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导读:我们最近出版了苏联历史研究的专题性著作——《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这个项目是国家的项目,但是我自己提出来的。苏联解体以后,从党的高层领导到学术界都很关注这个问题:苏联到底为什么解体?二十年来大家虽然一直在争论,但根据都不足,有时对话根本都对不上,基本的事实没有搞清楚就在那儿争论,

我们最近出版了苏联历史研究的专题性著作——《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这个项目是国家的项目,但是我自己提出来的。苏联解体以后,从党的高层领导到学术界都很关注这个问题:苏联到底为什么解体?二十年来大家虽然一直在争论,但根据都不足,有时对话根本都对不上,基本的事实没有搞清楚就在那儿争论,我觉得意义不大。无论你是什么观点,前提是要把事实搞清楚。所以我是从专题研究开始的。苏联史,其实不光是苏联党史,包括中共党史,一个主要任务就是重构历史,完全得重建。原来人们脑子里那些东西我不敢说百分之百是假的,但大部分是有偏颇的,或者是有误解的,那么就需要历史学家来做深入的工作,一点一点地把事情弄清楚:这个历史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个什么样的,十月革命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直到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这七十四年的历史不是那么容

易弄清楚的,不是说你一拍脑袋说是因为谁谁谁叛变了,所以苏联就完了。事情要这么简单,那还要我们这些史学家干什么?

我有一个基本的想法,我们看苏联问题,其实是想解释中国的问题。中国跟着苏联走了那么多年,从孙中山那会儿就开始学苏联,到了毛泽东又学苏联,只是到了六十年代才跟苏联分岔了,成了敌对双方。但即使是那样,在国家体制、党的原则等等一些重要的方面我认为没有摆脱苏联的模式。虽然毛说了我们要走自己的路,要超过苏联。超过什么?他不过是想在钢产量上、粮食产量上超过,整个体制没有摆脱苏联那一套。所以最终我们想要回答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义这条道路的选择是不是正确的?为什么苏联就走不下去了呢?导致整个党解散了,国家解体了?中国因为改革开放走上了另外一条路,造成这两者的区别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要回答苏联为什么解体,其实核心是这些问题。

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苏联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二战以后中国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像朝鲜、越南,甚至到六十年代又有一批亚非拉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至少它的旗子上打的是社会主义),其实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人们做这种选择,它也不是领导人拍拍脑袋拍出来的,说咱们就跟着走社会主义。它是有一定选择的。因为所有这些国家都是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欠发达

的国家,它想实现民族国家的发展,想实现现代化,如果走传统的资本主义发展那条老路已经走不通了嘛。恩格斯讲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所有的那些条件,到了二十世纪,对于后发展、后发达国家都已经不存在了。三角贸易、发现新大陆、殖民地等等——原来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发展的原始积

累的那些外在的、客观的条件都不存在了,所以想发展资本主义,又处在一个外在压力之下,怎么办?那么只有一个现

成的榜样就是苏联,而且当时来讲还不错嘛,特别是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世界经济大萧条,苏联就很稳定嘛。这个对当时中国人的刺激也很大,所以大家看着社会主义还是一个方向。这些,对于后发展国家、后发达国家,不论从理论,还是从现实的角度而言,它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无疑是存在有一定历史合理性的。

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后,第一个大的问题是理论上的问题。因为大家都是跟着苏联走,其实都是跟着斯大林走的。咱们说了半天社会主义,真正构成社会主义实体的其实就是苏联,苏联是谁呢?其实就是斯大林。所以我们现在说的社会主义道路或者社会主义模式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甚至也不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设想的那个,而是斯大林在三十年代创立的社会主义,如果这个搞不清楚,大家在对话的时候就会有问题。我说社会主义不好,你说社会主义好,请问,说的究竟是哪个社会主义?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说的非常抽象,它没

到那个地步,还在搞巴黎公社呢,八字还没一撇呢;列宁说的比较具体,像《国家与革命》,讲无产阶级专政,经济公有制,因为他已经临近这个门槛了,他要告诉社会,告诉党,告诉人民,将来的路要怎么走。他有几条设想,但他这个设想历史证明是不能成立的。从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一直到1921年,苏联搞的所有的东西几乎都失败了:国有化、货币改革、农村搞余粮征集制(其实就是粮食征集制),包括搞公社。俄国农业三种方式,一种是有点像中国的个体户,它叫独立农户;一种是集体农庄,当时叫劳动组合;再一种就是公社。列宁最初成立的就是公社,因为最符合共产主义那种理想,大家一块吃,一块住,一块劳动,这就是公社。但是到了1921年的时候所有这些都失败了。

典型的一个标志事件就是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动(苏联一直都说是反革命暴动)。喀琅施塔得水兵不满意苏维埃政权,举行了暴动,最后给镇压了。但实际上那些水兵都是原来的工人和农民。为什么起义?就因为不能忍受布尔什维克在农村的这些政策,你把人家吃的全都收走了,全搞一大二公那些东西。再加上十三个省的农民暴动。所以列宁比较敏感地看到了这一点:当初要建立这个政权说是为人民搞的,现在起来反对的全都是工人和农民,不是原来的贵族,不是白俄、哥萨克……那个在1918年、1919年内战时都过去了,到1921年起来反抗的都是农民,在城市里是工人。所以这个

时候列宁才感到这套东西不行了。这是国内政策。

国际政策更失败了。进军华沙,策动匈牙利革命,策动德国水兵起义,一个连一个的失败。他为什么要这样策动呢?他脑子里原来想的就是世界革命嘛。马克思、恩格斯说共产主义的胜利不可能是在一个国家,一定是在欧洲最发达的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所以列宁就想,既然同时发生我就得多弄几个呀,咱们大家一块儿进入社会主义嘛,所以就策动起义,最后全失败了。

所以,无论国内政策还是国际政策,按照原来的设想,包括列宁自己的设想都是空想,所以他才决定搞新经济政策。

当时就觉得社会主义不能按照原来那个军事共产主义模式走,它是带有战争或者叫准战争的状态下实施的一些共产主义的措施,有些做法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比如说征粮,不征粮食要去打仗了怎么办?那就先这么办呗。但是,你不能把它作为平常时期、和平时期用一种国家的政策永久地实行下去,那谁受得了啊?所以战争刚一结束农民就起来暴动。原来布尔什维克来的时候说是帮助农民的,是反对地主的,现在地主都打跑了你还对农民这么苛捐杂税的收,农民当然不干了。

所以到1921年、22年、23年的时候列宁认识到一点,就是原来那套是不行的,要改。但是我们现在看到所有的材料,包括列宁本人和整个党的高层都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个临时

性措施,是暂时的退却。没办法,遇到了困难,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所以决定放弃军事共产主义这一套做法,开始搞新经济政策。比如从农村开始,不但解散了公社,也不鼓励继续劳动组合,而是鼓励独立农户,那时叫户主,跟咱们的个体户差不多。工业上允许商业的存在(内战时期是不允许商业存在的),什么叫“耐普曼”啊,就是原来的那些小商小贩,属于被打击的对象,现在都允许存在了。农业也开始搞合同制了,不搞征集制了。

到了1923年列宁临去世的时候,他是有些醒悟,觉得这不

是临时性的政策,也不是退却,就应该这么做。所以他讲合作制,是讲这是将来农业发展的一条道路,而不是临时性的措施。他讲到农村公社问题、生产问题等等。在工业部门其实也在开始搞,考虑把商品市场不是作为临时、暂时的权宜之计加以接受,而是作为一种长期稳定的经济形态保留下来。但是结果列宁去世比较早,没有来得及完成这个转变。

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上来,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的对手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永远斗不过职业政治家,他们不愿意耍阴谋手段,但斯大林他就可以。今天跟你合谋把谁搞掉,明天又接着跟别人来弄你。托洛茨基对他威胁最大,所以他就联合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来对付托洛茨基。知识分子本来就有文人相轻的毛病,加上相互之间又有些观点分歧,斯大林利用这些搞个个击破,首先来把托洛茨基弄掉。等把季诺

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也搞掉以后,他又反过来利用托洛茨基的一些理论。因为那些斯大林的对手多是比较传统的,知识分子总是追求理论的完整性,而你用新经济政策解释马克思这套东西,他觉得理论逻辑的扣解不开,你的做法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还说你就是马克思主义,怎么解释呢?斯大林他就不管这一套,怎么说他都对。他就利用这个把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全部打掉。但是他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就是消灭市场经济,是托洛茨基的理论。

新经济政策的执行确实遇到了好多问题。它遇到的问题其实咱们中国在七十年代后期到整个八十年代改革全都遇到了,一样都不少,什么双轨制啊,什么市场跟计划的冲突矛盾了,到底是以集体化为主还是以市场化为主了,还有对农民、个体户到底怎么看等等。总而言之,那时中国叫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那会儿就是这样。斯大林干脆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市场那么乱,还搞什么新经济政策?所以从他在政治上独掌大权开始,1929年吧,全面推行他那一套东西。其实他的思路和托洛茨基是完全一样的,基本的理论就是“贡赋”理论。大概的一个逻辑是:社会主义要发展没有资金,没有原始积累,只能从内部来积累资金,来源就是农业——因为大量的都是农民啊。他还有一个前提,说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包围当中,随时都可能被灭亡,

那就得发展军火工业,发展国防。发展国防就得靠资金投入,哪儿来?就是农业。这套理论其实就是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理论,克尔日扎诺夫斯基就是托洛茨基的铁杆经济学家,等于说斯大林把人家全打垮,回过头又把人家的理论捡回来了。搞全盘集体化和国有化,工业化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个计划体制,都是按照国家利益实行起来的,这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斯大林体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社会主义体制。

第二个问题,其实我们看到的是斯大林在一国社会主义理论背景下构建的社会主义。后来人们说社会主义好还是不好,其实说的都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斯大林搞

的这一套,所以我们叫它为斯大林模式。现在有很多人不同意这个看法,说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分什么斯大林、马克思模式啊?当然要分了,怎么能不分呢?你要是讲事实的话,你把他们的想法、理论都拿出来一对比你就能看出来,马克思说的构成社会主义的条件都不存在了,哪有世界革命啊?哪有先进国家同时革命呢?都没有。就是一个俄国,而俄国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

斯大林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样的社会主义,我觉得恰恰在于,他不是一个理论家,不要求理论的逻辑和合理性,他只要求现实,能用就行。这一套当时确实能用,很能说服人。面对资本主义怎么办?你要想和它斗争,就得积累,没钱,就得

靠农业,就得实施“贡赋”理论,你要想控制国家资源,你就

得搞计划经济,顺理成章的。在当时情况下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问题究竟在哪儿呢?问题就在于后面发生的事情(我这里排除了政治体制的问题,那是一个单独的问题,再讨论)。

先说经济体制。实际上到了斯大林宣布社会主义建成的时候,它确实取得了工业上很大的成绩,这个不假。但问题在于,第一个,结构不合理;第二个,代价太大;第三个,激起民怨。其实到了战前的1939年,苏联的社会已经非常紧张了。紧张是两个因素造成的。一个是经济,人民生活一直处在最低水平状态,我看到一个材料,苏联人抱怨说:“老让我们做贡献,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一天到晚为革命加紧工作,加紧生产,我马上要死了,我这辈子就完了,我还老做贡献啊!”经济生活水平低下。再一个,社会处于非常恐怖的状态,这就是大清洗。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去争论大清洗的具体数字,现在有人说:“不对,当时杀了不是八十万人,是六十万人。”少了二十万人他就做对了吗?我真奇怪了!现在的学者争的是到底是六十二万人还是六十八万人,争来争去——你搞清楚最好,搞不清楚也没关系。有些事你很难准确地搞清楚,你说(中国的)右派到底有多少万人,谁搞得清楚?镇反到底杀了多少万人?登记在册的是七十万人,不错,给报上来了,但真正死的人未必是这个数。事情的性质不是多八万人

少十万人就能改变的。

当时苏联的社会是这么一个状态,结果是什么呢?第二次世界大战救了苏联。

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从两层意义上看。第一,战争爆发以后,把全国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民族主义的问题上了——民族都

要灭亡了,你还计较多吃一口饭少吃一口饭的问题吗?就像中国的抗日战争一样,国民党当时已经把毛围剿到最后一步了,就差最后一锤子了,结果抗日战争给他救了。苏联其实也是这样一个状态,社会无论从心理上,从社会生活水平上,百姓的忍耐程度,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战争来了。战争一来就动员——民族主义,民族主义这东西很容易被煽乎起来的。第二,更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使人们迷信了这种体制。恰恰是战争需要这种经济体制,它本来就是军事共产主义,就是战时体制嘛。正好要打仗了,所以这个体制不用改变就直接移入到战争的状态下,很实用。邱吉尔是临时把英国的经济体制改变成战时动员体制,他需要做很多工作,大量的做体制性的改变。苏联不需要这个,战争外在形式配合它的内在结构,就使得人们以为这个体制还不错——要不然战争能打赢吗?后来斯大林在1946年3月9号讲话就是这个观点,说:战争证明我们的经济体制是先进的,否则的话我们怎么能打胜第二次世界大战呢?这纯粹是胡说八道。战争能打赢根本不是靠那个体制,人家英国战时都得搞这个,

对不对?相对的集中资源,由国家掌握,战争可不就是这样吗?但战争结束以后你还能这么搞吗?所以,斯大林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到了战争结束的时候,其实从政治的角度和国际关系的角度看,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原来资本主义包围社会主义的态势,原来资本主义跟社会主义对立的态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改变了。怎么改变了呢?就因为战争中,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跟一些资本主义结合了,去打击其他的资本主义——也可能是“其他的社会主义”,看你怎么理解了,“纳粹”就是国家社会主义。二战说明了一个问题:真正给这个世界造成威胁的未必是布尔什维克,而很可能是地缘政治。因为后起或战败的资本主义国家,像日本、意大利、德国,它都需要一个发展的空间,所以引发战争。引发战争的不是社会主义,斯大林那会儿也没有说想要解放全人类啊,到处发动战争啊?所以他才能够和英美有这种结合,斯大林是个非常现实主义的人。

我认为意识形态对共产党来说,本身就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信仰的层面,一个是工具的层面。所谓信仰,大家忠诚的相信。很长一段时间,有一部分共产党人真的信仰共产主义——虽然不太明白,但是党告诉他共产主义是什么,他真的去信仰。但在领导层不是这样,比如斯大林,至少到了1936、1937年他宣布社会主义成功的时候,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

理念在他那儿已经从信仰的层面降低到工具性层面了。他就是拿这个当招牌而已,要动员周围人都来帮助他,那时共产国际一呼百应。当然钱也都是他出的。你甭管是中国共产党还是英国或哪儿的共产党,这钱都是我出的,所以你们给我干活也是理所当然的,同时我还给你一个合法性、正当性——咱们搞的都是国际主义,都信仰马克思主义。斯大林这种观念,最典型的体现在二战前他处理欧洲的国际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对共产国际这个机构的运用。

当时威胁到苏联安全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兴起中的希特勒,一个是意识形态上和苏联直接对立的英、法。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斯大林两线作战——一边跟希特勒谈,一边跟英、法谈。共产国际就是他的一个工具。

从1935年到1938年,共产国际下达指示给欧洲各国共产党,说法西斯德国是我们的敌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有它民主的一面,进步的一面,所以你们各国共产党现在的任务不是反对政府而是要支持政府,反对法西斯,反对德国。于是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各国共产党马上就宣传起来,写文章支持什么什么。因为那会儿苏联在跟英、法谈《集体安全条约》,结果谈不拢,双方谁都不信任谁。与此同时,莫

洛托夫跟里宾特洛甫在秘密交涉,就是给希特勒提条件,说你能不能保证苏联的安全?斯大林告诉希特勒,苏联的安全底线在西部就是波兰,在中部就是波罗的海三国,波罗的海

的出海口一定要掌握在苏联手里。再一个,要占芬兰一块地——当然是交换,因为芬兰离列宁格勒非常近。结果希特勒都答应了。这样跟英、法还谈什么呀?跟希特勒联手,他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1939年签了《苏德秘密条约》。条约一签,共产国际马上就给各国共产党下指示,说资产阶级政府不可相信,说法西斯德国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利用来反对资产阶级,所以你们都要起来反政府,必须推翻各国的政府来支持苏联。这时各国共产党又发文章反政府。多列士为什么后来被通缉了?大战在即你共产党反政府,反对跟希特勒作战,你这不是叛国吗?所以弄的各国共产党特别头疼,今儿让我干这个,明儿让我干那个,完全是苏联围绕着它的利益下指示。

这样,苏联和德国共同打波兰,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起因。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有,是不错,但跟你苏联就没矛盾吗?跟你苏联的矛盾就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吗?并不是,就是地缘政治,国家的安全利益是复杂的、多元的。在处理这个问题过程当中,是因为苏联跟德国签订了这个条约。德国在扩张,不错,是从苏台德问题、捷克问题、奥地利问题,是一点点地在扩张,但是,到了波兰的时候已经到了一个底线了,所以英、法说,要再打过来我就要跟你干了。如果苏联坚持不跟希特勒做这个交易的话,他怎么敢打呀?他一打势必形成一战时期的两线作战,这个故事又要重复发生了。

就是因为苏联跟希特勒签订了条约,然后两国夹击波兰,把波兰给瓜分了。跟着1940年斯大林又打芬兰,因为德国也不支持芬兰,芬兰孤军奋战,最后战败了,本来应该交换的土地结果让苏联白得了。那个时候斯大林非常得意,希特勒也很满意,因为这块儿放心了,他就专心去跟英、法打,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就这样爆发了。

但是,斯大林万万没想到,希特勒的野心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英国还没拿下就开始打苏联。

1941年6月22号希特勒一进攻,第三国际马上又变了,马上给各国共产党又下达指示,说最坏的还是德国,还是法西斯,说你们资产阶级政府还是可以支持。结果又翻过来。把所有共产党在欧洲弄的一点信誉都没有,名誉扫地,说你们共产党还有点主心骨没有?为什么后来一直都说共产党是

苏联的傀儡,就因为这个。苏联说什么它就跟着说什么,这个时候所谓共产主义的信仰,所谓世界共产革命都给降低到苏联的一个工具的层次上。

我前面说到二战结束以后苏联其实又出现了一次变革的机会,就是指二战客观上提供了一个基础:可以排除意识形态的因素,而从地缘政治、大国关系来处理国际问题。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美国独大,而苏联也显示出它的力量,美、苏合作就成了一种趋势。斯大林在这点上看得非常清楚。我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论斯大林1943年5月解散共产国际,

他是有深刻含意的。如果说大家都觉得共产国际名声不好,不愿意援助你,你早就该解散了,苏、德战争一爆发就该解散了。但那会儿他没解散,一直拖到1943年5月份。这时斯大林格勒战役已经完成了,战争的局势已经向好的方面转化,解散共产国际其实考虑的就是战后的安排。斯大林知道共产国际是他跟西方沟通的一个障碍。他解散共产国际是特别的突然,所有人都没想到,而且非常着急,让季米特洛夫几天拿出个方案,立即解散。就是因为这时候邱吉尔跟罗斯福在谈第二战场,谈整个战争后期的安排和世界格局的问题。他要给西方人一个信号,就是我不代表世界革命,意识形态可以不作为一个参考的因素。斯大林真的是想放弃世界革命,公开的放弃,这个确实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实战后苏联有这么一个机会是避开原来革命、战争时代规定的那些责任,那些任务和那些做法,前提是存在的。美国也这么想,斯大林也这么想。

再有一个因素就是苏联当时的状态——人们对社会主义的

失望。我看了大量的材料,苏联解密的档案中,有很多当年经过秘密检查的信件。其中有打到欧洲以后的苏联红军,几百万军人啊,在他们写的信件里面反映出,人们突然发现:战败的资本主义怎么比战胜的社会主义还富裕得多呢?有

人到匈牙利一个市民家去看,人家家里有壁毯、有地毯、有沙发,什么都有,说我们奋斗了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没见过

这玩艺儿,什么抽水马桶,都比不上他们。他们信里写的特别有意思,都是一般的士兵。它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反映的是原来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社会里,你给他宣传、灌输的东西,比如说社会主义无比优越啦,说咱们过得最好啦,其他人都在水深火热当中,等等,还管用,但真的有一天突然窗户打开了,人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是怎么回事了,就造成一种非常负面的影响,从整个精神上他受不了了,说我们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难道还不如资本主义这么一个小国吗?这么大的一个苏联,生活水平还不如匈牙利,他怎么能够接受呢?我们宣扬的都是斯大林怎么伟大,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怎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当时在整个苏联人们心理上造成的一种动荡。光写几封信影响还小,一旦这几百万人回国,不是去农村就是回工厂,他们见过的情况像瘟疫一样就传开了。我看了监督员们根据这些情况写的汇报材料,谁谁说了什么,谁谁想什么,就能反映出从1945年到1946年整个苏联社会的情绪。其实这些情绪构成了一个改革的社会基础,刚才我说的那些国际环境构成了一个改革的外部基础。所以,在二战结束后苏联的体制改革是一个最好的机会,那个时候也不会有人在乎它,不像赫鲁晓夫时期。如果那个时候斯大林能够看准这一点,能够抓住这个机会进行改革,苏联会是另一个结果,就是很有可能走出另外一条道路来。但是,没有成功。

没有成功的原因我正在写,题目是《冷战与重建,斯大林的最后年代(1945-1953年)》。因为这里发生了好多事情,但是以前几乎就没有一本书讲战后这一段,斯大林最后这8年,到底是怎么搞的。从大体的轮廓看:第一,斯大林没有这个意识,还没有认识到原来那个体制其实并不适合一个国家的正常发展。他误认为挺好啊,我就这么着所以二战打胜了。我觉得这是他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还有一个,就是他的目的逼迫他必须坚持原来的体制。他对权力的那种依恋、那种追求,只有这种体制可以把各个方面全部控制在自己手里,特别对意识形态。这是斯大林本身的一个局限。还有一个就是外部的原因,主要是冷战爆发。这里面很复杂,在我看来美国人现在的观点是错了,以盖迪斯为首的美国主流学派认为冷战是斯大林挑起来的,其实是错的。斯大林曾经千方百计想避开冷战,刚才我讲的那个情况你可以看出来,斯大林非常现实,他知道苏联实力不行,没法跟美国斗,所以尽量保持低调,但是他自己的利益又不能丧失。特别是斯大林有一个错误的做法,他老想给别人一个感觉:我非常强大、谁都不怕的那种架势。比如在伊朗问题上,在土耳其问题上,都是这么表现的。其实他是外强中干,虚张声势。但是他那样就把人家给吓着了,西方人觉得这苏联不得了,真的要扩张——其实不是,他就是吓唬吓唬你。再加上还有意识形态的原因,等等,这就造成了冷战。冷战的兴起也逼迫斯大林又

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因为他得搞军备、原子弹啊。还有一个自然的原因,就是1946年夏天到1947年发生的大饥荒,就是旱灾……种种原因,天灾人祸,把苏联走向改革的路给堵死了。

到斯大林死后苏联又进入到一个非常紧张的状态。粮食生产已经低于1913年,吃没有吃,喝没有喝,住房是0.4平米一个人,莫斯科人都没房子住,你想你社会主义搞成这个地步;再加上斯大林晚年严重的疑心病,今天杀这个,明天杀那个,弄得贝利亚、马林科夫、赫鲁晓夫、莫洛托夫没有一个不心惊胆战。赫鲁晓夫是政治局常委啊,每天在家里心惊胆战,就怕电话铃响,说电话铃一响他都哆嗦。斯大林到了1952年10月份以后已经不再露面了,谁想见他,完全听他电话招呼,所有的重大事件都是晚上10点到凌晨3点在他的别墅里决定的。这个时候,高层领导都在家等电话,电话铃一响,心里特矛盾,说叫我去吧,说明这圈子里还有我,否则肯定就给排除了,但是叫过去以后,搞不好明天早上就回不来了——你想都到了这种程度,谁受得了啊。所以这造成一种什么局面啊?1953年3月1日斯大林刚一休克,这帮人心里那个高兴啊,不给他治病。他是28号晚上喝酒喝多了,一个人睡,第二天下午——他一般是下午起床——拉那个铃,没反应,大家一想,可能今天他要多睡会儿,但到了傍晚再拉铃,还没反应,保姆就通知了警卫队,警卫队就

通知了政治局。晚上政治局委员都来了,马林科夫、贝利亚、伏罗希洛夫、赫鲁晓夫,几个人都来了,就是没叫医生。大家一看他休克了,围着转了一圈,谁也没说话,走了。贝利亚还说,斯大林同志睡着了,不要打搅他。第二天医生才来,斯大林已经没救了,但是还没有咽气。到了3月5日,这帮人实在是绷不住了,最后就决定召开苏共中央主席团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联席会议,决定改组苏联领导层,把十九大斯大林建立的系统全部打乱,重新回到原来那个体制,莫洛托夫又回到外交部,贝利亚又重掌安全部和内务部,驻华大使也换了,整个人全都换了,政治局常委十一个人,斯大林排最后——那会儿斯大林没死呢,就在那屋躺着呢。他们就在这屋开会,等不急了。当时最怕的就是斯大林再睁眼,好在等他们开完会,过去再看一眼,九点多钟,斯大林闭眼了。所以,要把斯大林这套东西搬掉,其实是大势所趋,不是说赫鲁晓夫想怎么怎么样。大家都怕了,老百姓也觉得这个制度不行了。我们现在看,从1953年斯大林去世到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批个人崇拜早就开始了,只不过苏共二十大把它推向了一个极端,把话挑明了,其实暗地里的做法都已有了。贝利亚1953年底被枪毙以后,苏共就通知各国共产党都派人去听取关于贝利亚案件的情况通报,其中莫洛托夫有个讲话,就讲到贝利亚的问题不光都是他的问题,跟斯大林有很大的关系。这说明在那个时候,包括最保守的莫

洛托夫在内,都提出这种看法。只不过因为当时苏联党内的权力斗争,贝利亚、马林科夫与赫鲁晓夫他们之间的争斗,没有精力把这个事情做开。一直到1955年马林科夫下台,赫鲁晓夫全面掌握了苏联的政权以后,马上开始调查大清洗案件,制定新的经济方针。所以苏共二十大不是偶然的,是整个苏联社会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新的领导人觉得必须要有一个新的思路,要走另外一条道路才能改变苏联的这种外强中干的状况。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想搞改革,从政治上要民主,批判个人崇拜,从经济上重新安排工农业生产比例,提高科学技术成分,调整投资比例等等,这些做法都不是偶然的,从1953年到1956年这几年之间逐步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赫鲁晓夫的改革遇到最大的、致命的打击,就是中国。如果仅仅是苏联党内矛盾的话,我觉得他能克服,因为苏联党虽然在政治局里改革派是少数,像莫洛托夫、布尔加宁、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这些元老派都是保守的,但赫鲁晓夫在中央委员里面提拔的都是年轻的改革派,像苏斯洛夫、柯西金,在中央委员里面占绝大多数,他靠这个来制约政治局,这也就是1957年元老想政变没成功的原因,否则的话赫鲁晓夫早给弄死了。57年他一个靠军队,一个靠中央委员才把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给打下去了。所以单就苏联党内政治斗争的话,赫鲁晓夫应该是占上风的,但是中国这个因素

大国崛起观后感350字

大国崛起观后感350字 导语:看完《大国崛起》纪录片12集,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却值得关注: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重视思想文化的繁荣、重视科学和教育、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等。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大国崛起观后感350字,欢迎阅读参考。 大国崛起观后感350字纵观《崛起》,其重点介绍了历史上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葡萄牙的强盛源于它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王权使葡萄牙人有了强烈的民族归属感,而资源十分匮乏迫使其花去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开发世界,走向强盛。随后完成统一的西班牙境况相似,而二者的竞争更加速了其共同崛起。荷兰人凭借其经济头脑和对财富的向往打开国门,经营海运,他们关心如何尽可能多地增加财富,并凭借东印度公司展开了全球的贸易。英国通过文艺复兴将其文化的精华提升,成为一个思想高度发达的民族,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之彻底翻身崛起,超越其他欧洲国家。法国经历了太多的兴衰交替但最终走向了富强。德国统一后大力发展教育,并两次走上了侵略外国的道路。日本的明治维新使其文明彻底脱离亚洲不如列强行列。俄罗斯靠彼得大帝改革和叶

卡捷琳娜二世的德国血统充分吸收欧洲工业革命的精华,而战争波及的延迟也使俄国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最终成为世界大国,并以此能够在冷战中和经过118年成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的美国抗衡。 大国崛起观后感350字听说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爆流行,有口皆碑,于是借了碟看,末了还不忘刻录下来。 恩里克王子、伊莎贝尔女王、奥登巴恩维尔特、伊丽莎白女王、拿破仑?波拿巴、俾斯麦、明治天皇、彼得大帝、乔治?华盛顿…… 格物致知,我们不难发现,伟大时代的背后总会有一支巨擎、一只伟大的推手。历史呼唤英雄,英雄也领航着历史前进的风向标。 《大国崛起》显然是命定中国的,那么新世纪中国的这只推手——如果有找到的话——你准备好了吗? 开启海洋时代的大幕之后,崛起的魔棒先后在9个国家中相继传递,粲然全球角落。当时在东方的泱泱大清帝国并不是没有机会图强,1840年国门破开之时,日本还没有步入明治维新时代,比肩而启的中日两国,在1894年甲午战争后彻底改变格局。厘清落后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其中根本之一要归咎于当时所谓大一统的封建文化:禁海、禁锢人文思想、四书五经等儒学教科书历经百世不更新,世世代代用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经典试题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世界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各领风骚,尼赫鲁、毛泽东、纳赛尔、卡斯特罗等人共同掀起的历史大潮是( ) A.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D.构建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解析:选B 尼赫鲁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印度独立、毛泽东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属于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实现了埃及独立属于非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属于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故B项正确。 2.1947年,印度的独立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对英属亚洲殖民地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战后南亚政治版图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见,印度独立( ) A.标志着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瓦解 B.使亚洲一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推动了二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D.促进了印度的发展和振兴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印度独立对战后的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产生深远影响,故C 项正确。 3.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非洲国家的纷纷独立说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 解析:选D 材料中20世纪60年代非洲原先为殖民地的国家纷纷独立,正是这一时期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表现,故D项正确。 4.二战后,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印度等经济显著发展的事实说明( ) 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B.优先发展出口工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作文

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作文《大国崛起》(英文:The Rise of the Great Powers)是XX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该电视片在XX年11月13日—24日(CCTV-2)黄金时间21:30首播,每集大约45分钟。本片播出后,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合作推出了本片的一套八册同名系列图书,内容有了大规模扩充,并于XX 年5月1日黄金时间20:55起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再次播出。 近段时间,我看完了一部十二集的电视纪录片,名字叫做《大国崛起》。这部片子不光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历史知识,也告诉我怎样从历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历史,原来是这么充满趣味!这么深奥奇妙! 《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分别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日本、俄罗斯(前苏联)、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故事。它们的强盛都离不开那些改变国家命运的重要人物和领导人。从哥伦布、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瓦特、莎士比亚、亚当·斯密、卢梭到伊沙贝尔女王、拿破仑、戴高

乐、郫斯麦、彼得大帝、华盛顿。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真正的治国之道从是这里产生的。 每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大国,都可以当作我们的老师。西班牙与葡萄牙告诉我们: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别人不会拥有的东西;荷兰告诉我们,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格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还得需要科学与文化思想的支持;法兰西告诉我们: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长时间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则用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更加深刻地证实了法兰西的教训;德意志还告诉我们只有统一完整的国家才能走上强国之路;日本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苏联的兴衰告诉我们:伟大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美利坚合众国告诉我们: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前进道路。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一千年以前的中国》,这里面谈到了中国唐宋的强盛时期,它是这样描述的: “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一千年前的中国城市就已经有很多的福利设施;一千多年前欧洲很乱很穷很落后,美洲未开发、非洲很原始。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 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正朝着成为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高中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讲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案(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2讲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考点内容要求层级 同盟国集团 的瓦解 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 b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c 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后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后果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其影响 d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参战 (1)原因 ①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 ②德国在1917年2月起重新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危及美国利益,推动了美国采取反德的立场。 概念阐释无限制潜艇战 所谓“无限制潜艇战”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海军的一种潜艇作战方法,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迫使英国退出战争。虽然一时取得了很大战果,但等于阻断了美国发战争财之路,促使美国提前宣战,造成战略上的失误。 ③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国希望协约国获胜。 (2)标志: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 (3)影响: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问题思考 材料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和要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我们不为自

愿的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偿。——威尔逊对德宣战演说 思考(1)威尔逊标榜的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其真正目的是什么?美国参战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政策的变化中,可以得出怎样的启示?答案(1)威尔逊标榜的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为世界的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世界霸权。美国参战大大加强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加速了一战结束的进程。 (2)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 2.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3.俄国退出战争 (1)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2)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易混易错正确认识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从帝国主义国家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因为其社会性质的改变。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的攻势 (1)契机:苏俄退出战争。 (2)目的: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 (3)简况:1918年3~7月,相继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但很快受阻。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1)准备 ①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元帅福煦为西线联军总司令。 ②美军陆续开到法国,英帝国各自治领军队也开往前线。 (2)反攻 ①1918年7月,协约国军队在西线发动了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②1918年9月底至10月初,全线出击,突破德军的“兴登堡防线”。 (3)结果:德军连连败退,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3.德国投降:1918年11月11日,在巴黎签订停战协定,标志同盟国集团失败。

大国的崛起观后感5篇精选

大国的崛起观后感5篇精选 《大国崛起》不仅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纪录片,同时也为观众献上了一席豪华的视觉盛宴,7个摄制组分赴欧、亚、美洲9个国家深入采访、实地拍摄,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大国的崛起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国的崛起观后感1 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运用电脑特技复原了大量重要的历史画面,这些画面并不只是为了运用一种新技术到纪录片中而使用的,而是因为运用3D技术复原的重要历史画面可以相当于一种解说词,这些画面本身可以代表一种语言,这样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繁琐的叙述,让观众一看就能明了。比如说,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的这一段,电脑特技复原的历史画面就能很清晰的表现出当时远洋航行的艰难,而不用再写一大堆解说词,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来形容远洋航行的艰难。 片中很多这样的画面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在次就不一一例举了。 任何一件事物都不可能是绝对完美的,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一如《大国崛起》,它也存在一些缺点。 作为一部历史型的纪录片,如果没有新颖独特的观点,只是将一些众所周知的道理再说一遍,那它也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了。 大国的崛起观后感2

美国可谓是一个从蚂蚁到大象的国家,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利坚民族最开始并不是北美大陆首批的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开拓却构建了美洲领土上最大的国家,虽然美利坚合众国不是第一个实现资本主义革命的国家,但是到19世纪末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自15、16世纪以来,不断一个又一个的国家骤然兴盛,成为所向无敌的霸主。历史和全国都能只维持一个世纪左右的霸权,而美国能否打破这个魔咒?而一旦美国轮入,下一个崛起的是否就是中国? 中国不会对世界实行霸权主义,但是,中国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的复兴与崛起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不争现实,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东亚雄狮不单单是觉醒,还要站起来,不单单要站起来,还要让雄狮的咆哮传遍整个世界,经久不衰。 大国的崛起观后感3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女王伊利莎白一世对海洋的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 但国王查理一世却因为坚信君权神授,违背了英国早在13世纪时由《大宪章》所确定的国王必须遵守法律的原则,和议会之间进行了一场为时四年的内战,战败后的查理一世被处死。

中国和日本的比较

中 国 和 日 本 的 比 较 经济121班 1223150101 蒙娜

中国和日本的比较 一、社会制度的区别 (一)、总体社会制度区别 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本:资本主义 (二)、政治制度差异 中国:我国现代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日本: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国家象征,无权参与国政。国会是最高权力和唯一立法机关,分众、参两院。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首相(亦称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选举产生,天皇任命。 (三)、政治文化的差异 中国: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国际主义思想。国际主义体现在外交上,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日本:日本主义作为日本政治文化中的重要特征,与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国际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日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实质是强调大和民族的优越性,主张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国际秩序,不仅排外,且为了本国利益不惜侵略他国。 二、经济体制的区别 中国:从经济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 从政治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由政府有力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从奋斗目标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原则。 日本:第一,政府通过规制对经济实行干预是日本战后经济体制的一个突出特点。第二,政府在工业部门的规制逐渐被弱化。第三,金融系统作为资源集中动员的工具,服务于赶超战略。 三、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别 (一)、发展模式差异 中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2.从传统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和新成本优势。3.在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巨大压力下形成环境友好型与节约型社会。 日本:日本经济增长的动力: (1)技术进步:吸收和创新使得日本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2)劳动力 (3)企业家精神:日本的企业家除了盈利之外,还积极承担部分社会责任,这使得日本的经济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发展。 (4)政策与制度:日本政府扶植私人企业。

周小平美国崩溃论

周小平:美国崩溃论 一:“中国崩溃论”编年史1976年“中国崩溃论”第一次出台,该论调当时就宣称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必将在五年内崩溃”,从那以后每隔五年或十年这样的论调就像地球的大姨妈一样,定时爆发。但传说中的中国崩溃从未到来,反而是“中国崩溃论”的发源地阿玛瑞克(美国)自己走到了崩溃的前夜。我今天这样说,大多数中国年轻人可能都不会认同,但100万个德克萨斯州的美国人肯定认同。因为就在周小平写下这篇文章的同时他们正在走向街头,高呼口号,要求脱离那个“腐朽、糜烂、并散发着体制恶臭”的美联邦。也许美国的崩溃不会那么快发生,但德州事件一定会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被载入史册。并且,只要我们这些八零后、九零后活够中国人的平均年龄(74.8岁)。我们就有希望亲眼目的自苏联之后的第二个“邪恶联邦”政权:美国,在一夜之间解体。也许就在十年后,更为自信和骄傲的中国00后们,还会涌上公园、广场,手捧蜡烛,打着“今夜我们都是德州人。”的横幅,为大洋彼岸那些争取“自由、平等、生存、尊严”而与“邪恶联邦美国”浴血奋战的美利坚人民祈祷。 二:“美国崩溃论”编年史由于美国近三十年来在科学技术、经济实力以及政治体制上出现了严重的内虚,所以它的崩溃已经是历史的必然,即便再优秀的政治家也无法阻挡或逆转这一趋势。长久以来,美国的政治体制是建立在其美元霸权的基础上,而美元霸权又是建立在美国军力霸权的基础上,而美国军事霸权则是建立在最为核心的科学理论以及工程技术之上的。

美国的科学技术不是白来的。在美国建国初期,不仅没有技术,反而只能靠出口基础半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为主,经济模式非常落后。当年整个美国南部地区都密密麻麻地种满了橡胶,北方几乎全是重污染型的大型矿山和粗炼厂。这些橡胶园主和粗炼厂源源不断地把橡胶产品、低端商品输送到英国,换成纸币。但是在这一看似吃亏的经济模式背后,其隐含的巨大的利润刺激美国人开始进行山寨和模仿。一时间“made in usa” 以山寨、廉价、质低、血汗工厂、而闻名于世。而在美国本土和英国学术界,“美国崩溃论”也同时喧嚣尘上。他们一致地提出:“美国的经济类型就是掏光养贿型,耗尽美国资源最终只能换成英国人的纸币,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大国,必将在五年内彻底崩溃。” 这一切的一切看起来就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很像。然而美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低福利还是吸引了全球资本的目光。“资本是逐利的,它不会区分国界。”很快,全英国的制造业纷纷像美国疯狂转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人赫然发现美国人已经悄然崛起!由于美国长年累月从事低端产品加工,积累了极其庞大的实体工业基础,在这无数实体、低端的坚实基础上,无数英国人想都不敢想的创新和尖端科技开始在美国本土爆发。不仅如此,全世界能制造飞机、坦克、大炮

大国崛起观后感300字

大国崛起观后感300字 本来西方大国还应该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可能这些国家的历史还不够典型;而像荷兰那样的小国,却被列入大国行列,显然影片对大国的定义,并没有以国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来衡量。 那么,该片所定义的大国,有什么共同点呢? 一、曾经有过(或正在经历)对外扩张的历史或现行; 二、曾经或正在称霸世界、或进行殖民统治; 三、曾经经历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四、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 五、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包括正反两方面)。 影片所介绍的九个国家,基本上都具备上述的条件。相比之下,我们中国虽然是个东方大国,但却不能“入围”世界大国之列,连日本都不如。什么道理呢?因为在过去的几百年间,我们几乎不曾具备上述大国标准中的任何一条,而只是大国列强的蹂躏对象和殖民地。 那么,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像日本那样,学习西方、进而赶上和超过西方呢? 有人说,我们的制度不行;有人说,我们的人才不行;有

人说,我们的科技不行;有人说,我们的教育不行;甚至有人说,我们的人种和民族性格不行。“狼图腾”一书就指出,农耕社会使汉族人天生就养成了“羊”的性格,恐怕连山羊都不是,属于绵羊。别说像成吉思汗那样横扫欧洲了,一见到日本兵打过来了就哆嗦,当汉奸、伪军的中国人就多达几百万,比日本侵华军队人数还多(按照曹-刚-川文章的说法,当年被我军歼灭的日军和伪军的比例是一比二)。不仅如此,台湾还有不少中国人去充当日本兵,到东南亚为日本人卖命,李-登-辉的胞兄不就是当了日本兵、死在菲律宾的嘛! 所以,别人敢于看不起我们、欺负我们,是因为我们自己太软弱、太缺乏民族气节。一个人,总想委曲求全、不敢得罪人,是不会有出息的;一个民族,不敢冲向世界、征服世界(通过合法途径),就不会强大起来。 说我们的制度不行,可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没有中断,国家没有分-裂,证明历代的制度还是起到了维护主权和国家统一的作用。说我们的人才和科技不行,可是四大发明是中国的。没有火药,就没有热兵器和火箭,没有指南针就不能发现新大陆,没有造纸和活字印刷就无法产生信息产业,说明中国的古代文明是辉煌的。 那么,是否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存在问题呢? 我比较同意从这两个方面去寻找落后的原因。 首先,我们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

浅谈中日文化的差异

浅谈中日文化的差异 班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132 姓名:薛珂珂 引言: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在吸收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自己独的语言和特有的文化。反映中日文化差异最突出之处,在习俗方面,如,见面问候的差异:在中国特别是男士,很多场合下是通过握手来表达问候;而日本人之间问候,鞠躬是最基本的礼节;其次就是在饮食方面的差异;最后是两国在节日上的异同。 自古以来中日两国就有“一衣带水,两襦咫尺”之称。但是日本是日本,中国是中国.日本的文化不是中国文化,中国的文化也成不了日本的文化.假如非要说什么日本的文化是传统中国文化的继承者恐怕不仅是不尊重中国文化,也是对日本人的极端不尊重.所谓大化改新前后,日本大规模吸收中国唐朝文化,并利用汉字造日文,大规模吸收中国的技术和制度,由此得出中日文化同宗同源,是极不负责的想法,既对中国不负责,也对日本不负责。日本曾吸收中国文化这不错,但理智的来说,中日的文化只是略有历史遗留下的少许相似之处,不能相提并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中日文化的异同之处。 一.中日习俗中“见面礼”比较

中日两国都被誉为“礼仪之邦”。让我们看看两国在这方面的异同: 在中国,特别是男士,很多场合下是通握手来表达问候。与人初次见面,熟人久别重逢,告辞或送行均以握手表自己的善意,因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见面礼、告别礼。有时在一些特殊场合,如向人表示祝贺、感谢或慰问时;双方交谈中出现了令人满意的共同点时;或双方原先的矛盾出现了某种好的转机或彻底和解时习惯上都是以握手为礼。这样既可以表现出人们的基本礼仪,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礼仪来化解一些矛盾,使大家可以和平相处。 而在日本,鞠躬是最基本的礼节。鞠躬也有很深的学问,地位低的人首先鞠躬,而且鞠得最深。鞠躬鞠得愈深,鞠得愈久,所表示的尊敬、感谢、恳、敬意、谦恭、悔悟等等的程度就愈强烈。 二.中日“饮食”比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日两国在饮食方面也存在着许多的异同之处。 相同方面 1,中日两国的主食都以大米为主,大米在中日两国饮食文化中均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日两国均认为大米是理想的主食。中国是农业大国,南北方人都喜欢吃大米,特别是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而且这一习俗历史悠久。北方人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制,虽以小麦、小米、大豆等杂粮为主,但如有大米也很爱吃。而日本自古以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加之气候土壤适宜稻米生长,所以整个大和民族一直食用大米,并把大米品种改良得好吃、好存,使日本民族以大米为主食,并钟情日本大米。

大国崛起大国模式

中国模式概念、特点、面临的挑战 中国模式:特指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时间界定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三十年,但主要是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为历史起点,以实行渐进式改革道路为基本路径,以成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特征,以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证,以实行改革开放和不断创新为发展动力,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国家现代化为根本目标。 特征: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2、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3、实行渐进式改革道路。 4、成功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泛指的“中国模式”可以细化为中国的经济模式、政治模式、文化模式,甚至这一模式背后的文明价值观,主要是指中国社会的一种发展模式。中国模式的特殊性除了形成寻求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的经济模式外,政治模式和文化模式也渗透其中,几者相互影响。需要指出的是,要全面地探讨“中国模式”是个复杂的工程,本文中提到的中国模式主要基于中国的经济模式。当然,经济模式是相对最表象也是最易把握的,而政治模式和文化模式会如同两条潜伏的红线始终如影随形。总的来说,“中国模式”特点明显、挑战严峻。 “中国模式”的特点:1.政府强势和集中高效。 2.对外开放和学习其他模式的成功特质。 3.不断修正的形式由集中高效的特点还能引申出“摸着石头过河”的特征。 4.较强的务实性与较快的适应能力政府主导模式让中国在面对意外情况时拥有较强的务实性和较快的适应能力 5.渐变发展过程,稳定国内局势“摸着石头过河”与“循序渐进”发展特征相辅相成。6.把握全球化浪潮的机遇。 挑战: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政府主导型经济是“中国模式”的一大特点,中国经济长期依赖政府的经济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自动削弱了“看不见的手”。 2.“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三十年来,中国低廉的人力成本在全球化进程中为“中国模式”提供了“人口红利”,然而,中国面临的现实是在不到十年后“人口红利”期的关闭。3.民众心理问题。 4.环境和能源问题。 展望: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在金融危机中影响力快速提升,是不争事实,但“中国模式”的确面临诸多挑战,有的甚至相当迫切和严峻。总结其特点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今天,我们谈论“中国模式”,如何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才是题中之义。未来的“中国模式”应该是一个不断开放和普世化的模式,不拒绝任何先进的人类经验和其他模式的成功之处。我们不赞成一味吹捧“中国模式”的优越性而遮蔽了其严峻的缺陷和挑战,我们更反对狭隘地将现有的“中国模式”认为是中国的未来之路,而全盘否定其他模式。封闭和夜郎自大的心态,一百余年来,几次死灰复燃,中华民族不能再走这种老路。人类是在相互学习和总结中进步,在不断调整和改造中上升。过去“中国模式”成功很大程度在于不断地融入“欧美模式”“日本模式”等在内的全人类好的经验和智慧,以积极、开放的心态迎接全球化。那么,未来中国经济或社会要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依然必须学习已经证明成功的“普世经验”和“普适价值观”。反之,要想让“中国模式”被世界认同和得到推广,也就是说自身能具有普世性,

学案之三十六

学案之三十六 考点三十二俄国十月革命、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和列宁 一、考查要求: 1.了解二月革命 2.概述《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等十月革命中的主要史实 3.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体会革命导师列宁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积极探索的精神 5.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 6.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7.了解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8.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9. 体会列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勇气和求真务实的创造精神 10.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11. 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12. 体会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壮举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创新精神 △涉及教材:必修一专题八第三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必修二专题七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和选修四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必修一专题八第三课中的“革命前夜的‘火星’”一目和选修四第五单元第三课中的“年轻的反叛者”一目不做考试要求 二、概念梳理: 1.二月革命 2.《四月提纲》 3. 七月事件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5. 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6.《布列斯特和约》

7.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8. 新经济政策 9.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动(注意与一战期间的德国基尔港水兵暴动) 10.国家资本主义(注意区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1.布尔什维克党 三、练习 .1.美国学者R.R.帕尔默在其著作《世界现代史》中说“如果列宁没有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并且传播到俄国去的话,那么马克思的思想就可能变成欧洲的普通思想”。列宁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的最主要贡献是 A.领导创建了布尔什维克党 B.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C.提出并实践了“一国胜利论” D.主张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2.“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能互相印证的有:①十月革命的胜利,决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 ②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③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 C3.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

大国崛起观后感七篇

《大国崛起》观后感一 因为不常看电视,《大国崛起》系列纪录片在央视2套播出结束当日,我才知道有这么个系列片。在网络几个褒义词的鼓励下,我到央视网站上去看这个片子。当天就看了两集——西班牙葡萄牙强国史、荷兰强国史。而后几天,陆续在央视重播中看了德国、日本强国史。 对这一系列片子:感触颇深。作为一个曾经强大过的封建帝国,在150年前还轻视西方列强并将其称为“蛮夷”的“大国”,作为一个常常将5000年历史、地大物博挂在嘴边的“自恋者”,这次终于没有将自己放在一个“世界大国”的地位。而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称为“九个世界性大国”,摈弃了自大的心理,实在难能可贵,值得称道。 倾3年之力、集百余位专家智慧的这部纪录片,将大国崛起之路,在这个时候展现在我们所有中国人面前,不能不引起这个国家的公民的思考。我们国家的这个时刻,正是中国走在崛起之路初级阶段的关键时刻,正是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时刻,正是中国在其越来越强大的路上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刻,正是中国在其强大之路上寻找属于自己方向而又找不到坐标的时刻-----我想,凡是看过这个系列片子的人大抵都会地头思索:中国的强国路在何方,中国的强国梦是否能实现。思索中,满怀激情,然而,不能怀疑的是,我们仍然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

显然,这个片子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展示9个强国的历史,而在于反思这9世界大国如何崛起并且衰败,在于指导中国将如何走向持续的强大而立于不败之地,在于引导更多的人思考面对机遇中国该如何探索寻求自己的发展之路。现在,传统媒体、网络、各种公众场合都不约而同地在谈论这件事情,这个片子引起这样的关注,说明它已经成功。它的眼光、气魄、密集而又精华的知识、即使而又尖锐的问题的确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空间。 然而,除了讨论国家,讨论崛起之外,我也会想到一个严肃而又现实的问题,就是说,一个世界国家的崛起和它的国民的幸福程度是成正比的么?答案显然不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级的大国时,它的国民并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可能它内心存在强国的自豪,但是他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着眼于实事。日本在明治维新时,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社会也同样出现了混乱,大久保利通政府将很多国家财产几乎零价送给财阀,导致了社会的巨大的不公平,并造成国家裂痕的产生,大久保利通最终死于非命。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德国,当德意志帝国不断强大的时候,他们将更多的财产使用在军事上;二战之时,希特勒可以说是为了德国的更加强大,但是他带给德国的灾难同样是令人惊心动魄的。 而当一个国家并不是世界级大国的时候,也许也并不追求世界大国的时候,它的国民也许是最为幸福的。英格兰莱斯特大学心理学家怀特根据178个国家的数据和100项研究成果,撰写了一份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报告说,丹麦是世界上幸福感最强的国家,排在丹麦之后

浅谈中日文化差异

浅谈中日文化差异 摘要: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有着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日本人也曾经那么热情深入地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并把中国语言和文化引入到了日本本土,日本的每一样东西,每一种习俗,似乎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经过几千年日本的发展,他们有了自己不同于中国的独特的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在于礼仪文化、饮食习惯和文字上。 关键字:文化差异、礼仪文化、饮食习惯、语音文字差异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同个国家南北地区的文化尚且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更别说两个不同的国家了。即使日本的文化都是源于中国,如今,作为两个不同的国家,在文化上绝对会有差异。现在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中日文化差异。 1、中日礼仪文化比较 中日两国都被誉为“礼仪之邦”。在中国是特别是男士,很多场合下是通过握手来表达问候。与人初次见面,熟人久别重逢,告辞或送行均以握手表示自己的善意,因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见面礼、告别礼。有时在一些特殊场合,如向人表示祝贺、感谢或慰问时;双方交谈中出现了令人满意的共同点时;或双方原先的矛盾出现了某种良好的转机或彻底和解时习惯上都是以握手为礼。这样既可以表现出人们的基本礼仪,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礼仪来化解一些矛盾,使大家可以和平相处。 而在日本,鞠躬是最基本的礼节。鞠躬也有很深的学问,地位低的人首先鞠躬,而且鞠得最深。鞠躬鞠得愈深,鞠得愈久,所表示的尊敬、感谢、诚恳、敬意、谦恭、悔悟等等的程度就愈强烈。日本人初次见面对互换名片极为重视。初次见面不带名片,不仅失礼而且对方会认为你不好交往。互赠名片时,要先行鞠躬礼,并双手递接名片。通常是地位、年龄低的人先递名片。到日本人家里作客或到公司拜访客人,要预先约定时间,还有日本人有赠送礼物的习惯,拜访亲朋好友、出席宴会、旅游带回来的土特产,通常是一些很便宜的东西,礼不在厚,礼物的包装就很花心思,为的是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向对方表示自己的心意。 中国人送礼成双,喜欢2、6、8、9等数字。日本人送礼一般是奇数,通常用1、3、5、7等,并且日本人很忌讳“9”和“4”。按日本习俗,向个人赠礼须在私下进行,不宜当众送出。日本人禁忌绿色,礼物忌送手帕、梳子、荷花等;探病的时候不能送带根的植物。 中国人也注重礼仪规范,在正式场合也要正装,要求并不太严格,而日本人非常注重礼仪和服装。不同的场合要求不同的服装,特别是男性,必须穿一套正规的西装。在日本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参加婚礼和葬礼的时候,男性都是穿一套的黑西装。怎样分辨才知道是参加婚礼还是葬礼呢?要从男士所佩戴的领带来区分。参加葬礼的都必须系黑色的领带;参加的婚礼的就会系一个蝴蝶结领带,或其他颜色的领带。 2、中日饮食习惯比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和日本由于地理位置相近的原因和历史交流,两国的在饮食习惯方面有许多共同语音,但是不同点也有很多。中国饮食与日本饮食,同属东方文明的产物,具有含蓄,优雅的特点。在日本文化中,很大一部分承袭自中华文明,饮食也不例外。然而,大和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思维的民族,特定的地缘环境,有限的自然资源,促使他们不断创新,进而独树一帜,这都源于大和民族对自然,对人的独特领悟。 日本料理尊重的是发挥材料本身的味道,根据情况生吃就是最好的选择,比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习题2()华东师大版

填空题 (一)、印度独立和发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解放运动先后席卷亚非拉各州 土崩瓦解。 2、在亚洲,印度人民在“圣雄”的旗帜下,经过长期斗争获得新生,年8月,根据, 和宣告独立。 3、印度独立后,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初期,试图走尼赫鲁式的道路,发展国有经济,优先发 展限制外国资本和商品进入,鼓励垄断,压制竞争,实施内向的工业化战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印度经济发展落后于和大多数国家,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大力调整政策,实行开放和经济的政策,扭转了长期停止落后的状况,综合国力有了较大增强,成为亚洲一支具足轻重的力量。 (二)、韩国和新加坡的崛起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以落后的为主,新加坡仅是从事的港口城市,但60 年代,他们抓住西方发达国家实行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迅速成为新型的。 (三)、非洲年 1、年,对非洲人民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有个国家获得独立,沉重打击了,这一 年被称为 2、非洲年之后,又有许多亚洲国家走向新生。由于长期受殖民主义掠夺和压迫,非洲国家在发展经济、 推进民主化过程中困难重重,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诸多曲折,年,西方非洲独立,标志着在最终崩溃。 (四)、巴拿马运河的收回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普遍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步伐,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绩,、 等国曾出现过。古巴人民在的领导下,推翻了独裁政权,走上了,在古巴人民的领导下,收回运河区斗争不断加强。 2、年,被迫与巴拿马政府签订归还的新条约,取消永久占领运 河的特权,规定到年年终巴拿马完全控制运河区。

3、 年12月31日,美国把运河及运河区正式交给 。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取 得了完全的胜利。 选择题 1、某校准备邀请一学者作报告,下列适合出现在海报“内容”中的是 A .《蒙巴顿方案》出台 B .巴以边界划定 C .纳米比亚独立 D .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2、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A .埃及独立 B .印度独立 C .纳米比亚独立 D .古巴独立 3、.帝国主义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 )D A .埃及独立 B .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C .非洲独立年 D .纳米比亚独立 4、. 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通过第1973号决议,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随后西方多国部队开始了对利 比亚的空袭行动。这一事件距离非洲最后一个国家纳米比亚宣告独立仅仅 A .59年 B.51年 C.48年 D .21年 5、.2010年足球世界杯在南非举行,一时间非洲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大地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下面关于 非洲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 B.1956年纳赛尔宣布从西班牙殖民者手中将巴拿马运河收归国有 C.非洲曾经是三角贸易的受害者 D.20世纪90年代,南非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 6、.欧洲殖民者奴投非洲长达500年历史结束的标志是 A.纳来比亚独立 B.埃及独立 C.南非独立 D.阿尔及利亚独立 7、.下列不是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事件是 ( ) A .欧洲联盟的成立 B .科索沃战争 C .非洲独立年 D .纳米比亚的独立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3篇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3篇《大国崛起》是2006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首播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 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下面是师达教育网为大家整理 的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3篇,欢迎参考~ 篇一: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大国崛起》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 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 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这些不同篇章的文字和片段留给我的是深深的震撼……  放眼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的葡萄牙,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一个省 份,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 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航海时代。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 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最终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我们 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 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他用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向全世界证明着他们的力量 不可小觑。 再观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记得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曾说 过:“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 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难怪德军总参谋长毛奇早就自豪的说 过:“德国的胜利早已在小学生的讲台上决定了!”我们从中可知,国家总在不断的发展,而人类短暂的生命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漫长的历史,人类渺小的功绩永 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的莫大的荣耀。所以,培育下一代的幼苗是迫在眉睫的任

大国崛起读后感2000字3篇

大国崛起读后感2000字3篇 篇一: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是一本气势恢宏的书。花一周时间读完,仔细品味,过程中有很多感悟与惊喜,感悟在两三年之后再次接触这几个大国的沿革变迁,确实好的书多次读每次都是不同感觉;惊喜在我好久不读历史书了,这次读这本书竟然发现我在半年之后,还是对这些历史有着较充分的兴趣,半年前读了本关于宋代的简约介绍的历史书。《大国崛起》是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历史的书。书中提到的9个国家的崛起历程,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国家崛起的震撼,更多的是一国家如何在顺应发展潮流中通过经济的崛起从而实现国家崛起的思考。《大国崛起》浓缩了海洋时代上出现的各个强国发展的精华,让我再次感受的强国的不易。 葡萄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许多省份,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走向全球的大航海时代。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最终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他用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向全世界证明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德国,在这个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我们从中可知,国家总在不断的发展,而人类短暂的生命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漫长的历史,人类渺小的功绩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的莫大的荣耀。所以,培育下一代的人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赢得其它国家人们的尊敬。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我们有韧劲,却缺乏思考、也缺乏自省;我们有力量,却缺乏动力,也缺乏勇气。恰似德国在二战后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行为,最终才得到了全 世界的原谅与支持,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集中营纪念地长跪忏悔,真实地展示了这样的精神。那么只有正视历史,直面失败,历史才不会重演,成功才会到来。在务实上,我们做的比起别国也差的很远,搞浮夸,搞假政绩,搞表面繁荣等等无用的行为,根本不能从本质上,从实际上提升我国的国力。所以我们始终只能从面积和人口上说是一个大国,而从人均数据上讲却不能说是一个强国。 对于中国乃至任何一个国家强大的战略,我有个简单的体会: 一是重视科学和教育。回顾五百多年来大国发展的历程,思考九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都离不开重视科学和教育,尤其是德国。德意志民族诞生了黑格尔、康德、马克思、贝多芬、歌德等思想界和艺术界的伟人,而位于柏林的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精心培育下一代是历届德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高度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文明。德国再次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大批杰出的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工程技术领域,这也奠定了德国现代工业的基础。今天,德国生产的汽车、电子、通讯等产品遍及全球,世界各国的青年学子都喜欢到德国留学,今天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令人叹服。 二是选择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在于几百年来,西方主要大国的强盛无不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选择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放眼欧美大国,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霸

大国崛起之路

大国崛起之路 中国占世界人口20%的国家,始终没有被认为是一个现代的大国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任何一个伟大的国家就像一个美丽的火焰,是否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还要看有没有所需的干柴,而主要的干柴是国民的素质和健康。 具体说到素质和健康就是教育和医药,有些人会说需要把国家的军事力量考虑在里面,我认为军事力量只是成为一个国家的根本,没有军事力量算不上一个国家,它最多也就是一个傀儡。而大国的前提是你必须要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所以军事力量不能算是成为大国的条件。 所以我国要想成为一个大国,首先要从教育和医药两方面入手。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面有着极为紧密和深刻的本质联系,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亚洲国家均把教育作为消灭贫困,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民族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有关研究报告指出,战后日本的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为世界所瞩目,究其原因可归纳为教育的迅速发展,正是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的进步已从单纯依靠人口数量的增加转移到依靠人口素质的提高,从依靠体力劳动转向更多地依靠智力的开发和技术的革新,教育在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有句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 人的一生可以不读书,但不可以不学习,不接受教育。虽然读书是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它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唯一途径。我们接受教育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做人,然后才是做事。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潛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具备健康人格的现代人,或者说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从这个角度而訁,教育决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应当是一种综合人文素养的大智慧,是立国之本。 无论社会、学校和家庭,最为缺乏的就是人性教育,仿佛这个时代只有经济利益的驱动,让人看到的只是金钱和物质的消费,很难领略到人文科学的发展魅力。一个人和一个地方的发展到最后都是归根于人文的提高和品位的差别上。现在我们的学校课堂里缺少的就是人文教育,这其中包括人的人性和灵性。人性教育讲究的就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和情感,而灵性开发追求的就是人类最了不起的原创性和思想性。我们应该清楚,人文教育的失缺将会导致科学越发达人类越野蛮的可怕后果,这就是在异化人性,扼杀灵性。 当前的中小学过分重视智力培养,忽视了情感教育,是一种严重的本末倒置。让人发现今日的学生很聪明,却在聪明中难以获得道德和情感的东西。他们的贪婪和掠夺表现得尤为强烈,他们如何做人和爱人,尊重人和帮助人,已经逐渐淡去,这不能不使人担忧和感到后怕。 一个人缺失了感情或没有情感,没有健全的人格人性,没有健康的人文教育,其知识和技能只会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的东西。因此,教育应当面向人性,面向爱和真、善、美。一个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也给人文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人文教育理当更人性化地在经济建设活动中获得发展的资源和发挥积极广阔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看,工业的迅速崛起,不仅给人类生活带来繁荣,也为社会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商人的活动也由此更加频繁,在这活动中文化的传播也结出丰硕的果实。 我们要永远做学生,是因为学习能改造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品位。但我们知道,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是源于人的工作太忙,学习太累,诱惑太多。本该安分的人不安分了,本应健康的人不健康了。在我国很多人群中不喜欢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认为读书不仅读不出钱来,还是件耗时费力的事,甚至有人嘲笑不读书的人挣读书人的钱。这种事实,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不读书的人挣钱挣得比读书人潇洒。 根据国情和体制,中国有很多读书人不但没有读出名堂,而且读出了悲哀和痛苦。本是求得精神快乐和解放的读书,在物欲横流的江河中,诱惑成以读书达到为满足个人物质需求的目的。读书使人安宁的心情没有了,读书本应该使人减少浮躁,但却更加使人浮躁了。 在今天既经济又实惠的社会里,扎扎实实做事情的人少了,诚诚恳恳待人的同志见得不多了,人文科学的东西已大大的贬值或失缺了,而走捷径、找关系、问门路,投机取巧的人多了。中国的优良传统和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