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亚洲音乐

亚洲音乐

亚洲音乐
亚洲音乐

亚洲音乐文化分区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中亚

?

西亚

《四岁的红鬃马》

?《四岁的红鬃马》是一首蒙古国民歌。

?演唱形式:马头琴伴奏的男声“呼麦”演唱。

?歌曲表现了蒙古人对自己的亲密伴侣——马的热爱。

什么是“呼麦”?

?“呼麦”是一种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的歌唱艺术,是蒙古国人民和我国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一种民间唱法。

?“呼麦”在蒙古语愿意是:“喉”,所以也称喉音唱法。人的声带发出低沉的基音,而口腔发出高亮的泛音,加上气息的调控,口腔共鸣点的变化就可在高音部形成旋律。

聆听《四岁的红鬃马》并思考:

?歌曲分为几个部分?

?

歌曲每个部分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歌曲共分为两个部分,为单二部曲式。

?第一部分:具有蒙古“长调”特点。舒缓、悠扬的马头琴演奏后,“呼麦”响起。它的节拍自由,节奏舒缓、宽松,乐曲显得十分

辽阔、奔放、抒情、优美与恬静,仿佛是一幅辽阔的、优美的

草原风景画。

?

第二部分:具有蒙古“短调”特点。紧密的节奏形成了热烈、欢快、跳跃、激动的情绪,欢快、跳跃的曲调生动地刻画了生气勃勃的红鬃马形象,“呼麦”与马头琴的欢快旋律,表现出草原的欢乐情景。

《星星索》

?《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歌曲。

?

“克隆宗”(k r o n i o n g)是印度尼西亚本土音乐与16世纪传入的葡萄牙音乐相融合的产物。“克隆宗”原为马来语拟声词,指舞蹈时的脚铃声。后转义为伴奏这种舞蹈的音乐和小乐队,演奏乐器包括曼陀林、长笛、小提琴、吉他、拨弦的大提琴、三角铁、手鼓、五弦小吉他等。

聆听《星星索》,思考:

?1、曲调和歌声分别有什么特点?

?2、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歌曲曲调缓慢、悠扬,带有哀伤的色彩,每句节奏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

?

这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表达了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

欢迎

萨朗吉演奏

?萨朗吉是一种印度民间乐器,是印度最精巧的弓弦乐器,被称为“印度的小提琴”。

?乐曲分为引子和两个乐段,共三部分。

?引子:萨朗吉奏出速度缓慢、节奏自由的旋律。

?第一段:抒情、柔美的旋律。

?第二段:在西塔尔、鼓和铃的伴奏下,高低音不同的笛子奏出相互交错的两个旋律,随后萨朗吉加入,直到结束。

《巴雅提木卡姆》

?木卡姆是波斯、阿拉伯、突厥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是一种多首乐曲组成的歌舞套曲。通常由某一特点调式贯穿全曲,而此

调式名称往往就成为该曲的曲名。木卡姆常变化调式、节奏、

装饰音等进行即兴表演。

钢琴艺术的奇葩

肖邦

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他自幼受到母亲的影响,爱上了波兰民间音乐。6岁学习钢琴并即兴演奏,7岁登台演出并开始作曲。后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肖邦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祖国,对祖国的关注一直伴随他的生活和创作。

创作背景: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也叫革命练习曲,作品10号第12首,这是1830年肖邦在维也纳演出后,动身前往巴黎途经德国斯图加特时,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使他感到震惊,激起他极大的愤慨而写下的

聆听《C小调练习曲》感受音乐的情绪及内涵。

乐曲的情绪强烈、激昂,音符进行的速度很快,上下翻滚的流动旋律,表现了作曲家悲愤的、震惊的、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心

情。

分段聆听乐曲,感受每段所表达的情绪及作者的心灵世界。

?引子:森严的属七和弦组成的下行乐句,将悲痛和激愤的心情表现的非常强烈。

?第一部分:这个主题及伴奏好像波兰人民在侵略者变迁无所畏惧、顽强反抗。这里带有号召、战斗、悲壮和痛苦的情绪,但

是绝不消极。不断向前翻滚前进的琶音,将人民反抗的情绪推

向高潮,并把顽强战斗的画片真实的展现了出来,使人联想到

英雄与敌人浴血奋战的场景,同时体现了肖邦内心的激昂慷慨

和起伏难平。

?第二部分:乐曲的中段出现了一个略带悲痛的旋律,好像是人们在对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哀悼。

?第三部分:这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英雄性的主题,它象征着人民的斗争仍在继续,抗击侵略的火焰并未熄灭。本段运用了三

连音及强弱对比,更加强了火热的气氛

乐曲最终以极强的力度(f f f),猛然结束在C大调的主和弦上,表现了作者对民族解放战争最终获得胜利的信心。

李斯特与《爱之梦》

?《爱之梦》本是李斯特的经过歌曲改编的夜曲曲集的名字,这三首歌曲分别是《崇高的爱》、《幸福的死》和《爱吧》。其中第三首流传的最广,因此,人们通常所说的《爱之梦》实际指的是曲集中的第三首乐曲。

?李斯特的作品以钢琴曲、管弦乐曲、歌曲和宗教音乐为主。其作品技巧难度大,炫技成分高,他和肖邦都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中两颗璀璨的明珠。

第3首乐曲的原歌词由德国诗人弗莱里格拉特(1810-1876)作,名为《尽情地爱》,其歌词大意是:

爱吧!

能爱多久,愿爱多久就爱多久吧!

你守在墓前哀诉的时刻快要来到了。

你的心总得保持炽热,保持眷恋,

只要还有一颗心对你回报温暖。

只要有人对你披露真诚,你就得尽你所能,

教他时时快乐,没有片刻愁闷!

还愿你守口如瓶:严厉的言辞容易伤人。

天啊!

本来没有什么恶意——

却有人含泪分离。(廖辅叔译)

李斯特根据这首诗创作的乐曲,并没有局限于歌词提供的内容。原诗的情调低沉,表现了生离死别的伤感情绪,而钢琴曲的形象却焕发着充沛的热情。

三首乐曲都采用夜曲体裁,前两首不经常演出,本曲却流传较广,并被改编为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或长笛的独奏曲等。

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祖籍荷兰(亦说波兰),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

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该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喜怒无常、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厨司,心地善良、性情温柔。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成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

代表作----“悲怆”、“月光”、“暴风雨”、第一、二交响曲,6首弦乐四重奏。“第三交响曲”标志他“英雄音乐风格的形成”。“第三交响曲”至“第八交响曲”、“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至“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6首“钢琴奏鸣曲”、“克罗采和春天”小提琴奏鸣曲、“D大调小

提琴协奏曲”、以及“拉组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

维也纳古典乐派18世纪下半叶“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三位音乐大师,先后以维也纳为生活、创作的中心而形成了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就是人们常说的“维也纳古典乐派”。

维也纳古典乐派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20年代,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在维也纳形成的乐派,其代表音乐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这个乐派的主要特点为:

(1)在音乐内容上,音乐作品受到当时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以讴歌人的精神和反映自然界的美为主旨。

(2)在音乐织体上,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的主导地位,和声织体清晰,曲式结构分明。

(3)在音乐体裁上,奠定了交响曲、四重奏、协奏曲、奏鸣曲等体裁形式,使之更完善、更规范。

(4)承袭了德奥音乐文化传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作曲技法,使古典主义音乐达到顶峰,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揭示出了时代与心灵和风雨的冲击,那么,在第二乐章中贝多芬让人们在安宁的意境中得到了休憩与喘息。众赞歌式的行板主题,深厚而纯朴,充满了温和的幸福气息。

《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急板,D大调,4/4拍。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序奏以及人声。在一些唱片中,第四乐章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也有一些唱片把序奏部分和人声独唱、重唱、合唱部分分为两轨,但其实上两者都属于第四乐章这个整体。其中的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但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这个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惊心动魄的。接着木管徐徐的引出了“欢乐颂”的主题,好像一缕阳光突破浓密的云层洒向大地,整个欢乐的主题渐渐拉开序幕,贝多芬真正的理想王国就在眼前!

经过了一系列的铺垫,人声部分终于浮上水面,开始了《欢乐颂》的吟唱!前面就说到过,这首诗作是作曲家一生的钟爱。所以在《第九交响曲》创作的最后关头,贝多芬甚至还不舍得过早的就把歌唱《欢乐颂》的部分放到自己的作品中。他并不愿意把《第九交响曲》作为自己在交响乐领域的封笔之作,作为自己最高理想的体现,当时他还在计划着《第十交响曲》甚至《第十一》、《第十二》。但最后乐圣还是妥协了。或许是宿命、或许是巧合,《第九交响曲》成了贝多芬最后一部交响曲,最终成为了他作曲生涯的巅峰。

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当然贝多芬并没有照搬席勒的原诗,

而是以自己独到的理念,配合音乐的需要做了一定的删节和修改。在激动人心的歌词和贝多芬超人般旋律的相互烘托下,在四个不同声部人声的独唱、重唱以及大合唱团的合唱下,《欢乐颂》得到了升华,欣赏的人们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奋进力量和精神支柱。乐章的最后,这种气氛被表现到了极致,整部作品在无比光明、无比辉煌的情景下结束。

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倾听亚洲的声音》吕益婷

欣赏课《倾听亚洲的声音》(第一课时) 【课题】倾听亚洲的声音 【教材版本】选自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音乐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 欣赏日本民歌<相马盂兰小调>与印度乐曲<虔诚>.(书第24,25,30页) 【执教】吕益婷 【教材分析】 1.东亚音乐文化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以五声音阶为主。虽然在中国的古代,出现了可以和与古希腊、古印度高度发达的音乐理论相匹敌的以音律论为代表的音乐理论,在理论上对七声音阶作了许多研究,并且在古典的艺术音乐中得到了运用,但是,这种七声音阶的旋法特征仍然强调是五声性的。另外,在与人民群众生活和感情有密切关联的民俗音乐中,却十分明显的以五声音阶和旋法为主。在中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传承的音乐也大多数是五声音阶。朝鲜、韩国、蒙古的情况也基本相同。日本虽有含半音的都节音阶、琉球音阶和不含半音的律音阶、民谣音阶的区别,但也都是五声音阶。因此,东亚可以称为五声音阶音乐文化区。 2.印度最古老的居民是维达人。由于时代过于久远,他们古代音乐的情况已无据可考,但至今在德干高原和斯里兰卡的偏远地区仍散居着少数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维达人,他们的音乐十分古朴,歌唱接近于语言,音域很窄,只有2~3个音的旋律不断地反复,没有固定的节奏,这种原始的音乐形态也许可以在某种意义上看作是印度最古老音乐的遗风。 现今多数居住在南方的达罗毗荼人也是印度的土著居民,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他们就已创造了包括农耕、饲养和城市建设在内的印度河文明。虽然在音乐方面没留下多少遗迹,但从后述明显区别于北方的南印度古典音乐中大概也可以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一些古代达罗毗荼人音乐的特点。印度传统音乐的表演具有很强的即兴性,但并不是完全随意的,无论是什么体裁的乐曲都必须以拉格、塔拉和持续音这三大要素作为基础。 【育人立意】

高中音乐《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一.设计理念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本单元选编了《亚非音乐神韵》的教学内容安排,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亚洲的音乐文化。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与理解,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在真、善、美的艺术世界中受到陶冶、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 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充分发 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获 得真正的审美体验。 二.设计思路 1. 确立主题:以亚洲的地理方位为线索,通过学生聆听音乐,分 析音乐要素,了解亚洲音乐文化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特点。 2. 课堂准备:所选的音乐紧扣教材,为了增强学生对亚洲音乐文化 区民族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除教材所提供的音 响材料外,还增加了一些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音响和音像资料及图片资料。

3. 课件运用:课件制作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体现多媒体辅助 教学的优越性。在科学性方面,注意教学内容与教学逻辑的有机结合, 教学步骤跳转灵活。在艺术性方面,课件中的文字、图形、图像及声音等教学资源的选择上、表达形式上尽量达到构图优美、色彩协调、形象生动和风格统一。在技术性方面,根据各班学情的不同,各级层次的进入、退出都 安排得机动灵活,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达到视听结合,体现了多媒体的交互性。 4. 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三年音乐课的学习,已经 具备了一些音乐鉴赏经验和音乐理论基础,认知和分析能力都有所增强,所以聆听音乐后进行一些音乐要素的分析,归纳总结亚洲的音乐特点完 全可以做到。 三.教学目标 1. 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 能 随乐哼唱歌曲片段。 2. 能辨别亚洲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3. 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和表演、总结亚洲有关国家的音乐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文化价值。 四.难点与重点 1.重点:聆听与体验亚洲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2. 难点:能辨别亚洲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优秀教学设计甘美兰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优秀教学设计 《甘美兰》教案 《甘美兰》教案 教学目标 1、上节课所介绍的日本音乐文化知识,背唱歌曲《樱花》。 2、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甘美兰乐队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的节拍、调式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甘美兰音乐的演奏特点、理解其表现内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演唱《樱花》,教师对学生演唱的声音音色(要求甜美、清纯)、情感意境(富于空灵、遐想、仿佛在碧空万里的春日,身临其境地观赏樱花盛开时落音缤纷的情境之中)、气息及力度变化(如上节课要求)等方面给予提示和指导。 二、新课学习

1、入克隆钟歌曲的介绍。 (1)播放歌曲《划船曲》。请学生根据刚总结的知识判断是否是朝鲜的歌曲? 学生回答:不是。因为旋律中出现了4和7音,节拍也不具有三拍子倾向,而是2/4拍。 (2)教师明确这首歌曲为“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的民歌。提问:为什么在东南亚的一个亚洲国家会出现西洋大、小调体系的歌曲? (3)待学生努力思考、尝试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补充说明:16、17世纪,来自葡萄牙的音乐文化与印度尼西亚本土音乐传统相融合与变异而产生了被称为“克隆钟”的歌曲形式。 2、东南亚锣群文化的代表——甘美兰。 教师:那么印尼真正的本土音乐文化的代表则是名为“甘美兰”的乐器合奏形式。 (1)出示“甘美兰”乐器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合奏形式是以锣和鼓等打击乐为主的。 “甘美兰”被西方人认为是亚洲锣群文化的代表。 (2)请学生听赏“甘美兰”演奏音频。听前提问:其旋律是多重复还是多变化? (3)带领学生模仿简化为两个声部的节奏敲击。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欣赏四首具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体验亚洲不同地域的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二)初步了解亚洲音乐概况,学习亚洲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三)学习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印度的萨朗吉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这四首具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难点:通过总结、分析以上各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利用自己对亚洲地理、历史、经济、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主动探究此音乐特点的形成及与这些相关背景之间的关系。 三、内容安排 (一)东亚——通过练习“呼麦”唱法,欣赏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掌握“呼麦”的初步知识,分析音乐; (二)东南亚——通过欣赏“克隆钟”音乐《星星索》并演唱,与前曲做风格上的对比,联系印度尼西亚地理知识,分析歌曲与地域、生活方式的关系; (三)中亚——通过萨朗吉(Sarangi)音乐《欢迎》与小提琴音色和演奏特点的比对,分析中亚音乐特点,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音乐艺术之间的影响和交融; (四)西亚——阿塞拜疆卡曼贾(Kamanche)音乐《巴雅提木卡姆》与新疆《十二木卡姆》音乐的对比,从地理关系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音乐特点的生成与发展。 四、教学资源建议 《音乐鉴赏教材》及自选教学内容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本节内容为亚洲四个不同地域的代表性音乐作品的赏析,由于地理环境、宗教历史、生活方式等等的不同,造就了风格迥异而又异彩纷呈的音乐特点,为了使学生能够更为快捷地学习到与之年龄和能力相匹配的音乐知识,建议根据不同音乐的风格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来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一)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了解唱法、分析音乐(长调、短调); (二)印尼歌曲《星星索》——分析歌曲艺术风格的成因(地理、历史); (三)印度音乐《欢迎》——与小提琴对比,乐器形制、演奏姿态、典型节奏;

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阶段

代表人物有斯特莱文斯基、格什温、马勒等,作品特征和声配器丰富,旋律性不太强,内涵深,有的还带有爵士风味,这个时期的作品较难理解,其方法必须多次反复欣赏,多阅读相关资料;掌握演奏者的再创作,必须要了解世界上著名的指挥家、演奏家、著名乐团的基本情况和风格,如:指挥家卡拉扬、伯恩思坦、阿巴多、小择震尔等,著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他们的指挥与演奏风格。有选择性地购置录音带、CD,要选择著名唱片公司、著名指挥家和乐团的作品,而且多了解他们再创作过程背景和个性。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是根据自身的文化层次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反映的东西是比较模糊的,也比较抽象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场景时,可以想象一群长着翅膀如少女在宁静的湖面上翩翩起舞、若影若现,也可想象一群天鹅在湖面上轻轻地、慢慢地游荡。总之发挥自己的

想象,将三元素有机联系起来,多听著名作品,感觉是美的东西就去欣赏、去思考,就会进入欧洲古典音乐欣赏最高层次。 欧洲古典音乐家生平故事(一) (2010-12-23 21:40:33) 转载▼ 分类:东西方音乐 标签: 文化 巴赫(1685—1750) 请记住,三百多年来波澜壮阔的欧洲近代音乐的奠基人,他的名字叫巴赫。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Johan Sebastian Bach)于1685 年3 月31日出生在德国图林根的爱森那赫。这是一个富有音乐传统的城市,据说城门上还镌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照耀”这样的铭文。巴赫的家庭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家族。他们长期生活在这一带,辈辈相传,以音乐为生,三百年间,有50 多名音乐家见于记载,及至约?塞?巴赫,已是第五代传人。父亲是小巴赫的第一任老师。7 岁起,他就在教堂附属的拉丁语学校上学,因成绩出众,深得老师喜爱。其时,他还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演出活动,以补贴学费。10 岁时,父母去世,他遂由哥哥抚养,并担负他的音乐教育。巴赫对哥哥的教学日渐不满,总向哥哥提出种种问题,哥哥常因学力不逮无法作复而恼羞成怒。哥哥藏有前辈著名大师们的作品手抄谱,巴赫很想借来一阅,但屡遭拒绝。巴赫知道乐谱的藏处,每经于此,都不忍离去,情急之中,终于想出了办法。每当夜深人静,趁家人都已入睡,他便悄悄起身取出乐谱,在淡淡的月光下偷偷抄写。半年之后,全部乐谱抄录殆尽。然而,不想就在此时,东窗事发,终于败露。哥哥于气愤之中,不顾手足之情,把巴赫辛辛苦苦半年抄录的乐谱悉数撕毁。巴赫年岁虽小,但生性顽强,为了学习,不怕任何困难。听说汉堡有位著名的管风琴大师技巧相当高超,巴赫心向往之。无奈路途遥远,身无分文,他只好携带干粮,只身徒步前往。凭草垛栖身,饮河水消渴,一路风尘坎坷,巴赫全都置之度外。一次往返180 里,归来时已是双足生满血泡。然而,能观摩大师演奏,聆听大师教诲,小巴赫每次出发之前,从不犹豫。1702 年,巴赫从学校毕业。以其优异成绩,完全可以免试深造,但生计无着,只能就业于阿恩斯塔特城教堂弹奏管风琴。供职后,为提高琴艺,他常常通宵达旦,发奋练习,每逢假日,仍徒步前往汉堡,从老师学习。在鲁贝克教堂任职的布克斯特胡德,是当时北德最杰出的作曲家和管风琴大师,巴赫对他仰慕已久,早盼着一睹大师风采。正巧巴赫获得了为期一个月的休假,他不顾往返640 多里的路程,又一次背起行囊,风餐露宿,徒步走向鲁贝克。布克斯特胡德的作品与演奏,令巴赫大为倾倒。他如饥似渴地向前辈大师讨教,竟流连忘返误了归期。巴赫返回阿恩斯塔特时,已是四个月之后。上司们素来与他有隙,

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与风格特征论文(共2篇)

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与风格特征论文(共 2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论欧洲古典音乐时期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朦胧色彩风格特征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因而西方音乐史上以印象主义音乐作为对其音乐的概括,德彪西也由此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缔造者。最初的印象主义是由绘画所衍生出的描绘性术语,源自于莫奈的作品《印象·日出》。从此以后,印象主义逐渐开始向音乐、文学等不同艺术领域渗透。在音乐领域,印象主义主要利用音色与和声来唤醒听众感官和意境印象的一种作曲立场。印象主义对印象色彩的修饰和感觉较为重视和强调,与印象主义绘画相比,印象主义音乐的创作理念并无二致。 一、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形成 克洛德·阿西尔·德彪西生于1862年,卒于1918年,是法国著名作曲家。自学生时代起,德彪西就表

现出离经叛道、独立不羁的自由天性,他对于音响色彩做出大胆探索,例如使用钢筋演奏一部分全音音阶、十一和弦以及增和弦等,对于传统演奏规则不予遵循,德彪西因此而受到音乐教师的批评。 《春天》这部具有很强色彩性的管弦乐作品创作于1887年,其中已经蕴含了印象主义的早期创作迹象;1890年,德彪西开始密切地与一些象征派诗人交往,如路易斯、魏伦以及马拉美等,这些诗人的艺术观点以及思想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彪西的创作理念,与此同时,印象派绘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德彪西有所启发。1890年到1910年间,德彪西在此期间以其旺盛的精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从《牧神午后》、《夜曲》,到《大海》、《意象三首》,德彪西的个性化的管弦乐色彩与和声、独具魅力的音乐语言攀至高峰。而印象主义歌剧《佩里雅思与梅里桑德》、钢琴曲《版画集》、《意象》以及《钢琴前奏曲》则意味着德彪西印象主义风格臻于成熟。 二、德彪西的音乐风格特征 德彪西的作品具有雅致、飘逸、朦胧、透明、优美、空幻、纤细和幽静的特点,其光色如梦般变幻无穷,无迹可寻。德彪西突破了数百年来西欧音乐的传统模式,进而创造出令人为之神往的一种全新音乐语

亚洲传统音乐

难点:用手划出体现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

第一段:小提琴优美、含蓄;第二段:二胡柔美、深沉第三段:?它的音色有点接近什么啊?(学生回答:小提琴)

对了,它是印度这个弦乐之国,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一一萨朗吉演奏的(出示图片),【再次播放萨朗吉演奏音频】学生听音乐,记住音色,看文字介绍:这个印度的“小提琴”,是由硬木雕出来的,长方形,有4根弦, 10—20根共鸣弦,演奏时可坐可站。 师: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西方传入的乐器如小提琴、吉他等都彻底地印度化了,渗透进印度音乐的灵魂,这件乐器(出示演奏图)音色和吉他非常接近,被称为“西塔尔”,这些都说明印度传统音乐强大的生命力。并很能吸收外来文化,为己所用。所以我们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还要学会取人所长。 【设疑自探】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民间乐曲,由萨朗吉主奏的《欢迎》 自探问题:思考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示这首曲子的音乐进行? 课件出示:(印度泰姬陵背景出示《欢迎》的结构和音乐情绪) 引 子B A 西塔尔、萨朗吉西塔尔、萨朗吉、鼓、铃西塔尔、萨朗吉、笛子、鼓、铃 缓慢、自由抒情、柔美抒情、柔美 欣赏提示:演奏乐器和音乐情绪。有的同学已经会用手臂和手指大胆地划出旋律的音乐进行,有波浪线、曲线、螺旋线等,然后鼓励大家一起跟着音乐感受。 【解疑合探】 有波浪线、曲线、螺旋线等 【质疑再探】对于南亚的知识,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请大胆提出来。(学生提出问题,先由学生回答,回答不上来可分组讨论,由学生自己展示。) 【运用拓展】 “印度音乐根深叶茂,除了刚才欣赏的民间音乐以外呢,还有五类,分别是:古典音乐、轻古典音乐、部落音乐、泰戈尔音乐和电影音乐,几乎每一部印度影片中都有歌舞表演,这与他们传统的艺术保护政策有关,印度政府、工商企业乃至于全社会都对传统音乐和舞蹈进行保护。”

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欧洲古典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主要作品《十二平均律》、《托卡塔及赋格》;也称清唱剧大师,主要作品《水上音乐》、《皇家烟火》等;的维瓦尔弟(小提琴),主要作品《四季》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 第二时期古典主义时期 代表人物,有、莫扎特、等,这三人一起被后人称为“”。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而在这一时期贝多芬是最著名的代表。他在音乐上的成就非常之大;是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主要的代表著有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第六《》、第九《》最为著名),此外还有《月光奏鸣曲》、《悲怆奏鸣曲》、歌剧《》等大量作品。 第三个时期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 代表人物有德彪西、舒伯特、、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等,这个时期的音乐背景比较复杂,特征主要是作曲形式多样化,有了一定改革,音乐表现有些委婉、抽象,且有号召力,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第四个时期近代主义乐派 代表人物有斯特莱文斯基、格什温、等,作品特征和声配器丰富,旋律性不太强,内涵深,有的还带有风味,这个时期的作品较难理解,其方法必须多次反复欣赏,多阅读相关资料;掌握演奏者的再创作,必须要了解世界上著名的、演奏家、著名乐团的基本情况和风格,如:指挥家、伯恩思坦、、小择震尔等,著名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他们的指挥与演奏风格。有选择性地购置录音带、CD,要选择著名唱片公司、著名指挥 家和乐团的作品,而且多了解他们再创作过程背景和个性。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是根据自身的文化层次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反映的东西是比较模糊的,也比较抽象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场景时,可以想象一群长着翅膀如少女在宁静的湖面上翩翩起舞、若影若现,也可想象一群天鹅在湖面上轻轻地、慢慢地游荡。总之发挥自己的想象,将三元素有机联系起来,多听著名作品,感觉是美的东西就去欣赏、去思考,就会进入欧洲古典音乐欣赏最高层次。

历史悠久的亚洲音乐

历史悠久的亚洲音乐 授课人高志忠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随乐学唱几首歌曲,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2、能了解并分辨本课所聆听的五个音乐文化区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3、能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音响及文字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或在班上进行专题交流。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请学生课前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地响及文字资料,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新课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其实中国只是亚洲音乐文化的一部分,亚洲其它国家的音乐又有何特点呢?我们一同去探讨。 2、引出课题:《亚细亚民间风情》 3、出示亚洲地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自己比较熟悉的国家的地理位置。 三、新课教学:

今天,我将以亚洲的地理方位为线索,以进行一次亚洲音乐之旅为话题,来了解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以及相关文化。 (一)东亚音乐文化区 东亚音乐文化区是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这一地区的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在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 1、朝鲜半岛音乐文化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部,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隔著长白山与中国大陆、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朝鲜半岛现时有两个国家,分别是北半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 朝鲜半岛音乐特点: 1.音阶属于无半音五声音阶。多以la为主音,构成la、do、re、mi、sol、la的音列。旋律中,音高摇动的技法为最大特征。在管乐器中叫摇声(转声),在弦乐器中称为弄弦,无论雅乐、民俗音乐还是宗教音乐的各种体裁中,都有这种摇声、弄弦。2.节奏:习惯三拍子类的节拍。 朝鲜族民歌的节拍形式属三拍系统.三拍子以及由三拍子 复合而成的6/8,9/8,12/8,18/8等复拍子占极重要的位置.这种鲜明的以三拍为基础的节奏形式与朝鲜族语言直接相关.朝鲜族语

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亚洲音乐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音乐 教材分析: 亚洲音乐是世界音乐部分的第一课,这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但亚洲音乐又是很特殊的,因为亚洲地域广阔,人种、语言复杂,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造成了亚洲音乐种类繁多,多种风格并存的特点。 教材所提供的几首音乐作品很有代表性: 《四岁的红鬃马》是一首蒙古国民歌,演唱形式是马头琴伴奏的男声“呼麦”演唱,可以听到一个人唱两个声部,高声部像哨音飘在空中若隐若现,低声部明亮、悠扬,这种人生器乐化的演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星星索》是一首印尼克隆宗歌曲,曲调悠扬缓慢、每句节奏前紧后松,唱法松弛,略带感伤色彩,是克隆宗歌曲的典型代表作品。 《欢迎》是印度的著名民间乐曲,用萨朗吉主奏,伴以笛子、鼓、铃等乐器的伴奏,曲线、波浪式的旋律,装饰音的使用,带给人一种宁静、神秘的色彩。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对亚洲人文概况有粗略的了解,知道亚洲音乐文化主要分为几个文化区域。 2、通过对作品的赏析,让学生了解各个文化区域的音乐文化概况,感受并总结出这些音乐作品所体现的各个文化区域的不同特征。 3、挖掘音乐作品内涵,探究个文化区音乐特点形成的原因以及几个文化区音乐特点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亚洲音乐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希望》、《樱花》、《星星索》、《欢迎》四首作品。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体现音乐作品的音乐要素,并总结出其特点。 2、让学生感受亚洲不同文化区的音乐风格并挖掘其形成的原因。 课前准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今天,我们要将视野开阔一些、带领各位同学来一次亚洲音乐之旅,来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特点。 出示课题----《亚洲音乐》

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

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 通过对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还可以为我们重构中华民族的当代学术范式与文化价值体系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就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要概述。研究西方音乐美学应站在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体系上,与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政治及各种人文科学的思想体系结合起来研究。同时,西方大量存留的艺术家、艺术流派作品更有助于我们对同时期音乐思想史的研究。因为西方自古希腊以后,其音乐美学思想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音乐实践基础上的。公元前 6 世纪的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用数来测量琴弦的长度,发现弦长的比例越简单,发出来的声音就越和谐。通过音的和谐来自于数的比例这一主张,来探讨音乐美的本质。和谐是来自于宇宙规律,音乐作为天体中的规律,对人的内心具有“净化”的所用。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代表柏拉图也将“和谐”理论推广发挥,在他的美学思想中,音乐的美都源于道德和心灵,这也进一步延续了毕达哥拉斯的“净化”观,提出“音乐美育” 。音乐对青少年性格形成起着积极作用。亚里士多德也在音乐美学的研究领域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认为音乐作用于情感,所以可以达到“音乐美育”的作用。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音乐具有重要的调节功用。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

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在古希腊,关于美与艺术的观念背后,诸神与理论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到了古罗马时期,实用、功利之风盛行,总体而言,在美学思想上缺乏独到的成就,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进步。中世纪教会教父用音乐来宣扬教义,影响人的情感,同时又禁止世俗人民自由表现情感的音乐,因此,这时期对音乐美的认识是建立在神权基础之上的。在音乐的实践方面,经常可以发现宗教神权与世俗音乐的对立。波埃修就谈到:“有三种音乐:宇宙音乐,宇宙的'和谐'或次序;人体的音乐,高尚的、健康的身心次序;以及应用的音乐,人们所做的,可以听到的音乐。”前两种音乐都无法用人耳去感知,只有第三种应用的音乐才有赖于乐器表现为人耳能捕捉的音响。文艺复兴时期摆脱了中世纪长达千年的宗教对艺术的束缚,将艺术带入到普通民众中去。追求人性的解放和自由的意识,所以,这时期的音乐形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和声写作尚未建立功能体系;复调音乐写作手法已形成规模;器乐音乐逐渐上升超过声乐音乐占主导地位。音乐家将音乐审美当成激发情感的艺术,从音乐感性物质材料的属性上来激发人们对音乐的和谐感,也就是从音乐的和声、旋律、调式、节奏等形态来谈。此时期的音乐发扬了古希腊人本主义精神,为主调音乐、歌剧艺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是西方音乐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课题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 课题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几个亚洲国家的民歌风格和特点。 2、结合鉴赏感受音乐与自然的和谐。 3、初步认识呼麦、克隆宗、萨郎吉的音乐特点。 [ 教学重难点 ]: 感受亚洲民歌的特点,学唱呼麦,《星星索》的四声部伴唱及印度音乐与印度舞蹈。 [ 教学方法 ]: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声像、视听相结合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音乐的再体验。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师:亚洲作为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孕育和滋养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三大文明对全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我们周边的国家去走一走,瞧一瞧,感受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二、教学展开:

(一)亚洲音乐概述: 音乐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文化现象,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音乐。(出示地图)亚洲有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等五个音乐文化区,这五个地区的音乐虽然风格各异,但又彼此影响。 (二)第一站:东亚——蒙古《呼麦颂》 1、导入:第一站咱们要到蒙古国,谁能当一回导游简单地介绍一下蒙古国? 它位于雄鸡的背部。蒙古国原是中国的一部分,1948年独立成国。蒙古国与内蒙不仅在地理上相互接壤,而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它的文化也曾包含于中华文明。因此它的音乐也是以中国的五声调式为主。 2、观赏《呼麦颂》并思考:《呼麦颂》的唱法与我们平时的演唱有何不同? 生:可以同时发出两种以上的声音。不像是在唱歌,没有歌词,而是哼鸣。像是模仿自然界的动物声音等。 师:回答地非常好。呼麦蒙古语的原意是“喉”,所以也称“喉音”唱法。它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

亚洲音乐的历史流动

亚洲音乐的历史流动 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但是与欧美、西方音乐响比较,至今为止对亚洲的理解与研究还是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就目前来说,亚洲各国的音乐史可能有所研究和介绍,比如,中国音乐史;日本音乐史;越南音乐史;阿拉伯音乐室等。但是将近占世界30%陆地面积,且历史悠久的亚洲,她的音乐文化是如何发展、演变的?相互间又是如何流动的?作为亚洲人的一员我想是渴望得到了解的。不过就目前来看,欧洲的音乐文化几乎覆盖全球。在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及一般的音乐教育中,除中国音乐史外就是西方音乐史,而亚洲却很少了解其音乐文化特征和历史流动状况。今天我们就亚洲音乐的整体现状作一历史性的描述,力图整体上来了解亚洲音乐的历史流动。 从音乐的特征出发可将亚洲音乐分为以下五大文化圈。 1,南亚印度文化圈 2,中国隋唐时期的文化圈 3,东亚汉字文化圈 4,东南亚半岛及南洋文化铜锣圈 5,西亚环阿拉伯地区皮革文化圈 P4.看着地图解说以上五大文化圈的历史行程及其特征。 P5.南亚印度文化圈的形成。由于其深远的历史文化,对亚洲地区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早期佛教文化留下了大量的浮雕、壁画和历史传说。这种深厚的佛教文化在公元前二世纪由中国的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征打开了丝绸之路,并逐渐引进了印度及波斯的文化。其中印度文化对中国影响深刻。天竺乐、龟兹乐在中国宫廷乐中地位重要,其中乐人、乐器、乐律对中国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南北印度文化出现明显的不同特色,尤其是伊斯兰文化的展开对北印度文化影响深刻,出现了以宫廷文化独具特色华丽即兴的音乐色彩,而南部则以佛教寺庙文化的传统特色为独具。古代的印度乐器极其发达,弹拨的弦乐器以及丰富的打击乐器对整个亚洲都产生过影响,早期的五弦直项琵琶、凤首箜篌以及都云鼓、鸡娄鼓、羯鼓等打击乐器都是由印度传来,在中国隋唐时期的宫廷十分盛行的乐器。由苏祇婆从印度传来的五旦七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宫廷,产生俗乐28调和雅乐84调的乐律理论。 P6. 丝绸之路的打开,由中国的汉朝经南北朝至隋唐七、八百年间,由波斯和印度两股文化传入中国,这两股不同的音乐文化进入中国后在我国新疆地区形成三股文化势力。印度文化主要囤积在天山北麓的龟兹(现库车地区)和高昌(今吐鲁番),而波斯文化主要停留于塔里木盆地的南缘——于阗(今和田)。这一格局经南北朝逐渐进入我国中原。六世纪下半叶隋炀帝结束了战乱,统一了大业,宫廷内首次建立了七部乐,融东西南北音乐文化于一体。这一形式至唐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形成了宫廷乐中的十部伎。这十部俗乐中,中国只有两部(清商乐和燕乐),其余都是来自西域、东亚的朝鲜、日本、越南(中部的林邑乐)以及东南亚半岛的扶南、骠国乐。形成一股以长安为据点的向心力。这是五世纪东罗马帝国解体后,第二

《亚洲音乐之旅》教案

《亚洲音乐之旅》教案 江宁学校 陆韵钦教学内容:欣赏《阿里郎》和《水姑娘》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学唱、律动、分析对比等活动,接触朝鲜和印度两个国家具有民族特点的代表性歌曲《阿里郎》和《水姑娘》从而扩大视野,领略两国的人文风情。 2、知识与技能:能够感受《阿里郎》抒情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和基本节奏,以及欣赏《水姑娘》感受印度音乐的风格特点。 3、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歌唱、律动、分析对比等音乐活动,感知《阿里郎》和《水姑娘》所有的不同音乐特点和民族人文风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欣赏、学唱、律动等音乐活动,能够分析对比两个朝鲜和印度两个国家的音乐特色,领略两国不同的音乐魅力。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亚洲音乐之旅”) 学生听着《大长今》的音乐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进行一次“亚洲音乐之旅”,刚才播放的音乐你们熟悉吗? 生:《大长今》主题曲 师:那么这首曲子是哪个民族的呢? 生:朝鲜族。 师:我们的“亚洲音乐之旅”第一站就是朝鲜(用一句朝鲜语的问候语)

(屏幕上出现伽倻琴、长鼓) 伽倻琴和长鼓是朝鲜最有名的乐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朝鲜在亚洲版图的哪里? (出示亚洲地图) 生:在亚洲东部。 师:朝鲜在亚洲大陆东部的朝鲜半岛上,北朝鲜和我国相近。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居住着单一的朝鲜族人民,他们能歌善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以本民音乐为基础,吸收融合了汉族和印度、阿拉伯以及中国新疆地区音乐文化。 在朝鲜有一首传唱很久的歌曲《阿里郎》,朝鲜就是因为这首曲子被大家所认识。你们想听一听吗? 生:想。 (初听《阿里郎》) 师:请同学们为这首曲子打一打节拍 生:(打节拍) 师:同学们的节奏感都很强,我看到小明的动作很特别,你能为我们表演一下吗? 生:(示范) 师:你觉得小明打节拍的方式好在哪里? 生:第一拍是强拍,他击掌,后两拍较轻,他点肩。 师:你的观察能力非常强,这首曲子是典型的三拍子歌曲。让我一起学一学小明的动作再为《阿里郎》打一打节拍 生:拍手,点肩,点肩..... (播放《阿里郎》) 师:你能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吗? 生:委婉抒情。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 xx中学xx341000 年级: 高一 教材: 人音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第五单元第十节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等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征。 2、初步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 3、以灵学会活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了解多元化的兴趣和热爱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热情。 4、学会尊重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造就完美人格,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重点 掌握亚洲音乐,特别是南亚——印度和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判断个别国家主要受什么音乐文化的影响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外预习。安排学生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途径分组收集亚洲五个音乐区域各自的代表音乐,及不同的地理风情。让学生在好奇、愉悦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2、教师精心备课。因为涉及的亚洲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对于教师本身来说,平时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少,所以,老师首先要加强学习,对亚洲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特征、表现形式、演奏乐器等要有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和认识。 3、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图文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选择音像效果好的片段供学生欣赏,使学生能在课堂上享受音乐美的享体验。课间大屏幕显示课题: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背景音乐是《梭罗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起立)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向你们问好!它表示早安、晚安和你好的意思。你们可以双手合十表示回敬,一起说: “请坐下”! 二、新课导入 师: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悠久的亚洲音乐厅,去感受亚洲传统音乐的魅力。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教学目标 1.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等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学生自学亚洲音乐的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 3.学生观看印度影片片段、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理解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亚洲音乐,特别是南亚——印度和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用手划出体现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分两个声部视唱《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宗歌曲“一松一紧”的特点 课间大屏幕显示课题: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背景音乐是《梭罗河》) 一、组织教学 上课!(学生起立)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向你们问好,Namaste!它表示早安、晚安和你好的意思。你们能够双手合十表示回敬,一起说:“Namaste!” 请坐下! 二、导入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屏幕上出示亚洲区域图,由学生上来指出五个音乐文化区的位置) 三、新课 (一)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老师所说的Namaste是哪个国家的语言吗?(学生都在猜测) 它是印度语言,处于哪个音乐文化区呢?(学生回答:南亚)这个国家虽然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但文化相当繁荣,比如印度的美女(课件出示四张印度美女像),最近的几届世界小姐选举都由印度小姐当选。 下面,请同学们看“拓展与探究”第4题,聆听三个音乐片段,判断它们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背景是一张印度音乐的演奏图) 第一段:小提琴优美、含蓄第二段:二胡柔美、深沉第三段:? 它的音色有点接近什么啊?(学生回答:小提琴) 对了,它是印度这个弦乐之国,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萨朗吉演奏的(出示图片),这个印度的“小提琴”,是由硬木雕出来的,长方形,有4根弦,10—20根共鸣弦,演奏时可坐可站。 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西方传入的乐器如小提琴、吉他等都彻底地印度化了,灵魂完全属于印度,这件乐器(出示演奏图)音色和吉他非常接近,被称为“西塔尔”,这些都说明印度传统音乐强大的生命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民间乐曲,由萨朗吉主奏的《欢迎》片段,请思考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示这首曲子的音乐实行? 课件出示:(印度泰姬陵背景出示《欢迎》的结构和音乐情绪) 引子 A B

高一音乐《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案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一、概述 高中《音乐鉴赏》 课题来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需要1课时 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感受、体验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的音乐风格。 这节课是亚非音乐单元的第一节课,亚洲传统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年轻人应该学习一切对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有益的东西,真正做到弘扬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 二、教学目标 1、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等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学生自学亚洲音乐的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 3.学生观看印度影片片段、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3个月的音乐鉴赏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鉴赏方法和音乐知识技能,大部分学生在课上非常活跃,有很强烈的学习愿望,希望去感受、体验更多的音乐和音乐风格。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上课并不认真,带着休闲的状态上课,为了杜绝这一现象,在设计的时候,我从语言、内容上多向学生靠近,风趣诙谐的语言、时尚多元的视频、多样化的师生互动贯穿整个课堂。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课!(学生起立)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向你们问好,Namaste!它表示早安、晚安和你好的意思。你们可以双手合十表示回敬,一起说:“Namaste!” 请坐下! (二)、导入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屏幕上出示网络搜索的亚洲区域图,简单介绍五个音乐文化区的地理位置)(三)、新课 (一)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老师所说的Namaste是哪个国家的语言吗?(学生都在猜测)它是印度语言,处于哪个音乐文化区呢?(学生回答:南亚)这个国家虽然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但文化相当繁荣,比如印度的美女(课件出示网络搜索的四张印度美女像),最近的几届世界小姐选举都由印度小姐当选。

亚洲音乐(教案)音乐教学,高中音乐

亚洲音乐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东亚日本及南亚印度二个音乐文化区域内民族民间音乐,对二个音乐文化区内的民间音乐风格以及社会环境、生活习俗、语言文化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能辨别日本、印度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并能随乐哼唱部分歌曲片段,并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3.能归纳总结这2个地区的音乐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印度民间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是亚洲人,那么大家对亚洲熟悉吗,你所了解的亚洲都有哪些呢?首先请大家欣赏歌曲《亚洲雄风》,请同学简要说说亚洲的概况。(播放徐沛东演唱《亚洲雄风》,并简要介绍该歌曲)生:…… 师:那么,这堂课我们将从亚洲的地理方位去重点欣赏东亚日本和南亚印度的民族民间音乐以及相关文化。(课件展示亚洲地图) 亚洲文化区主要是指东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中亚音乐文化去和西亚音乐文化区。首先,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东亚日本的民族音乐文化。请同学欣赏一段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日本歌谣《北国之春》。 二、新课 感受与体验 (一)日本音乐 1.【聆听日本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日本音乐的风格。 师:同学们,听着这段动听的音乐,你能说出与日本文化、生活相关的事或物吗? 生:…. 师:漫谈日本文化,并用故事引出音乐《樱花》。 2.【欣赏《樱花》】,(同时展示樱花乐谱) (1)问题:音乐的节奏、速度、情感怎样?哪些音出现得较多? 师小结:这首民歌节奏宽松,速度较慢,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点。其调式别具一格,曲调的进行很有特点,音阶排列为346713,是日本民间音乐中的“都节调式”。

10亚洲音乐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地区民族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感受了解印度音乐的节奏特点以及其乐器。 [3]、尝试学习印度舞蹈手势 二、教材分析 《亚非音乐神韵》中的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是高一教程的第五单元内容,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在欣赏的同时加入教唱、舞蹈等成分,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亚非音乐的魅力。亚洲音乐作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亚洲音乐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文化素养,真正做到泓扬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 三、教学重点 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亚洲音乐的不同风格特征,主要是印度音乐及歌舞。 四、教学难点 学印度舞蹈的手势及手语,以及在一节快中完成所有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呼麦颂》

2、提问:有听过这种唱法吗?是什么民族特有的唱法?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通过“呼麦”这种唱法,引出“世界上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音乐,这些音乐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因为产生区域的不同他们的音乐也不同”,进入新课题“亚洲音乐”。 (设计理念:①、让学生复习上几节课所讲的民族音乐;②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③、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④、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课学习: 提问:亚洲地区在哪个方位?(教师出示世界地图幻灯片) 学生回答(设计理念:让音乐课与世界地理结合在一起) 1、教师简单的介绍亚洲的概况,提出“亚洲可分为四个音乐文化区:东 亚、东南亚、中东和南亚。”(设计理念:让学生对亚洲音乐有个初步的概念) 2、东亚(教师出示东亚地图幻灯片) 3、教师介绍东亚地区的概况,引出日本音乐。 ①、让学生来介绍日本、以及日本音乐的特点。 学生个别回答,教师补充 ②、欣赏日文《樱花》,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日本音乐的民族特色。(教师出 示《樱花》的谱子) ③、教师介绍日本两种乐器:尺八和十三弦乐筝(出示两种乐器的幻灯片, 教师展示日本乐器:尺八)

环球之旅——亚洲之声

观后感: 在课程教学实例模块中,观看了高欧丽老师的《环球音乐之旅》让我受益匪浅。首先是老师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意在向学生介绍东南亚的风土人情与音乐,从最开始的导入到最后的总结都始终贯穿其中。其次是教师的教学准备得非常充分,不但对东南亚地区的音乐文化宗教信仰等都作了深入的了解,而且还收集了大量的关于东南亚资料,如:大象图,泰国玉佛寺图,泰国的舞蹈,佳美兰音乐,印度尼西亚民歌等等丰富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我觉得本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得很好并且也开展得很顺利,让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从中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和感受到音乐的快乐。有趣的音乐活动顺利地开展了,也成功地完成了教学。 我的教学设计: 环球之旅——亚洲之声 总目标: 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了解日本音乐、朝鲜音乐、印度尼西亚音乐、印度音乐特征。 教学目标: (1)在多种音乐活动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通过演唱《樱花》,体会日本都节调式的特色。简单了解日本的民风民俗和相关知识。 (3)通过律动和表演,感受朝鲜、印尼音乐的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感受各地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 CAI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这个快乐的暑假及国庆长假中,你们最开心最快乐的是干了什么事呀? 生:…… 师:看样子同学们都玩得特别开心哦!今天老师想要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国外旅游,同学们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呀? 生:…… 师:那我们就全班同学成立一个旅游团,一起去亚洲各国旅游吧!在我们的旅游过程中我们还将推选出几位音乐小导游,并在旅游结束后评出最佳音乐小导游。 二、新课导入 1、旅游第一站——朝鲜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旅游第一站,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里是哪里呀?(投影朝鲜族风情照,学生猜测旅游的第一站地点) 生:朝鲜 师:那同学们有没有熟悉的朝鲜民歌? 生:…… (师生共同演唱)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清津浦船歌》 (投影问题:(1)歌曲的情绪? (2)随音乐数拍子,感受强弱规律 师:请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随音乐打拍子,感受朝鲜音乐的特点。 (有明显的三拍子倾向) 2、旅游第二站——日本 师:下面我们将去到我们旅游的第二站,在这里我们又将感受到不一样的音乐文化。(多媒体投影樱花图片,播放日本民歌《樱花》) 师:听完歌曲以后,同学们说说这是什么花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