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成人学习原则在科室业务学习中的应用

成人学习原则在科室业务学习中的应用

成人学习原则在科室业务学习中的应用
成人学习原则在科室业务学习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学历来十分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报导神大论》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科。”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 1、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 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要提高正气,关键要增强。《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精神的调摄、身体的锻炼、饮食起居护理、避免过度和适当的药物预防等方面。 ① 调摄精神。中医认为精神神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如过喜伤心、暴努伤肝、过思伤脾、恐惧伤肾等。在疾病过程中,情绪波动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均可导致疾病恶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使气机通畅,气血和平,有利于疾病康复。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的:“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做好情志护理,保持精神上安定清静愉快,对提高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 加强身体锻炼。汉代医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创造了“五禽戏”。说明经常进行身体锻炼,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慢性疾病,通过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也有助于关节流利、气机通畅,达到早日康复。

③ 生活起居护理。要保持身体,精神充沛,益寿延年,就应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的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等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的:“亡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④ 药物预防。《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预防疾病的记载。早在明清时代,人痘接种法已得到推广。还有用苍术、雄黄等烟熏以消毒防病等。近年来中草药预防疾病有了很大发展,取得很好效果。如用贯众、板蓝根或大青叶预防,用茵陈、栀子等预防,马齿苋预防痢疾等。 (2)防止病邪的侵害:要做好未病先防除了采用以上四方面措施外,还应防止病邪的侵害,因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如讲究卫生,防止水源、和环境的污染;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应“避其毒气”;对生活起居方面,应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等,都是防止病邪侵害的有效方法。 2、既病防变做好未病先防是预防疾病积极而理想的措施。但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果断采取一切护理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 (1)在疾病尚未明确诊断时,护理人员要加强观察,通过病员出现的症状、体征及期有关情况的综合分析,为医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防止疾病的发展。 (2)捕捉并发症的先兆,防止疾病传变。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可出现病情突变或并发症发生。如高热病人出现热极动风或邪热内陷心包的抽风或昏迷等。若护理人员能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可挽回逆势,使病员转危为安。 (3)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则和途径,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医学源流论》中说:“……是故传经之邪,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金匮

(完整word版)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正治与正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 “逆治逆护法”。 2.反治与反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 3.热因热用:用温热药、温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4.寒因寒用:用寒凉药、寒凉护法,治护寒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5.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症状的护法。 6.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 7.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症证,应该使用相同的护法。 8.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证,应该使用不同的护法。 9.未病先防:使之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10.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早诊断、早诊断,以防止疾病的发展 及传变。 11.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 使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12.吐法:亦称涌吐法。是指通过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 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13.温法:亦称温阳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 血脉和的一种方法。 14.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 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15.药熨法:是将中药用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炒热,装入布袋内,在患处或特定穴位来回移动 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作用,已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6.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体表的一种部位或腧 穴进行烧灼熏烤,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17.拔罐法:又称“吸筒法”,是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 罐或筒吸附于腧穴部位皮肤上或应拔部位,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产生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简答题 1、煎药加水方法 1)第一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cm 2)第二煎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2-3cm为准加水方法是按平均每1g药加水10ml计算出该方的需水量一般第一煎将总水量的70%加入,第二煎加入剩余的30%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在煎药过程中频频加水 2、中草药中毒 1)立即停止接触服用有毒药物 2)尽快清除毒物 3)解毒:催吐:口服有毒药物2-3h;洗胃;导泻中毒超过6h 4)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泄

中医护理学基础100题

五禽戏的创立者华佗 被称为刚脏的是肝 下列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足阙阴与足少阳经 五化中,属于火的是长 治疗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 恢复其相对平衡 失眠兼见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者,多为心肾不交 “阳胜则阴病”,用下列那种理论解释为宜阴阳消长平衡 下列不属于津液范畴的是痰饮 脾的生理功能有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产生各种变化 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 泻南补北法是指泻心补肾法 七情致病的特点有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 机/情志变化与病势相关 经络的主要组成部分十二经脉 目睛斜视多为肝风内动 与血液正常运行有关的因素有脉管的完整性/气的推动/气 的固摄/心肝脾等脏的功能/ 血液自身清浊 诊寸口脉,右寸候肺 与血液生成无关的是自然界清气 期的生理功能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 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是脾 在液为唾的脏是肾 属于六腑的有胆/胃/三焦/膀胱 数脉的主病是热证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

滞,主用/其性收引 湿证患者面色多表现为黄色 格阴的本质是真热假寒 过度安逸易导致的病理变化是气血运行不畅 均属于肝系统的是胆/筋/目/爪 脾在体合肉 下列哪项症状属于假神面赤如妆 神识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称为谵语 行气利水并用治水肿的依据是气能行津 与肺相表里的六腑是大肠 被称为百病之长的六淫邪气是风邪 呕吐清水痰涎,多属痰饮 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血 具有主决断的脏腑是胆 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腻,主病是痰饮证 五行制化关系中,异常的是相乘/相侮 宗气的盛衰可诊察虚里穴 潮热多见于阳明实证/湿温病/阴虚 证 卫气的生理功能是防御、温煦、调控 人体组织结构中,属于阳的是六腑 大实有羸状是指真实假虚 望络脉通用的年龄是3岁内 灰黑苔主病是热极或寒极 瘀血疼痛的性质多是刺痛 肝主流泄的功能体現在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 行/调解情志/促进肠胃 运化 性质精纯, 灌注于脉中之气是营气 水火既济概括的是哪两个脏腑的关系心与肾

科室业务培训管理

科室业务培训管理目录 一、科室业务培训管理小组及职责 二、业务培训相关制度 三、年度业务培训计划 四、业务培训记录 1月份:月培训内容 签到表 :成绩单 2月份:月培训内容 签到表 :成绩单 ……………………………………………………… 五、业务培训分析总结 六、主管部门督导检查、科室自查表 七、考试题(每位考试人的试题)按时间顺序排列

一、科室业务培训管理小组及职责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科室业务培训管理小组职责: 1.制定年度科室业务学习、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计 划、培训目标。确定重点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参 加培训人员。 2.具体安排培训时间、地点、讲课人,及时通知科室人员参加培训。 3.按照考核计划,确定考核具体内容、方式,严格考核纪律。 4.严格监督培训及考核计划落实情况,并及时听取科室人员对培训及考核内容、方法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 5.对考核不合格人员,需强化培训,确保其达到本年度培训要求、通过考核。 工作计划及方案:

二、业务培训相关制度 1、业务学习制度 2、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制度

业务学习制度 一、临床、医技科室的业务学习,一般以科室为单位进行组织,原则上每周一次或每月2次。具体时间根据各科室具体情况进行安排,但要报主管单位或部门,以备检查落实。 二、各科的业务学习计划及执行情况包括学习内容、地点、主持人应详细登记在科室工作手册上,医务科定期检查并抽查个人学习笔记,根据各科执行情况记分。 三、全院的业务学习由主管职能科室统一安排,被安排讲课的老师认真备课,因故不能讲课,要提前一周通知主管科室。 四、参加业务学习要进行签到,并参加相应的考核,考核资料要进行留存,列入技术档案,作为外出进修、学习、晋级、晋升和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解中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护理奠定基础;同时为培养有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表1.1 -1 课程定位表 本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课程,考试课课程。 2. 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高职办学特色;使学生全面掌握或理解藏象、辨证、诊法、经络、腧穴等内容,能适应县级以上、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的高素质、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本课程贯穿着职业素质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能正确解释中医的名词术语。 2.能解释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的异同,熟悉理解中医各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4.能解释理解人体的必需物质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关系。 5.能解释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的分布规律;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6.能解释中药的四气五味概念和作用。 7.能用八纲进行辨证 2.2 能力目标 1.能正确的使用舌诊、脉诊诊病的方法。按照中医的问诊内容进行问诊。 2.学会中药的煎服方法 3.能熟练的用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等中医方法护理疾病。 4.能正确运用各种取穴方法。在身上准确地找出常用的骨度折量寸。 5.能在身上找准40个以上的常用穴位,并能对常见病组方治疗。 2.3素质目标 1.培养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能用互联网、参考书收集信息。 3.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4.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 3.参考学时及学分 3.1参考学时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训课12学时。 3.2课程学分 课程修完,考试合格给予课程学分分。 4.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科室业务学习记录本

科室业务学习记录本 二、主管药师(中、西)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和正(副)主任药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并指导调剂、制剂、药检和临床药学等工作,检查制剂质量和效果,解决本科较复杂、疑难技术问题。 3、负责药材的筹划、供应、管理和登记、统计工作。 4、检查临床科室药品使用、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向主任报告。解答临床提出的有关问题,协助临床搞好合理用药。 5、负责并指导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医疗用毒性药品的使用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6、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药学理论,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和科研工作,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 7、担任教学,指导下级药学人员的业务工作,提高其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并负责技术考核。负责进修、实习人员的带教工作。 8、参加本科值班。 三、药师(中、西)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和上级药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参加药品调配、制剂,负责药品的请领、采购、保管、供应、报销、登记及统计工作。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杜绝事故、差错。 3、负责药品制剂的检验和药检仪器的调试、保养。 4、负责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医疗用毒性药品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做到帐物相符。 5、深入科室,征求意见,改进药品供应工作。检查临床科室的药品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向上级报告。协助搞

好合理用理。 6、负责战备药材的供应、储备、管理及更新工作。 7、运用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开发中药制剂,掌握中药的鉴别、性能、栽培和加工炮制技术,负责中药的加工、炮制和调配。 8、运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参加药学科研和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 9、参加教学,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工作。 10、参加本科值班。

内科业务学习计划内容

内科业务学习计划内容篇一:内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安排[1] 内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安排三月份: 一、入院与出院病人的护理 1、入院病人的护理 2、分级护理 3、出院病人的护理 二、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书写四月份: 1、褥疮的预防和护理 2、无菌技术 3、隔离技术 五月份: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1、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2、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3、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4、呼吸的观察与护理六月份:

1、导尿术 2、吸痰法 七月份: 1、雾化吸入法 2、下胃管法 八月份: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1、口服给药 2、注射给药 3、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处理九月份: 1、静脉输液 2、静脉输血 十月份: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 1、病情观察 2、危重病人的抢救 十一月份:

1、冷热疗法 2、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十二月份: 1、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篇二:内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安排 内科护理业务学习计划安排三月份: 一、入院与出院病人的护理 1、入院病人的护理 2、分级护理 3、出院病人的护理 二、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书写四月份: 1、褥疮的预防和护理 2、无菌技术 3、隔离技术 五月份: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1、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2、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3、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4、呼吸的观察与护理六月份: 1、导尿术 2、吸痰法 七月份: 1、雾化吸入法 2、下胃管法 八月份: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1、口服给药 2、注射给药 3、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处理九月份: 1、静脉输液 2、静脉输血 十月份: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教学提纲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报导神大论》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科。”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 1、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 1)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要提高正气,关键要增强体质。《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必须注意精神的调摄、身体的锻炼、饮食起居护理、避免过度疲劳和适当的药物预防等方面。 ① 调摄精神。中医认为精神神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如过喜伤心、暴努伤肝、过思伤脾、恐惧伤肾等。在疾病过程中,情绪波动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均可导致疾病恶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使气机通畅,气血和平,有利于疾病康复。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的:“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做好情志护理,保持精神上安定清静愉快,对提高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 加强身体锻炼。汉代医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创造了“五禽戏”。说明经常进行身体锻炼,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慢性疾病,通过太极拳、八段锦等健身锻炼,也有助于关节流利、气机通畅,达到早日康复。 ③ 生活起居护理。要保持身体健康,精神充沛,益寿延年,就应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的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等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的:“亡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④ 药物预防。《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预防疾病的记载。早在明清时代,人痘接种法已得到推广。还有用苍术、雄黄等烟熏以消毒防病等。近年来中草药预防疾病有了很大发展,取得很好效果。如用贯众、板蓝根或大青叶预防流感,用茵陈、栀子等预防肝炎,马齿苋预防痢疾等。 (2)防止病邪的侵害:要做好未病先防除了采用以上四方面措施外,还应防止病邪的侵害,因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如讲究卫生,防止水源、食物和环境的污染;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应“避其毒气”;对生活起居方面,应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等,都是防止病邪侵害的有效方法。 2、既病防变做好未病先防是预防疾病积极而理想的措施。但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果断采取一切护理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原则——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原则——扶正祛 邪的护理原则 护理原则是依据治则制定的,用以指导辨证施护,制定出具体的护理措施。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法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原则。所以护理要符合治则的要求,根据治则常用的护理原则包括: 扶正祛邪的护理原则 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那么什么是正气?什么是邪气? 正气 邪气 所以,护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其向有利于疾病好转的方向的转化。 扶正: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 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有:饮食营养的补充、精神的调摄、适当的休息、体育锻炼以及药物预防、药膳、气功、养生法

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病邪能力。多用补虚法以扶正,护理法则:“虚则补之” 祛邪: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 适用于以邪盛为主要矛盾的病证,多采用“实则泻之”的方法。不同的邪气、不同的部位,其治疗护理方法亦不相同。如病在上者,采用催吐法及护理;病在下者,采用攻下法及护理;病在表者,采用发汗法及护理等。 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 扶正法 适用于单纯正气虚而无外邪者,或邪气不盛的虚证。扶正可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 如:气虚、阳虚病人,应采取补气、补阳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阳虚病人多怕冷,护理时应加衣、避风寒,尽量安排在阳面病房等。 祛邪法 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邪去则正安。 如:表邪盛者,宜发汗解表。风寒感冒者,宜辛温解表,葱豉汤加减,饮食、药物宜温热服;风热感冒者,宜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饮食、药物可凉服。实热实火,宜用清热泻火;如实证便秘可用承气类。寒证病人宜用温中祛寒,护理可增加衣物、调节室温、热水袋,饮食、汤

科室分层次培训计划内容(新)

科室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内容 轮转护士(每月4次)≤5年护士(每月1次)6年及以上护士(每季度1次)第一个月 (一)规章制度(护理部下发的所有制度每月有计划进行培训) 1、查对制度 2、交接班制度 3、执行医嘱制度 4、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二)基本知识 1、基础护理相关知识(如异常生命体征的观察、护理、各种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2、科室常见疾病的基础知识 3、抢救物品的种类及放置位置 (三)基本技能 1、生命体征的测量技术 2、静脉输液技术 3、静脉采血技术及各类标本的留取 4、各种特检的配合 (四)专科知识 1、科室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2、科室常用药物的应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3、专科技能

(五)应急预案(根据下发的应急预案及科室特点进行培训) 1、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程序 2、患者发生猝死时的应急程序 3、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程序 4、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时的应急程序 5、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程序 (六)抢救程序 科室常见的抢救程序 (七)医院感染知识 1、手卫生执行 第二月起(同第一月,培训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护师及高年资护士6----10年N3级护士主管护师N4级护士培训计划 1、培训内容侧重于新业务、新技术应用,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突发事件处理、人文关怀等。 2、担任下级护士的培训。 护士分层次培训要求及目标 1、护士长选定总带教老师及分带教老师;护士长负责教学及护士分层次培训的管理与督导。 2、总带教老师在护士长指导下,负责科室分层次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及考核及修订工作。 3、护士长负责督导N4(主管)级护师自学,总带教老师负责N3级护士培训,分带教老师负责N1、N2级护士培训,另一名分带教老师负责轮转护士、实

中医护理学基础

中医护理学基础 第一章 *1中医护理学的概念: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护理,结合预防,保健,康复等措施,并运用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对患者及人群施以健康照顾与服务,以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2中医护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服务对象:研究领域:(1)在研究对象对方面,既涉及患者的疾病护理,病后调摄与康复,又涉及人群的养身保健与防未病;(2)在临床实践方面,既涉及医院的专科护理,又涉及社区护理,(3)在学科任务方面及包括临床护理,还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服务对象:既包括患者,又包括健康人群。 3中医护理学的两个基本点:(1)整体观念—即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及人和自然界的统一。中医护理学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体五脏六腑的完整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和谐,运用整体观念,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2)辩证施护—辩证施运用中医学理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收集患者有关疾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发生、发展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施护施在辩证的基础上,从疾病的证候定性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制定出护理计划和具体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辩证施决定护理的前提与依据,施护施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4中医整体护理:施指在观察判断病情和护理疾病时应注意把人体的局部病变与机体整体病理变化统一起来,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根据四时气候、地理环境、居住条件及一天昼夜晨昏变化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出适宜的护理计划。 5证、症、病三者的关系与区别:“病”是疾病的总称,概括疾病的全部病理过程,因此,“病”可以概括“证”,“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症”施指症状,而“证”施证候,是辩证所得到的结果,概括了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的各种症状。“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的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6八纲辩证的概念: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辩证将疾病的病位深浅、病位性质、邪正盛衰、证候类别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证候,称为八纲辩证。 7扶正祛邪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 8护病求本的概念:护病求本就是在护理患者时必须先抓住疾病的本质,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护理,这是辩证施护的根本原则。 9三因制宜的概念:三因制宜护理施指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的差异性,区别对待,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 10治未病的概念: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维持机体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即被称为“治未病”。 11阴阳:(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寒证、里证、虚证属于因证热证、表证、实证属于阳证 (1)阴证:多因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所致。临床可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形寒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便溏,尿清,舌淡胖嫩,苔润滑,脉沉迟等。 (2)阳证:多因体内热邪炽盛或阳气亢盛所致。临床可见面赤身热,神烦,烦躁不安,声高气粗,口干,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降,苔黄黑起芒刺,脉象浮数、洪大等。 (3)阴虚证:病理机制是阴液亏损,阴部制阳表现:阴液亏损,阳气相对偏盛而生虚热(4)阳虚证:病理机制施阳气亏损,阳不制阴表现:机体功能减退的气虚证候,阴气相对偏盛而生虚寒 (5)亡阳证:指由于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所表现出阴液衰竭的证候。阴虚而阳亢,表现出一

内科护理业务学习记录x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 1入院后热情接待,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危重病人应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师。 2、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充足,保持室温在18C-22C,湿度50%—70%。 3、危重、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卧位,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病人,应立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每日测4次,连续三天。如体温超过38.5 C以者或危重病人,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并报告医生。 5、责任护士采集主、客观资料,填写护理评估单、病人健康教育计划,并对病人进行人院指导。 6、按病情及等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神志等变化及其他临床表现,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遵医嘱指导病人饮食,并做标记。 &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认真制定护理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 9、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及其他的标本并及时送检。 10、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交接相结合。 11、按病情及护理问题认真实施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护理效果。 12、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做好抢救护理。

13、了解病人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14、病人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暧气、反酸、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便血、巩膜及皮肤黄染等。病情严重者,观察生命体征。 3、视病情适当休息及活动。 4、出血期应禁食,恢复期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饮食。 5、指导病人用药:如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病人口服药要研碎服;溃疡病病人抑酸药宜饭前或空腹服等。 6、了解病人的化验检查及一般检查项目。 7、讲解消化系统检查项目的注意事项,并做好检查前后的护理。 8备好各种物品及药品,严格三查七对。 9、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10、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慰工作,使病人保持乐观情绪,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二、上消化道出血按内科及本系统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2、24小时出人量,如出现尿少,常提示血容量不足。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编号:02020061 (二)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三)学分:2 (四)总学时:36学时 (五)理论学时:24学时 (六)实践学时:12学时 (七)课程类别:选修 (八)开课时间:第3学期 (九)适应专业: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二、课程简介: 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活动。《中医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讲述了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既突出了中医特色,又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引入了现代护理学的思想及概念。《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其实验课(中医护理基础技术操作)主要讲授各实验项目的目的、用物准备、操作程序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其中针刺法、灸法、拔罐法、刮痧法等是中医护理基础操作的特色。这些实验不仅是中医护理学基础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护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学生可以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综合分析能力及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护理理论知识;掌握各种中医护理基础技术操作;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对常见的临床疾病进行整体护理,并且能将现代护理学的思想与传统医学护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中西结合的高级护理人才。 三、跟相关课程的衔接: 健康评估、系统解剖学、生理学 四、学时安排 (一)中医护理学课程总学时一览表 (二)实践项目教学一览表 章次 教 学 内 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合计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中医基本理论 10 4 14 第三章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4 4 第四章 中医护理基本技术 4 8 12 第五章 辩证施护 4 4 总计 36 序号 实践项目名称 实践项目提要 学时 方法 备注 1 护理技术一 耳穴压豆法、穴位按摩法、拔罐法等 4 实验 2 护理技术二 针灸、刮痧 4 见习 3 腧穴 腧穴定位 4 实验

中医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

中医护理学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 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等健康及亚健康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及促进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填空题 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 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

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叶天士 四、简答题 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的护理⑦投药护理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

精神科业务学习计划与培训记录本(年)

精神科业务学习与培训考核小组成员 组长:尹雪峰 副组长:吴凤玉李卫华 成员:杨丽焕潘君姬 2015年度

科室业务学习与培训考核小组职责 1.制定本年度科室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计划、培训目标。确定重点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参加培训人员。根据科室及医院实际情况,可适时调整培训及考核内容。 2.具体安排培训时间、地点、讲者,及时通知科室人员参加培训。 3.按照考核计划,确定考核具体内容、方式,严格考核纪律。 4.严格监督培训及考核计划落实情况,并及时听取科室人员对培训及考核内容、方法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 5.对考核不合格人员,需强化培训,确保其达到本年度培训要求、通过考核。

业务学习与培训考核管理制度目录 1.《医师定期考核制度》 2.《医师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方案》 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考核办法》 4.《精神病护理学》

2014年业务学习与培训年度计划 三基三严”培训是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为进一步加强我科中青年医师,护士业务水平,特制定培训计划如下。“三基三严”培训要求全员参与,人人达标。要把“三严”的作风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地始终。对高、中、低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形式、多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使各级人员提高理论与技能水平,保持和增进专业工作能力。 一、培训地点: 除特殊情况外培训在精神科病房进行。 二、培训人员: 培训人员包括:本院相关科室专家、本科室高年资医师、护师。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本科室主治医师及以下职称的中青年医师及护士。 四、培训内容 1. 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咨询学的基本理论,休克、感染、发热等病因及发病机理,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危重病人营养、热量供应基础理论。 2. 基本知识:包括为精神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诊疗规范、各种精神疾病的症状及诊断标准、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适应症等。 3. 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体格检查、各种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加强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定期举行疑难危重病历讨论,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危重疾病诊治能力。安排年轻医师定期轮转急诊,进一步丰富临床经验,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中职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中医护理学》 总学时:54学时(其中实验22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医护理学》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中医护理方向的必修课。通过近年来的探索,我们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中医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术两大部分。基本知识部分涵盖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通过讲解力求使学生对中医有较为完整系统的认识;护理技术部分则包含了有中医特色的饮食、情志、运动、用药和针灸调护等内容,教学过程以实验实训或临床为主,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中医学生理、病理及诊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理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为将来在中医医院、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从事中医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医护理学》采用课堂讲授、教师示范、实验实训及临床见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中医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注重每一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说明本课程在整个护理专业的地位,适当对比现代护理理念,突出中医特点。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本课程共5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0学时,实验实训22学时,考试2学时。 (一)教学时间安排表:

(二)实验项目、性质与器材、学时安排: 第一部分中医基本知识 第一章中医护理原则与特点(2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学及中医护理学的含义;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概念和内容。技能目标:了解中医护理的起源、各朝代中医护理的发展。 态度目标:热爱中医事业,立志为中医而奉献。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医护理在典籍中的体现:历代医著、医家对护理的记载和论述。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中医学极为重视护理工作,认为对待疾病要“三分________,七分________。” 2.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________,,系统的总结了古代医学成就和护理经验,运用当时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护理的________。 3.清代钱襄的________,是现存最早最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其________和护理原则为推动中医护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护理学________的原则,奠定了中医________的基础。 (二)选择题 A型题 1.奠定了中医辨证施护基本原则的医家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孙思邈 E.钱襄 2.在现存中医古代文献中,最早最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要方》 E.《侍疾要语》 3.中医护理学独立于哪一时期 A.远古时期 B.夏商周至春秋时期 C.战国至三国时期 D.晋至近代时期 E.新中国建立以后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治养 2.《黄帝内经》理论基础 3.《侍疾要语》侍疾理论 4.辩证施护临床护理学 (二) 选择题 A型题 1.B 2.E 3.E 第二节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 2.整体观念 3.辩证施护 4.同病异护 5.异病同护

(二)填空题 1.辩证是施护的________,施护是护理病人的________。 2.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的________、病理、诊断、治疗、________等理论体系中。 3.辩证施护的精神实质是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具体体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4.中医护理学是以________为指导思想,以________为护理的基本原则。 5.现代医学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学的________的思想和________观念是相融相通的。 (三)简答题 1.中医护理如何理解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为什么说人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 3.简述辨证与施护的关系。 4.辩证施护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四)选择题 A型题 1.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 B.辩证施护 C. 辨病施护 D.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 E.整体观念和辨病施护 2.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B. 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 季节晨昏对人体有影响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 E.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3.中医护理学诊断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A.整体观念 B. 辨病施护 C. 辩证施护 D. 对症护理 E.审因论护 4.中医护理疾病重要的是看 A.症状 B. 体征 C.疾病 D.症状和体征 E.证 5.中医学的“证”不包括下列哪项 A.病因 B.病性 C.病位 D. 病的表现 E.邪正关系 6.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五脏 B.六腑 C.经络 D.心 E.脑 7.辩证施护的过程就是 A.认识疾病的过程 B.同病异护的过程 C.异病同护的过程 D.认识疾病和护理疾病的过程 E.护理疾病的过程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 2.整体,即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十分重视人与外界环境的有机联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完整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3.辩证施护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

医院业务学习管理规定

利辛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业务学习 管 理 规 定 医务科 利辛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业务学习管理规定 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业务学习的管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有效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特制定本规定。 一、学习对象 各临床、医技科室人员 二、形式及安排 业务学习分全院性业务学习及科室内组织的业务学习两类,其中: 1、全院性业务学习:由医务科拟定学习计划并合理安排,本阶段主要为远程教育学习,学习内容主要以普及性专业知识和相关医疗法律法规为主,要求除值班人员以外的临床医技人员必须参加,因故不能参加的必须提前向医务科请假,未请假者作缺席处理。 2、科室内业务学习:由各科室自行拟定计划及学习内容和时间,每周至少安排1次,要求全体医技人员必须参加,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医务科不定期对学习的开展及个人学习笔记完成情况进行抽查。 三、考核管理 1、全院性业务学习采取签到制,参加学习的医务人员不得无故缺席,如因工作需要或家中确有急事要按规定请假,学习中认真听讲,遵守学习纪律,不得随意走动或接听电话,并做好笔记,对无故缺席者给予50元/每次的经济处罚,对代签到者给予100元处罚,对不遵守学习纪律者给予警告提示,仍不改者做缺席处理。

2、科室业务学习采取记录制,各科要建立学习记录本,内容包括学习内容、参加人员、主讲人或主持人等,建议科室邀请分管领导参加,前期做好指导和监督;科室要提前两天将讲课安排及讲稿上报医务科备案,医务科负责对各科室学习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未组织学习的科室或未参加学习的个人进行全院通报,同时给予科主任50元/次经济处罚,个人50元/次的处罚。对全年未参加学习超过5次以上的人员(含5次,包括以请假等理由未参加的在内),取消全年评优资格。 四、学习要求 1、科室要做好业务学习的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主讲人也要认真备课,将基础知识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参加学习人员,务必以严肃、认真的心态对待各级业务学习,按时签到,不得无故缺席或早退,同时做好个人学习笔记以备查验。 医务科

护理业务学习记录

护理业务学习记录 科室:重症医学科 2015年01月 09日 主持人主讲人 内容题目:中心静脉压的测定 参加人员: 学习内容要点: 一、讲课目标 1.了解中心静脉压的概念 2.掌握中心静脉压的测定方法 3.熟悉中心静脉压测定值的临床意义 4.了解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 二、概念: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指标。 三、CVP由四部分组成 1、右心室充盈压 2、静脉内壁压 3、静脉收缩压和张力 4、静脉毛细血管压 四、CVP的正常值:正常值为5cmH2O~12cmH2O 五、常用测压途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六、操作方法: 1、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2、将输液管引致腋中线位置与病人右心房同一水平上(第四肋间),相当 0点。 3、将输液管固定在输液架上呈垂直状态 4、将输液器头部从液体中拔出打开调节阀,使液体快速匀速下降,待液面稳定后,用刻度尺测量。

七、注意事项 1、取平卧位,安静状态下测压,以免胸腔内压力升高,中心静脉压值偏高 2、测压管的零点必须与右心房在同一水平面,体位变动时应注意调整 3、血管收缩药物可导致假性静脉压升高,因此,测压前暂停使用 4、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5、防止空气栓塞 6、咳嗽、吸痰、呕吐、躁动、抽搐应在安静后10~15分钟测量 八、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 (一)病理因素 1.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右心及双心衰、房颤、支气管痉挛、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输血输液过量、肺梗塞、纵隔压迫、缩窄性心包炎、腹内高压等能使中心静脉压偏高 2.低血容量、脱水、周围血管张力下降等使中心静脉压偏低 (二)神经体液因素 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抗利尿激素、肾素、醛固酮分泌增多可使中心静脉压偏高 (三)药物因素 1、测压时或测压前应用血管收缩药使中心静脉压升高 2、应用血管扩张药或强心药使中心静脉压下降 3、输入50%的糖水或脂肪乳剂后测压使中心静脉压下降 (四)其他因素 1、零点位置不正确(高则中心静脉压偏低,低则中心静脉压偏高);体位改变;床头抬高或下降 2、插管过深至右心室则中心静脉压偏低,过浅则中心静脉压偏高 3、IPPV(间歇正压通气)和PEEP(呼气末正压通气)可使中心静脉压升高2~5cmH2O。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