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校生《政治》教学大纲设计

三校生《政治》教学大纲设计

三校生《政治》教学大纲设计
三校生《政治》教学大纲设计

三校生《政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任务

云南省三校生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职业院校招收高职大专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必须列入考试科目的学科,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三校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中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上择优选拔

二、课程目标

云南省三校生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世界观、人生观、经济学基础、政治基础知识。通过一年的三校生政治辅导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4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重点】

1.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具体情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难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第二章邓小平理论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重点】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

2.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难点】

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

第三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提出:总结中国共产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人类又来到一个新的世纪之交和新的千年之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如何更好地檄到这"三个代表",是一个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深刻思考的重大课题。可以说,“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同时,它事关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成败,事关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作大局,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重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难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

第四章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重点】

1、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特征是什么?

2、科学发展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难点】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第五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中央党校大门的花岗岩上镌刻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大家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注意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和精神实质,正确掌握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什么理论与实际必须联系而不能互相脱离呢?因为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就会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理论家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只是从书本上来到书本上去,就会成为空洞的理论家,而不可能成为党和人民所要求的实际的理论家。党和人民希望我们的理论工作者,能够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给予科学的理论说明,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真正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家。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要坚持学习和运用,但决不能脱离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抄照搬。在这方面,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有过沉痛教训的。对待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要注意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中于我们有益的成分,但决不能离开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搬照套。

【重点】

1、物质和意识以及相互之间发关系。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

【难点】

1、为什么我们必须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六章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学时安排】

理论学时:2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明确联系是讲关系的概念。这种关系是指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同学们,在上几节课我们已学完了第一课,我们知道了世界是物质的,它主要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那么这个物质的世界是怎样的呢?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彼此孤立的还是普遍联系的?是静止不变的还是变化发展的?如果是变化发展的,那么这种变化发展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于这些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我们这课书就是与同学们一起来了解唯物辩证法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的。好,今天我们来学第二课,本课内容一共包含三地,第一节是坚持联系的观点,第二节坚持发展的观点,而第三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这堂课我们学习坚持联系的观点的第一框题:事物的普遍联系的。

【重点】

1、联系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

3、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难点】

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互相转化特别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3、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选择最优方案,以求实现最优目标。

4、规律的概念。

第七章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事物

【学时安排】

理论学时:2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事物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而世界上一切事物不仅充满矛盾,而且每一事物的矛盾又各有特点,如不进行具体分析,既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更无从谈起。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论述了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的一般性原则,这就是:分析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矛盾的特殊性;研究每一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矛盾的特殊性,即研究过程矛盾的特点;过程中矛盾的各个侧面也是有各自的特殊性,要注意加以研究;一个过程在其发展长途中常常又分为若干阶段,而每一阶段上矛盾的特点是不相同的,要认真分析研究;阶段上矛盾着的各个侧面也是各有特点,不可一律对待,亦须作具体分析。只有对客观事物作这样具体的分析,方能正确认识事物,才能订出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案;才能分清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从而进一步制订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重点】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难点】

1、为什么要坚持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八章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3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为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方式、程序和手段。能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方法很重要,毛泽东同志曾经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谁都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方法一定要科学。有了科学的方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效率就会很高。俗话说:“千难万难,方法对头就不难。”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呢?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江泽民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我们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水平,提高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领,善于透过现象看主流、看本质,防止发生各种片面性”。这是掌握科学方法的根本。如果不讲科学,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的观点看问题,必然是主观的、片面的,方法手段就不会正确,就不可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重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认识的辩证过程。

【难点】

我们如何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第九章从生产活动出发认识社会历史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3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生产活动对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基础、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生产活动是一切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第二,地理环境能够通过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第二,人口因素的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社会制度的变革。

【重点】

1.生产活动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难点】

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十章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最进步、最科学的人生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是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它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科学的人生观共产主义人生观形成的阶级基础。它是无产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反映,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非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包括各种进步的人生观,都是以个人或自我为中心,反映个人或本阶级、阶层的私利。而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是建筑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基础之上的,建筑在最后解放全人类、摆脱资本主义灾难、建设幸福美好的共产主义世界的利益基础之上的。因此,它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科学的人生观,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重点】

为什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难点】

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与基础

第十一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重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难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第十二章商品经济及其规律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产生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氏族组织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共同占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逐渐出现了剩余品,于是就有了氏族(或部落)之间对剩余品的偶然交换。当发生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时,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后来发生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货币,出现了商品经济;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生长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完全取代自然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定义:以交换为目的、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高等教育出版社政治经济学第四版)。生产不是为了自给自足而是为了交换,是商品经济的特点,也是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

【重点】

1.商品

2.货币

【难点】

价值规律及表现形式。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江泽民同志在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根据我国国情,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建国开始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然而总的来说,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难点】

1、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2、我们的分配制度。

【重点】

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具体地说是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针对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是直到现在都还在进行的工作,从1992年至今,已经过去16年,这16年中,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迅速,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了对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国内生产总值也已经跃居全球第四,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以前不足的外汇现在已经增长得令人不可思议,2001年加入了WTO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开始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开始建立和不断变革,政府职能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环境也在不断完善,市场监管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现代公司企业制度也在建设中,然而改革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难点】

市场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重点】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第十五章国家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在国家出现之前,人类社会处于原始社会状态。恩格斯指出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两种生产,即物质和精神资料的生产(衣、食、住及生产工具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人种的繁衍及婚姻家庭形式的发展)。社会制度受这两种生产的制约。在物质资料生产水平低下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制度,成为国家产生以前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基本社会制度。随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逐渐代替了血缘关系,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新的社会制度取代了由血缘关系决定的氏族制度,这就是具有公共权力的国家制度。恩格斯曾强调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指出原始社会制度瓦解是个逐渐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和奴隶阶级的形成是国家产生的前提。在原始社会,生产发展到社会第一次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时,就已经有奴隶出现,而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手工业分离)时,奴隶已成为农业、手工业的主要劳动力。这时国家尚未出现,只有阶级形成后,当两个对立的阶级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一切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理论的基本分歧点。

【难点】

1、国家的性质

2、国家的职能

3、国家的形式

4、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重点】

我国的政治制度

第十六章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学时安排】

理论教学:2学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社会在发展变化,民族问题也随之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民族问题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性质。在阶级社会里,不论是国际范围还是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主要是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民族不平等的问题。要解决这种历史条件下的民族问题,必须推翻阶级压迫制度。而在业已消灭了阶级剥削,铲除了产生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实现了民族平等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问题则主要是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距,造成的各民族在享受法律所赋予的民族平等权利时,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见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由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由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简单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既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这就是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它是全面的、完整的政策。

【难点】

1、我国的宗教状况

2、我国的宗教政策

3、我国的民族状况

【重点】

1、我国的民族政策

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政治》(三校生)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联系密切、教学实效性强,思想理论教育功能突出,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系统讲授、专题讲授、课堂讨论、演讲应答、案例的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理论具体化,观点问题化,过程互动化,结论自动化,使课程内容的体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教学手段】

1.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手续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在采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依托社区组织,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制,提倡学生利用休息日、节假日自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

《UG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UG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功能是:旨在运用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的理念,按照“工学结合”的模式,使学生通过运用UG软件,用计算机来完成模具设计以及模具零件工程制图输出等问题。用三维形式完成常用产品的模具设计及装配,解决典型塑料零件或五金机械零件的模具结构设计,并具备有较强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该课程的基础是需要学生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计算机、机械制图、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等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UG工程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技巧;熟练掌握实体建模功能;掌握曲面建模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模具结构与制作;掌握模具设计方法及各命令操作。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灵活、三维想象丰富且与材料学,模具结构、加工设计工艺,注塑模具工艺等有相关关联。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边学理论边实践。 教学过程中,以理论为辅、实践为主。多训练学生的分析、动手能力。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授课与实验应交叉进行,最好以边讲解,边实践的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因此,后面的学时安排虽然分为授课与实验两部分,但建议不要严格区分;讲授与操作结合,以学生能掌握好为主。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模具基础知识……2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模具塑料基础与注塑模具的结构组成;掌握注塑模具的一般类别与注塑成型工艺;了解注塑模CAD技术与UG NX 8.0/Mold Wizard。 重点与难点:注塑模具的结构组成 第一节模具塑料基础 一、塑料的概述 二、塑料的分类 三、塑料的性能 第二节注塑模具的结构组成 一、塑料模具的成型零件 二、塑料模具的结构零件 第三节注塑模具的一般类别 一、塑料模具的模架类型 二、塑料模具的分类 第四节注塑成型工艺 一、注塑成型工艺原理 二、注塑成型工艺过程 三、注塑成型工艺参数 第五节注塑模CAD技术 一、模具CAX技术 二、塑料模具CAD技术 第六节 UG NX 8.0/Mold Wizard概述 一、UG NX 8.0/Mold Wizard简介 二、UG NX 8.0/Mold Wizard模具设计工作界面 三、UG NX 8.0/Mold Wizard参数设置 第二章模具分型设计基础……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模具设计流程;掌握模具设计的初始化项目与产品的修补、分模;了解注塑模分解模具视图的操作。 重点与难点:产品的修补与分模 第一节模具设计流程 一、模具设计的一般程序 二、模具设计的具体步骤 第二节初始化项目

《高级英语1》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1》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10413 课程中文名称:高级英语 总学时数:64 学分:3 适用专业:英语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在学生原有英语水平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题材力求多样化,使学生能接触不同文体,吸收较广泛的知识。 学生以阅读和练习为主要内容进行学习,主要包括内容理解、词汇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义及使用的练习、修辞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课文的写作技巧、口笔头复用,使学生能对口笔两方面所学的内容灵活运用。最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英语解释文章中的难句、要点;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判断评述能力,能用英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对文章的内同进行简单的分析、评论。 二、教学教学目的与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通过选用内容及题材富有多样化,不同文体的课文,旨在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英汉互译能力和作品赏析能力、吸收广泛的知识。学生借助词典和其他工具书,通过独立工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自学能力,增加文化知识,尤其是英、美等国的背景和文化知识,使语言与文化有机结合,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高级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得到充分发展,能够从口、笔两个方面对所学内容灵活应用。 (2)思维能力:学生在通过本课程学习后,达到能用目的语进行符合交际要

《女装设计》教学大纲

《女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 开设学期:四(本科) 总学时: 48 其中讲授学时:20 实践学时:28 计划学分:3 先修课程:服装设计概论服装效果图技法服饰色彩 讲授语言:汉语 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二、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本课程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必修课。 目的:《女装设计》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训练,结合品牌女装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 任务:正确、完整地表达设计构思和服装设计效果。 三、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女装设计》胡迅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服装设计》李迎军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服装设计教程》杨威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女装设计》王勇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 《系列女装设计》周丽娅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四、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女装设计概述(4学时讲授) 第一节、女装设计的特征 第二节、女装设计的发展 第三节、女装分类设计 第二章女装细节设计(4学时讲授12学时实践) 第一节、零部件的设计 第二节、线条的运用 第三章:女装综合设计(8学时讲授12学时实践) 第一节、女装材质与工艺设计 第二节、女装常用服装设计 第三节、女装综合设计实例

第四章:女装品牌分析(4学时讲授4学时实践)第一节、女装流行研究 第二节、高级女装品牌设计分析 第三节、女装成衣品牌设计分析 五、课程的重点、难点 重点:1、女装细节设计 2、女装综合设计 难点:1、女装综合设计 六、考核方法与要求 1、考核形式:随堂考试(平时30% 考试70%) 七、编制与审核 编制人:王卫静 编制时间:2017年3月20日 教研室审议: 系审核: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Mould & Die 课程代码:050114 学时:32 学分:2讲课学时:30 考核方式:试卷考查 先修课程:《机械制造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具材料》、《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模设计》等。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CAD/CAM)专业 开课院系: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 教材:傅建军. 模具制造工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书:《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制造手册》(六)、《工模具制造》、《冲压工艺学》、《现代模具加工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性质:本课程是叙述模具加工方法及工艺的专业技术课。 主要叙述模具加工专用设备(坐标镗床、立铣铣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成型磨削机床、电加工机床等)及其使用。除讲解冷冲模主要零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外,还兼叙锻模、注塑模等模具型腔的加工制造方法。 任务: 1.掌握模具主要零部件的制造方法与装配调试方法。 2.了解模具专用设备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3.掌握模具主要零件的制造工艺。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1绪论 1.1本课程的内容、性质 1.2模具的基本要求、特点 1.3模具的基本结构及组成 1.4模具的主要加工方法 2模具的机械加工 2.1冲裁模典型工作零件的加工 2.2注塑模典型工作零件加工简介 2.3坐标镗床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2.4成型磨削加工 2.5数控机床及其应用 3特种加工 3.1概述 3.2电火花成型加工 3.3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3.4电解加工与电铸简介 4冷冲模的装配与调试 5模具测量(穿插在相关章节中讲述) 5.1测量技术基础 5.2模具零件的测量 5.3常用的精密测量仪器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1.学会编制合理的模具加工工艺。 2.学会根据模具结构和加工条件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法。 3.初步了解模具常用的测试与试验的方法。 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习题讨论课根据实际情况可安排一次 1.成型磨削应用与举例。 2.数控机床程序的编制。 (二)参观(根据实际情况可安排) 去模具制造厂或车间参观一次,了解模具零件加工、装配与调试的实际情况。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1.课内教学贯彻内容教育与方法教育相结合,通过讲课、例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的能力。 2.课外作业有小作业、大作业,培养学生的工艺处理能力。 六、说明 1.应注意与《冲压模具设计》、《注塑模设计》、《模具专业实习》之间的衔接关系,尽可能安排在上述课程之后进行。 2.本课程的重点: (1)冲裁模典型工作零件加工工艺。 (2)坐标镗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3)模具加工中尺寸换算、数控指令编制、测量数据处理等计算应用技能。

《高级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8040042 课程名称:高级英语阅读 学时与学分:32学时/2学分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1、2、3册 适应专业:大学二年级第四学期非英语专业英语四级成绩为425分以上的本科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A. 课程性质 该课程为选修课,旨在通过练习已掌握的阅读技巧和学习新技巧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得学生在本课程学习结束时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并能阅读高水平的英语读物。 B. 目的和任务: 学生将进行较高水平乃至更高水平的英语阅读,进一步熟悉英语阅读过程中的步骤和技巧,进一步提高阅读技能并提高阅读速度,培养细致观察语言、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思维能力,再度扩大词汇量,增加文化背景知识。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高教司,2007)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提出的阅读“较高要求”乃至“更高要求”,从深度、速度和广度上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课程主要教材《高级英语阅读教程》照顾各专业学生的需要,所选文章内容新颖,信息容量大,具有时代性以及较强的趣味性。教材的语言素材按题材大致可分为体育、电影、中西文化、环保、经济、法律、科技等。 目录: Unit 1 Sports Unit 2 Movies Unit 3 Chinese Culture Unit 4 Cultural Differences Unit 5 Animal World Unit 6 Greenpeace Movement Unit 7 Environment Protection Unit 8 Biological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Unit 9 Expo Industry Unit 10 Globalization Unit 11 Finance Unit 12 Motorcar Mobile-Phone and Microsoft Unit 13 Space Exploration Unit 14 International Law and Order 为体现阅读课程特色,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阅读技能训练。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每周

服装设计基础教学大纲(中专)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专业: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 适用专业:服装制作与营销 学时:36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是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造型基础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服装的设计能力,通过理论讲授、创意设计等实训方式,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服装设计的造型、色彩和材料的设计要素; 2、掌握服装设计的造型、色彩和材料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3、掌握服装设计的造型、色彩和材料单品类服装的分类与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对服装专业的设计兴趣; 2、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严谨态度; 3、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一)服装造型设计(32课时) 1.教学内容:服装造型设计概述;服装造型设计构思;服装造型的形式美;服装的外轮廓造型;服装内部造型布局;服装局部造型设计;基础服装款型设计;设计意图的表现形式。 2.教学方法:图片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分析优秀创意作品;讲解理论/举例、分析优秀作品/示范/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 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服装造型、服装形式美、服装廓形的基本概念以及服装造型设计的形

态空间、内容形式、相关因素和服装造型设计的设计构思; 2)培养学生的形式美、外轮廓造型、内部造型布局、局部造型设计、基础服装款型设计和设计意图的表现形式的运用能力和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成衣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服装色彩设计(18课时) 1.教学内容:服装色彩概述;服装色彩的心理原理;服装配色的美学原理;服装配色的相关因素;流行色的分析与应用;服色设计构思与启示和各类服装的色彩设计 2.教学方法:图片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分析优秀创意作品;讲解理论/举例、分析优秀作品/示范/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 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服装色彩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教学目的与要求、服装色彩的心理原理; 2)培养学生配色的美学原理、服色形式美法则、配色的方法和配色美规律、服装配色的相关因素、流行色的分析与应用、服色设计构思与启示和各类服装的色彩设计的运用能力和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成衣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三)服装材料构成(14课时) 1.教学内容:服装用材料概述;服装用纤维纱线;服装用纺织织物;服装用裘皮皮革;服装用辅助材料;衣料的性能风格;衣料的鉴别选用和衣料的洗熨保管。 2.教学方法:图片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分析优秀创意作品;讲解理论/举例、分析优秀作品/示范/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 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服装服装用材料的概念与分类、服装材料的演变与发展、服装材料与服装的关系、服装用纤维纱线、服装用纺织织物; 2)培养学生使用服装用裘皮皮革、辅助材料、衣料的性能风格的设计能力以及衣料的鉴别选用和衣料的洗熨保管的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成衣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四、实训指导书和主要参考资料

(完整版)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模具制造技术课程代码:MPRC3009 英文名称:Moul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学时:3学分/54学时 开课学期:第6学期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朱伟珍 大纲执笔人:朱伟珍大纲审核人:杨宏兵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模具制造技术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针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以模具制造的传统方法和现代制造技术为主,同时结合典型模具零件的制造工艺以及模具的装配、维修与管理技术,并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模具制造技术合理设计模具的能力。 教学目标:本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模具制造工艺基础、模具的传统机械加工、模具的数控加工、模具的特种加工、模具先进制造技术、典型模具零件制造工艺、模具的装配、维修与管理模具材料及热处理。通过相关功能模块的理论讲授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种现代模具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加工工艺,掌握各种制造方法对模具结构的要求,提高学生分析模具结构工艺性的能力。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模具生产技术要求有关的初步技能; 2.掌握模具零件一般加工方法,重点掌握模具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培养学生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3.掌握冷冲模及塑料模的装配方法及装配工艺,使学生具有分析模具结构工艺性的能力,能够设计出工艺性能良好的模具结构。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 ;难点内容:?) 1、绪论(1学时)(支撑教学目标1、2) 1.1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1.2 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1.3 模具制造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高级英语视听说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视听说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中文名称] 高级英语视听说 [课程英文名称] Advanced English Audio-Visual English Course [学分] [总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接触真实的各类视听材料,提高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二、课程描述 高级英语视听说为英语专业高年级专业必修课程,属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高级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本门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交际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 三、教学对象 该课程是针对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四、教材选用 主要采用王镇平主编,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级英语视听说》,参考何继红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视听说教程》(新版)。 五、教学内容 Unit 1 Black Swan Unit 2 The Graduate Unit 3 Kramer vs. Kramer Unit 4 Sicko Unit 5 Dead Poets Society Unit 6 The Help Unit 7 The Reader Unit 8 American Beauty Project Information Interview Unit 9 Philadelphia

品牌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品牌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方向) 176学时) 课程名称:《品牌服装设计》 参考教材:《品牌服装设计》刘晓刚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出版《服装商品企划学》李俊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年出版 《现代展示艺术设计》李喻军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年出版开课部门:服装系 学时:总176 (理论12 学时,实训154 学时)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 职业标准:服装设计师助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服装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服装类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 课程设置 是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包括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助理、服装陈列师等。 本课程的实施需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版型、设计和制作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 开发项目, 以品牌服装为主线,以品牌服装设计为核心内容,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奠定了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保证综合实训以及毕业 设计能够顺 利完成。 《品牌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是以培养服装行业高级实用人才为目标,要有一定的岗位 针对性和 实用性,学生通过对品牌服装设计基础的学习,可以将掌握的服装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充分运用 到市场设计实践中去,也可以熟悉和掌握品牌企业的运做方式以及业内动态,有利于促进 学生专业技 能和综合技能的提高,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投入企业的岗位角色,担当起产品设计的重任。 三、教学内容 课业一:目标品牌市场调研工作任务——对已有目标市场进行调研与市场分析。确定新产品的设计方向。 学习目标——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根据新产品设计开发任务书,在规定时间内制定详细完 整的调研计划、合理分配调研任务、确定采取什么调研方法、及如何按计划实施调研,并 对获得的调 研信息的进一步分析比较。培养调研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调研中出现的意外情 况的应对能力。培养团队的沟通与合作精神。以及学生独立完成工作记录的存档、资料收 集整理分析, 并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调研报告书的任务。 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在规定时间内,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市场调研。教师在调研过程中主要起 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选出组长,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团队合作任务的分配按企业设计师助理的工 作内容进行划分。 评价要求——明确过程确认制度, 每完成一个环节需要下一个工作环节对其进行确认。调研报告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DOC资料

《冲压模具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 课程编号:课程英文译名: 课内总学时:72学时学分: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课开课对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执笔人:编写日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汽车制造及汽车整形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它是一门将冲压成形加工原理、冲压设备、冲压工艺、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有机融合,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冲压变形规律,认识冲压成形工艺方法,冲压模具结构,冲压模具制造方法与手段,掌握冲压模具设计与计算方法,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法,冲压模具制造工艺方法,能进行中等冲压零件的冲压工艺编制,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工艺编制,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毕业设计及毕业以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冲压模具设计与计算,冲压模具结构,模具制造工艺方法为重点。学外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 1、能应用冲压变形理论,分析中等复杂冲压件变形特点,制定合理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 2、协调冲压设备与模具的关系,选择冲压设备的能力。 3、熟悉掌握冲模设计计算方法,具备中等复杂冲模结构选择和设计的能力,所设计的冲模应工作可行、操作方便、便于加工和装配,技术经济性好。 4、具备正确选择冲压模具加工方法,制定中等复杂冲模制造工艺和装配工

艺的能力。 5、初步具备进行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6、初步具备进行分析和处理试模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 掌握冲压与冲模概念;冲压工序的分类;冲模的分类;冲模设计与制造的要求;了解冲压现状与发展方向。 冲压设备及选用 了解常见冲压设备;掌握冲压设备的选用;模具的安装。 冲压变形理论基础 掌握塑性变形的概念;理解塑性力学基础;掌握金属塑性变形的一些基本规律;冲压材料及其冲压成形性能。 模具材料选用 掌握冲压对模具材料的要求;冲模材料的选用原则;冲模常见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 模具加工方法与工艺规程编制 认识模具制造特点;掌握模具零件加工方法;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第2章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概述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理解冲裁变形时板材变形区受力情况分析;掌握冲裁变形过程;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冲裁模间隙 掌握间隙的重要性;冲裁间隙值的确定。 ] 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掌握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

《高级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96 学分:6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一、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和欣赏方面有所提高,能够充分认识到英美散文和其他文章的结构,行文和连贯等修辞技巧,从而使学生提高英语写作和翻译能力,提高逻辑思维水平。系统地讲授有关英语文体类型、谋篇策略、修辞手段、阅读技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基础上,学习修辞和文体的初步知识,了解英语语言的异化现象,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欣赏英语语言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为学生最终养成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研究和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中东市场是如何进行描写的,是空间结构还是时间结构。本章反映的化模式,宗教信仰如何。 本章段落衔接是否合理。 2. 教学内容 1)? 2)? 3)? 3. 教学难点、重点 a ? 第二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本课的特点,文章的整体布局。 2. 教学内容: 1)? 2). 3). 3. 教学重点、难点 ? 第三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目前世界环保的现状和本篇文章的作者的谋篇特点 2. 教学内容: 1)? 2)? 3)? 3. 教学重点、难点 地理文化、作者写作特点 第五课’s U..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二战背景,学习演讲文章的写法及其谋篇特点。 2. 教学内容 1)? 2)? 3)? 3. 教学重点、难点

第六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帮助学生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2. 教学内容 1) 2) 3. 教学重点、难点 人物对话及行为。 第七课 1、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当前的科技发展状况;学习有用的单词、表达;对科技发展的利弊进行讨论。 2、教学内容 1) Oxford 2) 3) 4) 3、重点、难点 1) 2) 第八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想象我们未来的生活;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掌握新的单词和表达 2. 教学内容: 1) 2) 3) 4) 3. 重点、难点 1) 2) 第九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的生平,学习如何描写和介绍人物。 2. 教学内容 1) ? 2) 3) 3. 重点、难点 , , 第十课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服装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开课系:服装艺术设计系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普高学生) 学时:80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普高)造型基础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服装款式的设计能力,通过理论讲授、创意设计等实训方式,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服装款式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服装款式的设计要素; 2、掌握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运用; 3、掌握单品类服装的分类与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对服装专业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严谨态度; 3、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四、实训指导书和主要参考资料 1、指导书 《服装款式设计》周朝晖邓美珍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年 2、主要参考资料 《服装设计学》刘元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服装款式设计大系》王鸣编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服装款式构成/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编者: 李永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五、学时分配表 只供学习与交流

六、单元教学组织设计 1、,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理论教学,注重与实物或图片结合。 2、为每一次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考核项目,利用5~10分钟的课堂时间测试和评分,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效果。 3、在实训较多的课程的理论讲授时,采用互动的形式,分组进行讨论,代表发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教师在讲授理论后,要求他们在课余时间完成信息收集(网络、时尚期刊、市场),并能将其在课堂实训作业中结合利用。 5、为了提高实训的教学效率,课前使学生了解实训的目标,制定由浅入深的实训项目,并对实训内容进行检查,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设计项目。 6、教学手段概述 ①理论讲授; ②实例讲解; ③一对一的习作辅导; 七、考核方式和标准 1、考查方式 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查方式分为过程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 只供学习与交流

《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定单位: 完成时间:2014年月日

《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课 修读方式:必修课 学时:36 学分:2.5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考核方式:考试课 先修课程: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一、课程简介 《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冲压成型性能、冲压设计的工艺要求、冲压成型原理及冲压成型设备、典型冲压模具设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具有一般冲压件的模具设计能力,为完成相应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1、学习和掌握冲压、冲压结构的基本知识,以及冲压成型的基本原理; 2、学习模具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冲压模具基本设计规律; 3、培养学生典型冲压模具的设计与计算能力; 4、培养贯彻执行冲压模具标准化的工程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冲压的基础知识 1.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冲压的有关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冲压成型基本概念、冲压工序分类、冲模分类,以及冲压设备的选择。了解冲压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教学内容 (1)冲压模具概述 (2)冲压成型基本问题 (3)冲压设备 (4)冲压行业现状及前景 (二)冲压变形理论基础 1.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熟悉塑性变形基本概念,了解材料塑性力学基础,掌握金属塑性变形基本特点、材料冲压成型性能。了解冲压材料的选择原则。 2.教学内容

《模具制造工艺》教学大纲

《模具制造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程。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等专门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须的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处理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掌握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的编制及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解决一般性技术难题。掌握模具制造的新技术、新工艺,了解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本课程主要讲授模具加工的基础理论和加工方法,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和特种加工工艺,以及模具装配工艺。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艺知识,提高学生模具设计的综合水平,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模具制造工艺技术工作的能力和组织模具生产管理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模具制造的各种方法、原理和特点; 2.掌握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熟悉模具的加工工艺及模具的装配工艺; 3.掌握模具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了解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4.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分析和处理模具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 5.具有一定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和工程意识; 6.具有编制中等复杂模具零件制造工艺规程和分析、解决一般技术难题的能力。

项目一了解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概况……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模具及制造技术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了解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流程、制造工艺任务、制造的基本内容。 重点和难点:模具制造技术流程、制造工艺任务 第一节项目导入 第二节项目分析 第三节必备知识 一、模具制造的特点 二、模具制造的流程 三、模具零件的分类 四、模具制造装备 五、我国模具制造的现状 第四节项目实施 一、参观汽车冲压模具工厂或汽车塑料模具工厂 二、查找相关资料 三、写出一份2000字的调研报告 项目二卡位套切削加工工艺参数确定况……1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切削三要素和刀具几何参数定义。 重点和难点:选择刀具几何参数、选择切削用量 第一节项目导入 第二节项目分析 第三节必备知识 一、切削加工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二、切削用量 三、切削刀具 四、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 五、切削用量的选择 第四节项目实施 一、确定加工工步 二、作出工步简图 三、计算各工步的切削用量 项目三型腔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编编制……10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概念、内容和要求;掌握选择基准的基本规律,培养拟定加工工艺路线、选择加工工艺参数和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剖析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80029;080030 课程名称:高级英语 I; 高级英语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72 X 2 = 144 学分:4 X 2 = 8 适用对象: 英语(旅游管理方向)、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高年级学生考核方式:笔试 先修课程:《现代大学英语》精读(基础英语)1- 4册 二、课程简介 高级英语课程题材广泛,时代气息浓厚,选材体裁多样,除说明文外,还有记叙文、叙述文和论说文,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及写作能力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文章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课程材料主要选自名家作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文学﹑教育﹑哲学诸方面。通过精心阅读及分析,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大,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得以加深,分析理解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升华,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以提高。为此,每课都配有大量的相关练习,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研究、句子释义,文体分析、中英互译和写作练习等。 a — ,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根据全国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在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完成以后,必须继续进行更高一级的英语阅读教学。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低年级基础英语课程的延伸和发展。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提高学生阅

读理解和词汇运用能力,即能掌握和使用所学词汇,特别是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分和使用,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抓住文章的要点,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技巧和修辞特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评述能力,能用英语解释文章中的难句、要点;能用英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鉴赏、评论。 学生应该能用辞典和其他工具书独立解决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难点,增加文化知识,尤其是英语语言国家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更好地使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 通过一学年(约144学时)的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认知词汇达10,000以上,能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5,000多个及其最常用的搭配;能熟练掌握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各种衔接手段,连贯地表达思想;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文章、英语国家出版的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能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等。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了解篇章结构﹑段落大意,熟悉各种常见的修辞手

服装设计(造型)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造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开课要求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服装设计(造型) 课程类型:专业发展课(必修) 学时总数:52学时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开课对象:服装设计本科专业方向学生 先修课程:服装设计概论、服装设计(款式)、服装结构1、表现技法(服装) 后续课程:服装设计(专题) 选用教材:无指定教材,按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是掌握服装设计中服装造型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廓形设计,结构设计,服装局部造型设计的方法和服装造型的表现形式等。通过有针对性的服装色彩设计、形式美设计、风格设计等内容,加强学生整体全面的造型意识;通过对服装制作初步的简单的实践,使学生对服装造型的空间概念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三、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 1、基本理论知识(12学时) ⑴服装造型构成要素 ⑵服装配色设计 ⑶服装的形式美法则运用 ⑷服装风格设计 2、理论知识细化(16课时) ⑴服装廓形设计 ⑵服装结构设计 ⑶服装局部造型设计 3、课后资料收集 要求学生根据每次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4、课堂实践(18学时) ⑴点线面设计(至少3张) ⑵服装配色设计,服装设计形式美法则运用及风格设计(至项至少3张) ⑶廓形设计(至少2张) ⑷结构设计(效果图至少5张+用白坯布尝试制作成衣至少1件) ⑸立体布纹制作(至少2种纹样) ⑹针织手法学习 5、主题系列设计要求(1学时) ⑴学生以个人形式进行系列设计。 ⑵根据主题寻找创作灵感,并用文字说明。 ⑶根据灵感收集创意元素,拟定系列服装的色彩、造型、面料。 ⑷画出系列服装的彩色效果图以及正反面款式图(每个系列4-6款服装),相关配饰。 ⑸挑选一件杂志上的服装,进行立体裁剪的简单尝试,将尝试结果拍照(实物单品正面、侧面、背面,细节)。 6、设计交流(5学时) 对每次的课堂及课后训练进行评讲、修改、总结;学生在完成主题系列设计时,对灵感来源、面料、色彩等设计内容进行交流,通过对效果图草稿的审核完善设计内容,完成系列设计后,同学和老师间就设计内容进行相互沟通,使学生广泛汲取各种意见和建议,便于课后总结。 四、参考书目 服装设计造型. 柒丽蓉.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7-12 中国高等院校设计教程?服装造型设计教程. 林燕宁邓玉萍.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9-07 时装设计元素:款式与造型. 西蒙·卓沃斯-斯宾塞瑟瑞达·瑟蒙邹游董雪丹.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08 服装造型学(理论篇日本文化女子大学服装讲座) . 三吉满智子.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04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1、考勤成绩、平时成绩、期考成绩比例换算按照教务系统换算比例执行。 2、考勤成绩按照学生出勤情况评定。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门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涵盖了模具课程的主要专业内容,包括冲压成型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模具的机械加工、现代模具制造的一些基本知识。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常用生产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特别是冲压模具与塑料模具设计原理、过程与模具加工方法,了解模具加工的过程中的特种加工以及CAD/CAM技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模具设计能力。 二基本要求: 1.了解冲压成形的基本原理及变形规律; 2.掌握冲压成形的基本工序、冲压模具典型结构; 3.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 4.掌握塑料模的基本知识和注射模设计的基本知识; 5.了解模具特种加工及模具装配有有关知识。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冲压成形概述(4学时) 1.1冲压成型特点与分类 1.2冲压成型的基本理论 1.3冲压常用材料与设备 第二章冲裁工艺与冲裁模(6学时) 2.1冲裁工艺及冲裁件的工艺性 2.2冲裁变形过程分析 2.3排样设计 2.4 冲裁工艺计算 2.5 冲裁模的典型结构 2.6 冲裁模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4学时) 3.1 弯曲工艺及弯曲间的工艺性 3.2 弯曲工艺设计及计算 3.3弯曲模的典型结构 第四章拉深工艺与拉深模(4学时) 4.1拉深工艺及拉深件的工艺性 4.2拉深工艺设计及计算 4.3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4.4拉深模设计 4.5拉深模设计举例 4.6覆盖件拉深 第五章冲压工艺设计(2学时) 6.1冲压工艺设计过程 6.2冲压工艺方案的拟订 6.3模具设计 6.4冲压工艺设计举例 第七章塑料成型概述(5学时) 7.1塑料及塑料模的基本概念 7.2 塑料件的结构工艺性 5

《服装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中级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的需求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使学校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 二、专业及招生对象 1、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2、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基本学制 三年 四、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培养目标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服装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面向现代服装生产企业,从服装生产和服装保养及服装干洗工作的中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业务范围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服装生产企业、服装设计与服装营销业,能够从事服装生产、销售、维修等工作的各类职业人员。 五、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启发、提高学生造型、色彩能力和服装审美意识、思维方法,以及设计能力的必修课程。主要内容有:服装款式图及服装画的绘制方法、色彩及图案在服装上的应用、服装设计的概念、服装设计原理、服装设计程序、服装款式设计方法及典型服装的设计。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初步掌握绘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法,掌握透视的基础知识和透视原则。掌握写生的原则和步骤,学会简单物体的写生。 (2)、初步掌握人体比例、结构及人体动态变化的规律,掌握服装款式图及服装画的绘画技法。 (3)、了解色彩、图案的基本知识,掌握服装色彩搭配的原理与方法,掌握服装色彩、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基本运用。

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以下为大家提供的是模具设计专业的教学大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模具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技术课程,它是以机械制图,力学、材料、公差、机械设计基本理论为基础,并与生产实际紧密 相关的专业理论课。 本课程的内容:冲压成型工艺及冲压模具,塑料成型工艺与塑料模具,模具制造技术以及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结构和基本加工方 法实例分析和特别技术。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模具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模具的设计,模具构造的知识,制造,工艺方法,安装,为以后制造和安排模具拆装、特种加工等实训环节,增加理性认识,为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概念;掌握模具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熟悉模具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 (2)会设计一般的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 (3)会加工常用的模具,能安装,并能维修模具常出的故障。

(4)对模具从设计,工艺,加工,安装,生产和维修的整个过程 了如直掌。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机械制图,力学,材料,公差,机械设计等基础理论 知识的教学不可削弱。因为这是学好机械设计基础的专业基础课程,没有他们就难以学好这门课。 (2)由于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讲授本课程时, 必须紧密联系本工种(专业)的加工实际,保持与实习教学的密切配合。为了注重实践环节,建议多参观冲压厂,塑料厂,模具厂,以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3)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基本技能的相关训练,注意 培养学生独立地将所学技术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4)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如设计,软件造型,工艺,加工,安装等,建议由相关领域拔尖的教师分别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学时分配表 章节名称总学时理论学时训练学时 第一章冲压加工与模具设备1.2冲压设备简介1.1冲压工序与冲模分类422 第二章冲裁模结构与设计2.1冲裁工艺2.2典型冲裁模结构2.3 冲裁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分析与标准的选用2.4冲裁模设计与要点 44 第三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1弯曲变形过程分析3.2弯曲件的质量分析3.3典型弯曲模结构44 第四章拉深工艺与拉深模具4.1拉深变形分析4.2拉深件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控制4.3拉深系数和影响拉深系数的因素4.4旋转体拉 深件毛坯尺寸计算4.5拉深模具的结构与特点4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