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

2015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

2015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
2015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

120个文言实词分组强化训练

1.爱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 )

②向( )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 )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 )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

⑤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 )

⑥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 )

⑦爱其二毛( )(《左传》) ( )

2.安

①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

②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论》) ( )

③沛公安在 ( )

④君安与项伯有故( ) (《鸿门宴》) ( )

⑤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 )

⑥君子食无( )求饱,居无求安。《论语》( )

⑦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

3.被

①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荆轲刺秦王》) ( )

②信而见( )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

③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 )

④将军身被坚( )执锐( ),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 ) ⑤泽被后世 ( )

4.倍

①尤倍重于三十年前《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也《鸿门宴( )

③乡( )利倍义 ( )

5.本

①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并序)》) ( )

②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 ( )

③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 ( )

④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 )

⑤强本而节用(用度) ( )

⑥抑( )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 ) ⑦此之谓失其本心。 ( )

6.比

①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荆轲刺秦》 ( ) 比翼齐飞( ) 鳞次栉比 ( )

②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 ( )

③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 ) ④比得软脚病,往往( )而剧( ) (《祭十二

郎文》 ( )

⑤君子周(亲切,亲密)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 )

朋比为奸 ( )

⑥今非昔比( ) 无与伦比 ( )

7.彼(绝不能翻译成“你”)

①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 ( )

乘( )彼垝垣( ),以望复关( )

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 )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 ( )

彼且( )奚适( )也《逍遥游》 ( )

8.鄙

①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 )

②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 )

③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 ( )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 )

⑤孔子鄙其小器( ) ( )

⑥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史记·冯唐列传》( )

⑦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

( )

⑧余目睹将军悛悛(质朴的样子)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史

记·李将军列传》 ( )

9.必

①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 (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

②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前往《过秦论》 ( )

③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论语》) ( )

10.兵

①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 )

②斩木为兵,揭( )竿为旗《过秦论》 ( )

③兵旱相乘( ),天下大厥( ) (《论积贮疏》)

( )

④左右欲兵之 ( )

⑤穷兵黩武( ) 厉兵秣马 ( )

⑥无岁不受兵。 ( )

11.病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陈情表》 ( )

②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 )

③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④向( )吾不为斯( )役,则( )久已

病矣(《捕蛇者说》) ( )

⑤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 )

⑥切中时病 ( )

⑦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 ( )

⑧祸国病民 ( )

⑨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 )

12.部

①(周)瑜为前部大督。《三国志》 ( )

②还部白府吏(《孔雀东南飞》) ( )

③汉王部五诸侯兵(《项羽本纪》) ( )

④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 )

13.察

①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 )

②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赤壁之战》) ( )

③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情表》) ( )

④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 )

⑤水至( )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14.长

①孔子长九尺有六寸。《史记》 ( )

②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 ( )

今日被驱谴,小姑如我长。《孔雀东南飞》 ( )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南史》) ( )

③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 )

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

⑤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祭十二郎文》)

( )

⑥教学相长。《学记三则》 ( )

⑦天地使我长百兽《狐假虎威》 ( )

⑧府吏长跪告《孔雀东南飞》 ( )

15.常

①圣人无常师。《师说》 ( )

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 (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 )

③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史记》 ( )

16.朝

①临邛令( )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史( )

②朝秦暮楚 ( )

③期年不听朝。《吕氏春秋》 ( )

④坐南朝北。 ( )

⑤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 )

17.曾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 ( )

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 )

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 )

18.乘

①乘犊车,从( )吏卒,交游士林 ( )

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氓》 ( )

③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沈括《宋书》 ( )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 )

④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 )

⑤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 )

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 )

⑦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叫"乘"。后称史书为"史乘"( )

⑧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 )

⑨以乘韦(加工的皮革如“韦编三绝”)先,牛十二犒师。

《崤之战》 ( )

19.诚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

(《荆轲刺秦王》) ( )

②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 )

③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

④愿陛下矜悯愚诚(《陈情表》) ( )

⑤巧诈不如拙诚。 ( )

20.除

①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 ( )

②清宫除道(宫:古代房屋的统称。成语,指准备迎接贵宾

到来。) ( )

③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 )蒙国恩,除臣洗马(《陈

情表》) ( )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元日》) ( )

21.传

①舍相如广成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②横(人名,田横)惧,乘传诣( )洛阳。《汉书》

( )

③作七十列传。《史记·太史公自序》 ( )

④六艺经传皆通( )习之。《师说》 ( )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 )于天。《苏武传》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孔雀东南飞》

22.辞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 )

②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 )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④撰长书以为贽( ),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

( )

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

1

⑥使皇武子辞焉(他) (《殽之战》) ( )

⑦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 )

⑧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 ( )

⑨近者奉辞伐罪,旌麾(指挥)南指《赤壁之战》( ) ⑩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⑾听其狱讼,察其辞。 ( ) ⑿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苏武传》 ( )

23.从

①天下云( )集响( )应,赢( )粮而影( )从(《过秦论》) ( )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 )故《琵琶行》( )

③哙从良坐(《鸿门宴》 ( )

④合纵缔交,相与( )为一(《过秦论》)( )

⑤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 )

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 )

⑦与从弟俱知名。 ( )

⑧魏从九品分正从。《文献通考》 ( )

24.达

①屋极(房顶)有窗以达气。《狱中杂记》 ( )

②自昏达曙。《促织》 ( )

③指( )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

④仆( )山海狂人,不达世务。《南史》( )

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

⑥词不达意。 ( )

⑦昔正考父煮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训俭示康》 ( )

25.殆

①轩凡( )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 ( )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 )

③且燕赵处秦革( )灭殆尽之际《过秦论( )

④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庄子?秋水》( )

⑤有殆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 )尽。”《游褒禅山记》 ( )

26.当

①当窗理云鬓(《木兰诗》) ( )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 )

③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 )

④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 ( )

⑤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过秦论》(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 ⑥当家作主|当局 ( )

⑦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 )

⑧老当益壮,宁( )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

( )

⑨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 ( )

⑩不久当归还,还必相( )迎取(《孔雀东南飞》)

( )

⑾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⑿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出师表》 ( )

⒀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 )

27.道

①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游褒禅山记》) ( )

②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 )

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 )

④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 )

⑤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 )

⑥余故道为学( )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 )

⑦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 )

⑧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

⑨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 ( )

⑩旋( )升宁夏道 ( )

⑾道之以政 ( )

28.得

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 )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 )

③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 )

④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 )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 )

⑥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

言得之(《六国论》) ( )

29.笃

①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 )

②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 )

朋友不笃,非孝也。《吕氏春秋》 ( )

③彼其之子,硕大且笃(《诗经》) ( )

④信道不笃。 ( )

⑤笃爱( ) 笃好( )笃念 ( )

30.度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 )

②内立法度,务( )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 )

③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 ( )

④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

⑤而死固( )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 )

置之度外 ( )

⑥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论积贮疏》) ( )

⑦宁信度,无自信( )也《郑人买履》 ( )

⑧群臣惊愕,卒( )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

( )

⑨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 )

一年一度 ( )

⑩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 )自度此曲(《扬州慢》)

( )

31.短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

②莫若以吾所长,攻敌所短。《冯婉贞》 ( )

③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隆中对》( )

32.多

①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与元九书》 ( )

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 )

33.第

①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

②居第当传子孙 ( )

③状元及第 / 乡试下第。 ( )

④第朕非桀纣耳。 ( )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34.发

①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项羽本纪》 ( )

②涂( )有饿殍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 )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

③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

④中有都柱,傍形八道,施关发机。《张衡传》 ( )

⑤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 ( )

⑥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 )

35.方

①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 ( )

②方其破荆州,下 ( )江陵。 ( )

方兴未艾。 ( )

③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 )

④方正之不容也。《屈原列传》 ( )

⑤大方之家。 ( )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

⑥如梦方醒 ( )

⑦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 )

36.非

①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用( )心躁也

( )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 )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 )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 )

④举世誉之而不加( )劝( ),举世非之而不

加沮(《逍遥游》) ( )

⑤非我也,岁( )也。《寡人之于国也》( )

37.负

①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 )

②均之( )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③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 )

负隅顽抗 ( )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

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 )

⑥苍山负雪,明( )烛( )天南 ( )

⑦久负盛名 ( )

⑧负屈含冤 ( )

38.盖

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

②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 )

③力拔山兮气盖世 ( )

④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 ( )

⑤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 )

⑥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 )

39.苟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

一丝不苟 ( )

②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 )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 )

③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 )

苟延残喘 ( )

40.故

①轩东故尝为厨(《项脊轩志》) ( )

②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 ( )

2

③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④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 )也(《鸿门宴》) ( )

⑤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 )

⑥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 )

⑦一见如故 ( )

41.顾

①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 )

③瞻顾遗迹,如在昨日(《项脊轩志》) ( )

④不顾生死 ( )

⑤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蔺列传》

( )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 ( )

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 )

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 )之僧哉(《为学》)

( )

42.固

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

②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 )

③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④固一世之雄也(《赤壁赋》) ( )

⑤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 )

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 ( )

⑦江山险固 ( )

⑧君子固穷(《论语》) ( )

43.归

①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项脊轩志》)

( ) ②吾妻归宁(《琵琶行(并序)》) ( )

44.国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 ( )

②遍国中无与立谈者《齐人有一妻一妾》 ( ) 西周末年国人暴动 ( ) ③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 )

45.过

①闻大王有意督(责备,督责)过之。《鸿门宴》( )

②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 ( )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 ( )

46.恨

①问征夫( )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 )

征帆( )征雁( )

②子为父死,无所恨(《苏武传》) ( )

一失足成千古恨 ( ) 相见恨晚 ( )

③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孔雀东南飞》

( )

47.胡

①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 ( )

②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 )

③卒( )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论

积贮疏》 ( )

胡为(句式:)乎遑遑欲何之 ( )

48.患

①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 )

患得患失 ( )

②夫祸患常积于( )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

官传序》) ( ) ( )

③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 )

④茜有眼患《南史·江茜传》 ( )

⑤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 )

49.会

①于今无会因 ( )《孔雀东南飞》 ( )

②单于使使晓( )武,会论 ( )虞常(《苏

武传》) ( )

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桃花源记》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孔雀东南飞》

③方欲( )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

奴中。《苏武传》 ( )

④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 )

⑤单于召会武官属( )。《苏武传》 ( )

50.或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或师焉,

或否焉(《师说》) ( )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 )

③或凭( )几( )学书( ) (《项脊轩

志》) ( )

④所守或匪( )亲,化为狼与豺《蜀道难》( )

⑤当(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

51.疾

①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张衡传》) ( )

疾恶如仇 ( )

②痛心疾首 ( )

③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陈情表》)

( )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 )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 )

⑥寡人有疾,寡人好色。《论语》 ( )

⑦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 )

52.及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②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 )

望尘莫及 ( )

③及至始皇,奋( )六世之余烈( ),振

( )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 ( )

及还,须发尽白《苏武传》 ( )

④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齐桓晋文之事》)

( )

爱屋及乌 ( )

⑤微( )夫人(f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

秦师》) ( )

鞭长莫及 ( )

⑥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

回朕( )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 )

⑦事如此,此必( )及我。 ( )

⑧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氓》 ( )

53.即

①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 )

可望而不可即 ( )

②项伯即入见沛公 ( )

胡天八月即飞雪 ( )

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

④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 )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项羽本纪》 ( )

⑤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 )

⑥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滕王阁序》 ( )

⑦萧相国即死,谁令代之?《高祖本纪》 ( )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苏武

传》 ( )

54.既

①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进学解》)

( )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 )

既往不咎 ( )

③君既若( )见( )录( ),不久望君

来(《孔雀东南飞》) ( )

④左右既前,斩荆轲 ( )

⑤既又与汝就食( )江南《祭十二郎文》( )

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 )

是岁十月之望《后赤壁赋》( )

朝菌不知晦( )朔( ),蟪蛄不知春秋《逍遥

游》

⑦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 )

55.假

①乃相与( )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

( )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 )百余

人俱 ( )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 )

久假不归 ( )

③愿大王少假借之(《荆轲刺秦王》) ( )

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 )

④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夜宴诸从

( )弟桃李园序》) ( )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 )

狐假虎威 ( )

⑥十旬( )休假,胜友如云《滕王阁序》( )

旬( )有五日而后反《逍遥游》

年过七旬( )

56.间

①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 ( )

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 ( )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 )

③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 )

④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 )

⑤谗人间之 ( )

⑥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 )

⑦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 )

⑧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 )

⑨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 )

57.见

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

②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 )见欺(《廉蔺列传》)

( )

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 ( )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 )

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孔雀

东南飞》) ( )

58.将

①将心比心 (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 ( )

3

②将信将疑 ( )

③将计就计 ( )

④勤心养公姥( ),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 ) 天不我将。《诗经·桑柔》 ( )

⑤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月下独酌》 ( )

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

⑦公将战,曹刿请见 ( )

⑧逝( )将去汝,适( )彼( )乐土。《诗经》 ( )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 ) ⑨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 将进酒,杯莫停。 ( )

59.就

①臣请就汤蠖(《廉蔺列传》) ( )

②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 ( )

③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 )

④竟不能就(《张衡传》) ( ) 一挥而就 ( )

⑤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兮辞》) ( )

⑥故木受绳则直,金( )就砺( )则利 (《劝学》) ( ) ⑦(荆)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 )

60.咎

①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氓》) ( ) 咎由自取 ( )

②以彰其咎 (《出师表》) ( )

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 )

61.举

①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 ( ) 举国上下 ( )

②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 )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 )

④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⑤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 )

⑥举目无亲 ( )

⑦举以予人《六国论》 ( )

62.绝

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蔺列传》) ( )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 )

③佛印绝类( )弥勒(《核舟记》) ( ) 绝色女子 ( )

④抢( )呼欲绝 ( )

抢榆枋而止《逍遥游》( )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劝学》)

( )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 ( )

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 ( )

⑥枯松倒挂倚绝壁 ( )

63.堪

①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 )

②不堪一击 ( )

狼狈不堪 ( )

③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 (《孔雀东南飞)

( )

64.克

①克己奉公|克己复礼 ( )

②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祭十二郎文》) ( )

克勤克俭 ( )

③彼竭我盈,故能克之(《曹刿论战》) ( )

克敌制胜 ( )

④公乃与克日会战《三国志》 ( )

65.类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 )

有教无类|触类旁通 ( )

②举类迩而见义远 ( )

③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 )

④何竟( )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 )

⑤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

⑥近岁风俗尤多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训俭示

康》 ( )

66.怜

①丈夫( )亦爱怜其少子《触龙说赵太后( )

生丈夫,酒二壶( )

怜香惜玉 ( )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 )

摇尾乞怜 ( )

③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 ( )

④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

⑤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长恨歌》( )

67.临

①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滕王阁序》 ( )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

②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 )之于怀《兰亭集序》

不可理喻( )

如临大敌 ( )

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

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

临阵磨枪 ( )

68.弥

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 )

欲盖弥彰 ( )

②舸舰弥津( ),青雀黄龙之舳(《滕王阁序》)

( )

弥天大罪 ( )

69.靡

①生(生产)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训俭示康》( )

②夙( )兴夜寐,靡有朝矣《氓》 ( )

③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 )

④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 )

70.名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 )

②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 ( )

不可名状 ( )

③不名一文 ( )

71.莫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 )于生,则凡可以( )

得生者何不用也 ( )

②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 ( )

莫名其妙 ( )

③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孔雀东南飞》 ( )

④高深莫测( ) 爱( )莫能助( )

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

⑥不夙( )则莫。《诗经》 ( )

莫夜月明。《石钟山记》 ( )

72.内

①距( )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 )

②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长恨歌》)( )

③内君子而外(排斥)小人(《周易?泰》) ( )

④齐侯好内,多内宠(《左传?僖公十七年》) ( )

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 )

色厉内荏 ( )

73.期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 )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 )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 ( )

③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湘夫人》 ( )

不期而遇 ( )

④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 ( )

⑤良马期乎千里 ( )

74.奇

①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 ( )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 )

②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孔雀东南飞》) ( )

奇文共赏 ( )

③奇货可居 ( )

④不足为奇 ( )

大将军邓志奇其才《张衡传》 ( )

⑤出奇制胜 ( )

⑥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 )

75.迁

①予出官( )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

有迁谪意(《琵琶行(并序)》) ( )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吏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②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

衡传》) ( )

③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 )

76.穷

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 )

③所识穷乏者得( )我与( ) (《鱼我所欲也》)

( )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 )

⑤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祭十二郎文》) ( )

欲穷千里目|日暮途穷 ( )

⑥穷发之北,有冥海者《逍遥游》 ( )

穷山恶水( ) 穷乡僻壤 ( )

77.去

①比( )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 )

去以六月息( )者也《逍遥游》 ( )

②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 ( )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 (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

78.劝

①荀子《劝学》 ( )

②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

4

79.却

①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

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 )

④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 ( )

⑤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

80.然

①煮豆然豆萁,豆在釜( )中泣《七步诗》( )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 ) 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 )

③不以为然 ( )

④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 )

⑤曰:“然“ ( )

⑥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 )陵之耻除矣。《荆

轲刺秦》 ( )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 )

81.如

①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 )

②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与《论语……侍坐》

( )

③如法炮制( ) 如期举行 ( )

④其如土石何( )

82.若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 )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烛之武退秦师( )

③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 )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 )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 ) ⑤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 ) 若夫乘天地之正《逍遥游》 ( ) 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 )

83.善

①不如因( )善遇( )之(《鸿门宴》)

( ) 善罢甘休 ( ) 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 )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 )

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 )于物也《劝学》( )

④王曰:“善。”(《邹忌讽齐王纳谏》) ( )

⑤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 )休(《归去来兮辞》)

( )

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 )

⑦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 )

84.少

①是故无( )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

存也(《师说》) ( )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秋

水》) ( )

③愿大王少假借( )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

( )

少安毋躁 ( )

④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 )坐于前《狼》( )

少焉|少时|少顷|少刻|少间( )

85.涉

①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 )

涉世未深 ( )

②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氓》 ( )

③仆( )自到九江,已涉三年《与元微之书》

( )

86.审

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 )行之《中

庸》 ( )

②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

③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

审时度势 ( )

87.省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

②皇帝春游,览省远方《始皇本纪》 ( )

③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祭十二郎文》 ( )

元妃省亲《红楼梦》 ( )

④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祭十二郎文》 ( )

发人深省 ( )

88.胜

①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滕王阁序》 ( )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 )

③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 ( )

不胜其烦 ( )

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 )

89.识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游褒禅山记》) ( )

②非学无以( )致疑,非问无以广识(《问说》)

( )

远见卓识 ( )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 )

博闻强识 ( )

④以龙熊鸟雀为识。《宝刀赋序》 ( )

90.使

①妾不堪驱使《孔雀东南飞》 ( )

颐指气使 ( )

②使六国各爱( )其人《六国论》 ( )

91.是

①是日也,天朗气清(《兰亭集序》) ( )

汤之问棘也是也 ( )

②是己而非( )人(《问说》) ( )

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 )

③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惟兄嫂是依《祭十

二郎文》 ( )

唯命是听 ( )

④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

是故圣亦圣,愚亦愚《师说》 (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 )

⑤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

秦论》 ( )

⑥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游褒禅山记》

( )

⑦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 )

92.适

①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 )然(《逍遥游》)

( )

食不果( )腹

②贫贱( )有此女,始( )适还家门(《孔雀

东南飞(并序)》) ( )

③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 ( )

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 )

⑤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

⑥适得其反( ) 适逢其会 ( )

93.孰

①唯( )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蔺列传( )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

是( )可忍,孰不可忍 ( )

③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 )

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传》 ( )

④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 )

94.属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 )

②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赤壁赋》) ( )

③衡少善属文(《张衡传》) ( )

④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

⑤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 ( )

95.数

①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天论》 ( )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 ( )

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 )

数落 ( )

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 ( )

④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 )

⑤今夫弈( )之为数,小数也 ( )

浑身解数 ( )

⑥数罟( )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 )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 )

96.庶

①推贤让能,庶官乃和《吕氏春秋》 ( )

富庶庶务 ( )

②黎庶( ) 庶人 ( )

③杀嫡立庶 ( ) 庶母 ( )

④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 ( )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出师表》 ( )

⑤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 )

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 )

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 ( )

97.斯

①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 )之效也(《六国

论》) ( )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 )

②王无罪( )岁( ),斯天下之民至矣(《寡

人之于国也》) ( )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逍遥游》 ( )

98.素

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 ( )

②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 )

安之若素 ( )

③素蟫灰丝,时蒙卷轴(《黄生借书说》) ( )

④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孔雀东南飞》) ( )

⑤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 ( )

尸位素餐 ( )

⑥相如素贱人 ( )

5

6

素不相识 ( ) 99.夙

①夙兴夜寐,靡( )有朝矣(《氓》) ( ) ②臣以( )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 ) ③夙愿( ) 夙敌( ) 夙诺 ( )

86.遂

①长卿久宦游不遂《司马相如列传》 ( ) 功成名遂 ( ) ②无往而不遂,无至而不通《淮南子》 ( ) ③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郑人买履》 ( ) ④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 ) ⑤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氓》 ( ) 半身不遂 ( ) ⑥使开阶立遂 ( ) 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 ( ) ⑦(樊)哙遂入,披( )帷西向立。 ( )

100.汤

①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 ) 如汤沃雪 ( ) 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 )

③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

101.通

①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 )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 ( ) ③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 ( )

102.徒

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齐桓晋文之事》)( ) 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答客难》) ( ) ③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 ) 徒有虚名 ( )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 ) ⑤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 )

家徒四壁 ( ) ⑥舍车而徒(《周易?贲卦》) ( )

103.亡

①今君乃亡赵走( )燕《廉蔺列传》 ( ) ②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过秦论》( )

③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苏武传》) ( )

104.望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 ) ②七月既望(《赤壁赋》) ( ) 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鸿门宴》 ( )

105.恶

①状貌甚恶 ( ) ②彼且恶( )乎待( )哉《逍遥游( ) ③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孟子》) ( ) 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张衡传》 ( ) ④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句式: )(《战国策》)

( )

⑥表(人名: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赤壁之战》( ) ⑦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 ) ⑧恶,是何言?《孟子》 ( )

106.微

①愿陛下矜( )悯愚诚,听( )臣微志( ),庶( )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 ( ) 见微知著 ( ) ②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 ( ) ③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 ( ) 微言大义 ( ) ④毛血日益衰,志气( )日益微(《祭十二郎文》)

( )

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 )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 ) ⑥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 ) ⑦微服私访 ( ) ⑧微察公子,公子颜色( )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 )

107.悉

①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至信之《出师表》( ) ②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 ) ③悉心研究( ) 悉数奉还 ( )

108.相

①伯乐相马 ( ) 悔相道之不察兮《离骚》 ( )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 )

③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鸿门宴》) ( ) ④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 )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陈情表》 ( ) ⑥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短歌行》 ( )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 )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 ) 拔刀相助( ) 刮目相看 ( ) ⑦于是舍人相与谏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 )

109.悉

①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至信之《出师表》( ) ②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 ) ③悉心研究( ) 悉数奉还 ( )

110.息

①武气绝,半日复息。《苏武传》 ( )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 ) ③君子以自强不息 ( ) ④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 ( ) 休养生息 ( ) ⑤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 ( ) 息子 ( ) 息女 ( ) 息男 ( )

111.谢

①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 ) 敬谢不敏 ( ) ②旦日不可不蚤( )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 (单于)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 ) 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 令乃张良留谢(《鸿门宴》) ( ) ④多谢后世人,戒之慎( )勿忘(《孔雀东南飞》)

( )

⑤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陌上桑》) ( )

112.信

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论语》 ( )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 ③信臣精卒陈( )利兵而谁何( ) (《过秦论》)

( )

信誓旦旦 ( ) ④人而( )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 ) ⑤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 信口雌黄 ( ) ⑥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 )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 ⑧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 ) ⑨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

113.兴

①晨兴理荒秽,戴月荷( )锄归 ( ) 夙兴夜寐 ( )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劝学》 ( )

方兴未艾( ) ( )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 ) ④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 ) 兴利除弊 ( ) ⑤兴师动众 ( ) ⑥遥襟甫( )畅,逸兴遄( )飞(《滕王阁序》)

( )

114.行

①行年四岁,舅夺( )母志《陈情表》 ( ) 匹夫不可夺( )志也

百亩之田,勿夺( )其时《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 )贻之《师说》 ( ) 各行其是 ( ) ③善( )万物之得时,感悟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 )

行将就木 ( ) ④汉天子,吾丈人( )行也《苏武传》 ( ) ⑤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 ) ⑥九岁不行。《陈情表》 ( ) ⑦举孝廉不行《张衡传》 ( )

115.幸

①此物无所( )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 ) 始皇帝幸梁山宫《史记》 ( ) ③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 ( )许《孔雀东南飞》

( )

④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 ) ⑤来时太夫人( )已不幸《苏武传》 ( )

116.修

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 ( ) ②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报任安书》 ( ) ③恐修名之不立(《离骚》) ( ) 余虽( )好修姱以革几羁兮《离骚》 ( ) 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 》)( ) 忌者畏人修,怠者不能修 ( ) ⑤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 ( )

117.许

①均之( )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蔺列( ) 欲苟( )顺私情,则告诉( )不许( ) 时人莫知许也《隆中对》 ( ) ②问渠( )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 ( ) 虽与府吏要( ),渠( )会永无缘《孔雀东南

飞》 ( )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 )

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 ( )

⑤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 )

⑥以身相许( ) 以身许国 ( )

118.雅

①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 ( )

②都督阎公之雅望《滕王阁序》 ( )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 ( )

④雅以为美( ) 雅不欲为 ( )

119.言

①《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 凡( )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 ) 五言绝句 ( )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过秦论》( )

120.阳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 )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 )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 )

②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长歌行》) ( )

③皆阳应曰:“诺。”(《记王忠肃公翱事》) ( ) 阳奉阴违 ( )

121.要

①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 )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

②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 )

③东割膏腴( )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 )

④昔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战国策》 ( )

⑤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

122,贻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

②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 )贻聋( )瞽(《柳毅传》) ( ) ③贻笑大方( ) 贻害无穷 ( )

123,已

①学不可以已《师说》 (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

③庭中始为篱,已为墙《项脊轩志》 ( )

④不为已甚 ( )

⑤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 )

124.易①是以( )古之人易财,非仁者也《五蠹》( )

②愿以( )十五城请易璧(《廉蔺列传》) ( )

③以( )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

④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 ( )

不易之论 ( )

125.阴

①指( )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 ( )

②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后汉书?张衡传》)( )

阳奉阴违 ( )

③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 )

126.引

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塞翁失马》 ( )

②左右或与引相如去《廉蔺列传》 ( )

③引吭高歌|引领( )而望 ( )

④荆轲废,乃引匕首提( )秦王《荆轲刺秦》

( )

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 ( )

⑤自引( ) 引药 ( )

⑥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蔺列传》 ( )

⑦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 )

⑧乃设九傧之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兰亭集序》

( )

⑨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 )江北《赤壁之战》

( )

⑩李贺《李凭箜篌引》 ( )

11.虞常果引张胜。《苏武传》 ( )

127.右

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蔺列传》

( )

无出其右 ( )

②姜伯约(人名)屡出陇右 (《檄蜀文》) ( )

江右( ) 江左 ( )

③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左传?殽之战》) ( )

④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张衡传》)

( )

⑤保右命尔《诗经》 ( )

128.尤

①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 (《离骚》)

( )

以儆效尤 ( )

②进不入以离( )尤兮《离骚》 ( )

不怨天,不尤人 ( )

129.再|复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 )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 )

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 )

③乃使人复( )葺南阁子,其制( )稍异于前

《项脊轩志》 ( )

130.逾

①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 ( )

②录毕,走( )送之,不敢稍逾期。(《送东阳马生

序》) ( )

③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

( )

④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 ( )

131.载

①汉兴,至孝文帝四十余载《史记》 (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 )

②怨声载道 ( )

③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氓》 ( )

载欣载奔《归去来兮辞》 ( )

④使君谢( )罗敷,宁可共载不? ( )

132.造

①径造庐访成(人名:成名)(《促织》) ( )

②曾遭雁山绝顶否?《徐霞客传》 ( )

登峰造极 ( )

③小子有造《诗经》 ( )

造诣 ( )

④满清末造 ( )

⑤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望岳》 ( )

133.贼

①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

( )

②二人相憎欲相贼也《韩非子》 ( )

③太子丹乃阴会荆轲为贼《史记》 ( )

④董卓狼戾贼忍《三国志》 ( )

⑤贼心不改( ) 贼头鼠脑 ( )

⑥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童区寄传》( )

⑦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 )

134.知

①其( )无知,悲不几时《祭十二郎文》( )

②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 )

③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鲍照《咏双燕》) ( )

④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 )

为国者( )牧人者( )

当家( )治理( )用事( )

⑤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 )

⑥君何以知燕王(《廉蔺列传》) ( )

⑦失其( )所与( ),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 )

135.致

①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 )

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 )之势(《过秦论》)

(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 )

③假舆马者,费力足以,而致千里《劝学》 ( )

④所以( )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

错落有致 ( )

⑤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 )

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 ( )

⑦衡善机巧( ),尤致思( )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传》 ( )

专心致志 ( )

136.质

①燕太子丹质于秦(《战国策》) ( )

②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 )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捕蛇者说》)

( )

④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劝学》 ( )

众矢之的( ) 有的放矢( )

⑤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 )

⑥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 )

蕙心兰质 ( )

⑦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 )

质疑问难 ( )

⑧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

⑨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

后序》) ( )

137.治

①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 )

②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 )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 )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苏武传》。 ( )

④衡下车( ),治威严《张衡传》 ( )

7

⑤天下大治( ) 长治久安 ( )

⑥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冯谖客孟尝君》 ( )

⑦萧何治未央宫(《汉书?高帝纪下》) ( )

⑧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 ) 治学严谨 ( )

138.制

①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 ( )

②履( )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 )笞天下。《过秦论》 (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 )

③……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 )

④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

139.诸

①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廉蔺列传》 ( ) 诸色人等 ( ) 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 ) 子闻诸?《左传》 ( ) ③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 ( ) 付诸东流 ( ) ④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孟子?公孙丑下》) ( )

140.走

①荆轲逐秦王,秦王还( )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 ) 阪上走丸 ( )

②兵甲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③臣尝有罪,欲亡走燕(《廉蔺列传》) ( )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 ( )

141.族

①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 )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

( )

③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 )

④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 ) ⑤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庖丁解牛》( )

142.卒

①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 ) 不忍卒读 ( ) ②唐浮图( )慧褒使舍于其址( ),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 ( ) ③谓言( )无罪过,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

( )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 )

④群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 《荆轲刺秦王》

( )

143.左

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 )

②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③干到江左,必要成功(《群英会蒋干中计》)( )

④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⑤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兰亭集序》 ( )

左邻右舍 ( )

⑥旁门左道 ( )

144.坐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 )

②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

③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 )

副有罪,当相坐。《苏武传》 ( )

④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 )

坐以待毙 ( )

常见文言虚词

一、而

1.因( )人之力而敝( )之,不仁。《烛之武

退秦师》 ( )

青,取之于( )蓝,而青于( )蓝。( )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 )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

( )心躁也。 ( )

4.朝济而夕设版焉。 ( )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 )

5.而翁归。 ( )

若欲死而父,即前斗《项羽本纪》 ( )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 )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 )而幼孩。《种树郭橐

驼传》 ( )

二、何

1.君何以知燕王? ( )

客何为者? ( )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

作计何不量( )《孔雀东南飞》 ( )

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

5.吾欲之南海,何如? ( )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

6.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

7.何乃太区区! ( )

8.万钟( )于我何加焉! ( )

9.何其衰也! ( )

10如太行、王屋何? ( )

其如土石何? ( )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

为之奈何《鸿门宴》 ( )

虞姬虞姬奈若何《垓下歌》( )

11无何国灭 ( )

12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张衡传》 ( )

何者?严( )大国之威以修敬业《廉蔺( )

13人生几何?《短歌行》 ( )

14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 )

然不自意( )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三、乎

1.而寒乎?《项脊轩志》 ( )

2.浩浩乎如冯( )虚( )御风 ( )

3.幽独处乎山中。 ( )

4.吾尝疑乎是。 ( )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

6.生乎( )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

四、乃

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 )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

2.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 )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 )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

若事之不济( ),此乃天也。 ( )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

5.作计乃尔立。 ( )

君尔妾亦然。 ( )

尔来四万八千岁( )

6.至东城,乃二十八骑。 ( )

五、其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 )

其不率( )教者常有一二。 ( )

2.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

失其所与,不知 ( )

3.河( )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 ) ( )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5.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 )

6.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

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

8.其若是,孰能御之? ( )

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

六、且

1.不出,火且尽。 ( )

若属皆且为所虏。 ( )

旦夕且死。 ( )

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

3.磐石方且厚。 (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

4.且走且说。 ( )

且行且珍惜 ( )

5.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 )

苟且偷安 ( )

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 )

七、若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供其乏困。

( )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

其若是,孰有御之。 ( )

3.若入前为寿。 (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

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

5.出若入若 ( )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 )

6.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 )

八、所

1.某所,而母立于兹。 ( )

2.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

失其所与,不知。 (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

4.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 )

5.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

九、虽

8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

虽九死其犹未悔。 ( )

2.相如虽驽,独( )畏廉将军哉。 ( )

3.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 )

九、为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 ) 竟( )为秦所灭。 ( )

2.何辞为? ( )

3.慎( )勿为妇死。 ( )

4.为击破沛公军。 ( )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

5.为之奈何? ( ) 如姬(人名)为公子泣。 ( )

6.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 )

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

8.兄弟并为郎。 ( )

9.因为长句《琵琶行》 ( ) 10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蔺列传》 ( ) 11为刎颈之交《廉蔺列传》 ( ) 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 ) 1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 )

十、焉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 驰椒丘且焉止息《离骚》 ( )

2.且焉置土石? ( ) 焉用亡郑以陪( )邻《烛之武退秦师( )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 )祸焉。 ( )

4.犹且从师而问焉。 ( )

5.盘盘焉,囷囷焉。 ( )

十一、也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 )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 )

3.岂独伶人也哉( )

十二、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 ( ) 臣以( )险衅( ),夙( )遭闵凶( )。《陈情表》 ( )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

3.樊哙侧其盾以撞。 ( )

4.以乱易整,不武。 ( ) (张胜)以状( )语武。 ( )

5.皆以美于徐公。 ( )

6.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

7.固( )以怪之矣。 ( )

日以尽矣。 ( )

8.武(苏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 ( )

9.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 )

10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 )

1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1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 )

1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

十三、因

1.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

因河为池。 ( )

2.因击沛公于坐。 ( )

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 ( )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传》 ( )

4.于今无会因。 ( )

5.因遗策。 ( )

十四、于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2.青,取之于( )蓝,而青于蓝。 ( )

3.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 )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 )

5.君幸于赵王。 ( )

6.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 )

十五、与

1.失其所与,不知 (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

2.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 )

3.孰与君少长? ( )

吾与徐公孰美? ( )

4.吾与点(孔子学生曾晳)也。 ( )

5.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 )

十六、则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

2.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4.临视,则虫集冠上。 ( )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

十七、者

1.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

2.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 )

3.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

客有吹洞箫者。 ( )

4.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

十八、之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 )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

之二虫( )又何知? ( )

3.何陋之有? ( )

宋何罪之有? ( )

句读之不知。 ( )

何功之有哉? ( )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

四海之大 ( )

5.马之千里者( )

6.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

7.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

悲: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感叹

币:既至匈奴,厚币遗单于《苏武传》礼物、礼品

薄:日薄西山靠近;薄暮:傍晚

逋: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陈情表》拖延,欠税

狼失声而逋。《中山狼传》逃跑,逃亡

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恩惠

徂:自我徂尔《氓》到,王

逮:逮奉圣朝《陈情表》及,到,赶上

独: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难道

分:自分已久矣。《苏武传》意料、料想

服: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怀念

购: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户悬赏捉拿

鼓:令赵王鼓瑟《廉蔺列传》弹奏

候:(虞常)私候胜曰《苏武传》拜访

践:然后践华为城登,踩

践阼|践祚:武帝践阼登基,即位

矜:自矜功伐款要不矜名节《陈情表》夸耀

愿陛下矜悯愚诚同情怜悯

伐:自矜功伐夸耀

干:干谒诗为谋求禄位而谒见当权者

籍: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登记

检: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限制

景:至若春和景明日光

厥:思厥先祖父《六国论》他|它|他们的

控:而控于地而已。《逍遥游》落

令: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孔雀东南飞》美,好

明:明日,徐公来第二天

明年,陵降第二年

目:目吴会于云间《滕王阁序》看

范增说目项王《鸿门宴》使眼色

请:王好战,请以战喻请让我,请允许我

让:使者大喜,如惠语让单于《苏武传》责备

稍:稍迁至移中厩监。《苏武传》逐渐,渐渐,慢慢地

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归去来兮辞》

名作动,维持。术:办法

时: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季节;季度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季节

市:交广市鲑珍。《孔雀东南飞》买

率:六国互丧,率赂秦也《六国论》全都,一概

私: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特: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廉蔺列传》只

提:荆轲废,乃引起匕首提秦王 dǐ,投掷,摔

涕: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眼泪

王: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高,大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正,直

乡:侯生(人名)果北乡自刭通“向”

婴: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缠绕

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wèi,送,给

舆:惠等哭,舆归营。《苏武传》抬

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案件,官司

直:不可,直不百步耳。《寡人之于国也》只,仅

志:《齐谐》者,志怪者也。《三国志》记载

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廉蔺列传》呈献,进献

从容:常从容淡静《张衡传》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风流:千古风流人物杰出的

今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陈情表》现在的年龄

女弟:独有女弟二人《苏武传》妹妹

风波: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归去来兮辞》

战乱,纠纷。惮:害怕

货物:以货物与常。《苏武传》财物,礼品

江湖: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琵琶行》泛指四方各地

教训: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孔雀东南飞》

教养。野里:民间,乡间。野人:乡里人;野蛮人。

逆旅:天地者,万物之逆旅。《春夜宴桃李园序》客舍,宾馆

情话: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知心话

千万: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无论如何

秀才: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优秀人才

学者: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求学的人

一时:一时收禽,上下肃然《张衡传》同时

指示:请指示王《廉蔺列传》指给……看

众人: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普通人,一般人

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

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

中原: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原野

猖狂:阮籍猖狂,起效穷途之哭狂放、不拘礼法

更衣:(孙)权起更衣《赤壁之战》上厕所

何苦;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哪怕,怕什么;怎怕

9

妻子:妻子和子女

张鹏开头段:躺着,享受背靠大地,且听风吟的安逸,却难有即刻出发,中流击水的的豪迈气概;跪着,为了毫无尊严的生命而低下头颅,定看不到夜半苍穹星光灿烂的美景;站着,不得不手握竹杖,脚踏芒鞋,身披一蓑烟雨,却有此心安处是吾乡超然。人,一旦栖息于大地,就应该用站着的姿态去拥抱世界。

马福慧:所谓的站起来,不是靠双腿的支撑,而是靠心的坚强。

赵鹏林:或许蛰伏是为了更好的爆发,但始终应记着,终有一天你要站起来,只有站起来,这个世界才属于你。

【佳作赏析】做站着的人

柴嘉运

有人说:“人只有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属于他。”人类的始祖猿,本是四肢着地爬行的,但当它只用后肢行走时,便开始向人演化,从此历史随着人类的脚步飞速前进。猿站起来,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解放了前肢来制造工具,真正成为了人,掌控了世界。

或许,站起来代表的是一种高度,因为有高度,所以看到了更远的世界。这种高度,是一种精神上的高度,思想上的高度。正如霍金一直在轮椅上,不能站起来,但他的思想却站在地球之上,宇宙之间,整片时空都是他的世界。所以说,只有人的精神,人的思想站立起来,世界才会属于他。

我想起了清政府,它自以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从来都不站起来看看世界,沉浸在以往的光辉岁月中,对于他国的先进文化、技术不屑一顾,终是被人打破了国门。至此,清政府也应该有一丝觉悟,但是面对敌人,多年躺着的身体竟不愿站起来,直接俯首称臣了。它失去了原有的世界,再也无法获得。其实,看一看现在的宫廷剧,一群人“奴才”“主子”叫个不停,便可知他们再也站不起来了。若是当初的清廷能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在跌倒的地方站起来,也不会有那么悲惨的结局。几百年的盛世,软化了他们强我中华的骨头。而在海峡的一边,日本经明治维新,竟获得了新生。正是因为日本在关键时刻站了起来,才打下了一片自己的世界。

试看那大汉高祖刘邦,当初也不过是泗水亭长。但当他看到秦始皇出巡时的壮观景象,竟生出了“大丈夫当如是”的感慨,从此他的视野扩展到了天下,而不是小小的亭长。正是他从乡野之中站了起来,而不是像他人只知耕作,才有了轰轰烈烈灭秦大业,刀光剑影楚汉争霸,安居乐业大汉盛世。当初有许多人都见过秦皇出巡,但除了他与项羽,其他人都慑于始皇威仪而俯首称臣。刘帮站了起来,于是他拥有了整片世界。站起来,这是思想的高度,刘邦的思想站在了他人前面,于是他成了大汉高祖,拥有了整片世界。

人们为何尊孔为圣?难道他天生就比他人高贵吗?只不过是因为他的思想早已领先众人,因为他站在了时代的前沿。一个“人”字,便道出了真意。“人”字是两腿着地,是站着的。只有站起来,人才始为人,而不愚昧,无知,才会拥有整个世界。

站起来,迎接自己的世界

许彦婷

草芽破土而出,屹立于草原,以一袭青衣迎接它春意盎然的世界;雏鸟飞离巢穴,独立于蓝天,以声声脆鸣迎接它一望无垠的世界;烟花挣开束缚,璀璨于星空,以一瞬绚丽迎接它深邃广袤的世界。

人亦如此,应该勇敢地站起来,伫立于灵魂之巅,迎接属于自己缤纷的世界。

站起来,立于大明廊庙,虽身似侏儒,解缙却创造了属于他的文学天堂。

是谁,出身卑微,身似侏儒,却傲然独立于大明廊庙日上万言,剖切陈词?是谁,聪颖绝伦,才气放逸,撰成中国文学史上内容浩繁,巨细并蓄的大型巨书——《永乐大典》?又是谁,赋性耿直,大义凛然,敢于险恶政局中仗义执言,替天行道?是他,大才子解缙。谁能想到如此卓越之人,竟是个身长不足五尺的矮子。难道其貌不扬就应爱而不见吗?解缙说:“不”。年方弱冠,金榜题名,皇帝传唤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他依旧站起身来,昂首阔步走进大明廷堂,以他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与力敌千钧的笔墨造化,奠定了中国文人生生不息、傲然独立的精神风骨。站起来,其貌不扬的解缙也迎接了他的文学天堂。

站起来,立于中国文坛,虽屡次辗转,苏轼却书写了属于他的词坛辉煌。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轼一生走过无数荆棘,从“乌台诗案”开始,他被一贬再贬,妻子病死,朋友离弃,华发早衰,

面对这动荡不堪,风雨不断的人生,苏轼应该被消极的浪潮吞噬吗?当然不能,他勇敢地站了起来,面对险恶的官场风暴,吟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面对茫茫天宇的闪电雷鸣,唱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苏子从坎坷的生活中站起来,立于中国词坛,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次蒸馏和升华,他在文学的天空灿若星空。

站起来,立于道德巅峰,虽生活清贫,刘盛兰却谱写了属于他的传奇人生。

一位普通的老人,一双苍老的手,一间破旧的屋子,几张皱皱的钱币,这简单的一切,却撑起了无数学子的梦想。在这个人心接连倒下的冷酷社会中,还存在这样一位老人,年届九旬,拾荒助学从不间断,瘦弱的身躯如此渺小,但高贵的灵魂却站在道德之巅,他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捡起大爱。一颗爱心,一份执着,陪伴他走过古稀,走过耄耋,支撑他完成一个个梦想,帮助他谱写传奇人生。

请自信地站起来,即使身体不够魁梧,也能撑起属于自己的蓝天;请勇敢地站起来,纵使人生困难重重,也应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请高贵地站起来,哪怕生活一贫如洗,我们也要伫立在灵魂之巅,迎接属于自己缤纷的世界。(本段为老师修改)

站起来,世界属于你

樊轩

读海明威《老人与海》,读到“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时,常令人热血沸腾,正是凭借这种信念,历尽磨难九死一生的老渔夫桑迪亚哥拖回了巨大的鱼骨。也正是凭借这样的信念,杰克伦敦用《热爱生命》穿越了严酷的荒原,贝多芬用《第九交响曲》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海伦凯勒用“三天光明”创造了人生的奇迹。

越是在厄运重压之下,越是要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超凡的勇气,勇气通往天堂,怯懦连接地狱,人只有“站起来”之后,世界才会真正属于他。

“站起来”意味着对自我的超越。

曾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来赞美杨贵妃的宫廷诗人李白,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从此站上唐诗之巅,“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贬谪黄州的苏轼在历经“寂寞沙洲冷”之后,以“物与我皆无尽也”完成了人生的超越,收获了属于他的“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心为形役的陶渊明在辞去五斗米的彭泽县令之后,以“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完成了对人生的突围,收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对自我的超越指向人的精神世界,无论现实如何,你始终是自己内心的国王,抛弃浮名,忘怀得失,方能到达人生的通透之境,从而为自己的世界打开一片崭新的天地。

“站起来”意味着敢于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秦兵压境,荆轲在“风萧萧兮易水寒”中挺身而出,怀抱利器,奋力一刺,为世人留下“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柔然犯境,花木兰以女儿之身挺身而出,在“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中,为世人书写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铿锵传奇;汶川大地震,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用双臂护住四个学生,用生命诠释了师德,让世界永远记住了他义无反顾张开双臂的姿势。挺身而出就是“虽千万人,吾往也”的勇气和决心,它指向人的外部行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民族存亡关头,在生死攸关之际,敢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成为辉耀人类历史天空的群星。

“人”,在甲骨文中就是侧面站立的人形,当我们的祖先解放出自己的双手,从茹毛饮血中站立起来,就成为了天地之性最贵者。但,无论是在历史长河还是现实社会,人格的矮化甚或匍匐,仍屡见不鲜。一个人,只有在内心世界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和超越,在外部世界敢于为人类文明进程挺身而出,那么,他才是一个大写的人,他才会被这个世界铭记,而这个世界,当然是属于他们的世界!

10

文言实词虚词练习(含答案)

“三看”文言文实词虚词练习 实词: 5.(2012广一模)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疾苦B.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辅助C.屡杀大臣,鬻狱.卖官官司D.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观察 5.(2012广二模)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州解.相噪解差 B.诸捕控.名捕马,问从何来勒住 c.其妻亦短小好.妇人温顺D.宜急置.,毋尝我丸也放下 5.(2012佛一模)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以王佐期之约定 B.故事,岁以兵五百戍姚州先例 C.会汉水涨啮城郭适逢 D.然邃于学精深 5.(2012佛二模)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其貌者以百数十计图:描画B.左七类北斗类:类别 C.岁致僮仆二名致:给予D.执事所称逋、野称:赞扬 5.(2011佛一模)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博学能属.文写作B.州郡辟召,皆不就.成就 C.敦然.之这样D.凤亦推峤,峤伪辞.之告辞

虚词: 6.(2012广一模)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问宿卫之臣于.左右舆拜住画相于.海云寺 B. 帝悦而.止而.遽兴大役以妨农务 C. 朕委卿以.大任者告以.逆谋 D. 以乃.祖木华黎从太祖开拓土宇乃.生异谋 6.(2012广二模)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皂罗覆面 B.诸捕告之.故 妇从马上以.弹弓拨箭顷之.,诸捕至 C.乃.下马抱儿与夫 D.为.此官钱,故来相索 宴劳五日,乃.去州守为.治酒 6.(2012佛一模)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以王佐期之臣荐宰相而为司马 B.永昌元年,以贤良召以功擢天官尚书C.后诏举外司可为相者柬之因垒为堤D.其人老,惟亟用之柬之首设其谋 6.(2012佛二模)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可以.神遇而不可以形迹窥者赋诗饮酒以.为欢B.其怠于.自修亦甚矣固皆有以异于.人乎哉C.面方而.玉润望而.知为非常人D.天之.生有道君子吾以待世卿之.自得也 6.(2011佛一模)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散骑常侍庾凯有重名,而.颇聚敛温太真行酒而.敢不饮B.峤举奏之.峤犹惧钱凤为之.奸谋C. 少以.孝悌称于邦族峤烧硃雀桁以.挫其锋 D. 深结好于.峤峤于.朝廷甚密

高中课本文言文实词梳理汇编

教材文言文实词复习 必修一 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烛之武退秦师》 (1)无能为也已.通: ,(2)共.其乏困通:, (3)秦伯说.通:,(4)失其所与,不知.通:, 《荆轲刺秦王》 (5)秦王必说.见臣通:,(6)往而不反.者通:,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8)卒.起不意通:, (9)秦王方还.柱走通:, 《鸿门宴》 (10)皆为龙虎,成五采.通:,(11)距.关,毋内.诸侯通:,通:,(12)张良出,要.项伯通:,(1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1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15)令将军与臣有郤.通:,(1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烛之武退秦师》 (1)且贰于楚.也:(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晋既.知亡矣(4)朝济.而夕设版焉: (5)何厌.之有:(6)唯君图.之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吾其.还也 《荆轲刺秦王》 (1)进兵北略.地(2)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3)诚.能得樊将军首(4)顾.计不知所出耳 (5)燕国见陵 ....而进曰 ..之耻(6)偏袒扼腕 (7)今太子迟之,请辞决 ..(8)既祖.,取道 (9)终已不顾.(10)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1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12)比.诸侯之列 (13)荆轲奉.樊於期头函.(14)愿大王少假借 ..之 (15)发.图,图穷而匕首见(16)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7)乃引.其匕首提.秦王(18)被八创 ... (19)事所以 ..之 ..不成者(20)函封 《鸿门宴》 (1)素善 ..留侯张良(2)亡.去不义 (3)固.不如也(4)吾得兄.事之 (5)张良出,要.项伯(6)籍.吏民,封府库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①母亡,庐墓倒,食不盐酪,藉无茵席。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数日湩②流,能食乃止。 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吏白:“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馀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饥,日或不爨③,陶然弹琴以自娱。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族弟结哭之恸,或曰:“子哭过哀,礼欤?”结曰:“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大夫生六十年未尝求足,未尝有十亩之地、十岁之僮,未尝完布帛而衣、具五味之餐。吾哀之,以戒荒淫贪佞、绮纨粱肉之徒耳。” (选自《新唐书·列传》,有删节)【注】①擢第:科举考试得中。②湩(dóng):乳汁,这里指汤汁。③爨(cuàn):烧火做饭。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庐基侧________ ②会虎为暴________ (2)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 数日湩流,能食乃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B. 无乃为累乎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鱼我所欲也》) C. 悉衣食人之孤遗者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D. 陶然弹琴以自娱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 ②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 (4)我们应该从元德秀身上学可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1)搭建庐舍;适逢,正赶上 (2)B (3)①哥哥有儿子,能够祭祀祖先,我为什么要娶妻呢?②你只知道我失了礼节,却不知道我悲伤到了极点。 (4)①尊老爱幼;②诚信务实;③廉洁爱民。 【解析】【分析】(1)①根据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庐”,名词用如动词,建庐舍;:会:古今异义词,适逢,正赶上。 (2)A副词,才,/副词,竟,竟然;B都是语气助词,表疑问;C助词,定语后置标志/助词,的;D;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用。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得祀:得到祭祀;何……为:做什么。这是一个反问句,翻译

高三文言文300道实词练习答案Word版

文言300实词练习答案 1、哀 1)君将哀而生之乎?怜悯,同情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哀叹3)哀斯之墓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惋惜 2、爱 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啬,舍不得 2)若爱重伤,则如勿伤怜悯,同情 3)吴广素爱人给人以恩惠,加惠于人 3、安 1)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安适2)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使……安定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身4)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哪里,表疑问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怎么,表反问 4、按 1)项王按剑而跽用手握住 2)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控制 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查究,查办 4)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巡行,巡视 5、案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文书,案卷 2)召有司案图通“按”,查看,考察 6、昂 1)昂其直,居为奇货抬高 2)激昂大义,蹈死不顾情绪振奋

7、傲 1)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高傲不俗 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轻视 8、拔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提拔,选拔 2)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克 3)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高出 9、罢 1)欲罢不能停止 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散(会),散(市) 3)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通“疲”,疲乏,劳累 4)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通“疲”,弱

10、白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皎洁2)白手起家空 3)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告诉,禀告(尤指下对上) 4)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变白5)飞觞举白酒杯 11、败 1)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背弃 2)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使……毁败 3)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凋残 12、拜 1)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授给官职 2)于是辞相印不拜就任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课文实词总结

文言文课文实词、句式归纳表(必修二) 14、《阿房宫赋》 一、重点词语(解释下列字词) (1)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动词,喜欢。)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动词,喜爱。)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动词,爱护。)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 (2)使 使负栋之柱(动词,让。) 使六国各爱其人(连词,假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动词,派遣。)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名词,使者。) (3)一 六王毕,四海一 (名词作动词,统一)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一把) 黄鹤一去不复返 (副词,一旦。)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副词,全,都。)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形容词,专一。) (4)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动词,使……灭族。)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名词,类。)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名词,家族。) 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 (动词,聚集。) (5)取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动词,夺取,取得。) 留取丹心照汗青 (助词,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动词,提取。)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动词,拿。) 2.一词多义 (1)一六王毕,四海一. (动词,统一)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形容词,全部,所有) (2)缦廊腰缦. 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 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 (3)尽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 奈何取之尽. 锱铢(动词,取尽) (4)使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5)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动词,喜爱) j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动词,爱护) ⑹为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 君(动词,做,当) 二、文言虚词 1.焉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盘盘焉.,囷囷焉. (2) 句末语气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而 (1) 连词,表承接。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 为君/秦人不暇自哀,而. 后人哀之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②病:担心,忧虑。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有馈一木者馈:________ ②木小不堪也堪:________ ③为余生炭满炉余:________ ④乃尽湿之乃: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3)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答案】(1)馈赠,赠送;胜任,胜用;我;于是,就 (2)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3)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解析】【分析】⑴①有人送来一根木料。馈,赠送。②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堪,能承受。③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余,我。④就都用水浇灭了。乃,就。 ⑵对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词语有:宜,合适;岂,难道;句意为: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岂只是木料呢! ⑶本文通过同一木料“我”的不同评价,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大可不必为此担心。不是说内向就是坏事,其实内向的人思维缜密和谨慎,外向的人是发散性的思维,很明显的一点是外向的人是先说话再考虑,内向的人是先考虑再说话。 故答案为:⑴① 馈赠,赠送;② 胜任,胜用;③ 我;④ 于是,就。 ⑵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⑶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文言文实词练习

文言文实词练习1. 请指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例: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 . A. 公将鼓之 B.沐猴而冠 ..C. 华而不实 D.犬牙交错 ... 2. 请指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例:友风而子雨 .. A. 师心自用 B.是古非今 ...C. 不耻下问 D.不可理喻 ..3. 请指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例: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A. 雷厉风行 B.. 管窥蠡测....C.星罗棋布 D.烟消云散 .... 4.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B. . C. 所以动心忍性 D. . 5.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披坚执锐 B. . C.和颜悦色 D. .. 6.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B. . 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毕礼而归之 . ) 驾轻就熟 .. 义不东少而杀众 . ) 昨夜西风凋碧树 . D.左右欲刃相如 . 7.词义的古今变化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几类,下列句中加点的 词分类正确的是() ①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 .. ③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⑤其始播百谷 . ⑦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 A. ①②/ ③④⑤ / ⑥⑦ B. C.①③④ / ②⑥ / ⑤⑦ D.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④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⑥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①⑥/④⑤/ ②③⑦ ①⑥/②③/ ④⑤⑦

8. 加点的两个字属双音合成词的一句是( ) A. 计社稷之安 B.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C. 中闻力拉崩倒之声 D. 璧有瑕,请指示 王 .. .. 9. 选出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 ) A. 青春作伴好还乡 B.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 .. C. 颜色憔悴,形容 枯槁 D. 天地盈盈,与时消息 .. .. 10. 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 ) A. 却看妻子 愁何在 / 铸以为金人 十二 .. .. B. 有五谷之实而兼百花之长 / 曹操自江陵顺江 而下 . . C. 永之人争奔走 焉 / 距关,毋内诸侯 . . D.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 抗衡 / 妇人暂而免诸国 .. . 11. 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旧雨相逢,故人 得遇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 B.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阿母得闻之,槌床 便大怒 C. 亦雁荡具体 而微者 / .. . 铁骑突出 刀枪鸣 .. .. D.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 而事之 / 秋天漠漠向昏黑 .. .. 12. 加点词不是偏义词的一项( ) A.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 .. B.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C.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D. 冀缓急或可救助 .. 13. 加点词是偏义词的一项( ) A. 故策之而知得失 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 .. B.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 C.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 D. 则胜负之数,存亡 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14. 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 B.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C.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D. 狡兔死,走狗烹

高中语文150个文言文实词

150个文言文实词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附录了重点掌握得常见文言词,其中实词150个,为便于学生能够有系统得进行学习, 特将此150个实词得一词多义进行系统得整理,每个词得义项基本上以《辞海》得解释为依据,尽量以本义、引申义得顺序排列,同时也收入课本中出现得解释。对于个别不常用得解释,为减轻学生得负担,就不予收入。 1、爱 2、安 3、伯4、被 5、倍 6、本7、鄙8、兵9、病10、察11、长 12、朝13、池14、曾 15、乘16、城 17、诚 18、除 19、传20、辞 21、从22、达 23、殆2 4、迨 2 5、当 2 6、道 2 7、得28、度 29、短30、多31、发 32、方 33、非 34、复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40、固41、归42、国 43、过 44、何45、恨46、后 47、胡 4 8、患49、或 50、疾 51、及 52、即53、既 54、假 55、间 56、见57、解 58、进 5 9、尽60、就61、举 62、绝 63、堪64、克65、类66、怜67、临 68、弥 69、名 70、末71、莫 72、乃 73、内 74、判75、期 76、奇77、迁78、请79、穷 80、求81、去82、劝 83、却 84、如85、若86、善 87、稍88、少 89、涉 90、胜 91、识 92、使 93、就就是94、适 95、书 96、孰 97、属98、数99、遂 100、率 101、说102、私103、素 104、汤 105、涕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110、亡 111、王 112、望113、恶114、微115、闻 116、相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 121、行 122、幸123、修124、徐 125、许126、阳127、要128、宜 129、遗 130、贻 131、易 132、阴 133、引134、右 135、逾 136、狱137、再 138、造139、知140、置 141、致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149、左150、坐 1、爱 (1)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 (2)动词①加惠于人。(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②喜爱,爱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④怜惜。(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得老人>。《左传》) (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⑤通"爰",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2、安?(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琵琶行》)?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一)

201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一)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 (4)向使三国各爱其他( )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 ) (2)然后得一夕安寝( ) (3)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 (4)衣食所安( ) (5)既来之,则安之( ) 3.被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 (2)将军身被坚执锐( ) (3)被发行吟泽畔( ) (4)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 (5)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 4.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 (3)每逢佳节倍思亲( ) 5 本 (1)盖亦反其本矣( ) (2)此之谓失其本心( ) (3)若止印三二本( ) (4)本末倒置( ) (5)抑本其成败之迹( ) 6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3)孔子鄙其小器( ) 7.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 (4)左右欲兵之( ) 8.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3)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 9。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 (2)虽不能察,必以情( ) (3)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5)人至察则无徒( ) 10.朝 (1)朝服衣冠( )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 (4)于是入朝见威王( ) (5)两朝开济老臣心( ) (6)坐南朝北( ) 【参考答案】 1.爱 (1)疼爱(2)喜爱(3)吝惜(4)爱惜(5)欣赏 2.安 (1)安稳(2)安逸(3)哪里(4)养生(5)使…安定 3.被 (1)被动词(2)通“披”,穿在身上(3)通“披”,散开(4)被子(5)覆盖4.倍 (1)通“背”,背叛(2)加倍(3)越发 5 本 (1)根本(2)原本(3)量词(4)根本(5)推究本源 6 鄙 (1)边界的地方(2)浅陋(3)轻视 7.兵 (1)兵器(2)军队(3)策略(4)用兵器杀人 8.病 (1)疾病(2)困苦(3)责备 9。察 (1)仔细看(2)了解(3)洁白的样子(4)看清楚(5)精明 10.朝 (1)早晨(2)朝见(3)朝拜(4)朝廷(5)朝代(6)向对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实词推断综合练习

【实词综合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周)昌为人强力 ..,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昌项上,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 上笑之,然尤惮 ..昌。及高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莫能得,上以留侯 策止。而昌庭争 ..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心)〔期期〕知其(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即罢。吕后侧耳于东箱听, 见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节选自《汉书·周昌传》)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昌为人强力 ..强力:刚强不屈 B. 大臣固争 ..莫能得固争:固然争夺 C. 然尤惮 ..昌尤惮:很惧怕 D. 昌为人吃,又盛怒..盛怒:非常气愤 B[解析] 固:坚决。争:争辩。引申为反对。 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萧、曹等皆卑下..之卑下:蔑视,轻视 B. 昌还走.走:逃走 C. 而昌庭.争之强庭:在朝堂上 D. 微.君,太子几废微:如果没有 A[解析] 卑下:(待人)谦恭自下。 [参考译文] 周昌为人刚强不屈,敢于直言不讳。即使是萧何、曹参等人对周昌都非常谦恭。周昌曾 经有一次在高帝玩乐时(“燕”通“宴”,乐,娱乐)进宫奏事,高帝正抱着戚姬,周昌见此 情景,回头便跑。高帝连忙上前追赶,追上之后,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我像什么样的 皇帝?”周昌昂起头说:“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高帝听了哈哈大笑,但是却 由此很惧怕周昌。等到高帝想废掉太子,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时,许多大臣都坚决反对, 但是都未奏效。后来,皇帝因为张良定下的计策就把此事放下了。但是周昌在朝堂上和皇帝 极力争辩,高帝问他理由何在,周昌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再加上非常气愤,(也就口吃得更加厉害了,)他说:“我的口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心中……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您 想废掉太子,我……不接受您的诏令。”高帝听罢,很高兴地笑了,立刻停止(讨论这件事)。吕后因为在东厢侧耳听到(他和皇帝的对话),她见到周昌时,就跪谢说:“没有您,太子几 乎就被废掉了。”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练习答案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练习答案 1、哀 ①伤心,哀叹②同情,怜悯③伤悼(为……哀叹) 2、爱 ①喜欢,喜爱②爱惜,顾惜③吝惜④同情⑤爱戴○6吝啬 3、安 ①安定,安适②使……安③哪里④怎么⑤安慰 4、按 ①用手压或摁②压抑,止住③巡行,巡视④追究,查究 5、案 ①几案②通“按”审察,察看③古代一种短腿的托盘 6、拔 ①超越,超过②攻下③提拔④拔出 7、白 ①白色②清楚③下对上告诉④明白,昭雪 8、败 ①破败②败坏③失败④打败⑤凋残,衰落 9、拜 ①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②拜见③授予名位或官职④接受任命⑤拜上,呈上 10、报 ①报告,告诉②回复,答复③报答,酬谢④报效⑤通“赴”,到……去 11、暴 ①突然②同“曝”,晒③暴躁④凶恶,残酷⑤同“曝”,暴露,显露 12、备 ①具备,完备②防备,准备③周到④备有 13、被 ①覆盖②表示被动③被子④遭受,蒙受⑤同“披”,穿着 14、倍 ①加倍②同“背”,违背 15、悲 ①哀痛,伤心②同情,思念③叹息,感慨 16、北 ①北方②特指元军③向北④败逃的人⑤打败仗 17、背 ①脊背,背面②背上背着③背离,背叛④离开,引申为死⑤背诵 18、奔 ①逃亡 19、本 ①草木的根②本来,原来③来源④探求根本,考察⑤抄本 20、彼 ①指示代词,那②他,他们③别人,对方 21、逼

23、蔽 ①遮住,掩护②隐藏,蒙蔽 24、毕 ①完,结束②使……结束③全部 25、便 ①有利,便利②能说会道③就④灵活处置 26、遍 ①全,全部 27、表 ①外,与“里”相对②表明,表白③给皇帝的奏章④标记,作标记 28、并 ①合并,吞并②并行,并列③一起,都④并且 29、伯 ①排行第一②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③同“霸”,霸主 30、薄 ①微薄,薄弱②迫近,逼近③轻视,看不起④(土地)贫瘠⑤与“厚”相对○6浅薄,微薄 31、泊 ①停船②恬静,淡泊 32、博 ①宽广,广博②换取,讨取 33、步 ①行走,徒步②脚步,举足两次为一步 34、裁 ①裁衣服,剪裁②同“才”,刚刚③裁决④风格,样式 35、苍 ①深绿色②灰白色 36、操 ①拿着②从事,担任③掌握,操作④操守,品德 37、草 ①草②在草间③初稿④结草:报恩 38、策 ①计策,策略②马鞭③拄着(拐杖) 39、曾 ①曾经②竟,竟然③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40、差 ①差别②差错,错误③稍微地④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41、尝 ①品尝②试探③曾经 42、长 ①长(与“短”相对) ②擅长③一直,经常④生长⑤年长的人⑥长久的 43、超 ①一跃而上②遥远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 一、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 二、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三、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即用兵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兵力十倍于敌时就包围它,五倍于敌时就进攻它,两倍于敌时就分化它,以造成绝对优势,然后将其各个击灭。和敌人势均力敌时有战胜敌人的能力,数量少于敌人时有骚挠(“逃”为“挑”之借字,训为“挠”)敌人的能力,力量弱于敌人时有避开敌人的能力。) 四、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助词)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五、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六、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名词)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形容)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动词) 七、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八、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名词)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形容词)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名词)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动词)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动词)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动词) 九、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形容词)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形容词) 十、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早晨)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含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威后)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选自《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 ②微斯人________ ③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________ ④有粮者亦食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3)【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4)【乙】文中赵威后认为怎样才能使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哪句话与赵威后的这种思想相照应?请写下来。 【答案】(1)探求;如果没有;派,让;吃,给……吃 (2)①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②这个人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成就功业呢? (3)议论,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4)要以民为本,重用贤士,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与之照应。 【解析】【分析】⑴文言实词的理解: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① 求:动词,探求;② 微:表假设,如果没有;③ 使:动词,派,让;④ 食:动词,吃,给……吃。 ⑵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以,因为。② 斯:这。不业:不是他做官以成就功业。句意是:这个人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成就功业呢?

文言文实词训练题

文言文实词训练 1.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男有分,女有归(回归)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B.去国怀乡(国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 C?次北固山下(停泊)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D ?清风徐来(慢慢地) 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相信) 点拨:A女子的归所;B渐渐;D以实情判断。 2.(2016?广州)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A ?朝服衣冠,窥镜朝而往,暮而归

B ?客之美我者环而攻之而不胜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及鲁肃过寻阳 D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愿为市鞍马 点拨:A.早晨;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C.过错/到;D.名词,集市/动词,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臣未尝闻也尝趋百里外 B ?休祲降于天行者休于树 C.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 D ?先生坐满坐寂然 点拨:A曾经。B吉兆;休息。C丧服;向来。D坐下;通“座”。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 A?谓先主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 ?将军宜枉驾顾之元方入门不顾 C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 ?将军岂愿见之乎辍耕之垄上

点拨:C都表转折。A告诉;说。B拜访;回头看。D代词,他;动词,至V、往。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B ?益慕圣贤之道开卷有益 C.苟富贵,无相忘一丝不苟 D ?管夷吾举于士举世闻名 点拨: A 少。B 更加;益处; C 如果;随便、马虎; D 被任用;全。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 ?计日以还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乃悟前狼假寐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D ?或遇其叱咄或以钱币乞之 点拨: A 计算。 B 借;和“真”相对。 C 动词,担心;名词,祸患。 D 有时;有的人。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陈胜、吴广喜,念鬼念无与为乐者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吝惜) B.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静女》(隐蔽,躲藏)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爱慕、欣赏) D.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爱护) 1.【答案】B(A.爱护、C.爱惜,吝惜、D.喜爱、喜欢) 2.【安】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疑问代词,哪里) B.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定) C.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身、养生、享受)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形容词,安适、安逸 2.【答案】C(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安定的生活环境。) 3.【被】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动词,覆盖,蒙上) 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动词,披散、散开) C.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仪。《柳毅传》(动词,同"披") D.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事状》(表被动) 3.【答案】D.(遭受) 4.【倍】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与"事倍功半"中的"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通"背",背叛)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鸿门宴》(一倍)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副词,越发,更加,倍加) D.丧主即位,周室父兄子孙倍之。《穆天子传》(督péi,陪伴,伴随。) 4.【答案】B.一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A.通"背",背叛;C.副词,越发,更加,倍加;D.读péi,陪伴,伴随。 5.【本】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名词,根本、基础。)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原来。)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副词,本来) D.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本自为同义复词,本来。) 5.【答案】B.(动词,考察、推究。) 6.【鄙】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名词,边邑、边境。) B.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形容词,平庸、浅陋。) C.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滕王阁序》(敬辞,以示尊重对方。) D.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低贱) 6.【答案】C.(谦辞,谦称自己。) 7.【兵】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兵刃即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 B.草木皆兵。(名词,兵器) C.穷兵黩武。(名词,战争)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2.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1)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 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 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土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配套练习,附详细答案

120文言文实词 1、爱: 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 答案:?吝惜,舍不得,吝啬;?喜爱,爱护;?喜爱;?喜爱;?爱护;?喜爱。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例句: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⑴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⑷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答案:??使……安定;?疑问副词,怎么;?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代词,哪里,哪儿;?安稳,安定,安全;?安逸,安乐;?使……安定;?疑问代词,哪里,哪儿;?疑问副词,怎么/安稳,安定,安全;⑴安逸,安乐;⑵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⑶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⑷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⑦音同“披”,披散,散开。 例句: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汇编 按按诛五人/ 收摄按问(追究、查办) 当表奏皆当死/ 蒙毅当赵高法应死(判罪) 德⑴赵郡农民德之(感激)⑵周顺昌好为德于乡(恩惠) 衔乘文度深衔之(怀恨)李侃率之以乘 城/ 乘彼诡垣,以望复关。 (登上) 论于是论高辇死(判决) 可⑴后进文章无可意者(适合)⑵帝可其奏(准许)⑶可堪回首,佛狸祠下,片神鸦社 鼓。(岂,哪) 方⑴蜀虽险固,方胡为弱。将欲除之,先从 易者。(比较)⑵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比方)少⑴时论颇以此少之(轻视)⑵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稍微) 多时亦以此多之(赞扬) 视陶安事帝十余岁,视儒最旧。/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雅赵高雅得幸于胡亥。(平素) 课⑴劝课农桑。(督促)⑵课敛赋税(征 收)⑶昼课赋,夜课书。(学习)

简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选拔) 狱平法断狱,多所全宥。(案件) 聘梁王虚上位,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孟尝君。(招请) 克⑴凡百元首,承天景命,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能够)⑵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约定) 坐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因犯罪) 略⑴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丝毫)⑵攻城略地(夺取) 亟⑴子亟去,勿污我。(赶快)⑵亟请武公,公弗许。(屡次) 干⑴干青云而直上。(冲上)⑵后每欲参干政事,太后辄相禁塞。(干预)⑶不鬻智以 干禄,不辞爵以吊名。(求取) 董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督察) 构王圣与吕丰共构太子(陷害) 摄⑴收摄按问(拘捕)⑵摄敝衣冠(整理) 恤⑴内省不疚,何恤人言(顾虑)⑵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顾念)⑶振贫穷而恤孤寡(救济) 稍积功稍迁(渐渐) 次⑴非次拔擢(次序)⑵次北固山下/ 师次彭模(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