组成:社会秩序论、社会进步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下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宗教观等。 5、韦伯科层体制 科层制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组织的共同目标,将成员的职位按等级制原则依次排列,并明文规定每个人的岗位权限与职责;将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等;运用技术知识,以法令、条例、民主参与等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这样的现代科层制组织就像地球绕着 太阳运转那样,既要围绕外部环境运转(外适应),又要自身不停地自转(内适应,或内协调)。宇宙,社会,同样都是一个系统科学。现代科层制组织就是这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小动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社会结构每时每刻都在被个体重新构造。 2.早期理论家----奥古斯特-孔德 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3.早期理论家----埃米尔-涂尔干 (1)社会事实:社会学第一原则: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用社会方法来研究社会的对象。 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社会事实对个体施加强制性力量。社会事实难以研究,不能被直接观察。 (2)社会团结和道德团结: 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合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4.早期理论家----马克思-韦伯 不相信结构外在于或独立于个体而存在,认为社会中的结构式由行动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塑造的。 理念型: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理念型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理念型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科层制的兴起。 现代理论思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有机体类比:把社会的运行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运转,社会组成部分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系统工作。 道德共识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5.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潜功能:指参与者未曾意识到的那些活动后果。 功能与反功能:反功能是指对事物既存秩序构成挑战的特征。 6.现代理论思路冲突视角 冲突视角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重要性,但拒绝功能主义对于共识的强调,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把社会看作是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 7.现代理论思路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自对语言和意义的关注。符号,用来代表另一种东西的某种东西。

《教育社会学》复习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人口流动 B.社会流动 C.人才流动 D.社会迁移 2.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D) A.提高行为性成本 B.提高物质性成本 C.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3.(A)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功能主义范式 B.解释论范式 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结构主义范式 4.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D) A.群体化形成阶段 B.成熟阶段 C.形式主义阶段 D.瓦解阶段 5.(A)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着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社会剧变 B.文化革命 C.教育革命 D.经济革命 6.(C)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现场法 C.隐蔽法 D.人种学研究 7.(C)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8.(C)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教育规范系统 B.教育设备 C.象征的标识 D.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9.(A)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社会化过程说 B.相互关系说 C.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特殊社会现象说 10.(B)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11.学校主要成员(B)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docx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 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 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

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一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2、你是怎样来理解教育社会学的?如学科性质、意义方面(同上) 性质:⑴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⑵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⑶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 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意义:教育社会学乃是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教育社会学的历史遗产,总结当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从宏观方面研究教育与整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从中观方面研究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功能性关系及学科内部的社会关系;从微观方面研究教育过程中的有关社会学问题。 3、教育社会学在欧美的发展(课件加工) 一、规范的教育社会学阶段 1、①史密斯《教育社会学概论》,是此方面最早的著作; ②华勒《教学社会学》,是当时此方面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2、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特征:①研究者绝大多数是教育学者;②研究方法偏向于哲理性 和规范性的研究方法;③在研究范围上,凡是与教育有关的各种社会因素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内。 二、实证性的教育社会学时期 1、概况的描述:实证性的教育社会学又称为“新兴”的教育社会学,或“社会学的”教育社会学,其时期始于1940-1960年,当时美国的社会学领袖人物由芝加哥扩散到其它各大学,研究的旨趣也由解决现有的特殊社会问题转为理论的建立与研究技术的改良。教育社会学已由过去的实用取向转为理论的取向了,或者说,姓“教”的教育社会学,已经成为姓“社”的教育社会学了。 2、代表人物:①帕深斯:强调建立社会行动的系统理论。 ②墨顿:也认为理论与研究的相互发展才是社会学成长的动力。 3、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贡献:①教育社会学由过去的以教育学者为中心,转换为由教育 学者和社会学者共同参与;②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看,已从规范的学科转化成一门严谨的学科,并且建立了许多有关教育的理论,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已可与教育心理学相抗衡;③在研究范围和领域上,研究的领域开始缩小,只关注于可用实证主义方法研究的那一部分。 三、批判的教育社会学时期 1、概况:这一时期的教育社会学又称为“新的”教育社会学,或“诠释学的”教育社会学,“现象学的”教育社会学,“微观的”的教育社会学等。

教育社会学重点梳理及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重点梳理及 参考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教育社会学重点梳理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__涂尔干_。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__实证研究范式___和__人文研究范式__两类。 3.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_教师群体__和_学生群体__的结合体。 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_价值观的认同__、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__个体的社会化_。 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6.教育规范包含三层内容,其中约束力最小的是教育习俗。 7.在西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 8.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具体方法论)。 9.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师生关系和评价手段中,评价手段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 10.学生的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11.三分类说把课堂结构分为三类即: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12.根据教育制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教育功能可以区分出教育制度的导向功能和传递功能。 13. 在西方,法国的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最早使用"教育社会学"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的华德。 1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1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16.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结合体。 17.在教育社会学中,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指家庭,而群体的高级形式是集体。 18.我国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功能主要有大教育功能文明辐射功能和辅助经济发展功能。 19.教育对人口自然变动的影响表现在对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的影响。 20.青年文化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21.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理想四种成分。 22.教育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包括选题、计划、实施和总结_四个阶段。 23.教师的教育自由权包括教科书选用权、课程实施计划制订权、教学形式与方法运用权和评价手段使用权。 24. 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出版的___《教育社会学概论》___一书。 25在教育社会学史上,(涂尔干)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年布·鲁克弗发表《教育社会学定义问题》一文,可以看成是现代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

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

《人口社会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人口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点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今世界人口的基本形态。人口过程受到人口结构、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人口结构和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变迁。 粗出生率:又称一般出生率,是最基本的出生指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1000人中出生(活产)人数。 粗死亡率:也叫总死亡率,简称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 生育意愿:生育意愿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包括三个方面:①人们的生育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②对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理想子女数;③对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 人口迁移: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出生性别比:也叫婴儿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内每100名女婴所对应的出生男婴数。 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的创造。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 婚姻制度:社会规定的有关夫妇关系建立的一整套社会规范,任何社会都有特定的婚姻制度。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结构。人口分布主要关注两点:一是空间位置:所在地点的地理特征、行政区划、社会特征。二是人口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与人们之间交流的频率。 人口密度:是指某一时点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常住的人口数来表示,反映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稠密程度。 环境意识:是指人类对于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与人口关系的解释和认识。人们常说的“大地是母亲”、“人定胜天”等拟人化的说法表达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这些认识是人类世界观和信仰的一部分。不同的环境意识形成不同的人类行为。 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是社会政策的一部分,由政府颁布的,目的在于影响人口的增减、过程、规模、结构或分布。 家庭计划:也称为家庭生育计划。这是一项以家庭为单位各自考虑其经济条件和妻子的健康状况等而有意识地安排生育数和生育间隔的措施。家庭计划的核心是节制生育。 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对生育进行预先的设计,实行人类自身生产的计划化。即人们有计划地生育子女,繁衍后代。 人口质量是人类具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微观角度看,人口质量是个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是指个体的素质。个体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

浙师大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从现代学术视野地角度来看,教育社会学是探讨教育与社会之间交互关系地科学.其研究任务在于了解个人社会化地意义,阐明教育制度在社会结构与变迁地地位,分析学校社会组织与班级社会体系.它地最终目地在于建立或修正社会学与教育学地理论,并改进教育措施,促进社会进步.b5E2RGbCAP 2、学科地位地理解 教育社会学是介于教育学与社会学之间地一门中介学科.社会学分为一般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教育学分为理论教育学和实际教育学,而教育社会学是基于应用社会学和理论教育学发展起来地.是教育学百年来发展起来地新学科.p1EanqFDPw 3、本学科独特地观点 从社会学地角度来把握教育现象地意义.<1)教育社会学是将教育地理解焦距对准在社会地因素上.Reece McGee:我们都是受到出生背景与社会环境所操控地木偶,我们地身上都绑满了无形地线,受著社会地操纵而不自知.<2)教育地社会学理解所重视地是公共议题地解决.C.W.MiLLS《社会学地想像》:情境中地个人烦恼和社会结构上地公共议题.DXDiTa9E3d 4、研究方法:质地研究方法和量地研究方法及比较 <一)量地研究 1、基本观点:多用量化地资料和数据来说明关系与结构. 2、对量地研究地争议:

<1)把教育当作孤立地实体; <2)测量工具不完整; <3)专注于容易测量地特质; <4)数字游戏—统计越深越好; <5)不当地分析与比较; <6)研究者对构架地主宰; <7)研究利用地困难. <二)质地研究 1、质地研究是对量地研究缺失地反省. 2、质地研究地特性: <1)以实地为焦点; <2)以研究者自身为研究工具; <3)注意事物地个体性和特殊性; <4)重视解释; <5)重视观察和访谈方法地采用; <6)强调不事先制定明确地研究范畴来引导后续研究;<7)重视表意语言和使用和意见地陈述; <8)采用语文描述、图片或记录地影像等媒介呈现报告;量地研究与质地研究地差别

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

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 C )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A.《实证政治体系》 B.《实证主义问答》 C.《实证哲学教程》 D.《实证主义手册》 2.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 )。 A.社会整合功能 B.反向功能 C.混合功能 D.社会导进功能 3.教育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其潜功能体现在( A ) A.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 B.传授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功能 C.实现社会化的功能 D.文凭功能 4.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 A )的内容。 A.政治社会化 B.性别角色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5.成人教育这种过程属于( D ) A.再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反社会化 D.发展社会化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D )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 A.大众传媒 B.家庭 C.阶级 D.伙伴群体 7.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 B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 B.生物人 C.动物人 D.非社会人 8.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C ) A.未成年人 B.成年人 C.离轨和犯罪者 D.老年人 9.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B ) A.正向社会化 B.反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10.( D )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 11.社会学上把子女离家只有老两口的家庭称为( B )。 A.主干家庭 B.空巢家庭 C.核心家庭 D.断代家庭 12.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C ) A.合作 B.交换 C.竞争 D.冲突 13.( C )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 A.竞争 B.战争 C.冲突 D.调适 14. 家庭成员、邻里、朋友属于( B )。 A.次级群体 B.初级群体 C.正式群体 D.外群体 15.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D ) 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16. 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 C ),该国的人口便属“老年型”人口。 A.5% B.6% C.7% D.8% 17.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A )。 A.工业化 B.经济发展 C.农业发展 D.服务性发展 18.以下不属于社会变迁的内容的是( A )。 A.自然环境 B.组织结构 C.生活方式 D.社会基本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DE)

教育社会学期末复习

教育社会学期末复习 (一二章重点) 1、认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当有教育社会学研究主题。 2、理解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学科特点: 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和实证性的特点。 整体性:教育社会学在研究教育现象时,始终采取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观点,注重把教育现象放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分析。 综合性: 广义的教育下的学校教育分析;研究视角的综合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现实性: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教育事实 实证性: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获取教育事实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了解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史,掌握各时期典型代表人物如孔德、韦伯涂尔干、杜威布鲁 克弗等人的代表作或地位P16 3、掌握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20世纪60年代后的特点: 1)育社会学的研究更多地体现政策研究 2)多地使用比较研究 3)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4)究范围的扩大 90年代后的新趋向 1)教育社会学与社会教育学的结合 2)在国际比较研究基础上重视国际教育的交流与理解; 3)关注生态环境的研究; 4、掌握教育社会学的三种主要理论:功能理论、冲突理论、互动理论。P42 一、教育的功能理论: 认为社会是由许多不同部分构成的相对稳定、相对持久的结构; 社会结构中的每一部分都对社会整体生存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 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 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行状态,除非有外在的因素破坏。 ——适合于研究稳定、小型的社会系统 功能主义理论在教育上的观点: 教育具有实现个体社会化和形成个体集体意识的功能——涂尔干 家庭也是一种社会体系(帕森斯) 有四种功能:维护其模式、统合其体系、达到其目标、适应其变化。 学校有两项主要功能:社会化功能和选择功能。 功能主义优缺点 主要优点是重视教育与社会机构的关系,最主要的是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 缺点在于建立在共同价值之上的社会统合是从个人行为的调适角度分析的,很难应用于高度工业化的社会。 二、教育的冲突理论:

教育社会学 复习题与答案

《教育社会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作为教育社会学母学科的社会学,其主要研究领域是社会组织和个体、___、主要社会设置、社会环境和___。其中,社会不平等主要研究___、社会阶级与___、年龄与健康问题、性别;社会变迁主要研究城市变迁、城市化和___。 2.教育社会学的制度化历程始自于1907年,因为在这一年,___在美国___首开教育社会学讲座。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冠名为“教育社会学”的讲座。 3.社会差异是___的主要根源,其可以分为___、___、___等。 4.根据组织为其成员服从并参与组织而采取的手段的区别,社会组织可以分为强制性组织、___与___。对于教师而言,学校是兼具___的组织;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是___兼而有之的组织。 5.社会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有___、个案法、___和问卷法。各种方法经常是互相交叉使用。 6.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___。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出版的___一书。 7.教师的教育自由权包括___、课程实施计划制订权、教学形式与方法运用权和___。 8.就所属社会群体而言,学生主要生活在由___、___及___构成的三重社会之中。 9.1982年2月,___率先开设教育社会学课程,揭开了我国重建教育社会学学科制度的序幕;1989年4月,我国第一个教育社会学学术团体___在杭州成立。 10.教师权威的源泉:教师的法定权威、___、知识权威、人格权威分别是教师对学生施加法定性影响、___、知识性影响及___的主要载体。 11.社会变迁分为___和___、社会混变;其中社会渐变可分为系统和因素水平的渐变;社会剧变可分为___和振荡式剧变;社会混变可分为体制混变和___。 12.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向的二次大调整中,第一次是由验证的研究取向取代了 ___的垄断地位,第二次是___打破了宏观的研究取向的垄断地位。 13.在西方国家,通常以声望、___及___作为评价与分析教师地位的三条主要标准。 14.同辈群体的功能主要是___和“发展功能”。学生同辈群体的发展与形成主要受制于学生的年龄阶段、___、___及学校内部教育结构等多种因素。 15.班级是作为一种学生组织,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的两个重要特性:___和___。 16.学生同辈文化的类型可以分为___、___和___。 17.教育的社会背景极为复杂,其复杂性至少可概括为三点。第一,它包罗万象;第二,它因受教育者而异;第三,它不断变化。而这三点分别主要地体现于教育的三种社会背景之中,即社会结构、___、___。 答案

教育社会学重点

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什么是教育社会学 1.概念界定 迪尔凯姆:米切尔: 彼得威尔和弗里德金:友田泰飞: 佩恩:鲁杰: 多德森:吴康宁: 关于概念的基本共识 1.研究对象:教育系统中的现象、制度、组织和活动等。 2.研究方法与视角:主要社会学的方法与视角,既然是独立的学科必然有自己的理论建构、 视角 3.逻辑起点和研究目的:有利于健全人格,完成个人社会化 二、教育的本质属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还是社会学? 分歧理论 1.教育学分支学科说 2.社会学分支学科说 3.交叉学科说 怎样认识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三大基础学科: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健全人格、适应社会) 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社会学处于基础学科,教育社会学应用于教学领域 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不能等同于边缘学科) 第二节:教育社会学研究什么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及领域 教育系统中教育社会现象的研究-------最终目的焦点在于解决教育问题 社会系统中教育社会现象的研究-------最终目的焦点在于个体和群体社会化问题(各层面、各机构、各时期的教育社会现象,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对个人的影响和教育) 教育社会关系的研究 ①教育与社会大系统关系②教育与社会大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关系③社会因素 与教育因素互相影响 教育社会学学科自身的研究 研究学科自身:①研究其理论、建构其学科理论②对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研究 几点基本知识: 1.教育社会学对教育做广义的理解 2.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是一个有机整体 3.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处于关系中 二、教育社会学所研究问题的类型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 (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 (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 (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 (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1.社会学的功能: (1)研究功能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__涂尔干_。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出版的___《教育社会学概论》___一书。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__实证研究范式___和__人文研究范式__两类。 3.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_教师群体__和_学生群体__的结合体。 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_价值观的认同__、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__个体的社会化_。 5教育规范包含三层内容,其中约束力最小的是教育习俗。 6注重研究社会整合、共同意识、平衡,而视社会冲突为社会病态的理论是功能理论。 7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 8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师生关系和评价手段中,评价手段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 9、教育社会学研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现场法、隐蔽法、人种学研究)四大类。 10学生的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11三分类说把课堂结构分为三类即: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12根据教育制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教育功能可以区分出教育制度的导向功能和传递功能。 1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实证研究范式和人文研究范式两类。 1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15.1949年布(鲁克弗)发表《教育社会学定义问题》一文,可以看成是现代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 16.1922年(陶孟)和出版的《社会与教育》是我国教育社会学形成标志 17.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具体方法论)。 18.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主要有规范性研究和证验性研究的区别。 19.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结合体。 20.在教育社会学中,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指家庭,而群体的高级形式是集体。 21.我国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功能主要有大教育功能文明辐射功能和辅助经济发展功能。 22.在教育社会学中依据研究方法为基本特征,可以分为(实证研究范式和人文研究范式)。 23.青年文化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24.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理想四种成分。 25.在西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 二、判断题

社会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共同体。 2.社会学: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社会唯名论:社会只是单纯的概念和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社会是对独立个人的一种集体称谓。 4.社会唯实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由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1.列举西方、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理论与代表著作。 ①孔德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 研究方法:实证主义方法论 著作在《实证哲学教程》 ②斯宾塞社会有机论与社会进化论 著作《社会学原理》《社会学研究》 《社会静力学》 ③马克思社会冲突(阶级冲突) 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资本论》 ④迪尔凯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实证方法 著作《社会学习方法的规则》 《自杀论》《社会分工论》 ⑤韦伯政治社会学与宗教社会学 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⑥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帕森斯默顿结构功能论 ⑦马克思、达伦多夫(德)、刘易斯科塞(美) 社会冲突论 ⑧严复《群学言》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 ⑨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生育制度》《乡土中国》 第三章文化 一.名词解释 1.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文化堕距: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3.文化特质:能独立的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 4.文化模式:是相关的文化从经过有秩序有条理的整合而形成的整体。 二.问答题 1.何为规范,何为价值观?二者关系如何?答:规范:指人们共同遵守的对特定环境中的人的正当行为方式作出规定的准则。价值观:决定社会目标和理想的普遍和抽象的观念。关系:规范是特殊的、具体的、受特定条件限制的,价值观是一般的、抽象的、而且常常是判断规范的尺度;规范在通常情况下和价值观是一致的,尤其是在社会大变革时期。 2.何为文化中心主义、何为文化相对主义,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对不同文化的评价模式的? 答:文化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是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不能用一种文化标准去衡量评判另一种文化,每个文化都应用自 身的观念体系加以评判。看法:①对于文化中心主义,人们习惯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本民族文化高度认同并有自豪感,对其他文化不易理解,这是正常现象;但是文化中心主义常常导致文化冲突。②对于文化相对主义,反对强势民族对于弱势民族的歧视,强调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对于保护弱势民族的利益反对文化中心主义的消极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强调文化相对主义的同时不能走向极端,不能用文化相对性来保护落后的东西,例歧视妇女、虐待女婴等。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