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社会主义试卷

科学社会主义试卷

科学社会主义07-08年试卷A

一、简答题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

答:(一)历史条件

1、经济社会条件:欧洲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阶级条件:工人阶级运动的发展,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标志:1831、1834年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二)思想条件

1、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的合理内核——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唯物论,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受到大卫·李嘉图的影响,吸收了劳动价值论。

3、法国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三)理论基础

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论。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形成和诞生。

2、简述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和作用。(▲意义和价值)

答:评价:(1)对未来社会的天才预测

1)未来社会的根本目的,是要努力满足人们在精神和物质生活上的需要;

2)未来社会在大工业化基础上实行协作化、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

3)未来社会实行人人劳动的原则,实行包含有剥削收入的按劳分配制度。

(2)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注意到了那个时代的矛盾,也敏锐地觉察到了阶级对立的事实,但是从根本上说,他们不了解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懂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因而无法找到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正确道路。

(3)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不了解他们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始终找不到埋葬就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社会力量。在他们眼中,工人阶级仅是怜悯和同情的对象,等待“天才”帮助和搭救,根本不认为无产阶级是旧世界的掘墓人和新世界的创造者;同时,对统治阶级和富有者给予厚望,试图说服他们进行改革。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空想社会主义有很深的政治经济文化渊源,并在人类历史上起过相当积极的作用,它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反复出现,既表明了这一思潮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又说明了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任务不可能一次完成。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反映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要求改变社会现状、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以幻想形式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19世纪的空想社会化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直接和主要的思想来源。

1)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剥削现象的深刻揭露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尖锐批评,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因此称之为“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总体是唯心主义,但是,在夹杂着晦涩语言和玄虚的思想著作中,也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观点,天才地预示了一些社会真理,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因素。

3)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和描绘,包含着许多积极的见解和天才的预测,不仅对工人阶级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鼓舞他们为实现伟大理想而斗争,而且也为社会主义的创建积累了有价值的思想素材。

4)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对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贡献,“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3、简述21世纪社会主义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共生。当今世界格局正处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西化”、“分化”的复杂多变的重要时期,人类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尤其是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但对在困境中曲折前进的世界社会主义而言,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机遇:○1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着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2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3社会主义可以利用资本主义有益的东西来发展经济。○4社会主义可以利用矛盾的转换,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5新的世纪局势实现了社会主义观念的变革。

挑战:外部挑战:1、资本社会化和全球化的挑战;2、文化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挑战。

内部挑战:1、现实社会主义成熟和发展不足的挑战;2、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总体振兴乏力的挑战。

4、简述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局限和劣势。(▲局限性)

答:在正常的社会状态内,计划经济不仅没有积极作用,反而是有害的。关键在于:

1)类似中央计划的功能不能满足社会微观层次需要;

2)计划经济建立于主观意志上,对产品生产缺少市场检验,因此,计划常常违背价值规律;3)计划者存在着“有限理性”,不可能“万能”地掌握社会需求信息,并作出合理的信息处理。4)计划经济虽然减少了企业的市场交易场本,但是增加了企业的组织成本。

5、简述古巴越南改革的特点。

6、简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原因和主要内容。

1余粮征集制并不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而是用军事化手段强行分配农业剩余的一种措施。强行分配余粮使得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遭受挫折,开始敌视苏维埃政权;土地荒芜,耕种面积减少,牲畜大量被宰杀,农业人口大量外流。这种杀鸡取卵的政策使得征收的余粮越来越少,把国家推到绝境。

2、余粮征集是在流通领域的政策,目的是防止余粮进入市场和城市,形成农民与国家的垄断与反垄断斗争。在车站、码头和公路上,余粮征集队主要对“背口袋的人”的围追堵截,而这部分人并不是投机商,而是农民和到乡下找粮维持生计的城镇居民,这就形成了粮食自由贸易与粮食垄断之间的斗争。

事实上,这一政策既有“驻匪”性质,更具有“流寇”双重性质,将国家置于人民的对立面。

3、余粮大面积用于战争,小部分用于城市,只能供应城市需要量的极小部分,居民的粮食需“背口袋的人”供给(约占58%-65%),这就引发了这一政策的实效思考:这是城市工人与农民联盟关系问题。

7、评价新经济政策。

答:新经济政策的效果:(1)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农户的牲畜拥有量明显改善,粮食总产量增加,商品粮的比例也不断增加,各类农户收入增加;(2)工商业的新政策似的城乡之间的贸易量增大,原来的粮食、原材料和燃料等极为紧张的资源得到缓解,工厂开工率迅速上升,工业产量增大,保证了日常用品的正常供给;(3)缓解了原来紧张的工农矛盾。

新经济改革的意义:(1)它充分肯定了商业和贸易的重要性,是发展小农经济,进而发展整个农业的必要手段;(2)它揭示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不仅不能直接过渡,还需要多重过渡;(3)只能用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解决与农民结合问题,合作社制度是可以肯定的;(4)社会主义大工业的资金来源要依靠农业发展,商业贸易也是重要的来源;(5)任何经济政策的检验手段是经济效率。

8、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答:(1)社会主义核心是民主,而民主的首要条件是思想的民主,承认社会主义思想来源的多途径,反对单一思想基础,反对。思主义作为唯一的指导思想;(2)从人的本性出发,把自由、平等、正义、友爱、相助等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3)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实现民主的表现是消灭阶级特权,争取普遍的平等的选举权;(4)在经济上不提对基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强调推行职工的参与制,缓和了阶级矛盾;(5)否定国家的阶级性,把郭嘉当做是超阶级的和维护社会民主生活的正义力量;(6)通过民主的和平的议会道路,掌握国家政权,改革社会。这六方面相互联系,可概括为:多元主义、伦理主义、自由主义。

二、论述题

1、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贡献?

答:最大贡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其一、解决了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四大难题”: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改革开放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之间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其二、解决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并存、共处、相互竞争、比吸引力)。其三、明确了中国会社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汇入世界文明潮流。

2、论述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1历史原因:苏联模式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不适应当代科技发展。重视军事忽视轻工业和农业,民族政策中的偏差。霸权主义的敌对政策,东欧各国完全背离各国国情,因而建设模式脱离本国国情

2经济原因:因体制原因经济增长缓慢,体制改革没有牵涉到苏联模式主要弊端,体制改革根本没变,成效不大。

3政治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官僚主义的滋长导致民主和法制严重破坏。

4西方和平演变的因素:东欧是和平演变战略的突破口,其目标是使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私有制,政治多元化,思想和观念西化,是社会主义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5影响东欧的苏联因素:“新思维”东欧政策推动东欧各国的改组、分裂、蜕变,催化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反对派情势突起。

6苏联国内民族因素:大俄罗斯主义影响苏联民族团结,各民族间不平等,发展不平衡,影响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7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和方略:原因在于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方向。8长期以来霸权主义对外侵略是苏联经济负担加重

教训: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解放生产力

4、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5、奉行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

6、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7、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适应国际竞争形势

▲补充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现实的过程

答: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的,重要标志是,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引入到社会主义理论中,并把共产党的理论概括为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消灭私有制。

16-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1)缺乏理论论证,只是天才式猜测;

2)以文学游记的形式表达思想;

3)带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

4)带有小生产者的思想烙印,不同程度地倡导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

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社会条件所致的,资本主义还处于手工场时期。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1)用细致的法律条文规定了理想社会,却没有认识到法律的阶级本质;

2)从抽象的理性出发论证未来社会,缺乏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

3)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严重;

4)没有找到改造旧社会,实现理想社会的道路。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及特点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理论)来源。

2、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阶段

答:一、产权改革

1、小岗村改革的产权阐释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外部约束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

2、政治企业家的理性选择

当政治企业家发现传统的社会主义方式不足以获取受益最大化时,就存在着转换统治方式,以求获取最大化受益。

3、对中国社会导入了自由机制

从经济方面入手,国家权力开始退出社会的部分领域,给予社会一定程度的自由。

由于经济制度变迁,特别是所有权关系的制度变迁,导致了对政治控制社会关系变迁的需求,政治上,开始放松国家对社会的控制,集中体现在国家与社会开始分离,培育二者之间的缓冲地带——中间社会组织。

二、从“短缺”到生产过剩

1、传统社会主义“短缺”铁律

社会主义中,需求大于供给是常态。

2、过剩与社会转型

“自由选择经济资源配置”后,中国于1997年第一次开始出现“内需不足”——即社会供给大于社会需求,此时,出现了典型的社会转型,这是以社会生产能力推动的社会转型。这是城市消费特征为向现代水平过渡;农村消费特征为向城市水平过渡。即社会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不足。

3、冷战后世界社会发展的走向

答:面对苏东剧变,古巴政府声称1990年古巴进入“和平年代的特殊时期”,提出新的战略方针:改变过去依靠外援以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战略,代之以依靠自力更生来保证生存和发展的战略。1991年古共召开“四大”,提出“拯救祖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目标,为启动改革开放准备条件。1997年古共五大提出新的改革开放方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反击美国发动的经济制裁和政治意识形态攻势;继续根据本国国情稳步进行经济改革,尽可能减少由此带来的社会代价。

这一阶段深化的改革开放措施主要是: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2、改革税制和银行体制。3、继续推进对外开放政策。

朝鲜:从主体思想到红旗思想

1970年劳动党五大规定:党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是主体思想。1980年,金日成在朝鲜六大上提出:“我们党的唯一思想体系,就是主体的思想体系。”

主体思想:思想上树立主体,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

朝鲜经济变化:基本模式:计划为主,试探开放。

越南:苏东剧变后,越共分析了苏东经验教训,认为越南应选择中国式的道路,坚持越南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1991年越共七大重申,越南共产党领导越南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把革新事业继续推进,强调社会主义道路是越南唯一正确的选择。明确提出了建立以社会主义为定向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由国家管理的市场经济体制革新战略,强调政治体制改革要逐步、谨慎地进行。

4、各个国家改革的社会主义特点

古巴:第一,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既借鉴外国经验,又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路,不再照搬照抄他国经验。第二,采取谨慎态度,循序渐进。第三、保持社会公平,减量减少社会改革成本。

朝鲜:主体思想:思想上树立主体,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

朝鲜经济变化:

基本模式:计划为主,试探开放。

1、调整农村政策。农村实施“分组管理制”,采取“分组承包、合理计划、超产自留、余粮

可卖”。

2、企业自行制定生产计划,盈利扣除上缴部分后,由企业自行支配;设立自由贸易区和工

业园区。

3、调整工资、物价。

4、建立自由贸易区。

越南:第一,从依附大国的发展战略转到独立自主的发展战略。

第二,从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转到建设符合越南条件和特点的社会主义。

第三,从奉行中央计划经济的发展战略转到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发展战略。

第四,从自我封闭的发展战略转到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战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