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_城市与城市化导学案

第二章_城市与城市化导学案

第二章_城市与城市化导学案
第二章_城市与城市化导学案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化(导学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课程标准】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学习目标】

1熟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类型,结合实例分析各功能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

2 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等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

【学习重、难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实质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可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功能分区

(1)形成:

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而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2)功能分区的特点

①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

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如,住宅区里常常也有商店、工厂等,只是商店和工厂用地面积所占的比率较低而已。

读图思考1

P18 图2.1 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请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文化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3.几种常见的功能区

A、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约占城市用地的40 %到60% 。分化: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布局区位城市的外缘内城城和工业区

区附近

房屋面积较大(有的是独立庭院)面积狭小(拥

挤密集)

环境优美环境相对较差

配套公共设施齐全(如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不齐全

B商业区

(1)商业区多位于什么位置?为什么?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原因: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部分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2)中心商务区(CBD)

分布: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

功能:商业活动的中心和服务中心

【知识拓展】

集聚效应:吸引分散的人和物聚在一定地域上,形成规模。不仅商业区的形成具有集聚效应,工业区的形成也有该效应。

C工业区

(1)城市内部工业为什么会相互聚集形成工业区?

(2)工业区需要靠近什么地带?为什么?

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城市常见的功能区。有些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例如、等。而在中小城市里,这些部门

,形不成相应的功能区。

活动探究1P21活动分析香港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点

1、商业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在哪?商业区的外围主要是哪一类功能区?

2、高级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分布是否相邻?为什么?

3、尝试用模式图归纳香港功能区分布特点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概念:什么叫城市地域结构?

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了解)

模式

形成

形状 同心圆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 ;呈 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同心圆 扇形模式 在 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 呈 向外扩展的趋势

扇形或楔形 多核心模式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 ,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是 作用的结果)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①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第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什么?

②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什么?

③一般来说城市的什么位置土地租金高?

读图分析

1、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 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

2、 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 土地的用途,各最可能是什么功能区? OA ;OB ;OC (2) 其他因素

P23图2。8分别反映的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什么因素?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功能分区状况如何?

(2)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市区的工厂企业为什么纷纷外迁?

活动探究2 如何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作业】右图1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哪一处交通易达性最高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该处最有可能位于 ( ) A .高级住宅区 B .工业区

C .商业中心

D .辐射道路与外环道路交会点 3、城市地租等高线分布图2-4-5表示地租立体分布状况(单位:元/平方米),读图回答:

(1)图中的地租最高峰是(是字母表示,下同) 处,形成原因是 。 (2)图中的地租次高峰是 处,判断理由是 。

(3

)A 、D 、F 、C 四处按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4)图中字母代表商业中心用地的是 ,代表外围商业用地的是 。

(5)图中G 代表 用地,原因

是 。

A

B

C

商业

住宅

工业

O

与市中心 的距离

地租水平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4、读右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应位于A 、B 、C 三处中的 处,

理由是 。 (2)工业区应位于A 、C 、B 三处中

的 处,

理由是 。

(3)高级住宅区应位于A 、B 、C 三处中的 处,

理由是 。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程标准】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 2.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其城市地域结构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空间分布特点。 【学习重点】1.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

2.了解不同的城市等级其城市地域结构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

【学习难点】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

【学习过程】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城市等级从小到大一般可以划分为哪些?

3、我国的设市城市等级划分依据和标准是什么?(不同国家对城市规模、等级划分不同)

二、城市的服务范围

1、城市能为区域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

2、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一般包括什么地区?有何特点?

活动探究1

1、枣强镇、衡水市、石家庄市按照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分属哪类城市?

2、三城市分别提供活动中哪些服务?

3.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的关系 小城市(如我国的县城) 大城市(如省会城市) 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

服务种类

更多 级别

更高

服务范围 较 (本县) 较 (各县乃至全省) 可扩展至 服务设施

除了有县城的一般职能之外,还有 等

4.城市等级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密切相关

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什么样的基本条件?

案例分析1 上海市城市等级的变化

读图2。11,哪些条件促进了上海市等级的提升?

【提示:(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对内通过长江的航运,可以联系南京、武汉和重庆等工业城市,服务范围可以扩展到广阔富饶的长江流域甚至更大的地域;对外它是我国大陆向东最接近太平洋世界贸易要道的国际港口,通过对外贸易还可以扩大其服务范围。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同时也位于中国大陆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这使得上海能够得到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和农产品供应,以满足大规模城市人口的需求,而且还为上海市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3)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长江三角洲为城市的发展与拓展提供了广阔、平坦的土地,为城市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读图思考读P28图2.12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

1.图中的城镇共有几个等级?

2.不同等级城镇的数目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

3、不同等级城镇的分布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

4.试解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关系。

在每一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的城市,或者说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的服务范围。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的。

四、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规律

1.前提条件:

①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

②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影响运输的惟一因素是距离。

2.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理解)P29 图2.13a b c

问题思考图2.14 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

①图中城市有几个等级?

②找出表示每一等级六边形服务范围的线条颜色?

③叙述不同等级城市之间服务范围及其相互关系?

3.理论基础:德国南部城市4.意义:运用这种理论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5.应用——“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

案例分析2 P30图2.15荷兰圩田居民点设置规划图

找出A、B、C三级居民点数目,各自分布特点?

【作业】1、读某区域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图

2-2-3,回答:

(1)若图A、B、C是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C包含B,B包含A,那么最高级的城市

是,最低级的城市是。

(2)根据相关知识,判断下面各组城市职能应

与A、B、C中的哪个服务范围相对应。

①市级商业网点;区级商业网

点;街道商业网点。

②音乐厅;电影院;录像带出租屋。

2、读“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图,完成下列内容:

(1)低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被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所,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又被更高一级城市的服

务范围所,各级城市最终会形成一个具有等级关系

的体系。

(2)比较不同级别城市的平均距离,这种距离的大小与城市

级别高低的关系是:

3、读“乐平市的服务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乐平镇的服务机构有:百货店、早点店、理

发店、小学、中学、医院、银行、集贸市场等,而刘家庄只拥有其中的5种,另外不可能拥有的3种是、、。

(2)就有关知识填写下表:

市、庄

性质

乐平市刘家庄

职能种类

服务范围

出售商品等级

提供的服务种类

服务机构数目

第三节城市化

【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学习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2.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学习难点】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什么是城市化

1、什么是城市化?

读图思考读P31,图2。18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呢?

总结2、城市化含义:

①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②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

③城市化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

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1)城市化的推力指什么?并举例说明

(2)城市化的拉力指什么?并举例说明

总之: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式之一。4、城市与区域的关系怎样?

5、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用什么来表示?

6、城市化能区域带来什么影响?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活动探究1 结合图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案例4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从以下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

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的差异

活动探究2 P35对照2。18和2。19,分析图2。23中几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1、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什么不同?

2、目前各处于城市化的哪一个阶段?

3、近20年来,各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有何差异?

4、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5、概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环境,例如,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2.不利影响:

来源危害大气圈人们的健康

水圈

生物圈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土层

3、城市环境污染

来源危害

大气污染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碳氢化合物、铅等有害物质,使城市空

气污浊,危害人们的健康。

水污染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饮用水质不断

下降,直接危害。

固体废弃

物污染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噪声污染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损害人体

健康

活动探究3 P37

(1).测算1995~2000年城市人口比重的年增长率,结合我国的人口总数,计算每年新增加的城市人口数。

(2).根据计算结果,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城市化会给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压力。

(3).试提出缓解这些压力的措施。

4、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什么?

活动探究4 完成P38活动

【作业】1.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A.城市的人口规模

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特大城市数量

2.既是出现城市化最早,又是首先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3、下图2-3-2表示一个地理事由T 1至T 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回答:

图2-3-2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变化的特征是:①

② ③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3)此过程被称为 。 4.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的变化图”(图6),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判断,世界城市人口在______ _年超过总人口的半数以上。 (2)从绘出的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特点是①__ _____;②____ ___; ③___ ____。

(3)通过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可以体现其_______发展水平。

(4)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导致其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导学案

地理必修③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能记住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 3.能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会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两个主要阶段及主要发展特点。 难点: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认识并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探究其解决措施。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读图与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知识链接】 对一个区域而言,工业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的地区凭借自身独特的政策或资源或位置优势发展工业,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例如靠森林、矿产等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东北模式;靠大城市扩散发展起来的苏南模式;靠外资推动发展起来的珠江三角洲模式等。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一)基础知识梳理(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 1.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是什么?请列举出我国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典型地区并说出其做法。(A级) 2.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工业基地之一,并成为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B级) (1) (2) (3) (4) (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讨论,合作完成) 探究1: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区位、侨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利条件,请你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条件进行类比分析。(B级)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七章_城市与城市化2-7-2含解析

2-7-2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7·广东广州模拟)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完成1~3题。 1.2000~2012年间,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 A.东南B.东北 C.西南D.西北 2.造成南京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A.新区开发B.旧城改造 C.工业区迁移D.保护文化古迹 3.2000~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南京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 C.减轻市区通勤压力 D.增大中心区人口密度 【解析】本题组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仔细读图,注意对比2000年与2012年城西、城东、城南、城北不同方位的城市轮廓差异。由图可知2012年在城西与城南方向,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增加,说明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西南,故选项C正确。第2题,旧城改造位于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图示扩张方向区域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故排除选项B;图示新发展建筑物高大稠密,不可能是工业区迁移,故排除选项C;南京市是六朝古都,文化古迹周边不可能有高大建筑物,故排除选项D;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通过新区开发,可以缓解城市化与城市保护的矛盾,故选项A 正确。第3题,逆城市化现象是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或者小城镇转移,南京市仅仅是城市周边范围的扩大,故排除选项A;如果新区与市中心之间是住宅、学校与工作场所等之间关系,那么会增加市区通勤压力,故排除选项C;建设新区,部分人口、工业等外迁,会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故选项B正确。 【答案】1. C 2.A 3.B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 一、单选题 城市中的各项活动需要利用一定的土地,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属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是() ①商业用地②交通用地③政府机关用地④绿洲农业⑤住宅用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2.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各类功能区之间界线分明 B.商业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工业区多位于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D.住宅区低级住宅区与中高级住宅区存在分化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丙地土地租金较高,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位于市中心 B.处在交通干线的交汇处 C.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4.据图判断,中心商务区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历史悠久,知名度高B.土地租金高 C.交通通达度高D.处在人口密集区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区,主要原因是甲地( )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某商品批发市场从城区迁往郊区前后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20世纪80年代,影响该批发市场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市场 C.劳动力 D.政策 8.2010年后,该批发市场迁出主城区是因为主城区 A.土地利用方式调整 B.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C.电子商务的发展 D.工业结构的调整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 10.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 “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上班。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最新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要点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 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 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 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Array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 万) 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 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 海口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 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门槛人口与商业服务等级 (1)把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赢利)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保本)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亏本) (2)商业等级与门槛人口的关系 根据门槛人口的小,可划分出商品或服务的等级。 价格低,门槛人口小,为低级商品;价格相对较高,门槛人口相对较大,为高级商品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人口的城市化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土地的城市化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记忆]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导学案》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教师用书(预学导学固学思学):第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以某城市为例,运用地图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功能分区的分布和特点。 2.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和主要模式,理解不同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特点。 3.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 4.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1.结合我国或世界某城市土地利用图,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找出主要的城市功能分区,并区分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之间的不同。 2.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图,了解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主要特征及分布规律。 3.结合教材阅读内容“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了解三种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 4.结合教材图2.7,分析经济因素(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同时了解历史、社会、种族、知名度等因素的影响。 5.结合某城市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了解该市的各功能分区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6.以某城市为例,分析城市功能区应该怎样进行合理的布局。 1.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的特征。 2.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3.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本节的重点,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结合某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图,引导学生分析该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类型,在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类型中,人类主要从事哪些生产生活活动,让学生知道土地利用和城市功能分区的不同。结合教材和规划图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功能分区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尤其是高、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原因。住宅区的分化,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情况,教材只以香港为例加以说明。对于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应从地理角度分析它们的位置特点、环境状况,及其与其他功能区的位置关系。某地如果有住宅区的分化情况,可以结合当地实际,与香港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总结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 分布地区平原地区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 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 山地 举例成都、合肥、华盛顿兰州、洛阳、西宁、宜 昌 重庆 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 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 上)、大城市(50~100万) 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 (20万以下)、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 少,服务范围比较小; 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 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2018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章末综合提升Word版含答案

章末综合提升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类题目答题模板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对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植被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环境(农业、工业、交通等)的影响。城市化会对地理环境产生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要采取措施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相应问题。 1.城市化进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为: 某城市图表资料―→城市化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其答题思路为: 城市景观图―→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城市化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衡量________________的标志。 (2)说明我国近几年城市化率呈现的趋势,并分析其根本原因。

(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水平 (2)加速增长。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3)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效应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云雾天气(城市多酸雨) 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4)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发展;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地理必修二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若X轴表示距市中心距离,且a=10km,Y轴表示 土地利用租金,且b=100元/m2,则图中四地点最可能 为商业区的 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X轴表示出生率,且a=4%,Y轴表示死亡率,且b=4%,则图中四点表示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的 是() A.① B.② C.③D.④ 解析:1.商业区应距离市中心最近,地价最高,故判断为③。 2.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应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故选④点。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问题。 3.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4.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 没有变化 D. 略有下降 解析:3.观察柱状图分析,30年间乡村人口由1000万增加到2000万,人口增加了1000万,A错;总人口由1500万增加到3000万,城市人口由500万增加到1000万,城市人口增加了500万,B正确;总人口和乡村人口增加了一倍,C、D错。 4.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应。 5.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2030年后,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B.2040年时,将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2010年时,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大致相当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解析:5.2030年后,中心城区人口比例下降,是因为郊区城市化,郊区人口比重上升,并不是城市人口比重下降,A错。逆城市化现象时,中心城区人口减少,迁往乡村,乡村人口比以前增多,2040年时,乡村人口持续减少,B

(完整版)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下表为某城市多年平均气温一降水统计数据。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月份 1月 4月 7月 10月 1—12月 月均温(℃) 13.3 18.0 25.7 22.7 19.9 月降水量(mm) 190.9 46.3 0.3 60.2 825.5 1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该市最适宜种植的水果有 A.荔枝 B.椰子 C.香蕉 D.葡萄 3.关于城市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共同分享集聚效益,城市发展初期便形成了工业区 B.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由于集聚效益而逐渐形成了工业区 C.为了争夺市场,工业区不断向城市中心移动 D.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厂企业不断向近河流、近铁路和近公路的地方分布 图2-2-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建国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B.建国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C.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D.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 5.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自然优势条件是( )。 A.地形B.气候 C.水源D.土壤 6.唐人街的形成( )。 A.是种族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B.是收人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C.是交通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D.是知名度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7.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而欧洲城市高层建筑多建在市中心以外的地区,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不同B.发展历史不同 C.政府作用不同D.发展程度不同 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昆山的城市等级比常州高 B.无锡的服务范围比镇江大 C.宁波的服务功能比杭州齐全 D.小城市数量最少

高中地理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看探究思路·析核心素养]

[析图文材料·解探究问题] [思维线索] 图中住宅的位置―→三位购房者的收入、需求―→ 购房影响因素 [答案](1)个人经济收入是住房位置选择的重要因素。 (2)社区服务设施是否完善、物业管理是否到位也是居民住房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3)个人的喜好。有的人喜欢居住在繁华热闹的地方,便于社交和联系;有的人平时交往很少,喜欢居住在安静的地方。

[思维线索] 城市化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城市环境质量变化 [答案]广州市居住郊区化倾向的出现需要三大条件:①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经济飞速发展,人民收入有很大程度的增长,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以上,同时城市中心区出现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②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地价低,房价也低;③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家庭拥有小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增多。 问题2.分析一下,居住区向郊区扩散对土地利用方式带来哪些影响?对城市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思维线索] 居住区扩散―→占用农业用地―→城市范围扩大―→ 加快城市化进程 [答案]居住郊区化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郊区原来是农业用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并不完善,随着居住郊区化,必然伴随着郊区城市化,使郊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同时,伴随着居住郊区化,城市中心区的住宅区可能发生改变,通过对旧城改造,改变原来住宅区的利用方式。居住郊区化带来了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对于分散城市职能、减轻城市化问题有一定好处,但也会造成污染的转移,使原来山清水秀的郊区变得也和城市一样污浊。另外,居住郊区化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郊区人口的就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缩小城乡差距。 问题3.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这种情况发生?原因是什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与城市化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与城市化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图3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3,完成2题。 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从图中河流的形状可以看出,该区域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根据下题中指出的甲乙均为特大城市,可以判断甲为成都,乙为重庆。该区域位于同一纬度,气候类型相同,而人口密度差异很大,可以判断①③不符合,图中显示人口密度的区域多位于河流沿岸,加之四川西部为横断山区,人口明显减少,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 2.甲.乙两地都行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 D.水陆交通枢纽 【解析】乙为重庆,其形成区域是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重庆地形崎岖,选项A 错;两地都有充足的水源,选项B错;重庆和成都目前都有方便的陆路交通,选项C错误。【答案】:D 图1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1完成3~5题。

3.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南多北少 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答案】D 【解析】宁喜欢在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经济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较低,因此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区北部城市较多,南部城市较少,因此B项错;逆城市化是当今发达国家或者城市化水平较高、城乡差别较小地区出现的一种特殊城市化现象,该省的城市化仍以农村变城市为主,因此C项错;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区城市及铁路都主要沿河谷分布,因此D项正确。 4.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最适宜布局在 A.固原 B.中卫 C.银川 D.石嘴山 【答案】C 【解析】影响快寄货物集散中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交通。从图中可以看出,四个选项中交通最发达的是银川,银川市位于整个宁夏城市的中心,物流中心建在银川,到其他各个城市距离都差不多,加上银川又是首府,故答案:C 5.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最适宜布局在 A.固原 B.中卫 C.银川 D.石嘴山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银川市位于整个宁夏城市的中心,物流中心建在银川,到其他各个城市距离都差不多,加上银川又是首府,故答案:C 6.图2是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2020春人教地理必修二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测试

2020春人教地理必修二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武汉都市圈处于全国的中心位置,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读武汉都市圈城市分布图(下图),完成题。 1.图中服务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 A.黄冈市B.武汉市 C.麻城市D.红安县 2.有关图中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冶市的服务范围小于咸宁市 B.县级市的数量比县的数量多 C.麻城市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比孝感市多 D.黄石市与大冶市的服务范围不会重叠 解析:第1题,图中武汉是省会,服务等级最高。第2题,从图中看大冶市是县级市,咸宁市是省辖市,大冶市的服务范围小于咸宁市;县级市的级别比县高,数量比县的数量少;麻城市是县级市,孝感市是省辖市,麻城市级别低,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比孝感市少;黄石市与大冶市的服务范围可能会重叠。 答案:1.B2.A 3.县城与集镇相比较( ) ①县城的服务范围比集镇小②县城的职能比集镇复杂 ③县城等级较高,不具有等级较低的集镇的一些职能④集镇等级较低,不具有较高级的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答案】D 【解析】县城与集镇相比,县城的职能比集镇复杂,集镇等级较低,不具有较高级的职能。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4.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4.【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三角坐标图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④地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7.6%,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为24.5%,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7.9%,故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37.6∶24.5∶37.9,故答案选D项。 5.读“某地区发展变化数据表”,完成下题。 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答案】B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3城市化习题

1 2.3 城市化 一、单选题 1. 下列不属于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 是郊区化发展的后期阶段 B. 大城市人口绝对数量开始下降 C.中小城镇数量减少 D.人口分布趋向分散 2. 2008 年5 月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下图为杭州某区域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主要是为了( ) ①缓解交通拥堵②吸引外来游客③倡导低碳出行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⑤促进自行车产业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⑤ D. ②④⑤ 城市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 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下图示意城市集聚效应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 读图完成下列3-4 题。 3. 城市集聚效应达到M点后,将可能出现 A. 逆城市化现象 B. 工业化水平下降 C.城市规模萎缩 D.农业人口增加 4. 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 A. 先减弱后增强 B. 逐渐减弱 C. 先增强后减弱 D. 逐渐增强 5.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 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 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 1 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题.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读下图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6-7 题。 6. 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A. 初级阶段 B. 加速阶段 C. 逆城市化阶段 D. 再城市化阶段 7. 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 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 8. 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交通网过稀,市内通达性差 B. 交通网过密,占用大量耕地 C.交通线路拥堵,交通环境污染 D.交通流量不稳定,时大时小 9. 下列措施能促进城市环境改善的是() A. 禁止车辆进入城市 B. 将各公路全部改为高速公路 C. 改善能源结构,以新的能源形式替代化石燃料 D. 城市过境道路通过市区可以缓解市内交通线路拥堵状况,减缓市区大气污染程度读漫画“你是从城里来的吗?”回答10-11 题。

城市化学案

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 2015-03-11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定义、标志。 2.理解城市的动力机制以及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城市化随时间变化的三个阶段,理解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5.了解城市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学习重难点】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 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主要解决措施。 知识拓展:1、城市化差异 城市化差异发 达 国 家 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 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城市外围地带发展较快,建设比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 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 发 展 中 国 家 水平与速度城市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化推进速度快 水平不平衡 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多在亚洲和非洲 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多在南美洲 虚假城市化 表现 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 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分布南美洲国家最为突出 滞后城市化 表现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 分布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 中 国 城 市 化 特点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意义 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既是乡村—城市的转型过程, 又是城市不断提升的过程 发展之路 城市化必须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人文资源,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建设,完善城镇体系,大中小城市发展 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2、城市化问题的主要解决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2)合理规划和控制城市规模。 (3)改善城市交通、居住条件:多建立交桥,提倡绿色出行,低碳生活。(4)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综合治理城市环境。 (5)大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清洁能源,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3、中国城市的发展方针: (1)控制大城市规模 (2)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3)积极发展小城镇

(完整版)城市与城市化2013-2017年高考专题练习

(2014-2017高考)城市与城市化专题练习 【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1~3题。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 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2017天津卷】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读图回答4—5题。4.盘山从山顶至山脚分上、中、下三盘,夏季常出现“三盘暮雨”的现象。图1中受“三盘暮雨”影响 最明显的自然景观是 A.a B.b C.c D.d 5.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图2所示)已难寻觅, 主要原因是 A.城市的扩展 B.河流的改道 C.人口的迁移D.文化的融合 【2017江苏地理卷】图11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 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6~7题。 6.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A.1985~2004年增多B.1985~2004年减少 C.2004~2013年增多D.2004~2013年减少 7.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郊区化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2016?上海卷)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 7.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 市发展轴。这样做是为了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8.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 发展轴转移。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 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 (2016?上海卷)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 9.上海迪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例如,某些墙面饰有中国12生肖的马 赛克壁画。这表明商业服务会越来越考虑 A.客户的消费能力 B.地域的文化元素 C.服务的专业水平 D.地区的自然资源 10..迪士尼耗费巨资,在乐园中配置了很多自动化的服务设施。例如,在花车巡游沿线的路灯内设 置了探测装置,其可以根据巡游队伍表演节目的变化自动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这反映未来的商业服务中某些因素可能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包括 ①员工素质②科学技术③资本投入④客户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6?上海卷)“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1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12.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 面积 (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13-14题。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 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4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 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 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13.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 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 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 C. 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 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14.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 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 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 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2016?北京卷)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 总和,即出行能耗。图7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 组合关系。读图,回答第15题。 15.据图推断 1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功能 分区 形态特征位置 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 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 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 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 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 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 两侧 住宅区占地面积大(40% -60%),是城市主要 功能分区,工业化后 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 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 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 展 高 级 城市外缘与高 坡、文化区联系 低 级 内城与低地、工 业区联系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6、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7、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9、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 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 市(50~100万) 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理解记忆]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 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 4、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2019高考地理试题汇编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与城市化 (2019·全国Ⅱ卷)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A. 海港规模大 B. 沿长江分布 C. 集聚长江口 D. 行政等级较高 2. 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 均衡性 B. 边缘性 C. 集中性 D. 对称性 3. 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A. 空间位置邻近 B. 发展模式相同 C. 城市性质相似 D. 产业部门接近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考查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特征、分布及变化情况。 【1题详解】 读左图,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城市为上海、南京、合肥(注意常州2001年属于Ⅰ型, 但2016年已经下降为Ⅱ型);读右图,三个城市只有上海临海且海港规模大,南京、合肥没的有临海也没有海港,A错;上海、南京沿长江分布,但合肥没有沿江,B错;只有上海位于 长江入海口,合肥距离长江入海口距离较远,C错;结合右图图例可知,合肥、南京为省级行政中心,上海为直辖市,行政级别都较高,D对。 【2题详解】 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主要是盐城、滁州、安庆、池州、宣城、舟山等城市,其中盐城和滁州位于上海的西北部,安庆、滁州、宣城位于上海的西部,舟山位于上海的东南部,以上海市为中心,这些城市分布分散于长三角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总体分布为西部多、东部少,空间分布不均,也没有对称性,故A、C、D错;它们的共同点是处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的边缘地带,空间分布上都呈现出边缘性,B对。 【3题详解】 读左图,2016年呈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由Ⅱ型变为Ⅰ型)、扬州、嘉兴(由Ⅲ型变为Ⅱ型)、舟山(由Ⅳ型变为Ⅲ型)等;结合右图可知这些城市与长三角的其他城市相比,邻近上海,与上海距离都较近,A对;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为直辖市),而这些城市中有省会城市也有地市级城市,因此职能、城市性质不同,C错;城市级别不同、规模不同,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产业部门往往也不相同,上海经济最发达,其发展主要是依靠位置、雄厚的经济基础、交通、科技优势等,产业部门中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大,而扬州、嘉兴等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产业转移、劳动力资源、上海等城市的辐射带动等,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小,B、D错。 (2019·北京卷)下图示意某地商业和农业地租水平。读图,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 第2章 城市与城市化 核心素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区域认知—手形的城市: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背景材料 哥本哈根是丹麦王国的首都、最大城市及最大港口,坐落于丹麦西兰岛东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这里风景如画、生活闲暇,这里是快乐的乌托邦。 哥本哈根是丹麦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全国工业30%集中于此,有造船、机器制造、冶金、化学、食品加工和纺织等工业,输出肉类和奶制品,设有科学院、大学等。 1947年,哥本哈根的规划者提出了“手指形态规划”,在这个计划里,哥本哈根市内的中心区域就像是一个人的手掌,覆盖了老城。同时,在中心城区的北部、西北部和西部,五个手指一样的条形区域使城市向外围延伸,通过完善的公共交通与市区紧密相连,方便居民出行。而五个条形区域之间被规划为大面积的绿地,一方面可以成为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另一方面也能够限制城市的随意扩张。 交流思考 1.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 A.交通B.地形C.市场D.水源 2.“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 ) 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

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 C.商业区,方面居民购物 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 答案 1.A 2.D 解析第1题,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所在地以平原为主,城市的延伸方向主要受交通线的影响,而水源并不是“手指”状水系,市场往往不是城市的区位因素,城市本身就是市场。第2题,“手指规划”方案的宗旨就是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布局在“手指”部位,为了防止城市问题,尤其是环境问题,所以“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绿化区,以优化城市环境。

高中地理城市与城市化专题

微专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构建】 【知识精析】 一、城市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2 具体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 二、城市体系的特点与判读 (1)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同级别城市距离越远;等级越低,数量越多,功能越少,服务范围越小,同级别城市距离越近。如下图。 (2)高一级别的城市一般覆盖低一级别城市的功能和服务范围;同一级别的城市功能相似,服务范围相互排斥,但也可能有重叠现象。如下图。 (3)城市等级的判读方法

①根据图例判读:多数示意图中将不同等级的城市用不同大小的圆点表示。可根据圆点的大小区分城市等级。 ②根据行政区级别判读:在区域图上,一般直辖市、省会城市等级高,地级市、县级市等级依次降低。可根据城市的行政级别判读城市等级。 三、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判断方法 (1)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1所示: (2)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 (3)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四、城市化的影响 1.城市导致的地理环境改变 (1)景观的改变 ①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②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 ③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④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 (2)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①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原先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并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区。 ②改变了居民的就业形式,区域产业活动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 ③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取代了原先的乡村景观。 ④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与此同时,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得以大幅度加强。 ⑤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强化了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城市环境问题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貌)改变原有下垫面性质;(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植被)破坏原有环境生态;(气候)改变小气候;(土壤)混凝土全面取代天然表土等。产生了大气、水、生态等方面的环境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