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受力分析专题教案

受力分析专题教案

受力分析专题教案
受力分析专题教案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受力分析课型专题课第几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三维)1、掌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能正确地作出物体受力

图。

2、理解并初步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力的概

念和三种基本力的认识。

3、能通过对物体受力分析的操作,认识到物体不是孤立的,它与周

围物体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周密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在受力分析时防止“漏力”和“添力”。

2. 初步建立“隔离”的思想方法。

教学

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使用教材的构想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学好力学的基本功.为了能正确地全面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

1.熟悉各种力的物理含义,产生条件及其特征;

2.掌握力与运动之间的一些基本规律.如二力平衡等。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内容]

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1.明确研究对象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

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

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

(整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

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

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研

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

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

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

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

界的力。

2.隔离研究对象

按顺序找力,把研究对象从

实际情景中分离出来,按先已

知力,再重力,再弹力,然后

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

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最后

其它力的顺序逐一分析研究对

象所受的力,并画出各力的示

意图。

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

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

(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

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二、受力分析的几点注意

1.牢记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

在,每一个力都有一个明确的

施力者,如指不出施力者,意

味着这个力不存在.

2.区分力的性质和力的命名,通常受力分析是根据力的性质确定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不能根据力的性质指出某个力后又从力的命名重复这个力.3.结合物理规律的应用,受力分析不能孤立地进行,在许多情况下要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结合相应的物理规律,才能最后作出正确

的判断。

【例一】如图,一根

细线拴着一只氢气

球A,试画出A所受

的力的示意图。

【例二】如图所示,一根均质

木棒,靠在固定的光滑圆球上处于静止状态,则木棒所受到的作用力是()

(A)重力、地面和球给它的弹力

(B)重力、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

(C)重力、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和球给它的支持力

(D)重力、地面和球给它的支持力以及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

【例三】如图所示,物体A 、B 各重10N ,水平拉力F 1 = 4N ,F 2=2N ,物体保持静

止,则A 、B 间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B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

课堂达标训练: 1、用水平力F 将重力G 的木块压紧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

不计手指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试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2、用水平力F 把质量

均为m 的A 、B 两物体静止的压在竖直

墙面上,试画出A 、B 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并求出各力的大小。

F

F

A B

课堂教学设计尾页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2019高中三年级物理二轮练习教学案受力分析与平衡问题

2019高三物理二轮练习教学案受力分析与平衡问题 ● 知识点、能力点回顾 ☆知识要求: 1、力的平衡 (1)力的平衡: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的平衡叫力的平衡。 (2)力的平衡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即F合=0,或者F x=0,F y=0。 (3)平衡条件的应用:物体的平衡条件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在受力分析时,结合 物体的平衡条件,可确定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 2、受力分析的方法 (1)隔离法和整体法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或将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 (2)假设法 在判断某力是否存在时,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不存在对 物体运动状态是否产生影响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 (3)注意 ①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只画出根据性质命名的力,不要把按效果分解的力或合成的力画 进去,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 ②区分内力和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力就变成了外力,要画在受力图上。 ③在难以确定物体的某些受力情况时,可先根据(或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再运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判定未知力。 3、用平衡条件解题的常用方法 (1)力的合成、分解法:对于三力平衡,一般根据“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力等大反向” 的关系,借助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等手段求解;或将某一个力分解到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上, 得到这两个分力必与另外两个力等大、反向;对于多个力的平衡,利用先分解再合成的正交分解 法。 (2)力汇交原理:如果一个物体受三个不平行外力的作用而平衡,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在 同一平面上,而且必有共点力。 (3)正交分解法:将各力分解到轴上和轴上,运用两坐标轴上的合力等于零的条件 ,多用于分析三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对、

齿轮受力分析教案

教学对象12机械2班班级人数49授课教师王栋授课时间12月18号课程类型新授课授课学时1教学内容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态度 1.掌握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受 力分析; 2.掌握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受 力分析 3.掌握直齿锥齿轮传动受力 分析; 1.能分析圆柱直齿齿 轮传动的受力,能判定 受力方向及转向; 2.能分析斜齿轮传动 的受力,能判定受力方 向及转向; 3.能分析直齿锥齿轮 传动的受力,能判定受 力方向及转向;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 学习习惯和刻苦钻研的 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受力分析;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受力分析;直齿锥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难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受力分析;直齿锥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教学方法 演示法、启发式、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教具、学案讲义 教学设计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历年的单招考试中都是必考的内容,分值在10分~20分之间,结合考纲的要求,考试考题主要以问答和综合体的形式出现,有的以判断,选择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所以本部分内容必须让学生掌握。 表二教学实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含教师、学生活动以及评价等的描述) 一、复习导入(时间分配:3min ) 复习内容:蜗杆旋向蜗轮旋转方向判断,蜗杆传动几何尺寸计算。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四种齿轮传动的传动情况,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四种齿轮传动时的受力情况。 复习前面学习的蜗杆传动的内容,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到本课程上来。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二、明确学习目标(时间分配:2 mi n ) 1.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2.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3.直齿锥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教师抛出任务;学生明确任务,提高学习目的性。 三、知识学习(时间分配:30min ) (一)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在工作过程中,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主、从动轮分别受到来自对方施与的法相正压力F n1、、F n2 。。 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可以分解成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圆周分力(F t1、F t2)、径向分力(F r1、F r2) 1、圆周分力(F t1、F t2) 圆周分力对于主动轮来说是阻力,方向在啮合点处与啮合点处的运动方向相反;对于从动轮来讲是动力,其方向在啮合点处于运动方向相同。大小关系为: 1 1 212d T F F t t =-= 1T —主动轮理论转矩,1T =9.55×10?6 1 1n P d 1=主动轮的分度圆直径。 1、能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进行受力分析 2、能分析出直齿 圆柱齿轮所受力为径向力与圆周力 3、重点掌握直齿圆柱齿轮受力分析图的画法。 通过例题的练习,使85%学生真正掌握受力分析图 的画法,15%的学 生基本掌握。 教师采用多媒体演示直齿圆柱齿轮的受力示意图,学生认识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图的画法采用讲授法,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解画法,通过对应练习使学生掌握;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直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受力种类、受力方向)

物体受力分析教案

*§2.6物体受力分析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2.通过对隔离法和整体法的运用,学会辩证地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受力分析的步骤 教学难点:隔离法与整体法受力分析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受力分析的顺序: 一般遵循由易到难(重力、弹力、摩擦力)或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 2.受力分析的方法: (1)隔离法 (2)整体法 3.受力分析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单个物体或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整体); (2)把研究对象与其它物体隔离; (3)按一定的顺序把外界物体对研究对象施加的力画出示意图。 4.注意事项: (1)不能总认为物体在运动方向上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即在画力时要明确该力的施力物体是哪一个。 (2)受力分析是分析物体受到的力,不能把研究对象对外界物体施加的力也画在受力图上。 (3)判断弹力的有无可假设把外界物体移走,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变化来判断接触面处有没有弹力。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可假设接触面光滑,通过物体是否发生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方向来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 (4)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系统以外的物体对系统内任一物体的作用力都认为是系统受到的力,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内力)不需要画出来。 (5)在本书范围内,我们只研究共点力的情况,所以不管是单个物体还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在对他们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应把他们当作一个点(质点)来处理,所有力的作用点都是同一点。 例1.分析图中的小球是否受到弹力的作用。 评析:用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 甲 乙

例2.分析图中物体受到的力。图中两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 评析:此例主要说明受力分析的顺序和用假设法确定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 例3.课本P40页例2(补充:设A 重50N ,B 重20N ,且A 、B 都匀速运动,则A 所受的摩擦力多大?) 评析:此例主要说明隔离法的应用和从平衡条件出发求摩擦力的大小。 课堂练习:P41页 1、2、3、4、5、6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练习册P22页 四.作图题 甲 乙

受力分析报告共点力的平衡教案设计

学习过程 一、复习预习 上节课学习了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了合力和分力是等效代替的关系.学习了共点力的特性和力的合成法则。力的分解方法有哪些?合理的围怎么计算? 本节课我们将以上节课所学知识为基础探讨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思考: 1.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那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 2.当这些力中存在变力时,其他的力怎么改变? 3.怎么通过其他的力来确定其中的某个力? 我们将带着这几个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知识讲解 考点1、受力分析 1.概念 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先分析重力,然后按接触面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再分析其他力(电磁力、浮力、已知力等). 3.受力分析的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的集合. ②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物体有哪些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 ③画出受力示意图,标明各力的符号. ④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检查分析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防止发生漏力、添力或错力现象.

受力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1)养成按“一重力、二弹力、三摩擦、四其他”的顺序分析受力的习惯. (2)明确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点、一个物体或一个系统等). (3)分析弹力、摩擦力这些接触力时,按一定的绕向围绕研究对象一周,对接触面逐一分析,在弹力和摩擦力不确定时,可结合产生条件和受力分析的结果与题中物体状态是否相符来判断. (4)区分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教案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 学习重点: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a.确定研究对象(受力物体)、 b.有重力先画重力。 c.看被研究对象于哪几个物体相互接触,其中哪几个物体对它有拉力或压力或支持力等其他力。 d.看被研究对象与哪几个面接触,相互接触的表面处有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来确定是否存在摩擦力。 e.最后检查所画力是否漏画、多画和重复画等,直到准确无误为止。 学习难点: 1.建立"隔离"的思想方法,受力分析时将受力物体和其它物体隔离 2.在受力分析时防止"漏力"和"添力" 3.受力分析时,一般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进行受力分析 典型例题解析 【1】如图,一根细线拴着一只氢气球A,试画出A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2】试画出下图中斜面上木块A的受力示意图。 【3】如图所示,物体A、B各重10N、20N ,水平拉力F1 = 2N,F2=4N,物体保持静止,则A、B间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4 】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小铁片不会掉下来,这是为什么?请画出小铁片的受力示意图。 分析:物体静止,则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重力 和铁片与黑板间的静摩擦力平衡,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那么静摩擦力方向 竖直向上。水平方向也受力平衡,及磁体吸引紧压黑板的力和黑板对其向 外的压力,水平方向的两个力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5】如图甲所示,重量为4N的正方形铁块,被水平吸引力吸附在 足够大的竖直磁性平板上处于静止状态,这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 小为 N;若对铁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9N的作用, 铁块将沿着该平板匀速向上运动,如图乙所示,此时铁块受到的摩 擦力大小为 N。 【6】一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将小车放在光滑的 水平桌面上,两边分别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重物A、B相连,小车两边的细线在同一直线上且与水平桌面平行,如图所示。当小车静止在桌面上时,A、B的物重G A和G B的关系为()A、G A>G B B、G A<G B C、G A=G B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受力分析.doc

WORD格式 高中物理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学员编号:年级:高一课时数: 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 授课内容力的种类受力分力的合成与分解 析 星级★★★★★★★★★ ★ 1、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作用点、大小、方向等性质 教学重难点2、掌握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 教学内容 T——力的种类 专题导入 6 20 日,骑士队战胜勇士队拿NBA冠军,完成了骑士冠军 的突破。在篮球运动中,球从队员手中 月队NBA 下 抛出,到进篮球,它的运行状态一直在改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的改变呢? 力的概念: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力是矢量,即有大小,又有方向。我们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知识典例

力的种类: 一、重力 定义: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由于地球引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大小: G=mg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方向:竖直向下 说明:①方向指向地心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力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3、作用点:重心 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 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 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这个点叫做质点。 例 1 :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当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重力大,当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小。B.重力的方向跟支承面垂直 C.重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

(山东专用)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1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教案

(山东专用)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1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教案 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山东临沂检测)如图所示,甲、乙两物块质量相同,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之间、乙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现对甲施加一水平向右的由零开始不断增大的水平拉力F(物体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 A.甲相对于乙会发生相对滑动 B.乙相对于地面会发生相对滑动 C.甲相对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D.甲相对于乙、乙相对于地面均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答案 A 设甲、乙的质量均为m,甲、乙之间以及乙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甲、乙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ax=μmg,乙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ax'=2μmg,因f maxf max=μmg时,甲、乙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故选项A正确,B、C、D均错误。 2.(2019山东滨州二模)浙江乌镇一带的农民每到清明时节举办民俗活动,在一个巨型石臼上插入一根硕大的毛竹,表演者爬上竹梢表演各种惊险动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位置表演者静止时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 B.在任何位置竹竿对表演者的作用力必定与竹竿垂直 C.表演者静止时,竹竿对其作用力必定竖直向上

D.表演者越靠近竹竿底部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小 答案 C 毛竹上的表演者静止时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故选项A错误;表演者静止时,竹竿对其作用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即竹竿对表演者的作用力必定竖直向上,故选项B错误,C正确;表演者越靠近竹竿底部所受的摩擦力不一定越小,故选项D错误。 3.(2019山东济南模拟)如图所示,在倾角θ为37°的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为0.5 kg的物体,用一大小为1 N 平行斜面底边的水平力F推物体时,物体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 ) A.3 N B.2 N C. N D. N 答案 C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物体在平行斜面底边的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 x,有F x=F,在沿斜面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 y,有F y=mg sin 37°,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N,故选项C正确。 4.2019年10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空中护旗梯队拉开了阅兵分列式的序幕,20架武装直升机组成巨大的“70”字样飞越天安门上空让人记忆犹新,大长中华之气。而其领头的直升机悬挂的国旗更是让人心潮澎湃。若国旗、钢索和配重大约为600 kg,目测钢索与竖直方向的角度约为12°,若钢索与配重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10 m/s2,已知θ较小时tan θ≈θ(弧度制)。国旗受到的空气阻力约为( ) A.6 000 N B.2 500 N C.1 200 N D.600 N

受力分析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重力、弹力、摩擦力受力分析示意图的画法。 2.如何判断弹力和摩擦力是否存在。 二、知识讲解 课程引入:静止在桌面的水杯受几个力的作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受力分析。考点/易错点1受力分析 一、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1.明确研究对象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

若干个物体(整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 2.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 把研究对象从实际情景中分离出来,按先已知力,再重力,再弹力,然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最后其它力的顺序逐一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并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二、受力分析的几点注意 1.牢记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每一个力都有一个明确的施力者,如指不出施力者,意味着这个力不存在. 2.区分力的性质和力的命名,通常受力分析是根据力的性质确定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不能根据力的性质指出某个力后又从力的命名重复这个力. 3.结合物理规律的应用,受力分析不能孤立地进行,在许多情况下要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结合相应的物理规律,才能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如图,一根细线拴着一只氢气球A,试画出A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①绳对小球的拉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沿绳斜向下,符号为F拉; ②小球受到的重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 ③小球受到的浮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上,符号为F浮; ④墙对小球的支持力,作用点可画在重心,方向垂直墙面向外,符号为F支。【例题2】

受力分析教学设计

受力分析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重力、弹力、摩擦力受力分析示意图的画法2.如何判断弹力和摩擦力是否存在二、知识讲解课程引入:静止在桌面的水杯受几个力的作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受力分析考点/易错点1受力分析一、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2.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把研究对象从实际情景中分离出来,按先已知力,再重力,再弹力,然后摩擦力,最后其它力的顺序逐一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并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二、受力分析的几点注意1.牢记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每一个力都有一个明确的施力者,如指不出施力者,意味着这个力不存在.2.区分力的性质和力的命名,通常受力分析是根据力的性质确定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不能根据力的性质指出某个力后又从力的命名重复这个力.3.结合物理规律的应用,受力分析不能孤立地进行,在许多情况下要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结合相应的物理规律,才能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例题精析③小球受到的浮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上,符号为F浮;④墙对小球的支持力,作用点可画在重心,方向垂直墙面向外,符号为F支重力、地面和球给它的弹力重力、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重力、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和球给它的支持力重力、地面和球给它的支持力以及地面给它的静摩擦力如图所示,物体A、B各重10N,水平拉力F1=4N,F2=2N,物体保持静止,则A、B间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故答案为:4,2.1.用水平力F将重力G的木块压紧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不计手指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试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过木块的重心沿水平向右和水平向左的方向分别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号F支和F表示,注意平衡力线段的长度相等.如图所示:1.画出右图中被细细绳吊着的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2.如上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紧靠在竖直墙上处于静止状态.试画出A的受力示意图.对A受力分析,则有:重力、竖直墙对A的支持力,竖直墙对A的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B对A 的压力,及B对A的竖直向下的静摩擦力,如下图:五、课堂小结二、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

一轮复习23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教案

考点三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基础点 知识点1受力分析 1.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外力受力示意图的过程。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1)首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2)其次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3)最后分析其他力。 可概括为“一重,二弹,三摩擦,四其他”。 知识点2共点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F 合=0或者????? F x =0F y =0 3.平衡条件的推论 (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这三个力的矢量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重难点一、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的角度和依据 (1)假设法:在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作出存在的假设,然后根据分析该力存在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 (2)整体法: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相互关联的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3)隔离法:将所研究的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4)动力学分析法:对加速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析求解的方法。 3.受力分析的四个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受力分析的物体,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的组合。 (2)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几个物体对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教案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适用学科高中物理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 适用区域全国新课标课时时长(分钟)60 知识点 1.共点力平衡 2.平衡条件的推论 3.受力分析,隔离、整体法的应用 4.静态平衡问题分析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共点力物体的平衡条件解决平衡问题; 2.通过解决平衡问题进一步理解共点力平衡; 5.能够熟练地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隔离、整体法等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案导学让学生自己探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思路 和法。 2.通过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灵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和评价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受力分析在物理中的地位,提高探究的乐趣。 学习重点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法整体与隔离法 学习难点整体与隔离法,正交分解法,共点力平衡条件的综合应用。

学习过程 一、复习预习 上节课学习了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了合力和分力是等效代替的关系.学习了共点力的特性和力的合成法则。力的分解方法有哪些?合理的范围怎么计算? 本节课我们将以上节课所学知识为基础探讨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思考: 1.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那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 2.当这些力中存在变力时,其他的力怎么改变? 3.怎么通过其他的力来确定其中的某个力? 我们将带着这几个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知识讲解 考点1、受力分析 1.概念 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先分析重力,然后按接触面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再分析其他力(电磁力、浮力、已知力等). 3.受力分析的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的集合. ②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物体有哪些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 ③画出受力示意图,标明各力的符号. ④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检查分析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防止发生漏力、添力或错力现象.

受力分析平衡问题教案

§3.6补充课时: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共点力平衡 【考点概要】 1、掌握对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 2、理解共点力平衡条件,会用共点力平衡解决简单问题; 3、学会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处理方法和步骤。 【知识概要】 一、对物体受力分析: 1、首先应该确定,并把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 2、要养成严格按步骤分析的习惯,以免漏分析某个力,一般应先分析,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力和力,最后再分析其它的外力。 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如汽车刹车时还要继续向前运动但并不受牵引力等。 4、只分析研究对象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的力。 3、受力分析的要求:规范准确画出各个力的示意图,严格力的方向,区分力的大小。 二、共点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状态或状态。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课堂例题】 1、质量为10kg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30 N,方向

与水平成370斜向上拉力F 作用下恰好沿水平地面匀速滑动.(g=10m/s 2) (1)求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和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改用水平拉力,使该木块在水平地面上仍匀速滑动,水平拉力应为多大?(取sin370=0.6,cos370=0.8.) 2、已知物体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物体质量为m 则(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多大,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大? (2)当对物体施加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推力时恰能匀速上滑,则这个推力大小是多少。 3、重力G =40N 的物体,与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1/3, 若用斜向上的F =50N 的推力托住物体, 小应变为多大?(sin53o= 0.8,cos53o=0.6)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教案

学习过程 一、复习预习 上节课学习了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了合力和分力是等效代替的关系.学习了共点力的特性和力的合成法则。力的分解方法有哪些?合理的范围怎么计算? 本节课我们将以上节课所学知识为基础探讨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思考: 1.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那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 2.当这些力中存在变力时,其他的力怎么改变? 3.怎么通过其他的力来确定其中的某个力?

我们将带着这几个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知识讲解 考点1、受力分析 1.概念 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先分析重力,然后按接触面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再分析其他力(电磁力、浮力、已知力等). 3.受力分析的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的集合. ②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物体有哪些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 ③画出受力示意图,标明各力的符号. ④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检查分析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防止发生漏力、添力或错力现象.

受力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1)养成按“一重力、二弹力、三摩擦、四其他”的顺序分析受力的习惯. (2)明确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点、一个物体或一个系统等). (3)分析弹力、摩擦力这些接触力时,按一定的绕向围绕研究对象一周,对接触面逐一分析,在弹力和摩擦力不确定时,可结合产生条件和受力分析的结果与题中物体状态是否相符来判断. (4)区分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必修一受力分析专题训练电子教案

受力分析专题训练 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质量为m,斜面 倾角为试分析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 解析:由于m、F三者的大小关系不确定,所以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有以下三种可能: ⑴若F = mg sin B,无运动趋势,静摩擦力 f = 0; ⑵若F v mg sin 0,有向下运动趋,静摩擦力f沿斜面向上,且有 F + f = mg sin B ⑶若 F > mg sin 0,有向上运动趋,静摩擦力f沿斜面向下,且有F = mg sin 0+ f 强化练习题 1.置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向前运动.当拉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也随之变大,则该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将()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D.无法确定 2 .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A和B两个物体,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 F拉B, 一?分析弹力的实例与练习 1下列各图的接触面均为光滑接触面, A均保持静止状态?画出各图中A球所受的弹 力. A 2?如下图,斜面和球均光滑, 画出球受的弹力 3.画出下列各图中A和B球所受的弹力 ?摩擦力分类实例解析 而B仍保持静止,则此时( ) A . 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 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 F . B . 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 C . 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D . 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 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零. 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 . 例.用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推力

3. 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同时受到 一个向左的5N的水平拉力作用,若物体和水平面间 <<<<<<精品资料》》》》》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教案1

习题课(一)力的概念受力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确切理解“力”的基本含义,知道力的基本性质和表示方法。 2.熟练掌握重力、弹力、摩檫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和大小的判断。 3.掌握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二、重、难点分析 1.进一步理解“力”的基本概念,掌握力的本质和形式;掌握弹力、摩檫力大小及方向的判断,会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是本节习题课的重点。 2.正确理解摩檫力大小计算的确切含义,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是复习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讲练结合 四、教具 幻灯片、投影仪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投影下面的知识框架)

本单元知识结构(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相结合或在课前印成复习提纲让学生填写) 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为牛,符号为N 。 ⑴有受力物体必有施力物体,力是不能脱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这一点在受力分析时要特别注意); ⑵使物体产生形变和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产生加速度); 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没有只对其它物体施力而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力的物体,也没有只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而不对其它物体施力的物体.如果甲、乙两个物体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则甲、乙两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若以甲为研究对象,则乙称为施力物体,甲称为受力物体,乙对甲的作用力叫做作用力,甲对乙的作用力称为反作用力;同样,若以乙为研究对象,甲也对乙有力的作用,此时甲称为施力物体,乙称为受力物体,甲对乙的作用力称为作用力,乙对甲的作用力称为反作用力. ⑷力的三要素及图示: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表示一个力时必须具备这三点) ⑸力的命名:根据性质命名的有重力、弹力、摩檫力等,根据效果命名的有拉力、支力、压力等。 2.力学中常遇的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作用而受到的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物体的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力 概念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存在。 效果: 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分类 效果:拉力、动力、阻力、支持力、压力 性质: 重力: 方向、作用点(关于重心的位置) 弹力: 产生条件、方向、大小(胡克定律) 摩擦力:(静摩擦与动摩擦)产生条件、方向、大小 运算——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F 1-F 2|≤F 合≤F 1+F 2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教学设计有哪些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教学设计有哪些 【难点精析】 1、“孤掌难鸣”说明了一个什么物理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应用力的基本概念解释实际问题。鼓掌时,左右两手互相拍击,两手均有感觉,并发出响声,孤掌难鸣即一只手拍不响,说明了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要理解力的概念,必须回到实践中去,以所见事实为基础,通过观察思考,体会力的概念。 “孤掌难鸣”说明了力是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单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的道理。 2、被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空气阻力不计)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解析:被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因为空气阻力不计,它仅与地球有相互作用,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有的同学认为,足球还受到踢球的脚对它的作用。错误的原因在于对力的概念没有理解好。因为力不能凭空产生,足球受脚对它的作用仅仅在于用脚踢足球的那一瞬间,一旦脚与球分离,球就不再受脚的作用了。所以分析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必须分析该时刻物体与其他物体的相互作用情况,不能把物体前一段时间里曾经受到过的力,不加分析的套用到后一段时间里去。 【例题精析】 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解析:子弹在枪管内受到火药爆炸所产生的强大推力,使子弹离开枪口时有很大的速度,但子弹离开枪口以后,只受重力和空气阻 力作用,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推力,因为不可能找到这个“推力”的 施力物体;故不存在,所以A错。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甲推 乙的同时乙也推甲,故说法B错。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力,马拉车时,车也拉马;书 向下压桌子,桌子也向上推书,故C错。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 相互联系的,找不到一个孤立的、不受其他物体作用的物体,所以 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故说法D正确。 例2、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答案:CD 解析: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使物体绕地球转动;另一个效果即另一部分力才是重力,也就是说重力通常只是吸引 力的一部分。重力只决定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而与物体的运动状 态无关,也与物体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例3、如图3—1—1所示,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

物体受力分析优秀教案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定义及产生条件? 提问:如何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新课教学: 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 一、受力分析 分析所选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并画出研究对象所受力的示意图,这个过程叫受力分析。 二、受力分析的依据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受力物体必有施力物体,没有脱离开物体单独存在的力。在研究某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时,一定要明确每个力的施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施不存在的。 例1:如图,物体A 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水平面上,画出其所受力的 课题 专题 物体的受力分析 教学目标 1.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会对分析简单物体的受力。 2.知道隔离体法,并能在受力分析中正确运用。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1课时 重点 运用隔离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难点 正确画出受力分析示意图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 教具

示意图。 解析:以A 为研究对象,题目要求画出A 所受的所有力的示意图,由以得知,A 受水平向右的推力;A 一定受地球的作用力——重力;A 放在地面上,一定受地 面的支持力作用;A 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故受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如图所示。 例2:斜面B 静止在水平面上,分析在静止的光滑斜面上加速下滑的物体A 的受力情况。 解析:以A 为研究对象,受重力作用和B 对它的支持力作用,由于斜面光滑,A 、B 间没有摩擦力。 讨论与练习: 1.物体受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吗? 2.物体A 的受力分析要画出它对斜面的压力吗? 3.请画出斜面B 的受力示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出摩擦力——若地面光滑,斜 A F A F G N f A F f N G A B A B N G G B N 2 N 1 f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经典教案资料

中学物理受力分析经典例题 1.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 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 3. 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在下列情况下接触面均不光滑. 水平面上的物体 (2 )在力F 作用下行使在路面上的小车 V (3)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运动的物体 F>G V (2)沿斜面上滑的物体A (接触面光滑) (1)沿斜面下滚的小球 (接触面不光滑) (3)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 (4)在力F 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 (5)各接触面均光滑 A (1)A 静止在竖直墙面上 v (2)A 沿竖直墙面下滑 (4)静止在竖直墙上的物体A (5)在拉力F 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 (3)静止在竖直墙上的物体A (6)静止的杆,竖直墙面光滑

4.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各接触面均不光滑) 5.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 (1)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2)随传送带一起由静止开始向右起动 6.分析下列物体的受力:(均静止) 7.如图所示,各图中,物体总重力为G ,请分析砖与墙及砖与砖的各接触面间是否有摩擦力存在?如有大小是多少? 8.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直角劈M 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若m 在其上匀速下滑,M仍保持静止,那么正确的说法是( ) A.M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 )g B.M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m )g C.地面对M没有摩擦力 D.地面对M有向左的摩擦力 α B A B A (光滑小球) A B α 向上运输 向下运输 向左运输 (1)A 、B 同时同速向右行使 B A F F B A (2)A 、B 同时同速向右行使 (3)三物体仍静止 (4)物体A、B静止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教案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教案 学习目标: 1.加深对力的概念和三种基本力的认识 2.掌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能正确地作出物体受力图 3.理解并初步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 4.能通过对物体受力分析的操作,认识到物体不是孤立的,它与周围物体是相 互联系的;同时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周密性 学习重点: 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学习难点: 1.建立"隔离"的思想方法,受力分析时将受力物体和其它物体隔离 2.在受力分析时防止"漏力"和"添力" 3.受力分析时,一般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进行受力分析 第一部分:上节核心知识回顾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举例说明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合成和分解 第二部分:本节知识点讲解 一、受力分析的基本知识 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学好力学的基本功.为了能正确、全面地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 1.熟悉各种力的物理含义,产生条件及其特征; 2.掌握力与运动之间的一些基本规律.如二力平衡等. 二、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整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 2.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 把研究对象从实际情景中分离出来,按先重力(只要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无论物体与地球是否接触,都要受重力作用),再弹力,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已知力,最后其它力的顺序逐一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并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三、受力分析的几点注意 1.牢记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每一个力都有一个明确的施力者,如指不出

高中物理《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专题》教案设计

受力分析专题 一、物体受力分析方法 把指定的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就是受力分析。对物体进行正确地受力分析,是解决好力学问题的关键。 1、受力分析的顺序:先找重力,再找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它力。 2、受力分析的几个步骤. ①灵活选择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根据解题的目的,从体系中隔离出所要研究的某一个物体,或从物体中隔离出某一部分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要与周围环境联系密切并且已知量尽量多;对于较复杂的问题,由于物体系各部分相互制约,有时要同时隔离几个研究对象才能解决问题.究竟怎样选择研究对象要依题意灵活处理。 ②对研究对象周围环境进行分析:除了重力外查看哪些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对它有力的作用。凡是直接接触的环境都不能漏掉分析,而不直接接触的环境千万不要考虑进来.然后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力的分析,根据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和所满足的物理规律,确定它们的存在或大小、方向、作用点。 ③审查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还是加减速状态等等,根据它所处的状态有时可以确定某些力是否存在或对某些力的方向作出判断。 ④根据上述分析,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图;把各力的方向、作用点(线)准确地表示出来。 3、受力分析的三个判断依据: ①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施力物体; ②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原因; ③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二、隔离法与整体法 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方法。在许多问题中用整体法比较方便,但整体法不能求解系统的内力。 2、隔离法: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别以每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分别列出方程,再联立求解的方法。 3、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 三、例题与练习: 例1.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1)静止 (2)向右运动 α (绳竖直、光滑) A V 不光滑 V 光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