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_王玉萍

我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_王玉萍

我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_王玉萍
我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_王玉萍

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统称为玉米叶斑病。) 宣威市植保植检站王怀选(一)病原 玉米大斑病的病原为大斑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大斑病菌分玉米专化型表现对玉米的专化致病性和高粱专化型表现对高粱有专化致病性。玉米大斑病菌美国报道有4个生理小种。我国已发现1号、2号和3号小种。 玉米小斑病的病原微玉蜀黍平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玉米上已发现O、T两个生理小种。T小种对有T型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有专化型,O 小种无这种专化性。 (二)症状 大小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此病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较强,可造成果穗腐烂和茎秆断折。小斑病发病稍早。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病斑扩大后纺锤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赤褐色,轮廓清楚,上有二、三层同心轮纹。病斑进一步发展时,内部略褪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大斑病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 -10 厘米,宽 1-2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大小斑病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盘)。叶片被害后,使叶绿组织受损,影响光合机能,导致减产。 (三)侵染循环 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株上(病叶为主)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存活率低:玉米大小斑病的初侵染菌源主要是上年收获后遗落在田间或玉米秸秆堆中的病残株,其次是带病种子。玉米生长季节内,遇到适宜温、湿度,越冬菌源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在叶面上有水膜条件下萌发侵入寄主,遇到适宜发病的温、湿度条件,经 5 ~ 7 天即可重新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再浸染造成病害流行。在田间,最初在植株下部叶片发病,向周围植株传播扩散(水平扩展),病株率达一定数量后,向植株上部分叶片扩展(垂

2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练习二

练习二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 1.兼性厌氧菌 2.热原质 3.细菌素 4.耐药性变异 (二)填空题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有、、和。 2.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其中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须,而自身又不能合成的是。 3.大多数细菌生长需要的最适pH为,最适生长温度为。霍乱弧菌生长需要的最适pH为,而结核分枝杆菌生长需要的最适pH为。 4.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气体主要是和。 5.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可分为、、、。 6.细菌以法进行繁殖,多数细菌繁殖一代需要分钟左右。 7.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中对人有害的有、、。10.细菌的生长曲线所示细菌的生长过程可分为、、和 四个期。细菌的各种性状均较典型的是在期。 16.细菌的变异现象主要包括、、和。 19.IMViC试验是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的四种生化反应试验,分别代表试验、 试验、试验、试验。 20.细菌的毒力变异可以表现为毒力或。 21.细菌的毒素包括和。 22.细菌的外毒素多数是由产生,细菌的内毒素多数是由产生。 23.卡介苗是用人工诱导的方法使菌失去毒力制成的生物制品,可用于预防病。(三)单项选择题 1.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不包括() A.营养物质 B.气体 C.温度 D.酸碱度 E.光线 2.细菌生长繁殖最适宜的酸碱度是() A.pH6.5~6.8 B.pH7.0~7.2 C.pH7.2~7.6 D.pH7.6~8.0 E.pH8.0~9.0 3.用于鉴别细菌对蛋白质分解能力不同的试验是() A.糖发酵试验 B.靛基质试验 C.VP试验 D.甲基红试验 E.尿素分解试验 4.某些细菌产生的只对近缘菌起杀菌作用的是() A.抗生素 B.细菌素 C.色素 D.内毒素 E.外毒素 5.下列细菌代谢产物中哪一种与输液反应有关() A.毒素 B.细菌素 C.色素 D.侵袭性酶 E.以上都不是 6.下列细菌代谢产物中哪一种与致病性无关() A.内毒素 B.细菌素 C.外毒素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9.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是() A.抗生素 B.细菌素 C.色素 D.毒素与侵袭性酶 E.维生素 10.下列哪一种物质不是细菌合成的代谢产物() A.抗生素 B.细菌素 C.色素 D.抗毒素 E.维生素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 一、发现历程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是国内外玉米上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 早在1961年,菲律宾工作者默卡多和兰蒂坎第一次提出T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易感小斑病,不过没有引起重视。 在1969年8月两位植物病理学家在爱阿华地下室贮藏收获一年的玉米中,发现了这个真菌。在1969年,这个真菌也在伊利诺和印第安纳的南部的分散地区被发现。 20世纪60年代,玉米小斑病曾在我国河北石家庄和湖北宜昌大规模暴发,导致两地玉米大幅度减产,给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引起玉米育种家的重视,开始注重抗性材料的选育。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一些抗病品种的推广,玉米小斑病在我国基本得到控制。 玉米小斑病1970年曾在美国大发生。发生地区达38个州,使玉米产量比1969年减产10拓左右。 该病近年来在日本也有发生,特别是1968年以来发病较多,受害较重,因而玉米小斑病在美国和日本均已引起重视。 国外曾发现O、T两个小种,它们对玉米的细胞质专化性、产生毒素的能力、侵染玉米的都位和症状表现等都有明显的不同。O小种在国内外各地普遍存在,而T小种目前主要发现在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上,分布不广。 我国主要是O小种,有无T小种目前尚未明确,但有些为害只穗、苞叶和花丝的小斑病菌,有类似T小种的反应,需尽快查清。随着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推广,这是一个急待弄清的问题。我国各地小斑病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正在研究之中。 二、病原菌 玉米小斑病的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 (Nisikado et Miyake) Shoem.,异名为Helminthosporium maydis N. et . M.和Drechslera maydis (N. et M) Subram & Jain]侵染所引起。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的异旋腔孢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异名为(Oph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偶有在叶鞘和叶枕处产生,但不常见。无性态分生孢子梗单生或多根丛生,褐色,直或曲膝状,具隔膜,大小为80~156×5~10微米,基细胞膨大。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倒棍棒状,或弯月型,褐色,中部稍宽,端细胞钝圆形,脐点明显,凹入基细胞内,具3~10隔膜,以8个居多,大小为55~140×5~17微米,萌发时从两端长出芽管。玉米小斑病菌存在明显生理分化现象,1970年美国玉米小斑病大流行时,将病菌划分为T和O两个生理小种。我国小斑病菌则划分为16个生理小种。小斑病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温为23~25℃。在水滴中,分生孢子在24℃条件下1小时就可萌发,4小时后的萌发率达90%以上。 三、病症 玉米叶、叶鞘、苞叶都可被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抽雄至灌浆期发病严重。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浸状,在严重发病的植株上,布满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颜色不一的病斑。病斑大者达3公分左右,小者呈点状,大小一般为(10~15)mm×f3~4)mm;病斑形状有椭圆形、长方形、纺锤形及不规则形;病斑的颜色从淡黄色至褐色边缘色泽较深。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抽雄至灌浆期发病严重。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浸状,。

玉米大小斑病发生与防治

玉米大小斑病发生与防治 时间:2013-4-16 14:15:00 来源:- 一、玉米大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以玉米抽雄后发病重。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和包叶。病原为真菌性病害, 二、发生规律:椭圆形或近长方形,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分生孢子在23—25℃时最易产生,在适温的条件下,如再有充足的水分(降雨)则病势迅速发展,很容易导致大流行。7-8月温度适宜小斑病的发生流行,玉米也正处在拔节出穗阶段,如果降雨天数多,田间相对湿度高,则往往引起玉米小斑病的严重发生。玉米连茬种植、施肥不足,特别是抽雄后脱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播种过迟均利于发病。 三、防止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控制菌源,去除老叶增施磷肥,加强管理。 3、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每亩用药50~70kg,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玉米螟防治技术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为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以上,其中玉米为害最重。每年可造成产量损失5一15%。 一危害特点 玉米螟以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初孵幼虫为害玉米嫩叶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玉米打包时幼虫集中在苞叶或雄穗包内咬食雄穗;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幼虫虫龄已大,大量幼虫到雌穗上为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低,在虫蛀处易被风吹折断,形成早枯和瘪粒,减产很大。 二形态特征 1成虫:玉米螟成虫体长13一15毫米,体黄色(雌)或黄褐色(雄)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 2 卵:玉米螟卵块由20一60卵粒呈不规则鱼鳞状排列,单粒卵椭圆形扁平,出产时乳白色(似蜡滴)渐变淡黄色,虫卵孵化前中央有黑点(俗称黑头卵)。 3幼虫:玉米螟幼虫初孵时体长1.5毫米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一30毫米头壳棕黑色,体污白色,体背毛片明显。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 1、下列与细菌动力观察有关的是() A.压滴法标本观测 B.鞭毛染色 C.半固体穿刺 D.革兰染色 E.悬滴标本镜检 2、下列微生物中,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真菌 B.细菌 C.支原体 D.立克次体 E.病毒 3、马拉色菌毛囊炎主要皮损形态为() A.毛囊性圆形小红斑 B.毛囊性半球形小丘疹 C.毛囊性小脓疱 D.粉刺 E.瘢痕

4、检查鸡胚内病毒繁殖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以下不属于直接方法的是() A.鸡胚死亡 B.鸡胚特殊损害 C.鸡胚生长迟缓 D.绒毛尿囊膜形成痘疱 E.血凝实验 5、花斑癣致病菌培养,正确的描述是() A.人工不能体外培养 B.一般接种在沙氏培养基 C.需用含橄榄油的专门培养基 D.需用皮肤癣菌选择培养基 E.需用玉米吐温培养基 6、普通型流脑用磺胺嘧啶治疗1天,第2天临床病症无改善,出现颅高压,主要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改用青霉素加氯霉素 B.加强脱水治疗 C.肝素应用 D.加用激素

E.腰穿放脑脊液 7、慢性寄生虫感染时,人体内Ig升高显著的是() A.IgG B.IgA C.IgE D.IgM E.IgD 8、编码细菌毒力的质粒是() A.R质粒 B.Col质粒 C.F质粒 D.K质粒 E.Vi质粒 9、下列哪种病毒可引起人类口唇疱疹() A.单纯疱疹病毒1型 B.单纯疱疹病毒2型 C.人疱疹病毒3型 D.人疱疹病毒4型 E.人疱疹病毒5型

10、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A.细胞壁 B.细胞膜 C.鞭毛 D.细胞质 E.核质 11、编码性菌毛的质粒是() A.R质粒 B.Col质粒 C.F质粒 D.K质粒 E.Vi质粒 12、孕妇感染后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鼻病毒 C.麻疹病毒 D.冠状病毒 E.风疹病毒

玉米病害大全 高清

玉米病害大全高清玉米大斑病

简介英文名 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 异名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 病原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玉米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 Leonard & Suggs,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有性态。 寄主玉米。 危害为害较重的玉米病害。 分布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发病叶片初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长5~10厘米,宽1.0~1.5厘米,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融合纵裂,叶片枯死。(1)形态:①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3根束生,从气孔抽出,不分枝,褐色,正直或膝曲状,基细胞较大,具2~8个隔膜,顶生色较淡,大小(35~160)微米×(6~11)微米。②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基细胞尖锥形,具2~7个隔膜,大小(45~126)微米×(15~24)微米,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2)特性:本病菌与高粱大斑病病菌是同1个种1个不同的生理专化型。高粱专化型不侵染玉米,但玉米专化型能侵染高粱。病原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随病残体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 (1)环境: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对孢子形成、

玉米大斑病及防治方法

玉米大斑病及防治方法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主要以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等温度较低地区以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 一、症状 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感染大斑病,但在自然条件下,苗期很少发病。到玉米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病情逐渐加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叶鞘和苞叶。受害叶片初呈水渍状青灰色小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成中央为黄褐色或青灰色,边缘为暗褐色的棱形斑。抗病品种只发生淡黄色小点或黄白色病斑,感病品种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连片,导致叶片桔黄坏死。潮湿时病斑上还可产生大量的黑色霉层,严重时在叶鞘、苞叶、雌花柱头和雄花颖苞上也能产生黑色霉层。该病一般是下部叶片先发病,再由下向上发展,干旱年份也有中上部叶片先发病的。在气候湿润和田间密度较大的情况下,病害发展较快,一个月左右即可使整株叶片枯死。 二、病原 玉米大斑病病原菌是一种蠕泡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丛梗孢目,暗色孢科。玉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青褐色,单生或2~6根束生,褐色不分枝,直立或膝状弯曲,基细胞较大,顶端色淡,2~8个隔膜。分生孢子呈校形或长梭形,顶端细胞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脐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有2~7个隔膜。分生孢子尺度,形状常因环境条件、营养条件或危害部位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此病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产生有性世代,但在培养基上可产生子囊壳。成熟的子囊壳为果黑色,呈椭圆形或圆形,外层由黑褐色拟薄壁组织组成。子囊圆柱形或棍棒形,有短柄。子囊孢子无色透明,成熟呈褐色,近校形,直或略弯曲,多为3个隔膜,隔膜处缢缩。 玉米大斑病菌存在生理专化现象,具有不同的生理小种,目前据美国报道已有4个,即1号、2号、3号和4号小种。1号小种主要侵害水平抗性的多基因型玉米品种,产生萎蔫斑,在Ht1单基因抗性品种上则只产生退绿斑;2号小种在这些品种上均产生萎蔫斑。我国现已发现1号、2号和3号小种。 三、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病残组织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种子也可带菌。当玉米植株受到侵染后,经10多天就可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和叶片相互摩擦接触传播进行再侵染。玉米大斑病的流行主要取决于玉米感病品种的感病程度,但与环境条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0~25度,相对湿度为90%以上。在气温高于25度或低于15度,相对湿度小于60%时,则病害的发展受到抑制。一般情况下,平川水地较山旱地发病重,连作较倒茬发病重,多雨年份较干旱年份发病重,种植密度大的比密度小的发病重,土地瘠薄者较土地肥沃者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我国生产上使用的普通玉米品种大多为高抗类型,但特用玉米品种间抗性差异较大,因此选用品种必须经过严格的抗病鉴定方可大面积使用。 2、消灭初侵染源。玉米收获后要及时翻耕,将遗留田间的病株残体翻入土中,以加速腐烂分解。并将秸秆集中经高温发酵,使其充分腐熟后,再用作肥料。未作处理的秸秆在第二年玉米播种前应烧毁或是封存。 3、改进栽培技术。实行轮作、间作,增施肥料,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掌握适宜的灌水量及次数等。保持玉米田间通风透光好,干、湿度适宜的良好生态环境。 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防治2~3次即可收到良好效果。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Corn Curvalaria Leaf Spot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又称黄斑病、拟眼斑病、黑霉病,过去一直危害很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黄早4为亲本玉米杂交种的扩大种植,该病日趋严重,目前已成为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吉林、北京、天津等玉米主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1994年北京种植西玉3号,发生弯孢霉叶斑病,减产20%~30%;1996年辽宁绥中县,1.8万公顷玉米发生弯孢霉叶斑病,减产粮食800万kg。弯孢霉叶斑病在玉米抽雄后扩展蔓延迅速,严重植株,叶片布满病斑,甚至干枯,对产量影响很大。 症状 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和苞叶。病斑初为水浸状或淡黄色半透明小点,之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形状和大小因品种抗性分为3类:①抗病型病斑(R):病斑小,1~2mm,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苍白色或淡褐色,边缘无褐色环带或环带很细,最外围具狭细的半透明晕圈,以唐玉5为典型代表;②中间型病斑(M):病斑小,1~2mm,圆形、椭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中央苍白色或淡褐色,边缘有较明显的褐色环带,最外围具明显的褪绿晕圈,以E28为典型代表;③感病型病斑(S):病斑较大,长2~5mm,宽1~2mm,圆形、椭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中央苍白色或黄褐色有较宽的褐色环带,最外围具较宽的半透明黄色晕圈,有时多个斑点可沿叶脉纵向汇合而形成大斑,最大的可达10mm,甚至整叶枯死。潮湿条件下,病斑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有时极易与玉米灰斑病混淆。前者病斑黄色,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扩展常受叶脉限制;后者病斑灰色,多为长条状,病斑扩展一般不受叶脉限制。 病原 病原为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 和不等弯孢霉C.inaeguacis, 属半知菌亚门弯孢霉属。分生 图3-4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 1.分生孢子梗2分生孢子

玉米病害大全 高清详解

玉米大斑病

简介 英文名 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 异名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 病原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玉米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 Leonard & Suggs,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有性态。 寄主玉米。 危害为害较重的玉米病害。 分布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发病叶片初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棱形

或长纺锤形大斑,长5~10厘米,宽1.0~1.5厘米,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融合纵裂,叶片枯死。 病原物 (1)形态:①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3根束生,从气孔抽出,不分枝,褐色,正直或膝曲状,基细胞较大,具2~8个隔膜,顶生色较淡,大小(35~160)微米×(6~11)微米。②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基细胞尖锥形,具2~7个隔膜,大小(45~126)微米×(15~24)微米,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2)特性:本病菌与高粱大斑病病菌是同1个种1个不同的生理专化型。高粱专化型不侵染玉米,但玉米专化型能侵染高粱。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随病残体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发生因素 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 (1)环境: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对孢子形成、萌发、侵染有利,所以中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大斑病流行。在北方玉米产区,6~7月降雨量均超过80毫米,雨日较多,加之8月份雨量适中,病情发展严重。 (2)栽培:①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②单种玉米因其前期光照条件好,个体健壮,对大斑病的抵抗能力明显高于套种玉米。③连作地、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以及田间密度高、郁闭、通风不良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搭配种植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在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混合发生区,应选用能兼抗几种病害的多抗性品种。②玉米秸杆不要堆放田头,提倡高温堆肥,并进行深翻冬灌。③轮作倒茬,避免重茬,减少病菌在田间积累。④适当早播,培育壮苗,注意肥水管理,氮磷搭配使用,增强植株抗病能力。⑤早期摘除下部病叶,也可减轻发病。⑥玉米收获以后,彻底清除田内外病残组织,消灭侵染来源。 (2)药剂防治: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50%好速净WP 1 000倍液,或80%速克净WP 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WP 600倍液,或75%百菌清WP 300倍液,或25%苯菌灵EC 800倍液,或40%克瘟散EC 800~1 0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 玉米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的防控措施

玉米大斑病的防控措施 [摘要]玉米在我国粮食种类中拥有很高的地位,主要是因为玉米影响着我国 的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已成为制约我国玉米生 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本项研究进行了玉米大斑病发生情况的调查,获得相应的数据。本研 究进行了玉米大斑病化学防治及玉米栽培模式与大斑病发生关系的相关试验。体现出栽培 模式可以影响玉米大斑病的发生、降低玉米大斑病的田间发病程度。为防治玉米大斑病提 供科学的方法与技术,为广大学者以及农民朋友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27-0260-01 前言: 玉米的种植随着时代发展已经遍布到了全世界,被全世界人们种植,成为在小麦、水稻后的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被人们大量用于粮食,饲料以及工业原料等方面。中国玉 米的种植总面积仅次于美国。玉米病害的威胁,会造成玉米品质与产量上的下降,不仅给 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国家留下了巨大的粮食安全隐患。综上,玉米的安全生 产联系着全国的粮食安全,所以研究玉米病害是非常有必要的。玉米大斑病在发病范围广,程度重,如何对玉米大斑病进行有效的防治也是农业工作者的重点工作。玉米大斑病病害 的防治方法可分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在于改变一些耕作的模式, 应用科学的田间管理等;化学防治主要是要正确科学的施用化学农药;生物防治主要是运用 相关细菌等对病原体进行抑制作用。 1.玉米大斑病的相关内容 1.1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及危害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时间比较灵活,在整个生长期都可以发生。特别是生长中后期 抽穗以后生长时期陆续严重发生,会主要呈现出两种症状:一种症状是萎蔫斑:在病害 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椭圆形、黄色或青灰色水浸状小斑点。随后斑点一路随着叶脉迅 速扩大,形成灰绿色至黄褐色各种面积的长梭状萎蔫斑。如果田间湿度大,则病斑的表面 生有一层灰黑色霉状生物,这就是病菌的分生抱子梗和分生抱子,是田间常见的典型症状 的第一种。第二种症状是褪绿斑:会从发病初期的小斑点逐渐沿着叶脉延长并稍微扩大。 后期的病斑中央会出现褐色的坏死斑,而且坏死部位几乎不产生霉状物。病害的表现一般 为损坏叶片,严重时也能为害苞叶和叶鞘。 1.2 玉米大斑病防控技术实验设计 首先需要进行试验区的建立,此项目需要记录试验区的气候、温度、降雨量、土 壤物质含量等自然方面的数据,选用合适的玉米种子(可以一定程度上感染玉米大斑病而 且能够较容易被治愈),进行常规的垄作(即每垄间距为60-70厘米),进行一般的生产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4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遗传与变异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生命特征,细菌也不例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中生长繁殖,通过DNA的复制,将亲代的各种性状稳定地传给子代,使种属 保持原有的性状,这就是细菌的遗传(heredity)。而变异(variation)是指在细 菌繁殖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细菌的遗传物质本身发生改变,导致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发生相应的变化。变异可使细菌产生新变种,变种的新特性靠遗传得以巩固,并使物种得以发展与进化。 细菌细胞在某一特定时间表现出来的生物学性状称为表型(phenotype), 这些性状不仅取决于细菌的基因组(基因型,genotype),还与环境密切相关。针对环境的变化,细菌某些基因的表达在转录、翻译水平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从 而使细菌的生物学形状发生了变化,这称为表型变异(phenotypic variation)。例 如鼠疫耶氏菌有毒株含有一个大质粒pYV,是该细菌产生毒力的重要因素,但其表达在环境温度为25℃时被抑制,而37℃低钙条件则诱导其表达。又如,将有鞭毛的普通变形杆菌点种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细菌呈迁徙生长,若将此菌点种在含0.1%石碳酸的培养基上,细菌产生鞭毛的能力被抑制,只能在点种处 形成不向外扩展的单个菌落,此变异是可逆的。这种变异与基因型突变(genotypic mutation)不同:基因型突变是可以遗传的,不受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而表型变异是可逆的,并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表型变异不属于突变的范畴。 第一节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细菌基因组 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遗传信息由DNA构成的特定基因来传递。细菌的基因组是指由细菌染色体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所携带基因的总称。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包括质粒、转座子和前噬菌体。 (一)细菌染色体 细菌的染色体大都为双链DNA分子组成的封闭的环,缺乏组蛋白,外无核膜包围,长度从250μm到35000μm不等,包含580kb至超过4600kb的DNA。以大肠埃希菌K12为例,染色体长1300~2000μm,约为菌细胞长的1000倍,在菌体内高度盘旋缠绕成丝团状。染色体DNA的分子量为3×109左右,大小约4700kb,整个染色体含约4300个基因,现已知编码功能的基因2000多个,主要编码酶类及其他结构蛋白。细菌DNA结构除了常见环状结构以外,还有线状的结构,如伯氏疏螺旋体细胞具多条线状染色体。还有一些细菌的染色体有两条或者多条,如钩端螺旋体有两条环状的染色体。土壤农杆菌(A.tumefacie ns)有一条线性染色体和一个环状染色体。 近年来随着对大量细菌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对细菌基因结构的认识也越来

玉米大斑病菌遗传分化与致病的分子基础

玉米大斑病菌遗传分化与致病的分子基础 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项目完成单位:河北农业大学(董金皋) 玉米大斑病是世界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某些地区特别是春玉米产区,大斑病已成为威胁玉米生产的第一大病害,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为大斑病菌,研究表明,该病菌是一种极易发生变异的病原微生物,但目前对其产生变异的原因尚不清楚。 本成果一方面以我国不同玉米产区的大斑病菌资源为基础,系统分析当前病菌遗传多样性现状和小种消长规律,明确病菌遗传变异的分子基础、毒素产生和调控的分子机制;另一方面,以研究病菌遗传多样性与致病性相互关系的分子机理为主线,着力解决植物病原真菌病害防治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完善病害防治体系,探讨病害防治的新方法、新途径。 理论学说创新程度和发现点 1.理论创新 提出了植物病原真菌遗传变异的新观点。我国玉米大斑病菌群体中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病菌的有性杂交是产生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而交配型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该地区的病菌变异频率和小种的组成与分布。 对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机理作出了4种新解释。MAPK信号途径参与HT-毒素活性的调控;病菌的交配型与小种类别和致病

性无关;超级小种的产生源于不同小种间的有性杂交;HT-毒素组分的多样性源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了现代植物病理学理论。 2.科学发现 首次发现了123N超级小种、MAT12两性交配型菌株、足量8个子囊孢子的子囊,为研究抗性遗传、培育抗病品种和指导玉米品种合理布局奠定了理论基础。 3.技术创新 首创了获得足量8个子囊孢子子囊的诱导方法和快速区分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的分子检测技术,为研究真菌的分子进化和遗传变异提供了有效途径。 主要论文发表情况及引用情况 本成果共发表论文37篇,其中2篇论文登录在Nature网站上(Nature Cell Research),3篇被SCI索引,2篇被RPP 索引;7篇被AGRIS收录;5篇被CABI收录。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内外30多个单位正面引用近50余次。论文创新性内容已被编录国家面向21世纪教材和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培养了一批本学科的学术骨干,带动了本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本成果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已通过初审。 对推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及分支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

玉米大小叶斑病的防治

玉米大小叶斑病的防治 症状与侵染循环 玉米大斑病,目前国内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以东北、华北北部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者减产50%左右。大斑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苗期很少发生,后期逐渐加重,发病叶片上形成梭形大斑,病斑黄褐色或青灰色,中部色浅,边缘色深,长5~10厘米、宽1.2~1.5厘米,严重时几个病斑互相连接,叶片提早枯死。 玉米小斑病,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发生较重,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时减产70%左右。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后期发生较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偶而也危害叶鞘、包叶和子粒。病斑小,表现为3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病斑为椭圆形,中央黄褐色、边缘紫色或深褐色,空气湿度高时,病斑表面生灰褐色稀疏霉层,后病叶变黄枯死。 第二种类型,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较大,中央灰褐色或浅黄色,一般无明显边缘,后期稍显轮纹,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表面生灰褐色霉层。叶片病斑数量多时,很快萎蔫枯死。

第三种类型,叶片上形成黄褐色坏死小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表面霉层极少,叶鞘和包叶病斑较大,呈纺锤形,表面密生灰黑色霉层。果穗受害生灰黑色霉层,严重时果穗腐烂。 玉米大小叶斑病的发生与流行,与气候条件、品种抗性、管理水平及立地条件关系密切。空气湿度高、温度适宜时发病重,品种抗性差者发病重,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粘重、施肥不足都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A、选用抗病品种,注意与其他作物轮作,轮作面积越大越好。 B、播种时每20公斤种子,用25克“天达种宝”+2.5%适乐时100毫升,兑水375克拌种,阴干后播种,切勿闷种。 C、注意增施有机肥料,增施磷钾肥、锌肥和生物菌肥,追施足量氮肥,保障玉米植株健壮,提高抗病性能。 D、玉米3~4叶时喷洒600倍“天达壮苗灵”+6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7~10叶时,喷洒600倍“天达粮宝”+600倍70%代森锰锌、或600倍“天达粮宝”+800倍72%杜邦克露药液,每7天1次,

玉米大斑病

中文名称:玉米大斑病 英文名称: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 中文别名: 拉丁学名: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Pass. 为害作物:玉米 为害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还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不产生孢子或极少产生孢子。 病原菌形态特征:病斑上产生的灰黑色霉层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如果病斑上霉层不明显,可采用保湿法促其产孢。方法是:以湿润的滤纸铺于玻璃培养皿内,剪取有新鲜病斑的叶片段平放在滤纸上,再以培养皿盖严,l一2天后即可看到病斑上有霉层产生。分生孢子梗单生或数个成束,不分枝,青褐色,分生孢子着生于孢子梗顶端,淡青褐色,梭形或长梭形,直立或向一边稍弯,有多个分隔,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以外 分类属性: 分布区域:全国玉米产区 发病特点: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附着的分生孢子均可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田间始见病斑时间:在华北地区,春玉米6月上旬,夏玉米7月中旬。由于气候条件与玉米感病阶段吐丝灌浆期相吻合,夏玉米病情发展快,受害重。发病条件(1)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70年代由于感病玉米杂交种大面积种植,在一些地区造成大斑病流行,损失严重。(2)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3)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对孢子形成、萌发、侵染有利,所以中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大斑病流行。在北方玉米产区,6~7月降雨量均超过80毫米,雨日较多,加之8月份雨量适中,病情发展严重。流行动态: 防治方法: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重施药保护等综合措施 1.选用抗耐病品种兼抗大小斑病的玉米杂交种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深翻病残株,消灭菌源;作燃料用的玉米秸杆,开春后及早处理完,并可兼治玉米螟;病残体作堆肥要充分腐熟,秸杆肥最好不要在玉米地施用。 3.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夏玉米早播可减轻发病;与小麦、花、生甘薯套种,宽窄行种植;合理灌溉,洼地注意田间排水。 4.喷药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后,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时,开始喷药。防效好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喷雾。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常用药剂:多菌灵敌菌灵代森锰锌克瘟散

玉米叶部常见病害合集

玉米叶部常见病害合集01 玉米大斑病

最明显特征为在叶片上形成梭状病斑,病斑先是在下部叶片出现,而后向上逐渐扩展为灰褐色或黄褐色斑点,后期病斑纵裂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形状较大的不规则枯斑,某些抗病品种上的病斑纵向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 属于中温高湿型病害,连续阴雨时多发,防治药剂可选择苯甲溴菌腈、嘧菌酯·丙环唑(扬彩)、氟硅唑咪鲜胺、多·锰锌、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等。 02 玉米小斑病

感病品种的病斑较大,呈椭圆形或纺锤形,黄褐色,不受叶脉限制,病健交界不太明显,后期有轮纹;抗性品种病斑较小,边缘有黄晕,坏死

状。 该病在水分充足或高温条件下,病情迅速扩展,常与大斑病等混发,防治药剂可选择赢极(75%肟菌·戊唑醇干悬浮剂)、百菌清、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等。 03 玉米圆斑病 危害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后扩大圆形微具轮纹,病斑中部浅褐色,边缘褐色,外围生黄绿色晕圈,病斑表面生黑色霉层。 最适发病温度为25~30℃,7~8月田间多雨时,易造成该病的发生和流行,防治药剂可选择氟硅唑、代森锰锌、三唑酮等。 04

玉米灰斑病 发病早期,坏死的病斑较小,呈淡褐色,因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后期多呈矩形或长条状;湿度大时,病斑两面生灰色霉层,并以叶背居多。 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气温较低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防治药剂可选择丙环唑、异菌脲、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05 玉米弯孢叶斑病

初期叶片呈现淡黄色褪绿状的半透明小斑点,后扩展为椭圆形、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的黄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间为黄白色,边缘为暗褐色,最外层有明显的褪绿晕圈,高湿田间下可生黑色霉状物。 该病属于高温高湿型病害,玉米拔节、抽雄期时发病较重,药剂可选择代森锰锌、氟硅唑、腐霉利等。 06 玉米褐斑病

玉米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2012

玉米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2012-5-9 09:26玉米病害图谱及防治方法 玉米种病害症状及防治(附图片)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Bipolaris maydis)是全世界玉米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我国夏玉米区病重于春玉米,大流行年份可造成较大损失。 症状: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造成较大的损失。以抽雄、灌浆期发病看。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浸状,后变

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呈椭圆形、近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为10~15毫米·3~4毫米,有时病斑可见2~3个同心轮纹。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在翌年温度比较适宜的5、6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春玉米收获后遗留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在春、夏玉米混种区,夏玉米总是比春玉米发病重。华北地区7~8月份气温达25℃以上最适于该病流行,这期间若降雨日多、雨量多、温度大,小斑病会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①推广种植中单2号、豫玉11号、豫玉34、丹玉13及掖单系统杂交种等 抗病高产品种,可有效减轻小斑病的发生为害。②加强栽培管理,在拔节及抽穗期追施复合肥,促进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③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100~120倍液喷雾。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也叫条斑病。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以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等温度较低地区以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在大发生年份,感病品种减产50%左右。 症状:本病以浸染叶片为主,也浸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青色病斑,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大的可达15~20厘米·1~3厘米。温度高时,病斑在叶正反两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能结合连片,使植株早期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外越冬。田间传播发病的初次浸染菌源,主要来自玉米秸秆上越冬病组织重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适宜于发病的温度为20~25℃,超过28℃对病害有抑制作用。中国北方各地6~8月份气温大多处于发病适温范围,因此这3个月的降雨天数和降雨量是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然而,凡田间病斑出现较晚的年份,不论后期气候冬条件如何,大斑病的发生都不会太重。 防治方法:①种植杭病品种如郑单14、豫玉34、丹玉13中单2号等。②清除田间 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③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④化学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玉米雄花期喷1~2次,每隔10~15天喷1次。

玉米叶斑病发生流行原因及防治

玉米叶斑病发生流行原因及防治 作者:李丽坤 来源:《云南农业》 2019年第8期 李丽坤 摘?要:玉米是西盟县种植面积比较大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玉米叶斑病逐渐扩大蔓延,已成为制约全县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玉米叶斑病发生原因,并 提出防治措施,旨在降低种植户损失。 关键词:玉米叶斑病;原因分析;防治对策 西盟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普洱市西南部,总面积1353.57 km2,全县辖5镇2乡,总人 口95 994人,境内100%为山区,地形复杂,年降水量丰富,日照适中,气候温和湿润,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暖如春”的特点,适宜于玉米等作物生长,玉米是西盟县主要 粮食作物之一,全县常年播种面积达8000 hm2,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玉米叶斑病有逐年加 重的现象和趋势,严重影响了全县玉米产量,同时也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1 为害情况 玉米大小斑病、灰斑病、锈病常常混合发生,以大小斑病为主,发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前期大小斑病、锈病发生为主,后期灰斑病发生较重,灰斑病重于大小斑病。7 ~ 9月份正是 西盟县降雨量最多、最集中的时期,又是高温高湿季节,适于玉米叶斑病发生流行,此期为发 生为害高峰期。 2018年全县种植玉米面积7870 hm2,发生面积4810 hm2,其中玉米大斑病3890 hm2,玉 米小斑病270 hm2,玉米灰斑病210 hm2,玉米锈病发生440 hm2,综合防治4870 hm2,其中玉米大斑病防治4090 hm2,玉米小斑病防治280 hm2,玉米灰斑病防治290 hm2,玉米锈病防治210hm2,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101.2%,挽回玉米损失191.12万kg,每公顷挽回损失121.7kg。 2 原因分析 2.1 耕作制度 由于西盟县玉米种植面积大而广,种植历史悠久,大多数玉米地块连续种植,田间病原物 逐年积累,遇到适合的气候条件,造成病害暴发流行。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很大差异,同一 品种在不同海拔地区种植、不同生育期发病程度也均有较大差异,老品种和种植时间长的品种 发病较重,杂交种与种植时间短的品种发病较轻,栽培管理差的田块重于栽培水平高的田块, 山区、半山区玉米种植区域重于坝区。 2.2 肥水管理水平低下 多年以来,西盟县广大农户在玉米种植上普遍存在重施氮肥,而磷肥、钾肥用量少,致使 玉米植株抗逆性差,容易发病。农户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意识淡薄,很少防治,甚至不防治, 致使该病害未能得到及时有效防治。由于西盟县地处山区,玉米种植水平低,偏施氮肥,有机 肥少或不施,导致植株抗逆性低,加之玉米植株高大,又种在山地坡地上,人工施药困难,大 部分农户没有防治玉米病害的习惯,因而发病流行面积逐年增大。 2.3 初始菌源的不断积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