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及答案

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 )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

D.一切思辩的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

A.掌握基本理论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人求教

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

A.实际存在

B.运动变化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D)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7.时间和空间(C )

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

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 D)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2.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D )

A.真相是客观存在的,假象是主观想像的

B.真相是表现本质的,假象是不表现本质的

C.真相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表面

D.真相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4.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在强调(B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5.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 A)

A.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B.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C.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D.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

16.在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多数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定是非

17.人类与动物界的最根本的区别是(D )

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

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

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无宗教信仰

D.人类会制造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动物则不会

18.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D )

A.自然条件的单纯富饶

B.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

C.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

D.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9.人口因素可以(C )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20.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2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 )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22.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B )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D )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

B.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

C.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D.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5.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D)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6.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C)

A.政治路线

B.组织路线

C.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D.思想路线

27.在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C )

A.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B.社会制度的先进或落后

C.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

D.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或错误

28.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C )

A.社会秩序的稳定

B.民主程度的提高

C.生产力的发展

D.自然环境的改善

29.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 )

A.个人对社会所作奉献的多少

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C.个人知识才能的多少

D.个人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3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D )

A.两个不同的阶级

B.两条不同的道路

C.两种不同的结果

D.两种不同的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

3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这是因为(ABC )

A.它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的重要观点

B.它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

C.它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

D.它把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汇集起来

E.它把现代社会科学的成果汇集起来

32.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说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有(ACDE )

A.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B.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就搞好了

C.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互相促进、互为条件

D.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要协调发展

E.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

33.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ACE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34.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ACE )

A.否定是自我否定

B.否定与肯定的区别

C.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D.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抛弃

E.否定是“扬弃”

35.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ABCD )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E.第二性与第一性的关系

3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作用的有(BD )

A.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人口状况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C.人口增长的快慢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E.人口的结构和人口分布状况决定国家的强弱

37.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有(BCD )

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

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C.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

D.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E.政治上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38.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选择革命的形式和道路的基本原则有( )BC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惟一形式的原则

B.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由各国共产党自己决定、反对国际组织发号施令的原则

D.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的原则

E.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则

39.下列各项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有(ABD)

A.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人们的眼界

B.剥削阶级的偏见曲解历史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高

D.认识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

E.保守落后思想的消极作用

40.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是( ABD)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B.人生观是世界观的基础

C.人生观对世界观有重大影响

D.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E.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必然联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

4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7分)

42.简述真理标准的辩证法。(7分)

43.简述劳动在从猿到人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6分)

44.简述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与社会分工的关系。(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的重要意义。(12分)

46.运用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说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意义。(12分)

47.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1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C

5.D

6.D

7.C

8.B

9.C 10.B11.D 12.D 13.C 14.B 15.A 16.D 17.D 18.D 19.C 20.A 21.A 22.B 23.D 24.D 25.D 26.C 27.C 28.C 29.A 30.D

二、多项选择题

31.ABC 32.ACDE 33.ACE 34.ACE 35.ABCD 36.BD 37.BCD 38.BC 39.ABD 40.ACD

三、简答题

41.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7分)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真正把握住了时代的潮流。(2分)

(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的全部优秀成果,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从而成为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使哲学第一次成为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伟大认识工具。(3分)

(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为时代的发展服务,又不断地用新的实践经验充实自身,使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2分)

42. 简述真理标准的辩证法。(7分) 答:(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坚持真理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2分)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是指: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此外没有别的标准;第二,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人们的一切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2分) (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是指:第一,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它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做出确定的检验;第二,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经过实践证实的真理也只具有相对的近似的正确性,还需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3分)

43. 简述劳动在从猿到人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6分答:(1)劳动促使类人猿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从而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这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标志,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2分)

(2)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推动了语言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2分)

(3)劳动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在生产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结成了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人们还从事其他社会活动,形成其他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人类社会。(2分)

44. 简述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与社会分工的关系。(6分) 答:(1)社会分工与职务高低同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说来,一个人所任职务越高、从事的工作越重要,他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也越大,贡献也应当越

集美大学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卷1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什么是虚拟设备? 2.What’s the differrence between a process and a program? 3.What’s Hyper-Treading technology? 4.死锁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5.为什么将文件控制块分成主部和次部两部分? 6.若系统有同类资源m个,被n个进程共享,问:当m>n和m<=n时每个进程最多可以请求多少个这类资源,使系统一定不会发生死锁?为什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操作系统的两个重要特性是: (1) 和 (2) 。 2.只能在管态下执行的指令称为 (3) 。处理机状态由目态转换为管态的唯一途径是 (4) ,管态到目态的转换可以通过修改 (5) 来实现。 3.进程在其生存期内可以处于如下三种基本状态之一:运行态、就绪态和等待态。当一个就绪进程 (6) 时,其状态由就绪变为运行,当一个运行进程被抢占处理机时,其状态由运行变为 (7) ,当一个运行进程因某事件受阻时,其状态由运行变为 (8) ,当进程所等待的事件已经发生时,该进程状态由 (9) 变为就绪。 4.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相对独立的 (10)。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设某计算机系统采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法,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为64KB,页面尺寸为4KB。假设当前进程的页表如右图所示(页表以二进制形式表示),请将虚拟地址8196和2050转换为物理地址。 2.设某计算机系统采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法,内存中为该进程分配4个物理页架, 开始时内存页架为空,假设进程在一段时间内的页面访问序列如下:6,0,1,2,0,3,0,4,2,3,0,3,2,1,2,0,1,7,0,1,请画图表示采用以下页面淘汰算法时的缺页中断次数:(1)最佳页面淘汰算法(OPT);(2)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FIFO);(3)使用过最久的先淘汰(LRU)。 3.在UNIX系统中,设磁盘物理块大小为1KB,每个索引块可以保存256个索引项,请画出UNIX文件的物理结构。假设某文件大小为1028KB,请计算访问以下逻辑块时需要多少次I/O 传输:(1)8;(2)300;(3)16。 4.设有周期性实时任务集如下表所示,用最早截止期优先算法(EDF算法)和速率单调算法(RMS算法)是否可以调度?画出相应的Gantt图。 四、算法设计(每题10分,共20分) 1.设有一个可以装A、B两种物品的仓库,其容量无限大,但要求仓库中A、B两种物品的数量满足下述不等式: -M≤A物品数量-B物品数量≤N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1 2009-06-20 14:21:09|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指_______ A、世界的本原性 B、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C、世界的物质性 D、世界的精神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_______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_______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_______ A、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B、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5、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_______ 1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6、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_______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低级到高级转化 D、由坏向好的方面转化 7、“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_______ A、人的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8、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______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本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9、社会运动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10、社会形态是 A、存在与意识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选项填写在下面对应表格中。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院、系:年级:专业:

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 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答:对。(2分) 生产力是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形成和运动虽然离不开人的精神因素,但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运动变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一定时代的生产力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成为后人进行实践的既定前提。因此,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2分)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错。(2分)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从辩证矛盾的含义可以看出,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2分) 3.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对。(2分)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它也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根据。(2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没有无运动的物质。(2分)任何运动都有它的物质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所谓“纯粹”的运动是没有的。(2分)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物质从本质上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由外部力量的推动而引起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唯心主义则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2分)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

集美大学单片机期末考试试卷 2009

集美大学期末考试试卷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科目单片机原理考试成绩试卷类型 B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对象08电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单片机读写外RAM数据用(1)指令,控制信号是(2)。【B】 A.(1)MOV (2)RD和WR B. (1)MOVX (2)RD 和 WR C.(1)MOVX(2) PSEN和 EA D. (1)MOVC(2) PSEN和EA 2. 8051单片机的堆栈区是向地址【D】的方向生成的。 A.可变 B. 不定 C.减小 D. 增大 3. 80C51单片机地址总线(AB)总线宽度为【D】位。 A. 8 B. 16 C. 15 D. 32 4. 一个时钟周期等于【B】振荡周期。 A.1个 B.2个 C. 6个 D. 12个 5. 十进制数向二进制数进行转换时,十进制数91相当于二进制数【D】. A.1101011 B.1101111 C.1110001 D.1011011 6.程序计数器PC是【A】位的计数器,能寻址64KB的程序存储器范围。 A.16 B. 8 C. 4 D. 32 7.80C51复位的条件是RST引脚保持(1)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复位后的状态:PC值为(2)、SP值为(3)、P0-P3口的值为(4)。【B】A.(1)3(2)0000H(3)06H(4)FEH B.(1)2(2)0000H(3)07H(4)FFH C.(1)1(2)0000H(3)07H(4)FFH D.(1)2(2)0000H(3)60H(4)00H 8. 指令MOV寻址空间是【C】。 A.片外ROM B。片外RAM C。片内RAM D。片内ROM 9. 指令MOVX寻址空间是【B】。 A.片外ROM B。片外RAM C。片内RAM D。片内ROM 10. 当CPU不执行访问外RAM指令(MOVX)时,ALE以时钟振荡频率【B】的固定频率输出,因此ALE信号也可作为外部芯片CLK时钟或其他需要。A.1/2 B。1/6 C。1/12 D。1/24 11. 8051单片机复位信号应从【B】脚接入。 A.P3.2 B. RST C. 8脚 D. T1 12. 8051单片机外部中断0、1( , )在【D】。 A.P0 口 B. P1 口 C. P2 口 D. P3 口 13. 一个机器周期含有(1)个时钟周期,当单片机时钟频率为12MHZ时,一个机器周期为(2)μs。【D】。 A.(1)6 (2)2 B. (1)12 (2)2 C. (1)12 (2)1 D. (1)6 (2)1 14. “MUL AB”指令执行后,16位乘积的高位在【D】中。 A. A B. C C. AB D. B 15. “MOV A, 30H”的寻址方式是【C】。 A。寄存器寻址B。寄存器间接寻址C。直接寻址D。立即寻址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伪指令?伪指令“ORG”、“END”作用是什么? 答:伪指令是汇编程序能够识别并对汇编过程进行某种控制的汇编命令。ORG的功能是向汇编程序说明下面紧接的程序段或数据段存放的起始地址。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题(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 D.一切思辩的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 A.掌握基本理论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人求教 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 A.实际存在 B.运动变化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7.时间和空间(C ) 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 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D )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 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库答案

答案 一、单选题 1、B 2、B 3、C 4、C 5、C 6、C 7、D 8、C 9、C 10、B 二、多选题 1、ABC 2、ABCD 3、ABCDE 4、ABCDE 5、ABC 6、ACD 7、CD 8、CDE 9、CE 10、ABCDE 三、名词解释 1、经济基础: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 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2、理性认识:(1)使认得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材料的抽象和 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关系和整体的认识。(2)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3)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社会进步:是对社会进步发展的总概括,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本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社会基本领域的变化和变革。 四、判断说明: 1、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社会意识形式。 答:(1)此命题是错误的 (2)社会意识从高低不同层次看,可以区分为社会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则是高水 平的社会意识 (3)只有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才是社会意识形态。

2、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的就是真理。 答:(1)错误 (2)这是正确的前提发引了错误的结论 (3)真理是有用的是指它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对象 (4)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真理观 五、简答题 1、简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其辩证关系。 (1)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程度,人们日常物质生活 条件的状况等等。 (2)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成果的体现,它包括两个方 面:智力、文化、方面和思想改造方面。 (3)二者关系: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一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 b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物质 文明的正确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2、简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人民群众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它包含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 大多数,那些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和社会集团

集美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招生学院:文学院/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 科目代码:803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何为赋,比,兴?举例说明。 2,如何理解《桃花扇》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3,举例说明柳永对词的发展的贡献? 4,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思想内容有哪些? 二,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1,试析《离骚》的比兴象征手法。 2,以《长亭送别》为主,试述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的语言特色。 3,试析林黛玉的形象。 三,阅读论述题(共35分) 唐代韩愈《调张籍》诗写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请结合李白,杜甫的诗作,谈谈你的认识。 集美大学200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招生学院:文学院/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新文学与世界文学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科目编号:604 一,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文学作品的类型 2,创作动机 3,文学典型 4,游戏说 5,文学理论 6,艺术概括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伦理道德批评及其特点。 2,简要分析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 3,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4,文学接受活动中共鸣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试析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2,举例论述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3,试述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4,文学体裁有哪些?它们最一般的特征是什么?(以上两份卷都没有笔记)

招生学院:文学院/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 科目代码:803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何为风,雅,颂? 2,为什么说王维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 3,举例说明苏轼词的艺术风格。 4,简述“建安风骨”的主要内涵。 5, 二,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1,为什么说没有董(解元)《西厢》(指《西厢记诸宫调》)就不会有王(实甫)《西厢》(指《西厢记》杂剧)?/笔记-----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形象恢诡的论辩,富有诗意的语言。2,谈谈《庄子》的艺术特色。 3,试析林黛玉的形象。 4, 三,阅读论述题(共35分)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云:“《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请结合《离骚》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认识。 笔记--------屈原生平————放逐————爱国主义思想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中的比兴手法。 集美大学200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招生学院:文学院/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新文学与世界文学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 科目编号:604 一,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文学风格 2,社会历史批评 3,体裁 4,文学 5,艺术构思 6,“陌生化”理论 笔记------陌生化是不有习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而是作者或人物从未见过此事物而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把事物原原本本地描写出来,从而使艺术的描写不会落入“套板反应”产生一种奇特的新鲜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解放思想体现着()。 A.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C.唯心主义与认识论的统一 D.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统一 2、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 3、白天和黑夜之间的先后相继现象是()。 A.必然联系 B.偶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间接联系 4、经济基础是指()。 A.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了的总和 B.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了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5、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A.间接经验 B.社会实践 C.人的意识 D.客观事物 6、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 B.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互相调和的结果 D.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7、真理就是()。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8、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 A.它们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B.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C.它们的实现都是元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 D.它们都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过程 9、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 A.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 B.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10、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规定实践的科学含义()。 A.把实践归结为纯主观的、纯精神的活动 B.把实践看成个人的生活实践或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 C.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D.把实践看成人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的活动 11、所谓系统是指()。 A.组成事物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 B.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 C.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 D.事物之间的复杂性和可变性 12、人的价值的最显著特点在于()。 A.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是客体,又可以是主体的二重性 B.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 C.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主体 D.只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 1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余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1、b )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2、a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3、b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4、d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5、c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6、c )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7、d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8、b )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3、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 A、哲学是世界观的基础 B、哲学是世界观的表现 C、哲学就是世界观 D、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 【】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是 A、专指无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 B、专指被压迫阶级的政治领袖 C、对历史发展起重大促进作用的人物 D、专指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5、哲学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6、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 A、社会革命 B、社会改革 C、科学发展 D、教育普及 【】7、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8、下列选项中,说明了联系具有普遍性的是 A、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监听则明,偏信则暗 【】9、把感觉经验当成世界的本源,这是的观点。 A、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集美大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课件整理(最后整理版)

(1) 自然辩证法名句选读 自然科学家相信,他们只有忽视哲学或者侮辱了哲学才能从哲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因为他们离开了思维便不能前进一步,为了要思维,思维规定就是必要的,而这些范畴是他们盲目地从那些被早已过时的哲学的残余所统治的所谓有教养者的一般意识中取出来的,所以他们一点儿也没有少做哲学的奴隶,遗憾的是吧大多数都做了最坏的哲学的奴隶,而那些侮辱哲学最厉害的恰是最坏哲学的最坏、最庸俗的残余的奴隶。 我们在每一步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绝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培根 培根的实验方法。他不做实验只是指挥,正如他所说:“我只是吹号,可是我不到战场上去”。理想的科学是实验科学。这种科学的特征在于运用实验方法。他说:“一般说来,要窥探大自然的奥秘,除了实验之外,另无门径可入。” “科学认识自然的道路上充满困难”。 无论如何重复偶然的实验,都不能克服这种困难。我们的步履必须有一个线索来领导,而从第一次感官知觉开始,整个道路就必须建筑在一个稳固的设计上。----培根 培根给自己规定的科学方法论使命就是作出这种“稳固的设计”。借此,人们从事实验科学,就像拿工具做工一样。作为“稳固的设计”,实验方法论为实验工作提供程序,避免盲目性和偶然性。培根说,他的实验方法是“学术经验的设计”它表明“各种进行试验的方法”。这些实验方法包括八种: 1. 变化法。改变实验对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实验,包括实质(质料)、 动因和数量三个方面。 2. 延长法。一个实验可以重复和扩展两种方式加以延长。 3. 转移法。它包括:A 、从自然或机遇转移成一种技艺;B 、从一 种技艺转移到另一种技艺;C 、从一种技艺之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4. 反转法。为了证明一个实验所表明的情况的反而就需要把实验 翻转过来。 5. 强迫法。强迫法是对实验施以强制,使实验对象丧失本来具有 的能力,或者使之遭到破坏。 6. 应用法。应用一个实验,实际上也就是机智地把它转移到别的 有用的实验。 7. 结合法。当单个事物没有用或者用处不大时,可通过把他们相 结合而使之有用或更有用。 8. 偶然实验。这是一种无理性指导的盲目程序。这时,想尝试一 个事物,并没有什么理由,而只是从未做过任何试验。然而,甚至在这个地方或许也埋藏着奥秘,因为大自然的事物大都尚未有人踏勘过。所以,甚至一个事物的荒谬性有时也证明是有用的。但是,如果在这里再用上理性,以表明这类实验从未有人做过,而又是有理由去做,那么,这种实验就成为一种绝妙的科学方法。应当记住,启示的实验比获利的实验更加令人向往。 培根在《新工具》中提出了著名的“假象”理论,即:来自人的主观方面的谬误,或者说是科学方法中可能产生的谬误。他把人的理智比作一个凹凸不平的镜子,会把主观的性质掺杂到事物的本性中去,所以从镜子中反映出来的事物是受到歪曲了的、变了色的。因此,必须扫除来自人的主观方面的种种假象,他把假象分为四类:1.种族假象,这是人类所共有的,是源于人的理性特征而发生的错误。指人性的缺陷,即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事物的真相;2.洞穴假象,是来自个别人的心理状态和教育习惯等方面的错误。指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即由于个人天性的不同,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而形成的个人的偏见,它犹如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处的“洞穴”相当于坐井观天;3.市场假象,是由于词汇混乱而引起的错误即人们在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和混乱而造成的假阳 4.剧场假象,是出自错误的理论或哲学观点方面的谬误即人们盲目地崇拜各种传统的哲学体系和错误的证明法则,并将其移入人的心中而造成的偏见。 笛卡尔 笛卡尔的演绎法和数学方法----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的方法论特别强调怀疑精神和数学的重要性。 笛卡尔的演绎法:怀疑法 怀疑法四大原则:1.清晰地原则:任何事物,如果我们心存怀疑,并非清晰而明确地认为它是真的,就绝不要承认它是真的;2.分解原则:把难题尽可能多地区分为它的各个部分;3.顺序原则:从考察最简单、容易理解的对象开始,依次进行;4.全面原则:枚举要全面,必须肯定没有遗漏。3.顺序原则:从考察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对象开始,依次进行;4.全面原则:枚举要全面,必须肯定没有遗漏怀疑法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方法论的“四段图式” 发现的逻辑 普遍怀疑—理性直观---演绎展开---事实验证 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17世纪科学革命先驱之一。近代自然科学之父,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人。 他开创了科学实验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途径。《关于两门新学科的对话》表达了他所创立的新方法。他科学试验的最主要特征是把培根倡导的实验方法和笛卡尔所推崇的数学方法、逻辑演绎方法在自己的科学实践中有机地结合起来。 牛顿 主要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在科学方法论上的成功概言之是他创造性的把实验和数学相结合,数学和逻辑相结合,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用分析和综合把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并赋予整个体系以建立数学化的力学公理系统地纲领。 牛顿的成就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为实际的力学科学创造了一个可用的和逻辑上令人满意的基础,而且到了十九世纪末,它一直是理论物理学领域中每一个工作者的纲领。 牛顿研究方法的特点:一、一切可以诉诸于“力”。他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是和某些力相联系的,对不同领域的现象都追溯到同一的起源—自然力,这是牛顿的基本思想方法。二、运用和创造数学方法。三、继承了弗兰西斯培根重视实验和归纳的传统。 牛顿的“哲学推理法则” 进行科学研究的四条法则: 1.除了那些真实而已足够说明其现象者外,不必去寻找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因为自然界喜欢简化,而不爱用什么多余的原因夸耀自己。从现象去把握简单的原因,这是说自然界和很简单的科学知识应该具有真实性和简明性 2.“所以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于同一原因”牛顿物理学作为人类自然认识史上实现的第一次打综合,其最大 成就正在于把天上运动和地上运动统一了起来。他把一切运动,无论地上的还是天上的,都归因于一种力—万有引力,并用万有引力定律表达这些运动的统一规律。这一综合正是牛顿按照这条法则对经验材料进行归纳的结果。 3.物体的属性,凡不能增强也不能减弱者,又为我们实验所能及的范围内的一切事物所具有者,就应该视为所有物体的普遍性。 4.在实验哲学中,我们必须把那些从各种现象中运用一般归纳而导出的命题看做是完全正确的,或者是非常接近于正确的,虽然可以想象出任何与之相反的假说,但是没有出现其他现象足以使之更为正确或者出现里外以前,

马克思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九 一、单项选择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为准确的答案。每题1分,计20分) 1. 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概念、计算、试验 D.概念、范畴、规律 2.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 C.古希腊唯物主义、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D.古中国唯物主义、近代欧洲唯物主义、现代西方哲学 3.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是() A.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 B.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C.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4.中国宋代著名哲学家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辩证法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5.认识的本质是()

A.人的精神的自我创造 B.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直观反映 C.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特殊物质 6.唯物辩证法的“扬弃”是指() A.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 C.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D.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7.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8. 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形式是() A.唯我论 B.唯心论 C.唯理论 D.经验论 9.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B.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C.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D.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10.“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 1.哲学基本问题是(B)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2."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B)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C) 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马克思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5.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 A、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6.科学证明,人脑是(C) 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 D、思维的对象 7.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D)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B)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9."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A)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 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 10.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C)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D.激变论的错误 1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D)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12.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B)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通俗哲学》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从客观的物质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 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B、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5、某先生病了,家人给他端来香蕉和苹果,他却说,医生让他吃“水果”,不是吃这些。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B、夸大了共性和个性的联系 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 6、“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之所以是错误的,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违背了发展的观点 C、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D、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7、有的人做事情往往急于求成,总是企图“立竿见影”。这样的做法违背了()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D、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8、下列成语与"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诗句包含共同哲理的是()

集美大学 期末考试

2011-2012第一学期考卷及标准答案 集美大学试卷纸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试卷 卷别 A 适用 学院、专业、年级全校所有开课班级 考试 方式 闭卷□√ 开卷□ 总 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 得分 阅卷人 备注: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及判断题即前三题答案,均应填进第6页答题页,否则无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对当代社会公共生活表达不正确的是()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性质的私密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作为共同思想基础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爱国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荣辱观 3、关于理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源于现实但不一定高于现实 B、有许多类型 C、完全是主观臆想 D、一定可以实现 4、关于爱国主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关乎国家强大和民族振兴 B.民族精神的核心 C.反映国家对个人的依存关系 D.是政治要求 5、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描述的是() A.人生观 B.人生目的 C.人生目的 D.人生态度 6、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中( ) A.智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B.德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C.美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D.以上都不对

7、下面不属于人际和谐原则是( ) A.利益原则 B.诚信原则 C.互助原则 D.平等原则 8、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不正确的是() A、扬弃 B、全面恢复道德传统 C、反对虚无论 D、批判继承 9、道德的主要功能之一是() A、沟通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激励功能; 10、“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说的是( ) A.集体主义最基本的道德 B.集体主义较高道德觉悟 C.集体主义道德最高层次 D.非集体主义道德 11、属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是() A、敬业奉献 B、保护环境 C、诚实守信 D、奉献社会 12、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 A、纪律 B、信仰 C、法律 D、民俗 13、职业活动中最主要的法律之一是() A、《法官法》 B、《教师法》 C、《物权法》 D、《公务员法》 14、爱情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具有自然和社会属性,下列哪一项属于爱情的基本要素() A、习惯 B、理想 C、激情 D、智慧 15、下列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是(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A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A) 班级_____学号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P3) 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P12)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P14)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P25) A、人和自然的关系 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5、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C,P25)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6.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P28)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7.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A,P37) A、对立统一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普遍联系规律 8.“沉舟侧半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P41)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9.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P42)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P61)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