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概念与简答,期末老师会给我们的

统计概念与简答,期末老师会给我们的

统计概念与简答,期末老师会给我们的
统计概念与简答,期末老师会给我们的

1、既然标准差可以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平均差异程度,为什么有时要使用标准差系数?

对于均值差异较大的总体间的比较,标准差就失灵了。标准差体系就是要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平均差异程度

2、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编制统计指数时,同度量因素起什么作用?

【同度量因素】亦称“同度量系数”或“指数权数”。是指使若干由于度量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到可以加总和比较而使用的媒介因素。在编制总指数时,把不能直接相加的要素过渡到能够相加的总体的媒介因素。同度量因素在计算总指数的过程中对各指数因素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也叫权数。

3、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和联系。

统计指标和标志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②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统计指标和标志的主要联系表现在:

①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

②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系。

4、简述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区别。

1.时期数列中各指标的数值是可以相加的,而时点数列中各指标的数值是不能相加的;

2.时期数列中每一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所属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联系,而时点数列中每一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3.数列中每个指标的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而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的数值,通常是通过一定时期登记一次而取得的

5、简要比较类型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区别。

分层抽样式将调查的市场母体分成具有不同特征的次母体,这些母体一般叫做层,再从各层中随机抽取样本

而整群抽样是依据总体特征将其按照一定标志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群,然后对抽中的群中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

分层抽样划分的组称为“层或类”,它的作用是缩小总体,使总体的变异减少,而抽取的基本单位仍是总体单位;

整群抽样划分的组称为“群”,它的作用却是要扩大单位,抽取的基本单位不再是总体单位而是群,这样抽样的工作要简便多了。

6、什么是众数?什么是中位数?它们与算术平均数有何联系与区别?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次数的考察, ,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中位数、众数、平均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来反映问题的各种情况.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这三个统计量的区别是: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我们知道计算平均数时用到了每个数据,所以它对数据的变化比较敏感,与中位数和众数相比,平均数有时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它可以说是一组数据的的重心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次数的考察, 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注意:一组数据中的众数有时不只一个,如数据2、3、-1、2、l、3中,2和3都出现了2次,它们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中位数----把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中位数则仅与数据排列位置有关,当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为中位数(偶数个数据的最中间两个的平均数)。因此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影响不大。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7、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学中的地位?

8、测定季节变动的“趋势—循环剔除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是什么?

在数列中加以剔除,然后用平均的方法消除不规则变动,而后计算季节比率的,就称为趋势剔除法。数列的长期趋势可用移动平均或趋势方程拟合法测定。假定包含趋势变动的时间序列的各影响因素以乘法模型形式组合,其结构为Y=T·C·S·I,以移动平均法测定趋势值,则确定季节变动的步骤如下,(1)对原序列进行12个月(或4个季度)移动平均数,消除季节变动S和不规则变动I ,结果只包含趋势变动T和循环变动

C ;(2)为剔除原数列中的趋势变动T和循环变动C,将原数列各项除以移动平均数的

对应时间数据;(3)将消除趋势变动后的数列各年同月(或同季)的数据平均,消除不规则变动I,再分别除以总平均数,得季节指数S 。(4)对季节指数再调整。

9、为什么平均发展速度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水平法的特点是什么?

现象发展的平均速度,一般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速度是总速度的平均,但现象发展的总速度,不等于各年发展速度之和,而等于各年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因而求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不能用总和法,按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只能按连乘法,用几何平均数公式来计算。

几何平均法的实质是要求从最初水平出发,按所求的平均发展速度发展,计算出的末期水平应等于实际末期水平,这种方法可以只根据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计算而不考虑中间水平的变化,其侧重点在于考察最末一期发展水平。

10、什么是P值?

如果原假设为真,P-值是抽样分布中大于或小于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左侧检验时,P-值为曲线上方小于等于检验统计量部分的面积,右侧检验时,P-值为曲线上方大于等于检验统计量部分的面积

P值(P value)就是当原假设为真时所得到的样本观察结果或更极端结果出现的概率。如果P值很小,说明这种情况的发生的概率很小,而如果出现了,根据小概率原理,我们就有理由拒绝原假设,P值越小,我们拒绝原假设的理由越充分。总之,P值越小,表明结果越显著。但是检验的结果究竟是“显著的”、“中度显著的”还是“高度显著的”需要我们自己根据P 值的大小和实际问题来解决

11、假设检验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原假设(null hypothesis) :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反对的假设。表示为H0

H0 :μ = ,>= 或<= 某一数值

例如, H0 := 10cm

备择假设(alternative hypothesis):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支持的假设。表示为H1 H1:μ≠, < 或> 某一数值

例如, H1 :μ≠10cm, < 10cm,或> 10cm

“参数估计的几个重要概念”开头的ppt第22和23页

12、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

课本P188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小概率反证法思想。小概率思想是指小概率事件(P<0.01或P<0.05)在一次试验中基本上不会发生。反证法思想是先提出假设(检验假设H0),再用适当的统计方法确定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大小,如可能性小,则认为假设不成立,若可能性大,则还不能认为假设不成立。小概率原理:如果对总体的某种假设是真实的,那么不利于或不能支持这一假设的事件A(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要是在一次试验中A竟然发生了,就有理由怀疑该假设的真实性,拒绝这一假设。

第Ⅰ类错误(弃真错误)当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

第Ⅱ类错误(取伪错误)当原假设为假时未拒绝原假设

“参数估计的几个重要概念”开头的ppt第99页

13、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有什么不同?

答、两者的主要区别在 1、相关分析研究变量间相关方向、程度,不能指出变量间相互关系

的具体形式,也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而回归分析能确切地指

2

相关分析中,不必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而在回归分析中,

为因变量,而且只能从自变量去推测因变量,3

所涉及的变量一般都是随机变量;而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随机的,自变量则作为研究时给定的非随机变量

不同:“相关与回归分析”开头的ppt第33页,表现形态是8,9,10,11页

14、什么是权数?权数的作用有哪些?

在统计计算中,用来衡量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在总体中作用大小的数值叫权数。权数决定指标的结构,权数如变动,绝对指标值和平均数也变动,所以权数是影响指标数值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权数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绝对数(频数)表示,另一个是用相对数(频率)表示。

在统计比较两个或多个指标时,往往不能简单以绝对数值来分析以判断结果,而要以他们的个体所占总体的权数(比例)来衡量。

15、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课本P82

众数最容易计算,但不是永远存在,它不受极端值影响、具有不惟一性、作为集中趋势代表值应用的场合较少,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在编制物价指数时,农贸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常以很多摊位报价的中数值为代表。

中位数很容易理解、很直观,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既是它有价值的方面,也是它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的地方;

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的最充分,数据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应用,它在整个统计方法中应用最广,对经济管理和工程等实际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代表值和统计量。

16、简述描述性统计和推断统计各自的方法思路

描述统计学(Descriptive Statistics)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形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加工处理方法、数据的显示方法、数据分布特征的概括与分析方法等。

推断统计学(1nferential Statistics)则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做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划分,一方面反映了统计方法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同时也反映了应用统计方法探索客观事物数量规律性的不同过程。

统计研究过程的起点是统计数据,终点是探索出客观现象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搜集到的是总体数据(如普查数据),则经过描述统计之后就可以达到认识总体数量规律性的目的了;如果所获得的只是研究总体的一部分数据(样本数据),要找到总体的数量规律性,则必须应用概率论的理论并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科学的推断。

显然,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是统计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则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由于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主要是样本数据,因此,推断统计在现代统计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描述统计不重要,如果没有描述统计收集可靠的统计数据并提供有

效的样本信息,即使再科学的统计推断方法也难以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从描述统计学发展到推断统计学,既反映了统计学发展的巨大成就,也是统计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一个ppt7,8,9,10页

17、什么是多重共线性?

所谓多重共线性(Multicollinearity)是指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之间由于存在精确相关关系或高度相关关系而使模型估计失真或难以估计准确。一般来说,由于经济数据的限制使得模型设计不当,导致设计矩阵中解释变量间存在普遍的相关关系。

完全共线性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出现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共线性,即近似共线性。

18、简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主要作用:(答要点)

(1)用来测定通货膨胀(测定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以报告期的上期为基期,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率作为通货膨胀率的一种测度。)

(2)反映货币购买力的变动程度。(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货币购买力指数通常就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倒数来计算的。

(3)将价值量指标的名义值减缩为实际值,以消除价格变化的影响。

如用名义工资除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得到实际工资。类似地,可测定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实际消费水平等。

1.简述为什么要计算变异系数?

方差、标准差、极差和四分位极差都只能用来比较同一属性(具有相同单位)的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特别是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时,我们可以直接用方差或标准差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但是,如果两组数据具有不同的平均数,我们就不能直接用方差或标准差进行比较,因为方差是根据平均数计算出来的,它是数据义于其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和,因此,方差的大小不仅与数据本身的离散程度有关,还与平均数的大小有关。应当计算变异系数。

2. 相关关系的表现形态

相关关系的表现形态大体上可分为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完全相关和不完全相关等几种。就两个变量而言,如果变量之间的关系近似地表现为一条直线,则称为线性相关;如果变量之间的关系近似地表现为一条曲线,则称为非线性相关或曲线相关,如果一个变量的取值完全依赖于另一个变量,各观察点落在一条线上,称为完全相关,如果两个变量的观察点很分散,无任何规律,表示变量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在线性相关中,若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增大或减少,则成为正相关,若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反,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大或减少,另一个变量随之减少或增大,则称为负相关,

3.简述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与模型

影响时间数列的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即长期趋势(T)、季节变动(S)、循环波动(C)和不规则波动(I)。把这些影响因素同时间数列的关系用一定的数学关系式表示出来,就构成了时间数列的分解模型。按四种因素对时间数列的不同影响方式,时间数列可分解为多种模型,如乘法模型、加法模型、混合模型等。其中最常用的是乘法模型。

4.简述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

从假设检验的原理与规则可以看到,它是根据小概率原理来判断的,因此有可能会判断错误,因为在原假设为真的情况下,很可能有些样本统计量的估计值会落入小概率的拒绝域内而按

决策规则加以拒绝。另外在原假设非真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有一些统计量的估计值落入接受域的范围之内而接受原假设。因此可以把这些情况归结为两类错误。第一类错误是原假设Ho 为真而却被拒绝的错误,它是犯弃真的错误,也叫第一类错误。第二类错误是指原假设Ho 为非真而却予以接受的错误,这是一种取伪的错误,也称第二类错误。

5、何谓假设检验?其一般步骤是什么?

所谓假设检验,就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样本所属总体特征提出一个假设,然后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借助一定的分布,观察实测样本情况是否属于小概率事件,从而对所提出的假设作出拒绝或不拒绝的结论的过程。假设检验一般分为以下步骤: ①建立假设:包括: H0,称无效假设;H1: 称备择假设;②确定检验水准:检验水准用α表示,α一般取0.05;③计算检验统计量:根据不同的检验方法,使用特定的公式计算;④确定P值:通过统计量及相应的界值表来确定P值;⑤推断结论:如P>α,则接受H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如P ≤α,则拒绝H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6、简述为什么要计算变异系数?

方差、标准差、极差和四分位极差都只能用来比较同一属性(具有相同单位)的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特别是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时,我们可以直接用方差或标准差说明数据的

离散程度,(3分)但是,如果两组数据具有不同的平均数,我们就不能直接用方差或标准差进行比较,因为方差是根据平均数计算出来的,它是数据义于其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和,因此,方差的大小不仅与数据本身的离散程度有关,还与平均数的大小有关。应当计算变异系数。

7、简述参数估计的类型

估计可以分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1分)点估计是指从抽到具体样本,经过观察把所得到的数据算出的单个估计值用作相应总体的值。根据某个随机样本计算得出估计量的具体估计值,就是总体参数的点估计。(2分)区间估计是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一个估计的范围,使总体参数包括在这个范围之内,而且可以推断总体参数有多大的概率在这个范围之内,因此区间估计是包含总体参数的—个值域,同时在结论中指出未知参数所在值域的上下限和该结论的可靠性。(2分)

8、简述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

当一组数据呈中间大两头小的对称分布(包括正态分布)时,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一致的。(2分)但如果呈现偏态时这三者就不一致了。当分布为右偏(有边拖一个长尾巴)时,则平均数受权端值的影响而比较大,中位数在中间而众数最小。(1分)当分布为左偏时,则平均数最小,众数最大,而中位数仍在中间。当数据不存在明显的规律性时,也有例外的情况。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2 统计学得几个基本概念 1、2、1 总体与总体单位 1、总体 (1)总体得概念:总体就是指客观存在得、具有某种共同性质得许多个别事物组成得整体; 在统计研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得目得与任务居于支配与主导得地位,有什么样得研究目得就应该有什么样得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研究我们学院教师得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就是研究得总体,其中得每一位教师就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得学习情况,则总体就就是该班得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就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得得不同,我们要选取得研究对象也就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2)总体得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就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指所包含得单位数就是有限得总体。 如一个企业得全体职工、一个国家得全部人口等都就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得单位数目就是无限得,或准确度量它得单位数就是不经济或没有必要得,这样得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得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得鱼得尾数等等。 划分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得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3)总体得特征: ★大量性:就是指构成总体得单位数要足够得多,总体应由大量得单位所构成。大量性就是对统计总体得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得现象或表现有很大得偶然性,而大量单位得现象综合

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得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得汇总综合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得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得总体得特征,达到我们得研究目得。 ★同质性: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性质相同,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就是构成统计总体得前提条件。 ★变异性:即构成总体得各个单位除了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外,在其她方面具有一定得差异。差异性就是统计研究得主要内容。 如以一个班级得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总体,则“专业”就是该总体得同质性,而“性别”、“籍贯”等则就是个体之间得变异性;以我院全体教师为一个总体,则“工作单位”就是其同质性,而“学历”、“月工资”等则就是它得变异性。 需要特别说明得三个问题: ★变异就是客观存在得,没有变异得事物就是不存在得; ★变异对于统计非常重要,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这就是因为,如果总体单位之间不存在变异,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总体单位得资料就可以推断总体情况了; ★变异性与同质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就是辩证统一得关系。用同质性否定变异性或用变异性否定同质性都就是错误得。 2、总体单位 就是构成总体得每一个个体。 【思维动起来】 对2015年10月份某市小学生得近视情况进行调查: 统计总体就是什么?总体单位就是什么? 总体得同质性就是什么?变异性就是什么? 3、总体与总体单位得关系 在统计研究中,确定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就是十分重要得,它决定于统计研究目得与认识对象得性质。在一次特定范围、目得得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就是不容混淆得,二者得含义就是确切得,

统计学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1、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社会性、综合性 3、统计工作的职能:统计信息职能、统计咨询职能、统计监督职能 4、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5、统计调查的质量要求: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有效性 6、专门调查的方法: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7、统计调查的方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通讯法、实验调查法、网上调查法 8、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钟型分布、U型分布、J型分布 9、统计表的结构,从组成要素看,由总标题、横行与纵栏标题、指标数值等三部分组成 10、统计表的结构,从内容上看,由主词、宾词两部分构成 11、统计分析方法:综合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数、相关回归、抽样推断 12、综合指标从它的作用和方法特点的角度可概括为三类: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 13、相对指标的种类: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 14、平均指标的种类: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15、测定标志变动度的主要方法:全距、四分位差、平均差、标准差、离散系数 16、动态数列按构成其指标数值的性质不同分为: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平均数动态数列

17、动态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18、动态数列的速度分析指标: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19、测定长期趋势常用的主要方法:间隔扩大法、移动平均法、最小平方法 20、指数按其反映指标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1、指数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分为: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平均指标对比指数 22、相关关系按其方向不同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23、相关关系按其涉及因素多少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 24、相关关系按其形式不同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25、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 26、总体参数的抽样估计方法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统计分析 1.某市某“五年计划”规定计划期最末一年甲产品产量应达到75万吨,假定每天产量相等,实际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吨)。试计算该市甲产品产量五年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56 58 62 第四年一季二季三季四季 16 17 18 18 第五年一季二季三季四季 19 19 20 23

第七章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型题 .在实际工作中,同质是指().被研究指标地非实验影响因素均相同.研究对象地测量指标无误差.被研究指标地主要影响因素相同.研究对象之间无个体差异.以上都对 .变异是指() .各观察单位之间地差异 .同质基础上,各观察单位之间地差异.各观察单位某测定值差异较大.各观察单位有关情况不同.以上都对 .统计中所说地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地确定地同质地全部个体.根据地区划分地研究对象地全体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根据时间划分地研究对象地全体 .随意想象地研究对象地全体 .根据人群划分地研究对象地全体 .统计中所说地样本是指() .从总体中随意抽取一部分 .有意识地选择总体中地典型部分 .依照研究者地要求选取有意义地一部分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地一部分 .以上都不是 .统计学上地系统误差、测量误差、抽样误差在实际工作中().均不可避免 .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 .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只有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抽样误差指地是() .个体值和参数值之差 .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样本统计量值和参数值之差 .不同地总体参数之差 .以上都不是 .随机测量误差使调查结果() .大部分偏高 .大部分偏低 .统一偏高或偏低 .存在误差且该误差无规律性 .存在误差但该误差有一定地规律性 .抽样误差使调查结果() .大部分偏高 .大部分偏低

.统一偏高或偏低 .存在误差且该误差无规律性 .存在误差但该误差有一定地规律性 .系统误差使调查结果() .大部分偏高 .大部分偏低 .统一偏高或偏低 .存在误差且该误差无规律性 .存在误差但该误差有规律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统计学中可以根据()地分布规律,对总体进行统计学推断.误差.过失误差 .系统误差 .随机测量误差 .随机抽样误差 .时间资料为() .名义测度资料 .等级测度资料 .循环测度资料 .区间测度资料 .比值测度资料 .某地年来地气温(℃)资料为() .名义测度资料 .等级测度资料 .循环测度资料 .区间测度资料 .比值测度资料 .分析资料时,下列哪项不作为统计分析方法选择地根据().研究设计地目地 .研究设计地方案 .资料地类型 .资料地分布类型 .前人地分析结果 .小概率事件是指(是随机事件发生地概率)( ) .≤ .≤ . ≤ .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型题 .某医生欲研究各种生化指标与糖尿病地关系,测量病人地血糖、血压、胆固醇,这些资料为() .名义测度资料 .等级测度资料 .循环测度资料 .区间测度资料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讲课讲稿

1.2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2.1 总体和总体单位 1.总体 (1)总体的概念: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 在统计研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居于支配和主导的地位,有什么样的研究目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研究我们学院教师的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是研究的总体,其中的每一位教师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就是该班的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的的不同,我们要选取的研究对象也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2)总体的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是有限的总体。 如一个企业的全体职工、一个国家的全部人口等都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是无限的,或准确度量它的单位数是不经济或没有必要的,这样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的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的鱼的尾数等等。 划分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3)总体的特征: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的现象或表现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大量单位的现象综合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的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的汇总综合中

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的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的总体的特征,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 ★同质性: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性质相同,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变异性:即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除了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外,在其他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如以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总体,则“专业”是该总体的同质性,而“性别”、“籍贯”等则是个体之间的变异性;以我院全体教师为一个总体,则“工作单位”是其同质性,而“学历”、“月工资”等则是它的变异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三个问题: ★变异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变异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变异对于统计非常重要,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这是因为,如果总体单位之间不存在变异,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总体单位的资料就可以推断总体情况了; ★变异性和同质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用同质性否定变异性或用变异性否定同质性都是错误的。 2.总体单位 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 【思维动起来】 对2015年10月份某市小学生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 统计总体是什么?总体单位是什么? 总体的同质性是什么?变异性是什么? 3.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在统计研究中,确定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于统计研究目的和认识对象的性质。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不容混淆的,二者的含义是确切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随着统计研究任务、目的及范围的变化,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第六章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第六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和统计量的概念,掌握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矩的计算。 2.了解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定义和性质,了解分位数的概念并会查表计算。 3.掌握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统计量的分布。 4.了解最大次序统计量和最小次序统计量的分布。 本章重点:统计量的概念及其分布。 二、主要内容 1.总体与个体 我们把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或母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个成员称为个体。在实际问题中,通常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几个数值指标,因而常把总体的数值指标称为总体。设x为总体的某个数值指标,常称这个总体为总体X。X的分布函数称为总体分布函数。当X为离散型随机变量时,称X的概率函数为总体概率函数。当X为连续型随机变量时,称X的密度函数为总体密度函数。当X服从正态分布时,称总体X为正态总体。正态总体有以下三种类型: (1)未知,但已知; (2)未知,但已知; (3)和均未知。 2.简单随机样本 数理统计方法实质上是由局部来推断整体的方法,即通过一些个体的特征来推断总体的特征。要作统计推断,首先要依照一定的规则抽取n个个体,然后对这些个体进行测试或观察得到一组数据,这一过程称为抽样。由于抽样前无法知道得到的数据值,因而站在抽样前的立场上,设有可能得到的值为,n维随机向量()称为样本。n称为样本容量。()称为样本观测值。 如果样本()满足 (1)相互独立; (2) 服从相同的分布,即总体分布; 则称()为简单随机样本。简称样本。 设总体X的概率函数(密度函数)为,则样本()的联合概率

函数(联合密度函数为)

3. 统计量 完全由样本确定的量,是样本的函数。即:设是来自总体X 的 一个样本,是一个n 元函数,如果中不含任何总体的未知参数,则称 为一个统计量,经过抽样后得到一组样本观测值 ,则称 为统计量观测值或统计量值。 4. 常用统计量 (1)样本均值: (2)样本方差: (3)样本标准差: 它们的观察值分别为: 这些观察值仍分别称为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4)样本(k 阶)原点矩 1 1,1,2,n k k i i A X k n ===∑L (5)样本(k 阶)中心矩 1 1(),2,3,n k k i i B X X k n ==-=∑L 其中样本二阶中心矩21 1(),n k i i B X X n ==-∑又称为未修正样本方差。 (6)顺序统计量 将样本中的各个分量由小到大的重排成 (1)(2)()n X X X ≤≤≤L 则称(1)(2)(),,n X X X L 为样本顺序统计量,()(1)n X X -为样本的极差。 (7)样本相关系数: 1 1 2 211 ()()()() 11()()n n i i i i i i xy n n x y i i i i x x y y x x y y r S S x x y y n n ====----= = --∑∑∑∑

统计学基本概念

日志吕品吕品的日志当前日志返回日志首页? 较新一篇/ 较旧一篇 分享 1. 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 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3. 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4. 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5. 顺序数... 如果你也考统计学~~~~~网上搜索到的统计学基本概念~~~~~ 2011-05-28 12:06 | (分类:默认分类) 1. 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 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3. 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4. 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5. 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6. 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 7. 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8.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9.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0. 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 11. 抽样调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

12. 普查: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 13. 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14.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5. 样本容量:也称样本量,是构成样本的元素数目。 16. 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7. 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8. 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19. 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一个名称。 20. 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

第七章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第七章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A1型题 1.在实际工作中,同质是指( ) A.被研究指标的非实验影响因素均相同 B.研究对象的测量指标无误差 C.被研究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 D.研究对象之间无个体差异 E.以上都对 2.变异是指( ) A.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B.同质基础上,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C.各观察单位某测定值差异较大 D.各观察单位有关情况不同 E.以上都对 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个体 B.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4.统计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 A.从总体中随意抽取一部分 B.有意识地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依照研究者的要求选取有意义的一部分 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以上都不是 5.统计学上的系统误差、测量误差、抽样误差在实际工作中( ) A.均不可避免 B.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 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D.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E.只有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6.抽样误差指的是( ) A.个体值和参数值之差 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C.样本统计量值和参数值之差 D.不同的总体参数之差 E.以上都不是 7.随机测量误差使调查结果( ) A.大部分偏高 B.大部分偏低 C.统一偏高或偏低 D.存在误差且该误差无规律性

E.存在误差但该误差有一定的规律性 8.抽样误差使调查结果( ) A.大部分偏高 B.大部分偏低 C.统一偏高或偏低 D.存在误差且该误差无规律性 E.存在误差但该误差有一定的规律性 9.系统误差使调查结果( ) A.大部分偏高 B.大部分偏低 C.统一偏高或偏低 D.存在误差且该误差无规律性 E.存在误差但该误差有规律性 10.统计学中可以根据( )的分布规律,对总体进行统计学推断 A.误差 B.过失误差 C.系统误差 D.随机测量误差 E.随机抽样误差 11.时间资料为( ) A.名义测度资料 B.等级测度资料 C.循环测度资料 D.区间测度资料 E.比值测度资料 12.某地30年来的气温(℃)资料为( ) A.名义测度资料 B.等级测度资料 C.循环测度资料 D.区间测度资料 E.比值测度资料 13.分析资料时,下列哪项不作为统计分析方法选择的根据( ) A.研究设计的目的 B.研究设计的方案 C.资料的类型 D.资料的分布类型 E.前人的分析结果 14.小概率事件是指(P是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 A.P≤O.05 B.P≤0.5 C.P≤0.1 D.P≤0.20 E.P<0.08 15.某医生欲研究各种生化指标与糖尿病的关系,测量病人的血糖、血压、胆固醇,这些资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汇总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population)nbsp;nbsp;指同质的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研究指标变量值的集合。总体通常限定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之内,且为有限数量的观察单位,称为有限总体;有时总体是假设的,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观察 ? 总体(population)指同质的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研究指标变量值的集合。总体通常限定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之内,且为有限数量的观察单位,称为有限总体;有时总体是假设的,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观察单位数是无限的,称为无限总体。?样本(sample)医学实践与研究中,要直接研究无限总体通常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有限总体,由于人力、物力、时间、条件等限制,要对其中每个观察单位进行研究或观察,有时也是不可能的,也不必要。而只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变量实测值构成样本,目的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特征。这种推断不要经过严谨的实验设计,以样本的可靠性和代表性为基础。样本的可靠性:主要是使样本中每一观察单位确属同质总体。样本的代表性:使样本能充分反映总体的实际情况,要求抽样遵循随机化原则,目的是使每个观察单位被抽得的机会相等,避免主观取舍及偏性;还要保证足够的样本量,即保证足够的观察单位个数。? 参数(parameter)统计学上描述总体变量的特征称为参数。如总体均数、描述总体的中心位置或集中趋势;总体标准差、极差等描述总体的离散趋势等。?误差(error)泛指实测值与真值之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粗分为随机误差(random error)与非随机误差(nonrandom error)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与非系统误差(nonsystematic error)两类。?随机误差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由多种尚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例如,在实验过程中,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对象反复进行测量,虽极力控制或消除系统误差后,每次测量结果仍会出现一些随机变化即随机测量误差,以及在抽样过程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而出现的抽样误差。随机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在大量重复测量中,它可出现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呈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但由于造成随机误差的影响因素太多、太复杂,以至无法掌握其具体规律。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有些随机误差可能会逐渐被认识而得以控制。随机误差呈正态分布,可用医学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系统误差是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它的值或恒定不变,或遵循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可知的或可能掌握的。例如,可能来自于受试者抽样不均匀,分配不随机,可能来自于不同实验者个人感觉或操作上的差异,可能来自于不标准的仪器,也可能来自于外环境非实验因素的不平衡等。因而应尽可能设法预见到各种系统误差的具体来源,力求通过周密的研究设计和严格的技术措施加以消除或控制。?非系统误差在实验过程中由研究者偶然的失误而造成的误差。例如,仪器失灵、超错数字、电错小数点、写错单位等,亦称为过失误差(gross error)。这类误差应当通过认真检查核对予以清除,否则将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频率(relative frequency)一个随机试验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在重复进行试验时,个别结果看来是偶然发生的,但当重复试验次数相当大时,总有某种规律性出现。在重复多次后,出现某种结果的比例称之为频率。?概率(probability)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2统计学得几个基本概念 1. 2. 1总体与总体单位 1、总体 ⑴总体得概念:总体就是指客观存在得、具有某种共同性质得许多个别事物组成得整体; 在统计硏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得目得与任务居于支配与主导得地位, 有什么样得硏究目得就应该有什么样得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硏究 我们学院教师得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就是研究得总体,其中得每一位 教师就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得学习情况,则总体就就是该班得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就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得得不同,我们要选取得研究对象也就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⑵总体得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就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有限总体:指所包含得单位数就是有限得总体。 如一个企业得全体职工、一个国家得全部人口等都就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得单位数目就是无限得,或准确度量它得单位数就是不经济或没有必受寻这样得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得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得鱼得尾数 划分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得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 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 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⑶总体得特征: ★大量性:就是指构成总体得单位数要足够得多,总体应由大量得单位所构成。大量性就是对统计总体得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得现象或表现有很大得偶然性,而大量单位得现象综合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得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得汇总综合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得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得总体得特征,达到我们得研究目得。

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步骤

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步骤一、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对象(严格地讲,是某项观察值的集合)如研究2008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测定值的全部构成了一个总体 样本随机化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出的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组成的子集称作样本,如DM患者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一组患者构成样本 抽样误 差 由于随机抽样所造成的某变量值的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存在的差异 变量数值变 量 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的变化,有度量衡单位。(计量 资料)如:身高(cm)、体重(kg) 分类变 量 变量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计数资料) 如:性别分男女两类 有序数 据 半定量数据或等级资料,临床疗效可分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 四级,尿糖(-、+、++、+++) 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如发病)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为概率,常用P表示。在0和1之间,P≤0.05的随机事件,通常称作小概率事件,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同质和变异同质除了实验因素外,影响被研究指标的非实验因素相同变异是在同质的基础上被观察个体之间的差异 参数和统计 量 总体的统计指标称为参数,样本的统计指标称为统计量统计设计统计工作最关键的一步,整个研究工作的基础 数据整理对数据质量进行的检查,考虑数据分布及变量转换,检查异常值和数据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

统计描述描述及总结一组数据的重要特征,其目的是使实验或观察得到的数据表达清楚并便于分析 统计推断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 A.等级资料 B.计数资料 C.计量资料 D.分别变量 E.参数因素 在统计学中,数值变量构成 在统计学中,分类变量构成 在统计学中,有序数据构成 『正确答案』C;B;A 下列不属于计量资料的是 A.体重(kg) B.血型(A、B、O、AB型) C.身高(cm) D.每天吸烟量(1-5支) E.白细胞(个/L) 『正确答案』B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考什么? (1)集中趋势指标 (2)离散趋势指标 (3)正态分布的特点与面积分布规律 (二)最重点是什么? 正态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指标 (三)最难点的是什么? 概念和正态分布的特点与面积分布规律

卫生统计学——第一节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卫生统计学 第一节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统计工作的步骤 统计工作的步骤包括:统计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其中统计设计是最关键的一环,是后续步骤的依据。统计资料主要来自:①卫生统计报表;②经常性工作记录;③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整理资料的目的是净化原始数据,使其系统化、条理化。分析资料即通过计算统计指标,反映数据的综合特征,阐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两部分。统计描述是指运用统计指标如平均数、标准差、率以及统计表和统计图等,对数据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客观地描述和表达,不涉及样本推论总体的问题;统计推断是指一定的可信程度或概率保证下,根据样本信息去推断总体特征。 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资料的类型 1.定量资料亦称计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单位。如调查某年某地7岁女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以人为观察单位,女童的身高(cm)、体重(kg)、血红蛋白(g/L)等 均属于定量资料。

一年里的新生儿数。连续型变量可以取实数轴上的任何数值。有些变量的数值由测量得到,他们大多属于连续型变量。例如身高、体重等。 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例如职业是一个分类变量,其可能的“取值”不是数字,而是工、农、商、学、兵等。 (1 表现为互不相容的两类属性,如性别、疾病和结局等。②多项分类。如血型,表现为互不相容的过个类别。 (2)有序分类资料:各类之间有程度的差别,给人以半定量的概念,亦称等级资料。如极不满意、有点满意、中毒满意、很满意、极满意等。 有时为了数据分析的方便,人们将一种类型的变量转化为另一种类型。但变量只能由高级向低级转化:连续型→有序→分类→二值;不能作相反方向的转化。离散型变量常常通过适当的变换或连续性校正后借用连续型变量或有序变量的方法来分析。 (二)总体与样本 总体:就是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集合。 样本:是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值的集合。 抽样:从研究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的手段。 统计推断的工具是有关概率的理论。如果某事件的结果具有多样

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其概念

一、概念篇 总体: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务的整体,亦称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 指标: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报告单位: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又称为概率抽样或称为随机抽样。 抽样调查是抽取总体重的部分单位,收集这些单位的信息,用来对总体进行推断的调查方法。这里的总体是指抽样推断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的整体,它是由所要研究的范围内具同一性质的全体单位所组成的整体。被抽中的部分单位构成样本。一般的,将总体记作N,将样本记作n。 面谈访问法:是由访问员与被调查者见面,通过直接访问来填写调查问卷的方法。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调查所取得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得到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 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体系:多个复合分组组成的分组体系。 频数:是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也称次数。 频率:是将跟组的单位数(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相比,求得的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也称比率或比重。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及其具体数值的总称。 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发展的结果。 平均指标: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是将一个总体内各个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是表明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不属于同一总体的两个性质不同但相互间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比值,是用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标。 加权算数平均数:是在总体经过分组形成变量数列(包括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有变量值和次数的情况下,将各组变量值分别与其次数相乘后加总求得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数(即次数总和)而求得的数值。 标准差:是总体各单位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 发展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根据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对比求得,说明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几倍或百分之几,常用倍数或百分数来表示。由于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又可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 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在抽取样本时不带有任何倾向性,它通过从总体中随机抽选单位来避免这种偏差,因而对总体的推断更具代表性。 比例分析法:比例分析法又名“比率分析法”,是用倍数或百分比表示的分数式,即通过计算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比值,来揭示和对比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事物的水平和效益的好坏,或分析部分和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分析方法。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实施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业务工作方案,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周期性普查制度、经常调查制度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三大类。 周期性普查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是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由国务院组织,每隔一段时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和总体单位 1.总体 (1)总体的概念: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 在统计研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居于支配和主导的地位,有什么样的研究目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研究我们学院教师的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是研究的总体,其中的每一位教师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就是该班的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的的不同,我们要选取的研究对象也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2)总体的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是有限的总体。 如一个企业的全体职工、一个国家的全部人口等都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是无限的,或准确度量它的单位数是不经济或没有必要的,这样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的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的鱼的尾数等等。 划分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3)总体的特征: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的现象或表现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大量单位的现象综合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的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的汇总综合中

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的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的总体的特征,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 ★同质性: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性质相同,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变异性:即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除了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外,在其他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如以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总体,则“专业”是该总体的同质性,而“性别”、“籍贯”等则是个体之间的变异性;以我院全体教师为一个总体,则“工作单位”是其同质性,而“学历”、“月工资”等则是它的变异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三个问题: ★变异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变异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变异对于统计非常重要,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这是因为,如果总体单位之间不存在变异,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总体单位的资料就可以推断总体情况了; ★变异性和同质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用同质性否定变异性或用变异性否定同质性都是错误的。 2.总体单位 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 【思维动起来】 对2015年10月份某市小学生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 统计总体是什么总体单位是什么 总体的同质性是什么变异性是什么 3.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在统计研究中,确定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于统计研究目的和认识对象的性质。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不容混淆的,二者的含义是确切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随着统计研究任务、目的及范围的变化,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统计学若干基本概念及解释

1. 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 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3. 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4. 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5. 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6. 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 7. 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8.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9.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0. 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 11. 抽样调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 12. 普查: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 13. 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14.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5. 样本容量:也称样本量,是构成样本的元素数目。 16. 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

量。 17. 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8. 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19. 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一个名称。 20. 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 21. 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 22.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可数值的变量。 23. 连续型变量: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间中取任何值的变量。 24. 调查数据:通过调查方法获得的数据 25. 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方法获得的数据

26. 概率抽样:随机抽样,遵循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27. 非概率抽样:不随机,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采用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 28. 简单随机抽样:从包括总体的N个单位的抽样框中随机,一个个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每单位等概论。 29. 抽样框:用于抽选样本的总体单位信息,是概率抽样中所不可缺 30. 分层抽样:将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 31. 整群抽样:总体中若干单位合并为组,群,抽样时直接抽取群,然后对中选群中的所有单位全部实施调查。

医学应用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医学应用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医学应用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一、医学应用统计学的四个步骤 1.统计设计。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是对统计工作全过程的设想和计划安排。统计设计就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试验因素、受试对象和观察指标,并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决定用什么方式和方法来获取原始资料,并对原始资料如何进行整理,以及整理后的资料应该计算什么统计指标和统计分析的预期结果如何等。 2.搜集资料。搜集资料是根据设计的要求,获取准确可靠的原始资料,是统计分析结果可靠的重要保证。医学统计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本文由收集整理一是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是医疗卫生机构根据国家规定的报告制度,定期逐级上报的有关报表。如法定传染病报表、出生死亡报表、医院工作报表等,报表要完整、准确、及时。二是医疗卫生工作记录如病历、医学检查记录、卫生监测记录等。三是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它是根据研究目的选定的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搜集资料有明确的目的与针对性。它是医学科研资料的主要来源。 3.整理资料。整理资料的目的就是将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反复核对和认真检查,纠正错误,分类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便于进一步的计算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过程如下:一是审核:认真检查

核对,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二是分组:归纳分组,分组方法有两种:一是质量分组,即将观察单位按其类别或属性分组,如按性别、职业、阳性和阴性等分组。二是数量分组,即将观察单位按其数值的大小分组,如按年龄的大小、药物剂量的大小等分组。三是汇总:分组后的资料要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汇总,整理成统计表。原始资料较少时用手工汇总,当原始资料较多时,可使用计算机汇总。作文/zuowen/ 4.分析资料。分析资料是根据设计的要求,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专业知识,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统计分析包括以下两大内容:一是统计描述将计算出的统计指标与统计表、统计图相结合,全面描述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分布规律。二是统计推断使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通过样本统计量进行总体参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以达到了解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才是最终的研究目的。 二、临床研究中统计学的作用 临床研究中统计学的作用是什么?我们所做的就是区分事实和偶然性。我们需要比较组间差异,并检验干预的效应。 在对试验进行分析时,统计学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应当记住,统计方法仅仅是一种帮助我们解释试验中所获得的数据的工具。它们是一种工具而不是试验的最终结果。而且像任何工具一样,使用统计工具必须小心。计算机可以产生一些或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但是只有研究者才知道该使用何种统计学检验来进行统计学分析。已参加培训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2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2.1总体和总体单位 1.总体 (1)总体的概念: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 在统计研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居于支配和主导的地位,有什么样的研究目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研究我们学院教师的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是研究的总体,其中的每一位教师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 学习情况,则总体就是该班的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的的不同,我们要选取的研究对象也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2)总体的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是有限的总体。 如一个企业的全体职工、一个国家的全部人口等都是有限总体;★无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是无限的,或准确度量它的单位数是不经济或没有必要的,这样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的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的鱼的尾数等等0划分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3)总体的特征: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的现象或表现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大量单位的现象综合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的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的汇总综合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的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的总体的特征,达到我

统计学基础自考1216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统计基础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统计基础》是以社会经济总体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统计定量方法论。统计作为一种实践工作,普遍存在于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因此,统计知识是农村经济工作者必不可少的认识工具和业务基础知识。本课程是江苏省农村自学考试实验区现已开考的农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和乡镇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共同的基础理论课。学好统计基础,将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后开设的管理类课程如:现代企业管理、企业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学、农业统计学等涉及的定量分析内容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内容共分10个项目(章)。项目1,总论,介绍统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项目2,介绍统计调查的种类和方法;项目3,介绍统计资料整理方面的基本实务知识;项目4至项目8,介绍通用的社会经济统计原理和方法。项目9介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基本内容和主要指标;项目10,介绍Excel及其在统计中的运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定量分析方法和从事统计实践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统计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有一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具体要求为: 1.系统掌握《统计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方法,特别要注意上下章节在知识点上的逻辑关系和相互联系。 2.《统计学基础》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学员们在学习时,既要掌握各种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做到会正确计算;更要掌握不同统计指标的意义、作用和应用原理,做到会正确使用这些统计指标来分析具体的经济问题。 3.本课程既有大量的统计学概念,又有许多统计计算方法,技术性强。学员们在自学时要注意认真学习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同时也必须认真完成各项目(章)后附的“思考与应用技能训练”,通过解题和答题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4.本课程涉及到计算器的使用。学员们除了能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还要求掌握利用计算器开高次方根、求对数或反对数、利用计算器中的数理统计功能直接求得平均数、标准差等指标值的方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统计基础是经济和管理类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将使统计认识不断深化、统计分析的质量不断提高;政治经济学是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