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琴俱亡》学生用(3)

《人琴俱亡》学生用(3)

《人琴俱亡》学生用(3)
《人琴俱亡》学生用(3)

《人琴俱亡》

——刘义庆

八年级备课组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字词:俱、笃、而、左右、都、矣、了、索、舆、都、素、径、既、调、掷

2、深厚的兄弟的情谊;

3、简洁的语言。

学习重点:1、3;学习难点:2

学习方法:阅读、圈点标记

学习过程:

相关材料:

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儿,世袭临川王。

作品:《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志人小说。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个门类,较为集中地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性格。《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十八篇来看,《人琴俱亡》作为其中一篇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晋风度。《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新亭对泣、口若悬河、一往情深、别无长物、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等。

一,导入新课

说到亲情,我们总说它血浓于水,并常用紧密相连的身体器官作为比喻,如母子连心、骨肉相连、手足情深等等,亲情是割不断的血肉之情,它是世间最宝贵最真挚的情感。虽然我们也曾听闻曹植悲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更多的还是见证了血肉相连的深厚,一如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人琴俱亡》。

二,自主学习

1,利用工具书,给画线的字注音;解释学习目标1的字词;翻译全文。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2,再读课文,思考并解答如下问题

(1)、子敬亡故后,子猷的感情有哪些变化?结果如何?

(2)、子敬死亡,子猷却不悲不哭,有违人之常情吗?为什么?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子猷对弟弟的深厚情谊?

(三,合作学习

解决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四、探究点播

(1)、子猷开始了不悲、都不哭,到了后来恸绝良久,那么是什么触发了他的情感呢?

(2)、琴不调说明了什么?

(3)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五、反馈提高

课外阅读:〈〈情之所钟〉〉

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刘义庆《世说新语》〉

1、翻译句子:

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2、简“更为之恸”的原因是什么?

3、这篇短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反思

诵读欣赏《古诗两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八年级备课组

学习目标:1、有停顿、有停顿的诵读诗歌;

2、理解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学习方法:诵读、领悟、默写

资料链接: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著有《滕王阁序》。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定向

江淹在《别赋》里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说的是在面对离别的时候,因为不舍和留恋,生出的离别之苦、离别之痛。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但有一个诗人却不是这样认为,他觉得既使千山万水访君难,但只要心在情常在,身处天涯,也依然伴君左右。这个诗人就是王勃,他的友情宣言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目标驱动,自学体验

1、朗读诗歌,画出朗读节奏;

2、解释下列字词,明白其意思,并为画线字注音

之任城阙三秦风烟五津宦游海内比无为歧路儿女

3、读了这首诗,你感觉作者是在写一件什么事?(试试详细分析一下,可以从事件发生的地点、原因、作者的态度这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此诗和别的诗人写法有不同吗?(试试做一下比较,可以从情感态度上分析)

三、同伴互助,合作展示

1、小组内部比读,互相评点,评选出小组最佳诵读者,,最佳诵读者是

2、讨论探究自学过程中不明白的问题;

四、探究点播,归纳提升

1、共同探讨自学环节中的第三个问题,得出以下板书:

首联意境开阔

颔联坦然面对

颈联与友互勉

尾联宽慰勉励

2、本诗的主题: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与知己,体现出 .

五、训练运用,反馈提高

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现代社会,的确已经做到了天涯若比邻,你是如何看待现代社会的这种无地域限制、无等级层次、类型多样的交往方式的?(古人用鸿雁传书来连接彼此,如今的人可以用电话、电子邮件、QQ等联系彼此,这是疏离了还是拉近了人与人间的距离?)

六,反思总结,查缺补露

1、你积累了哪些关于离别的古诗词?试试写出来展示下。

《己亥杂诗》

学习目标:1、有停顿、有停顿的诵读诗歌;

2、理解诗人移情于物的手法,理解诗人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学习方法:诵读、领悟、默写

资料链接:诗人龚自珍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处于封建社会快要崩溃的时代,洞悉朝廷的腐朽昏庸,警惕外国列强的侵略野心,因而渴望改革,写了许多文章,提出了许多办法,然而人微言轻,不被重视,48岁那年,被迫辞官离京,飘然南归。此诗是他南归途中写的315首诗中的第五首。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定向

二、目标驱动,自学体验

1、朗读诗歌,画出朗读节奏;

2、解释下列字词,明白其意思。

浩荡离愁白日落红

3、根据提供的资料,根据古诗的第一二句,你能否想象出诗人离京出城的场景吗?(将这两句古诗改变成一个片段。要写景物描写,即渲染环境;要写人物神态、动物,这样才能表露人物的情感)

4,根据提供的资料,根据古诗的第三四句,你觉得诗人的理想和信念是什么?(你需要分析诗人通过什么来表现自己理想信念的。)

三、同伴互助,合作展示

1、小组内部比读,互相评点,评选出小组最佳诵读者,,最佳诵读者是

2、讨论探究自学过程中不明白的问题;

四、探究点播,归纳提升

本诗的主题:作者移情于物,即是对的赞歌,也表达了自己对的执着追求。

五、训练运用,反馈提高

1、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对落花描写的古诗词有很多,你能例举几个吗?(试试看!)

六、总结反思,查缺补漏

群文阅读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 “至爱亲情”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同步教材,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亲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温暖和感动。 2. 引导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课文:《背影》《甜甜的泥土》《人琴俱亡》《我的母亲》《父母的心》。 《同步阅读》教材:《》《》《》。 教学重点:从本单元的亲情故事情景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分享孩子同步阅 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群文略读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孩子们,人间最美的是亲情。亲情是一轮暖阳,温暖我们那颗潮湿的心;亲情是 一股清泉,洗去我们心头的不悦;亲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悟这足以温暖我们每个人心灵的人间亲情。(出示课件知识树和树干里的“情暖人生”几个字)相信孩子们会用精彩的阅读展示,让这棵大树长出茂盛的枝叶,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学 1 、主题回顾在第三单元的四个亲情故事中,什么样的情感温暖了你的心? 《背影》:父子情深;《人琴俱亡》:手足深情; 《我的母亲》:母爱伟大;《父母的心》:可怜天下父母心。 2 、阅读概览(过渡):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五篇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三篇《河岸——写给父亲》《寄给母亲》《离合悲欢的三天》。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让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并且填写了《群文略读记录表》。请小组相互交流,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可以读一读,再讨论讨论。 刚才老师看了看,同学们填写得都很认真,说明读书很用心,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这三篇文章又是怎样的人间真情温暖和感动了我们? 河岸——写给父亲》——想念父亲 《寄给母亲》一女情深 《离合悲欢的二天》目亲相爱 孩子们读书都非常的认真,也很仔细,我们再来看看这颗知识树,从这颗感动的树上,我们看到了母女情深、目亲目爱都是人间真情。 3 、片段分享与精彩赏析:在这些感人的文章中,一定有些段落或句子打动了你的心?请你找出来先给大家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让你感动?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在你读之前,你应该邀请大家把书翻到哪篇文章的哪个地方,要把它说清楚。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完成1—6。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2)②齐人固.善盗乎()(3)吾欲辱之,何以.也?()(4)④晏子避席 ..对曰()(5)酒酣.()(6)左右对.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 4、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4分) 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5—6(共4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面;食不给,啖③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及至被谗④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往往,每每。③啖:吃。④谗:说人坏话。 5、你认为上文表现了范仲淹哪些高尚的品质?(2分) 6、读了上文后,试写出和“天下为己任”意义相近的一句名言。(2分) 二、阅读《人琴俱亡》,回答下列问题。7-11 共18分

贞观之治练习题

贞观之治 一、选择题: 2.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 B ) A. 权臣当道 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 D. 隋末农民起义 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A ) A. 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3.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A ) 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 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一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以至于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鉴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现在失去一面好镜子啊。”那么这位大臣是:( D ) A. 长孙无忌 B. 杜如晦 C. 狄仁杰 D.魏征 5.“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谁的统治:( D ) A.唐高祖 B. 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6.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C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C.继承唐太宗的政策,重用人才,发展农业,为唐朝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D. 创造了一个新字“曌”(Zhao)。 7.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相似点有:( A ) ①都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②都实行选拔贤才的政策 ③都虚心采纳谏言④都注意戒奢从简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对“房谋杜断”中的“房”解释正确的是:( D ) A. 帐篷 B. 房间 C. 内室 D. 宰相房玄龄 二、填空题: 9.公元_________年,隋朝灭亡。同年,在太原起兵的贵族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动脑筋 11.“明察秋毫”:小明特别喜欢历史,因而历史知识颇为丰富,有“小历史学家”的称号。而他的朋友小奇则是个小马虎,常常将历史人物张冠李戴,假设你是小明,请找出小奇的错误。 ①小奇:唐太宗可真是慧眼识英才呀。 小明:怎么说? 小奇:因为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杜如晦和善断大事的房玄龄做宰相,人称“房断杜谋”。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奇:唐太宗与汉武帝可太像了。他们都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享受的欲望。汉武帝

伊春市五营区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活板》同步练习

伊春市五营区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活板》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注意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读音无误的是()。 白草折狐裘风掣红旗锦衾薄 A . zhéqíu chèqīn B . zhéqiúchèqīn C . shéqíu c hèqīn D . zhéqíu chèqǐn 2. (2分)下列句子中有错误的的一项是()。 A . 敕勒川,阴山下 B .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C . 天苍苍,野茫茫 D . 风吹草低现牛羊 3. (2分)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 .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 .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 .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 (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 臼齿(jiù)茸毛(yóng)蔓延(màn) B . 洗涤(tiáo)凋谢(diāo)遏制(è) C . 牛犊(dú)飓风(jù)濒临(pín) D . 炫耀(xuàn)俯瞰(kàn)肆意(sì) 5. (2分)下列各组划线的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好为《梁父吟》贤能为之用 B . 以光先帝遗德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 . 公等遇雨等死,死国可乎 D .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6.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孰若孤曾不若孀妻弱子 B . 蒙乃始就学久而乃和 C . 卿今者才略二者不可得兼 D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在乎山水之间也 7. (2分)对课文《鼎湖山听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旅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但又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景色的赞美上,而是归结到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B . 本文主要内容是写鼎湖山的泉水,开头一段却首先写山中蒙蒙的细雨和雾气,这是因为雨和雾遮挡了视线,“眼不见,耳则愈灵”,突出了本文“听泉”的特点。 C . 本文主要内容是写鼎湖山的泉水,但文中却用大量的文字写庆云寺的钟声和菩提树,这是因为庆云寺的钟声和菩提树都和佛教有关,这样写更能衬托出鼎湖山环境的清静,突出“听泉”的特点。 D . 课文写景之中注意显示自己感情嬗变的历程:有些怅然——萌生爱意——“顿生雀跃之心”——听中悟理——美好祝愿。 8.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 《世说新语》主要记叙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的逸闻轶事,特别详于士族人物的玄虚清淡 B . 本文的写法不是对人物的一生或某个时期作出详细记载和评价,而是截取其中某个片断作客观的叙述 C . 全文紧扣自改,着力叙述了周处“自改意”的来由和“自改”“的行动 D . 陆云的劝导对周处并没有起到什么重要的作用 9. (2分)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 .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C .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D .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 10.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 卜者知其指意稍稍宾客其父 C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D . 吴广以为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11. (2分)下列朗读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臣/不胜受恩感激 B .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2018-2019年苏教版语文八上《人琴俱亡》word教案

《人琴俱亡》教案 教学设想: 《人琴俱亡》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古文。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至爱亲情”,这其中包含了融注在《背影》中的深深的父爱,蕴含着母爱的《甜甜的泥土》,而《人琴俱亡》则用极为简洁的语言,刻画了王子猷的独特形象,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文章简短、字词难度不大,感情却很深厚,从中我们更能读出魏晋时代独特的士人心态及其情感的个性化表达。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因此通译全文时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进行自学,找出不会之处,合作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探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指导学生自学文言文字词的基础上,要侧重于对文章情感内涵的理解,并通过反复诵读加深体会,力求准确把握、读出情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借助书中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全文。 2.过程和方法 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如,笃、索、舆、径、素、卒、而、了、既、俱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性格形象,感受文中深厚的兄弟之情。 二、教学重点: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了解课文大意, 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性格形象、感受深厚的兄弟情谊 三、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性格形象,感受深厚的兄弟情谊。 四、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点拨,给以适时地帮助。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悟生活。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曹植“七步诗”导入,引出刘义庆的人琴俱亡的深厚的兄弟情。 导语:“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学们听说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同步练习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同步练 习题 第二课“贞观之治” 知识点梳理: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用人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措施。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 民族关系上: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加强国内民族的友好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用人方面: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因为推行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唐朝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了发展,由于唐太宗年号为“贞观”,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措施,被尊称为“天可汗”;他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实质上反映了他重视农业生产;他重用的人才有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因为他采取的种种措施,他被称为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贞观之治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 文成公主入藏 世纪初,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他仰慕中

原文化,几次派使者到长安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注: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朝时期吐蕃是独立的政权,不是唐朝的一部分。 唐太宗步辇图 巩固练习: 小明将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创立科举制度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庶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大伟大 B.认识到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想一想,促使唐太宗徐心纳谏、轻徭薄赋的主要原因是 A.隋亡之鉴 B.有自知之明c.爱民如子D.想树立威信 吐蕃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 A.可汗 B.赞普c.单于D.皇帝 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八年级语文下册《竹溪记》同步练习 苏教版

竹溪记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绝徼海外() 或芟而去焉() 偃蹇孤特() 绝无声色臭味可好() 孑孑然() 蓊然() 裘马() 酣嗜() 吾重有所感矣() 稿死() 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余尝游于京师候家富人之园()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 以其难致而又多稿死() 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 取诸其土之所有者() 余以谓君真不能与有力者争() 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 而能不溺乎其中() 3.翻译下列句子 以其难致而又多稿死,则人益贵之。 译 文: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 译 文: 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译 文: 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译 文:

4.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有(答案不止一项)() A、固齐人固善盗乎(《晏子使楚》) 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 B、素或素不产竹之地 子敬素好琴《人琴俱亡》 C、好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 子敬素好琴《人琴俱亡》 D、贵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 则人益贵之 E、间而间谓余曰 其间千二百里(郦道元《三峡》) F、诸而漫然取诸土之所有 凡诸富人所酣嗜 二、阅读《竹溪记》选段,回答5-10题 余尝游于京师候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有竹据其闻,或芟(同“删”)而去焉。曰:“母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稿而死。以其难致而又多稿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 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其所蓄蓄:搜集 B、奇花石无所不致致:有 C、斩竹而薪之薪:以……为柴薪 D、又稿而死稿:干枯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奇花石无所不致京师人苟可致一竹 B、则人益贵之物去乡则益贵 C、其为园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 D、以此言之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 7.翻译下列句子为现代汉语(4分) (1)母以是占我花石地 译 文: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3《人琴俱亡》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13《人琴俱亡》教学案(无答案)(新 版)苏教版 基本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笃、索、舆、径、素、卒、而、了、既、俱等。 提升目标: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难点:体会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默一默: 1、请给加粗的字注音 病笃( ) 了不悲 ( ) 此以丧矣()索舆来奔丧() 弦既不调()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2、给下面的加粗的字词注释

(1).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3.)语时了不悲(4.)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5.)子敬素好琴,(6).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二、读一读: 1、请大家自由朗读,结合注释通释全文,并概括全文。 设计目的:为了了解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预设: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笃、索、舆、径、素、卒、而、了、既、俱等。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追问:手足情是一个不老的话题,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弟弟子敬间的深情?(建议从文中体现文章主题的重点词句上来解答本问题) 三、想一想: 1、子猷在子敬死后“月余亦卒”,他死去的原因有哪些? 2、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 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通过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理解主题上来回答。)

3、子猷以自己独特的不同寻常的方式悼念了弟弟子敬,独特在哪? (建议描写人物的关键语句来解答本问题。) 四、练一练: 手足情是一个不老的话题,生活中你有没有真切的体会?请用笔写下来200字左右。 34121 8549 蕉I21981 55DD 嗝Rz27339 6ACB 櫋27423 6B1F 欟 T32697 7FB9 羹39394 99E2 駢21619 5473 味28847 70AF 炯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 教案精品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过程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复习预习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一)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1:考试文言文翻译方法十字诀例析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练习题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贞观之治 一、选择题 1.618年,建立唐朝的是() A、李渊 B、李世民 C、李建成 D、李元吉 2.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是()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武则天 D、唐玄宗李隆基 3.吸取隋亡教训,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并“戒奢从简”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武则天 D、唐玄宗李隆基 4.唐太宗实行的下列措施中,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是() A、轻徭薄赋 B、 C、重视纳谏 D、加强中央权力 5.下列被唐太宗重用的人才是() ①魏征②房玄龄③杜如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A、魏征B、杜如晦C、姚崇D、李靖 7.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A、笼络人才 B、维护封建统治 C、做一代名君 D、减少决策失误 8.中国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时期为()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9.“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减轻人们负担②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唯才是举③开通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④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加强行政职能⑤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0. 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唐宗”指的是 (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11.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曾有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伊春市金山屯区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活板》同步练习

伊春市金山屯区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活板》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憧憬(chōng)编撰(zhuàn)甘霖(líng)拈轻怕重(zhān) B . 巢穴(xué)媲美(pì)纤细(qiān)间不容发(jiàn) C . 古刹(chà)锵然(qiāng)倔强(juè)矫揉造作(jiāo) D . 游弋(yì)攒聚(cuán)眼眶(kuàng)汗流浃背(jiā) 2. (2分)选出默写有误的一项是()。 A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 . 一日瀑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 (2分)结合全文,指出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A . 《核舟记》一文选自清代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B . 文章说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 C . 文章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D . “尝贻余核舟一”,这里指的是王叔远把核舟赠送给苏轼。 4. (2分)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 . 星宿 B . 宿舍 C . 住宿 D . 留宿 5. (2分)下列文言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一狼径去(离开)惟危楼一座(高) B . 选贤与能(通“举”)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点点) C .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领会) D . 由是先主遂诣亮(拜访)惠子相梁(做宰相)

历史贞观之治练习题

历史贞观之治练习题 1.唐朝建立的时间是( ) A.589年 B.581年 C.605年 D.618年 2.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吸收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C.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D.人口大幅度增长 4.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bull;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唐宗”指的是(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5.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间起了承前启 后的作用

D.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能力提升 1.下列统一王朝中,定都长安的是( ) ①秦朝②西汉③西晋④东汉⑤隋朝⑥唐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2.下列关于武则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②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③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④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为宰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称赞 ( )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4.下列史实中不属于唐太宗在位时发生的是( ) A.任用姚崇、宋王景为相 B.重视文化教育,设州县学校 C.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D.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5.比较隋文帝和唐太宗,其相似之处有 ①都是开国皇帝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③提倡节俭④都比较有作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9《古文两则》同步练习 (新版)语文版

29 古文两则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列子,名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相传《列子》一书为列御寇著。 2.文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①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慢”同“墁”,涂抹) ②卒逢暴雨(“卒”通“猝”,突然) (2)古今异义 ①匠石运斤.成风(古义:锛子,削平木料的工具;今义:重量单位) ②臣之质.死久矣(古义:对象,搭档;今义:质量) ③志.在登高山(古义:意念,心情;今义:志向,志气) (3)一词多义 【善】 ①伯牙善.鼓琴(擅长) ②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好,妙) 【之】 ①过惠子之.墓(结构助词,的) ②使匠石斫之.(代词,代指郢人涂抹在鼻尖上的像蚊蝇的翅膀大小的白石灰) ③宋元君闻之.(代词,代指匠石削掉郢人鼻尖上的白泥而不伤鼻子这件事) ④自夫子之.死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⑤乃援琴而鼓之.(代词,代指琴) 【而】 ①听而.斫之(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然后”) ②尽垩而.鼻不伤(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 ③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连词,表修饰,可不译) 【为】 ①尝试为.①寡人为.②之(为①:wèi,替,帮;为②:wéi,做) ②吾无以为.质矣(作为) ③初为.霖雨之操(弹奏) 【于】 ①止于.岩下(在) ②吾于.何逃声哉(从) (4)词类活用

伯牙绝弦 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1.师:我们来看一下下面一组成语:(展示) 一琴一鹤人琴俱亡琴心剑胆 琴挑文君琴瑟和好琴瑟不调 琴棋书画焚琴煮鹤对牛弹琴 请大家读一读,找出这些成语的共同点。(成语中都含有一个琴字)2.师:谁能再说几个带琴字的词语。(预设答案:琴瑟、琴曲、琴师、琴意、抚琴、钢琴、月琴、胡琴、口琴、竖琴、小提琴、电子琴……)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一些词语,可以使我们知识视野更宽阔,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3.师:有一个故事千古传诵,流传至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我们以往学的都是现代文,也就是白话文,今天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欢。出示课题:《伯牙绝弦》。谁来读题。指名读,老师评价:第一次就把最难读的一个“弦”字读准了;读得清晰响亮,字正腔圆。让我们一起读课题。齐读课题。 2、了解伯牙,解释“绝”是什么意思?(断绝)“绝弦”是什么意思呢?(割断琴弦)师:“绝弦”表面的意思是“割断琴弦”,其实还指不再弹琴 3、伯牙是名满天下的琴师,应该爱琴如同自己的生命,为什么要绝弦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故事。

二、反复读课文,读出韵味 1、请同学们以自己的节奏大声地读课文,至少读两遍,碰到难读地方的多读几遍。 2、读通顺了吗?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的朗读不一样,光读通顺了还不行,还要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下面我们再来读一遍,这一遍在读的时候,注意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有困难的可以看看大屏幕上的停顿来练练。 3、指名读课文,评价1: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老师还没有作任何讲解,他就能读得这么通顺,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开了很好的头,谁还想读一读? 评价2:读文言文我们要读出停顿与节奏,才能让人感受到古文的节奏美与韵律美。 三、读懂课文,感受知音相聚之喜 1、几遍读下来,你们知道了文章写了哪两个人?板书:伯牙钟 子期 钟子期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钟子期,楚国人,生活在汉水边,是一位以砍柴为生的樵夫。) 2、课文哪句话写出了他俩的的特点?出示:“伯牙善鼓琴,钟 子期善听。” (1)这句话中的哪个词突出了他们的特点?(善)“善”是什么意思?那么这句话连起来就是——

初二语文(上)期末复习专项练习——选择题

初二语文(上)期末复习专项练习——选择题 (用于纠错) 班级:姓名:等第: (一)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瞥.见( pēi )琐屑.(xiè)衣襟.(jīn)吮.吸(shǔn) B.祈.求( qí)骤.然(zhòu)瑰.宝(guī)匮.乏(kuì) C.静谧.(mì)镂.空(lòu)丘壑.( hè)喧嚣.(xiào) D.摇曳.( yè)龟.裂(jūn)脊.椎( jǐ)胚.胎( pī)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雁门太守行》选自《李贺诗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版)。 B.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著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 C.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D.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B.人类所生存的地球,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 C.今天的气温是零下5度,走在大街上,不能不叫人不寒而栗 ....。 D.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目前,扬州市文化市场稽查队发现在例行检查时,一些网吧接纳了未成年人。 B.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 C.为了防止体育活动时间里不发生伤害事故.学校体育教师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 D.你将你的对手变成了朋友,难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完美的战胜吗?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背影》这篇叙事纪实散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本文记叙了作者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B.《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全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C.《最后一课》体裁小说,作者都德,德国小说家。文章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作者刘义庆,彭城人,南朝宋文学家。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6.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只见一只大麻雀,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那条白虫,遂落进那张饥饿的小嘴巴里。 ①及至四顾无人,唰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②口里衔着一条小小白虫 ③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一下两喙相接 ④两只细细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轻跳动 A.④①③②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二)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郝.叟(hè) 捂.手(wù)蹊.跷(qī) 脍.炙人口(kuài) B.婉.转(wǎn) 宁.可(nìng) 祈.祷( qǐ) 重峦叠嶂.(zhàng) C.玛.瑙( nǎo) 眷.恋(juàn) 山岚.(lán)受益匪.浅(fēi) D.龟.裂(jūn)嶙.峋(lín)嫣.红(yān) 如火如荼.(tú)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B.扬州五亭桥的光辉成就,是源自合乎科学原理的精妙设计?还是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C.秋水像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说的就是这份明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练习题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审签: 1.孟宪实教授说:“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最有魅力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的建立者是( ) A .李渊 B .李世民 C .李治 D .李隆基 2.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 A .重视发展生产 B .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提倡节俭 D .注重任用贤才 3.制度创新是巩固统治的有效保证。如图反映的隋唐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是 ( ) A .分封制 B .三省六部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4.“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重视纳谏 B .吸取隋亡教训 C .轻徭薄赋 D .结束割据混战 5.“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她改名为‘曌’,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她”是( )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6.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历史上,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7.某校七年级的孙丽同学想制作一期“开元年间名臣榜”的手抄报,下列人物能够入选的是( ) ①姚崇 ②房玄龄 ③宋璟 ④魏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这个盛世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 D .开皇之治 9.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 ) A .虚心纳谏 B .轻徭薄赋C .科举选才 D .微服私访 10.《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 .重用有才能的人 B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D .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11.(2018·岳阳)“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是评价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的统治( ) A .武则天 B .唐太宗C .唐中宗 D .唐玄宗 12.(2018·甘肃)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经常以隋亡为诫,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到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材料二: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哪些贤臣的辅佐?(至少写出两位) (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在她的统治期间,她采取了哪些举措来巩固统治和推动社会进步? (3)材料三中的诗歌是对唐朝哪个繁荣盛世局面的描述?材料二中人物在材料一和材料三两个治世局面中间起什么作用? (4)上述材料中涉及的三位唐朝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上有何共同之处?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

哈尔滨市道里区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29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哈尔滨市道里区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29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12题;共72分) 1. (10分)给下列词中的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阵崩殂陟罚藏否以遗陛下攘除 quēwěi sùzhēn zhuó 裨补________漏________自枉屈________夜________损益 2. (6分)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是_______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3. (4分) (2019九上·宁波月考) 回忆所学释词意。 ①春和景明________ ②不以物喜________ ③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 4. (3分)读课文《人琴俱亡》,你能结合下面句子补出省略的词语吗? ①何以都不闻 ________消息? ② ________便径入坐灵床上。 ③ ________月余亦卒。 5. (1分) (2017七下·北京月考) 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逢入京使》 6. (12分)给下列字词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崇祯更定更有痴似相公者拏一小舟拥毳衣雾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沆砀长堤与余舟一芥铺毡对坐强饮喃喃 7. (10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8. (5分)阅读《卖油翁》,文章为什么详写卖油翁酌油过程? 9. (5分)文中有很多两两对称的句式,请找出来,并说说这种句式的作用。 10. (6分)按照要求填空。 ①《醉翁亭记》中“________ ,________”为全文写景抒情奠定了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 ②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四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11. (5分)根据下列情景,以“树”为重点,用描写手法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20个字。

海南省白驹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人琴俱亡》教学设计含教后反思 苏教版

13课《人琴俱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顺畅的疏通文意。简单了解《世说新语》。 2、注重朗读语气的把握和语感的培养。 3、在古代和现代社会背景下对子猷和子敬之间的感情进行考量。培养学生重情重义,感受兄弟之间的亲情。 二.教学重点: 感受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鲜明的个性特点,感受手足之情。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理解文言文的语言和深厚的兄弟情谊。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高山流水》(古筝曲)。 2.讲述“高山流水”的故事: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他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兴致勃勃的弹起了琴。这时有一位樵夫经过,认真欣赏他的曲调,当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便说:“好像雄伟而庄重的泰山一样!”当伯牙奏出如浪涛般奔腾澎湃的曲子时,樵夫就说:“好像看见滚滚的江水和无边的大海。”伯牙兴奋极了,与这位樵夫成了好友。这就是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后人将“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故事也有两位主人公,他们不仅是“高山流水”的知音,也是“血浓于水”的兄弟,他们的故事中也有一把古琴,这个故事叫“人琴俱亡”。(略讲) (二)整体感知课文:听,读,说,写。 1.听:听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文言文语言的节奏感。边听边悟,初步认识课文。 2.读:先让学生齐读,如有误,教师纠错。指导学生阅读,首先读准节奏,第二注意人物语言,要揣摩语气和语调。再有感情的齐读一遍。 3.说:这是重点部分。 首先,屏幕上给出有误的翻译,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找出有误的或没翻译完全的词语。 然后,提问学生:学生自主找出错误后,提问学生说出错误,并改正。如有遗漏或错改,教师点出更正。屏幕上投映出订正后的词语:俱(都)、笃(重)、左右(近侍)、都(总,竟)、此(这)、语(动词,说话)、了(完全)、舆(轿子)、素(向来,一向)、琴(动词,弹琴)、径(直,一直)、既(已经)、调(协调)、掷(投掷,扔)、因(连词,于是,就)、恸(痛哭)、绝(气息终止)、良(很)、亦(副词,也)。 第三,全班齐读一遍翻译,做到全部明确文意。 4.写:这一环节穿杂在第三个环节改错的过程中,学生将重点词句进行标注和明确。将自己不明确的知识点加以巩固。

文言文专题复习——多义词

文言文专题复习——多义词(136个) A 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②安生,养身(衣食所安《曹刿论战》) ③安全,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哪里(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 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 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3、悲:①悲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哀怜,同情(余悲之《捕蛇者说》) 4、备:①详尽,完备。(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有奇字素无备者《活板》) 5、比:①及,等到(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②靠近,挨着(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③比较,比起(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鄙:①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②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毕:①用尽,竭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②完成,完毕(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 ③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病:①疾病,重病。(王子猷、子敬俱病笃《人琴俱亡》) ②困苦不堪(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也《捕蛇者说》) ③辱(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8、薄:①迫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C 9、才:①刚刚(此印者才毕《活板》) ②只,仅仅(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③能力,才能(才美不外见《马说》) 10、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11、称:①称作,号称(袒右,称大楚《陈涉世家》) 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12、诚:①诚心(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13、乘:①坐车,驾车(公与之乘《陈涉世家》) ②shèng 辆(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14、驰:①骑(愿驰千里足《木兰诗》) 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曹刿论战》) ③奔走,引申为效劳(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15、弛:①放松,放心(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②放下(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 16、从:①听从,服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②跟随(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③zòng 堂房亲属(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17、次: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次北固山下) D 18、当:①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②将要。(今当远离《出师表》) ③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④值,正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19、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②道义。(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④学说(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⑤说,谈论。(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得:①能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②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鱼我所欲也》) ③施行(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同“德” ,感激恩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1、等:①等同,一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②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陈涉世家》) 22、敌:①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②敌人(盖以诱敌《狼》) 23、毒:①毒气(呼嘘毒疠《捕蛇者说》) ②毒害(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③怨恨(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24、度:①dúo 估计、推测(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②度过、越过(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5、端:①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核舟记》) ②端正(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F 26、发:①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②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表达(征于色,发于声。同上) ④打开(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赵普》) ⑤开放(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⑥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⑦fà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⑧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⑨出发(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27、法:①方法,办法(其法:用胶泥刻字《活板》) ②法律,法令(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③有法度,掌握法度(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28、方:①区域,地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②方圆(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方七百里《愚公 移山》) ③正,正在(方出神《幼时记趣》/方为秋田之害《以虫治虫》) ④将要(今方来,吾欲辱之《晏子使楚》) 29、分:①fēn 分开,分裂(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②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③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④fèn,职责,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0、奉:①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②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31、夫:①fú,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②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③丈夫(夫齁声起《口技》) ④成年男子的通称,人(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32、扶:①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②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3、拂:①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轻轻擦过(以手拂之《活板》) ③同“弼” ,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4、复:①再,又(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②恢复(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35、赋:①赋税(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②征收,敛取(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③一种文体(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G 36、苟:①如果(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②苟且(故不为苟得《鱼我所欲也》/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