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府2_0_创新2_0视野下的政府创新_宋刚

政府2_0_创新2_0视野下的政府创新_宋刚

政府2_0_创新2_0视野下的政府创新_宋刚
政府2_0_创新2_0视野下的政府创新_宋刚

政府2.0:创新2.0视野下的政府创新

宋刚① 孟庆国②

①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 北京 100871

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4

摘 要:关键词:从创新范式转变的角度对创新2.0时代的政府形态演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国际上政府2.0的实践,总结了以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等特征作为平台的政府以及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为实质的政府2.0形态,并以面向创新2.0的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为例介绍了北京市在政府2.0方面的探索。

电子政务;移动政务;电子公务;城管地图;公共服务;政府2.0;创新2.0

一、引言

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融合与发展改变了知识的获取、传承、积累和创造方式,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创新活动的形态,并推动了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组织方式与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在创新民主化进程的推动下,创新正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以用户为中心、社会为舞台的面向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正逐步浮现并进一步推动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1]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创新2.0对传统的国家主权、政治体制、政府职能、政治过程、政治文化以及包括政治参与、政治决策、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在内的所有国家政治行为和社会公共服务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崭新机遇。创新2.0时代的政府管理将会呈现怎样的趋势,创新2.0时代的政府将向何方演进?

创新形态的演进也同样影响了互联网形态的演化。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充分认识到了这一趋势并将这种新的强调开放互动、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形态命名为Web2.0,并进而提出政府2.0(Government2.0)这一概念,称其将成为电子政府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威廉·埃格斯于2004年在《政府2.0:通过信息技术来改善教育,削减开支,缓解交通拥堵,增强民主》一书中,提出了“我的政府”的概念,即以市民为中心的政府,政府可以根据公众不同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将需求者和服务提供者匹配起来。[2]在这一意义上,政府2.0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子政府或者网上政府,而是创新2.0时代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导向的政府,作为一个整体和开放的平台,与民众进行直接的互动和沟通,象征着政府在执政上的一个根本性转变,从条块分割、封闭的架构迈向一个开放、协同、合作的架构,将以政府为主体的政府行政过程转变为以社会公众为主体,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互动的公共价值塑造过程,在这一进程中,技术和社会工具将充当重要的催化剂。

二、ICT时代的社会拓扑结构与创新发展脉络

1994年,Annemarie Mol和John Law基于其研究提出了三种社会拓扑结构(参见图1)。宋刚基于对移动泛在技术在组织(特别是政府)中的应用提出了三种社会拓扑结构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及政府形态变化的模型,并指出移动技术的融合和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

学术篇

图1 地域、网络、流体社会拓扑结构

表1 区域、网络、流体社会拓扑结构多维度分析

务模式,加速了面向公众的服务创新,实现了由原始的单向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到平台互动式交流,从政府职能出发的部门分割的电子政务设计到从服务内容和流程出发的面向服务以用户为中心的电子公务设计,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以更低的成本、更方便的方式使得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公众可作为公共服务产品的共同生产者,逐步实现知识的积累。[9]

可见,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推动了管理与服务形态的转变,推动了由政府管治为主向以公共服务为主的转变。创新2.0视野下的政府2.0是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管理创新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开放(开放的平台,开放的数据)、参与、协作。政府2.0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子政府或者网上政府,而是一个整体、开放的平台,一个政府、市场以及社会共同参与、沟通、互动、协同的平台。

(一)政府2.0的特征及其实现

创新的实质是价值实现,而创新2.0作为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环境下,以用户为中心社会为舞台的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通过多主体、多要素互动以及双螺旋驱动不断推动创新涌现,将面向用户的价值实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10]。伴随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信息时代的政府形态将与工业时代的政府形态有何不同呢?创新2.0视野下的政府2.0以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共同创新为特征,我们分析其特征内涵如下:

第一,用户创新。即指公众参与政府创新过程,一方面是指用户参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全过程,包括公共服务产品的设计、生产、提供及决策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是指用户体验,IPv6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移动泛在环境,将用户体验的层级拉到了三维,实现了虚拟与现实融合的泛在用户体验、用户创新,为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参与到公共产品的交互体验设计以及公共决策中不断地优化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第二,大众创新。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我们能更方便地获取、交流和更新知识,BBS、博客、微博、维基等平台进一步推动知识收集、产生、共享的新模式,也改变了创新的形态,众包成为当今知识工作领域的一个突出现象。政府2.0的大众创新通过维基、微博等社会工具为公众提供创建、分享信息与知识的协作平台,激发大众的智慧,促进创新的涌现,汇聚群体智慧,为不断优化公共决策提供了新的机遇。

第三,开放创新。其一,指政府公共服务数据内容、数据标准及相关工具的开放,可以提供公众查询、下载、使用政府数据的服务,包括数据标准的开放,方便社会对政府数据的使用和共享应用,以及市场、社会资源对数据的进一步深入开发利用,产生社会价值;其二,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方便的方式使公众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其三,是指政府部门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将行业专业服务资源以外包等形式纳入到自身的创新服务体系之中。

第四,协同创新。政府的定位是掌舵而非划桨。利用微博、SNS等为代表的Web2.0技术,通过搭建电子公务等面向创新2.0的平台不但可推动管理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还可通过平台实现政府、企业及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协同,实现电子政务向电子公务的转变,从政府为主体的政府行政过程转变为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的公共价值塑造过程,实现协同创新。

要实现政府2.0的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及共同创新,必须建立包括制度、文化、设施与环境等构成的创新基础设施,才能为政府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宋刚 孟庆国·政府2.0:创新2.0视野下的政府创新

一是平台的架构。按照Tim O'Reilly所言,平台化是“政府2.0”成功的真正秘诀所在。政府建立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的平台,通过以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工具和以SNS、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社会工具,提供多主体参与协同以及云到端、人性化、定制、贴心的服务。创新2.0时代是“云”、“端”结合的时代。用户端的服务创新作为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将更加移动随身、个性化、人性化、定制多样化,而作为平台的政府所提供的云服务将无所不在,是提供所有这些服务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云”是基础,“端”是灵魂。

二是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传统电子政务更多地站在生产者的角度,从部门分工出发,站在专业分治的角度,实现专业化管理;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服务范式转变则站在社会公众的角度,更加注重用户参与、用户导向的服务平台设计,从政府为主体的政府管治转向以协同共治、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公共价值塑造。创新2.0所预示的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正是政府2.0之区别于政府1.0的本质特征。

(二)国内外政府的2.0实践

⒈英国游牧项目打造移动政务

游牧项目是由英国副首相办公室支持的,推动英国各地方政府利用移动技术提升地方政府应对移动工作需要的一个项目。游牧项目搭建了一个各地方政府分享在应用移动技术改善公共服务方面的实践成果的一个平台,通过分享各地方政府在移动政务方面的经验,推动政府在移动技术支撑下直接向公众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服务,通过流程再造、机构重组全面再造政府管理,提升以用户为中心的公共服务品质。[11]

⒉澳大利亚的政府2.0计划

为了充分应用W e b2.0技术打造更加开放的电子政府,澳大利亚政府于2009年6月设置了“政府2.0专家组”。“政府2.0专家组”为了促进开放政府的建设,制定了“Leadership”(发挥国民的领导能力)、“Engagement”(促进国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平台)、“Open Access PSI(Public Sector Information)”(政府信息公开)三大重要目标以及相应的19个推进项目;同时,在推进过程中,所有提案向普通国民公开,广泛征集公众的意见。澳大利亚各政府机构以及肩负开放政府建设工作的“政府2.0专家组”都通过有效应用基于博客和微博等的Web2.0的服务,在政府部门与国民之间开展着双向的信息交流与意见沟通。[12]

⒊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分享你的故事”

近年来澳大利亚备受酒驾、超速驾驶等问题的困扰,昆士兰州政府通过政府2.0的方式搭建了一个平台,让那些在交通事故中受到伤害和影响的人来分享他们的故事,而这些分享的故事从生活的角度去告诉他人不良驾驶所带来的后果,这也使得每个司机有了切身感受,提升了自己的责任感。

⒋美国联邦政府的开放数据计划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917531454.html,建立于2009年5月,不仅为公众提供了方便的信息获取途径,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让公众创建、分享信息的框架。https://www.wendangku.net/doc/b917531454.html,提高了公众寻找、下载、使用联邦政府数据的能力。https://www.wendangku.net/doc/b917531454.html,提供了对于各类联邦数据集的汇总描述,指导人们如何获取这些数据,也提供调整这些数据集的工具。随着数据集的不断增加,数据分类也会不断扩充。第一版的https://www.wendangku.net/doc/b917531454.html,包括了联邦政府的数据。

⒌美国政府部门的云端应用开发与服务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917531454.html,是美国总务管理局的一个项目,提供先进的云计算技术支持以便联邦各部门更好地利用Web2.0

宋刚 孟庆国·政府2.0:创新2.0视野下的政府创新

技术。不管用户要找的是商业还是生产效率软件、IT云端服务还是社会媒体工具,该网站都能把用户带到云端。

华盛顿的软件商店平台(https://www.wendangku.net/doc/b917531454.html,)则提供华盛顿州政府技术团队以及各第三方组织提供的应用和Web2.0程序,该平台还提供了一个能让各级政府复制的模式。用户还可在他们的站点上找到华盛顿历史游的信息、罪案记录、WiFi热点接入点等信息。

⒍“创新2.0时代的电子政务”:城管地图与微博公文

2010年10月,来自中国大陆的“基于创新2.0的城管地图服务模式”和“微博公文”获得未来政府奖的技术领导奖和年度政府转型奖。北京市城管执法局的城管地图充分借鉴企业、市场领域以及欧盟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模式,积极探索创新2.0模式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实践,实现向服务的转型;而海宁市司法局在全市司法系统推行微博公文,被业界称为“2.0时代的电子政务”。新西兰前政府首席信息官Laurence Millar认为,两个获奖项目放在创新2.0时代的电子政务发展背景下特别有意义,他们的前瞻性给了其所在国国内以及整个亚太区同行重要的启发和前行的动力。

五、城管地图:北京市的政府2.0实践

北京市城市管理部门通过借鉴市场领域苹果App Store、欧洲Living Lab等创新2.0模式,依托北京市地理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以“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开展了公共服务模式创新的探索。

面向创新2.0的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参见图3)建设,通过组建包括市城管执法局、区城管大队、街道办事处、街道城管分队一线城管队员、社区代表、志愿者在内的平台建设项目组,并通过精心的用户体验设计,将以用户为中心的城管执法业务和公共服务贯穿于整个城管地图平台建设[7];通过市民投票、社区点名、城市挑错纠错等多种方式让用户参与到城管服务的创新过程中,推动以市民为中心的用户创新。通过96310热线、城管门户网站、执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新浪微博、维基共建系统等众多渠道,为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共建、共享、共治提供一个充分及广泛参与的平台,提升公众的参与及协作,发挥大众的力量实现创新活动。该平台有效整合多种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及市场提供服务的渠道,通过3S技术、移动技术、微博、维基等的集成应用实现城市管理与服务资源的高效组织,实现政府、市场、社区居民的充分互动,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以提供基于位置的多种便民的贴心服务,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公众三方协同创新,塑造公共价值。通过新浪微博、城管维基系统的整合应用和开放数据建设,开放平台设计初步实现由电子政务向电子公务的转变,逐步探索政府数据对公众开放使用、数据的共享应用以及公众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将市民参与互动平台服务设计与数字地图数据体系建设以及城管指挥体系流程再造及移动终端的创新应用进行充分整合。平台将各类问题建议通过高效的城管执法指挥体系、与市民的及时互动和参与、多方参与的开放平台数据共建共享机制以及专家大众广泛参与的维基综合集成系统实现从管制向治理,从管理向服务,从电子政务向电子公务,从传统电子政府向移动政府、流畅政府、智慧政府的转变。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是应对创新2.0时代城市管理的机遇和挑战而搭建的政府、企业和市民等多方主体共建共享共治的开放互动平台,创立了开放平台、开放数据共同建设的机制,也充分发挥了公众的参与、协作及监督作用,是以用户为中心进行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的重要载体,为创建社

宋刚 孟庆国·政府2.0:创新2.0视野下的政府创新

会协同、市民参与、共建共享共治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塑造公共价值提供了支撑,是政府2.0的重要实践。

六、结语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代表人物罗伯特·登哈特(Robert B. Denhardt)和珍妮特·登哈特(Janet V. Denhardt)认为,新公共服务即“关于治理体系中公共行政官员角色的一系列思想,而且这种治理将公众置于中心”,也即新公共服务的原则——掌舵而非划桨[13]。从该理论来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应当为公众提供服务,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可以分担政府的责任。政府通过搭建平台,让各利益相关方、公众广泛参与到公众行政过程中去,对行政决策施加影响,对行政过程进行监督,与公共部门开展合作,提高了公共服务部门的行政绩效,满足公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创新2.0时代潮流与新公共服务的浪潮汇聚,推动了政府管理的创新,也即政府2.0的演变。政府2.0作为平台的政府、服务导向的政府、开放的政府,致力于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政府、市场、社会的协同与互动完成公共价值的塑造过程。

参考文献:

[1]Song G, Zhang N, Meng Q. Innovation 2.0 as a

Paradigm Shif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Innovation Modes[C]//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s, Beijing, China, 2009.

宋刚 孟庆国·政府2.0:创新2.0视野下的政府创新图3 面向创新2.0的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

[2]Eggers W D. Government 2.0: Using Technology to Improve

Education, Cut Red Tape, Reduce Gridlock, and Enhance Democracy[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4. [3]Song G. Transcending e-Government: a Case of Mobile

Government in Beijing[C]//Kushchu I, Kuscu H.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European Conference on Mobile Government.

Brighton: Sussex University, 2005:476-485.

[4]Song G, Cornford T. Mobile Government: Towards a

Service Paradigm[C]//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Government,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SA. 2006: 208-218.

[5]宋刚,张楠. 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J].

中国软科学,2009(10):60-66.

[6]宋刚. 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体

系——以城市管理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为例[J]. 科学管理研究,2009,27(6):1-6.

[7]宋刚,刘建敏,刘志,等. 面向创新2.0的城管地图公共服务

模式创新[J]. 电子政务,2011(9): 33-41.

[8]李立明,宋刚,曹杰峰,等. 电子公务eGBCP初探[J]. 城市管

理与科技,2006,8(1):1.

[9]Tapscott D, Williams A D, Herman D. Government 2.0:

Transforming Government and Governanc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R/OL]. 2007[2011-12-15]. http://wiki.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917531454.html,/images/a/aa/Transforming_govt.pdf.

[10]宋刚,唐蔷,陈锐,等.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8(2):28-33.

[11]宋刚. 移动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英国游牧项目及其

启示[J].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5,7(3):103.

[12]E n g a g e:G e t t i n g o n w i t h G o v e r n m e n t 2.0[R/

OL]. 2009[2011-12-20]. http://www.finance.

g o v.a u/p u b l i c a t i o n s/g o v20t a s k f o r c e r e p o r t/d o c/

government20taskforcereport.pdf.

[13]丹哈特 R B, 丹哈特 J V.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J].

刘俊生,译. 中国行政管理, 2002(10).作者简介:

宋刚,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城管信息装备服务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电子政务、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与创新2.0。

孟庆国,工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电子政务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共政策与管理、政府管理与创新、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等。

宋刚 孟庆国·政府2.0:创新2.0视野下的政府创新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管理创新

论文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管理;创新 论文提要: 当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建立适应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为目标,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服务政府建设为切入点。“十一五”规划从“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未来五年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其中,完善体制机制是谋求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体制机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 重要问题。 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1、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如果能顺利实现率先突破,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动力支持。 2、行政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社会经 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所谓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谋求经济、社会、环境几个方面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发展。这就要求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协调一致,统筹兼顾才能谋求这种和谐。而能完成这一务的必然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只有在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协调一致,统筹兼顾,否则谈不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制度保障。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新阶段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获得发展,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支持。例如,推进国企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需要政府职能转变,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 1、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改革的攻坚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制约各项改革的突破口 和瓶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各项改革的整体性和配套性更强了,难度也更大了。特别是在深化全面改革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又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因此如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各项改革就很难深入。 2、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切身利益的关注度越来越强,这与政府能够 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形成矛盾。我们正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过渡期,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期望值也不断增强。但是,我国具有特殊的国情,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同时,由于财力有限,政府能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只能逐步增加和提高,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只能逐步加快步伐。这种状况,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要求和期望值形成了反差。同时,人民群众不仅要参与改革,也要求分享改革的成果,希望尽快获得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这就要求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既要引导群众参与改革,又要教育群众着眼于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而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3、政府管理由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管理的方式向主要以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间接 管理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彻底抛弃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官本位的思想,实现由政府主体向市场主体的转变。其次,要改变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做法,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主要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管理,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实行依法行政。再次,要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这一切,都需

《互联网公共服务创新》考试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分析

互联网+公共服务创新 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43个) 1.在(A)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A.2015年3月5日 2.“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成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的重要趋势,也是“互联网+”发挥重要作用的立足点。 B.跨界融合 3.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模式。 A.公共服务 4.推进“互联网+”行动,必须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将互联网作为生产生活要素共享的重要平台,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为特征的经济社会运行新模式。 C.开放、共享 5.依据“互联网+”发展程度,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形成了六个梯级。重庆市与广西、吉林、新疆、黑龙江排在第()梯级,互联网梯级指数仅为 6.09。 B.四 6.大数据(big data)或称(),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A.巨量资料 7.大数据技术是指在成本可承受的条件下,通过非常快速的采集、发现和分析,从大量化、多类别的数据中(),是IT领域新一代的技术与架构。 C.提取价值 8.()是具有高期望值、高影响力、高成长性的新兴技术。 C.大数据 9.“互联网+”核心是()的净化与扩展。 B.互联网

10.()是互联网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 A.云计算 11.《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 B.公平 12.《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要推动开展学历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探索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等制度,加快推动()服务模式变革。 A.高等教育 13.新“24孝”行动标准中,其中第九项是()。 B.教会父母上网 14.()以老百姓对文化服务、活动的现实需求和可及性、参与性为考量标准。 C.公共文化 15.公共文化是一个有()特色的概念。 B.中国 16.()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A.十八届三中全会 17.“互联网+”行动计划指出()是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A.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8.传统的医疗机构由于互联网平台的接入,使得人们实现在线求医问药成为可能,属于互联网+()。 C.益民服务 19.()是一种新兴的大众创新创业模式,其中有一个非常火的名词叫做“创客”。 B.众创 20.发展“互联网+”新经济的核心是(),表现是满足用户体验。 A.开放分享 21.以互联网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着力()。 A.提升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水平

重点政务服务窗口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全县重点政务服务窗口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9月6日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和《优化经济环境“金秋”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道优发[2013]1号)的统一安排, 9月8至11月10日,全县开展了 重点政务服务窗口(大厅)服务评比活动,现汇报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本次活动共有34个部门(单位)的办事窗口(大厅)和326名窗口工作人员 参与服务评比。 1、加强组织领导。9月8日,成立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唐小青任顾问, 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处级干部林志刚任组长,县政府办、县优化办、县政务中心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县优化办、县政务中心主要领导负责专抓。 2、深入宣传动员。一是加强内部动员。9月23日,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处级 干部林志刚在县政务中心组织召开全县重点服务窗口(大厅)服务评比活动动员大会。会议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要求,宣读了考评细则。要求各参评单位主要领导要切实把活动当成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在单位上下形成齐抓共管、拧成合力的工作局面,在全县上下形成争创一流、争当先进的工作氛围。二是广泛开展社会宣传。为使活动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还在*** 政府网站和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对参评单位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议。 3、完善考核体系。9月26日县委书记胡先荣率县委副书记唐海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蒋燕飞,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唐小青,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处级干部林志刚等相关县级和部门领导暗访县人社局、县地税局、县农合办办事大厅后,在县政务中心亲自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听取了活动领导小组关于活动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的汇报,在县政府办《全县重点服务窗口(大厅)服务评比细则》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参评范围、考评内容、考评方法,以县优化环境领导小组发文。 4、严格督促检查。。一是强化现场督导。9月27日,县纪委书记唐小青同志 在地税局组织召开全县重点窗口(大厅)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对窗口(大厅)软、硬件建设明确了要求。二是强化日常督查。活动期间,每周一次明查暗访,对每次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分别与参评单位面对面沟通,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整改时间。共下发督查通报四期,查究出需要整改的问题21个,并对有关窗口(大厅)及其 工作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 二、工作成效 1、硬件设施得到完善。没有大厅的参评单位想方设法新建办事大厅,有大厅 的想方设法完善内部设施。县民政局在活动一开始就立即终止与南天汽贸公司的租赁合同,收回临街的六个门面,舍弃每年6万元的租金收入,并斥资60多万元,

何向魁:聚焦未来科技、伫立全球视野——以全球视野预判未来产业发展

聚焦未来科技、伫立全球视野 ——以全球视野预判未来产业发展 IBM 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 战略咨询总监何向魁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未来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人类社会已开启第4次经济革命浪潮,未来科技将作为核心引擎引领时代发展历史以及方向时间 1760s -1850s 1870s -1900s 1940s -2014 ?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 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 ?蒸汽机、焦炭、铁和钢是促成技 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化学、电器、石油生产和钢铁行业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创新?具体成就包括燃油蒸汽涡轮机的出现,飞机的发展,汽车的实际商业化,消费品的大量生产,机械制冷以及电话的发明等?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工业革命电力革命信息革命123?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物联网、量子计算、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等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未来科技革命 42014 -

技术的推进本质上是在服务于人类不断深化的生存和探索的欲望 2030~20702070~2100 现在~2030?机器解放人类的脑力和体力,虚实相生打造全新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幸福度和娱乐度,进一步满足人类欲望特征:在1.0阶段数字世界基础上,实现虚实世界融合;机器的智能水平达到新高度,可与人类和谐相处特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万事万物万人的无缝链接,构建数字世界,智能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升人类社会运行效率:通过数字世界的全方位智能,拓展人类体力和脑力,满足普适性的人类生活基础需求特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万事万物万人无缝链接,构建数字世界,智能进入生产、生活和管理领域特征:人类社会生命健康长久,生活资源富足;在欲望驱使下,开始探索未知文明?人类基础欲望得到满足,生命得以长久延续,激发深层探索未知的欲望与好奇心 特征:人类社会生命健康长久,生活资源富足;在好奇心驱使下,加强对未知文明的全面探索

管理创新是优化资源配置与整合的有效途径

管理创新是优化资源配置与整合的有效途径摘要:资源的稀缺性与需求的无限性,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难题。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加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与整合范式。这种整合可以是建立一个全新的组织形式,也可以是原有组织系统的重新排列组合,还可以是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细节管理的突破和完善。它是将有限的资源从低效率使用转向高效率发掘的过程。其意义和价值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是所有创新的基础和保证。 关键词:管理;创新;资源;整合;途径 资源的稀缺性与需求的无限性,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难题管理创新就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配置与整合范式,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倍增这种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综合统筹指导协调的地位无论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知识创新,还是企业创新,其成功与否最终都取决于组织结构和管理活动的协调发展所以,管理创新是所有创新的基础和保证 一管理创新的意义在于优化资源配置 广义的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系列社会活动过程管理的实施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基本活动进行的管理虽然不能直接生产出知识或物质产品,但却可以通过对生产力各要素的优化整合,产生出倍增的效益 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它发源于美国,而后推广到西欧日本其代表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主张比如,美国的泰罗认为,管理

就是把组织的物质资源或技术力量同人力资源结合起来,以便实现组织的目标过程孔茨认为,管理就是在正式组织起来的团体中通过他人并同他人一起把事情办妥的艺术法国人享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有五种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占部都美认为,法约尔关于管理的定义仅给出了管理由五种要素组成,并未给管理确定统一的概念管理应该有着比这种定义更确切更抽象的内涵与本质目前,管理科学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门学科,由企业管理逐渐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管理理论的创新蕴含着思维整合的创造过程它伴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实践的日益复杂而不断深化 管理理论的创新起源于18世纪中叶当时第一次产业革命在英国的爆发,特别是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使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旧式手工工场生产力发展迫切要求新的管理思想和制度与之相适应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研究劳动分工对提高生产效率的影响时指出,如果制作工人不进行分工协作,一个人一天只能生产20枚针,进行分工协作后,则可达到4.8万枚之多经过反复实验的结果表明,分工协作的优点,是生产者专门从事某一项具体的操作后,更容易掌握生产技能,较快地提高熟练程度,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此,这一原则便成为后来组织劳动分工和传送带生产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即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被分解为若干工序,每道工序又可分为若干操作岗位或程序,工人在固定的岗位,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操作,很快达到熟练程度亚当斯密在管理理论方面的创新,把“工场手工业时代迟缓的发展进程变为生产

地方政府创新案例

【“地方政府创新案例”讲稿】 公共服务创新:政府与GONGO培育和发展SHO案例分析——重庆市北碚区计生委公共服务分权拓展模式 【案例背景】: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的实施,独生子女死亡对家庭造成的伤害问题逐步突现出来。据估计,全国农村就累计约有30万户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独生子女死亡给家庭带来的不仅仅是劳动力缺失、养老保障等问题,更多的是对丧子父母近乎毁灭性的精神打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自助组织(SHO)应运而生,在丧子户的精神抚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重庆市北碚区的“真情互动联谊会”就是其中一例。早在2003年,重庆市北碚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生委) 、计划生育协会(计生协) 、妇联和团委在“母亲节”召开全区关爱特殊母亲(中年丧子母亲)座谈会,向为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贡献的母亲们表达了国家和社会的慰问。这次的聚会后,区计生协将区内中年丧子(女)家庭登记造册,建立联络小组,鼓励她们自主开展精神互助活动。本来就存在情感交流的巨大需求,又在政府和计生协的大力推动下,这些特殊母亲们很快自主联系起来,并开展一些文娱活动。 【案例简介】: 2005年,利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开展“60岁以下农村独生子女特困家庭抚助行动项目”的契机,在特殊母亲们的积极要求和计生委、计生协的共同努力下,北碚区“计划生育家庭真情互动联谊会”成立。区计生协将联谊会作为自己的二级协会,使其具有合法性。由计生协秘书长担任联谊会会长,副会长则由中年丧子(女)户的积极分子担任,管理组织日常的运作。至2006年9月底,“真情互动联谊会”的会员已达到134户近250人,均为中年丧子的夫妻。联谊会的自主性较强,活动开展和组织的运作基本是由丧子家庭的成员来自主决定,体现了自助组织(SHO)独立运作的特点。联谊会定位在“联系计划生育中年丧子家庭的桥梁和纽带”,以“敞开你的心扉、诉说你的烦恼、沟通你的心灵”为口号,互相抚慰,携手树立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共同回归主流生活。联谊会开展的活动主要有各种文娱活动、新老会员倾诉、心理医生定期的心理咨询等,目的都是为那些有着共同遭遇的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一个缓解心灵悲痛和精神压力、相互交流抚慰的平台,帮助她们度过难关。

头脑风暴,创新思维-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 课程的考试96分

返回 信息:欢迎学员参加头脑风暴,创新思维-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 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 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一种()。 A.顺向型创新思维 B.逆向型创新思维 C.破立型创新思维 D.聚合型创新思维 2. ()指的是通过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新方式,将新思想与旧思 想相结合,成功地引入实践活动中,给人民群众给消费者带来 不断便利的过程。 A.思维创新 B.管理创新 C.政策创新 D.制度创新 3. 一项政策是否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是()。 A.质量设计 B.利用资源的效率

C.时间管理 D.推出时机 4. ()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达到既定目的。 A.实物创新 B.理论创新 C.对策创新 D.制度创新 5. 毛泽东的游击战是()的典型例子。 A.内向型创新思维 B.发散式创新思维 C.破立型创新思维 D.聚合型创新思维 6. ()发达的人在文学、艺术、电影、绘画等方面有优势。 A.左脑 B.右脑 C.大脑 D.小脑 7. 领导干部面对今天大发展、大变化的时代,应该经常从()角度考虑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看待问题。 A.自我 B.他人 C.群众 D.国际 8. ()的发现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进到了光电时代,推进

创新政府资源配置

一、政府配置的资源 计划经济时代,从财政的角度出发,政府可配置的资源是资金,资金有上级的补助资金和政府的各种来源的资金,税收收入划归地方部分就包含于政府各种来源资金中。 二、政府配置资源方式 一是通过政府投资、税收、补贴,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从国家角度进行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区域平衡。 三是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四是在明确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 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五是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对每项生产性投资的确定和考核都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或者说进行绩效评价,力求以最少的耗费实现工程的高质量。甚至作为财政收入主要形式的税收,也存在税收收入与税收成本的对比问题。总之政府配置资源方式归结到一点就是协同创新,协同就是把各种资源有效的配制起来。 三、政府配置资源存在的问题 政府资源配置的目标是合作共赢,如果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没有平衡好利益,最终也无法成功。因此,要把资源配置建在市场配制的基础上,解决好利益各方面的共同需求,共性需求,包括还有一些个性的问题。 市场配置资源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时不能很好解决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问题,容易出现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区域性、系统性经济风险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过度不平衡。政府可以通过发挥引导性作用来间接影响资源配置,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均衡和健康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体而言,政府的引导性作用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规划、市场准入标准等,引导一定资源向某些产业、区域流动;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为主要手段,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平抑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 市场失灵是普遍存在的。由于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竞争不完全、自然垄断等因素,市场不能有效解决公共产品供给、分配公平等问题,需要政府发挥弥补性作用,通过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共同富裕、推动可持续发展来纠正市场失灵。比如,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府是最主要的供给主体,也是管理者,应该承担必要的责任,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同时,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应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使公共服务的提供与生产适当分离,在生产环节善于运用市场力量,引入竞争机制。在收入分配方面,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能够提高效率,但也容易造成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在保持合理的初次分配格局基础上,通过再分配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必要保障。 自发的市场机制有时会损害公平和公共利益。政府必须为市场提供规则、营造环境,实施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这些必要的规制是政府的职能。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规制性作用,就是通过制定规则对市场进行管理和制约,其内容主要包括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和合法利益,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破除各种形式的垄断,反对市场封锁和不正当竞争,规范中介组织发展,保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完善企业破产制度等。

中国行政改革的制度创新分析

中国行政改革的制度创新分析 摘要 政府制度创新是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我国行政改革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对近年来我国行政改革中的政府制度创新的路径作了理性思考,指出政府制度创新对我国行政改革的意义和作用,指明效率、民主与公正的价值诉求是政府制度创新的价值诉求、政府制度创新为我国公共行政的未来发展显示出光明的前景。 关键字:行政改革,制度创新,政府制度创新

中国政府如何抓住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机遇,迎接挑战,把握政府改革的发展路向,关键在于创新。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行政改革,是一个政府管理体制不断变革与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在政府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较人进展。当前,在我国政府加人WTO后,进一步从制度创新视角对政府改革进行理性思考,无疑刘一深化当前的公共行政改革其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行政改革的战略定位 一般认为,中国改革战略系统主要包含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上下两个结构,但由于既有的改革基本上循于经济主导模式,形成了经济体制改革先导,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发展序列,这就导致了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时间落差和进度落差,这两大落差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拉大,政治体制的不适应性也日渐积累,从而引发了经济和政治两个层面上的双重困境,并且相互激化。对此,邓小平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就在政治体制改革进退维谷而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任务,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三大体制改革的思路。而当“行政体制改革的诉求被提出后,它就同时承担起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双重任务:一方面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克服旧体制下形成的某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促进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通过改革上层建筑领域中的某些弊端,巩固新的经济基础”,由此成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实际启动的共同要求,处于中国体制改革逻辑发展全程的结合部。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根据政治——行政“两分法”的基本理论假设,政治体制改革导向权力利益分配和公平与民主诉求,而行政改革导向责任和效率,可以改善政府成本——效益关系(紧缩编制、转换职能、澄清吏治、提高效率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同时避免政治体制改革可能造成的超前政治参与等“转型问题”,从而保证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两个方面兼顾。而且,虽然从法理上讲,中国“议行合一”的国家政权体制决定

创新服务理念 提升服务效能.

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效能 助推经贸企业转型发展 陆兴荣 一、恪守服务主题 专家早已认定,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而各级政府组织的重要责任就是服务,即如何引导与服务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自身,即为企业正常的运行排忧解难,保驾护航,规范企业市场秩序,搭建良好的经济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与氛围,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受行政经济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习惯于行政垂直式领导,习惯于文件、会议式贯彻落实,面对完全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发展,面对改革开放全球化下的企业经营,政府职能部门服务什么?如何服务?必须从理念上、方式、内容上,全方位实施创新,方能转换自己的服务角色,履行新形势下政府职能部门应承担的服务责任,切实助推企业转型发展。 二、创新服务思路 作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必须确认企业是市场经济独立的主体地位,必须确认政府职能部门是服务企业、发展社会经济的责任主体,使我们的政府职能服务既不是传统垂直行政式服务,也不是在办公室等靠被动式服务,更不是我们自己主观式服务,而

应是积极探索引导式服务、需求式服务、平台式服务、激励式服务、规范式服务和透明式服务。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能将是各级组织长期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三、创新服务模式 1、引导式服务。我们的经贸企业往往重视的是产品市场,微观研究的多,宏观研究的少,尤其对国家产业政策、区域产业振兴规划、发展导向知之甚少。为此,我们各级部门对涉及企业经营发展的国内外综合形势、市场、政策、规划要做广泛宣传,引导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产业规划发展导向,主动进行产品技术结构调整;主动实施对外产权、技术、产品、市场合作,主动实施自我转型升级工作,提升自我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2、需求式服务。在全球化竞争的态势下,企业经营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企业更渴望需要政府各级组织的帮助。为此当下我们的职能部门服务的重点更应放到企业经营发展的需求点上,对涉及企业经营发展的原料基地建设、科技合作、融资渠道、人才引进、人力资源供给、生产要素平衡等制约性问题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寻求企业发展的瓶颈,围绕企业发展需求点,主动切入服务,帮助牵线搭桥,助推企业突破性发展。 3、平台式服务。政府职能服务具体化要研究,更重要的是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服务效率。例如:通

最新关于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机制设计研究

关于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机制设计研究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实现机制 论文摘要:创新资源整合对于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区域创新资源及其整合的概念入手,基于资源整合的三大驱动力量——市场、政府和社会的视角,详细论证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1引言 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要实现“有效配置”,“整合”是首要基础。2005年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在实施原则中“整合”与“共享”被明确为平台建设的主线。在科技部的指导下,各地区不同程度先后启动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并已取得良好成效。然而,我国科技资源共享建设启动时间不长,总体尚处于探索阶段,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推进必然会面临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是整合难、共享难。这个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创新、高校和科研机构成果的转化,而且直接造成了创新资源的闲置、重复购置和浪费,进而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充分有效整合已有创新资源、形成高效的创新资源体系、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力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资源的配置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由于科技资源是创新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者们对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科技资源的研究。国外关于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目前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

两个层面展开的,他们对宏观层面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家视角来进行的,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关于宏观科技资源配置的比较研究和关于在科技资源配置中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的研究,并且认为,国家进行科技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来实施的;他们对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企业的研发资源配置来展开的,而在区域层面上的相关研究则比较少见。国内对创新资源整合的研究尽管涉及到了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企业层面,但主要以国家层面的研究为主,对区域层面的研究散见于有关文献中。其主要代表性的理论是:谭清美认为,为了有效配置创新资源,必须建立区域创新资源共享网络系统…;吴建南等将科技资源整合模式划分为大学资源开放模式、孵化器整合资源模式、行业资源集聚模式以及政府下设中介机构整合资源模式;乔冬梅和杨舰等提出了利用区域科技计划整合中央与地方科技资源的具体措施;张文霞和李正风等(2007)探讨了利用地方科技投入指南来整合科技资源的制度性途径;刘丹鹤和杨舰认为科技资源的整合模式有官产学研联盟模式、技四种。本文从资源整合的三大驱动力量——市场、政府和社会的角度详细论证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和建议。 2区域创新资源及其整合的内涵 区域创新资源是指区域内人们为进行创新活动所需要和可利用的各种资源,是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带动区域经济超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创新经济要素、制度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区域创新资源从其内容上可分为创新人力资源、创新物力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创新信息资源以及创新制度资源等。从其内容特点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的角度将区域创新资源分为基础性核心创新资源和整体功能性创新资源两大类。基础性核心创新资源包括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财力资

《大部制改革与政府管理创新》答案-潍坊干部学习网

《大部制改革与政府管理创新》答案-潍坊干部学习网

一、判断题(10 道) 1. 当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关键,是要转变政府职能。 正确 错误 2. 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指公共服务平均化。 正确 错误 3. 国外内阁机构数量精干,多数在12-18个之间;管理政治事务,社会事务,经济事务的部门各占三分之一。 正确 错误 4. 西方国家政府职能转变总的趋势是放松规制。 正确 错误 5. “大部制”是在十七大报告讲到行政体制改革的部分提出的,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正确 错误

6. 大部制的内容在不同的国家都是统一的定式。 正确 错误 7. 十七大明确提出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构建管理型政府。 正确 错误 8.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其他任何国家的模式,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要有自己的特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以及历史文化的特点。 正确 错误 9. 行政管理体制的物质载体是行政权力。 正确 错误 10. 公共服务不等同于基本公共服务。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这次国务院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

()个,正部级机构减少()个。 A. 16、5 B. 15、4 C. 17、6 D. 14、3 2. 组建国家民用航空局,由()管理。 A. 交通部 B. 运输部 C. 交通运输部 D. 交管部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部门设置相对综合,大部门体制在 中央地方都要实行 B. 大部门体制是一个外壳,它的实质 是职能有机统一 C. 大部制改革后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 一个,即国资委 D. 经过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除国务 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共二十八个 4. 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是 克服行政管理中“()”的有效途径。 A. 集权主义

“互联网+公共服务创新”试题及答案

互联网+公共服务创新 一、单项选择题(50个) 1.在(A)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A.2015年3月5日 B.2015年3月15日 C.2015年6月27日 2.“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B)成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的重要趋势,也是“互联网+”发挥重要作用的立足点。 A.跨界制造 B.跨界融合 C.跨界生产 3.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A)模式。 A.公共服务 B.政府服务 C.益民服务 4.推进“互联网+”行动,必须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将互联网作为生产生活要素共享的重要平台,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C)为特征的经济社会运行新模式。 A.开放 B.共享 C.开放、共享 5.推进“互联网+”行动,必须坚持融合创新的原则,鼓励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与“互联网+”相结合。推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以融合促创新,最大程度汇聚各类市场要素的(B),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 A.创新数据 B.创新力量 C.创新人才 6.推进“互联网+”行动,必须坚持变革转型的原则,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平台作用,引导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创新网络化(A)模式,大幅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A.公共服务 B.政府服务 C.益民服务 7.依据“互联网+”发展程度,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形成了六个梯级。重庆市与广西、吉林、新疆、黑龙江排在第(B)梯级,互联网梯级指数仅为6.09。

政府管理创新(提纲)

政府管理创新(提纲) 崔静 一、政府管理创新内涵及发展的趋势特征 (一)政府管理创新内涵 政府管理创新是指由于行政环境、行政任务等的变化引起的行政管理理念、行政职能、行政方式、行政作风、政府政策法规、行政体制等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 (二)政府管理创新发展的趋势特征 全球政府创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趋势性特征: 1、政府角色的再定位:从一元管理者到多元合作者。 2、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从“地窖式”到“网络式”。 3、政府运行方式的转变:引入市场原则和方法。 4、公众福利、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平是政府创新的根本目标。 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趋势特征: 第一,从管制政府走向服务政府。 第二,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 第三,从人治走向法治。 第四,从集权走向分权。 第五,从统治走向治理。 二、我国政府管理创新面临的国际形势与国内行政环境、形势 (一)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战后50年代~80年代前半期经济国际化发展到80年代后半期进一步深化的结果,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当一国经济由封闭转向开放时,市场环境的变化使政府职能定位随之发生变化。 政治多极化 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多极化趋势无论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是发展的趋势。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大力量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决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 (二)国内行政环境与形势 国内行政环境:社会多元化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人员在国家之间的流动成为一种潮流。人员组成多元化、民俗文化多元化、宗教信仰多元化、利益集团多元化等都给我国政府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教你几种创新思维方式

教你几种创新思维方式 一、在独特中寻找创新 在广州,有人用这样的话来形容餐饮业的竞争之惨烈:每天有多少家餐馆开业,就有多少家餐馆倒闭。但近来就有一家自助火锅餐厅,以它的独特赢得了人们的青睐。该餐馆在大门口上方摆设了一辆蒸汽机车:机车轮轴不停转动,汽笛声此起彼伏,播音器不断地提示你随时上车。走进餐厅,只见两列精致的小火车各拖着26节车厢在环形轨道上缓慢行驶,车头灯时而闪亮,烟囱蒸汽徐徐冒出。顾客购买了38元一位的通往“美食天堂”的“车票”后,就可在自己的座位上挑选由火车送来的各种食物,只需在火锅里自行烹制即可。这个创意应该说是具有独特型的创新思维。 所谓独特型就是充分显示自身独有的特点和性质,表明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类型。独特型的创新思维要求在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沿袭传统的、不效法流行的观念和做法,而是独辟蹊径,形成自身的特点,走出自己的新路子,进而产生新的思维成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独特”呢? 凡事都有独特性———这是独特型的第一条思维原则。世间上所有的事物、事情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亦即独特性两方面,并且是这两方面的统一体。而独特型侧重于强调事物、事情的独特之处,力求找出各种事物、事情中的不同点,以便区别于别的事物、事情。 凡事总有特定解———这是独特型的第二条思维原则。“解”即解决问题而采用的方法、途径、道路、工具和手段等的总和。一般解只能得出一般性的思维成果,唯有特定解才能结出体现自身特点、性质的特异成果。这就是说,创新有赖于特定解,只有找到并且实施事物、事情的特定解之后,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独特型具有促进事物呈现新的发展阶段的功能。在现实世界中,事物、事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相对稳定状态,难以继续发展。唯有运用与众不同的、即独特的思想、方法和手段等进行研究,使之注入新的活力,才能突破相对稳定状态,促使事物、事情发生质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当日本人在传真机的开发和市场销售额上称雄世界时,美国人别出心裁地重点发展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连接,以独特的综合数据传输方式劈出一条新路子,使传真的方便性、多样性、普及程度、传播范围等都明显优于传统的传真机,从而把传真技术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独特型的功能还在于促使事物、事情呈现千姿百态的发展态势。独特型其实又是一种强调个性充分展示的思维方式类型,它激励人们大胆提出各种独到的新见解、新方法等。而所摈弃的只是以共性、普遍性扼杀个性、特殊性,使事物千篇一律的沉闷局面。因此,倡导独特型大有助于促进事物、事情呈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发展态势。 独特型的这些功能直接体现了人的创造力水准。创造、发明物亦即新事物、新事情,其独特性程度是衡量人的创造力高低的水准,独特性程度越高显示创造力水准也就越高。最早系统地阐述创造性思维问题的美国心理学家J〃P〃吉尔福特认为:独特性是人的创造力水准的直接体现,在创造者必须具备的各种品质中,独特性思维品质是居于首位的。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过程中,建立求异意识有助于我们确立独特型。“求异”相对于“求同”而言,它引导人们对一件事情首先是大胆地提出前所未有的、与众不同的设想、思路、方法、方案等;然后小心求证、即证实其可行性,最后确定这个“异”的设想方案。 二、以超前达到创新 鉴于地球上人口剧增,尤其是大城市人满为患,加上空气和水源污染,气候不断恶化等原因,科学家设想人类今后逐步转移到地下、海洋甚至太空居住: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从2015年发射第

世界六大海洋科研中心创新资源研究报告(DOC 88页)

世界六大海洋科研中心创新资源研究报告(DOC 88页)

世界六大海洋科研中心创新资源研究报告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俄罗斯P.P.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英国国家海洋中心、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是世界公认的六大海洋科研中心,在研发重点、资源配置、人才集聚、经费投入、项目管理、知识产权、合作交流、成果转化、机构设置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学习和借鉴。其中的优秀科学家、研发团队也将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人才引进、合作与交流的重点。 为此,青岛市科技局组织力量对世界六大海洋科研中心开展了专题研究。主要针对每个机构的基本情况、经费预算、设施配置、人员教育、机构设置、研究方向等进行了分析,基于科学引文扩展数据库(SCIE)和汤姆森路透德温特世界专利数据库(DWPI),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社会网络关系可视化方法,挖掘出了六大机构的主要科学家及研发团队,并对他们的研发方向、成果产出、影响指数和合作关系进行了分析,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一、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 (一)简介 1.基本情况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简称WHOI,是美国大西洋海岸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私立、非盈利的海洋工程教育研究机构,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其前身是1888年在伍兹霍尔建立的海洋生物研究所。1927年,美国科学院海洋学委员会开始筹建海洋研究所,根据美国科学院的建议,于1930年成立WHOI。WHOI为非盈利机构,致力于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以及海洋学科的高等教育。 2.经费预算 WHOI的全年经费预算约为两亿美元,其中来源分布如下:大部分经费来源于政府资金,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海洋与大气总署、其它美国及外国政府部门等;经费也来源于私人资金,包括WHOI基金会、私人捐献、其它基金会等;同时也有部分工业界资金,包括赞助研究和知识产权收入等。 3.设施发展 WHOI管理、操作三艘全国共用的远洋考察船:Knorr号、Atlantis号、Oceanus号。其中Knorr号(船长85米)和Atlantis号(船长83.5米)为全球级远洋大船,归属于美国海军。而Oceanus号(船长54米)为中级远洋船,归属于美国

变革时代的中国政府改革与创新

变革时代的中国政府改革与创新 摘要:政府改革是政府适应社会的变化而对政府体系的结构、功能以及行为进行调整和变革的过程。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变革和转型是中国政府改革与创新的动力。30年的政府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政府管理价值的重新确认和公共性的回归、政府职能日趋合理、政府治理结构日趋理性、政府运行机制逐步完善等方面。未来中国政府改革也面临着重建行政文化、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和结构、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和发展有效府际关系和管理、提升政府能力、建设法治政府等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关键词:社会变革;政府改革;成就与挑战 17 世纪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曾经讲过,一个缺乏能保证秩序的、有效的政府的社会,人的生活将是孤独、贪婪、残忍和短寿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曾从政治和经济互动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对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马克思在分析亚洲的经济发展时指出:“我们在一些亚洲帝国经常可以看到,农业在一个政府统治下衰败下去,而在另一个政府统治下又复兴起来。在那里收成取决于政府的好坏,正像在欧洲随时令的好坏而变化一样”。[1 ] ( P763) 在他们看来,如果政府及其权力能按照合乎规律和经济发展的方向起作用,它和经济发展之间便没有冲突,经济发展便加速。反之,政府权力也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引起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从政府现实主义的观点来看,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区别,并不在于政府形式的不同,而是在于政府治理程度,特别是政府能力大小或高低的不同。“有些国家的政府拥有一致性、一体性、合法性、组织性、高效和稳定的特点,而另一些国家的政府则缺乏这些特点”。[2 ] ( P1) 的确,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发展过程的经验表明,政府治理的能力及其有效性同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学者齐斯曼(J1 Zysman) 比较英、法、德、日、美诸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后认为,政府能力越强的国家,应付经济震荡的能力就越强,宏观调控的能力就越强,故而经济表现就越佳。[ 3 ] 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 G1Myrdal) 也指出:“尽管程度不同,所有不发达国家都属于软政权”。[ 4 ] 他同时认为,软政权的表现主要是缺乏立法和具体法律的遵守与实施,各级公务员普遍不遵从交给他的规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