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我国传统农业的认识

对我国传统农业的认识

对我国传统农业的认识
对我国传统农业的认识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世界各国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英文.docx

Analysisoftheissue In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the natural recourse, land system andsuch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among countries,the paths and mode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re not all the same.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are in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first type, this kind of country with little amount of but in huge scale of land ,they have the problem of the shortage of labor resources,thepat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s constructionis to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greatly, and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by firstly focusing on the basis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secondly turning emphases to the biotechnology;Japan and Holland are in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econd type, this kind of country usually withmore people than land, and so have abundant labor resources, the path of the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i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landgreatly,to realize the agricultural scale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which based on biotechnology;Britain and France are in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third type,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the path of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is the improvement on both of the land

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结.doc

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结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政府对农业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针对我国农业发展支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是必然的,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结篇一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20xx年3月5日至3月11日,我们一行近50人在赵华副县长的带队下,"看"了潍坊农业产业化的现状,真正体会了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也考察学习了潍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收获也大,思考也多。 一、对潍坊农业的总体认识 一、农业产业各具特色。潍坊农业产业化,由农民自发自创,政府大力推动而逐渐形成"三大六小"发展模式。各有千秋。一是以诸城为代表的贸工农一体化模式:即"企业+农户"。这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开端模式,也是最早的订单农业模式。以诸城乐港集团为例,企业提供农户鸡苗、饲料、技术、防疫,农民负责饲养,成熟后,由企业收购、加工和销售,再由企业返还农民利润。二是以寿光为代表的市场拉动模式:即"市场+基地+农户"。众所周知,暖冬大棚蔬菜是寿光的拳头产品和叫响全国的品牌。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聚集了天下农民和物流者无限关注和期待的目光。每天把农户需要的生产资料运进来,把农户生产的产品销出去,为当地农户开展社会化服务,发展了一批与之相关的二、三产业,实现了"建一个专业

市场,带动农户专业生产,培育一个支柱产业,形成一方区域经济带"的发展目标。寿光已成为全国蔬菜批发交易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价格形成平抑中心。三是以安丘为代表的出口外销模式:即"企业+基地+农户"。主要靠出口加工龙头企业,自建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的蔬菜基地,按照国外订单要求进行生产,然后加工包装外销。除三大模式外,还有"六小"模式:即以寒亭为代表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模式;以高密为代表的区域化种、养、加模式;以奎宁为代表的城市农业观光旅游模式;以昌邑为代表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模式;以昌乐为代表队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以寿光农业科技博览园为代表的农业高科技走廊模式等。 二、龙头企业带动力强。经过多年的滚动发展,潍坊市一批龙头企业开始在本行业独占鳌头,有的成为全国知名企业集团。以诸城市为例,20xx年全市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00多家,带动85%的农民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全市70%的工业企业是"农字号",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率达50%以上。 三、市场体系日臻完善。按照大流通、大市场的要求,潍坊市重点建设了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如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占地总面积3000亩,总投资20亿元,可实现年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交易量100亿公斤,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数千个商业机会和近万人就业,也促进了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 二、对我县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潍坊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进地区。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在对

如何处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问题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一、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定义: 农业,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最古老的基本产业。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农业的发展状况,常常被认为与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密切关系。农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至今依然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感到困扰,很多经济学家都曾为研究这个问题花了极大的精力。一般的看法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有这样一个界线,即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达到可以用较少的农业劳动者从事生产,就能提供比过去多得多的农产品,不仅充分满足国内全社会粮食消费之外的需求,还可以大批出口国外。这就是除满足生产者自身消费的之外所谓“剩余农产品”问题,人们总是把它作为社会经济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条件和标志。但是,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发达国家通过把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地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达到了这个目标。我们就把这种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称之为“现代农业”。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则仍然处于这个发展界线之下,甚至仍然沿袭着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仅大量人口被滞留在农业领域从事着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简单劳动,而且向社会提供的“剩余农产品”还十分有限,我们就把它称之为“传统农业”。 二、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划分标准: 对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划分,本来是以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手段应用的水平、程度和范围来确定的。凡是大量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并有较发达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其他高技术配套产业的密切配合,这就是现代农业;如果继续使用常规的生产技术手段,主要还是人畜耕作、人工收种、人背马驮、靠天吃饭等,则是传统农业。有时,虽部分采用了一些现代技术或实用技术,包括使用一些农业机械、水利设施、化肥农药等,但它并未使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局面改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很有限,大量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还是自己生产自己消费,那就仍然属于“传统农业”的范畴。 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过程: 显然,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发展问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整体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整体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引言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料开发为基础,围绕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市场促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为一体的生产经营体系。在湖南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通过组织制度创新,实现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连接。从农户到市场的整个产业化价值链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有农户、龙头企业、中介组织、政府部门、合作经济组织等,他们都为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提供劳务或服务,他们影响着湖南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态和经营模式,是湖南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参与主体。因此,研究出一条湖南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共处之道是协调好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解决湖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合理的利润分配——利益相关者和谐共处的核心原则 获取利益是利益相关者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原始动机,也是利益相关者的基本追求。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有助于相关者之间关系更紧密,目标选择更一致,行为配合更密切。合理的利润分配是利益相关者和谐共处的核心。 1、利益相关者和谐共处有助于农业价值创造与农业价值实现。农业价值是指在从农业生产到农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在产前、产中、产后价值链上形成的产品的有用性。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可以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转化、应用与推广,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实现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否创造更多的农业价值,能否促成农业价值的实现,主要还是取决于农业产业化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共处。利益相关者之间和谐共处,愉悦的合作氛围可以大大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更多地创造农业价值,更好地实现农业价值。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实现利益相关者和谐共处、愉悦合作的关键所在。 2、利益相关者和谐共处有助于农业和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将农业作为产业来经营,将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机、高效的组合,按市场经济的机制和力量来实现农产品产、加、销链条的重组和资源、规模等集约式的优化。正确处理好农业产业化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将使产业组织模式更合理、组织间关系更紧密、利益相关者行为更有效、对农业和农村资源的运用更科学,优化农业和农村资源的配置。从人力资源开发到土地资源集约,从资金资源拓展到制度资源构建,无一不关系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的科学化、合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直接推动力。 3、利益相关者和谐共处有助于农业产业化目标的实现。1978年以后实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的耕种方式很难持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最新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①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还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显示: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从传统农业发展和过渡到现代农业,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正面临哪些困难,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迫切且现实的问题。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现在是一个人口接近十四亿的大国,而耕地总量约为13000万公顷,人均耕地小于0.1公顷。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许多地方有只搞经济而忽视了农业发展的现象,农业中土地、人力、农业资源等大量流失。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促进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措施,使得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提升。当前中国的粮食问题,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有的地方过剩而有的地方短缺的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当前整个农业生产面临着一个矛盾,从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在总体上持续低,因此,农民要增加收入很困难。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我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家庭生产方式居主导地位。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经济,所以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生产方式上回到了中国以前传统的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落后、停滞不前。其次,自给自足、很少依赖外界提供物资和服务的传统,使得农业经济很难具有现代化的条件。再次,集约型的劳动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农民不愿意投入过多的劳动力去进行农业活动。而且,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对科技知识缺少认识也是制约农业增产的因素。最后,农业生产规模小,加上资源的不足,投入过多但收益甚少,缺少技术支持和资金来源,也是一大问题。

(word完整版)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类别:综述 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龚德平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补贴与福利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组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管理农业,用现代市场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知识文化型农民发展农业。现代农业高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 (一)、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高技术发展迅速。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不断向农业科技领域渗透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分子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等农业高技术体系。 1、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对科学、技术、方法、理念、产业、社会与伦理产生一系列的革命性影响。现代分子育种学与传统动植物育种技术的结合,促进了新兴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由于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尚存在一些科学意义上的不确定性,科技界纷纷把研究重点转向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的突出优点,已经展示出部分常规育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以转基因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农业高技术产业领域之一。农业生物药物技术研究取得了一

批重大突破,成为农业高技术研究领域角逐的重点领域,目前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是农业生物药物研究的核心技术。生物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孕育、成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衍生出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2、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显示出强劲的动力。农业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数据库技术、农业专家系统、3S技术、农业网络技术以及精确农业技术等。农业专家系统最早于1986年出现在美国,现在专家系统通过网络传送到田间和饲养场正成为一种趋势;以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与精确农业技术为基础的精确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农业现代高技术装备迅速地吸收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发展成就开发出智能、高效、多功能和大型化农业现代装备。与此同时,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社会物资生活、精神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物资、精神文明空间的拓展与延伸产生深刻的变革。 3、高技术引领驱动和支撑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成为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本标志。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决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现代农业综合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节水农业技术、新型肥料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目前节水农业研究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依据作物生理需水确定作物用水;在新型肥料技术方面,目前主要研究主要集中在纵横向动态平衡施肥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的发展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的发展状况在世界上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发展达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继续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看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应该正确认识现代农业的含义,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运用和发展它。 一、现代农业的内容 现代农业是指以物质和能量的开放式循环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市场化运行、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中低产田占到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总数的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仅相当于国内第三产业的1/4。中国农业不仅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需要满足不断增加的工业原料的需求。据统计部门估算,中国粮食需求每年增长40亿-50亿千克,而土地资源的约束必将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中国农业还承担着实现农民增收、确保食品安全、维护生态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众筹转化的途径

The Industrial Study 产业研究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51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众筹转化的途径 聂书敏 李 伟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8 传统农业是指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依靠人力,畜力和少数简单工具如铁器等进行劳作,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显著的生存性和自然性。 现代农业众筹指利用互联网与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和经营模式相结合,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并促进农业现代化生产的一种众筹模式。首先,现代农业众筹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借助互联网的功能,大大发挥了聚集人气和筹集资金的重要作用。现代农业众筹使筹资更加便捷。其次,筹资人群体广泛。筹资人可以是专业投资者,也可以是普通老百姓,不仅仅局限于资金丰厚的某类特定人群。现代农业众筹为年轻创业者扩宽了融资渠道,使融资更加方便快捷,使创意成为现实,促进创新创业的同时,使创业者的梦想和自身价值得以实现。最后,现代农业众筹是现代农业的一种模式,具有显著的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特征。现代农业众筹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武装的,计算机的应用使农业装备及监控系统趋于自动化和智能化,成套的物联网监控管理系统在现代农业中已被普遍应用,使农业生产更精确更科学。 现代农业众筹的增长方式是集约型增长方式。传统农业注重数量和速度,现代农业众筹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传统农业注重要素、资金投入,现代农业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资源和资金利用率。现代农业众筹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不同于以自足自给为目的的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众筹项目形式多样化,各具特色,筹集资金来源广泛,市场资源丰富,正好克服了传统农业形式单一,市场开放程度低等缺点。我国已经进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虽然有不少问题需要克服,有不少路要走,而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依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众筹转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整合传统农业资源、技术和资本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众筹转化要充分利用新时代新发展的特点,迎合新时代新时期的要求,利用互联网整合传统农业资源、技术和资本,将市场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在经营环节上,利用互联网思维搭建“销售平台”,升级农产品的经营模式。互联网农业的营销策略充分地运用市场细分理念,通过大数据确定目标客户,避免销售泛化。互联网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无障碍沟通,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不断改善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多样化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互联网农业实现了农业从生产转向消费,使农民,市场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实现农业自动化、智能化。首先,建立农业气象监控与服务系统。运用物联网系统对区域内空气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等气象进行监测,向用户提供监测信息查询、报警、智能管控、技术指导等服务。设立农田小气候观测站,主要用于农作物全生育期的连续观察,观测要素包括空气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地温,土壤湿度等。可为虫病害防治,生产作物和科研分析提供信息支持。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站和短信发送。引进现代高效率的农业基础设备,用收割机代替拌捅,用现代插秧机代替人工插秧,用现代农耕机代替传统犁田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其次,加强与国外先进农业国家的交流,积极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借鉴高效低风险的生产方式,引进物美价廉的农产品。 合理分配资金,提高资本利用率。特别注重利用资本做好广告宣传推广,打造知名品牌,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影响力。在挑剔的消费者眼中,好的自然贵,因为一分钱一分货。就如浙江胡柚,当很多地方的胡柚都出现滞销的时候,浙江人却能把胡柚卖到14元一斤。这就是品牌价值的体现。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种种方便快捷和可追溯等特性,通过“农超对接”等方式提高当地胡柚的知名度,从而实现增收。 二、切合现代农业众筹发展要求,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农民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主体。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劳动者掌握、使用科技成果的能力。近年来,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虽有所改善,但从整体上来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都处于较低状态;全国范围内,农村有近90%的劳动力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文化。从我国农业从业劳动者的年龄构成来看,21岁~50岁的青壮年,有近80%的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就业,青年壮年劳动力趋向于非农生产,农业劳动力结构十分不平衡。在这种状况下,强化劳动者运用科技能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综合素质,显得尤为紧迫。 广泛开展劳动者科技培训。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组织方法咨询、推广活动、科技农技110、农学直通车、农业科技书屋等活动,推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培养农业中的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和乡村科技人员。探索开 摘要:2018年四川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四川省农业众筹发展模式及风险研究”(立项编号:201810636144);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而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依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众筹转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本文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众筹转化的途径,即充分利用互联网整合传统农业资源、技术和资本;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有吸引力的回报;提供政策的支持与法律的保障。 关键词: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众筹;转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F724.6;F3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19)22-0051-02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基本特点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基本特点一.单选题 1.“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是()提出的。【标准答案】--D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2.“与天地参”的学说出自《易经》,表现了人和主义的理念。【标准答案】--B A.对 B.错 3.1996年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经过数年的调查、积累、撰写和修改,推出了题为“我们的创造的多样性”的报告,深入论述了文化在人类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标准答案】--B A.对 B.错 4.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中,修身是做人的关键。【标准答案】--A A.对 B.错 5.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基因是()。【标准答案】--A A.文化基因 B.道德基因 C.经济基因 D.政治基因 二.多选题 1.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独特标识包括()【标准答案】--ABCDE E A.修齐治平 B.尊时守位 C.开物成务 D.知常达变 E.建功立业

2.根据本课程,修身的具体做法包括()【标准答案】--ABCDE A.博学之 B.审问之 C.慎思之 D.明辨之 E.笃行之 3.根据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标准答案】--ABCDE E A.讲仁义 B.重民本 C.守诚信 D.求大同 E.崇正义 4.根据本课程,习总书记在墨西哥访问时,引用了()经典语句。【标准答案】--ABCE E A.“宾至如归”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E.“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根据本课程,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是()。【标准答案】--CE A.《中庸》 B.《国语》 C.《尚书》 D.《论语》 E.《诗经》市场、政府、社会信任危机应对研究试卷 一.单选题 1.在信任差序格局理论中,不属于中度信任的群体的是()。【标准答案】--B A.熟人 B.同事 C.同学 D.同乡 2.根据本课程,广义的社会资本是指政府和市民社会为了一个组织的相互利益而采取的集体行动。【标准答案】--A

农业科普知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

农业科普知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 区别 现代农业一般认为,今天意义的现代农业始于二战后(将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二战前这段时期的世界农业发展称为近代农业,此前的统称为传统农业或者古代农业),是在近代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所具备的特征。 (1)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所谓全过程的机械化,应包括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从种植到餐桌所有环节的机械操作。机械化不等于现代化,但它在现代化的构成中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或者说是充分的必要条件。没有机械化的支持,也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2)生产技术科学化: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进化的动力源泉。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先进科技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使农业现状发生巨大的变化,科技将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县现有52万人口,47万农业人口,62万亩耕地,是一个人口大县、农民大县、农业大县。按照《**县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建设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要建成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县。这个任务繁重而艰巨,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要点在农民。用传统的理念抓农业生产已经不能适应我县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经过笔者长时期的调查研究,认为“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应该是加快我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条主要出路。“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主要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指在思想上要像重视工业一样重视农业,用工业反哺农业;另一层意思是指用抓工业的观念、思路、体制、机制来抓农业。本文主要对第二层含义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用抓工业的理念认识农业,必须增强紧迫感 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表明,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必须将农业生产的目标由满足自给性消费的产量最大化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我县年均粮食产量在4.4亿斤左右,农民人均占有粮食936斤。根据《XX 年度**统计年鉴》中的典型户调查,农民人均每年消费口粮466斤,每年约要消费粮食2.2亿斤。从理论上讲还有一半的粮食可用来作为商品粮销售,商品率最高可达50%,而我

县现在的粮食商品率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从全县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县农民每年人均售粮182.5斤,商品率仅为19.5 %,人均收入149.6元,除去种子、化肥、机械费用和人工等成本,所剩无几。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我县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大县,历来重煤炭轻农业,挖煤挣钱,种地吃饭的思想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就是传统“自足自给”的小农思想在作怪,重“口粮”轻“商品”,重生产轻销售。正因为这种思想的存在,使传统农业的固有特征在我县的农业发展中比较突出。即不注重农产品加工,缺乏有带动能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注重农产品特色,区域布局不明显,经营规模小;不注重营销,流通体系不健全;不注重标准化生产,缺少品牌优势;不注重科技应用,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所有这些矛盾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转变传统农业指导思想,借鉴抓工业的理念和做法,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和手段把千家万户农民组织起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服务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用抓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必须找准结合点 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必须找准二者的结合点。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特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组织化、集约化为手段,以品牌战略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建设企业家队伍为支撑。这些特征对我县发展现

最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策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策 发展现代农业,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繁荣农村经济的首要任务。近一个时期以来,各地区从自身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工作,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一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当前各地发展现代农业出现以下特点: 认识有了新高度。新农村建设工作很多,工作从何抓起,力量往哪里使,工作的突破口在哪里?现在地方党委、政府绝大多数都认识到,农业发展水平低,农民增收缓慢,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矛盾,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思想认识的统一,使发展现代农业有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发展有了新思路。绝大多数省市区,特别是农业大省,开始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工业理念来发展现代农业。湖南省提出从六个层次发展现代农业,即发展设施农业、效益农业、安全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循环农业。沈阳市沈北新区以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突破口,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工作有了新力度。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多数地方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都普遍加大。沈阳市沈北新区在运作建设资金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建立了三大体系:一是放开要素市场,建立民营资本投入体系。将供电、供水、供热等可经营类项目全部市场化,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二

是集中使用财政资金,建立“支农、惠民”公共财政体系,集中财力办大事,使财政资金重点向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倾斜。三是拓展融资渠道,组建国资公司、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建设开发公司三大融资平台,与金融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吸纳银团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但在看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成绩的同时,更要分析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大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矛盾。农业比较效益低,难以吸引资金投向农业;社会上的资金多数投入二、三产业,这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发展现代农业与确保粮食安全的矛盾。有的地方往往是以牺牲粮食生产为代价发展现代农业,显然这与确保粮食安全是相矛盾的。 发展现代农业与分散小农经济的矛盾。我国农户土地规模小,农民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这是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必须面对的问题。 发展现代农业与地方财政紧张的矛盾。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是我国农业地区的基本特点。农业县区既要保人员工资,又要解决一些必需的社会发展问题,无力增加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同时,发展现代农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花费时间长,效果不明显,由此而导致一些地方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内在的积极性。 发展现代农业与目前农民素质较低的矛盾。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

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典型材料——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doc

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典型材料——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 饱蘸“农”墨,潜心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典型材料 兴化市全域面积2393平方公里,总人口158万人,是全国闻名的农业大市、“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试点县”、“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连续12年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或标兵市,淡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0多年位居全省首位,兴化同时也是江苏省生猪和优质地方家禽优势生产区、畜禽生产和调出大市。今年初,兴化市6个原农口部门组建成农业农村局,作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近年来,兴化市农业农村部门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努力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用实干和担当在广袤的田野上潜心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答卷,多次荣获全国农业先进集体、省和泰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人民满意公务员机关等荣誉称号,行业中涌现出一批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等先进典型。 一、质量兴农,高质量农业书写精彩答卷,实现由“愿景”向“实景”的升级。围绕本地特色,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促进农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全市共划定粮食生产功

能区175个、面积近110万亩,计划整合资金22亿元,推进高标准农田整市建设,打造百万亩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创造在全国范围内可复制、易推广的“兴化经验”;创成省级“味稻小镇”3个,全市优质稻米种植率达89.6%,连续刷新稻麦两熟条件下机插水稻百亩示范方单产全国纪录。全市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3.2万亩,建成高效规模设施园艺基地28个、特色农业基地32个,淡水产品总量连续30多年位居全省首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壮大,新增家庭农场389家,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4.9万亩,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比重达47%,安丰镇创建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农村产权交易量、交易额全省领先,统一设立村级集体“现金池”账户,提高村级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做法,被泰州市委、市政府发文。农业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脱水蔬菜行业由传统单一的烘干食品、配料产品延伸到冻干食品和冷速冻食品、终端产品、保健食品,3家企业入围“2019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数量位于泰州前列,被认定为省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入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 二、品牌强农,品牌建设书写崭新答卷,实现由“本土化”向“国际化”的跃升。围绕“培育品牌、做活产业、实现增效”的工作思路,兴化市农业农村部门全力打好品牌农业这张“牌”,努力实现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大众农业”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品牌农业”转变。成功举办第一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工作交流会,承办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与农业部共同举办的“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南南合作”项目第一届、第三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高级别培训班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农业文化遗产管理与保护研修班;与

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大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大特征 自从中国迈进文明社会的门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了上下五千年,传播到纵横数万里。一个个王朝的毁灭,一次次残酷的战争,多少次外族的入侵,乃至无数次山崩地震、水旱、瘟疫等,都未能阻止它前进的步伐,这与它所具备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有着直接关系。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中国文化要义》,概括了中国文化的14大特征;台湾学者韦政通则说,中国文化有十大特征。其实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我将它概括为八大特征,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外历史上,不少优秀的文化因为异族入侵而中断,如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曾经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这都是由于它们根基不深,站脚不稳。中国传统文化却大不相同,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的相继南下,乃至蒙古、满清入主中原,都未能中断中国传统文化,相反却是征服者最后被征服、被同化、被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的新鲜血液,反而增加了新的生命活力。它之所以有这种顽强的延续性,这是因为它有强大的同化力与融合力,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近年来,千百万华侨都来关心中国的振兴,正是这种文化凝聚力在起作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海外广大同胞的爱国心,争取他们从道义上、物质上支持国内的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早日统一,正是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 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而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曾教导他的弟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又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处理人事与天道的关系时,不少政治家与思想家,都主张要先尽人事,然后再考虑天道。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人伦道德,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要求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兄友弟悌,朋友之间要讲义讲信,为人臣、人妻要守节,与一般人交往也要讲忠恕之道,要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君臣合力、朋友同心。在处理君与民的关系时,中国传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