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空间和社会变迁

社会空间和社会变迁

社会空间和社会变迁
社会空间和社会变迁

社会空间和社会变迁:转型期城市研究的“社会—空间”转向

2013年12月31日10:20 来源:《国外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作者:钟晓华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72

摘要:随着城市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空间重构成为转型期城市社会变迁的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城市空间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特别是作为战略竞争资源的作用日益显现,空间一方面为权力、利益、理念等要素提供发生场所,另一方面也遮蔽和固化了城市扩张、人口流动、产业结构调整等现象背后的社会分层、权力冲突、利益争夺等深层制度化的社会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西方学者对城市资本化增长、地方政府干预、全球城市发展与日常生活实践等热门城市研究议题的社会空间解读;在此基础上,从制度转型、经济结构转型与社会结构转型等三方面探讨了社会空间理论中国化应用的可能性;最后评述了社会空间理论对于转型城市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关键词:社会空间;社会变迁;转型城市;“社会一空间”转向

20世纪,转型期的城市研究也不乏空间视角,但多集中于规划学、建筑学及地理学领域,空间被简单等同于土地、建筑、景观等概念。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城市空间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特别是其作为战略竞争资源的作用日益显现,空间一方面为社会变迁提供发生场所,另一方面也遮蔽和固化了变迁过程中社会分层、权力冲突、利益争夺等社会问题。城市空间不仅是传统意义上人们居住的一种场所,更是“城市中各种力量的成长、组合和嬗变”①的载体。城市空间重构与社会结构变迁相伴而生,因此研究城市空间重构是理解城市转型的路径之一。从社会空间视角阐释处于社会变迁过程的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的空间重构经验,有着双重意义。一方面,“社会空间”理论为研究、理解和反思城市社会变迁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另一方面,转型期的中国城市也为“社会空间”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个“现场”或“诊断所”②。

一、社会空间视角下西方转型城市研究的经典议题

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社会理论的历史被认为是“空间观念奇怪缺失的历史”③。直至20世纪中叶,社会学科经历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空间转向”④。芝加哥学派城市生态学将“空间区位布局简化为社会世界复杂度”的城市生态学,区位、位置、流动性等概念被用来测量、描述和最终解释社会分层现象。到60、70年代,以列斐伏尔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重新引入社会再生产、资本循环等概念,将空间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及力量,城市再生产由空间中的生产(production in space)转向了空间本身的生产(production of space)。⑤后现代地理学家索贾(Edward Soja)继而将社会空间的意涵进一步深化,提出“空间性”(spatiality)概念,使之成为与“历史性”、“社会性”并置的社会分析维度。⑥继一系列空间的价值维度和理论范式维度方面的学术努力之后,马克·戈特迪纳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社会空间视角(socio-spatial perspective)⑦。他从以上理论中汲取精华,又避免了传统空间生态学和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两者的简化论特征,试图将阶级、教育、权力、性别、种族等更多因素以一种整合的观点纳入城市空间的分析中。空间不再是康德意义上的虚空概念,也不是先验的、固定不变的客观存在,而是一个如历史性一般具有批判的、唯物主义特性的分析维度,是社会行为与社会结构作用的产物,同时也是反作用于社会过程的积极因素。社会空间理论作为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补充,在后资本主义、全球化和转型社会的研究中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视角。

随着分权化、市场化、全球化背景下城市转型的深入,城市空间重构成了社会变迁中最为显著和重要的变化之一。城市空间不仅是社会变迁的实践场所,被视为现代化文明的标志和象征,也是集体意识与消费行为的表达场所。从社会空间视角理解社会阶层分化、社会关系重构、公共权力转型及城市文化再造等社会过程,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视角。以社会空间为演绎逻辑的空间实践,促成了一种以“发现事实”为主要特征的经验研究。⑧下文从资本、权力、文化等方面归纳了西方学术界在社会空间视角导向下的几个城市研究经典议题。

1.城市增长中的“空间修复”与“空间分工”

戴维·哈维(David Harvey)延续了列斐伏尔的“资本循环”⑨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资本累积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面对过剩的资本与劳动力,解决的办法就是通过城市建设等空间生产项目将资本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以某种物理形式固定在国土之中,资本累积的时间障碍故而转化为空间障碍。哈维提出“空间修复”(spatial fix)的概念来概括这种空间逻辑,即资本通过空间生产来创造适合自己的地理场所,用空间的使用价值加快资本累积,如资本投资建设出适合于原材料和商品运输的城市或区域交通网络。⑩

除了资本循环,社会空间视角也被用于产业变迁的研究中,多琳·马西就对“劳动的空间分工”做了解释:工人利用空间聚集而形成团结的力量;资本利用空间流动性避开这种团结,作为削弱工人的抵制的策略。(11)这个问题将城市空间从资本再生产的工具深化为社会关系变化的投射。与此同时,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联也成了随着“结构化理论”回归的问题,生产的国际化和空间分工重组、阶级和非阶级的社会运动的出现、交通通信和微电子技术的深刻革命以及国家对分散人群的监控能力的提高,这些变化使得城市空间结构逐渐被视为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媒介。(12)

2.地方政府干预下的空间“集体消费”与新自由主义

空间重构不仅体现了资本再生产的逻辑,也与权力结构有着本质性关联。随着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日益突出,空间重构成了多元利益争夺及协商的结果,城市政府在空间建构中的角色定位与干预行为便成了一个重要议题。如卡斯特尔(M. Castells)把消费品分为私人消费品和集体消费品,后者所指代的与城市空间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如交通、医疗、住房、休闲设施等)成了他最主要的关注领域。(13)空间作为集体消费品成为基本经济过程的产物,由于其投资耗资大回报慢,私人资本无力或不愿投入,因此城市政府开始发挥干预作用。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直接投资等方式携手资本进行此类城市空间的生产。政府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组织和介入集体消费过程,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空间的变化。随着政府干预的深入,城市空间生产问题便与权力问题发生了勾连。同时,那些服务于资本利益的规划政策等于预行为也进一步强化了不平等问题。

另一个关于政府干预下的城市发展的议题是空间的“新自由主义化”(14),在信仰市场、增长至上、鼓励竞争的新自由主义理念下,城市空间作为稀缺资源以不同程度的热情和效应被诱惑到商业主义的风尚潮流之中,最终城市空间的重构结果加速了资本、就业和公共投资的流动性,并固化了落后的福利改革和劳动力市场两极化。

3.全球城市的“流动空间”与“空间异化”

除了对空间生产的资本逻辑的关注,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全球化浪潮把“全球化空间”、“世界城市”等概念推至前沿。全球化使时空不断被压缩,卡斯特尔将全球化中的城市社会形态解读为“网络社会”。网络社会产生了新的空间逻辑,即“流动空间”,如资本流动、信息流动、技术流动、组织性互动等,这

也是时空辩证的最好例证;作为社会实践的物质支持的空间是支撑这种流动的,因此是“流动的空间”(15)。具有完整界定的社会、文化、实质环境和功能特征的实质性地方,成为流动空间的节点和中枢。概括来说,卡斯特尔所理解的全球化空间是以电子网络为基本形象、没有固定的形状或边界、自然流动着的空间。

虽然流动空间、虚拟空间等成为信息时代新的空间逻辑,但更多的学者则聚焦于全球城市的空间异化现象,即空间极化,富人堡垒型社区、绅士化社区、排外聚居区、城市群、边缘城市、族裔聚居区及贫民窟都是城市空间资源分配不平等的典型表现。(16)没有各类空间设施的地理存在,就不会有今日信息传播的“扁平化”;而经济社会活动的跨边界运作与全球化,则恰恰凸显出特定功能(如命令、生产性服务业)的地理集聚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全球化促使新的“权力的空间几何学”(17)出现,地理资源的空间分布不是更平等,而恰恰是更为不平等了。

4.日常生活的空间实践与空间秩序

无论是全球化的城市空间的外向扩张,还是中心城区发生的绅士化过程,城市空间重构都是日常生活场景中的真实过程,是具体行动者能动性的产物,同时又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生活方式及文化价值。布迪厄提出空间组织将人们限定在不同的地方,从而有助于建构社会秩序并构成阶层、性别和分工。(18)与空间生产的资本逻辑与政治逻辑不同,日常生活的空间实践更强调普通人以空间为指向的策略行为。继承了现象学传统的德塞尔托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解释了基于强者与弱者权力关系的城市街头行动者空间实践,提出了策略和战术这一对概念工具,分别代表权力关系中的支配者和被支配者,虽然强者用策略体现分类、划分、区隔等方式规范空间,但是作为弱者的普通人可以用游逐不定的移动等战术即兴发挥和创造,对抗以强权为后盾的空间支配。(19)

与日常空间实践相呼应的,是对不同场域位置的行动者基于空间生产所产生的社会秩序的关注。在《城市的权利》和《日常生活的批判》两部著作中,列斐伏尔认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所造成的中心与外围的分化和矛盾首先是城市本身功能的分割和分散,由资本利益而形成的空间组织造成人口的分割和分散,城市中心区吸引和集中了越来越多的政治权力组织和商业功能,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空间被迫向外围边缘地区置换。(20)他的追随者哈维也随之提出了城市的权利及公平正义问题,“一方面,商业主义不断俘获内城空间,把它变成一个炫耀性消费的空间,称颂商品而非市民价值。它成为一个奇观地点,人在其中不再是占用空间的积极参与者,而是被化约为一个被动的观赏者。另一方面,以推进平等参与和正义秩序为目标而建构的社会空间,来取代阶层与纯粹金钱权力之地景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息”。(21)

二、社会空间视角的中国化反思

中国城市转型交织了若干个重要社会过程,包括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工业化中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到技术(知识)密集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的转型、大规模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以及由封闭到开放融合的过程。多重社会变迁过程并行,使中国城市正在“由过去高度统一和集中、社会连带性极强的社会,转变为更多带有局部性、碎片化特征的社会”(22)。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城市空间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如以征地规模浩大的“开发区”、“大学城”、“卫星城”为代表的新城建设运动,以“以地养城,以路带房,以房补路,综合开发”为宗旨的大拆大建和房地产开发,以“城市美化”为目标的大规模造绿运动,以及以保护性开发旧街区和保护性再利用旧建筑为方式的旧城更新等。社会空间视角源于西方学者对资本主义城市危机的批判性反思,是否可以被用于解释以上中国城市转型及空间重构的经验,国内外中国研究学者已经做了一些尝试。

1.体制转型与城市空间重构

列斐伏尔所提出的从“空间中的生产”到“空间本身的生产”的转变,不仅适用于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分析,也能充分证明为何改革开放30年来,空间的重构成为中国城市显著的、剧烈的变迁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不是资本积累的实体,而是国有企业的集群,土地的无偿划拨使得城市空间只有使用价值,城市空间的改造并不是列斐伏尔意义上的空间生产;从生产导向的城市计划经济向服务消费导向全球市场经济转变的生产方式,需要生产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空间,故此产业空间、居住空间和消费空间都发生了空间位置与形态上的巨大变化。城市空间的变迁背后不仅是资本累积的逻辑,也体现了政治控制与意识形态的逻辑。魏立华等将中国城市空间演进的主要内部机制归纳为中国改革中特有的政治经济转变,权力离心化、市场运行机制的引入以及与全球化经济的整合。(23)

关于具体的中国城市空间生产机制的讨论,多集中于城市政府角色的转变。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的土地批租制度改革以后,城市空间被纳入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体系中,城市政府作为国有土地的代管人掌握着土地管制权,土地成为城市政府主持城市开发、参与区域竞争以及官员获得晋升的最大资本,如此背景下的城市大开发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政治经济内涵。不同于西方地方政府积极地利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革公共管理部门,实施更加外向的、培育和鼓励地方经济增长的行动和政策,中国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将行政资源直接移植到新的城市竞争体系中。城市空间资源是地方政策通过行政权力可以直接干预、有效组织的重要竞争元素。中国地方政府利用自己对行政、公共资源等的垄断权力,如企业一样追逐短期经济和政治利益“政绩”激烈竞争,中国式的企业化趋势是政府指向“越位”——政府强烈主导、逐利色彩浓厚的特征。地方官员发展地方经济的强烈动机和基于土地的经济精英聚敛财富的动机主导着城市政治的发展方向,并因此建立城市行政体系,是一种典型的政府与城市增长力量双向“寻租”现象。(24)面对“与民争利”所造成的社会公平质疑,地方政府将政策技巧和价值资源作为应对质疑的手段的过程,以扩大其主张的城市开发模式的合理性。(25)

2.经济结构变迁与城市空间重构

无论是内部经济转型还是与全球经济的融合,资本逻辑在中国式空间生产中都大行其道。从中国经济运行市场化程度及产业结构变迁的角度看,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经济利益驱动性和利益冲突特征。(26)城市空间生产已成为当代中国建构社会生活世界的根本生产方式之一。以房地产为基础的空间生产由于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成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投资、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产业之一,与空间生产相关的物流业、汽车制造、住房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是近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大助推力。用资本逻辑便不难理解中国城市无序扩张及重复建设的问题,为了解决资本过度积累所带来的矛盾,追求最大的剩余价值,过剩的资本就需要转向对城市空间的投资。与其他商品一样,这样的资本循环引发了空间的“同质化”,但由于空间不同于其他商品,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因此所谓新空间的生产不过是对旧空间的重复破坏以获取空间的交换价值,从而导致了空间的“不稳定性”。

从全球化、国际资本转移的角度看中国城市空间问题,流动空间和国际劳动分工体系正深刻重塑着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大量新类型的空间正在出现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超大型城市和大都市连绵区、外城(outer-cities)和后郊区化(post-suburbia)、再中心化(recentralization)和绅士化(gentrification)等。但是,不同于西方后福特主义的城市转型,这种市场的、全球化的力量在中国只有透过地方结构才能发生效应(27),城市开发只有通过鼓励外商投资、土地租赁、产业调整和经济部门重组等一系列政府制度改革才能实现。张庭伟在分析上海的全球城市战略与空间重组的关系时讲到:建设全球城市必须产业重组;产业重组必须在城市不同区位重新分配功能;功能重组必须要空间重组,如退后进三,将制造业从中心区迁走,将高端服务业引入中心区,并改变中心区的人口构成和住房等级等。这一观点也被用到了对具体旧城更新案例的分析中,任雪飞(28)、何深静(29)将上海新天地项目的开发看做是全球化城市开发战略的产物,是新自由主义之下政府主导的绅士化过程,以公共权力与私人资本合作的方式实现。

3.社会结构变迁与城市空间重构

在社会空间视角中,空间重构与社会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尤为突出。一方面,制度与经济结构的变迁导致了一系列新空间的产生,并由空间分异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另一方面,空间商品化(房地产开发)及全球化空间分工等新社会空间又重塑着普通人的主观经验、价值偏好与日常生活世界。在社会空间视角导向下,社会学者对因空间重构而产生的新社会群体,诸如动拆迁户、城市移民、失地农民等群体的关注尤显人文关怀。(30)30年来的城市开发几乎没有社会力量参与到对建构城市空间主导权的争夺中,政府与市场主导的匀质、抽象的空间生产将原先多元、差异的日常生活世界推至边缘,城市空间的商业价值(占有)和市民价值(使用)孰轻孰重的问题浮出水面,裹挟而入的西方新城市社会学理论成了学者们质疑空间公正问题的思想武器。

与此同时,一些学者也就“弱者”空间实践策略的中国化应用进行探索。虽然中国的社会组织发育并不成熟,但社会力量并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空间重构的后果,而是“策略性”地应对并获取自身利益,并在此过程中重构了“国家—社会”关系。童强将之称为边缘空间或缝隙空间的出现,快速城市化所导致的城乡格局变化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产业空间重构致使大批城市新移民和市民化的农民的出现,与前者的空间生产相对的是这些人基于对制度和情境的反应而创造的各种生存的缝隙空间,如城中村、居改非、街头摊贩等。(31)潘泽泉研究了广东的农民工寄寓空间(如“城中村”、城市边缘区等),通过分析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空间中的实践,探讨其利用自身种种社会文化资本来创造生存融入方式或多样生活经验的策略及行为。(32)此外,陈映芳以制度变迁为语境,解释作为社会一方的行动者(市民/农民)如何通过对制度的利用挖掘支持其保卫家园的利益诉求的道德资源。(33)这样的经验性研究突破了原先基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网络的此类社会群体的研究,不失为一种“社会空间”转向的有力尝试。

三、城市研究中“社会—空间”转向的意义及局限

不同于技术性的空间研究,社会空间理论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不局限于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特征的客观描述,而是发现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变化过程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动因,将空间生产过程和社会变迁过程结合起来。同时,该理论范式使空间研究超越了空间因素本身和空间生产技术,空间作为积极的、特殊的作用因素参与了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但是,社会空间理论至今仍处于未达成共识的开放探索阶段,要将其整合到既有的理论范式中,仍有不少局限性。

1.强调城市空间的社会性

虽然在转型期的城市研究中不乏空间视角,但多集中于规划学、建筑学及地理学领域,空间被简单等同于土地、建筑,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还处于城市形态研究与实证主义研究为主的阶段。社会空间理论致力于去除自然主义和历史决定论下的空间遮蔽及空间误判,以揭示自然、物质空间形态背后的动态政治、社会、文化意涵,从方法论上是建构主义和批判主义的。尤其是转型期、全球化时代的城市空间生产实践将“物理空间转化为社会空间”(34),城市空间不仅是国家、市场与社会等各利益主体互动的场所与容器,也是目前权力利益斗争的主要对象之一。城市的发展与危机产生无不与城市空间变化联系在一起,资本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劳动力流动、城市扩张、内城衰落等,城市空间重构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积累方式、权力结构的建构、社会阶级关系等社会结构变迁紧密相关。

2.“空间性”成为新的城市社会分析维度

社会空间理论“空间性”概念的提出及其唯物性的论证,不仅将抽象的空间概念运用到对经验事实的发现和解释中,也使物化的空间现象成为理解城市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具体镜像。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

关系、个人家庭生活等无不具有空间性,具体可将城市研究的空间性维度归纳为以下四方面。第一,资本生产与消费: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得以维持下来的手段,资本主义把空间由自然的消费品变成谋取剩余价值的对象,新自由主义及全球化发展都有相对应的空间表征;第二,“国家—社会”关系:无论是强权政府、城市政体,还是公民社会,其“国家—社会”的关系都会被投射在空间生产与空间形态中,现代国家借助了空间手段支配社会,而社会力量则通过空间资源的争夺来抗争社会不平等,空间重构的过程极富意识形态意涵;第三,符号和意义的系统:空间是一个表达社会意义的象征符号的载体和承担者,具有分类判别和社会类别化的功能,遮蔽了其背后的意识形态;第四,生活体验与身份认同:即人们在创造和改变空间的同时,又被生活、工作空间以各种方式约束和控制,空间是主体获得身份认同及本体性安全的场所。

3.社会空间理论的局限性

社会空间理论作为新建构的理论范式,仍处于开放探索阶段,因此该理论应用于城市研究领域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社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界定之难:虽然社会空间视角将城市空间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但是处于探索初期的理论建构并未清晰界定两者之间的关联与界限。经典社会学理论中的社会空间包含有认知空间、场域空间、象征权力等社会性隐喻(35),从这个角度而言,社会空间概念是高于城市空间的方法论概念;而政治经济学批判将社会空间定义为城市中对应于权力资本支配下的匀质化抽象空间的异质化具体空间(36),社会空间在此意义上又从属于作为阶级斗争、利益争夺场所和容器的城市空间;与此同时,后现代理论流派又将“社会地生产出来的空间”(37)皆称为社会空间,据此而言社会空间又包含城市空间。由于对这组空间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界定至今仍无定论,使得社会空间至今无法成为一个比拟阶级、性别、职业等的城市转型研究的解释自变量。

第二,与既有城市空间研究的融合之难。虽然摒弃空间自然主义的论辩被认为是具有突破意义的划时代转向,但是真正将其运用到既有的空间学科及理论中并非易事。地理学、规划学、建筑学等城市空间研究学科对社会空间已有较成熟的定义,如建成环境、居住空间、社区、邻里等,在此共识下引入新的社会空间概念,容易与既有概念发生混淆,产生歧义;此外,社会空间理论批判性的视角如何与现有的测量、描述及解释物质空间现象的方法(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结合,也是亟待探索的问题。

第三,西方理论对中国经验的适用性不足。西方城市学者的研究核心是“空间形式”及作为其形成动因的社会过程之间的关联。但是,西方社会的组织化程度、空间的产权属性、城市政体特征都与中国城市有很大不同,理论移植的情境维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人文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区域经济学等领域的学者也对其的中国化应用进行了一定的验证和修正,使得既有的社会空间理论对中国城市转型问题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在新旧体制交汇、本土化与全球化影响并存的背景下,社会空间视角的中国化如何既能延续西方经典理论并与之对话,又凸显还原中国经验的特殊性,需要更为广泛深入的理论研究与经验应用。

社会空间理论的崛起,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在全球网络中的节点性意义及其物质空间组织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但这并不意味着空间本身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空间理论作为一种建构性的视角,只有在批判性地汲取既有空间研究学科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交叉学科意义的社会空间概念,即处理好“空间”与“空间性”的关系,才能避免落入“泛空间化”的简化论,为城市研究注入新的内涵与理论活力。

注释:

①张京祥、吴缚龙、马润潮:《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建立一种空间演化的制度分析框架》,《城市规划》2006年第6期。

②潘泽泉:《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③[美]约翰·厄里:《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英]布莱恩·特纳主编:《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05页。

④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2006年第2期。

⑤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1991, pp.46-53.

⑥[美]爱德华·索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20~122页。

⑦[美]马克·戈特迪纳等:《新城市社会学》,黄怡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75~76页。

⑧潘泽泉:《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⑨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指出,“资本流通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为了解决过度生产和过度积累(第一循环)所带来的矛盾,追求最大的剩余价值,过剩的资本就需要转化为新的流通形式或寻求新的投资方式,即资本转向了对建成环境(特别是城市环境)的投资,从而为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创造出一个更为整体的物质环境(此为资本的第二循环)。由于过度积累和资本转化的循环性和暂时性,以及在建成环境(城市环境)中过度投资而引发的新的危机,使得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出来的城市空间带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这些矛盾进一步体现为对现存环境的破坏(对现存城市的重新规划和大拆大建),从而为进一步的资本循环和积累创造新的空间”(参见H. Lefebvre,1991)。

⑩[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11)[英]多琳·马西:《劳动的空间分工:社会结构与生产地理学》,梁光严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5页。

(12)[英]德雷克·格里高利等:《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谢礼圣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页。

(13)M. Castells, The Question of City: A Marxist Approach, The MIT Press, 1979, pp. 271-272.

(14)J. Peck and A. Tickell, Neoliberalizing Space, Antipode, Vol. 34, 2002, pp. 380-404.

(15)[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04页。

(16)S. Sassen: Rebuilding the Global City: Economy Ethnicity and Space, Anthony D. King ed., Re-presenting the City: Ethnicity, Capital and Cultur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Metropolis, London: Macmillan, 1996, pp. 23-42.

(17)D. Massey, Globalization: What does It Mean for Geography? Geography, Vol. 87, 2002.

(18)[法]布迪厄:《社会空间与象征权力》,载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0~122页。

(19)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20)吴宁:《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社会》2008年第2期。

(21)D. Harvey, Between Space and Time: Reflections on 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 80,1990, pp. 418-434.

(22)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页。

(23)魏立华、闫小培:《有关“社会主义转型国家”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述评》,《人文地理》2006年第4期。

(24)张京祥、吴缚龙、马润潮,2006年。

(25)陈映芳:《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与合理性空间》,《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26)吴缚龙、马润潮、张京祥主编:《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页。

(27)Wu Fulong, The Global and Local Dimensions of Place-making: Remaking Shanghai as a World City, Urban Studies, Vol. 37, 2000.

(28)XF Ren, Forward to the Past: Historical Preservation in Globalizing Shanghai, City

&Community, Vol. 3, 2008.

(29)Shenjing He, State-sponsored Gentrification under Market Transition the Case of Shanghai, Urban Affairs Review, Vo1.43, 2007.

(30)陈映芳:《城市中国的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31)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32)潘泽泉,2007年。

(33)陈映芳:《行动者的道德资源动员与中国社会兴起的逻辑》,《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4期。

(34)黄晓星:《上下分合轨迹:社区空间的生产》,《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1期。

(35)[法]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康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

(36)D. Harvey, Social Justice, Postmodernism and the 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 16, 1992, pp.588-601.

(37)E. Soja, The Socio-spatial Dialectic,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 70, 1980.

最新-简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精品

简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通过发表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开始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 新经济地理学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在一般均衡中加入了空间要素。 在分析经济活动集聚、扩散的动力时,制度因素和运输成本得到重视①。 本文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去探讨集聚和扩散的来源、城市的形成及演化非常有意义,研究将更具科学性并能提供更为现实的理论依据,帮助我们得出更现实的结论。 二、新经济地理学下的集聚扩散机制一分散力源于市场拥挤效应、城市拥挤效应和知识溢出经济空间内并不只存在集聚,如果一味集聚,那么经济活动将会集中在一点,这是不现实的。 因为大部分要素和市场所在地不同、土地的非移动性就会产生运输和贸易成本,拥挤效应和外部性会产生分散力。 第一,②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认为产业扩散的推动力是市场拥挤和农业人口的非流动性。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会降低名义工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心城市的劳动力会向名义工资高的地区流入,产业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分散。 第二,③认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会给集聚区带来以下负效应地价居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产业会向新的地区转移,形成产业扩散。 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拥挤效应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会转移到低成本的地区。 第三,知识溢出、技术溢出也是分散力的来源。 知识和技术在一定的区域内共享,降低其他企业的研发成本。 为避免竞争,一些科研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就会迁出聚集区,向企业少的区域扩散,形成分散力。 二集聚和扩散力量的拉锯战改变城市空间形态———二力博弈能够引起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得到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视,而这种产业集聚能够引起经济活动和要素空间分布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造成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 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上扩散。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宁艳梅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和饮食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3.探讨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4.感受生活变化里的现代化进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考情分析 (一)考点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3年12考,05年全国II41题) 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3年0考) 3、大众传媒的发展(3年5考,主要以选择题呈现) (二)命题规律 1、重要考点的考查频率较高,主要集中于服饰、 剪辫、礼仪、妇女地位、报刊等。 2、本专题与现实热点的联系主要集中于社会时尚的变化,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时尚变化的规律。 二、复习策略 1.明确一个主题,认识四次变化。近现代的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处于巨变之中,这决定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主题就是“变”。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结构的四次巨变,中国近现代生活也发生四次变化。 2.把握两个视角。一是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放到整个中国近现代的大背景下去学习;二是从社会生活角度来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演进。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3.考纲解读:掌握三个内容。 (1)掌握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及其原因. (2)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知识梳理 ◆合作探究一:近代以来我国男女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特征? (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近现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⑴中国服饰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⑵近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①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中西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这一课内容丰富生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从服装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同学即兴表演,不同时期即清朝、民国、当代,不同的服饰及见面怎样打招呼,来体现社会的变迁、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化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课相关内容掌握的程度,具备的能力。初二学生基本上已经能使用网络查询和下载资料,加上善于表现的个性和急于探究的心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思想新潮、开放,让他们去探究与本课内容中的相关知识,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等基本史实,分析其原因。并通过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化。 2、通过对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变迁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得出这是等级观念和思想观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反映民国初年社会变迁的文字、图片等史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表演不同时期称呼的变化,认识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开发教材的伸缩点,使学生不但学到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了教育。 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重视教学过程的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更好地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合作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 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印发与本课有关的文字、图片等部分资料。 学生准备: 1、利用各种资源(旧服饰、老照片,或图书《老照片》、《百年中国》、《旧中国大博览》)等书籍和资料,或借助互联网,以及观看相应的影视作品如(《西洋镜》、《定军山》等),搜集与本课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加工,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采访社区的老人,了解当时社会变迁情况。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和图片等。 (二)教学过程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邓悦1 , 王铮1 ,2 , 熊云波1 , 王凌云1 , 吴健平1 , 宋秀坤1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动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 2.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该文研究了浦东开发以来上海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电 子地图、统计数据和遥感图象,对上海市的人口重心、商业重心进行计算,以考察上海市城市空 间结构的演变。并利用马尔可夫链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预测了上海市中心城区2002 年和2005 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上海市; 空间结构; 预测 引言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的分布形式[1 ] 。依据地理学的观点,可以按城市 的外部(p hysical) 形态和人文(human) 形态来考察[1 ] 。从外部形态来看,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空间分布形态,这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研究热点[2 ] ,因为数据容易获得,容易描述。而城市的人文形态空间结构常常被忽视,包括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等,虽然偶尔有文献提到这方面,但是也仅仅是定性描述,缺乏定量计算[3 ] 。将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联系起来,进行动态研究的文献就更少了,华楠,江景波对城市土地动态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 ] ,但是仅限于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并未涉及空间分布。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学者研究的重要客体。改革 开放以来上海发展迅速,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土地利用上表现尤其明显, 预测这种变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近来,吴建平,梅安新等利用航空遥感图像对上海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作了基础性研究[5 ] ,为深入探索提供了依据。吴志强(2000) [6 ]对上海市的城 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房国坤等(2000) [7 ]对城市扩张对环境的影响作了可喜的工作。这些文章对上海市土地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打开了良好的局面,但出发点大都限于土地利用。 有关上海城市人文形态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则少之又少,影响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的平衡发展,在这少量的研究中有张善余对上海市人口分布势态的定性研究。[8 ] 本文根据上海市土地利用遥感航片、商业数据和人口指标,研究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人文形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有重点地研究了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的动态变化,并对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本文之所以将这两个 题材联系起来,是因为考虑到两者都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重要问题。 本文结构如下:第1 节是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位置的演变;第2 节对上海市土地 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预测。第3 节给出结论。 1 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1. 1 算法 首先需要说明重心和中心的区别,中心是指某要素占较大比例或某方面有重要地位的 地区;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原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引申为某地区某 要素的加权几何重心。形象而言,上海可以有若干个商业中心: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徐家汇,但商业重心只有一个;同样的,人口中心也可以散落在各个区,但人口重心也只有一个。关于上海市人口中心和商业中心的文章较多,本节则讨论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问题。 本文利用丁金宏(1996) [9 ]发展的人口重心计算模型,并推广到商业重心的计算。数据 采用上海市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和商业数据,其中浦西的人口数据从1990 年开始至1998 年,商业数据从1995 年开始至1998 年;浦东的人口数据从1994 年到1998 年,商业数据只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方法二:图片教学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顺口溜: 交通基本靠走; 通讯基本靠吼; 传媒基本靠手; 见面就是叩头。 提问: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有没有发生改变呢?如果有,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教师展示下表,由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简表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梳理型教案1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梳理型教案1 【课程标准】 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 (2)培养学生用数字、图片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和进步观。 (4)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采访或社会调查,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为第一手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制度,数据。用数字有力说服,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采用“举办小型展览会”、“编写历史小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和进步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的胜利。 (2)认识到国家关于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人才竞争的需要。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重点】 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 【难点】 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组织学生有“节奏性”的活动,对比观察民国时期、近代的系列照片、社会调查、实物展示等,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角色,深入理解变化现象及其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1)历史老照片对比(或学生家庭照片对比) (导入2)改革开放前后新旧四大件对比引入 (导入3)学生描述自己一家一天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内容,由现在的生活状况,引出学生对以前人们生活探究的欲望(导入4)刘兴民《生于七十年代》中的一段描写引入 一、生活水平的提高 学生分为四组分别通过调查、采访了解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1.衣 【家庭照片展示讲解】 【服装表演】 【小品表演】《抢购》 【数据展示】1990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费275.6元;2001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费537.5元 2.食 【年夜饭调查】(地点、内容、花钱数、原因等) 【实物展示和解说】学生搜集的各类票据 【小故事】伤心往事 3.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学生(或小区)家庭住房情况调查。 (资料展示)国家统计局住房调查统计数据。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这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发展规模之大格局变化之快居世界之首。” 4.行 【社会调查】(1)近十年家庭日常交通工具的变化。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焦作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因矿而兴,城市沿道清铁路发展。1904年,英国福公司在焦作建矿,焦作作为煤炭城市得以建立,煤炭转运与盈利依赖于道清铁路,矿区城市的建设围绕着铁路站建设,并逐步沿铁路向东西向发展。 图1民国时期,道清铁路与焦作早期矿区城市的建设 图2建国初焦作城区扩大并沿东西向发展,中站、马村区沿铁路线建设 第二阶段:铁路运输网络逐步形成,城市继续东西向拓展。近代,焦作的煤炭产业达到繁盛,1970年代建设焦柳铁路,1980年代建设新月铁路,共同构成晋南豫北煤炭产区的铁路运输网络,这一时期,在中心城区以及市域,城市均沿铁路线发展。

图31980年代,中心城区向南发展跨越了焦柳线(原道清铁路线位),新月铁路及新的焦作站成 为影响城市格局的重要因素 图4建国初焦作城区扩大并沿东西向发展,中站、马村区沿铁路线建设 第三阶段:伴随煤炭资源枯竭,城市跳出东西向延展的模式,向南拓展。进入1990年代,煤炭开采濒临枯竭,焦作向综合型城市转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铁路和矿区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明显减弱,中心城区不再继续东西向延展的态势,而是开始跨月新月铁路向南发展。通过在城市南部建设焦作新区(原焦作高新区),引擎城市综合转型。

图5 1990年代,中心城区向南发展的态势出现 图62000年,随着高新区的建立,中心城区跨越新月铁路、向南发展的态势更为显著 纵观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可以看出,从城市建立至1990年代,城市的主导产业以煤炭开采及加工为主,空间结构呈现出沿煤炭运输铁路线东西向拓展的特征,伴随煤炭资源的枯竭,城市开始向综合型城市转型,城市开始跳出既有格局,向南拓展,对接省会郑州。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200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标内容】 ①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②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近代邮政的开办,电 报和电话的使用;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大众传媒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 成在了解信息、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了解产生这 些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 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的结果,是历 史发展的要求。 ②树立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媒等变革的背景、影响。 ●难点:正确认识西方生活习俗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世界水平,但是,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随着列强的入侵,紧闭的国门被迫打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 二、学习新课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显示幻灯片杜牧《过华清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引导学生思考。 中国古代最快捷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什么?请你估算一下当时用这种工具 从广州到西安最快要多久才能把荔枝或者军情送到。 学生体验后,教师指出:到了清末,这种状况有了改观,新的交通工具、通讯 工具开始出现。 2、自学课文,说说近代出现了那些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3、学生讨论归纳: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比传统交通、通讯工具的优势。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讲解: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使用驿站和民信局作为传递信息的机构。这种 传递方式就普及程度而言都远不如西方邮政。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的变革带 来邮运工具的革命,使得近代邮政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电报和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新型通讯工具能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因此,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幻灯片明确:新的交通、通讯工具更快捷,也更能为大众服务。它的出现,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 国近代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4、新的娱乐方式 ①设置问题,比较分析。你知道中国传统的娱乐方式有哪些?近代又出现了那些新的娱乐方式?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娱乐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今天的绝大多数娱乐方式在近代中国已经出现,并逐步成为新的时尚。 (二)大众传媒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6)07-0041-04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王晓燕 〔摘 要〕 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城市形成的渊源,并据此推测城市发展的未来。以我国西部城市银川市为例,对其发展各个时段的内部空间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银川市〔中图分类号〕 T U984;F713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王晓燕(197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 〔收稿日期〕 2006-03-13〔修回日期〕 2006-06-26 一  银川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1.古代为横向发展、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廓银川自公元前119年始建。公元1033年李元昊称帝,建大夏国,定都兴庆府(今银川旧城),城市开始大规模发展,城市空间形态开始形成。 兴庆府城池位于淤积而成的高地上,四周湖沼星罗棋布。因受南北湖泊群的限制,只能横向发展,成为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城郭。城市平面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至明代,城市规模扩大,但城市空间形态基本未变。 2.清乾隆年间形成新、旧双城空间格局 清雍正年间,设镇守总兵驻扎宁夏府,并于府城外东北五公里处筑“宁夏满营”。乾隆三年,宁夏遭遇八级大地震,府城、满城均遭毁灭性破坏。乾隆五到六年,修复府城,城市空间形态未发生大的变化。 满城移建于府城西15里,即“新城满营” (今银川新城)。至此,新旧双城空间格局形成,并延续至今。 3.计划经济时代“哑铃状”城市形态 1958年包兰铁路修建,火车站选址在新城西 侧。另外考虑到旧城所在地带为地震断裂带,周围均为灌溉良田;而城市以西的新城周围地区多为荒地,具有很大的用地潜力,所以在包兰铁路以西建设了“新市区”,开辟了城市发展的新空间,进一步强化了新、旧两片城区的空间格局。但是,由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整体功能比较弱,建设规模有限,因此城市基本上是在东西两片的基础上发展,是一种大范围的分散与小片区的集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4.改革开放后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发展进入一个较快的阶段,城市形态上逐步走向带状组团结构。迈入新世纪后,银川市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进行了行政区划大调整,撤销了原老城区、郊区、新城区,从东至西成立了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银川市城市规  总第135期 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第23卷第3期 V o l .23N o .32002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Q ingdao Institute of A rch 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Ξ 王媛1,王柬罡2,崔海鹰3(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60;2.青岛市公路管理局,青岛266101;3.青岛市李沧区房产管理二处,青岛266100) 摘 要:就我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对广州市城市形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特征进行探讨,总 结了广州城市形态发展的历史特征及演变规律,以利于今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吸取历史经验、 寻求规律、继承与发扬城市传统文化,体现岭南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关键词: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TU 2098.1 城市形态是城市总体的物质形状和文化内涵双方面特征和过程的综合表现.城市空间形态则是指各种物质要素在城市总体层次上的空间组合关系,它包括城市本身的空间布局、空间形式、空间规模等直观的物质环境表现,它的演变具有时间系列的动态过程.只有把握住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及其演变过程,揭示出城市内外部诸要素相互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才能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1 秦汉时期城市空间形态 秦汉时期——最早的广州城. 公元前214年(秦33年),秦始皇在岭南设南海郡,广州(番禺)为南海郡治,任嚣任郡尉,建城郭番禺城.番禺就是最古老的广州城,从任嚣建城(公元前214年)至今已有2215年的历史了[1]. 秦至二世而亡,赵佗继任嚣自立南越国而称王,把任嚣城扩大到周长10km 的大城,俗称“越城”或“赵佗城”,南越都城的建设是广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规划的建设(见图1)[2]. 图1 南越国都城城址示意图汉平南越后,中央皇权加强了对岭南的统治,使岭南土著 民族在接受较高文化的影响中,而逐渐“汉化”和发展起来了. 东汉末年,广州虽亦遭战乱,但商业繁荣,居民富足.《南 齐书,州郡志上》有云:“广州,镇南海,滨际海隅,委输交部,虽 民户不多,而狸獠猥杂……卷握之资,富兼十世”.所以当时的 交州刺史步骘将其州治从苍梧郡广信(今梧州)搬到广州,重 修“越城”的西半部,并把城向北扩展,所以历史上也称步骘 城.而广州的正式定名应在三国孙吴时代. 2 隋唐南汉城市空间形态 隋唐南汉——广州城的开元盛世. 隋初经济一度发展,因而大兴土木,开运河、建造宫殿,沟 通南北交通,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功绩[3].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潮,出现了贞观、开元 盛世,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市的发展达到了一个Ξ收稿日期:2001-10-30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题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有关西式服饰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①民间仿效西式服装之风开始萌动②清政府对官定服饰进行改革③民国政府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④中山装和旗袍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对该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②当时不缠足运动推广普及很快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3.维新派掀起女权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教会的宣传 B.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C.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民族危机的影响 4.辛亥革命对改革近代习俗起到的作用有 ①民国政府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新式服饰迅速走向中下层民众②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③民国之初,为体现民主共和精神,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④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不缠足会草例》,促进了不缠足运动的开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关于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下列正确的是 ①由通商口岸向内地发展②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③和资本主义的侵略密切相关④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6.中国近代航运业最早诞生于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洋务运动军事工业 C.洋务运动民用工业 D.官僚资本企业 7.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是 A.自建的胥唐铁路通车 B.自己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C.民国时期把商路的建筑权收归国有 D.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修建铁路 8.下列关于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重大事件,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①京张铁路建成通车②中国近代航运业的诞生③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④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①④② 9.引起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①西方列强的侵略②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有识之士的推动④西方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10.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和风气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舶来的近代西方文明使中西文化碰撞、交汇,是近代社会习俗、风气演变的重要原因②近代文明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使社会生活习俗趋向西化,对中国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对此应完全肯定 A.①正确,②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11.互联网的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①打破常规时间、空间界限,使信息知识迅速、便利地传播②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娱乐方式③改变着传统社会生活④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课标要求】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 2.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掌握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的能力。 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及影响各功能区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 经济和环境因素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城市各功能区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合形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之中的。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一)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阅读教材21、22页“阅读”部分内容,观察比较三种地域结构模式的形态有何不同、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小结】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模式城市内部结构模式的形成城市的内部结构形态特征示意图 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 核心向外扩展,一般由5个同心圆组成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的功能区围绕市 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 (图a) 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 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图b) 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 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 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 点,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结构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 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住宅 区、工业区、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种功 能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图c)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1)变迁之根源——社会的变异性: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明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冲突与融合之势、新旧事物的摒弃与吸收之势。 (2)变迁之趋向——政治的导向性:一方面政治导向和政府政策直接引导社会习俗的变迁,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以风俗改良为宗旨的社会团体应时而出,它们的宣传与政府的政策遥相呼应,促进社会习俗的变迁。 (3)变迁之催化——商业发展的趋利性:鸦片战争以后, “重商”政策开始推行,世人重商一度成为引领潮流的时尚,出现唯利是图、讲排场、比豪华、及时行乐和攀比等现象。 (4)变迁之前奏——思想的革新性:西方文明中新的文化价值观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嬗变的至关重要的思想基础;在资产阶级的这些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浸润下,一种崭新的社会风俗开始出现。 (5)变迁之诱发——传教士的引导性:教会和教堂不仅成为传教士宣传宗教的圣地,也成为他们传播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他们往往通过出版书刊、开办学堂、育婴堂、孤儿院、救济院和鸦片吸食者收容所等机构,来引导人们反对迷信、宣传科学,并对各种陋习加以批评,鼓励人们劝诫鸦片、提倡天足,并反对纳妾。除此之外,洋货输入、传教灌输、租界展示、出洋考察以及民众的接受和传播,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中推动着近代民俗的变迁。 2.特点 (1)地域差异大:由于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最早出现于各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并逐渐向内地渗透;最早开始于革命党人和社会的开明上层人物,并逐渐向一般的平民百姓转移。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缓慢:由西方引进。具有较强的殖民色彩,中西方社会习俗经历了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近代时期中西方文化,新旧文化并存、相互影响和渗透。 (3)水平不尽相同:断发易服运动较为迅速和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地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较快,但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多种多样:每一次社会习俗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影响息息相关,部分上层人物的倡导也起到了一定的社会示范作用,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和向中国的渗透是主要的外部因素。 二、近代民俗变迁的符号象征意义 就近代民俗象征符号而言,多样性与融合性、近代性与古代传承性、世界共同性与民族性,构成了转型时期民俗象征符号体系的时代特征。 1.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多样性、融合性特征体现了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多样性指的是民俗象征符号样式的多样性,不仅有中国传统民俗的象征符号,而且又有西方民俗的象征符号;融合性则指近代民俗象征符号中的中西融合、传统与近代共生的特征。这典型地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期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点。 2.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近代性、世界共同性特征体现着近代转型期的社会进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二是西方近代工业文明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三是近代市民社会崛起,近代市民群落大规模出现。 3.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民族性特征,体现了近代社会转型期民族文化传统的顽强延续性。民族性特征,指的是民俗象征符号的内容、式样都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从先辈那里传承的那部分内容。中国传统文化适应了近代世界环境,而且其核心内容并没有因为适应而被丢掉,反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世界文化的“中国化”。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十三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导致中国几千年来中国家庭生活重大变革的措施是: A、取缔卖淫嫖娼 B、查赌禁毒 C、取缔反动会道门 D、颁布《婚姻法》 2、中国社会“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反映了近代中国: A、近代化水平差别大 B、注重环保 C、注重保存传统文化 D、注意保护文物 3、中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是: A、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B、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C、科学院建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是在: A、20世纪初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 C、20世纪七八十年代 D、“九五”期末 5、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开始发生质的变革是指: A、运输货物开始商品化 B、运输动力发生变化 C、出现了专门运输的商人 D、南北方运输工具趋于相同 6、中国大地上最早的电话公司出现在: A、上海 B、南京 C、北京 D、广州 7、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是: A、语言的产生 B、新航路的开辟 C、报刊的诞生 D、互联网的开通 8、国庆、元旦等新节日的增添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 B、鸦片战争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9、中国人民已基本上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 B、80年代 C、90年代 D、60年代 10、建国后,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下列对其原因和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城镇人口猛增,商品粮销售大幅度增加 B、一些投机商哄抬物价,粮食的购销矛盾尖锐

C、稳定了物价,保障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 D、解决了中国人尤其是农民的温饱问题 11、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A、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私自修筑的凇沪铁路 B、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C、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D、沪宁铁路 1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 使信息的传递快捷简便②深刻地改变了人民的思想观念③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3、交通工具的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 ①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②促进了信息的传播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④加快了生活节奏,对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下列关于近代中国通讯事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前,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B、20世纪初,上海装置了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 C、当时的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都是为了军事目的 D、中国第一家电话公司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 15、1920年,一个乡下人到广州游玩,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 B、随身带有粮票、油票 C、在西餐厅就餐庆祝国庆节 D、听到有人称呼他为“同志”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其词曰:“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但更多的人却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知识梳理 (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迈进。随着这些变化,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治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服饰上的变化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同时废除了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缠足陋习。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男女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食: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如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一些沿海城市,西餐已逐渐成为时尚的佳肴。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这些现象,使中国的传统食品工业发生了变化。但在广大的农村,贫苦农民仍旧是吃糠咽菜,西方食品在那里根本没有市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国家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主要是饮食多样化,主食的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主食的内容也在变化,以大米和面粉等细粮为主食,吃玉米面和高粱面的人在逐渐减少。肉类食品、各种新鲜的水产品、新鲜蔬菜、饮料到处都能买到。 (3)住:在住宅建设方面,民国时期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使供了方便。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4)行:民国时期的交通较前有了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有了柏油马路,有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交通也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变化很大。新修建了许多铁路,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以外,还有出租汽车,少数大城市开始拥有地铁。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中国因此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民用航空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在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乘坐飞机。利用假日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大变化。人们逐渐打破了过去封闭式的生活环境,走出家庭,走出本乡本县,出外旅游了。 (二)近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 交通: (1)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如俄、德、英、法分别修筑了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滇越铁路等。列强通过修路获得了高额利润,控制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以及运输军队等。列强控制的铁路延伸到哪里,他们的势力就扩展到那里。 (2)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趋势研究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趋势研究 理论研究篇: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 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内涵 城市空间结构的要素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 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 可持续发展城市 增 长 极理 论 核心-边缘理论 点轴渐进式扩展 理 论 空想社会主义等早期思想 田园城市理论 恩温的卫星城理论 柯布西埃的明天城市理论 沙里宁的有机疏 散理论 索里亚· 玛塔的线形城市理 论 (同心圆理论 圈层理论 扇形理论 多核心理论)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总体特征 不同类型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结构分析篇: 大连城市概况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的动力机制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位条件 口岸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是先决条件 经济地理使其变为可能 政治经济引领为...注入了催化剂 产业结构调整是内在动力 城市地价及极差地租是基本动因 技术进步是推动力 集聚与扩散效应是动力源泉 超强中心与相对落后区域并存,城市发育不健全 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建设 城乡经济分割,乡村相对处于劣势 土地市场不完善,制约土地集聚效应的发挥 城市内部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各功能区布局分散混杂 交通道路系统不完善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第二产业 工业经济增长中城市 中心城市与所辖县市差异显著 众多小城镇均处于低水平增长状态 特殊影响因素 长兴岛临港新城的开发 港口的建设与发展 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大连城市发展阶段分析 影响未来大连城市空间结构 大连未来城市空间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的变迁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 ①近代:男性服饰:鸦片战争前后,分别是长袍马褂和西装;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大为流行。女性服饰:旗袍是受到女性欢迎的服装。 ②现代: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改革开放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 3.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二、习俗风尚的变革 1.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表现

(1)婚丧礼俗: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火葬代替土葬。 (2)社交礼仪:民国成立后,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 (3)思想观念: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 [轻巧识记]物质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一条主线: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两大领域:物质和习俗。 (3)两大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三个方面:变化中的男女服饰、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 四个时期: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 [概念阐释]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广义的社会生活中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的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内容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及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