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利计算公式

水利计算公式

水利计算公式
水利计算公式

1.河床稳定计算及河相分析

1.1.河床稳定计算

河床稳定指标可采用横向稳定指标、纵向稳定指标及综合稳定指标3种形式分析,以确定河道特性。

1.1.1.河道横向稳定分析

河道横向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

?b=Q0.5 J0.2B

式中:

?b横向稳定系数;

Q造床流量,m3/s;

J河床比降;

B相当于造床流量的平摊河宽,m。

1.1.

2.河道纵向稳定分析

水流对河床泥沙的拖曳力与床面泥沙抵抗运动的摩阻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河床的纵向稳定性。根据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治河及泥沙工程》中河道纵向稳定系数采用爱因斯坦水流强度函数按下式计算:

??=

d

式中:

??纵向稳定系数;

D床沙平均粒径,mm;

J河床纵比降;

H河流平摊水深,m。

1.1.3. 综合稳定指标

综合稳定指标是综合考虑河床的纵、横向稳定性。建议采用的公式为

h 2

b *)(φφφ=

1.2. 河床演变分析与河相关系

调查工程区河道历史主流及河道变迁,分析工程区河道形态。共分为蜿蜒型河道、游荡型河道两种形式。

蜿蜒型河段一般凹岸崩退,凸岸淤长,凹岸深槽和过渡段浅滩在年内发生互相交替的冲淤变化。

游荡型河道的河岸及河床抗冲性较差,从长距离来看河道往往呈藕节状,其中窄段水流归顺,有控制河势的作用,宽段则河床宽浅,洲滩密布,汊道交织,水流散乱,主流迁徙不定。河道的平面状态可用“宽、浅、散、乱”四个字概括。

在水流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河床,其形态有一定的规律,大量资料表明,表征河床形态的水深、河宽、比降等,与来水来沙条件及河床地质条件之间,有一定函数关系,这种关系便称为河相关系。

根据俄罗斯国立水文所提出公式,河道横断面河相关系公式为:

H

B

=

ξ 式中:

ξ河相相关系数;

B 造床流量下的水面宽(m ); H 造床流量下的平均水深(m );

(蜿蜒型河道ζ约为2~4,较为顺直的过渡性河段约为8~12,游荡型河道ζ约为20~30)

2. 护岸结构设计

2.1. 护岸顶高程确定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以下简称《堤防规范》)要求,堤顶高程为设计洪水位加超高值确定。堤顶超高按下式计算:

Y =R +e +A

式中:

Y 堤顶超高(m); R 设计波浪爬高(m); e 设计风壅水面高度(m); A 安全加高(m)。

a)当斜坡坡率 1.5~5.0/0.025m H L -

=、

≥时,设计波浪爬高R 可按下式计算:

P R m =cotα

式中:

R p ——为累积频率为P 的波浪爬高(m);

K ?

——为斜坡的糙率及渗透性系数, 1.0m ≤

时,砌石护面取1.0; K v ——为经验系数,可根据风速V (m/s )、堤前水深d(m)、重力加速度g(m/s 2)组成的

无维量

/V 确定;

K p ——为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对不允许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率取2%; m ——斜坡坡率;

_

H ——堤前波浪的平均波高(m);

L ——堤前波浪的平均波长(m ); a ——斜坡坡脚。

有关风浪的要素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计算; b)设计风雍增水高度e 按下式计算:

2e=cos 2gd KV F

β

式中:

e ——计算点的风壅水面高度(m); K ——综合摩阻系数,取K=3.6×10-6; V ——设计风速,按计算波浪的风速确定;

F——由计算点逆风向量到对岸的距离(m);

D——水域的平均水深(m);

β——风向与垂直于堤轴线的法线的夹角(°)。

c)安全加高的选取

安全加高A查《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表3.2.1,5级堤防按不允许越浪考虑安全加高为0.5m。

2.2.护坡厚度的确定

C20混凝土护面的防护厚度采用下面公式计算:

t=ηH√r

r b?r ×

L Bm

式中:

t——混凝土护面厚度(m)

η——系数,对开缝混凝土板可取0. 075,(现浇混凝土板每10m设一道伸缩缝);对上部为开缝板、下部为闭缝板可取0.10。

H——计算波浪高(m),取H1%。查表并计算得H1%=0.25m;

r b——混凝土板的重度(kN/m3),取24kN/m3;

r——水的重度,取10kN/m3;

L——波长(m),L平均=3.46m;

B——沿斜坡方向的护面板长度(m);

m——斜坡坡率,m=2.0。

经计算,t=0.12m。

工程区治理河段护岸考虑了磨损年限、冻融循环、抗腐蚀耐久性等综合因素,并参考当地已建护岸工程经验,采用C20砼预制铰接式生态护坡厚度采用0.12m。

2.3.坡脚确定

通过计算局部冲刷深度来确定具体的防冲护砌范围,除河床基岩出露的河段外,其它河段护岸的护脚局部冲刷深度计算采用《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中平顺护岸冲刷深度计算公式,按设计洪水位进行局部冲刷深度计算。

2.3.1. 冲刷深度

???

?????-???? ???=1n

C

CP

s U U H h 0

式中:

h s ——局部冲刷深度(m ); H 0——冲刷处的水深(m ); U cp ——近岸垂线平均流速(m/s );

U c ——泥沙的启动流速(m/s );粘性与沙质河床采用张瑞瑾公式计算,卵石河床采用长江科学院公式计算;

n ——与防护岸坡在平面上的形状有关,本次取n=1/4。 张瑞瑾公式:

U c =(H 0d 50)0.14√17.6

r s ?r r d 50+0.00000060510+H 0

d 50

0.72 长江科学院公式: 长江科学院的起动公式计算

U c =1.08√gd 50r s ?r r (H 0d 50

)17

?

式中:

d 50——河床的中值粒径(m ); H 0——行进水流水深(m );

r s ,r ——分别为泥沙与水的重度(KN/m 3),g 为重力加速度( m/s 2), U cp ——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U cp =U

1+η

式中:

U ——行近流速(m/s );

η——水流流速分配不均匀系数,根据水流流向与岸坡交角α角查表。 表 水流流速不均匀系数表

根据设计洪水与护岸的关系、洪峰流速及河床质等因素,选用张瑞瑾公式最终确定各段护岸

的冲刷深度

2.3.2. 基础埋深确定

根据规定,防洪墙基础砌置深度,应根据地基土质和冲刷计算确定,要求在冲刷线以下0.5~1.0m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还应满足冻结深度的要求。结合工程区抗冲刷及抗冻、地基情况要求及河道河势变迁情况,考虑该河段无明显滩槽、河道渠槽化、主河槽摆动明显等特征,本次堤基冲刷深按深泓点作为地面高程,满足冲刷线以下计算深度。综合考虑,确定护岸堤基埋置深度按以下要求确定: a.满足冲刷要求

根据冲刷计算,工程段冲刷深度为1.00~1.91m ,结合河道断面演变情况分析及平顺段冲刷深度计算结果,综合确定工程区堤基平顺段埋置于深泓点以下2.0m ,斜冲段埋置于深泓点以下2.5m 。

b.满足冻土深度的要求本工程区最大冻土深度0.9m ,地基最低埋置深度2.0m ,根据冲刷深度要求,本段堤防埋置深度满足冻土要求。

c.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基础在满足以上两点的前提下,还需要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根据该段堤防沿线基础地质情况,多半工程基础坐落与基岩上,只有少部分堤防工程基础落于粉质壤土和砂砾石上,需对基础进行适当放大处理,满足承载力要求。

综上所述,本次设计项目区确定工程区堤基平顺段埋置于深泓点以下2.0m ,斜冲段埋置于深泓点以下2.5m 。由于工程区部分区域基岩层相对较高,位于冲刷深度以上,因此将该区段堤防基础底部坐落于基岩强弱分划线以下0.5m ,其余区段基础埋深按照冲刷深度计算成果控制。

2.3.3. 护坡护脚计算

堤防斜坡段迎水面采用大块型铰接护坡砖防护,底部基础为格宾石笼;格宾石笼堤脚外设抛石护脚。在水流作用下,护脚块石保持稳定的抗冲粒径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附录D.3.4公式计算。

γ

γ

γ-=

s

g C V d 22

2

36

d W s γπ

=

式中:

d —折算粒径(m ); W —石块重量(kN );

V —水流流速,取最大流速为4.0m/s ; g —重力加速度(9.81m/s 2);

C —石块运动的稳定系数;水平底坡C=1.2;

γs —石块的容重,取26.5kN/m 3; γ—水的容重,取10kN/m 3。

经计算,d =0.15m ,工程拟采用粒径不小于0.2m 的石块作为护脚抛石。

2.4. 挡墙稳定计算

挡墙的抗滑和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CB50286-2013)附录F 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当地基为基岩时,挡墙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和抗倾稳定安全系数按表5.4-2选取,基底最大应力小于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R 】。

2.4.1.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K c =

f ?∑W

∑P

式中:

K c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ΣW ——作用于墙体上的全部垂直力的总和(kN ); ΣP ——作用于墙体上的全部水平力的总和(kN ); f ——底板与堤基之间的摩擦系数。

2.4.2.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K 0=

f ?∑M V

∑M H

式中:

K 0——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M v ——抗倾覆力矩(kN.w ); M H ——倾覆力矩(kN.m )。

2.4.

3. 挡土墙地基应力验算

σmin max =

∑G A

±∑M

∑W 式中:

σmax.min ——基底的最大和最小压应力(kPa ); ΣG ——垂直荷载(KN ); A ——底板面积(m 2);

ΣM ——荷载对底板形心轴的力矩(kN.m ); ΣW ——底板的截面系数(m 3)。

2.5. 护坡的稳定计算

护坡的稳定计算包括整体稳定和边坡内部稳定计算两种情况。

2.5.1. 整体稳定计算

由于蒲河河床基岩出露较高,基础脚槽均布置在岸坡基岩的弱风化层上限,不会发生沿护坡底面的滑动。护岸及岸坡基础土的滑动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附录F 公式F.0.3-1瑞典圆弧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K =

∑{[(W ±V )cosθ?ubsecθ?Qsinθ]tanφ+c?b secθ}

∑[(W ±V )sinθ+M c /R ]

式中:

W ——土条重量(kN );

Q 、V ——水平和垂直地震惯性力(kN );

u——作用于土条底面的空隙压力(kN/m2);

θ——条块重力线与通过此条块地面中点的半径之间的夹角(°);

b——土条宽度(m);

c'、Φ'——土条底面有效凝聚力(kN/m2)和有效内摩擦角(°);

M c——水平地震惯性力对圆心的力矩(kN.m)。

R——圆弧半径(m);

用理正岩土计算系列软件中边坡稳定计算程序对迎水面边坡的抗滑稳定进行计算,K=1.825>1.25满足规范要求,护坡稳定。

2.5.2.边坡内部稳定计算

一般不稳定破坏发生在枯水期,护坡体和岸坡是两种不同抗剪强度的材料,水位较低时,往往沿抗剪强度较低的接触面向下滑动,计算时假定滑动面经过坡前水位和坡岸滑动裂面的交点,全滑动面为abc折线,折点b以上的护坡体产生滑动力,依靠下部护坡体的内部摩擦阻力平衡。计算如下:维持极限平衡所需的护坡体内部摩擦系数f2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Af22?Bf2+C=0

A=1

(21)

1

2

B=m2W2

W1

√1+m1221

1

2

+

(1221)

1

2 C=

W2

W1

√1+m1212

1

2

式中:

m1——折点b以上护坡内坡的坡率,取1.5;

m2——折点b以下护坡内坡的坡率,取2.0;

n=f l/f2;

f l——护坡和基土之间的摩擦系数取0.65 ;

f2——维持极限平衡所需的护坡体内部摩擦系数;

W1,W2——护坡体质量。

护坡稳定安全系数按下式计算:

K=tgφ/f2

式中:

φ——护坡体内摩擦角,取45°。

当m=1.5时,经试算得f2=0.6,则斜坡式护岸稳定安全系数K=1.66 > 1.20,满足规范要求,当m<1.5时,经试算,则坡式护岸稳定安全系数K<1.2不满足规范要求,因此护岸坡比不陡于1.5满足设计要求。

图5.4-8 固滨笼挡土墙受力简图

经分析,在建成未运行条件下,挡土墙处于最不利状况,据此分析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抗倾稳定及地基承载力。计算成果见下表。

表5.4-3 挡墙稳定计算成果(完建情况)

从上表可知,挡墙抗滑和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规定值,满足设计要求。由地质提供资料,粉砂岩承载力标准值1.0~1.21Mpa,满足设计要求。

3.闸坝

3.1.抗滑稳定计算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抗滑稳定计算公式如下:

K c=f?∑W ∑P

式中:

k c ——沿闸室基底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f ——闸室基底面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f=0.52; ΣG ——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竖向荷载(kN ); ΣH ——作用在闸室上全部水平向荷载(kN )。

3.2. 闸室基底应力计算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闸室基底应力计算公式如下:

P min max

=

∑G A

±∑M

∑W 式中:

P max ——闸室基底应力的最大值或最小值(kPa ); ΣG ——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竖向荷载(kN );

ΣM ——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竖向和水平向荷载对于基础底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力矩(kN.m );

A ——闸室基底面的面积(m 2);

W ——闸室基底面对于该底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截面矩(m 3)。

各闸坝在各工况下抗滑稳定均满足规范要求,坝基应力小于地基承载力,应力不均匀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4. 橡胶坝

4.1. 泄洪流量

依据《橡胶坝设计规范》附录A 橡胶坝泄洪能力计算,

3/2

0Q εσ=

式中:

Q —过坝流量,m 3/s ;

B —溢流断面的平均宽度,m ;

0h —计入行进流速水头的宽堰顶水头,m ;

m —流量系数;

σ—淹没系数,可取宽顶堰的实验数据,取σ=1;

ε—堰流侧收缩系数,与边界条件无关,取ε=1。

按照规范规定,坝袋冲胀时,可视为曲线型实用堰,流量系数m =0.36~0.45。

4.2. 坝下游河道水深计算

坝下游河道水深按下式推算:

Q =1n

AR 23√J

式中:

Q ——坝泄流能力,m 3/s ;

n ——河槽糙率系数,选用n=0.035; A ——河槽过水断面面积A ; R ——水力半径; J ——河道洪水比降。

4.3. 底流消能计算

底流消能采用矩形断面等宽消力池,采用SL 265-2001《水闸设计规范》和《水工计算手册》中有关底流消能的公式进行计算。

4.3.1. 消力池深度计算

???

?

?

?-+

=

123

c

2'

'h g g 81 αc c

h h

022

03=+-2

2c

g q h ?

αT h c 2''c 2

2'2

2h g 2q g 2q α?α-=?s h Z

式中:

d —消力池深度(m );

σ0—水跃淹没系数,可采用1.05~1.10; hc″—跃后水深(m ); hc —收缩水深(m );

Z h h d s c ?--='

''0σ

α—水流动能校正系数,可采用1.0~1.05; q —消力池单宽流量(m 2/s )

T0—由消力池底板顶面算起的总势能(m ); △Z —出池落差(m ); hs'—出池河床水深(m )。

4.3.2. 消力池长度计算

j

L β+=s sj L L

)(.'

'c c j h h L -=96

式中:

L sj —消力池长度(m );

Ls —消力池斜坡段水平投影长度(m ); β—水跃长度校正系数,可采用0.7~0.8; L j —水跃长度(m )。

4.3.3. 海漫长度计算

H

q k L s s p ?=

式中:

Lp —海漫长度,m ;

qs —消力池末端单宽流量,m 3/(s.m ); ks —海漫长度计算系数,取ks=12; △H —闸孔泄水时上下游水位差,(m )。

消能计算采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发的远胜水工软件进行计算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量计算: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3、确定路由的走向;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1.5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1.5m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价格×10% 9、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二、设备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最远+最近)/2×点数×1.1/305 说明: 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 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路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1.1中的0.1为富裕量,即10%。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还有一点请注意网线的数量一般为300米左右,不到305米,如果这个工程线缆数量比较大的时候,这个也有考虑。比如穿线设备端预留的线缆长度,也要综合考虑,这个也会根据您的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

公路工程测量方法总结

公路工程测量方法总结 一、常用计算公式和常用命令 1、已知A(X1,Y1)、B(X2,Y2)、C(X3,Y3)三点,求圆心O点坐标(X,Y)。 Y= ((X32+ Y32- X22- Y22)/(2X3-2X2) -(X22+ Y22- X12- Y12)/(2X2-2X1))/((Y1- Y2)/(X2-X1)-(Y2- Y3)/(X3-X2)) X=(X22+ Y22-2Y2Y- X12- Y12+2Y1Y)/(2X2-2X1) 结论:(X1-X) 2 +(Y1-Y) 2=(X2-X) 2 +(Y2- Y) 2=(X3-X) 2 +(Y3- Y) 2 2、三角形面积计算: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A、B、C,求三角形面积S。 D=(A+B+C)/2 S=√(D*(D-A)*(D-B)*(D-C))。 3、已知两条直线方位角和两条直线上任一点坐标,求交点坐标O(X,Y)。【直线MN,方 位角F、N点坐标(X1,Y1);直线HP:方位角E、H点坐标(X2,Y2)】。 交点O坐标:X=(X2*tan E- X1*tan F- Y2+Y1)/(tan E-tan F) Y= X*tan F- X1* tan F+ Y1 4、已知路基设计标高A、计算填土高程B、上次填土高程或原地面高程(基本为直线)C、 路基设计宽度L和边坡坡度为i,标高B到标高C的填土面积S。 S=((2A-B-C)*i+L)*(B-C) 5、缓和曲线坐标计算公式:【R为圆曲线半径(右偏为正,反之为负)、L为缓和曲线总长、 Z为起算切线方位角(即ZH或HZ点所在直线上的方位角)、D为起算点桩号、(X1,Y1)为ZH或HZ点坐标】 A=K-D W=A-A5/(40R2L2) (数学坐标X) E=A3/(6RL)-A7/(336R3L3) (数学坐标Y) X= X1+W cos Z-E sin Z Y= Y1+W sin Z+E cos Z C=A-A5/(90R2L2) 【(C为弦长,A为计算点到起算点的缓曲线弧长,L为缓和曲线全长),由于A5/(90R2L2)此值为微量,可以把C约等于A,得A=C+C5/(90R2L2) 】 F"FWJ"=Z+90*A2/(RLπ)为偏角(计算点的切线方位角)(F"FWJ":在CASIOfx-4800 计算器中将F值赋给FWJ并显示出来,在CASIOfx-4850计算器中将F值赋给FWJ并 显示出来为:"FWJ":F)。 6、圆曲线坐标计算公式:【R为圆曲线半径(右偏为正,反之为负)、Z为起算方位角、D 为起算点桩号、(X1,Y1)为ZY或YZ点坐标】 L=K-D【(计算点到起算点的弧长,D为起点桩号),弧长另一计算公式:L=Raπ/180 】

土建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全

土建全套工程量计箅 砌筑砂浆采用你说M强度等级,抹灰砂浆设计都是直接注明采用**:**:**,比如1:1:6在混合砂浆。就不拿你说在M20说事了,这么高在强度等级在砌筑砂浆人还没有用过,比如就水泥砂浆1:3,1斤水泥三斤砂,一方约2.25吨,面积乘以厚度就得到了,根据比例一算就可以了。 计算砂浆的体积,比如你这里是2CM厚,4038.34平方,那么体积就是: 4038.34*2/100=80.8立方米。 那么需要砂的数量就是80.8立方米。 如果按重量算,就是80.8*1.4=113吨。 水泥是用来填充砂子的空隙的,不必计算体积。20M砂浆中,水泥:砂=1:5 可以算的。 1M3砌体砂浆的净用量(标准砖)=1-0.24x0.115x0.053x标准砖的净用量 1M3标准砖的净用量=1/[砌体厚X(标准砖长+灰缝厚)X(标准砖厚+灰缝厚)]x2x 砌体厚度的砖数。 砌体厚半砖取0.11M 一砖取0.24M 一砖半取0.365M。 砌体厚度的砖数半砖取0.5 一砖取1 一砖半取1.5。 灰缝厚度一般取0.01M。 砂浆有水灰比,可以根据这个比例算出沙子和水泥的用量,再根据工程量计算出要使用多少砂浆即可。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plus mn;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补充技术细则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补充技术细则 一、基本要求 1、水资源总量可利用量分为地表水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利用量(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 。水资源总量可利用量为扣除重复水量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与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本补充细则仅针对地表水可利用量,本文所提到的可利用量一般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涉及到水资源总量可利用量及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将单独注明。 2、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和其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供河道外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资源的角度分析可能被消耗利用的水资源量。 3、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反映宏观概念的数,是反映可能被消耗利用的最大极限值,在定性分析方面要进行全面和综合的分析,以求定性准确;在定量计算方面不宜过于繁杂,力求计算的内容简单明了,计算方法简捷可操作性强。 4、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以流域和水系为单元分析计算,以保持成果的独立性、完整性。对于大江大河干流可按重要控制站点,分为若干区间段;控制站以下的三角洲地区和下游平原区,应单独进行分析。各流域可根据资料条件和具体情况,确定计算的河流水系或区间,并选择控制节点,然后计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对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还要对干流重要控制节点和主要二级支流进行可利用量计算。大江大河又可分为上中游、下游,干、支流,并按照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流、后干流依次逐级进行计算。上游、支流汇入下游、干流的水量应扣除上游、支流计算出的可利用量,以避免重复计算。 全国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共分94个水系及区间,水系及区间划分详见附件2。 5.根据流域内的自然地理特点及水资源条件,划分相应的地表水可利用量计算的类型。全国地表水可利用量计算的类型可以划分为:大江大河、沿海独流入

工程测量计算公式总结

工程量计算 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 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⑴、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²(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³/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 -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 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 圆r-半径d-直径C =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 S =πr2×(a/360) 弓形l-弧长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R-外圆半径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椭圆D-长轴S=πDd/4 d-短轴 土建工程师应掌握的数据2010-03-27 11:05 12墙一个平方需要64块标准砖 18墙一个平方需要96块标准砖 24墙一个平方需要128块标准砖 37墙一个平方需为192块标准砖 49墙一个平方需为256块标准砖 计算公式:

弱电工程管线工程量计算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1.5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1.5m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价格×10% 9、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二设备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最远+最近)/2×点数×1.1/305 说明: 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路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1.1中的0.1为富裕量,即10%。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还有一点请注意网线的数量一般为300米左右,不到305米,如果这个工程线缆数量比较大的时候,这个也有考虑。比如穿线设备端预留的线缆长度,也要综合考虑,这个也会根据您的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工艺来判断。 2、模块的计算。为信息点的数量; 3、双口面板的数量:总点数/2; 4、48口配线架的计算。总点数/48,如果有子配线间应分别计算,即各自覆盖的信息点数/48,然后相加,4U; 5、线管理器的计算。48口配线架不需要线管理器(自带),主要是给交换机,如有子配线间应分别计算。1U; 6、机柜跳线(2m)。从配线架跳接到交换机的跳线+交换机之间的级联线。 7、工作站的跳线。总点数的数量; 8、RJ45头。(机柜跳线+工作站跳线)×2×1.1;

模板工程量计算公式[1]

一、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外,均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的面积,以m2计算。 2.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梁、板、墙的支模高度(即室外地坪至板底或板面至板底之间的高度)以3.6m以内为准,超过3. 6m以上部分,另按超过部分计算增加支撑工程量。 3.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单孔面积在0.3m2以内的孔洞,不予扣除,洞侧壁模板亦不增加;单孔面积在0.3 m2以外时,应予扣除,洞侧壁模板面积并入墙、板模板工程量之内计算。 4.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分别按梁、板、柱、墙有关规定计算,附墙柱,并入墙内工程量计算。 5.杯形基础杯口高度大于杯口大边长度的,套高杯基础定额项目。 6.柱与梁、柱与墙、梁与梁等连接的重叠部分以及伸入墙内的梁头、板头部分,均不计算模板面积。 7.构造柱外露面均应按图示外露部分计算模板面积。构造柱与墙接触面不计算模板面积。 8.现浇钢筋混凝土悬挑板(雨篷、阳台)按图示外挑部分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挑出墙外的牛腿梁及板边模板不另计算。 9.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以图示露明面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小于500mm 楼梯井所占面积。楼梯的踏步、踏步板平台梁等侧面模板,不另行计算。 10.混凝土台阶不包括梯带,按图示台阶尺寸的水平面积计算,台阶端头两侧不另计算模板面积。 11.现浇混凝土小型池槽按构件外围体积计算,池槽内、外侧及底部的模板不另行计算。 二、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混凝土实体体积以m3计算。2.小型池槽按外型体积以m3计算。 3.预制桩尖按虚体积(不扣除桩尖虚体积部分)计算 三、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构筑物工程的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区别现浇、预制和构件类别,分别按一和二的有关规定计算。 2.大型池槽等分别按基础、墙、板、梁、柱等有关规定计算并套相应定额项目。 3.液压滑升钢模板施工的烟囱、水塔塔身、贮仓等,均按砼体积以m3计算。预制倒圆锥形水塔罐壳模板按砼体积以m3计算。 4.预制倒圆锥形水塔罐壳组装、提升、就位,按不同容积以座计算。 四、混凝土模板项目工程量计算举例 1、如图所示,求100块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模板工程量。

水资源评价考试复习总结

1.水资源:可以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种水源应当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得以利用。广义:地球上一切具有直接利用或潜在利用价值的天然水。狭义: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社会直接利用,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保证,并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恢复的天然水。 2.水资源评价:是指对于水资源的源头、数量范围及其可依赖程度、水的质量等方面的确定,并在其基础上评估水资源利用和控制的可能性。 3.水资源评价分区:是在一个时期内相对固定并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分区模式,以利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各项水利规划都采用统一的基本资料,也有利于不同时期规划成果的参照与比较。 4.大气水:以水汽、水滴和冰晶形式存在于大气中的水。大气水是降水的来源。每天全球有12%的大气水降落到陆地或海面上。其全球大气水平均更新时间为8.1天。 5.干旱指数为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比值,是反映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 6.地表水资源的概念:广义的地表水资源,是指存在于地球表面不同形态的水体总量,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沼泽水和海洋水等。狭义的地表水资源,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 7.还原计算的概念:通过一定的途径,将人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有明显影响以后的观测资料“还原”到其本来面目,即不受人类活动明显影响的状态,以保证样本的一致性。这种计算过程常称为还原计算。 8.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和其他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供河道外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9.允许开采量: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的条件下,不引起水质恶化和水位持续下降等不良后果时开采的浅层地下水量。 10.给水度:含水层的释水能力,表示单位面积的含水层,当潜水面下降一个单位长度时在重力作用下所能释放出的水量,数值上等于释出的水的体积与释水的饱和岩土总体积之比。 11.渗透系数: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它定义为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表示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难易程度。 12.导水系数:具有一定粘滞度的地下水在单位水力梯度作用下,通过单位宽度含水介质的流量。 13.水资源管理:为了保证特定区域内可以得到一定质和量的水资源,使之能够持久开发和永续使用,以最大限度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包括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 14.地下水资源:赋存于地壳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本身又具有不断更新、恢复能力的各种地下水量可称为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具有可恢复性、调蓄性和转化性等特点。 15.水均衡法:水均衡法实质上是用“水量守恒”原理分析计算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通用性方法。 16.水资源总量:某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段内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补给的有效数量总和,即扣除河川径流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部分。 17.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保证特定区域内可以得到一定质和量的水资源,使之能够持久开发和永续使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的要求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包括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 1.水资源的特性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量计算: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3、确定路由的走向;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

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价格×10% 9、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二、设备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最远+最近)/2×点数×305 说明: 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 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路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中的为富裕量,即10%。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工程量计算公式

一、工程量计算公式 一、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回填土厚度指室内外高差减去地面垫层、找平层、面层的总厚度。 四、运土方计算规则及公式: 运土是指把开挖后的多余土运至指定地点,或是在回填土不足时从指定地点取土回填。土方运输应按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距分别以立方米计算。 运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表示余土外运,为负值时表示取土回填。 五、打、压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1、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体积,按设计桩长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计量单位:m3,体积计算公式如下: 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 2、送钢筋混凝土方桩(送桩):当设计要求把钢筋砼桩顶打入地面以下时,打桩机必须借助工具桩才能完成,这个借助工具桩(一般2~3m长,由硬木或金属制成)完成打桩的过程叫“送桩”。计算方法按定额规定以送桩长度即桩顶面至自然地坪另加米乘以横截面积以立方米计算,计量单位:m3,公式如下: V=桩截面积×(送桩长度+ 送桩长度——设计桩顶标高至自然地坪。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 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 一、综合布线系统 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 ?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 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有线电视系统 2.1 星型布线计算法: 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 水平部分电缆(通常为RG6),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度)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3) ?电缆需要总数=用户终端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最远、最近终端用户插座的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楼层分配箱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 主干电缆(通常为RG11/RG9),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电缆需要总数=楼层分配间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楼层分配箱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卫星或有线电视中心机房(或延续放大器)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有线电视中心机房的水平距离。 2.2 分支器串接布线计算法: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 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 )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 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 (A+4 ) X ( B+4 ) =S 底+2L 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 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 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 1 )、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 、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 、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X挖土深度。 (2) --------------------------------------------------------------------------------------------- 、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 (A+2C+X H) HXL。式中:V --------------------------------------------------------- 基槽土方量;A ----------- 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 扣除。 基坑体积;A—基坑开挖:V=1/6H[A X B+a X b+(A+a) x(B+b)+a xb]。式中:V 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 ×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 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

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 ×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有线电视系统2.1 星型布线计算法: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水平部分电缆(通常为RG6),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3)电缆需要总数=用户终端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最远、最近终端用户插座的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楼层分配箱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主干电缆(通常为RG11/RG9),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

各种流量计计算公式

V锥流量计计算公式为: 其中: K为仪表系数; Y为测量介质压缩系数;对于瓦斯气Y=0.998; ΔP为差压,单位pa; ρ为介质工况密度,单位kg/m3。取0.96335 涡街流量计计算公式:

一、孔板流量计 1.1 工作原理 流体流经管道内的孔板,流速将在孔板处形成局部收缩因而流速增加,静压力降低,于是在孔板上、下游两侧产生静压力差。流体流量愈大,产生的压差愈大,通过压差来衡量流量的大小。它是以流动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和伯努利方程(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在已知有关参数的条件下,根据流动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方程可以推导出差压与流量之间的关系而求得流量。其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ε——被测介质可膨胀性系数,对于液体ε=1;对气体等可压缩流体ε<1(0.99192)Q工——流体的体积流量(单位:m3/min) d ——孔径(单位:m ) △P——差压(单位:Pa) ρ1——工作状况下,节流件(前)上游处流体的密度,[㎏/m3]; C ——流出系数 β——直径比 1.2 安装 孔板流量计的安装要求:对直管段的要求一般是前10D后5D,因此在安装孔板流量计时一定要满足这个直管段距离要求,否则测量的流量误差大。

1.3 测量误差分析 1.3.1 基本误差 孔板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煤气的侵蚀而产生变形,从而引起流量系数增大而产生测量误差;而且流量计工作时间越长,流体对节流件的冲刷越严重,也会引起流量系数增大而产生测量误差。 1.3.2 附件误差 孔板节流装置安装于现场严酷的工作场所,在长期运行后,无论管道或节流装置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堵塞、结垢、磨损、腐蚀等等。检测件是依靠结构形状及尺寸保持信号的准确度,因此任何几何形状及尺寸的变化都会带来附加误差。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条形基础砼垫层计算公式 外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内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2、整板基础、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 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 3、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 混凝土柱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⑴、构造柱工程量计算 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H×(A×B+0.03×b×n) 式中:H——构造柱高度A、B——构造柱截面长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差1/2宽度n——马牙差边数⑶、框架柱 ①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 其中柱高: a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b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c 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d预制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依附于柱的牛腿,并入相应柱身体积计算。 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规则 1、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2、梁长的取法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如图5 3、地圈梁工程量 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3、基础梁的体积 计算方法: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 钢筋混凝土板的工程量计算 1、一般现浇板计算方法:现浇混凝土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

工程测量导线常用计算公式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日 目录 一、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二、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三、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四、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五、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 六、超高计算公式 七、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八、标准差计算公式 九、坐标中线测量与计算 十、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和坐标测量步骤 一、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x1:QD的X坐标 y1:QD的Y坐标 x2:ZD的X坐标 y2:ZD的Y坐标 S:QD~ZD的距离

α: QD ~ZD 的方位角 2. 计算公式: ()()212212y y x x S -+-= 1)当y 2- y 1>0,x 2- x 1>0时:1 21 2x x y y arctg --=α 2)当y 2- y 1<0,x 2- x 1>0时:1 21 2360x x y y arctg --+?=α 3)当x 2- x 1<0时:1 21 2180x x y y arctg --+?=α 二、 平曲 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α1:QD ~JD 的方位角 α2:JD ~ZD 的方位角 β:JD 处的偏角 2. 计算公式: β=α2-α1(负值为左偏、正值为右偏) 三、 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 A :方位角(ZH ~JD ) T :曲线的切线长,23 22402224R L L D tg R L R T s s s -+??? ? ??+= D :JD 偏角,左偏为-、右偏为+ 2. 计算公式: 直缓(直圆)点的国家坐标:X ′=U+Tcos(A+180°) Y ′=V+Tsin(A+180°) 缓直(圆直)点的国家坐标:X ″=U+Tcos(A+D) Y ″=V+Tsin(A+D) 四、 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P :所求点的桩号 B :所求边桩~中桩距离,左-、右+ M :左偏-1,右偏+1 C :J D 桩号 D :JD 偏角 L s :缓和曲线长 A :方位角(ZH ~JD ) 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