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秭归地质报告最终版

秭归地质报告最终版

三峡秭归地质实习报告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班号:2013级水电五班

组长:陈帅2013301580139

成员:李双2013301580021

邓锐2013301580160

周唱2013301580215

赵秋湘2013301580215

刘宗甜2013301580206

指导教师:陈益峰

实习日期2015.11.11-2015.11.15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目录

一、前言(李双、邓锐) (1)

1.1实习目的与意义 (1)

1.2实习区地质概况 (1)

1.3实习路线安排 (2)

二、实习区自然地理经济条件(李双、邓锐) (3)

2.1自然地理 (3)

2.1.1地理位置 (3)

2.1.2行政概况 (3)

2.1.3交通情况 (3)

2.1.4矿产资源 (3)

2.1.5水力资源 (4)

2.2自然经济 (4)

2.2.1经济形式 (4)

2.2.2发展概况 (4)

2.3气象水文 (5)

2.3.1气候 (5)

2.3.2降雨量 (5)

2.3.3蒸发量 (5)

2.3.4水文特征 (5)

三、实习区区域构造背景(李双、邓锐) (6)

3.1地形地貌 (6)

3.2构造地质背景 (7)

3.2.1褶皱构造 (7)

3.2.2区域性大断裂 (8)

3.3新构造运动及区域稳定性 (8)

3.3.1地壳隆升运动 (9)

3.3.2断裂活动性 (9)

3.3.3地震活动性 (9)

四、实习区工程地质条件(李双、周唱、赵秋湘、刘宗甜) (10)

4.1地层岩性(李双) (10)

4.1.1概况 (10)

4.1.2沉积岩 (11)

4.1.3岩浆岩 (15)

4.1.4变质岩 (16)

4.2地质构造(周唱) (16)

4.2.1概述 (16)

4.2.2褶皱构造 (17)

4.2.3断层构造(断层与节理) (18)

4.3河流地貌(周唱) (19)

4.3.1概述 (19)

4.3.2河流的侵蚀作用 (20)

4.3.3河流的底蚀作用 (20)

4.3.4河流的侧蚀作用 (20)

4.3.5河床 (20)

4.3.6河漫滩 (20)

4.3.7阶地 (20)

4.3.8冲积物 (20)

4.4水文地质作用(赵秋湘、刘宗甜) (21)

4.4.1岩溶水文地质 (21)

4.4.2泉 (23)

4.5物理地质现象(赵秋湘、刘宗甜) (24)

4.5.1概述 (24)

4.5.2风化 (25)

4.5.3滑坡 (25)

4.5.4崩塌 (27)

4.5.5卸荷 (28)

4.6岩体工程问题分析(赵秋湘、刘宗甜) (29)

4.6.1地下洞室工程位置选择 (29)

4.6.2棺材岩 (32)

5.结语(陈帅) (33)

六.附件 (33)

6.1实习记录 (33)

6.1.1.第一天(刘宗甜、赵秋湘) (33)

6.1.2.第二天(陈帅、邓锐) (39)

6.1.3.第三天(刘宗甜、赵秋湘) (42)

6.2实习日志 (46)

6.3实习附图(陈帅、邓锐) (55)

一、前言(李双、邓锐)

1.1实习目的与意义

通过八周的工程地质的课堂理论学习,我们对于地质这门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我们的认识只限于老师的口头讲述与教材的理论知识,我们意识到要想学好工程地质,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

野外实习教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环节,它不只是印证、巩固,加深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有相当多的内容是课堂上无法讲授或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全面掌握的知识和内容。野外实习的意义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学习,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因此,此次地质实习是很有必要的,此次实习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1)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要求步骤 ,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各种地质现象,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实践技能。

(2)培养地质报告的撰写能力,为今后阅读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文献奠定基础。

(3)掌握野外相关地质平面图与剖面图的阅读和绘制方法。

(4)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自己动手测量,亲自观察,培养我们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实事求是、团队协作的工作作风。由老师带队,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加强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培养我们的纪律性。

1.2实习区地质概况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地跨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邻宜昌,南连长阳,西接巴东,背靠兴山,县境东西最大横距66.1km,南北最大纵距60.6km,西端牛口距三峡大坝仅58km,国土面积2427km2。全县人口41万,现辖12个镇、乡,即:茅坪、归州、屈原、沙镇溪、两河口、郭家坝、杨林桥7镇,水田坝、泄滩、梅家河、磨坪、周坪5

乡,全县共有463个村民委员会、3245个村民小组。县内交通便利,沿江两岸集镇较多,黄金水道沟通川汉宁沪,水路交通极为方便,公路交通以宜秭公路、移民复建的秭兴公路、风茅公路、沿江公路为干线,乡镇及村级公路为支脉,基本形成了村村通公路的交通网。

全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金与银矿、铁矿及地热等。此外,还有锰矿、铜矿、铅锌矿、石膏、磷矿、石灰石的矿产。矿产资源给该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三峡大坝建成后,也为此地的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高峰点,成为本地区又一大收益来源。农业方面,秭归地区盛产柑橙,成为湖北地区富有名气的柑橘之乡,这为当农民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入。

1.3实习路线安排

路线1:茅坪港—林检站—杉木溪大桥—1000万(小断层)—九曲垴桥加水站—围棋子—加水处—4黑—横敦岩—兰陵村(地堑)—水文站(问天锏)—九畹溪村1组(民房)—加油站—九畹溪大桥(棕岩头隧道西出口)—下煤厂(抬上坪隧道以西)—鲤鱼潭隧道以西—链子崖(终点)—郭家坝狮子包滑坡(依时间而定)。

路线2:石板溪——危岩体(花鸡坡1)——花鸡坡2(加水1元)——南沱、陡山沱界线——2黑——2黑3白界线——棺材岩——樟树庄(采石场)——雾河砖厂——和尚洞。

路线3:陈家冲——建东村——日月坪——茶坊——泗溪公园门口河床——泗溪公园内采石场——泗溪一级站厂房——泗溪一级溢流坝——渔泉洞——迷宫泉——三吊水。

二、实习区自然地理经济条件(李双、邓锐)

2.1自然地理

2.1.1地理位置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地跨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邻宜昌,南连长阳,西接巴东,背靠兴山,县境东西最大横距66.1km,南北最大纵距60.6km,西端牛口距三峡大坝仅58km,国土面积2427km2。

2.1.2行政概况

全县人口41万,现辖12个镇、乡,即:茅坪、归州、屈原、沙镇溪、两河口、郭家坝、杨林桥、九畹溪8镇,水田坝、泄滩、梅家河、磨坪4乡,全县共有463个村民委员会、3245个村民小组。

2.1.3交通情况

县内交通便利,沿江两岸集镇较多,黄金水道沟通川汉宁沪,水路交通极为方便,公路交通以宜秭公路、移民复建的秭兴公路、风茅公路、沿江公路为干线,乡镇及村级公路为支脉,基本形成了村村通公路的交通网。秭归是三峡坝上库首第一县,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县境64公里,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上游的交通咽喉。县城距三峡国际机场50公里,距宜昌火车站40公里。

2.1.4矿产资源

至2010年,勘探、开采矿产资源20多种,主要有:

(1)煤。地质储量4505.8万吨,累计开采486万吨。煤炭质量属于低质煤,发热量在3000~5500大卡之间,含硫量在0.2%~2.5%之间。

(2)黄金。累计探明储量3822.85千克,累计开采量为1962.85千克。

(3)硅石。硅石在县内分布较广,现已探明储量51万吨。(4)饰面用灰岩。现已经探明储量4097.18万吨。另有水泥用灰岩、石膏、铁矿、铜矿、砖瓦用页岩、高岭土、重晶石矿,储量都比较丰富。

2.1.5水力资源

秭归县水利资源优势明显,长江横贯东西64公里,l35条溪河汇成8条水系注入长江,形成以长江为主干的“蜈蚣”状水系。8条水系为青干河、童庄河、九畹溪、茅坪河、龙马溪、香溪河、吒溪河及泄滩河,流域面积1952.5平方公里。秭归县年平均径流量18.37亿立方米。县内共有水库20座,其中小(Ⅰ)型4座,小(Ⅱ)型l6座,承雨面积138.65平方公里,总库容3839.8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704.4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000公顷。县内地下水蕴藏量4.89亿立方米。在水能资源利用方面,现已开发建设水电站109座,装机容量8.52万千瓦。

2.2自然经济

2.2.1经济形式

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以荒坡谷地为主。农业以多种经营、农林、果、蔬并举。农特资源丰富各样,盛产柑桔、橙、茶叶、烤烟、板栗等,其中脐橙、锦橙、桃叶澄和夏橙号称“峡江四秀”,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2.2.2发展概况

秭归以良好的形象对外开放,吸引大量产业和旅游者前往,大大促进了县城经济。正在努力实现“特色农业大县,精品工业强县,三峡旅游名县,库区经济富县”的宏伟目标。

2.3气象水文

2.3.1气候

秭归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海拔600米以下地区,夏热冬暖;600米~1200米地带,温和湿润,冬冷夏凉;1200米以上地区,冬寒无夏,具有典型的山区气候特征。境内山峦起伏,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初春气温回升快,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倒春寒现象;初夏气候温和,雨水适中,盛夏日均气温一般在27℃以上,常有特大暴雨、洪涝出现,夏末湿度减小,炎热少雨,常有伏秋连旱出现;秋季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常出现阴雨连绵天气;冬季气候比较暖和,少雷雨。县内气候分低山河谷温热区、半高山温暖区、江南南部温湿区、江北东部温凉区,分别占秭归县总面积的20.9%、56.1%、16.4%、6.6%。

2.3.2降雨量

秭归县内年降水量950~1590mm,平均1439.2mm。长江河谷地带平均1000mm左右,降雨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每升高100m,降雨增加35~55mm。

最大年降雨量为63年,1430.5mm,最小年降雨量为66年,733mm。每年6~8月降水量最大,11、12、1、2月份降水量最小,月降雨量及峰期随不同海拔高程而不同。大部分地区降水日数为120~140天。降雨量达50mm以上的暴雨多发生以上更少,最大发生于1975年8月9日,24小时降雨达258.7mm。

2.3.3蒸发量

年均蒸发量多于降水量,河谷区平均蒸发量1428.4mm。8月份蒸发量最高,平均为214.8mm。

2.3.4水文特征

区内河流水系发育,在未建库前,境内长江水宽150~300m,流速1.5~2.0m/秒,正常流量0.3~0.5万m3/秒,多年平均流量1.4万m3/秒。区内溪流网布,

长江流域二级河谷有青干河、童庄河、九畹溪、茅坪河,龙马溪,香溪河、吒溪河、泄滩河。几条河流基本情况如表2—1(建库前)。

三、实习区区域构造背景(李双、邓锐)

3.1地形地貌

秭归县地处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境内山脉为大巴山、巫山余脉。地貌上划为板内隆升蚀余中低山地,总体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隆起山区与东部江汉凹陷平原形成明显的差异。长江自西向东流经境内,将县城一分为二分南北两部分。因其构造地块升降、长江下切及地貌剥夷作用,形成自西向东、自长江两岸分水岭至河谷的层状地貌格局,以长江为最低谷地、显示地势起伏,层峦叠嶂的恢宏景观。

秭归东段为黄陵背斜,西段为秭归向斜,属长江三峡山地地貌。长江由西向东将县境分为南、北两部分,江北北高南低,江南南高北低,呈盆地地形。境内山脉为巫山余脉,最高点云台荒海拔2057米,最低点茅坪河口海拔40米,海拔800米以上高山128座,2000米以上高山2座。县境内群山相峙,多为南北走向,

形成秭归县广大起伏的山岗丘陵和纵横交错的河谷地带。由于长江水系,地面切割较深,大片平地少,多为分散河谷阶地,槽冲小坝,梯田坡地。

3.2构造地质背景

本区总体构造格局及行迹都是地质历史时期构造演化的产物,18~25亿年的古元古代时期,大陆边缘拉张,后接受一套火山岩与陆源碎屑及碳酸岩的沉积(现称之为崆岭群)。至中元古时期(10~18亿年),经神龙运动,使盆地沉积在其作用下变质为变质岩系。新元古代(8~19亿年),经晋宁运动,主体以SE-NNW向挤压作用使前震旦纪地层强烈褶皱、断裂和变质,伴之多期岩浆侵入,形成了古老的结晶基底(通称黄陵地块)及基底构造。从晚元古代晚期到中生代晚期(1.35-8.0亿年),处于较稳定陆块环境,以构造升降为主,长期接受地台型沉积,在上志留纪和下泥盆纪期间经历剥蚀作用。中生代晚期的侏罗纪时期(0.05~1.37亿年),发生燕山运动,是盖层岩系普遍褶皱、断裂,形成断陷、坳陷盆地并接受沉积。喜山运动时期(0.2~0.65亿年)本区结束沉积作用,呈现为大面积差异升降运动及掀斜运动。

3.2.1褶皱构造

1.黄陵背斜

黄陵西半部构造形迹展布在太平溪至香溪一带,由砥柱和脊柱两部份组成。砥柱(基底)为古老的崆岭片岩及花岗岩,脊柱(盖层)为黄陵背斜(轴向为北17度),轴面倾东。实习区内南北轴长26km(全长120km),东西宽13km(总宽度85km)。西翼岩层产状倾角较陡(30~40度);东翼岩层产状倾角较缓(8~15度);南北端倾伏角小于15度。黄陵背斜出现在燕山期以前的卯支期,燕山期定型并继续发展,其构造形变较强烈,两侧形成盾地,实习区内只有西侧盾地,即秭归向斜。

2.秭归向斜

构造形变较弱,北起兴山南阳河,向南经马家坝、秭归县旧址等地,扬起于梅坪附近,长47km,其轴向为北10~20度东。由于受新华夏系构造的干扰和改造,

使其轴线发生了“S”变形,向斜西翼倾角30度,和东翼倾角25度。整个秭归向斜平缓开阔,核部由侏罗系内陆湖相碎屑岩地层所组成,形成时代与黄陵背斜一致。

3.仙女山向斜

位于秭归县仙女山一带,主题围绕仙女山展布,轴向近南北略偏西,长10km,宽3~4km。核部地层由下白垩统石门组的砾岩和长石石英砂岩组成,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

4.局部小褶皱

①陡山沱组平卧褶皱:发育在陡山沱组底部白云岩中,褶皱旁观察到波痕。此地处于断裂带中,地层向下滑动,使稍薄岩层发育平卧褶皱。

②九畹溪覃家庙组褶皱:下部为石龙洞组的灰色薄层泥质条带灰岩,上部为覃家庙组灰色薄层白云岩夹泥质条带,质软,易发生构造现象。该褶皱主要发育在覃家庙组。

3.2.2区域性大断裂

指切割深度较大的断层构成本区构造格局的重要部分,区域性大断裂有仙女山断裂、九畹溪断裂、新华断裂、天阳平断裂、水田坝断裂、牛口断裂、都镇湾断裂等。伴随较大断裂的差异活动形成断陷,坳陷盆地,如远安、仙女山、恩施、建始等盆地,形成盆地内巨厚的白垩——老第三系红色岩层。喜山运动进一步作用,使红层有轻微变形,局部断裂有微弱继承性活动。全区转入新构造运动时期的整体上升。

3.3新构造运动及区域稳定性

燕山运动后,全区转入新构造运动时期,新构造运动总体表现为鄂西山地大面积总体隆升,地震活动及断裂活动等特征。

3.3.1地壳隆升运动

自喜山运动以来,大致以南津关以西的川鄂山地大面积间歇性隆升,东部的江汉平原相对下降的格局。由于总体上升及间歇性稳定,形成三期五亚期剥夷面及长江下切产生的5-6级阶地地貌。

根据山原期夷平面推算,200万年以来,鄂西山地相对江汉坳陷,平均上升速率为0.5mm/a.据长江河谷阶地推断,近20往年来,平均上升速率约0.3—0.4mm/a。据三峡区大地水准测量资料,三峡地区在总体隆升背景上,总的具有重庆—万县段上升5—9mm/a;万县—秭归段下降约3—5mm/a;香溪—宜昌段上升约2—4mm/a。

3.3.2断裂活动性

区内未发现证据确凿的第四纪断裂,也未见新近沉积物变形及错断现象,断裂活动性主要表现为老断裂的继承性活动。但据长期监测资料及测绘情况,表明仙女山九湾溪断层最新明显活动年龄分别为17和14万年左右,现今仍有小程度微量位移,对这两条断裂是否存在活动性,仍有不同看法。

3.3.3地震活动性

该区早在公元前143年便有地震记录。二千年来,距该区200km以外,曾发生过4次6.5级左右的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也都在距本区130km以外。自开展三峡地区地震监测工作以来,至1991年共记录到M.>3.0级61次,距离本区最近约69—70km处,曾发生过3次较大地震:

1961年宜都潘家湾4.9级;

1969年宝康马良坪4.8级;

1979年秭归龙会观5.1级。

3级以上地震活动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空间上成带性特点。距本区较近的3个地震带:

(1)远安—钟祥地震带,位于黄陵背斜东侧,距三峡大坝55km,该带曾发生7

次M>4级地震,马良坪地震位于此带;

(2)秭归—渔关地震带,位于黄陵背斜西侧,距大坝17km,主要由仙女山、九婉溪断裂组成,30多年来,记录M>1.0级地震93次,潘家湾地震位于此带。(3)兴山一黔江地震带。位于黄陵背斜西侧,距大坝50km,主要由郁江断裂、齐岳山断裂等组成,30余年记录M>1.0级地震202次,龙会观地震位于此带。区内平均震源深度约1 lkm左右,89%在15kin以内,属浅源地震。实习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区。

四、实习区工程地质条件(李双、周唱、赵秋湘、刘宗甜)

4.1地层岩性(李双)

4.1.1概况

25-18亿年(早元古代),该地区处于海洋与陆地的交界边缘,地势相对较低,可以接受各种沉积,形成沉积岩。

18-10亿年(中元古代),由于吕梁运动,该地区古老地层经受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伴随岩浆侵入,在约16.88亿年,形成辉长辉绿岩。

10-8亿年(晚元古代),由于云南晋宁运动,古老的沉积岩层进一步变质,发生第二次更强大的岩浆侵入运动,形成花岗岩岩基,混合岩为其主要特点,最终形成黄陵基底(8.8-8.2亿年)。

震旦系之后,该地区地壳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直至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时期,由于燕山运动,地壳由于挤压形成褶皱,以黄陵背斜与秭归向斜为主要代表。喜山运动使地壳剧烈抬升,使得后来地层出现缺失。

三峡含有完整地层,在花岗岩的基底和中元古界崆岭群的变质岩之外沉积了上元古界震旦系下统的莲沱组(Z1l)、南沱组(Z1n)和上统的陡山沱组(Z2d )、灯影组(Z2dy),古生界的寒武系下统水井沱组(∈1s)、石牌组(∈1sp)、天河板组(∈1t)、石龙洞组(∈1sl)和中统覃家庙组(∈2q)及上统三游洞组(∈3sy ),奥陶系(O),志留系(S),第四系(Q)松散沉积物等地层。

4.1.2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产物、有机物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层状岩石。沉积岩是实习区内分布于地表最广泛的岩类,其中包括碎屑岩(砾岩、砂岩)、黏土岩(泥岩、页岩)、化学生物岩(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1、震旦系莲沱组地层Z 1l

莲沱组沉积岩由厚层的砂岩和粉砂岩组成,也有页岩砂岩的互层和夹层,呈

图2 底砾岩

砖红色(如图1),含有铁质物质。底部与下伏花岗岩为沉积接触,底部有底砾岩(如图2)。实习时以泗溪附近九大岩性段为代表,这一带的莲沱组在两次的海进海退作用下形成明显的9个岩性段,第一至第三段为砂岩夹页岩,砂岩为中厚层,节理不发育(如图3);从第四段开始页岩变厚,砂岩变薄,到第五六段变为了砂页岩互层(如图4),到第七段局部变为页岩夹砂岩,反映出水动

图1 页岩夹层 图3 岩性二三段分界点 图4 岩性四五段分界点

力条件的减弱,第九段变为巨厚层长石石英砂岩。九曲脑中桥附近的莲沱组岩层不可见,在泗溪路线测得岩层产状为150°,243°∠21°。

2、震旦系南沱组地层Z 1n

南沱组主要岩性为冰碛砾岩(如图5)夹有泥质岩,砾石厚层状结构,颜色以暗绿、灰绿色为主,新鲜的为肉色,有擦痕,由于冰川运动形成。表面有羽状剪节理,南沱组表层风化程度较高,层理交错复杂,产状不规则,难以测量。

主要分布于第一天路线九曲脑中桥后的

一段路程,泗溪路线的两岸山崖附近等地。

3、震旦系陡山沱组Z 2d

总体呈现“一白二黑三白四黑”的分布规

律(如图6),各层之间为整合接触。

一白:主要成分为白云质灰岩,还有灰泥

岩,局部有泥质岩,底部层厚,层理比

较发育,层内层理发育,抗溶蚀能力差,

部分岩石层面上出现波痕。

二黑:黑色主要是由于有大量的炭化页岩,薄层中含有围棋子结核,岩层为中厚层,裂隙发育,发育厚度大概30公分左右。产状平缓,九曲脑中桥前走数百米段所见二黑层面倾向西,有两组节理切割。

三白:岩石的主要成分为白云质灰岩,链子崖路线的“三白”产状明显变陡,岩层弯曲形成平卧褶皱,有滑脱作用。库区路线测得产状为321°,245°∠34° 四黑:岩石的主要成分为硅质岩,黑灰色,质软,岩体多为碎石岩体,其鉴定标准是含有燧石条带,四黑为相对隔水层,常夹有煤层。

4、震旦系灯影组Z 2dy

图5 冰碛砾岩

图6 陡山沱组“一白二黑三白四黑”

灯影组地层岩体总体呈现两白夹一黑的规律分布,厚层结构,层理清晰。“两

白”为白云质灰岩,“一黑”为泥质条带灰岩,软硬

互层,易形成陡崖。

灯影组因灯影构造(如图7)明显,故以此命名,

是由于“四黑”中的有机质气体向外逃逸产生了压

力。在高家溪路线上的棺材岩危岩体处能明显的看

到灯影构造。此外由

于在地质构造运动

中产生裂缝,后期被方解石等次生矿物填充,在

岩石表面形成白色脉状花纹,排成竹叶状、火炬

状等不同形状(如图8)。

灯影组地层与下伏岩层陡山沱组呈整合接触,

与上覆岩层寒武系下统水井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

触。

5、寒武系水井沱组∈1s

水井沱组地层岩性以晶质灰岩为主,此处有典型的锅底头结核(如图9),岩石的石英质含量在10~20%之间,中间的结核受压破坏,这种现象被称为“页理化”灰岩,岩体表面风化较强。

6、寒武系石牌组∈1sp

石牌组下段底部由碎屑岩组成,同时含有长石

石英砂岩;中部为白云岩;上部岩石为泥质粉

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岩体松弛,形成张拉裂缝,

卸荷松弛严重,透水性弱,可作为库区的隔水

层。石牌组岩层与水井沱组和上覆岩体天河板

组均为整合接触。在库区路线测得产状为

356°,265°∠15°

7、寒武系天河板组∈1t

天河板组岩层主要成分为厚层巨厚层石灰

图7 灯影化构造 图9 锅底头结核

图8白色脉状花纹

岩、白云质灰岩,层间含泥质条带(如图10),层理发育良好。含古生物化石,在链子崖路线可以观察到指纹状的古生物胶体化石(如图11)。与下伏石牌组和上覆岩体石龙洞组均呈整合接触。

8、寒武系石龙洞组∈1sl

在棕岩头隧道附近和泗溪路线可见,岩性主要为浅灰色、灰色中厚层微

晶粉晶白云岩、岩溶角砾岩夹中厚层状白云岩,棕岩头隧道附近可

观察到有部分页岩。棕岩头隧道处与覃家庙组整合接触,泗溪路线

可观察到微晶质白云岩结构,有典型刀砍纹(与石灰岩区别)

9、寒武系覃家庙组∈2q

覃家庙组岩层主要成分为石灰岩,泥质含量多,岩层变薄,石灰质

减弱,容易侵蚀。主要分布于

九畹溪大桥附近,在此处由于滑脱作用而形成

平卧褶皱,有明显的平行于坡面的张拉裂缝。覃

家庙只在九畹溪处形成了陡崖。泗溪路线在渔

泉洞处也观察到

覃家庙岩层。与上覆三游洞组及下伏石龙洞组均呈整合接触。

10、寒武系三游洞组∈3sy

三游洞组主要成分为灰色巨厚层白云岩,含燧石结核。中间有一薄层状泥岩,呈土黄色。存在两组以上断层。岩体表面有裂隙发育,并含有软弱夹层,夹层厚度约为4~l0cm 。与下伏岩体覃家庙组呈整合接触。在聚集坊码头处下层为覃家庙组,含方解石脉,含有大量低等生物和其他物质,形成化石群,最后形成叠层石(如图12),是碗状结构。

11、奥陶系

在库区路线鲤鱼潭隧道至屈原镇段可以见到奥陶系地层,岩石为瘤状灰岩和一部分角石。其中瘤状灰岩(如图13)是由于海相沉积,通过泥裂和龟裂作用之后经过填充作用形成。

图10 泥质条带 图11 指纹状生物胶体化石 图12 叠层石

12、志留系

岩石为灰绿色和黄绿色

的粉砂岩,年代久远,沉积的时间很长。岩石表面可以明显看到铁质锈斑(如

图14)。层理层面发育明显,含有粉砂质泥岩和泥质

粉砂岩,既有全风化的岩层也有微风化岩层。

4.1.3岩浆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固后形成的岩石。实习

区域所在黄陵背斜处于大面积侵入的岩浆岩岩体之上,

主要为早元古代岩体侵入于震旦系崆岭群中,岩体分为

二期侵入,第一期侵入的辉长辉绿岩,年龄约为16.88

亿年,我们实习观测的侵入岩属于第二期,为花岗岩,

年龄约为8.8—8.2亿年。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

也含有少量黑云母,全晶质粒状结构,块状杂斑构造。颜色为肉红色,灰白色等。花岗岩和沉积岩为沉积接触;花岗岩岩脉与崆岭群为侵入接触。

在库区路线采石场一带,黄陵花岗岩为粗砂结构,颜色黑白相间,其中深色矿物为黑云母和角闪石,浅色矿物为石英和正长石。岩体结构为块状,并可以观察到侵入的岩脉(如图15)中部为粗颗粒,靠近围岩部分为细颗粒;岩体上可见剪切节理和张节理,测得产状为面向观测者构造面为50°,308°∠80°斜向剪节理250°,330°∠78° 竖向剪节理33°,95°∠80°张节理21°,98°∠86° 岩脉110°,190°∠34°

在高家溪路线观测到黄陵花岗岩与沉积岩沉积接触,上部有古风化层,莲沱组沉积岩下部有底砾岩,整体块状结构,节理间距大于一米,构造3组解理面,解理面产状:1、320°,272 °∠64°2、220°,130°∠85

°,第三组节理面产状

图13 瘤状灰岩

图14 铁质锈斑

图15 岩脉 图15 岩脉

未测到。

4.1.4变质岩

变质岩是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

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受高温、高压及其他化

学因素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

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该

区域内的变质岩为副变质岩,系岩体侵入

下,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

化学环境的改变,在高温、高压条件及其

他化学因素等变质作用

该地区观察到的主要为崆岭群变质岩,崆

岭群是最古老的地层,岩石多为元古代形

成,属于区域变质岩,母岩来源比较复杂,它与黄陵花岗岩为侵入接触,同时具有相互穿插关系和包裹关系。岩石以斜长角闪岩(如图16)为主,呈黑白条带相间状,白色的矿物为斜长石和石英,其中斜长石含量大于10%,石英含量较少;黑色矿物主要为角闪石,含量超过50%。有的地方片麻构造明显,故也有一些脉理清晰的片麻岩(如图17)。

4.2地质构造(周唱)

4.2.1概述

地质构造是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石发生变形或变位的现象。在秭归地区,发图17 片麻岩

图16 斜长角闪岩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DOC)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2015年12月 目录 0前言 (3)

1基本灾情 (3)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3) 2.1自然地理条件 (3) 2.2水文气象条件 (3) 2.3地形地貌 (4) 2.4地层岩性 (4) 2.5地质构造 (5) 2.6工程地质条件 (5) 2.7水文地质条件 (5) 2.8区域地壳稳定性 (6) 3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 (6) 3.1灾害规模、特征 (6) 3.2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6) 4地质灾害现状危害及发展趋势 (8) 5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 (8) 5.1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 (8) 5.2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 (8) 6今后的防治工作建议 (8) 7应急调查准备和安全问题 (8)

0前言 1基本灾情 2014年9月2日13时19分,位于长江一级支流青干河支流锣鼓洞河左岸的杉树槽发生重大岩体滑坡。初步估算,滑坡体总面积3万m2,估计总方量约80万m3。滑坡地点位于秭归县沙镇溪镇三星店村2组、3组交界处,距离青干河河口约5.15 km。滑坡导致G348国道约200m损毁中断,大岭电站3栋房屋被掩埋,损毁柑橘园约60亩,损毁镇村公路2条450m,16个村(居委会)133个供电台区全部停止供电,紧急转移撤离沙镇溪初级中学师生、当地村民、电站职工家属共计953人,估算直接经济损失3220万元。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2.1自然地理条件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与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县境东起茅坪新集镇凤凰山(新县城所在地),西止磨坪乡凉风台,南起杨林桥镇向王山,北止水田坝乡懒板凳垭。县境东西最大横距离66.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离60.6公里。秭归县版图面积2427平方公里。据2010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秭归县国土实际总面积22.74万公顷。本次调查的杉树槽滑坡位于秭归中部的沙镇西镇流锣鼓洞河左岸。 2.2水文气象条件 滑坡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1 493.2 mm.降雨具时段和频度相对集中的特点,雨季多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58 mm.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低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秭归实习报告

2013年秭归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2013年8月22日早上七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出发前往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历经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向往已久的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 我们信息工程专业两个班的几十号学生在黄鹰、陈占龙等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秭归实习的脚步。沿着兰陵溪木材检查站——杉木溪大桥东700米——九曲脑中桥东西各100米——九曲脑中桥后700米——泗溪公园外——银杏沱混装码头——湖锦天城采石场——三峡大坝——链子崖——泗溪公园这条线路进行学习,原本是一次别样的野外实习,中途却有几天以天气原因草草了事,使得这次实习存在太多的遗憾!但是从这次实习中,对于我这个未来从事测绘工作的人,是一种难得的经历与体验。 第一章绪论 走进秭归,走进基地 一,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梯度带的第二个梯度带的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大溪河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7.2万千瓦,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 新中国建立后至1975年,先后有数十个单位或部门进入测区,进行比较深入的地质调查矿产普查或勘探工作,分别对黄陵背斜岩浆岩、变质岩均做过较详细的研究;对鄂西的铁、煤、汞、金、铬铁矿、黄铁矿等做了不同程度的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对峡东震旦纪至二叠纪地层做了详细的研究,其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省煤炭局、江汉石油管理局均在区内进行许多专题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加深了区内的地质研究工作。上述研究工作为教学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实习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二,秭归县概况 1,行政区划与经济 秭归全县辖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05),面积2427平方公里(图1-1)。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县是我国柑桔生产的最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茶叶、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 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Selected】秭归实习报告.docx

一、绪论 1、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开展野外实践教学与科研而建成的,属于国家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基地为核心的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是教育部直接领导下的以地质灾害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开放平台。 基地概况 基地总规划面积90.84亩,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以教学为主,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20RR年建成,20RR年正式投入使用,包括综合楼一栋,学生公寓两栋,食堂一栋,澡堂一栋,运动场一块。二期工程以科研为主,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于20RR年建成,20RR 年正式投入使用,包括专家楼一栋,实验楼一栋,试验场一块。 基地功能以保障性服务为主,主要服务于教学、科研与会务,建有丰富齐全的教学、科研、生活、娱乐设施,集食、住、行、学、研于一体,服务内容涉及到餐饮、住宿、运输、实习、科研、会务等多个领域。 教学资源 基地实践教学区内,地层出露连续完整,三大岩类发育完全,褶皱与断裂等构造现象丰富,闻名遐迩的黄陵花岗岩体(三峡大坝坝基)与原震旦系国际标准剖面成为秭归基地最具特色的基础地质实践教学内容。 此外,世界闻名的三峡工程师现代工程科考上佳选择;以屈原祠为核心的古建筑群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理想处所;九畹溪国家级户外体育基地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健身圣地;以悬棺群为核心的神秘文化更是中华名族悠久历史的真实再现。 人文环境 基地所在地秭归,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乡,也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中国龙舟之乡”,集名人(屈原),名峡(西陵峡),名坝(三峡大坝)于一体,融美丽的自然山水、丰富的人文景观、优秀的明见文化于一炉。 硬件条件 基地的后勤保障设施齐全,配置到位,包括:标准化食堂1座,可提供刷卡式流水用餐、自助式用餐、宴席包间;学生公寓2栋,设有教室备课用房及学生宿舍,可同时供1100余人入住;三星级标准客房52间,专家公寓套房30间;大中小教室6间;多媒体教室2间;中型会议室2间;小型机房1间;陈列室1间;水化学实验室1间,野外渗流试验场1座;篮球场2块;排球场1块;羽毛球场2块。 交通情况 基地位于秭归县城文教区,地处长江之滨、西陵峡畔,与三峡大坝相连。高速公路直达县城,基地于武汉相距300公里,与三峡机场相距50公里,与宜昌火车站相距40公里,与秭归港相距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基地独特的教学科研体系、齐全的硬件设施、完善的后勤服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相关院校的到来,迄今为止,基地接待的实习师生、科研人员、会议团队已逾万人,教学实习涉及的专业包括地质学、资源勘查、土地资源管理、石油工程、工程地质、环境工程、水文地质、水利水电、物探、信息工程、行政管理、法学、艺术传媒等等,部分高校已与基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二、秭归县概况 1、行政区划与经济 秭归全县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RR),面积2427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为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县是我国柑橘生产的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 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此外,本县尚盛产各种奇石。 秭归县的成矿条件差,矿产资源较少,具有工业价值、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源矿产主要为煤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秭归分公司-招投标数据分析报告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秭归分公司

本报告于 2019年11月30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招标数量、招标情况、招标行业分布、投标企业排名、中标企业 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秭归分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205277068645055工商注册号:420527000001202组织机构代码:706864505 法定代表人:覃勇成立日期:2004-04-28 企业类型:/经营状态:存续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秭归县茅坪镇平湖大道11号 营业期限:2004-04-28 至 / 营业范围:在本县行政区域内经营基础电信业:800MHz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CDMA2000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 /LTE FDD),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卫星固定通信业务(仅限卫星国际专线业务),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固定网本地通信业务(含本地无线环路业务)、固定网国内长途通信业务、固定网国际长途通信业务、互联网国际数据传送业务、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互联网本地数据传送业务、国际数据通信业务、公众电报和用户电报业务、26GHz无线接入设施服务业务、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经营3.5GHz无线接入设施服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中的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用户驻地网业务、网络托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存储转发类业务、国内呼叫中心业务、信息服务业务以及无线数据传送业务;经营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中的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通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内容分发网络业务;IPTV传输服务:服务内容为IPTV集成播控平台与电视用户端之间提供信号传输和相应技术保障,传输网络为利用固定通信网络(含互联网)架设IPTV信号专用传输网络,IPTV传输服务在限定的地域范围内开展;利用信息网络经营音乐娱乐产品,游戏产品(含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演出剧(节)目、表演,动漫产品,从事网络文化产品的展览、比赛活动;互联网地图服务;经营与通信及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开发、技术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招标数量 企业招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45

工程地质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概况 (一)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岩类 库区地层除缺失泥盆系下统、石炭系上统、白垩系的一部分和第三系以外,自前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表3-1)。其分布由东至西自老而新展布。三斗坪至庙河段出露前震旦系结晶岩;庙河至香溪为震旦系至三叠系至侏罗系地层;牛口至观武镇三叠系中、下统大面积出露;观武镇以西至库尾近400 Km的库区,侏罗系地层广布,仅在背斜核部出露三叠系及少量二叠系地层。第四系堆积物零星分布于河流阶地、剥夷面及斜坡地带。分布比较集中、体积较大的第四系堆积体大都是崩塌、滑坡体。 区内地层,按其岩相建造和岩体结构特征,可分为四种工程地质岩类: 块状结晶岩类:包括前震旦系块状岩浆岩及混合化的中、深变质岩。仅分布在庙河—三斗坪段。 层状碎屑岩类:主要为三叠系中、上统及侏罗系红层,为区内主要易滑岩类,主要分布于香溪至秭归,奉节至库尾。 层状碳酸岩类:震旦系上统、寒武系、奥陶系下统、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下统。较集中分布于庙河至奉节的干支流及乌江段。 松散松软岩(土)类:为第四系松散松软堆积,多为斜坡地带的残坡积、崩滑堆积和城镇区人工堆积。为区内易滑岩(土)类。 (二)地质构造 三峡库区全部位于杨子准地台区,北与秦岭地槽相邻。 以巫山与奉节间的齐岳山基底断裂为界(大体自奉节—石柱呈南西向展布),其西为四川台坳(川滇块陷),其东为上杨子台褶带(鄂西块隆)。近库首地段(三斗坪—巴东)位于上杨子台褶带,巴东至奉节处于上杨子台褶带与四川台坳的过度地带。本区主要经历了三次较强的构造运动,即震旦纪前的晋宁运动,侏罗纪末的燕山运动和老第三纪末的喜山运动。晋宁运动使前震旦纪地层强烈褶皱、变质,并伴随多期岩浆岩活动,形成了古老的结晶基底。

三峡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三峡大学2013年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某某某 学号:2011104400 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 带队老师:某某

实习时间:2013.6.27-2013.6.28

2013年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摘要: 2013年6月26日至27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三个班的同学赴秭归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地质实习。实习过程中主要联系课堂所学内容对沿岸公路的地质构造以及岩溶现象、链子崖危岩体的治理情况和新滩滑坡进行了认知与了解,是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得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实习概况: 2013年6月27日星期三阵雨转多云 线路概况:早上七点半从学校出发经过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链子崖景区的另一侧。在向链子崖行进的过程中,由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沿途看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在此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仪测定岩层的产状,同时也熟悉了长江两岸的地质地貌情况。在链子崖,则较为详细的了解了关于链子崖危岩体的治理、监测情况。同时,老师也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长江对岸新滩滑坡的有关情况。 地质现象:

从一开始,我们所接触到的大都是灰岩,由于道 路的修建,我们不用借助地质锤就可以看到岩石 的新鲜面。 从整体上看,该地区的的灰岩解理较 为发育,同时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明显的溶蚀现象。 灰岩成分:几乎由纯的方解石构成,其它成分的总 含量常在5%以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粘土矿物、石英粉砂、铁质微粒、海绿石、有机质等。其中有几处可以明显看到其硅质结核和风化作用后留下的黄色粘土。 资料:石灰岩简称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 褐红等色,硬度一般不大,与稀盐酸反应剧烈。 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碎屑结构多由颗粒、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构成。颗粒又称粒屑,主要有内碎屑、生物碎屑和鲕粒等,泥晶基质是由碳酸钙细屑或晶体组成的灰泥,质点大多小于0.05毫米,亮晶胶结物是充填于岩石颗粒之间孔隙中的化学沉淀物,是直径大于0.01毫米的方解石晶体颗粒;晶粒结构是由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晶体颗粒。 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 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 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按结构 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状灰岩、团块状灰岩等。 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溶蚀,故在石 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形。有 生物化学作用生成的石灰岩,常含有丰富的有机物 地表灰岩风化作用较为严重 明显可见的硅质结核

【2018最新】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范文word版 (2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 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1]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在校内完成了《地质学与矿物学》课程的教学后,到矿山进行一次课程实践教学实习。 其目的是把《地质学与矿物学》课程的理论实与矿山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认识.判别、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 巩固、深化和扩大地质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并学会使用地质罗盘及地形地质图,为后续课程及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二、概述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广西西北部南丹县境内,交通较为便利。 大厂镇位于南丹县西南部,东与车河镇相连,南与河池市金城江区交界,西与吾隘镇相邻,北与城关镇、罗富乡接壤,为柳州华锡集团下属企事业单位所在地。 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1公里,全镇辖7个村民委、4个社区居委会,160个自然屯,165个村民小组。 201X年末总人口32862人(含华锡集团驻镇各单位人口),全镇总面积273.3平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后实有耕地面积9908.46亩,森林覆盖面积2.77万亩。

大厂镇地理位置优越,216国道过境并直达自治区首府南宁市。 境内已探明锡储量160.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2.7%、世界总量的6.2%;锑163.5万吨,占全国总量63.3%,世界总量的30.4%;铟6777吨,占世界总量的52.2%,被誉为中国新兴锡都和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我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色金属产业,辖区内有广西华锡集团下属的生产企业铜坑矿、凤凰公司、再生资源公司、水电厂等和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区直企业,32家民营选矿企业、5家民营冶炼企业。 201X年财政收入5.1个亿,社会生产总值预计突破40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突破4800元。 三、矿区地层特征 矿带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至三叠系(见图2-5、表2.1),属海相类复理石碳酸盐岩建造,沉积厚度约4325~7851m。 基底地层应属加里东构造层的一套下古生界至前寒武系,可与桂北地区的四堡群、丹州群(板溪群)、震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下统等对比。 陈毓川(1993)[2]对桂北地区各时代统、组地层单元中成矿元素与同类岩石中的背景含量比较,认为四堡群中富集的成矿元素有:W、Sn、V、Fe、Mn、Co[29];丹州群有:Th、Fe、Cr、Co;寒武系是:Th、P、Au、As、Sn、Pb的富集层位;下奥陶统是Cu、Ni、Mo、V的富集层位。 因此,基底地层具有为上覆地层中的矿床提供成矿物质的条件。 四、矿区地质构造特征 矿区的构造线沿北西向分布,主要构造包括大厂断裂和大厂背斜,长坡-铜坑、巴力和高峰等锡多金属矿床沿大厂断裂和大厂背斜自北西向南东呈串珠状排列。 大厂断裂:是丹池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呈压扭性,断裂面在走向和倾向上呈舒缓波状,走向3160-3400,总体倾向北东,倾角400-750,具多期活动的特点,大厂断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

湖北秭归地质学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1) 路线一(兰陵溪) (1) 路线二(九畹溪) (3) 路线三(泗溪) (5) 路线四(链子崖) (7) 路线五(银杏沱) (9) 路线六(泗溪外) (11) 小结 (12)

前言 八月十九日吃完中饭之后,顶着如火的骄阳,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涌上了即将开往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的长途客车。一路上,大家有的热烈的讨论接下来的实习,有的由于前一晚太兴奋没有睡好觉在稳稳行驶的客车上闭目养神。经过气势宏伟的三峡大坝,走过白云缭绕的大山,在惊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同学们都暗自在心里对这一次的实习又增添了一丝期待。 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面积2427平方千米,人口42.3万人,汉族为主。矿藏资源有煤、铁、铜、磷、硅石、重晶石等,尤以煤炭质好。秭归为大巴山、巫山余脉和八面山坳合地带。长江流经巴东县破水峡入境,横贯县境中部,流长64千米,于茅坪河口出境,把秭归分为南北两部,构成独特的长江三峡山地地貌。境内地形起伏,层峦叠峰,地势为四面高,中间低,呈盆地形。东部边境扇子山海拔1920米;南部边境云台荒海拔2057米(县境最高峰),茅坪河口海拔40米(县境最低点)。 秭归县鸟瞰图: 这一次的实习,从十九号晚上到达开始,直到二十七号早晨离开实习基地才告一段落。真正的实习历时六天,在这六天里同学们跟随老师参观了兰陵溪、九畹溪、泗溪、链子崖、银杏沱、泗溪外等几处岩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在饱览湖光山色的同时,我们更是增长了自己对于岩层、地质等方面的了解,所以这一次的实习,大家的收获不可谓不大。下面我将以每一天的行走路线为主线,阐述这些天我在地质学上一些小小的收获。 路线一 时间:2011年8月21上午 天气:阴 地点:兰陵溪 一、黄陵岩体 首先我们来到了334省道7公里以西300米处,在这里,我们需要观察黄陵岩体、崆岭群岩体以及在此处的两种岩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3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界垭隧道工程地质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报告 1、前言 工程概况 拟建的界垭隧道位于秭归县周坪界垭村,为秭归县周坪乡至聚集坊公路改建工程中路线穿越东西向山岭地带而建设。隧道轴线呈直线型展布,隧道轴线走向方位角约152°,隧道进、出口与路基相接。隧道按单线双向行车道设计,设计里程桩号为AK5+727~AK6+119,洞内纵坡%,长度为。隧道最大埋深约,属长隧道。隧道进口端设计高程,出口端设计高程。进、出口洞门均采用削竹式洞门。为了保证边仰坡的稳定,尽量恢复洞口自然境观,洞口均设置一段明洞。洞内设计灯光照明,自然通风。 隧道工程按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主要设计标准: ⑴设计行车速度 设计行车速度40km/h ⑵隧道建筑限界 主洞建筑限界(m) 本次工程地质勘察主要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等技术规范、规定进行,主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⑴初步查明隧址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动参数; ⑵初步查明隧址区地质构造的类型、规模、形态特征,评价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⑶初步查明隧道围岩岩体的完整性、风化程度及围岩等级; ⑷初步查明隧道进出口斜坡地带的地质结构、自然稳定状况、隧道施工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⑸初步查明隧道浅埋段覆盖层厚度、岩体的风化程度、含水状态及稳定性; ⑹初步查明地震情况,明确隧道区的基本烈度,并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等因素,提出抗震设计烈度及处理意见; ⑺初步查明隧道区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类型、分布、性质,评价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⑻初步提供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指标、围岩级别等设计必需的岩土工程参数; ⑼初步查明岩溶、断裂、地表水体发育地段产生突水、突泥及塌方冒顶的可能性; ⑽初步查明洞门基底的地质条件、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承载力; ⑾初步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分布、水质、涌水量。 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本次初勘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岩土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于2013年10月20日至2013年10月25日对隧道工程场址进行了初勘。本次初勘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1。 完成主要工作量表表1-1 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控制 从外业施工到内业资料整理,均以现行公路行业相关规范、规程及《工程地质初勘勘察大纲》和设计要求为依据,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质量管理;管理程序上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各项规定;钻孔质量经监理检查和签署,确认合格,满足设计要求。 2、工程地质条件 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隧址所在地位于宜昌市秭归县周坪界垭村。隧道进、出口端附近有乡村公路到达,交通较为

秭归县柑橘产品调查报告

秭归县柑橘产品调查报告 目录 一.柑橘介绍 二.秭归县地理环境介绍 三.秭归县柑橘发展历史及成果 四.秭归县柑橘发展模式及经验

五.秭归县柑橘销售渠道分析 六.柑橘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 七.秭归县柑橘发展存在的问题 八.秭归县柑橘发展面临的挑战 九.秭归县柑橘产业发展方针策略 十.前景展望 摘要 鉴于本人家乡在秭归县,而秭归县自古是脐橙之乡,盛产柑橘,暑假有产品市场调查报告的实践作业,为弄清家乡县的柑橘发展情况,于是本人暑假期间实地走访了本人家乡及周边的乡镇,实地调查了家乡的柑橘种植情况,并走访了秭归县农业局,采取了问卷调查等调查方法,搜集了一些本人家乡所在县的柑橘种植情况的资料,弄清了家乡县的柑橘种植规模,销

售渠道,取得的成果,具有的优势,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希望对家乡的柑橘发展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详细调查报告见下文。 柑橘介绍 柑橘 【拼音】gānjú 【释义】指柑橘属的任何一种植物或果实,俗称芦柑或橘子。

【拉丁语学名】Citrus reticulata Banco 【英语名】品种繁多,每个品种有它自己的英文名字 【营养含量】柑橘每100克的可食部分中,含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3毫克,抗坏血酸(维生素C)16毫克,蛋白质0.9克,脂肪0.1克,糖12克,粗纤维0.2克,无机盐0.4克,钙26毫克,磷15毫克,铁0.2毫克,热量221.9焦耳。橘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含量仅次于杏,比其他水果都高。柑橘还含多种维生素,此外,还含钾、镁、硫、钠、氯和硅等元素。 科属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植物界 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无患子目 Sapindales.

三峡大坝中的地质问题

三峡大坝中的地质问题 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这是一个创举,不过一件事物不能单纯的说它是好的,或是坏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三峡大坝也一样,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获悉福之所倚”三峡大坝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南水北调等好处,但也引发一些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大方面。一、生态、人文安全以及水坝能引发一些问题 1.生态安全以及水质问题大坝阻挡了淤 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入海口收缩,海洋的咸水正在倒灌入内陆。据了解,三峡库区水质的好坏和变化,不仅取决于库区内的污染物排放和污染治理状况,同时也与上游来水的质量密切相关。三峡库区上游流域面积大,接纳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农村面源排放的氮磷污染物多,世界野生动物协会今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通过大坝的水流速度正在加快,对下游的防洪大堤造成破坏。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化肥残留物被不断排入大坝水库,导致巨型水藻生长泛滥,并威胁到下游的水供应。 2.人文安全古今中外,水库大坝一直都是军事对抗中的主要打击目标,也是恐怖分子破坏和要挟的主要目标。因为三峡大坝是静止不动在明处的固定目标,虽然这个坝的确很大,可能要五千万吨核弹正面摧毁,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他和世界上的许多混凝土重力大坝的结构不同,水轮发电机的26条进水管,以及众多的泄洪管,泄沙管都是安装在大坝中。此外,三峡大坝中还有三道深55米宽34米的横截大坝的槽(一道为升船机用,二道为船闸用),而这三道深槽都只用一层薄薄钢板控制,一旦这层钢板被炸毁,就可造成与溃坝一样的效应。三峡大坝若全溃时,百余亿立方米库水短时间内下泄,坝址至沙市间沿岸,受洪水波直接冲击,灾害损失严重,造成极大地损失。 3.水坝能一起的一些问题①泥石流其中在2010年7月15日晚12点,一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将长江三峡左畔的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掀翻了天”:集镇的农贸市场被泥石流整体掩埋;一幢5层楼房的1-3层被淤泥填满;大街上到处“飘”着冰箱、洗衣机……据统计,此次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63万余元,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②崩塌、滑坡与危岩体整个三峡库区移民区共有崩塌、滑坡与危岩体2490处,其中有千将坪滑坡。千将坪滑坡是135米蓄水后发生的,造成了13人死亡,11人失踪,19人受伤以及5736万元以上的经济损失。③水土流失在库区移民迁建过程中大量土石方开挖,造成大面积地表岩土体裸露以及人工弃渣无序倒放,致使长江沿岸水土流失的局面更加严峻。④浸没位于高程180到184米,长江边上的重庆市江北区洛碛镇以及拟围堤土开发、位于高程165到180米长江一级支流的开县河谷冲洪积平坝地区以及兴山县新址古夫镇部分地段 是三峡库区重点浸没地区。⑤塌岸在1999年8月28日下午4点30分巫峡镇聚鹤街、登龙街一带产生了长约330米,向城区宽160米,面积53000平方米,体积53万立方米滑坡变形,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和经济损失。蓄水135米后,出现了云阳新县城等局部岸坡的塌岸事件。除了以上还有水库诱发地震,人工高边坡的变形与破坏,地基不均匀沉陷,膨胀土以及岩溶洞穴和矿坑的塌陷问题等。二、工程存在的弊端 1. 断裂构造问题坝区前震旦纪岩体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多期构造运动,留下了以断裂构造为主体的多种构造形迹。断裂构造是控制岩体工程地质条件最主要的因素,坝区的主要

2021年秭归实习报告

秭归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梯度带的第二个梯度带的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大溪河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2万千瓦,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 新中国建立后至1975年,先后有数十个单位或部门进入测区,进行比较深入的地质调查矿产普查或勘探工作,分别对黄陵背斜岩浆岩、变质岩均做过较详细的研究;对鄂西的铁、煤、汞、金、铬铁矿、黄铁矿等做了不同程度的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对峡东震旦纪至二叠纪地层做了详细的研究,其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省煤炭局、江汉石油管理局均在区内进行许多专题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加深了区内的地质研究工作。上述研究工作为教学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实习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二,秭归县概况 1,行政区划与经济 秭归全县辖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5万人(25),面积2427平方公里(图1-1)。全县耕地面积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县是我国柑桔生产的最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茶叶、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 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秭归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报告

秭归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地层.. (4) 第一节上元古界 (4) 第二节下古生界 (4) 第三节上古生界及第四系 (4) 第三章岩石 (4) 第一节岩浆岩 (4) 第二节变质岩 (4) 第四章构造 (4) 第一节褶皱 (4) 第二节断裂 (4) 第五章矿产 (4) 结束语 (22) 附图Ⅰ秭归县泗溪日月坪南华系莲沱组实测地层剖面图(1∶1000) (22) 附图Ⅱ秭归县泗溪日月坪南华系莲沱组实测地层柱状图(1∶1000) (22) 附图Ⅲ秭归县冀家湾-横墩岩地层构造信手剖面图(1∶5000) (22) 附图Ⅳ秭归县雾河填图区地形地质图(1∶5000) (22)

第一章绪言 实习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交通(图1-1 实习区交通位置图)、地貌特征、水系、气候概况、工农业概况 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实习范围及内容、起止时间、组队情况、指导老师、完成工作量(表1-1 实习工作量一览表) (分段叙述,不列小标题) 第二章地层 概况:实习区主要发育地层简单综述 (实习未见到的地层不描述) 由老 新依次描述 第一节上元古界 小叙(总体描述) 一、南华系 1.莲沱组(Nh1l) 2.南沱组(Nh2n) 二、震旦系 1.陡山沱组(Z1d) 2.灯影组(Z2dn) 第二节下古生界 小叙(总体描述) 一、寒武系 1.岩家河组(Z2∈1y) 2.水井沱组(∈1s) 3.石牌组(∈1sp) 4.天河板组(∈1t) 5.石龙洞组(∈1sl) 6.覃家庙组(∈2q) 7.三游洞组(∈3sy) 二、奥陶系 三、志留系 第三节上古生界及第四系 小叙(总体描述) 一、泥盆系 二、石炭系 三、二叠系 1.梁山组(P1l) 2.栖霞组(P1q)

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总则 1.1项目由来 清干河流域地处鄂西山区,位于长江三峡南岸。由于长江三峡枢纽工程的兴建,清干河观音堂(175 m高程)以下河段将要被三峡水库回水淹没,剩下河段长36km,集水面积507km2,天然落差406m,水能理论蕴藏量3万余千瓦。1993年原秭归县水电局会同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对清干河流域进行了整体规划,编制了《XX省秭归县清干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报告》,提出了沿干流修建升坪(两级两期工程)、黄岩、观音堂三级水电站的开发方案。1993年XX 省水利厅对国家电力公司中南XX编制的《XX省秭归县清干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报告》进行了批复。在此基础上秭归县水利电力勘察设计室于1998年9月编制了《XX省秭归县清干河流域水电开发项目建议书》。 目前,规划开发的三级水电站的项目中升坪电站一期、二期、黄岩电站已建成投产。2004年观音堂水电站作为最后付诸实施的项目便顺理成章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通过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程序并受XX省秭归县水务局委托,XX金浪勘察设计XX(XX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承担了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前期及设计工作。按照水利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暂行规定》(1996)的要求,XX金浪勘察设计XX于2003年6月下旬编制完成了《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根据《中华人民XX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要求,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属于第一类,即“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004年4月XX省秭归县电力公司书面委托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评价研究所承担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评价研究所在接受委托后,随即组成项目组,在对现场进行踏勘和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XX省环境保护局于2004年6月19日在秭归县主持召开了《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评审会议,并形成了专家评审意见。依据评审意见和有关的工程研究资料及设计文件,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评价研究所于2004年7月编制完成了本《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环

地质学实习报告_完全版

八月十九日吃完中饭之后,顶着如火的骄阳,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涌上了即将开往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的长途客车。一路上,大家有的热烈的讨论接下来的实习,有的由于前一晚太兴奋没有睡好觉在稳稳行驶的客车上闭目养神。经过气势宏伟的三峡大坝,走过白云缭绕的大山,在惊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同学们都暗自在心里对这一次的实习又增添了一丝期待。 这一次的实习,从十九号晚上到达开始,直到二十七号早晨离开实习基地才告一段落。真正的实习历时六天,在这六天里同学们跟随老师参观了兰陵溪、九畹溪、泗溪、链子崖、银杏沱、泗溪外等几处岩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在饱览湖光山色的同时,我们更是增长了自己对于岩层、地质等方面的了解,所以这一次的实习,大家的收获不可谓不大。下面我将以每一天的行走路线为主线,阐述这些天我在地质学上一些小小的收获。 第一天~兰陵溪 首先我们来到了334省道7公里以西300米处,在这里,我们需要观察黄陵岩体、崆岭群岩体以及在此处的两种岩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黄陵岩体为灰白色、黑云母、中粒、角闪斜长花岗岩,包含石英、黑云母、长石等成分。至于这几种成分的辨认就需要知道它们的特征:石英为油脂光泽的浅色物质,黑云母有金属光泽,角闪石为暗色柱状物质,长石无油脂光泽。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花岗岩是一种火山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力在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之构造岩。在地壳表层形成中,缓慢地移动冷却下来。属于火成岩之一种,火成岩是由含有硅酸盐熔融物的岩浆或熔岩冷却固化结晶形成的一种物质。当熔化的岩浆冷凝固结时,矿物即形成于火成岩,像橄榄石、辉石之类。 崆岭群变质岩为灰色片麻岩,形成于约30亿年前,被称为是岩石之母,含有长石、云母等物质,属于混合岩,为片状结构,含有因为高温高压而形成的小型褶皱。 片麻岩是一种变质岩,而且变质程度深,具有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有鳞片粒状变晶,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片麻岩主要包括三种类型:黑云斜长片麻岩、二长花岗片麻岩和A型花岗质片麻 29亿年历史的片麻岩,地球化学判别结果表明它们的原岩均为火成岩。不同类型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各不相同,反映它们的原岩具有不同的形成与演化历史。 地层侵入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通常分为两种类型:①整合接触。简称整合。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期沉积中断或地层缺

湖北省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总产量3年数据洞察报告2020版

湖北省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总产量3年数据洞察 报告2020版

前言 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总产量数据洞察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地区生 产总值,油料总产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总产量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总产量洞察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 计局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总产量数据洞察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客观反映当前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 总产量真实状况,趋势、规律,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总产量数据洞察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 第一节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总产量现状 (1) 第二节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宜昌秭归县油料总产量指标分析 (7) 一、宜昌秭归县油料总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油料总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宜昌秭归县油料总产量占全省油料总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宜昌秭归县油料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宜昌秭归县油料总产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油料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三峡地质实习报告

前言 三峡地区号称天然的地质和地貌博物馆,地层、、古生物、岩石、地质构造和地质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现象比较集中,是一个理想的地质实习基地。 三峡地区各种类型岩石非常丰富,从碎屑岩到石灰岩,从基性岩到酸性岩,从浅变质岩到深变质岩应有尽有,同时出露了扬子地台的结晶基底,由目前华南地区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 2010年7月30日,老师们率领着地科系09级的同学们踏上了三峡实习的旅程。怀着满腔热情和好奇心,寻觅惟妙惟肖的“黑锅”,登高俯瞰西陵峡美景,近距离接触随时崩塌的链子危崖,在三峡坝区,纪念园为我们展现了三峡工程曲折的历史;在观景台,三峡大坝,高峡平湖尽收眼底;一路披荆斩棘,横穿白果树瀑布。一路下来我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知识,养成野外考察的能力。第一次野外实习,第一份实习报告,笔力难免稚嫩,望老师多多指正。以下是实习区域地质图: 下幅是三峡坝区地图:

考察点具体特征 2009.8.1 星期日多云~晴 秭归县城、横墩岩隧道至棕岩头隧道口沿线 001 茅坪滚装船码头旁人工采石场,长江200О方向 30О50'N,110О57'E,204m 位于黄陵背斜核部的前震旦控岭群杂岩体。 节理: 70О∠70О 杂岩体形成于小于2亿年到几千万年前,由正长石、石英构成,黑云母角闪石较多, 呈碱性。 花岗岩形成于4.5亿年前,冷凝速度快致矿物晶体微小,侵入以斜长角闪石为主的围岩中,穿插暗色矿物造成表面显红色,为氧化铁质。边缘地带带状岩脉穿入,在围岩中有烘烤边。路边散落有风成球状花岗岩。 正断层:275О∠37О 属于小型断层,擦痕较小,具有正、反阶步,擦痕面,形成低温变质矿物叶腊石。又因为其上盘下移,属正断层。 该点为长江流域仅有的黄陵花岗岩地带,基本生成于8.4亿年前左右,属前寒武纪,具10多公里的侵入岩脉,均为黄陵背斜地段。 002 001点以西200m的采石场 30О51'N,110О57'E,199m 岩脉:332О∠84О,斜长石为主,少量正长石,宽约80cm,有烘烤边。 伟晶岩:岩石重融的标记,晶体比较出大,该地段看见的有云母伟晶岩和长石伟晶岩。 003 横墩岩隧道以西500m拐弯处 30О52'N,110О51'E,195m 水平层理:242О∠8О

秭归县编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秭归县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摘要 秭归县,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大坝库首,东与夷陵区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西临巴东县,北接兴山县;属长江三峡山地地貌,山岗丘陵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截至2018年底,秭归县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8个居委会、186个行政村、1111个村(居)民小组,县政府驻茅坪镇,总人口370788人。秭归县名来源《水经注》 “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由“姊” 演变而来;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美外景地”、 “中国龙舟之乡”、“中国诗歌之乡”等称号。截至2018年底有“屈 原故里端午习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屈原传说”“长江峡江号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非遗6项,市级非遗14项,县级非遗9大类43项。拥有国家AAA 级以上旅游景区5个,其中包括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 级景区2个;是渝东鄂西的交通枢纽,长江上游的交通咽喉,境内拥 有长江黄金水道64公里、高速公路1条、国道1条、省道5条。2018

年,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GD)达到136.02亿元,比2017年增长7.8%。2019年12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1173.4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191.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75%;流动资金5981.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25%。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43396.00万元,总成本费用34492.71万元,税金及附加375.88万元,利润总额8903.29万元,利税总额10507.21万元,税后净利润6677.4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829.7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05%,投资利税率49.62%,投资回报率31.54%,全部投资回收期4.67年,提供就业职位808个。 从生产工艺来看,单多晶生产工艺差别主要体现在拉棒和铸锭环节,其中单晶硅棒工艺对设备、生产人员的要求严格,早期单晶硅片因长晶炉投料量、生长速率、拉棒速度等方面技术不够成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多晶硅锭使用铸锭技术成本优势明显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