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

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

材料分析题参考答案(非标准答案)

一、

材料 1:

1944年正值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推翻明王朝300周年,郭沫若毅然放

下正在进行的先秦思想史研究,撰写《甲申三百年祭》。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深

刻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成功建立起大顺朝但旋即失败的历史教训,从3月19日起,

这篇长史在重庆《新华日报》全文连载,文章发表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仅

隔 20天,毛泽东就在《学习和时局》的报告中指出:“我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

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 .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

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11月21日,毛泽东复信郭沫若:“你

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他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

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摘编自《《甲申三百年祭》风雨六十年》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材料 2:

1949年 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北坡前往北平(北京)。临行前,

他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他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进京‘赶考’嘛。”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摘编自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8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材料 3:

2013年 7月11日至 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在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

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摘自《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

(1)1949年春,为什么毛泽东吧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比作“赶考”?(5分)

(2)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5分)

(3)两做一学的重大意义?

(1)

第一,"赶考"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和"建设"的重大任务。

第二,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尚未完成。比如,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还没有推行;官僚资本主义还存在;全国性的各级人民政权还没有建立等。

第三,中国共产党将成为全国性执政党,面临执政的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地方性政党转变为全国性政党,如何执政对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第四,全国性政权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将面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近代以来,先进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结果大多以失败宣告结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性政党建立以后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

(2)

第一,这说明我们党在执政 60多年、现代化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情况下,

面临新的世情、党情和国情,迫切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第二,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发扬西柏坡精神,始终坚持和弘扬"两个务必",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导下,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3)答: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一)“两学一做”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延展深化。

(二)“两学一做”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两学一做”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的重要抓手。

(四)“两学一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大部署。

二、

伟大长征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①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②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③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④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⑤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青年一代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自由发挥)

参考:

长征精神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就业、考研、交往、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生活能力问题……这种压力随着当前社会竞争的加大,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日益凸现。很多大学生在这些压力中逐渐地退缩,甚至走入了迷途,出现了许多的悲剧。今天的我们再也不会面临长征那个时候的物质生活的困苦,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庆幸的,然而,我们却要每时每刻地面临社会环境带来的发展困惑,生存压力带来的心理困惑和生活方式带来的选择困惑,这一点,又是我们的前辈们没有遇到的。其实,生活和长征一样,并不轻松,但我们如果能像长征中的勇士一样,信念坚定,乐观向上,那么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再难的险阻我们都能跨越。精神的追求、价值的选择、信念的确立,成了现在的我们自身发展的核心问题。对任何时代的年轻人来说,精神上的满足永远是一个人的目标,信念的力量永远是一个人的根本力量。而在这个问题上,“长征”二字所诠释出的,恰恰是精神与价值上的永恒。

长征精神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力量。

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没有一点精神是做不成的。长征完成的是史无前例的壮举,最大程度上显示了精神的巨大力量。而当今的大学生,要做的事情很太多:就社会责任,于国家民族,要在这一代人手中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政治、物质、精神文明;就个体发展,于自我生存,要安身立命,构建起自己的物质支撑、自我精神支撑和社会支撑。面临物质化、多元意识、巨大挑战、全方位压力,面对今天一些青年的“啃老”“闲散”“惰性”等生活状态,长征路上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力图胜利的精神力量是一剂强效的清醒针。

长征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创新胆略。

毛泽东在长征部队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胆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而改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中国革命终于转危为安,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创新精神自然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的。21世纪是以智力

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当代大学生承担着未来建设者的重任,

那么就更应该注重锻炼自己。实际上当今的大学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活动和创新竞赛,也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这正说明了大学对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重视。当代大学生应该珍惜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这种良好的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我们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长征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

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走完长征路的,单靠一个人的力量也不可能在现在的成功之路上走出成果。团结协作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长征是一首团结协作的凯歌。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对大学生而言,团队精神都是成长的必需,也是个体社会性生存发展的必要品格。信念是团队的内在基础,规则是团队的无形骨架,正确认知自我是团队的必备条件,接纳与包容是团队内部联系的土壤,和谐的情感是团队的凝合剂。这一切都是今天的我们生存发展必须完成

的任务。细读“长征”,我们将能够深切领悟到其中团队精神的力量。我们大学生相处必须注重团结,一项课题没有组员间的团结肯定不能完成;一个活动,没有同学间的相互配合也无法开展;进入工作岗位,分工更加精细,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友爱,优势互补,互相帮助,向着共同目标齐心协力,“人心齐、泰山移”,不断从胜利迈向新的胜利。

长征精神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怀。

新时期的大学生,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长征精神,就要在毕业后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始自己的新的人生征程,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正是新时期清华人发扬长征精神,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突出体现。

长征所展示的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的创新精神等等,实在是留给当代大学生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当然,长征所蕴涵的精神宝藏绝不仅仅是上述三个方面,我们身上历史地承担着承上启下的责任,挖掘这一宝藏,我们任重道远。

三、

材料1

1949年10月1日。

下午15时整,北京,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广场沸腾了!震天的欢呼直冲云霄,帽子、围巾甚至报纸在空中飞舞……

身着深色气泡的宋庆龄站在城楼上,看着眼前涌动的人潮,看着广场上矗立的孙中山画像,不禁热泪盈眶。8天后,她这样想世人讲述在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

“连年的伟大奋斗和艰苦的事迹,又在我眼前出现。但是另一个念头抓住我的心,我知道,这一次不会再回头了,不会再倒退了,这一次,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而且这果实显得这样美丽……”

摘编自2009年9月6日《人民日报》

材料2

2009年10月1日

上午10时整,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晚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大祖国的这一盛大节日。

天安门城楼红墙正中悬挂着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的巨幅彩色画像。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竖立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画像,纪念碑两侧超宽电子屏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等标语格外醒目。广场东西两侧,56根绘有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图案的民族团结柱,象征着56个民族共同擎起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基业。

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6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10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摘编自200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

(1) 如何理解宋庆龄所说的“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参考答案:

(1)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辛亥

革命失败的原因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的失败,表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

可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国家、

资本主义社会为目的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就让位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以建立新民主主

义国家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其前途是社会主义)为目的的新民主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所以说,孙中山的努力终于有了果实。

(2)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第一,结束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华民族一洗百年来

蒙受的耻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强林。

第二,结束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第三,结束了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夷不断的历史,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第四,荡涤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开始树立起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1)答:①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为此,孙中山带领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从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客观上由于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②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此时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此时的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人民当家作主。所以说,“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

(2)

答: ①1949年10月1日—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此时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走资本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矛盾,此时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人民成为生产资料和国家的真正主人,为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奠定了制度基础。

②1956年至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主要任务应该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遗憾的是,在实践活动中有一些错误。但是,中国共产党在20多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也取得了建设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为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奠定了物质基础、经济基础。

③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阶段,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立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主要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全面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创建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进一步奠定了物质基础,并为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前提。所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材料 1:1841年 12月,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亚当斯在马萨诸塞州历史协会发表

演说,为英国挑起侵华战争辩解,称“战争的原因是叩头”,即“中国妄自尊大”,不愿与西方国家平等交往。

材料 2:“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

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

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

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 692页。

材料 3:“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

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

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 630页。

请根据以上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 1中亚当斯的论调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这种论调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请根据材料 2和材料 3及所学知识,说明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影

响。

(1)亚当斯的论调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这是在寻找借口,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开脱

罪责。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是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的需要。该论

调说明西方列强在对华政策方面是一致的。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客观上促进了封建经济

的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这是列强侵华的客观后果,决不是主观愿

望,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成为

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近代中国贫

穷落后的根源

(1)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对共产党人来说,中国历史

革命是最好的营养液?

革命历史是全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战火硝烟、风雨洗礼,一次次绝望中的奋起,一场场鏖斗中的挺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艰苦朴素、敢于胜利的优良品格。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把马克思主义真理播撒中华大地,无数党员先锋和革命战士为之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甚至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

把革命历史当"营养剂",要在学习党的历史中牢记党的使命。接过先辈们的"接

力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砥砺前行,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迎接一个又一个胜利。在使命面前,要不负重托,勇于担责。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把革命历史当"营养剂",要善于把握执政规律,汲取执政智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全党智慧的结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摸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领导干部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领导素养、提高执政能力和提高精神境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以贯之,更好地执政为民。

把革命历史当"营养剂",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自上而下全面展开,瞻仰党的革命历史,学习优秀共产党人的宝贵品质,对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树立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看家宝"。重温党的历史,做到继承优

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高度统一,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把它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这是我们顺利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2)结合中共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说明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井冈山精神的意义。1.延安精神的最显著特征是艰苦奋斗.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疑是直接由我党我

军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举世闻名的特别能吃苦的革命精神发展而来

的革命圣地延安,是红军长征结束后的立脚点和抗日战争,民族解放战争的中心指挥部. 在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艰苦岁月里,党中央,毛泽东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

绝的民族解放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中,经历了难以列数的艰难困苦和自我牺牲.

2.西柏坡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三大战役和七届二中全会都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

运的大事件,在西柏坡这个农村指挥所里,党中央,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吹响了彻底埋葬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的号角,这就是历史事实;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革命形势急剧高涨,群情振奋,胜利在望,这就是革命精神产生的客观物质条件。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两个“敢于”、两个“务必。”正是在如火如茶的革命高潮中,产生了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两个“坚持”(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创业精神等多种革命精神,但这些革命精神的精髓只能是实事求是,是实事求是在不同方面的表现。西柏坡精神是在战略决战的殊死搏斗中产生的,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夜产生的,是党中央在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因此,西柏坡精神有大决战硝烟的洗礼,有迎接胜利喜悦的撞击,有摧毁旧政权、建设新政权的各种困难的挑战,有长期从事农村工作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经验的升华。这一历史阶段虽然短暂,但由于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是中国历史上最生动、最活跃、最威武雄壮的一幕。

3.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坚定

的共产主义信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闯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由

革命党成为执政党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井冈山道路是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

道路。

与井冈山道路连在一起的井冈山精神,江泽民同志精辟地、科学地把它概括为“坚定信念、

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已经成为历史,井冈山精神则作为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穿越时空,永放光芒。

朱德同志称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这既是指其开辟新的中国革命道路的首创性,也是

指其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原创性。

井冈山精神的原创意义在于,它是对民族精神的创造性传承。井冈山精神并不游离于民族精神之外,而是在民族精神传承中的伟大创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彻底的爱国主义者。近代以来,中国一步步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亡国灭种的危险,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救亡图存,演出了一幕幕爱国主义的壮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不但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重任,而且努力探索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确道路。正是在井冈山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坚定信念、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成功道路,建立了新中国,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并把中国引上了通过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可以说,正是井冈山道路和井冈山精神,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最先进的政治力量;正是井冈山精神把爱国主义的传统从民族图存的境界升华到了民族自立、自新、自强的全新高度,从而突显出它的原创意义。

六、

材料 1

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

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

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

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

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

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

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

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1935年,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

时候,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2年 12月12日)、《方志敏文集》

材料 2

2012年 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在十九世纪末列强割占领土、设立租借地、划定势力范围示意图前,在鸦片战争期

间虎门的大炮前,在反映辛亥革民的文物和照片前,在《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前,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等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文物和照片前,

在李大钊狱中亲笔自述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前,在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照片前,习近平不时停下脚步,认真观看,仔细询问和了解有关情况,在参

观过程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提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

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1)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为什么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次抗争,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了

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向新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将

最终实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