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油田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知识报告

油田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知识报告

油田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知识报告
油田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知识报告

人力资源规划主报告

塔里木油田塔西南公司2005~2020年人力资源规划

(讨论稿)

某集团公司人事处

目录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及治理现状分析 (1)

一、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1)

(一)外部环境分析1

1、世界油气资源进展分析 (1)

2、中国油气资源进展分析 (2)

(二)内部环境分析5

1、某在中国能源战略中的定位 (5)

2、某集团公司2004年的生产经营情况 (5)

(三)内外部环境对公司人力资源的要求6

(四)“十一五”进展战略对人力资源的要求7

1、“1521”目标对职员队伍总量的要求 (7)

2、“1521”目标对职员队伍专业的要求 (8)

3、“1521”目标对职员队伍综合素养的要求 (8)

二、新体制下公司用工机制优越性分析 (9)

(一)“两新两高”的工作方针9

(二)甲乙方治理体制9

(三)“多位一体”的用工制度

10

三、职员队伍现状分析 (12)

(一)职员总量分析

12

1、创业成长期(1989年~1998年) (12)

2、重组进展期(1999年~2003年) (13)

3、整合起飞期(2004年以后) (15)

(二)职员总体结构分析

15

1、本部机关人员占全体职员比例 (15)

2、治理幅度 (16)

3、年龄结构 (19)

4、性不结构 (21)

5、学历结构 (22)

(三)三支队伍分析

25

1、公司本部 (26)

2、塔西南 (30)

3、塔石化 (33)

4、塔指 (35)

(四)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38

(五)人力资源效益分析

39

四、人力资源及治理问题总结 (41)

(一)人力资源面临的要紧问题

41

1、职员队伍总量 (41)

2、职员队伍结构 (41)

(二)人力资源治理面临的要紧问题

43

第二部分职员队伍建设目标 (48)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48)

(一)指导思想

48

1、确保公司业务持续进展 (48)

2、形成行业人才竞争优势 (48)

3、人力资源治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迈进 (48)

(二)指导原则

49

1、整体效益原则 (49)

2、经济规模原则 (49)

3、弹性运用原则 (49)

4、效率导向原则 (49)

5、整合协调原则 (50)

6、弹性进展原则 (50)

二、职员队伍总体目标——总量适宜,严守高效精干的指导思想 (51)

(一)2005~2010年总量目标

51

1、公司总体 (51)

2、其他各组织板块 (52)

(二)2010~2020年总量目标

53

三、职员结构素养目标——梯队储备,打造核心人才的中流砥柱 (53)

(一)从业结构目标

53

1、公司总体 (53)

2、其他各组织板块 (54)

(二)年龄结构目标

54

1、公司本部 (54)

2、塔西南 (56)

3、塔石化 (56)

4、存续业务 (56)

(三)学历结构目标

56

1、公司本部 (57)

2、塔西南 (57)

3、塔石化 (57)

4、存续业务 (57)

四、三支队伍建设目标——持续优化,夯实健康宽敞的职业序列 (58)

(一)经营治理队伍建设目标

58

1、年龄结构目标 (58)

2、学历结构目标 (58)

3、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目标 (58)

(二)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目标

59

1、职称结构目标 (59)

2、专家队伍建设目标 (59)

(三)操作技能队伍建设目标

60

五、核心人才建设目标——重点培养,着力打造各级的领军人物 (60)

(一)培养出10名高级经营治理人才

61

(二)培养出10名高级技术创新人才

61

(三)培养出20名高级商务人才。

61

(四)培养出10名高级技能人才。

62

六、人力资源治理目标——持续提高,制造以人为本的和谐环境 (62)

(一)人力资源工作目标

62

(二)人力资源治理体系建设目标

64

1、人力资源治理时期 (64)

2、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时期 (64)

第三部分需求差距与执行措施 (66)

一、需求差距 (66)

(一)职员流淌

66

1、职员退休 (66)

2、职员辞职 (67)

3、职员淘汰 (68)

(二)职员总量净需求

69

1、结构调整对职员净需求的阻碍 (69)

2、职员数量净需求 (71)

二、调整规划 (73)

(一)加强劳动用工治理,操纵总量增长,妥善解决各类用工矛盾 (73)

1、职员队伍总体调整思路 (73)

2、职员队伍结构调整思路 (74)

3、职员队伍结构调整措施 (75)

(二)细分人才素养标准,建立健全专业标准,务实打造三支队伍 (77)

1、经营治理人员队伍建设 (77)

2、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79)

3、操作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80)

第四部分人力资源开发与治理策略 (82)

一、职员潜能开发 (82)

二、外部人才引进 (83)

三、人力资源治理策略 (84)

(一)系统提炼公司人力资源理念

84

(二)加强公司人力资源治理体制建设

84

1、公司本部人事处要紧职责 (84)

2、直属单位(分公司)人事部门要紧职责 (85)

(三)提升公司人力资源治理职能

85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及治理现状分析

一、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世界油气资源进展分析

(1)世界能源战略已涉及到各个国家的重大安全战略

能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进展和社会进步所必需的保障。能源供应不足或供应来源受到威胁都将直接阻碍国民经济进展和国家安全。因此,能源安全问题已是关系国民经济进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世界各国都已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加快制定新的能源进展战略。积极推进能源多样化和进口多元化,加快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2)全球油气资源分布不平衡,使各国能源争夺越来越激烈

在全球范围内,油气资源地理分布不平衡,这是由漫长的地质时期所形成,是自然规律,不可能按人的意志改变。资源分布不均衡,使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专门大的地理差异,加上政治、经济等因素的阻碍,导致能源供求关系的平衡日益复杂,世界各国围绕能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从目前的勘探分析来看油气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十分明显,全球80%以上的油气资源分布在中东、中亚、俄罗斯、北美、拉美、西非、南非等国家。

依照2003年6月英国石油公司的世界能源统计回忆的资料显示:在技术与成本的限制下,至2002年底,预估世界石油蕴

知识管理的案例知识管理从个人做起

知识管理的案例知识管理从个人做起 在组织流程不确定及各个业务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知识管理先行很容易使共享知识成为员工的额外负担。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还需在组织中实施个人知识管理作为辅助。 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论在个体的应用,是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方法,包括个人知识的识别、分类、采集、评估、利用和分享传播等环节。实施个人知识管理,最直接的结果是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对组织而言,则能够推动组织的知识管理顺利开展。实践证明,每个人紧密结合自己的岗位需求和个人的发展规划,在为组织作贡献中成就自己,那么,知识共享带来的就是成就感和满足感,而不再是额外负担。本文将结合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环节详细阐述其如何解决知识共享问题。 1. 树立个人知识管理的观念和意识 在组织内推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总有不少员工非常乐于参与各项知识共享活动。调查发现,这些员工已经在个人知识管理之路上摸索学习了很多年,他们从个人知识管理理念的应用中获益匪浅。因此,对组织推行知识管理非常欢迎和支持。这部分拥有个人知识管理观念的员工不仅自己愿意共享知识,还能带动周围同事参与。

2. 明确需要管理的知识 首先要认清个人的职业规划。因为在不同的职业阶段需要管理不同领域的知识。一般来讲,个人会根据岗位的需求及未来发展管理相应知识。而组织的知识库内容也是为了满足员工岗位要求的。这样,个人做好自己的知识管理,就为组织的知识库提供了稳定。员工可以直接将自己平时工作学习中收集的知识发布到知识库,不用仅为了共享而额外花费时间收集资料。 3. 对知识进行分类 建立知识分类的一个原则是不能每次想起什么就建立什么样的文件夹或者标签,要做好规范化工作,同时持之以恒。这样一个好习惯的培养,对于扫除知识共享的障碍大有帮助。阻碍知识共享的一大原因是员工不习惯规范化管理,认为太繁琐,没必要。而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员工通过自我管理,培养了规范化概念,对于组织知识管理中提出的规范标准就不会排斥,共享就会变得简单。 4. 采集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汇总

1、什么事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特征有那些? 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 微观定义:人力资源指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 2、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人力资源宏观管理是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再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人力资源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已实现组织的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职能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工作主要分为五部分: (1)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选拔 (2)人力资源开发 (3)薪酬和福利 (4)安全和健康 (5)劳动关系 4、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就是组织科学地预测、分析自己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自身在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才(包括数量和质量)并使组织和个体得到长期的利益。 5、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1)收集人力资源规划所需的信息 (2)预测人员需要 (3)清查和记录部人力资源情况 (4)确定招聘需要

(5)与其他规划协调 (6)评估人力资源规划 6、什么是职位分析? 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职务的管理活动,也是对该项职务的工作容和职务规(任职资格)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描述书(一班包括职务说明和职务规两个部分)的系统过程。 具体地讲,职务分析就是全面收集某一直无的有关信息,对该工作从6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要这样做(Why)等,然后再将该职务的任务要求进行书面描述、整理成文的过程。 7、职位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一、工作实践法 优点:1、可以了解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该工作对人的体力、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要求 2、观察、记录与核实工作负荷与工作条件 3、观察、记录、分析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找出不合理之处 缺点:适用于短期可以掌握的工作,而对于需要大量训练才能掌握或有危险的工作,不宜采用此法,如飞行员的工作,脑外科医生、战地记者 二、访谈法【个别访谈法(individual interview),集体访谈法(group interview),主管访谈法(supervisor interview)】 优点:1、一种被广泛采用进行工作分析的方法,尤其是用来达到编制工作描述的目的; 2、经常被作为其他信息收集方法的辅助,如当问卷填写不清楚、观察员工工作时存在问题等; 缺点:对访谈者技巧要求高,如运用不当可能影响信息收集的质量;不能作为工作分析的唯一方法 三、观察法 1、被观察者的工作应相对稳定、工作场所也应相对固定,这样便于观察 2、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周期较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如组装线工人、会计员,而不适用于脑力活动为主的工作如律师、设计工程师等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

\ 1、什么事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特征有那些 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 微观定义:人力资源指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 2、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人力资源宏观管理是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再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人力资源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已实现组织的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职能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工作主要分为五部分: > (1)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选拔 (2)人力资源开发 (3)薪酬和福利 (4)安全和健康 (5)劳动关系 4、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就是组织科学地预测、分析自己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自身在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才(包括数量和质量)并使组织和个体得到长期的利益。 5、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 (1)收集人力资源规划所需的信息

(2)预测人员需要 (3)清查和记录内部人力资源情况 (4)确定招聘需要 (5)与其他规划协调 (6)评估人力资源规划 6、什么是职位分析 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职务的管理活动,也是对该项职务的工作内容和职务规范(任职资格)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描述书(一班包括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两个部分)的系统过程。 , 具体地讲,职务分析就是全面收集某一直无的有关信息,对该工作从6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要这样做(Why)等,然后再将该职务的任务要求进行书面描述、整理成文的过程。 7、职位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一、工作实践法 优点:1、可以了解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该工作对人的体力、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要求 2、观察、记录与核实工作负荷与工作条件 3、观察、记录、分析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找出不合理之处 缺点:适用于短期内可以掌握的工作,而对于需要大量训练才能掌握或有危险的工作,不宜采用此法,如飞行员的工作,脑外科医生、战地记者 二、访谈法【个别访谈法(individual interview),集体访谈法(group interview),主管访谈法(supervisor interview)】 < 优点:1、一种被广泛采用进行工作分析的方法,尤其是用来达到编制工作描述的目的; 2、经常被作为其他信息收集方法的辅助,如当问卷填写不清楚、观察员工工作时存在问题等; 缺点:对访谈者技巧要求高,如运用不当可能影响信息收集的质量;不能作为工作分析的唯

个人为什么需要知识管理

注意个人知识管理,意味着经营个人"无形资产",提升个人价值和个人竞争力 很多人之所以对知识管理抱有戒心,主要是认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就如同企业从自己身上榨取知识一样,以致让自己不再重要。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企业、经理人个人之所以不把知识管理作为必须马上解决的要项,不是因为不知道知识管理重要,而是因为知识管理不像ERP等那样,实施成功就会马上产生看得见的、可量化的成效。 知识管理创造的价值主要是间接性的(当然,出售知识库及相关服务也能产生直接价值),难以量化,它的主要意义在于支持企业或个人把事做好,做得更有效率并可规避风险。这让知识管理在企业和个人心目中都变得有点可有可无了。 个人为什么需要知识管理? 迄今为止,各种有关知识管理的理论和专业文章一再强调着机构知识管理对一个机构(尤其是商业机构)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却极少有文章对经理人个人的知识管理进行阐述,而个人知识管理,对经理人个人的工作及成长都有着非常实际的效用,经理人本身对此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下面我们以章经理为例,说明个人为什么需要知识管理,以及他是如何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 其实,不同层级的经理人都可从知识管理中受益。对个人来说,知识管理有哪些实际作用呢? 章先生是一家国内机电设备生产企业的市场部经理,他将其归结为5个方面: 让自己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意识,为个人能力和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自己有计划地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充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源; 持续性地学习、更新、提高个人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以提升个人价值和竞争力; 有效率地提取所需的知识资源用于实际工作以获得良好的个人工作绩效(效率和效果); 更好地展示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在所在的机构中成为知识交流的重要元素并获得更好的个人事业发展机遇。 对管理工作来说,因高价值的个人"无形资产",才能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场竞争这两个方面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

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 王德禄 知识管理有三大主题,它们分别是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和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主题之一,但有些时候人力资源和组织可以合并为一个问题。人类资源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更有了丰富的内涵,知识管理重新为人力资源的管理注入了新的视角、框架。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溶入知识管理的内涵和思想。 知识管理对人力资源的作用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对人的潜质的开发,人只有在创造知识时,为企业创造价值过程,从而实现个人抱负。 2.在人发挥作用的环境方面带来新的认识。人在一个团队里,会感到舒畅,在团队中表达自己的个性,突出个性化,工作的挑战性,正是其愿意关注的,这些使得人力资源要考虑人的因素,为人的工作有所创造提出一个创造环境。 3.知识在创造中才能产生价值的理论、工作的学习性和学习型组织等理论。知识管理把知识创新、业务创新和学习知识的使用等结合在一起。 4.知识管理更加强化了个人经验的迅速的产生和快速的积累,这实际是对编码化,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升华,加快了人力资源的结构。 5.知识管理在人力资源开发、使用、业绩提升、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都提出理论上新的认识。知识管理=人+技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二者关系可以解释为人在组织中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另外,知识管理拓宽人力资源管理边界,在知识业务和非知识业务中,使得重心从后者转向前者。 在组织结构方面:知识性的管理包括信息技术、业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在企业中出现新的架构。人、技术、组织都是知识管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不同的组合就出现了知识总监的角色。知识管理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知识量化的问题,把过去的单一的绩效考核上升为综合性的知识评估,衍生结果使得企业智商提高,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问题。 知识管理在本企业的人和企业边界的人拓展、虚拟员工和合作对象的参与者的管理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知识点 1.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与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3.利润定义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收人减去总费用的差额部分。 4.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5.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 6.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7.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其公式为:=(△S/S)/(△w/w)。 通常在考察市场劳动力供给时,劳动力供给弹性值分布在0到无限大之间。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一般将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8(1)供给无弹性,即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在劳动力市场分析的实际可能范围内),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 9(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这时工资率给定,而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 10(3)单位供给弹性,即1。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11(4)供给富有弹性,即>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12(5)供给缺乏弹性,即<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 13.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劳动力需求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 程度。其公式为:=(△D/D)/(△w/w)。 根据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不同取值,可将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分为五类: 14(1)需求无弹性,即=0 15(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 16(3)单位需求弹性,即=1 17(4)需求富有弹性,即﹥1 18(5)需求缺乏弹性,即﹤1 19.所谓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20.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福利与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福利的支付方式大体分为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两类。 2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与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即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指导思想。 22.劳动法的体系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23.我国劳动法的体系由以下劳动法律制度构成: (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完整版)人力资源相关理论知识

人力资源相关理论知识 一、人力六大模块 1、人力资源规划; 2、招聘与配置; 3、培训与开发; 4、考核与评价; 5、薪酬与福利管理; 6、劳动关系。 二、具体内容分析(一)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Human Resource Planning,简称HRP)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它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全面核查现有人力资源、分析企业内外部条件为基础,以预测组织对人员的未来供需为切入点,内容包括晋升规划、补充规划、培训开发规划、人员调配规划、工资规划等,基本涵盖了人力资源的各项管理工作,人力资源规划还通过人事政策的制定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持续和重要的影响。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1)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必须依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 2)人力资源规划要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3)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工作。 4)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使组织人力资源供需平衡,保证组织长期持续发展和员工个人利益的实现。 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五个方面:1 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计划 2 组织规划: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等 3 制度规划: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 人员规划: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和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等 5 费用规划: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的预算,核算,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即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收集有关信息资料、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确定人力资源净需求、

人力资源知识管理六大模块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 目录 1、人力资源规划 -HR工作的航标兼导航仪 航行出海的船只都需要确立一个航标以定位目的地,同时需要一个有效的导航系统以确保它航行在正确的路线之上。人力资源管理也一样,需要确定HR工作目标定位和实现途径。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对企业资源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到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以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在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统计,依据这些数据和结果,结合企业战略,制定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方案。正如航行出海的船只的航标的导航仪,人力资源规划在HR工作中起到一个定位目标和把握路线的作用! 2、招聘与配置 -“引”和“用”的结合艺术 人员任用讲求的是人岗匹配,适岗适人。找到合适的人却放到了不合适的岗位与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一样会令招聘工作失去意义。招聘合适的人才并把人才配置到合适的地方是才能算完成了一次有效的招聘。招聘和配置有各自的侧重点,招聘工

作是由需求分析-预算制定-招聘方案的制定-招聘实施-后续评估等一系列步骤构成的,其中关键又在于做好需求分析,首先明确企业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多少人,对这些人有什么要求,以及通过什么渠道去寻找公司所需要的这些人,目标和计划明确之后,招聘工作会变得更加有的放矢。人员配置工作事实上应该在招聘需求分析之时予以考虑,这样根据岗位“量身定做”一个标准,再根据这个标准招聘企业所需人才,配置工作将会简化为一个程序性的环节。招聘与配置不能被视为各自独立的过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两个环节,只有招聘合适的人员并进行有效的配置才能保证招聘意义的实现。 什么是人力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HR)是社会各项资源中最关键的资源,是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资源,历来被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成功人士、有名企业所重视。现在的许多企业就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配置就是指在具体的组织或企业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而实行的对组织或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但是,对于如何实现科学合理的配置,这是人力资源管理长期以来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怎样才能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呢?必须遵循如下的原则: 1.能级对应原则 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应使人力资源的整体功能强化,使人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对应。企业岗位有层次和种类之分,它们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处于不同的能级水平。每个人也都具有不同水平的能力,在纵向上处于不同的能级位置。岗位人员的配置,应做到能级对应,就是说每一个人所具有的能级水平与所处的层次和岗位的能级要求相对应。 2.优势定位原则 人的发展受先天素质的影响,更受后天实践的制约。后天形成的能力不仅与本人的努力程度有关,也与实践的环境有关,

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路

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路 一、知识管理整合人力资源管理 我们处于一个迅速变革和逐步开放的年代,变革使我们需要大量的新理论和思维来处理所面临合的与以往大相径庭的问题,而开放又使我们在进行思考的同时也可以参照外部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策划、设计、组织和实施既能兼容目前国家人事制度要求、适合当前改革的形势、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当前所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所面临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组织利润源最大、最基本的支持要素,组织知识就是组织的核心利润源,而组织知识即核心利润源掌握在组织员工手中。所以将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组织建立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知识管理还没有一个被大家广泛接受的定义,通常来讲知识管理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人与知识充分结合,并且创造知识分享的文化,以加速员工学习、创造、使用知识提高组织核心价值观的管理方法。其目标是提高组织所有知识的共享水平和知识创新能力。人既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又是知识的载体,因此说对人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将"人"看作是最重要的资源,旨在使人适其所,人尽其才,使组织的成长配合个人能力的发展,使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有机地统一。

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责任,还依赖于组织的知识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责任是根据组织的战略和发展需要,根据组织内部知识的状况,分析研究对知识的需求,通过人才的招聘、培育、使用和开发满足组织运作需要,并通过建立制度、形成文化,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而知识管理部门的主要责任是建立和维护知识共享的平台,作为知识共享的技术保障,在知识共享平台上完成知识的汇总、分析、加工和发布,是知识共享的具体实施部门。 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需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鼓励员工通过个人学习和团队工作不断消化和吸收获取的组织内外的显性知识,进而创造新的隐性知识,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成长与发展,另一方面,要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使员工愿意并且能够将存储在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贡献出来,实现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将员工个人的知识转化为组织的知识,在相互沟通与交流中使个人知识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使其作用最大化,即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作用。这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一方面注重员工个性化的发挥,另一方面又激励参与和分享,倡导"团队精神"。因此,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整合的内涵在于通过培训、评价、激励等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形成一种相互学习、广泛交流的组织文化和工作环境,创建一种知识共享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即在共同的组织文化下,员工将自己在工作中甚至在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个人"隐性知识"交给组织的知识共享管理部门,通过组织知识平台的汇总、分析和加工,在知识共享平台上转变为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人力资源的含义: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她包括了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2、人力资源的特征:能动性、两重性、时效性、再生性、社会性、高增值性。 3、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指为实现组织目标对人力资源进行获取、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进行的管理活动。 4、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对员工的招聘、录用、选拔、任用、调配、考核、培训、奖励、晋升、 管理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位定员法、比例定员法、组织定员法)、计算机模拟法。 18、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是预测组织在某一未来时期内部所能应及外部劳动力市场所能供应一定数量、质量和结构的人员,以满足组织为完成目标而产生的人员要求。 19、内部人力资源供给分析的内容:现有人员的结构状况、现有人员的内部流动、现有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 20、外部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影响因素:人口因素、经济与教育因素、劳动力市场状况、科技因素、政府政策法规 21、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平衡分析:就是比较企业对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确定未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要,确定未来企业应该裁减哪些人员、裁减多少、什么时候裁减、如何裁减,或者应该补充哪些人员、补充多少,什么时候补充,如何补充的问题。

22、人力资源过剩时的对策:限制招聘、提前退休或鼓励辞职、减少工作时间或工作量、人才储备、展示解聘、裁员。 23、人力资源短缺时的对策:加班加点、转包聘用临时工、租赁或借用员工、重新设计工作和改进技术、培训员工和完善激励计划 第四章 24、企业招聘渠道:内部招募、外部招募。 25、内部招聘:优点:了解全面,准确性高。对组织情况比较熟悉,能够迅速进入角色。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士气和发展期望。使组织培训投资得到回报。可为组织节约大量的费用。 缺点:来源局限于企业内部,水平有限。可能会因操作不公或员工心里原因造成内部矛盾。 外部招聘:优点:人员来源广,选择余地大,有利于招到一流人才。新雇员能带来新思想,新方法。节省培训投资。当内部有多人竞争而难以做出决策时,向外部招聘可在一定程度上平息或 26 27 28 29 30 31 32 33技能 34 注重 35、培训的组织实施五步骤:培训前的准备,培训实施,培训成果的转化,培训评估培训评估的反馈。 36、柯科帕特里克评估模型从四个方面对培训进行评估: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 37、新员工导向培训:又称新员工岗前培训或职前教育,它是一个祖师所录用的员工从局外人转变为组织人的过程,是员工逐渐熟悉、适应组织环境并开始逐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开始发挥自己才能的重要历程。 38、新员工导向培训的主要内容:企业文化培训,规章制度培训,业务培训,熟悉环境。 39、参与型培训法的主要形式有:自我指导式学习,案例研究法,工作模拟法,敏感性训练。 40、态度型培训法有:拓展训练法,角色扮演法。 41、拓展训练:是指通过模拟探险活动进行的情景式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

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 摘要 本文通过描述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出现的信息爆炸问题,引出了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首先,在文中详细解释了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和范围,并创造性得提出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参考模型。然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了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和步骤,最后还介绍了一些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和实践过程。 关键字:知识管理 PKM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Abstract Keyword:knowledge management PKM 引子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些情况:当想到和一个很重要的人联系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联系方式了;曾经解决过一个问题,后来又遇到同样的问题,但是忘了当时的解决方法只好再研究一遍;遇到一个问题无法解决时,无法得到解决过类似问题的人的帮助;总是忘记一些约会和想好必须要做的事情;忙碌了一整年,该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这一年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里我将引入一个概念: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定义范围非常宽泛,在这篇论文中我们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个人知识管理方面. 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 要解释个人知识管理就必须先解释“知识管理”这个概念。知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中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创新商业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个人知识管理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管理概念的变种,它强调的是个人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和创新的过程。 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由Paul Dorsey教授提出的,原文为”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hould be viewed as a set a problem-solving skills that have both a logical or conceptual as well as physical or hands-on component. ”,中文意思就是: 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所以个人知识管理主要讲的是一种方法论。 个人知识管理(PKM)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其实质却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通过个人知识管理,让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多价值的知识,从而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 为什么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的导向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的导向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若想在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得到更好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这就需要高度重视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开展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推动企业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可以促使企业所有职工积极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去,这对于提高企业绩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对知识管理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如何通过知识管理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高企业绩效。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导向;企业绩效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才、技术、知识等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人才一直以来均是影响企业发展、创新的关键因素。新形势下,面对新的机遇与新的挑战,企业应遵循时代发展的要求,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积极构建以知识管理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1知识管理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中,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资源占有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而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种资源。从一定角度上来看,知识管理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首先,站在知识管理导向的角度

上考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为其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同时,知识管理导向依靠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企业若是可以建立完善的、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便可以使企业各部门之间实现相互合作、有效互助、相互促进,从而可以为知识管理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帮助,有利于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1]。其次,站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角度上考虑,若是企业将所有知识资源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上,便可以培养知识、能力综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于提升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进而能够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不管是知识管理导向,还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其程序化、规范化发展,均可以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效果的有效提高,这对于提高企业绩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通过知识管理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高企业绩效 2.1通过知识管理导向提高企业绩效 相比较于以往以知识共享为手段的信息管理模式,知识导向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力的提高,从而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信息时代背景下,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专业知识资源,从而促使企业绩效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产生更加密切的联系。企业若想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遵循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创新与变革,创新的来源又与知识管理导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知识管理导向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企业的创新手段、创新方法、创新绩效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基于这样的原因,

知识管理——将知识看成资源的管理

知识管理——将知识看成资源的管理 知识经济是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知识经济的带动下,美国近来表现出了“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良好发展势态,令世界瞩目。? 而作为知识经济的子学科“知识管理”则是一个更新的概念。虽然我们似乎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但它在当今的企业运营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运作的主要工具和管理内容。? 一、什么是“知识管理” 享誉世界的福特汽车公司在管理中非常推崇“知识管?理”,将“知识管理”看作是“智力资本杠杆”,并认为它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管理效能。公司在1996年到1997年间成功地节约了超过3亿美元费用,而其中的亿美元可直接归功于其采用的一套知识管理技术——最优经验答复系统。更令人吃惊的是,节省的巨额费用是来自于由内部网络Web开发者和两位经营专家在10天内开发出的一套系统。? 那么,能发挥如此奇效的“知识管理”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从“知识”的概念去理解会比较容易。? 知识抽象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经验(包括技能)的总和。从信息的角度看,它是一种能改变人的行为方式、被人所利用的信息。但它不能独立存在于信息的集合中,也不表现为对信息的存储和提取的能力,它只能在人对信息的运用中体现和产生。当然,离开了信息,人也无法获得知识。可见,人是实现知识的主体,信息是转化为知识的基础。人的认识可以决定信息存在的价值,人的认识又会因被认识的事物所具有的信息所改变,从而形成不断提高的对事物的新认识,以至循环无穷。这就是信息在转化为知识

的过程中与人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如投机者认为美元会上扬,他们拼命买进就会推动它上涨,而美元的上涨这种新信息又会使其认识强化,从而形成新的循环。? 因此,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信息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决定了“知识管理”是一种对人与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过程。我们理解“知识管理”应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简单说“知识管理”就是人在企业管理中对其集体的知识与技能(不管它是写在纸上,还是存在人脑中)的捕获与运用的过程。从结构上看,它可分为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信息管理两个方面。其目的就是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共享,以便达到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使他们能够作出最恰当的决策。而要达成知识管理的目标,经理们必须发展的是卓越的判断力和超前的思维。具有能够正确评价和识别存在于人脑中的无形资产的能力,也是成功企业经理们共同的特点。? 二、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着名的知识学教授Ikujiro?Nonaka曾说:“只有人类才能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它们终究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工具。”? 可见,人既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又是知识的载体,因此说对人的管理(即人力资源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人力资源名词对应的英文有三个:?Human是指人,Resource是指财富,Human?Resource是指将人力当做一种财富的价值观。?

人力资源专业知识

3P理论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一种模式的英语缩写,指的是职位评估系统(Position Evaluation System)、绩效评价系统(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和薪酬管理系统(Pay Administration System)。 岗位、绩效、薪酬(3P)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对于一些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新手而言,总觉得人力资源很重要,管理职能也很多,可对于如何凸显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这一问题,往往无从下手。其实,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虽多,但岗位(Position)管理、绩效(Performance)管理和薪酬(Pay)管理这“3P”,却占据了中心地位,成为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岗位管理岗位管理如同为员工设计成长的舞台,一般分为岗位设计、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开展岗位设计,确定新企业的机构、岗位及流程。对于老企业而言,则应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对现有的岗位和流程进行优化;第二步是进行岗位分析,形成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应该包含的内容有:该岗位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同其他岗位之间的工作关系,该岗位的职责、任务和工作目标,该岗位的工作环境、条件以及该岗位的入职要求等。为了使上述内容规范明了,岗位说明书一般以表格的形式表达;第三步是进行岗位评价,对各个岗位在组织中的作用、价值做出评价,为薪酬管理提供依据。岗位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基础,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了管理效果的好坏,因此,从业者要充分重视这项基础性工作,及早开展并不断改革创新,使其趋于完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非常复杂、繁琐,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也很难在短期之内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且操作性很强的绩效。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建立后,考评中也难免出现人为误差或系统误差。因此,绩效管理工作除了要设计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外,还需加强对考评人员的培训,减少考评的误差,做好考评结果的沟通,减少因考评引发的矛盾。最关键的是要运用好考评的结果,使其与奖惩挂钩,与薪酬挂钩,与企业计划和战略挂钩,让绩效管理这一难度最大、耗时最长的工作,真正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薪酬管理西门子全球总部人事副总裁高斯说:“我们西门子这么大的公司能凝聚在一起,它的凝聚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金钱,一是人力管理。”对企业而言,薪酬是企业的运营成本,成本不能超出员工创造的价值,否则企业就会亏损。企业如何进行薪酬管理,反应了决策者的价值观,如能长期积淀,还会形成特定的企业文化。由此可见,薪酬管理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成败,难怪西门子公司会如此重视,从业者有必要在薪酬管理上多花精力、多动些脑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3P,彼此紧密相关,构成一个整体。其中,岗位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做好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的前阶性工作;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难点;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成败的关键。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宽带薪酬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变成只有相对较少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的较宽薪酬变动范围。 怎样制定合理的薪酬方案 首先进行薪资调查,看看同行业的薪资水平,第二步:工作分析;岗位价值评估第三步:岗位分层级第四步:岗位标杆设置第五步:计算层级薪酬总和第六步:计算年薪和月薪第七步:月薪五级工资制第八步:固定工资、绩效工资设定第九步:营销组织薪酬设计第十步:财务人员薪酬方案第十一步:高管人员薪酬方案第十二步:建立薪酬管理制度。 绩效考核的方法 一、相对评价法 (1)序列比较法序列比较法是对按员工工作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序考核的一种方法。在考核之前,首先要确定考核的模块,但是不确定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将相同职务的所有员工在同一考核模块中进行比较,根据他们的工作状况排列顺序,工作较好的排名在前,工作较差的排名在后。最后,将每位员工几个模块的排序数字相加,就是该员工的考核结果。总数越小,绩效考核成绩越好。(2)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相辅相成,提升企业竞争力 文/何德勇* 暨https://www.wendangku.net/doc/bf17266110.html, * 何德勇先生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f17266110.html, Knowledge Corporation的知识总监 引言 《KM2002知识管理 中国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和企业经理人已经意识到知识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部分先知先觉的企业已经着手计划和实施企业的知识管理。虽然问卷调查活动的整体回函率较低(表明企业及个人对知识管理的整体认知和认同程度低),但90%以上的回函机构及个人认为有必要引入知识管理战略和知识管理系统,并长期推动整个机构的知识管理工作(调查报告摘要版可以从https://www.wendangku.net/doc/bf17266110.html,下载)。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力在表层体现为拥有的商业资源、行为能力、精神文化,在里层体现为长期磨合和优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机制、工作文化因素(道德、精神、共享、协同),而支持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整个机构有组织地学习“知识”的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基础在于:机构知识资源、知识管理手段、学习型文化。

知识管理直接建设企业的机构知识资源和学习型文化环境,塑造及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预见,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会逐步地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战略和实践,以有序地管理和运作企业的知识资源、情报资源、内部组织资源和外部关系资源。在知识管理的启动和长期运作过程中,企业的知识管理部门或小组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参与和配合,而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部门包括信息技术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企业的信息技术部门为知识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手段,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方面协助配臵知识管理工作所需的组织模式和人力资源,同时借助知识管理达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目标:联手建设学习型的企业文化、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组织及配臵、提升员工的素质及能力、提升企业团队工作中的协同及配合效果。 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类似,知识管理在企业经营及管理体系中所起到的是全局性和基础性的辅助作用,而两者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后,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从知识管理的成效中获得许多直接的辅助和支持,而知识管理的运作也相应地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配合和协助。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工作方式在企业引入知识管理的背景将会有所变化,而分析这些变化可以从分析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关系、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两个方面入手。 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关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中(尤其是在知识型、技术型的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知识管理部门所管理的是企业的几项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企业组织文化。企业的目标在于赚取利润,企业目标的实现过程表现为利用企业资产和资源(包括企业拥有、控制、可以使用的各种资源)去获取更多的资产和资源,同时获得利润。为了实现其商业目标,企业需要形成商业资源、行为能力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竞争力,而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组织文化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必备要素,正是由知识资源和组织文化“武装”起来的企业人员团队实践着企业竞争力模型的设计、运作和不断完善,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着企业价值。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客体,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企业组织文化三者间一般难以做完全独立的评估,缺少了任何的一项都无法发挥出企业所需要的能量。人力资源是知识资源的创造者、载体和管理者,也是企业文化模式的设计者和实践者(推动者及参与者);知识资源是个人能力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发展源泉,企业文化是人员素质发展的环境和动力因素;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需要相关的知识资源,而良好的学习型、协同型企业文化也为知识资源的汇集和交流提供适合的环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