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展心理学补充2

发展心理学补充2

发展心理学补充2
发展心理学补充2

一、婴儿言语发展的基本理论

1、语言与言语基本过程

语言(language)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而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符号代表着一定的事物,是由人们共同约定制造出来,并为大家所公认的。作为语言基本单位的词,具有音、形、义三个基本特征。“音”和“形”是词的外在表现形式,“义”则是词的内容,即词所抽象、概括的客观事物。语言具有社会性、生成性、结构性和意义性等基本特征,其中社会性和生成性是作为语言的符号系统与其他符号系统的主要区别。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应区分语言和言语,即区分社会性语言和个别性语言。前者是指特定语言的抽象的语言系统,即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也即心理学上所说的“语言”,后者是指个体根据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过程,即实际的话语,心理学称之为“言语”(speech)。言语实际上就是语言的传递过程,它既包括听、读等感受和理解的过程,也包括说、写等表达的过程。语言只有通过言语活动才能体现它作为交际、交流工具的职能,成为“活的语言”;而言语也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两者互相联系、密不可分。

心理学一般把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大类。外部言语是用来进行交流的言语,又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种。口头言语是指人凭借自己的发音器官发出语音,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言语,它又可分为对话言语和独自言语两种形式;书面言语是运用语言文字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被永久保存和反复感知。内部言语是伴随着思维活动产生的不出声的言语。但思维并不等于内部言语,没有它思维照样可以进行。—般认为,内部言语是口头言语发展到一定阶段(2—3岁),在出声言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外部言语的内化。自我中心化言语就被维果斯基认为是由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的中间过渡形态。他还划分出内部言语发展的三个阶段,即自我中心言语、自我指导或有外部表现的内部言语、无声的内部言语等。总的来讲,外部言语服从于交流目的,具有连贯、完整或严密性等待点;内部言语不具备交流功能,只针对自己,因而结构比较松散,不连贯,不完整,也不规范。婴儿先掌握的是外部言语。

言语过程主要包括言语感知、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这三个基本方面。它们是言语能力所必不可少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所有言语交流活动所必须经过的三个基本阶段。我们所说的婴儿言语的发展,主要就是指这三方面能力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其中言语知觉是指通过对言语的感知以获得信息的过程,是言语能力的首要内容.也是言语活动的第一个基本环节。婴儿最早获得的就是这种言语知觉能力。言语理解就是指将感知到的语言符号(声、形)转换成其所代表的事物(义)的过程,也即揭示出言语信息的意义。这需要个体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积极、主动的建造(也即“转换”)活动。言语表达是指个体以语言为载体,通过言语器官或其他部位的活动向别人传递信息的过程,又称“言语产生”,主要包括说和写这两种形式。它受一定目标的指引,又受认知系统直接支配和调节,是一种有目的的认知活动,和记忆密切相关。

另外,言语反馈也是言语过程的一个环节,是将言语表述后的反应信息返回到大脑中去,并对语义进行分析的过程。它使语言活动更加准确、清晰、可懂。

2、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

(1)强化说

无论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还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都认为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巴甫洛夫学派认为,婴儿言语活动的发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直接刺激物直接反应(0到7—8个月);第二阶段,词的刺激物直接反应(7到10一11个月);第三阶段,直接刺激物词的反应(12个月以后);第四阶段,词的刺激物词的反应:言语听觉分析器开始和言语运动分析器建立复杂联系,大约在1.5岁左右。

而斯金纳(1957)在《言语行为》一书中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来阐述婴儿言语获得机制。他认为,首先,环境因素即当场受到的刺激的强化历程,对言语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他主张对言语行为进行“函数分析”,认为只要能弄清外界刺激因素,就能精确地预测一个人的言语行为。其次,人的言语活动是一种有机体自发的操作行为,是通过各种强化来获得的。他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在婴儿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这种“强化依随”是指强化的刺激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①它最初强化的是个体偶尔发出的某些近似于言语的活动。如婴儿偶然发出[ma]声,母亲就笑着来抱他,抚摸他并答应他等;②它的程序是渐进的。若要婴儿学习一个句子(或词语),不必等他碰巧说出这句话(或词语)才给予强化,只需他所说的稍微接近于那个句子(或词语)就给予强化,然后再强化更加接近于该句的话语,通过这种逐步接近的强化方法,婴儿最终掌握了复杂的语言系统。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959)对斯金纳的“强化生成说”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彻底

剖析。他认为,婴儿不可能通过强化而形成言语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系统,这是因为:①如果对于要儿每项言语活动(尤其是词语的组合)都要用强化的条件反应方式来建立的话,则其所需数目和时间实在太大,婴儿在1—4岁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根本不可能获得言语。米勒(1965)指出:仅仅去听一遍由20个单词可能组成的所有句子就要花费估计比地球年龄还大l000倍的时间。因此,婴儿不可能单独地去一词词、一句句地分开学习所有他能创造或懂得的词语,他需要发展一些一般规则,这些规则使他能理解并创造出新句子;②婴儿最初获得的(使用的)语法结构与成人的有所不同。如婴儿常说:He goed out(他出去了)。这绝不可能是直接模仿了成人言语,也不是随便乱说的错误,而是他们在有系统、有意义地创造自己的“语言体系”;③成人在和婴儿“交谈”时,往往并不对婴儿的“错误言语”进行纠正,而总是顺着他那不完整的且词不达意的话语去尽量理解他,甚至模仿他的言语进行交谈。他们谈话的目的主要在于相互了解以及完成当前一些实际目标,没有多少时间来注意语言的细节。

必须承认,乔姆斯基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他指出了“强化说”的致命弱点。当然“强化说”

也有其合理性,可以用来解释—些言语活动尤其是能解释清楚最初的语音和单个单词等低级言语的发生发展过程。

(2)转换生成说

又称“先天语言能力学说”,是乔姆斯基(1957)在其《句法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一种语言理论。1959年他对斯金纳《言语行为》中“强化生成说”的深刻批判,一时震撼了美国语言学和心理学界,被称为“语言学的革命”,对世界各国心理、语言、哲学、认知科学等产生了广泛影响。

基于前述对斯金纳的分析与批判,他指出:①语言是创造的,也即获得语言并不是去学会特定的句子,而是利用组句规则去理解和创造句子,句数是无限的;②语法是生成的,儿童生下来就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这种普遍语法的实质就是一种大脑具有的与语言知识相关的特定状态,一种使婴儿能学会人类任何语言的物理及相应的心理机制。婴儿就是凭借这个普遍语法去分析和理解后天语言环境中的语言素材。婴儿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实现的;③每—个句子都有两个结构层次——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深层结构显示基本的句法关系,决定句子的意义;表层结构则表示用于交际中的句子的形式,决定句子的语音等。句子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乔姆斯基的理论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行为主义言语获得理论的束缚,认识到婴儿言语获得过程中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研究言语过程的心理机制的问题,这是很有理论意义和借鉴价值的。当然,他的“语言获得装置”仅仅属于一种假设,要证实这个假设并不容易。事实上,目前它也没有得到有力的研究证据,而只是对科学事实的一种解释性假说而已。另外,他强调天赋观念,强调先天性,低估了环境和教育在言语获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忽略了语言的社会性,这也是片面的。

另外,我们认为,他所说的那种天生的普遍语法实质上就是事物(动作)固有的基本特征在言语中的反映。世界各国婴儿在言语获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发生发展顺序(如单词——单词句——双词句——三词句等)和这种普通语法结构,都是其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在语言方面的体现,究其根源,是因为它们所反映的事物是共同的。我们倾向于认为这种普通语法结构并不是什么先天存在的内在机制,而只是婴儿思维与认知的发展规律在言语发展过程中的表现。1970—1977年对新发现的13岁“人工野孩”吉妮所进行的珍贵研究证实,错过0到13、14岁这—语言发展关键期以后,人类个体可以掌握一定数量的言语,但却不能学会语法规则,也即他将不具备那种普通语法结构。这一发现使乔姆斯基不得不进一步补充他的理论,从而提出,作为言语获得基础的这种天生机制在后天必须及时地暴露于语言的刺激下而被激活,而这个关键期就在青春期以前。这表明他正在向语言形成的先天—后天相互作用论靠近,使其理论更为完善。

(3)模仿说

这是心理学界关于言语获得机制的最早的一种理论假设,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率先提出。他认为,婴儿语言只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这一理论对60年代以前的心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后来的社会学习理论也继承了这一观点。如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班杜拉(A.BanduM,1977)认为,婴儿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即模仿学习)而获得言语能力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这种社会言语模式对婴儿言语发展有重大影响,如果没有它,婴儿就不可能获得词汇和语法结构系统。

哈里斯和哈赛默(1972)对模仿在言语获得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婴儿言语活动中有模仿成分。但怀特赫斯特在1975年对传统的“模仿说”进行了改造,进—步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他认为:①示范者的言语和模仿者的反应之间具有功能关系不仅在形式上,更重要的还在于功能上的相似。因而,模仿者(婴儿)对示范者(成人)的言语不必是—对一的完全临摹,只要功能上相似即可,可以有差异和选择;②选择性模仿不是在强化和训练的情况下发生的,乃是在正常的自然环境中发生的言语获得模式。模仿者言语行为和示范者言语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时间上既不是即时的,在形式上又非一一对应的,而是有所创造、有所选择。

我们认为,上述这些言语获得的“模仿说”有一定的合理成分,模仿确在婴儿言语行为获得中起着特定的作用.婴儿有时依据模仿可获得一些言语能力成分(如词语)。但同时我们认为有必要认识以下诸点:

A.在婴儿言语获得的过程中,有各种类型的模仿行为在起作用.而不是直接模仿(观察模仿)或选择性模仿单独作用且能承担的。概括起来,在言语获得过程中,相继有四种类型的言语模仿行为:①即时的、完全的临摹;②即时的、不完全的临摹;②延迟摹仿,即一种非即时性的临摹,有变形或创造性因素;④选择性模仿,可以按照语言范型的结构、功能在新的情境中表述新的内容,这是一种既有临摹又有创新的有生命力的模仿。一般地,即时性模仿在婴儿言语发展的最初期起主要作用,但随后便被延迟模仿所替代,这两种形式的模仿在2岁前发挥着重要作用。后来选择性模仿占据了主导地位,它使婴儿能够迅速地掌握和运用大量语言材料和基本的语法规则,促进了语言的飞速发展,并在以后的言语学习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B.婴儿的言语模仿是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自然进行的,他人的示范往往不是有意的。婴儿在与人交流中听到的话语或偶尔听到的别人的话语(社会语言范型)都可能自然地起着示范的作用。但对于那些比婴儿已有认知技能远为复杂的语言范型,模仿的发生也受着其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

C.这种学说不能解释清楚人工“野孩”(吉妮)为什么只获得词语,而不能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的事实。可见,它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4)认知学说

皮亚杰认为,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表征功能。语言源于智力,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P168

皮亚杰的这一理论既不同于强化说,也不同于转换生成说(过多地、片面地强调环境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它特别强调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在婴儿言语获得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思维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使我们对言语发生的内在机制有了进一步的深层认识,对于我们理解婴儿如何获得言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当然它也没有能完全解释清楚言语发生的复杂过程和其中的错综关系。

二、婴儿的前言语行为

我们把从婴儿出生到第—个真正意义上的词产生之前的这一时期划为前言语阶段。研究表明,婴儿的第一个词语大约产生于10—14个月之间。

1、婴儿言语知觉能力的发生和与发展

言语知觉主要是指对口头言语的语音知觉。婴儿言语知觉能力的发展由低到高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水平):

①听觉阶段。这是言语知觉最初发生的时期,婴儿只能对一个个语音进行初步的听觉分析,把输入的言语信号分析为各种声学特征,并储存于听觉记忆中;

②语音阶段。这时婴儿能把前一阶段所掌握的—些声学特征结合起来,从而辨认出语音并确定各个音的次序;

③音位阶段。这时婴儿能把听到的各个音转换为音素,并认识到这些音是某一种语言的有意义的语音。目前关于婴儿言语知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阶段,特别是语音知觉的特殊性上。

埃利诺·卡普兰和乔治·卡普兰(E.Kaplan & G.Kaplan,1971)根据大量研究成果曾将婴儿言语知觉能力的发展分为五大阶段,基本上揭示了婴儿语音感知、分辨能力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综合在其以后的近20年的新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妊娠中、后期(5—8个月)

第二阶段:新生儿期(0—1个月)

上述两个阶段是婴儿言语知觉的初步发生阶段。

第三阶段:发音游戏期(2到3—4个月)

第四阶段:语音修正期(5到8—9个月)

上述两个阶段的婴儿都处于言语知觉的第二水平,即语音水平阶段。

第三阶段:学话萌芽期(9到12个月)进入言语知觉的第三水平阶段,即音位水平阶段。

2、婴儿语音的前言语发展

第一阶段(0—4个月):单音节阶段。这一阶段的语音大都是成人逗引时该婴儿发出的。其中绝大多数是单音节,只是在晚期出现极少数双音节音。这时婴儿还不会进行语音模仿,但可以和成人进行类似于相互模仿的“发音游戏”,国外有人称之为“语音网球”(vocal tennis)。另外,在本阶段晚期婴儿的语音出现了一些与情绪有关的声调变化,如高兴时发[a]的阴平声,发怒时发[a]的去声,满足或舒服时轻声发[a][e]等音。

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分阶段:①0—2个月。只能发出单音节的单元音和复合元音,如[e][a],和[ou][au][ei]等。②2—4个月。这时的语音类型迅速增加,主要表现为:一是辅音加元音。这时期婴儿能发辅音,但要结合元音一起发出,如[ha][pa]等。二是单元音。这时不仅出现口元音,还出现鼻元音和卷舌音。三是复合元音。四是出现少量的双音节音,如[a—o]等。

第二阶段(4—10个月):多音节阶段。这时婴儿的语音有了进一步增长,常对着玩具娃娃或自己的镜像发音,表现出想进行交流的愿望。7.5个月时已能模仿成人发[ma]音。所发语音中双音节和多音节音大量增加,既有同一音节的重复也有不同音节的组合,有些听起来近似于成人语言中的词但实际不是。6—10个月时婴儿处于典型的依呀学语阶段。这时新出现的语音种类包括:

①舌尖和双唇起作用的辅音加元音的音节。如[nei][vi]等等。②唇齿辅音[v][w]及小舌颤音[r]等。③[ ][ ][ ]等单元音和[ ][ ][ ]等复合元音。④大量的多音节音。

第三阶段(11—13个月):学话萌芽阶段。这一时期婴儿能够正确地模仿成人的语音。其特点是:①这种模仿不仅在音色上极为相近,而且在声调上也极为相似。②这种模仿能被保持相当一段时间,并能被适当迁移和正确运用。如妈妈对她说“糖糖没了,没了拉倒”,以后当妈妈说其他东西没了,怎么办时,她会用“[la](阴平)一[t ](上声)”来回答。可见,这时期婴儿的语音已能和某些特定事物联系在—起,产生了最初的真正的词语。

3、前言语交流的发展

(1)前言语交流的目的性。

贝茨及其同事(1975)研究发现:婴儿直到9个月时才能有目的或有计划地进行交流。其标志是“原始祈使”和“原始陈述”行为的产生。

首先,他们的研究指出,婴儿在原始祈使行为(即非言语请求行为)产生过程中,为获得某一物体而发生了三个方面的变化:①交错注视的发生。如果成人和目标物体不在同—视线上,7个月的婴儿就会直接注视着目标物体并伸手去够,而不回头注视成人。失败后他才喃喃有声地注视母亲以寻求安慰。9个月的婴儿则不然,他们会来回注视目标物体和成人,以此来表达他们请求成人帮助的愿望。这是原始祈求行为的最初形态。②更正交流失败的信

息。如果发出的声音或姿态信息未达到预定目的,则婴儿会不断重复、修正甚至改换这种非言语信号,直到其目的达到为止。②工具性姿态的仪式化。9个月后,婴儿会将某些原本是工具性行为的姿态(如够物姿态)仪式化,使其失去原来的功能而只作为该行为的符号或象征。如原来一套完整的够物行为,这时会被简约为象征性的抓握动作或者只是手的一开一合动作。上述三个方面的变化表明,婴儿此时(9个月)已能初步理解交流的实质,并能运用象征性行为或“信号性行为”进行前言语交流了。

可以看出,前述这种原始祈使行为的目的性是外在的,是为了获得某一事物,成人只是作为其获得某一事物的手段。而原始陈述行为则相反,它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交流,外在事物只是作为其引起成人注意和兴趣的手段。9个月时婴儿获得了最初的原始陈述行为,即“呈示”。婴儿玩具举起来朝向成人显示,成人微笑或作出其他积极反应后,他才把玩具放下来或继续游戏。二三个星期后,这种呈示行为发展演变为“给予”,婴儿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呈示性交流,而是通过给予手段来达到和成人相互作用的目的。

(2)前言语交流的指代性。

指示动作是前言语交流指代性的典型外在表现,在人际交流冲扮演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发挥着有效的指代性功能。

贝茨等人(1979)认为,9个月时的呈示、给予行为是前言语交流指代性的最初体现,是指示行为的必不可少的先兆。斯奈德(Snyder,1975)则认为这两种原始陈述行为的缺乏与后来语言发展的迟滞现象有着密切关系。

(3)前言语交流的约定性。

瑟尔(Searle,1969)认为,9个月时婴儿出现的工具性行为的仪式化现象,实质上是婴儿语言交流约定性的最原始的开端。约定性(conventions)在人类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言语活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必然产物。如“语言”一词就是在汉语发生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演变发展,最后由社会群体约定俗成并被广泛接受而固定下来的。现在,这一词语只能指代那种“由词汇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而不能是其他事物,这就是语言交流的约定性所在。婴儿要掌握语言,要进行交流,就必须学习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约定性。

—般地,婴儿可以通过两个截然不同的学习过程来掌握社会文化的约定性(其中包括语言系统中的约定性指代关系),即模仿和仪式化。人们对模仿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婴儿直到9个月时才真正获得了对新的动作、姿态和语言的模仿学习能力。什么动作表示“欢迎”,什么动作表示“再见”等等。成人的指导和婴儿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促进了其前言语交流约定性的发展。而仪式化学习,实质就是前言语交施行为的约定俗成的过程。在出生后头半年里,婴儿就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而逐渐实现其交流行为的仪式化过程。而到9个月时,婴儿才同时具备了上述两种掌握社会文化约定性的有效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其交流行为的约定性(在声音和姿态两个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

三、婴儿言语的发生

1、第一批词的产生及其生态学分布

2、词语的获得与运用

3、单词句的发生和发展

四、言语的发展

1、双词句的生成及其内在机制

(1)双词句的种类与生成规则

(2)双词句的扩充与句子形成

2、语法的获得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

【复习提示】

了解童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重点掌握儿童学习的特点及认知发展的特点,明确童年期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规律。

【基本内容】

(一)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还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小学高年级儿童则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渐步入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往往被称之为前青春发育期。

在教育的影响下,童年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其发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性和过渡性的特点,具体如下:

1 感知觉有了充分发展

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很快,其准确性、系统性都能够不断地提高。特别应当

指出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观察活动,对于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注意水平有限

童年期儿童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只能够注意自己感兴趣的对象。他们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注意的持久稳定性和范围都不断地发展。

3 不随意记忆占主要地位

在小学低年级,不随意记忆占有比较主要的地位。随着年纪的升高,儿童的随意记忆明显得到发展。但在整个小学阶段,他们的不随意记忆始终占主要地位。

4 想象力丰富,但想象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界限

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力十分丰富。在他们的头脑中,现实与想象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有时候,他们会由于想象与现实的同一化,导致行为和言语的“不和情理”。

5 以形象思维为主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很大的发展。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活动的深入,他们开始能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种属关系对事物进行分类,进行简单的分析概括,甚至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等。但从总体而言,在小学阶段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

6 情绪情感较稳定且比较单纯

与学前儿童和青春期学生相比,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情绪情感都比较稳定,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甚至能够将真实的情绪隐蔽起来。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情绪情感是比较单纯的。

7 自我意识更加明确

与学前儿童相比,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更加自觉,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从总体上说,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社会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仍然不够客观、全面,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二)童年期儿童的学习

1 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点

一般来说,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经过直接经验的阶段;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

(2)学习对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学校学习是在老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的,小学儿童必须通过教学活动,掌握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为进一步掌握人类的知识大家最初的基础;学习活动是一班集体为单位,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儿童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等。

(3)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点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既有上述的学生学习的特点,又表现出其年龄阶段所特有的特点。

2 童年期儿童学习的障碍

尽管学习障碍的定义还有许多分歧,但许多人都同意学习障碍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差异性;缺陷性;集中性;排除性。

(1)学习障碍的分类

(2)童年期儿童学习障碍的症状

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存在障碍;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存在障碍;其他方面的问题,如发育迟缓、品行问题等。

(3)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

胎儿期、出生前后的轻度脑损伤或轻脑功能障碍;遗传-素质假说;生物学假设;心理与环境假说。

(4)学习障碍儿童的预防和矫治

(三)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

1 书面言语的发展

书面言语是指个体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借助阅读来接受别人思想的言语类型。它是在听到的和说出的言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看到的和书写的言语。

书面言语的特点:1)比口头言语出现得晚,儿童是在掌握口头言语的基础上掌握书面言语的。2)随意性较强。书面言语用文字表达思想,允许斟字酌句,反复推敲、修改。在阅读别人写出的言语时,允许反复思索。书面言语的速度可以由主体随意加以控制调节。3)使用时双方一般不直接交流,只能凭借语言的艺术和言语的思想,用精确的词句、正确的语法、严密的逻辑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4)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展了言语交际的范围与功能。

童年期儿童书面言语的发展:1)识字。初步掌握拼音-学习方块字。2)阅读。阅读理解从表象再到抽象、阅读速度逐渐增加,从朗读到默读。3)写作。准备阶段:低年级的口述阶段;过渡阶段:将口述内容或将阅读过的材料写下来;独立写作阶段:小学三年级开始作文课。

2 内部言语的发展

内部言语是和逻辑思维、独立思考、自觉行动有更多联系的一种高级的言语形态,是一种不出声的言语活动,它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主要特征有三种:

(1)隐蔽性:内部言语是一种不出声的言语活动,语音的隐蔽性是其一个显著的特点。(2)与思维的相关性:内部言语与思维密切相关,但内部言语不等于思维活动。

(3)简约性:内部言语不是一种直接用于交际的言语,它不存在直接要让别人理解的问题,因而可以用十分简约、概括的形式出现。

童年期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特点:

在整个小学阶段,内部言语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过程:一是出声思维时期;二是过渡时期;三是无声思维时期。

(四)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

1 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1)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有很大的具体性;

(2)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一个“关键年龄”;

(3)逐步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

(4)过渡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2 元认知及其发展

(1)概念及基本内容

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就其实质来看,元认知应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其内容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知识是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关于人的知识,关于任务的知识,关于策略的知识。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标。

(2)元认知发展的特点

1)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元认知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着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2)从他控到自控。在儿童还没有判别是非和控制自身的能力时(即元认知还未发展之前),他们的学习活动通常是在教师、家长等他人的直接指导、要求和监督下进行的。一旦离开了成人的指导和安排,他们往往束手无策。随着关于活动规律、实践对象以及自身能力、个性特征等方面知识的不断丰富,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身实践活动做出独立判断、决定和行为经验的日益增多,儿童积极主动调整和控制实践活动的能力便从无到有、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起来。此时,外界的指导和监督由主导作用变为辅助作用。

3)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儿童的元认知发展经历了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的过程。最初,儿童没有监控学习活动的经历和经验,往往是无意识或不自觉的自我监控,当这种不自觉的监控获得了成效时,它就会受到强化,进而促使了再次的监控和体验这样儿童就会从不自觉的监控逐渐转化为自觉的监控。随着自觉监控的经常运用和完善,元认知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变得娴熟,最终达到自动化水平。

4)从局部到整体。儿童对学习活动的自我观察与监控,只是针对学习活动中的某一环节、某一侧面或某一学科内容进行的。随着儿童在这些领域的成功及元认知知识和体验的增加,他们的自我观察、自我监控才不断从某一环节扩展到学习的整个过程,并迁移到不同的学科内容上。

(3)元认知在小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要则

1)建立学习常规指导:它包括学生学习各个方面的要求。从时间维度看,要求学生定时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安排作息和学习;从任务内容看,包括课堂学习常规,作业常规,预复习常规。

2)学习方法课程指导:包括学科教材特点的学习方法课程和一般学习策略学习法课程两种。学科教材特点的学习方法交融在具体的教材中;学习策略包括注意的策略、记忆术、建立新

旧知识联系、建立新知识内部联系、思维的策略、心象法、做笔记(生成技术)、在书上画线做标记加评注等。

3)“三自”学习指导:“三自”学习指导指的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学习指导。自我反省包括学习者对自我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反检和自我评价,是学习者对自己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学习风格、特点、水平和学习环境适应能力的认识。自我调节是继自我反省之后的反省自控学习技能的中间环节,目的在于为自我调节找到逻辑依据,而自我控制则必须在自我调节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控制指的是学生在自我调节定向之后进行自我把握,促使自己不断改善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人生品格,从而指向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心智技能。

(五)童年期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

1 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2)自我评价

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

(3)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随着理性认识的提高,情感体验逐渐深刻。

2 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

(1)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1)角色采择技能: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塞尔曼对儿童角色采择能力的划分;2)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对友谊的认识;对权威的认识。(2)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1)父母-儿童关系;2)同伴交往与团体形成:儿童的友谊;儿童的同伴团体;3)师生关系:儿童对教师的态度,教师期望。

3 品德发展

(1)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1)儿童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2)儿童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3)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4)儿童品德发展存在一个“关键年龄”。

(2)儿童道德动机的发展

1)由服从向独立发展;2)由具体、近景向抽象、远景发展;3)逐步产生道德动机的斗争。(3)儿童道德心理特征的发展

1)道德认识:指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观念的认识,包括对道德观念的掌握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2)道德情感:是直接与人所具有的对于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是一种高级情感;3)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发展心理学的五大理论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他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具体而言,包括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发展的因素与结构、发展的阶段。 (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皮亚杰坚持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他认为,个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通过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和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的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不断的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一-……的过程,也是适应的过程,这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2)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 ①心理发展的因素 他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构 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他首先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主体之所以对环境因素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主体的图式的不同,以不同的内在因素去同化这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 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而顺应则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是适应的两种形式。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此外,皮亚杰还指出思维结构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等三要素。结构的整体性是说结构具有内部的融贯性,而不是独立成分的混合;结构的转换性是指结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有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和发展;结构的自调性是说平衡在结构中对图式的调节作用。 (3)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过渡。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④形式运算阶段(1l、12~15、16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概括而言,皮亚杰的阶段理论包含了以下几种含义: ①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 ②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③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的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间具有质的差异。 ④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⑤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 ⑥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总之,皮亚杰的理论为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图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世界各国的心理发展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皮亚杰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儿童智力发展方面。他的理论主要有这几方面的特色:第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第二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智力发展的路线;第三,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第四,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第五,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理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斯基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他在心理的个体发展和种系发展上做了许多探讨,特别是在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等有很独特的论述。 (1)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心理机能。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所制约。 (2)阐明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观 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特征。 维果斯基将人类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人类心理的发源于社会一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第二,语言符号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不断内化的结果。 (3)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关于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以下三个非常重要的思想:第一,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第三,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思想。 (4)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 3.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儿童发展心理学 (1)

此资料根据重点所着,只供学习参考,不可用于商业行为!! 第一章 一、发展心理学: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年龄范围出生到17-18岁左右):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①描绘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②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③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④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⑤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四、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为代表,他认为个体发展及其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起引发作用。 五、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 六、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皮尔杰。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①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②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③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七、关键期:它是从植物学、生理学和形态学移植过来的,人类胎儿在胚胎期(2—8周)是有机体体内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和器官迅速发育生长的时期。这时的有机体对外界抵抗力十分微弱,胎儿受到不良刺激影响,很容易造成先天缺陷,这个时期就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八、最佳学习期——劳伦兹 九、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学家普莱尔在1882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着作《儿童心理》。它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普莱尔则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十、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儿童心理学家是陈鹤琴,其着作《儿童心理之研究》是我国较早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他用日记法进行了3年的追踪观察。 十一、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规律或特点的研究优点——时间短、取样大。缺点——由于被试来自不同年龄的个体,不一定能正确地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十二、纵向研究: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验,探究心理发展规律。优点——通过对个别或若干个体的长期追踪性研究,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资料,尤其是可以弄清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探明早期发展与以后阶段心理发展的关系。缺点——时间长、耗资多 十三、跨文化研究(交叉文化研究):是指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一、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①孕妇的营养②孕妇的疾病③药物④辐射⑤孕妇的情绪 二、身体的发展——儿童生长具有的四个显着的时期:①从出生到2岁,发展十分迅速;②2岁到青春发育期,发展较平缓;③青春发育期开始,发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④15、16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 三、动作发展的规律:①从上至下;②由近及远;③由粗到细或由大到小 第三章 一、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①发射行为;②定向反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③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④视觉偏爱 二、定向反射: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一个个体,包括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 三、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地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的现象 四、去习惯化: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之后,又出现新的刺激,这时的个体又产生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的这种对新事物的兴趣现象。 五、新生儿(颜色视觉)①近视眼;②色盲 六、形状知觉:①婴儿是带着观察复杂的模式超过简单的模式的偏爱而出生的;②婴儿还喜欢看清晰的图像;③婴儿还喜欢看活动的和轮廓多的图形;④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新生儿更喜欢注视曲线,不喜欢注视直线或角 七、深度知觉:新生儿产生深度知觉是在9个月的时候。 八、视崖实验:吉尔森和瓦尔克做的实验。描述:P70

厦门自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第二章

厦门自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第二章 一、熟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行为主义的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和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等几个重要的心理发展理论。 二、本章内容 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2.精神分析理论 3.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4.前苏联的儿童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名词解释和选择填空题 1.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被称为发生认识论,或日内瓦学派。 2.皮亚杰毕生研究的方向——儿童思维结构的发展,他于1955年创建了日内瓦大学“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人们将他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称作发生认识论。 3.发生认识论同第一道简答题 4.格式: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术语,他将认知结构称作格式。格式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由一连串的动作组成。 5.同化:当外部刺激作用于格式时,格式总是从已有水平出发来理解新的知识和经验,格式对输入的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以使刺激能够被纳入现有的格式中去,这个过程称做同化。 6.顺应:由于新刺激的作用,现有的格式也会适当改变以适应外部刺激的特点,这个过程称作顺应。 7.平衡过程:先天的平衡过程是发展的最高原则。平衡过程保证了在同化和顺应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使发展具有连续性,使成熟因素和经验及社会影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格式以确定的步伐和顺序向着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发展。它是所有影响发展的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 8.皮亚杰的一个基本思想是,认知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容、机能和结构三种属性。

9.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10.客体永存:由于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开始认识到一个事物即使不在眼前,它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这种认识叫做客体永存。 11.守恒: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 12.象征性功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 13.自我中心:是指儿童由于思维发展水平低而表现出思维上的种种不足。 14.去自我中心:在感觉运动阶段末期,随着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对动作和直接感知觉的依赖,形成对世界的心理表征,懂得事物的存在不依赖于自己对事物的感知觉,所以他开始能够将自我与外界事物区分开来。 15.里比多:人与生俱来就有性本能,性本能携带着数量一定的心理能量——里比多,它具有驱使个体行动以获得满足和快感的作用,性本能是一切行为最根本的动力。 16.超我:是人格结构的一部分,代表的是习俗、道德和法律等社会约束力。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中那些被认为是恶的、可耻的欲望。 17.本我:储藏力比多的人格结构叫做本我,它是与生俱来的,它的活动遵循快乐的原则,即获得快乐就是好的,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 18.自我:是人格中的理性成分,它调节本我与社会的关系,为满足本我的需要而服务。 19.操作条件作用:是指一种行为的结果改变着该行为发生频率的学习机制。积极的结果称作强化,消极的结果称作惩罚。强化会提高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而惩罚则会降低一种行为的发生频率。 20.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得到环境的一定支持或指导下可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最近发展区比儿童当前的发展水平能够更好的反映心理发展中的个体差异。 21.心理社会危机: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所引起的紧张称为心理社会危机。 22.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 23.观察学习: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受到强化或惩罚,使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这个过程称为观察学习。

发展心理学作业——述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述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摘要: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五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发展得顺利与否对以后的人格将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童年时代的欲望满足和挫折与人格形成发展的关系密切。在每一个阶段中,儿童都面临着一个满足自我身体需要与服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特点性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至今已经有一百三十余年的历史,诞生了许多自成体系的心理发展理论,最为传统和经典的理论有,心理动力学观点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理论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等)、行为观点的学习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等)、认知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演化观点的习性学和现代进化理论(以洛伦兹、廷伯格、鲍比尔等为代表人物)、生态观点的生态系统理论(以布朗芬布伦为代表人物),这些理论的研究,不只是局限于儿童心理发展,随着研究的进展,更加着眼于毕生发展。每一种理论或观点强调了发展的不同方面,而发展现象本身也可同时由多种理论或观点进行考察。 总结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其中有两个要点:一是强调生物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婴幼儿期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五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发展得顺利与否对以后的人格将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童年时代的欲望满足和挫折与人格形成发展的关系密切。

下面,我们把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分述如下: 一、口唇期:从出生~1.5岁左右 这是个体性心理发展的最原始阶段,感兴趣于从吮吸、吐出、咀嚼、吞咽、咬等口唇活动中获得快感与满足。口欲期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饥饿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口腔粘膜的刺激。口腔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前口腔期和后口腔期。 前口腔期是指婴儿从出生到满八个月,唇和舌是主要的动欲区。快感主要来自于吮吸和吞咽活动。后口腔期大约是婴儿出生后第八个月到一周岁,力比多倾注的动欲区集中在牙、牙龈和咽部。快感主要来自于吞咽、咀嚼和吞食活动。 这一时期现实感的获得标志着婴儿自我的诞生。 如果这个时期口欲的满足不当,这时就会发生滞留现象,又称作口欲滞留,即人虽然继续成长或到了成年,但仍希望得到和早期阶段相同的满足。 二、肛门期:约1~3岁 在这一阶段,主要动欲区从口腔转移到肛门。肛门期也分为前肛门期和后肛门期。 前期力比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肛门排泄粪便来解除内部压力以获得快感体验;后期力比多以保持粪便来产生性刺激 在这个阶段,随着儿童主动控制自己,应付环境能力的增强,言语和思维的发展,他们的自我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在这一阶段,父母开始训练子女的排便习惯,儿童在父母的要求下,须学会控制自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作业以及答案

中科院心理所《发展心理学》试题(20181124,深圳) 拟题人:陆小英学生姓名:18级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前的括号中。) ( B )1. 普莱尔研究儿童心理的方法是______。 A.实验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访谈法 ( B )2.最早研究中年心理的心理学家的是______。 A.霍尔 B.荣格 C.普莱尔 D.埃里克森 ( A )3.在相同时间点,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研究的设计是______。 A.横断设计B.纵向设计 C.聚合交叉设计D.双生子设计 ( A )4.埃里克森认为,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______。 A.主动与内疚 B.勤奋与自卑 C.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D.亲密与孤独 ( D )5. 埃里克森认为,在弗洛伊德的两性期儿童应重点解决的发展危机是。 A.信任-不信任 B.勤奋-自卑 C.同一性-同一性混乱 D.亲密-孤独 ( A )6.皮亚杰认为,儿童不能从“我是你姐姐”推知“我是姐姐的妹妹”,这是因为儿童不具备能力。

A.可逆 B.守恒 C.象征 D.延迟模仿 ( B )7.在哈洛的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中,证明_______是婴幼儿依恋发展的重要基础。 A.味觉 B.触觉 C.视觉 D.听觉 ( D )8. 维果斯基提出,个体认知发展的机制是______。 A.同化 B.顺应 C.适应 D.内化 ( C )9.“三山实验”用来论证儿童思维的______。 A.象征性机能 B.守恒能力 C.自我中心 D.观点采择能力 ( C )10. 在动作发展过程中,双生子爬梯说明了______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A.遗传 B.环境 C.成熟 D.同伴 ( C )11.吉布森等人用来研究儿童深度知觉的实验是______。 A.三山实验 B.类包含实验 C.视崖实验 D.照镜子法 ( A )12.“儿童的游戏就是在复制人类祖先的行为”,持该观点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 A.霍尔 B.彪勒 C.席勒-斯宾塞 D.格罗斯( C )13.小明和小红正在玩“过家家”的游戏,这是一种______。 A.功能性游戏 B.构造性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性游戏 ( A )14.在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儿童可以用社会标准或信息去衡量和判断事件,这说明其处于阶段。

《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及解析

发展心理学 课后习题及答案作者:张贵

一、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发展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人格的年龄特征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2、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3、年龄特征: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的联系,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形成年龄特征。 二|、简答与论述。 1、请举例说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 答:第一、人类心理和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第二,人类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第三,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第四,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发展变化能持续下去)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2、请简述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答: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诞生的标志是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学》。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演变过程。(一)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二)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三)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及其研究。一般认为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为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3、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以下五种智力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真智力理论、生物生态学理论、情绪智力理论。 答:(1)多元智力理论:由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共计八种智力,分别为逻辑—数学、语言、自然主义、音乐、空间、身体运动、人际间(社交)、内心的(自知)。 (2)成功智力理论:由斯皮尔博格提出。包括1、分析性智力—用以发现好的问题解决办法。分析智力解决那些界定清晰、答案与方法唯一的问题;2、创造性智力—用来找对问题。创造智力解决条件模糊不全、方法与答案多样的问题;3、实践性智力—用以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实践智力解决条件模糊不全、方法与答案多样、且与日常经验密切相联的问题。 (3)真智力理论:由大卫.帕金斯提出。三个主要成分: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及反省智力. (4)生物生态学理论:美国心理学教授塞西在对传统智力心理测量学理论批评的基础上于1990年提出了信息加工取向的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这一模型主要有四个基本假设,即智力是一个多种资源系统;生物潜能与环境力量的相互作用;适宜的“最近过程”是智力发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简答论述

四、简答题 1.简述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 ①儿童心理发展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 ②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进行的。 ③儿童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部分。 2.简述心理的种系发展。 ①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发育相联系的。 ②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 ③人类心理发展史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 3.简述心理的个体发展。 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①心理活动不断的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抽象、概括发展。 ②从最初的简单的反射活动发展到随意活动。 ③从出生时仅具有一些遗传素质的差异到逐渐形成个性。 4.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③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④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 五、论述题 1.结合教育实际,论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发展。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2.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3.论述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这是教育到领会的量变过程。 量变过程的实现和儿童知识的丰富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掌握知识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完成了从领会到发展的过程,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过程。 4.论述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 ①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产生量变和质变,有时还产生大的质变,所以,儿童心理的发展在某个阶段常产生一些不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呈现出阶段性。由此可见,儿童心理发展矛盾运动的全过程中的质变和阶段性,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②儿童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在每一阶段之初,可能保存着大量的前一阶段的年龄特征;在这一阶段之末,也可能产生较多的下一阶段的年龄特征。 ③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1.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发展性原则③教育性原则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⑤伦理性原则 2.简述横断研究设计的内容 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3.简述纵向研究设计的内容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根据其对病态人格进行的研究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提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在此,他对发展心理学的建设也做出了贡献。 1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主要包括意识(conciousness)和无意识(unconciousness)两个部分。弗洛伊德后来修订了这种意识与无意识的“二分法”,而引进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 “本我”,类似于弗洛伊德早期理论中的“无意识”概念。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它又是强有力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弗洛伊德把本我比拟为充满剧烈激情的陷阱(pit)。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动机的里比多(libido)被围困在本我中,并且是通过减少紧张的意向表现出来。诸如,性欲的满足、干渴和饥饿的解除等,都使紧张状态消除而使个体产生快乐。在弗洛伊德看来,一个个体是要和现实世界发生交互作用的。即使是进攻、侵略,也是和本我的减少紧张状态的基本原则相联系的。 在心理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是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由于他们可担忧的事情不多,除了身体的舒适以外,尽量解除一切的紧张状态。但是,由于生活需要,可能产生饥饿、干渴,于是就产生了紧张,他们等待吃奶、喝水,此时,本我可能会产生幻觉,出现希望目标的想象而且在幻想中获得满足;本我也可能闯入梦境,儿童在梦中吸吮乳头或拿起了水杯。这被弗洛伊德称之为初级过程思维(primaryprocessthinking)。儿童随着年龄的递增,不断地扩大和外界的交往,以满足自身增加的需要和欲望,并维持一种令其舒适的紧张水平。在本我需要和现实世界之间不断接通有效而适当的联络时,自我就从儿童的本我中逐渐地发展出来。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同化 2.最近发展区 3.心理理论 4.心理年龄特征 5.同一性 二、选择题 1.根据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小学生正面临()心理危机。 A. 信任对怀疑 B.勤奋对自卑 C.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 D.亲密对孤独 2.“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论”是谁创立的?() A. 维果茨基 B. 皮亚杰 C. 斯金纳 D. 马斯洛 3.“如果给我十几个健康的婴儿,我可以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训练成医生、律师或是乞丐,无论他们的出身及种族是什么。”这个论断说明了()。 A.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D.自我决定论 4.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A.形成了守恒概念 B.自我中心 C.能够进行的逻辑推理 D.具有简单的反射活动 5.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小学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临床法 B.测验法 C.产品分析法 D.实验法 7.自我同一性理论是()提出来的。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安斯沃斯 D.埃里克森 三、简答 1.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3.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机制。 四、论述 1.简述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2.简述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 几个3岁的孩子在一起玩捉迷藏。其中的一个孩子将自己的头蒙在被子中,而整个身子都露在外面。但是,他相信自己藏得非常好,小伙伴是不可能看到他的,因为他自己看不到他们。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用什么理论或观点可以解释孩子的这种想法?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同化:同化是指将周围的环境因素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图式。 2.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介于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认知任务与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够完成的认知任务之间的差距。 3.心理理论: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归因,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 4.心理年龄特征: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的质的特征,就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它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

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简介

一、先天论/遗传决定论 格塞尔(A.Gesell)成熟论 理论内容: 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成熟被定义为是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推动发展。 格塞尔认为,成熟是通过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而实现的,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生理结构的变化按生物的规律逐步成熟,而心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心理形态的演变,其外显的特征是行为差异,而内在的机制仍是生物因素的控制。 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谓准备,是指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决定学习最终效果的因素,取决于成熟。在发展的进程中,个体还表现出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与归纳,格塞尔总结出三个重要的观点: 1、发展是遗传因素的主要产物; 2、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较好的年头与较差的年头(也即发展质量较高与较低)有序地交替; 3、在儿童的身体类型和个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 测量工具:格塞尔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 格塞尔收集整理了数以万计儿童的发展行为模式,推出了格塞尔行为发育诊断量表(即年龄常模)。通过与行为发育的年龄常模相比较,即可判断不同儿童的心智发展水平。该诊断量表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十分广泛。 该量表主要诊断4个方面的能力: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 动作能分为粗动作、细动作。粗动作如姿态的反应、头的平衡、坐立、爬走等能力;细动作如手指抓握能力,这些动作能构成了对婴幼儿成熟程度估计的起点。 应物能是对外界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是运用过去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对物体、环境的精细感觉。应物能是后期智力的前驱,是智慧潜力的主要基础。 言语能反映婴幼儿听、理解、表达言语的能力,其发展也具备一定的程序。 应人能是婴幼儿对现实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反映其生活能力(如大小便)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这4种能力对于每个时期的儿童都有相应的行为范型,正常儿童的行为表现在这4个方面应当是平行的、相互联系并彼此重叠的。 二、后天论/环境决定论 华生(J.B.Watson)的行为主义观 华生对待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源于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儿童生来其心理类似一块“白板”,日后心理的发展就是在这块“白板”上学习建立起S-R联结的过程。发展是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因而不体现出阶段性。 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华生认为遗传得来的是数量甚微的简单反射而已,它们对日后的心理发展无多少作用,而环境与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他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发育良好的婴儿,和符合我的要求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保证能把他们随便哪一个都训练成为我想要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不论他的才智、嗜好、倾向、能力、禀性,以及他的宗族如何(1930)。” 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客观与实证,把重点从对意识的过多关注转向行为研究,注重刺激与反

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

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 第一章研究对象和任务 填空题 1.所谓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的历史。 2.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的科学。 3.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从时间的延续上,可分为和横断研究。 第一章参考答案 填空题 1、心理发生发展 2、心理特征 3、纵向研究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二、名词解释 1.纵向研究2.矛盾性原则3.横断研究4.客观性原则5.教育心理实验6.教育性原则 三、简答题 1.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2.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参考答案 二、名词解释 1、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人群在不同的时间里对他们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研究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 2、矛盾性原则是指儿童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是一种矛盾运动,是按照矛盾法则进行的。因此,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 3、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 4、客观性原则要坚持真实地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儿童心理的目的。 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要确立客观的指标。 5、教育心理实验是自然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或改变某种或某些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行为变化的方法。 6、教育性原则是指在进行研究时所选择的方法应对儿童身心发展有利,应该是道德的。 三、简答题 1、①客观性原则②发展性原则③教育性原则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⑤伦理性原则 2、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第一,选择研究课题 第二,形成假设

发展心理学 第二章 发展理论

第二章发展理论 主要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观点) 认知发展理论 习性学理论 生态系统论 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又译心理分析理论,是西方现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理论分为两个时期: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与埃里克森等人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 1、人格的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成分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本我(id),包括人的先天本能和基本欲望,由快乐原则支配。 自我(ego),介于本我和现实之间, 既要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活动的,它是有意识的、理智的。 超我(superego), 人格中良心、理想方面,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力求完美。超我以至善原则行事。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性本能, 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和冲动,这种能量和冲动被称作“力比多”。力比多以特有的阶段次序投射到身体的不同部位,使它依次成为儿童兴奋的中心,这就促成了相应的人格发展阶段。 2、人格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 (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1 ~3岁) (3)生殖器期(3 ~6岁) (4)潜伏期(5、6 ~12岁左右) (5)生殖期(12岁~20岁左右) 3、简评 贡献: 儿童早期经验影响后期发展的观点很有价值;把人格发展看成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对人格发展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 不足: 观点缺乏有力支持; 过于强调性本能的满足; 研究取样来自少量精神疾病患者。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埃里克森的基本观点

发展心理学 第二章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心理发展只有量的连续累积、不存在阶段性的理论是()。[统考2011研] A.心理社会发展理论B.发生认识论C.心理发展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D 【解析】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其中的基本概念是观察学习,其实质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2.儿童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违反。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其道德判断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统考2010研] A.前道德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道德实在论阶段 【答案】C 【解析】皮亚杰认为,在前道德阶段,年幼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模糊的了解,他们的行为直接受行为的结果所支配;在他律道德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所给予的,而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来制定或改变;在自律道德阶段,儿童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是可以改变的。 3.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心理学家是()。[统考2009研] A.达维多夫B.维果茨基C.列昂节夫D.鲁利亚 【答案】B 【解析】维果茨基是前苏联的卓越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列昂节夫与鲁利亚是维果茨基的学生,三人合称为维列鲁学派,该学派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派,又称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鲁利亚也是著名神经心理学家,提出了著名的脑机能系统学说。达维多夫是俄罗斯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曾与艾利康宁一起提出了以活动特点对心理发展的划分。4.按照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以建立自我同一性作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统考2009研] A.6~12岁B.12~18岁C.18~25岁D.25~50岁 【答案】B 【解析】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5.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划分儿童年龄阶段的标准是()。[统考2007研] A.生理发育B.智力发展C.个性特征D.活动特点 【答案】D 【解析】根据以往资料,20世纪60年代以后,艾里康宁在维果茨基的思想基础上,借鉴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系统地提出其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他的学生达维多夫是这个理论的积极推崇者,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分期的标准是儿童发展的主导活动。其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强调主导活动与儿童心理,特别是个性形成的一致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6.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2007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 【答案】B 【解析】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中,婴儿前期(0~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婴儿后期(2~4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7.童年期的年龄范围是()。[2005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3~6岁B.7~12岁C.13~15岁D.16~18岁

发展心理学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 本章主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其贡献和不足。 ●艾里克森个体发展的阶段及特色。 ●华生的行为主义儿童心理学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斯金纳和班杜拉各自如何发展行为主义的儿童心理学理论的。 ●维果斯基的儿童心理学思想的内容。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及其后续的发展。 ●朱智贤对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贡献。 重点与难点:1、各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发展心理学的影响。 2、皮亚杰的儿童发展认识论。 教学时数:8学时 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医生,精神病学家,心理学领域的新学派—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人类行为学方面提出了不少革命性的、颇有争议的观点。他还为治疗行为方面的疾病建立了一套新的体系。 ●弗洛伊德的早年生活很少为人所知,因为他至少两次销毁他的个人纪录, 一次是1885年,第二次是1907年。 ●弗洛伊德几乎终生每天抽一盒雪茄; ●直到1939年9月23日死于口腔癌。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发展观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个部分, 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 1、“本我”属于无意识的东西,是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结构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弗洛伊德认为,“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越大,婴儿几乎完全处于本我状态。 2、“自我”是意识的部分,“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个体要与现实世界进行交流,就必须通过“自我”。“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本能冲动。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自我”在其行为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3、“超我”包括两个部分,良心和自我理想。良心具有惩罚性的功能,当儿童有某种坏行为时,良心就会使他有犯罪感;而自我理想则是具有积极的功能,它使得儿童积极向上。简单地说,超我代表着人类的道德标准和发展的高级方向。(二)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是以“性”为划分依据的。人的发展就是 性心理的发展,性本能的心理能量称为力必多。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力必多分别集中在身体的不同部分,形成性感区,根据性感性、区的变化,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 1、口唇期(0-1),力必多从嘴开始,吸吮本能产生快感。往后的发展阶段直至成人,出现的吸吮或咬东西的愉快,或抽烟和饮酒的快乐,都是口唇期快感的发展。弗洛伊德又将口唇期分为两个时期:0-6个月第一个时期,即儿童的世界是“无对象”,他们还没有现实存在的人和物的概念,仅仅是渴望得到快乐、舒适

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他认为,人类的认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时期。儿童出生以后,认识是怎样形成的,智力、思维是怎样发生发展的,它是受哪些因素所制约的,它的内在结构是什么,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是如何先后出现的,等等。所有这些,就是皮亚杰心理研究所企图探索和解答的问题。 皮亚杰解答这些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是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他认为,生物学可以解释儿童智力的起源和发展,而逻辑学则可以解释思维的起源和发展。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一道,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智力(思维)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1 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1)皮亚杰的发展观 在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上,由于各种不同的观点,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论,皮亚杰在他的《智力心理学》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他例举了五种重要的发展理论:①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英国罗素的早期观点;②只讲内因不讲发展的,如卡尔·彪勒(KarlBu·Dhler)的早期观点; ③讲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如格式塔学派;④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如联想心理学派;⑤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而皮亚杰则认为他和这五种发展理论不同,他自己是属于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2)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adaptation)。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对适应作了具体的分析。他认为,个体的每一个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