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

1,《新民主主义论》发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原题目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刊登在1940年2月15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上。同年2月20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98、99期合刊登载是,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是有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1940年初,购机国内形势都发生和很大变化。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在战略相持阶段。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由于自身兵力不足和我党领导下的敌后游击战争的广发开展,不得不停止对正面战场的进攻,并把对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政策由武力进攻转变为政治诱降和经济拉拢。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顽固跑反共投降倾向日益明显。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晴日拍公开投降日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39年冬至1940年春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国民党顽固派在军事战线向共产党发动进攻的同时,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也发动了攻势。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蒋介石接连发表演说,攻击共产主义,宣扬其专制独裁的假三民主义。国民党统治集团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大肆宣扬“一个主义(三民主义)”、“一个政党(国民党)”、“一个领袖(蒋介石)”。张君励发表致毛泽东的公开信,要求共产党去小便去,取消八路军和新四军,“将马克思主义搁置一边”。叶青等人宣扬“一次革命论”,“马克思主义不适宜于中国”等等。

这些肝功言论,不但破坏抗日团结,而且是广大群众对抗战的前途和中国的未来缺乏信心。有些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虽然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抗战不力表示不满,但对共产党的主张和抗日战争的前途也抱有疑虑,有些人还企图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之外另有一条道路,想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就是在共产党和革命队伍内部,也有一些人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和前途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对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和策略缺乏统一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汇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动叫嚣,为了回答全国人民所关心的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中国共产党必须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些列基本理论做出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阐述,说明自己对于新中国建设的全部见解。

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具备了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的主客观条件。

主观上,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经历了两次失败、两次胜利的成熟的党,既有推动和领导北伐战争胜利的经验,有由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既有土地革命战争中取得胜利的经验,又有“左”倾机会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拉力严重损害的教训。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经历了两次转变,即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变和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的转变。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示。曲折而丰富的革命实践,使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规律有了深刻理解,使毛泽东有可能云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加以系统总结,上升为科学的理论。正如毛泽东所说,《新民主主义论》,以及在前后发表的一些论文、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客观上,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战局相对稳定,这种环境使党和毛泽东有可能从事深入的理论研究,集中精力解答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问题。

正是在上述历史条件下,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对中国近百年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作了系统的总结,写下了《新民主主义论》这篇重要文章。这篇文章揭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规律,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这篇文章的发表,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关于抗日战争和中国前途的种种谬论,澄清

了党内外某些人的糊涂思想,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的革命热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2,毛泽东是如何阐述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论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他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在这个基本观点之下,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作了科学的历史的分析。

首先,新文化是新政治、新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因此,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当时的中国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经济,就产生了诸如奴化思想、尊孔读经、提倡旧礼教旧思想的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这是革命的对象。至于新文化,则是在中国社会有了新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之后产生的。毛泽东指出:“没有资本主义经济,没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没有这些阶级的政治力量,所谓的观念形态,所谓新文化,是无从产生的”由此可见,中国的新文化的出现,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必然产生的结果,是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的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必然产生结果。而资产阶级顽固派鼓吹“一个主义”,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是行不通,因为他违背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没有国际国内的条件。

其次,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取决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又能动地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即是说,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产物,但它并不是消极产物,它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对相应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毛泽东总结了近百年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文化运动的历史经验,说明了新文化运动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伟大作用。他以五四运动为例指出,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运动,他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巨大作用,体现为它是思想上和赶不上准备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我们党领导的革命文化运动,对于推动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了重大作用。毛泽东是这样论述文化运动在革命事业中的地位的:“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路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毛泽东的论述,及说明了文化运动对革命事业的重要,又解决了文化运动的方向问题,即新文化运动必须为新政治、新经济服务。毛泽东还论述了怎样坚持新文化的正确方向,说明中国新文化不能离开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这是保证新文化为新政治和新经济服务的关键所在。

第三,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这是他的根本来源。但是,他不能脱离过去时代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凭空创造出来。它一经形成,就具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这主要表现在它对先前的文化遗产的历史继承问题。对于文化遗产,毛泽东主张,一要尊重历史,不能割断历史,但不能颂古非今,不能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二要与一切别的民族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相互吸引相互发展的关系,即使外国的古代文化,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翻书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三要注意对文化遗产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反对“全盘西化”的主张,反对形式主义地学习外国的东西,提倡采取科学的分析批评态度,提出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以确保新文化的健康发展。

毛泽东通过对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关系的分析,以及对继承优秀文化遗产的论述,批判了当时国米当晚不拍推辞那个的文化专制主义,科学地论述了革命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

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纲领,为新文化的发展指出了正确方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的论述,可以使我们领悟到社会主义文化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基础上产生的,但又给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以巨大的反作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搞不好,就会影响到精神文明的建设,最终将影响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因此,重温毛泽东关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的论述,对于指导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历史特点做了哪些分析?

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历史特点,是认清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的饿出发点和依据。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中国的历史特点作了详尽的阐述。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由此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他指出,中国自周秦以来是一个封建社会,封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占统治地位。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又逐渐生长了资本主义因素以来,中国已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就是现实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实中国的国情。在这种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的这种社会性质又决定了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中国革命在第一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彻底扫除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经济及其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这就是现实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

其次,分析了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特点,由此指出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前途。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民主革命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即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历史特点是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范畴的世界革命时代已经结束了,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时代开始了。在这个时代,只要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就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种时代特点,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步,虽然按其性质基本上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他的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但这种革命已不是旧的、被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的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二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这种革命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了更广大的道路。因此,中国革命的前途是要实现社会主义。

第三,通过对中国资产阶级的反省,说明了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新的历史特点也表现于中国内部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上。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已对中国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租了分析,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指出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帝国主义压迫,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草存折反对帝国主义和本国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性。可以同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他们所愿意反对的敌人。这是中国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的不同特点。但同时,由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一场软弱,中国的民主资产阶级就又有另一种性质,即对于革命敌人的妥协性。他们不愿意和不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更不愿意和不能彻底推翻封建主义,中国革命的反帝反方封建的任务他们都不能解决。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资产阶级不能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只能是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以后,由于自己的成长和俄国革命的影响,

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个阶级能够领导人民完成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这是由中国的政治、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不同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又一新的历史特点。

毛泽东从上述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的历史特点,表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所处的社会有了明确的认识。这就为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领导中国革命,制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制定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历史条件,与那时相比一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社会历史特点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仍然使我们所必需的。

4,毛泽东是如何阐述“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观点的?

“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命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在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就提出了的。但那时这一理论的意义还没有得到发挥,人们还只是模糊地认识这个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又提出了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一观点。随后,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这一观点作了详细的阐述。

毛泽东首先区分了两种世界革命,指出,有两种世界革命,一种是就是的资产阶级的世界革命,一种是新的世界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两种世界革命的划分,以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为界限。在此之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就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之内的,是就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在此之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这种革命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这一观点是根据列宁和斯大林的理论提出来的。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期间,列宁在《民族自决权讨论的总结》汇总就说过,民族问题中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基本点,已不再是一般民主运动的一部分,他已经变成一般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构成部分了。1918年斯大林为纪念十月革命一周年所写的《十月革命与民族问题》一文中中指出,十月革命的伟大的世界意义在于:第一,它扩大了民族问题的范围,把他从欧洲反对民族压迫的都真格局部问题,变为各被压迫民族、个殖民度及半殖民地从帝国主义之下解放出来的总问题;第二,他给这一解放开辟了刚打的可能性饿显示大的道路,这就大大促进了西方和东方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把他们吸引到胜利的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巨流中去;第三,它在社会主义的西方和被奴役的东方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

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阐明了为什么说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特别是十月革命是划分两种世界革命的标志的问题。依据这种理论,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在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的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果发生了反对帝国主义,吉反对国际资产阶级,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革命,就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属于新的无产积极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在新的世界革命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是主力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压迫民族是同盟军。不管被压迫民族中参加革命的阶级、党派或个人,是何种阶级、党派或个人,也不团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在主观上是否了解这一点,只要他们反对帝国主义,他们的革命就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他们就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同盟军。毛泽东还指出,处在抗日战争中的中国,他的革命所具有的世界意义更加增大了。这个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的社会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但早已成为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现在则更成为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

分,成为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同盟军。

历史表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观点是正确。这一观点对我们当人事中国国情,掌握中国革命的规律和特点起了重要作用。毛泽东在分析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时,既尊重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又充分估计到世界环境对于中国的影响。这种科学的态度对今天仍有指导作用。我们在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充分认识当今世界的新特点、新动向,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得到发展。

5,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内容是什么?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内容。这就是建立一个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个国家的政权机关采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选举政府,实行民主集中制。毛泽东把这一纲领概括为“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是由中国的历史特点所决定的。

第一,中国革命时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因此这个革命的第一阶段只能是民主主义的革命。但由于这个革命又是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并且无产阶级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因而这个革命又具有新的历史特点,它以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为目的。这种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一方面和旧形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共和国仙姑别,那种旧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已经过时了;另一方面,也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相区别,那种社会主义的共和国已经在苏联兴盛起来,并且还将在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但那种共和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还不适用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因此,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行使,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就是所谓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势,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又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

第二,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异常软弱,只能在一定时期汇中核一定程度上参加革命,因此,决定中国命运的基本势力,是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或者已经觉悟,或者正在觉悟起来,他们必然要成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的基本部分,而无产阶级则是领导力量。这种国家不是一个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几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两盒起来共同专政的国家。在抗战时期的中国,这种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式。毛泽东指出,这里所谈的是“国体”问题,实际上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问题。资产阶级总是隐瞒这种阶级地位,而用“国民”的名词达到其一阶级专政的实际。毛泽东强调,“国民”这个名词是可用的,但国民不包括反革命分子和汉奸。一切革命的阶级对于反革命汉奸们的专政,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要的国家。第三,由于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是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的基本成分,因此,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权形式将采取与此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全国的和省、县、区、乡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但必须实行无男女、信仰、财产、教育等查遍的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才能适合于各革命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适合于表现民意和指挥革命斗争,适合于新民主主义的精神。毛泽东强调指出,这种制度就是民主集中制。只有民主集中制的政府,才能充分发挥一切革命人民的意志,也才能最有力量去反对革命的敌人。

毛泽东在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后指出,这就是革命的中国、抗日的中国缩影建立的内部政治关系,这就是今天“建国”工作的唯一真确的方向。

毛泽东通过对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内容的具体分析,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达到的政治目标,有利批驳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论调,澄清了一部分人的糊涂惹事。毛泽东

的论述,为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政权奠定了理论基础。

6,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内容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是建筑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集中体现。因此,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对于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有两个基本点:

第一,把操纵国计民生的的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这就是“节制资本”,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经济构成的正确的方针。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由于中国的经济还十分落后,因此,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第二,采取某种必要的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允许农村中富农经济的存在。这就是“平均地权”的方针。这个方针的正确的口号,就是“耕者有其田”。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毛泽东概括指出,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民生计”,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也绝不能是旧的半封建社会。这就是中国应该建立和必然要建立的内部经济关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毛泽东所阐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是根据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提出的,指出了解决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经济的根本出路。毛泽东的止血论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指导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大纲。重温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思想,了解中国的经济是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对于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仍有促进作用。

7,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内容是什么?

毛泽东在分析中国的历史特点、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这一纲领的具体内容是:

第一,由于中国的历史特点,现阶段中国国民文化的内容不是子安持戒文化专制主义。但整个国民文化而言,也还不是社会主义的。因为在现阶段革命的基本任务主要的是反对外国的帝国主义饿本国的封建主义,还不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的革命。我们再政治上、经济上有社会主义的隐私,发宁到我们的国民文化上也有社会主义因素;但就整个社会来说,我们还没有形成这种整个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所以还不能有这种整个的社会主义的国民文化。中国新文化是世界无产阶级新文化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完全以社会主义文化的资格去参加,而是以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的资格去参加的。由于显示中国各革命不能离开无产阶级的领导,既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但这种领导在现阶段是领导人民大众去做反帝反封建的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所以这种新文化的内容还是新民主主义的,不是社会主义的。毛泽东概括指出,现阶段中国国民文化的内容,“是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

第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这个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互相吸收,互相发展,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向联合。中国应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粮食的原料。但对于一切外国的东西,决不能生吞活剥、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势,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算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第三,,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所谓科学,是指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毛泽东认为,中国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能够和中国还有进步性的资产阶级的唯物论和自然科学家,建立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统一战线,但不能和任何反动的唯心论结成统一战线。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教徒竭诚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绝不能赞成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毛泽东还指出,要科学地对待中国古代文化,要剔除其封建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这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中国现实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就经济中发展来的,中国现实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历史,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定位,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要引导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向前看。

第四,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因而是民主的。这主要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应为全民

族中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

运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这种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群众的。因此,一切进步的文化

工作者,在抗日战争中,应有自己的文化军队,这个军队就是人民大众。毛泽东还提出,“文

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须知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

毛泽东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

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毛泽东的论述,批判了国民党顽固派鼓吹的文化专制主义,指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

展方向。他的基本观点,直至今天对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仍有指导作用。

8,毛泽东是如何驳斥企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观点的?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根据中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播出了国民党顽固派以及

部分民族资产阶级企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观点。

毛泽东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资产阶级一直企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

社会,但在国际国内的环境都不容许中国这样做。

首先,国际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不容许。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

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死中国的近代史。历来的中国革命都是被帝国主义绞杀的。现在日

本帝国主义打进中国,是要把中国变成他的殖民地,不是要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丢主义越是

垂死挣扎,就越要以来殖民地半殖民地过活,而绝不容许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建立资产阶级

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帝国主义断绝了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路。

其次,社会主义不容许。在这个世界上,所有帝国主义都是我们的敌人。中国要独立,

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助。中国革命必须有国际无产阶级的援助才能胜利。现在的时代,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是资本主义决然死灭和社会主义决然兴盛的

时代。在这种时代,要在中国反帝反封建胜利以后,再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是

不可能的。

毛泽东以土耳其为例,说明由于特殊条件,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

还有一个基马尔式的小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土耳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苏联完成社

会主义建设之后,绝不会容许有一个四亿五千万人口的土耳其。由于中国的特殊条件,中国

从来没有过土耳其那样的便宜事情,不会出现资产阶级专政的中国。

再次,中国国内的环境不容许。毛泽东列举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实例,指出,中国的资产阶级,以大资产阶级为首,在1927年背叛了革命,同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建立了联盟,进行了10年的“剿共”战争,然而并没有“剿”初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剿”出了一个“一党专政”,实质上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专政,并把日本帝国主义“剿”进了中国本部。中国资产阶级应该从从这一历史中得到了必要的教训。但中国资产阶级的顽固派仍在进行反共活动,分裂统一战线。毛泽东奉劝他们认清国内外的形势,停止反共分裂活动。这种反共分裂活动是不会导致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的。

毛泽东的论述有力地回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叫嚣,驳斥了企图在中国搞“一党专政”、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等错误观点,教育了全国人民。直至今天,这些论述仍是教育党内外群众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极好教材。

9,毛泽东对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异同做了哪些分析?

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曾在《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宣布:“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地实现而奋斗。”但是国民党顽固派却坚持反共立场,外企篡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把它变成反共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他们借口宣扬“一个主义”,要共产党“收起”共产主义。这样,在1939年前后,中国政治思想界展开了一场关于三民主义问题的争论。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问题做了科学的阐述。

毛泽东首先指出了共产主义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他说,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和和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好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其他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都是已经或将要进历史博物馆的东西了,惟有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恶化社会制度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中国自有科学共产主义以来,中国革命就该表了面目。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共产主义的指导是不能成功的,更不必说革命的后一阶段了。中国共产党有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如果因为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三民主义的政治原则基本相同,就要“收起”共产主义,那是极其荒谬的的。如果收起,中国就会亡国。毛泽东还说,在现在的历史条件下,有多少阶级就要多少主义,为什么无产阶级不可以有一个共产主义呢?可见“一个主义”行不通。

接着,毛泽东分析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异同点。

三民主与与共产主义有相同部分,这就是两个主义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上的基本政纲。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的革命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三个政治原则,同共产主义在中国民主革命阶段的政纲基本上是相同的。由于这些基本纲领相同,才有两个主义、两个档的统一战线。

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又有不同部分,表现为:(1)民主革命阶段上一部分纲领的不相同。共产主义的全部民主革命政纲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则没有这些部分。(2)有无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不同。共产主义在民主革命阶段之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与最低纲领之外还有一个最高纲领,即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纲领。三民主义则只有民主国民阶段,没有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只有最低纲领,没有最高纲领。(3)宇宙观的不同。共产主义的宇宙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三民主义的宇宙观则是民生史观,实质上是二元论或唯心论,二是是相反的。(4)革命彻底性的不同。共产主义者是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即有革命的彻底性。三民主义者除了那些最忠实于革命和真理的人之外,是理论和实践不一致的,说的和做的不一致,即没有革命的彻底性。由于有上述这些不同,就有了共产主义者和三民主义者的差别。忽视这种差别是非常错误的。

毛泽东通过对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关系的分析,说明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可以在一定历

史条件下结成统一战线。但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又有很大的不同,共产主义是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可缺少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将来要实现的社会制度。因此,宣扬“收起”共产主义是错误的。

毛泽东的论述,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宣传,揭穿了国民党以宣扬“一个主义”为名,行“一党专政”之实的险恶用心,澄清了党内外存在的某些混乱思想,为当时的关于三民主义的争论作了总结。

10,《新民主主义论》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思想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第一,《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过程。造在1929年毛泽东就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提出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农民和广大的小资产阶级是最接近的朋友,并把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同大地主阶级一样是革命的对象,而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既可以参加革命但又有动摇性。在1930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毛泽东就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了理论的说明;1939年5月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提出了与新民主主义含义相同的“人民民主主义”的概念;同年10月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就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个革命的的法宝作了详细的论述;同年12月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队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等重大问题作了系统论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概念。《新民主主义论》就是集中了以往毛泽东的有关思想而写出的光辉论著。这篇文章是从以往的有关思想发展而来的,又有进一步的升华,成为关于新民主主义论述的集大成之作。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对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革命的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表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的思想理论已经成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新民主主义论》是对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的全面总结,是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加强的产物。中国革命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发生和发展的,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这些规律和特点不断以展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并不是从一开始对这些规律和特点就认识了得,而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也走过了一些弯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比如,中国共产党虽然自党的二大已经认识到现阶段的中国革命是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社会主义革命是下一阶段的任务,但并没有说明达到这个目标的具体途径。在中国共产党内,长期以来,犯右倾错误的人不了解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同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区别,不了解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犯“左”倾错误的人则混淆了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在民主革命阶段内不适当地提出某些社会主义的任务。右的和“左”的错误都曾使中国共产党受到严重损害,使中国革命遭到严重挫折。毛泽东正是总结了中国革命的这些教训,提出并论证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必要性饿可能性,指明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走向社会主义前途的过渡阶段。这表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对中国革命的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更高更深刻的程度。

第三,《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这篇论著中处处体现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精神。例如,他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的分析中来判断中国社会的性质,并由此判断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思想,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这是统一的革命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质两个阶段的问题,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他坚持了

阶级分析的方法,科学地分析了资产阶级的状况,指出了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由此产生的统一战线的政策,反映了历史唯物论;他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关系和对文化遗产的态度的论述,无不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认识论的观点。这表明,《新民主主义论》不仅是一篇政治性的论著,也是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论著。它从一个方面表明,在这个时期,毛泽东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上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其他思想,包括哲学思想,也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呈现出全面发展的状况。

总之,《新民主主义论》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全部认识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优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作。它成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完全胜利,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纲领性文献。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 毛泽东论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经济、文化、方法政策的重要著作。写于1940年1月。最初以《新民主主义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为题,发表在1940年2月15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上。1940年2月2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杂志第98、99期合刊登载时,改题为《新民主主义论》,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当时,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蒋介石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军事上对中国共产党施加压力,并大力进行反共宣传。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主革命的理论,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他指出,中国的民主革命可以划分为新旧两个历史时期和两个历史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五四运动之前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五四运动之后,由于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旧式的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步,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毛泽东批判了看不到这种联系而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顽固派,也批判了看不到这种区别而主张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左”倾空谈主义。他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它是真正实行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经济纲领是,没收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国家所有,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使之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采取某种必要办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孙中山先生“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容许富农经济存在。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文化纲领是,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反对文化专制主义,确立共产主义思想在国民文化中的指导地位。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新的重要发展。 【原文】 一中国向何处去 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有了出路,愁眉锁眼的姿态为之一扫。但是近来的妥协空气,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又把全国人民打入闷葫芦里了。特别是文化人和青年学生,感觉锐敏,首当其冲。于是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问题了。因此,趁着《中国文化》⑴的出版,说明一下中国政治和中国文化的动向问题,或者也是有

毛概文献精读阅读笔记3000字

毛概文献精读阅读笔记3000字 篇一:3000字毛概论文终结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班级: 12级电气本1班学号:2021081107 姓名:郭子良 内容摘要:本文以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为主旨,全面深入的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表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看法,分别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何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社会主义资源、财富以及利益的公平分配,实现人与资源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和谐发展的格局,在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 关键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民主、和平。 踏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性时期,在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和发展事业的深化,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日益不平衡,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资源与财富的合理分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进入的攻坚阶段,已经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是由中国共产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提出“和”的概念,用以描述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例如,《易传》高度赞扬并极力提倡和谐思想,提出了“太和”的观念。孔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孔子及其学生所说的“和”,既是一个哲学范畴,又是一个伦理道德的标准和社会治理的标准,其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因素之间的差异。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并认为阴阳二气虽然处于不停的冲撞之中,但它们始终能够在“道”的统一下和谐相处。王阳明指出“天理亦有个中和处”。先哲们的这些经典论,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和谐观念成了治国安民的重要理想。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坚实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武器,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进行了有意的探索。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十大关系》这篇重要著作,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195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篇重要著作,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这些正确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新民主主义论观后感

新民主主义论观后感 导读:有幸阅读了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尽管里面的某些名词在现在读来似乎味同嚼蜡,没有优美的词藻,没有引经据典,但里面那种步步为营的推理议论,不得不让人深深折服。下面是整理的新民主主义论观后感,欢迎阅读!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我读完《新民主主义论》后,体会最深的是新民主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新民主主义论有感。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 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主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

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中国应该更多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还不够。 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借鉴。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扬弃,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有幸阅读了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尽管里面的某些名词在现在读来似乎味同嚼蜡,没有优美的词藻,没有引经据典,但里面那种步步为营的推理议论,不得不让人深深折服。 《新民主主义论》这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国内外的严峻形势下,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在《新民主主义论》上,毛泽东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并对其作了系统的阐述。

《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读书报告

《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读书报告 一.《新民主主义论》主要内容 (1)深入论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 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社会; (2)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3)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制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济纲领是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归人民共和国所有,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容许民族资本的存在和发展,实行“节制资本”;文化纲领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 (4)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二.《论十大关系》主要内容 《论十大关系》是在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进入高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了初步的实践经验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主要内容是:(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要防止片面发展重工业,应当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应大力发展内地工业;为了发展内地工业,必须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必须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尽量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无论不顾哪一头,都不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无产阶级专政。(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7)党和非党的关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原则。(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要按照不同情况,对反革命分子采取杀、关、管、放等不同的处理方法。也应当给他们以生活出路,使他们有自新的机会。(9)是非关系。对待犯错误的同志要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一要看、二要帮。(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搬照抄。《论十大关系》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尝试,其中许多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对辛亥革命伟大功绩和失败原因分析述要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为时两百多年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并且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它的历史意义是不可估量的。然而它的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最后失败了。它既有成功的地方,又有不足的遗憾。毛泽东曾在不同的时期对辛亥革命做出了不同的评价。 从现有资料看,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第一次作出具有独特看法的评价,是在他成为激进民主主义者并接受五四运动洗礼之后。191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湘江评论》连载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文中对辛亥革命作了生动的描述。指出,辛亥革命使人们有了“一层觉悟”,这就是“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人们应该有话敢说,有事敢做。同时又指出,虽然辛亥革命所持之“主义”,是为一般民众所赞成的,但革命行动本身,却缺乏广大民众的参与,没有建立起“民众的大联合”。这是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的最早的说明。这里表达的基本观点,同他后来的论述是一脉相承的。 当大革命掀起高潮,农民群众日益显示革命主力军作用时,毛泽东进一步从有没有广大农民的拥护和参加这一根本点上,指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1926年夏,毛泽东在他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农民问题时说: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农民的要求和需要,没有为农民而奋斗,未得三万万二千万之农民来帮助和拥护,所以革命遭到失败,政权落于军阀之手。随后,在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他又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然而,毛泽东把辛亥革命放到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整个过程中加以考察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论》之中。在此中毛泽东的主要观点有: 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如果从准备阶段算起,鸦片战争反对英国侵略就开始了,“而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很清楚的,中国当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这个第一步的准备阶段,还是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以来,即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改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就开始了的。中经太平天

毛概作业《新民主主义论》读书心得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和发展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在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毛泽东正确分析了世界历史状况和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才能最终走向社会主义。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对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选择适合自身的社会发展道路,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等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毛泽东在书中中分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特点及其基本矛盾后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任何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就不再属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而是属于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它按其社会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又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更广阔的道路。因此,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质特点的论述,揭穿了国民党顽固派宣扬“基马尔主义”的阴谋,也打破了民族资产阶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幻想。毛泽东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纲领,勾画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指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国体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是民主集中制。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实行“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国营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其具体内涵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时代不同了,文化也会变,但是要有民族的根,"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要为人民服务"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要有民族的魂:"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在书中还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他说,“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

新民主主义论的概述

一、《新民主主义论》的问世和早期文本 《新民主主义论》最初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稿,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1月15日定稿,2月15日同题首次发表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机关刊物《中国文化》创刊号上,接着延安新华书店出版同名单行本。在毛泽东对论著进行了240处左右的修改后,中国共产党政治理论刊物《解放》在同年2月20日出版的第98、99期合刊上以《新民主主义论》为题登载此文,解放社也随即出版了第一个同名单行本。建国后,人民出版社在出版《毛泽东选集》现行本时,将此文编入第二卷。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珍藏的一个《新民主主义论》早期单行本,具有特殊的文献价值,为研究毛泽东著作和毛泽东本人思想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共产党文献早期出版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2006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国家文物局《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河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将这个早期单行本确定为二级文物。这个《新民主主义论》早期单行本,平装,小32开,纵18.3厘米,横12.1厘米。封面上方是书题“新民主主义论”,红色字体,并注明“毛泽东著”,黑色字体,横排;封面中间印有毛泽东免冠半身像;封面下方是“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出版”,黑色字体,横排(图一)。封面之后是书名页,署有“前线丛书之九,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著,1940,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出版”,黑色字体,分五行排布(图二)。版权页注明出版者“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发行者“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出版时间“一九四〇年五月出版”(图三)。书的1页目录紧随其后,正文共56页,新闻纸铅字竖行印刷。 《新民主主义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社会革命论分析和解决中国民主革命问题的光辉典范。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系统总结了历史上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全面阐述

读有关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文章有感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读有关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文章有感新民主主义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到四十年代初,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刘少奇等党内领导人对上述思想表示了认同,还从各个角度进行了阐发。表明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构想最终形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形成。从四十年代初到建国初期,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共同纲领》等,不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提供了指导,而且把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用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1952年6月,毛泽东提出国内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标志着他开始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1953年6月,毛泽东批评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提法,同年12月,公开出版发行的经毛泽东修改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标志着中共中央正式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主要论述了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制度、关于各阶级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虽然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经过短暂的实践被放弃,虽然新民主主义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于不同的时期,但是二者仍然有明显的关系,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要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回归 近年来,学术界出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回归到新民主主义”的说法,否定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大搞历史的倒退,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由于毛泽东过早地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匆忙实行“三大改造”,因此,1956年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基础是相当薄弱的,存在着明显的先天不足,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而来,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与发达国家。接着毛泽东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畸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完成本应该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完成的任务,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实行了类似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策,特别是对待私人资本的政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包括私人资本在内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并主张利用资本主义的积极性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使私人资本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完全消失,直到改革开放后,政策松动,私人资本才逐渐恢复发展,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一变化确实具有后退的性质,但我们不能把改革中这一必要的后退看成是回归到新民主主义的依据,因为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 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有很多不同之处。在主要任务上,新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除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还要扫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余势力。在经济建设上,新时期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而新民主主义社会虽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但还没有确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政治建设上,新时期发展民主政治,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还建立在人治的基础上。在文化建

读 新民主主义论

读新民主主义论 一、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民族的灾难深重极了,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这是毛泽东认为的科学的态度,他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 二、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 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 三、所谓中华民族的旧政治和旧经济是什么?而所谓中华民族的旧文化又是什么? 自周秦以来,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其政治是封建的政治,其经济是封建的经济。而为这种政治和经济之反映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则是封建的文化。 那末,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新政治、新经济,又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呢?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由此可以断言,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所谓中华民族的新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所谓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这是毛泽东心中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决不能和任何别的民族的帝国主义反动文化相联合,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 四、“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种“世界革命”,已不是旧的世界革命,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早已完结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而是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同样,这种“一部分”,已经不是旧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绝大的变化,这是自有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大变化。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识和教育革命大众的知识在程度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

思政原著导读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思政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学院名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我之前对于《新民主主义论》的了解,仅限于初高中的历史课本,并且仅仅是知道这是毛主席的著作,却未做深入的研究。这个暑假,应学校的要求,我有幸拜读了这篇著作,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再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感觉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文中引用了许多历史事件进行说明,让我不仅增强了对“新民主主义”的理解,还让我对历史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 《新民主主义论》问世于1940年,而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已经由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逐渐停止正面战场上的战略进攻,一方面将主要兵力用于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另一方面则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战略,在其占领区内加紧扶植傀儡政权。抗战进入了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困难的时期,但国民党顽固派却奉行避战观战、消极抗日的政策,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建立了“防共委员会”,在军事上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伺机挑起各种事端,在政治思想上也加紧进行了反共的步伐,鼓吹“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叫嚣“共产党不需要存在”,重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个领袖”的老调。在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摆在面前的时候,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针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和疑虑,向全国人民做出庄严回答,以提出自己的根本主张,申明自己的鲜明态度。 通过阅读《新民主主义论》我知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正如毛泽东在文中所提到“这个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中又分为许多小阶段),其社会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但早已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现在则更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分,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同盟军。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毛泽东的这段话明确地告诉了当时处于困惑的人们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 不仅如此,《新民主主义论》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政治上,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采取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国体和民主集中制的政体。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上,文中提到应“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国家所有”;“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中国的经济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道路,决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让少数资本家和地主“操纵国计民生”。文化方面,毛泽东指出“在观念形态上作为这种新的经济力量和新的政治力量之反映并为它们服务的东西,就是新文化”。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以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为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地回答了当时中国革命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说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属于中国工人阶级;说明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必须采取既区别于资本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阐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策略的主要政治着作。1940年1月发表于延安《中国文化》创刊号,全文共15节。它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科学的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第一次把中国的民主革命区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且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文中第一节写中国向何处去,第二节写中写我们要建立成为一个新中国。毛主席提出我 们未来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 而且有新文化。这个新主要表现在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首先要把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赢得中国的完全独立, 建立新中国。等我完全的读完了新民主主义观,我理解了新民主主义论中的四个“新” 。首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是相对于 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主义的革命,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

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它的新表现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 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辛亥革命在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之内的,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文中提出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果发生了反对帝 国主义,即反对国际资产阶级、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 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属于新的范畴了它就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世界革 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目标的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 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也属于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但是这种“世界革命”,已不是旧的世界革命,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早已完结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而是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其次为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在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毛概期末精品复习资料:《新民主主义论》读书报告.docx

《新民主主义论》读书报告 摘要: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全新的构想,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论证,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在中国革命的重要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明确地回答了当时中国革命中提出的相关一些基本问题。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 一、文献的主要内容概括 1.《新民主主义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的革命历史以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各方面的分析,深刻地剖析了新民主主义的本质,以及为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章内容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B|J: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英次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最后,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社会。 二、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部是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注意革命的必要准备,二者缺一不可,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三、从文化、政治、经济三个方面介绍新民主主义。完整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制订了屮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坚定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指出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和宣传同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革命阶段具体行动纲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论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指的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个重要的矛盾关系,这些矛盾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当前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十大关系主要涉及一下几个部分: 一、工业的建设:主要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阐明了当前阶段工业的工作重点。针对我国广阔内陆的国情下, 必须加强内陆工业的建设。最后谈到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提出加强国防建设必须加快经济尤其是工业发展,降低军政费用在国家支出中的比例。 二、不同层次的关系:主要包括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屮央和地方的关系。二者同时强调到上层应给与基层一定的灵活性,不能限制死。提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 三、党内党外的关系:主要提到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党与非党的关系。认识到少数民族在国家稳定关系中的重要性,以及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参与中的重要性。在民族关系方面,提出“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观点。在政党关系方面,提出“抓一下统一战线工作,使他们和我们的关系得到改善,尽可能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四、是非关系的对待:革命与反革命关系,是非关系。认识到对于消极因素不能一概否决,对于能转变的因素要积极转变,认识到绝对的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正确对待是非关系,对于犯错误的党内人士需要采取帮助态度而不是敌对态度。 五、国内国外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认识到不能一概地躲避甚至排斥国外的内容, 要积极的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ACCA1602 林逸涵201650080407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读了之后,深深被毛主席的文笔所折服,全文层次分明,论点论据清晰,从中可以看出毛主席的思想先进性以及发展的前瞻性,这对我们国家形势走向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发表的这一年,中国正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状况当中,毛泽东结合当时国际与国内的环境提出要建立新经济、政治和文化相结合的新中国口号。他利用篇幅不大的十五小节来论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文化:在政治上,一方面强调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而当前中国正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毫无疑义,我们这个新民民主主义制度是在无产阶级的导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但是中国在整个新民民主主义制度期间不是一个阶级专政和一党独占政府机构的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中央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下,将这种新民民主主义的政治特色发挥的日臻至善,科学发展观中写道,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看了《新民主主义论》之后明白了在真正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是要根据国情、生产力的发展分成多个步骤时期的,所以在我们实现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我们还有很长的艰苦的一段路要走,这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才可以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 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国有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尤其在金融海啸频发的21世纪,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措施,这也是令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未产生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严重的后果的重要原因。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形态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态的文化又才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 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化,民主化和民族化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但是这种尊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 1,《新民主主义论》发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原题目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刊登在1940年2月15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上。同年2月20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98、99期合刊登载是,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是有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1940年初,购机国内形势都发生和很大变化。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在战略相持阶段。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由于自身兵力不足和我党领导下的敌后游击战争的广发开展,不得不停止对正面战场的进攻,并把对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政策由武力进攻转变为政治诱降和经济拉拢。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顽固跑反共投降倾向日益明显。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晴日拍公开投降日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39年冬至1940年春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国民党顽固派在军事战线向共产党发动进攻的同时,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也发动了攻势。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蒋介石接连发表演说,攻击共产主义,宣扬其专制独裁的假三民主义。国民党统治集团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大肆宣扬“一个主义(三民主义)”、“一个政党(国民党)”、“一个领袖(蒋介石)”。张君励发表致毛泽东的公开信,要求共产党去小便去,取消八路军和新四军,“将马克思主义搁置一边”。叶青等人宣扬“一次革命论”,“马克思主义不适宜于中国”等等。 这些肝功言论,不但破坏抗日团结,而且是广大群众对抗战的前途和中国的未来缺乏信心。有些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虽然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抗战不力表示不满,但对共产党的主张和抗日战争的前途也抱有疑虑,有些人还企图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之外另有一条道路,想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就是在共产党和革命队伍内部,也有一些人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和前途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对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和策略缺乏统一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汇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动叫嚣,为了回答全国人民所关心的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中国共产党必须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些列基本理论做出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阐述,说明自己对于新中国建设的全部见解。 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具备了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的主客观条件。 主观上,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经历了两次失败、两次胜利的成熟的党,既有推动和领导北伐战争胜利的经验,有由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既有土地革命战争中取得胜利的经验,又有“左”倾机会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拉力严重损害的教训。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经历了两次转变,即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变和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的转变。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示。曲折而丰富的革命实践,使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规律有了深刻理解,使毛泽东有可能云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加以系统总结,上升为科学的理论。正如毛泽东所说,《新民主主义论》,以及在前后发表的一些论文、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客观上,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战局相对稳定,这种环境使党和毛泽东有可能从事深入的理论研究,集中精力解答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问题。 正是在上述历史条件下,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对中国近百年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作了系统的总结,写下了《新民主主义论》这篇重要文章。这篇文章揭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规律,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这篇文章的发表,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关于抗日战争和中国前途的种种谬论,澄清

(完整版)《新民主主义论》读书笔记

《新民主主义论》读书笔记 一、写作背景: 这是毛泽东一九四零年一月九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载于一九四零年二月十五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同年二月二十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九十八、九十九期合刊登载时,题目为《新民主主义论》。 二、结构及内容: 第一部分(第一节——第三节):概括性的说明中国将如何发展,将建立一个怎样的中国以及中国的历史特点。 第一节讲述目前抗日环境下,中国的去向成为人民关心的问题,在民族问题深重的今天,“唯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 第二节阐明中国目前的政治经济阶段中国要为文化革命而奋斗,要做到“不仅有新政治、新经济,还要有新文化”,要使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走上独立富强之路-“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被新文化统治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第三节通过新旧文化的讲述,提醒人们学习新文化,抛弃旧的封建文化。1-3段说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政治经济决定文化-“中华民族的新政治新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根据。4-11段介绍了中华民族的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以此来倡导人民抛弃旧文化学习新文化以及提出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所谓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 第二部分(第四节):讲述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分。 第四节1-12段讲述了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形成的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这之前是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在这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因此,中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种革命是彻底打击帝国主义的,因此不为帝国主义所容许,而为帝国主义所反对,但是它却为社会主义所容许,而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国际无产阶级所援助。因此,这种革命就不能不变成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的”。13-20段从斯大林理论中十月革命的意义和一战形势中的变化说明一战和十月革命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变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中国革命反帝反封的特点使中国城为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战争和俄国十月革命已把民族问题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变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21-23段从中国革命的力量,以及在二战中形成的独立的政治力量说明中国是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分,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个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社会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但早已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现在则更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一部分,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同盟军”。 第三部分(第五节——第六节):介绍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 第五节讲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2-7段讲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但同时又具有软弱性的一面,其双面性决定了它不能领导人民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随着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独立登上政治舞台,其能力与性质决定它可以领导人民团结一致抵抗外的侵略。8-13段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各革命联合专政为国体,以民主集中制为政体,形成抗日统一战线共和国。 第六节讲述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把土地变为农民私有这是我国的性质决定的。“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