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239期【名师工作室联盟 主持人 任玲专辑1】理想语文的“放”与“收”

第239期【名师工作室联盟 主持人 任玲专辑1】理想语文的“放”与“收”

第239期【名师工作室联盟·主持人· 任玲专

辑1】理想语文的“放”与“收”

导读本篇文章是任玲老师对自己二十七年教龄

中的困惑、思考、突围的总结。内容所写的是经验,经验背后是探索,探索背后是沉思,沉思源于责任与担当。任玲简介任玲,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云南省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云岭教学名师,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享受曲靖市优秀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中语会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中心导师团导师,中语会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曲靖市优秀教师、优秀青年班主任、中青年教研教学优秀人才。专著《我的经典语文》,主编《亲近经典·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讲堂》《亲近经典·高中语文新课程名著导读》《亲近经典·高中语文新课程导学案》等书籍,参与编写云南省《初中语文必读课本》、中职《语文》教材、长春版初中教材《语文》教师用书等多种书籍,发表文章百余篇。成果“经典语文主张与亲近经典语文专题阅读实践”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受到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奖励。《语文教学通讯》《新语文学习》《云南教育》等多家杂志封面人物。现执教于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

语文教育宣言: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家,做感悟生命的思想者。教育理念:我们希望有怎样的世界,就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最热爱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人生哲学:做自己欣赏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座右铭: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任玲作品理想语文的“放”与“收”原载于《语文学习》,2016年第1期

一尼采:“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想到自己的成长

经历,脑中突然跳出来的竟然是尼采的这句话。执教中学语文27年,我自己感触到的时代困境,至少是两重。第一重

困境是精神的捆绑与学养的不足,这个困境的根源,先是求学使然,后是教书使然。“60后”这一代人的蒙学自领袖语录始,幼年唱的歌词是“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坏东西”,求学阶

段课本大多是政治说教文章,尽管求学时段一直是优秀学生;作文曾被抄录板报全校展示;曾把《氓》改写成满满一本作文;大学时也曾获得省级文学作品竞赛奖;还正好赶上文学尤其诗歌最为繁荣的八十年代中期,有过尽兴阅读的时光。尽管如此,也掩盖不了时代为我们留下的遗憾,这遗憾是贫乏干枯,更是精神深处烙印着的思想与话语方式。所谓教书使然,是因为那时的教材及教学边界狭窄而清晰,教书依赖教参,答案固定,不越雷池,既没有超越的空间,也没有超越的必要,能有些灵活技巧来驾驭教材让学生喜欢课堂,已是难得。尤其身为班主任,时间总是消耗在繁琐事务之中,就这样,我教书的第一个十年,是熟练技巧站稳讲台的十年,也是囿于教材、传输答案的十年,是视野狭窄、精神单薄的

十年。这段时期靠吃老本也获得过优质课、优秀教师等许多奖项,但今天回看,很是后怕,假如没有第二个十年的艰辛突围,我的职业生命该早就枯竭了吧,至少早就成一个堕入现实的油滑匠人了。第二重困境,也是现在的孩子依然遭遇着的困境,就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至今,愈演愈烈的应试至上主义。亲历其间,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功利教育对语文的扭曲和伤害。为了更快地获得分数,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理科老师则可以公开怂恿学生不要在语文上花功夫,语文学科自身也被应试裹胁,问题严重的地方甚至连课文老师都不愿意带着学生好好读,上课就是做题讲题,在学生最美好的中学六年里,先有中考的魔鬼训练,后有高考的白热化碾压,语文真实的处境极度尴尬。当两重困境交织,置身其中,怎一个痛苦了得!一方面,打开视野,扩开边界,让语文不再单薄,成了迫切需要;另一方面,进入网络交流学习与反思,给自己带来了强烈的文化焦虑。于是我开始尽力摆脱琐碎事务,把大量的时间用来阅读。很长一段时间,海量阅读伴着网络激情呐喊成了生活的主旋律,随之写下几十万字的网文,声讨应试至上功利至上的祸害,呼吁坚守语文本分,挣脱应试捆绑,不被强大的世俗所吞没,追求分数之外的教育价值;呼吁体察残酷,发现谬误,以刮骨疗法剔除精神深处的专制基因;呼吁打破禁锢,舒展个性,挣脱政治话语的钳制,改变精神矮化状态,以开阔的视野更新精神词

汇,实现精神的独立,思想的自由,试图在困惑与焦虑中追寻“新语文教育”梦想。精神的突围,是自我成长的第一条重

要线路。这条线路,海量阅读与教育反思同时推进。语文问题背后是教育问题,教育问题背后是社会问题,从《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开始,到《韩军与新

语文教育》,到钱理群先生的每一部与中学语文相关的作品,到龙应台,王小波,肖雪慧,吴非,谢泳,崔卫平,肖川,卢安克,杨东平,朱永新,李镇西,刘铁芳,魏勇,蔡朝阳,郭初阳,王雷,徐贲,许锡良,林达,刘瑜,熊培云,李承鹏,还有数不尽的名字,一路读过去,多元聚合,促使自己思考现实,反思教育,寻找着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更新着自己的精神词汇。迫于自身虚缺而致的文化焦虑,更是一头扎进经典,《诗经》《楚辞》《论语》《孟子》《庄子》以及一

个个文化名人、文学专题,一路啃下来,并感触甚深,写下几十万字随笔,写下《修养国学:语文教师的终身课题》这样的文字,抒发自己亲近经典的经历和以此滋养起来的情怀。大量的阅读,须下硬功夫,为弥补先天不足,板凳一坐几年冷,这功夫硬是磨练出来了。今天回看,没有这个漫长而艰苦的积淀过程,学养根本无从谈起,自己的语文教学要有根本性的突破,绝无可能。视野狭窄,精神矮化,学养不足,心灵枯竭,是时代病,不幸被我们遇上了,教师这个群体中的多数,自觉不自觉地早已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多年来,我

们叹息学生阅读品位低下、作文目不忍视,却不曾想,除了应试弊端外,更大的问题是教师自己身上深深地烙着时代的缺陷,并在自满自足中传递着这种缺陷。我们感慨学生思想贫乏、心灵苍白的同时,却不曾发现,同样贫乏和苍白的其实是整整这几代语文人。“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不让心灵在封闭拘囚与庸常生活中走向麻木,能察觉到现实的悖谬并努力抵抗和改变,对我而言意义重大。我远不敢说自己已然克服了这个时代,但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至少一直在努力反思和抗拒,至少能始终保持着对一切未知领域的敬畏与追寻,并同时保持着对自我与现实的警觉。二哈维尔:“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如果说我身上还算有点可取之处,那就是一定要为自己的行动追问一个理由。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自以为这样就一定对吗?教师的职业太过辛苦,我要为自己夙兴夜寐为之劳作的事情找到一个方向,并且是一个对的、值得付出的方向。教师的职业责任重大,我不能经手“辛辛苦苦误人子弟”的悲哀。外部的突围带给我巨大的能量,对现实问题和教育问题的追索反思,加上海量阅读的冲击,实现了视野的超越。边界一旦被突破,纵横捭阖的延伸空间更大了,课堂有了无限的张力,也因张力而增添了魅力。然而这就是理想的语文吗?一度时期,我是这么认为的,也善于在课堂里急切地强势灌输,靠着自己的阅读广度赢得

学生的崇拜。但这个意识在慢慢变化。语文究竟是什么?这的确是争议不断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研究它也确实不是我们能力所及之事。可是,连它是什么都不知道,或者自己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又如何认定自己所做正确与否?个人随心所欲的语文,可靠吗?因为困惑,所以追索。多年来,我觉察到拓宽人文视野的紧迫性的同时,也不断关注和思考语文学科内部的问题。首先是较多地关注教材问题,在早先语文教材显得单薄的时段,密切关注早期同步阅读书籍的编写,如钱理群、王尚文等主编的《新语文读本》(2001年),王栋生主编的《新语文写作》(2003年),谢泳等主编的《中学人文读本》(2003年),还关注严凌君的青春读书课,甚至关注民国教材,通览了商务《国语教科书》、世界书局《国语读本》及开明《国语课本》。我曾有幸参与《云南省初中语文必读课本》的编写,还有幸先后参与陕西师大、浙江师大的高中新课程教材编写研讨,亲临现场,得以跟随王尚文、李海林、李镇西等教育专家交流学习,颇多受益。热切地关注语文建构也始于十多年前,最早细细啃下李海林《言语教学论》,李维鼎《语文言意论》,同时阅读了大量关于人文、工具之争的文章,后来阅读了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啃下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还有大量关于课程建构和课堂观察的书。尤其是“云南省任玲名师工作室”组建以后,除了敦

促成员大量阅读、打开视野外,我们的高中语文研修活动更多地从课堂入手,关于课堂观察、课堂诊断方面的书籍看得非常多,对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结构、课堂文化等方面的思考更侧重一些,也更贴近语文学科一些,以前的纵横捭阖便“收”了不少。这“收”不止是内容取舍,也是方法选择,还是观念调整。这一段经历和思考所写下的文字,基本上是在追寻与回答语文是什么这一问题,用文字呼吁教材的完善和课程设置的系统化,辨识语文课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区别,探讨新课程可能带来的非语文倾向,呼吁语文学习中语言训练的价值重估。到拙作《我的经典语文》,则开始

用“经典语文”主张来表达这一路的思考。至此,一路的实践

与思考,为自己的“理想语文”寻到了两个支架,简单说还是“人文”与“工具”,换个说法是人文视野与课程建构。“放”与“收”的过程完成了两个支架的建立,这算是我作为一线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学科的解释方式。有了这两个支架,语文课堂既不会丧失人文情怀,也不至于滑向非语文泛语文的误区。三胡适:“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我愿意

用胡适的话来表达作为一线教师一路思考、探索、实践的意义。在语文学科又一次陷入你是我非的争论时,我感觉经历了长期追索过程后,答案是清晰的。至少,在语文课程的建构还没有达到无可争议的阶段,在语文教材只能是一个“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复合型文本的时段,在语文学科、语文

课堂以及语文生活还存在游离迷失的时候,我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定义取向是认同的,并且选择了一个入口来展开实践、探寻课堂,那就是“经典语文”。虽然这个取向首先还是来自于一种现实对抗,比如对“应试至上”的功利语文的对抗,对狭窄视野的单薄语文的对抗,对禁锢思想扼杀个性的专制语文的对抗,但我觉得还是能够实现化繁为简,语文这个包罗万象的所在——不管它是汉语的(语用和汉语趣味),文章的(谋篇布局)、文学的(审美鉴赏),文化的(文脉传承),还是思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切都借助语言来完成,此处“语言”是广义的,包括语用和一切语言的组织形式,没有语言,谈不上任何作品的价值与美感。因此,“经典语文”主张以经典习得语言,以经典立心立人。其要义有四点:第一,“经典语文”呼吁“修养国学是语文教师的终身课题”。国学底蕴是语文教师的家学根底之所在,是传承文脉、滋养情怀的根本,是审视教材的前提,更是获得解读文本能力的基础。教师当有广泛的阅读,有多元的视角,有判断的能力和选择的自觉。第二,“经典语文”主张语文教育要用最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年轻的生命,以苏霍姆林斯基“无限信仰书籍的力量”为座右铭。语文教学就是引领学生在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里,亲近经典,读有内涵的书,读“有文脉的书”,读传承人类文化精髓的书,建构丰富的精神家园。第三,“经典语文”主张优秀语文课堂当促成学生心智与语言的双重生长。好的

作品,总是以好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好作品所汇聚而成的教材,是构建文字系统和精神系统的要件,在这个要件中,语文学习的重点,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达成心智的成长,又以心智的成长促进语言的发展。好的语文课堂,取意于精神,落脚于语言。语文课中,一切知识的获取、情怀的熏陶、素养的提升,都借助语言文字、通过语言文字来完成,并最终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心智与语言同步同域,相伴相生,互助互进。第四,“经典语文”主张不停留于被动应考,而是主动研究并呼吁考试指挥棒的方向与作用,促使指挥棒指向积淀底蕴的过程,指向书籍,指向经典,指向完成某一阅读任务的具体过程,使语文教育走向本真、良性的发展轨道。如哲人所言,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作为一线教师,课堂是主阵地,是垦荒播种之地,是生机焕发之处,是实现教育价值的所在。“经典语文”不是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的精神旨归,它不仅表达我对语文的权衡与主张,更是面对困境历经多年思考实践中撕开的一个突破口。顺着这个路径,我们一直持续着有益的尝试。我们把课堂当作打开学生视野的阵地,以自己热爱经典的情怀引领学生;我们为学生推介一个个值得关注的名字,一本本值得阅读的书;我们利用文学社开展好书荐读活动,开展名著阅读书评展览;我们冒现实之大不韪在寒暑假放弃应试作业,以年级为单位开展阅读活动;我们顶着压力放弃考试开设读

书报告会;我们投入时间带领学生进行专题探究学习。尤值得欣慰的是,本着“拯救语文,从拯救教师的阅读开始”的念头,我于2006年申报“十一五”省级立项课题《“亲近经典”语文专题阅读实践与校本教材开发》,聚合全校语文教师之力,开展专题研究和专题阅读,引领学生亲近经典,之后将专题阅读讲义编辑出版。2014年,我领衔申报的《“经典语文”

主张与“亲近经典”语文专题阅读实践》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受到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嘉奖。语文教育的破与立,语文教育的放与收,语文教育的突围与坚守,语文教育的人文与工具,总是相伴相生的。我认为的“理想语文”,正是在这二者中寻求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完成了这个平衡,既不担心囿于狭窄视域,也不担心无限跑偏。课堂有“放”的广度与深度,也有“收”的理性与科学,收放自如,会更具“语文”的自觉。没有“放”的旅程,视野逼仄、精神萎缩必将构成永远的缺憾,课堂再精致也无异于井底之蛙、笼中之鸟。同样,没有“收”的回归,可能课堂同样会有精彩,却难免随性有余、流于空泛甚至游离跑偏,冲淡了本属于“语文”的价值。张玉新导师工作室本期责任编辑:朱琳琳(张玉新导师工作室第四期学员,任教于长春市实验中学)导师简介导师简介

张玉新,1963年生。特级教师、教授、博士。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部语文教研员。吉林省教育学院“张玉新导师工

作室”主持人。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曾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二十年,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教研员,秉持“原生态”教学观,是“语文教育民族化”主张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导师工作室教研模式研究”获吉林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

果一等奖,荣获“吉林省第十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吉林省首届中小学“双十佳”教师、首批学

科带头人、首届科研型名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职教语文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吉林省教育学会高中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