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类型及原因、对策

浅析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类型及原因、对策

浅析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类型及原因、对策

发表时间:2019-11-25T09:41:00.3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作者:谭伟[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矛盾纠纷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正确认识和分析新时代下农村矛盾纠纷的类型、特点、成因,及时有效地进行防范和化解,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乡风文明,实现农村社会的治理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共重庆市云阳县委党校重庆 4045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矛盾纠纷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正确认识和分析新时代下农村矛盾纠纷的类型、特点、成因,及时有效地进行防范和化解,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乡风文明,实现农村社会的治理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对策;社会;矛盾纠纷 1.主要纠纷类型及特点 1.1家庭矛盾纠纷。家庭成员间的婚姻、抚养、赡养等引发的纠纷仍然比较突出。一是离婚纠纷。婚前双方缺乏了解、婚后没有感情基础而导致离婚的现象较多;婚后两地分居、感情破裂的离婚也越来越多。二是赡养纠纷。因子女争夺财产、赡养费用标准而不履行义务,老人状告子女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抚养纠纷。婚姻存续期间,因各种原因拒不抚养孩子引发的矛盾不少;离婚后,因孩子抚养费不按时

支付的现象时有发生。家庭矛盾纠纷,给夫妻关系和睦、老人的赡养、孩子的抚养问题带来许多消极因素,家庭的伦理道德遭到破坏,导致家庭暴力,虐待妇女、儿童、老人等现象屡有发生。

1.2邻里土地纠纷。主要是宅基地、土地承包、林权等引发的纠纷。一是宅基地纠纷。土地复垦后,极少数群众在原有宅基地建设附属用房;某些村民在异地搬迁中“建新不拆旧”,形成事实上的“多占抢占”;一些干部对宅基地房屋占用耕地建设,在已有宅基地上超标准建设视而不见;部分村民自主翻建或乱建,侵犯他人的宅基地使用权或集体土地所有权。二是土地使用纠纷。在土地流转(含转包、退包、反包)、继承或征用等环节,因涉及利益群体多,矛盾纠纷多样化比较显著。

1.3诉求型矛盾纠纷。主要突有发事件、工程建设用地、政策执行等引发的纠纷。一是突发事件纠纷。在人身损害赔偿、道路交通事故赔偿发生后,因赔偿标准、赔偿进度导致矛盾激化屡见不鲜。二是工程建设纠纷。因建设路线走向,青苗补偿、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等问题引发的矛盾明显增多。三是政策执行纠纷。因低保评定、退耕还林、计划生育、移民搬迁、精准扶贫等政策执行过程中有时代特征,执行过程有瑕疵,群众不懂政策,漫天要价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前农村矛盾主要特点:矛盾纠纷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群众诉求多样化,形成原因复杂化,调解过程难度大。

2.成因

2.1少数群众个人利益至上。一是私利太重。少数群众个人利益看得太重,眼里只有个人,没有他人、集体;是非不分,不知廉耻,凡是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其他的都是错的。二是不懂规矩。法律、道德意识缺乏,不依照程序反映问题和困难,片面强调自身利益,稍不满意,就大吵大闹,恐吓政府、威胁当事人。

2.2少数干部工作作风不实。一是工作作风不实。不能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诉求,及时疏导化解不矛盾。二是工作能力较差。一些干部不爱学习,不爱深入基层调研,不能够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办事敷衍塞责,推诿拖拉,解决矛盾不到位。

2.3村级组织建设相对薄弱。一是党员作用不充分。部分党员在执行上级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经济等方面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我县农村基层干部参加政策理论学习少,对法律知识掌握得不多。二是村组干部素质低。法纪意识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处理问题时主观随意性大,不同形式激化了矛盾纠纷。

2.4宣传解释工作有差距。一是宣传覆盖面有限。主要是依靠院坝会、进村入户宣传对在家农户宣传。对外出农户宣传有不到位的现象发生。二是宣传方法不到位。工作人员工作方式简单,习惯于开会、发文件来推动宣传工作,主动工作少、工作落实不到位、不积极。

3.对策

3.1加强政策宣传,有效扩大群众的知情权。一是加强普法宣传。要采取各种宣传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将与农民生活、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给农民,教会农民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强道德教育。要大力加强农民对党的认识,让他们知党恩、跟党走;要强化农民群众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公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促使农民孝敬父母、尊师重教、邻里团结;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要定期规范公开村务、财务、党务,完善监督制度,让农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

3.2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一是强化班子建设。要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二是持续转变作风。农村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三是坚持为民办实事。针对家庭矛盾纠纷、邻里土地纠纷、利益诉求纠纷等矛盾,建立台账,逐个分析,合理解决,将决大多数矛盾化解在一线,化解在基层。

3.3强化信访调解工作,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健全信访工作网络。要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网络,重心下移基层一线,畅通群众信访渠道。二是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积案、疑难信访案件要实行领导包案制度,确保信访积案有效减少,越级上级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确保群众看得其病;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济机制,确保群众大灾面前能生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群众基本生活能达标;开展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确保群众得到司法救济;让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