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实验指导书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实验指导书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实验指导书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实验指导书

化工学院

《生物工程专业分析》实验指导书

适用专业:生物工程

贵州大学

二OO 七年12月

前言

本实验是针对于生物工程专业分析课程开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分析课堂授课的内容,更直观的了解各类生物工程样品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原理。在实验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分析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实际样品的分析测定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获得正确分析数据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切实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应用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勤于动手、动脑,实验中认真观察记录现象及结果,做好实验报告。

具体试验项目有游离氨基酸测定、蛋白质测定、粗脂肪测定、还原糖测定、总酸总酯测定、铜的测定、酶活力测定、阿贝折射仪的使用等。其中蛋白质测定为综合性实验。

目录

1、实验一:游离氨基酸测定???????????????????????????????????????????????????????????????????????????????4

2、实验二:白酒中总酸的测定???????????????????????????????????????????????????????????????????????????6

3、实验三:白酒中总脂的测定??????????????????????????????????????????????????????????????????????????8

4、实验四:粗脂肪含量测定????????????????????????????????????????????????????????????????????????????????10

5、实验五:糖类的测定????????????????????????????????????????????????????????????????????????????????????????13

6、实验六:铜含量测定????????????????????????????????????????????????????????????????????????????????????????16

7、实验七:波美计、密度计及阿贝折射仪的使用?????????????????????????????????????????????????18

8、实验八:酶活力测定????????????????????????????????????????????????????????????????????????????????????????22

9、实验九:蛋白质含量测定????????????????????????????????????????????????????????????????????????????????25

10、附件一:实验报告基本内容要求??????????????????????????????????????????????????????????????????28

11、附件二:实验报告格式??????????????????????????????????????????????????????????????????????????????????29

12、附件三:实验注意事项??????????????????????????????????????????????????????????????????????????????????31

实验一:游离氨基酸测定

实验学时:3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甲醛法测定游离氨基酸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使用甲醛滴定法测定游离氨基酸

三、实验原理

氨基酸中的NH2基的pK值常在9.0以上,不能和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但可以用甲醛法测量。在pH中性和常温条件下,甲醛迅速与氨基酸中的 -氨基相互作用,使滴定终点移至pH值9.0左右,可以用酚酞批示剂,以NaOH标准溶液来滴定NH3+基上的H+,每释放一个氢离子,就相当于有一个氨基氮

R-NH3+→H++R-NH2

R-NH2+2HCHO→R-N(CH2H)2

滴定的结果表示游离a—氨基的含量,其精确度可达理论量的90%。如果样品中只某一种已知的氨基酸,从甲醛法结果可求得该氨基酸的含量。如果样品中是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如蛋白水解液),则测定结果不能作为氨基酸的定量依据。一般常用此法测定蛋白质水解程度,随着水解程度的增加滴定值增加,当水解完全后,滴定值即保持恒定。甲醛滴定法采用的甲醛浓度为2.0-3.0mol/L,即滴定后最终浓度为6 %-9 %。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集中授课形式

五、实验条件

1.试剂

(1)40%中性甲醛溶液: 在50mL 36 % ~ 37 %甲醛中加入5滴5g/L酚酞乙醇溶液,然后用

0.2mol/L NaOH溶液滴定到微红(使用前需重新中和)

(2)酚酞指示剂: 5g/L酚酞的50%乙醇溶液

(3)0.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4)10%(体积分数)乙酸溶液

2.玻璃仪器

⑴50ml容量瓶

⑵20ml移液管

⑶碱式滴定管

⑷50ml量杯

⑸250ml三角瓶

六、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称取试样0.2g(准确至1mg),置入研钵中,加5ml 10%乙酸溶液研磨至均匀,用水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摇匀、过滤(弃去最初部份溶液)。

(2)样品滴定在三角瓶中加入2mL样品滤液,加水4mL,3滴酚酞指示剂,摇匀后用0.0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到微红色。然后加入2mL中性甲醛溶液,摇匀,放置片刻,再用0.0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回到微红色中点,记下甲醛加入后样品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同样,取6m L水按以上操作做空白实验。

七、计算

-氨基氮含量(%)=(V-V0)×c×0.014×(1/2)×50×(1/m)×100

式中:

V—加甲醛后样品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mL)

V0—加甲醛后空白消耗NaOH标准溶液体积(mL)

c—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14—消耗1ml 1mol/L NaOH标准溶液相当于氮的质量(g)

2—吸取样品滤液的体积(mL)

50—样品稀释液的总体积(mL)

m—称取试样质量(g)

八、讨论

(1)甲醛法中除氨态氮外别的氮也能起反应(如铵盐、酰胺等),故误差较大。另外由于各种氨基酸的等电点不同,故确定一个合适的滴定终点较为困难。

(2)脯氨酸与甲醛作用后,生成不稳定化合物,致使滴定结果偏低,酪氨酸含有酚基,滴定时要消耗一定的碱,可使滴定结果偏高。溶液中若有氨存在也可与甲醛反应,使结果偏高。

九、思考题

若溶液中有铵存在测定结果会偏高还是偏低

十、实验报告

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具体要求详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实验二:白酒中总酸含量测定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酸碱滴定法测定白酒中总酸度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内容

白酒中的总酸用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根据所消耗的碱量推算出白酒中总酸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

白酒中的总酸以中和法直接测定,根据所消耗的碱液量计算出白酒中总酸的含量(白酒中总酸以乙酸计)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采用集中授课形式。

五、实验条件

1.试剂:

(1)5g/L酚酞指示剂

(2)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2.仪器:

(1)50ml碱式滴定管

(2)50ml移液管

(3)250ml三角瓶

(4)50ml量杯

六、实验步骤

准确吸取50ml白酒样品,置入250ml三角瓶中,加50ml水和2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记录滴定体积。同时做空白试验。

七:计算:

总酸(以乙酸计g/100ml)=[(V-V0)×C]×0.06006×100/50

式中:

V――滴定样品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量ml

V0――滴定空白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量ml

C――氢氧化钠溶液摩尔浓度mol/L

0.06006――每毫升氢氧化钠相当于乙酸的毫克数

50――吸取白酒样品体积ml

八、实验报告

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具体要求详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实验三:白酒中总脂含量测定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酸碱滴定法测定白酒中总脂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内容

白酒中的总脂的测定是先用碱中和游离酸,再加一定量的碱使酯皂化,过量的碱用酸滴定。

三、实验原理

先用碱中和白酒中的游离酸,再加一定量的碱使酯皂化,过量的碱用酸滴定。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采用集中授课形式。

五、实验条件

1.试剂:

(1)5g/L酚酞指示剂

(2)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3)0.1mol/L盐酸溶液

2.仪器;

(1)50ml碱式滴定管

(2)50ml酸式滴定管

(3)50ml移液管

(4)250ml三角瓶

(5)50ml量杯

六、实验步骤

准确吸取50ml白酒样品,置入250ml三角瓶中,加50ml水和2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不可过量)。再准确加入25.0ml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放置过夜皂化(或接上回流冷凝器,于沸水浴中回流皂化半小时),用0.1mol/L 盐酸溶液滴定至红色刚刚消失。记录盐酸溶液用量体积。

七、计算: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g/100ml)=(C1V1-C2V2)×0.08812×100/50

式中:

V1――滴定样品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量ml

V2――滴定空白时消耗盐酸溶液的量ml

C1――氢氧化钠溶液摩尔浓度mol/L

C2――盐酸溶液摩尔浓度mol/L

0.08812――每毫升盐酸相当于乙酸乙酯的毫克数

50――吸取白酒样品体积ml

八、思考题:

第一次用氢氧化钠滴定的目的是什么?

九、实验报告

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具体要求详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实验四:粗脂肪含量测定

实验学时:6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索氏抽提器的构造

2、掌握索氏抽提法测定样品中粗脂肪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内容

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抽提出,蒸出溶剂所得的物质,称为粗脂肪。

三、实验原理

本法为重量法,用脂肪溶剂将脂肪提出后进行称量,该法适用于固体和液体样品。通常将样品浸于脂肪溶剂,为乙醚或沸点30℃至60℃的石油醚,借助于索氏提取器进行循环抽提。用本法提取的脂肪性物质为脂肪类物质的混合物,其中含有脂肪、游离脂肪酸、磷脂、酯、固醇、芳香油及某些色素等。因此,称为粗脂肪。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采用集中授课形式。

五、实验条件

1.试剂:

(1)无水乙醚或石油醚(沸程30℃至60℃)

2:仪器:

(1)索氏提取器

(2)恒温水浴锅

(3)烘箱

(4)脱脂棉花

(5)滤纸

(6)分析天平

六、实验步骤

1:样品预处理:称取样品的重量根据材料中脂肪的含量而定,通常脂肪含量在10%以下的,称取样品10-12克;脂肪含量为50-60%的,则称取样品2-4克,(可以用测定水分后的样品)。

将样品在80-100℃烘箱去水分。一般烘4小时,烘干时要避免过热。冷却后,准确地称取一定量样品,必要时,拌以精制海砂,无损地移入滤纸筒内,用脱脂棉塞严,将滤纸筒放人索氏提取器的提取管内,注意勿使滤纸筒高于提取管的虹吸部分。

2:抽取:将洗净的提取瓶在105℃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加乙醚约达到提取瓶容积的1/2~2/3,然后将提取器各部分连接,注意不能漏气。

加热提取时,应在电热恒温水浴中进行(水浴温度约为40-50℃),严禁用火焰直接加热索氏提取器。

在加热时乙醚蒸发,乙醚蒸汽由连接管上升至冷凝器,凝结成液体滴入提取管中,此时样品内的脂肪为乙醚液面超过虹吸管高度后溶有脂肪的乙醚虹吸管流入提取瓶,循环抽提,调解水浴温度,使乙醚每小时循环3-5次,抽提时间视样品的性质而定,一般需6-12小时,样品含有脂肪是否提取完全,可以用滤纸来粗略判断,从提取管内吸取少量的乙醚并滴在净的滤纸上,待乙醚干后,滤纸上不留有油脂的半点则表示已经提取完全。

提取完全后,再将乙醚蒸到提取管内,待乙醚液面达到虹吸管的最高处以前,取下提取管。

3:称重和计算:将提取瓶中的乙醚全部蒸干,洗净外壁,置于105℃烘箱干燥至恒重,按下式计算样品的粗脂肪百分含量。

粗脂肪含量(%)=(m2-m1)×100/m

式中:

m—称取试样质量(g)

m1—抽提瓶质量(g)

m2—抽提瓶与粗脂肪质量(g)

七:讨论

(1)乙醚易燃(BP:34.6℃),在抽提、蒸发或蒸馏回收时,切忌明火加热。

(2)试样需干燥,否则有机溶液不易渗透,使结果偏低。试样粉碎度以过40目筛为宜。颗粒大太试样,脂肪不易抽提完全,颗粒太小试样,易透过滤纸筒,使抽提物增重。

(3)有机溶剂应无水,否则试样中碳水化合物及无机物易被抽提,使结果偏高。

(4)脂肪含量较低的试样,由于抽提质量与粗脂肪质量差太大,测定结果误差较大。此时可以采用称重抽滤前后试样滤纸筒,求得粗脂肪含量(抽提前后的试样滤纸筒,都应于(105±2)℃烘干后称重)。

(5)放入滤纸筒的高度不能超过回流弯管,否则乙醚不易穿透样品,脂肪不能全部提出,造成误差。

(6)碰到含多量糖及糊精的样品,要先以冷水处理,等其干燥后联同滤纸一起放入提取器内。

(7)提取时水浴温度不能过高,一般使乙醚刚开始沸腾即可(约45℃左右)。回流速度以每8-12次/时为宜。

(8)冷凝管上端最好连接一个氯化钙干燥管,这样不仅可以防止空气中水分进入,而且还可以避免乙醚挥发在空气中,这样可防止实验室微小环境空气的污染。如无此装置,塞一团干脱脂棉球亦可。

(9)如果没有无水乙醚可以自己制备,制备方法如下:在1000毫升乙醚中,加入无水石膏50克,振摇数次,静置1 0小时以上蒸馏,收集35℃以下的馏液,即可应用。

(10)将提取瓶放在烘箱内干燥时,瓶口向一侧倾斜45℃放置使挥发物乙醚易与空气形成对流,这样干燥迅速。

(11)样品及醚提出物在烘箱内烘干时间不要过长,因为一些很不饱和的脂肪酸,容易在加热过程中被氧化成不溶于乙醚的物质;中等不饱和脂肪酸,受热容易被氧化而增加重量.在没有真空干燥箱的条件下,可以在100-105℃干燥1.5-3小时。

八、思考题

1.采用无水乙醚作提取剂时,若样品未经过干燥,测定结果会怎样?

2.索氏抽提法是否对所有的样品都适用?

九、实验报告

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具体要求详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实验五:糖类的测定

实验学时:3.5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费林法测糖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内容

费林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原理

碱性酒石酸钾钠甲、乙液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用还原糖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进而与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浅黄色亚铁氰化钾铜络合物。待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次甲基蓝还原,溶液蓝色消失,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样液的消耗量可计算出还原糖含量。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采用集中授课形式。

五、实验条件

1.试剂:

(1)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克硫酸铜(CuSO4.5H20)及0.05克次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毫升

(2)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克酒石酸钾钠及75克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克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贮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3)1g/L转化糖标准溶液

(4)200g/L氢氧化钠溶液

(5)6mol/L盐酸溶液

(6)乙酸锌溶液:称取21.9g乙酸锌,加3ml冰醋酸,加水溶解并稀释到100ml。

(7)106g/L亚铁氰化钾溶液

2.仪器:

(1)50ml酸式滴定管

(2) 5ml、10ml、25ml、50ml、100ml移液管

(3)250ml三角瓶

(4)250ml容量瓶

(5)25ml量杯

(6)恒温水浴锅

六、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

(1)乳类、乳制品及含蛋白质的饮料称取2.5~5.0g固体样品或吸取25~50mL液体样品,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50mL水,摇匀后慢慢加入5mL乙酸锌及5mL亚铁氰化钾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0.5h。用干燥滤纸过滤,收集滤液供测使用。

(2)酒精性饮料吸取100mL样品于蒸发皿中,用1mol/L NaOH中和至中性,在沸水浴上蒸发至原体积的1/4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50mL水混匀,以后按(1)操作。

(3)含多量淀粉的食品称取10~20g样品,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200mL水,在45℃水浴中加热1h.振摇。取出冷却后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吸取20mL上清液于另一250mL 容量瓶中,以后按(1)操作。

(4)汽水等含CO2饮料吸取100mL样品于蒸发皿中,在沸水浴中除去CO2,移入250mL 容量瓶,并用水洗涤蒸发皿,洗液并入容量瓶,加水至刻度,混合后备用。

2.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标定

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5.0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10mL,从滴定管加约9mL标准转化糖,使其在2min内加热沸腾。准确沸腾30s,微沸下以每2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转化糖标液,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滴定终点,后滴定操作需在1min内完成,消耗糖液在1mL以内。记录消耗转化糖标液的总体积。

计算:10mL(甲、乙液各5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转化糖的质量(mg):F=V×ρ

式中F—10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转化糖的质量(mg)

ρ—转化糖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

V—标定时消耗转化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

3.样品溶液测定: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溶液各5.0mL,置于150mL锥形瓶中,从滴定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样品液(使滴定操作需在1min内完成,消耗样品液在1mL以内),使其在2min内加热沸腾。继续用样品液滴定,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滴定终点。

七、计算:

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m'/V)×250×(1/m)×(1/1000)×100

式中:

m'—10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mg)

V—测定时消耗样品溶液的体积(mL);

250—样品溶液的总体积(mL);

m—称取试样质量(g)。

注:含多糖淀粉食品试样还需乘以250/20。

八、讨论:

(1)此法所用的氧化剂碱性酒石酸铜的氧化能力较强,醛糖和酮糖都可以被氧化,所以测得的是总还原糖量。

(2)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应分别贮存,用时才混合,否则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长期在碱性条件下会慢慢分解析出氧化亚铜沉淀,使实际有效浓度降低。

(3)滴定时不能随意摇动锥形瓶,更不能把锥形瓶从热源上取下来滴定,以防空气进入反应液中。

九、思考题

1.本法能够用硫酸铜作澄清剂?

2.滴定时为什么要在保持在沸腾状态下?

3.样品溶液预滴定的目的是什么?

4.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为什么要分别储存?

5.滴定过程中为什么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十、实验报告

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具体要求详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实验六:铜含量测定

实验学时:3.5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DDTC法测定铜含量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DDTC比色法测定铜含量

三、实验原理

铜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生成橙黄色络合物,经四氯化碳萃取,比色法测定。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采用集中授课形式。

五、实验条件

1.试剂:

(1)铜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g金属铜,分次加入稀硝酸(2+3)溶解,总量不超过37mL,用水稀释定容至1000mL,每1mL含铜1mg。使用时用0.5%稀硝酸到1mL含铜10μg

(2)柠檬酸铵—EDTA溶液:20g柠檬酸铵,5%EDTA—Na2·2H2O,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3)1g/L铜试剂:[二乙基二代硫代氨基甲酸钠,(C2H5)2NCS2Na·3H2O]

(4)1g/L酚红指示剂

(5)四氯化碳

(6)1+17硫酸溶液

(7)1+1氨水

2.仪器:

(1)分析天平

(2)721分光光度计

(3)5ml刻度移液管

(4)25ml容量瓶

(5)25ml量筒

六、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

a 、试样灰化分解 取2g 试样,置入瓷坩埚中,于电炉上加热炭化至无焰,置入马弗炉中,于500~600℃灰化至白色,加2mL (1+1)HCL 及5mL 水,煮沸,用水定容至25Ml 。

b 、试样湿法消化 取2g 试样,置入高型硬质烧杯中,加5~20mL 浓硝酸,盖上表面皿,浸泡过夜。于电炉上微火加热至熔化,冷却,加5~10mL 浓硝酸,加热。如溶液仍有棕红色炭化趋势,则再加浓硝酸,加热消化,直至溶液透明为止,继续加热至溶液冒溜之浓厚白烟,并出现粉红色或黄白色残渣,冷却,用水定容至25mL 。

2.标准曲线的绘制 在6只125mL 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0,0.5,1.0,1.5,2.0,2.5mL 铜标准溶液(10μg/mL ),加硫酸(1+17)至约20mL ,加5mL 柠檬酸铵—EDTA 溶液,3滴1g/L 酚红指示剂,用氨水(1+1)调至红色(pH9),加2mL 1g/L 铜试剂,10mL 四氯化碳,强烈振摇萃取2min ,静置分层,取下层氯仿层比色,波长440nm ,1cm 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七:计算

铜含量(mg/kg )=m '×V 1×25×m 1×10001

×1000

式中:

m '—由试样吸光度从标准曲线查得铜的质量(μg )

V —吸取试剂体积(mL ) 25—试液总体积(mL ) m —称取试样质量(g )

八:讨论

(1)柠檬酸铵与EDTA 络合物,掩蔽Fe 、Al 、Cr 、Mn 等离子的干扰。

(2)酚红指示剂变色范围pH6.8~8.4,pH <6.8时呈红色,pH6.8~8.4呈黄色,pH >8.4呈红色,在用氨水调节前溶液呈酸性红色,加氨水后应调至由红变黄再变为碱性红色。若改成百里酚酞(麝香草酚酞),变色范围pH9.4~10.6,pH <10呈无色,pH >10呈蓝色,用氨水调节从无色变为蓝色为止。

(3)铜离子还可以在酸性条件(pH2),用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 )显色,生成棕红色络合物,直接比色测定。

九、思考题:

加入柠檬酸铵-EDTA 络合剂的作用是什么?

十、实验报告

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具体要求详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实验七:波美计、酒精计及阿贝折射仪的使用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波美计测定糖液比重方法

2、掌握用酒精计测定酒精度方法

3、掌握用阿贝折射仪测定糖液折射率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用波美计糖液的波美度,酒精计测定白酒的酒精度,用阿贝折射仪测定糖液的折射率及浓度。

三、实验原理

(1)波美计、酒精计都属于密度计,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波美计是以波美度(oBe)来表示液体浓度大小的;酒精计的刻度表示溶液内酒精的体积百分含量。

(2)阿贝折光仪:

光线在阿贝折光仪内进行的情况如图所示。ABC和EFD是进光棱晶和折射棱晶的纵剖面图,∠C、∠D为90o,∠B、∠E为60o,其间是厚约0.15mm的样液薄层。当光线L由进光棱晶I点射入到达AB液面时,由于被测样液的折射率不同,将有一部分光反射或全反射。若旋转棱晶使ION′等于临界角α临,即产生全反射,则所有入射角小于临界角的光线(即图中临界线IO左方的光线及与它们平行的光线)可折射进入样液层,然后通过折光棱晶投影到物镜K上,物镜把一组组平行光束(S、S′、S"及U、U′、U"等)汇集于视野XY,呈现光亮;所有入射角大于临界角的光线(即图中临界线IO右方的光线及与它们平行的光线)发生全反射不能进入样液层,因而也不能达到视野XY,故呈现黑暗。由此在视野中便出现了明暗两部分。

由于样液的浓度不同,折射率不同,故临界角的大小也不同,又因折射率与临界角成正比,故在刻度尺上直接刻上折射率或锤度值。当旋转棱晶调节旋钮使视野内明暗分界线恰好通过十字线交点时,表示光线从棱晶射入样液的入射角达到了临界角,此时即可从读数镜筒中读取样液的折射率或锤度值。

附图1:阿贝折光仪构造图

1.测量镜筒

2.阿米西棱镜手轮

3.恒温器接头

4.温度计

5.测量棱镜

6.铰链

7.辅助棱镜8.加样品孔

9.反射镜10.读数镜筒

11.转轴12.刻度盘罩

13.棱镜锁紧扳手14.底座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采用集中授课形式。

五、实验条件

1.试剂:

(1)酱油

(2) 白酒

(3)糖液

2:仪器:

(1)波美计

(2)酒精计

(3)阿贝折光仪

六、实验步骤

1.波美计、酒精计的使用:

将被测样液沿壁徐徐倒入适当容积的清洁量筒中,避免起泡沫。将密度计洗净擦干,缓缓放入样液中,待其静止后,再轻轻按下少许,然后待其自然上升,静止并无气泡冒出后,从水平位置读取与液面相交处的刻度值。同时测量样液的温度,如不是20℃,应加以校正。

2.阿贝折光仪的使用:

⑴分开两棱晶,以脱脂棉球蘸取乙醇擦净,挥发干乙醇。滴1~2滴样液于下面棱晶的平面中央,迅速闭合两棱晶,调节反光镜,使两镜筒内视野最亮;

⑵由目镜观察,转动棱晶旋钮,使视野出现明暗两部分;

⑶转动色散补偿器旋钮,使视野中只有黑白两色;

⑷转动棱晶旋钮,使明暗分界线在十字线交叉点上;

⑸从读数镜筒中读取折射率或锤度值;

⑹测定样液的温度

⑺打开棱晶,用蒸馏水、乙醇或乙醚擦净棱晶表面及其他机件。

七:讨论

(1)测定比重时,玻璃量筒要放在平的实验台或桌面上,使比重计悬在量筒中心,不要碰及四周及底部

(2)如果试样颜色深,可取蒸馏液测定

(3)酒精度为100mL酒样内含纯酒精的毫升数,为溶液的百分数(V/V′%)

(4)酒精在使用前和必须洗净和拭干

(5)光棱镜必须注意保护,不能在镜面上造成划痕,不能测定强酸、强碱及有腐蚀性的液体,也不能测定对棱镜、保温套之间的粘合剂有溶解性的液体

(6)次使用前应洗净镜面;在使用完毕后,也应用丙酮或95%乙醇洗净镜面,待晾干后再关上棱镜

(7)在使用或贮藏时均不得曝于日光中,不用时应放入木箱内,木箱置于干燥地方。放入前应注意将金属夹套内的水倒干净,管口要封起来

(8)应注意恒温温度是否正确。如欲测准至±0.0001,则温度变化应控制在±0.1℃的范围内。若测量精度不要求很高,则可放宽温度范围或不使用恒温水

(9)折光仪不能在较高温度下使用;对于易挥发或易吸水样品测量比较困难;对样品的纯度要求较高

八、思考题

1.波美计的刻度方法是怎样的?

2.色散补偿器的作用是什么?

九、实验报告

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具体要求详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生物质热解技术

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 1 压缩成型原理 生物质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木质素为光合作用形成的天然聚合体,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它在植物中的含量一般为15%~30%。木质素不是晶体,没有熔点但有软化点,当温度为70-110℃时开始软化,木质素有一定的黏度;在200-300℃呈熔融状、黏度高,此时施加一定的压力,增强分子间的内聚力,可将它与纤维素紧密粘接并与相邻颗粒互相黏结,使植物体变得致密均匀,体积大幅度减少,密度显著增加,当取消外部压力后,由于非弹性的纤维分子之间相互缠绕,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结构和形状。在冷却以后强度增加,成为成型燃料。压缩时如果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加热,有利于减少成型时的挤压力。 对于木质素含量较低的原料,在压缩成型过程中,可掺入少量的黏结剂,使成型燃料保持给定形状。当加入黏结剂时,原料颗粒表面会形成吸附层,颗粒之间产生引力,使生物质粒子之间形成连锁的结构。这种成型方法所需的压力较小,可供选择的黏结剂包括黏土、淀粉、糖蜜、植物油和造纸黑液等。 2 压缩成型生产工艺 压缩成型技术按生产工艺分为黏结成型、压缩颗粒燃料和热压缩成型工艺,可制成棒状、块状、颗粒状等各种成型燃料。 生物质—-干燥—-粉碎—-调湿—-成型—-冷却—-成型燃料 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干燥 生物质的含水率在20%-40%之间,一般通过滚筒干燥机进行烘干,将原料

的含水率降低至8%-10%。如果原料太干,压缩过程中颗粒表面的炭化和龟裂有可能会引起自燃;而原料水分过高时,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就不能顺利排出,会增加体积,降低机械强度。 (2)粉碎 木屑及稻壳等原料的粒度较小,经筛选后可直接使用。而秸秆类原料则需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通常使用锤片式粉碎机,粉碎的粒度由成型燃料的尺寸和成型工艺所决定。 (3)调湿 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后,可以使原料表面覆盖薄薄的一层液体,增加黏结力,便于压缩成型。 (4)成型 生物质通过压缩成型,一般不使用添加剂,此时木质素充当了黏合剂。生物质压缩成型的设备一般分为螺旋挤压式、活塞冲压式和换模滚压成型。 螺旋挤压机源于日本,是目前国内比较常见的技术,生产的成型燃料为棒状,直径50-70mm。将已经粉碎的生物质通过螺旋推进器连续不断推向锥形成型筒的前端,挤压成型。因为生产过程是连续进行的,所以成型燃料的质量比较均匀,外表面在挤压过程中发生炭化,容易点燃。但是,由于螺杆处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工作,螺杆与物料始终处于摩擦状态,导致压缩区螺纹的磨损非常严重。当螺杆磨损到一定程度,螺杆与出料筒失去尺寸配合,原料就无法完成成型。因此,压缩区螺纹的磨损决定了螺杆的使用寿命,螺杆使用寿命成为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实用化决定性因素。对螺杆磨损,由于受工艺技术的制约,目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平均寿命仅为60-80h。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006级用汇总

矿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学号: 班级: 姓名: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常用矿山压力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观测岩层移动的部分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 一、结构简介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是监测巷道在掘进和受采动影响的整个服务期间,围岩内部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包括孔内固定装置、孔中连接钢丝绳、孔口测读装置组成。每套位移计内有5~6个测点。其结构及其安装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两帮及顶板各钻出φ32的钻孔。 2.将带有连接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由远及近分别用安装圆管将其推至所要求的深度。(每个钻孔布置5~6个测点,分别为;6m、5m、4m、3m、2m、lm或12m、10m、8m、6m、4m、2m)。 3.将孔口测读装置,用水泥药圈或木条固定在孔口。 4。拉紧每个测点的钢丝绳,将孔口测读装置上的测尺推至l00mm左右的位置后,由螺丝将钢丝绳与测尺固定在一起。 三、测试方法 安装后先读出每个测点的初读数,以后每次读得的数值与初读数之差,即为测点的位移值。当读数将到零刻度时,松开螺丝,使测尺再回到l00mm左右的位置,重新读出初读数。 ☆顶板离层指示仪 一、结构简介: 顶板离层指示仪是监测顶板锚杆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大小的一种监测仪器,在顶板钻孔中布置两个测点,一个在围岩深部稳定处,一个在锚杆端部围岩中。离层值就是围岩中两测点之间以及锚杆端部围岩与巷道顶板表面间的相对位移值。顶板离层指示仪由孔内固定装置、测量钢丝绳及孔口显示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顶板钻出φ32的钻孔,孔深由要求而定。 2.将带有长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用安装杆推到所要求的位置;抽出安装杆后再将带有短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推到所要求的位置。 3.将孔口显示装置用木条固定在孔口(在显示装置与钻孔间要留有钢丝绳运动的间隙)。 4.将钢丝绳拉紧后,用螺丝将其分别与孔口显示装置中的圆管相连接,且使其显示读数超过零刻度线。 三、测读方法: 孔口测读装置上所显示的颜色,反映出顶板离层的范围及所处状态,显示数值表示顶板的离层量。☆DY—82型顶板动态仪 一、用途 DY-82型顶板动态仪是一种机械式高灵敏位移计。用于监测顶底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进行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预报,探测超前支撑压力高 峰位置,监测顶板活动及其它相对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特征 (1)灵敏度(mm) 0.01 (2)精度(%) 粗读±1,微读±2.5 (3)量程(mm) 0~200 (4)使用高度(mm) 1000~3000 三、原理、结构 其结构和安装见图。仪器的核心部件是齿条6、指针8 以及与指针相连的齿轮、微读数刻线盘9、齿条下端带有读 数横刻线的游标和粗读数刻度管11。 当动态仪安装在顶底板之间时,依靠压力弹簧7产生的 弹力而站立。安好后记下读数(初读数)并由手表读出时间。 粗读数由游标10的横刻线在刻度管11上的位置读出,每小 格2毫米,每大格(标有“1”、“22'’等)为10毫米,微读数 由指针8在刻线盘9的位置读出,每小格为0.01毫米(共200 小格,对应2毫米)。粗读数加微读数即为此时刻的读数。当 顶底板移近时,通过压杆3压缩压力弹簧7,推动齿条6下 移,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指针8顺时针方向旋转,顶底板每 移近0.01毫米,指针转过1小格;同时齿条下端游标随齿条 下移,读数增大。后次读数减去前次读数,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即得

人机交互技术实验二熟悉认知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熟悉认知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 专业班级:数字媒体技术 02141401 姓名:罗钧 学号: 2014210xxx 实验日期:

实验二:熟悉认知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内容; (2)熟悉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3)熟悉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二、工具/准备工作 需要准备一台带有浏览器,能够访问因特网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认知学的概念 (1)分析“人机界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简称HMI),又称用户界面或使用者界面,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和对话接口,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凡参与人机信息交流的领域都存在着人机界面。 (2)给出“认知心理学”的定义。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 认知心理学是最新的心理学分支之一,从1950至1960年代间才发展出来的,到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956年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史上的重要年份。这一年几项心理学研究都体现了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如Chomsky的语言理论和纽厄尔(Alan Newell)和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认知心理学”第一次在出版物出现是在1967年Ulrich Neisser的新书。而唐纳德·布罗德本特于1958年出版的《知觉与传播》一书则为认知心理学取向立下了重要基础。此后,认知心理取向的重点便在唐纳德·布罗德本特所指出的认知的讯息处理模式--一种以心智处理来思考与推理的模式。因此,思考与推理在人类大脑中的运作便像电脑软件在电脑里运作相似。认知心理学理论时常谈到输入、表征、计算或处理,以及输出等概念。 (3)给出“软件心理学”的定义。 软件心理学(software psychology)用实验心理学的技术和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来进行软件生产的方法,即将心理学和计算机系统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 (4)为什么说“了解并遵循认知心理学的原理是进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基础”?请简单阐述之。 人机界面设计,主要用理论来指导设计,了解认知心理学,一方面防止出错,另一方面用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认知心理学,可以使设计者对用户,即使用计算机的人,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也就是说对人的心理基础要有所了解,以提高人机界面设计的水平,

细胞生物学常用研究方法

Southern杂交: 是体外分析特异DNA序列的方法,操作时先用限制性内切酶将核DNA或线粒体DNA切成DNA片段,经凝胶电泳分离后,转移到醋酸纤维薄膜上,再用探针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即可辨认出与探针互补的特殊核苷序列。 将RNA转移到薄膜上,用探针杂交,则称为Northern杂交。 RNAi技术: 是指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发的、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由于使用RNAi技术可以特异性剔除或关闭特定基因的表达,所以该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探索基因功能和传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领域。可以利用siRNA或siRNA表达载体快速、经济、简便的以序列特异方式剔除目的基因表达,所以现在已经成为探索基因功能的重要研究手段。 Southern杂交一般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将胶上的DNA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尼龙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或者紫外线照射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的标记探针进行杂交,用放射自显影或酶反应显色,从而检测特定DNA分子的含量]。 扫描电镜技术:是用一束极细的电子束扫描样品,在样品表面激发出次级电子,次级电子的多少与样品表面结构有关,次级电子由探测器收集,信号经放大用来调制荧光屏上电子束的强度,显示出与电子束同步的扫描图像。 细胞显微分光光度计:用来描述薄膜、涂层厚度超过1微米的物件的光学性能的显微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由于荧光素所发的荧光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检出,从而可对抗原进行细胞定位。 电镜超薄切片技术:超薄切片是为电镜观察提供极薄的切片样品的专门技术。用当代较好的超薄切片机,大多数生物材料,如果固定、包埋处理得合适,可以切成50-100微米的超薄切片。 Nor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这是一种将RNA从琼脂糖凝胶中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方法。 放射自显影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电离辐射对乳胶(含AgBr或AgCl)的感光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定位与半定量研究的一种细胞化学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radioautography;autoradiography)用于研究标记化合物在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分布、定位、排出以及合成、更新、作用机理、作用部位等等。其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如14C和3H)标记的化合物导入生物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标本制成切片或涂片,涂上卤化银乳胶,经一定时间的放射性曝光,组织中的放射性即可使乳胶感光。 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直接研究溶液和活细胞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20,000 道尔顿以下)的蛋白质、核酸以及其它分子的结构,而不损伤细胞。 DNA序列分析:在获得一个基因序列后,需要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中尽量发掘信

生物质热解技术

生物质热解技术 按温度,升温速率,固定停留时间(反应时间)和颗粒大小等实验条件可将热解分为炭化(慢热解),快速热解和气化。由于液体产物的诸多优点和随之而来的人们对其研究兴趣的日益高涨,对液体产物收率相对较高的快速热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快速热解过程在几秒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化学反应,传热传质以及相变现象都起重要作用。关键问题是使生物质颗粒只在极短的时间内处于较低温度(此种低温利于生成焦炭),然后一直处于热解过程最优温度。要达到此目的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小生物质颗粒(应用于流化床反应器),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热源直接与生物质颗粒表面接触达到快速传热(这一方法应用于生物质烧蚀热解技术中)。由众多实验研究得知,较低的加热温度和较长气体停留时间会有利于炭的生成,高温和较长停留时间会增加生物质转化为气体的量,中温和短停留时间对液体产物增加最有利。 秸秆发电商品化前景分析 解决浪费性生物质能资源的唯一出路在于商品化。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不仅为农村提供更多电力,更有意义的是将使生物质能资源的商品化成为可能,一方面农民可通过出售秸秆获得更多的收入;另一方面过去农村使用直接燃烧秸秆的方式进行炊事,要为秸秆的收集、运输、储存以及在直接燃烧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力。如果能使用秸秆发电,农村使用更多的商品能源,农民将获得更多的时间从事生产性劳动,以尽早脱贫致富。因此,将秸秆发电进行能源方式转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1 生物质能秸秆发电的工艺流程 农作物秸秆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作为燃料,直至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丹麦开始研究利用秸秆作为发电燃料。在这个领域丹麦BWE公司是世界领先者,第一家秸秆燃烧发电厂于1998年投入运行(Haslev,5Mw)。此后,BWE公司在西欧设计并建造了大量的生物发电厂,其中最大的发电厂是英国的Elyan发电厂,装机容量为38Mw。 1.1 秸秆的处理、输送和燃烧 发电厂内建设两个独立的秸秆仓库。每个仓库都有大门,运输货车可从大门驶入,然后停在地磅上称重,秸秆同时要测试含水量。任何一包秸秆的含水量超过25%,则为不合格。在欧洲的发电厂中,这项测试由安装在自动起重机上的红外传感器来实现。在国内,可以手动将探测器插入每一个秸秆捆中测试水分,该探测器能存储99组测量值,测量完所有秸秆捆之后,测量结果可以存入连接至地磅的计算机。然后使用叉车卸货,并将运输货车的空车重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可根据前后的重量以及含水量计算出秸秆的净重。 货车卸货时,叉车将秸秆包放入预先确定的位置;在仓库的另一端,叉车将秸秆包放在进料输送机上;进料输送机有一个缓冲台,可保艚崭?分钟;秸秆从进料台通过带密封闸门(防火)的进料输送机传送至进料系统;秸秆包被推压到两个立式螺杆上,通过螺杆的旋转扯碎秸秆,然后将秸秆传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产品改良设计课程实验研究_0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产品改良设计课程实验 研究 [摘要]本文为《工业产品再设计》课程设计了一套基于人机工程学原理的产品改良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原理是运用人体生理结构反形与目标产品形态进行合成,得出新的产品造型。实验运用逆向工程技术与Morphing设计方法得出产品形态设计结果。本实验已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学反馈证明学生容易掌握实验方法,且结论与设计效果良好。 [关键词]逆向工程;人机工程学;改良设计;实验 [DOI]10.13939/https://www.wendangku.net/doc/bf16890316.html,ki.zgsc.2015.20.251 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很多企业不断改良产品设计,推出新产品。因此,产品改良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工业产品再设计》课程即是针对如何改进现有产品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1]人机工程学是工业设计中重要的辅助手段。[2]在工业设计领域,人机工程学为衡量产品使用舒适度提供了参考和评价标准。而在人机工程学应用于工业设计实践方面,Shenchang Eric Chen提出形态混合迁变的方法,即可以运用人体尺度数据与产品数据合成新产品造型。本文所介绍的实验方案,运用逆向工程[1][3]的方法:首先用油泥、发泡泡沫等材料

制作人体生理构造反形,再利用shape averaging[3](Morphing)法对人体反形与产品形态进行混合迁变,得出新的产品形态。本文列举两例自行车把改良设计实验。 1 实验1 本实验运用手掌持握反形(有手指凹陷)与目标车把合成新的车把造型,目的在于改良和优化现有车把与手掌生理结构的吻合度。使用带有手指凹陷构造的手掌持握反形,可以得出持握稳定的车把设计结果。 (1)利用油泥手工制作手掌持握反形(有手指凹陷),并利用数字化三维扫描仪和Stereo 3D获取其三维数据(图1)。 (2)利用数字化三维扫描仪获取目标车把(图2)三维数据。 (3)分别抽离等量的手掌持握反形(有手指凹陷)与目标车把的截面轮廓线。 (4)将两组截面轮廓线置于同一坐标系,并缩放调整位置与尺度。 (5)将两组轮廓线进行混合运算,并采取不同的Morphing比例,选择最佳混合迁变结果,其加权比例为3∶7;图4左侧为目标车把局部截面轮廓线,右侧为油泥手掌持握反形(有手指凹陷)局部截面轮廓线,红色为所选最佳结果。 (6)以步骤(5)中的结果,创建新曲面,生成最终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目录 一.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一、几种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二、参观电子显微镜及生物超薄切片标本制备 二.细胞形态结构 实验三、细胞大小的形态观察——测微尺的使用 实验四、细胞活体染色技术 实验五、植物细胞骨架光学显微观察 实验六、胞间连丝观察 三.细胞化学 实验七、鉴定RNA的细胞化学方法——Branchet反应 实验八、DNA显色的观察——Feulgen反应 实验九、固绿染色法鉴定细胞内酸性蛋白与碱性蛋白 实验十、多糖及过氧化酶的显示 实验十一、核仁组成区的银染显示与观察 四.细胞生理 实验十二、细胞膜的通透性 实验十三、细胞电泳 五.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 实验十四、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和融合 实验十五、植物细胞的培养与观察 实验十六、动物细胞融合 实验十七、动物细胞的培养与观察 六.细胞化学成分的分离 实验十八、细胞器的分离、纯化——细胞分级分离 实验十九、荧光的细胞化学测定 实验二十、细胞活力的鉴别 实验一几种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了解几种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普通显微镜提高分辨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基本原理 一般实验室经常使用的光学显微镜都是由物镜、目镜、聚光器和光阑组成,普通显微镜它们的放大原理及光路图如下: AB物体.A1B l第一次成像,A2B2第二次成像,O l目镜.O2物镜, F1为O l的前焦点,F2为O2的前焦点 各种光学显微镜的光学放大原理基本相同,各种特殊用途的光镜不过只是在光源、物镜、聚光器等方面作了改动,或在其它方面增设了某些特殊的设备。 (二)几种光学显微镜 l、普通光学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也叫复式显微镜,是最常见,最简单的显微镜。它适于观察一般固定的,有色的透明度较高的标本。其最大分辨力一般为0.2微米,从构造上可分光学、机械和电子三大系统。 2、暗视野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是以丁达尔现象(Tyndall phenomenon)(即光的微粒散射现象)为基础设计的,它使用了特殊的聚光器进行斜射照明,因光源中心束不直入物镜,所以视野黑暗,而被检细胞器因斜射照明发生衍射和反射,所以发亮可见。暗视野显微镜可用增加光照方法增加物体与背景的反差,因而可观察到0.2—0.004微米直径的微小粒子,但它分不清被检物的细微构造,它常用于观察物体的存在与运动。而暗视野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区别,主要在于聚光器的不同,致使照明方法有别。确切地说,称暗视野显微镜为暗视野照明更为贴切。它是照明光线仅照亮被检样品而不进入物镜。使视野背景暗黑,样品明亮的照明方法。 3、相差显微镜: 相差是指同一光线经过折射率不同的介质其相位发生变化并产生的差异。相位是指在某一时间上,光的波动所达到的位置。

第十章 生物质热解技术

第十章生物质热解技术 1 概述 热化学转化技术包括燃烧、气化、热解以及直接液化,转化技术与产物的相互关系见图10-1。热化学转化技术初级产物可以是某种形式的能量携带物,如,木炭(固态)、生物油(液态)或生物质燃气(气态),或者是能量。这些产物可以被不同的实用技术所使用,也可通过附加过程将其转化为二次能源加以利用。 图10-1 热化学转化技术与产物的相互关系 生物质热解、气化和直接液化技术都是以获得高品位的液体或者气体燃料以及化工制品为目的,由于生物质与煤炭具有相似性,它们最初来源于煤化工(包括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本章中主要围绕热解展开。 1.1生物质热解概念 热解(Pyrolysis又称裂解或者热裂解)是指在隔绝空气或者通入少量空气的条件下,利用热能切断生物质大分子中的化学键,使之转变成为低分子物质的过程。可用于热解的生物质的种类非常广泛,包括农业生产废弃物及农林产品加工业废弃物、薪柴和城市固体废物等。 关于热解最经典的定义源于斯坦福研究所的J. Jones提出的,他的热解定义为“在不向反应器内通入氧、水蒸气或加热的一氧化碳的条件下,通过间接加热使寒潭有机物发生热化学分解,生成燃料(气体、液体和固体)的过程”。他认为通过部分燃烧热解产物来直接提供热解所需热量的情况,严格地讲不应该称为部分燃烧或缺氧燃烧。他还提出将严格意义上的热解和部分燃烧或缺氧燃烧引起的气化、液化等热化学过程统称为PTGL(Pyrolysis,Thermal Gasification or Liquification)过程。 生物质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种主要组分组成,纤维素是β-D-葡萄糖通过C1-C4苷键联结起来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半纤维素是脱水糖基的聚合物,当温度高于500℃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将挥发成气体并形成少量的炭。木质素是具有芳香族特性的,非结晶性的,具有三度空间结构的高聚物。由于木质素中的芳香族成分受热时分解较慢,因而主要形成炭。此外,生物质还含有提取物,主要由萜烯、脂肪酸、芳香物和挥发性油组成,这些提取物在有机和无机溶剂中是可溶的。三种成分的含量茚生物质原料的不同而变化,生物质热裂解产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人机工程学实验报告资料

人机工程学实验报告Hust工业设计专业,人机工程课程实验报告

必做实验(7个): 一、镜画仪: 是一项目动作技能迁移的实验。因通过镜子反射,和原图形相比镜中图像是上下倒置而左右不变。 实验一 实验二 自变量:试验次数 因变量:出错次数、使用时间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1.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实验者不变,但是其所用时间及错误次数都在变少,熟练程度明显增加。 2.在同样的情况和同样的图案上,实验的后一次测验比前一次的测验有所进步,就为正迁移效果。

二、光亮度辨别仪 光亮度辨别仪的作用:心理学中常用的一种视觉实验仪器。它可以测定明度差别阈限,也可以制作明度量表。 自变量:光亮度真实值 因变量:实际测量值、差值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随着光亮度的增加,实验者对于光的敏感度下降,误差变大。 应用范围:可调节亮度的台灯,它的优点在于调节亮度的装置消耗的电能极少,节约了电能,减少了不必要的损耗,灯的亮度可根据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间,人们不同的需求,调节不同的亮度,方便人们的生活。

三、瞬时记忆实验仪 仪器同时呈现一组随机数字或字母,在部分报告法实验中,要求被试再现当时指定的一部分,然后在指定的时间内通过大脑记录下来。 自变量:瞬时刺激时间 因变量:记忆保存量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人的大脑在瞬时记忆中,记忆的时间越长,准确率越高。

四、记忆广度测试仪 适用于心理特点测定中的数字记忆广度实验和提高记忆力的训练。并具有同时测量被试视觉、记忆、反应速度三者结合能力的功能,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学测量仪器。 自变量:不同的实验者 因变量:记忆广度分数、出错位数 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因为人与人的不同,其记忆能力不同,有记忆广度大的,也有记忆广度小的。 应用范围:用在小孩子的智力玩具上,刺激小孩子对数字的认识和敏感性,提高记忆力和反映能力,同时可以很好的帮助小孩子注意力的集中。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书09年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 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油镜的工作原理 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光学部分:接目镜、接物镜、照明装置(聚光镜、虹彩光圈、反光镜等)。 机械部分:镜座、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载物台转移器、粗调节器、细调节器等部件。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放大倍数=接物镜放大倍数×接目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分辨率:表示显微镜辨析物体(两端)两点之间距离的能力3.油镜的使用原理 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三、器材 1.永久切片 2. 溶液或试剂:香柏油、二甲苯。 3. 仪器或其他用具:显微镜、擦镜纸等。 四、操作步骤 1.观察前的准备 (1)显微镜的安置,检查零件是否齐全,镜头是否清洁。 (2)调节光源 2.显微镜观察

(1)低倍镜观察 (2)高倍镜观察 (3)油镜观察:高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后,提升聚光镜,在标本中央滴一滴香柏油,使油镜镜头浸入香柏油中,细调至看清物象为止。3.显微镜用毕后的处理 观察完毕,上升镜筒,用擦镜纸和二甲苯清洗镜头,后将镜体全部复原。 五、思考题 1.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滴加什么油?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在使用高倍镜及油镜时应特别注意避免粗调节器的误操作? 实验二胞间连丝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观察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加深对胞间连丝功能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上有许多原生质的细丝,称胞间连丝。相邻细胞的胞间连丝相互联接,在细胞间的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中起桥粱作用,并使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协调一致,使植物体成为统一的有机体。用合适的植物细胞为材料,经简单处理,即能方便地看到胞间连丝。 三、实验材料 红辣椒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柿胚乳细胞间胞间连丝切片 四、实验步骤

CAD上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格式与要求 (试行) 一、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1、有实验教学手册,按手册要求填写,若无则采用统一实验报告封面。 2、报告一律用钢笔书写或打印,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3、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 4、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原始记录,须经实验指导教师签字或登记。 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采用统一的封面。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手写或打印,手写一律用钢笔书写,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三、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过程、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心得等方面内容。 2、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题目、实习任务与要求、实习具体实施情况(附上图表、原始数据等)、实习个人总结等内容。 3、课程设计报告或说明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总体方案、方案设计与分析、所需仪器设备与元器件、设计实现与调试、收获体会、参考资料等方面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教务处 2009-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CAD) 实验项目AutoCAD二维绘图实验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2016年11月日

棒框仪实验报告

棒框仪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人机工程学 报告书 姓名:董思洋 班级:工业设计10-3班学号: 二零一二年

棒框仪实验指导书 陈亚明编 艺术与设计学院 二0一二年二月

棒框仪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仪器可测量一个倾斜的框对判断一根棒的垂直性影响的程度。被试的判断受倾斜的框的影响,相当于周围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所以此 本仪器可以通过被试的认知方式来测量人格特性。 二、实验方法 两人一组,正确使用棒框仪进行测量: 1、一个放在平台上的观察筒被试观察面为圆白背景面板上有一个黑色正方形框和黑色棒。棒的倾斜度可由被试通过旋钮调节。 2、主试面有一个半圆形的刻度,圆弧内指针指示框的倾斜度,中央指针指示棒的倾斜度。主试调节面板上旋钮改变框与棒的倾斜度。 3、在平台上有一个水平仪,可通过旋转平台下面的螺丝将平台调整到水平的位置。此棒框仪的优点在于没有电源的条件下可以使用。 三、测量器具 人体形体测量尺350×165×215mm的棒框仪 四、实验内容 (1)将平台调到水平位置。 (2)根据实验的要求,主试将框和棒调到在一定的倾斜度。 (3)要求被试通过观察筒进行观察,并根据自己感觉将棒调整得与地面垂直。(4)从刻度上读出的棒的倾斜度,即记录下误差的度数和方向。 (5)主试调节不同的方框的倾斜度,即不同的场条件下,重复实验。由被试调整出的棒倾斜度总结出框对棒的影响,从而研究被试的场依存性。 五、实验要求 1.每位同学都要参与测量、被测量过程; 2.记录数据以度为单位 3.测量数据要准确,测量精确;

(完整word版)实验二人体上肢动作特性实验.doc=安全人机工程学=湖南工学院

实验二人体上肢动作特性实验 人体上肢动作特性涉及到灵活性、稳定性及准确性。人体动作的灵活性是指操作时的动作速度与频率。动作速度是指肢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路程;动作频率是指每秒钟或每分钟动作重复的次数。人体动作的准确性可从动作形式(方向和动作量)、速度和力量三个方面考察。这三个方面配合恰当,动作才能与客观要求相符合,才能准确。通过以下实验可了解人体上肢动作的特性以及影响动作灵活性、准确性、稳定性的因素。 实验二-1 手指的灵活性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人体动作的灵活性是指操作时的动作速度与频率。手指灵活性测试可用于测定手指、手、手腕的灵活性,也可测定手和眼的协调能力。 二、实验原理 通过将金属细棒插入实验板的圆孔中所需时间,测试手指动作灵活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比较手指插棒的运动顺序不同的所需时间验证人体上肢运动特性受影响的因素。 三、实验装置与测试仪器 采用BD-II-601型手指灵活性测试仪(见图2-1),该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实验板圆孔:直径1.6mm,100个,各孔中心距20mm; 2.金属插棒:直径1.5mm,长度20mm,110个; 3.记时:1ms~9 999s,4位数字显示,内藏式整体结构; 4.记时开始与结束可按键,也可以由金属棒插入左上角第1个孔与右上角后1个孔自动进行; 5.实验用镊子:1把。 图2-1 手指灵活性测试仪

图2-2 手指灵活性测试仪面板示意图 四、实验内容 1.金属插棒放入左侧槽中,优势手拿起右侧槽中的镊子; 2.被试用镊子将左侧槽中的金属棒插入实验板的圆孔中,插入顺序分以下四种: ①先插开始位,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依次逐列插入,最后插终止位; ②先插开始位,从上至下,再从第2列开始由上至下,……依次逐列插入,最后插终止位; ③先插开始位,从左至右,再从第2行由右边第一个开始至左,……依次逐行插入,最后插终止位; ④先插开始位,从左至右,再从第二行开始由左至右,……依次逐行插入,最后插终止位; 记时会自动开始,到插终止位时结束,并记录插入100个棒所需时间于表2-2; 3.每次重新开始需按“复位”键清零 五、数据整理与分析 1.测量数据 表2-2 手指的灵活性测定数据 顺序 ①②③④ 次数 1 2 3 4 平均时间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实验目的] (一)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件性能。 (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三)了解显微镜的维护方法。 [实验原理] 虽然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结构很复杂,但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和光路图如图1所示,被检物体AB放在物镜(O1)下方的1—2倍焦距之间,则在物镜(O1)后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实像A1B1,这个实像正好位于目镜(O2)的下焦点之内,通过目镜后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A2B2,这个虚像通过调焦装置使其落在眼睛的明视距离处,即25cm,使所看到的物体最清晰,也就是说虚像A2B2是在眼球晶状体的两倍焦距之外,通过眼球后在视网膜形成一个倒立的A2B2缩小像A3B3。 [实验器材]擦镜纸字母装片羊毛交叉擦片普通光学显微镜二甲苯香柏油 三内容与方法: 普通光学显微镜(Microscope)的外形和结构因类型不同略有差异,但基本结构和功能是相似的。(图2) (一)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光学显微镜由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构成。1.机械部分: (1)镜座:位于底部的金属座。一般为马蹄形,用以支持和稳定整个镜体。 (2)镜柱:镜座与镜臂相连的短柱。 (3)镜臂:镜柱上方弯曲部分,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位。 (4)镜筒:在镜臂的上方倾斜的金属园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转折处装有棱镜,使光线转折450。其上有一固定螺钉将镜筒连接于镜臂上方。 (5)调节器:在镜柱两侧有大小两个螺旋,大螺旋为粗调节器,转动时能使载物台快速升降。调节范围较大,适于低倍镜调焦用。小螺旋为细调节器,转动是载物台仅缓慢升降,调节范围较小,适于调节物象的清晰度。此外,在右侧粗调节器内侧有一窄环,称粗调松紧调节轮,用以调节粗调节器的松紧度。向外转时偏紧,向内转时偏松。左侧粗调节器内侧有一粗调限位调节环凸柄,向上推紧时,镜台上的最高点被固定(这两个环一般不需调节)。(6)旋转盘:又称物镜转换器,安装在镜筒下端,为一可旋转的圆盘,上有4个圆孔,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上机)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格式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袁守利编 汽车工程学院 2005年9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 1)学生在学习了《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伯努利方程实验、动量方程实 验,实现对基本理论的验证。 2)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水柱(水银柱)、U型压差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等流体力学常用的测压、测流量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有基本认识。 2.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3.先修课程 《流体力学》相关章节。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5. 实验改革与特色 根据实验内容和现有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采取学生自己动手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 1.观察流体流经实验管段时的能量转化关系,了解特定截面上的总水头、测压管水头、压强水头、速度水头和位置水头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和认识。 2.掌握各种水头的测试方法和压强的测试方法。 3.掌握流量、流速的测量方法,了解毕托管测速的原理。 二、实验条件 伯努利方程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1.实验装置: 图一伯努利方程实验台 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电源 4.溢流管 5.整流栅 6.溢流板 7.定压水箱 8.实验 细管9. 实验粗管10.测压管11.调节阀12.接水箱13.量杯14回水管15.实验桌 2.工作原理 定压水箱7靠溢流来维持其恒定的水位,在水箱下部装接水平放置的实验细管8,水经实验细管以恒定流流出,并通过调节阀11调节其出水流量。通过布置在实验管四个截面上的四组测压孔及测压管,可以测量到相应截面上的各种水头的大小,从而可以分析管路中恒定流动的各种能量形式、大小及相互转化关系。各个测量截面上的一组测压管都相当于一组毕托管,所以也可以用来测管中某点的流速。 电测流量装置由回水箱、计量水箱和电测流量装置(由浮子、光栅计量尺和光电子

《安全人机工程学》实验报告书 程洁 2

安全人机工程学 实 验 报 告 书 姓名:程洁 班级:安工1101 学号:201107420105 时间: 2013 年 12 月 31日

目录 实验一手指灵活性测试实验 (1) 实验二动作稳定性实验 (3) 实验三双手协调能力测试 (8) 实验四暗适应实验 (10) 实验五速度知觉测试实验 (13) 实验六明度实验 (17) 实验七反应时运动时测定实验 (18) 实验八深度知觉测定实验 (21) 实验九亮点闪烁仪实验 (25)

实验一手指灵活性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手指灵活性测试是测定手指尖、手、手腕、手臂的灵活性,也可测定手和眼的协调能力。 本实验的要求为: 1. 学习和熟悉手指灵活性测试仪的用法; 2. 了解人的手指灵活性及其个体差异性。 二、实验仪器 EP707A 手指灵活性测试仪 (一)主要技术指标 1. 手指灵活性测试100孔(直径1.6mm),各孔中心距20mm; 2. 指尖灵活性测试M6、M5、M4、M3螺钉各25个 3. 计时范围0~9999.99秒 4. 电源电压AC220V/50HZ (二)仪器 1. 结构图 图1 手指灵活性测试仪

2. 记时器:1ms~9999 S,4位数字显示,内藏式整体结构 3. 金属插棒:直径1.5mm,长度20mm,110个 4. 实验用镊子:1把 三、实验步骤 1. 手指灵活性测试(插孔插板) 接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此时计时器显示为0000.00,然后插上手指灵活性插板,按复位键被试即可进行测试,当被试用镊子钳住?1.5mm插针插入起点时,计时器开始计时,然后依次用镊子(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钳住?1.5mm插针插满100个孔至终点时计时器停止计时,此时计时器显示时间为被试做完这一实验所用总时间。 当测试第二次实验时只要按下复位键计时器全部复位,即可反复测试。 2. 手指尖灵活性测试(螺栓插板) 接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此时计时器显示为0000.00,然后插上指尖灵活性插板(装有M6、M5、M4、M3螺栓各25个),按复位键被试即可进行测试,当被试放入起始点第一个M6垫圈起,计时器开始计时,然后拧上螺母,依次操作至终点最后一个M3垫圈时,计时器停止计时时,然后拧上螺母,此时计时器显示时间为被试做完这一实验所用总时间。 当测试第二次实验时只要按下复位键计时器全部复位,即可反复测试。 四、实验数据及报告 1. 数据记录 2. 数据分析 比较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这两种情况手指或手指尖的灵活性。 从自身实验数据来看,从右到左的手指灵活性要比从左到右的灵活性高。

生物质热解总结

一、热解分类 根据反应温度和加热速率的不同,生物质热解工艺可分成慢速、常规、快速或闪速几种。慢速裂解工艺已经具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是一种以生成木炭为目的的炭化过程川,低温和长期的慢速裂解可以得到30%的焦炭产量;低于600℃的中等温度及中等反应速率(0.1-1℃)的常规热 裂解可制成相同比例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 快速热裂解大致在10-200℃/S的升温速率,小于5秒的气相停留时间;闪速热裂解相比于快速热裂解的反应条件更为严格,气相停留时间通常小于1秒,升温速率要求大于1护'C/S.并以102-1护Vs的冷却速率对产物进行快速冷却。但是闪速热裂解和快速热裂解的操作条件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有些学者将闪速热裂解也归纳到快速热裂解一类中,两者都是以获得最大化液体产物收率为目的而开发。 事实上,现在人们在考虑生物质的热解机理时,常常假设生物质的三种主要组成物独立进行裂解。纤维素主要在325℃-375℃之间裂解,半纤维素主要在225℃-325℃之间发生裂解,而木质素则在250℃-500℃之间发生裂解(大多数木质素裂解发生在310℃-400℃之间)(shafizadch和Chin. 1977)。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裂解产生大多数的挥发物,而木质素裂解产生大多数的碳。 二、纤维素热解机理 1、纤维素结构 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通过β(1-4)一糖苷键相连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不同的分子通过氢键形成大的聚集结构。目前的研究表明纤维素存在五种结晶变体,即纤维素I,Ⅱ,Ⅲ, IV和V。其中纤维素I是纤维素的天然存在形式。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天然高分子物质,是自然界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是由吡喃葡萄糖普通过0-1, 4-搪昔联结成的线性大分子,一般可用通式(C6HioO5)n表示, n称为聚合度,通常情况下在104左右. 纤维素是由β-D-葡萄糖为聚合单元构成的直状高聚物, 分子通式为(C6H10O5)n。它是具有饱和糖结构的典型碳水化合物,为生物质细胞壁的主组成部分。在高温作用下, 纤维素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脱水、解聚、脱挥发分和结构重整等变化。纤素热解动力学涉及这一系列复杂变化中包含的各反应机理。但是, 由于热解过程中并行或者顺序发生的反应数目众多,实际上不可能、对工程应用来说没有必要建立一个考虑了所有这些反应的详尽的动力学模型. 因此, 该领域内的研究者关注的大多是谓的“准机理模型(pseudo-mechanistic model) ”, 在这一类模型中, 热解产物被笼统地划分为挥发分、固定碳等几大类. 总体上, 准机理模型有两种:单步全局模型和半全局动力学模型[]。 [ 7 ]余春江, 骆仲泱, 方梦祥, 廖燕芬, 王树荣, 岑可法;一种改进的纤维素热解动力学模型;浙江大学学报(工学板),2002:36,509-515 2、纤维素热解机理 由于纤维素在生物质原料中占据了几乎一半的含量,其热裂解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生物质整体的热裂解规律,纤维素具有最为简单的结构且在不同的材质中其结构和化学特性变化最小,因而当前研究基本上都从纤维素的热解行为入手开展工作。 纤维素热解动力学模型体现了纤维素热解化学反应的本征过程,是整个热解模型的核心部分。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对于颗粒热解模型是否能正确反映真实过程至关重要。 2.1源于对纤维素燃烧过程的研究 纤维素热裂解机理的探索,最早源于对纤维素燃烧过程的研究,通过纤维素燃烧试验,Broido发现纤维素在低温加热条件下,经由吸热反应一部分纤维素转化为脱水纤维素。热裂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