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需求

在基础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宏伟目标的关键。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学习化的时代,“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社会的发展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对我们中学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教学则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是主要实施者。

2、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学习的需求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与之对应的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与教师长期以来十分关注的课题。在不同的教育发展时期,有效教学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以往主要针对的是教学中存在的以本为本的备课,满堂灌的教学,单一的、简单化的教学方式,简单化的练习,学生追求唯一正确的标准等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中,由于对新理念理解贯彻不清,又出现了诸如满堂问的对话,情境表面化,活动形式化,三维目标把握不准,浅层次的学科活动教学等问题。为此,我们倡导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现在更有效的教学。”因此,研究和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解决在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对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学校发展的需求

我校的办学宗旨是“追求优质,实现主动发展”,多年来在社会与家长中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教学上贯彻“以人为本,张扬个性”,“让每位学生都能学会学习,获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理念,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随着课改的深入,一些实践中的问题也逐渐清晰地暴露出来,

如:由于是新教材,教师在没有形成系统经验以前,缺少对整个教材整体的把握,理解不透,不知道这一课教学内容在整个一册教材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那么往往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很模糊的。

如:为体现教学中学生的探究过程,老师们都喜欢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增加“质疑环节”,特别是遇到有人来听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过程的“有的放矢”。然而,在随堂听课过程中发,教师对于这一环节没有精心设计,学生的提问显然是明知故问,只是为了迎合老师的思路,讨得老师欢心而已,实际并没有多大的效果,为质疑而质疑流于形式。

又如:现在的许多教师虽然注意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但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结果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要么讲闲话,要么无精打采的保持沉默;当然也有一些同疑难是学生通过个体学习无法解决的,的确有合作解疑的必要。可问题一出现,教师却没有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而是立即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解疑。这种没有经过个体熟读精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体和创见,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容易掩盖学生的思维困惑和学习困难,无意中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读书、自我感悟、独立探究的机会。

随着课改的深入,面对各方面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急需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途径的系统研究。这一课题,为我校教学工作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机遇。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追求教学过程的优质化、教学原则的科学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化、教学评估的规范化的课堂教学高效益的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述评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研究近现代的教学论,我们发现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有效教学”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关注主题。

从夸美纽斯开始,“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大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将理想寄托在“班级教学”中,努力“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继夸美纽

斯之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直接对“普通教育学”提出有效教学的追求。所谓“普通”,意在“普遍有效”,“一般运用”,教师凭借这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能迅速地掌握教学的方法和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赫尔巴特设计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形式阶段的“普通”教学过程,后来被他的学生补充、调整为“预备——提高——联想——总括——应用”的“五段教授法”。其后经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加工改造为“组织教学——检查作业——引入新课程——讲授新教材——巩固复习——布置作业”的六段教学法,从而形成了追求“教学规模”的有效教学传统。研读这一段教学论的发展史,我们认为,夸美纽斯之后的赫尔巴特、凯洛夫等人以及整个现代教学论研究,无不在为“如何在班级教学中有效教学”而努力。

20世纪中后期,随着科学主义、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等多种教育派别与教育思想的相继涌现,有效教学逐渐走出具体的“教学模式”而进入“教学设计”的道路。现代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和“反思意识”,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更加关注“学生”,关注教学中“人的问题”,倡导以科学的名义和“人本”的名义理解人。

在我国,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有效教学”的理念也得到介绍,一些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逐步展开。通过对资料的学习、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国外的有效教学研究开展时间比较长,国内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刚刚起步,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正在积累中。

2、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以往研究是多以学生在阶段学习后的考试成绩为唯一教学目标,以单一的知识掌握来衡量教学的有效与否。本课题的研究是以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为教学目标,关注教师的课堂所有行为(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的组织、教学评价等等)是否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与以往从教师层面进行的研究相比较,本课题的研究是在师生之间寻找协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身心特点研究入手,创设课堂民主氛围和教师对课堂纪律控制的统一,激活师生双方的创造性,使个别学生、全体学生都有所发展。以新课程理念为本课题的研究指导思想,以学习者为中心,探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方面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三、课题界定与支撑理论

1、课题界定: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教学”包含三个基本要素:(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2)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3)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策略”是指为有效达到目标而采取的程序性方法和操作手段。“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解决教学问题的程序性方法和教学操作手段。包括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

2、支撑性理论

(1)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

有效教学是在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达到情感与认知的统一,包括分析智能、发散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统一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知识的管理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师生是建构知识过程的合作者,从这些新的视角出发,开发新的教学方法。

(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除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每个人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其观念的核心在于认真地对待个别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对具有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要求,那么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整体构想、研究目标

1、整体构想

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研究的知识背景,以学习者为中心,探索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进步和发展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2、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调查分析影响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因素,反思并更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树立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树立课堂教学反馈矫正意识,树立课堂教学的情感意识,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教师开成有效性反思的习惯与能力。

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模式,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优化学习心理,优化学习习惯。

通过课题的研究,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评估标准,努力使评估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从“重教”转向“重学”,从“形式”转向“效果”;努力使评估手段客观、准确、科学,真正成为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有效方法。

五、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不求“面”上全面展开,力求在“点”上深入探究。子课题拟定如下:

1.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设计策略的研究

2.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的研究

3.高中化学专题有效教学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法

帮助教师通过对教学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叙事研究法。课题研究在实践中进行,同时指导、提升实践。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研究方法

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的范畴,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综合运用文献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课题研究在实践中进行,同时通过学

习研究提升实践。帮助教师通过对教学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改进和重建自己的化学教育生活。

(1)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作为研究者,着重在自然状态下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现场研究,不以事前想好的理论或强加的结构来限制研究者,从事实本身寻找其意义。通过行动研究法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文献资料法: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跟踪当前教育发展趋势,了解我国当前教育现状,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发展动向,吸纳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

(3)观察法:观察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从而获取相关信息,促进和改进教学策略。

(4)个案分析法:选取典型课例、典型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作出合理判断进一步提出建议。拟采用重点、抽样和个案调查相结合的办法调查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化学学习品质的发展情况。

(5)经验总结法: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形成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和模式,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并形成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研究报告。

研究思路

在三明一中、三明二中、三明九中,采用课堂观察、教师教学策略问卷调查和学生学习策略问卷调查两种方法,调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兴趣、态度、策略与效果,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状况,对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教学无效或低效的原因,写出“高中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问题与对策的调查报告”,据调查结果,制定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具体方案;运用文献研究法,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教学实践、研讨、改进、总结,初步构建高中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框架;采取行动研究法,从自身教学实际问题和教师发展需求出发,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在行动中研究、制定、验证并不断修改完善高中化学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分析框架,形成有效教学的“一般标准”和“最优标准”;选取典型课例、典型实验对象进行案例研究,观察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从而获取相关信息,对教学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促进和改进教学策略;为了营造“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的课题研研氛围,课题研究成为上课、说课、评课的主线,即上一节与课题有关联的探究课,

说与课题关联的教学设计思路和策略,围绕课题的达成度进行群体的评课,形成

高中化学学科“三个子课题”策略体系,为提高三明市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促进高中化学教师的发展提供建议。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成员分工

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08年5月开始至2009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8年5月——2008年8月)准备阶段。

1.文献搜集整理,学习、掌握有关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有效教学观。对教师现有课堂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学习借鉴已有经验与相关理论,提出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构想,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建立课题组。

3.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培训研究人员,建立课题研究基地校,做好实验准备。

第二阶段:(2008年9月——2010年4月)实验阶段。

1.通过反复论证、征求意见,形成完整的课题研究方案,并根据研究内容进行分解,确定研究子课题,明确研究教师分工,展开课题研究。

2.组织实验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定期召开研究主题会、研究课例会、课题研究沙龙,讨论汇报研究进展情况,随时调整研究步骤和方法。及时记录、收集数据等资料,不断小结。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步骤和方案。

3.按上述研究方案在每一学期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实事求是地开展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计划进行检查,实施中期评估,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4.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开展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撰写经验小论文活动。

第三阶段:(2010年4月——2010年8月)总结阶段

1.整理课题过程材料有关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编辑论文、课例集、教师成长个案集、个人教学档案集、备课集、教法学法设计集等,推广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

3.撰写结题报告、研究报告,提交课题组鉴定、验收。

成员分工

吴德伟:负责课题研究的设计,研究项目的指导,研究活动的组织,研究报

告的撰写。

子课题——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设计策略的研究

严业安:子课题负责人。

刘建云:负责实验执行、研究个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刘宝强:负责实验执行、研究个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卢翠萍:负责实验执行、研究个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子课题——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的研究

林文兴:子课题负责人。

苏忠文:负责实验执行、个案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

李似麒:负责实验执行、个案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

俞上成:负责实验执行、个案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

子课题——高中化学专题有效教学的研究

黄达辉:子课题负责人。

黄耀奎:负责实验执行、个案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

王国洪:负责实验执行、个案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

林新敏:负责实验执行、个案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天时——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市区高中学校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学校内部教学评价功能,推动了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构建学校文化;广大教师不同程度地更新了教育观念,改善了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对于新课程中进一步改善了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研究已形成热潮。

地利——三明一中、三明二中、三明九中,均是一级达标中学,三所中学目前进一步落实了教科研工作的先导地位,教学科研蔚然成风,基于“模块”下的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正成为教科研的重点。三所中学位于市区,对于开展本课题研究有着“地理”意义。

课题申报单位——市教科所,领导、教科室老师均具有丰富课题管理、指导能力,本课题实施研究过程中,随时能得到他们的技术支持。

人和——本课题组是一个“素质好、水平高、功底厚、能力强”的科研集体吴德伟老师,市教科所高中化学教研员、特级教师,福建省高中化学指导组成员,既有很好的敬业精神、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能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时间以及课题的正常实施和完成。

严业安老师,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国家级骨干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现任三明一中教科处主任,具体负责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参与多个国家级、

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2007年三明一中三个课题荣获市级优秀课题一、二等奖,三个教师被评为市级课题优秀实验教师,学校被评为市级课题优秀实验学校,个人被评为市级课题优秀管理者。他长期担任高中化学教学和高中化学竞赛辅导工作,具有奉献精神,治学严谨,独具特色。所教的学生有12个考上清华、北大,4个被新加坡国立大学或南洋理工大学录取,26人获庄采芳奖,8人被评为福建省小科学家,4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学生。他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4人获得全国化学决赛一等奖,2人入选国家集训队,8人获得全国化学决赛二等奖,38人获得省级一等奖,为三明一中化学科竞赛成绩在福建省内保持第一做出较大贡献。积极总结教育教学和竞赛辅导经验,先后有十几篇论文在省级、国家级CN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并转载刊登,主持或参与编写《冲刺金牌奥林匹克竞赛辅导·高中化学》、《顶尖化学》、《中学生素质教育丛书》、《名校学案》、《高中新课程模块教学活动手册》、《导与学》等竞赛和教学辅导用书8本。他开设的两次省级教学示范课获得好评,多项新课程研究成果获省级、国家级奖,在三明地区开设新课程和高考专题讲座十多次,精心指导的多名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骨干。他先后被评为“三明市市管拔尖专业技术人才”、“三明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福建省优秀科技辅导员”、“第二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突出贡献奖’科技辅导员”、“化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2002年被国家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林文兴老师: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市学科带头人。积极投身教育科研,有很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对新课程教学的研究颇有心得。近年来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其中两篇发表在国家级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参与一项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研究,主持了三项省级课题的研究。担任《名校学案》、《顶尖化学》一书的主编,参与《高中新课程模块教学活动手册》和《教材精析精练》等书的编写。2005年执教的高中新课程教学研讨课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录制,中央教育电视台播出。2006年承担了福建省、三明市高中新课程教学观摩研讨会的观摩教学任务,并为全市化学老师开设高中新课程讲座,获得广泛好评。新课程研究成果2007年获“全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评比”课堂教学类和教学评价类两项一等奖,“福建省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评比”教学论文类一等奖。

黄达辉老师:中学高级教师,2006年市教育局“师德之星”,2007年市教育局先进教育工作者,主持或参与市级重点课题《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高中化学实验创新式教学的研究》研究工作。

刘建云老师:中学高级教师,三明市化学骨干教师,三明一中优秀教师,带高三毕业班六届,并任高三化学备课组长,三次担任校高三理综组组长,市一般课题《教师个人成长教历研究》负责人,现已结题。

刘宝强老师:中学二级教师,三明一中优秀青年教师,三明一中科技辅导员,近年负责高中化学奥赛基础部分的辅导和培训工作,指导的学生多人次获得省一、二、三等奖。

卢翠萍老师:中学二级教师,2005年厦大毕业,在三明一中任教,专业水平高,热心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参加校优秀青年教师教案、课件、论文评选,均获奖。

苏忠文老师:中学高级教师,多篇论文发表于校级、省级CN刊物并获奖,多次获校、市、省级表彰,曾获“省师德先进个人”、“省五一奖章” 称号。是市级重点课题《新课改中化学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究》总负责人。

李似麒老师:中学高级教师,论文数篇发表于CN刊物上,教学成绩优秀,多次被评为校先进,曾获三明市师德之星、三明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公开课多为优质课,是市级重点课题《新课改中化学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究》的重要成员之一。

俞上城老师:中学一级教师,多篇论文获校论文一、二等奖,公开课多次获优质课,擅长课件制作,多次被评为校先进,还曾获省先进班主任称号,教学效果优秀,是市级重点课题《新课改中化学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究》的重要成员之一。

黄耀奎老师:中学高级教师,先后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教研组长、市优秀共产党员。主持或参与市级重点课题《高中化学实验创新式教学的研究》研究工作。

王国洪老师:中学一级教师,先后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区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省优秀班主任。

林新敏老师:中学一级教师,曾被评为三元区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参与市级教科研课题《高中化学实验创新式教学》、《高中化学实验创新式教学》、《如何提高中档生》等研究工作。

本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学术背景良好,研究经验丰富,组成结构合理。其中大多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省特级教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亦是教育硕士),年龄结构也比较均衡。

本课题的参与者在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管理、化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丰富,许多成员曾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对于本课题研究,热情高,能保证各阶段和最终成果的完成,保证课题健康进行。

课题经费来源:市教科所提供部分经费,用于加强课题管理。实验校也将大力支持本课题研究,提供子课题部分经费,实现双赢目标;设法争取到课题经费。

七、课题预期成果

形成课题研究报告、优秀研究教师文集。拟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报告》、《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设计策略的研究报告》、《高中化学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研究报告》、《高中化学专题有效教学研究报告》、《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优秀教学论文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优秀案例集》等

教学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教学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一、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 说明这个课题应该实行研究,自己有条件实行研究,准备如何展开研 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 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是再 次论证研究课题的重要一步。 三、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 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 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 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能够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 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实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 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实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 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 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 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能够看出今 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 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实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准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问题的提出 ①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②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③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 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实行了那些研究? ④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 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 有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 什么贡献? ⑤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 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 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关键词的界定。 (3)研究设计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开题报告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开题报告 (一)研究内容: 该课题是研究职业院校课堂低效和学生学习效率低的现状以及各种因素如何影响课堂教学低效的,如何切实有效的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以高效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优化课堂教学,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实施“做、学、教、赛”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为最高目标,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从理论上研究为什么需要针对性进行“做学教赛”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第二个层次,从操作层面研究怎样具体实施“做学教赛”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个层次的支撑内容有四个:1、分析我国各职业院校的实际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从而从实证的角度论述“做学教赛”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职业院校提升教学水平的必要性与重要性。2、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国外不同区域的课堂教学经验,阐述我国“做学教赛”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3、在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做学教赛”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的总体思想。 第二个层次的支撑内容有四个:操作层面的研究是

在总体预设高效课堂教学要素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标准、各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的现状、创新“做学教赛”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质量评价机构的构建四个方面。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是在了解国内外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和高效教学模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和高效教学模式现状调查并考察二者的关系,探讨即“做学教赛”四位一体高效教学模式的建立途径和方法。具体研究思路为:问卷调查――现状分析――制订本教学模式的雏形、形成假设――具体实施――阶段总结――修正假设、完善教学模式――再次实施――成熟“做学教赛”四位一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分析总结――推广应用。 在当今压力剧增的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提出更高要求。于是,针对学生的具备高技能、高理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课堂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重中之重。开展“做学教赛”四位一体高效教学模式,“赛”贯穿于“做学教”增强课堂活力,才能为学生个人自主、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平台。这将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得到保证,研究并实践“做学教赛”四位一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高质、教学提质,利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等

文言文教学模式开题报告

《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活动情况 1、开题时间:2013年10月22日 2、开题地点:茶店镇九年制学校九年级(3)班教室 3、参与人员:茶店镇九年制学校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 开题报告要点: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目标;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课题预期成果;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是微型课题,课题编号为:2013-3-082,该课题经过充分准备,于2013年10月22日正式开题,现将该课题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的提出 中国文言文五彩斑斓,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古诗文教学正是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进入初中以后,语文学习中开始逐步增多文言文和古诗词鉴赏内容,但由于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比较少,学生的阅读积淀有限,导致理解和掌握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怎样切合言文教学内容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值得我们语文教师认真研究。 2、当前的研究状况 目前文言文教学实践的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采用的是一篇课文加一个教师,很少有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自然也就缺少学习的兴趣,不能改善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与鉴赏能力。当然,也有教师进行了一些教学实践相关探索,但未能系统地分析和总结。 3、理论依据及研究意义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构建新型而有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提升学生文言文鉴赏能力的最直接行为。本课题的实际价值就在于:它能推动我们对

教学活动的分析,推动教学研究方法的转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同时也给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方面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方法和策略。 本课题的研究角度虽小,但要置身于传承中华经典文化的大背景下,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觉得提出这一课题还是很有意义的。 二、课题研究目标 1、分析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效果,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提出构建新型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和方法。 2、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研究并形成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评价方案。 3、通过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的研究,全面提高学生文言文素养,激发更多的学生自觉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课题的研究上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研读教材法:通读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及初三总复习资料,研读具体篇目,为文言文有效教学的研究做好材料积累。 2、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网络和图书馆相关资料的搜集和研读,了解文言文有效教学当中存在的案例问题和方法策略,明确研究方向和角度。 3、实时观察法:相互之间听评课、观察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从而获取相关信息,促进和改进教学策略。 4、经验总结法: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形成本课题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撰写论文。 5、问卷调查法。用问卷的方法,调查分析文言文教学内容、学生厌学的原因,研究适宜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内容,探讨改变现状的有效教学内容。 6、个案研究法。借助课堂实录和教师的日志资料进行个案研究,了解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教学效果。 7、经验总结法:运用科学方法,结合时间成果,总结经验形成的深层动因。

开题报告.有效教学各学科教学设计研究》课题

一、研究背景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题之一,也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2006年12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下达了由中央教科所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之后,中央教科所在全国遴选课题实验区。2007年4月,合肥市教育局组成课题组积极向中央教科所申报“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课题,2007年4月13日,该课题经中央教科所“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总课题组批准立项。为了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快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结合我校教师教育实际,2007年11月,我校整合研究力量,组成有研究能力的课题组,积极向合肥市教育局、瑶海区教育局申报子课题《有效教学各学科教学设计研究》,很快得到了合肥市教育局、瑶海区教育局课题组批准立项,这是上级领导对我校的信任,同时也体现了市、区课题组对我校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也使我们教师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能否在思想上、行动上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切实搞好教师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完成本次课程改革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本课题的研究,就是面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入研究、探索并最终构建适合我校实际、有效促进教师专业

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式,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增强广大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目标 (一)全面提高我校教师专业素质。通过课题研究,在我校催生一批具有高专业素质的教育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拔尖人才队伍不断加强。 (二)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氛围;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明确学校的科学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努力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再提升。通过课题研究,努力成为学习型学校。 四、研究内容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指标是什么?有效教 学如何设计与实施?有效教学如何评价?有效教学的反思如何进 行?如何重建有效教学的管理制度等等,这些被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是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问题,在课题研究中要深入研讨。 五、研究方法 (1)文献借鉴法。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对情报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避免和少走弯路。

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开题报告

《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蓼兰镇万家小学《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假设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教学由过去“思想内容分析课”到现在着力追求“自主、合作、探究课”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一过程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体现了教学的进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无效或低效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是新课程推进的有力措施,是实践新课程的有益补充。因此,应在研究教学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建构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这对于提高课堂质量、提升教师素质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假设 如果我校教师能从教育的发展和本校教学实际出发,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改变角色和行为,从前置性学习、教学目标设置、学法指导中进行有效探索,充分发挥课堂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并采用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就能促进我校建立起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机制,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升我校教师的素质。 二、研究的思路与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1、研读相关理论书籍,学习并借鉴国内有关提高课堂实效性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教学过程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采用调查问卷、听课、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从中了解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3、在课题实施中,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科学认识理论来指导课题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 4、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提升理论,并用于指导研究工作。 (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需采用综合方法进行研究,即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将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以期达到最佳研究成果。 1、前期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从多方位、多角度收集资料,分析课堂中教学策略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突破口。 2、具体研究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逐步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高效的小学课堂教学策略;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高效的教学策略。 3、总结阶段,主要采用抽样调查法,评价学生素质和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形成研究报告。 三、选题的由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必然要涉及两个方面: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策略的更新。数学教学观是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教学的本质以及学生数学学习认识过程的一种认识。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纵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还依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弊端:①重“教”轻“学”; ②重结果,轻过程;③重知识掌握,轻探究能力;④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面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师要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能促使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揭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课改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还是当时“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我国学者张璐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1期中指出了国际有效教学的四条标准:教学对话、语言发展、挑战性的活动和学习背景化。 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可以发现:两者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高,以及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国外学者比较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所做的研究理论普遍性

2020年最新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开题报告

最新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开题报告 为此我们深刻挖掘课题本身的内涵,力求把大的课题做精,把空的内容填实,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下文是搜集的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 课题名称:《小学、初中、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 预期主要成果:调查报告《小学、初中、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小学、初中、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方法课例集锦》预期完成时间:xx年12月底 一、课题释义 在众多的课题中选择《小学、初中、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这样一个课题,我们课题组成员曾经做过多次研讨,大家普遍认为这个课题很大,极易架空,之所以这样认为,原因之一在于:课题内容涉及外语课堂教学的多个领域,单是一个小学就足以令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潜心数年加以探索与研究;原因之二在于:关于对小学、初中、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之间存在的差异,人们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先期的课题准备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于其他课题而言是比较少的,可供参考的资料不是很多,理论储备不足。然而愈是困难重重,我们愈是感到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研究,为此我们深刻挖掘课题本身的内涵,力求把大的课题做精,把空的内容填实,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将课题宏观的释义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小学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伴随着国家教育部下达文件要求小学自xx年秋有条件的省份、地区从三 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小学英语教学为英语外语教学回到教育的主流中提供了崭新的契机。小学外语课堂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帮助学生学习与发展比单纯教授语言更为重要,相应地,小学外语课堂教学方法更应从卓有成效的一般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汲取方法与技巧,并对课改初期的外语课堂教学的一些实际情况加以必要研究,从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英语教学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综合系统,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从 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学生发展的过程。教无定法,教必有法。灵活驾御课堂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多年来的中学外语课堂教学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加强对初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势必会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三)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高中的外语课堂教学多年来受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影响,课堂教学方法趋于单 一,英语教学对语法性能的讲解细致入微,极为重视语言形式的传授,轻语言功能的训练。课程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高中外语

教研课题开题报告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指导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题批准号: 学术顾问:XXX XXX 课题承担人:XXX 所在单位:XXX中学 2012年8月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时间:2012年8月10日上午9时地点:XXX中学会议室参与人员:校长XXX、副校长XXX、教务主任XXX及XXX中学语文教研组老师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 (一)、课题的提出 2009年,语文新课改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新课程理念如雨后春笋,遍布语文教学百花园,语文课堂从此尝试力改一言堂、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模式,广大语文教师从语文教学“误尽苍生”的社会舆论责难声中进入更新一层的学习、实践、总结。于不断深刻的反思中丰富着新课程改革之理念,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专家因此脱颖而出,他们以炽热的激情诠释着语文教学的理论、实践,书写着语文教学的华美篇章。因此,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广大语文工作者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仍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有建树而具有实践性的成果仍不多,故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基于以上的认识,也鉴于目前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情势,我们课题组同仁觉得有必要探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效率之一系列途径,构建师生之间知识的良性互动模式,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而尤为重要之处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喜爱语文课。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意义在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科学组织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符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实验假设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选题: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要求公民不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文 化素养和科学素养,新课程的实施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虽然,七年来, 我校也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当中,努力改变以往陈旧落后、忽视 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培养善于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探索、 勇于创新的合格公民。然而,我们却发现“教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累”这 一现状依然很难改变。我们课题组张伟定校长完全以朋友的身份,向六年级某 班学生调查这样一个情况:“真正发自内心喜欢学习(指学校知识性内容)的同 学请举手”,结果只有寥寥几位!其实这种不喜欢学习、甚至憎恶学习的现象在 很多班级、很多学校都存在着。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的厌学呢?我想,原因是 多方面的,但主要核心就是我们对学生作为正在迅速成长的个体生命的忽视, 一味的“以师为本”,师生的本末倒置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学生学习没有积极 性、主动性。那,如何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我 要学”这一个历史性的难题呢?广东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 教育”,它的办法就是:把学习还给学生。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 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把学习还给学生,就像邓小平把土地还给农民, 学生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所以,如果我们要培养学生自持自悟、脚踏实地的学 习态度,增强学生敢于质疑、学会学习的科学意识,就必须实施生本教育,因 为生本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最本质的东西,能全面依靠学生的本能,最大程度地 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生命的提升。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历经十年的实验,取得比较成功的经验,这对 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极大的帮助。时下,全国很多省份的老师都纷纷 到广州取经,并积极的投入到生本教育的实验中。但是,郭思乐的生本教育体 —3—

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本课题研究目的 “三五五”教学模式真正地关注学生自身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可是就中学生课堂来说,提问意识弱、提问水平低、对老师的话不敢有任何的质疑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改变不了。尤其在中学物理课上,表现的很突出,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等一系列新问题。其实新课程呼唤会问的学生、会质疑的学生,更呼唤有心于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培养的教师。但是,在本人长时间的观察和调研当中,无论是“新课改”还是“传统教育”都只是涉及到了现代教育的皮毛,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在物理课程中表现明显。 教师过多的提问压制了学生发问的欲望,阻碍了学生发问的机会。正是在老师的这种精心诱导下,学生慢慢散失了自己探究知识的动力,正是在老师的这种层层逼问中,学生逐渐失去了疑问的主动权。多元思维被一元思维所替代,致使学生没有发挥自己质疑能力的空间和动力。手段被目的化,教学成了一种过场,学生根本散失了自己的思想。 “三五五”教学模式下注重的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因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质疑精神。只有敢于疑别人之不疑,不满

足已有结论,不迷信权威的仲裁,敢于提出问题才能有创造的契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生本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意识。在此过程中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通过“问题——探索——解决”强化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研究的意义 在现有的对高中生问题意识的研究中,往往侧重理论性的分析,操作性不强。本研究希望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得出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高中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对策,丰富教师教学的研究,促进该研究的全面化、深入化;具体研究不同类别的高中生的需求特点,为教育 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结论对教师激励学生问题意识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高中生质疑意识的发展和思想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培养创新性人才,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而创 新性人才的一个特征,就是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并能不懈地探索答疑的能力。对于高中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结论,这些研究是本研究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通过调查的形式,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了解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实际情况,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因教师授课情况、态度、时间等不同而出现的不同的反应特点。高中生对物理的学习离不开质疑,问题意识的提高可促进学习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 提问的过程中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很好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在融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原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我校组织的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中,其结果反映出我校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几个共性问题:一是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教学盲然;二是新课前盲目出示学习目标,淡化了情境创设,整个教学机械呆板,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三是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学生无法当堂完成作业;四是教师较多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自学流于形式;五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等等。存在这些问题的课堂,其教学效率很难保证。这种“教师中心,机械模仿,系统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辩与创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是探索出适合我校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意义: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可以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三是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三、研究现状

2020年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中学现代诗歌教学是现代诗歌作为特殊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化。以下是为大家的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希望大家能喜欢。 一、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北大教授钱理群十分关注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他曾说“引导孩子读诗,写诗,用诗来陶冶心灵,营造诗的家园,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是带有根本性的。” 但是,现实中的中学语文教育却因多种原因过多地奉行着实用主义价值观念,致使原本激情四溢的中学生在应试制度挤压下、快餐文化冲击中,泯灭了尊贵的思想,钝化了丰富的心灵,丧失了审美和创新的多种语文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经过调查了解,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确立了“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研究”课题。 二、研究意义 中学现代诗歌教学是现代诗歌作为特殊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化。但跟古典诗词教学比,现代诗歌教学不但艰难,甚至已经到了整个语文教学的最边缘。因此,在高中学段,研究现代诗歌教学意义重大。

恢复现代诗歌作品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以及中学现代诗歌教学所应具有的神圣地位;补充高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内容,丰富高中语文优秀现代诗歌作品思想内涵,细化选修课程系列1“诗歌与散文”的操作实践;引导广大青少年在阅读大量优秀现代诗歌作品过程中,学习掌握高效鉴赏现代诗歌作品的方法,最终能诗意地把握语言、感受生命、彻悟生活。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课题名称 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研究 二、界定解读 1、现代诗歌:主要指中外诗歌宝库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名家名作和流传广影响大的名作。故所选诗歌,在地域上涵盖中外,时间上侧重现当代。 2、教学研究:在充分考虑现代诗歌文体特点基础上,侧重两方面研究:一是现代诗歌在语言、意象、手法及思想等方面的突出成就;二是引导学习掌握读诗、品诗、悟诗乃至尝试创作诗歌的技巧和方法。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设想 1、掌握方法: 以《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所选的《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等为例,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最基本的鉴赏现代诗歌的方式方法。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大班额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小寨小学六数组 课题界定 所谓大班额一是指班级规模超过法定人数;二是指班级规模超出教育规律允许的人数。无论从哪个标准来衡量,大班额问题都是非常严重的。参照教育部班额标准,一般认为中、小学校46—56人为“大班额”,56—65人为“超大班额”,66人以上为“特大班额”。而近几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向城区涌入,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特大班额”现象,根据我校教学班的数据显示:各年级都有70人以上的班级.这种“特大班额”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课题的大班额其实都是超大班和特大班,是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急待解决的问题。 “大班额”存在的现状、困难及研究的必要性 (一)现状 1、教学管理设计、实施仍以原“小班”方式。 2、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在“特大班额”中无法全面实施。 3、教师负担加重。学生情况难以全面掌握,作业批改量大,个别教育相对减弱。 (二)困难 “大班额”教学老师都感到:课前准备有信心,上课实施力不从心,课后回想不安心,其主要困难有如下几点:

1、学生人数多,个体差异大,教学定位难以把握。 2、组织实施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复杂,如参差不齐,增加了完成教学目标的困难。 3、全体与个体的关系难以定位,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教学难以实现。 4、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大班额”的组织教学相当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浪费相当数量的时间进行组织教学,从而影响了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 5、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重负担加重。 课题研究内容 我校共有23个教学班,大多数班的学生人数均在70人以上,属于“特大班额”,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提高教学质量,纪律是上好课的基本保证,没有好的课堂纪律,别说教学质量,就是最基本的教学任务也难完成。乱哄哄的课堂上,就是想学习的学生也无法学好,何况每班都有部分不守纪律的学生,七八十人的“特大班额”,一人小声说一句,也就是哄声一片,教师怎能上好课?通过实践,参加实验研究的教师首先探索建立一个“特大班额”的好班纪,建立好的班纪,教师更有魄力、感召力和亲和力,这三方面是相关联的。概括地说,就是老师能让学生敬畏,这种“敬、畏”要学生从心底感悟,不是靠“打”、“骂”、“罚”而产生的后果,参加实验的教师,经常一起商讨,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做好以下几个安排,同时关注每一位学生。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辛店小学刘晓杰 一、本课题研究概况及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爆炸的信息化今天,素质教育应运而生,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语文课堂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在新一轮的课改实验中,语文课堂出现诸多的变化。如师生观念的变化,由原来的重教学轻学发展到重视学生的体验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师生关系和师生地位的转变,老师是主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语文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教学资源的改变,由原来单一的文本教学到网络资源的注入再到校本资源的研发。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体验了自我,课程的标准被语文教师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演绎出头,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成为导演。这样,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成了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教育的地域差异也受到重视,针对农村学校教育的课堂改革和研究。结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其他一切实可行值得借鉴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我有选择地借鉴已有的研究经验,这样农村学校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很有可行性的。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及新教材的使用,已经全面涉及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变。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教师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质的变化。学生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为了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生活的综合素养,我提出“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1、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探索一条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形成的有效的教学样式。

故事教学法的开题报告

故事教学法的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故事教学法能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课题提出的背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始终难以突破一个瓶颈:不重视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而笔者认为,以故事为载体的故事教学有助于突破这个瓶颈,在学生对故事的热爱这一前提下,将英文单词、词组、短语、句子等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故事的形式,教授给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故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的、自然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故事的情节的虚构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故事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生动,表现手法夸张,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故事的表演更因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而倍受欢迎。英语课堂将充满魅力,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一、故事教学法的界定 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故事教学法给出了界定。新籍华侨、著名英语教育专家威廉?史密斯教授认为,故事教学法是专为培养中国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而发明的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寓教于乐”以及“先有正确无误的输入,才能有正确无误的输出”。[2]陈如丽老师结合其在英国学习的经历在《浅谈“故事教学法”》中指出“英国教育学家Andrew Wright(1995)指出∶‘Stori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lives of our children; stories help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ir world and to share it with others .’”[3]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纪玉华教授通过多年的研究创立了“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即根据孩子爱听故事这一天性,将英文单词、词组、短语、句子随着故事的发展,由少到多、由短到长、由易到难巧妙地夹杂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主张“词在句子中教,句子在篇章中教,篇章围绕故事写,故事围绕兴趣,以理解为前提,理解靠母语来支持,母语是通往英语的桥梁,英语是学习的最终目标”。[4]王林锋也指出,“故事中心”理念中的“故事”并不是指从文体角度出发对情节人物的界说,而是源自于生活中的好故事。[5] 适合小学英语教学的故事应具有以下特征:1、主题(the topic)为小学生所喜闻乐见,并且图文并茂;色彩鲜艳;2、语言难度(the language level)适中,新知识所占比例不应超过故事内容的1/3;3、阅读或朗读时间(the length of the story)控制在10分钟之内;4、课堂教学知识点(the language focus)重复率高;5、故事情节能够促进师生互动(the potential to involve the pupils)。[6] 关于故事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的区别,余素珍做了较具代表性的总结:“故事教学基于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在课程目标上,重兴趣激发,重信心培养、重语感、重交流能力;在课程实施上,重环境,重效率、重体验、重参与、重实践、重创造,在教学评价上,重态度、重参与、重交流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7]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故事教学法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是通过故事创设英语学习场景,并通过模拟场景进行互动练习。同时,辅以歌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 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生本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 报告 一、选题: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要求公民不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新课程的实施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虽然,七年来,我校也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当中,努力改变以往陈旧落后、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培养善于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合格公民。然而,我们却发现“教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累”这一现状依然很难改变。我们课题组张伟定校长完全以朋友的身份,向六年级某班学生调查这样一个情况:“真正发自内心喜欢学习(指学校知识性内容)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只有寥寥几位!其实这种不喜欢学习、甚至憎恶学习的现象在很多班级、很多学校都存在着。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的厌学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核心就是我们对学生作为正在迅速成长的个体生命的忽视,一味的“以师为本”,师生的本末倒置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主动性。那,如何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一个历史性的难题呢?广东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它的办法就是:把学习还给学生。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把学习还给学生,就像邓小平把土地还给农民,学生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所以,如果我们要培养学生自持自悟、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敢于质疑、学会学习的科学意识,就必须实施生本教育,因为生本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最本质的东西,能全面依靠学生的本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

简述教学法开题报告

简述教学法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目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体系中, 词汇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 地位,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前提, 是学生掌握和扩大词汇量 的重要手段。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课堂教学时间里, 认识、理解、 记忆词语,并最终能熟练运用所学词语进行交际, 是每个对外汉 语 教学老师所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这类问题已经展开了具体的研 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 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 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本人在实习过程中的亲身经历, 大多数留学生认为,词汇难以理解, 不会运用。在课堂讲解词汇 ,教师要运用最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解释词汇, 同时教师要适当地使用体态语, 即便是这样,还有很多汉语学习 者理解不了所学的词汇, 就不用说是正确运用于句子和篇章当中 了。 本文结合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词汇教学方面的科研成果, 对留学生对词汇理解情况,对以往的课堂词汇教学技巧进行综合 梳理。目的在于能够对汉语词汇教学方面的问题研究有一个相对 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探讨词汇教学的课堂教学技巧与规律, 的过程中 这样

便于汉语学习者学习词汇,更好地理解所学词汇,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更好地为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服务。 (二)意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汉语热成为全球的普遍现象。目前,国外许多国家设有孔子学院,这预示着汉语正逐渐走向国际。 本文结合当前汉语形势,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技巧进行综合分析,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几个课堂教学技巧进行综合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综合分析,可以给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一些词汇教学的方法,给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旨在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教师能够用最简单,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所教授的词汇展示给外国留学生。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教师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能够很好地完成学习任 务,这样在教与学方面,达到完美的统一。力求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课堂教学技巧方面的参考,能够给以后的教学带来启示。 、与课题相关的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前沿水平: (一)研究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是目前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人们越 来越意识到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尽管当前词汇 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但经过长期探索,词汇教学还是取得

好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 报告 卢龙县蛤泊乡中坨小学武晓光 一、课题的提出 1、现代数学教育应对时代挑战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有专家深刻指出:“高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数学是核心技术。”、“数学:关键技术的关键。”。面对数学的急剧变化,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数学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不是数学成为人的工具,而是数学教育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成了解题的工具。因此,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实社会,我们只有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才能使数学教育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也才能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做出积极的反映。 2、新课改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必然要涉及两个方面: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策略的更新。数学教学观是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教学的本质以及学生数学学习认识过程的一种认识。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

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我校教师要求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迫切希望 纵观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还依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弊端:①重“教”轻“学”;②重结果,轻过程;③重知识掌握,轻探究能力; ④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面对旧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校教师都迫切希望改变如今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能促使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揭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以往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课改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高效课堂:指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