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届高三地理精练04 地壳的运动规律

2019届高三地理精练04 地壳的运动规律

2019届高三地理精练04 地壳的运动规律
2019届高三地理精练04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专题04 地壳的运动规律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题。

P地地层剖面图

1. P地区的地壳演化过程是( )

A.沉积—褶皱—岩浆侵入—断层

B.断层—褶皱—岩浆侵入—沉积

C.断层—岩浆侵入—沉积—褶皱

D.沉积—断层—岩浆侵入—沉积

答案:D

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地处横断山东侧,海拔3 222米,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形成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读图,完成2~3题。

2.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B.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C.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D.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3.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则地表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

A.平顶的桌状山B.起伏和缓的丘陵

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D.林立的峰林、峰丛

答案:2.A 3.D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完成4~5题。

4.该河谷( )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5.图中( )

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解析:第4题,该河谷处岩层向上拱起,说明是背斜构造,故B项正确。图中河床呈槽型,说明位于中下游段,故A项错误;乙岸堆积物少、甲岸堆积物多,说明甲岸为堆积岸或凸岸,乙岸为侵蚀岸或凹岸,故C项错误;河流流向无法判断,左右岸难以确定,故D项错误。第5题,图中岩层具有明显的弯曲,形成褶皱构

大气运动规律专题练习

大气运动规律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7·天津卷,8~9)读图文材料,完成第1~2题。 乙地某次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 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中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2.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中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 答案1.C 2.D 解析本组题考查气流运动示意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第1题,读图可知,乙地是下沉气流,而不是上升气流。甲地扬沙通过高层气流吹向乙地高空,并在乙地下沉形成浮尘,故选C项。第2题,乙地受下沉气流的影响,且风速小,说明受高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的只有D图,故选D项。 (2018·北京海淀二模)读表和图,完成第3~4题。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3.表中信息显示( ) A.5月4日气温高,对流强烈,阴雨天气 B.5月5日西北风强劲,空气质量好 C.5月6日昼夜温差大,需预防寒潮 D.该地天气变化可能是冷锋过境造成的 4.5月6日与5月5日相比,图中(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答案3.D 4.C 解析第3题,读表可知,5月4日气温高,多云天气,不是阴雨天气,A项错误;5月5日西北风强劲,出现沙尘天气,空气质量差,B项错误;5月6日昼夜温差大,但最低气温较高,为12℃,未降到5℃及以下,不会出现寒潮天气,C项错误;该地天气变化5月5日出现降温、大风天气,可能是冷锋过境造成的,D项正确。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即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5月6日是晴朗天气,比5月5日沙尘天气能见度高,云量减少,太阳辐射①不随地球的变化而变化,①不变,A项错误;云量减少,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故②增强,B项错误;5月6日是晴朗天气,比5月5日沙尘天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总大气辐射较强,5月6日最低温比较高,大气逆辐射较强,③增强,C项正确;云量减少,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增强,D项错误。 (2016·浙江卷,9~10)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第5~6题。 5.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 A.③至④ B.④至⑤ C.⑥至⑦ D.⑨至⑩ 6.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答案5.A 6.B

2019届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9届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科综合能力测试(一)---地理 工业革命是现代明的起点,是人类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进入21世纪,互联网、新能、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使整个工业生产体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下图示意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图中四次工业革命对应的生产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规模化生产 B.第二次工业革命——智能化生产 .第三次工业革命一自动化生产 D.第四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生产 2.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因素是 A.电能的大规模使用 B.电话通讯技术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使用 D.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3.第四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工业结构与布局可能 ①由分散布局趋向集中布局②由集中布局趋向分散布局 ③由批量生产转向定制生产④由定制生产转向批量生产 A.①② B.②③.③④D.①④ 广东为我国人口大省,尽管每年净流入人口领先全国!但也面临劳动人口总量不足和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的双重 压力,这些将持续影响广东的创新动力和中、长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下图为广东省原计划生育政策下不同年份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据此完成4?6题。 4.据图可知广东省最近一次的人口生育高峰可能是 A.1970年 B.1980年.1990年D.2000年 5.据图中信息判断,广东省未人口数量一直增加的年龄段是 A.0-20岁 B.20-40岁.40-60岁D.60岁以上 6.下列措施能够有效缓解上题中人口问题的是 A.坚持原计划生育政策 B.鼓励广东省人口向外迁移

.推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D.引进吸纳大量的国际移民 难言岛(74.9°S,163.8°E)位于南极洲罗斯海西岸的维多利亚地,地理位置优越,我国将在此新建第五个南极科 学考察站。难言岛地势西高东低,西侧有一个南北走向的山 梁,东侧为平地和丘陵,其附近的特拉诺瓦湾地区是南极洲 下降风最强的地区之一。下图为难言岛逐月平均的风速、风 向示意图及风向度数表。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推断难言岛 A.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强于夏半年 B.风向以东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强于冬半年 .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强于冬半年 D.风向以东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强于夏半年 8.据材料推测难言岛4?9月风速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A.极昼为主,气温较高,海陆热力差异较大 B.极夜为主,气温较低,盛行西风风力强劲 .极昼为主,气温较高,极地东风影响显著 D.极夜为主,气温较低,冰川气流下降强烈 在大西洋表层洋流中,有一支被称为“暖输送带”。它将海洋在热带获得的热量经北美墨西哥地区向格陵兰岛、西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练习:第一部分+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

[学生用书专题强化练(四)P119] (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广西桂林检测)下左图为澳大利亚某著名花岗岩景观图(岩石由表及里、层层风化剥离脱落),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左图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 A.甲B.乙 C.丙D.丁 2.右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1.B 2.B[第1题,左图中的岩石呈球状风化,球状风化是花岗岩的特征。图中

岩浆火山喷发形成的丁是喷出岩,D错。乙没有喷出地表,是侵入岩,即花岗岩,B对。甲是沉积物堆积形成的,是沉积岩,A错。丙是变质岩,C错。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的岩石类型,形成丙岩石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数字②,B对。①是外力作用,③是固结成岩作用,④是冷却凝固作用,A、C、D错。] (2019·试题调研)“泥火山”指泥浆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丘的尖端常有凹陷,并由此间断地喷出泥浆与气体,在新疆天山北麓分布着众多“泥火山”,喷发出的黏稠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略带油气味,不时冒出几个气泡。图1为新疆天山北麓“泥火山”分布图,图2为“泥火山”景观图,据此完成3~5题。 3.新疆天山北麓“泥火山”众多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冰川侵蚀强烈 C.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 D.流水侵蚀强烈 4.“泥火山”喷出的气体源自() A.沉积岩层B.变质岩层 C.侵入岩层D.喷出岩层 5.独山子附近“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冰川侵蚀—岩层外露—岩层断裂—泥浆喷出—冰川堆积 B.地壳挤压—地层凹陷—岩层断裂—泥浆喷出—流水堆积 C.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地层隆起—泥浆喷出—冰川堆积

-地壳运动规律

地壳运动规律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三、地壳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地质构造1 侵蚀后,背斜成____ 向斜成____ 2.断层 (1)断层: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的。 (2)断层的地表形态: 1.主要观点: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的内部地壳活动相对稳定; 板块的边界地壳活动相对活跃。

2.两类边界: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河流地貌的发育

相关习题 1、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2、读下图,回答: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 (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处,找地下水应在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处,原因是。 下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与其3个链状火山岛屿的分布示意图”。许多科学家相信,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应该是因为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方向)造成的。读图完成3~4题。 3.此处应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B.位于板块消亡交界 C.位于美洲板块D.不位于板块交界处 4.下列最能代表从夏威夷群岛主岛(1)到链状火山岛屿(2、3、4) 的年龄分布情形的图是 左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的标志性景观,海拔1 200余米, 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右图 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5~6题。 5.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6.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侵入④火山喷发 ②地壳运动③外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高三地理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考生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悉尼霍巴特帆船赛,世界最负盛名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帆船赛之一,航线从澳大利亚悉尼(34°S)到塔斯马尼亚州港口霍巴特市(43°S)(如图),首次举办于1945年,霍巴特帆船赛于每年12月26日下午1点在悉尼港正式打响,据此完成1~2题。 1.当悉尼霍巴特帆船比赛开始时,伦敦可能 A.旭日东升B.斜阳西下 C.日照正午D.夜深人静 2.在悉尼霍巴特帆船赛举行期间,船员观察到 A.一路西风多阴雨天 B.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C.沿岸树木嫩叶初展 D.正午帆船杆影正北 中国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在山脉西坡有阿勒泰和森塔斯两个气象站,具体资料如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阿勒泰和森塔斯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厚度有差异,造成的原因主要是该区域

专题一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

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 高考题组一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1.(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背斜谷B.背斜山 C.向斜谷D.向斜山 (2015·浙江文综)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2~3题。 2.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3.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 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 高考题组二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 (2015·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5~6题。 5.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 6.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2015·天津文综)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7~8题。 7.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 8.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A.变陡了B.变缓了 C.无变化D.无法判断 (2015·上海地理)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据此回答9~10题。 9.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 A.地震和火山B.火山和断裂 C.地震和断裂D.火山和褶皱 10.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 ①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 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 ③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 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命题感悟 本讲在高考命题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高三文综地理测试题附答案

高三文综地理测试题附答 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高三文综地理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生物量是指某一时段单位面积土地上生活的生物体干物质总量。生物量的大 小及变化受水热条件的影响。下图是我国祁连山南坡亚高山灌丛草甸种群结 构相似的四个研究区5-9月地上生物量变化图,研究区是祁连山重要的夏季 牧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材料推断,研究区土地退化最严重的是 A、乌鞘岭 B、祁连 C、门源 D、野牛沟 2.、与其他三个研究区相比,野牛沟5~6月生物量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雨水多 B、植物种群少 C、春季光照强 D、春温回升慢 深受喜爱的“三只松鼠”是一家以坚果、干果等网上销售为主的企业。2016年双十一,三只松鼠全网电商食品销售第一。9月30日,三只松鼠第一家线下实体店在芜湖正式营业。第一天人流达到7500人,日营业额110万元。在店内,货架上除王牌坚果产品,还有各种点心、熟食,多达80款的松

鼠周边产品成为该店的最大特色。“饮品不好喝免费换”、“拆袋不好吃无偿退”、“同款不同价当场补”,优质的服务结合有趣的购物体验,是各年龄段都无法抗拒的。回答3~4题。 3.芜湖炒货历史悠久,芜湖曾一度以“瓜子城”闻名海内外,三只松鼠把坚果从产地运至芜湖加工的最主要原因是 A.坚果相对炒货而言,更便于长时间保存和运输 B.芜湖炒制后销售更靠近消费市场,节省运费 C.芜湖炒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集聚效应明显 D.现代交通技术的进步,交通通达度的快速提升 4.与三只松鼠的红火相反,万达百货、七匹狼、美邦等知名店铺关店的消息频繁爆出,亏损、客流稀少等词汇不断出现,网店的存在可能导致实体店消失的原因是 A.网络销售减少了实体占地,人工成本低,灵活性好 B.网络销售没有销售人员开支,降低成本 C.支付方式等技术为网上销售提供了技术保障 D.实体店服务人口少于网上销售服务人口 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美国等国家尝试了许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5—6题。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练习:破译地壳运动规律含答案

破译地壳运动规律 玛珥湖是多次岩浆上升过程中遭遇地下水,在喷发前发生爆炸形成洼坑并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往往成群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玛珥湖一般具有四周封闭完好、湖水较深、湖面平静、生物较少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下图为玛珥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玛珥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 C.地壳运动 D.流水堆积 2.玛珥湖中的水主要来自( ) A.雨水和地下水 B.地下水和河流水 C.冰川融水和河流水 D.冰川融水和雨水 3.玛珥湖湖底的沉积物主要是( ) A.生物残体 B.河流携带的泥沙 C.早期喷发的火山灰 D.风力沉积物 【解析】1选B,2选A,3选C。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玛珥湖是多次岩浆上升过程中遭遇地下水,在喷发前发生爆炸形成洼坑并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往往成群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因此玛珥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火山喷发即岩浆活动。第2题,根据材料,玛珥湖中多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地势低凹可以收集雨水,地下水丰富,因此,玛珥湖中的水主要来自雨水和地下水。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玛珥湖湖底的沉积物主要是火口沉积物、爆发角砾岩,火山筒位居中间,因此火山喷发物如火山灰将会是最早的沉积物。

冰洞一般指全年都有冰的洞穴。我国山西“万年冰洞”位于吕梁山北坡。下图是吕梁山北坡某段地质剖面示意图、“万年冰洞”剖面示意图以及冰洞内冰挂景观图。完成4、5题。 4.与欧洲峡湾地貌成因相似的是( ) A.冰碛丘陵 B.角峰 C.冰川漂砾 D.冰碛湖群 5.关于“万年冰洞”“冰挂”成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壳断裂抬升→冰川侵蚀→冰川消融→形成空洞 B.石灰岩裂隙发育→地表水渗漏→流水溶蚀→形成空洞 C.吕梁山北坡→常年受冬季风影响→气温低→形成冰挂 D.地表冷空气常年下沉入洞→洞中水汽冷凝→形成冰挂 【解析】4选B,5选B。第4题,在高海拔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多冰川发育,并且地势落差大,以冰川侵蚀作用为主,峡湾和角峰都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第5题,“万年冰洞”发育在石灰岩地区,由于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了洞穴,洞内的冰应该来自第四纪冰期,再加上洞的特殊结构,使这些冰得以保存。 环崖丹霞地貌以弧形环崖为特色,基岩由坚硬的红色砂岩和松软的页岩构成,其形成受地壳抬升和河流侵蚀的综合作用。下图为环崖丹霞地貌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地壳抬升前,该地( )

5+地壳运动规律

地壳运动规律 一、地壳物质循环 1.地壳物质循环图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1)地壳物质循环是从岩浆到各种岩石的形成,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期间经过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等。 (2)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3)主要岩石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及其相互转化。 2.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判读技巧 (1)突破识图关键。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岩浆,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岩浆岩。(2)尝试代入验证。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3)避开重置陷阱。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同学们注意:①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②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③有的示意图中只有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而有的示意图认为各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成岩浆。二、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应结合图示从以下几点进行复习: (1)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岩石圈与板块、板块内部与边缘。

(2)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与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3)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界。 ④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4)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裂谷、海洋、岛屿等地形的形成与分布,地震、火山、地热资源、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 三、常见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技巧 1.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仔细观察图例很重要) (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2.分析地质构造和地质过程 (1)判断地质构造 ①从岩层形态上看,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 ②水平方向上不同岩层的新老关系变化如果表现出中间老、两侧新,则为背斜构造,反之则为向斜构造。 ③不同岩层的位置出现错动则为断层,或者直接由断层图例判断。 (2)分析地质过程 ①如果上覆岩层遭到了侵蚀,说明地壳运动以上升为主。 ②如果断层部位的岩块下沉,说明地壳运动以下沉为主。 ③如果水平分布的几个岩层中出现侵入型的岩浆岩层,说明发生了岩浆活动。 ④如果某个岩层在某位置出现缺失现象,一般考虑外力的侵蚀作用。 3.判断岩层的特定情况 (1)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侵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2)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 (3)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原有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原有岩层形成时代。 四、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 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西北地区雅丹地貌) 流水 侵蚀 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 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 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 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 路南石林) 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 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例:挪威峡湾) 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颗粒大、比重大的先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

高三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三年级考试 地理试题 2016.11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完成1~2题。 1.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A.少儿人口数量减少 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 2.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 国 A.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 3.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 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 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 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读我国华北某市中心城区地 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4.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5.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右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 6~7题。 6.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站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光采摘。据此完成8~9题。 8.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A.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C.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9.“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A.自然因素B.劳动力C.地租D.科技

第4讲地壳运动规律讲义

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 核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主干精讲 1.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只有岩浆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2.地质构造的种类及判断 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 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煤、铁

预测演练 命题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预测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在页岩层的顶部高程。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向斜谷 2.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 A.270米 B.285米 C.300米 D.325米 命题点二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预测题型:选择题] 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取得一定数量的岩芯从而分析地质构造,是进行石油勘探的基本方法。图1是“某褶皱地区地形剖面图”,图2是“该地区不同地点取得的岩芯”。读图回答3~4题。 3.图1中四地区最适宜开采石油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形成储存石油的该地质构造的是()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重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 读图技巧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地质构造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先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断

第4讲地壳运动规律讲义全

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 核心点一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主干精讲 1.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只有岩浆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2.地质构造的种类及判断 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 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煤、铁

预测演练 命题点一力作用与地质构造[预测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在页岩层的顶部高程。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 )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向斜谷 2.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 ) A.270米 B.285米 C.300米 D.325米 命题点二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预测题型:选择题] 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取得一定数量的岩芯从而分析地质构造,是进行石油勘探的基本方法。图1是“某褶皱地区地形剖面图”,图2是“该地区不同地点取得的岩芯”。读图回答3~4题。 3.图1中四地区最适宜开采石油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形成储存石油的该地质构造的是( ) A.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重力作用 D.、外力共同作用 读图技巧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地质构造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先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断分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作业【专题3】大气运动规律(含答案解析)

地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浓雾天气能见度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下图为广州市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右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完成2~3题。 解析: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进而削弱了太阳辐射,使能见度降低;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对能见度没有影响;太阳辐射的波长不会改变。故选C。 答案:C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b<c B.d>e C.若e为0 ℃,则河流出现凌汛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3.若天气系统向东南移动,A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晴朗、气温高、气压低 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风的形成原理,从高压吹向低压区,可以推断a线气压值高于c 线,A项错误;从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偏向判断此区域是北半球,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即纬线方向延伸)的主导因素是纬度,越向北气温越低,d线气温低于e线,故B错;若e为0 ℃,则该河流有结冰期,但该河由高纬流向低纬(注入湖泊),河流没有凌汛现象,C错;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则图中河流注入湖泊,湖水只进不向外排出,因而盐分长期汇集,形成咸水湖,故D项正确。第3题,该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据其向东南移动可推断冷气团势力强大故为冷锋,且A地即将被该天气系统控制,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故C项正确。 答案:2.D 3.C 4.下图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A.甲地晴朗,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课时作业[含答案]

专题练(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河北衡水中学五调)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图a示意某地地形剖面,图b示意该地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据此完成1~3题。 1.若仅考虑太阳辐射影响,图示甲处地貌未来最先可能演变成 ( ) A.背斜山B.背斜谷 C.向斜山D.向斜谷 2.该岩层在乙处出现缺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受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 B.受挤压岩层破碎被侵蚀 C.因流水堆积岩层被覆盖 D.因断裂陷落岩层被覆盖 3.丙处岩层与周围明显不同,其最可能是 ( ) A.花岗岩B.石灰岩 C.砂岩D.黏土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从图b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可知,甲处中部岩层埋藏较深,两侧埋藏浅,说明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A、B错误;若仅考虑太阳辐射的影响,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第2题,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对地层的影响。从图b可以看出,乙处同一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为0,说明乙处岩层出露地表,最可能的原因是乙处为背斜构造(从岩层埋藏深度中可判断出来),顶部岩层受到张力,被侵蚀,A正确;岩层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则乙处不会缺失岩层,与题意不符,B错;图中无断层相关信息,D错;从图a来看,乙处海拔较高,流水沉积作用较小,C错误。第3题,本题考查岩石类型的判读。石灰岩、砂岩、黏土都是沉积作用形成的,花岗岩是岩浆作用形成的。丙处地势相对较高,且与周围岩层明显不同,说明丙处岩石抗侵蚀能力较强,而花岗岩是岩浆在地下凝结形成的,硬度高,抗侵蚀能力强。

答案:1.C 2.A 3.A (2019·山东青岛一模)天坑是四周岩壁陡直、平均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 m的大型塌陷漏斗,其发育在特定的岩溶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环境下,是一种独特的喀斯特景观。下图示意天坑形成与演化过程。据此完成4~6题。 4.关于天坑发育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岩层断裂发育②石灰岩层厚度小 ③岩层走向平缓④地下河水位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巨量崩塌物造成地下河通道的阻塞和改道,会促使流水对岩石( ) A.溶蚀、冲蚀增强B.溶蚀减弱、冲蚀增强 C.溶蚀、冲蚀减弱D.溶蚀增强、冲蚀减弱 6.天坑的形成归结为流水对崩塌沉积物的( ) A.冲蚀作用B.溶蚀作用 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天坑发育的基础为裂隙发育,然后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发生侵蚀作用,而天坑的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米,说明当地石灰岩层厚度大,①正确,②错误;从图中岩层层序界面看,该地比较平缓,容易被侵蚀,地下河水的深浅与天坑发育无关,③正确,④错误。第5题,巨量崩塌物的堵塞,造成地下河河道相对变窄,故流水流速相对增大,溶蚀和冲蚀作用增强。第6题,从天坑的形成过程看,在断裂的岩层中,受流水溶蚀作用,大量崩塌物沉积在地下河内,最终由流水将崩塌物搬运到其他地区,使得该地形成天坑,

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附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

C.粤剧 D.越剧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 中心商务区 B. 森林公园 C. 大型住宅区 D. 产业园区 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3示意长江口学#科网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

考点一从“人地协调观”角度分析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考情报告]高考对大气受热过程的考查,一是利用具体生产生活现象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及原理应用,二是利用相关等温线图考查气温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高考对热力环流的考查,常结合自然或社会环境变化,以示意图为载体,综合考查大气环流及其影响,侧重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2020·全国卷Ⅱ)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间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①白天温度低②蒸发(腾)多③空气湿度大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3)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1~2月B.4~5月 C.7~8月D.10~11月 思维流程 尝试作答(1)C(2)A(3)C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个环节,如图所示: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影响气温及气温日变化的因素 (1)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 ② ③ ④洋流→同纬度,暖流流经地区的气温高于寒流流经地区 (2)影响气温变化(日变化、年变化)的因素

2021届高三新高考地理第一次联考试题含答案

2021届第一次联考 地理试题卷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6月23日,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四川西昌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完成第1题。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应用于 ①车辆调度与监控 ②大气污染物监测 ③台风登陆地预判 ④精确化农田管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全球销售的吉他中,近一半产自贵州遵义市正安县,带动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该县被誉为吉他界的“富士康”。完成第2、3题。 2.正安县被誉为吉他界的“富士康”,得益于当地 A .充足的原材料 B .廉价的劳动力 C .先进的生产工艺 D .广阔的市场需求 3.影响正安县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的主导因素是 A .政策 B .经济 C .家庭婚姻 D .社会文化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4、5题。 4.对流层大气热量直接来源于 A .① B .③ C .⑤ D .⑥ 5.图中辐射波长类似的组合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2020年5月下旬以来,我国由南向北梯次进入冬小麦集中收获期。截至6月20日,大规模冬小麦机收已基本结束。完成6、7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第4、5题图

(课标版)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练习

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Ⅰ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Ⅱ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Ⅰ图Ⅱ 1.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Ⅱ中( ) A.a增大 B.b增大 C.c增大 D.d减小 答案 A B 本题组以三峡库区云海日出为情境,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知识;题组呈现了一幅景观图五幅示意图,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云海日出的情境和热力环流的模式,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地理观。第1题,夜晚因无太阳辐射收入,地面温度和近地面大气温度均不断下降,在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为一天中的最低值;库区水域热容量较大,降温慢,相对于库区周围地区温度高,空气上升,水汽 凝结而形成云海;选项中,①③表示的是山谷风,白天山坡增温快,山坡温度较山谷温度高,表 现为谷风,而夜晚相反,表现为山风,①表示山风,与库区云海日出形成原理相符,①正确、③错误;②④表示的是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快,陆地温度较海洋温度高,形成海风,夜晚相反,形成陆风,②表示白天的海风,④表示夜晚的陆风,故②错误、④正确。第2题,大气受热过程图中,a 表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d表示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c表示地面辐射,b表示大气逆辐射。云海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即d增大,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即a减

少,A、D项错误;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地表温度较晴天低,地面辐射减弱,即c减弱,C 项错误;云层中的水汽会加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即b增大,B项正确。 读我国三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9山东枣庄阶段考试)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夏季降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夏季( ) A.西风带北移的影响 B.东南信风从海上吹来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暖流带来丰沛的水汽 答案 C 根据图中三地的经纬度可知,三地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或者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4.(2019山东枣庄阶段考试)海螺沟夏季气温比上海和武汉低很多,影响海螺沟夏季气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势高低 答案 D 根据经纬度可知,海螺沟位于亚热带地区,夏季应该高温;结合图中该地夏季气温较低,只有13℃左右,可以推断该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势高低。 读图Ⅰ和图Ⅱ,回答下面两题。

-地壳运动规律

地壳运动规律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三、地壳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地质构造 1 侵蚀后,背斜成____ 向斜成____ 背斜顶部受 ,常被侵蚀成 向斜槽部受 ,不易被侵蚀,反而形 2.断层 (1)断层: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的 。 (2)断层的地表形态: 1.主要观点: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的内部地壳活动相对稳定; 板块的边界地壳活动相对活跃。

2.两类边界: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河流地貌的发育 相关习题 1、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2、读下图,回答: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 (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处,找地下水应在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处,原因是。 下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与其3个链状火山岛屿的分布示意图”。许多科学家相信,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应该是因为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方向)造成的。读图完成3~4题。 3.此处应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B.位于板块消亡交界 C.位于美洲板块D.不位于板块交界处 4.下列最能代表从夏威夷群岛主岛(1)到链状火山岛屿(2、3、4) 的年龄分布情形的图是

左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的标志性景观,海拔1 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5~6题。 5.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6.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侵入④火山喷发 ②地壳运动③外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 7.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8.从受力情况看,图中板块边界属于 A.生长边界 B.陆地边界 C.消亡边界 D.海洋边界 读“某地质剖面图”,回答9~11题。 9.图中①处的岩浆侵入活动发生 A.在褶皱运动之前 B.在断层运动之后 C.在断层运动之前 D.在图中④处岩层形成之前 10.图中②处的山地成因是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褶皱隆起 成山 D.断层上升成山 11.造成③处易成谷地的内因是 A.岩石破碎 B.挤压力大 C.张力影响 D.侵蚀作用 (2013高考题海南卷)图1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1,完成1~3题。 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 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D.太平洋板块挤压 的影响 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B.风能 C.水能D.太阳能 3.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