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多领域人际敏感性概念辨析

多领域人际敏感性概念辨析

多领域人际敏感性概念辨析
多领域人际敏感性概念辨析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8, 8(6), 805-811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8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2677/ap.2018.86095

Multi-View Concepts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Qinglei Li, Huaiyong Wang

Faculty of Psychology,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May 26th, 2018; accepted: Jun. 7th, 2018; published: Jun. 14th, 2018

Abstract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IS) of individuals is very important for whether they can establish good social relations with others in real life. Many studies on IS in different field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lthough the negative impact of poor IS on individual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function has been confirmed by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This article offers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IS’s definition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cognition,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ealth, and compares IS with its similar concepts. Then, we further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IS, as well as indigenous research in the Chinese context.

Keywords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Social Cognition, Personality, Mental Health

多领域人际敏感性概念辨析

李晴蕾,王怀勇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

收稿日期:2018年5月26日;录用日期:2018年6月7日;发布日期:2018年6月14日

摘要

个体的人际敏感性对其是否能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十分重要。虽然不良的人际敏感性对个体身心健康与社会功能的消极影响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但不同领域对人际敏感性的研究却具有显著差异性。本文从社会认知、人格与心理健康三个视角以及相似概念等不同方面分别对人际敏感性的

李晴蕾,王怀勇

概念定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为未来人际敏感性概念和测量工具的完善及本土化研究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

人际敏感性,社会认知,人格,心理健康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需要不断的与他人进行各种言语或非言语的人际交流行为。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个体能够准确解读出他人传递的言语或非言语(表情、动作、情绪等)信息;反之则会在人际交往中遭遇挫折,导致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不良。因此,对他人思想与情绪敏锐的觉察力对个体的适应性生存十分重要,而人际敏感性正是描述这种能力的核心概念。已有研究发现,“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在社会认知、人格以及心理健康三个不同领域的研究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Smith & Zautr,2001;赖运成,叶一舵,2014),且在不同研究领域中均被译为“人际敏感性”一词,但这一相同概念却有着不同的操作定义与测量方法,很容易导致概念混淆。本文通过对历年来有关人际敏感性研究的梳理,对人际敏感性的不同操作定义与相关概念进行了对比,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2. 概念定义

2.1. 社会认知领域

2.1.1. 定义内涵

在社会认知领域中,人际敏感性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有价值的“社交技能”(Hall, Andrzejewski, & Yopchick, 2009)。如,Snodgrass (1985)将人际敏感性定义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准确的感知对方的思想与情感”的能力;Hall和Bernieri (2001)认为人际敏感性是指注意或回忆他人的言语/非语言线索或外表的“准确性”。张珊明等(2012)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他们认为人际敏感性是刻板印象的对立面,是正确地评价和判断他人的人格特征、情绪、思想以及意图的能力;Bernieri (2001)则认为人际敏感性的范围更加宽泛,包括准确的感知他人思想与情感以及恰当的人际交往行为。总的来说,这些定义本质上都将人际敏感性定义为一种积极的能力或技能。

2.1.2. 相似概念区分

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人际知觉内在包含人际敏感性,也可以说,人际敏感性是人际知觉的核心概念之一(张珊明等,2012)。Smith和Lewis (2009)将人际知觉定义为个体具备的一种对人际关系与社会环境线索正确的感知与回应的技能。其与人际敏感性相比,概念内涵更为宽泛,包含了个体对他人、自己、以及交往关系与社会环境的总体的认知;而人际敏感性则是专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对他人情绪、行为等代表意图的感知能力,二者由此区分。

推理精确度(inferential accuracy)。推理精确度也是一种根据他人行为作出进一步推断的能力,与人际敏感性具有一定相似性(Terlaak & Gong, 2008)。但两者不同的是,推理精确度主要指的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推理能力,即根据少量信息来推测目标个体的其他相关特征或根据行为样本来推测其行为模式的能力

李晴蕾,王怀勇

(Reed & Jackson, 1975)。如,当一个人表现出冲动行为时,法官可能推断此人也会表现出侵略行为,因为他认为冲动性与侵略性同属一种人格特质(Jackson, 1972);而人际敏感性则是对人际交往过程中交往对象当时所传递的信息的准确解读和判断,并不涉及对交往对象其他方面如人格特质或行为方式等的推测。

共情准确性(empathic accuracy)。共情是指正确的理解并回应他人的情感信息,对于维持亲密关系有重要意义,而共情准确性则是指交往过程中,一方对另一方的特定想法和感受的内容进行准确推断的程度(Hinnekens, Vanhee, De Schryver, Ickes, & Verhofstadt, 2016)。因此,与共情准确性相比,人际敏感性具有更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对交往对象情绪的感知,也包括对其他信息(如需要、动机、状态以及评价等)的感知。

2.2. 人格领域

2.2.1. 定义内涵

在人格领域中,具有高人际敏感性特质的个体格外在意与别人之间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的行为与情绪时刻保持警惕,对感知到的批评与拒绝十分敏感(Bhutani, Sudhir, & Philip, 2014; Hoyt, McCann, Savone, Saigal, & Stanton, 2015; Marin & Miller, 2013; Bell & Freeman, 2014)。其中,Boyce和Parker (1989)将人际敏感性定义为“对他人的行为和情感的过度的知觉与敏感”,该定义最具权威性。Bell和Freeman 将人际敏感性定义为“由于对他人批评与拒绝的过分担心,而容易受到伤害的人格特征”;Harb等(2002)的定义与之相同,但却使用了“人际拒绝敏感性”这一更具描述性的标签来描述这种“感受到的来源于人际拒绝的恐惧与不适”。而Hoyt等(2015)则认为人际敏感性是一种“对于来自他人的批评、拒绝以及消极社会评价的易感性体质”。总的来说,这些定义本质上都将人际敏感性描述为一种持续关注消极社会评价的稳定的人格特征。

2.2.2. 相似概念区分

拒绝敏感性(rejection sensitivity)。拒绝敏感性也可称为“人际拒绝敏感性”,人际敏感性与之相比内涵更为宽泛,即拒绝敏感性是人际敏感性的某一特殊方面。从定义上看,拒绝敏感性是指“个体对来自他人可能的拒绝的过分感知,并表现出的焦虑或愤怒的强烈情绪反应”(Bianchi, Schonfeld, & Laurent, 2015; McGregor, Zimmer-Gembeck, & Creed, 2012)。而具有高人际敏感性特质的个体则不仅是只对来自他人拒绝的过分敏感,还包括对他人情绪、行为、意图等的过分敏感,即人际敏感性中包含了拒绝敏感性

2.3. 心理健康领域

2.3.1. 定义内涵

在心理健康领域中,人际敏感性被定义为一种负性的“状态”属性与一种消极的认知倾向。SCL-90量表中人际敏感性分量表的定义为“与他人相比时感到自卑或不如别人”,侧重于对“自卑”的感知;有较高程度人际敏感性的人可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感到不适或产生自我怀疑,并对人际关系的预期持消极态度(Marian, 2013; Wedgeworth, LaRocca, Chaplin, & Scogin, 2017)。Cummings-Robeau等(2009)将人际敏感性定义为“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强烈的情绪与反应性特征”;还有研究者将人际敏感性定义为“个体对与他人相关的自我缺陷的过敏反应”(Davidson, Zisook, Giller, & Helms, 1989)。总而言之,这些概念定义本质上都将人际敏感性定义为一种对他人言行过于敏感的状态属性,即一种“症状”。2.3.2. 相似概念区分

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对某种特定或非特定的人际交往场景产生一种比较强烈的紧张、恐惧或担忧等情绪反应或者是回避性行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在社交及表演场合中会显示出持

李晴蕾,王怀勇

久、明显的害怕,因需与不熟悉的人交往或担心可能会被他人评价(Zhao, Zhang, & Chen, 2014)。部分研究证明人际敏感性与社交焦虑具有因果关系,人际敏感性较高的个体罹患社交焦虑障碍的风险增加(Marin & Miller, 2013)。

焦虑敏感性(anxiety sensitivity)。焦虑敏感性是指对“与焦虑相关”感觉的过分担心,焦虑敏感性较高的个体认为这种感觉会对其生理、心理或社会功能等造成不良后果(Brandt et al., 2017; Schleider, Le-bowitz, & Silverman, 2017)。这种感觉是针对自身而言的一种消极体验,而并非特指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而人际敏感性则是指对他人的行为或情感过分的知觉和敏感,以及对来自他人的批评与拒绝的恐惧与担心,这种感觉主要来自外界(他人)对自己的影响,源于与他人的互动中的体验。

3. 人际敏感性影响结果

3.1. 社会认知领域

行为研究表明,高人际敏感性个体往往更能注意到交往对象所展现出的细节信息(如面部表情、体态、声调等),同时能从中有效的推论出对方的意图、需求或可能的行为并做出正确的回应(Bogarta & Tickle-Degnenb, 2015; Pickett, Gardner, & Knowles, 2004)。以往研究发现,人际敏感性较低的儿童通常有较高的人际功能障碍风险和较差的自我调节能力(McClure & Nowicki, 2001; Rothman & Nowicki, 2004);

而高人际敏感性女性管理者通常能够获得较高的上级评定等级以及下属满意感(Byron, 2007)。Hall (2009)的综述性研究认为高人际敏感性与同理心、外向型、自控力、各种社会能力等正性特质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抑郁、焦虑及其他消极情绪均呈负相关。因此,相较低人际敏感性而言,高人际敏感性是一种更具社会适应性的能力,是一种有价值的“社交技能”。

3.2. 人格与心理健康领域

研究发现,当人际敏感性作为一种“特质”或“状态”属性时,高人际敏感性均会导致抑郁、焦虑等多种心理困扰与不良情绪体验(Boyce et al., 1993)。Boyce和Mason (1996)认为个体的人际敏感性与抑郁症风险正相关;Harb等(2002)认为高人际敏感性个体与社交焦虑障碍显著正相关;Bhutani等(2014)对早年有同伴欺负经历的参与者的研究发现,人际敏感性与痛苦程度呈正相关;Smith和Zautr (2001)在针对老年妇女的研究中发现,与低人际敏感性相比,高人际敏感性的个体在与配偶发生冲突后会有更多的消极情绪。因此,高人际敏感性个体容易感受到较高程度的心理困扰(Bhutani et al., 2014)。

同时,高人际敏感性的社会适应不良也被不少研究证实(Marian, 2013)。Masillo等人(2016)认为个体的人际敏感性与心理社会功能呈负相关,这种负向相关在具有“高风险精神状态”的人群中尤为显著;

高人际敏感性对领悟社会支持、生活质量与生活满意感的消极影响在不同研究群体中均得到了证实(Park, 2016; Wedgeworth et al., 2017);此外,也有研究发现了人际敏感性与消极自我/他人的正相关关系(Otani et al., 2014),即高人际敏感性的个体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他人爱与接受的”,也认为他人是不可靠的,因此会避免与他人有密切的接触以免承受失望的打击。因此,在人格与心理健康视角下,与高人际敏感性个体相比,低人际敏感性个体社会适应能力更强。

4. 研究现状与展望

4.1. 测量方法有待完善

人际敏感性于不同领域中具有不同的测量方法。社会认知领域中对人际敏感性的测量主要采用多种(非)标准化的实验范式,如PONS,BART等(张珊明等,2012);在人格领域则主要采用Boyce和Parker (1989)编制的人际敏感性量表(IPSM);在心理健康领域中也多采用量表的测量方式,如SCL-90,IIP-PD等

李晴蕾,王怀勇

(Cummings-Robeau et al., 2009; Marin & Miller, 2013)。这种单一的测量方法容易导致无法保证良好的信效度。因此,未来研究中着重发展多元测量方法,将实验与问卷(自评/他评)结合起来施测以提高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4.2. 探寻改善人际敏感性的方法

鉴于当个体不能正确解读他人的思想或意图时引发的诸多消极结果,关注如何改善不良的人际敏感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中针对人际敏感性的成因与影响结果的研究有很多,但却仅有较少的研究者曾对增强或减弱人际敏感性的方法进行过试探性尝试。如,Bogarta和Degnenb (2015)的研究发现人际敏感性训练并不能增加个体对面瘫患者情绪知觉的准确性,却能改善对其的偏见。因此,本文认为未来研究中应致力于寻找改善人际敏感性方法,如,补充理论或团体训练等,帮助人际敏感性过高(低)的个体降低(提高)人际敏感性。

4.3. 本土化研究有待深入

中国集体主义氛围较为浓厚,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人们普遍认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圆滑”的重要性,在面对不同交往对象时,对彼此之间的关系尺度的把握十分关键。因此对人际敏感性的研究十分重要。但目前为止,人际敏感性的多方面研究基本均在外国开展,国内针对人际敏感性的研究依然很少,研究对象也较为单一,多为针对未成年人的研究。例如,农村留守儿童以及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研究(赖运成,2017;赖运成,叶一舵,2015)。本文认为未来国内学者应给予人际敏感性更高的关注,同时扩大对不同群体的人际敏感性的研究;编制更适合本土化的测量工具;并深入探讨人际敏感性在不同领域中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赖运成(2017). 农村留守儿童人际敏感性与主观幸福感学习倦怠的关系.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32(4), 1-5.

赖运成, 叶一舵(2014). 人际敏感性: 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和作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 157-165.

赖运成, 叶一舵(2015). 中学生人际敏感性与外显攻击性的关系研究——兼论提升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对减少外显攻击性的作用. 西华大学学报, 34(3), 109-113.

张珊明, 钟毅平, 罗伏生, 陈芸(2012). 人际敏感性的概念及其测量.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5), 606-609.

Bell, V., & Freeman, D. (2014). A Pilot Trial of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for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in Individuals with Persecutory Delusions.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45, 441-446.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16/j.jbtep.2014.06.001

Bernieri, F. J. (2001). Toward a Taxonomy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In J. A. Hall, & F. J. Bernieri (Eds.), The LEA Series in Personality and Clinical Psyc holog y.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Theory and Measurement (pp. 3-20). Mahwah, NJ: Erl-baum.

Bhutani, R., Sudhir, P. M., & Philip, M. (2014). Teasing Experiences,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Self-Schema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Youth: An Exploratory Study. Psychological Studies, 59, 241-251.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07/s12646-014-0261-y

Bianchi, R., Schonfeld, I. S., & Laurent, E. (2015). Interpersonal Rejection Sensitivity Predicts Burnout: A Prospective Stud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75, 216-219.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16/j.paid.2014.11.043

Bogarta, K. R., & Degnenb, L. T. (2015). Looking beyond the Face: A Training to Improve Perceivers’ Impressions of People with Facial Paralysis.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98, 251-256.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16/j.pec.2014.09.010 Boyce, P., & Mason, C. (1996). An Overview of Depression-Pron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30, 90-103.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3109/00048679609076076 Boyce, P., & Parker, G. (1989). Development of a Scale to Measure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23, 341-351.

Boyce, P., Hickie, I., Parker, G., Mitchell, P., Wilhelm, K., & Brodaty, H. (1993). Specificity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to

李晴蕾,王怀勇

Non-Melancholic Depression. Journal of Affectice Disorders, 27, 101-105.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16/0165-0327(93)90082-U

Brandt, C. P., Paulus, D. J., Jardin, C., Heggeness, L., Lemaire, C., & Zvolensky, M. J. (2017). Examining Anxiety Sensitiv-ity as an Explanatory Construct Underlying HIV-Related Stigma: Relations to Anxious Arousal, Social Anxiety, and HIV Symptoms among Persons Living with HIV.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48, 95-101.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16/j.janxdis.2016.08.001

Byron, K. (2007). Male and Female Managers’ Ability to Read Emotions: Relationships with Supervisor’s Performance Ratings and Subordinates’ Satisfaction Rating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80, 713-733.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348/096317907X174349

Cummings-Robeau, T. l., Lopez, F. G., & Rice, K. G. (2009). Attachment-Related Predi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Problems with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Aggress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8, 364-391.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521/jscp.2009.28.3.364

Davidson, J., Zisook, S., Giller, E., & Helms, M. (1989). Symptoms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in Depression.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30, 357-368.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16/0010-440X(89)90001-1

Hall, J. A., & Bernieri, F. J., Eds. (2001).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Theory and Measurement. Mahwah, NJ: Erlbaum.

Hall, J. A., Andrzejewski, S. A., & Yopchick, J. E. (2009).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33, 149-180.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07/s10919-009-0070-5

Harb, G. C., Heimberg, R. G., Fresco, D. M., Schneier, F. R., & Liebowitz, M. R. (2002).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Measure i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0, 961-979.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16/S0005-7967(01)00125-5

Hinnekens, C., Vanhee, G., De Schryver, M., Ickes, W., & Verhofstadt, L. L. (2016). Empathic Accuracy and Observed Demand Behavior in Coupl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5.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3389/fpsyg.2016.01370

Hoyt, M. A., McCann, C., Savone, M., Saigal, C. S., & Stanton, A. L. (2015).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Sexual Func-tioning in Young Men with Testicular Cancer: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p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2, 709-716.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07/s12529-015-9472-4

Jackson, D. N. (1972). A Model for Inferential Accuracy. Canadian Psychologist, 13, 185-195.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37/h0082183

Marian, M. (2013). Social-Cognitive Predictors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21, 97-106.

Marin, T. J., & Miller, G. E. (2013). The Interpersonally Sensitive Disposition and Health: An Integrative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9, 941-984.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37/a0030800

Masillo, A., Valmaggia, L. R., Saba, R., Brandizzi, M., Lindau, J. F., Solfanelli, A., & Fiori Nastro, P. (2016).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Functioning Impairment in Youth at Ultra-High Risk for Psychosis.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5, 7-16.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07/s00787-015-0692-6

McClure, E. B., & Nowicki, S. (2001). Associations between Social Anxiety and Nonverbal Processing Skill in Preadoles-cent Boys and Girls.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25, 3-19.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23/A:1006753006870

McGregor, L., Zimmer-Gembeck, M. J., & Creed, P. (2012).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Children’s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Expectations of Relationships Scale. Australian Psychologist, 47, 58-66.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111/j.1742-9544.2011.00053.x

Otani, K., Suzuki, A., Matsumoto, Y., Shibuya, N., Sadahiro, R., & Enokido, M. (2014). Correlations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with Negative Working Models of the Self and Other: Evidence for Link with Attachment Insecurity. Annals of General Psychiatry, 13, 1-9.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186/1744-859X-13-5

Park, M. K. (2016). Mediating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in the Influence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on College Life Satisfac-tion. The Journal of the Korea Contents Association, 16, 346-359.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5392/JKCA.2016.16.12.346

Pickett, C. L., Gardner, W. L., & Knowles, M. (2004). Getting a Cue: The Need to Belong and Enhanced Sensitivity to So-cial Cu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0, 1095-1107.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177/0146167203262085

Reed, P. L., & Jackson, D. N. (1975). Clinical Judgment of Psychopathology: A Model for Inferential Accurac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4, 475-482.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37/h0077113

Rothman, A. D., & Nowicki, S. (2004). A Measure of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Emotion in Children.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28, 67-92.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23/B:JONB.0000023653.13943.31

Schleider, J. L., Lebowitz, E. R., & Silverman, W. K. (2017). Anxiety Sensitivity Moder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Family Accommodation and Anxiety Symptom Severity in Clinically Anxious Children. 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 49, 187-196.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07/s10578-017-0740-1

李晴蕾,王怀勇Smith, B. W., & Zautr, A. J. (2001).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Reactivity to Spousal Conflict in Healthy Older Wome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1, 915-923.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16/S0191-8869(00)00193-8

Smith, J. L., & Lewis, K. L. (2009). Men’s Interpersonal (mis)Perception: Fitting in with Gender Norms Following Social Rejection. Sex Roles, 61, 252-264.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07/s11199-009-9621-9

Snodgrass, S. E. (1985). Women’s Intuition: The Effect of Subordinate Role o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 146-155.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37/0022-3514.49.1.146

Terlaak, A., & Gong. Y. (2008). Vicarious Learning and Inferential Accuracy in Adoption Proce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33, 846-868.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5465/amr.2008.34421979

Wedgeworth, M., LaRocca, M. A., Chaplin, W. F., & Scogin, F. (2017). 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Soci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Life in Rural Older Adults. Geriatric Nursing, 38, 22-26.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1016/j.gerinurse.2016.07.001

Zhao, X., Zhang, P., & Chen, L. (2014). Attentional Bias Training towards Social Anxiety.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 1246.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10.3724/SP.J.1042.2014.01246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0-7273,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p@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16691579.html,

有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文章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摘要: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运用社会调查问卷的形式引证出人际关系的对于当前“社会人”的重要性。并依次从分析人际关系的现状、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异同点、人际关系的分类、作用和建立,阐述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对于我们个人的身心和社会活动有极大帮助,而且对于个人社会结交面的范围的大小和事业工作的成功都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并且着重指出了学校开设人际关系课程的必要性,以及在校学生在学校和今后的工作中所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 关键字: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社会活动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在我们工作生活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十分重要。特别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接触和联系的概率也大大增加。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一个人在一生中与他有过重要交往的平均人数约为500人。这不能不提醒我们应该努力去营造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快乐或烦恼,也在为事业的发展创造机会或设置障碍。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人际关系?要怎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一.关于人际关系现状的社会调查 发放问卷40份,回收35份。 参加调查人员来自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公司

年龄:20-30岁 1.你认为人际关系在你生活中重要吗? 所有参与调查者都认为人际关系十分重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的因素之一了。 2.你满意你现在的人际关系吗? 有25%的参与者很不满意现在的人际关系,45%参与者认为有些不满意,20%参与者认为比较满意,10%的参与者选择满意现在的人际关系。由此看出70%的被访者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已经变成人们工作生活的一门必修功课了。 3. 你想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吗? 所有被访者都选择了“想”。由此看出,所有人都想要获得更好更佳的人际关系 4.你是如何获得人际关系相关知识的? 75%的被访者的人际关系知识都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之中,20%的被访者来自于父母的指导,5%来自于其他途径,然而没有人选择从学校获得人际关系知识。由此看出,虽然人际关系十分重要,但是大家还都主要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属于“自学成才”。没人有接受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 二.人际关系是什么 所谓人际关系就是指人们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具体指个体所形成的对其他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人际关系的好坏反应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果得到满足,彼此之间就喜欢和接近;相反,就厌恶和疏远。 人际关系的疏密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上。心理学家霍尔就指出,人际关系不同,交往时的空间距离也不同。一般分为四种人际关系距离:亲密距离为0.5米以内,可以感到对方的体温、呼吸与气味,通常是父母与子女、恋人、夫妻之间;朋友距离约为0.5~1.2米,以便于深谈或传递细微的表情;社会距离约为1.2~1.7米,是相识的人之间的距离,多数交往在这个距离之内;公众距离

幽默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幽默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幽默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幽默的语言,能使社交气氛轻松、融洽,利于交流。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疲劳的旅途上,焦急的等待中,一句幽默话,一个风趣故事,能使人笑逐颜开,疲劳顿消。在公共汽车上,因拥挤而争吵之事屡有发生。任凭售票员“不要挤”的喊声扯破嗓子,仍无济于事。忽然,人群中一个小伙子嚷道:“别挤了,再挤我就变成相片啦。”听到这句话,车厢里立刻爆发出一阵欢乐的笑声,人们马上便把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此时,是幽默润湿调解了紧张的人际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还可以寓教育、批评于幽默之中,具有易为人所接受的感化作用。在饭馆里,一位顾客把米饭里的砂子吐出来。一粒一粒地堆在桌上,服务员看到了很难为情,便抱歉地问:“净是砂子吧?”顾客摆摆头说:“不,也有米饭。”“也有米饭”形象地表达了顾客的意见,以及对米饭质量的描述。运用幽默语言进行善意批评,既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又避免出现使对方难堪的场面。 幽默还有自我解嘲的功用。在对话、演讲等场合,有时会遇到一些尴尬的处境,这时如果用几句幽默的语言来自我解嘲,就能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缓解紧张尴尬的气氛,从而使自己走出困境。一位著名的钢琴家,去一个大城市演奏。钢琴家走上舞台才发现全场观众坐了不到五成。见此情景他很失望。但他很快调整了情绪,恢复了自信,走向舞台的脚灯对听众说:“这个城市一定很有钱。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二三个座位票。”音乐厅里响起一片笑声。为数不多的观众立刻对这位钢琴家产生了好感,聚精会神地开始欣赏他美妙的钢琴演奏。正是幽默改变了他的处境。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大学生人际交往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一)同室相处问题:宿舍是大学生们休息、娱乐的主要场所,每天都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在此度过,因而是最容易结成终生难忘的友谊的地方,同时也是最容易滋生人际纠纷的地方。宿舍人际纠纷或人际淡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生活习惯差异导致互相影响。宿舍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各个不同的家庭,地区差异和家庭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当互相之间产生不适应感时,矛盾随之发生。其二,性格差异导致互相不和。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各异。 (二)同班相处问题由于教室的不固定及学习自由度的增加,在大学里。班级的概念远不如中学阶段强烈,班级成员之间在时空上有一定程度的离散化,同在一个班,如果没有更多集体活动的机会,同学之间可能仍然以三三两两小集体的形式发展友谊,与小集体之外的人缺乏沟通。 (三)在中学阶段,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甚至学习计划等都是由老师安排的,学习效果也主要由老师来检查。在大学里面,班主任或辅导员一周与学生最多只见一次面,因而师生关系也变得相对离散。 所以大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变得非常重要: (一)提升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有人说:“一个人的生活和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他的沟通能力以及他的影响力。”这是不无道理的。和其他任何能力一样,沟通能力可以在后天的

沟通的作用和意义精编资料

沟通的作用和意义

沟通的作用 为什么要沟通?这个问题乍听起来,好像问别人“为什么要吃饭”或“为什么要睡觉”一样愚蠢。吃饭是因为饥饿,睡觉是因为困倦。同样,对于我们来说,沟通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必需的、无所不在的活动。 通过沟通可以交流信息和获得感情与思想。在人们工作、娱乐、居家、买卖时,或者希望和一些人的关系更加稳固和持久时,都要通过交流、合作、达成协议来达到目的。 在沟通过程中,人们分享、披露、接收信息,根据沟通信息的内容,可分为事实、情感、价值取向、意见观点。根据沟通的目的可以分为交流、劝说、教授、谈判、命令等。 综上所述,沟通的主要作用有两个: (1)传递和获得信息 信息的采集、传送、整理、交换,无一不是沟通的过程。通过沟通,交换有意义、有价值的各种信息,生活中的大小事务才得以开展。 掌握低成本的沟通技巧、了解如何有效地传递信息能提高人的办事效率,而积极地获得信息更会提高人的竞争优势。好的沟通者可以一直保持注意力,随时抓住内容重点,找出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他们能更透彻了解信息的内容,拥有最佳的工作效率,并节省时间与精力,获得更高的生产力。 (2)改善人际关系 社会是由人们互相沟通所维持的关系组成的网,人们相互交流是因为需要同周围的社会环境相联系。 沟通与人际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有效的沟通可以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又使沟通更加顺畅。相反,人际关系不良会使沟通难以开展,而不恰当的沟通又会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坏。 [编辑] 沟通的意义 沟通是人类组织的基本特征和活动之一。没有沟通,就不可能形成组织和人类社会。家庭、企业、国家,都是十分典型的人类组织形态。沟通是维系组织存在,保持和加强组织纽带,创造和维护组织文化,提高组织效率、效益,支持、促进组织不断进步发展的主要途径。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3篇精华版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阅读精选(1):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一: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1)在东方哲学里,关系就是生产力。在西方,关系是最稀缺的商业资源。关系是一个很 庞杂的概念,也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现象。我认为人际关系决定人生良好的关系能为我们的成功插上翅膀,因此锻炼人际交往潜力就显得格外重要。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人熟好办事的潜规则都是适用的。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务必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如果你的关系上有达官贵人,下有平民百姓,而且有人在你春风得意时为你鼓掌喝彩,在你有事需要帮忙时为你两肋插刀。这时候,你就会深刻体会到关系的力量! (2)人际关系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密切相关的,生活当中关系的发展不可避免会用到 一些业余时间,如能够定期安排和亲朋好友间的活动。工作和生活就应有区别,工作关系的建立,则应利用休息或零星时间进行联系,在现代忙碌的工作中,对内外人际关系的建立应把握对人的最高热诚,利用好完成重要工作的时间空挡,和同事、上司可利用午饭时间或上班休息时间,与不同人员进行交流,在不影响达成工作目标的前提下,良好的交流定会促使工作更高效的完成。 (3)人际关系越广,路子越宽,事情就越好办。这已经被无数经验和教训所验证。一个优 秀的人往往能理解并影响他身边的人,机遇与交际潜力和交际活动范围成正比。因此,我们应把开展交际与捕捉机遇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交际潜力,不断扩大交际,只有这样,才会发现和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使自己与他们的关系更好。拥有良好的关系网是成大事者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必备的条件。 二:协调人际关系的原则。 (1)心向一致原则是指人们在协调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时,坚持正确的目标导向,引导全体 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指向一致、有机统一,促进公司组织和其成员的共同和谐发展。贯彻该原则关键是科学制定公司管理目标,并合理控制与实现目标。 (2)心理投入原则是指老板在协调内部人员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善于引导全体员工工树立 用心的参与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内部管理出谋献策,为经济效益为目标实现自觉努力工作。贯彻该原则关键是建立民主管理机制。 (3)心理相容原则是指总经理在处理公司人际关系过程中,善于用人和容人,善于凝聚人心,使领导成员之间,领导成员与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相互间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体谅、团结和谐、彼此悦纳的心理交往态势,为建立公司良好的人际关系夯实心理基础。贯彻该原则的着力点是致力于创造一种宽容、体谅、信任、合作的心理氛围和工作环境。 (4)心理平衡原则是指企业在处理农民工人际关系的过程中秉公办事,公正待人,使每个 成员因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和信任,享受到公平、公正的权益和待遇而产生一种舒畅、欢快的心理状态。贯彻该原则的焦点是公正处事、待人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意义

论大学生学好人际交往的意义和作用 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的交流和往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人为对象的一种活动形式。马克思在谈到人类交往现象时强调,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伴侣。交往的内容,是人的思想,观点,兴趣,情感和态度的相互交流,目的是达成沟通,协调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校园生活会遇到各种困扰因素,而人际交往问题在所有困扰因素中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第一大问题。不良的人际关系已越来越成为其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最重要的起因,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而且对大学生的成长进步和事业成功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因此,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存在的问题 据中科院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中不善交际者占80%以上,有明显心理异常者占37%,与人无法沟通者占21%。有许多大学生升入高校,走上社会,因交际能力差而无法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导致心理严重扭曲,造成很多社会问题。纵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性格缺陷 大学时期,正是青年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影响,让他们自身的价值观摇摆不定,人生观难以确定,进而带来无所适从、惶恐等心理压力。有些学生从上大学开始就矜持孤傲、目空一切、独来独往,狭隘自私,让周围的人都无法与之接近;还有有些大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同学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些大学生胆小、害羞、孤僻、怀疑他人、对人冷淡等。这些大学生自身性格方面的缺陷都对良好的人际交往造成了阻碍。 2、沟通渠道单一 大学生在学校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却又常常感到无聊,于是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在电脑前、电话机旁、床头上发信息、打电话来与亲人、朋友交流思想、诉说烦恼, 懒得或不愿直接面对面交流,而各类电视节目争奇斗艳,新鲜刺激的网络游戏层出不穷,又使得许多学生沉迷于形形色色的电视节目和瞬间万变的网络世界。如此种种,无形之中便减少了学生之间直接交流的机会,而同时又助长

怎样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怎样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人是社会中的人,与各式各样的人都有着联系,处理好与人的 关系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有助益的。那么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 性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呢?现在就 来了解一下吧。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可以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传业技术,而85%要靠其人格力量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 一个人如果身处在相互关心爱护,关系密切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一定心情舒畅,有益于身心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保持心境 轻松平稳,态度乐观。不良的人际关系,可干扰人的情绪,使人产 生焦虑、不安和抑郁。 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的需要 人生的幸福是构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上的。人生幸 福必然包含有物质生活的内容,创造人生物质生活的幸福,会受到 人际关系状况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营造使人在物质生产 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力的优化环境,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能 增加物质财富的生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使得 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渠道畅通,人与人之间互通有无,互利互惠,可能得到更多的物质享受的幸福。 3.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事业成功的需要 人际关系对人生业绩的影响很大,是人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之一。如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处世技巧,将有助于个人在 事业上的成功,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创造优良的 环境。 现代社会最难懂得就是人心。最难学也最需要学习的一门学问 就是如何与人交往。看到别人与人相谈甚欢。自己却不知道怎么与 别人交往。今天我们就谈谈如何让自己提升交际能力。 1.看那些交际能手也并非天生就很受欢迎。他们也是通过 多去接触,多去了解,多去学习而成功的。要想提高交际能力首

对人际关系的认识

对人际关系的认识 人际关系的概念是人们在交往中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距离,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而我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从我们啼哭起,便开始与人交往,对象从父母也渐渐拓展到亲戚、同学、朋友等。而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思想、情感、行为表现的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我们形成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等人际交往关系。 人际关系无论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是生活中都是极为重要的。人在社会中是无法孤立存在的,所以小而言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交往的纽带。大而言之,它是人生存和立足社会的的基本需求。 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够带来很多情感上的收获,比如愉悦的心情等,也能够为繁忙的工作生活减压。 那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改善人际关系? 在我看来,人与人之间初识时,个人形象是影响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因素。而再往后的交往过程中,人格魅力成为影响人际关系的最主要因素。 人际交往过程中,印象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整体印象的过程。我们有自身的体会,倘若对某个人的第一印象好,则今后会有更多接触合作机会。反之,若对某个人第一印象不好,甚至很差,则会对他产生不快的情绪,今后的交往合作机会亦会大大减少。打个比方,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场所,你碰见两个人,一个人衣着干净整洁,说话儒雅得体,另外一个人衣着邋遢,大吼大叫,甚至喧宾夺主。你会更乐意与谁交往?显然是前面一个。这就是个人形象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形象就是一个人的名片,根据晕轮效应,我们对一个人形成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他的其他物质的判断。我们常常根据对人的第一印象将之归类判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良好的形象往往能够为自己加分,为往后交往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为自己成功办事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那是否良好的个人形象就是漂亮的外表,时髦的打扮呢?显然不是,我们不可置否漂亮的外表确实为个人形象加分不少,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你在初次见面时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礼仪风貌。所以在初次与人接触时,首先说话一定要注重文明礼貌,注重礼节。若满口脏话,唾沫横飞,高谈阔论不免让人质疑你的修养内涵。其次,要注意自身的着装。衣着邋遢,肮脏的人在初次见面时自然让人产生抵触心里,和不愉悦的情绪。所以穿着也显得格外重要。不一定要服装多少时髦,价格多少昂贵。但是一定要得体。女生衣着打扮过分花枝招展,男生过分浮夸也会使人产生排斥抵触心里。只要穿着和自己的工作和身份一致,气质相符的服饰,保持整洁干净就会为往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态度要真诚。与人交流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表面工作的关心,以及虚情假意的尊重,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厌恶虚伪和不真诚的态度。欺骗或者敷衍都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初次交往,说话要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夸其谈。所以在初次见面时,一定要注重自身的形象,优化个人形象,不仅能够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也能够增强自己的信心,获得他人的信任。为往后的交往过程奠定基础。 但是在深入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初识时的良好的个人形象,还需要有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大的品质

人际关系与沟通的意义

一、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重要性 人际交往与沟通是一门学问。它对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和谐的人际氛围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 社会不是抽象、窃同的,而是由具体的人及其相互之间的交往编织起对于大学生来说,与周围的同学、教员交往、沟通中融洽相处,这就为自己减少烦恼,心身愉快,集中精力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没有身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个定义中可看到,心理健康是一个健康的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过去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中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或喜欢过孤独的生活,往往不会从心理不健康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乐于交往的人,既愿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又能坦然接受别人的言谈举止,容易与周围的同学保持一种和谐的交往关系,而离群索居、喜欢孤独、乱离朋友、不愿交往的人往往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交往是人类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由于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的情绪体验往往会决定人的心理状态,而情绪的困状又大多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人有相互交往的需要,当一个人有了群体归属感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消除孤独感,形成愉悦的情绪体验。大学生正处于自我与社会外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种群体感的获得显得尤为重要。而群体感的获得需要通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达到相互了解、理解和认同。因此,大学生健康的心理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是大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 一个人要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要素很多,其中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不可忽视的前提条件。因为人际交往是青年人增长才学、开启心智;适应社会、准确定位;认识自我、

简述人际关系重要性

简述人际关系重要性 第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人们共同协作,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共同奋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既为交往创造了快捷方便的 条件,也对交往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许多社会工作任务, 越来越不能靠单个人单枪匹马来完成要通过众多人的共同协作来完成。每个科研项目的攻关,也离不开众多科学家的联手合作,加强 联系,共同研究。 第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现代社会知识量激增,“信息爆炸”,不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 进行交往,就不能尽快获得信息。有人曾说,现代社会80%的信息 是通过交往获得的。而在现代社会掌握了信息就等于增加了成功的 砝码。 第三,人们可以从友好协作的人际关系中吸取力量,增强信心,在人生业绩的创造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反之,如果人与人之间 互相拆台,互相牵制,积极性受到压抑,才能无法发挥,消磨意志,空耗时光,则根本谈不上人生业绩的创造。 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 一个人如果处在相互关心爱护,关心密切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一定心情舒畅,有益于身体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保持轻松平稳,态度乐观。不良的人际关系,可干扰人的情绪,使人产生焦虑、不安和抑郁。严重不良的人际关系,还会使人惊恐、痛苦、憎恨或 愤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恶劣的情绪实际上是对身心健康的最大 摧残。据悉,最近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有20%的美国人因惯于生 气而使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人的身心健康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俗话说健康之道在于“和”,这个“和”是指身体内在的和,也指 与自然和社会的和,同样也指人和,即人际关系的和谐。良好的人 际关系的状况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

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 【内容摘要】为什么说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人际交往它重要在什么方面,对于现代人才发展有什么关联, 【关键字】人际交往关系人才发展事业 一、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高素质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的、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而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则是人的实际操作能力中一种重要的基本的能力素质,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 人际关系己成为现代人事业中一种重要的发展资源。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并不是只有专职公关人员才需要具备公关社交的素质。一个人不论在社会中从事何种事业,都需要有处理各种社会交往关系的能力,需要有和各种对象合作的能力。因为现代社会己经成为一个“关系”社会,几乎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各种人际的或社会的“关系”。要理顺各种关系,连接各种有利关系资源,并和各种关系合作、协调好,就必须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和能力。有这样一则发人深思的报道:有几位教师向2000名雇主寄出一份问卷。调查被解雇的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为什么要他离开?”无论工种是什么,地区在哪里,有三分之二的答复是“他们是因为与别人相处不好而被解雇的。”正如一位阿拉伯哲人所说:“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是艘陆地上的船,永远也不会漂泊到人生大海的彼岸。” 21世纪来临之际,曾有世界百位著名中学教育工作者聚首北京,共同研讨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具备怎样素质的人。在诸多观点中有一点达成了共识,即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同时能够和多种人打交道都能成功的人。而据相关人力资源部门反映,目前实际用人单位通常首选的也是那种既有专业才智,又善于合作且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的人才。而在专业才干和人际合作沟通能力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大多数单位通常会倾向选择后者。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需要,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任何一种创新都需要捕捉大量的信息,那种一个脑袋加一支笔的研究状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了。人际交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彼此传播信息、沟通知识和经验、交流思想和情感的过程。每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兴趣、经验和体会,往往在交流中会自觉或

论沟通对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论沟通对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日期: 2010-4-9 2:44:34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作者: 佚名 有生命、生活的存在,就有沟通的存在。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无不在与他人交往和沟通。在沟通中我们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技能,在沟通中我们学会了怎么去处理问题。在沟通中我们学会了怎么适应周围环境,怎么让自己更好的生活。如果没有了沟通,社会就会停止它转动的步伐,停留在那个原始的年代,作为当代的我们更应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掌握沟通的一些方法,技巧,原理。使我们更好的去建立一些人际关系。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多栽花,少栽刺,搞好关系好办事。一个人的成功,30%来自于自身的知识,70%来自于人脉关系。学做事就得先学做人。做人就是要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家人、亲人、朋友、同学、同事、邻居、其他组织其他人等)。 那么什么是人际关系呢?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一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人际关系的主要有以下作用 1、幸福感。研究表明,朋友的多的人,他们生活得更幸福些,原因可能是他们所获得的人际关系发生了作用。 2、心理健康。心理上的疾病往往由紧张所引起。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有些设计精巧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联系是由于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发生了作用。在绝大多数场合下,社会支持和高度的自我尊重可以保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世界。 3、身体健康。协调而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更需要人们多关心。 人际关系决定一个人的成功指数,我记得好莱坞有句流行语:“成功不在于你会做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这是对人际关系作用再形象不过的说法了,因此,能否织就一张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这不仅是情商高低的体现,同时也是关乎你人生成败的重要筹码。而沟通是助你占领成功的制高点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它在社会各行各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 一个人如果能够与他人准确、及时地沟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是牢固的、长久的。洛克菲勒说:“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如果不顺畅,就不能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给对方,就会引起误解或者闹笑话。有这样的一个例子(一天一个学生在和爸爸聊天呢,他问他爸爸小天王周杰伦唱的《菊花台》人、失去朋友,就后悔莫及了。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请了甲、乙怎么样,结果呢他爸爸说这种茶我还没喝过,不知道什么味道)。 人与人的交往,就是一个反复沟通的过程,沟通好了,就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不好,闹点笑话倒没什么,但因此得罪、丙、丁四个人吃饭,临近吃饭的时间了,丁迟迟未来。这个人着急了,一句话就顺口而出:“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他听到这话,甲不高兴了:“看来我是不该来的?”于

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意义讲解学习

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 意义

论大学生学好人际交往的意义和作用 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的交流和往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人为对象的一种活动形式。马克思在谈到人类交往现象时强调,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伴侣。交往的内容,是人的思想,观点,兴趣,情感和态度的相互交流,目的是达成沟通,协调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校园生活会遇到各种困扰因素,而人际交往问题在所有困扰因素中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第一大问题。不良的人际关系已越来越成为其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最重要的起因,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而且对大学生的成长进步和事业成功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因此,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存在的问题 据中科院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中不善交际者占80%以上,有明显心理异常者占37%,与人无法沟通者占21%。有许多大学生升入高校,走上社会,因交际能力差而无法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导致心理严重扭曲,造成很多社会问题。纵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性格缺陷 大学时期,正是青年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影响,让他们自身的价值观摇摆不定,人生观难以确定,进而带来无所适从、惶恐等心理压力。有些学生从上大学开始就矜持孤傲、目空一切、独来独往,狭隘自私,让周围的人都无法与之接近;还有有些大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同学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些大学生胆小、害羞、孤僻、怀疑他人、对人冷淡等。这些大学生自身性格方面的缺陷都对良好的人际交往造成了阻碍。 2、沟通渠道单一 大学生在学校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却又常常感到无聊,于是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在电脑前、电话机旁、床头上发信息、打电话来与亲人、朋友交流思想、诉说烦恼, 懒得或不愿直接面对面交流,而各类电视节目争奇斗艳,新鲜刺激的网络游戏层出不穷,又使得许多学生沉迷于形形色色的电视节目和瞬间万变的网络世界。如此种种,无形之中便减少了学生之间直接交流的机会,

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方法技能

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方法技能赤门中学心理健康工作小组 人际交往实际上是一系列行为的、认知的、情感的过程和谐地结合起来的能力,能否恰当地与人进行交往,绝不仅仅是言语或非言语性表达等外显行为上的问题,而且与是否具备必要的礼仪知识,交往方法策略,能否敬重他人,设身处地理解他人,体验他人的情感密切相关,即与内隐的认识,情感因素有关。因此,良好的人际交往必须具有必要的方法技能。 1、要树立平等、互酬、真诚的交往观念 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大多数人的行为失常,实际上是日常交往中人际态度的失常。因而良好的人际交往必须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这些观念主要是平等、互酬和真诚。 每个人都是独立有理性的主体,都有自己的尊严。在人际交往中,不管性别、条件、地位如何,都是平等的主体,而无尊卑优劣之分,这是正常人际交往产生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基本要求,也是人际交往双方应当具备的基本态度。 人际交往是双方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此间,双方彼此有所施,也有所得,具有互酬性。这里的互酬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内容,更主要是指精神和情感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在交往过程中应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安慰,相互帮助,而不能只索取,不给予。否则,就会失去友谊。树立交往的互酬观念在中学生同学交往中特别重要,调查研究表明,班集体最不受欢迎的人就是“自私自利的人”,当然,交往互酬不同于商品交往,不能用等价交换对待同学间的相互酬谢。 袒露心扉,真诚交往,又是一个应树立的交往观念。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把自我向别人敞开比死死地关闭自我更能使自己感到满足,并且这种感觉会感染自我暴露的对象。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因而在交往中要讲真话、说实话,敢于自我袒露,这一点无论在中学生的师生交往,还是在同学交往中都非常重要。 2、要学会微笑、倾听、赞美的交往技能 人际交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术。可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高的。人际交往中应正确学会的技能主要有微笑、倾听和赞美。 在人际交往中,微笑富有神奇力量。微笑是善意的象征,它表示的是,我喜欢你,很高兴见到你,使我快乐的是你。可见,微笑是内心对他人尊重情感的外露。它可使自己和对方明朗活跃起来,对对方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否则,脸色抑郁,刻板阴沉,别人自会退避三舍,因而人际交往中面带微

智慧树知到2019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章节测试

第一章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是( ) 答案:综合应用型学科 “公共关系是90%靠自己做得好,10%靠说(宣传)得好”,这种观点出自公共关系定义的哪家流派?( ) 答案:现象描述论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答案:社会组织 公共关系客体准确的表述是指() 答案:公众 人际交往体现和彰显公共关系是指() 答案:全员公关,每个人都若明若暗的成为一定社会组织的“形象大使” 人际交往中的公共关系,主要体现在:() 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背景影响自己所在的社会组织形象#良好的人际交往会提升或者改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主要体现在() 答案:社会组织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组织的内部公共关系,就是社会组织内部公众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一定是社会组织的“具体的人”对公众的“具体的人”进行传播与沟通#公共关系对人际交往会产生影响。 婆媳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妯娌之间、祖孙之间等等家庭关系,也是公共关系。() 答案:错 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公共关系() 答案:对

不同国家公民的一切交往都属于公共关系() 答案:错 第二章 下列哪些不属于社会组织( ) 答案:微信朋友圈 下列哪些不是评价社会组织形象的标准( ) 答案:利润率 以下哪些不属于大众传播媒介( ) 答案:组织内广播台 公共关系基本特征有( ) 答案:公众性#互利性#开放性#流动性 公众的基本特征有( ) 答案:普遍性#同质性#多元性#可导性 公共关系构成要素有:() 答案: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手段:传播与沟通。 社会组织的规定性有:() 答案:目的性#整体性#适应性 公共关系具有流动性是指:() 答案:公众认知和态度是会变化的#社会组织形象是会变化的#公众是不断变化的#社会组织运行是动态的 公共关系学中所说的公众,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民众。() 答案:错

6 人际交往题

第六章人际交往 一、单项选择题 1、(A)是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A、人际交往 B、人际关系 C、人际吸引 D、人际冲突 2、(B)是指人与人通过直接交往(包括沟通和其它各种形式的交流)过程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倾向性情感联系。 A、人际交往 B、人际关系 C、人际吸引 D、人际冲突 3、“印度狼孩”的案例说明(C)。 A、人际交往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B、人际交往对于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C、人际交往是个性发展与人格健全的必经之路 D、人际交往具有有限性 4、“三只小猪”的故事说明(A) A、人际交往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B、人际交往对于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C、人际交往是个性发展与人格健全的必经之路 D、人际交往具有有限性 5、(A)一般指人们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势效应 6、(B)是指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势效应 7、(C)是指我们在对别人做出评价的时候,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势效应 8、江南一代的人往往被认为是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北方人则被认为是性情豪爽、胆大正直的。这种心理效应被称为(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9、(D)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用一种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认知他人。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势效应 10、(B)是指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A、首因效应 B、投射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势效应 11、(C)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从众效应 D、定势效应 12、(A)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 A、仰巴脚效应 B、近因效应 C、从众效应 D、定势效应 13、(C)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 A、人际交往 B、人际关系 C、人际吸引 D、人际冲突 14、“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我们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那么彼此交换后,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思想。甚至,两种思想发生碰撞,还可以产生出两种思想之外的其他思想。”萧伯纳的这句话说明了(B)的重要性。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冲突 15、西方有句谚语说:“上帝给我们一张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说明了(B)

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

人際關係的基本概念 十九世紀後,人類開始將人際關係的學理運用在生活中,例如職場。許多學科的專業知識如「人群關係的管理」、「行為科學的管理」…等等。資本主義產生後,爲了對眾多的員工有效管理,大規模的生產需要運用組織心理學,例如人際關係等相關專業原理。所以人際關係與管理便成為了現代人不可少的知識,如何經營良好人際關係已是每個人所關心的事情。 人際關係建立目的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相處,還要透過交互作用來影響對方的態度、行為…等等。而人際關係就是由溝通開始建立的,包含了語言及非語言的部份。例如主管跟員工培養良好人際關係也是便於管理員工、和諧相處。 人際關係的建立過程中,有三個重要的因素是人們相互吸引的原因: 1.刺激(stimulous): 在人生活的環境中到處充滿刺激,因以也易受刺激所吸引。每個人都有一些可以吸引別人的特質,例如外表(儀態、容貌、舉止、形象之塑造)、人格特質(大方、幽默、真誠、開放、開朗)、才華(修養、才情、內涵、見解)等,就是「刺激」中的一種。 2.價值(value): 在人際的互動過程中,價值的相似性與互補性,亦會影響人際關係的建立。相似性方面,例如兩個初識的人,一定

是經由共同的話題如興趣、嗜好----等開始認識對方,關係建立後再進一步交往,故雙方在價值觀上有相似性,將能夠提供比較多的話題,加速關係之建立;互補性方面,雙方在價值觀上有所互補造成相互的依賴,有利於穩定關係的發展。例如在婚姻過程中夫妻雙方由於價值觀的不同在個性上互補、在功能上互補。 3.角色定位(role setting): 由於角色定位的不同,人際吸引程度有所不同;例如陌生人、點頭之交、知心朋友、配偶四者之間,由於角色定位的不同及對當事人吸引程度之不同,彼此關係的深淺程度自有不同。 人際關係之本質包含了: 目標:人際關係之目標乃是要建立幸福人生、和諧組織、安定社會與世界大同。 步驟:建立良好人際關係須從個人品德修養做起,按部就班,再推己及人,擴充於團體之中。 環境條件:人和環境相互互動,因環境改變,人際關係也會產生改變,因此人際關係的狀況會受環境影響。 角色:不同角色會有不同之功能與態度,人在環境中應先認定自己角色,再設定當有之人際關係。 規則:人際關係之進行需按團體規則進行,此規則大略包含法律、禮節、道德三方面。

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正文摘要: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同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种关系经常受到各自的职务、心理特征的制约,并伴随一定的心理体验和反应。这种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交往和联系的状态,称为人际关系。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说,它是主体双方寻求需要满足的心理行为表现。人际关系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不仅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而且对社会群体的社会实践发生重大作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于缓解紧张情绪,提高群体士气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人际关系、心理、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的,人的存在是各种关系发生作用的结果,人正是通过和别人发生作用而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的许多需要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得到满足的。如果人际关系不顺利,就意味着心理需要被剥夺,或满足需要的愿望受挫折,因而会产生孤立无援或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反之则会因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环境协调了,心理疾病会不治而愈。好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舒畅,身体健康,工作效率大增。一个组织中的管理者必须重视改善人际关系,为群体成员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人际环境,这既有利于提高工作绩效,又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和自我发展与提高。 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主要有如下因素: 1、距离的远近。人们的工作、学习和居住的空间距离越小,彼此之间交往的机会越多,就越容易建立友好和亲密的人际关系。在交往的早期阶段,这种因素作用更为明显。 2、交往的频率。一般来说,人们相互交往的频率越高,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因为

浅谈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浅谈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 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 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 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 完善才可能实现。 一、处理好各种关系 对上司:上司一般都把下属当成自己的人,希望下属忠诚地跟着他,拥戴他,听他指挥。所以要在上司面前,讲诚信,讲义气,敬 重他,便可得到上司的赏识。在与上司的相处中,谦逊还是相当重 要的。谦逊意味着你有自知之明,懂得尊重他人,有向上司请教学 习的意向,意味着“孺子可教。”谦逊可让你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帮助你更好地成就事业。 对同事:对同事不能太苛求,对每个人都一样友好。任何人日后都可能成为你的好朋友,重要的工作伙伴,甚至变得你的顶头上司,所以千万不要预设立场,认为他今日不是个重要角色,就忽略他的 存在,同时,也不要随便听信别人的闲言碎语,让自己保持一个开 朗的胸襟,以眼见的事实客观地去评断每一个人。 对下属:多帮助关心下属。对下属要坦诚,而下级善意地表示接近的良好愿望,使下级感到受尊重、被重视,不仅会激发被领导者 的积极性,还使大家对领导的思想修养、工作作风,领导意图有所 了解,下级对上级习惯性的心理距离由此逐渐缩小。 对竞争对手: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处处都有竞争对手。当你超越对手时,没必要蔑视人家,别人也在寻求上进;当人家在你前面时, 也不必存心添乱找茬。无论对手如何使你难堪,露齿一笑,既有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