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言转换对非熟练双语者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即时影响_刘聪

语言转换对非熟练双语者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即时影响_刘聪

语言转换对非熟练双语者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即时影响_刘聪
语言转换对非熟练双语者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即时影响_刘聪

收稿日期: 2015-02-0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CBA130125)资助。 通讯作者: 王瑞明, E-mail: wruimi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b217394883.html,

语言转换对非熟练双语者不同认知控制成分

的即时影响*

刘 聪1 焦 鲁1 孙 逊1 王瑞明1,2

(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心理学院; 2广东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31)

摘 要 语言转换情境是否影响非熟练双语者的认知控制存在争议。实验1和实验2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范式探讨语言转换对非熟练双语者的认知控制是否会有即时的影响, 以及对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影响是否会有不同。结果表明, 语言转换情境能够即时地促进反应抑制, 阻碍干扰抑制, 但对认知灵活性没有影响, 同时说明了反应抑制、干扰抑制和认知灵活性属于3种不同的认知成分, 其内在作用机制不同。此外, 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说明了双语者的认知控制优势是双语者长期双语使用的结果, 为双语优势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实验支持。

关键词 语言转换; 语境; 认知控制成分; 双语优势 分类号 B842

1 前言

人类的认知是精细复杂的系统, 多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共同完成人类认知。其中, 认知控制系统是指人们根据某一特定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灵活性加工, 并对任务无关信息进行抑制, 它的执行需要注意、工作记忆等多种成分的共同参与, 对人的各种活动至关重要。对认知控制系统已经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 较一致的观点认为认知控制包含3种成分:反应抑制(Response inhibition)、干扰抑制(Interference suppression)和认知灵活性(Cognitive flexibility) (Bialystok, Craik, & Ryan, 2006)。反应抑制是指个体需要对优势反应进行抑制; 干扰抑制是指个体需要将注意集中在相关刺激上, 忽视竞争刺激; 认知灵活性是指在两种任务间的转换能力(Costa, Hernández, & Sebastián-Gallés, 2008)。此外, 语言系统跟其它认知系统存在密切的关系, 语言中的双语学习可以对人的认知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也积累了一定的研究证据, 但是关于二语学习对高级的认知控制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 并且存在争议。

目前很多研究已经发现, 双语者相对单语者存在认知控制优势, 并且这些优势表现在特定的认知控制成分上(Bialystok, Craik, & Luk, 2008; Carlson & Meltzoff, 2008)。一些考察单语儿童和双语儿童的认知控制成分的研究发现, 双语者只在要求干扰抑制的冲突任务中比单语者表现更好, 而在要求反应抑制的冲突任务中两者的表现没有差别(Carlson & Meltzoff, 2008; Esposito, Baker-Ward, & Mueller, 2013; Martin-Rhee & Bialystok, 2008)。Bialystok 和Viswanathan (2009)利用面孔任务研究双语学习对儿童认知控制各成分的影响, 结果发现双语儿童在干扰抑制和认知灵活性上比单语儿童好, 而在反应抑制上与单语儿童没有差别。范小月、王瑞明、吴际和林哲婷(2012)利用同样的范式对成年中英双语者不同认知控制成分进行比较研究得到与儿童同样的结果, 且发现二语熟练度越高, 认知灵活性和干扰抑制就越强。研究者认为, 双语者的认知控制

赤峰学院学报杂志社投稿https://www.wendangku.net/doc/b217394883.html,

473

优势跟他们长期转换语言的经验相关, 这些经验加强了与任务转换相关的执行控制过程(Bialystok, 2001, 2007; Green, 1998)。

然而, 对于长期语言经验导致双语优势的解释, 仍有很多研究者提出质疑。有研究者认为, 先前研究中发现的认知控制优势不是双语经验导致的, 而是由于语言的转换情境或者其他额外变量所引起的(De Bruin, Treccani, & Della Sala, 2015; Du?abeitia et al., 2014; Hilchey & Klein, 2011; Paap, 2014; Paap & Greenberg, 2013; Wu & Thierry, 2013)。正如自适应控制假说(Adaptive control hypothesis)所认为的, 双语者会根据语言情境的不同调整他们的认知控制过程并优化他们的认知控制网络, 从而表现出双语优势(Green & Abutalebi, 2013)。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 Wu和Thierry (2013)让早期熟练威尔士语–英语双语者完成带有语境的Flanker任务, 即在Flanker任务的每个trial之前呈现不同语言的词汇(只呈现威尔士语单词、只呈现英语单词或者两类单词交替混合呈现), 同时收集被试的脑电数据。结果显示, 与单语语境(只呈现威尔士语单词或只呈现英语单词)相比, 被试在混合语境下(威尔士语单词和英语单词交替呈现)具有更高的反应正确率和更小的P300波幅, 而P300反映了抑制控制的加工, 该结果说明被试在混合语境下解决冲突的能力要显著优于单一语境。因此, 研究者认为双语者的执行控制优势受到语境的快速调节, 而不是双语者长期语言转换经验的结果。但是, 该研究采用的被试都是早期熟练双语者, 并且没有区分不同的认知控制成分。那么, 对于非熟练双语者来说, 不同的认知控制成分是否会受到语境不同的即时调节呢?

另外, 虽然双语执行控制优势是否由于语言转换造成的这一问题一直争执不下, 但目前直接探讨执行控制及其各个成分与语言转换关系的研究非常少, 并且现有的研究大都只是关注执行控制的各个成分在语言转换中的重要作用(Linck, Schwieter, & Sunderman, 2012; Liu, Rossi, Zhou, & Chen, 2014; 刘欢欢, 范宁, 沈翔鹰, 纪江叶, 2013), 只有Soveri, Rodriguez-Fornell和Laine (2011)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高熟练芬兰语–瑞典语双语者语言转换的个体差异(利用BSWQ语言转换问卷测查)对认知控制成分的影响, 结果发现, 日常的语言转换越多, 其在转换任务中混合消耗量越少, 表明长期的语言转换经验会影响双语者的某些执行控制功能。此外, 目前双语认知控制优势方面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选取两组被试(单语者和双语者, 或者非熟练双语者和熟练双语者), 通过比较两者在某些测查执行功能的任务上的表现差异来说明双语者存在认知控制优势(Bialystok, 1999; Bialystok & Martin, 2004; Bialystok & Viswanathan, 2009; Carlson & Meltzoff, 2008; Costa et al., 2008; Soveri et al., 2011)。这类相关性的研究设计自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它们只能考察双语的认知控制优势与语言转换是否相关, 无法确定两者的因果关系。针对这一问题, Zhang, Kang, Wu, Ma和Guo (2015)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利用短期训练的方式考察语言转换对个体认知控制能力的影响, 结果发现, 短期的语言转换训练影响了个体的主动性控制成分, 对认知控制产生积极效应。借鉴Zhang等人(2015)的研究思路, 本研究将采用因果性研究的方式, 直接探讨语言转换情境对非熟练双语者的认知控制是否会有即时的影响, 以及对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影响是否会有不同, 同时为双语认知控制优势的内在机制提供实验支持。

本研究实验1将采用单因素前测后测设计, 首先让被试进行前测, 完成Bialystok等人(2006)提出的面孔任务, 该任务通过不同实验条件的创设和比较可以分别测量被试的反应抑制能力、干扰抑制能力和认知灵活性; 然后被试进行语言转换, 完成经典的数字命名转换任务; 最后让被试进行后测, 完成与前测相同的面孔任务。先前研究已经发现, 反应抑制、干扰抑制和认知灵活性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 属于不同的认知控制成分(Brydges, Anderson, Reid, & Fox, 2013; Bunge, Dudukovic, Thomason, Vaidya, & Gabrieli, 2002; Luk, Anderson, Craik, Grady, & Bialystok, 2010; Sylvester et al., 2003; Ward, Roberts, & Phillips, 2001)。同时考虑到长期的语言转换经验对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影响模式不同(Bialystok & Viswanathan, 2009; 范小月等, 2012), 我们预期短期的语言转换情境对反应抑制、干扰抑制和认知灵活性的即时影响也会表现为不同的模式。实验2将在实验1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语言转换情境是否会对不同认知控制成分产生不同的即时影响, 同时探讨语言转换情境对反应抑制、干扰抑制和认知灵活性的即时影响表现为不同模式的原因。在实验2中, 一组被试只用母语命名, 另一组被试只用英语命名, 还有一组根据颜色选择不同语言命名, 即要不断的进行语言转换。然后接着进行认知控制测试, 完成面孔任务。我们预期实验2结果将与实验1一致。总之, 本研究将通过两个实

医药前沿杂志社投稿https://www.wendangku.net/doc/b217394883.html,

48卷

验, 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范式探讨语言转换情境是否会对非熟练双语者的认知控制产生即时的影响, 以及对不同的认知控制成分的影响是否会存在差异。

2 实验1

2.1实验目的

探讨语言转换情境对非熟练双语者的认知控制是否会有即时的影响, 以及对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影响是否会有不同。

2.2实验方法

2.2.1被试

华南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30人, 年龄为18~23岁, 母语为汉语, 英语为二语, 均参加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但未通过。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 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均无色盲, 能够准确辨别不同的颜色。

2.2.2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前测后测设计, 所有被试首先完成认知控制前测, 然后进行语言转换, 最后, 被试进行后测, 完成与前测相同的任务。实验重点关注语言转换情境对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即时影响, 重点分析被试在不同认知控制任务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

2.2.3实验任务与程序

实验的前测和后测均采用Bialystok等人(2006)提出的面孔任务。该任务中使用的实验材料, 参照Bialystok和Viswanathan (2009)的研究, 包括不同眼睛颜色和眼睛朝向的面孔图片简笔画, 以及矩形方块。实验开始时出现一张面部图片, 两侧各有一个矩形方块, 1000 ms后, 面部图片中的眼睛变成绿色或红色, 持续500 ms之后面部图片消失, 只留下两个矩形方块, 持续200 ms, 然后一个星号在其中一个矩形方块上闪现, 持续150 ms。如果眼睛变成绿色, 被试需要按下与星号位置相同方向的反应键; 如果眼睛变成红色, 则按下相反方向的反应键。在眼睛直视任务中, 彩色眼睛均朝前看, 在眼睛转换任务中, 彩色眼睛朝某一侧的矩形方块看, 当眼睛朝星号将要出现的方向看时起促进作用, 朝相反方向看时起抑制作用(见图1和图2)。实验包括单一颜色Block和红绿混合Block, 共有16个Block, 每个Block有12个trial。在单一颜色Block 条件中, 所有的实验都是红色或都是绿色; 在混合Block条件中, 红色实验和绿色实验的次数相等, 且随机呈现。眼睛直视任务和眼睛转换任务各包括2个Block仅绿色眼睛, 2个Block仅红色眼睛, 4个Block为混合颜色。眼睛直视任务和眼睛转换任务中8个Block的呈现顺序在被试间平衡, 在每次任务(眼睛直视任务和眼睛转换任务)之前都有一个练习Block, 包括8次实验, 如果需要, 被试可重复练习。

图1 眼睛直视任务

图2 眼睛转换任务

语言转换采用数字转换命名任务。被试需要根据线索颜色块对阿拉伯数字(1~8)进行命名, 当线索色块为绿色时, 用汉语对数字进行命名, 当线索色块为红色时, 用英语对数字进行命名(见图3)。每个被试完成128个trial。所有实验任务都在计算机上

图3 中英转换命名

5期刘聪等: 语言转换对非熟练双语者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即时影响475

进行, 实验程序采用E-prime软件编制。电脑自动

记录被试的反应时, 并对被试的命名正误进行记录。

2.3结果与分析

所有被试的正确率均大于75%, 因此未删除任

何被试。在SPSS 20.0中分析正确反应的数据, 首

先删除反应时在200 ms以下和2000 ms以上的极

端数据, 再删除反应时在2.0个标准差以外的极端

数据。对正确率的分析结果发现, 被试在3种认知

控制成分上后测与前测的正确率均无显著差异(Fs <

1), 见表1。

表1非熟练双语者在前测和后测中3种认知控制成分

下的正确率差值(M ± SD)

测试阶段反应抑制干扰抑制认知灵活性

前测?0.005 ± 0.030 ?0.017 ± 0.042 ?0.042 ± 0.048

后测0.005 ± 0.035 ?0.015 ± 0.051 ?0.043 ± 0.056

根据Bialystok和Viswanathan (2009)的算法,

反应抑制由红色眼睛实验和绿色眼睛实验的反应

时消耗量(消耗量 =红色眼睛实验RT ?绿色眼睛

实验RT)评定, 在红色眼睛的实验中, 要求被试按

下与星号位置相反的键, 而抑制更容易产生的与星

号位置相同的按键反应, 即优势反应; 在绿色眼睛

的实验中, 要求被试按下与星号位置相同的键, 没

有抑制优势反应的心理活动。两种心理活动相减,

即反映了被试的反应抑制能力; 干扰抑制由眼睛转

换任务中眼睛朝向与星号方向相反时的反应时和

方向一致时的反应时消耗量(消耗量 =注视方向

不一致RT ?注视方向一致RT)评定, 在眼睛朝向

和星号方向不一致的实验中, 被试需要将注意力集

中在星号位置上, 而忽略眼睛朝向; 在眼睛朝向和

星号方向一致的实验中, 被试不需要此类心理活

动。两者相减, 即反映了被试的干扰抑制能力; 认

知灵活性由混合Block和单一Block的反应时消耗

量(消耗量 =混合Block的RT ?单一Block的RT)

评定, 在混合Block的实验中, 既有红色眼睛的

trial, 又有绿色眼睛的trial, 被试要在两种任务间

进行转换; 在单一Block实验中, 只有绿色眼睛或

红色眼睛的trial, 不需要转换。两种心理活动相减,

即反映了被试的转换能力, 即认知灵活性。

对反应时数据进行2(前后测)×3(不同认知控制

成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见表2), 结果显示, 前

后测的主效应不显著, F(1,29) = 0.44, p = 0.513; 认

知控制成分的主效应显著, F(2,58) = 15.36, p <

0.001, η2

p = 0.346; 两者的交互作用显著, F(2,58) =

14.71, p < 0.001, η2

p

=0.337, 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

析发现, 在反应抑制上, 后测的反应要显著快于前

测的反应, F(1,29) = 19.94, p < 0.001, η2 p= 0.407;

在干扰抑制上, 后测的反应要显著慢于前测的反应,

F(1,29) = 10.28, p = 0.003, η2 p= 0.262; 在认知灵活

性上, 前测和后测没有显著差异, F(1,29) = 0.11, p =

0.739。

表2非熟练双语者在前测和后测中3种认知控制成分

下的平均反应时消耗量(M ± SD)

测试阶段反应抑制干扰抑制认知灵活性

前测62.16 ± 33.9614.82 ± 28.03 28.10 ± 33.94

后测42.26 ± 23.2330.16 ± 25.12 26.22 ± 30.72

Bialystok和Viswanathan (2009)采用同一范式

发现双语者的干扰抑制和认知灵活性好于单语者,

而在反应抑制上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范小月等人

(2012)采用该范式发现熟练双语者的干扰抑制和认

知灵活性好于单语者, 而在反应抑制上两者没有显

著差异。先前这些研究均认为双语者存在双语优势,

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干扰抑制和认知灵活性上, 并

且认为这种优势是长期使用双语的结果。而本研究

实验1的结果显示, 即时的语言转换情境促进了非

熟练双语者的反应抑制, 阻碍了其干扰抑制, 而对

认知灵活性没有影响。这除了证明即时的语言转换

情境能影响认知控制外, 还进一步说明了即时的语

言转换情境和长期的双语使用对不同认知控制成

分的影响是不同的。为什么会有不同, 一种可能的

解释是, 在即时的语言转换情境中, 由于个体不熟

悉语言转换过程, 他们使用更多的认知资源持续关

注任务要求和线索提示, 这一过程有效锻炼了反应

抑制成分, 但由于个体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他们

分配了更多的资源在反应抑制上, 因此在干扰抑制

上的表现就变差了。而先前研究发现的长期的双语

转换经验提升干扰抑制和认知灵活性, 对反应抑制

没有影响, 是因为随着语言转换经验的积累, 个体

熟悉了转换任务和线索含义, 反应抑制过程就不需

要占用过多的认知资源, 这时个体主要通过抑制非

目标语言的干扰来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顺利转换,

因而锻炼了干扰抑制效率和认知灵活性效率

(Bialystok & Viswanathan, 2009; 范小月等, 2012)。

这也说明了双语者的认知控制成分有可能会随着

语言转换的时间长短而表现为一种动态变化趋势。

另一方面, 短期的语言转换情境和长期的语言转换

经验对认知控制成分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模式, 也有

476 心理学报 48卷

可能是因为两者属于不同的交互环境, 它们对不同的认知控制成分的认知需求各不相同, 而这些认知需求的差异需要双语者对各个认知控制成分进行相应的适应调整, 从而使两者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模式(Green & Abutalebi, 2013)。

先前研究发现长期的双语使用, 对不同的认知控制成分有不同的影响, 本实验发现即时的语言转换情境, 对不同的认知控制成分也有不同的影响, 这些结果说明了反应抑制、干扰抑制和认知灵活性属于不同的认知控制成分, 其作用机制不同。但是, 在实验1中, 由于采用的是单因素前测后测设计, 被试在语言转换前后重复接受了同一个实验任务, 虽然对3种不同的认知控制成分来说, 中间进行的语言转换是一样的, 但前后测引起的练习效应是很难排除的。另外, 实验1也不能很好的说明语言转换情境为什么会促进反应抑制, 阻碍干扰抑制, 而对认知灵活性没有影响。基于上述问题, 实验2将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一组被试只用母语命名, 另一组被试只用英语命名, 还有一组根据颜色选择不同语言命名, 即要不断的进行语言转换, 然后接着进行认知控制测试, 完成面孔任务, 进一步验证语言转换情境是否会对非熟练双语者的不同的认知控制成分产生即时的影响, 同时进一步探讨这一即时影响结果的成因, 即是什么导致了语言转换情境对不同的认知控制成分的影响表现为这种模式。

3 实验2

3.1实验目的

进一步验证语言转换情境对非熟练双语者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即时影响, 并探讨这一即时影响的原因。

3.2实验方法

3.2.1被试

华南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93人, 年龄为18~23岁, 母语为汉语, 英语为二语, 均参加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但未通过。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 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均无色盲, 能够准确辨别不同的颜色。被试被随机分派到3个实验组, 即汉语命名组、英语命名组和中英转换命名组, 每组31人。所有被试均没有参加前面的实验。

3.2.2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 自变量为命名条件, 包括汉语命名、英语命名和中英转换命名3个水平, 因变量为被试在面孔任务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

3.2.3实验任务与程序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3组被试首先分别接受不同的命名任务, 然后完成面孔任务。

在第一阶段, 被试完成数字命名任务, 该任务在实验1中英转换命名条件的基础上增加了单语命名条件, 包括汉语命名和英语命名。正式实验时, 被试随机分成3组, 每组31人。第一组只运用汉语进行命名, 第二组只运用英语进行命名, 第三组利用汉语和英语进行转换命名。对于汉语命名组和英语命名组来说, 实验开始时, 在空白屏幕上出现“+”注视点, 持续时间为1000 ms, 随后屏幕中出现阿拉伯数字(1~8), 持续时间是1000 ms, 然后数字消失留下2000 ms时间的白屏。在这段时间内被试需要根据指导语选择语言对阿拉伯数字进行命名(见图4); 对于中英转换命名组, 被试需要根据线索颜色块对数字进行命名, 当线索色块为绿色时, 用汉语对数字进行命名来说, 当线索色块为红色时, 用英语对数字进行命名(同实验1, 见图3)。每个被试每个条件完成128个trial。

图4 单语命名(汉语命名 & 英语命名)

在第二阶段, 采用Bialystok等人(2006)提出的面孔任务。实验程序与实验1相同。

3.3结果与分析

一名被试的数据因为正确率小于75%被剔除(王穗苹, 迟毓凯, 王瑞明, 吴岩, 2005)。在SPSS 20.0中分析正确反应的数据, 首先删除反应时在200 ms 以下和2000 ms以上的极端数据, 再删除反应时在2.0个标准差以外的极端数据。对正确率的分析结果表明, 3组被试在每种条件下的正确率都没有显著差异(Fs < 1), 见表3。

对反应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4), 结果表明, 被试在反应抑制上的组间差异显著, F(2,89) = 3.69, p = 0.029, η2

p

= 0.077。Tukey-HSD事后比较

5期刘聪等: 语言转换对非熟练双语者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即时影响477

表3被试在3种认知控制成分下的正确率差值(M ± SD)命名条件反应抑制干扰抑制认知灵活性汉语命名组0.006 ± 0.028 ?0.006 ± 0.051 ?0.036 ± 0.033英语命名组0.011 ± 0.033 ?0.007 ± 0.040 ?0.040 ± 0.041中英转换命名组0.005 ± 0.030 ?0.015 ± 0.047 ?0.041 ± 0.039

表4被试在3种认知控制成分下的平均反应时消耗量(M ± SD)

命名条件反应抑制干扰抑制认知灵活性汉语命名组48.93 ± 19.26 9.44 ± 16.44 18.78 ± 18.80英语命名组44.21 ± 21.20 17.24 ± 22.55 22.14 ± 26.84中英转换命名组35.67 ± 17.38 27.70 ± 20.05 21.99 ± 26.24

发现, 汉语命名组和英语命名组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p = 0.608), 中英转换命名组的反应时消耗量要显著小于汉语命名组(p = 0.024), 中英转换命名组的反应时消耗量与英语命名组的反应时消耗量差异不显著(p = 0.197)。我们重点关注单语命名组(汉语命名组和英语命名组)与中英转换命名组的差异, 结果显示, 与单语命名组(汉语命名组和英语命名组)相比, 中英转换命名组需要更小的反应时消耗量, t(89) = 2.55, p = 0.012, d = 0.541。

干扰抑制成分的F检验结果表明, 被试在干扰抑制上的组间差异显著, F(2, 89) = 6.49, p = 0.002, η2

p

= 0.127。Tukey-HSD事后比较发现, 汉语命名组和英语命名组的反应时消耗量差异不显著(p = 0.280), 英语命名组和中英转换命名组的反应时消耗量差异不显著(p = 0.102), 中英转换命名组的消耗量要显著大于汉语命名组(p = 0.002)。同样, 对干扰抑制成分进行计划比较, 结果显示, 中英转换命名组的反应时消耗量显著大于单语命名组(汉语命名组和英语命名组), t(89) = 3.28, p = 0.002, d = 0.694。

认知灵活性成分的F检验结果表明, 被试在认知灵活性的组间差异不显著, F(2,89) = 0.19, p = 0.831。进一步的比较显示, 中英转换命名组和单语命名组的差异不显著, t(89) = 0.29, p = 0.776。

实验2的结果表明, 即时的语言转换情境能够促进反应抑制, 阻碍干扰抑制, 而对认知灵活性没有影响, 进一步验证了实验1的结果, 表明3种认知控制成分的作用机制不同。同时, 通过分析3组被试(汉语、英语、转换)在3种认知控制成分上的结果, 发现汉语命名组和英语命名组在3种认知控制成分上都没有显著差异, 而转换组和单语组在3种认知控制成分上有差异, 说明语言转换对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即时影响, 不是简单的语言情境的作用, 而是语言转换起了作用。另外, 对于非熟练双语者来说, 由于英语属于非优势语言, 在语言转换时, 他们更倾向于用英语进行命名, 被试需要对母语反应进行即时的抑制, 从而使反应抑制得到锻炼, 使得其反应抑制能力得到提升。但这种即时的反应抑制同时阻碍了干扰抑制, 使得语言转换组的干扰抑制能力下降。而对于认知灵活性(转换能力)来说, 由于它与反应抑制和干扰抑制(抑制能力)的作用机制不同, 即时的语言转换情境不足以对认知灵活性产生影响。因此, 语言转换情境能够促进反应抑制, 阻碍干扰抑制, 而对认知灵活性没有影响。

此外, 在实验2中, 虽然英语命名组与中英转换命名组、汉语命名组和英语命名组在反应抑制和干扰抑制上差异不显著, 但是从文中表4被试在3种认知控制成分上的平均反应时消耗量数据可以发现, 它们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显著趋势, 即在反应抑制上, 汉语命名组 > 英语命名组 > 中英转换命名组, 在干扰抑制上, 汉语命名组 < 英语命名组 < 中英转换命名组。相对于汉语命名组来说, 英语命名组被试在命名时倾向于使用汉语反应, 需要付出更多的资源抑制汉语影响, 这使得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显著趋势; 同样的, 相对于中英转换命名组来说, 英语命名组需要付出的资源要少, 他们之间也会表现出一定的显著趋势。两者之所以没有达到显著, 而只呈现出一种趋势, 应该是效应量不足所导致的。此外, 本研究重点关注的是中英转换命名组和单语组(汉语命名组和英语命名组)在认知控制成分上的差异, 至于汉语命名组和英语命名组、以及英语命名组和中英转换命名组不显著的具体原因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探讨。

4 讨论

目前, 对于双语者认知控制优势方面的研究来说, 研究者主要关注了双语者长期的语言使用经验对认知控制及其各个成分的影响, 而很少有研究考察即时的语言转换情境对认知控制各个成分的影响, 只有Wu和Thierry (2013)发现双语者的认知控制优势受到语言情境的调节。基于上述研究,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双语者认知控制的各个成分是否受到语言转换情境的即时影响。

本研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都表明, 对于非熟练双语者来说, 语言转换情境能够促进反应抑制, 阻碍干扰抑制, 而对认知灵活性没有影响。同时, 反

478 心理学报 48卷

应抑制、干扰抑制和认知灵活性属于3种不同的认知控制成分, 它们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此外, 实验2结果表明, 语言转换情境对认知控制3种成分的影响是因为非熟练双语者在语言转换时倾向于利用非优势语言, 启动了更多的英语反应, 被试对母语反应进行了即时抑制, 从而反应抑制能力提升, 干扰抑制能力下降, 而认知灵活性没有变化。

我们的实验结果与Wu和Thierry (2013)的研究具有一致性。Wu和Thierry (2013)的研究发现, 双语者的认知控制的能力受到语境的调节, 转换语境下双语者解决冲突的能力显著优于单一语境。而本研究利用面孔任务将认知控制分为反应抑制、干扰抑制和认知灵活性3种成分, 考察了语言转换情境对非熟练双语者的认知控制各个成分的即时影响, 结果发现, 语言转换情境能够促进反应抑制, 阻碍干扰抑制, 对认知灵活性没有影响。表明了双语者的不同认知控制成分会受到转换语境的调节, 并且这种调节是一种即时的任务效应。同时, 语言转换情境对3种认知控制成分的影响模式不同, 再一次证明了反应抑制、干扰抑制以及认知灵活性是相互独立的, 它们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Brydges等人(2012)和Bunge等人(2002)分别利用ERP和fMRI技术发现, 反应抑制和干扰抑制是认知控制的两个不同的成分, 它们分别激活不同的脑区; 同样的, 行为和脑成像数据表明, 认知灵活性和干扰抑制相互独立(Sylvester et al., 2003; Ward et al., 2001)。在本研究中, 由于3种认知控制成分的内在机制不同, 才使得它们会在不同的情境下产生不同的变化。

前人研究已经表明, 由于双语者在使用一种语言时, 两种语言都会被激活(Kroll & Dijkstra, 2002)。双语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将注意集中在与当前情境相一致的语言表达系统上, 同时避免另一种语言的干扰, 并且同时需要不断的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转换。这种长期语言使用经验使双语者的干扰抑制能力和认知灵活性得到锻炼, 最终导致双语者在干扰抑制和认知灵活性上好于单语者。而对于反应抑制来说, 由于双语者的语言使用不需要他们对习惯反应进行抑制, 所以他们的反应抑制能力和单语者没有差异(Bialystok & Viswanathan, 2009; 范小月等, 2012)。而在本研究中, 我们发现, 语言转换的实验情境能够促进反应抑制, 阻碍干扰抑制, 而对认知灵活性没有影响。因此, 我们推测, 先前研究中发现的双语者有更强的干扰抑制能力和认知灵活性不是任务的即时影响, 而是长期的语言使用的结果, 为双语认知控制优势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研究支持。长期的语言使用经验和即时的语言转换情境都会影响双语者的认知控制成分, 它们表现为不同的影响模式。

上述实验结果验证了自适应控制假说(Green & Abutalebi, 2013)。自适应控制假说认为, 人们会根据语言情境的不同调整他们的认知控制过程并优化他们的认知控制网络。在本研究中, 双语者的3种认知控制成分在语言转换情境下和单一语境下存在差异, 正是由于他们适应调整的结果。具体来说, 相对于单一语境, 语言转换情境需要非熟练双语者不断的抑制优势反应, 从而使其反应抑制能力得到锻炼提升; 同时, 语言转换情境需要双语者两种相冲突的心理表征始终处于激活状态, 个体需要不断进行选择性注意, 只关注有关信息, 这一过程消耗了他们过多的认知资源, 从而导致其干扰抑制能力下降; 而对于双语者的认知灵活性为什么在单一语境下和语言转换情境下未表现出差异这一结果, 我们认为, 由于转换能力(认知灵活性)和抑制能力(反应抑制和干扰抑制)的内在机制不同, 即时的语言转换情境不足以影响非熟练双语者转换能力, 而只对抑制能力产生影响。同样的, 本研究中短期语言转换任务对双语者认知控制成分即时影响与先前研究中长期的语言使用经验对认知控制成分的影响显著不同, 也是由于长期的语言学习环境与短期的语言转换情境不同, 双语者对不同的认知控制成分适应调整所导致的。本研究结果强调了语境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对双语认知控制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在以后的研究中, 我们应该进一步探讨语境如何影响双语者其他的执行功能(如:工作记忆、推理、问题解决等), 同时又是如何塑造双语者的执行功能网络。

另外, 认知控制成分受到语言转换情境即时影响这一实验结果还说明了人类认知功能的可塑性。目前有很多研究发现, 长期从事某种活动, 比如开出租车(Maguire et al., 2000)、玩游戏(Kühn, Gleich, Lorenz, Lindenberger, & Gallinat, 2014)、演奏乐器(Fauvel et al., 2014)以及学习多种语言(Luk, Bialystok, Craik, & Grady, 2011)都可以改变人的脑结构, 并提高人的某些执行功能。同时, 在这些研究中, 研究者都是利用被试间比较的方法说明这些长期经验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是由众多变量(包括实验情境)共同引起的。因此, 这些研究

5期刘聪等: 语言转换对非熟练双语者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即时影响479

无法独立探讨某一操作变量对执行功能的影响。在本研究中, 我们通过操纵语言转换情境这一变量说明语言转换情境同样能够塑造人的执行功能, 而不仅仅局限于长期的语言使用经验。

总体上, 本研究探讨了语言转换情境对非熟练双语者认知控制各个成分的即时影响, 进一步明确了语言转换和认知控制的关系, 并为双语认知控制优势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支持,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是,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可以进一步探讨的地方。虽然本研究发现语言转换情境对认知控制成分具有即时的影响, 但二语的习得年龄会不会对这种影响模式产生作用?随着双语者年龄的增长, 这种影响会不会发生变化?其内在的神经机制如何?此外, 语言转换情境对认知控制成分的这种即时影响能够持续多久?语言转换情境为什么与双语使用对认知控制成分有着不同的影响机制?这些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中都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5 结论

本研究利用因果性研究的方式考察语言转换情境对非熟练双语者认知控制成分的即时影响, 结果表明, 语言转换情境能够促进反应抑制, 阻碍干扰抑制, 对认知灵活性没有影响, 表明反应抑制、干扰抑制和认知灵活性属于不同的认知控制成分。同时, 本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双语者的认知控制优势是双语者长期语言使用的结果, 为双语优势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实验支持。

参考文献

Bialystok, E. (1999). Cognitive complexity and attentional control in the bilingual mind. Child Development, 70(3), 636–644. Bialystok, E. (2001). Bilingualism in development: Language, literacy,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ialystok, E. (2007). Cognitive effects of bilingualism: How linguistic experience leads to cognitive chan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10(3), 210–223.

Bialystok, E., Craik, F., & Luk, G. (2008). Cognitive control and lexical access in younger and older bilingua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4(4), 859–873.

Bialystok, E., Craik, F. I. M., & Ryan, J. (2006). Executive control in a modified antisaccade task: Effects of aging and bilingualis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2(6), 1341–1354.

Bialystok, E., & Martin, M. M. (2004). Attention and inhibition in bilingual children: Evidence from the dimensional change card sort task. Developmental Science, 7(3), 325–339. Bialystok, E., & Viswanathan, M. (2009). Components of executive control with advantages for bilingual children in

two cultures. Cognition, 112(3), 494–500.

Brydges, C. R., Anderson, M., Reid, C. L., & Fox, A. M. (2013).

Maturation of cognitive control: Delineating response inhibition an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PLoS One, 8(7), e69826.

Brydges, C. R., Clunies-Ross, K., Clohessy, M., Lo, Z. L., Nguyen, A., Rousset, C., ... Fox, A. M. (2012). Dissociable components of cognitive control: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study of response inhibition an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PLoS One, 7(3), e34482.

Bunge, S. A., Dudukovic, N. M., Thomason, M. E., Vaidya, C.

J., & Gabrieli, J. D. E. (2002). Immature frontal lobe contributions to cognitive control in children: Evidence from fMRI. Neuron, 33(2), 301–311.

Carlson, S. M., & Meltzoff, A. N. (2008). Bilingual experience and executive functioning in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al Science, 11(2), 282–298.

Costa, A., Hernández, M., & Sebastián-Gallés, N. (2008).

Bilingualism aids conflict resolution: Evidence from the ANT task. Cognition, 106(1), 59–86.

De Bruin, A., Treccani, B., & Della Sala, S. (2015). Cognitive advantage in bilingualism: An example of publication bia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1), 99–107.

Du?abeitia, J. A., Hernández, J. A., Antón, E., Macizo, P., Estévez, A., Fuentes, L. J., & Carreiras, M. (2014). The inhibitory advantage in bilingual children revisited: Myth or realit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61(3), 234–251. Esposito, A. G., Baker-Ward, L., & Mueller, S. T. (2013).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vs. response inhibition: An explanation for the absence of a bilingual advantage in preschoolers' Stroop task performance. Cognitive Development, 28(4), 354–363.

Fan, X. Y., Wang, R. M., Wu, J., & Lin, Z. T. (2012).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ognitive control components between non-proficient and proficient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s. Psychological Science, 35(6), 1304–1308.

[范小月, 王瑞明, 吴际, 林哲婷. (2012). 熟练和非熟练中英双语者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比较. 心理科学, 35(6), 1304–1308.]

Fauvel, B., Groussard, M., Chételat, G., Fouquet, M., Landeau,

B., Eustache, F., ... Platel, H. (2014). Morphological brain

plasticity induced by musical expertise is accompanied by modulation of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t rest. NeuroImage, 90, 179–188.

Green, D. W. (1998). Mental control of the bilingual lexico- semantic system.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2), 67–81.

Green, D. W., & Abutalebi, J. (2013). Language control in bilinguals: The adaptive control hypothesis.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25(5), 515–530.

Hilchey, M. D., & Klein, R. M. (2011). Are there bilingual advantages on nonlinguistic interference tasks? Implications for the plasticity of executive control processes.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18(4), 625–658.

Kroll, J. F., & Dijkstra, A. F. (2002). The bilingual lexico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applied linguistics.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ühn, S., Gleich, T., Lorenz, R. C., Lindenberger, U., & Gallinat, J. (2014). Playing Super Mario induces structural brain plasticity: Gray matter changes resulting from training with a commercial video game. Molecular Psychiatry, 19(2), 265–271.

Linck, J. A., Schwieter, J. W., & Sunderman, G. (2012).

Inhibitory control predicts language switching performance in trilingual speech production. Bilingualism: Language

480 心理学报 48卷

and Cognition, 15(3), 651–662.

Liu, H. H., Fan, N., Shen, X. Y., & Ji, J. Y. (2013). Effect of cognitive flexibility on language switching in non-proficient bilinguals: An ERPs study.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5(6), 636–648.

[刘欢欢, 范宁, 沈翔鹰, 纪江叶. (2013). 认知灵活性对非熟练双语者语言转换的影响——一项ERPs研究. 心理学报, 45(6), 636–648.]

Liu, H. H., Rossi, S., Zhou, H. X., & Chen, B. G. (2014).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or domain-general inhibitory control during bilingual language switching. PLoS One, 9(10), e110887.

Luk, G., Anderson, J. A. E., Craik, F. I. M., Grady, C., & Bialystok, E. (2010). Distinct neural correlates for two types of inhibition in bilinguals: Response inhibition versus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Brain and Cognition, 74(3), 347–357. Luk, G., Bialystok, E., Craik, F. I. M., & Grady, C. L. (2011).

Lifelong bilingualism maintains white matter integrity in older adult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1(46), 16808– 16813.

Maguire, E. A., Gadian, D. G., Johnsrude, I. S., Good, C. D., Ashburner, J., Frackowiak, R. S. J., & Frith, C. D. (2000).

Navigation-related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hippocampi of taxi driver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7(8), 4398–4403.

Martin-Rhee, M. M., & Bialystok, E. (2008). The development of two types of inhibitory control in monolingual and bilingual children.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1(1), 81–93.

Paap, K. R. (2014). The role of componential analysis,

categorical hypothesising, replicability and confirmation bias in testing for bilingual advantages in executive functioning.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26(3), 242–255.

Paap, K. R., & Greenberg, Z. I. (2013). There is no coherent evidence for a bilingual advantage in executive processing.

Cognitive Psychology, 66(2), 232–258.

Soveri, A., Rodriguez-Fornells, A., & Laine, M. (2011). Is ther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switching and executive functions in bilingualism? Introducing a within group analysis approach.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 183. Sylvester, C.-Y. C., Wager, T. D., Lacey, S. C., Hernandez, L., Nichols, T. E., Smith, E. E., & Jonides, J. (2003). Switching attention and resolving interference: fMRI measures of executive functions. Neuropsychologia, 41(3), 357–370. Wang, S. P., Chi, Y. K., Wang, R. M., & Wu, Y. (2005). The activation and suppression of different anaphoric referents during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8(2), 342–346.

[王穗苹, 迟毓凯, 王瑞明, 吴岩. (2005). 不同性质语篇背景信息的激活与抑制. 心理科学, 28(2), 342–346.] Ward, G., Roberts, M. J., & Phillips, L. H. (2001). Task- switching costs, Stroop-costs, and executive control: A correlational study.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Section A, 54(2), 491–511.

Wu, Y. J., & Thierry, G. (2013). Fast modulation of executive function by language context in bilingual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3(33), 13533–13537.

Zhang, H. Y., Kang, C. Y., Wu, Y. J., Ma, F. Y., & Guo, T. M.

(2015). Improving proactive control with training on language switching in bilinguals. NeuroReport, 26(6), 354–359.

Immediate effect of language switch on non-proficient bilinguals’

cognitive control components

LIU Cong1; JIAO Lu1; SUN Xun1; WANG Ruiming1,2

(1 Center for Studies of Psychological Application/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Mental Health and Cognitive Science, Guangzhou 510631, China)

Abstract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lifelong bilingual language experience led to bilingual cognitive control advantage. However, a recent study proposes a new viewpoint that bilingual cognitive control depends on fast language context rather than long-term language experience. Thus, whether the cognitive control components are influenced by language switching context is still an open question. In the current study, two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mmediate influence of language switch on cognitive control’s different components.

Experiment 1 examined whether language switching context had immediate influence on cognitive control and whether the influences are existed on various components of cognitive control. Thirty participants joined in the Experiment 1 that contains three parts: pre-test part, language switching part and post-test part. In the pre-test part, all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 “faces task”, which was used to test three components of cognitive control capacity (i.e., response inhibition,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and 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n, they performed a language switch task, in which they were required to name some Arabic numbers from 1 to 8 in Chinese or English according to the cues. When the cue was a green square (or red), participants named the Arabic numbers in Chinese (or English) when the cue was a red square. Finally, participants took part in the “faces task” again in the post-test part. Results showed that language switching context could influence bilinguals’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cognitive control. Specifically, it can facilitate response inhibition and

5期刘聪等: 语言转换对非熟练双语者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即时影响481

disturb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while cannot affect 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refore, response inhibition,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and cognitive flexibility were distinct cognitive control components, which had different neural basis.

Experiment 2 was conducted to test two questions. First, we intended to replicate the immediate effect that was observed in Experiment 1. Second, we aimed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the immediate effect. A between-subject design was used in Experiment 2. Ninety-three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Each group performed different language naming tasks. One group named the Arabic numbers in Chinese, while the second group in English. The third group performed language switching task that is the same as Experiment 1. Then, all groups joined in the “faces task.” Th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Experiment 1, which may suggest that our results are robust.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n-proficient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s need more response inhibition because they preferred to use English in language switching. Thus their response inhibition capacity improved by exercises. However, this effect may hinder bilinguals’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while we did not find such effect on cognitive flexibility.

Taken together, results from these two experiments suggested that language switching context had immediate influences on non-proficient bilinguals’ cognitive control ability. Specifically, it could facilitate response inhibition and disturb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while no such effect was found on cognitive flexibility. Besid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sponse inhibition,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and cognitive flexibility had independent mechanisms. Furthermore, the current study illustrated that the bilingual cognitive control advantages were the results of long-term bilingual language use, which revealed the internal mechanisms of the bilingual advantage.

Key words language switch; language context; components of cognitive control; bilingual advantage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教学第三讲 练习题

第三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图式表示一种认知结构或者心理结构,是指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 3.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动作4.顺应指改变主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变化 5.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6.自我中心儿童只能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事物,不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色中或不能明白他人的感觉 7.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8.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9.认知发展心理学将个体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 10.支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儿童的帮助就像婴儿学习走路父母总是要给与一定的搀扶或者提供一个学步车但走路还是婴儿自己学会的。支架是一种帮助借助这种帮助儿童能够完成那些他们不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教学要以最近发展区作为介入的空间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促使儿童主动而有效地学习

11.私语在发展过程中儿童早期发展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言语发展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___C____阶段能完成守恒任务。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中涉及的概念有___AC____。 A.关键期B.观察学习C.最近发展区D.图式 3.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是__B__. A.初中一年级B.初中二年级C.高中一年级D.高中二年级 4.进入___B____以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成年期 三、填空题 1.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把新感知的材料或经验纳入到已有图式中以理解新事物的过程”被称作是__图式__。 2.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中,在教育与发展方面提出的三个问题是_最近发展区__、__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__ 和_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___。 3.发现性思维的的特点是__流畅性____、__变通性__、__独特性_。 4.初二是_经验型水平__向_逻辑型水平_过渡的转折时期。 四、判断正误 1.皮亚杰认为,客体永久性形成于前运算阶段。(正确)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一、认知语言学的起源 二、主要内容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当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科之时,语言的认知研究便已开始。1987年是认知语言学正式的诞生年,虽然此前已有一些零星的文章预示着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即将诞生。但是一般认为,这一年出版的Lakoff“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和Langacke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标志着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独立语言学理论的诞生。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Jackendoff, Taylor 和Talmy等人。 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音系学、认知语义学、认知语用学等分支,研究内容广,覆盖面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范畴化与典型理论 语言学在方法论和本质上都与范畴化(categorization)紧密相关。范畴化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是“判断一个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具体范畴的事例”(Jackendoff , 1983∶77) 。 Labov和Rosch对范畴的研究,打破了范畴的“经典理论”或称“亚里士多德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经典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联合定义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这一理论却

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有力挑战。Rosch 还提出了“典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 ,认为大多数自然范畴不可能制定出必要和充分的标准,可以公认为必要的标准往往不是充分的;一个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典型成员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该范畴的正式成员,非典型成员则根据其与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正式成员地位。例如,在“鸟”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驼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当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会因不同的人、文化、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但一个范畴中总有典型的。 典型理论对认知科学最有价值的贡献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集中在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这个事实上。目前,它已用于语音、句法、词义、语用、语言习得、失语症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概念隐喻 隐喻的认知研究可追溯到18 世纪。约在1725 年,意大利哲学家和修辞学家G. Vico就发现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后在其《新科学》一书中阐述了其认知观点。然而,把隐喻的研究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标志却是Lakoff &Johnson (1980)。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无甚差别;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大概只占极少数。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

认知法

认知法 一、定义: 认知法又称认知-符号法(Cognitive-Code Approach),产生于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卡鲁尔、布鲁纳。它强调人能够进行感知、记忆、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智能活动,它符合现代外语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特点,因此受到不少人的推崇。关于认知法的理论来源,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来自于某一派的理论,而是几种理论的汇合,例如,60 年代初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JeanP iaget )创立的“发生认知论”及另一位心理学家布鲁纳(J. S . B runer)提出的“基本结构”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对其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皮亚杰认为,掌握新知识是一种智力活动,而每种智力活动都包含一定的认知结构。无论是接受刺激还是对刺激作出反应都是受认知结构支配的。布鲁纳的“基本结构”即指概念、基本原理、规则等,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掌握。学生掌握基本结构,更易于理解本学科,有助于在记忆中长期保持所学的知识。随后,乔姆斯基(NoamChom sky)提出,语言学习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掌握规则、记忆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人们可以利用有限的规则创造出无限的句子。而认知心理学家奥斯贝尔(D. P. A u subel)也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理论”,即认知学习,它与机械性实习中的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不同,它强调学生对所学基本规则和概念理解,了解其内在联系, 促进记忆, 认识是学习的开始, 并以理解为目的。他反对外语学习中的模仿的操练, 主张在理解基础之上的操练, 受到了上述几种思潮的影响, 认知法认为,成千人学习外语与幼儿学习母语相比,有不同的特点:1.缺乏幼儿学习母语的语言环境,是在人为的语言环境(教室)中学习的;2.学生是在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上学习外语的;3.学习是自觉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根据这些特点,把外语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语言的理解(comprehension)、语言能力(competence)、语言运用(performance)。 二、认知教学法产生的理论基础 1. 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他提出一个“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来解释语言学习过程,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符号体系,人类学习语言绝不是单纯地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的运用过程。人类能借助有限的规律,推导、转换、生成无限的句子。 2. 让·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发生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是:知识是怎样通过人们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最终形成和发展的。他还提出了适应外部世界的两大主要方法:“同化”和“顺应”。感知外部世界与原有认知相同,新信息就可以同原有的结构同化;头脑内部的结构需要进调整才能适应新的知识。 3. 杰罗姆·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课程论》和《教学论》等著作中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结构,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 4.布鲁纳强调指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连串的新知识,每个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这3个认知学习过程。他指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3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同时他又强调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其二,他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己有经验的作用,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倡知识的发现学习。他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之行为,正确地说,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01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C语言程序编译时,程序中的注释部分【】 A. 参加编译,并会出现在目标程序中 B. 参加编译,但不会出现在目标程序中 C. 不参加编译,但会出现在目标程序中 D. 不参加编译,也不会出现在目标程序中 2. 下列表达式的值为0的是【】 A. 3﹪5 B. 3/ C. 3/5 D. 3<5 3. 正确的C语言用户自定义标识符是【】 A. print B. float C. when?

D. random﹪2 4. 设int a = 3;则表达式a<1&& - - a>1的运算结果和a的值分别是【】 A. 0和2 B. 0和3 C. 1和2 D. 1和3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引用带参的宏时,实际参数的类型应与宏定义时的形式参数类型相一致 B. 宏名必须用大写字母表示 C. 宏替换不占用运行时间,只占编译时间 D. 在程序的一行上可以出现多个有效的宏定义 6. 下列保留字中用于构成循环结构的是【】 A. if B. while C. switch D. default 7. 与语句if(a>b)if(c>d)x = 1;else x = 2;等价的是【】 A. if(a>b){if(c>d) x = 1;else x = 2;} B. if(a>b){if(c>d) x = 1;} else x = 2;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

第一章认知方面 (3-4岁认知) 一、说出大的和小的东西 方法: 1利用同样颜色的5块大积木和5块小积木。开始时让孩子把10块积木根据大小分成两堆。孩子学会正确地分类之后,你问他:“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如果回答正确,就表扬他。 2利用两个只有大小不同的东西,如使用一大一小两个红球。先选用大小差别明显的东西。利用球、积木和其他物品告诉孩子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如这是大球,这是小球)。然后问孩子:“大球在哪儿?”再问“小球在哪儿?”频繁地变换大小物品的位置。等孩子能够正确无误地区别大小之后,再让他说出大的和小的东西。3用包装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两包糖果,让孩子说也哪个大哪个小,他说对了就把糖果奖励给他。 4把直径约为15厘米和8厘米的几个圆形物放在地上。让孩子只站在大圆上,然后让孩子说出你该站在哪个圆上。你站得对不对,让孩子告诉你。 5在大小不同的几个圆中的一个圆上放上孩子喜欢的东西,如果孩子能正确地说出那个圆是大的还是小的,就把那件东西奖给他。 二、按照口头指令,指出自己或娃娃身体10个部位 方法: 1从脸上的器官开始,当你说:“这是眼睛”时,用手指一指你自己的眼睛。让孩子模仿你的动作也用手指一指他自己的眼睛。再用同样的方法反复练习,指出手、脚、脖子、胳膊肘、肚子、手指、脚趾等。 2你和孩子一起站在能照到全身的大镜子前面。当说到身体的某个部位时,你让孩子摸摸或动一动这个部位。如“这是膝盖吗?”,“这是鼻子吗?”他学会了就表扬他。3在两张纸上画上像雪人似的大小不等的两个圆,画上身体的一两个部位,让孩子指出哪些部位没画出来,该画在什么地方。孩子回答对了,就表扬他。 4指出玩具娃娃身体的各个部位。 5指出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帮他说出名称。 6如果孩子指对了身体的各个部位,就让他在那个部位贴上贴纸。 三、按照口头指令,指出男孩和女孩 方法: 1利用适当的时机,辨别家人的性别,如说:“好高的男孩呀!”,“好漂亮的女孩啊!”等等。 2给孩子看书的时候,告诉他杂志插图上的人物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然后利用杂志的插图,让孩子找出男孩或女孩。 3你指着画片让孩子说出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 4利用给男娃娃和女娃娃穿衣服的办法,让孩子给这些娃娃穿上适合他们性别的衣服。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感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首先何为认同?“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dem。在哲学和逻辑学中,identity被译成“同一性”,它既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表示同一事物在时空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而国家认同是在他国存在的语境下,国民所构建出来的归属于自己国家的身份感,即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意识到自己具有这个国家成员的身份。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后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 学界在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进行初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首先对民族,国家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其次在理论分析上提出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三种模式,既矛盾冲突关系,调试共生关系,权力运用关系。 民族与国家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民族”指一个国家内部处于次国家层次的各种具有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差异性的族类共同体:“国家”就是在一定地理边界内具有对外主权独立性和对内统治至高性的政治共同体。现代民族国家是在超越以文化,民族和宗教等原生态性纽带联结局限性之上,通过低于领土,中央权威和政治法律规范的统一等次生性政治练习纽带,实现了包容众多族类共同体的历史建构。钱雪梅也指出:“国家是一种政治实体,有特定的降雨及主权,一般由两个以上的群组组成,有统一的法律制度,公共文化,经济社政治生活。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两者都是其成员对所诉群体的认可,都能增强本群体的凝聚力,而且都收情境的影响。学界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待两者进行辨争。郑晓云认为民族史一个共同体,对这一共同体中人们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中的核心问题。也正是这种认同,使我们就能够区分此民族与彼民族的界限。从认同对象上看,民族认同的对象是其所属的各个不同的民族。其认同必然是多元的,而国家认同的对象是生活在其中的唯一的政治共同体。就认同与个人行为规范的关系而言,国家的规则和惯例具有强制性,而族群习俗相对则宽松很多。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拥有主权,族群则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国家的权威要求服从和秩序,这主要依靠以暴力机关为后盾的法律制度来确立和维护。从成长机制上来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也有很大的差异。每一个人都出生,成长与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或群族之中,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涵养,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每个人集合为所谓的“民族”,以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或族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认同就具有先赋性的特点。诚如王希恩所言:“民族认同是具有天然群聚性和类别功能和类别感知能力的人类具有的社会认知,有很强的自发性。”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紧密相连。某种程度上是民族意识的投射和转化的形式。 而国家认同是纯粹构建起来的。正如波齐所考察的,国家创建过程与国家认同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统治者不懈努力的结果”“这些统治者依靠其统治机构来保证和扩展他们的权力基础,并且提高他们自己在管理和动员社会资源时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因此,任何国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通过政治与文化动员来来建构

华南理工大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作业

华南理工大学高级语言程序设 计作业(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https://www.wendangku.net/doc/b217394883.html,)》作业 2014.3 教学中心:专业层次: 学号:姓名: 一.判断题(如正确打√,否则,打×。) 1.存储数据不属于数据处理功能。N 2. Write_1 和学校$ 是正确的变量名。Y 3.若一个整型变量说明了之后没有给它赋值,则它的值为0。Y 4.判别ch是否为小写字母,若是,输出“yes”;否则,输出“No”的块结构条件语句为:Y If Asc(ch)>=97 And Asc(ch)<=122 Then WriteLine (“Yes”) Else WriteLine(“No”) End If 5.。输入结构变量的值就是输入该变量的各个元素的值Y 6.函数过程定义中必须有一个赋值语句把表达式的值赋给函数过程名。N 7. 事件是由https://www.wendangku.net/doc/b217394883.html,系统预先设置好或者在程序中由编程者自己设计的,它能够被对象识别的动作。Y 8. 从文件取出一组数据以流的方式存放到程序的变量或数组中称为向流写入数据。N 9. 文件流类FileStream用于打开和关闭文件,并提供对文件按字节的读/写操作。Y 10. 在VB中不可以把类型说明符放在变量名的末尾来说明变量的类型。N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变量名中错误的是( “年龄” )。 2.设X为整型变量,不能正确表达1< X < 5的逻辑表达式是(1< X <5 )。 3.设有数组说明语句:Dim c( 10) AS Integer,则下面表示数组c的元素选项中 (c(11) )是错误的。 4.在过程的形式参数前面加上关键字( ByVal ),则该参数说明为引用参数。 D. 5. 设已定义函数过程f,它有三个实型传值参数;设a,b和c为实型变量,则调用该函数的正确形式为( f a+b, b+c, c+a )。 6.若使命令按钮不可见,可以设置Visible属性的值为( False )。 7.要使单选按钮RadioButton处于选中或未选中状态,需由( Checked )属性来决定。 8.要删除列表框中的某一个项目,需要使用(ReMove )方法。 9.要设置计时器的时间间隔可以通过( InterVal )属性来实现。 10.下面( StreamWriter )类用来把数据写入文本文件中。 三.简答题 1. 在控制台应用程序中,如何输入输出一维数组的元素 1. 答:输入一维数组元素的值可以使用赋值语句,也可以使用Console类的输入方法Read和ReadLine从键盘输入数据。输出一维数组元素的值可以使用Console类的Write方法和WriteLine方法。 2.若有数组定义语句:Dim c%() = { 76, 80, 75},则数组c有多少个元素这些元素是什么它们的初值是多少 3.答:数组c共有3个元素c(0)、c(1)和c(2),它们的初值分别为1、2和3,即c(0)=76,c(1)=80和c(2)=75。 3. 文件操作可以分为哪些步骤

儿童言语认知训练

儿童言语认知训练 怎么能让我家孩子开口说话? 我家孩子只会仿说,怎么让他主动表达? 我家孩子会回答问题,但是从不提问,怎么引导? ...... 家长们困惑许久的问题终于有答案了。 每个孩子都是纯洁的小天使,带着一切未知去感受这个世界,而语言是孩子拥抱世界的窗口。当孩子从牙牙学语到用奶声奶气的语言描绘他眼中的世界,描绘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舒服的微风温暖的水流以及对爸爸妈妈的爱,我想这是所有的父母都为之振奋,欣喜若狂的事情。 可是有些爸爸妈妈却要为孩子迟到的语言焦虑不安。王硕老师在东方启音苏州家长群分享了《儿童言语认知概念及训练阶段》,这场干货满满的线上讲座让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错过的家长不要失望哦,小编将会把所有的干货全部分享给大家

儿童言语发展及认知概念 儿童的语言理解主要分为以下几大步骤:听指令、句式、概念、解难、问句等等。 普通小朋友认知理解和语言表达程度(可以对照孩子的情况哦)0~12个月:能够回应别人叫自己的名字,以及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 1岁:单语期,可以叫“爸爸”“妈妈”,明白一些常见的名称,懂的拒绝别人,也懂得向大人要求一些想要的东西,比如零食、玩具等等。 2岁:双语期,能够明白一些简单的动词,“说”、“看”、“要”、“听”等等;可以明白不同的问句,比如说“要不要”、“有没有”、“谁”、“哪里”等概念;可以听懂简单的指定,比如说“给妈妈苹果”、“妈妈要”等等。 3岁:能够完成三元素的指令,比如说“把水杯放在桌子上”;也能够明白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说上下;还能够去明白一些“为什么”“多少”等问句。这时候小朋友的语言表达已经具备了可以交谈的能力,可以去讲一些简单的句子,比如说“妈妈去超市”。

语言训练方法很多

语言训练方法很多,有的可以由家长完成,有的则要由专业的语言治疗师来进行。 1.构音障碍的训练 构音障碍又称运动性构音障碍,指与发声有关的呼吸器官如喉头、口腔、下颌、舌、口唇等功能障碍,所以语言障碍的治疗首先是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训练,具体的训练方法如下: (1)呼吸训练 因为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想要说话时,往往由于肌肉紧张而引起发音困难,手足徐动型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表现得最明显,所以放松疗法的目的就是降低与发音有关肌肉的紧张性,消除全身的过度紧张状态,使不随意肌松弛,利于呼吸与发音。 正确控制呼吸之间的气流量是发音的基础,而且控制呼吸又可减轻咽喉肌的紧张性利于发声。正确的发声和构音,必须靠呼吸做动力,当形成一定的气流压力时,才可以发声,所以傲语言训练前必须先进行呼吸训练,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不能只单独进行语言训练,必须与理学疗法师、作业疗法师共同进行综合训练治疗,患儿全身机能得到改善,呼吸机能也会相应得到改善。抗重力肌的发育对于呼吸机能有重要的作用。 A.口唇与下颌的运动训练 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下颌运动发育障碍,口唇难以正常地开闭,因而也就无法构音,所以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刺激下颌及口唇周围的肌群,使之收缩而达到口唇闭台的目的。 对智力较好的患儿可以用语言指示做张口、闭口、撅嘴、露齿、咧嘴、圆唇,鼓腮、吮颊、微笑的动作,反复进行,直到熟练为止。用压舌板刺激 当患儿张口不闭合时,可用压舌板伸人患儿口腔内稍加压力,当向外拉压舌板时,患儿则出现闭唇动作,防止压舌板被拉出。 冰块刺激法 可用冰块在口唇或口唇周围进行摩擦,用冷刺激促进口唇闭合、张开的连续动作。 B.毛刷法 用软毛刷在口唇及口唇周围快速地以每秒5次的速度刺激局部皮肤,也可以起到闭唇的作用。 C.拍打下颌法 用手拍打下颌及下颌关节附近的皮肤,可促进口唇闭合。训练人员一手放在患儿的头部上方,一手放在患儿下颌处,用力帮助患者的下颌动作,促进下领上抬,促进口唇闭合动作。 可用吸管回吸,用奶嘴吸吮,在口中放上食物,都可促进口唇的闭合动作。利用吹气泡、吹羽毛,大的患儿照着镜子吹泡泡糖,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双唇的训练对发声十分重要,口唇与下颌的协调运动为发音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2).舌的训练 A.舌运动训练 包括舌的前伸和后缩、舌上举抵上腭、向后卷舌,以及舌向两侧运动。利用咀嚼运动、吸吮动作,使舌与口唇动作协调,增加舌的搅拌动作。 舌向前伸阶段,使患儿口张开,用食物或玩具或小勺放在口唇前方,使患儿出现舌伸出舔物的动作,并能自行控制。 舌向前,后、左、右动作阶段,用蜂蜜涂在口周,鼓励患儿出现伸舌舔糖的动作。 此外也可以用压舌板做被动抵抗训练。如用压舌板压舌尖,使患儿舌尖用力上抬等,对舌的运动都有促进作用。 B.改善口腔感觉 正常小儿常常把物品放在口内,通过口腔能感觉物体的形状和特点,而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由于口腔的感觉功能障碍,不能辨别口内物体的形状,所以要改善口腔感觉,常用各种不同形状、不同硬度的物体放在口腔内进行刺激,使之获得感觉的经验。治疗师常用洗净的手指在患儿口腔内进行不同部位的按摩,这对于调动口唇、舌、软腭的动作十分有利,对发育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C.对伴有不随意运动的训练 利用拮抗肌互相抵抗作用调节其相互间平衡,如调节舌的上下运动时,可让患儿伸舌,用压舌板向上抬舌和向下压舌,给舌肌以交替抵抗作用,使舌肌主动肌与拮抗肌平衡,使舌运动稳定。 轻触法:当令患儿作噘嘴和咧嘴的随意动作时,语言疗法师可用手指轻触口唇或用手指轻触患儿的两腮,这样可以抑制其不随意运动,缓解口唇口角的抽动,并逐渐达到自我控制的能力。 D.发音训练

语言与认知考试重点

第一章 1.认知科学:研究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人认识世界 的能力与智力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而1956年则是最重要的一年。 两个基本假设 I.人的认知能力是一种计算能力 II. 计算是对符号化的信息的程序化操作,而符号是实体的表征

哲学知识(认识)论: 柏拉图和奥古斯丁的天赋论 培根的观察归纳论,经验论 休谟对归纳的批判 波普尔的观察始于理论的论点 经验主义:一切知识最终都是来自人的感性经验,经历一次就有了经验,下次再经历就会对经验进行总结归纳 先验主义:康德(1787)的综合先验命题预设: 表达我们用来综合有秩世界和心灵的图式,它们不是从经验获得的。 洛克对笛卡尔先天知识的批判 Tabula rasa (blank tablet) 休谟(Hume)对经验归纳的批判:没有逻辑的根据,只有心理上的依据,期望。 笛卡尔之妖:笛卡尔提出笛卡尔之妖(Evil Demon)来反对经验主义。怎么知道不是一个妖怪在控制我的思想,使我感到桌子是硬的,今天很高兴……没有可靠的方法证明不是妖怪在作怪而是真实的感觉。建立在不可靠基础上的知识也是不可靠的。只有一点是可靠的,即我是存在的, 否则妖怪没有控制我的必要,因此“我在思想,我思故我在”这是绝对

的真理,百分之百确切的知识,没有任何矛盾的,“我思故我在”这是没法挑战的。从这点出发得到的知识一定是可靠的。笛卡尔实际上没有做到这一点,只是他的一个想法。这个想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章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试图通过了解智能的实质(这也是认知科学的主要任务),最终创造出一种新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完成一些通常只能依靠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旨在用机器模拟人脑的部分活动(弱人工智能),甚至超越人的智能(强人工智能)。 图灵测试:对两个人或者是计算机进行提问,测试前不知道哪个是人、哪个是计算机,提问之后如果识别不出哪个是人哪个是计算机,就说明计算机具有与人一样的智力。 第三章 认知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复杂有机体(高级动物)如何表示和处理信息的科学 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皮亚杰 行为主义最基本的思想是:人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很多东西的。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华生 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 学习是一种刺激反应 学习是一种模仿 给我一个正常儿童,我能把他培养成任何一种人:科学家,音乐家,等等。 柏拉图问题: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中问道,人怎么能在那么短的人生中知道那么多东西呢。后来乔姆斯基修正了这个问提出,被称为“新柏拉图问题”,即有限的语言怎么能让我们学会那么多东西,是怎么做到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得到那么多创造性知识。 第四章 人类学 走出非洲说:人类起源都来自非洲,20 万年之前,非洲的智人中的一支突然发生很多变化,智力爆发,具有很多优势,扩展的很快,很快离开欧洲大陆,扩散到各个大陆。非洲夏娃是现代人最早的祖先。 自然选择:在某种自然环境中,具备某种能力就会最强,被保留下来,不具备这种生存能力就会被淘汰,通过一代一代的选择,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会越来越多,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会越来越少,这就是自然选择。性选择 第六章 什么是语言 语言的产生假说: 1人类智力扩展说 人为什么有语言是因为人聪明

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设计)

第3节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计算机程序的概念 2、掌握计算机程序的概念、计算机语言分类及其特征。 技能目标:通过阅读程序,学生主动探寻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编程语言没有好坏之分,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深入学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计算机语言的概念。 2、高级语言的特征 难点:程序的编译与解释 三、教学过程 以九歌机器人七秒成诗引入新课 (一)程序和程序设计 计算机能做很多的事情,包括各种控制活动,它们都是在程序的控制和指挥下进行的,可以这么说:离开了程序,计算机什么也干不了。 1、程序及其特征 (1)程序(Program):是一组操作的指令或语句的序列,是计算机执行算法的操作步骤。 (2)程序的特征: ●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算法步骤对应着程序中的一个或多个语句实现一个或多个操作, 每一个操作都有执行对象。 ●在程序中被施行操作的对象称为数据。 ●除了有特殊的程序转向控制语句外,程序都是从第一条语句开始顺序执行。 2、程序的基本结构 (1)顺序结构 (2)选择结构 (3)循环结构 3、程序设计:从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算法、编写修改程序,一直到程序正确运行的整个过程。

(二)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是指人们编制程序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1、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machine language):把直接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指令系统称为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特点: ①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速度快,占用内存少。 ②编写程序相当繁琐。 ③程序不具有通用性。 2、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用符号和数字来代替二进制代码的计算机语言称为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特点: ①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②编写程序比机器语言方便得多。 ③程序不具有通用性。 3、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high-level language):由一系列按一定语法规则的语句组成(与计算机内部结构无关、通用、用其编写的程序需要“翻译”后才可执行)。 高级语言特点: ①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②易读、易改,编写程序方便。 ③程序通用性好。 补充:Basic语言的发展历程 BASIC(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的缩写,即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语言简单易学,适合初学者。

育婴师认知能力及语言训练

智力开发 1.视觉训练方法1)注视活动。适合年龄:0-3个月。训练时间:1分钟左右。每天次数:随时可做。2)追视活动。适合年龄:3-12个月。练习用具:乒乓球、笔、小艺术品等。练习时间:10分钟。3)配对游戏。适合年龄:1-3岁。训练用具:图片、小物件。训练时间:1-2分钟。 2.听觉训练方法:1)熟悉语言。适合年龄:0-6个月。训练时间:10-20秒。每天次数:不限。2)追声寻源。适合年龄:3-12个月。练习时间:10秒左右。每天次数:不限。练习用具:所有可以发生的东西。3)音乐训练。适合年龄:3个月-3岁。练习时间:3-5分钟。练习次数:根据需要确定。4)亲子阅读。适合年龄:10个月-3岁。练习用具:图书、图片。练习时间:5-15分钟。 3.触觉训练的方法。1)皮肤按摩。适合年龄:0-6个月。训练时间:20秒左右(不同部位)。2)触摸自然。适合年龄:6个月-3岁。练习时间:不限。 4.前庭平衡训练。1)正竖托抱。适合年龄:3-6个月。训练时间:1分钟左右。2)浴巾游戏。适合年龄:6个月-2岁。练习用具:小棉被或毛巾被一条。练习时间:30秒-2分钟。将棉被或毛巾被摊开铺平,让婴儿俯趴在上面,头要抬起,成人站在两边,各拉起棉被的两个角,动作要协调一致,一个拉,一个送,让婴儿有向前冲和向后退的感觉。可以前后晃、左右晃,还可以原地转圈,顺时针做三圈后再逆时针做三圈,或抱着婴儿转三圈。

5.认知综合训练的方法。举例:1)认识自己、家人及其相互关系。适合年龄:3-12个月。练习时间:随时进行。训练时要注意的问题:要一件一件的教,避免混淆;挑选婴儿最感兴趣的东西;多次重复,强化记忆(需要重复十几遍甚至几十遍才有效果);使用简介、正规的语言,如不要把汽车说成“滴滴”,把电灯说成“亮亮”等;对同一类东西要提供不同的样品。2)学习分类和概括。3)学会分类和概括的游戏。○1匹配游戏。○2“四挑一”。○3找图缺。○4掌握数的“三部曲”。婴儿数的概念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会背数、数的分解和组合、学数数。 语言训练 1.引导婴儿发音。1)语言准备期。2)模仿婴儿发音。3)多与婴儿聊天。 2.帮助婴儿理解语言。1)动作回应。适合年龄:6个月-1.5岁。练习时间:30-60秒。例如:帮助婴儿认识自己的器官、认识家人。2)看图说话。适合年龄:6个月-3岁。练习用具:婴儿画报或图书。练习时间:看图说话3分钟。3)感受实物。 3.用正确的方法训练语言。1)看图将故事。适合年龄:10个月-3岁。练习时间:1-3分钟。练习次数:不限。2)我问你答。 4.练习日常用语。适合年龄:1-3岁。练习时间:随时进行。 5.练习儿歌。适合年龄:1.5-3岁。练习时间:1-5分钟。 6.阅读练习。练习方法:安排好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教材;培养婴儿的阅读兴趣。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 11、次序象似动因 (1)时间顺序原则(PTS) (2)时间范围原则(PTSC) 12、对称象似动因 (1)语言的线性原则和对称表达 (2)对称象似动因的实例分析 13、重叠象似动因 (1)词语重叠的象似动因 (2)动词拷贝的象似动因 14、动因的竞争及象似性的减损 (1)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竞争 (2)动因竞争的典型实例分析 1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 (1)常规关系与认知化 (2)词类范畴的家属相似性 16、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下) (1)“有界”与“无界” (2)空间范畴与空间关系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F.Ungerer and H.J.Schmid著,陈治安、文旭导读《认知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刘润清、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四、授课教师:吴为善 五、总学时:54学时

最新早教方案——2个月宝宝认知、语言、运动、交往、自理等能力训练方案

2个月宝宝行为能力训练方案 满月时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体重:4.81~5.0千克; 身高:56.1~56.9厘米; 头围:37.4~38.1厘米; 胸围:36.9~37.6厘米; 前囟:2厘米X2厘米; 后囟:0~1厘米。 2个月宝宝的发育标准: 1、随着光线和物体的移动,用目光追逐; 2、俯卧时,可以抬起头部数秒钟; 3、朝向发出声音的方向转动脖子; 4、吸允手指; 5、情绪好时,巡视周围,发出声音,舞动着手脚; 6、以逗笑就有笑脸; 7、发出“啊—啊”、“呜—呜”的声音; 8、哭泣时,听到声音就停止。 动作发育:3个月的孩子,头能够随自己的意愿转来转去,转动180度,眼睛随着头的转动能左顾右盼,大人扶着孩子的腋下和臀部时,孩子能够坐着。让孩子趴在床上时,他的头已经可以稳稳当当的抬起,下颌和肩部可以离开桌面,前半身可以由两臂支撑起。当他独自躺在床上时,会把双手放在眼前观看和玩耍。扶着腋下把孩子立起来,他就会举起一条腿迈一步,再举起另一条腿迈一步。这是一种原始反射。到6个月时,他的下肢才能支撑他的全身。 语言发育:3个月的孩子在语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逗他时会非常高兴并发出欢乐的笑声,当看到妈妈时,脸上会露出甜蜜的微笑,嘴里还会不断的发出喉呀的学语声。 感觉发育:3个月的宝宝视觉有了发展,开始时颜色的玩具很快能产生反应,对其它颜色应要慢一些,认识奶瓶了,在听觉上发展较快,它总有一定的判别方向的能力,听到的声音后,头能顺着响声转动180度。 这一阶段的宝宝吃奶间隔时间比上月延长,生活开始有规律,早晨定时大便,晚上睡眠时间加长,渐渐接近昼夜规律。经常能发出笑声,愿意同大人对话,并能“啊、啊、呀、呀”自语,发出元音。到了二月末左右,由于视、听觉联系增多,视听觉联系有了共同的分辨能力,宝宝会对某张图表示偏爱,愉快地注视着喜爱的挂图,眼睛滴滴溜溜地转。对照料的亲人也会有所偏爱,长期细心照料宝宝的人,会受到倍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作者:————————————————————————————————日期: ?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语言学的重点,认知语言学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其他语言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英语倒装句作为复杂的语言学现象引起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各种不同的语法学派,语言学家和学者在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由于这一复杂的句法特征,很多研究不能系统地解释倒装句。本文以象似性理论为认知原理,对英语倒装句中全部倒装,部分倒装及修辞性倒装进行解释,认为象似性尤其是接近象似性原则和顺序原则是形成倒装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象似性;倒装句;象似性原则

倒装句作为一种语法形式,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理论对倒装的研究忽视了语言外部的因素,未重视认知对语序的制约作用,研究不够全面。 本文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对英语倒装句进行分析研究,以象似性原理为理论为依据,对英语中的不同倒装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在对句首倒装成分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对倒装句中动词全部活部分出现于主语之前的情况进行了解释,认为邻近象似性是英语倒装句中动词或全部或部分地随着突显成分提到主语之前的原因。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如王寅著的《认知语言学》,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Lackoff. G& M. Johnson’s MetaphorsWe Liveby等等。所以,以期刊、论文方式讨论倒装句的研究出了许多成果。传统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徐盛桓,以语料统计为依据,研究英语倒装句,认为倒装是为实现句中各种成分的信息状态合理分布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使语句的成分有恰当的错位,达到全息的语用目的。余笑,从Verschuern提出的语用综观说出发,探讨英语和汉语中倒装语序的语用功能。发现英汉倒装语序均具有焦点分离突出和情景设定的功能。 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倒装句日益增多。杨壮春,用射体(trajectory)-界标(landmark)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倒装句的焦点突显功能作出解释,认为倒装句是该理论在语言学中的现实化,它把“射体-界标”转化为“界标-射体”结构形成句末焦点,以使人们注意的焦点落在新信息上,从而达到英语倒装句的凸显效果。更多的是以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重新阐释,认为英语倒装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如王冰营,吕娜;刘先清;王海欧等。 用传统的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有其自身的缺陷,仅仅将倒装句认为是一种表示强调手段的句子。而用图形与背景理论分析可以解决为什么句子应该倒装即英语倒装句起始部分的问题,但是却解决不了为什么动词或者功能词应该放在主语前面这样的问题。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研究英语倒装句中的问题。 3倒装句 英语句子的正常语序是主语位于谓语之前,然后是宾语或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如果将全部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或将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提到主语之前,就称为倒装语序(Inverted Order)。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设计(清华谭浩强)

第一章C语言及程序设计概述 本章要求: 了解C语言的特点、C语言与其它高级语言相比有什么异同; 了解C程序在PC机上的建立、编译和运行过程; 了解C语言程序设计思想的基本篇; 重点:①C语言的主要特点; ②C语言在PC机上的运行过程及上机操作过程; ③常用算法的应用 难点:无 一、C语言概述 C语言是目前国际上在各种计算机运行较为广泛流行的一种高级语言。 主要表现为: C语言:适合于作为系统描述语言——可用来写系统软件。 具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有低级语言(汇编语言)的特点。 C语言:是AT&T贝尔实验室的Dennis Ritchie在1972年发明的。 C语言:是在B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LGOL 60) C语言:最早开始是用于UNIX操作系统。(C语言和UNIX是相辅相成的) DBASE 、Microsoft Exel 、 Microsoft Word、PC-DOS等,则是用C语言加上若干汇编子程序编写的。 1983年:——制定的新标准,称为(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 C 1987年:——Turbo C1.0 (Borland) 1988年:TC 1.5(图形和文本窗口) 1989年:——Turbo C2.0 (DOS操作系统、查错、Tiny模式生成com文件) 1991年:——Turbo C++(3.0) 支持windows 3.X 说明:Turbo C语言可以在程序的任何地方嵌入汇编代码,提高速度,可以直接使用存储器和寄存器。 二.C语言的特点 1.语言简洁、紧凑、使用方便、灵活 C语言:——共有32个关键字,9种控制语句; 程序书写自由,主要用小写字母表示; 2.运算符丰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