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习动机的含义与分类

学习动机的含义与分类

学习动机的含义与分类
学习动机的含义与分类

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分类,对学习的影响

本章要点

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学习动机理论强化论认知失调论自我效能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要求识记学习动机的含义及构成

(一)动机

在心理学中,动机是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动物的行为简单,其行为原因比较容易理解。人的行为复杂,其行为背后的原因不易解释。在心理学家研究心理现象时,直接观察到的是外界施加的刺激和机体(人与动物)作出的反应(行为)。至于包括人在内的机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在心理学回答涉及行为起因的问题时便假设一个中间变量,即动机,以解释行为的起因和动力。在涉及动物行为动机时,常用需要和内驱力来解释。如食物剥夺引起饥饿,这种饥饿刺激作为一种内驱力驱使动物寻找食物;动物吃到食物,饥饿消失,停止寻找食物的行为。在涉及人的行为时,除了使用需要和内驱力等概念之外,还用目标、兴趣、愿望、理想、信念等概念来解释。因此,需要、目标(或目的)、内驱力、兴趣、理想、信念等都成了描述人的行为原因的术语,它们表达的概念难以严格区分。

动机有两种功能:第一,唤醒与维持功能。动机水平高的个体同动机水平低的个体相比,其情绪和意识处于较高的唤醒状态,在动机指向的目标达到之前,这种唤醒状态将维持下去。如学生在迎接高考或中考时,其唤醒状态保持较高水平,一直要到考试结束后,思想和情绪才会放松。第二,指向功能。有较强动机的个体,同无动机的个体相比,其思想和行为更集中指向满足动机的客体或事物。如一名球探与一名普通球迷同看一场足球赛,由于球探有特殊动机,其行为指向与普通球迷不同,他将注意力集中在他需要的球员的表现上。

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内驱力是推动有机体的能量,包括生理的内驱力和社会的内驱力;诱因是指吸引有机体的行为目标,即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目的物。当有机体的行为被内驱力激起并指向一定的诱因时,就会产生行为的动机,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某种活动。

(二)学习动机及其构成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内驱力和学习诱因,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动机的系统。

1.学习动机的内部构成

对于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学习动机。在课堂里学生主要有哪些需要和动机可以促使他们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学习?它们是由哪些心理因素构成的?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观点,学生课堂学习动机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需要)构成。

(1) 认知的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不少心理学家根据经验和实验证明,一般说来,这种内驱力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如探究、操作、领会以及应付环境等有关的心理素质中派生出来的。认知内驱力可能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被称为内部动机。目前,教育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内部动机的作用,越来越强调以“了解和理解”激发进—步学习的动机的价值。他们指出,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要让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而不是让他们被各种外来的奖励所左右。

(2)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对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内驱力把成就看作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成就动机这个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既可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当时学业上可能达到的造诣,又可促使学生在这一成就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行为指向今后在学术和职业方面的目标。换句话说,自我提高的动机,既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力图用学业成绩来取得名次或等第的一种手段,也是他们在未来的学术生涯或职业生涯中谋求作出贡献和取得地位的一种手段。

(3) 附属的内驱力

附属的内驱力指的是一个人为了赢得长者(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是一种典型的外部动机。学生求得学业成就,并不是把它看作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要从长者那里获得赞许或认可。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第一,学生与长者在感情上具有依附性,长者是学生所追随和效仿的人物;第二,学生从长者那儿博得的赞许或认可(如被长者视为可爱的、聪明的、有发展前途的人,而且得到种种优惠的待遇)中获得一种派生的地位,所谓派生地位,不是由他本身的成就水平决定的,而是从他所追随和效仿的某个人或某些人不断给予的赞许或认可中引申出来的;第三,享受到这种派生地位乐趣的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长者的标准和期望(包括对学业成就方面的一些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得并保持长者的赞许,这种赞许往往使一个人的派生地位更确定、更巩固。

应该注意的是,在成就动机中表现出来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与附属的内驱力这三个组成部分的不同比重,通常因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种族起源以及人格结构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学生课堂学习动机中既有内部动机的成分,也有外部动机的成

分,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应是促使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使之产生内部动机。同时,也不应否认外部动机的作用,应该使两者互相配合,共同发挥激励作用。

2.学习动机的外在诱因

学习诱因是指吸引有机体的行为目标,即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目的物或刺激物。诱因可以是简单的物体如食物、水等,也可以是复杂的事物如名誉、地位等。诱因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个体因趋向或取得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如食物)称为正诱因;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如电击)称为负诱因。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学习要求识记学习动机不同角度的分类

(一)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划分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正确的、高尚的学习动机和错误的、低下的学习动机。判断学习动机正确与错误或高尚与低下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和集体。如把学习看成是对社会多作贡献和应尽的义务,则是正确的、高尚的动机,而把学习看成是猎取个人名利的手段,则是错误的、低下的动机。但这种划分有时难以正确地掌握标准,因此,需持谨慎态度。对许多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并不理解什么是高尚的动机,他们可能就是为了一个好的分数或为获得父母的奖赏而学习的。因此,这种划分有简单化之嫌。

(二)根据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划分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指由活动的直接结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动机,如学习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测验或为了博得老师的好评等。这种动机很具体,效果比较明显,但不够稳定,易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间接的远景性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如学习是为了实现个人对社会作贡献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既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理智色彩,又与个人的志向、理想、世界观相联系,因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作用。

(三)根据动机起作用的大小划分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主导性的学习动机和辅助性的学习动机。人的动机虽多种多样,但在一定的时期内或某个特定的活动上总是有一种或一些动机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这就是主导性动机,它对人的活动起着主要作用,制约着活动驱力的大小、久暂以及活动的方向。其他动机则处于从属地位,只起辅助作用,称为辅助动机。

(四)根据动机的强弱标准划分

把学习动机分为普通型学习动机和偏重型学习动机。前者是指对所有学习活动都有学习动机,不但对所有知识性的学科都认真学习,而且对技能型学科甚至课外活动也从不怠

慢;后者是指只对某种或者某几种学科有学习动机,对其他学科则不予注意。

(五)根据诱因来源划分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活动本身就能使其得到满足,无需外力的作用,也不必施以外部报酬和奖赏而使之产生某种荣誉感。如孩子们从生活经验中知道木头和纸片可以浮在水面上,而小石子和钉子等会沉在水底,而轮船那么木却可以浮在水面上,这些疑问推动他们想去了解物体沉浮的奥秘,这就是内部动机。与此相反,外部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外部的某种因素,即在学习活_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激发出来的动机,如学习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父母的嘉奖,i学习是为了避免因学习失败而受到惩罚等等。

三、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学习要求理解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一)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1. 对学习行为的启动作用

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启动作用首先是在桑代克的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的。在桑代克的实验中,要想让猫解决如何从问题箱中逃脱的问题,就必须使它处于饥饿状态,这样,它就会表现出焦躁不安的内心紧张状态,为克服这种紧张状态,就会唤起觅食行为。而且,饥饿程度越高,寻找食物的内驱力就越强,启动作用就越大。同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当学生有了学习需要,获得了学习动机后,就会在学习前做好准备,集中精力在某些学习上,从而较易启动其学习行为。

2. 对学习行为的维持作用

由某种学习动机激起的学习行为出现后,学习动机就像指南针一样指引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已被激起的行为始终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前苏联心理学家马卡连柯的研究发现,如果毫无内容要求地让一个5?6岁的学龄前儿童保持某种姿势站立一些时候,是比较困难的。然而,如果让他在游戏中扮演某个感兴趣的角色,使他对这一活动有较强的动机,那么,他就会较长时间地保持某种站立姿势,且保持同一站立姿势的时间差不多是前一种情况的3?4倍。我国的心理学家沈德立等于1990年的研究也发现,学习动机水平高的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课堂注意情况要好于学习动机水平低的学生。

3. 对学习过程的监控作用

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由之而激起的学习行为可能经常要受到来自学生自身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学习目标的改变、学习兴趣的转移、外界要求的变化、诱因价值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已出现的学习行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专注程度,影响其注意分配,影响其付出努力的程度等。如果学生具有正确的、水平适合的学习动机,那么,由之引

起的学习行为的各个环节就会受到它有意或无意的调节和监控,排除来自内外因素的干扰,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做出不懈的努力,直到目标的实现。

(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由于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有着广泛影响,这种影响最终会在学习结果上表现出来。学习动机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家和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对教育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总体上整个动机水平对整个学习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首先,总体而言,学习动机越强,有机体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越高,从而学习效果越佳。学习动机作为一种非认知因素,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必须通过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这一中间环节才能作用于学习效果。学习行为除了受学习动机影响之外,还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学习动机只是影响学习结果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充分条件;影响学习的因素,除了动机之外,还有学生的智力、知识基础、学习方法、人格特征、身体及情绪状况等。总的来看,学习动机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会直接对学习起促进作用。但是,不能认为学习动机与学习结果是一种单向的影响关系,动机并非绝对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它与学习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互为因果的关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就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成功学习的结果一方面是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掌握,另一方面是求知欲、自尊、获得他人赞扬等,并促使人们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以获得更高程度的满足当做一种新的、迫切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或动机之前,教师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尚无学习动机的,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学生,教学最好的方法是,把重点放在学习的认知方面而不是动机方面,致力于有效地教他们掌握有关知识,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尝到了学习乐趣,就可能产生要学习的动机。

其次,对一项具体的学习活动而言,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是那么简单。有时随着学习动机的加强,学习效果反而下降。例如,有些学生想上大学的动机过强,结果一进考场便因情绪紧张而产生“怯场”现象,使注意力和知觉的范围过分狭窄,记忆和思维也受到影响,甚至平时非常熟悉的问题这时也答不出来了。

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Yerkes Dodson, 1908)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图4 - 1),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图4 - 2)。

耶克斯_多德森法则找出了不同的任务难度水平上的最佳的动机水平,这对我们是有较大的启发意义的,但这一结论是动物实验的结果,未能考察学习者的能力水平在其中的作用,因此,对此结论应持谨慎态度,如对同样困难的任务,对能力水平低的学习者来说,其最佳动机水平是在中等偏低处,但对髙能力水平的学习者而言,其最佳动机水平则可能在

中等偏髙处。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论

学习要求识记并理解强化论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以及其评价

联结派学习理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即一种行为发生的概率是该行为所受强化的函数。所谓强化就是指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出现可能性的力量。能起强

化作用的所有刺激物都是强化物。联结派学习理论家们同样用强化来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动机强化论认为,过去受到过强化的行为比未受到强化的或受到过惩罚的行为更可能重复发生。

在强化论中,斯金纳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对强化的类型和程式作了系统的、权威的研究。事实上,斯金纳和其他一些联结派的心理学家就明确提出过是否有必要建立单独的学习理论和动机理论,因为动机仅仅是以往强化史的产物。比如,在学习中受到强化(获得好分数、得到教师或父母的称赞)的学生,就获得了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但没有得到强化的学生(未获得好分数、父母未称赞其学习)就不能获得学习的动机;在学习中受到过惩罚的学生(被同学讥笑)就会设法逃避学习。因此,联结派学习理论家更愿意运用的是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去学习以获得所_望的目标,而不是用动机的概念。

强化论认为行为不是像驱力论所说的那样是由身体内在的因素所推动的,身体本身只提供了反应的基础,但启动和改变正在进行的行为却是由外在环境(各种强化物)控制的。外部提供的强化物实际上就是诱因,所以,强化论又称为诱因论。

动机强化论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刺激和外部强化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它纠正了本能论过分强调个体先天本能的不足,这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把所有人类行为的原因完全都归之于外部强化,实际上等于否定了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一种机械论的观点,强化论走向与本能论正好相反的另一个极端,这是错误的。

二、认知失调论

学习要求识记并理解认知失调论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及其评价

认知失调论最早由费斯廷格(L. Festinger)于1957年发表的题为《一种认知失调的理论》的文章中提出的。费斯廷格认为,人有许多认知因素,如关于自我、关于自己的行为以及环境方面的信念、看法或知觉,当各种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态度或观念,从而改变行为,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这种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后,引起了心理学家们极大的关注,激起了许多研究。

费斯廷格认为各种认知因素之间存在三种情况:(1)相互一致和协调(如吸烟影响健康,

我不吸烟);(2)相互冲突和不协调(吸烟影响健康,我吸烟);(3)无关的(吸烟影响健康,今天刮风)。当两个认知因素x和y处于第二种情况时,人就会感到不舒适和紧张,并力求减缓或消除不舒适和紧张。这种由认知冲突引起的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即是认知失调现象。认知失调现象出现后,人就会设法消除失调,恢复或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主要途径有:(1)改变或否定某一个认知因素(将“我吸烟”改为“我不再吸烟”;或将“吸烟影响健康”改为“如停止吸烟将会使我超重”);(2)对两个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同时改变两者的重要性或强度(将“吸烟影响健康”改为“吸烟对我可能有一些影响”,或将“我不吸烟”改为“我将少抽点烟”);(3)在不改变原有认知因素的条件下,增加一个或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因素(如“吸烟可提高工作效率,健康是次要的”或“吸烟长寿者大有人在,我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为证明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进行了一项经典的研究。他让大学生在实验室里进行长达一小时的单调、枯燥的重复性工作。除控制组外,要求所有被试在工作结束时对等在门外的一个妇女(研究者的同谋)撒谎说,这项任务是非常有趣而愉快的。同时,给一些被试付1美元(低奖赏组),给另一些被试付20美元(高奖赏组)。最后,要求所有被试在一个喜爱程度为10个等级的量表上回答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喜爱这种任务。结果发现,高奖赏组和控制组的被试大多认为这项工作枯燥无味、不大喜欢;而低奖赏组被试大多认为从事这项工作是有趣的、愉快的。也就是说,他们对此项工作的认知因素发生了改变。

认知失调论从认知的角度探索了人类行为可能的动因,强调主体行为的变化与主体自身的价值观和主体占有的信息量有关,突出了主体自我意识的作用,颇有新意,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人类行为的引起和改变还有许多更深层、更复杂的社会原因和理性原因,仅凭一种内部认知方面的动力倾向性的理论是难以揭示其全部奥秘的。

认知失调论作为一种动机理论,对教育实际也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当一个学生因学习成绩受到不愉快的反馈时,就会引起不协调,产生不舒适和紧张。为消除不舒适和紧张,他就会决心努力学习以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他也可能为他的不良成绩做出合理化的解释,如我是一个差生、我身体不好、考试题目太偏、我没有做出努力等借口。这时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找出一个合理的认知因素,避免学生寻找那些不利于进一步学习的借口,以期改进以后的学习行为。

三、自我效能理论

学习要求识记并理解自我效能理论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及其评价

自我效能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最早出现在他发表的论文《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该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班杜拉希望运用自我效能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启动和改变。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到通过人的认知因素形成的对结果的期望的先行因素的影响。因此,他认为行为出现的概率是强化的函数这一传统观点是不确切的,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知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随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班杜拉指出,传统的期望概念只是结果期望,此外,还存在着一种期望,即人对自己

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这就是效能期望,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班杜拉通过大量的研究指出,个体自我效能的形成有四个来源。

(1) 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因为它基于个人的直接经验,所以,对自我效能形成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影响还受到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把成功归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把失败归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也不一定就降低自我效能。因此,个体的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

(2) 替代性经验。人类许多的效能期望来自于观察他人所获得的替代性经验,能否成功获得这种经验,一个关键因素是观察者与榜样一致性的问题。

(3) 言语劝说。在影响自我效能的各种因素中,言语劝说因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它缺乏经验基础,所形成的自我效能不十分牢固。

(4) 情绪唤醒。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情绪唤醒也是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只有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可能期望成功。

上述四种来源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取决于它们是如何被认知评价的,人们必须对与能力有关的因素和非能力有关的因素对成功和失败的作用加以权衡。通过成功的经验,人们可能提高觉察到的自我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任务难度、付出的努力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成绩取得的情境条件以及成功和失败的暂时模式等。

自我效能形成后,对人的行为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自我效能水平高者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而自我效能水平较低者则相反。

(2)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自我效能水平高者敢于面对困难,富有自信心,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克服困难;而效能水平低者在困难面前缺乏自信,畏首畏尾,不敢尝试。

(3) 自我效能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而且影响巳习得行为的表现。

(4) 自我效能还会影响活动时的情绪。效能水平高者活动时信心十足,情绪饱满,而低效能者则充满恐惧和焦虑。

班杜拉强调人的认知因素在行为的引起和改变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十分重视强化的作用,但他对强化的理解与传统强化论的理解却有所不同。班杜拉认为强化有三种:外部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见第三章)。

班杜拉指出,当人经过社会化后,就能依靠自己内部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对自

己的行为进行奖赏或惩罚。个体评价的标准是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成人对儿童达到或超过为其提供的标准时表示喜悦,而对未达到标准的行为表示失望,这样,儿童就逐渐形成了自我评价的标准,获得了自我评价的能力,从而对榜样示范行为发挥自我调节的作用。

自我效能理论作为一种动机理论,吸取了联结派和认知派动机理论的合理之处,并且拓展了强化论关于强化的含义,使之更符合客观实际,同时也延伸了传统的认知派关于期望的范围,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人类行为动机的综合理论,这是该理论最具生命力之处。特别地,它突破了联结派动机理论的某些局限,强调了人的认知因素和自我调节等中介因素在人类行为产生和改变中的重要作用,这是该理论对整个动机理论最大的贡献之处,此外,该理论自始至终采用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当然,由于哲学思想的局限,班杜拉提出人类行为是受环境、行为和个体三个因素交互作用决定的三向交互作用论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此,在这一总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他的动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循环论的色彩。所以,有人认为他的动机理论是联结派的,有人认为是认知派的,也有人认为是折中派的,其原因皆因于此。

四、需要层次理论

学习要求识记并理解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及其评价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 H. Maslow)认为人的学习不是外加的,而是自发的;学生本身就有一种自发的成长潜力,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任学生自行学习。受这样一种思想的影响,马斯洛坚决反对人类的所有动机都可以用本能、驱力、强化等来解释的观点,他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自己的动机理论。

马斯洛认为动机和需要实际上是一回事,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有一定的需要所驱使的。他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七种需要是从低级到高级有层次地排列着的,只有低一级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没有满足时,人就会设法去满足它。因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故称之为需要层次论。该理论如图4 - 3所示。

马斯洛认为不同的需要驱动不同的行为:

(1) 生理需要,指维持机体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要,如对水、食物、休息、性等的需要,它驱使人的求食、睡眠、配偶等行为。中国有句古话说“衣食足而知荣辱”,说的也就是生理需要满足后,人才会追求更高级的需要。

(2) 安全需要,指希望受到保护、免于危险从而获得安全的需要。它驱动人寻求帮助、避免疾病、恐惧、焦虑等行为。

(3) 归属和爱的需要,它驱动人寻求他人和社会的接纳、爱护、关注、鼓励等行为。

(4) 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前者驱动如自信、自强、独立、胜任等行为,后者驱动如注意、接受等行为。

(5) 认知需要,它驱动人类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解决疑难等行为。

(6) 审美需要,它驱动人对对称、秩序、完整结构及自身行为完美等行为。

(7) 自我实现的需要,它驱动人通过创造和追求自我理想,充分发挥和表现自己潜能的行为。

马斯洛把前四层需要称为基本需要(或缺失性需要),后三层需要称为成长需要。基本需要是一般人所共有的,但成长需要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在七种需要中,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重要的,其他各种需要都是属于次要的手段性质,自我实现才是人生存在的目的。就人性而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人皆有的,但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多种原因,只有极少数人能在实际生活中达到自我实现的地步。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与本能论、驱力论、强化论相比,有着许多合理的因素:首先,需要层次论作为一种动机理论,把人类的需要按高低层次的不同分为七种,提出了人区别于动物的髙级需要,这一点对于探讨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是有莫大的启发意义的。它指出了把人等同于动物的本能论的错误,也纠正了把人还原为机器的强化论的缺陷。其次,需要层次理论把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结合起来,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具有重大的实际指导意义。显然,当学生处于极度饥饿状态或遭受各种危险时,他们是很难有较高的学习动机的。当然,学校中学生最缺的需要不是生理需要,而是爱、尊重和关注的需要。如果学生感受不到他是被教师或他人所爱护、接受和尊重的,他们就不可能有追求知识、开发创造力、实现潜能的成长需要。教师如果能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被喜欢和接受的,那么,学生就更容易投人学习,渴望学习,愿意为创造性活动做出冒险,更容易接受新思想。

需要层次理论作为一种动机理论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该理论主张的是抽象的人性,认为人追求成长的需要是先天固有的,说到底是遗传决定的,这是极端错误的,在一定程度上又走向了本能论的立场。人的本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特别是社会性需要,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避开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等,大谈需要层次的满足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其次,该理论认为只有低一级的需要满足后,才能出现高级的需要,这一点与许多事实相去甚远。它忽视了人的自觉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身行为的调节作用。人类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暂时放弃低一级需要的满足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是该理论的一大弱点。再次,自我实现的界定是相当不清楚的,因此受到了许多人的非议。根据马斯洛所举的例子,如爱因斯坦、林肯、尼克松等人物是自我实现者,这似乎是说只有事业极其成功并拥有世界知名度才是自我实现。如果以此作为自我实现的标准,那么,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做得到。这一推论与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的说法是背道而驰的。最后,整个需要层次论是建立在现象描述的基础上的,很多观点带有假设的性质,虽然反映了一些实际情况,但要作为一种有力的理论,还缺乏客观、科学的验证。

五、成就动机论

学习要求识记并理解成就动机论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及其评价

成就动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墨里,他在1938年研究人的需要时发现,人有一种非常重要的需要,叫成就需要,并编制了主体统觉测验(TAT)来测量这种需要。之后,希尔斯1943年提出“成功与失败的需求”,奥尔波特1943年提出自我参与的概念,勒温在1944年进行了志向水平的研究等。但真正对成就动机进行研究的是在50 年代以后,主要研究者有阿特金森和麦克里兰等,他们对成就动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

出了在当今动机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

麦克里兰是从宏观角度对成就动机展开研究的,着重探査在特定社会中的成员如何在所处的社会文化影响下,通过社会化塑造成就动机,以及如何形成对成就的态度和价值观等,从而分析社会集体成员的成就动机水平与该社会的经济、科技发展的关系。阿特金森则是从微观的角度着重探讨成就动机的实质、发生和发展,成就行为的认知和归因等问题。在这里,我们论述的是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所谓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亦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它具有以下特征:

(1) 对中等难度的任务有挑战性,并全力以赴地获取成功;

(2) 对达到的目的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

(3) 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

(4) 选择工作伙伴以髙能力为条件,而不是以交往的亲疏远近关系为前提。

以往的动机理论认为,行为是个体的特性(内驱力或张力)、目标对象的性质(诱因值)、经验或学习变量(习惯或心理距离)的函数。阿特金森则将各因素综合起来,认为个体的需要、成功的诱因以及期望是行为的决定因素。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组成,前者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动,后者表现为设法逃避失败活动或情境,避免预料到的失败结果。一个人面临一项任务时,这两种倾向通常是同时起作用的,两种力量势均力敌时,个体就会感到心理冲突的痛苦。力求成功的倾向强于回避失败的倾向,会促使人奋发上进;反之,会导致迟疑退缩。因此,在阿特金森看来,每个人的成就行为都受到这两种倾向相互制衡和此消彼长的影响。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综合了需要、期望和诱因价值,把人的动机的情感方面与认知方面统一起来,并用数学模型表述出来,揭示出了影响成就动机的某些变量和规律,并用实验检验和证实了该理论的合理性和客观性,这对整个动机理论来说是一种突破性的进展,对更完整的动机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此为其一。其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对教育实践来说,又有着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比如说,关于学习任务的难度问题,根据他的理论,一般来说,给学生的任务既不应太难,也不应太易。但这并不是说,给学生所有的任务都应是中等难度的,或者说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回答正确。一个学生如果

觉得他不需怎么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那么,他的学习动机就不会是最高的。相反,如果一个学生觉得不管做出多大的努力,都将面临失败,他的学习动机将是最低的。所以,在设置评价标准时必须作出这样的考虑:获得成功是困难的,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又是可能的;如果不付出努力的话,遭到失败也是可能的。也就是说,成功必须在学生可及的范围内,但又不是那么容易达到。

然而,这一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说明成就动机的本质、发生、发展的条件及影响成就动机的各种变量。首先,该理论更多地注重动机的内部因素,未能充分考虑到外部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成就动机的作用。人的成就动机是一种社会性动机,它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都受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看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科学地解决成就动机的起源等本质问题,把它看成是个体经验的产物是很不充分、很不彻底的。在这一点上,阿特金森的理论就不如麦克里兰的理论。其次,试图把动机的情感和认知方面结合起来,这种思路是正确的、值得肯定的?’但它对认知作用的分析是模糊的、不具体的。人的期望、诱因价值都要通过人对环境和自身条件的认知才能影响人的动机,阿特金森未能对这些影响作进一步的分析。再次,该理论对影响成就和行为的内部因素的分析也是不完整的,成就动机作为一种人格特征,与其他人格特征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也不清楚,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六、归因理论

学习要求识记并理解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及其评价

归因理论是探讨人们行为的原因与分析因果关系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的总称。它试图根据不同的归因过程及其作用,阐明归因的各种原理。理解学生对成功或失败所给予的原因或归因是一种鉴别控制学生行为的动机类型的方法。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韦纳(B. Weiner)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如此结合三维度六因素,可组成表4-1所示归因模式。

41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

稳定性内在性可控性

稳定不稳定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

能力高低+ + +

努力程度+ + +

任务难易+ + +

运气好坏+ + +

身心状态+ + +

外界环境+ + +

表4-2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举例

控制点稳定性程度

稳定的不稳定的

内部的能力努力

成功:“我很聪明”“我下了工夫”

失败:“我很笨”“我实际上没下工夫”

外部的任务的难度运气

成功:“这很容易”“我运气好”

失败:“这太难了”“我运气不好”韦纳从大量的实验中总结出成败的原因主要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四个方面,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①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与归因于能力相比,无论对成功或失败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的看法一致。②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③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受到最低评价。因此,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维度。值得一提的是,可控性具有相对的意义,它常因人的观点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如能力是相对稳定的,不容易控制的,但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影响,有时会使人加倍努力学习,所以,如何进行归因训练就需要进行深人的研究。

韦纳等人认为,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韦纳的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要求归因时不仅从行为上进行分析,而且从认知(特别是思维)情感和人际学习动机的培养方法

学习要求联系实际运用学习动机的培养方法

一、激发认知兴趣

学习要求识记激发认知兴趣的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善于将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二)鼓励好奇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从出生起就具有一种好奇求知的本性,只不过儿童人学以后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开始出现分化,有些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随着学习的成功而不断得到发展,而大多数学生则因学习失败而对知识失去好奇心、求知欲。成功的教学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建立合理目标

学习要求识记建立合理目标的方法

(一)奖励掌握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有两类主要的目标:以掌握所学内容为定向的掌握目标和以成绩为定向的成绩目标。拥有掌握目标的学生,不管他们遇到多大的困难,仍然能坚持学习、钻研,他们往往主动地寻求挑战,不断地提高。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掌握所学的内容,而不在意他们的得分及与班级其他人的比较。而拥有成绩目标的学生,则将注意力集中于他们的行为表现及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他们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时,不是在意自己学到了什么或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而是他人怎么看待自己以及分数在班级的位置。这类学生往往尽量避免出错,避免挑战,不敢冒险,知难而退。

(二)提供诱因榜样

以社会上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克服种种困难进行学习的模范人物和身边同学中的优秀分子作为榜样,使学生掌握成就动机高的同学的想法、谈话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特点。如学习敢于冒险,不怕失败等品质,提高和增强自己的动机。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为学生树立的学习榜样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具有真实性、接近性、方向性和感染性,只有这样榜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替代性强化的作用。

(三)合适的目标定向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奋斗的方向。设置学习目标要注意:

1.目标任务要明确

不能只给学生一些如“努力学习”等抽象的建议,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明确的目标指学习目标要具体,学生知道如何去做。比如,学生做作文时,教师可以教给他们一些景物的描写、人物心理的描写、写作顺序等方法。学过的字、词要学生掌握,也应该让学生明确应该掌握的程度,如能辨认、默写或者能组词造句,等等。目标越具体明确越具有激励性。

2.目标要有挑战性

设置的学习目标不仅要具体明确,而且要具有挑战性,即目标既有一定的难度又使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达到。

三、提升自我效能

学习要求识记提升自我效能的方法

(一)正确认识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国外有不少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1981年班杜拉研究发现,那些对数学毫无兴趣、数学成绩特别差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成绩和自我效能都

显著地提高了,而且,觉察到的自我效能与数学活动的内部兴趣呈明显的正相关。舒恩克1984年的研究和约翰1987年的研究都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水平可以准确地预测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国内也有研究者(何先友,1993)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自我效能不仅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而且,在实践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也是可以改变和提高的。

许多学生,尤其是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由于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怀疑态度,表现出很低的自我效能水平,在学习中放弃尝试和应有的努力,进而影响学习成绩。教师可以通过为他们选择难易适度的任务,让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其次,让他们观看和想象那些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的成功操作,通过获得替代性经验和强化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使他们确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相应的学习行为,从而推动学习的进行。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错误判断,形成正确的自我效能判断。

(二)鼓励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指个人自己控制强化事件的强化,即强化事件不是由外界施与的,而是个体自己给予的。例如,人们通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工作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标以后,自己安排一段假期,外出旅游。学生通过刻苦努力,学习成绩提高以后,自己决定去看一次球赛。这些都是自我安排的奖励,可以起到增强期待的行为的作用。

四、适当运用奖赏和反馈

学习要求理解并评价如何运用奖赏和反馈

(一)给学生成功机会

适当开展学习竞赛,尤其是小组竞赛,给学生提供多个成功机会并设法确保学生成功体验,还要注意鼓励遭受挫折的学生。

(二)给学生适当外部奖赏

这里所说的外部奖赏是指物质上的奖励。根据奥苏贝尔对课堂学习动机的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既有认知的内驱力,又有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仅仅依靠认知的内驱力是不足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给予外部的物质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其学习。但外部奖励运用不当,很可能会引起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莱伯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让幼儿园的儿童进行一项有趣的游戏,实验的第一阶段不给任何奖励,两组儿童都非常投人地进行游戏,两组没有什么差异。实验的第二阶段,给第一组儿童以糖果等物质奖励,另一组儿童不给任何奖励。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得到奖励的那组儿童对该游戏的兴趣明显降低了,而未得到奖励的儿童仍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个实验表明外部提供的奖励使得儿童对本来有内部学习兴趣的活动变得没有兴趣了,外部奖励产生的是负面的效应。蒂茜等人的实验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常常要对行为的原因加以探究,或者产生自我决定感,或者产生他人决定感。对某一行为,如果多次受到外部奖励,个体就会产生他人决定感,或从自我决定感变为他人决定感,结果,在没有外部奖励的条件下,就会表现出行为动机的丧失。

因此,教师在运用外部奖励时,应持谨慎的态度。对那些已有内部动机的活动最好不要轻易运用物质奖励,只有对那些缺乏内部动机的活动予以物质奖励才可能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三)给学生恰当反馈

1.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

及时反馈也是很重要的,必须使反馈紧随个体的学习结果。如果反馈与作业结果相隔的时间太长,反馈就会失去其动机和信息价值。

2.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

反馈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和激励。如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不是简单地写上“优秀”或“良好”这样的等级,而用眉批、评语的形式指出作文的优点和缺点,同时用热诚的语言予以鼓励,从而使学生在获得鼓励的同时,又明确了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方向。

3.要经常给予学习结果的反馈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证明,不管奖励多么有效,如果奖励的次数不够频繁,那么奖励对改善行为的作用甚微。频繁给予小奖励比偶尔给予大奖励对学习更有促进作用,对于考试频率的研究发现,经常使用简短的测验比不经常的、较大的考试要更能促进学生的进步。

五、培养积极归因

资学习要求理解培养积极归因的意义

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及相关研究,学生对于学习成败的原因主要归为: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帮助、情绪等,不同的归因方式对其后学习行为产生巨大的动机作用。归因的控制源维度与个体的自尊有关,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产生自豪感,强化动机。反之,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减少自尊。稳定性维度与对未来的期待有关,把成败归于稳定的因素则会预期同样的结果,归于不稳定的因素则会引起期待的改变。可控性与个体的体验有关,将成功归于可控因素可产生满意,归于不可控因素产生幸运或感激;将失败归于可控因素产生羞辱和负罪感,归于不可控因素则产生愤怒。在各种因素中,能力和努力是两个最为主要的因素,将成功归于能力,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进而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和归因;如果将失败归于能力,就会使学生容易放弃努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力感,变得无助、冷漠、听之任之,破罐子破摔。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进行归因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我国青年学者隋光远提出的“积极归因训练”模式是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提高学习动机的一条有效的途径。“积极归因训练”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因'为学生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习困难或成绩不佳时,

一般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将来会取得成功的期望。第二层含义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实归因,以帮助学生分析除努力这个因素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还有哪些,是智力、学习方法,还是家庭环境、教师等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成绩,并尽力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心。这种归因训练的好处在于,在学生作“努力归因”时又联系现实,在作“现实归因”时又强调努力,体现了主客观相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在教育实践中也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本章总结

1.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内驱力和学习诱因;学习动机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学习动机的作用以及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都产生影响。

2.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的强化论;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特金森和麦克里兰的成就动机理论以及韦纳为代表的归因理论。

学习动机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做到:激发认知兴趣;建立合理目标;提升自我效能;适当运用外部奖赏和反馈;培养积极归因。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内驱力

B.学习诱因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2. 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是()。

A.奥苏贝尔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3.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

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4. 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5. 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A.需要

B.动机

C.强化

D.诱因

6. 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7.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8.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A.自我预期

B.成败经验

C.自我归因

D.期待

9. 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

A.班杜拉

B.奥苏贝尔

C.桑代克

D.布鲁纳

二、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奥苏贝尔把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归结为、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3. 根据动机起作用的大小,可把学习动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看做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5. 根据学习动机的诱因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包括、安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审美需要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需要。

8. 班杜拉的动机理论把强化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自我强化。

9. 阿特金森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种: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看到其他人的成功行为或受到赞扬的行为,他也会增强同样行为的倾向。班杜拉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名词解释

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学习目标自我效能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四、简答题

1. 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2. 简述奥苏贝尔所指出的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内驱力。

3. 简评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4. 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5. 简述维纳归因理论。

五、论述题

1. 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试述教师为什么应全面关心学生。

2. 联系实际,谈谈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3.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系中来分析,为改变差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403西南《组织行为学》作业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 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__心理活动__与__行为反应__规律性。 2、__个体__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3、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__边缘性__学科,又是具有__两重性__和__应用性__的学科。 4、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最先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__美国__。 5、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造成知觉错误的思想方法主要有四种:知觉防御__首因效应__、晕轮效应和__投射__ 。 6、提出Y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__麦克里格__,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__归因__ 理论。 7、一般认为,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整体结构系统,主要由__个性倾向性__和__个性心理特征__两大部分组成。 8、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__气质__、__能力__、__性格__。 9、创造性行为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综合各方面信息后形成一定__目标__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__新成果___的一种行为。 10、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具备的客观环境有__家庭__环境、__学校__环境、__组织__ 环境、和__社会__环境。 11、__职业生涯__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12、有效的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应该遵循__个人__与__组织__相结合的原则。 13、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__个体__的组合。 14、群体规范具有的基本功能有:群体行为的__标准__功能、群体行为的__导向__功能、群体行为的__评价__功能和群体行为的__动力__功能。

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结构: 知识 这是指对先前学习过的材料的记忆。它包括:具体的知识,即术语的知识和具体事实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学习领域中的普通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 领会 指理解所传授的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一般可借助转化、解释和推断三种形式来完成。转化: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话语来组织表达所传授的内容和知识;解释:对所交流的信息进行解释和说明;推断:通过目前的知识去推测未来的状况。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运用 指能将习得的材料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运用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分析 把复杂的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以便弄清各种观念的有关层次,或者弄清所表达的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能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综合 把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说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评价 指对材料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按材料内在的标准(如组织)或外在的标准(如与目的适当性)进行价值判断。这是最高水平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并需要基于明确标准的价值判断。

(二)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结构: 接受(注意) 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如课堂活动、教科书、文体活动等)。从教师方面来看,其任务是指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学习结果包括从意识一事物的存在的简单注意到学生的选择性注意。它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 反应 指学生主动参与。处在这一水平的学生,不仅注意某种现象,而且以某种方式对它作出反应(如自愿读规定范围外的材料),以及反应的满足(如以愉快的心情阅读),这类目标与教师通常所说的“兴趣”类似,强调对特殊活动的选择与满足。 价值化 指学生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包括接受某种价值标准(如愿意改进与团体交往的技能),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为某种价值标准作奉献(如为发挥集体的有效作用而承担义务)。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果所涉及的行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使得这种价值标准清晰可辨。价值化与教师通常所说的“态度”和“欣赏”类似。 组织 指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重点是将许多价值标准进行比较、关联和系统化。学习的结果可能涉及某一价值系统的组织。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属于这一级水平。 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指个人具有长时期控制自己的行为以致发展了性格化“生活方式”的价值体系。其行为是普遍的、一致的和可以预期的。这一水平的学习结果包括范围广泛的活动,但强调学生行为的典型性和性格化。这阶段的教学目标着重学生的一般适应模式(包括个人的、社会的和情绪的)。

简述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word版本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6)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试述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4)训练归因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1)需要与目标结构 (2)成熟与年龄特征 (3)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 (4)志向水平与价值观 (5)焦虑程度 结合实际,论述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表达明确的期望 (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7)有效地运用表扬 (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积极的评价是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群体 2.沟通 3.领导力 4.态度 5.价值观 二、简答题 1.动机理论包括哪些? 2.群体发展有哪些阶段? 3.人为什么要加入群体? 三、分析说明题 1.霍兰德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的意义是什么?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分析下你的职业人格类型和适合的职业。 2.什么是激励?利用激励的三要素分析一下你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答案1 一、名词解释 1.群体:指为实现特定目标,两个或更多的人相互影响、互相依赖而形成的组合。可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 2.沟通:对意思的传达和理解 3.领导力:领导力就是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 4.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5.价值观: 代表着基本的信念:“个人和社会接受一种特定的行为或终极存在方式,而摒弃与其相反的行为或终极存在的方式。” 二、简答题 1. 动机理论包括:早期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麦戈雷格的X理论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戴维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当代动机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目标设置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 2.群体发展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执行阶段-解体阶段 3.人为什么要加入群体? 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权力需要-目标实现的需要 三、分析说明题 1.霍兰德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的意义是什么?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分析一下你的职业人格类型和适合的职业。 人职匹配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率。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适合的职业 2.什么是激励?利用激励的三要素分析一下你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动机是一种过程,它体现了个体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的强度、方向和持续性。强度:个体试图付出多大的努力。方向:指向有利于组织的目标坚持性:个体的努力可能维持多长时间。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分类

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分类,对学习的影响 本章要点 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学习动机理论强化论认知失调论自我效能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要求识记学习动机的含义及构成 (一)动机 在心理学中,动机是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动物的行为简单,其行为原因比较容易理解。人的行为复杂,其行为背后的原因不易解释。在心理学家研究心理现象时,直接观察到的是外界施加的刺激和机体(人与动物)作出的反应(行为)。至于包括人在内的机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在心理学回答涉及行为起因的问题时便假设一个中间变量,即动机,以解释行为的起因和动力。在涉及动物行为动机时,常用需要和内驱力来解释。如食物剥夺引起饥饿,这种饥饿刺激作为一种内驱力驱使动物寻找食物;动物吃到食物,饥饿消失,停止寻找食物的行为。在涉及人的行为时,除了使用需要和内驱力等概念之外,还用目标、兴趣、愿望、理想、信念等概念来解释。因此,需要、目标(或目的)、内驱力、兴趣、理想、信念等都成了描述人的行为原因的术语,它们表达的概念难以严格区分。 动机有两种功能:第一,唤醒与维持功能。动机水平高的个体同动机水平低的个体相比,其情绪和意识处于较高的唤醒状态,在动机指向的目标达到之前,这种唤醒状态将维持下去。如学生在迎接高考或中考时,其唤醒状态保持较高水平,一直要到考试结束后,思想和情绪才会放松。第二,指向功能。有较强动机的个体,同无动机的个体相比,其思想和行为更集中指向满足动机的客体或事物。如一名球探与一名普通球迷同看一场足球赛,由于球探有特殊动机,其行为指向与普通球迷不同,他将注意力集中在他需要的球员的表现上。 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内驱力是推动有机体的能量,包括生理的内驱力和社会的内驱力;诱因是指吸引有机体的行为目标,即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目的物。当有机体的行为被内驱力激起并指向一定的诱因时,就会产生行为的动机,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某种活动。 (二)学习动机及其构成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内驱力和学习诱因,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动机的系统。

教学目标的分类方式

布卢姆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序列,其中,在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最为大家所熟悉。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知道: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例如,能够叙述牛顿三大定律。 ?理解: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例如,说出一个词的同义词 或近义词、对一个抽象概念举例、古文或外文的翻译等。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 (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括。例如,对数学公式含义的说明、对文章大意 的概括等。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例如,让学生判断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 小球受到一个推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等。 ?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例如,运用运算法则解题、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安装电路电灯、法语教学中运用造词法写出一个单词不同词性的系列词汇等。 ?分析:把复杂的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例如,分析数学定理所给出的条件和结论、外语中复合句的构成成分、记叙文构成要素分 析等。 ?综合: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例如,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外语教学中,引导学生 通过所学的词汇归纳造词法等。 ?评价:对材料(如论文、小说、诗歌、研究报告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例如,能判断自己所证明的几何题目的正确性。

普通心理学中动机的一般概念

普通心理学中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 就是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是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而引起择食活动,为了获得优异成 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人赞扬而勤奋工作等。动机激活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 强度决定的。一般,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 动能都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 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进行 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的涵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 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 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最后,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需要主要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具有社会的性质,人的需要的内容以及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和动物不同,由于人有意识,人 的需要会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简单说需要的特点是: 对象性:指向某种具体的事物或对象,即可物质也可精神。 动力性: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一切积极性的源泉 社会性:区别于动物的高层次需要。 2、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 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需要的结构: 比较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的。 生理的需要,人对事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 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 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 力量和价值,使他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性。 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在人生道路上自 我实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带孩子的妇女或开卡车的妇女,一个在流水线上工作的男人或 做炊事工作的男人,他们都有机会去完善自己的能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 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维持体内的平衡状态不能只靠自动装置来解决。当 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指向某一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人的动机。 动机在普通心理学中是很重要的一章,在心理学考研中,经常会出考点,在教育心理 学中也会涉及。

第四章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能说出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功能;2

第四章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功能;2.能描述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布卢姆、加涅、巴班斯基、奥苏贝尔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并分别做出简要评析; 4.能用自己的话阐述我国教学目标的分类;5.掌握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原则和一般步骤;6.能准确陈述教学目标,并能把握陈述时应注意的问题;7.自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一份教学目标;8.掌握教学实践中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误区及其改进策略。 第一节教学目标概述人的活动是一种目的性的活动。马克思说过:“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教育是一种目的性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因此,教学也是一种目的性活动,即每一次教学活动,每一堂课,甚至每一个教学言语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目的,这就是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B.S.BIoom)认为:目标就是预期的结果;2?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R.E.Tyler)认为:形形色色的行为方式的变化,就是教学目标; 3.有学者认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教和学双方都应共同遵循的,对教师来说这是教授的目标,对学生来说则是学习的目标。 4.有学者认为: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 可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我们的观点: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立足于当下基础上的,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依托,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 理解这一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二是教学目标是在当下的基础上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三是教学目标以一定的教学活动为依托。四是教学目标是一种更加具体的、微观的概念,有些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二、教学目标的特点 (一)预期性从概念可以看互联网,教学目标是在当下基础上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

教学目标、知识类型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的分类 ——知识领域 一、记忆 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人对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产生的反映。具体到生物教学领域来说,记忆就是指学生对学习过的各种生命现象在头脑中产生反映的过程。 也就是说,是指对各种事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发展变化过程的回忆;对学科中的普遍原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的回忆;对研究学科问题的各种方法的回忆;对事物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回忆。 1、再认 是指对当学习过的学科知识再次呈现到自己面前时,能够正确地辨别出这些知识,这类行为(这种水平的心理活动)就叫做对这些学科知识的再认。 2、再现 是指当学习过的学科知识没有呈现在自己面前时,能够在头脑中正确地回忆出这些知识。这类行为(这种水平的心理活动)就叫做对这些学科知识的再现。 二、理解 是指学生对各种关于学科语言或文字的信息中所表达的含义的把握;对其中所表达的外显行为的内在体验;并且能将其中所表达的含义正确传递出来的行为。(即能够在心理和行为上反应相关生物学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含义)这种水平的心理活动就叫做理解。 1、转化 是指个体能把交流内容转化为其他术语,或转化为另一种交流形式。 2、解释 是指对学习内容的说明或总括,即个体能在头脑中对交流材料重新排列、重新整理或用新的形式进行描述。 3、推断 是指根据对已有知识理解的基础上,从已知的知识中经过推理推测出新的知识。 三、运用 是指学生能在某些特定的或具体的情景中,(学生对于从没有见过的客观现象或问题,能够采用不曾使用过的方式、方法)使用所学过的各种学科知识,解释客观现象产生的原因;解决在个人生活或生产中遇到的与某学科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行为。 “运用”的标志是:在没有说明为解决的模式的情况下,学生能正确地运用相关的学科知识于相应的情境中,对产生现象的原因做出解释,或者使问题得到解决。 “运用”就是使所学过的知识达到了“迁移”水平。 1、解释与学科相关的现象 是指用所学过的知识(形态结构、功能、关系、概念、原理规律等),经过推

教学目标的分类培训资料

教学目标的分类 教学目标分类是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在当代教学理论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并就此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对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国外教学目标分类研究 国外教学目标分类研究的理论观点很多,其中以下几种较具代表性: (一)布卢姆等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卢姆于1956年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个把分类学的理论运用于教学领域。在他的推动下,教学目标分类研究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专门的领域,对指导当代教学目标设计影响深远。布卢姆及其合作者们遵循的分类原则主要有: (1)教育的原则。各类别之间的主要区分应大体上反映教师对学生行为所作的区分。 (2)逻辑的原则。分类学应编制得合乎逻辑,并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3)心理的原则。分类学应与我们目前了解的心理现象相一致。 (4)中立的原则。分类应该是一种纯粹描述性的体系,能以比较中立的态度来表述每一种教学目标。布卢姆等人认为,教学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布卢姆本人提出了认知目标的分类,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分类是由克拉斯沃尔(David Krath-wohl)和哈罗(Anita Harrow)分别于1964年和1972年提出来的。其分类结果如下图: (二)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其《学习的条件》一书中,认为学习的结果,或者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形成学生的五种能力: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又将智力技能分出五个附属范畴(亚类),并按其复杂程度排列为:鉴别作用、具体概念、为概念下定义、规则和高级规则。如下图:

普通心理学中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是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而引起择食活动,为了获得优异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人赞扬而勤奋工作等。动机激活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都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进行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 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种类 1、需要的涵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最后,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需要主要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具有社会的性质,人的需要的内容以及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和动物不同,由于人有意识,人的需要会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 简单说需要的特点是: 对象性:指向某种具体的事物或对象,即可物质也可精神。 动力性:是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一切积极性的源泉 社会性:区别于动物的高层次需要。 2、需要的种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需要的结构: 比较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的。 生理的需要,人对事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分类与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分类计数的方法,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 3.养成爱整理,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会自己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多媒体,气球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接到了动物王国的一个担任评委的邀请,他们准备动物森林里开展一个有“我是勤劳小少年”的比赛,比比看谁是爱劳动,爱干净的。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吗?你们也来担一下评委,谁会赢?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引导让孩子进行房间的整理。 2、揭示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我准备了一些气球想送给大家,,它们太乱了,我想知道这每种气球都有多少个,我可以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准确的知道呀! 引导孩子对其进分类标准进行思考。 三、操作探究,充分交流 (一)操作活动1: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

1.说明活动要求 要求: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然后把数出的结果记录在学习单上。2.开展操作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 教师把学生分类的结果有选择性的呈现在黑板上。 学生的分类结果可能有: 学生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的方式可能有:图画式、简单的统计图式(纵向或横向)、图文并茂式、表格式等。 4.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对比与交流活动 (1)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并评价所展示的不同作品。 (2)教师适时修正或调整学生作品中的一些问题,例如纵向或横向排列不整齐,排列时没有一一对应,图文结合时没有表格等,使之更接近于较为标准的实物统计图,象形统计图或统计表的形式。 (3)表扬优秀的作品。

组织行为学理论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的涵义:组织是一群人数集合,为了完成共同的使命和目标,组织成员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结成有机整体,从而形成单独的个人力量简单加总所不能比拟的整体力量,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组织和环境: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事物和现象就构成通常所说的组织环境。 组织和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工作是独立进行的、有别于作业工作又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行、发展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 组织行为学的目标: 预测。无论是在组织内部还是在组织外部,预测他人行为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基本要求。 解释。组织行为学是解释组织中所发生的事情。 控制。对组织中发生的行为进行控制。 分析和行动(引导)。依靠适当的分析,管理者才能有效地采取行动,控制有关行为,处理所出现的问题。 组织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地方 人的各种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企业活动、生产活动、营销活动等等,都会以组织的形式出现。人离开了组织,就如鱼离开了水;没有人的组织也不成其为组织。 组织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组织目标的实现靠组织成员的努力。 组织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舞台。 组织与个人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双方互惠互利。 个性:称为人格,是指个体在对人对己以及环境事务的适应中所显示出的异于他人的稳定和持久的心理特征。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不仅可以掌握其目前的行为,而且可以根据其个性,预见其 未来的行为。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 反映。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 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是个人对某 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 久信念。 个性的特征 差异性。由于个体的遗传因素、学 习历史、所受教育、成长经历和所处环 境不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 活动规律和个性倾向,具有独特的精神 面貌。 倾向性。人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表 现出对事物不同的态度、体验和特定的 行为模式,体现为个人的需要、信念和 理想、世界观倾向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 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它 对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大影响。 稳定性。个性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 稳定性,成为判定一个人心理特点和行 为倾向的依据。 整体性。个性是所有心理特征的有 机结合,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不存在 彼此孤立的、互不联系的个性特征。 社会性。人的个性是社会化的产物, 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经过社会实践 和教育训练逐步形成的,是社会关系的 体现。当然,这并不排斥个性的先天遗 传因素。但个性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它 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气质:是个体心理特征之一,是人典 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天生的。主 要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动 力特征。 气质对行为的影响:在组织管理活动 中,了解和识别员工之间的气质差异, 利用和扩大各个人气质特征积极的一 面,抑制和减少其消极的一面,对管理 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调动人的积 极性,合理用人。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合理调整组 织结构,增强团体战斗力。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做好思想工 作。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习惯性 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 心理特征。简单地说,性格是人对现实 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性格是个体对社会环境较稳定 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2)性格是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 征 (3)性格是个体的本质属性 能力: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 任务的可能性,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 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态度:是关于喜欢或不喜欢的客观事 物、人和事的评价性陈述。它反映了一 个人是如何感受某些事物的,是行为的 决定因素。 工作投入:指心理上对工作的认同, 并将工作绩效视为一个人价值观的反 映。 感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 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 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 中的反映。 价值观:代表了一系列基本的信念: 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说,某种具体的 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之于相反的行为 类型或状态更可取。它反映了人们在观 念上对于正确与错误、重要与不重要、 好与坏的评价和判断。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从组织行为学的观点来考虑价值观 影响当前及将来员工的行为价值观及其 变化有助于塑造组织的未来。价值观的 影响表现在: 对其他个人及群体的看法,从而影 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个人对决策和问题解决方法的选 择; 对个人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 法; 关于道德行为的标准的确定; 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和组织 压力的程度; 对个人及组织的成功和成就的看 法; 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选择; 用于管理和控制组织中人力资源 的手段的选择。 激励:包括奖励和惩罚。奖励是社会 对人们的良好行为或取得的突出成绩, 作出的卓越贡献给予积极肯定,以促使 人们将这种行为保持和增强,加快人的 自我发展、完善,为社会创造更大更好 的效益;惩罚则是社会对人们的不良或 不正确行为给予否定,以促使人们的行 为变异,增强反应强度和内驱力,警诫 他人,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激励实际上 体现在奖励与惩罚两个方面。 行为。行为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需要。需要(Need)是指客观的刺 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 某种东西的状态。 动机。动机(motivation)的原意 是引起动作。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 的。但需要并不必然产生动机

《普通心理学》:动机的概念和种类

; 一、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内容:(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2)动机为个人的行为提出目标;(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体内平衡;(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二、动机的种类动机对于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有不同的方面,由此可对动机进行不同的分类。 (1)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引发原因,可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它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参与。个体追逐的奖励来自活动的内部,即活动成功本身就是对个体最好的奖励。如学生为了获得知识、充实自己而努力读书就属于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由活动外部因素引起的,个体追逐的奖励来自动机活动的外部,如有的学生认真学习是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好评等。内在动机的强度大,时间持续长;外在动机持续时间短,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事实上,这两种动机缺一不可,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对个人行为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2)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主导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为强烈、稳定、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辅助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弱、较不稳定、处于辅助性地位的动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活动的主导性动机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事实表明,只有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的关系较为一致时,活动动力会加强;彼此冲突,活动动力会减弱。(3)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具有先天性。人的生理性动机也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是后天习得的,如交往动机、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等。(4)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远近的关系,可将动机划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近景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远景动机是指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机。如有的学生努力学习,其目标是为期末考试获得好成绩;而有的学生努力学习,其目标是为今后从事教育事业打基础。前者为近景动机,后者为远景动机。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远景目标可分解为许多近景目标,近景目标要服从远景目标,体现远景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对近景与远景动机辩证关系的描述。

教学目标的含义与特点

教学目标的含义及特点 [摘要]教学目标就是预期教学结束时所应达成的学习结果或终点行为,是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而制定的,是对学生学习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是教学过程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希望学生从该学科和每节课中应该学到的东西。根据其含义,其特点有:预期性、系统性、层次性、可行性、灵活性和生成性等。并对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进行区分。 【关键词】教学目标含义特点教学目的 一、文献综述 我们通过查阅大量资料,选取了十六篇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并对这十六篇文章进行了分类,分为三类:教学目标的含义、教学目标的特点及其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与联系。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 1、刘芳在中国论文万网上2010年01月19日发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研究”一文中指出: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预设的本课时或本单元教学过程中和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的身心变化。是最具实践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和可测评性的课堂教学目标。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主要意图和方针都要通过教学目标来体现,它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2、李如密发表在《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第5期第39-40页上发表的

“教学目标与目标教学”一文中指出: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 3、邵朝恒在2010 年“教学目标的概念”一文中认为:教学目标是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它是教师预期的(可观察、可测量)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有导教、导学、导测量三种功能,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这三个维度当中,情感目标是最高追求,知能目标是基础,方法目标既是目标也是实现知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的手段。 4、覃翠萍、梁星全在《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16期中发表的“如何制定教学目标”一文中指出:所谓教学目标,就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用现有技术手段能够测度的教学结果,是教师希望学生从该学科和每节课中应该学到的东西。它是组织、设计、评价一节课的基本出发点和依据,没有教学目标就好像一个人没有了灵魂,没有了思想,干什么都是漫无目的。有了教学目标,教师才能根据教学目标去组织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的程序等。教学目标是教师为之努力的学生的学习超过或最终行动。教学目标这一概念具有四层含义:一是教学目标是师生双方共同的目标,对于老师来说,就是讲授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就是通过教学活动最终产生的终结行为的变化。二是教学目标是一种预期结果,是教学活动过程终结后出现的结果,而不是现实变化。三是教学目标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结果,是具体可操作的,四是教学目标是可以测量的。 5.李旭东在2007年《内江科技》发表了“浅论教学目标”,其中指出:教学目标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之前所设想的行动要达到的目的与期望。它有

教学目标的含义和特点教学教材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在能够把有限的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育功能。要使教材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就要懂得艺术处理教学内容,设计出完美的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的范围很广,它也是备课的内容,是教案的一部分。但它不等于教案,教学设计的内容较详细、具体,涉及面较广,而教案相对较简约,它的容量有限,它不可能囊括所有与教学有关的内容。教学设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设计泛指备课时要考虑实施的所有内容,有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导语设计、提问设计、板书设计、练习设计等等。狭义的教学设计指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设计。 教学目标即“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在弄清教学目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几个相关概念。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育目的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计。反映国家、社会对教育的总体要求和期望,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原则性强的特点,对各级各类学校都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但教育目的毕竟是宏观地指出教育的方向,要想把教育目的进一步落实,还必须有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具体要求,是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它与教育目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也就是培养目标要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而教育目的又要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没有培养目标,教育目的就要落空。 课程目标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安排的教育内容进程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它以科目的形式体现出来,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 教学目标就是为了课程的实施,把课程目标以标准化的形式明确清晰地表述出来。它可以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堂教学具体操作的指南。 二、教学目标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理解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剖析其特点来深化认识。 (一)预期性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之前,即预见到教学活动可能促使受教育者身心方面发生哪些变化。教学目标以教学对象发展现状为基础,但又超越其发展现状,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教师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科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实践是否有成效。 (二)系统性 教学目标是一个由若干具体目标组成的系统整体,具体教学目标之间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网络,因此必须以系统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教学目标。组成教学目标系统整体的各具体教学目标,都不是孤立的,在实践各具体教学目标时,应该将其放到整个教学目标系统中来确定其地位及价值。因此,“教学的艺术在于:把一个复杂的最终产物分解为必须分别并按某种顺序达到的组成部分。教授任何一种事物,便是在向着终极目标前进时,一面记住所要达到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探讨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心理 核心是激励及核心创造力的问题,即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问题。涉及到个体的需要、动机、态度等;同时还涉及到人的认识差异、能力差异、个性差异等。 群体心理 核心是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的测评、人际关系的条件、人际关系的障碍与改善等。还涉及工作团队与团队精神、团体凝聚力、团体士气、团体信息交流与意见沟通、团体的决策、团体的竞争与合作、团体意识等。 领导心理 领导的素质、结构、功能与影响力;领导者的选择、考核、培训;领导体制的演变等。 组织心理 组织理论及其变革;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内容、特点及管理原则;组织改革的心理分析(比如改革的目的、过程、动力、阻力及其克服);组织发展与组织效能(组织气氛、形象、文化建设)等。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 2.激励问题 3.领导科学问题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除了实验室实验或现场实验等传统方法外,还有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测验法、研究者与实践者相互参与的准实验方法、案例比较法、现场研究法等。 观察法:也叫自然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任何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观察者以感觉器官(眼、耳等)为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的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推测人们的心理状态。 优点:目标明确、简单易行、真实有效缺点:难以深入、无法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法: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通过有效因素的变化来分析发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简介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简介 要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确定和实施教学目标,除了了解教学目标的内涵与功能,还应了解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几种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便从中得到借鉴。 1.布卢姆等的教学目标分类简介 (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包括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知识: 是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 理解: 是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运用:是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分析:是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它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认识其中的组织结构。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识别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综合:是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评价:是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它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例如,判断实验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或评价某篇文章的水平与价值。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并要基于明确的标准才能作出评价。 在上述布卢姆的分类系统中,第一层次是“知道”,以后的五个层次都是智力技能。“知道”只要求对信息作简单的记忆,不需要对原输入的信息作多大改组或加工。而以后的五种智力技能与"知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加工知识的方式,需要学习者在心理上对知识进行组织或重新组织。这个分类系统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框架。阐明学习目标应反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