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学目的:明确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辨证关系,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了解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情况。


教学重点: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的辨证关系。


教学难点: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的辨证关系。


关 键 点: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的辨证关系。


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讲授法


讲授时数:4学时






自学内容:






一、问答题:


1、简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2、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二、判断题:


1、生产力与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但不是全部因素。


2、教育的发展水平最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并非决定教育的一切。


4、教育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决定作用。


5、一定的教育总是同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平行发展的。


6、教育不仅要服从于显示社会的要求,而且还要从发展着的社会需要出发。






三、实例分析题:


某领导说:“学校教育就是消费性事业,把资金投进去也看不见经济效益,不如把资金运用到办企业上,资金投进不仅可以看见效益,还能赚钱。”你怎样看待这一言论。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和知识,认识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的统领地位,并正确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具体规定和精神实质等。


教学重点:教育目的的概念;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学难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关 键 点: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讲授时数:4学时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1、教育目的的概念:


(1)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社会媒体谈及培养人的总要求时,除了提教育目的外,还经常谈及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实质上,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教育方针:是指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行动指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具体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教育目的、实施教育目的的途径。其中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教育方针的内涵比教育目的更广泛。


(3)教育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标即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标指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

的具体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和狭义的培养目标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教育目的具有总体性,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对培养人的总要求,它是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遵循的总目标;培养目标则有其具体性,它是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任务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而制定的培养人的具体要求。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不同,这样使各级各类学校有了更为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从而保证了教育目的的顺利实现。






2、P94教育目的的内部构成:


教育目的主要是由两个部分构成:


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来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


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中前者是教育目的的核心部分。






3、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一旦确立,它就会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它特有的功能。


(1)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


(2)教育目的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


(3)教育目的也是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的努力方向。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教育目的是由人来制定的,具有主观性的一面,但它不是凭空捏造、主观意想的结果。因为人是社会的人,都在一定形态的社会中生活,其生存和发展内必然受到社会诸方面的影响,每哟完全脱离社会的抽象的人,教育目的也不是造就抽象的人。历史上各种教育目的的演变表明,教育目的是社会生产和意识形态的反映,具有社会制约性。对教育目的产生制约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②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以上三个方面在上一章中已有所论述。除此之外,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以及文化等意识形态也会对教育目的的内容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确立教育目的时,必须考虑以上诸因素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指定出真正适合社会和人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目的,最终保证学校养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材。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和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持的一种倾向。


2、历史上所出现的两种有影响的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观点:P102


(1)个人本位论:也称“儿童本位论”,是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一种教育思潮。即根据个人本性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


(2)社会本位论:即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企图调和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分歧,做到个人与社会两者兼顾。他认为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学的(个人);一是社会学的(社会)。提出“教育就是生长、生活”;“学校就是社会”。但是他的努力没有成功。


(3)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是辨证统一的,教育目的必须体现这种辨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作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考察,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P10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新中国教育目的表述的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有过几次调整,基本的思想方向是一致的,在表述上有些调整,内容上有些发展。五十年代有两个,八十年代有三个,九十年代有三个。
(1)五十年代的两个,一个是1957年,一个是1958年。
(2)八十年代有四个值得记住的年份:1981年、1982年、1985年和1986年。
(3)九十年代有三个年份:1993年、1995年、1999年。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①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


教育目的中所说的劳动者,既包括脑力劳动者为主的劳动者,也包括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


②要求全面发展


主要含义一是指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二是指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③具有独立个性






二、普通中小学实现教育目的的对策:


1、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性质:普通中小学(包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性质。


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有两个方面:一是为高一级的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二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后备者。)


普通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全体性的特点。






2、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普通中小学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所组成。简称“五育”。并且这五育之间是一个辨证统一的关系。


体育:基础。主要是增强体

质,为各育的顺利实施提供物质基础。(生理基础)


德育:方向和灵魂。主要解决为谁服务的立场、观点和态度问题。并为各育的实施提供方向指导。


智育:关键。主要解决为谁服务的能力问题。并为各育的实施提供认识基础。


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渗透各育之中,同时又孕含其它各育的内容。


我们的观点: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五育和谐统一发展,强调五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统一实现。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教学目的:明确学制的概念,了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旧中国的学制情况,新中国成立后的学制及其改革,掌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关 键 点:学校教育制度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讲授时数:2学时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经费控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以及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的机构体系。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1、各级学校: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和高等院校。


2、各类学校:按学校的任务分,有普通学校、专业学校等;按教育对象的特点分,有为特殊儿童开设的学校和为一般正常儿童开设的学校等;按学校组织形式分,有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和函授学校、业余学校等,每一类学校都处在一定的级上。


3、入学条件:学制对入学资格均有规定。入学资格即招生报名和录取的条件和标准。各级各类学校的入学条件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各层次、各工作或生活领域的人才的培养的选择性,另一方面反映了学校面向谁、为谁服务。


4、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


各级各类学校的纵横关系是学制结构和学校之间衔接的关系。学制结构主要涉及各级各类学校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和比重的问题。它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教育已有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国家中有不同的结构。


各级各类学校的纵横关系往往是一个社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分工的结构的缩影。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三、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学制的制定不是随意的,由于它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要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制约,所以一个国家的学制往往都是根据下列诸方面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制定的。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的状况


一方面,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发展学校教育是不可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激光、海洋开发等),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拓宽了教育就业的范围。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制度能与之相适应。要求有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大批社会所需要的相应的人才。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制度结构简单,义务教育年限短。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数量上与质量上都有明显提高。


(二)国家政治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要求的反映。不同的学制,受不同社会政治经济性质制约。反映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


(三)人口状况


教育事业的投资、教育事业的规模、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结构的调整等,同人口问题都是分不开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改革,同样要考虑人口状况。


(四)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在人的一生中,从出生到成长为青年,经历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早期等不同年龄的发展阶段。这些相互联结的阶段各有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在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学校分段和衔接时都要适合年轻一代的智力和体力发展水平。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五)本国学制的历史沿革和外国学制中有益因素


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一个形成发展过程。新的学制总是在旧学制基础上发展而成,因此,制定学制必须研究本国学制的演变过程,继承发扬本国学制中有用部分;同时别国学制中如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学校阶段划分、教育结构、管理体制等,有些也可借鉴。


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中国建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从清末开始的。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但壬寅学制未实施,1904年又颁布了一个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也

叫“癸卯学制”。“癸卯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的学制。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壬子学制”。


1922年,北京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六三三制)。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校教育制度


新中国学制的确立:


1951年10月1日发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出原有学制的缺点。


1951年学制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此外还有各级政治学校、补习学校、函授学校、盲聋哑特殊学校和各种训练班。


1951年学制确立以后,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但是这两次变革留下的是深刻的教训。一次是1958年,要求改革学制,并提出了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改革原则。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改革普遍存在急躁冒进和违背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


另一次是文化大革命,我国学制出现灾难性的破坏。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基本为四等七级,直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衔接,已形成多种形式办学的格局。1986年,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为提高国民的素质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


义务教育是我国实行的一种教育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级政府负有法律责任,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也负有法律责任,促使适龄儿童、少年接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因此,义务教育既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也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