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策略

一、治疗策略

(一)对首发患者、复发患者、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策略

对于首发患者要①早发现、早治疗;②积极进行全病程治疗;③根据经济情况,尽可能选用疗效确切、症状作用谱较为广泛、不良反应轻、便于长期治疗的抗精神病药物;④积极进行家庭教育,争取家属重视、配合对患者的全程治疗;⑤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康复和职业训练。

1、急性期治疗

1.1、目标

①缓解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激越兴奋、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减退,争取最佳预后。②为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作准备。③预防自杀及防止危害社会的冲动行为的发生。④将药物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的程度。防止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综合征、抗胆碱能意识障碍等。

1.2、策略

治疗开始前需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神经系统及精神检查,同时进行各项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EKG等,测量体重。作治疗前评估,与治疗中进行复查比较,以便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①急性期患者临床症状鲜明,以阳性症状、激越冲动、认知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宜采取积极的强化性药物治疗,争取缓解症状,预防病情的不稳定性;②争取扩大基本痊愈患者的比例;③药物治疗建议可按治疗程序(见后)进行,疗程至少4~6周;④根据病情、家庭照料情况和医疗条件选择治疗场所,包括住院、门诊、社区和家庭病床治疗;当患者具有明显的危害社会安全和严重自杀、自伤行为时,通过监护人同意需紧急收住院积极治疗。⑤进行家庭教育和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急性期为家属或患者提供的帮助包括:向家属(或患者)介绍精神分裂症的疾病性质、症状表现及危害性、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及疗程、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

现的不良反应及如何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或治疗不良反应等,与家属协商治疗方案,得到家属(或患者)对治疗的知情同意。同时减少急性期对患者的刺激和应激,为保证患者及照料者的安全提出建议。争取家属和患者的配合,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增强药物疗效。在症状改善后,鼓励患者恢复正常的活动,以利达到预期治疗目标。

2、恢复期治疗(巩固期治疗)

2.1、目标

①防止已缓解的症状反复;或进一步提高控制症状。②促进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③控制和预防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和强迫症状。④预防自杀。⑤控制和预防长期用药带来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迟发性运动障碍、闭经、溢乳、体重增加、糖脂代谢异常、心肝肾功能损害等。

2.2、策略

①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以原有效药物、原有效剂量坚持继续巩固治疗;疗程至少3~6个月.

②治疗场所可继续住院结合试出院以适应社区生活;或出院门诊定期随访治疗;或社区治疗。③同时配合家庭教育和对患者的心理治疗。

恢复期向家属或患者提供的帮助包括:告知患者及家属坚持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如何识别及处理精神症状的反复,长期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何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治疗不良反应,减少对患者的应激和刺激,以促进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治疗的依从性,鼓励患者在工作或其他日常生活中发挥出尽可能的高的合理的水平,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3、维持期治疗

3.1、目标

①预防再一次疾病的发作或预防原已比较稳定的病情恶化;进一步缓解症状。②提高药物维持治疗的依从性。③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④帮助患者家属应对社会或躯体应激。

3.2、策略

①根据个体及所用药物情况,确定是否减少剂量,把握预防复发所需剂量;②疗效稳定,无特殊不良反应,尽可能不换用药物;③疗程视患者个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少于2~5年,治疗场所主要在门诊随访和社区随访治疗;④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治疗。

维持期向家属或患者提供的帮助包括:帮助患者认识疾病复发的先兆症状,以便及时处理;帮助患者认识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常见的不良反应,提高长期用药的依从性;在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过程中,帮助患者应对社会应激性事件;督促患者积极锻炼,增强体质,预防躯体疾病的发生及所带来的应激反应。

(二)对慢性患者的治疗

慢性患者病程多迁延、症状未能完全控制,常残留阳性症状及情感症状,包括抑郁及自杀。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受损可能是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中应达到:①进一步控制症状,提高疗效。可采用换药、加量、合并治疗方法。②加强随访,以便随时掌握病情变化,调整治疗。

③治疗场所可以在门诊、社区或医院的康复病房,或精神病康复基地。④进行家庭教育。

向慢性患者家属提供的帮助包括:向家属(或患者)介绍疾病的性质及可能的预后、坚持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如何减少或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强化患者家属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活动,促进患者回归社会,在社会生活中有望进一步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三)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是指按通用方法进行治疗而不能获得理想疗效的一群患者。包括:过去5年对三种药物剂量和疗程适当的抗精神病药物(三种中至少有两种化学结构是不同的);足疗程治疗反应不佳;或不能耐受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即使有充分的维持治疗或预防治疗,病情仍然复发或恶化的患者。形成难治的结果通常起因有四个方面:即患者因素、疾病本身的因素(如合并躯体情况、共患其他疾病、拒医拒药)、社会环境因素和医生因素。治疗策略:①重新审定诊断,进一步了解患者既往用药史,及掌握有关影响因素,着重考虑用药个体化,必要时监测药物血浆浓度;②重新制定治疗方案,更换合适的药物,足量足疗程治疗。药物治疗建议按治疗程序(见后)进行,疗程一般不少于2~5年。

二、药物治疗原则

1、一旦确定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即开始药物治疗。根据临床症状群的表现,可选择一种非典型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或奎硫平,也可选择典型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或舒必利,如经6~8周疗效不佳者,也可换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以单一用药为原则。急性发作病例,包括复化和病情恶化者,根据既往用药情况继续使用原有效药物,剂量低于有效剂量者,仍以单一治疗为主,可增加至治疗剂量继续观察;如果已达到治疗剂量仍无效者,酌情加量或考虑换用另一种化学结构的非典型或典型药物,仍以单一治疗为主。总之,治疗个体化,因人而异。

2、经上述治疗疗效仍不满意者,考虑两种药物合并治疗,以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药物联用比较合适;达到预期治疗目标后仍以单一用药为宜。

3、从小剂量起始逐渐加到有效推荐剂量,药物滴定速度视药物特性及患者特质而定,维持剂量可酌情减少,并需足疗程治疗。

4、积极认真定期评价疗效以调整治疗方案。认真观察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并作积极处理。

5、根据当今国外包括美国、欧洲、世界精神卫生协会(WPA)治疗规则系统的建议,一般推荐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作为一线药物选用。第一代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氯氮平作为二线药物使用。根据我国目前实际用药情况调查,典型药物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和舒必利在不少地区仍为治疗精神分裂症首选,可作为首选药

物选用。氯氮平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医生有一定的临床用药经验,但考虑氯氮平诱发不良反应(EPS除外)较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多见,特别是粒细胞缺乏症及致痉挛发作,建议谨慎使用。

抑郁障碍的治疗

一、抑郁障碍的治疗目标

1、提高抑郁障碍的显效率和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

2、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达到真正意义的治愈,而不仅是症状的消失。

3、预防复发

二、药物治疗原则

1、诊断要确切。

2、全面考虑患者症状特点、年龄、躯体状况、药物的耐受性、有无合并症,因人而异地个体化合理用药。

3、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4、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增至足量(有效药物上限)和足够长的疗程(>4~6周)。

5、如仍无效,可考虑换药,换用同类另一种药物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类药。应注意氟西汀需停药5周才能换用MAOIs,其他SSRIs需2周。MAOIs停用2周后才能换用SSRIs。

6、尽可能单一用药,应足量、足疗程治疗。当换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联合使用。一般不主张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

7、治疗前向患者及家人阐明药物性质、作用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策,争取他们的主动配合,能遵嘱按时按量服药。

8、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9、根据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应激因素在本病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治疗,可望取得更佳效果。

10、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11、根据国外抑郁障碍药物治疗规则,一般推荐SSRIs、SNRIs 、NaSSAs作为一线药物选用。

三、抗抑郁药物治疗策略

抑郁的全程治疗分为:急性治疗、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三期。单次发作的抑郁症,50%~85%会有第2次发作,因此常需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

1、急性期治疗

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痊愈。治疗严重抑郁症时,一般药物治疗2~4周开始起效,治疗有效率与时间呈线性关系,“症状改善的半减期”为10~20天。如果患者用药治疗6~8周无效,改用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能有效。

2、巩固期治疗

至少4~6个月,在此期间患者病情不稳,复燃风险较大。

3、维持期治疗

有关维持治疗的时间意见不一,WHO推荐仅发作一次(单次发作),症状轻,间歇期长(>5年)者,一般可不维持治疗。多数意见认为首次抑郁发作维持治疗为6~8个月;有两次以上的复发,特别是近5年有两次发作应维持治疗。Goodwin和Jamison建议对青少年发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病情严重、自杀风险大、并有遗传家庭史的患者,应考虑维持治疗。维持的时间尚未有充分研究,一般倾向至少2~3年,多次复发者主张长期维持治疗。有资料表明,以急性期治疗剂量作为维持治疗的剂量,能更有效防止复发。

四、对不同类型抑郁症的治疗建议

1、伴有明显激越的抑郁症的治疗

在治疗中可考虑选用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如SSRIs中的氟伏沙明、帕罗西汀,NaSSAs中的米氮平,SARIs中的曲唑酮,以及TCAs中的阿米替林、氯咪帕明等,也可选用SNRIs 中的文拉法辛。在治疗的早期,考虑抗抑郁药合并苯二氮卓类的劳拉西泮(1~4mg/d)或氯硝西泮(2~4mg./d)。当激越焦虑的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继续用抗郁剂治疗。

2、伴有强迫症状的抑郁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常使用TCAs中的氯咪帕明,以用SSRIs的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罗西汀和氟西汀。通常使用的剂量较大,如氟伏沙明可用至200~300mg/d,舍曲林150~250mg/d,氯咪帕明150~300mg/d。

3、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治疗

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可合并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或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奋乃静、舒必利等,剂量可根据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适当进行调整当精神病性症状消失后,继续治疗1~2月,若症状未再出现,可考虑减药,直至停药,减药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出现撤药综合症。

4、伴有躯体疾病的抑郁障碍的治疗

有效地控制躯体疾病,并积极地治疗抑郁。可选用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SSRIs或SNRrs 药物。如有肝肾功能障碍者,抗抑郁药的剂量不宜过大。若是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经治疗抑郁症状缓解,可考虑逐渐停用抗抑郁药。若是躯体疾病诱发的抑郁障碍,抑郁症状缓解后仍需继续治疗。

五、难治性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1、难治性抑郁症的概念

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较严谨的标准是:应符合ICD-10或/和CCMD-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并且用现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化学结构的抗抑郁药,经足够剂量(治疗量上限,必要时测血药浓度)、足够疗程治疗(6周以上),无效或收效甚微者。

难治性抑郁症约占抑郁症患者的10%~20%。难治性抑郁症是一较复杂的问题。处理颇为棘手,是目前精神病学面临的难题之一。在诊断难治性抑郁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诊断是否准确?②患者是否伴有精神病性症状?③患者是否得到适当治疗(剂量及疗程)?

④不良反应是否影响达到有效治疗剂量?⑤患者依从性是否好?⑥药物使用方式是否合适?⑦治疗结果是如何评价的?⑧是否存在影响疗效的躯体疾病及精神病性障碍?⑨是否存在其他干扰治疗的因素?

只有全面考虑以上这些问题后,才能对难治疗性抑郁症作出正确的诊断。

2、难治性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建议

(1)增加抗抑郁药的剂量

增加原用的抗抑郁药的剂量,至最大治疗剂量的上限。在加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过量中毒。

(2)抗抑郁药物合并增效剂

具体联用方案可为合用锂盐,锂盐的剂量不宜太大,通常在750~1000mg/d。一般在合用治疗后的7~14天见效,抑郁症状可获缓解。三环类抗抑郁药与甲状腺素联用:加服三碘甲状腺素(T3)25ug/d,1周后加至37.5~50ug/d.可在1~2周显效。疗程1~2月。不良反应小,但可能有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焦虑、面红。有效率约20%~50%。抗抑郁药与丁螺环酮(buspiron)联用:丁螺环酮的剂量逐渐增加至20~40mg/d,分3次口服。抗抑郁药与苯二氮卓类(BZD)

联用:可缓解焦虑,改善睡眠,有利于疾病康复。抗抑郁药与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联用:如维思通(1~2mg/d)、奥氮平(5~10mg/d)。主要用于精神病性的难治性抑郁。抗抑郁药与抗癫痫药联用:如卡马西平(0.2~0.6/d)、丙戊酸钠(0.4~0.8/d)。

(3)两种不同类型或不同药理机制的抗抑郁药的联用

① TCAs与SSRIs联用:如白天用SSRIs,晚上服多塞平,阿米替林。SSRIs和TCAs联用因药代学的相互作用,可引起TCAs血药浓度升高,可能会诱发中毒,联用时TCAs的剂量应适当减小。② TCAs和MAOI s联用:一般不主张将两药联用,因为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但有报道,两药联用对部分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有效,剂量都应比常用的剂量为小,加量的速度也应较慢,通常在三环类治疗无效的基础上加用MAOIs,同时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③ TCAs和安非他酮联用。④抗抑郁药合并电抽搐治疗,或采取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措施。

六、联合用药

一般不推荐两种以上抗抑郁药联用,但对难治性病例在足量、足疗程、同类型和不同类型抗抑郁药治疗无效或部分有效时才考虑联合用药,以增强疗效,弥补某些单药治疗的不足和减少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的方法详见难治性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建议。

七、药物过量中毒及处理

抑郁患者常有消极观厌世观念,有意或误服过量的抗抑郁药以致中毒时有发生,,抗抑郁药中以TCAs过量中毒危害最大,一次吞服2.5g即可致死,尤其老人和儿童。其他抗抑郁药危险相对较小。

1、临床表现

TCAs过量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心血管和外周抗胆碱能症状(阿托品中毒症状)、昏迷痉挛发作、心律失常,还可有兴奋、谵妄、躁动、高热、肠麻痹、瞳孔扩大、肌阵挛和强直,反射亢进、低血压、呼吸抑制、心跳骤停而死亡。

2、处理原则

关键在于预防,TCAs一次门诊处方量不宜超过2周,并嘱家人妥为保管。治疗中应提高警惕,及早发现和积极治疗。,处理方法包括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法。如发生中毒,可试用毒扁豆碱缓解抗胆碱能作用,每0.5~1小时重复给药1~2mg。及时洗胃、输液、利尿、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支持疗法。积极处理心律失常,可用利多卡因、心得安和苯妥英钠等。控制癫痫发作,可用苯妥英钠0.25g肌注或安定10~20mg缓慢静注。由于三环类药物在胃内排空迟缓,故即使服入6小时以后,洗胃措施仍有必要。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1、综合治疗原则

尽管各类用于治疗双相障碍的精神药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双相障碍各种发作的急性期治疗预防复发的疗效仍不尽如人意。应采取精神药物、躯体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家庭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其目的在于提高疗效、改善依从性、预防复发和自杀,改善社会功能和更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长期治疗原则

由于双相障碍几乎终生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其发作的频率远较抑郁障碍为高,尤以快速循环病程者为甚。因此,双相障碍常是慢性过程障碍,其治疗目标除缓解急性期症状外,还应坚持长期治疗原则以阻断反复发作。医生应在治疗开始前即向患者和家属明确交代长期治疗的重要性及实施办法,争取良好的依从性。长期治疗可分为3个治疗期:

(1)急性治疗期

此期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注意治疗应充分,并达到完全缓解,以免症状复燃或恶化。如非难治性病例,一般情况下6~8周可达到此目的。

(2)巩固治疗期

从急性症状完全缓解后即进入此期,其目的是防止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能的恢复。一般而言,此期间主要治疗药物(如心境稳定剂)剂量应维持急性期水平不变。巩固治疗期的时间长短原则上是按发作的自然病程,但在临床实践中不易掌握。一般巩固治疗时间为:抑郁发作4~6个月,躁狂混合性发作2~3个月。如无复燃,即可转入维持治疗期。此期配合心理治疗十分必要,以防止患者自行减药或停药,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

(3)维持治疗期

此期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已确诊的双相障碍患者,可在和第二次发作(不论是躁狂还是抑郁)缓解后即应给予维持治疗。

在维持治疗期,对原治疗措施可以在密切观察下进行适当调整,或小心减去在联合治疗的非心境稳定剂药物,或相应减少剂量。但经验说明,使用接近治疗剂量者比低于治疗剂量者的预防复发效果要好。以锂盐为例,一般保持血锂浓度在0.6-0.8mmol/L为宜。

但维持治疗并不能完全防止双相障碍病情复发。因此,应教育患者和家属了解复发的早期表现,以便他们自行监控,及时复诊。导致复发的诱因可能是:躯体情况,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服药依从性不良或药物剂量不足。因此,在维持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并嘱患者定期复诊观察。复发的早期表现可能为出现睡眠障碍或情绪波动,此时可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如短期应用苯二氮卓类药(benzodiazepines,BDZs)或增加原药剂量,以避免发展成完全发作。如病情复发,则应及时调整原维持治疗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尽快控制发作。

维持治疗应持续多久尚无定论。如过去为多次发作者,可考虑在病情稳定达到既往发作2-3个循环的间歇期或2-3年后,再边观察边减少药物剂量,逐渐停药,以避免复发。在停药期间如有任何复发迹象应及时恢复原治疗方案,缓解后应给予更长维持治疗期。此期间应去除可能存在的社会心理不良因素及施以心理治疗(包括家庭治疗),更有效的提高抗复发效果。

3、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原则

由于双相障碍呈慢性反复循环发作性病程,而又需要长期治疗。为取得患者与家属的认同与合作,必须对他们双方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这种教育应是长期的、定期的、或根据需要而安排。这种教育最好以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的联谊会形式进行,有固定的内容。同时,医生应就其疑虑和面临的问题与他们进行充分的讨论,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讲座的内容可以包括双相障碍的疾病本质、临床表现、病程特点、治疗方法及有关药物知识、长期治疗的必要性、复发的早期表现及自我监测、复发的有关因素处理、婚育及疾病遗传倾向等问题。鼓励患者间就经验教训进行相互交流。患者及家属教育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增强预防复发的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外,还可印制一些通俗易懂的知识性小册子,供其阅读。

二、治疗策略

1、决定治疗场所

一旦确诊为双相障碍,即应确定患者是处于急性发作期(包括部分缓解)或间歇期。如为急性期应确定其发作类型(抑郁发作、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混合性发作或快速循环发作),然后应详细了解其临床相中有关重要表现,以决定治疗场所。恰当的治疗场所决定患者的治疗是否能得以有效实施及保护患者安全。

有下列情况者应住院治疗:急性期重症患者,有拒食、自伤或自杀或有伤人倾向,依从性不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骚扰社会和家庭,缺乏有效监护人,伴有明显精神病症状,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而需进行电抽搐治疗,伴有重要器官疾病或有物质依赖及洒依赖需同时治疗者,老年人、孕妇及身体虚弱需密切监护者。

下列情况患者可以在门诊治疗:病情许可、且能依从治疗,或有可靠监护人能保证治疗顺利实施者;经住院治疗已完全缓解1个月以上者;已处于维持治疗阶段者。

在有条件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城市,应在社区建立专病档案。专科医院可定期随访,由社区保健机构承担经常性追踪、供药及辅导任务。

2、决定治疗方案

不论其为何种临床类型,都必须以心境稳定剂为主要治疗药物。但由于双相障碍的临床现象学相当复杂,发作形式、病程特点及躯体状况不同,临床处理也应各有侧重。因此,应根据

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全面的合理方案。如何根据不同的临床发作类型分别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请参见本指南“双相障碍规范化治疗程序”一节。

3、调整治疗方案

①疗效评估急性期治疗应每周随访一次并评估疗效,疗效评估可采用临床评估及量表评估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前者,即通过询问患者主观体验及他人的客观观察,来了解其症状的消长,以评估疗效。

采用症状量表进行疗效评估,多用于临床科研。一般由测试者评分并计算减分率。有条件者,可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定期进行症状量表评定。这样,对疗效的评估可能更为全面和可靠。

巩固治疗期及维持治疗期的疗效评估,关键在于了解病情是否复燃或复发,以及社会功能是否恢复至病前水平。

②调整治疗如疗效不满意,需寻找原因。

其一,治疗方案以外的原因:首先,应注意病人是否依从治疗,特别是门诊患者。若依从性不好,应设法改善,必要时住院治疗。其次,患者可能伴有其他躯体疾病、药物依赖或其他精神障碍,需要重新评估诊断,然后给予针对性治疗。第三,患者可能存在慢性心理应激因素,此时可通过适当的心理治疗加以解决。

其二,治疗方案有关的因素:如药物选择不当(使用过去治疗无效的药物)、剂量不足、疗程不够、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等,此时重新调整药物的种类或剂量,或需联合用药、使用增效剂或采用电抽搐治疗。有关问题请参阅药物治疗部分及规范化治疗程序部分。

三、药物治疗原则

1、首先使用最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心境稳定剂为主

2、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

药物联用的方式有两种心境稳定剂联用,心境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心境稳定剂加抗抑郁药。在联合用药时,要了解药物对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

3、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

由于锂盐的治疗指数低,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应对血锂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卡马西平或丙戊酸盐治疗躁狂也应达到抗癫痫的血药浓度水平。取血时间应在末次服药后12小时(如次日晨),以测定谷血药浓度为标准。

4、一种药物疗效不好,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药物

要判断一种心境稳定剂无效,应排除依从性差和血药浓度过低等因素,且用药时间应大于3

周。如排除以上因素仍无效,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心境稳定剂。

精神障碍防治研究趋势

一、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方向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各异、有不同转归,却又存在某种共通之处的精神障碍。正由于其显著的异质性,因而希望能够通过研究,找到可以增加诊断效度、改善治疗效果、提高对转归的预测水平的方法。

大量的遗传学研究尽管没有找到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原因,但研究者公认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的遗传性疾病,所遗传的并非是疾病本身,而是对该疾病的易感素质。这种易感素质在外界环境的综合作用下导致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存在着数种假说,从最早的多巴胺假说到5-羟色胺假说和谷氨酰胺假说,都有一批拥趸者和孜孜不倦的研究者。从八十年代开始迄今依然影响不衰的是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假说。该假说受到产科及围产期合并症、活体脑影像学的结构异常发现、尸解研究、突触标记的异常、子宫内不良环境的影响、神经胶质增生的缺失、先天性异常等多项研究结果的支持。

在神经发育假说建立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神经影像学尤其是功能性神经影像学技术及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令人信服地说明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大脑结构、生理功能及相对应的心理功能的缺陷,进一步提示精神分裂症应该被视为大脑的疾病而非简单的功能性障碍。同时这些影像学和神经心理学检查手段也为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诊断乃至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了希望。今后应该致力于寻找可有助于精神分裂症诊断及临床分型的客观依据。

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理学建立在对患者内心体验与行为表现的客观描述上。从Bleuler的“四A”、Schmeider的“一级症状”到目前较为流行的阳性症状群、阴性症状群、瓦解症状群和认知症状群,反映了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现象了解的不断深入。开发新的药物,目的不单要提高整体的疗效,也希望能够特异性地针对某一组症状群。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是普遍的要求,长效或更为方便服用的剂型也是在药物开发中应该考虑的内容。药物遗传学的研究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康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干预手段的有效性(也包括针对患者家庭的健康教育)需要更进一步的评估。

新技术的应用和对前驱症状的更好识别,有可能帮助我们发现高危人群中(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潜在”的患者,是否采用心理、药物干预不仅需要医学上的证据,也需要伦理学上的的讨论。

一些特殊群体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如儿童精神分裂症和老年期精神分裂症,需要更多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其病理机制和掌握处置措施。

针对精神分裂症的精神卫生服务,对其资源配置、系统管理都需要做进一步的了解,以寻找更好的、适应中国国情的模式。

二、抑郁症的研究方向

1、概述

抑郁障碍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很多方面也存在很多疑问、不令人满意。本文仅对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评估及诊断、新型抗抑郁药物、自杀预防、社会防治、多学科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地描述,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2、流行病学的研究

抑郁障碍流行病学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抑郁障碍概念、临床分类及评估、诊断标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分歧,所以对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报道的流行学数字相差甚远。

应该采用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同一时期不同人群、或同一人群不同时期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抑郁障碍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分布频率,发现抑郁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抑郁障碍的病因,制定控制、预防抑郁障碍的具体措施,检查其防治效果。

3、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抑郁障碍的病因与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等方面异常有关。但是这些方面异常与抑郁障碍的因果关系怎样?哪一因素是抑郁障碍发病的决定性因素、其发病机制如何?心理社会因素的抑郁障碍发病中起何种作用?等一系列问题,至今尚未阐明,有待今后研究。

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先研究病因,然后再研究其发病机制。在研究病因时,为了判断某因与某病是否存在因果联系,可借助下列标准、原则进行评价:①因果关系相关性的强度;②病因与发病是否存在特异性联系;③因与果在时间上是否存在先后关系;④病因与发病之间是否存在剂量一效应关系;⑤病因学的证据是否来源于人体研究;⑥病因与发病的相关性是否存在生物学意义;⑦因果关系的论证是否具有流行病学上的意义;⑧因果关系是否能重复试验证明;⑨因果关系与以往研究证明了的因果相关性是否存在雷同性。

4、危险因素的研究

危险因素是指暴露后增加某种疾病危险性的有关因素。危险因素不一定是病因,但可以影响疾病的结果、预测疾病将要发生的概率。与抑郁障碍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为确定哪此因素对抑郁障碍的发病及其转归影响较大,应进行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同时也应选择适宜的病因学研究方法,将病因与危险因素进行区别。

与抑郁障碍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主要的有遗传,性格,性别,年龄,婚姻,经济状况,生活事件,文化程度,躯体机能状况,妇女的月经期、绝经期和围产期,躯体疾病,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药物等因素。这些因素是否是抑郁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还有哪些其它因素是抑郁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均有待今后研究。

5、临床评估及诊断的研究

抑郁障碍在临床表现、临床分类、诊断标准和量表应用等方面已有了一些研究,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如尚未能通过某些临床症状或量表评分判断抑郁障碍的预后,也未有通过某一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准确地诊断抑郁障碍或判断其严重程度。在临床评估和诊断上,对抑郁障碍今后的研究,应主要放在分类和不同类型之间有何区别上。对每一抑郁障碍的类型在临床症状、量表评分、严重程度、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预后转归、自杀倾向等方面应进行深入细化研究,对抑郁障碍每一类型研究应制订详细的诊断标准。

6、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究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是当代精神病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虽然有关抑郁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并不妨碍对此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在诸多的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是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1980年以前,抗抑郁药主要有三环类、单胺氧化酶抑郁剂和锂盐。虽然疗效好、起效快,但由于它们能与多种受体结合,因此具有很多的不良反应,极大影响了临床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末,推出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SSRIs),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副作用小,服药方便。但此类药物对抑郁障碍的总体疗效只有70%。且仍有一些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适,紧张激越,性功能障碍及长期应用体重增加等。近10年来又有各类新药不断推出,如NDRIs类(布鲁品)、SARIs类(尼法唑酮)、SNRIs类(文拉法辛)、NaSSAs类(瑞波西汀)等,但并不能让临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开发新型抗抑郁药物应从以下几点目标进行突破:①起效快,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药价更廉;②开发不同的抗抑郁药,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机制,能满足不同性别、年龄及合并躯体疾病的抑郁障碍患者的特殊需求;③随着病因学和分类学的研究进展,开发有针对性的药物,以便根据不同治疗侧面来进行抗抑郁药的选择。

7、自杀预防的研究

抑郁障碍是与自杀关系最为密切的精神疾病,抑郁障碍患者有15%自杀的可能性。因而抑郁障碍自杀的预防就显尤为重要。对抑郁障碍自杀预防的研究,应着重从影响自杀的相关因素、危险因素,自杀的临床评估,自杀的危险性,危机干预,自杀的预防措施等。如果能从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发现某一生物学指标与自杀有关,那就更有利于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加强监护、防止自杀的目的。

8、社区防治的研究

社区防治是防止抑郁障碍的发生与复发最好的方法。可是,我们对抑郁障碍的社区防治工作还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要做好今后的社区防治工作,首先需要的是得到政府包括卫生部门在和地方行政部门领导的支持、培训一批适于社区防治的专业人员、普及与抑郁障碍有关的精

神卫生宣传教育;然后落实好“三级预防”工作。第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控制或消除与抑郁障碍有关的病因或危险因素,防止抑郁障碍的发生。第二级预防是对抑郁障碍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复发。第三级预防是在初级卫生保健系统范围内,对抑郁障碍患者进行社会功能康复训练,达到重返社会的目的。

9、多学科合作的研究

现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不仅从生物医学模式认识疾病,也强调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疾病中的作用,从整体观看待疾病,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精神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它与很多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和重叠。例如,它与神经科学、心理学(特别是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心身医学、行为医学等边缘学科关系比较密切。今后可以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流行病学等不同角度,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将多种密切相关的边缘学科结合起来,对抑郁障碍在病因及发病机制、新药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这样才有希望取得突破性成果。

三、双相障碍的研究方向

对双相障碍有关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现象学、治疗等方面的了解虽取得长足进展,.但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本指南虽是依据许多严格研究发现整理出来,但一些意见仍未完全为高质量的横断面或长期随访纵向研究所肯定。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

(1)本指南所设定的各类发作类型的规范化治疗程序及其中方案的效果,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新引入临床的各种候选心境稳定剂及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尚需长期大样本的临床观察加以澄清。

(2)对双相II型的的抑郁发作的治疗方案研究得很少,它是否与双相I型的抑郁发作一样,必须使用心境稳定剂?是否可以只用转躁作用不强的抗郁剂于急性及维持期治疗?应进行长期随访观察两种不同措施的利弊。

(3)对抗抑郁治疗的转躁、促使发作频率增加及发展为快速循环病程的神经生理、药理及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机理的研究,以便改善双相障碍的治疗及预后。

(4)对双相障碍不同临床发作类型、不同治疗阶段中心理治疗的作用及有针对性方法的选择制定出规范化方案的研究。

(5)对所谓双相III型(Akiskal,1996)是否有临床实际意义进行认真研究,以改善双相障碍的防治。

(6)对中国心境障碍流行病学的专题研究,摸清与国际分类系统接轨的中国的心境障碍发病率、患病率及相关资料,以便制定适合中国实际的心境障碍(包括双相障碍)的防治计划。

(7)双相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找出其致病基因,以求从病因学上彻底改善双相障碍的

防治现状。特别做好实验室前的临床研究对象的严格筛选同质性群组及无污染的对照群体方面的工作。

精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史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可分为恢复发展时期、改革调整时期和健全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200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防疫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5年) 这一阶段通过加强条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大大促进了卫生防疫体系、特别是其主体机构----卫生防疫站的恢复与发展。1978年9月,在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颁布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条例的实施加强了卫生防疫体系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1979年,卫生部在《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组织编制规定》的基础上,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同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下发了《卫生防疫人员实行卫生防疫津贴的规定》。 1980年,国家编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县卫生防疫站工作和几点意见》。

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使卫生防疫体系从几十年的行政管理开始步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食品卫生法(试行)》的实施也极大地强化了卫生防疫体系的社会职能。 1982年,卫生部成立了国家预防医学中心(1985年改为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为全国卫生防疫机构提供业务技术指导、高层次专业人员培训等服务。 到198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3410个,比1965年增加了911个,专业(站)1566个,比1965年增加了744个。卫生防疫人员增至194829人,比1965年增加1176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87821人,卫生防疫工作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系紧密的业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沟通网络系统。 (二)规范建设阶段(1986~2000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卫生防疫工作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 内涵建设:在这期间通过推进科学管理,开展和规范有偿服务,制定实施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的技术规范,加强县级卫生防疫站的规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加强卫生防疫机构主要领导和骨干的现代管理培训、应用型专业高级培训,促进了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二、服务内容 (一)患者信息管理 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二)随访评估 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和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用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三)分类干预 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分级、社会功能状况、精神症状评估、自知力判断,

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2周内了解其治疗情况。对于未能住院或转诊的患者,联系精神专科医师进行相应处置,并在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2周时随访,若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者,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未达到稳定者,应请精神专科医师进行技术指导,1个月时随访。 3.病情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 4.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四)健康体检 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或)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 三、服务流程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简介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焦虑障碍具有慢性发作性病程,需要全病程防治。适当的药物治疗有肯定疗效,但心理治疗的作用和地位同样不容忽视。应在病程不同阶段,采用以人为本的不同措施,并考虑我国国情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应卫生经济学原则。 指南分总论、惊恐障碍(PD)、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和社交焦虑障碍(SAD)4 章节。总论包含焦虑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危险因素、临床评估及诊断分类、治疗(药物和心理)、人群防治、指南推广和实施等内容。各论包含了上述3个焦虑障碍亚型的概述、临床评估、诊断分类、各亚型临床表现及规范化治疗程序等。该指南还附有3个诊断系统的诊断标准、10余种常用焦虑障碍的评估量表 及3份焦虑亚型治疗的循证资料。 《焦虑障碍防治指南》: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丛书 目录 1 焦虑障碍概论 1.1 焦虑障碍的概念 1.2 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 1.2.1 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 1.2.2 我国焦虑障碍防治现状 1.3 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 1.4 焦虑障碍的临床评估和诊断分类 1.4.1 临床评估

1.4.2 焦虑障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5 焦虑障碍的治疗 1.5.1 焦虑障碍的治疗目标 1.5.2 焦虑障碍的药物治疗 1.5.3 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 1.5.4 电痉挛疗法 1.6 特殊人群的焦虑障碍 1.6.1 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 1.6.2 老年焦虑障碍 1.6.3 妊娠期、围生期和哺乳期妇女焦虑障碍1.6.4 焦虑与躯体疾病的共病 1.6.5 惊恐障碍的共病问题 1.6.6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共病问题 1.6.7 社交焦虑障碍的共病问题 1.7 焦虑障碍的人群防治 1.8 《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的推广和实施 2 惊恐障碍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规范试卷及答案(2018年)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基础知识 培训测试题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共5题,每题10分) 1.符合《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开展管理治疗对象为( ) A 户籍为本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B 本辖区常住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C 本地医疗机构发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2、本辖区常住重性精神病患者指( ) A 在本辖区连续居住2个月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B 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C 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3、对于病情稳定者严重精神障碍病患者应该( )月随访一次。 A 6 B 2 C 3 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为( )种 A 6 B 2 C 3 5、对于病情不稳定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该( )天随访一次。 A 30 B 15 C 90 二、判断题(共2题,每题10分) 1、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职责是:协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线索调查、登记、报告和患者家庭成员护理指导工作。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定期随访患者,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督促患者按时复诊。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 2、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 ) 三、问答题(共1题,每题30分) 1、严重精神障碍疾病危险性评估分级?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测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5题,每题10分) BCCAB 二、判断题(共2题,每题10分) √√ 三、问答题(共1题,每题30分)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1双相障碍的概念 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 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曰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本指南的诊断分类以中国CCMD-3为主。但在CCMD-3中将躁狂症(反复发作的轻躁狂或躁狂症)作为心境障碍中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但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 约1,),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 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因此,ICD-l0及DSM-?分类系统已将之列入双相障碍。此外,CCMD-3与ICD-10将环性心境障碍与双相障碍分列,置于持续性心境障碍中,但除症状较轻及病期较长外,它与双相障碍无本质区别,在DSM-?中已将其列入双相障碍中。由于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系列未设躁狂症及环性心境障碍分册,为读者使用方便,本指南将此二疾病单元也列入双相障碍中一并讨论。但不包括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病程中的双相表现。 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因而,长期以来,本病一直受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 2.1双相障碍的流行概况 1898年,克雷丕林(Kraepelin)首先提出躁狂与抑郁同属一个精神疾病单元,认为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是其主要特征,并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郁症)。这是最早的双相概念。1957年,Leorlhard根据长期随访研究资料,将躁狂抑郁症分为单相及双相两个亚组,认为它们可能具有异源性。后来,这一观点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并被反复引用。但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美精神病学界受Bleuler学术观点的影响,将许多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大多误诊为精神分裂症。至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DSM-?将双相障碍病程中伴有短期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与精神分裂症进行了疾病实质性的区分,对双相障碍的正确认别有利于发现其客观的患病率。 诊断概念的变迁、沿用标准的宽严等都曾影响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此外,随着抑郁障碍患病率的不断增高以及抗抑郁剂的问世及应用,双相障碍的流行情况也在不断变化。因为抗抑郁剂可促发转躁,不少抑郁障碍患者最后转为双相障碍。Altshuler等(1995)调查发现,35,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转发躁狂或轻躁狂而成为双相障碍,由此增加了双相障碍的患病率。 2.1.1国外双相障碍流行状况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3.0,, 3.4,,90年代则上升到5.5,,7.8,(Angst,1999)。Goodwin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双相I型与?型合并为3,,若再加上环性心境障碍则超过4,。双相障碍发病年龄高峰在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男女性别间患病率相近。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内尤其容易发生自杀。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

关于印发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2018年版)的通知 国卫疾控发〔2018〕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为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适应精神卫生工作发展需要,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对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的有关要求,我委组织编制了《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现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下载),请遵照执行。原卫生部发布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卫疾控发〔2012〕20号)同时废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8年5月28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2018年版) 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精神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为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现、治疗、管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回归社会,充分发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含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中的作用,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提高防治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工作规范。 本规范的服务对象为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六种严重精神障碍的确诊患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并经诊断、病情评估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限于上述六种疾病。 1.机构、职责及保障条件 1.1 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协调制度 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主动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建立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或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每年至少召开2次例会,研究制定辖区精神卫生政策和相关制度,统筹协调解决综合管理、救治救助、人才培养、机构运行、保障等问题,负责组织辖区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与督导。探索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康复机构、社会组织和家庭相互支持的精神康复服务模式,完善医院康复和社区康复相衔接的服务机制。结合辖区实际建立“对口帮扶”等工作制度,在辖区组织开展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试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 (试行) 1.总则 1.1目的 为加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保障国家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增强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特制定本规范。 1.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救灾防病与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1.3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 1.4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1.4.1责任单位 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包括该机构的信息管理部门及相

关业务管理部门。 1.4.2责任人 (1)各级责任单位指定负责信息系统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系统用户管理的责任人。 (2)各级责任单位信息系统相关业务部门指定业务专业人员为该业务应用系统管理责任人。 2.用户管理 2.1用户类型 2.1.1系统管理员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授权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履行用户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唯一责任人。2.1.2业务管理员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由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指定负责管理该业务权限分配的唯一责任人。 2.1.3本级用户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由本级业务管理员分配的具有不同权限和业务操作功能的同级用户。 2.1.4直报用户 指由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管理员审核,各系统业务管理员授权的通过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录入报告各类信息的用户。 2.2用户职责 2.2.1职责分类 (1)系统管理员职责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的指南

1双相障碍的概念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曰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本指南的诊断分类以中国CCMD-3为主。但在CCMD-3中将躁狂症(反复发作的轻躁狂或躁狂症)作为心境障碍中一独立单元,与双相障碍并列。但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约1%),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因此,ICD-l0及DSM-Ⅳ分类系统已将之列入双相障碍。此外,CCMD-3与ICD-10将环性心境障碍与双相障碍分列,置于持续性心境障碍中,但除症状较轻及病期较长外,它与双相障碍无本质区别,在DSM-Ⅳ中已将其列入双相障碍中。由于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系列未设躁狂症及环性心境障碍分册,为读者使用方便,本指南将此二疾病单元也列入双相障碍中一并讨论。但不包括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病程中的双相表现。 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因而,长期以来,本病一直受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 2.1双相障碍的流行概况 1898年,克雷丕林(Kraepelin)首先提出躁狂与抑郁同属一个精神疾病单元,认为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是其主要特征,并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郁症)。这是最早的双相概念。1957年,Leorlhard根据长期随访研究资料,将躁狂抑郁症分为单相及双相两个亚组,认为它们可能具有异源性。后来,这一观点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并被反复引用。但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美精神病学界受Bleuler学术观点的影响,将许多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大多误诊为精神分裂症。至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DSM-Ⅲ将双相障碍病程中伴有短期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与精神分裂症进行了疾病实质性的区分,对双相障碍的正确认别有利于发现其客观的患病率。 诊断概念的变迁、沿用标准的宽严等都曾影响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此外,随着抑郁障碍患病率的不断增高以及抗抑郁剂的问世及应用,双相障碍的流行情况也在不断变化。因为抗抑郁剂可促发转躁,不少抑郁障碍患者最后转为双相障碍。Altshuler等(1995)调查发现,35%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转发躁狂或轻躁狂而成为双相障碍,由此增加了双相障碍的患病率。 2.1.1国外双相障碍流行状况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二○一一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1.目标:以现代生物医学理论与技术为支撑,加强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技术密切相关的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研究,为寄生虫病防治策略与防治技术的创新研究提供依据。 2.主要研究内容 (1)与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技术相关的寄生虫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 与诊断和监测技术、抗寄生虫药物作用方式和作用靶点以及保护性免疫密切相关的重要寄生虫生物学基础及其效应的评价,新发寄生虫病病原生物学等。 (2)与控制重要寄生虫病传播相关的媒介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 与重要媒介(医学节肢动物、医学软体动物、医学贝类)控制策略、监测技术、防制药物、防制技术密切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及其效应的评价,新发寄生虫病媒介的生物学等。 (3)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新发寄生虫病病原与宿主的相容性、发病机制,重要寄生虫病免疫机制等。 (4)寄生虫病防治创新技术的研究 在(1)、(2)、(3)研究的基础上的检测、诊断、监测技术以及新型防治(制)药物、疫苗与技术等研究。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 申请者: 所在单位: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申请日期: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二○一一年制

填报说明 一、填写前请先查阅《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和开放研究课题申请指南。 二、申请者对本表所列各项,必须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扼要,用词严谨,外来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三、申请书复印时一律用A4复印纸,左侧装订成册。各栏空格不够时,可自行加页。一式四份,由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科技业务处转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通讯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邮政编码:200025 E-mail: ipdwzzp@https://www.wendangku.net/doc/bf8370815.html,

焦虑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第六章焦虑障碍 第一节概述 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是一组以焦虑症状群为主要临床相的精神障碍的总称。焦虑障碍的特点是过度恐惧和焦虑,以及相关的行为障碍。恐惧是指面临具体不利的或危险的处境时出现的焦虑反应,焦虑是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内心极度不安的期待状态,伴有紧张不安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根据ICD-11和DSM-5的疾病分类,目前的焦虑障碍包括:①广泛性焦虑障碍;②惊恐障碍;③场所恐惧症;④社交焦虑障碍;⑤特定恐惧障碍;⑥分离性焦虑障碍; ⑦选择性缄默;⑧其他药物或躯体疾病所致焦虑障碍。本章的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场所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和特定恐惧障碍这5种常见类型。 一、流行病学 2019年发布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HMS)结果显示,焦虑障碍是我国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年患病率为5.0%,终生患病率为7.6%。焦虑障碍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通常起病于儿童期或少年期,到成年期就诊。焦虑障碍有性别差异,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焦虑症状越来越常见,并常与抑郁症状共存。研究发现,焦虑障碍的共病率很高,可以同时共病一种或多种精神障碍。 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 焦虑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生物节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功能失调、神经递质平衡失调等。心理因素包括童年经历、性格特点、生活事件等。社

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生活节奏、经济状况等。与焦虑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焦虑障碍家族史,童年期焦虑障碍病史,童年期不良的养育方式,应激性或创伤性生活事件,女性,离异,丧偶,失业,经济困难,共病精神障碍(尤其抑郁障碍)等。 三、临床特征 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为焦虑症状群,包括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精神症状表现为焦虑、担忧、害怕、恐惧、紧张不安;躯体症状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颜面潮红、苍白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前主要依据焦虑的临床症状群和病程来确定特定的焦虑障碍。在诊断焦虑障碍前,应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排除躯体疾病。部分躯体疾病可以出现焦虑症状,如二尖瓣脱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常规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甲状腺功能检查、肾脏B超,头颅磁共振等。 焦虑症状存在与否及严重程度可通过焦虑症状的评估量表评定。常用的焦虑症状评估量表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超过50%的焦虑障碍患者伴有抑郁症状,故对焦虑障碍患者需要同时进行抑郁症状评估。常用的抑郁症状评估量表包括: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焦虑障碍患者常有一定的人格特质,故需要对焦虑障碍患者进行人格测定,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情况,指导治疗。常用的人格测定包括艾森克人格测定(EPQ)、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MMPI)。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实用简本

惊恐障碍治疗的规范化程序 (季建林司天梅) *如果需要减药,逐渐减药,防停药过快,出现停药反应;减药时间至少需要2—3个月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社交焦虑障碍治疗的规范化程序 *如果需要减药,逐渐减药,防停药过快,出现停药反应;减药时间至少需要2—3个月 吴文源主编.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抑郁症药物治疗流程 严重或自杀强烈者可首选*1.伴有严重消极自杀言行或木僵的患者可以立即做MECT 2.难治性抑郁症的患者在抗抑郁腰基础上合并MECT 江达开主编.抑郁障碍防治指南。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的规范性程序

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实用简本 一、惊恐障碍 1.惊恐障碍的诊断 1.1概述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又称急性焦虑障碍,其主要症状特点是反复出现的、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强烈的惊恐体验,一般发作历时5~20分钟,伴濒死感或失控感,患者常有大难临头的害怕和恐惧。发作时临床表现多以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因此容易误诊。患者常在内科相关科室就诊。如果患者可以回避某些易引起惊恐发作的场合,则称为场所恐惧症。因此,在诊断分类中,惊恐障碍又被分为伴有场所恐惧症或不伴有场所恐惧症。CCMD-3把惊恐障碍列为焦虑症的一个亚型。 惊恐障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最近欧美的流行病学治疗显示惊恐发作的终生患病率为4.7%~15%,年患病率为2.7%~7.3%.女性多于男性;起病呈双峰模式,第一个高峰出现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第二个高峰出现于45~54岁,在65岁以后起病者非常少见(0.1%)。国内浙江省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05)显示,惊恐障碍时点患病率为1.76‰,河北省治疗为3.96‰,平均年龄为49.22岁(2007)。 惊恐障碍常伴随显著的功能损害,患者的精神健康和日常功能明显低于患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如糖尿病、关节炎)的患者;并且与精神活性物质或酒精使用、共患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障碍(如与抑郁障碍的共患率近30%)的比列较高;惊恐障碍的患者中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的风险是其他精神障碍患者的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资源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资源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建立信息采集、管理、利用和发布的管理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是指中国疾控中心在开展监测、干预、科研、教育培训、服务和内部管理等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集合。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由国家财政经费、国家科研经费、国家协调的大型国际、国内项目经费支持的监测、调查、干预、研究和教育培训等项目或任务所产生的业务信息资源。 第四条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连续过程,包括对信息采集、管理、利用和发布的全过程中相关要素的管理。 第五条中国疾控中心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信息化领导小组)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最高领导组织,全面负责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第六条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由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信息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负责组织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标准规范、质量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等的制订及具体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处理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的相关日常事务。

第七条各单位和部门均须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并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第二章信息采集 第八条各业务部门应根据其职能提出业务需求,由信息管理部门配合建立相应业务模型,制定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的工作流程、规范和管理制度,明确各类数据的处理需求,制订清晰的业务管理需求说明。否则不予批准建设信息化建设项目。 第九条各业务部门在信息采集过程中须按照相关标准、办法和指南实施必要的质量控制,撰写、提交信息采集质量控制报告。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各业务部门信息采集过程和质量控制报告组织评估。 第十条凡在全国范围内或通过设立监测点开展监测活动的业务工作和项目,均须通过中国疾控中心信息网络平台管理,统一规划信息采集方式。否则不予行文在全国部署。 第三章信息管理 第十一条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并提供信息资源的数据存贮、管理、维护和共享等服务。各业务部门采集的属于本办法适用范围的数据须提交数据中心进行备份存储。否则不予办理项目结题手续,不得以中国疾控中心名义继续申报相关研究课题和成果,属于财政经费支持的工作与项目不予下拨年度工作经费,同时不得使用中国疾控中心备份数据。 第十二条各业务部门在建立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管理、维护和推广工作中,须严格按中国疾控中心颁布的相关信息标准执行。 第十三条信息管理部门负责中国疾控中心的信息规划、网络建设、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介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 控制所介绍 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以下简称传染病所)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下的国家级传染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是全国传染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指导中心。 主要职能: 为拟订有关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预案及规划、策略等提供科学依据,开展防制策略和措施的研究。 为国家生物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实施法定传染病的监测、疫情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上报等。 实施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不明原因性紧急疫情及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 对省级相关业务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技术指导。 开展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相关研究及技术更新,推广研究成果。 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所长:徐建国副所长:边志强、卢金星、张建中、阚飙 党委书记:孟繁逊 职能部门 所办公室 人事处 财务处 科教开发处 党群工作办公室 后勤服务中心 业务部门 腹泻病室(卫生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负责由痢疾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小

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呼吸道传染病(细菌性)室 负责流脑、军团病、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支原体、猩红热等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人兽共患病室 负责鼠疫、钩体病、莱姆病、布病、炭疽、立克次体病,包括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埃立克体 链球菌、鼻疽和类鼻疽等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消毒室(卫生部消毒检验中心) 从事消毒、耐药性监测、医院内感染等工作 结核病室 从事结核病原菌研究、耐药性监测、控制措施研究、菌苗研制等工作。

国家碘缺乏病参比实验室 疾病监测和疫情分析室 媒介生物室 从事医学昆虫、防鼠、灭鼠等工作 传染病诊断实验室 图书编辑室 包括图书情报的收集、整理、使用和专业刊物的编辑、出版、发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https操作说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https操作说明 国家根据网络安全防护需要,需要对现大疫情及子系统 进行安全加固,需要使用浏览器第三方证书来支持,该证书必须于2017年7月25日前按照要求下载至大疫情使用的电脑上,否则7月26日将无法使用大疫情,为了网络正常运行请各用户在访问系统前,需要在本地电脑上下载、安装第三方证书,具体的下载、安装方法如下: 第一步首先登陆VPN,再进行证书安装文件下载 1.浏览器打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具体操作如下: IE浏览器地址栏输入(也可以直接输入原来测试网地址:),在页面中选择 【继续浏览此网站(不推荐)】如图:,进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点击页面右上角的【浏览器证书下载】如图 ,具体页面如下: 图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证书下载页面 2.下载证书 点击【浏览器证书下载】后,会弹出浏览器证书安装文件打开或保存页面,如下图:

图2浏览器证书安装文件下载页面 3.下载成功 建议点击上图中弹出的的【保存】按钮(不建议直接【打开】),会提示下载完成(如图),这样证书安装文件就成功下载在本地电脑上 图3浏览器证书安装文件下载成功页面 第二步证书安装 一、windows XP/ windows 7的证书安装步骤 如果您使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 或 windows 7,请参照以下操作步骤安装证书。 1.解压安装文件 找到上面第一步下载的安装文件,解压该文件,然后双击解压后的 证书安装文件(如果SDH专网则为;如果是政务网则为),打开如下界面:

2.安装证书 点击上图红框所示的【安装证书】按钮,打开如下界面: 按页面提示,点击【下一步】,进入证书存储页面,选择页面中的【将所有证书放入下列存储区】,点击【浏览】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证书存储页面中选择【受信任的根证书颁发机构】,点击【确定】,然后点击【下一步】,如下界面:

中国认知功能障碍防治指南

原文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第45卷第2期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简介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专家组 2005年10月26日 前言 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不仅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及视空间障碍等,还可伴随焦虑、抑郁、激越、冲动等情感行为障碍,这些情感和行为障碍同样也是患者致残的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医生提高对早期认知能力障碍的认识,并及时进行早期诊断是至关重要的。早期干预可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和行为问题的发展,使患者在更长的时期内维持基本的认知功能,有助于维持和改善患者及其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在疾病后期才进行干预,虽可能延缓认知能力衰退的进程,但是已经发生的损害则不可逆转。 本共识主要关注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诊断和防治原则。 第一章认知功能障碍与痴呆的基本概念 1.1 认知功能与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是指个体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从简单的对自己与环境的确定、感知、注意、学习和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执行功能指的是有效地启动并完成自己决定的、有目的的活动的能力。执行功能是种复杂的过程,含有计划、启动、有效地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以及自我调整等内容,涉及到计划、启动、顺序、运行、反馈、决策和判断等。 认知功能由多个认知域组成,包括记忆、计算、时空间定向、结构能力、执行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及应用等方面。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问讯了解个体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有时还需要通过对其照料者的问讯补充和核实有关情况。通过各种神经心理学检查和测查可以量化地评估个体的总体认知功能和特异的认知域状况,还可以发现某些日常生活中难以觉察的认知功能损害。 ------------------------------------------------------------- 通讯作者:李焰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科,200127,上海 认知功能障碍泛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cognitive impairments),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到痴呆。认知功能障碍又称为认知功能衰退、认知功能缺损或认知残疾。 1.2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及其分型 指有记忆障碍和(或)轻度的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但个体的社会职业或日常生活功能未受影响,亦不能由已知的医学或神经精神疾病解释,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指导方案(2016试行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指导方案 (2016试行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公共卫生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编制依据 (3) 第三章组织管理 (4) 一、中国疾控中心 (5) 二、省级疾控中心 (5) 三、申请交换的市、县级疾控中心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5) 第四章交换方式 (6) 第五章实施流程 (7) 一、环境准备 (8) 二、申请测试 (8) 三、交换测试 (8) 四、申请授权码 (8) 五、申请交换 (8) 六、分配授权码 (8) 七、试运行 (9) 八、质量审核 (9) 九、正式运行 (9) 第六章条件设备与安全保障 (9) 一平台 (10) 二医疗机构 (10) 三安全保障 (10) 附表 (11) 附件 (13) 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 本方案主要用于指导医疗机构相关信息系统、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及省级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实现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解决医疗机构重复手工填报的问题、提高数据采集工作效率、提升数据质量。适用于在现行业务报告工作模式下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省级疾控中心、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或相关医疗机构业务管理部门。 本方案适用业务范围包括: 传染病报告数据交换、人口死亡登记数据交换与重点慢病报告管理数据交换。 根据相关业务规范,数据交换应由省级公共卫生信息(疾病预防控制)平台在确保与国家核心业务系统互联互通的前提下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进行交换。 暂无省级平台的可由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直接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省级平台建立后应与省级平台实现数据交换,不再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直接进行数据交换。 暂无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或省级平台的可由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系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交换传染病报告数据,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或省级平台建立后,应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或省级平台实现数据交换,不再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直接进行数据交换。 第二章编制依据

焦虑症诊断治疗指南

焦虑症诊断治疗指南 疾病简介: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也称为生理性焦虑。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s)(也称为焦虑障碍)。 发病原因 研究表明,焦虑症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应激因素、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这些因素会导致机体 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神经递质失衡,从而造成焦虑等症状的出现。焦虑症患者往往会有5-ht(5-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失衡,而抗焦虑药可使失衡的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使焦虑症状消失,情绪恢复正常。 大脑的功能是通过各种不同神经递质的传递来实现。与情绪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有5-ht(5-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da(多巴胺)等等。 疾病分类 焦虑症有很多种类型,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焦虑常分为: 1) 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在没有明显诱

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过分担心、紧张害怕,但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此外,患者还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这种焦虑一般会持续数月。 2) 急性焦虑发作(Acute anxiety attack)(又称为惊恐发作):在正常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并没有恐惧性情境时,患者突然出现极端恐惧的紧张心理,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同时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楚。注意!这种类型焦虑的出现是发作性的,无法预知的。由于急性焦虑发作的临床表现和冠心病发作非常相似,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使得急性焦虑发作的误诊率较高,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3) 恐怖症(Phobia)(包括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的恐怖):恐怖症的核心表现和急性焦虑发作一样,都是惊恐发作。不同点在于恐怖症的焦虑发作是由某些特定的场所或者情境引起的,患者不处于这些特定场所或情境时是不会引起焦虑的。例如害怕社交场合或者人际交往,或者害怕某些特定的环境:如飞机、广场、拥挤的场所。

中国双相障碍治疗指南2007版

中国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 前言 本指南由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牵头编写的《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一部分。它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导建议,国际精神药物治疗规程委员会(IPAP)以及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专家,也多次提出咨询建议。指南的读者主要是在第一线服务的精神卫生工作者,包括专科医师、通科医师、纵使医院心理科医师、临床社工师 以及精神卫生管理人员。 一、治疗原则 (一)综合治疗原则 尽管各类用于治疗双相障碍的精神药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双相障碍各种发作的急性期治疗预防复发的疗效仍不尽如人意。应采取精神药物、躯体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家庭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其目的在于提高疗效、改善依从性、预防复发和自杀,改善社会功能和更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长期治疗原则 双相障碍几乎终生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因此,双相障碍常是慢性过程障碍,其治疗目标除缓解急性期症状外,还应坚持长期治疗原则以阻断反复发作。医生应在治疗开始前即向患者和家属明确交代长期治疗的重要性及实施办法,争取良好的依从性。长期治疗可分为3个治疗期: 1、急性治疗期 此期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注意治疗应充分,并达到完全缓解,以免症状复燃或恶化如非难治性病例,一般情况下6-8周可达到此目的。 2、巩固治疗期 从急性症状完全缓解后即进入此期,其目的是防止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能的恢复。一般而言,此期间主要治疗药物(如心境稳定剂)剂量应维持急性期水平不变。 巩固治疗期的时间长短原则上是按发作的自然病程,但在临床实践中不易掌握。一般巩固治疗时间为:抑郁发作4-6个月,躁狂混合性发作2-3个月。如无复燃,即可转入维持治疗期。此期配合心理治疗十分必要,以防止患者自行减药或停药,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3、维持治疗期资料来源:医学教育网 此期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维持治疗期,对原治疗措施可以在密切观察下进行适当调整,或小心减去在联合治疗的非心境稳定剂药物,或相应减少剂量。但经验说明,使用接近治疗剂量者比低于治疗剂量者的预防复发效果要好。以锂盐为例,一般保持血锂浓度在0.6-0.8mmol/L为宜。 但维持治疗并不能完全防止双相障碍病情复发。因此,应教育患者和家属了解复发的早期表现,以便他们自行监控,及时复诊。在维持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并嘱患者定期复诊观察。复发的早期表现可能为出现睡眠障碍或情绪波动,此时可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如短期应用苯二氮卓类药(benzodiazepines,BDZs)或增加原药剂量,以避免发展成完全发作。维持治疗应持续多久尚无定论。如过去为多次发作者,可考虑在病情稳定达到既往发作2-3个循环的间歇期或2-3年后,再边观察边减少药物剂量,逐渐停药,以避免复发。在停药期间如有任何复发迹象应及时恢复原治疗方案,缓解后应给予更长维持治疗期。 (三)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原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