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噬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自噬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自噬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自噬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医学信息2011年1月第24卷第1期Medical Information.Jan2011.Vol.24.No.1

[8]袁林,俞桑洁,李艳.2004年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耐药监测[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68-470.

[9]赵瑞珍,郑跃杰,邓秋莲,王红梅,陈乾.广东省深圳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的分布及其耐药性[J].中华感染与化疗杂志志.2010.10(3): 205-208.

[10]姚开虎.国内儿童肺炎链球菌耐药状况[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1): 14-16.

[11]吕萍,徐樨巍,宋文琪,董方,杨永弘,沈叙庄.儿童肠球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12):937-939.

[12]刘晶,赵金辉,赵娟.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特点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8):1121-1122.

[13]Liu X,Shen X,Chang H.High macrolide resistance in Streptococcus pyogenes strains isolated from children with pharyngitis in China[J].Pediatr Pulmonol, 2009,44:436-441.

[14]王大海,李明成.45株儿科呼吸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耐药质粒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24(36):5168-5169.

[15]曲莉,李明成.儿童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测及耐药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2):134-136.

[16]张卓然.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30.

[17]伍勇,徐令清,漆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质粒头孢菌素基因型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8):927-928.

[18]李瑞珍,马新瑜,何文军,罗德娟,刘智胜,刘先.儿科137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6,1(4):28-29.

[19]俞蕙,王晓红,叶颖子,薛健昌,王岱明.儿童福氏志贺菌TEM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及其耐药性检测[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5):304-306. [20]叶颖子,俞蕙,王晓红,薛健昌.儿童福氏志贺氏菌OXA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及其耐药性检测[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9):543-545.

[21]高春燕,刘树平,潘慧芳,张素娟.儿童101株福氏志贺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J].2009,31(6):370.

[22]马越,陈鸿波,李景云,姚蕾,张力,胡昌勤,金少鸿.1998-2000年沙门菌属耐药性变迁[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2,2(2):84-86.

[23]王倩,年华,张丽霞.鼠伤寒沙门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结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01,19(2):145-146.[24]黄敬孚.我国儿科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及其对策[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0,25(1):22-24.

[25]沈定树,余素飞,王丽珍,陈慧红,陈雪娇,姜彩琴.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性[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22(1):54-55.

[26]Hu YY,Yu SJ,Liu G.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Haemophilus influenzae among children in Beijing,China,1999-2000[J].Acta Pediatr,2002,9:136-140. [27]沈叙庄,陆权,邓力.2000~2002年北京、上海及广州三地儿童携带流感嗜血杆菌抗生素敏感性监测[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6):1335-1339.

[28]俞桑洁.我国儿科流感嗜血杆菌耐药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 (1):16-17.

[29]冯群岭,李西帆,顾宜,张建芳.头孢噻肟舒巴坦复方新药对产酶革兰阴性杆菌体外抑菌效应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8,23(1):43-45.

[30]钟巍,刘健,薛峰,杨维维,肖永红.不同配比头孢噻肟与舒巴坦的体外抗菌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5,21(5):345-350.

[31]刘勇,张智洁,李娜,孙继梅,周秀珍,张昕,马玉国.不同配比头孢噻肟与舒巴坦的体外抗菌活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6,22(1):59-64.

[32]金冬岩,李娜,张智洁,孙继梅,周秀珍.头孢噻肟与舒巴坦不同配比的体外抗菌活性[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4):53-54.

[33]Wang FD,Lin ML,Lee WS,Liu CY.In vitro activities of beta-lactam an-tibiotics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sulbactam against Gram-negative bacteria [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4,23(6):590-595.

[34]陈东科,艾效曼.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对感染小鼠体内抗菌作用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4):1112-1114.

[35]王琪,许军,张慧琳.不同配比的头孢噻肟-舒巴坦对产酶菌感染小鼠的体内抗菌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6,16(4):269-273.

[36]符健,邢增术,邢桂兰.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的体内抗菌作用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2):167-169.

[37]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意见(三)[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2):39-50.

[38]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意见(四)[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3):48-50.

[39]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意见(五)[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4):46-51.

编辑/雅兰

自噬(Autophagy)被称为II型程序性死亡,是真核细胞内的一种溶酶体依赖性的高效的亚细胞降解途径。自噬是真核细胞内的再循环系统,在清除废物、结构重建、细胞的生长发育、维持蛋白代谢平衡和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证实,自噬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病理和生理过程中,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行为,与细胞的生长、增殖甚至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关系密切。

1自噬的分子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1.1自噬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点

1.1.1自噬的发生过程(见图1)自噬的发生过程可人为地分为三个阶段[1]:①从粗面内质网的非核糖体区域、高尔基体等来源的膜形成杯状分隔膜,包绕在被降解物(部分的胞质和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蛋白质)的周围;②分隔膜逐渐延伸,将要被降解的成分完全包绕形成自噬体;③自噬体通过细胞骨架微管系统运输至溶酶体,与之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自噬体和其内的成分最终被自身的溶酶体系统所降解。细胞膜保持完整且无DNA的改变。自噬体膜脱落再循环利用[2]。

自噬体膜的延伸有赖于两种泛素样蛋白质系统的协同作用[3]:一个是定位于自噬体的外膜的泛素样蛋白质系统:Atg12分别在Atg7和Atg7两种酶作用下连接到ATG5形成一个复合体;第二个是内外膜都有定位的泛素样蛋白质系统:Atg8分别在Atg7和Atg3两种酶作用下共价连接到磷脂酰乙醇胺(PE)上形成复合体。

1.1.2自噬的检测方法

1.1.

2.1电子显微镜观察投射显微镜被认为是检测自噬体的标准。自噬体直径一般为300~900nm,平均为500nm。内含的线粒体、内吞体、过氧化物体等细胞器常作为形态学检查的依据。

1.1.

2.2GFP-LC3定位自噬体膜标志性蛋白LC3(微管相关蛋白1的轻链)是哺乳动物中酵母Atg8基因的同源物,定位于前自噬泡和

自噬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艳红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忻州034000)

摘要:自噬是细胞适应环境变化、防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存在有自噬活性的改变,自噬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和抑制的双重作用。对自噬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进一步揭示了真核生物自身调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为肿瘤的基因治疗及克服肿瘤耐药性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将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自噬;肿瘤

收稿日期:2010-11-08

243

医学信息2011年1月第24卷第1期Medical Information.Jan.2011.Vol.24.No.1

临床医学自噬泡膜表面,是细胞自噬膜的通用标记物。目前LC3被认为是比较特异的自噬诊断指标。通过构建LC3与绿色荧光蛋白

(GFP )或其衍生物的融合蛋白,借助于荧光显微镜,可方便的观察到LC3在细胞中的定位。

(首图为DIC 图,显示酵母细胞轮廓,白色标尺长度为一微米。箭头指示跟踪一个自噬体的形成过程,荧光信号来源于GFP-Atg8,时间单位为分钟。图片提供:南开大学医学院谢志平实验室)1.1.2.3LC3-II 的转化检测细胞中新合成的LC3经过加工,成为胞浆可溶性LC3-I ,

后者经泛素样加工修饰,与自噬泡膜表面的PE 结合,称为LC3-II 。LC3-II 的含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细胞的自噬活性。在营养丰富时LC3-II 的信号有时比LC3-I 更强;在免疫印迹实验中也更敏感[4]。1.2自噬的功能和调控1.2.1自噬的生理功能

1.2.1.1自噬是对外源性刺激(包括营养缺乏、细胞密度负荷、低氧、氧化应激、感染等)的适应性反应,其降解产物氨基酸、核苷酸、游离脂肪酸等可供能量再循环[5]。

1.2.1.2自噬可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清除胞质内受损的细胞器、代谢产物,进行亚细胞水平上的重构,保护受损的细胞。

1.2.1.3自噬作为细胞保持稳定状态的"管家机制",可调控长寿命蛋白、过氧化物体、线粒体和内质网的更新。1.2.1.4自噬参与一定的组织特异性融合。

1.2.1.5自噬参与无折叠蛋白质应答(UPR ),及时清除错误折叠蛋白。1.2.1.6自噬效应是一种固有免疫机制,病原体一旦入侵,即加以清除

[6]。

1.2.2自噬过程的信号调控1.2.2.1mTOR 信号途径

TOR 激酶是自噬途径的"门卫(gatekeep -

er )",是氨基酸、ATP 和激素的感受器,也是自噬的负调控分子,可抑制自噬的发生,对细胞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在饥饿条件下,TOR 活性被抑制,Atg13去磷酸化并与Atg1激酶紧密结合,导致Atg1激酶激活,启动自噬发生。相反,在营养丰富的条件下,TOR 磷酸化Atg13,后者在高磷酸化状态下,与Atg1的亲和力下降,使Atg1激酶活性降低,抑制自噬。

1.2.2.2磷酸肌醇-3-激酶(PI3K )/Akt (PKB )途径

磷酸肌醇-3-激

酶(PI3K )/Akt (PKB )途径也是自噬调控的通路之一。Class ⅠPI3K 是自噬的负调节分子,其产生的PIP2和PI P3可结合(PKB )和它的活化分子PDK1,抑制自噬的发生。而ClassIII 则刺激自噬的增加[7]

。肿瘤抑制基因PTEN 是Class ⅠPI3K 活性的负向调节分子,它使PIP3去磷酸化,从而解除Class ⅠPI3K /Akt (PKB )途径对自噬的抑制。位于Class ⅠPI3K/PKB 途径下游的TSC1和TSC2可通过抑制Rheb 蛋白,抑制TOR 激酶活性,从而正向调节自噬[8,9]。而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 )通过抑制Class ⅢPI3K (Vps34)的活性抑制自噬[10]。该通路具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在人类肿瘤中,可以发现这条通路中一些蛋白突变。

1.2.2.3其他途径Beclin1已被确定为一个新的候选抑癌基因,是Atg6的哺乳动物同源基因。其通过调控细胞自噬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Beclin-1与UVRAG (UV irradiationresistance-associated tumor suppressorgene

)、Vps15形成的多蛋白复合体对激活Vps34十分重要,是参与调控自噬体双层膜形成过程的关键因子。

另外,有研究表明GTP 结合的G 蛋白亚基是自噬的抑制因子,而GDP 结合的G i3蛋白则是自噬的活化因子。GAIP 促进自噬的发生。AGS3也能正向调控自噬效应[11]。DAPK 和DAPK 相关的蛋白激酶-1(DRP-1)在肿瘤细胞中诱导参与自噬;RNAi 抑制自噬;氯喹干预自噬。

氨基酸作为自噬过程蛋白降解物的终产物,可负性反馈调节自噬。

外源性氨基酸的去除,可以阻断TOR 信号途径,而自噬产生的内源性氨基酸可补足氨基酸缺陷,恢复TOR 信号转导。

激素在自噬的调控中也起重要作用,如胰岛素可抑制自噬,胰高血糖素则促进自噬。

酪氨酸激酶受体、MAP 激酶、酪蛋白(casein )激酶Ⅱ、PKA 、钙也存在于自噬过程错综复杂的调控网络中,但其机制还不甚清楚[12]。2自噬与肿瘤

大量研究表明,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存在有自噬活性的改变,肿瘤的增殖、凋亡信号途径与自噬信号途径相互交错影响。由此可见,自噬与肿瘤的发生、

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但自噬究竟是抑制还是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至今仍然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2.1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双重作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自

噬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和抑制的双重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13]。一方面,自噬通过对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和细胞器的再循环,发挥维持肿瘤细胞自身能量平衡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有潜在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作用相反。但更多的研究表明自噬在多种肿瘤细胞中也发挥着抗癌作用[14]。

2.1.1肿瘤细胞中自噬活性的升高肿瘤细胞对营养和能量的需求

比正常细胞更高,但在肿瘤发生初始期到血管发生之前、肿瘤长大发生血管崩塌时、

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灶游走时等都会出现营养不足或供应中断,而此时提高自噬活性可以有助于度过这一危机。有研究表明,在缺乏血清或氨基酸的饥饿情况下处理3h ,HeLa 细胞的自噬发生率从4%上升到37%。这些肿瘤细胞所具有的高自噬活性对肿瘤细胞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也可能使一些抗肿瘤药物的作用减弱。肿瘤生长的后期,在肿瘤中央缺血区域,癌细胞处于营养缺乏和低氧的环境,自噬可能成为其可选择的存活方式。其可通过降解胞内蛋白质及细胞器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营养及能量,以利于肿瘤细胞在低血管化的环境中生长。还有研究表明,自噬还可能通过去除受损的细胞器,保护癌细胞以对抗抗癌治疗(比如放疗、化疗),使细胞逃避凋亡,继续存活。2.1.2肿瘤细胞中自噬活性的降低

肿瘤细胞的自噬能力低于周边

部位的正常细胞。而且在营养缺乏或者细胞高密度的情况下,其自噬能力也不会增加。很多研究提示,某些肿瘤在形成过程中,癌前阶段自噬能力先提高,然后在肿瘤的发展阶段自噬能力的逐渐衰退,肿瘤细胞对外界信号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利于肿瘤的生长。当肿瘤发展到晚期,若自噬仍未活化,

不能及时清除胞内受损的大分子物质

图1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的自噬体形成过程

图2Confliting effects of autopnagy on cancer

Tumour

growth

Tumour

suppression

Autophagy

244

临床医学医学信息2011年1月第24卷第1期Medical Information.Jan2011.Vol.24.No.1

和细胞器,则肿瘤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下降,可能最终走向凋亡或坏死。

综合研究结果证实,自噬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促进和抑制的双重作用。在早期,自嗜发挥的是肿瘤抑制作用;在进展阶段,自嗜发挥的是促进肿瘤细胞生存的作用;自嗜还可保护某些肿瘤细胞免受放化疗损伤。可见,自噬可能在不同器官肿瘤、同一器官不同类别肿瘤或同一肿瘤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2.2自噬与肿瘤治疗

2.2.1药物启动或增强自噬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研究证实,很多药物的抑制肿瘤的作用都或多或少与自噬存在一定的联系。药物直接或间接启动自噬可引起细胞死亡,或是通过自噬诱导凋亡或坏死。Lee 等[15]发现用依托泊苷作用的宫颈癌细胞内可观察到大量的自噬体与自噬溶酶体,并且如果使用了自噬抑制剂(如3-甲基腺嘌呤等),那么依托泊苷的抗肿瘤效应就会被抑制。同样,化疗药物硫鸟嘌呤作用于子宫内膜癌细胞株后,可通过诱导自噬使细胞死亡。抗癌药物XK469及其类似物SH80可诱发白血病L1210细胞自嗜并使细胞生长停滞在G2-M期,抑制肿瘤的发展。一些植物化学物,如异硫氰酸盐、黄酮类化合物、皂苷、植物雌激素、蒽醌类和生物碱等,可诱导特定的肿瘤细胞自噬性死亡。通过核受体发挥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如他莫昔芬、12,14-前列腺素J2、维生素D类似物EB1089、倍半萜烯紫杉醇类似物AGS115和EFDAC也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美国休斯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塞基·康德说:"很多治疗措施与其说是引起了细胞凋亡行为,倒不如说是更多地引起了细胞自噬行为。"

2.2.2药物抑制自噬辅助肿瘤治疗很多研究提示:肿瘤细胞可通过自噬对抗细胞毒性物质,这可能是目前放化疗耐受的机制之一。因此,抑制自噬可以作为提高肿瘤放化疗敏感性的一种方法。如抑制自噬的药物或对自噬通路关键分子RNA的干扰均可使肿瘤细胞对各种应激状态的敏感性增强。Amaravadi[16]等的研究表明,在Myc诱导的鼠淋巴细胞瘤模型中,用氯喹抑制自噬可促进DNA损伤诱导的肿瘤退化。Sotelo等[17]等报道,在手术切除的基础上,联合常规用药抗肿瘤治疗及氯喹可增强多形性胞质母细胞瘤的疗效。但是,抑制自噬会使自噬对肿瘤细胞的辅助性介导作用下调,具有潜在的促进肿瘤生长作用,这一安全性问题限制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18]。

3结论与展望

自噬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但自噬处于复杂的细胞应激反应网络的中心,自噬和肿瘤的复杂关系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治疗的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探讨。但是,随着人们对自噬与肿瘤形成、生长及对多种抗癌治疗反应研究的不断深入,期待通过诱导自噬或者抑制自噬而去诱导凋亡来发挥抗癌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肿瘤细胞自噬能力的调控会成为抑制肿瘤生长或增强抗癌药物疗效的新靶点。

参考文献:

[1]Lock R,et al.Exuracellular matrix regulation of autophagy.Curr Opin Cell Biol,2008,20:583-588.

[2]Levine B et al.A utophagy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sease.Cell,2008,132:27-42.

[3]史海涛,王攀.细胞自噬与抗肿瘤[J].生命的化学,2009,29(6):869-873.

[4]Kabeye Y et al.LG3,GABARAP and GATE16localize to autophagosom almem brane depending on form_II formation.J Cell Sci,2004,117:2805-2812. [5]Reggior F,Klionsky DJ.Autophagy in the eukaryotic cell[J].Fukaryot Cell, 2002,1:11-21.

[6]Morselli E,Galluzzi L,Kepp O,et al.A nti-and pro-tumor functions of au-tophagy[J].Biochim biophys Acta,2009,1793(9):1524-1532.

[7]Petiot A,Ogier-Denis E,Blommaart EF,et al.Distinct classes of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s are involved in signaling pathways that control macroautophagy in HT-29cells.J Biol Chem.2000,275(2)992-998.

[8]Inoi K,Corradetti MN,Guan KL.Dysregulation of the TSC-Mtor pathway in hu-man disease.Nat Genet.2005Jan,37(1):19-24.

[9]Proud CG.Regulation of protein synthesis by insulin.Biochem Soc Trans.2006 Apr;34(Pt2):213-6.

[10]李国东,等.细胞自噬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癌症,2009,(4):86-89.

[11]Meijer AJ,Codogon P.Regulation and role of autophagy in mammalian cells. Int J Biochem Cell Biol,2004,36(12):2445-2462.

[12]Gozuacik D,Kimchi A.DAPK protein family and cancer[J].Autophagy, 2006,2(2):74-79.

[13]Mathew R,et al.Role of autophagy in cancer.Nat Rev Cancer,2007,7:961-967.

[14]Hait WN,Jin S,Yang JM.A matter of life or death(or both):understanding au-tophagy in caner.Clin Cancer Res,2006,12(7):1961-1965.

[15]Lee SB,Tong SY,Kim JJ,et al.Caspase-independent autophagy cytotoxicity in etoposide-treated CaSki Cervcal carcinoma cells.DNA Cell Biol,2007,26(10): 713-U1.

[16]Amaravadi RK,Yu D,Lum JJ,et al.Autophagy inhibition enhances therapy-induced apoptosis in a Myc-induced model of lymphoma.[J].J Clin Invest, 2007,117(2):326-336.

[17]Sotelo J,Briceno E,Lopez-Gonzalez MA.Adding chloroquine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for glioblastoma multiforme: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J].Ann Intern Med,2006,144(5):337-343.

[18]周欢欢,姜涛.自嗜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J].肿瘤学杂志, 2010,16(6):483-486.

编辑/杜苏利

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流剪切力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黄金梅,曾高峰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正常高值血压被定义为收缩压在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80~89mm Hg,与正常血压人群相比,它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正常高值血压这一概念的提出,把心血管疾病的防线从防发病前移到防危险因素,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事件成独立线性相关。血压异常与心血管事件关系如此密切,关键在于血流对血管壁产生的异常机械力对内皮细胞功能产生影响,这已成为当前热点话题,本文就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流剪切力对内皮细胞功能影响做一综述。

关键词:正常高值血压;血流剪切力;内皮细胞功能

The Effect of Sheer Stress on Endothelial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rehypertension

通讯作者:曾高峰,博士,硕士生导师,教授,心内科主任;研究方向:冠心病及介入治疗;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收稿日期:2010-11-08

245

肿瘤缺氧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国际肿瘤学杂志2006年1月 1期 综述。 肿瘤缺氧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陈文艳综述熊建萍审校 摘要缺氧微环境是多数实体瘤的固有特征之一,其主要机制在于肿瘤血管组织分布紊乱和 结构异常。缺氧可引起细胞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包括无氧糖酵解的增强、保护性应激蛋白的 表达提高等。研究证实,缺氧不仅导致辐射抗拒,尤其低传能线密度(LET)的照射,也是引起耐药 及肿瘤扩散转移的重要因素。同时,缺氧正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特异性靶点,如缺氧特异性 细胞毒药物、乏氧细胞放射增敏剂,以及利用缺氧诱导目的基因靶向肿瘤组织表达等均展现出可 喜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缺氧;肿瘤;放射疗法;化学疗法 中图分类号 R7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422X(2006)01-0008-04 正常情况下,组织内氧供能够满足细胞代谢的需 要;在肿瘤组织内氧供往往低于细胞的生长代谢需 要,产生缺氧(hypoxia )。缺氧不仅导致肿瘤细胞对 辐射和化疗药物的抗拒,而且促进肿瘤的恶性转化和 转移,是肿瘤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人们利

用缺氧这一肿瘤区别于正常组织的生理特征,探索了一些肿瘤治疗新途径,如肿瘤乏氧细胞增敏剂、乏氧特异性细胞毒药物、缺氧靶向的基因治疗等,正在努力使缺氧变成对肿瘤治疗有利。现综述肿瘤组织缺 氧及其产生的机制、缺氧对肿瘤治疗的不利影响以及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00097) 330006南昌,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缺氧靶向性治疗等。 1 肿瘤缺氧及其分子反应 实体瘤缺氧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增殖过快。 在正常组织内,结构和功能正常的血管系统,足以提供充足的氧和营养物质供细胞生长代谢。除某些组 织如皮肤和软骨轻度缺氧外,正常组织内的氧分压一般在40mm Hg (1 mm Hg = 0. 133 kPa)以上。快速增长的肿瘤首先依赖于宿主血管的氧供,但这很快不能满足肿瘤细胞的需要,当肿瘤大于2mm时就有明显的细胞缺氧。缺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 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产生,启动肿瘤本身的血管形成。然而,肿瘤来源的血管组织与正常血管大有不同,首先是分布的紊乱,导致无血管区

cancer杂志年终大盘点2015肿瘤学十大发现

Cancer杂志年终大盘点——2015肿瘤学十大发现 2015年年尾,美国肿瘤学会官方杂志Cancer 对过去一年肿瘤领域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重大研究做了大盘点。下面,请随我们一起看看,2015年有哪些发现登上了cancer的头条吧! 1、肿瘤疫苗:未来预防结肠癌的“利器”尽管有了结肠镜等筛查手段,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尤其是高危因素患者)死于结肠癌。为了加强结肠癌的预防措施,来自华盛顿大学的Mary (Nora) Disis博士正试图通过将特异性基因导入疫苗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预防结肠癌的发生发展。目前Disis博士和她的团队已经研究了上百种可作为结肠癌疫苗靶点的基因,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明确哪一种基因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关键信号,并且能够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较好地识别。 在美国肿瘤学会研究基金会的帮助下,该研究已经进入了筛选阶段,Disis博士认为:“我们预计要花费3年时间对所有的基因疫苗在小鼠体内的有效性进行检测,筛选出最有的肿瘤疫苗,并且预计再花一年的时间进行扩大检测以保证它在人体内的安全性。” 2、中医耳压法:乳腺癌患者最简便的疼痛减轻疗法 疼痛一直是很多癌症患者的梦魇,超过40%的乳腺癌女性患

者称,术后两三年内一直受疼痛困难,严重影响她们的生活质量。Pittsburgh大学的Chao Hsing Yeh教授2015年9月18号在Cancer Nursing发表一篇文章称,一天三次按压贴在耳朵上的带小种子的敷贴可以有效地减轻乳腺癌患者的 疼痛和疲劳。Yeh教授将这种疗法称为“耳压法”(APA).这种方法类似于中医的针灸,理论也来源于传统中医理论。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一种看不见的能量,也称之为“气”将内外器官连接起来。耳部的某些特殊穴位与大脑是相通的,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激发脑内神经反应从而减轻疼痛,而且一些研究也通过fMRI找到了耳部某些穴位与大脑神经元活动的关联。 APA疗法简单易行,第一次时需要医生将一种叫vacarria的植物种子贴在特殊部位(这些敷贴可以保持4周左右),并教患者按摩手法,一天三次,一次九分钟,以后患者可以自己在家中操作。Yeh教授在31例一直受疼痛困扰的中年乳腺癌患者中进行了试验,这些患者共接受APA疗法共4周。Yeh教授称7天后接受APA疗法的患者疼痛减轻了51%,4周之后,她们的疼痛程度减轻了71%,而且患者的疲劳感和睡眠都有所改善。 “APA疗法不仅是一种简单而廉价的疗法,而且没有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是一种比较适合乳腺癌患者的疼痛疗法。”目前,Yeh教授正在计划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验证APA

肿瘤细胞的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研究进展、治疗 学号:24520132204189 姓名:蔡茂宇 摘要: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是指进入人体外周血的肿瘤细胞。是恶性肿瘤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重要原因. 近些年,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 CTCs检测作为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诊断工具, 在早期发现患者术后复发与远处转移、评估疗效与预后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本文简要综述近年CTCs检测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状况早在1869年, Ashworth发现血液中的一种血细胞同尸检发现的肿瘤细胞相似, 首次提出CTCs的概念. 目前CTCs定义为自发或因诊疗操作由实体瘤或转移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 进入循环未被清除的肿瘤细胞通过迁移、黏附、相互聚集形成微小癌栓, 并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为转移灶.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肿瘤转移机制研究的深入, 以及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 CTCs的检测已取得了 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部分检测方法在稳定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等方面均已较理想, CTCs的临床应用研究也已取得明显进展. 目前CTCs的检测方法众多,根据检测原理可分两大类: 细胞计数法(cytometric methods)和核酸检测法(nucleic-acid based methods). 前者主 要包括各种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流式细胞术等; 后者主要包括聚合酶链反应、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其各种改进的技术等. 免疫细胞化学法(immunocytochemistry, ICC) ICC是指以显色剂标记的特 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细胞化学的呈色反应, 对相应抗 原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测定的技术. 其检测的肿瘤标志物主要分3类: (1)上皮细胞角蛋白(CK), 如CK19、CK20; (2)上皮细胞膜特异性抗原, 如黏蛋白 类, 包括EMA、HMFG、HEA-125等; (3)肿瘤相关糖蛋白(TAG). ICC检测的主要 优点是可进行细胞大小和形态学的分析, 缺点是敏感性低, 只能从(1-10)×105个正常细胞中发现1个肿瘤细胞, 且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循环血中肿瘤细 胞时, 每个载玻片上所能检测的细胞样本量仅为5×105个细胞, 难以从外周血中大量的单核细胞中检测出极少量的肿瘤细胞, 因此单纯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 敏感性低,难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为了能大范围检测外周血中稀少的肿瘤细胞,近年来又相继研发出光纤阵列扫描术 (fiber array scanning technology, FAST), 激光扫描细胞计量仪(laserscanning cytometry, LSC)等, 能够在传统的显微镜技术基础上高速扫 描并快速、准确的定位免疫荧光标记的肿瘤细胞, 使检测的敏感性和实效性显著提高.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 FCM是一项集激光、电子物理、光电测量、计算机、细胞荧光化学及单克隆抗体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技术. 其优点是可以定量计数肿瘤细胞数量, 检测数据较精确, 还可对细胞进行多参数分析. 何成 全等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6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CK20的表达. 结果66 例胃癌患者CK19、CK20、CK19+CK2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1%(35/66)、 56.1%(37/66)、46.9%(31/66), 检测的阳性率与患者的TNM分期及转移程度相关, 且检测胃癌远处转移的敏感度高达90.0%. 认为应用FCM检测CK19、CK20 的表达对胃癌微转移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但由于FCM检测靶细胞的敏感

癌细胞的十大特征

癌细胞的十大特征 2000年,Douglas Hanahan和Robert A. Weinberg在Cell上发表文章:The Hallmarks of Cancer,这篇综述性文章介绍了肿瘤细胞的六大基本特征:自给自足生长信号;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抵抗细胞死亡;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持续的血管生成;组织浸润和转移。这篇论文被称为肿瘤学研究的经典论文,到目前为止,已经被引用了上万次。 在2011年3月出版的Cell杂志上,两位教授又发表了一篇升级版综述: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这篇论文长达29页,简述了最近10年肿瘤学中的热点和进展,在原有的六大特征的基础上,新增了四大特征,包括避免免疫摧毁、促进肿瘤的炎症、细胞能量异常和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

将原有的肿瘤细胞六大特征扩增到了十个,这十个特征分别是: 1.自给自足生长信号(Self-Sufficiency in Growth Signals), 2.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Insensitivity to Antigrowth Signals), 3.抵抗细胞死亡(Resisting Cell Death), 4.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Limitless Replicative Potential), 5.持续的血管生成(Sustained Angiogenesis), 6.组织浸润和转移(Tissu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7.避免免疫摧毁(Avoiding Immune Destruction), 8.促进肿瘤的炎症(Tumor Promotion Inflammation),

肿瘤靶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肿瘤靶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和从细胞受体和增殖调控的分子水平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 开始了针对细胞受体关键基因和调控分子为靶点的治疗。人们称之为“靶向治疗”。抗癌靶向药物制剂能使药物选择性地与靶组织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发生反应,使药物能够可控性地分布,并于靶区持续缓慢地释放药物,有效降低其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化疗疗效。本文对肿瘤靶向治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讨论。 关键词:肿瘤靶向治疗分子生物学 前言:化疗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的疗效却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其原因在于化疗药物用量大,大多缺乏药理活性的专一性,对癌组织及正常组织均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变态反应和产生多重耐药性(MDR),被迫停药,贻误治疗时机。随着科技的发展,临床上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除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药物化疗外,如影像学技术、数字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及细胞免疫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都有一定发展,给临床上诊断与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新方法与思路,尤其是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更是揭示了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而如何在无创或者微创的条件下,将肿瘤组织或细胞作为靶点,高效的、特异性的杀伤肿瘤组织和细胞,使周围正常组织少受伤害甚至不受伤害,实现对肿瘤的靶向治疗,也成为了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热点。最近20年,针对

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受体、关键性基因及以调控分子通路为靶点的新型肿瘤治疗方案已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逐步走向临床一线,这更使肿瘤靶向治疗(targeted therapy)成为肿瘤生化领域,甚至是整个肿瘤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Science》曾有专题报道称,关于靶向治疗、个体化治疗及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将成为未来30年内肿瘤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对肿瘤靶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做一定介绍。 一、靶向基因-病毒治疗 所谓靶向基因-病毒治疗就是针对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所不同的生物特性及转导通路,利用基因工程将病毒的基因结构进行有目的的改造,使之可以特异性的感染某种肿瘤细胞,或者仅在某种肿瘤细胞中特异性的复制与增殖,并最终导致肿瘤细胞裂解而正常组织免受损害,从而达到特异性靶向治疗肿瘤的目的。这种被称作为溶瘤病毒的产物既可以起到直接溶裂解肿瘤细胞的作用,又可以当作抗癌基因的载体,在肿瘤细胞内起到病毒治疗和基因治疗的双重作用,事实证明,这种双重的作用优于单一的病毒治疗及基因治疗。但尽管肿瘤靶向基因-病毒治疗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攻克肿瘤的道路,但是距离临床应用尚有一段距离,其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从实验动物过渡到人体这一阶段需要较长的周期、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的问题、静脉给药及中和抗体的问题、基因的选择问题及肿瘤细胞的异质性问题。其中hajitou等已经通过噬菌体与AAV结合技术部分解决了病毒载体的靶向肿瘤问题,俞德超博士通过类似血液透析的方式减少了血液中中和抗体对病毒的影响。但肿瘤靶向基因-病毒治疗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仍需做进一步研究。 二、靶向肿瘤的单抗治疗

肿瘤细胞的十大特征

癌细胞的十大特征 癌细胞十大特征释义 众所周知,癌细胞几乎肆虐横行在人体的每一个部位,从大脑到各个器官,从表皮到骨骼,我们曾经在进化中得到的、在生物界引以为豪的人体,在癌细胞肆虐下往往显得那么脆弱,有时似乎变得不堪一击。 癌细胞并非入侵的外族,它们与组成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细胞同文同种,但不同的是癌细 胞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赋予了它们十种特殊“器物”,从而使得它们能够在人体内纵横 捭阖,所向披靡。 1.自给自足生长信号(Self-Sufficiency in Growth Signals), 2.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Insensitivity to Antigrowth Signals), 3.抵抗细胞死亡(Resisting Cell Death), 4.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Limitless Replicative Potential), 5.持续的血管生成(Sustained Angiogenesis), 6.组织浸润和转移(Tissu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7.避免免疫摧毁(Avoiding Immune Destruction), 8.促进肿瘤的炎症(Tumor Promotion Inflammation), 9.细胞能量异常(Deregulating Cellular Energetics), 10.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Genome Instability and Mutation) 其一:生长信号的自给自足 在人体这个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系统中,倘若一个细胞想要改变其现有状态(如从静止到 生长分化状态的改变),必须接收到一系列相关指令,这一过程才能进行,就像军队中的 令行禁止一样。就这样,数以万亿计的细胞各司其职,在和谐统一的秩序中维系着人体的 健康。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在正常细胞中还没有发现一例例外。 这些改变细胞状态的指令,生物学上称之为信号分子,它们多是外源的,即由另一类细胞 产生,这也是人体保持自我平衡的重要机制。信号分子通过与靶细胞上相应指令接收器 (受体)相结合,细胞状态改变这一过程得以实施。 在这方面,癌细胞是截然不同的,它们通过种种“奇巧淫技”把自己对外源生长信号的依 赖降到了最低限度。首先癌细胞们获得自己发号施令的能力,也就是说它们可以自行其是 的合成生长分化所需的生长信号,无需依赖外源性信号。比如科学家们发现在神经胶母细 胞瘤和恶性肉瘤中的癌细胞就分别获得了合成PD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和TGFα(肿瘤 生长因子α)的能力。其次癌细胞还会大量表达其表面的信号接收器,这样就可以富集周 围微环境中的生长信号从而进入生长分化状态(注:正常情况下,未经富集浓度的生长信 号不足以触发生长分化)。此外癌细胞还会改造它周围的一些正常细胞成为生长信号的生 产工厂供其使用,并招募一些帮凶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来帮助它们生长分化。 其二:对抑制生长信号不敏感 平衡似乎是人体系统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人体内除了有生长信号外,还存在着生长抑制信号。在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都有一些分子如同看家护院的“爱犬”一般时刻检测这些细 胞的“身体状况”和周边环境,根据情况来决定细胞的未来的命运:或是继续生长分化, 或是仍然处于静止期,抑或丧失生长分化能力进入有丝分裂的后期。这样正常细胞才能保 持动态平衡的状态,进行有序的生长分化。对于癌细胞来说,如果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 不断地生长分化,必须逃避这些“爱犬”分子的监控。他们主要策略就是通过基因突变使 得这些“爱犬”分子失去活性,从而实现对抑制生长信号不敏感的目的。 其三:规避细胞凋亡 逃避细胞凋亡几乎是所有类型的癌细胞都具有的能力。负责细胞凋亡的信号分子大体上可 以分为两类:一类如同上文所述的“爱犬”分子,如一种名叫p53的蛋白就是其中最重要 的成员之一;另一类则负责执行细胞凋亡。前者监控细胞内外环境,一旦发现不正常情况 足以触发细胞凋亡,即指挥后者执行。目前科学研究证实,DNA损伤,信号分子的失衡以 及机体缺氧都有可能触发细胞凋亡。

循环肿瘤细胞研究进展_任文君

循环肿瘤细胞研究进展 任文君,孙国平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循环肿瘤细胞(CTCs)存在于患者外周血中,是造成肿瘤转移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外周血中的CTC是非常罕见的,要求检测方法具有高敏感性及高特异性,成为临床常规检测的巨大挑战,但是检测CTC在协助诊断、早期发现肿瘤的微转移、指导个体化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方面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将对其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治疗 Ashworth曾在1986年首次发现并提出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概念[1]。CTC定义为自发或因诊疗操作由实体瘤或转移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2]。肿瘤转移是一个涉及多步骤多因素的复杂过程,肿瘤细胞由原发灶脱落,侵入循环系统,大部分由于机体的免疫识别、机械杀伤及自身凋亡在短期内死亡,只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在远隔脏器或原发脏器中定居,发展为转移灶[3-4]。有些播散的肿瘤细胞和微小转移灶在切除原发灶后可以保持休眠状态并在若干年后形成转移灶[5]。因此,在外周血中检测到CTC提示可能有早期转移存在,尤其是临床尚未发现的微转移病灶。 CTC的检测包括以下2个步骤:(1)富集,方法包括形态学或免疫学为基础的技术。(2)检测,方法包括细胞计数和核酸检测技术。因为CTC在外周血中是非常罕见的(1个CTC/106 107个单核细胞),富集细胞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富集之后则通过细胞计数或核酸检测技术利用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对CTC进行检测及分析。 1富集 1.1以形态学为基础的富集膜滤过分离肿瘤细胞技术(ISET)通过肿瘤细胞体积大小进行富集[6],就像一个微孔过滤器根据CTC的大小差异使其分离,其隔离灵敏度阈值接近每毫升全血一个癌细胞[7],其优势在于不破坏CTC的形态,利于后续对单个CTC进行形态学、免疫细胞学及遗传学特征的研究,但只适合部分肿瘤,不适合那些体积小于2倍粒细胞大小的肿瘤细胞。 基于密度梯度分离,单核细胞较其他血液成分密度低,因此可依据密度梯度差异将肿瘤细胞和单核细胞从其他血液细胞中分离出来,如Ficoll-Hypaque和Oncoquick。与传统的Ficoll 通信作者:孙国平,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消化系统肿瘤,E-mail:sunguoping@anhmu.edu.cn 程序相比较,Oncoquick增加了多孔屏障,使得分离出的细胞更加纯化,检出率更高[8]。 由于这两种富集方法是借助细胞的物理特性,因此缺乏特异性,易导致缺乏相应体积大小及密度梯度的肿瘤细胞的丢失,同时所富集的细胞不仅含有肿瘤细胞,还存在不同种类的其他细胞(特别是单核细胞),在后续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基因标志物的非特异性,造成假阳性结果。 1.2以免疫学为基础的富集免疫磁性分离技术(IMS),基于特异性免疫识别原理的富集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通过特异性抗体包被的磁珠与细胞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抗原-抗体-磁珠免疫复合物,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将CTC从血细胞中分离出来。免疫磁性分离方式有2种:阳性分选和阴性分选。阳性筛选获得目的细胞,阴性筛选去除无关细胞使目的细胞得以纯化,也可将两种模式结合,提高富集效率。这项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保证分离靶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有利于下一步CTC的计数、免疫细胞化学、PCR 等检测。目前,免疫磁珠可达纳米级,结合时间短,灵敏度高10-7 10-6。 CellSearch系统是目前FDA唯一批准用于临床富集及检测分析的技术,是一种半自动技术,集合了免疫磁分选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法的分离检测技术。涂有抗EpCAM抗体的磁珠与靶细胞结合,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被保留下来,接着采用荧光标记(CK8/18/19,DAPI,CD45)来区别CTC与血细胞,CTC 标记为CK8/18/19、DAPI(+),CD45(-),随后采用半自动荧光显微镜Cell-Spotter Analyzer检测分析细胞大小和形态,最终确定CTC,只需要7.5mL血液样本,即可从400多亿血细胞中检测到一个CTC。这种半自动系统能快速分析样本,并有良好的重复性。一个多中心研究,有学者提出Cell Search系统有82%的高富集率,且在乳腺癌CTC检测上有极 [34]Ikeda T.Stem cells and neonatal brain injury[J].Cell Tissue Res,2008,331(1):263-269. [35]尹国才,张长征,张淼涛,等.人胎脑神经干细胞在年幼大鼠脑内的成神经元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12):2281-2284. [36]Toda H,Takahashi J,Iwakami N,et al.Grafting neural stem cells improved the impaired spatial recognition in ischemic rats[J].Neu- rosci Lett,2001,316(1):9-12. [37]吴芳,杨佳勇,张敏,等.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性瘫 痪儿童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20例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与临床康复,2008,12(16):3198-3200. [38]张敏,杨万章,吴芳,等.神经生长因子配合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5596-5597. [39]杨万章,吴芳,张敏,等.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总结和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3):287-290. (收稿日期:2012-05-25,修回日期:2012-10-26) · 9 · 安徽医药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13Jan;17(1)

肿瘤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肿瘤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关键字:治疗抑制剂肿瘤细胞酪氨酸研究单克隆抗体受体病人信号药 物临床乳腺癌 摘要:治疗近年来有了突破性性进展。靶向药物的研究无疑是当前临床研究最活 跃的领域之一。这些领域包括具有靶向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阻断剂,针 对某些特定细胞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针对某些癌基因和癌的细胞跗学标志的药 物,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抗肿瘤疫苗,基因治疗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 有非细胞毒性和靶向性;具调节器节作用和细胞稳定(cytostatic)性作用;毒性 的作用谱和临床表现与现在常用的细胞毒类(cytostatic)药物有很大区别;与常 规治疗(化疗、放疗)合用有更好的效果等等。本文扼要对发展的现状和经 发表于:2010-11-15 06:30:34 由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对肿瘤形成过程中的受体、基因和信信号转导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发展的靶向治疗近年来有了突破性性进展。靶向药物的研究无疑是当前临床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这些领域包括具有靶向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 GFR)阻断剂,针对某些特定细胞标志物的单克隆抗体,针对某些癌基因和癌的细胞跗学标志的药物,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抗肿瘤疫苗,基因治疗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非细胞毒性和靶向性;具调节器节作用和细胞稳定(cytostatic)性作用;毒性的作用谱和临床表现与现在常用的细胞毒类(cytostatic)药物有很大区别;与常规治疗(化疗、放疗)合用有更好的效果等等。本文扼要对发展的现状和经过批准已经上市的产品加以介绍。 一、人类发现和发展新药的历史 传统上,新药的研究与生命科学的进步密不可分。19世纪和20世纪前页,药物的来源主要是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和提取。这一时期的代表药如吗啡、奎宁、阿司匹林、磺胺类药物、胰岛素、青霉素和激素。100多年前,德国细菌学家保罗#8226;艾利克(Paul Ehrlich ,1 854-1915)观察到有些染料特异必于浓聚于某些微生物,并推论朋可能利用这各对于细菌的特异性毒性物质达到治疗的目的。他提出了化学治疗(chemotherapy)这一名词,从而开创了寻找“魔弹”的新时代。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提纯青霉素并证明在动物和临床具有突出抗感染作用以后,他的设想才真正得到实现。青霉素的作用是破坏DNA合成过程中重要的酶,所以对增殖活跃的细菌有杀伤作用,而哺乳动物细胞一般拼无细胞壁,因之毒性很小。这无疑是抗感染化学治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根据同样设想,人们开始了针对肿瘤细胞可能存在的“特异性”靶点,其中包括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特点。但迄今抗肿瘤化学尚未达到抗感染化疗的水平。其原因是除了来源于胎盘活跃的增殖。因之,现在的药物攻击的靶点多集中于细胞的活跃增殖,或导致异常增殖的物质如DNA,蛋白质和基因等,这就是我们常驻说的细胞毒类药物。公正地说这些药物也都有作用的靶点,只是特异性不强

肿瘤新十大特征

CELL综述: 肿瘤新十大特征 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 2011年3月4号,Douglas Hanahan和Robert A. Weinberg在《Cell》发表综述,题目为: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整个综述29页,简述了最近10年肿瘤学中的热点和进展(例如细胞自噬、肿瘤干细胞、肿瘤微环境等),并且将过去的6个特征扩增到10个特征,新增加的4个特征为: 避免免疫摧毁(Avoiding Immune Destruction); 促进肿瘤的炎症(Tumor Promotion Inflammation); 细胞能量异常(Deregulating Cellular Energetics); 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Genome Instability and Mutation)。 并且将过去的回避凋亡(Evading Apoptosis),调整为抵抗细胞死亡(Resisting Cell Death)。 背景介绍 我们已经提出了总共6种肿瘤标志,组成了一个基本原理,它提供了一个理解肿瘤性疾病显著差异的逻辑网络(Hanahan and Weinberg, 2000)。我们的讨论中包含了这样的概念,肿瘤细胞逐渐进展成新生物,它们获得一系列标志性能力,而人类肿瘤形成的多步骤的过程可以用初始癌细胞获得使它们成为肿瘤并最终表现出恶性肿瘤的特征。 我们注意到由于附属结构的存在,肿瘤不只是癌细胞组成的岛状物。它们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复合物,这些细胞之间存在异质的相互作用。我们是这样描述招募来的正常细胞,它们以主要参与者的身份形成肿瘤相关基质,而不是作为旁观者;这样的话,这些间质细胞对于特定能力标志的发展和表达是有贡献的。在接下来的十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第32卷第5期 2011年9月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Medic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Vol.32No.5 Sept,2011 作者简介:张迪,女,1985-,医学硕士生,主要从事肿瘤靶向治疗研究 通讯作者:戈伟,男,1960-,教授,主要从事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研究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张 迪 综述 戈 伟 审校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 湖北 武汉 430060 摘要 分子靶向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手段,以其低毒、高效等特性正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分子靶向药物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抑制剂、抗血管生成剂、环氧化酶-2抑制剂、抗CD20单克隆抗体等。大量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分子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肿瘤分子靶向治疗领域的进展。 关键词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抗血管生成 中图分类号 R7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52(2011)05-0705-04 Advances of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ZHANG Di,GE Wei Dept.of Oncology,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60,China Abstract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is a new approach for tumor treatment,with the advantages oflower toxicity and higher efficiency.This approach has become a critical focus of tumor research.It include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anti-angiogenesis drugs,cyclooxygenase- 2inhibitors,anti-CD20monoclonal antibodies,etc.A large number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 show that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umor.This review summarized the pro- gress of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 Tumor;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An- ti-Angiogenesis 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MTT)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已在胃肠间质瘤、淋巴瘤、乳腺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治疗中显示出高效、低毒等特点[1]。它是以肿瘤细胞过度表达的某些标志性分子为靶点,选择针对性阻断剂,有效干预受该分子调控、并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进展及转移的效果。这类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具有靶向性和非细胞毒性特点,主要对肿瘤细胞起调节和稳定作用[2]。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抑制剂 1.1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 西妥昔单抗是人鼠嵌合性IgG单克隆抗体,可高效、特异地结合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外段,阻断受体与配体结合,抑制受体磷酸化,从而阻断下行信号传导。Cun-ningham等研究西妥昔单抗联合依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发现,西妥昔单抗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用药都有显著疗效[3]。200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报告了30多年来首个关于改善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总生存率的随机临床研究,表明西妥昔单抗可以增强传统化疗的效果,显著延长总生 DOI:10.14188/j.1671-8852.2011.05.030

靶向治疗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靶向治疗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指设计出对应靶点的分子治疗药物,在细胞 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 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在无创或微创条件下以该位点为靶点, 通过精 准定、靶向打击,以期能有效控制肿瘤的进展, 同时降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细胞损 伤为目标的新兴的肿瘤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的发展迅猛,成为近些年肿瘤治疗 研究的热点方向,在肿瘤治疗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具有很多突出的优势,如:针对性较强、毒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强、便于实施等。虽然肿瘤的分子靶向治 疗带来了之前肿瘤治疗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效果,但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如: 高昂的治疗费用、使用对象的局限性、长期用药的耐药性等。本文就临床上几种 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胃癌、大肠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靶向治疗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1-WT 引言:靶向治疗,是目前热门的肿瘤治疗研究方向。其通过前期的基因检测,筛选出适合使用该方法的患者,将针对目的基因而设计的分子靶向药物送入体内,药物会与致癌位点特异地相结合而对肿瘤进行打击,导致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 却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因此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靶点定位的准确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肿瘤靶向治疗的效果,因此前期的基因 检测就尤为重要,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可靠的制导设备也是靶向治疗不可缺少的重 要环节。在靶向治疗前用计算机确定靶区,制定治疗计划,精确定向引导,实时 监测,保证准确地杀死靶区局部的肿瘤细胞,最大限度地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以达到精准杀灭的目的。 1.靶向治疗在肺癌治疗过程中的研究 随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上升,肺癌已跃居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预计 到2025年,我国内肺癌患者将突破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肺癌的常 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中药等。近年新兴的靶向治疗由于其明确的 治疗靶点,高效精确地打击肿瘤细胞,却不累及或很少累及正常细胞的优势[1]。 加之其起效快,副作用相对较小,是那些晚期的、病情较重的、错过最佳手术时 机或术后复发的肺癌患者的不二选择。随着靶向药物进入临床并取得可喜的效果,靶向治疗也给更多的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肺癌靶 向治疗药物。 1.1作用于调节癌基因的 当患者体内检测到有 alk 基因突变时可用克唑地尼、赛可瑞。肺癌患者体内 检测到原癌基因K-ras突变、BRAF基因突变、c-MET基因扩增、EML4-ALK基因重 组等,都可以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靶向治疗。 1.2作用于肿瘤营养血管的 作用于肿瘤营养血管的靶向治疗药物有两种:分别是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 子的单克隆抗体和血管内皮抑素,代表药物分别是阿瓦斯汀(学名叫贝伐珠单抗) 和恩度。 1.3针对信号传导通路的 针对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和针对EGFR突变的小分子TKI抑制剂是肿 瘤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上靶向治疗的两类药物。前者的代表药物有达克替尼、吉非 替尼、奥西替尼,后者的代表药物是易瑞沙(吉非替尼)、特罗凯(厄罗替尼)。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第29卷第4期 JOURNAL OF T HE GRADUATES VOL129№4 2008 S UN Y AT2SE N UN I V ERSI TY(NAT URAL SC I E NCES、M E D I C I N E) 2008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3 郑晓克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州510080) 摘 要:综述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新进展,包括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 以细胞信号传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分化诱导剂、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等。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而位居第 二。随着分子肿瘤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细胞周期失控是癌变的重要原因。细胞内促增殖系统成分的过度表达与抑增殖系统成分的缺失均可引起细胞增殖失控而导致癌变。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飞速进展,恶性肿瘤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诱导、血管生成以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等各种基本过程正在被逐步阐明。以一 ,发现选择性作用于特定靶点的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新型抗癌药物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焦点正在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转移到针对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导致这一转变的本质根源在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由于主要作用于DNA、RNA和微管蛋白等与细胞生死攸关的共有组分,致使其选择性低、毒性大。相反,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组分在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及不同类型肿瘤细胞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一差异的存在及阐明使高选择性、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面临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正是上述差异使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不同肿瘤相互区别。靶向这些组分的抗肿瘤药物不但可望降低毒性,而且可实现个体化治疗,使治疗效益最大化。 3收稿日期:2008-10-08 作者简介:郑晓克,女,1982年生,汉族,河南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08级药理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细胞的细胞骨架研究,电子邮箱ki2 ki118576@s ohu1com。

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2001年Dennis Slamon等报导抗HER2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Herceptin, Genentech)治疗乳腺癌开始,靶向治疗作为肿瘤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近年随着肿瘤多步骤理论、DNA修复理论、细胞凋亡理论的形成,细胞周期核心机制、细胞周期启动机制、细胞中多条信号转导途径的阐明,抗肿瘤药物从以往的非选择性的细胞毒药物的筛选转向高选择性的靶向药物的寻找。现就抗肿瘤药物靶点的研究综述如下。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和VEGFR) 以VEGF及其受体VEGFR为靶点[1],阻断其信号转导通路或耗竭肿瘤细胞产生的VEGF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治疗策略主要有:①基因治疗:在基因水平用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基因的表达是首选的策略。反义基因治疗是肿瘤基因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应用反义核酸在转录或翻译水平阻断某些异常基因的表达,使肿瘤细胞进入正常分化轨道或导致瘤细胞凋亡。实验表明VEGF16反义核酸降低了肿瘤组织中VEGF165表达水平,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②封闭VEGF及VEGFR:应用抗VEGF及其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可封闭已分泌的VEGF及VEGFR,从而达到干扰、阻断VEGF与其受体诱发的内皮细胞信号传导,抑制血管形成;③切断信号传导路: VEGF信号传导路可见, VEGF和VEGFR表达时,可以通过某些药物阻断该传导路,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和血管渗透性的增加。可溶性的VEGFR(sVEGFR)是通过剪切VEGFR的胞外区或改变胞外区结构而形成,只具备和VEGF结合的能力,不能诱发信号传导;④导向治疗:VEGFR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中过度表达,而在相邻正常血管内皮细胞中几乎检测不出。VEGF可与其它抗肿瘤药物、毒素、放射性核素等联用,用于肿瘤的导向治疗。 1.1针对VEGF的靶向治疗 1.1.1VEGF单克隆抗体阻止与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结合[2]。 Hurwitz等[3]进行的随机Ⅲ期临床试验研究了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5-FU/LV(IFL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此外,贝伐单抗在其他肿瘤,如乳腺癌[4],也显示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贝伐单抗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10%~15%)、蛋白尿(3%~5%)、出血和血栓形成(12%),比较严重的是肠穿孔[5]。贝伐单抗、干扰素α联合治疗组均显示出更高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因此,贝伐单抗联合干扰素α的方案已被推荐作为转移性肾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1.1.2HuMV833抗hVEGF-A抗体(HuMV833)可明显减少裸鼠体内肿瘤微血管密度,临床Ⅱ试验即将开展[6]。 1.1.3VEGF-Trap已进行Ⅱ期、Ⅲ期试验、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晚期结直肠癌二线治疗Ⅲ期试验正在进行中。 1.2针对VEGFR的靶向治疗 1.2.1舒尼替尼舒尼替尼是靶向于VEG-FR-1、VEGFR-2、VEGFR-3、c-Kit、PDGFR-α、PDGFR-β、FLT3及RET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胃肠间质瘤常因c-Kit、PDGFR-α激酶区的特异性突变而产生对伊马替尼耐药,而舒尼替尼 1

检测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检测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治中的研究进 展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胃癌研究进展 胃癌是对人类构成严重威胁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居世界癌症死亡率的第2位。对胃癌实施科学有效的发病学预防,实施胃癌筛查、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降低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最有效的策略。目前胃癌确诊主要依靠胃镜、病理、X线等技术,这三种检查手段都具有侵入性,给患者身心带来一定的损伤。为寻找简便、快捷、无损伤、无痛苦的检查方法,近年来,通过检测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根据其质或量的变化,可辅助胃癌诊治。 1肿瘤标志物的概述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是表示肿瘤存在并反映其一定的生物特性的化学物质。早在1846年,Be nee Jon es首先从尿中发现并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异性蛋白(一种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到二十世纪初,学者们又先后提出了与肿瘤有关的异位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

素(ACTH)、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随后,在1933年和 1959年陆续发现了与前列腺肿瘤有关的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及组织分化同功酶等。以上这些成果可视为TM研究的第一阶段。1963 年苏联学者Abelev发现了原发性肝癌的标志性甲胎蛋白(AFP),1965 年加拿大学者Gold和Freedman又发现了另一个重要的直肠癌标志物癌胚抗原(CEA),AFP和CEA的发现是TM研究的第二阶段[1]。此后,TM的概念才与肿瘤细胞的分泌产物联系在一起,1975年Kobler与Milstein首次制备成功单克隆抗体(McAb),开辟了TM研究第三阶段的起点。CA19-9是由Koprowski等在1979年发现的,糖链抗原72-4(CA72-4)属粘蛋白类癌胚胎抗原,是1981年Colcher 等[2]用乳腺癌肝转移的癌细胞膜成分免疫小鼠,所得单抗B72.3所识别的肿瘤糖蛋白抗原,将其命名为CA72-4。肿瘤标志物是1979 年在英国正式命名使用,并确定它的概念。继之,糖类肿瘤抗原的研究突飞猛进地发展了起来。 2肿瘤标志物的概念 肿瘤标志物(TM)是指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由于癌基因或抗癌基因和其他肿瘤相关基因及其产物异常表达所产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而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时有一定程度表达或产量甚微,它反映了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及肿瘤相关基因的激活或失活程度,可在肿瘤患者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检出。此外,在患者机体中,由于肿瘤组织浸润正常组织,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和代谢异常,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