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市政学教学大纲

市政学教学大纲

市政学教学大纲
市政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4030

课程名称:市政学

《市政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

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开课学期

第五

学期

学分 4

总学

68

理论学

68

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行政管理学》、《政治学》是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三门课程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建议教材张永桃著,《市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主要参考书1、夏书章主编《市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2、王雅莉主编《市政管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3、杨宏山编著《市政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荷兰)曼纳·彼得·范戴克:《新兴经济中的城市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17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市政学》是一门系统阐述市政及其活动规律的课程,涉及市政客体、市政主体及其运行、市政管理内容及规律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把握市政主体是怎样对市政客体进行管理的,搞清楚谁管、管什么、怎么管等基本问题,比较系统地理解市政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市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市政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章节的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

序号章节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理论实践合计

1 前言 3

2 第一章城市概说 6

3 第二章市政组织与市民 3

4 第三章市政体制与运行机制 4

5 第四章市政职能与市政过程 4

6 第五章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6

7 第六章城市经济管理 6

8 第七章城市社会管理 6

9 第八章城市公共事业管理 6

10 第九章城市生态管理 6

11 第十章城市安全管理 6

12 第十一章市政绩效与管理 6

13 第十二章市政改革与发展 6

总计68

三、教学章节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

绪论

1.学习目的

通过教学要求同学掌握市政的概念、市政学的含义、特征,市政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理解研究市政学的意义与方法。

2.基本内容要求

第一节市政

1、市政的含义

2、市政特征

第二节市政学

1、市政学的研究对象

2、市政学的主要内容

3、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研究市政学的意义与方法

1、研究市政学的意义

2.市政学的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1、市政、市政学的概念

2、市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3、研究市政学的意义

第一章城市概说

1.学习目的

通过教学要求同学掌握城市的含义、特征;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基本规律,理解并掌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掌握城市的结构、功能、类型基本内容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城市的功能、结构、类型;城市体系的特点、原则和类型。掌握中心城市的作用、经济区的特点和运行原则。

2.基本内容要求

第一、二节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概念

第三节第四节城市的功能、结构、类型与城市体系

第三节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类型

第四节城市体系

3.重点重点、难点

1、城市的涵义、特征基本特征

2、城市化的含义和发展历程

3、过度城市化、低度城市化、逆城市化问题

4、世界城市化进程的规律

5、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6、中国城镇化的特点

7、城市功能

8、城市结构

9、城市类型

10、中心城市的作用

第二章市政组织与市民

1.学习目的

要求掌握市政组织的构成、地位和组织体系;市民的权利、义务以及参政方式。

2.基本内容要求

1、城市政党组织

2、城市国家机构

3、城市社会组织

4、城市市民和市民参政

3.教学重点、难点

1、市政组织体系构成

2、市政组织中各部分的地位

3、市民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执政体制与运行机制

1.学习目的

掌握市政体制的涵义、主要内容;理解并掌握西方市政体制的主要特点及主要形式;了解我国市政体制的基本特点、层级结构以及市领导县体制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对市政体制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认识我国市政体制的优缺点,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对我国市政体制的完善与发展提出建议。

2.基本内容要求

一、市政体制(市政体制涵义、类型、改革)

二、市政运行机制(领导机制、协调机制和管理手段)

三、依法治市

3.教学重点、难点

1、市政体制涵义

2、西方市政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我国市政体制的基本特点、层级结构以及市政运行机制教学方法及手段

第四章市政职能

1.学习目的

掌握市政职能的涵义、市政职能的依据及其分类,理解市政过程。

2.基本内容要求

第一节市政职能概述

一、市政职能的含义

二、市政职能的依据

三、市政职能的分类

四、市政职能的意义

第二节我国市政职能的转变

一、西方国家的市政职能的范围

二、市政职能的转变

第三节市政过程

一、市政过程概述

二、市政过程

3.教学重点、重点难点

市政职能的相关概念,我国市政职能改革的方向

第五章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1.教学目的要求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和基础性工作,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对于促进城市经营的效益、保障城市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本章的学习,重把握城市规划的涵义和作用;了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以及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的原则、内容、程序和管理体系;了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2.教学内容

第一节城市规划管理

一、城市规划的作用

二、城市规划理论

三、城市规划的编制

四、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二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三、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3.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的原则、内容、程序和管理体系

第六章城市经济管理

1.教学目的要求

城市经济管理是中国市政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市政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确定的意义和战略的选择,明确城市应如何建立和完善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城市公共财政,如何加强和改善城市市场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

2.教学内容

第一节与第二节的主要内容

一、公共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

1、公共产品理论

2、外部效应理论

3、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含义、内容、特征、依据和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

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五、城市公共财政的职能

1、城市公共财政收支构成及其原则

2、城市政府采购制度

第三节城市市场管理

一、城市市场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二、进入和推出规制

三、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价格管理

五、质量监督

第四节城市土地管理

一、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意义和机构

二、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

三、城市土地资源的有偿使用

四、城市土地资源市场的管理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城市公共财政收支和城市政府采购制度;城市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管制问题;城市土地资源的有偿使用和城市土地资源市场的管理。

教学难点:

公共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相机抉择与自动稳定器两种财政政策;城市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

第七章城市社会管理

1.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内容包括城市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管理、城市社会保障管理和城市社区管理等。城市社会管理是城市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城市人口管理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其他社会管理具有重大影响和制约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探讨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模式和主要手段,对推进目前城市社会管理改革,以便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能有所启迪。2.教学内容

第一节城市人口管理

第二节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第三节城市社区管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城市人口管理的内容;城市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端和改革方向;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

难点: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的改革;社区文化管理

第八章城市公共事业管理

1.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分析,认识城市公共事业的基础管理,了解城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方向。

2.教学内容

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公共事业的基础管理

3.教学重点、难点

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分析,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知道思想和原则、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机构和制度、建设生态城市管制问题;城市土地资源的有偿使用。

城市教育管理体制和卫生管理体制改革。

第九章城市生态管理

1.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城市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掌握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2.教学内容

一、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及其标准

二、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3.教学重点、难点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原则、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制度和内容

第十章城市安全管理

1.教学目的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市政学中日益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城市安全涉及多个领域,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诱发城市危机的因素更加复杂和多元,突发性的城市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给社会稳定和城市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如何加强城市的灾害、社会治安和信息安全管理,构建城市安全的应急机制,对于推动经济建设,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当今城市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有深刻的认识。

2.教学内容

一、城市安全管理概述

城市危机与城市安全、城市危机管理的内容与原则、城市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

二、城市灾害管理

城市灾害、城市灾害管理的内容、城市灾害管理系统

三、城市社会治安管理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内容、意义;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四、城市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与信息安全、城市信息安全管理的意义和内容、城市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原则和对策

五、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机制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机制的运行原则、西方国家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机制、我国的城市公公共安全应急机制

3.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城市危机与城市安全的关系

重点1、城市安全管理的内容和原则2、城市灾害管理系统;3、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4、城市信息安全管理的对策;

5、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机制

第十一章市政绩效与管理

1.教学目的要求

市政绩效是衡量市政管理效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科学的市政绩效管理,是提高市政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建立和完善市政绩效管理系统不仅是提高市政绩效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市政管理现代化和制度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求通过学习,主要掌握市政绩效的基本内容、市政绩效管理的实践和评估、以及市政绩效管理系统。

2.教学内容

一、市政绩效的内涵、特点

二、市政绩效管理与市政绩效评估

三、市政绩效管理系统

3.教学重点、难点

1、市政绩效的内涵、市政绩效管理系统

2、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市政绩效管理系统

第十二章市政改革与发展

1.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改革的几个理论,认识西方和中国市政改革的实践,了解我国市政改革的方向。

2.教学内容

一、市政改革的理论探索

二、中国市政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三、世界城市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城市发展战略

3.教学重点、难点

1、市政改革的几种理论

2、理论我国市政改革的内容

3、城市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

四、本课程实践、学习的能力要求

本课程为理论课,实践环节主要体现在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也就是根据市政学的相关内容,注意所在城市市政建设和发展,列举案例,分析事件,充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以及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五、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与考核方法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辩论、发言和论文写作等。考核方法为:闭卷考试,百分制,平时成绩占15%,期中成绩占15%,期末成绩占70%。

执笔人许勋恩专业负责人黄宝玖教学系主任曾令超

参编人员许勋恩、刘春明、吴细玲、游丽艳

制修订日期2009.8.15 所属专业教研室政治学与行政学

城市公共管理学科构建

城市公共管理学科构建 城市规划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构件,当这种关系投射到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时,城市规划教育自然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规划教育理应纳入到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中并占有相应的比重。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对学科结构进行调整,设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自此,很多高校开始试办公共管理专业,此前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学、景观建筑设计等专业的城市规划教育也逐 渐纳入到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范畴,城市规划课程在公共管理专业领域得到了不同程 度的体现。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城市规划教育也得到了关注,但与我国城市化及公共管理现代化的水平相比,公共管理领域内的城市规划教育还显得滞后和重视不够,这不仅不利于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还将影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政府的公

共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城市规划教育与公共管理学科的改革发展,势在必行。 一、公共管理专业开展城市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科融汇交流不足 公共管理专业试办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主要集中在工学和理学中的建筑工程、工程测绘、经济地理等专业。到2007年底,全国共有138所高等院校设立了本科城市规划专业,57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立了硕士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自1998年起,公共管理专业异军突起,城市规划逐渐步入社科领域,目前已经有成百所高校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但公共管理在引入城市规划教育方面明显滞后,既没有重视城市规划在该领域的建设,也没有充分吸取传统城市规划学科的专业优势做出适宜自己的专业 布局。培育出来的公共管理人才缺乏必要的规划技术、规划理念和设计思维,缺乏城市意识,不能按其规律建设管理好城市,对于其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构成了短板。 专业建设重视不够

市政学随堂练习答案

1、狭义的市政主体指城市政权机关中的城市各级()A.行政机关 2、狭义的市政客体是城市各级行政机关进行()的对象和内容B.社会管理 1、市政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 2、市政是由城市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3、城市政治系统包括城市权利政治系统和非权力政治系统。× 4、城市国家机关属于城市权力政治系统。√ 5、城市法院和检察院不属于城市权利政治系统。√ 1、我国的中等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的城市。 B.50-100万 2、城市最初形成的根本性内在动力是()B.工业革命的产生 4、世界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达到高潮的时间是D.1925年前后 5、目前世界性组织及各国在对城市化水平作衡量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7、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被称为() A.低度城市化 8、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被称为()A.逆城市化 9、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B.逆城市化 1、中心城市是地理位置处于区域中心的城市。× 2、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农业占较大的比重。√ 3、资本扩张是城市化的原动力。√ 4、近现代大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5、市场机制是促进资源向城市集中的基础性机制。√ 6、城市化的核心是乡村人口和资源向城市转移。√ 7、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战略是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8、城市的经济结构决定城市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 三章城市的结构、功能和体系 1、城市的各子系统、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称为()A.城市结构 2、以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周围的中小城市围绕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呈环状集中分布的城市体系称为()的城市体系A.金字塔型 3、在任何城市体系中,都有一个城市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这就是()A.中心城市 4、根据中心城市综合影响力的大小,广州市应划分为()A.全国性中心城市 6、决定一个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功能是()B.城市主导功能 7、城市功能发展的一般规律是()C.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 8、一个城市的工业生产中心功能叠加上商业中心的功能后,不仅增强其工业中心功能的能量,而且其商业中心功能的能量会迅速放大,被称为城市功能的()B.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 10、城市规模过大往往造成居民远距离上班,再加上交通拥挤会延长居民的乘车行路时间,从而会增加居民的通勤费用,这属于城市规模成本中的()D.疏解成本 14、判断一个城市的规模是否适度和合理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指标是() D.社会经济效益 1、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属于中心城市,关键要看它是否具有综合性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 2、城市的基础功能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3、城市的主导功能维持城市的运转。√ 4、城市功能的升级增量主要通过城市功能的不断专业化或细化实现的。× 5、判断一个城市的规模是否适度的最重要的指标是社会经济效益。√

《市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知识

《市政学》复习重点知识资料A卷 一、名词解释 1、市政:是指国家在城市区域设置的国家政权机关,特别是政府行政机关,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家整个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各种手段对城市及市民有关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 2、市政学:研究城市公共权力机构,特别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对城市有关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 3、市政主体:从广义上说,市政主体为城市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包括城市中的政党组织和各种国家机构。从狭义上讲,市政主体仅指城市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 4、城市市民:通常是指在城市居住、工作、生活的所有合法公民,是城市的主人,在城市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5、市政客体:从广义上说,市政管理的对象或客体有着广泛而复杂的容,既包括市辖区域的各种社会公共事业和公共事务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又包括城市的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环境管理、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管理等各项专门管理活动。 6、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行政区域。 7、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即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它是规城市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之间、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之间,以及城市的国家机构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各种法律、规章和惯例的总称。 8、市经理制:由市议会聘任一位专业人士担任市经理,专门行使行政权,但并不是市长。 9、市长议会制:有独立的市政府与市议会,分别行使行政权于议决权,市长与市政府的地位高于市议会的地位。 10、市委员会制:市委员会既是市议会又是市政府,兼行市的议决全和行政权。: 11、城市行政说:指的是把市政理解为城市的行政管理。 12、市政决策:是城市的政党组织集中选民的公共意志,把它们转化为城市代议机构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以及城市的行政机构或司法机构贯彻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对具体的行政事务或司法案件做出决定或判决,从而形成的处理城市公共事务的一般规和具体意见。 13、市政职能:是受中央和上级政府领导的、由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城市行政区域国家机构、尤其是行政机构统治和管理社会的各项职责的总和。 14、市政执行:指城市人民政府以贯彻落实市政决策为核心的职务行为,是市人民政府和它的工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中枢的决策、指令的过程。 15、市政协调:指的是由不同的协调主体所承担的、在不同层次对市政参与者在城市的公共事务中的利益和行为进行协调的组织体制和运行过程。 16、城市规划:就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规划城市空间的布局和各项建设而进行的一项综合部署。 17、市政绩效:是城市政府为实现市政职能、管理城市公共事务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和社会效能的总称。市政绩效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市政绩效是一个多层次

市政学教学大纲-11行政

课程编号:024030 课程名称:市政学 《市政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 别 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开课学期 第五 学期 学分 4 总学 时 68 理论学 时 68 与其他课程的联系:《行政管理学》、《政治学》是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三门课程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建议教材张永桃著,《市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主要参考书1、夏书章主编《市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2、王雅莉主编《市政管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3、杨宏山编著《市政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荷兰)曼纳·彼得·范戴克:《新兴经济中的城市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17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市政学》是一门系统阐述市政及其活动规律的课程,涉及市政客体、市政主体及其运行、市政管理内容及规律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把握市政主体是怎样对市政客体进行管理的,搞清楚谁管、管什么、怎么管等基本问题,比较系统地理解市政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市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市政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章节的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 序号章节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理论实践合计 1 前言 3 2 第一章城市概说 6 3 第二章市政组织与市民 3 4 第三章市政体制与运行机制 4 5 第四章市政职能与市政过程 4 6 第五章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6 7 第六章城市经济管理 6

8 第七章城市社会管理 6 9 第八章城市公共事业管理 6 10 第九章城市生态管理 6 11 第十章城市安全管理 6 12 第十一章市政绩效与管理 6 13 第十二章市政改革与发展 6 总计68 三、教学章节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 绪论 1.学习目的 通过教学要求同学掌握市政的概念、市政学的含义、特征,市政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理解研究市政学的意义与方法。 2.基本内容要求 第一节市政 1、市政的含义 2、市政特征 第二节市政学 1、市政学的研究对象 2、市政学的主要内容 3、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研究市政学的意义与方法 1、研究市政学的意义 2.市政学的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1、市政、市政学的概念 2、市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3、研究市政学的意义 第一章城市概说 1.学习目的 通过教学要求同学掌握城市的含义、特征;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基本规律,理解并掌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掌握城市的结构、功能、类型基本内容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城市的功能、结构、类型;城市体系的特点、原则和类型。掌握中心城市的作用、经济区的特点和运行原则。 2.基本内容要求 第一、二节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概念 第三节第四节城市的功能、结构、类型与城市体系

市政学作业(主观题部分)

市政学作业(主观题部分) 第一章 1简述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原则? 答:特点: (1)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 ①政府对城市定位。 ②农村人口转移政策:户籍,就业,粮油政策等。 ③城市化初始阶段的资金积累以政府政策为保障。 ④城市化速度受政府控制。 (2)中国城市化把城乡矛盾限定在可控范围内 (3)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人口城市化和乡村城镇化双向运动。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 (5)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主要因素。原则: (1)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2)以市场调节为主,发挥政府引导和调节作用 (3)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4)以人为本 (5)城市发展模式多样化(东部、中部、西部) (6)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以经济规模设定城市规模;强化城市特色;不人为构市注重成本效益) 2试论述中国市政职能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的方向? 答:中国市政职能的特征: (1)行政主导型的市政职能体系 有利于城市政府集中使用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缺点是市政职能体系的社会化程度低,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参与度低,缺乏社会监督,城市政府垄断社会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和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2)单一化的市政职能实现方式行政手段仍是目前中国城市经济与社会管理中的最主要手段,许多本来应该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解决的问题,仍然通过行政手段解决,城市政府承担了大量本可以由社会组织行使的职能。 (3)发展不均衡的市政职能体系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城市政府是典型的全能型政府。城市政府将经济建设作为首要职能,而轻视了对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投入。 (4)重管理、轻服务的市政职能导向这具体表现为:在城市管理中强调政府为本位,行政权力 过分集中,依靠行政强制手段干预从微观到宏观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城,市政管理过程缺乏民主化和 法治化,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的主动参与度低,等等。

市政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市政学》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CABA 6-10 AACAB 11-15 DCBDD 16-20 ACCAC 21-25DAACB 26-30 AACDC 31-35 BBBAB 36-40 BABBD 41-45 CDBDB 46-50 DBADA 二、多项选择题 三、简答题 1.市政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政治性; 整体性; 综合性; 动态性; 双重性。 2.市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城市与城市化; 市政主体; 市政客体; 市政管理规律。 3.城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城市要素的高度聚集性; 城市功能的综合性; 城市经济上的非农业性; 城市运行的复杂性; 城市系统的开放性; 城市人口及其文化构成的异质性; 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4.中国城市化的特点是什么? 答:发展动力以政府政策型调控为主导; 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显著; 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壁垒制度; 人口流动中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迁徙; 出现了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

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城市化增长中负面问题比较显著。 5.中共市委对城市国家机关的主要领导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政治领导; 组织领导; 思想领导。 6.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有哪些? 答:制定法规、政策和指导性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直接经营和控制某些公益事业; 依法规定各种审批、许认可程序,对和市民息息相关的事务进行巡视检查和实时监督; 通过政府投资和支持开发新技术,引导、刺激经济发展; 委托私人企业从事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 7.简述市政职能的特征。 答:市政职能具有动态性和扩张性; 市政职能具有双重性和差异性; 市政职能具有规范性和服务性; 市政职能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8.简述市政体制的内容。 答:城市政府与其上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城市政府与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其他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 城市中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城市内的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 市与所辖区、县之间的关系 9.我国市政体制有哪些特征? 答:建制性质具有双重性; 城市行政地位具有等级性; 市政结构具有同一性; 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 中共市委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内设层级具有混合性。 10.简述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答:战略性和政策性; 科学性和前瞻性; 系统性和综合性;

市政管理学本科教学大纲

《市政管理学》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本大纲由管理学院商学系于年月讨论修订,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

一、课程说明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学分:36学时学分 适用专业: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市政管理学》是一门系统阐述市政及其活动规律的课程,涉及市政客体、市政主体及其运行、市政管理内容及规律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把握市政主体是怎样对市政客体进行管理的,搞清楚谁管、管什么、怎么管等基本问题,比较系统地理解市政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市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市政问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行政管理学》、《政治学》是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三门课程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 学时分配: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城市概说(2学时) 学习目的: 通过教学要求同学掌握城市的含义、特征;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基本规律,理解并掌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掌握城市的结构、功能、类型基本内容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城市的功能、结构、类型;城市体系的特点、原则和类型。掌握中心城市的作用、经济区的特点和运行原则。 教学重点:城市化的含义和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基本内容要求: 1、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2、城市概念 3、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类型 4、城市体系 第二章市政组织与市民(2学时) 学习目的: 要求掌握市政组织的构成、地位和组织体系;市民的权利、义务以及参政方式。 教学重点:市政组织体系构成 教学难点:市民权利和义务 讲授要点: 1、城市政党组织 2、城市国家机构 3、城市社会组织 4、城市市民和市民参政 第三章执政体制与运行机制(4学时) 学习目的: 掌握市政体制的涵义、主要内容;理解并掌握西方市政体制的主要特点及主要形式;了解我国市政体制的基本特点、层级结构以及市领导县体制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对市政体制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认识我国市政体制的优缺点,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对我国市政体制的完善与发展提出建议。 教学重点:西方市政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市政体制的基本特点、层级结构以及市政运行机制教学方法及手段 基本内容要求:

关于完成随堂练习及网上作业的通知

关于完成随堂练习及网上作业的通知 同学们: 接华工通知,本学期的平时成绩由随堂练习和网上作业两部分组成,请大家按要求及时完成相关课程的练习,以免影响自己的综合成绩。 现将完成随堂练习及网上作业的操作步骤说明如下: 一、随堂练习 1、登录新平台后,即进入了个人的“网络课堂”首页,界面的右侧显示“我的学习计划”,是完成教学计划所要修读的课程列表,同学们可清晰地看到自己要修读的课程。 2、对于已预约考试的课程,同学们点击相应课程名称,如“经济学原理”,就进入了课程学习的界面(如下图): (3)随堂练习(已有随堂练习的课程列表详见附件)——在查看完课程某章或节的学习资料后,点击该章或节的标题,再点击标签栏上的“随堂练习”栏目可进行在线练习,该练习只提供一次机会,在选择答案时请谨慎考虑后选定。完成章节的随堂练习后点击“提交”按钮,系统将会自动记录答题的情况,如答题正确,界面右上角的平时成绩中的“随堂练习”进度条中将有相应的显示,如将鼠标放置进度条上,可以查看自己的随堂练习得分。该成绩以百分制计,并以一定比例计入综合成绩。

二、网上作业 原则上本学期每门课程会发布两次网上作业,每次作业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近期各门课程的老师已相继发布了“网上作业”(还未发布作业的课程,华工老师正在联系,近段时间也发布),请各位同学及时上平台查看完成,以免错过提交截止时间。 网上作业查看方式: 进入主页,点击某门课程(如“大学英语B(一)”),进入课程后,点击栏目条中的“作业”——“课程作业”可查看作业是否发布,若已发布,点击“作业状态”下的“现在做”可以开始答题。 附件: 1. 已有随堂练习的课程列表 2. 尚未有随堂练习的课程列表

市政学考试重点,主观题答案

市政学: 考试题型:单选题15个,多选题5个,判断题10个,名词解释4个,简答题4个,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2个 名词解释: 市政:市政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市政。广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而展开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域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城市化:城市化是一种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既有人口和农业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也包括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进 入乡村,以及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域的扩散过程。市政职能:城市政府在城市公共管理过程中依法履行的各项职责和功能的总称,是城市政府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向。 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即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它的本质是处理城市中的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是规范城市内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和 司法机构之间、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之间以及城市的国家机构 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各种法律、规章和惯例的总称。我国市政体制的主 要形式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制。 支柱产业: 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参加爱国统一战线的各政党的总称。中国目前有8个民主党派,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 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 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城市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按其居住地区的性质可以划分为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两类,因此城市人口是相对于乡村人口而言的,它泛指居住 在城市地区的人口,城市人口既包括拥有城市户籍的常住人口,也包 括来自其他城市和农村的暂住的流动人口。 市民素质:即市民的价值信仰、道德心理、知识能力等因素复合而成的一种集体人格状态,或者是一个城市的居民,在其人格构成、社团构成和文化 构成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形成的整体人格倾向。 城市基础设施:是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保障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工程及其服务的总称。 城市环境:是与人类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相互作用的、由动物、植物、微生物、水、土壤、大气、阳光等组成的自然资源和由建筑物、构成物等组成 的人工环境的复合体。 城市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补偿现代社会中被削弱的家庭保障功能,通过组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 以保障的一项福利制度。

公共关系学

《市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所在学院:政法学院;所在教研室:行政管理 执笔人:黎敏审定人:编写日期:2016年 10 月,教学院长: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公共关系学原理》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基本结构以公共关系基本理论为主,兼顾公共关系实务。其基本内容包括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公共关系的要素,职能、作用及公共关系的类型;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公关实务操作等。通过《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公共关系工作对于现代组织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公关的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公关的过程、手段和方法。课程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关理念和技能,也就是把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知识、工作方法、公关策划、形象塑造、公关语言与礼仪等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如下三个层次的关键能力:第一层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意识、团结协作的观念、服务公众的意识;第二层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合作交流、形象塑造的能力;第三层次,创新能力、交际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提高和公关礼仪训练。 三、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章绪论公关---现代社会的沟通力(本章总学时2课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从组织的行为和个人的行为两个方面来探讨公关的价值,使学生了解公关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和重要意义。 第2章公共关系概论(本章总学时6课时) 2.1什么是公共关系2课时 2.2公共关系的分支概念3课时 2.3与此相关现象1课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及完整涵义;分析比较若干与公共关系概念相关的学科概念,把握公共关系概念的特殊性,全面、正确地理解公共关系概念的科学涵义。 第3章公关历史(本章总学时2课时) 3.1公关前史1课时 3.2公关在中国1课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把握国内外公共关系的现状,剖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0715市政学作业答案闭卷考整理

0715市政学闭卷考作业答案整理(按照拼音顺序) [单选题]把市政看作是国家整个地方政权的组成部分,这种看法属于(A:城市政权说)。牋 [单选题]城市常住人口是指(B:拥有城市户籍的城市人口)。牋 [单选题]城市的共同功能是(A:为城市生产、生活和提高人的素质提供服务的功能)牋 [单选题]城市的权力在国家机构、政党组织之间的配置及其相互制约关系,是我国(牋C.市政体制的核心?)。牋[单选题]城市复杂的社会生活结构决定了西方国家市政职能( B.内容的广泛性) [单选题]城市公共财政的首要职能是( B.资源配置职能) [单选题]城市功能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叠加性发展)。牋 [单选题]城市环境中人类活动及其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性质是(C:对立统一)。牋 [单选题]城市教育管理过程的第一步是(A:教育预测)。牋 [单选题]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最显著特征是(A:人口与物质的高聚集性)牋 [单选题]城市上层建筑的构成的及其相互关系,称为(A:城市的社会结构)。牋 [单选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B.生态结构变化) [单选题]城市生态系统组成要素主要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同时还包括( D.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 [单选题]城市税收征收管理的根本作用是(A:实现城市税收分配关系)。牋 [单选题]城市文化活动最基本的构成是(D:群众性文化行为)。牋 [单选题]城市政府对城市经济活动的决策、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属于(C:城市经济管理)。牋 [单选题]城市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而引起的财政收支是(A:公共财政收支)。牋 [单选题]从狭义的上讲,市政主体是指( C:城市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 )。牋 [单选题]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类第三次大分工是( C:商人阶层的出现 )。牋 [单选题]衡量市政管理效能的重要指标是( A.市政绩效) [单选题]具有垄断性质的城市土地市场是(A:一级市场)。牋 [单选题]认为市政是指城市政权,这是从哪个角度讲市政的(D:从政权角度)。 [单选题]社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D.服务社区居民) [单选题]失业保险管理的特点是普遍性、强制性和( B.互济性) [单选题]市政绩效对市政管理实绩的测量主要属于( B.定量测量) [单选题]市政主体是指(A:城市政权机关)。牋 [单选题]特大城市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D:100万以上的城市)。牋 [单选题]我国城市效仿西方设置市建制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在( A.清朝末年) [单选题]我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是(C:市人民代表大会制)。牋 [单选题]我国市政体制中属于核心领导地位的是(D市党委 ) [单选题]西方国家的市长和市议员的产生方式是通过选民( C.直接选举)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是(牋燘:确定城市性质、发展方向??。牋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旧城改造内容的是(C:保护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牋 [单选题]下列国家中实行市经理制的是(D:美国)。牋 [单选题]下列机构中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的是(D:城市建设委员会)。牋 [单选题]下列监测类型用于监测污染大户的是(B:污染源监测)。牋 [单选题]兴办基础教育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基础教育事业经费应该( C.以财政拨款为主) [单选题]一般来说,在各类大城市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城市的(C:经济结构)。牋 [单选题]在城市公共交通中,速度快,载客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交通工具是(B:地铁)。牋 [单选题]在地域范围上,市政由以往单独管辖城市市区,发展到还管辖周围广阔的乡村地区,出现“城乡共治”局面是在(A.公元前6世纪的古罗马时代) [单选题]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私人被授权进行投资建设,完工之后在一定期限内由私人经营管理,利润为私人所有,到期之后再将项目移交给政府部门,这称之为(授予特许权) [单选题]在三位一体的市政控制体制中,领导控制的重点是( D.资源调配) [单选题]在我国,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产生于(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牋 )。牋

《市政学》课程思考题

《市政学》课程课后思考题 1.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有什么区别? 古代基本上处于农耕文明,城市的作用仅限于政治和军事重农轻商的结果造成了城市的经济作用并不明显。而很多大小城市依水而建,城墙高大的特点更是体现了军事目的;而现代城市的商业作用更加重要,更加注重交通往来。 2.请描述一个你身边的城市化的例子或现象。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我的老家原先只是一个小农村,改革开放后,老家的商业、金融和轻重工业都迅猛发展,大批原先靠种地为生的农民转型以工业或服务业为生。 3.请利用城市管理相关理论对南京市推行垃圾分类进行分 析。

与传统的垃圾收集处理方式相比,推广垃圾分类和减量化无疑是管理思维上的一次突破。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多,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也出现剧增,并带来一系列问题。而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因此,从被动处理垃圾转向资源化管理垃圾已势在必行。垃圾问题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幸福指数紧紧相连,是衡量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的重要指标。海口作为省会城市,其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要发挥对其他市县的辐射带动作用,这种辐射带动不仅仅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也体现在城市管理水平上。推广垃圾分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次触动灵魂的变革。 受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市民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推广垃圾分类工作,注定要打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因此,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市民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尤其重要。同时,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还要教会市民垃圾分类的知识,使市民逐渐形成垃圾分类的自觉和习惯。而在形成社会共识的基础上,务必做好试点工作,发挥示范作用。 4.推行征收不动产税在我国的意义与面临的困难。 征收房产税的意义:

现代市政复习知识点

现代市政学 一、填空题或选择题 1、1688年英国革命是近代市政发展的开端。 2、1909年晚晴政府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3、1911年,江苏省临时参议会制定了《江苏暂行市乡制》。 4、1954我国又颁布《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5、1982年,我国决定在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地区制度,实行地市合并,采取市领 导县体制。 6、市政的内涵: (1)市政的核心主体是公共权力机关; (2)市政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公共政策; (3)市政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实现公共利益; (4)市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7、1918年广州设立“市政公所”,1912年设“市政厅”,1925年设“市”,拉开 了中国设市城市(建设市)设置和发展的序幕。 8、(1)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特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达到100万以上的城市。 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100万之间的城市。 中等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万~50万之间的城市。 小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达到20万以下的城市。 (2)2010年新的划分标准: 50万以下小城市 50---100万中等城市 100---300万大城市 300—1000万特大城市 1000万以上巨型城市 9、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 (1)市长——议会制 (2)议会——市长制 (3)市议会制 (4)市委员会制 (5)市经理制 10、我国基层城市管理体制经历了以单位制为主到以街居制为主再向社区制转变 的历史过程。 11、在规划实践中,我国古代城市布局经历了从里坊制到街巷制的转变。 12、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S.Y.马塔提出了“带形城市”理论。 13、1902年,英国记者霍华德修订并再版了《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提出了 “田园城市”的理论。 14、1922年,英国伦敦规划委员会总顾问昂温受“田园城市”理论的启示,提 出了“卫星城市”理论。 15、芬兰建筑师沙里宁于1942年出版了《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未来》一书, 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

市政学简答题重点

1、城市产生的条件。 答:(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3)自然条件、气候状况和地理位置也是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 2、市政的含义。 答:(1)市政的主体是城市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 (2)市政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 (3)市政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各种手段。 (4)市政的客体或对象是城市的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 3、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特点。 答:(1)自我管理。居民委员会的自我管理是指居是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 (2)自我教育。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没有行政强制权力,居民委员会主要依靠说服教育的方法展开工作。 (3)自我服务。居民委员会可以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 4、市民参政的条件。 答:(1)透明的市政决策。(2)高素质的市民。(3)多元的参政途径。 5、中国各党派作为参政党在城市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答:(1)积极参政议政,实行监督。 (2)发展社会主义。 (3)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献计出力。 (4)协助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工作,加强和巩固爱国统一战线。 6、我国城市志愿者组织的主要特点。 答:(1)自愿参加、关爱他人、义务服务、不计报酬。 (2)城市志愿者组织的种类繁多。 (3)自愿行动是多元的,其中有短期性的也有长期性的,有辅助性质的工作岗位,也有负责独立领导的工作岗位。 7、市民参政的意义。 答:(1)市民参政是城市政治发展的重要容。 (2)市民参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 (3)市民参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的保证。 8、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的关系。 答:(1)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具有在的统一性。 (2)市政体制比国家政体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3)市政体制具有巩固和发展国家政体的作用。 9、市政体制的作用。 答:(1)市政体制有利于巩固和维护国家政权。 (2)市政体制是组织和开展市政管理活动的依据。 (3)市政体制的变革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市政体制的变革推进了城市经济体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0、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基本特点。 答:(1)市政体制形式多样化。 (2)政党通过竞选的方式参与市政体制。 (3)市长、市议员和市法官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并相互制衡。 (4)多数城市不辖区和县,实行市县分离。 (5)存在大量利益集团。 11、大都市区的出现和发展对西方国家原有的市政体制提出了哪些挑战。 答:(1)大都市区中的一部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需要跨地区提供服务。

西南大学行政管理2011-市政学作业

市政学 题目:1、案例分析 案例原文 某市原主管城市建设职能的部门是城建局,为了适应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协调城建局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市政府成立了城市建设委员会。后来市政府为加强对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又在市政府办公厅成立了城市建设科,协助城建委和城建局的关系。一个城市三个机构主管城市建设职能,结果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的事层出不穷,有利的事大家抢着干,有困难的则互相推诿。而且属于处级单位的城建委和城建局要向政府请示汇报工作,还要通过市政府城建科这一科级单机构,又多了一个层次。这样事与愿违,严重影响了该市城市建设的发展。 问题:(1)城市政府机构设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2)分析案例中某市机构设置中违背了什么原则?应如何处理? 答:(1)实现市政组织机构设置的科学化必须遵循完整统一的原则,首先是行政组织的职能目标要完整统一。这就是说,市政组织机构设置时要实行目标归类,同类行政目标应归并于一个市政职能机构承担。(2)某市在设置城市建设管理机构时,恰恰违背了完整统一原则。同一城市建设职能目标设置了二个(三个)机构分别承担,相互扯皮、争功倭过在所难免。原本是想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结果事与愿违。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该市为了协调矛盾双方的关系而增设专门的城市建设办公室是错上加错,不仅不能消除矛盾,而且使矛盾更多更复杂。解决的办法就是成立统一的城市建设管理机构。 题目:2、分析中共市委对城市国家机关的领导作用主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答: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城市政权的领导者,但城市党组织本身并不是城市国家政权机构,它并不直接、具体地管理城市事务,而是体现为市委对城市和城市政权机构的领导,市委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治领导。政治领导主要指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上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主要干部。 (2)思想领导。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全党和全体人民,提高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 (3)组织领导,指通过党组织的工作,使党和广大群众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党的目标。 题目: 3.我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是( )。 A:市政治协商会议制 B:中共市委领导下的多党参政制 C:市人民代表大会制 D:市委员会制 批阅:正确答案:C 题目: 1.认为市政是指城市政权,这是从哪个角度讲市政的( )。 A:从政治角度 B:从行政角度 C:从政策角度 D:从政权角度 批阅:正确答案:D 题目: 2、从狭义的上讲,市政主体是指( )。 A:城市政权机构中的权力机关 B:城市政权机构中的司法机关 C:城市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 D:城市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 批阅:正确答案:C 题目:4.在我国,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产生于( )。 A:中共市党代表大会 B:中共市委员会全体会议 C:中共市常委全体会议 D: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 批阅:正确答案:D

现代市政学复习资料

现代市政学 1.市政的含义:指城市的公共权力机关为了促进城市发展、解决各种城市公共问题、有效地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实现城市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以及城市公民、利益群体等对公共政策的各种影响活动。 2.市政的特征: (1)政治性,市政活动是一种城市的政治活动 (2)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3)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 (4))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它更是一个有序的动态过程 (5)双重性,市政要力求将国家整体利益和本市局部利益协调一致,其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 3.现代市政发展的趋势: (1.)市政问题复杂化(2)市政职能的变化 (3)政府的角色改变(4)市政管理手段现代化 4.城市的发展阶段:(1)原始城市阶段(2)封建城市阶段 (3)近代城市阶(4)现代城市阶段 5.城市的含义:城市是指那些人口集中稠密,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人口为主,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的区域,属于社会、经 济、地理概念。 6.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 中过程和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的地理扩散过程.。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物化了的城市化,即物质上和 形态上的城市化,主要反映在人口的集中、空间形态的改变和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等方面;二是无形的城市化,即精神上的、 意识上的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7.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 化的根本动力(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4.) 市场化是城市化的作用机制(5).制度性安排是城市化的 现实支撑 8.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在发展动力上,采取以政策型调控为主,工业化带动为主的机制 (2).在发展模式上,出现“乡村城镇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双重模式(3.)在发展形态上,出现了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迁移的半城市化现象 (4.)在发展布局上,出现城市地区分布不均衡现象 9.城乡一体化概念: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城乡职能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内容。 10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则: (1 )坚持与产业升级同步提高、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原则 (2 )坚持市场调节为主,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的原则 (3).注重城市化内涵发展、坚持提高竞争力的原则 (4).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适宜人居的绿色城市化原则

市政学重点整理

一、简答题 1. “田园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田园城市理论是一种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倡议建立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2. 信息不对称及其不良影响 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能产生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不公平或者市场效率降低问题。 信息不对称的普遍性: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对称是广泛存在的。 信息不对称的基本特征是,有关信息在交易者之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一方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信息不对称的不良影响 ①逆向选择问题所谓“逆向选择”应该定义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②道德风险问题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3. 权力系统有哪些及其特征 特征: 1、政治性,市政的主体,主要是城市的城市行政机关,市政的过程,同国家的政治权力体系及其运行紧密相联 2、系统性,市政是个大系统,是一个由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 3、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对象) 4、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而且也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 4. 城市基础设施应用模式有哪些 (1)完全市场化运营模式。 (2)半市场化运营模式。 (3)完全依靠财政投入模式。 5. “用脚投票”理论 “用脚投票”,是指资本、人才、技术流向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公共服务的行政区域。 核心思想是,只要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可以自由流动,城市之间的竞争就难以避免。 形象地说,居民们通过“用脚投票”,在选择能满足其偏好的公共产品与税负的组合时,展现了其偏好并作出了选择哪个政府的决定。 各个城市为了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必须加强与民间力量的合作,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参与城市建设,以更好地解决城市问题。 二、论述题(40) 1.中国房价高的原因 一、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完全市场化的期望值过高,给予房地产市场极大地扶持。房改以来,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完全市场化寄予了厚望,希望房子也能像其他商品一样通过市场化来满足民众的需求。于是乎,政府对房地产业极尽所能进行大力扶持:商品房预售、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期间给予房产商贷款、个人购房贷款、土地使

2020年4月全国自考市政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历年自考市政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9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市政实质上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或者说它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指市政的() A.政治性B.历史性 C.整体性D.综合性 2.把市政理解为城市的行政管理,这属于() A.城市政权说B.城市行政说 C.城市事务说D.城市政策说 3.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B.城市就业岗位少 C.人口增长量高D.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4.中国城市化的“蓄水池”是指() A.特大城市B.大城市 C.中等城市D.小城市 5.根据联合国的规定,老年型城市人口是指65岁以上老人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为()A.4%以下B.4—7% C.7%以上D.12%以上 6.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称为() A.小城市B.中等城市 C.大城市D.特大城市 7.一些企业或家庭为了克服其他企业或家庭的生产、生活活动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需要支出的费用或承担的福利损失,称为() A.“门槛”成本B.疏解成本 C.信息成本D.外部成本 8.国家政体和市政体制保持统一性的基础是() A.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B.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协调 1

C.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D.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民主 9.市政体制实行“强市长制”的代表国家是() A.英国B.日本 C.法国D.加拿大 10.中共市委领导作用的核心是() A.政治领导B.经济领导 C.思想领导D.组织领导 11.以下属于我国城市综合经济管理机构的是() A.市交通局B.市财政局 C.市地税局D.市审计局 12.市民参政和城市政治与行政发展的现实基础是() A.市民的文化构成B.市民的人格构成 C.市民的价值构成D.良好的市民素质 13.市民利益表达最为传统的方式是() A.个人联系渠道B.代理人渠道 C.集团参与渠道D.市民监督渠道 14.以下属于现代市政职能的是() A.治安防御B.道路交通 C.城市规划D.卫生健康 15.市政绩效管理的前提是() A.公务员的认同和共识B.城市发展战略和价值导向的明确化C.团队精神D.业绩评价 16.第一次打破了城市和农村在空间和形态上截然对立的旧观念的城市规划理论是 ()A.带形城市理论B.卫星城市理论 C.邻里单位理论D.“田园城市”理论 17.城市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城市规划和() A.修复性城市规划B.修建性城市规划 C.指导性城市规划D.建造性城市规划 18.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根本保证是()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