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武汉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专题练习(word版

武汉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专题练习(word版

武汉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专题练习(word版
武汉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专题练习(word版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一轻质光滑定滑轮固定在倾斜木板上,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物块A 、B ,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连接,A 、B 间的接触面和轻绳均与木板平行。A 与B 间、B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物块A 、B 刚好要滑动,则μ的值为( )

A .

13

B .

14

C .

15

D .

16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两物块刚好滑动,对A 物块受力分析如图

沿斜面方向,A 、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1cos 45f N mg μμ==?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sin 45cos45T mg mg μ=?+?

对B 物块受力分析如图

沿斜面方向,B 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23cos 45f N mg μμ='=??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2sin 45cos453cos45mg T mg mg μμ?=+?+??

两式相加,可得

2sin 45sin 45cos45cos453cos45mg mg mg mg mg μμμ?=?+?+?+??

解得

15

μ=

故选C 。

2.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设小滑块所受支持力为N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F 缓慢增大

B .F 缓慢减小

C .N 不变

D .N 缓慢减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重力mg 、支持力F N 、水平力F .已知小滑块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我们可以看成小滑块每一个状态都是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应用力的合成得出:

G F tan θ=

N G

F sin θ

=,由于小滑块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所以θ减小,

tanθ减小,sinθ减小.根据以上表达式可以发现F 增大,F N 增大.故选A.

【点睛】

物体的动态平衡依然为高考命题热点,解决物体的平衡问题,一是要认清物体平衡状态的特征和受力环境是分析平衡问题的关键;二是要学会利用力学平衡的结论(比如:合成法、正交分解法、效果分解法、三角形法、假设法等)来解答;三是要养成迅速处理矢量计算和辨析图形几何关系的能力.

3.如图所示,固定倾斜直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和两根原长均为L 的轻弹簧,两根轻弹簧的一端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杆上相距为2L 的A 、B 两点。已知直杆与

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 =

3sin mg L θ,小球在距B 点4

5

L 的P 点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在P 点处受到摩擦力为( )

A .sin 5

mg f θ

=,方向沿杆向下 B .sin 5mg f θ

=,方向沿杆向上 C .sin 2

mg f θ

=

,方向沿杆向下 D .sin 2

mg f θ

=

,方向沿杆向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球在P 点时两根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设为F ,根据胡克定律有

45F k L L ?

?=- ??

?

设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方向沿杆向下,根据平衡条件有

sin 2mg f F θ+=

解得

sin 5

mg f θ=

方向沿杆向下,选项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4.如图所示,光滑的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圆心为O ,三个完全相同的小圆环a 、b 、c 穿在大环上,小环c 上穿过一根轻质细绳,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着小环a 、b ,通过不断调整三个小环的位置,最终三个小环恰好处于平衡位置,平衡时绳子ac 、bc 段夹角为120°,已知小环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轻绳与c 的摩擦不计。则( )

A .a 与大环间的弹力大小为mg

B .绳子的拉力大小为

3

mg C .c 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为3mg D .c 与大环间的弹力大小为3mg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三个小圆环能静止在光的圆环上,由几何知识知aoc 恰好能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对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在水平方向上有

cos30cos 60a T N ?=?

在竖直方向上有

sin 30sin 30a T N mg ?+?=

解得

a N T mg ==

选项A 正确,B 错误; C .c 受到绳子拉力的大小为

2sin 30T T mg '=?=

选项C 错误;

D .以c 为对象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有

c N mg T '=+

解得

2c N mg mg mg =+=

选项D 错误。 故选A 。

5.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劈P ,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力F 通过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Q 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 增大时,系统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劈P 所受合外力增大

B .斜劈P 对竖直墙壁的压力不变

C .墙面对斜劈P 的摩擦力可能增大

D .球Q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于系统仍保持静止,斜劈P 所受合外力仍为零,保持不变,A 错误;

B .将斜劈和球作为一个整体,当F 增大时,斜劈P 对竖直墙壁的压力也增大,B 错误;

C .如果斜劈原来受到的摩擦力向上,增大F 时,球对斜劈斜面的压力变大,斜劈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减小,而如果斜劈原来受到的摩擦力向下,增大F 时,球对斜劈的压力变大,斜所受摩擦力变大,C 正确;

D .将斜劈和球作为一个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如果斜劈与墙壁间的摩擦力变化,球对地面的压力也会变化,D 错误。 故选C 。

6.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放两个光滑球A 和B ,两球的质量均为m (不随r 改变),它们的半径分别是R 和r ,球A 左侧有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两球沿斜面排列并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面倾角θ一定,R >r 时,R 越大,r 越小,

B 对斜面的压力越小 B .斜面倾角θ一定,R =r 时,两球之间的弹力最小

C .斜面倾角θ一定时,A 球对挡板的压力随着r 减小而减小

D .半径确定时,随着斜面倾角θ逐渐增大,A 受到挡板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用整体法和隔离体法分别对B球和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R与r的关系变化及倾角变化,分析各个力的变化。

【详解】

B.对B球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N1、N2的合力与重力mg等大反向,在右侧力的三角形中,竖直边大小等于m g,当倾斜角 一定时,N2的方向保持不变,R=r时,N1恰好垂直于N2,此时N1最小,故B正确;A.当R>r时,R越大,r越小,N1越向下倾斜,N2都越大,即斜右对B的支持力越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B对斜面的压力也越大,故A错误;

C.将两个球做为一个整体,档板对A的支持力等于两球重力的下滑分力,斜面倾角θ一定时,下滑分力一定,与R及r无关,故C错误;

D.半径确定时,而当斜面倾角θ逐渐增大,两球的下滑分析增大,因此A对档板的压力一直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动态分析时将各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进行分析,比较容易发现各个力的大小变化。

7.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缘半圆容器静止于水平面上,带电量为q A的小球a固定于圆心O的正下方A点,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b静止于B点,∠AOB=30°,由于小球a 电量的变化,现发现小球b沿容器内壁缓慢向上移动,最终静止于C点(未标出),

∠AO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面对容器的摩擦力为0

B.容器对小球b的弹力始终与小球b的重力大小相等

C.出现上述变化时,小球a的电荷量可能减小

D .出现上述变化时,可能是因为小球a 的电荷量逐渐增大为3

223A q -

-()

【答案】ABD 【解析】 【详解】

A .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受到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两力平衡,水平方向不受力,所以水平面对容器的摩擦力为0,A 正确;

B .小球b 在向上缓慢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的外力的合力始终为0,如图所示,小球的重力不变,容器对小球的弹力始终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无论小球a 对b 的力如何变化,由矢量三角形可知,容器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始终等于重力大小,B 正确;

C .若小球a 的电荷量减小,则小球a 和小球b 之间的力减小,小球b 会沿半圆向下运动,与题意矛盾,C 错误;

D .小球a 的电荷量未改变时,对b 受力分析可得矢量三角形为顶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此时静电力为22sin15A

qq mg k L

?=,a ,b 的距离为2sin15L R =?,当a 的电荷量改变后,静电力为2A

qq mg k

L '=',a ,b 之间的距离为L R '=,由静电力122

q q F k L

=,可得3

2

23A A q q -'=

-(),D 正确。

8.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 、B 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 ,三者半径均为R 、C 的质量为m ,A 、B 的质量都为0.5m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 ,使A 一直缓慢向右移动,直至C 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 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未拉A 时,C 受到

B 作用力的大小F mg =

B .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min 32

μ=

C .整个过程中,C 的位移大小为(31)R -

D .A 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 f mg μ=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未拉A 时,对C 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

2cos30F mg =

解得

3F mg =

故A 错误;

B .

C 恰好降落到地面时,B 对C 的支持力最大为F m ,对物体B 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

m C 2cos 60F m g =

C m min B cos30()2

m g

F m g μ=+

由于m c =m ,m B =0.5m 代入解得

min 3μ=

故B 正确;

C .整个过程中,由数学关系可知C 的位移大小为

22sin154sin15x R R =?=

故C 错误;

D .A 移动过程中,A 对地面的正压力有

C N A 2

m g

F m g mg =+

= 地面对A 的摩擦力等于

A N f F mg μμ==

故D 正确。 故选BD 。

9.如图所示,A 、B 两个物体中间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在物体B 上施加一斜向上的力F ,使A 、B 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当力F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力F 最小。已知A 、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1=0.5kg 、m 2=2.5kg ,物体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

μ=

,g 取10m/s 2,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θ=30°

B .θ=60°

C .力F 的最小值为12N

D .力F 的最小值为15N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AB 两物体,采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由受力平衡和正交分解法,在竖直方向上,

12()sin N F m m g F θ=+-

滑动摩擦力为

N f F μ=

在水平方向上

cos f F θ=

解得

12()cos sin m m g

F μθμθ

+=

+

由三角函数知识,得F 的最小值为

12min 2

15N 1F μ

=

=+

此时有

3tan 3

θμ==

30θ=?

BC 错误,AD 正确。 故选AD 。

10.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 、B 紧靠着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 ,三者半径均为R ,A 、B 半圆柱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保持不变。现用水平向左的力拉B ,使B 缓慢移动,直至C 恰好与地面接触前瞬间,整个过程中A 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 .整个过程中A 、C 间相互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B .整个过程中A 、

C 间相互作用力一直增大 C .A 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不变

D .B 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不变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设圆柱C 的质量为m ,则A 、B 的质量为

1

2

m ,对圆柱C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于B 缓慢移动,可认为A 、B 、C 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1cos cos 2

A B F F mg θθ==

当B 向左运动时,A F 、B F 之间夹角θ逐渐变大,则cos θ值变小,可得A F 、B F 的大小一直增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整个过程中A 、C 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一直增大,所以A 错误,B 正确;

C .对圆柱A 受力分析,如下图

由AB 项分析可知,当B 向左运动时,A F 的值逐渐变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 F '的值也逐渐增大,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1sin f A F F θ'=

由于θ逐渐变大,所以1f F 逐渐增大,即地面对A 的摩擦力逐渐变大,C 错误; D .对圆柱B 受力分析,如下图

由于B 缓慢移动,所以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B 的支持力为

21

cos 2

N B F F mg θ'=+

由AB 项分析可知

1cos cos 2

B B F F mg θθ'==

可得

2N F mg =

由于B 与地面之间是滑动摩擦力,根据公式f N F F μ=可知

2f F mg μ=

所以B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 正确。 故选BD 。

11.如图所示,把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体C 固定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m 的物块A 通过跨过光滑轻定滑轮的轻绳与质量为m 的小球B 连接,O 点为轻绳与定滑轮的接触点,初始

时,小球B 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下,使轻绳OB 段与水平拉力F 的夹角为θ=120°,A 、B 均保持静止状态。现改变拉力F ,并保持夹角θ大小不变,将小球B 向右上方缓慢拉起至OB 水平,物块A 始终保持静止状态。g 为重力加速度,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F 最大为

23

3

mg B .拉力F 一直变小 C .物块A 所受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 D .轻绳拉力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设O

B 绳与水平面夹角为α,因=120θ?不变,且小球B 受力平衡,有

()cos 60cos F T αα?-= ()sin 60sin F T mg αα?-+=

代算可得

23

cos F α=

当=0α?时,拉力F 最大为

23

3

F mg =

故A 正确;

B .由题意可知α的取值范围是

060α?≤≤?

且α是从60°逐渐减小到0°,则拉力F 一直变大,故B 错误; C .因为OB 绳的拉力T 满足

()cos 60cos F T αα?-=

则有

()23

cos 603

T α=

?- 开始时=60α?,拉力T 最大,且

max 23

2sin 303

T mg mg =

>? 最后=0α?,拉力T 最小,且

min 3

2sin 30T mg mg =

()23

cos 60T mg α=

?- 即T 逐渐减小,故D 错误。 故选AC 。

12.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θ<45°)的倾斜轻绳a 和水平轻绳b 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 的拉力为F 1,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 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θ角,绳b 的拉力为F 2,再逆时针转过θ角固定,绳b 的拉力为F 3,则( )

A .123F F F <<

B .132F F F =>

C .绳a 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D .绳a 的拉力一直减小 【答案】B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及动态平衡 【详解】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三角形法则有

由几何关系,可知F 2与轻绳a 垂直时,此时拉力最小,故有132F F F =>,即B 选项正确,在轻绳b 逐渐向上转动过程中可以看出轻绳b 中的拉力逐渐变小,故D 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D 。

13.如图所示,斜面体A 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滑块B 在外力1F 和2F 的共同作用下沿斜面向下运动,当1F 方向水平向右,2F 方向沿斜面向下时,地面对斜面体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只撤去1F ,在滑块

B 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 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B .若只撤去2F ,在滑块B 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 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C .若只撤去1F ,在滑块B 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 所受地面摩擦力减小

D .若同时撤去1F 和2F ,滑块B 所受合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斜劈A 表面光滑(设斜面的倾角为θ,A 的质量为m A ,B 的质量为m B ),对A 分析有

A .撤去1F 前有

()1cos sin sin B f F m g θθθ+=

如果撤去1F ,使A 相对地面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大小是

2sin cos sin N B F m g θθθ=

因为

()1cos sin cos sin sin B B m g m g F θθθθθ<+

所以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仍然是静摩擦力,为

cos sin B f m g θθ'=

其方向仍然是向左而不可能向右,故A 错误;

B .如果撤去2F ,在物体B 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使A 相对地面有向右滑动趋势的外力是

()1cos sin sin B F m g F θθθ=+

与2F 是否存在无关;所以撤去2F ,在物体B 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

应该保持不变,方向仍然向左,故B 错误;

C .由A 选项的分析可知只撤去1F ,在滑块B 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 所受地面摩擦力减小;故C 正确;

D .若同时撤去1F 和2F ,滑块B 沿斜面方向只有沿斜面向下的重力的分力。故合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故D 正确。

当斜劈A 上表面粗糙时(设A 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斜劈A 表面粗糙的情况下,B 在F 1、F 2共同作用下沿斜面向下的运动就不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题意知在B 沿斜劈下滑时,受到A 对它弹力F N 和滑动摩擦力f 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两个力反作用于A ,斜劈A 实际上就是在这两个力的水平分力作用下有相对地面向右运动的趋势的,所以

1sin cos N F f θθ>

又因为 所以

sin cos N N F F θμθ>

tan μθ<

A .如果撤去F 1,在物体

B 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有

1cos N B f F m g μμθ==

假设此时A 受的摩擦力f A 方向向左,则

1sin cos N A F f f θθ=+

sin cos (sin cos )0A N N N f F F F θμθθμθ=-=->

所以假设成立斜劈A 有相对地面向右运动的趋势,摩擦力方向是向左,故A 错误; B .无论A 表面是否粗糙,F 2的存在与否对斜劈受地面摩擦力大小都没有影响,故撤去F 2后,斜劈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故B 错误; C .撤去F 1前有

()1cos sin N B F m g F μθθ=+

结合A 选项分析可知撤去F 1后F N 变小,故f A 变小,故C 正确; D .同时撤出F 1和F 2,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

sin tan cos B m g Bg θθ>

所以物体B 所受的合力沿斜面向下,故D 正确。

综上分析可知无论斜劈A 上表面是否光滑CD 均正确,AB 均错误。 故选CD 。

14.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小球用橡皮筋悬挂在竖直墙的O 点,小球静止在M 点,N 为O 点正下方一点,ON 间的距离等于橡皮筋原长,在N 点固定一铁钉,铁钉位于橡皮筋右侧.现对小球施加拉力F ,使小球沿以MN 为直径的圆弧缓慢向N 运动,P 为圆弧上的点,角PNM 为60°.橡皮筋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在P 点橡皮筋弹力大小为1

2

mg B .在P 点时拉力F 大小为

5

mg C .小球在M 向N 运动的过程中拉力F 的方向始终跟橡皮筋垂直 D .小球在M 向N 运动的过程中拉力F 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AC 【解析】

A 、设圆的半径为R ,则2MN R =,ON 为橡皮筋的原长,设劲度系数为k ,开始时小球二力平衡有2k R mg ?=;当小球到达P 点时,由几何知识可得sin30NP MN R =??=,则橡皮筋的弹力为k F k R =?,联立解得2

k mg

F =

,故A 正确.B 、小球缓慢移动,即运动到任意位置均平衡,小球所受三个力平衡满足相似三角形,即

NMP ??∽力,

2k F mg F R R MP ==,因3MP R =,可得3

F mg =,故B 错误.C 、同理在缓慢运动过程中由相似三角形原理可知MN MP ⊥,则拉力F 始终垂直于橡皮筋的弹力,C 正确.D 、在两相似三角形中,代表F 大小的边MP 的长度一直增大,故F 一直增大,故D 错误.则选AC .

【点睛】三力平衡可以运用合成法、作用效果分解法和正交分解法,而三力的动态平衡就要用图解法或相似三角形法,若有直角的还可以选择正交分解法.

1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 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 kg ,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 N ,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减少到0.3 kg ,则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 取2

10m/s )( )

A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不变

B .A 仍静止不动

C .A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不变

D .A 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大

【答案】AB 【解析】 【分析】

由题可知本题考查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平衡。 【详解】

当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10.6kg m =时,有

1F f m g +=

4N f =

可知A 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4 N ,

当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10.3kg m =时,假设A 仍不动,此时F 不变,有

2F f m g '+=

1N 4N f '=<

故假设成立,

A 仍静止不动,A 所受的合力仍为零,A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变为1 N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变,选项A

B 正确,选项CD 错误。 故选AB 。 【点睛】

涉及摩擦力大小时要注意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教案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4.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并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物理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点: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钢尺(或塑料尺)、条形磁铁(2根)、小车(2辆)。 教学过程 物体对物体的这种压、拉、提、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个就是力。 同学们想一想“一个物体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不能,力的产生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提问:当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施力物体是否也同时受到力的作用呢? 你赞成谁的观点? 能举例哪些事例来支持你的猜想?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提问:在产生力时,两个物体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学生答:一个是施加力,一个是受到力 教师演示:磁铁吸引大头针 问:这个现象中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 学生:磁铁是施力物体,大头针是受力物体 活动:物体在施力的同时是否也受到力 实验1:用手指压铅笔尖和笔尾,你的手指有什么感觉? 手指很疼 疼就是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2:你用手推墙,你有什么感觉? 有向后退的感觉

实验3: 大量事实说明: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怎样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举例说明:形变:挤压皮球,皮球变瘪 改变运动状态:把铅球推出去, 活动:什么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让学生举例 (1)力的大小 实例: (2)力的方向: 实例: (3)力的作用点 实例: 三、课堂练习: 1.图甲是运动员射点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图乙是守门员奋勇地把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图丙中,运动员在用头顶球时,对头的施力体是,人头对飞来的球施力撞击,使球沿原来运动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知,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物块A 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 上面,B 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 、B 静止。现用力F 沿斜面向上推A ,但A 、B 仍未动,则施力F 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 B 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B .B 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C .B 与墙面间的弹力可能不变 D .B 与墙面间的弹力变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对A 物体,开始受重力、 B 对A 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平衡,当施加F 后,仍然处于静止,开始A 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A sin m g θ,若A 2sin F m g θ=,则A 、B 之间的静摩擦力大小还是等于A sin m g θ,所以A 、B 之间的摩擦力可能不变,故A 错误; B .对整体分析,因为AB 不动,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则弹簧的弹力不变,开始弹簧的弹力等于A 、B 的总重力,施加F 后,弹簧的弹力不变,总重力不变,根据平衡知,则B 与墙之间一定有摩擦力,摩擦力大小等于力F 在竖直方向的分力,方向竖直向下,故B 错误; CD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开始时B 与墙面的弹力为零,施加力F 后,B 与墙面的弹力变为F cos α,弹力增大,故 C 错误, 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光滑的圆柱置于斜面上,挡板AB 可绕固定轴B 转动,使挡板AB 从图示位置(90θ

7.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

7.1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气垫船在行驶时,船体可以离开水面,速度每小时达100多千米,是什么力量把数百吨的船托离水面呢? 问:怎样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答:力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两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受到乙物体作用时,甲物体一定同 时对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因此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但同时车也拉马,此时车是施力物体,马是受力物体. (3)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接触)作用, 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空中飞翔的鸟受到的重力等. 问:运动状态改变指什么? 答:运动状态改变应包括两个方面: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和物体运动的速变大小改变.如: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慢到快、由快到慢都属于速度大小的改变.概括起来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以下三种情况:(1)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2)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3)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如斜向上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问:怎样正确作力的图示? 答:作力的图示要做到:“一画点、二定标度再画线、三画箭头标大小.”“一画点”是表示先要画力的作用点;“二定标度再画线”是指根据力的大小定出适当长度的线段作为标度.画线时,可由作用点开始沿力所指的方向画去,使线段的长短与力的大小成比例;“三画箭头标大小”是指所画线段的末端添上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并标出力的符号及大小(如F=20 N).

力与相互作用测试题及答案

力与相互作用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命题人:宝鸡石油中学孙晓彩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考查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及其对知识的理解应用,涉及的知识点有:牛顿第三定律,弹力和摩擦力的概念,有关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分析和简单的计算,探究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对物体受力分析。 本套试题共18个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56分) 1.如图,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如图,a 、b 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100N/m ,200N/m 。原长分别为6cm,4cm 。在下端挂一重物G, 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N,平衡时 A.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4N,b下端受的拉力为6N B.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10N,b下端受的拉力为10N C.弹簧a的长度变为7cm,b的长度变为4.5cm D.弹簧a的长度变为6.4cm,b的长度变为4.3cm 3.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的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的同时还受到一个向左的水平推力的作用,已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在木块停止运动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1N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10N D.木块受到的合力为1N 4.重力大小为G的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匀速攀上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1 ,匀速滑下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桌面的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方向如图所示。现撤去力F1,则 A木块受摩擦力为8N,方向向左 B 木块受摩擦力为6N,方向向左 C木块受摩擦力为2N,方向向右 D木块所受合力为2N,方向向右 6.如图所示,物体A和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受到的力是 A.重力,B对A的支持力 B.重力,B对A的支持力、下滑力 C.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 D.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7 .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M=3m。已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mg B、2μmg C、3μmg D、4μmg 8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有F=1N 的两个水平力作A于A、B两个物体上,A、B、C都静止, 则地面对A物体、A物体对B物体、B物体对C物体的摩 F F

相互作用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基础课3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项选择题,7~11题为多项选择题) 1.(2016·广东东莞模拟)如图1所示,物体A放置在固定斜面上,一平行斜面 向上的力F作用于物体A上。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A始终保持静止,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 A.物体A受到的合力增大 B.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不变 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D.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解析物体A始终静止,则所受合力为零,选项A错误;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物体A质量为m,受到的支持力F N=mg cos θ,选项B正确;如果F开始很小,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当F逐渐增大时,摩擦力先减小至零,后反向增大,选项C、D错误。 答案 B 2.如图2所示,用一根细线系住重力为G的小球,开始细线在作用于O点的拉力下保持竖直位置,小球与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体接触,处于静止状态,小球与斜面的接触面非常小。现保持小球位置不动,沿顺时针方向改变拉力方向,直到拉力方向与斜面平行。在这一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 .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 .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增大后减小 C .斜面对地面的摩擦力一直减小,方向向右 D .细线对小球的拉力的最小值等于G sin α 解析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保持小球位置不动,故小球处于动态平衡,由图知在题设的过程中,F T 一直减小,F N 一直增大,当细线与斜面平行时,F T 与F N 垂直,F T 有最小值,且F Tmin =G sin α,故选项A 、B 错误,D 正确;选整体为研究对象,细线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一直在增大,方向向右,所以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一直增大,方向向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斜面对地面的摩擦力一直增大,方向向右,选项C 错误。 答案 D 3.(2017·河南适应性测试)如图3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两个小球A 、B (可视为质点)固定在轻杆的两端,将其放入光滑的半球形碗中,杆的长度等于碗的半径,当杆与两球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杆对小球A 的作用力为( ) 图3 A.32mg B.33mg C.233mg D .2mg 解析 轻杆的长度等于碗的半径,由几何关系知,OAB 为等边三角形。对小 球A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球A 受到杆的作用力为33mg ,B 正确。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专项训练解析附答案(7)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专项训练解析附答案(7)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A.3:4B.4:3C.1:2D.2:1 2.如图所示,5月28日央视新闻报道:格鲁吉亚物理学家安德里亚仅靠摩擦力将25个网球垒成9层高的直立“小塔”。网球A位于“小塔”顶层,下面各层均有3个网球,网球B位于“小塔”的第6层,已知每个网球质量均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网球对B球的作用力大于B球的重力 B.将A球拿走后,“小塔”仍能保持直立平衡 C.第8层的三个网球与A球间的弹力大小各为mg/3 D.最底层的3个网球受到地板的支持力均为25mg/3 3.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拉物体m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斜面体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θ

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 (M m) g C.物体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 D.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5.如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绳OC不会断)() A.绳ON先被拉断 B.绳OM先被拉断 C.绳ON和绳OM同时被拉断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的变化情况是 () A.F N保持不变,F T不断增大B.F N不断增大,F T不断减小 C.F N保持不变,F T先增大后减小D.F N不断增大,F T先减小后增大 7.F=10N,若把F分解为两个分力,则下列哪组力不可能是F的两个分力 A.10N,10N B.20N,20N C.3N,6N D.5N,6N 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粗糙的水平横杆上,圆环通过轻绳和质量为m 的物块相连,物块在水平向右的风力作用下偏离竖直方向一定的角度(如图中虚线位置所示)。现风力发生变化使物块偏离到图中实线位置(缓缓移动),但圆环仍然不动,在这 F、横杆对圆环的摩擦力大小f、横杆对一过程中,水平风力大小F风、绳子上的张力大小 T F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圆环的支持力大小N A.F风保持不变,T F逐渐变大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 ★1、相同点 (1)大小相等; (2)方向相反; (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不同点 ☆(1)力的作用点: 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如绳吊灯,绳对灯的拉力与灯对绳的拉力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前者的作用点在灯上,而后者的作用点在绳上。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如绳员灯,绳对灯的拉力与地球对灯的重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作用点都在灯上。 ☆(2)力的性质 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定就是同一性质的力。 即同为引力、弹力或摩擦力等。如人推车时,人对车向前的力与车对人向后的力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从性质上瞧均为弹力。 一对平衡力: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如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性质为引力,而支持力的性质为弹力。 ☆(3)产生的效果 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不能互相抵消。如绳吊灯,灯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灯的拉力各自产生的效果不同,灯对绳的拉力会使绳被拉长,而绳对灯的拉力使灯不下落,这两个效果不能互相抵消。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互相抵消。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它们产生的效果相互抵消,使书保持静止状态。 ☆(4)与时间的关系 一对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具有瞬时对应关系。如人推车时,人对车向前的力与车对人向后的力就同时产生。一旦停止推车,车对人的力也就消失了。 一对平衡力则没有这种瞬时对应关系。撤去其中一个力,平衡虽被破坏,但另一个力可能依然存在。如绳吊灯,细绳断了,灯受到的拉力消失,平衡被破坏,但灯受到的重力仍然存在。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受力分析)相关八大题型整理及专项练习(带答案)

相互作用(受力分析)专项练习 相互作用八种题型: 1、摩擦力判断; 2、力的合成; 3、力的分解; 4、常见力的分解; 5、正交分解法的步骤; 6、受力分析; 7、共点力静态平衡; 8、动态平衡 一、摩擦力的判断: 1.如图所示,轻绳跨过两定滑轮,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物体A、B、C间及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A、B、C的质量分别为m A=1 kg,m B=2 kg,m C=3 kg,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要用力将C拉动,则作用在C 上水平向左的拉力至少为________。(重力加速度g=10 m/s2) 参考答案:8 N 2.如图甲、乙所示,图乙中斜面体固定不动,物体P、Q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F 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P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乙中物体P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 B.图甲、乙中物体P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 C.图甲、乙中物体P均不受摩擦力 D.图甲中物体P不受摩擦力,图乙中物体P受摩擦力,方向与F相同 参考答案:D 3.如图,人重600 N,木块A重400 N,人与A、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现用水平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摩擦不计,求: (1)人对绳的拉力; (2)人脚对A的摩擦力。 参考答案:100 N 100 N,水平向右 巩固题: 1.(2016·海南卷)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和b叠放在P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和b、b与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1、f2和f3表示。则 A.f1=0,f2≠0,f3≠0 B.f1≠0,f2=0,f3=0 C.f1≠0,f2≠0,f3=0 D.f1≠0,f2≠0,f3≠0 1.C【解析】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相对地面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故f3=0;再将a和b 看成一个整体,a、b整体有相对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故b与P之间有摩擦力,即f2≠0;再对a受力分析可知,a相对于b有向下运动的趋势,a和b之间存在摩擦力作用,即f1≠0。C正确。 2.(2014·广东卷)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八章 力 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目标】 ㈠ 知识目标 1. 通过对图景的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探讨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的改变; 2. 知道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 3. 通过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实验,感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从而知道力的三要素; 4. 能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力的三要素; 5. 通过多个实验现象的归纳,认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㈡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推理的能力; 2. 了解用“科学猜测”和“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及实验的能力 ㈢情感目标 1. 结合有关力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的价值,进而将好奇、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 2. 通过观察、实验与分析、归纳等活动指导学生学习和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 在研究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使社交和表达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力的方法 【教学器材】磁铁,薄铁片,弹簧,塑料尺,滑板,铅笔,磁体小车,两个气球 【教学过程】 一、小魔术引入课题: 演示实验1:老师手抓一塑料碗,手心藏一小强磁铁,将一乒乓(内部粘有铁片)球放在碗里,再将碗提起,嗯?乒乓球不见了!然后揭示谜底,球被吸在碗底了! 生:磁铁对铁片有力的作用 师:“力有很多种,我们还学过哪些力?” 生:“重力、弹力、摩擦力” 师:“重力、弹力、摩擦力都是力,我们本节课一起学习第八章第四节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新授: 1. 什么是力? (a )请同学们就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举一例 学生举例: 地球 吸引 苹果 手 拉 弹簧 地面 阻碍 足球 结论: 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作用 (b )强调概念中的“物体与物体”共是两个物体,问:“一个物体能产生力吗?” 作用

力概念三要素相互作用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力的三要素相互作用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1.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和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分别是 和. 2.跳高运动员用脚蹬地,人腾空而起,这说明了,如以人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若以地面为研究对象,则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用手拍桌子感到痛说明力的作用 是. 4.画出图中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5.某运动员用头顶回远处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同时运动员感觉头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6.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7.如图所示,将分别载有一根条形磁铁的两辆小车同时释放后,小车向相反方向运动,最后静止.此现象说明的物理知识有, ,. 8.如图所示,小明用力向下压铅笔笔尖时,手指却感到疼痛,这是因为对也施加了力的作用,这个现象说明.

9.穿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到墙也在推他,使他后退.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块,在石块上升过程中石块受到 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不考虑空气的阻力) 10.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攻门,球飞入网窝,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运动员的头也感到痛,施力物体是.以上事实说明. 11.如图所示: (1)人用脚踢足球,是施力物体. (2)飞起后的球最后总是落到地面,是因为球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3)脚踢球时,脚会感到疼痛,使脚疼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12.2013年5月,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宣布退役.人们将他的弧线球称为“贝氏弧度”,这主要是由于踢球时所用力的和不同,从而产生了与直线球不同的作用效果.球离开脚后能继续向前飞行,球由于受最终落向地面,球在地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是因为球受到的作用. 13.为了去掉衣服上的灰尘,常用力拍打衣服,衣服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由于灰尘具有 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能把灰尘和衣服分离. 14.卢纶的《塞下曲》中写道:“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说的是民族英雄李广晚上打猎归来,猛然发现草中有只老虎,情急之下,奋力用箭射虎,第二天才发现草丛中不是老虎,箭已经射入石头中了.同学们想一想,前面的短文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有:①;②. 15.力的图示是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线段的长短按比例表示力的,线段未端的箭头表示力的. 16.一个力的存在,离不开和,如人踢球,脚给球一个向前的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由于力的作用是,所以脚给球施力的同时,受到了球给脚的. 17.俗话说“鸡蛋碰石头”,鸡蛋碰石头的结局通常是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看,鸡蛋对石头的力石头对鸡蛋的力. 18.找出下列情况下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相互作用

第三章相互作用 3.1 力的概念与常见的几种力 【知识梳理】 一.力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2.力的分类:①性质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万有引力、电场力、磁场力…,所以可以归并为四种力:万有引力、电磁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②效果力,由力的效果命名的力,如支持力、动力、向心力、回复力等等。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二.常见的力 1.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①大小:G= mg;②方向:竖直向下;③作用点:作用点。 2.弹力:发生在形变物体之间,物体恢复形变的力。①弹簧的弹力:胡克定律ΔF=kΔx; ②物体间的压力、支持力也是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绳的拉力也是弹力,总是沿绳背向受力物体。 3.摩擦力:分为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①动摩擦力:发生在相对滑动物体之间。大小F = μF N;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②静摩擦力:发生在有相对滑动趋势物体之间。大小在零与最大静摩擦之间;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典型例题】 例1请在图2-1中画出杆和球所受的弹力.

分析与解:(a)杆在重力作用下对A、B 两处都产生挤压作用,故A、B两点处对杆都有弹力,弹力方向与接触点的平面垂直,如图2-2(a)所示.(b)杆对C、D两处均有挤压作用,因C处为曲面,所以弹力垂直其切面指向球心;D处为支撑点,弹力垂直杆斜向上.如图2-2(b)所示.(c)球挤压墙壁且拉紧绳子,所以墙对球的弹力与墙面垂直;绳子对球的弹力沿绳斜向上.如图2-2(c)所示.(d)球与地面接触处,受地面的支持力,垂直地面向上,如图2-2(d)所示;而与侧壁接触处,若撤去侧壁,球仍能静止,故无弹力. 点评:弹力产生的前提之一就是接触,但不一定接触就有弹力.可以采用“撤物法”判别有无弹力. 例2如图3.1-3为皮带传动装置,当机器正常运转时,关 于主动轮上A点、与主动轮接触的皮带上的B点、与从动轮 接触的皮带上的C点及从动轮上的D点,这四点的摩擦力的方 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B.B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C.C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D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图2-2 图2-1 图3.1-3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O点有一个很小的光滑轻质圆环,一根轻绳AB穿过圆环,A端固定,B端悬挂一个重物。另一根轻绳一端固定在C点,另一端系在圆环上,力F作用在圆环上。圆环静止时,绳OC与绳OA水平,F与OA的夹角为45°。现改变力F,圆环位置不变,且重物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改变F方向时绳AB中拉力将改变 B.当F沿逆时针旋转时,F先增大后减小 C.当F沿顺时针旋转时,绳OC中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F沿逆时转过的角度不能大于90°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为重物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所以AB绳子的拉力的大小与重物的重力大小相等,不变化,选项A错误; BC.对环受力分析,环受AO和BO两绳子的拉力,以及绳子CO和F的拉力;环的位置不变,则AB绳子的拉力不变,AO与BO的合力也不变,方向沿它们的角平分线,根据共点力平衡的特点可知,CO与F的合力与AO、BO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力F的方向变化时,做出F与CO上的拉力的变化如图: 由图可知,当沿逆时针族转时,F先减小后增大,绳OC的拉力减小;而当F沿顺时针旋转时,F逐渐增大,绳OC的拉力增大,选项BC错误; D.由于F与CO绳子的拉力的合力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是45°,可知F沿逆时转过的角度不能大于90°,选项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一轻质光滑定滑轮固定在倾斜木板上,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物块A 、B ,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连接,A 、B 间的接触面和轻绳均与木板平行。A 与B 间、B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物块A 、B 刚好要滑动,则μ的值为( ) A .13 B .14 C .15 D .16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两物块刚好滑动,对A 物块受力分析如图 沿斜面方向,A 、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1cos 45f N mg μμ==?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sin 45cos45T mg mg μ=?+? 对B 物块受力分析如图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练习题(含答案)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坐在船上的同学用力推岸时,船就会离岸而去,而岸却在原地没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人对岸(填“有”或“没有”)作用力,该作用力的施力物体是(填“人”或“岸”). 2.如图所示,在水平课桌上放一本书,下列选项中所指出的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 A.书对课桌的压力和地面对课桌的支持力 B.课桌对书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课桌对书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 D.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3.观察下列三幅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4.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是( ) A.人对船的推力 B桨对水的推力 C.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5.甲、乙两个滑冰者面对面地静止在光滑的冰面上,若甲用力推乙,则其结果是( ) A.甲仍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推力作用,甲不会受到乙的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分别受到同样大小的推力,并同时后退 6.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小鸟和飞机受到的力一样大 C.飞机受到的力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7.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田径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8.如图所示,在测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桌面受到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为,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9.船停在距离岸边不远处,按照陆地上的经验,人在船头用力跨出一大步就可以到达岸上.而实际人从船头向岸上用力跨出一大步时,却往往容易掉进水里.这是为什么? 【作业精选】 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相互作用的力也可能发生在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用手指压水笔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停在湖中,甲船里的人用竹竿将乙船推开,其结果是( ) A.乙船被推开了,甲船仍然静止不动 B.乙船先离开,甲船后离开 C.甲、乙两船同时相互远离 D.甲、乙两船同时相互靠近 4.下列四个例子中,能说明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是( ) A.用手提水桶,桶受到重力和手的拉力作用 B.划船时,船桨向后推水,水则向前推船 C.放在桌面上的书受到桌面施加的向上的弹力和重力的作用

力与相互作用练习题

力与相互作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一定沿着同一直线 D.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2、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胜.若绳的质量不计,则 ①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②甲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 ③甲、乙两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④甲、乙两队拉绳的力相同 以上说确的是 ( ) A,①③ B.②④ C.② ③ D.①④ 3、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确是( )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 D.牛顿第三定律在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也适用 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确的是( )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来 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5、河水边的湿地是很松软的,人在这些湿地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在人开始下陷时:( ) A、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B、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C、人的重力小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D、人的重力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6、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图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 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作用的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重点专题:力的正交分解(基础+培优)

力的正交分解 打卡物理:让优秀成为习惯 【好题精选】 【例题1】物体在与水平夹角为θ的力F的作用下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静止,求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变式1】物体在与水平夹角为θ的力F的作用下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静止 【例题2】物体A在摩擦因数为μ倾角为θ的斜面上静止,求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变式2】A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沿摩擦因数为μ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求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例题3】物体在与竖直夹角为θ的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墙面上向上匀速运动,求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变式3】物体在与竖直夹角为θ的力F的作用下在摩擦因数μ的墙面上向下匀速,求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例题4】如图,求绳子的拉力 【例题5】如图,球静止在斜面与挡板间,挡板竖直,求弹力

习题部分: 1.(2020·江苏高二月考)图中的大力士用绳子拉动汽车,绳中的拉力为F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若将F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则其竖直方向的分力为( ) A .Fsin θ B .Fcos θ C . sin θ F D . cos F θ 2.(2020·广东茂名高一期中)如图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 分解为F 1、F 2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F 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 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 B .物体受mg 、F N 、F 1、F 2四个力作用 C .物体只受重力mg 和弹力F N 的作用 D .F N 、F 1、F 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 、F N 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3.(2019·江西省靖安中学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一光滑轻绳左端固定在竖直杆顶端,其右端系于一光滑圆环上,圆环套在光滑的矩形支架ABCD 上.现将一物体以轻质光滑挂钩悬挂于轻绳之上,若使光滑圆环沿着ABCD 方向在支架上缓慢地顺时针移动,圆环在A )B )C )D 四点时,绳上的张力分别为F a )F b )F c )F d ,则( ) A .F a )F b B .F b )F c C .F c )F d D .F d )F a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物体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 【学习目标】 1.认识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会画物体受力图 2.初步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加深对力的概念、常见三种力的认识 3.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周密性 【学习重点】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 【学习难点】对物体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 【学习流程】 【自主先学】 知识点1.力学中的三种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产生由于地球 吸引 相互接触挤压、有弹 性形变 接触面粗糙、有弹力、 有相对运动趋势 接触面粗糙、有弹力、 有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竖直向下垂直接触面(切向)沿接触面(切向)、垂 直弹力 沿接触面(切向)、垂 直弹力 大小G=mg 弹簧:F=kx 根据力的平衡;……. f=μN 备注重心确定例:拉力、压力、支 持力 大小、方向均可以突变 一般μ〈1,与接触面 材料、粗糙程度有关 知识点2 受力分析 1.概念 把指定物体(或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______________的示意图的过程. 2.顺序 先分析,再分析,最后分析_____________.3.步骤 【注意】 1.首先应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隔离出来。

v v 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的力。 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 4.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施加的力;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如:重 力、弹力、摩擦力),不分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下滑力、动力、阻力等) 5.分析物体受力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做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判断该 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组内研学】 1.分析下列物体的受力 (1)沿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 (2)沿竖直墙面下滑的物体 (3)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的物体 (4)沿光滑斜面上滑的物体 (5)随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的物体 (1) (2) (3) (6)随电梯匀速上升的人 (4) (5) (6) 2.分析光滑球的受力 3.分析下列图中两物体的受力 M 、m 均静止,两悬线均竖直 F v A B A 静止 α A B C A 、B 一起匀速向右运动

初二物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练习题及答案

基础知识训练 1.当我们观察到物体发生了或发生改变,就知道物体受到了力.(题型一) 2.蜜蜂在空中飞行时要不断扇动翅膀才不会落下.从力的角度分析,不断扇动翅膀是因为。(题型一) 3.如图8-16所示,开门时,用手推在A处比推在B处更容易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题型二) 4.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所含的物理道理是__________.(题型一) 5.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是由于对施力的结果;脚感到疼是对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题型一) 6.如图8-17所示,三物体分别受到F1、F2、F3的作用.则根据图示,F1、F2、F3从小到大的排列的顺序应为_________.(题型三) 7.下列哪个例子不能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 (题型一)A.射箭运动员箭上弦后将弓拉开 B.一石子在空中加速下落 C.茶杯放在桌上也能使桌子发生形变 D.陨石落地,将地面砸开一个大坑 8.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 是( ) (题型一)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 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 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 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 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题型一) A.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并不吸引带电体 B.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有些物体受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 C.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D.如果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10.作图:(题型三) (1)质量为3 kg的物体放在斜面上,画出物体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2)重80 N的球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绳的拉力是100N.画出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图示. (3)用100 N的力沿斜面向上拉重200 N的物体.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拉力的图示. 综合提高训练 1.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飞船在太空中成功地完成了数百个运行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现变轨、姿态确定的(即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应用了物理学中________的原理.(题型一) 2.下列一些例子都是力作用所产生的效果,请你将产生相同效果的例子的序号归纳在一起,并说出共同点。

必修一第三章力的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力的相互作用 第1讲 力 重力和弹力 摩擦力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力是相互的 (2) 力是矢量(什么叫矢量——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4)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5) 力的分类:根据产生力的原因即根据力的性质命名有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即效果力如拉力、压力、向心力、回复力等。(提问:效果相同,性质一定相同吗?性质相同效果一定相同吗?大小方向相同的两个力效果一定相同吗?) (6) 力的效果:1、加速度或改变运动状态 2、形变 (7) 力的拓展:1、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产生加速度 3、牛顿第二定律 4、牛顿第三定律 二、常见的三种力 1重力 (1) 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 方向:竖直向下或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3) 大小:G=mg ,可用弹簧秤测量 两极 引力 = 重力 (向心力为零) 赤道 引力 = 重力 + 向心力 (方向相同) 由两极到赤道重力加速度减小,由地面到高空重力加速度减小 (4) 作用点:重力作用点是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测量方法:均匀规则几何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 心,薄片物体重心用悬挂法;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2、弹力 (1)产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并使之发生形变的另一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2)产生条件:两物体接触;有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具体情况有:轻绳的弹力方向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支持力或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撑或被压的物体;弹簧弹力方向与弹簧形变方向相反。 (4)大小:弹簧弹力大小F=kx (其它弹力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 1、 K 是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 2、 X 是相对于原长的形变量 3、 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5) 作用点:接触面或重心 3、摩擦力 (1)产生:相互接触的粗糙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有正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摩擦力种类: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1)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 (2)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3)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一定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反、可能相同、还可能成其它任意夹角) (4)方向的判定:由静摩擦力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来判定;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来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由动力学规律来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 (5) 作用点 滑动摩擦力 (1)产生: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2)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3)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一定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也可能成其它任意夹角) (4)大小:f=μN (μ是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 V = 2 V = 3 f = μm g f = μ(mg +ma) f = μm g cos 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