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第2版(胡亚民 申荣华)课后习题答案 重庆大学出版社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第2版(胡亚民 申荣华)课后习题答案 重庆大学出版社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第2版(胡亚民 申荣华)课后习题答案 重庆大学出版社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第2版(胡亚民 申荣华)课后习题答案 重庆大学出版社

重庆大学材料力学答案..

重庆大学材料力学答案 2.9 题图2.9所示中段开槽的杆件,两端受轴向载荷P 的作用,试计算截面1-1和2-2上的应力。已知:P = 140kN ,b = 200mm ,b 0 = 100mm ,t = 4mm 。 题图2.9 解:(1) 计算杆的轴力 kN 14021===P N N (2) 计算横截面的面积 21mm 8004200=?=?=t b A 202mm 4004)100200()(=?-=?-=t b b A (3) 计算正应力 MPa 175800 1000140111=?== A N σ MPa 350400 1000 140222=?== A N σ (注:本题的目的是说明在一段轴力相同的杆件内,横截面面积小的截面为该段 的危险截面) 2.10 横截面面积A=2cm 2的杆受轴向拉伸,力P=10kN ,求其法线与轴向成30°的及45°斜截面上的应力ασ及ατ,并问m ax τ发生在哪一个截面? 解:(1) 计算杆的轴力 kN 10==P N (2) 计算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MPa 50100 2100010=??==A N σ (3) 计算斜截面上的应力 MPa 5.37235030cos 2 230 =??? ? ???==ο ο σσ

MPa 6.212 3250)302sin( 2 30=?= ?= ο ο σ τ MPa 25225045cos 2 245 =??? ? ???==οο σσ MPa 2512 50 )452 sin(2 45=?= ?= οο σ τ (4) m ax τ发生的截面 ∵ 0)2cos(==ασα τα d d 取得极值 ∴ 0)2cos(=α 因此:2 2π α= , ο454 == π α 故:m ax τ发生在其法线与轴向成45°的截面上。 (注:本题的结果告诉我们,如果拉压杆处横截面的正应力,就可以计算该处任意方向截面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对于拉压杆而言,最大剪应力发生在其法线与轴向成45°的截面上,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横截面上,横截面上剪应力为零) 2.17 题图2.17所示阶梯直杆AC ,P =10kN ,l 1=l 2=400mm ,A 1=2A 2=100mm 2,E =200GPa 。试计算杆AC 的轴向变形Δl 。 题图2.17 解:(1) 计算直杆各段的轴力及画轴力图 kN 101==P N (拉) kN 102-=-=P N (压)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2第9章 习题参考答案_作业

9-2 已知非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1) 320x x x ++= (2) 0x xx x ++= (3) 0x x x ++= (4) 2(1)0x x x x --+= 试确定系统的奇点及其类型,并概略绘制系统的相轨迹图。 解 (1) 奇点(0, 0)。特征方程为 2320λλ++= 两个特征根为 1,21, 2λ=-- 平衡点(0, 0)为稳定节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 x (2) 奇点(0, 0)。在平衡点(0, 0)的邻域内线性化,得到的线性化模型为 0x x += 其特征方程为 210λ+= 两个特征根为 1,2j λ=±

1 平衡点(0, 0)为中心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 x (3) 奇点(0, 0)。原方程可改写为 00 00 x x x x x x x x ++=≥?? +-=

2 为 0x x x -+= 其特征方程为 210λλ-+= 两个特征根为 1,20.50.866j λ=± 平衡点(0, 0)为不稳定焦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 x 9-6 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图如图9-51所示,其中0.2a =,0.2b =,4K =, 1T s =。试分别画出输入信号取下列函数时在e -e 平面上系统的相平面 图(设系统原处于静止状态)。 (1) () 2 1()r t t = (2) () 2 1()0.4r t t t =-+ (3) () 2 1()0.8r t t t =-+ (4) () 2 1() 1.2r t t t =-+ 图9-51 题9-6图 解:由系统结构图可得4c c u +=。由于e r c =-,那么4e e u r r ++=+。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本科试卷A

重庆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试卷 2006 ~2007 学年 第 1 学期 开课学院: 自动化学院 考试日期: 2007-01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20%)带有保护套管的热电偶的传热过程可用如下的方程组来描述, 12222q q dt dT C m -= 1 111q dt dT C m = 22 2R T T q -= 11 2 1R T T q -= 选定0T 作为,1T 输入作为输出,完成以下要求。 1、 根据所给方程组,画出该过程的动态结构图; 2、 整理出0T 和1T 之间的传递函数。 二、(20%)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1所示,要求输入r(t)单位阶跃时,超调量%20≤P σ,峰值时间s t P 1=。 图 1 三、(15%)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2 +=s s K s G 1、 试绘制系统根轨迹的大致图形(需给出相应的计算),并讨论参数K 对系 统稳定性的影响。 式中, 0T :介质温度;1T :热电偶温度;2T :套管温度; 11C m :热电偶热容; 22C m :套管热容; 1R :套管与热电偶间的热阻; 2R :介质与套管间的热阻 1q :套管向热电偶传递的热量;2q :介质向套管传递的热量 1、 试确定K 和Kt 的值。 2、在所确定的K 和Kt 的值下,当输入r(t)单位阶跃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多少?

2、 若增加一个零点1-=z ,此时根轨迹的形状如何?,该零点对系统稳定性有何影响。 3、 上问中,若增加的零点是3-=z ,此时根轨迹的形状又如何?你能作出什 么初步结论? 四、(20%)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04 2 +=s s s H s G 1、 绘制系统的开环幅频渐近特性(需标注各段折线的斜率及转折频率),并 求出系统的相位裕量; 2、 在系统中串联一个比例-微分环节)(1+s ,绘制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幅频渐近特性,并求出校正后系统的开环截止频率和相位裕量; 3、 比较前后的计算结果,说明相对稳定性较好的系统,对数幅频特性在中 频段应具有的形状。 五、(15%)用描述函数法分析图2所示系统的稳定性,判断系统是否自振,若 有自振,求自振频率和振幅。其中: A M A N π4= )( 六、(10%Φ(z)。 (r (r )(t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Q/JY-TSCX-027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规范关键过程,对关键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特编制本控制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关键过程的识别、确定、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适用于公司军工产品关键过程的控制,其它产品可参考执行。 3 术语、定义 3.1 关键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3.2 重要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3.3 关键件:含有关键特性的单元件; 3.4 重要件:不含关键特性,但含有重要特性的单元件; 3.5 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关键过程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过程等。 4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4.1 《GJB 190特性分类》 4.2 《材料代用规定》 4.3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5 职责 5.1 技术中心 5.1.1 负责识别和标识关键过程,组织编制关键过程工艺文件,组织对关键过程进行“三定”工作(即定工序、定人员、定设备); 5.1.2 负责组织对生产、检验等人员培训关键过程(工序)控制的技术文件中需要注意事项。 5.2 生产部 5.2.1 参与关键过程“三定”工作; 5.2.2 负责按关键过程控制的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实施关键过程控制,记录关键过程的实际工艺

参数; 5.3 质量保证部 5.3.1 参与关键过程“三定”工作; 5.3.2 负责关键过程的监督检查,按图样及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关键过程检验,记录关键特性的实测值。 6 工作流程和要求 关键过程控制的详细流程图(附后) 6.1 关键过程的识别和确定 6.1.1 关键过程识别和确定的原则 6.1.1.1工艺室根据设计编发的“关键件(器材)、重要件(器材)明细表”和设计图样上标注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识别确定关键过程(关键工序); 6.1.1.2 工艺室根据公司技术能力、设备能力、人员能力等情况对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加工过程,可确定为关键过程(工序); 6.1.2 关键过程识别和确定后形成的文件 6.1.2.1 编制关键过程明细表 工艺室在编制关键件、重要件工艺规程后,按产品编制“关键过程明细表”,经部门领导审批和质量会签,复制分发生产部计调室、质量经理。当发生更改时,应及时更新“关键过程明细表”。 6.1.2.2 编制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工艺规程 工艺室对识别确定的关键过程(关键工序),编制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工艺规程,明确要控制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要控制的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等。 6.1.2.3 编制关键过程三定表 工艺室组织对关键过程进行“三定”填写《关键过程三定表》。 6.2 关键过程的标识 6.2.1 工艺室在编制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工艺规程时,对于关键件、重要件应在封面加盖“关键件”或“重要件”红色印章;在关键工序的工序号处,加盖“关键工序”红色印章,若关键 关键过程的 识别和确定 关键过程控制有效性的评价 关键过程 控 制 关键过程 标 识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考研的必备

第一章绪论 重点: 1.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如何抽象实际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环节; 3.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 4.线性系统(线性定常系统、线性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的定义和区别; 5.自动控制理论的三个基本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重点: 1.时域数学模型--微分方程; 2.拉氏变换; 3.复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4.建立环节传递函数的基本方法; 5.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与传递函数; 6.动态结构图的运算规则及其等效变换; 7.信号流图与梅逊公式。 难点与成因分析: 1.建立物理对象的微分方程 由于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学生普遍缺乏对机械、热力、化工、冶金等过程的深入了解,面对这类对象建立微分方程是个难题,讲述时 2.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由于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简化普遍只总结了一般原则,而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步骤,面对变化多端的结构图,初学者难于下手。应引导学生明确等效简化的目的是解除反馈回路的交叉,理清结构图的层次。如图1中右图所示系统存在复杂的交叉回路,若将a点移至b点,同时将c点移至d点,同理,另一条交叉支路也作类似的移动,得到右图的简化结构图。

图1 解除回路的交叉是简化结构图的目的 3. 梅逊公式的理解 梅逊公式中前向通道的增益K P 、系统特征式?及第K 条前向通路的余子式K ?之间的关系仅靠文字讲述,难于理解清楚。需要辅以变化的图形帮助理解。如下图所示。 图中红线表示第一条前向通道,它与所有的回路皆接触,不存在不接触回路,故11=?。 第二条前向通道与一个回路不接触,回路增益44H G L -=,故 4421H G +=?。 第三条前向通道与所有回路皆接触,故13=?。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重点: 1. 一、二阶系统的模型典型化及其阶跃响应的特点; 2. 二阶典型化系统的特征参数、极点位置和动态性能三者间的相互关

重庆大学材料力学答案审批稿

重庆大学材料力学答案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重庆大学材料力学答案 2.9 题图2.9所示中段开槽的杆件,两端受轴向载荷P 的作用,试计算截面1-1和2-2上的应力。已知:P = 140kN ,b = 200mm ,b 0 = 100mm ,t = 4mm 。 题图2.9 解:(1) 计算杆的轴力 (2) 计算横截面的面积 (3) 计算正应力 (注:本题的目的是说明在一段轴力相同的杆件内,横截面面积小的截面为该段的危险截面) 2.10 横截面面积A=2cm 2的杆受轴向拉伸,力P=10kN ,求其法线与轴向成30°的及45°斜截面上的应力ασ及ατ,并问m ax τ发生在哪一个截面? 解:(1) 计算杆的轴力 (2) 计算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3) 计算斜截面上的应力 (4) m ax τ发生的截面 ∵ 0)2cos(==ασα τα d d 取得极值 ∴ 0)2cos(=α 因此:2 2π α= , 454 == π α 故:m ax τ发生在其法线与轴向成45°的截面上。

(注:本题的结果告诉我们,如果拉压杆处横截面的正应力,就可以计算该处任意方向截面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对于拉压杆而言,最大剪应力发生在其法线与轴向成45°的截面上,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横截面上,横截面上剪应力为零) 2.17 题图2.17所示阶梯直杆AC ,P =10kN ,l 1=l 2=400mm ,A 1=2A 2=100mm 2,E =200GPa 。试计算杆AC 的轴向变形Δl 。 题图2.17 解:(1) 计算直杆各段的轴力及画轴力图 kN 101==P N (拉) kN 102-=-=P N (压) (2) 计算直杆各段的轴向变形 mm 2.0100 1000200400 1000101111=????== ?EA l N l (伸长) mm 4.050 1000200400 1000102222-=????-== ?EA l N l (缩短) (3) 直杆AC 的轴向变形 m m 2.021-=?+?=?l l l (缩短) (注:本题的结果告诉我们,直杆总的轴向变形等于各段轴向变形的代数和) 2.20 题图2.20所示结构,各杆抗拉(压)刚度EA 相同,试求节点A 的水平和垂直位移。 ( a) (b) 题图2.20 (a) 解: (1) 计算各杆的轴力 以A 点为研究对象,如右图所示,由平衡方程可得

重庆大学出版社高等数学题库参考答案

第五章不定积分1(直接积分法、换元积分法) 一、单选题 1.设)(x f 是可导函数,则?' ))((dx x f 为(A ). A.)(x f B.C x f +)( C.)(x f ' D.C x f +')( 2.函数)(x f 的(B )原函数,称为)(x f 的不定积分. A.任意一个 B.所有 C.唯一 D.某一个 3.? = +=)(,2cos )(x f C x e dx x f x 则(A ). A.)2sin 22(cos x x e x - B.C x x e x +-)2sin 22(cos C.x e x 2cos D.x e x 2sin 4.函数x e x f =)(的不定积分是(B ). A.x e B.c e x + C.x ln D.c x +ln 5.函数x x f cos )(=的原函数是(A ). A.c x +sin B.x cos C.x sin - D.c x +-cos 6.函数2 11)(x x f -=的原函数是(A ). A.c x x ++ 1 B.x x 1- C.32x D.c x x ++1 2 7.设x 2是)(x f 的一个原函数,则[] =' ?dx x f )((B ) A.x 2 B.2 C.2 x D.-2 8.若c e dx e x x +=? ,则? x d e x 22=(A ) A.c e x +2 B.c e x + C.c e x +-2 D.c e x +-2 9.函数x x f sin )(=的原函数是(D ) A.c x +sin B.x cos C.x sin - D.c x +-cos 10.若)()()()()(x G x F x f x G x F '-'的原函数,则均为、=(B ) A.)(x f B.0 C.)(x F D.)(x f ' 11.函数21 1)(x x f + =的原函数是(A ) A.c x x +-1 B.x x 1- C.32x D.c x x ++12 12.函数2 1 1)(x x f - =的原函数是(A ) A.c x x ++ 1 B.x x 1- C.32x D.c x x ++ 12

重庆大学出版社(重大版)小学英语单词词汇)

第一单元 Max 麦克斯Rex 雷克斯Lu Hua 卢华Gao Wendi 高文迪Du Xiaomao 杜小毛Hao Tian 郝天Stanley 史坦利Lucy 露西Miss Liu 刘老师Mr. White 怀特老师hello 喂,你好class 班级,同学们name 名字my 我的your 你的,你们的Good morning!早安!上午好!Good afternoon!下午好!I’m = I am 我是 What’s = what is 是什么 第二单元 Boy 男孩girl 女孩cat 猫dog 狗rabbit 兔panda 熊猫 bear 熊bird 鸟frog 青蛙doll 玩具娃娃 a 一个friend 朋友 look 看,瞧mum 妈妈(口语)her 她的Chinese中国的dad 爸爸(口语)English英国的his 他的who 谁this 这个it它that 那个,那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真好how are you 你好吗 第三单元 One 一two二three三four四five 五six 六seven 七eight 八nine九ten十cake蛋糕candle蜡烛balloon 气球card 卡片today 今天he他she 她you 你,你们thank谢谢put放then那么OK 好的are 是how old 多大,几岁了?have a party聚会good idea好主意happy birthday 生日快乐let’s =let is 让我们 第四单元 Schoolbag书包book书pencil-box 文具盒pencil铅笔pen钢笔ruler尺子eraser橡皮擦crayon蜡笔knife小刀sharpener卷笔刀 an一(个,件)no不yes是的what多么nice漂亮的whose谁的sorry 抱歉know知道excuse me对不起Here you are给你it’s=it is它是 第五单元 Red红色的yellow 黄色的blue蓝色的green绿色的pink粉红色的orange桔色的white 白色的black黑色的brown棕色的purple紫色的Colour颜色can能,可以help帮助little小的want想要,需要which 哪个sir先生and和right正确的goodbye再见 Bye-bye再见(口语)how much多少(钱) 第六单元 head头face脸eye眼睛ear耳朵nose鼻子mouth嘴hair头发big 大的small小的long长的short短的 pass传递,递carrot胡萝卜snowman雪人funny盖上cover蒙上good enening晚上好you’re=you are你是?

重庆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 1 实验背景 (2) 2 实验介绍 (3) 3 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6)

1 实验背景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原理是相对于人工控制概念而言的,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在自动控制原理【1】中提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对自动控制的精密性和经济指标,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同时,由于数字计算机,特别是微型机的迅速发展,为控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他们的推动下,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如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贝尔曼的动态规划理论。卡尔曼的能控性能观测性和最优滤波理论等,这些都标志着控制理论已从经典控制理论发展到现代控制理论的阶段。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是采用状态空间法(时域方法),研究“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时变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现在,随着技术革命和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发展,已促使控制理论开始向第三个发展阶段即第三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发展。 在其他文献中也有所述及(如下): 至今自动控制已经经历了五代的发展: 第一代过程控制体系是150年前基于5-13psi的气动信号标准(气动控制系统PCS,Pneumatic Control System)。简单的就地操作模式,控制理论初步形成,尚未有控制室的概念。 第二代过程控制体系(模拟式或ACS,Analog Control System)是基于0-10mA或4-20mA 的电流模拟信号,这一明显的进步,在整整25年内牢牢地统治了整个自动控制领域。它标志了电气自动控制时代的到来。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三大控制论的确立奠定了现代控制的基础;控制室的设立,控制功能分离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70年代开始了数字计算机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技术优势,人们在测量,模拟和逻辑控制领域率先使用,从而产生了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这个被称为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是自动控制领域的一次革命,它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特长,于是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能做好一切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被称为“集中控制”的中央控制计算机系统,需要指出的是系统的信号传输系统依然是大部分沿用4-20mA的模拟信号,但是时隔不久人们发现,随着控制的集中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失控的危险也集中了,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个系统瘫痪。所以它很快被发展成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的普遍使用,计算机技术可靠性的大幅度增加,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DCS,或分布式数字控制系统),它主要特点是整个控制系统不再是仅仅具有一台计算机,而是由几台计算机和一些智能仪表和智能部件构成一个了控制

材料力学 重庆大学试题集

拉压静不定 如图所示结构由刚性横梁AD 、弹性杆1和2组成,梁的一端作用铅垂载荷F ,两弹性杆均长l ,拉压刚度为EA ,试求D 点的垂直位移。(图上有提示) 解:在力F 作用下,刚性梁AD 发 生微小转动,设点B 和C 的铅垂位移分别为δ1和δ2,则 δ1=δ2 设杆1和杆2的伸长量分别为 △l 1和△l 2,根据节点B 和C 处的变形关系,有 1113cos 302 l δδ?=?= 2221cos 602 l δδ?=?= 则△l 1和△l 2的关系为 1232 l l ?= ? (a ) 由平衡条件,对A 点取矩得 12sin 60sin 3023N N F a F a F a ?+?= 即 12332l l EA EA F l l ??+= (b ) 联立方程(a )和(b ),解得 2127F l l E A ?= D 点位移为 223336222 7D a F l l a E A δ?= = ?= ------------------------------------------------------------------------------------------------------ 一.摩尔积分 单位载荷法 直径80m m d =的圆截面钢杆制成的钢架,在自由端C 处受到集中力1kN F =作用,钢杆的弹性模量为200G Pa E =,0.8m R =, 2.4m h =,不计剪力和轴力的影响,试求自由端c 处的水平位移。(提示:可采用莫尔积分方法求解)

题图 解:(1)求梁的内力方程 半圆弧BC 段: θθcos )(F F N = )(πθ≤≤0 )c o s ()(θθ-=1FR M )(πθ≤≤0 直杆AB 段: F x F N -=)( )(h x ≤≤0 FR x M 2=)( )(h x ≤≤0 (2)求自由端的水平位移 在自由端水平方向加单位载荷,如图)(b 所示,由水平单位载荷产生的轴力和弯矩方程分别为: 半圆弧BC 段: θθsin )(=N F )(πθ≤≤0 θθs i n )(R M -= )(πθ≤≤0 直杆AB 段: 0=)(x F N )(h x ≤≤0 x x M =)( )(h x ≤≤0 由莫尔积分,可得自由端c 处的水平位移为: 3 3 2 ()() ()() cos sin 2(1cos )(sin )208.91m m N N C x l l h F x F x M x M x dx dx E A E I F F R F R dx d xdx E A E I E I F R F R h E I E I π π δθθθθθ= + = + --+ =-+ =∑∑?? ? ? ? ------------------------------------------------------------------------------------------------------ A B C R F h θ

自动控制原理 重庆大学 练习题库及答案

1、微分环节的对数幅频曲线为过点(1,j0)的直线,其斜率为()。 ?A、 -20dB/dec ?B、 20dB/dec ?C、 -40dB/dec ? (ω)在( )线上正负穿越次数之差等于开环右极点数的1/2。 ?A、-180o ?B、180o ?C、-90o ?o 3、反馈回路包含振荡环节,结果由原来的振荡环节转变成()。 ?A、积分环节 ?B、微分环节 ?C、振荡环节 ? 4、在下列系统或过程中,属于闭环系统的有()。 ?A、全自动洗衣机 ?B、电风扇 ?C、电冰箱 ? ?A、 ?B、

?C、 ?D、 6、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是根据系统在零初始状态时,对()的瞬态响应得出的。?A、单位脉冲信号 ?B、单位阶跃信号 ?C、单位斜坡信号 ? 7、二阶系统的闭环增益加大()。 ?A、快速性能好 ?B、超调量愈大 ?C、t p提前 ? 8、下图中系统为开环稳定(p=0),其对应的单位阶跃响应是()。

?A、 ?B、 ?C、 ?D、 9、关于开环传递函数G k(s)、闭环传递函数G B(s)和辅助函数F(s)=1+G k(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B、 ?C、 ?D、

10、()指在调整过程结束后输出量与给定的输入量之间的偏差,也称为静态精度。 ?A、稳定性 ?B、快速性 ?C、准确性 ? 11、哪种信号是使用得最为广泛的常用输入信号。() ?A、单位脉冲函数 ?B、单位阶跃函数 ?C、单位斜坡函数 ? 12、关于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G B(s) 和辅助函数F(s)=1+G K(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 ?A、三者的零点相同 ?B、G B (s) 的极点与F(s)=1+G K(s) 的零点相同 ?C、G B(s) 的极点与F(s)=1+G K(s) 的极点相同 ? 13、关于系统稳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线性系统稳定性与输入无关 ?B、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C、非线性系统稳定性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 14、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是,则其根轨迹起始于()。?A、G(s)H(s) 的极点 ?B、G(s)H(s) 的零点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重庆大学出版社

第1章绪论(无习题)第2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习题解答习题2.1是非判断题(1) 若平面体系的实际自由度为零,则该体系一定为 几何不变体系。( ) (2) 若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则该体系一定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3) 若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则该体系 为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4) 由三个铰两 两相连的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 (5) 习题2.1(5) 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CEF后,剩余部 分为简支刚架,所以原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体系。( ) AE CFBD 习题2.1(5)图(6)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ABC后,成为习题2.1(6) (b)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 (7)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EDF后,成为习题2.1(6) (c)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 B EF DAC(a)(b)(c) 习题 2.1(6)图【解】(1)正确。 (2)错误。是使体系成为几何不变的必要条件而非 充分条件。(3)错误。(4)错误。只有当三个铰 不共线时,该题的结论才是正确的。(5)错误。CEF不是二元体。(6)错误。ABC不是二元体。(7)错误。EDF不是二元体。习题2.2填空(1) 习题2.2(1)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

习题2.2(1)图 (2) 习题2.2(2)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_体系。习题 2-2(2)图(3) 习题 2.2(3)图所示4个体系的多余约束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题 2.2(3)图 (4) 习题2.2(4)图所示体系的多余约束个数为___________。习题 2.2(4)图 (5) 习题2.2(5)图所示体系的多余约束个数为___________。习题 2.2(5)图 (6) 习题2.2(6)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有_________个多余约束。习题 2.2(6)图 (7) 习题2.2(7)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有_________个多余约束。 习题2.2(7)图【解】(1)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左右两边L形杆及地面分别作为三个刚片。(2)几何常变。中间三铰刚架与地面构成一个刚片,其与左边倒L形刚片之间只有两根链杆相联,缺少一个约束。(3)0、1、2、3。最后一个封闭的圆环(或框)内部有3个多余约束。(4)4。上层可看作二元体去掉,下层多余两个铰。(5)3。下层(包括地面)几何不变,为一个刚片;与上层刚片之间用三个铰相联,多余3个约束。(6)内部几何不变、0。将左上角水平杆、右上角铰接三角形和下部铰接三角形分别作为刚片,根据三刚片规则分析。(7)内部几何不变、3。外围封闭的正方形框为有3个多余约束的刚片;内部铰接四边形可选一对平行的对边看作两个 刚片;根据三刚片规则即可分析。习题2.3对习题2.3图所示各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a)(b) (c)(d)(e)(f)(g)(h)(i)(j)(k)(l)习题2.3图【解】(1)如习题解2.3(a)图所示,刚片AB与刚片I由铰A和支杆①相联组成几何不变的部分;再与刚片BC由铰B和支杆②相联,故原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A BC21 Ⅰ习题解2.3(a)图(2)刚片Ⅰ、Ⅱ、Ⅲ由不共线三铰A、B、(Ⅰ,Ⅲ)两两相联,组成几何不变的部分,如习题解2.3(b)图所示。在此部分上添加二元体C-D-E,故原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 )ⅠⅢ∞ⅡⅢCADBE Ⅰ习题解2.3(b)图(3)如习题解2.3(c)图所示,将左、右两端的折 形刚片看成两根链杆,则刚片Ⅰ、Ⅱ、Ⅲ由不共线三铰(Ⅰ,Ⅱ)、(Ⅱ,Ⅲ)、(Ⅰ,Ⅲ)两两相联,故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 , )Ⅱ( , )ⅢⅠⅢ( , )ⅠⅡⅠⅡⅢ习题解2.3(c)图(4)如习题解2.3(d)图所示,刚片Ⅰ、Ⅱ、Ⅲ由不共线的三铰两两相联,形成大刚片;该大刚片与地基之间由4根支杆相连,有一个多余约束。故原体系为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ⅠⅡⅡⅠⅢ( , )( , )ⅠⅢⅡⅢ31 2习题解2.3(d)图(5)如习题解2.3(e)图所示,刚片Ⅰ、Ⅱ、Ⅲ组成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体系,为一个大刚片;该大刚片与地基之间由平行的三根杆①、②、③相联,故原体系几何瞬变。Ⅱ( , )ⅠⅡⅠ3( , )ⅡⅢ( , )ⅠⅢⅢ12 习题解2.3(e)图(6)如习题解2.3(f)图所示,由三刚片规则可知,刚片Ⅰ、Ⅱ及地基组成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体系,设为扩大的地基。刚片ABC与扩大的地基由杆①和铰C相联;刚片CD与扩大的地基由杆②和铰C相联。故原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ⅡACⅠ1DB2 习题解2.3(f)图(7)如习题解2.3(g)图所示,上部体系与地面之间只有3根支杆相联,可以仅分析上部体系。去掉二元体1,刚片Ⅰ、Ⅱ由铰A和不过铰A的链杆①相联,故原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11AⅠⅡ习题解2.3(g)图(8)只分析上部体系,如习题解2.3(h)图所示。去掉二元体1、2,刚片Ⅰ、Ⅱ由

15GJB9001B版关键-特殊过程控制程序

关键/特殊过程控制程序 (.QP.15) 1 目的 识别关键/ 特殊过程,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其过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军用产品关键/ 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制造部负责关键/ 特殊过程的归口管理和控制,负责组织对其确认或再确认; 3.2 技术部负责确定关键/特殊过程,负责编制关键/ 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根据需要编制关键/ 特殊过程检验指导书或质量控制文件;负责对关键/ 特殊过程的检查、考核; 3.3 质检部负责关键/ 特殊过程的监督管理,对关键/特殊过程实施监控和检验。 4 工作程序 4.1 关键过程与特殊过程的确定和标识 4. 1. "1 关键/ 特殊过程 a)关键过程是指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工序,一般包括: 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工序、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损失的工序。 b)特殊过程是指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测量和监控加以验证的工序,该工序的产品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之后,其不合格特性才能暴露出来。 4.

1. "2 技术部(设计人员)在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关键件、重要件清单,并在相应的设计文件上做出标识。 4. 1."3 技术部(工艺人员)在上述关键件、重要件的工艺文件或操作规程的首页和相关内容上标注“关键件”或“重要件”标识。 4. 1."4 对特殊过程(或特种工艺)需采取特殊的控制措施,技术部(工艺人员) 在其工艺文件或操作规程上标注“特种工艺”标识。 4.2 关键过程与特殊过程的评审或确认 4. 2. "1 技术部(设计人员)对关键件、重要件设计参数和制造工艺必须从严审查,在设计评审、工艺评审中应作为重点内容。关键/ 特殊过程的评审,可结合 其他质量评审分阶段实施: a)设计文件上确定关键/重要”件(特性)的评审,可结合设计评审进行。 b)工艺文件中对关键件/重要件的评审,可结合工艺评审进行。 c)关键/特殊过程的确认或在确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生产制造部组织进行。 4. 2. "2 特性分析报告和关键件、重要件清单经设计人员、技术部长会签后生效。 4.3 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控制 4. 3. "1 对关键过程/ 特殊过程使用的图样、工艺文件、检验文件、生产计划用文

关键过程的识别控制

关键过程的识别控制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浅谈对关键过程识别、控制和审核要点(赛宝认证中心赵惠芹) 发布日期:[2012-10-29] 【打印此页】 【关闭】 摘要:质量形成于过程,识别产品形成的各个过程,尤其是关键过程,并对这些过程加以控制更为重要,“关键过程”,规定了产品在实现过程中对关键过程的控制要求,因此在研制生产过程应关注对关键过程识别、控制,审核。 关键词: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关键过程 引言 众所周知、“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帕雷托原理明显地体现在产品功能特性上,既产品的关键的少数特性对产品的适用性有重大影响,标要求对“关键过程”控制的目的之所在。 一、基本概念 关键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机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重要特性: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关键件:含有关键特性的单元件。 重要件:不含关键特性的单元件。 关键过程: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 关键产品:是指该产品一旦故障会严重影响安全性、可用性、任务成功及寿命周期费用的产品。对寿命周期周期费用来说,价格昂贵的产品都属于可靠性关键产品。 特性:是指可区分的特征,如物理的、功能的、时间的特性。 单元件:在特性分类的基础上,对军工产品实施质量控制的基本单元。 二、产品研制生产过程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及关键过程(工序)识别目的及准则: 1、目的:加强对产品的特性分类及关键过程控制,能够帮助设计部门提高设计质量,同时便于生产部门了解设计意图,有利于在实施质量控制中分清主次、控制重点,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2、识别准则:在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起直接影响的是产品的形成过程。而关键过程是产品实现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识别其过程是控制关键过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因此应首先了解并正确理解关键过程及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才能准确把握和识别关键过程。GJB9001A-2001标准对其内涵予以明确,为识别关键过程奠定基础。 3、特性的识别和标识要求编制“关键件、重要件项目明细表”,在设计文件和图样上予以标识。工艺部门应根据设计图纸和关键件、重要件目录,并根据本单位和产品的特点一是将含有关键特性、重要特性所构成的过程,二是将技术要求高且加工难度大、经常出现质量问题造成产品质量波动、加工周期长、原材料昂贵、废品损失大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确定为关键过程(工序)。并在工艺文件和采购文件上予以标识, 现结合锌银航空蓄电池生产浅议关键过程的识别: 锌银航空蓄电池作为飞机应急备用启动电源,起着保障飞机飞行安全作用,一旦飞机发动机空中停车,电池必须在瞬间提供大电流放电启动发动机运转,确保飞行员和飞机的安全,俗称救命电源。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对产品质量要求非常高。因此对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识别并控制好关键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外壳、极板、电解液、隔膜等,极板是电池的心脏,其质量的优劣决定电池容量和放电性能,是对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同时电池能否瞬间大电流工作,主要取决于极板的质量,因此将极板确定为关键件,其极板制造过程确定为关键过程(工序)。对极板质量起关键作用除加工过程外,另一个关键环节是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过程,其活性银粉对极板容量又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将活性银粉制备过程确定为关键过程,而对活性物质制备

重庆大学材料力学答案精编版

重庆大学材料力学答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重庆大学材料力学答案 2.9 题图2.9所示中段开槽的杆件,两端受轴向载荷P 的作用,试计算截面1-1和2-2上的应力。已知:P = 140kN ,b = 200mm ,b 0 = 100mm ,t = 4mm 。 题图2.9 解:(1) 计算杆的轴力 kN 14021===P N N (2) 计算横截面的面积 21mm 8004200=?=?=t b A 202mm 4004)100200()(=?-=?-=t b b A (3) 计算正应力 MPa 175800 1000140111=?== A N σ MPa 350400 1000 140222=?== A N σ (注:本题的目的是说明在一段轴力相同的杆件内,横截面面积小的截面为该段的危险截面) 2.10 横截面面积A=2cm 2的杆受轴向拉伸,力P=10kN ,求其法线与轴向成30°的及45°斜截面上的应力σ及τ,并问τ发生在哪一个截面?

解:(1) 计算杆的轴力 kN 10==P N (2) 计算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MPa 50100 2100010=??== A N σ (3) 计算斜截面上的应力 MPa 5.37235030cos 2 230 =??? ? ???== σσ MPa 6.212 3250)302sin(2 30=?= ?= σ τ MPa 25225045cos 2 245 =??? ? ???== σσ MPa 2512 50 )452sin(2 45=?= ?= σ τ (4) m ax τ发生的截面 ∵ 0)2cos(==ασα τα d d 取得极值 ∴ 0)2cos(=α 因此:2 2π α= , 454 == π α 故:m ax τ发生在其法线与轴向成45°的截面上。 (注:本题的结果告诉我们,如果拉压杆处横截面的正应力,就可以计算该处任意方向截面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对于拉压杆而言,最大剪应力发生在其法线与轴向成45°的截面上,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横截面上,横截面上剪应力为零) 2.17 题图2.17所示阶梯直杆AC ,P =10kN ,l 1=l 2=400mm ,A 1=2A 2=100mm 2,E =200GPa 。试计算杆AC 的轴向变形Δl 。

重庆大学材料力学复习试题

1、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C 。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有关 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无关 2、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 D 是相同的。 A:应力B:应变C:位移D:力学性质 3、各向同性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A 。 A:力学性质B:外力C:变形D:位移 4、在下列四种材料中, C 不可以应用各向同性假设。 A:铸钢B:玻璃C:松木D:铸铁 5、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D A:构件不变形B:构件不破坏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原始尺寸 6、外力包括: D A:集中力和均布力B:静载荷和动载荷 C:所有作用在物体外部的力D:载荷与支反力 7、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B:内力与外力无关; C:内力的单位是N或KN;D:内力沿杆轴是不变的; 8、静定杆件的内力与其所在的截面的 D 有关。 A:形状;B:大小;C:材料;D:位置 9、在任意截面的任意点处,正应力σ与剪应力τ的夹角α= A 。A:α=90O;B:α=45O;C:α=0O;D:α为任意角。 10、图示中的杆件在力偶M的作用下,BC段上 B 。 A:有变形、无位移;B:有位移、无变形;

C:既有位移、又有变形;D:既无变形、也无位移; 11、等直杆在力P作用下: D A:N a大B:N b 大C:N c 大D:一样大 12、用截面法求内力时,是对 C 建立平衡方程而求解的。 A:截面左段B:截面右段C:左段或右段D:整个杆件13、构件的强度是指 C ,刚度是指 A ,稳定性是指 B 。 A: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B: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其原有平衡态的能力; C:在外力的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14、计算M-M面上的轴力 D 。 A:-5P B:-2P C:-7P D:-P 15、图示结构中,AB为钢材,BC为铝材,在P力作用下 C 。 A:AB段轴力大 B:BC段轴力大 C:轴力一样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