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科学指导: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tanialhemorrhage)(2)

儿科学指导: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tanialhemorrhage)(2)

儿科学指导: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tanialhemorrhage)(2)

一、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压积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处长,间接胆红素增高,血气分析呈代谢性及呼吸性酸中毒,低氧血症。

二、脑脊液检查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内出血,脑脊液呈均匀血性,镜检可见皱缩红细胞,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严重者在出血24小时后脑脊液糖含量减低。其他类型的出血脑脊液可正常。

三、影像学检查如动态观察前囱及头围的变化,颅透照、头颅B超及CT检查等均可根据需要检测。CT可精确了解病变类型、部位、出血程度,对预后做出估价,具体分度为:Ⅰ度:脑室管膜下出血;Ⅱ度:脑室出血不伴脑室扩张,以上90%存活;Ⅲ度:脑室出血伴脑室扩张;Ⅳ度:脑室出血伴脑实质出血,其病死率50%.

诊断

根据患儿的产程病史、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头颅B超对颅内中心部位病变分辨率高,因此成为颅内出血的特异性诊断手段,应为首选,一般在生后3-7天进行,1周后动态监测。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颅窝和硬膜外出血不易发现,需CT、MRI确诊。

鉴别诊断

颅内出血的脑性缺氧以呼吸浅表不规则或暂停为多见;而肺性缺氧以气急、鼻煽和三凹征为主,给氧和啼哭后青紫改善;心性缺氧往往呼吸深度增加,吸氧后青紫如归。抽搐应与窒息缺氧后脑水肿、低糖、低钙、低钠、低镁血症、维生素B6依赖症、颅内畸形、感染、核黄疸等鉴别。肌张力低下应与先天愚型、重症肌无力,先天性肌弛缓综合征、心型或肌型糖原累积病等相鉴别。

治疗

一、支持治疗防止继续出血,保暖、安静、活动、给氧,避免嚎哭加重出血,集中护理治疗。注意呼吸道通畅,无呕吐者可摾高上半身15~30度,以减颅压,有呕吐者为避免吸入,当以平卧、头偏一侧插胃管喂养为宜。若用静脉液体量限制在60ml/kg?d,再按呕吐、心肾功能情况的情加减。给维生素K15mg肌注或静注每日一欠,连用3天,早产儿酌减,加用维生素C,其它止血剂如止血敏等皆可选用,亦可输小量新鲜血或新鲜冷冻血浆10ml/kl补充凝血基质和纠正贫血。

二、对症处理烦躁不安、抽搐可促使出血加重,应给氯丙嗪每次2mg/kg和苯巴比妥钠每次5~8mg/kg交替肌注,第3~4小时一次。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亦可用负荷量苯巴比妥钠20mg/kg静注,以后用维持量2.5mg/kg每12小时一次。如与安定配合,止痉效果更好。如囱门饱满颅压明显增高者,需用脱水剂甘露醇,首剂0.5~0.75g/kg静推,以扣0.25g/kg 一日4次。地塞米松0.5~1mg/kg静注,一日2~4次,有人认为能增加疗效。重者可加速尿每次1mg/kg,待颅压降低,脑水肿控制,遂可减量至停药,一般疗程为2~3天。

对于给氧仍有青紫,呼吸微弱、不规则者,需辅以人工呼吸机、并注意纠正酸中毒,维持良好灌注。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问题如下: 1.常见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2)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颅内出血致颅内压增高压迫呼吸中枢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减少和呕吐有关。(4)焦虑与家长担心患儿预后有关。 2.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温度在22℃~24℃,湿度55%~65%。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噪音。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静脉穿刺最好使用留置针,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输液,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2)体温大于℃时,应在 30min内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降温的方法可用解开包被松开衣服,还可头部枕凉水袋。宜平卧保持头正中位,避免头偏向一侧,以免压迫颈动脉而造成意外。(3)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少量多餐,每日4~6次,保证患儿热量及营养物质的供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皮肤弹性、黏膜湿润的程度。15~30min巡视病房一次,每4h测T、P、R、BP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4)准确记录24h出入量。(5)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如有异常(脉搏减慢、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不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遵医嘱给予脱水剂(20%甘露醇每次~kg 30min内静脉推人)。(6)备好吸痰所用物品。(7)保持呼吸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压迫胸部,影响呼吸。(8)遵医嘱给予维生素Kt、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络血),控制出血,贫血患儿可输少量新鲜血浆或全血,静脉应用维生素C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9)健康教育,向家长讲解颅内出血的严重性,可能会出现的后遗症。给予安慰,减轻家长的焦虑,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发现有后遗症时,尽早带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减轻脑损伤影响。遵医嘱服用脑复康、脑活素等营养神经细胞的药物,协助脑功能恢复。

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护理 颅内出血(ICH)又称为出血性脑血管病或出血性卒中,系因脑血管破裂使血液外溢至颅腔所致。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颅内出血可分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出血等。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其临床表现有颇多相似之处。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也是大致相似的,不过它的预后则视不同病因而有很大差异,且诊断与治疗是否及时也是直接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改变,如意识形态、眼症状、囱门张力、呼吸、肌张力和瞳孔变化。仔细耐心观察惊厥发生时间、部位,避免漏诊。定期测量头围,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生取得联系。 2、保持绝对静卧减少噪声,一切必要的治疗、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静脉穿刺最好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3、合理用氧根据缺氧程度给予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浓度。病情好转及时停用。 4、合理喂养根据病情选择鼻饲或吮奶喂养,保证热量供给。 5、准时用药确保疗效。 6、维持体温稳定体温过高时应予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用远红外辐射床、暖箱或热水袋保暖。避免操作后包被松开。 7、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颅内出血对于新生儿来讲,严重的将是致命的病症,因此要及早的发现颅内出血,并给予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下面介绍一种关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搬动。如因特殊情况(急诊检查及手术治疗等)需搬动病儿,应保持头部固定。对于昏迷病儿应置于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高热时应及时降温。

新生儿科实习生出科考试试题

儿科实习生出科考试试题 姓名:实习时间:带教老师: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早产儿 2、胎粪吸入综合征 3、新生儿窒息 4、新生败血症 5、新生儿寒冷综合征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静脉输液时,下列哪项不是液体检查的内容( ) A 液体的名称 B 浓度和剂量 C 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D 开瓶时间 E 液体的质量 2、以下哪项不是早产儿的特点( ) A 易发生呼吸暂停 B 可发生晚期代谢性酸中毒 C 原始反射已完全具备 D 易发生低钙血症 E 易出现低体温 3 小于胎龄儿是指( ) A 出生体重小于2500g B 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50百分位 C 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 D 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 E 足月儿出生体重小于3000g 4、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病因是( ) A 缺氧 B 产伤 C 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 D 羊水吸人 E 窒息 5、正常新生儿护理的预期目标错误的是( ) A 呼吸道通畅 B 体温在正常范围 C 脐带无渗血 D 新生儿体重不增 E 新生儿无臀红 6、新生儿低血糖症是指全血血糖低于( ) A 10mg/dl B 20mg/dl C 30mg/dl D 40mg/dl E 50mg/dl 7、婴儿易发生溢乳的原因是( ) A 婴儿胃较垂直 B 婴儿胃容量小 C 婴儿胃排空时间短 D 婴儿常发生胃肠逆蠕动 E 胃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 8、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排出胎便的正常时间是( ) A 12h内 B 18h内 C 24h内 D 36h内 E 48h内 9、轻度缺血缺氧性脑病症状最明显的时间是( ) A 出生6小时 B 出生12小时 C 出生24小时 D 出生48小时 E 出生72小时 10、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是指(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练习题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一、A1 1、对于臀位产、急产出生的新生儿应防止其发生 A、新生儿肺炎 B、新生儿黄疸 C、新生儿败血症 D、新生儿颅内出血 E、新生儿破伤风 2、新生儿患脑部疾病时,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征并不明显,这是由于 A、新生儿反应低下 B、从母体内获得IgG抗体,缓解症状 C、该病的病理变化小 D、新生儿体液免疫强大 E、颅缝及囟门未闭,起到缓冲作用 3、护理新生儿颅内出血时正确的是 A、不断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B、给高浓度吸氧以纠正缺氧 C、保持安静避免声、光等刺激 D、快速大量静脉输入新鲜血 E、将患儿置于稍凉的环境中 4、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依据不包括 A、缺氧史 B、产伤史 C、嗜睡 D、感染病灶 E、脑性尖叫 5、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保持安静,避免各种惊扰 B、头肩部抬高15°~30°,以减轻脑水肿 C、注意保暖,必要时给氧 D、经常翻身,防止肺部淤血 E、喂乳时应卧在床上,不要抱起患儿 6、引起早产儿颅内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缺血缺氧 B、快速输入高渗液体 C、分娩时产伤 D、血管畸形 E、感染 7、哪项不属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病情观察的主要内容 A、神志状态

B、瞳孔大小 C、囟门状态 D、各种反射 E、饮食情况 8、新生儿发生颅内出血后,有血肿时,正确的护理措施为 A、定时挤压,帮助消散 B、按摩 C、热敷 D、注意观察,保持安静 E、及时切开引流 二、A2 1、早产儿,日龄4天,有窒息史。患儿烦躁不安,高声尖叫,伴双眼凝视。查体: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消失,前囟膨隆。首先考虑的情况是 A、颅内出血 B、低镁血症 C、脑水肿 D、破伤风 E、颅内感染 2、足月臀位产儿,生后即不安,前囟饱满,唇微发绀,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28次/分,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B、化脓性脑膜炎 C、新生儿败血症 D、新生儿颅内出血 E、感染性肺炎 3、早产儿,日龄1天,有窒息史,生后1天出现烦躁不安,脑性尖叫,应考虑为 A、新生儿败血症 B、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C、新生儿颅内出血 D、新生儿破伤风 E、新生儿肺炎

医院病历(新生儿窒息[重度])

入院记录 姓名 xxx 住址民勤县苏武乡王和村二社 性别女入院时间 2013/02/03/03:00 年龄 0天记录时间 2013/02/03/11:00 民族汉病史叙述者患儿父亲 籍贯甘肃民勤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全身青紫、呻吟、吐沫10分钟。 现病史: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41周,其母于入院当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分娩先兆,急来我院妇产科就诊,因胎位LOP、胎儿宫内窘迫、脐绕颈于入院前10分钟以剖宫产娩出,生后哭声低弱,全身苍白,1分钟Apgar评分5分,产科立即给予清理呼吸道吸入物、复苏囊辅助呼吸、肾上腺素滴鼻等处理,患儿面色渐转红润,5分钟Apgar评分10分,患儿仍呻吟、吐沫。羊水清亮无污染,胎盘正常,出生体重3000克,身长50厘米。妇产科以“1.新生儿窒息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3.新生儿颅内出血?”转入我科。患儿生后未曾吃奶,胎便、小便未排。 既往史:同现病史。 个人史:同现病史。 家族史:其父母健康,非近亲婚配。否认有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其母孕期无贫血史;否认有各种遗传病、代谢病及家族病病史。 体格检查 T:不升 P:108次/分 R:38次/分 W:3000g 身长:50cm 头围32cm。 发育正常,精神差,反应欠佳,弹足5次无哭声,面色灰白,皮下脂肪层中等厚度,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头发分布均匀,前囟约1.8×1.8cm,平坦,张力无增高;头围32cm;五官端正,双眼睑无水肿,眼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外耳无畸形,外耳道清洁,无异常分泌物流出。鼻翼无扇动,鼻无阻塞,鼻道内无异常分泌物。口唇及口周发绀,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动度均匀一致,叩诊双肺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

新生儿颅内出血试题

1、下列哪项不是新生儿颅内出血较常见的类型()。 A、蛛网膜下腔出血 B、硬脑膜下出血 C、脑干出血 D、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2、根据CT可将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分为四级,其中Ⅲ级为()。 A、脑室管膜下出血 B、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张 C、脑室内出血,但无脑室扩张 D、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 3、新生儿颅内出血,下列哪项错误()。 A、产伤性颅内出血,足月儿多见 B、多由窒息和产伤引起 C、硬膜下血肿多由产伤引起 D、小脑出血多发生在足月儿 4、颅内出血的分类不包括()。 A、硬膜下出血 B、蛛网膜下腔出血 C、小脑出血 D、脑室出血 5、极低出生体重儿,因窒息引起颅内出血的常见部位不包括()。 A、脑室内出血 B、脑室管膜下出血 C、脑实质出血 D、小脑出血 6、下列对颅内出血的治疗中,哪项是错误的()。 A、降低颅高压 B、抗生素预防感染 C、控制惊厥 D、应用止血药 7、足月儿,有胎儿宫内窒息史,出生后不久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惹。应具有下列哪项才能诊断为颅内出血()。 A、口吐泡沫,唇周发绀 B、脑性尖叫,拒奶且脑脊液中必须发现皱缩红细胞 C、前囟隆起,张力增高 D、血常规检查正常 8、头部血肿,下列哪项错误()。 A、多发生在头顶部 B、可超越骨缝 C、常发生在一侧

D、可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9、因产伤引起颅内出血的最常见部位是()。 A、脑实质 B、脑室内 C、脑室管膜下 D、小脑天幕附近 10、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CT图像分级中,以下哪项错误 )。( A、根据CT图像可分为4级 B、Ⅰ级为脑室管膜下出血 C、Ⅱ级为脑室内出血,但无脑室扩大 D、Ⅳ级为脑室内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评估及处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评估及处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常见疾病,主要由缺氧和产伤引起。严重的颅内出血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由于不同病因,新生儿颅内出血可发生在不同部位。主要出血类型包括: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等。 附件 一、几种不同类型的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评估 (一)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VH)1.定义室管膜下生发基质延伸到侧脑室的出血称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是早产儿最常见的颅内出血类型,占新生儿颅内出血的80%以上。 2.发生率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40%~60%;胎龄<28周的早产儿比胎龄28~31周的患儿发生率高3倍;有文献报道,大约有3.5%~4.6%的足月儿发生颅内出血。 3.发生时间约50%发生在出生24小时内;大约80%发生生后48小时内;大约90%发生在生后72小时内;在生后7天,99.5%都已经发生;20%~40%的颅内出血进展期在生后3~5天。 4.高危因素 (1)母亲为高龄产妇:发生PIVH的风险与妊娠年龄成正相关。 (2)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所有早产儿都有PIVH的风险,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风险更大。

(3)其他相关的临床因素:①有产伤或窒息以及5分钟Apgar评分低②酸中毒③低血压或高血。④红细胞压积低⑤呼吸窘迫需要机械通气⑥碳酸氢钠输入过快及输注高渗性液体⑦凝血障碍⑧气胸⑨动脉导管未闭结扎等 5.分度及分型:按头颅CT图像的Papile分度法将出血分为四级: (1)Ⅰ级:单纯室管膜下生发基质出血伴极少量脑室内出血。 (2)Ⅱ级:脑室内出血,不伴脑室扩大。 (3)Ⅲ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 (4)Ⅳ级: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 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及严重性可将PIVH分为三型 (1)小量出血:Ⅰ级或Ⅱ级; (2)中度出血:Ⅲ级; (3)严重出血:Ⅳ级。 6.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部位、量和失血速度。随着出血量的增加,临床表现从不明显到急剧发展。小量出血时,临床可无症状。随着出血量增加,患儿可能出现“先兴奋后抑制”的表现,即:前期可能烦躁,激惹,肌震颤、惊厥,前囟饱满,继而出现四肢肌张力减低、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眼球固定、凝视、对光反射消失、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呼吸暂停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新生儿颅内出血是由分娩时胎儿缺氧或产伤所致,是新生儿致死率较高的病因之一,好发于早产儿。2009年1月至2010 年12月,我院共收治此类患儿28例,其中治愈25例,好转2例,死亡1例。现将护理要点及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颅内出血病情观察论文下载 1 病情观察 1.1意识和精神状态密切观察意识的改变在颅内出血的患儿治疗中起主导作用。 首先患儿会出现烦躁不安、脑性光叫(似猫叫声)、伴有抽搐,结合有分娩窒息史,提示有小脑幕上出血,及时报告医生给予镇静和出血治疗,同时对抽搐的时间、次数、部位也作详细记录。为医生判断出血部位,出血量及预后估计提供了依据。颅内出血的患儿意识和精神状态改变一般为窒息----兴奋----抑制相继出现。密切观察病情,不可忽视。无论患儿躁动或安静都应做到动态观察,及时发现意识的微细变化,以获得及时救治的时机。 1.2前囟正常新生儿前囟为2cm K 2cm、平软。应经常观察患儿前囟是否凹凸和紧张。一般来说,前囟凸起、紧张意味着颅内压高、颅内出血量大,

及时报告医生,应用脱水剂,以免引起脑疝。 1.3生命体征新生儿全身血容量少,颅内出血量与成人相似, 丧失的比例较成人大。且小儿神经功能稳定性较差,对外界的干扰有较强的反应,易出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要特别注意。我们的方法是:①、及时心肺监护,观察呼吸的节律、频率。②、密切观察患儿皮肤色泽的变化(通过观察患儿的肤色,可以了解出血量的大小,往往出血量的大小与贫血程度成正比)。皮肤有无黄染(合并黄疸会增加治愈的难度,早期发现可以协助治疗)。③、定时测量体温、注意是否体温不升。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治疗。 1.4其它患儿恶心、呕吐提示有颅内咼压,应及时通知医生,应用脱水治疗。 我们的经验是:首先应用速尿,而不是甘露醇。因为,甘露醇为强脱水剂,颅内出血早期有继续出血的可能,若用强脱水剂,加剧出血。脱水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前囟、皮肤弹性及尿量和色泽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脱水过度导致电解质平衡失调。新出生儿每日50-70ml /千克体重的生理液体需要量是通过静脉通道补充的,在输液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4—6滴。肌注维生 素K1时应经常更换部位,密切观察有无红肿、硬结,杜绝疖痈等并发症的发生。 2 护理 2.1一般护理保持患儿绝对安静,尽量避免或减少对患儿头部 的搬动,以免加重出血。抬高头肩部15---30度,让患儿取右侧卧位, 避免

自发性颅内出血诊疗指南

自发性颅内出血诊疗指南 【病因】 1、脑血管畸形 (1)脑动静脉畸形是儿童时期的常见原因之一,可分为先天性、感染性与外伤性; (2)毛细血管扩张、海绵状血管瘤、软脑膜静脉及毛细血管的畸形、脑底异常血管网(moyamoya病)等。 2、血液病 (1)血友病患儿中2.2%~7.4%发生 (2)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 (3)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障碍等血液病,以及抗凝疗法的并发症,均可发生。3、颅内其他原因包括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动脉炎,中毒性脑病等。 4、颅外其他原因包括维生素k缺乏症,维生素c缺乏症,肝病,高血压,感染或结缔组织病等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脑内血肿。 5、新生儿颅内出血原因新生儿颅内出血(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nich) 产伤(1). (2)缺氧其中在<34孕周、出生体重<1500g的未成熟儿高

达40%~50%。 6.其他尚有部分小儿的原因不明。 【临床表现】 1、脑出血 2、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dural hemorrhage) 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比成人少见。因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血管异常所致者以6岁以上年长儿较多见,且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的趋势。 常起病急剧,主要表现为血液刺激或容量增加所致的脑膜刺激征和颅内高压征,如颈项强直、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半数以上病例出现意识障碍、面色苍白和惊厥发作。病初2~3天内常有发热。大脑凸面血管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若病变部位靠近额叶、颞叶时,常可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可表现为胡言乱语、自言自语、模仿语言和摸空动作等。可伴发血肿或脑梗死而出现局灶性神经体征,如肢体瘫痪、脑神经异常等。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下出血。 3、硬膜下出血(subdural hemorrhage) 婴幼儿多见。通常分为小脑幕上和小脑幕下两种类型,前者最常见,多因大脑表面的细小桥静脉撕裂出血所致;后者多由于小脑幕撕裂所致。硬膜下出血所形成的血肿大多发生于大脑顶部,多数为双侧,但出血程度可不对称。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位于大脑.半球凸面的硬膜下出血,若出血量很小,可无明显症状;若

新生儿颅内出血试题精编版

新生儿颅内出血试题精 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1、下列哪项不是新生儿颅内出血较常见的类型()。 A、蛛网膜下腔出血 B、硬脑膜下出血 C、脑干出血 D、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2、根据CT可将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分为四级,其中Ⅲ级为()。 A、脑室管膜下出血 B、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张 C、脑室内出血,但无脑室扩张 D、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 3、新生儿颅内出血,下列哪项错误()。 A、产伤性颅内出血,足月儿多见 B、多由窒息和产伤引起 C、硬膜下血肿多由产伤引起 D、小脑出血多发生在足月儿 4、颅内出血的分类不包括()。 A、硬膜下出血 B、蛛网膜下腔出血 C、小脑出血 D、脑室出血 5、极低出生体重儿,因窒息引起颅内出血的常见部位不包括()。 A、脑室内出血 B、脑室管膜下出血 C、脑实质出血 D、小脑出血 6、下列对颅内出血的治疗中,哪项是错误的()。 A、降低颅高压 B、抗生素预防感染 C、控制惊厥 D、应用止血药 7、足月儿,有胎儿宫内窒息史,出生后不久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惹。应具有下列哪项才能诊断为颅内出血()。 A、口吐泡沫,唇周发绀 B、脑性尖叫,拒奶且脑脊液中必须发现皱缩红细胞 C、前囟隆起,张力增高 D、血常规检查正常 8、头部血肿,下列哪项错误()。 A、多发生在头顶部 B、可超越骨缝 C、常发生在一侧 D、可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9、因产伤引起颅内出血的最常见部位是()。

A、脑实质 B、脑室内 C、脑室管膜下 D、小脑天幕附近 10、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CT图像分级中,以下哪项错误()。 A、根据CT图像可分为4级 B、Ⅰ级为脑室管膜下出血 C、Ⅱ级为脑室内出血,但无脑室扩大 D、Ⅳ级为脑室内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因产伤和缺氧引起,早产儿发病率较高,是新生儿早期的重要疾病与死亡原因。预后较差。 【护理常规】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喂奶量根据患儿的耐受力定,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可用鼻饲喂养;不能喂养者,可遵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治疗。 2.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止血药,肌内注射维生素K;时,严格掌握注射部位,静脉使用时应控制速度,注意有无面色潮红及出汗;使用镇静抗惊厥药物时,严格控制剂量及速度,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 3.密切观察病情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神态、瞳孔变化。密切观察呼吸型态,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观察惊厥发生的时间、性质。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师取得联系。 4.降低颅内压保持绝对静卧,抬高头部,减少噪声,一切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 5.氧气吸入根据缺氧程度选择吸氧方式和浓度,可给予鼻导管吸氧0.3~0.6L/min或头罩吸氧1~1.5L/min等,防止氧浓度过高或用氧时间过长导致氧中毒症状。呼吸衰竭或严重呼吸暂停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做好相关护理。 6.维持体温稳定体温过高时应给予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用暖箱、远红外线抢救台或热水袋保暖。

【健康教育】 1.做好孕妇保健工作,避免早产,指导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妇及时治疗。 2.心理护理:向家长解答病情及有关疾病知识,减轻紧张情绪。 3.喂养:提倡母乳喂养,生活能力强有吸吮能力和吞咽能力者,可直接用奶瓶喂养或母乳喂养。吸吮能力弱易出现发绀者,应间断喂奶,喂奶前后吸氧20min;有吞咽而无吸吮能力者,可用带橡皮头的滴管喂养。无吸吮及吞咽能力的,采用鼻饲,胃管每周更换1~2次。 4.复诊须知:出院后1~2周到门诊复诊,进行行为神经测定及随访。如有后遗症,鼓励家长坚持治疗和随访。 5.教会家长给患儿功能训练的技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常见新生儿疾病的电子病例模板

新生儿肺炎诊断及鉴别诊断: 主诉:呛奶,吐沫 2天 现病历:患儿于入院前 2天(即生后18天)即出现呛奶吐沫,无青紫、呻吟样呼吸困难等, 不伴发热外院予吸氧治疗,无明显好转,即转来我院,于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 2.0 X 1012/L,中 性61% 淋巴39%血色素207g/L ,网织0.67%,血型“ O”,胸片示“胸片:两肺内带 可见斑片状阴影,右肺可见水平叶间裂。新生儿吸肺、湿肺” ,故以“新生儿肺炎”收入院。 发病以来患儿精神反应稍弱,无哭声尖直及抽搐,未开奶,生后 2小时排尿、排胎 便,量正常。 (一)、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羊水吸入性) 任何原因导致胎儿宫内或产时缺氧, 由于低氧血症刺激胎儿呼吸中枢, 出现喘息样呼吸, 羊水被吸入呼吸道, 很快被毛细血管吸收, 羊水中的皮脂和脱落的角化上皮细胞在肺泡内可 引起化学性和机械性的刺激而发生弥漫性肺炎。 该患儿母亲因试产失败后性剖宫产, 患儿可 疑有缺氧史,且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如呼吸促,入院后查体有呼吸促, 双肺可闻 及中小水泡音及结合胸片结果两肺内带可见斑片状阴影,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诊断成立。 结合羊水清亮,故考虑为羊水吸入性。 待入院后观察呼吸系统表现及监测胸片进一步协助诊 断。 (二)、新生儿湿肺 该病多见于足月剖宫产儿未经产道挤压, 或有宫内窘迫、出生窒息史的新生儿。 主要是 由于肺液吸收延迟所致。生后 2?5小时出现呼吸增快,口周青。肺部体征可见呼吸音低, 或粗湿罗音。胸片示“叶间胸膜影”等,症状 1~2天消失。该患儿为剖宫产儿,生后不久即 出现呼吸系统表现,及结合胸片示右肺可见水平叶间裂, 鉴别诊断: 1、新生儿肺炎(宫内或产时感染性) : 该患儿有呼吸系统表现, 血常规示白细胞偏高, 早破的病史,应注意新生儿肺炎(宫内或产时感染性) 现及宫内感染的其它器官受累的表现(如小头畸形,黄疸肝脾肿大等) 待入院后观察病情,查血 CRP TORCH 等协助除外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多见于早产儿,或糖尿病母亲婴儿,由于肺表活性物质合成不足致肺萎陷。多于生后 1?3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胸片可见肺野普遍透亮度减低,晚期可见毛玻 璃样改变,支气管充气征明显。本患儿为巨大儿,应注意母亲有否糖尿病致 RDS 但无进 行性呼吸困难,胸片也无特征表现。还须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复查胸 片。 三、治疗计划: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2、 改善缺氧状态:吸氧,必要时用机械通气。 “新生儿湿肺”诊断成立 且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 其母有胎膜 。但患儿一般情况好,无感染中毒表 ,故目前暂不考虑,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新生儿颅内出血是由分娩时胎儿缺氧或产伤所致,是新生儿致死率较高的病因之一,好发于早产儿。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此类患儿28例,其中治愈25例,好转2例,死亡1例。现将护理要点及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颅内出血病情观察论文下载 1病情观察 1.1 意识和精神状态密切观察意识的改变在颅内出血的患儿治疗中起主导作用。 首先患儿会出现烦躁不安、脑性光叫(似猫叫声)、伴有抽搐,结合有分娩窒息史,提示有小脑幕上出血,及时报告医生给予镇静和出血治疗,同时对抽搐的时间、次数、部位也作详细记录。为医生判断出血部位,出血量及预后估计提供了依据。颅内出血的患儿意识和精神状态改变一般为窒息----兴奋----抑制相继出现。密切观察病情,不可忽视。无论患儿躁动或安静都应做到动态观察,及时发现意识的微细变化,以获得及时救治的时机。 1.2 前囟正常新生儿前囟为2cm×2cm、平软。应经常观察患儿

前囟是否凹凸和紧张。一般来说,前囟凸起、紧张意味着颅内压高、颅内出血量大,及时报告医生,应用脱水剂,以免引起脑疝。 1.3 生命体征新生儿全身血容量少,颅内出血量与成人相似,丧失的比例较成人大。且小儿神经功能稳定性较差,对外界的干扰有较强的反应,易出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要特别注意。我们的方法是:①、及时心肺监护,观察呼吸的节律、频率。②、密切观察患儿皮肤色泽的变化(通过观察患儿的肤色,可以了解出血量的大小,往往出血量的大小与贫血程度成正比)。皮肤有无黄染(合并黄疸会增加治愈的难度,早期发现可以协助治疗)。③、定时测量体温、注意是否体温不升。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治疗。 1.4 其它患儿恶心、呕吐提示有颅内高压,应及时通知医生,应用脱水治疗。 我们的经验是:首先应用速尿,而不是甘露醇。因为,甘露醇为强脱水剂,颅内出血早期有继续出血的可能,若用强脱水剂,加剧出血。脱水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前囟、皮肤弹性及尿量和色泽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脱水过度导致电解质平衡失调。新出生儿每日50-70ml/千克体重的生理液体需要量是通过静脉通道补充的,在输液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4—6滴。肌注维生素K1时应经常更换部位,密切观察有无红肿、硬结,杜绝疖痈等并发症的发生。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保持患儿绝对安静,尽量避免或减少对患儿头部

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表现

(一)颅内出血共同的临床表现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出血程度有关。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症状,多在出生后3天内出现。早期为兴奋症状,如烦躁、脑性尖叫、惊厥等。随着病情发展,则出现抑制状态,如嗜睡、昏迷、肌张力低下、拥抱反时减弱或消失等。常有面色苍白、青紫,前囟饱满或隆起,双眼凝视,瞬目,双瞳孔大小不等戎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等表现。(二)各部位出血的临床特点 1.硬膜下出血多由于产伤引起。小脑幕上出血先表现为激惹、脑性尖叫、两眼凝视惊厥等兴奋表现,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抑制状态。小脑幕下出血因出血灶压迫延髓,可出现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阵发性呼吸暂停甚至呼吸停止、肌张力低下。 2.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于早产儿,常有窒息史,可为原发,也为脑室内出血或硬膨下出血时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出血量少者可无症状,或仅有易激惹、肌张力低下,常在1周内恢复。出血量多者症状明显,可出现惊厥,但惊厥间期神志清楚。蛛网膜下腔让血不易压迫脑干,故预后较好,但出血严重者也可病情迅速恶化甚至死亡,可遗留有脑积水后遗症。 3.脑实质出血多为早产儿。临床表现无特殊,当出血使脑干受压时,可表现为呼吸暂停及心动过缓。 4.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和出生时有窒息史者。临床表现如上述,常发生于生后24~48小时内,症状轻重不一。严重者可急剧恶化,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进入昏迷、抽搐、四肢肌张力低下、前囟饱满、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呼吸暂停等。出血量多者有贫血、血压不升。 5.硬膜外出血常见于产钳助产者,常伴颅骨骨折。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严重者出现脑干功能障碍逐渐加重甚至死亡。 6.小脑内出血多发生于极低体重儿。起病急,有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脑干功能障碍。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是常见的一种脑损伤,系由产伤和缺氧引起,也是造成围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nalhemorrhageofnewborn)部位包括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实质出血。以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最常见,预后较差。 近年由于产科技术的进步,产伤所致的硬膜下出血明显减少,而早产儿缺氧所致的脑室周围- 脑室内出血已成为新生儿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新生儿颅内出血死亡率高,是新生儿早期死 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存活的小儿常常有各种神经系统的严重后遗症。 病因病理 1.缺氧缺血一切在产前、产程中和产后可以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窒息、缺血的因素,缺氧缺血性脑病常导致缺氧性颅内出血,早产儿多见,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可因宫内窘迫、 产时和产后窒息、脐绕颈、胎盘早剥等,缺氧缺血时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溢,多为渗血或点状出血,出血量常不大而出血范围较广和分散。导致室管膜下出血、 脑实质点状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2.产伤胎儿头部受到挤压是产伤性颅内出血的重要原因,以足月儿、巨大儿多见。 可因胎头过大、产道过小,头盆不称、臀位产、

产道阻力过大、急产、高位产钳、吸引器助产等,使头部受挤压、牵 拉而引起颅内血管撕裂、出血。出血部位以硬脑膜下多见。 3.其他颅内先天性血管畸形或全身出血性疾病,如某些凝血因子表达减少也可引起颅内 出血或加重IVH,如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可引起颅内出血。快速扩容、输入高渗液体、血压波动过大、机械通气不当,吸气峰压或呼气末正压过高等医源性因素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颅内出血的发生。 症状体征 1.颅内出血共同的临床表现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 出血程度有关。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症状,多在出 生后3天内出现。 (1)兴奋症状:早期常见: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前囟隆起、颅缝增 宽、头围增加;意识形态改变,易激惹、过度兴奋、烦躁、脑性尖叫、惊厥等;眼症状如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球震颤;肌张力早期增高等。 (2)抑制状态:随着病情发展,意识障碍则出现抑制状态,如淡 漠、嗜睡、昏迷、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有面色苍白、青紫,前囟饱满或隆起,双瞳孔大小不等或对光反射消失和散大;呼吸障碍改变,呼吸节律由增快到缓慢、不规则或呼 吸暂停等;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等表现。

新生儿颅内出血

基本概述 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nal hemorrhage of newborn) 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是常见的一种脑 损伤,系由产伤和缺氧引起。包括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小脑出 血和脑实质出血。以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最常见,预后较差。近年由于产科技术的进步,产伤所致的硬膜下出血明显减少,而早产儿缺氧所致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已成为新生儿颅内出血最常见的. 病因 (一)发病原因 1. 缺氧缺血一切在产前、产程中和产后可以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窒息、缺血的因素,缺氧缺血性脑病常导致缺氧性颅内出血,早产儿多见,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可因宫内窘迫、产时和产后窒息、脐绕颈、胎盘早剥等,缺氧缺血时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溢,多为渗血或点状出血,出血量常不大而出血范围较广和分散。导致室管膜下出血、脑实质点状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2. 产伤胎儿头部受到挤压是产伤性颅内出血的重要原因,以足月儿、巨大儿多见。可因胎头过大、产道过小,头盆不称、臀位产、产道阻力过大、急产、高位产钳、吸引器助产等,使头部受挤压、牵拉而引起颅内血管撕裂、出血。出血部位以硬脑膜下多见。 3. 其他颅内先天性血管畸形或全身出血性疾病,如某些凝血因子表达减少也可引起颅内出血或加重IVH ,如维生素K 依赖的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可引起颅内出血。快速扩容、输入高渗液体、血压波动过大、机械通气不当,吸气峰压或呼气末正压过高等医源性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颅内出血的发生。 (二)发病机制 (1) 产伤性颅内出血分娩过程中胎头所受压力过大,局部压力不均或头颅在短时间内变形过速者均可导致硬脑膜下出血,主要由产伤引起的大脑镰、小脑天幕撕裂而致。大脑大静脉或大脑上静脉破裂,血液汇集于脑底部可压迫延脑,促致死亡。顶骨、枕骨鳞部和颅底骨折常伤及脑神经并伴硬脑膜下出血。脑表面静脉撕裂常伴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臀位产的患儿中,最严重的产伤类型就是枕骨分离伴后颅凹出血和小脑撕裂。早产儿颅骨较软,外部压力压迫枕部也可导致顶骨下枕骨向前移位,扭曲窦汇和枕窦,从而引起小脑出血,这种情况常发生在臀位牵引、产钳分娩和应用面罩加压通气时。 硬脑膜外出血很少见,主要是产钳使颅骨内板与硬脑膜分离时脑膜中动脉破裂所致。 (2) 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 (1)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缺氧和酸中毒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使其通透性增加或破裂出血。 (2) 自主调节功能障碍:缺氧和酸中毒损伤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形成压力被动性脑电流,当体循环压力升高时,脑血流量增加,导致毛细血管破裂,相反在血压下降时,脑血流量减少而致缺血性改变,缺血坏死区内可有出血灶。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病,多由于缺氧及产伤或医源性损伤所致的一种脑损伤疾病。早产儿发病率高,是新生儿期的重要疾病,病死率高,存活者也有神经系统后遗症。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对此类患儿的护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儿应绝对静卧,直至病情稳定,一切治疗,护理操作要轻柔,尽量集中进行,减少搬动,以免引起小儿烦躁而加重缺氧和出血。将患儿头肩部抬高15~30o,并给予仰卧位,避免垂头仰卧。患儿因不宜搬动,头部长时间采取一种体位,易发生痰堵而加重缺氧,故保持呼吸道通畅极为重要。 2. 注意保温 置患儿于中性温度的环境中,避免体温过低,减少氧的消耗。体温过低,可用暖箱,热水袋保暖。体温过高,给予物理降温。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感染。 3. 合理用氧 根据缺氧程度给予吸氧,以提高患儿血氧浓度,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细胞缺氧。给氧前要检查氧气装置是否漏气,吸氧导管是否通畅。用氧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缺氧改善情况,井做好记录。 4. 镇静 患儿有抽搐或持续性惊厥时,应给予镇静剂。最常用的药物有地西泮、鲁米那、水合氯醛等。用药同时认真记录用药时间,剂量及效果,若用药0.5h后效果不佳,可重复用药或交替使用,以达到镇静的目的。 5. 饮食护理 出血早期禁止直接哺乳,以防因吸奶用力或呕吐加重出血,待—般情况好转后再开始喂奶,对于出血轻者用滴管滴喂,出血较重而出现拒奶、吸吮反射及吞咽反射消失者或病危、病程长的患儿可行鼻饲,以保证营养供给。停乳期应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热量需要,每次鼻饲前应检查鼻饲管在咽喉部有无盘曲或脱出。喂完奶后注入温开水3~5次冲洗胃管。并注意乳具的消毒管理,防止发生感染。 6. 降颅内压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因缺氧或产伤引起,早产儿发病率较高,是新生儿早期的重要疾病,预后较差。颅内出血的症状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缺氧以早产儿多见。它可引起室管膜下生发层基质出血,还可引起脑实质点状出血或早产儿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2.产伤以足月儿多见、因胎头过大、头盆不称、急产、产程过长、高位产钳,用吸引器助产者等。上述情况可使胎儿头部挤压而导致大脑镰、小脑天幕撕裂而致硬脑膜下出血。大脑表面静脉撕裂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3.其他高渗液体快速输入、机械通气不当,血压波动过大,操作时对头部按压过重均可引起颅内出血。 【临床表现】颅内出血的症状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一般生后1~2天内出现。常见表现有:①意识形态改变如激惹、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②眼症状如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震颤等3③颅内压增高表现如脑性尖叫、前囱隆起、惊厥等;④呼吸改变如呼吸增快、减慢、不规则或暂停等;⑤肌张力早期增高以后减低;③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差;⑤出现黄疽和贫血。 脑脊液检查如发现为均匀血性和皱缩细胞,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CT和B超扫描等可提供出血部位和范围,有助于判断预后。 【治疗原则】①支持疗法;②控制惊厥;③降低颅内压,选用地塞米松,必要时用甘露醇脱水;④使用恢复脑细胞功能药物;⑤止血及对症处理。 【常见护理诊断】

1·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decreased adaptive capacity intracranlal)与颅内出血有关。 2.体温调节无效(ineffective thermoregulation) 与感染、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有关。 3.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昏迷有关。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改变,如意识形态、眼症状、囱门张力、呼吸、肌张力和瞳孔变化。仔细耐心观察惊厥发生时间、部位,避免漏诊。定期测量头围,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生取得联系。 2.保持绝对静卧减少噪声,一切必要的治疗、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静脉穿刺最好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3.合理用氧根据缺氧程度给予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浓度。病情好转及时停用。 4.合理喂养根据病情选择鼻饲或吮奶喂养,保证热量供给。 5.准时用药确保疗效。 6.维持体温稳定体温过高时应予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用远红外辐射床、暖箱或热水袋保暖。避免操作后包被松开。 7.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8.健康教育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有后遗症时,教会家长对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减少异常分娩所致的产伤和窒息。

新生儿颅内出血及预防

新生儿颅内出血及预防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怎么回事 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伤。因为产妇骨盆较为狭窄,从而会出现头盆不称、胎头过大、产道过小等问题,使得新生儿在出生时头部受到挤压,或是受到一些助产手段的影响,使得宝宝的颅内血管发生撕裂,进而导致颅内出血。 2、缺氧缺血。因缺氧缺血而导致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多发生在早产儿身上,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多是脐带绕颈、胎盘早剥等缺氧缺血时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进而导致的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液外溢,出血量不会很大但是出血范围比较广。 3、其他。颅内先天性血管畸形,或者是先天患有全身出血性疾病如某些凝血因子表达减少,都有可能引起颅内出血或加重。如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会引起颅内出血。快速扩容、输入高渗液体、血压波动过大、机械通气不当、吸气峰压或呼气末正压过高等医源性因素也会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颅内出血的发生。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 新生儿颅内出血时需要引起重视的,那么如何判断新生儿是否有颅内出血呢?一般情况下医生的检查是可以发现了,新妈妈也可以根据下面这些症状来了解自家宝宝是否有颅内出血的情况,以便于及时获得诊治方案。 1、早期常见症状有:颅内压增高,如前囟隆起,颅缝增宽,头围增加;意识形态改变,容易受刺激,过度兴奋,烦躁,惊厥等;眼部会出现眼球上转动困难;肌张力早期增高等。 2、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意识障碍,对外界的感知迟缓,可表现为淡漠、嗜睡、昏迷、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会伴随有面色苍白或青紫,前囟饱满或隆起,双瞳孔大小不等或是对光反射消失和散大;呼吸上节律由增快到缓慢,不规则或呼吸暂停等。 3、其他:如贫血和无原因可解释的黄疸。 新生儿颅内出血严重吗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严重程度与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有关,下面我们做简单分析:

常见新生儿疾病的电子病例模板

新生儿肺炎诊断及鉴别诊断: 主诉: 呛奶,吐沫 2 天 现病历: 患儿于入院前 2 天(即生后18天)即出现呛奶吐沫,无青紫、呻吟样呼吸困难等,不伴发热外院予吸氧治疗,无明显好转,即转来我院,于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 2.0X 1012/L, 中性61%,淋巴39%,血色素207g/L,网织0.67%,血型“ O”,胸片示“胸片:两肺内带可见斑片状阴影,右肺可见水平叶间裂。新生儿吸肺、湿肺” ,故以“新生儿肺炎”收入院。 发病以来患儿精神反应稍弱, 无哭声尖直及抽搐, 未开奶, 生后 2 小时排尿、排胎便, 量正常。 (一)、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羊水吸入性) 任何原因导致胎儿宫内或产时缺氧, 由于低氧血症刺激胎儿呼吸中枢, 出现喘息样呼吸, 羊水被吸入呼吸道, 很快被毛细血管吸收, 羊水中的皮脂和脱落的角化上皮细胞在肺泡内可引起化学性和机械性的刺激而发生弥漫性肺炎。该患儿母亲因试产失败后性剖宫产, 患儿可疑有缺氧史,且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如呼吸促,入院后查体有呼吸促, 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及结合胸片结果两肺内带可见斑片状阴影,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诊断成立。 结合羊水清亮, 故考虑为羊水吸入性。待入院后观察呼吸系统表现及监测胸片进一步协助诊断。(二)、新生儿湿肺 该病多见于足月剖宫产儿未经产道挤压, 或有宫内窘迫、出生窒息史的新生儿。主要是由于肺液吸收延迟所致。生后2?5小时出现呼吸增快,口周青。肺部体征可见呼吸音低, 或粗湿罗音。胸片示“叶间胸膜影”等,症状1~2 天消失。该患儿为剖宫产儿,生后不久即出现呼吸系统表现,及结合胸片示右肺可见水平叶间裂, “新生儿湿肺”诊断成立。 鉴别诊断: 1 、新生儿肺炎(宫内或产时感染性):该患儿有呼吸系统表现, 血常规示白细胞偏高, 且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 其母有胎膜早破的病史,应注意新生儿肺炎(宫内或产时感染性)。但患儿一般情况好,无感染中毒表现及宫内感染的其它器官受累的表现(如小头畸形,黄疸肝脾肿大等),故目前暂不考虑, 待入院后观察病情,查血CRP, TORCH 等协助除外。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见于早产儿,或糖尿病母亲婴儿,由于肺表活性物质合成不足致肺萎 陷。多于生后 1~3 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胸片可见肺野普遍透亮度减低,晚期可见毛玻 璃样改变,支气管充气征明显。本患儿为巨大儿,应注意母亲有否糖尿病致RDS。但无进 行性呼吸困难,胸片也无特征表现。还须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复查胸片。 三、治疗计划: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2、改善缺氧状态:吸氧,必要时用机械通气。 3、予水青10-20万u/kg/d ,舒氨西林150mg/kg/d Bid 静点预防感染,必要时更换抗生素。 4、VitK 15mg/d 静脉预防新生儿出血 5、完善各项检查: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血气, CRP, 5?7 天后复查胸片。 6、向家长交代病情:患儿“新生儿肺炎、湿肺”诊断成立,入院后完善相应检查,肺炎可能进行性加重发展成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家长表示理解。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及鉴别诊断: 主诉: 皮肤黄染13天,发热咳嗽3天 现病历: 患儿于入院前13 天(即生后30 天)发现面部浅黄染,渐波及躯干四肢及手足心。 3 天前(生后第10天)出现咳嗽,有痰,伴发热,体温38C,且黄疸加重。于外院抗炎治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