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指南6.6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指南6.6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指南6.6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指南6.6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V2.0

用户手册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设计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2013年6月

目录

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 (3)

1.1运行环境 (3)

1.2安装说明 (3)

第二章软件使用 (6)

2.1用户注册 (6)

2.2用户登录 (6)

2.3首页简介 (6)

第三章详细功能介绍 (7)

3.1信息采集系统 (7)

3.2平台管理系统 (14)

3.3资料管理系统 (17)

3.4知识检索系统 (18)

3.4.1中药查询 (18)

3.4.2方剂查询 (19)

3.4.3医案查询 (20)

3.5统计报表系统 (20)

3.5.1方剂统计 (20)

3.5.2医案统计 (21)

3.6数据分析系统 (21)

3.6.1方剂统计 (22)

3.6.2医案统计 (25)

第四章案例举隅 (31)

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

1.1运行环境

1.硬件环境要求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最低软硬件配置如下:

●最低配置:

P4 2.4GHz;1G RAM内存;80G硬盘;

●推荐配置:

P4 3.0GHz;2G RAM内存;320G硬盘;

●最低分辨率:

1024×768

●推荐分辨率:

1920×1080

推荐用宽屏显示器

2.软件环境要求

●操作系统:支持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或Windows 7。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0框架:平台环境运行基础组件,安装

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Access Database Engine 2010:平台数据库组件,安装时

自动安装。

●Microsoft Saveaspdfandxps 2007:平台资料文件浏览组件,安装时

自动安装。

1.2安装说明

双击图标,开始安装。

点击“下一步”。

选择安装位置。点击“下一步”。

安装完成。

第二章软件使用

2.1用户注册

点击首页面“注册”,进入如下界面。

安装完成后,系统默认有10次试用机会。请在免费试用期内,向指定邮箱发送“机器签名”,以获得“软件注册码”,永久使用。

2.2用户登录

双击“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图标,进入该页面,输入注册过的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录”即可。

2.3首页功能

登录后,进入软件首页。系统分为6大子平台,“临床采集系统”“平台管理系统”

“据分析系统”等如下图所示。各平台具体功能详见第三章。

第三章详细功能介绍

3.1信息采集系统

主要进行临床资料的采集,如四诊信息,理化检查,中医诊断,西医诊断,中医证候,处方,疗效分级等。为数据分析构建本底数据库,是“医案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

首先,点击“添加病人”,添加患者基本信息,方可进入四诊信息采集。其中加*的为必填项,如“姓名”“就诊次数”等。

点击“确认”,即可进入病人“四诊信息”采集。

如是复诊患者,可直接导入患者信息。点击,按“姓名”或“就诊日期”查询,将其选中(呈现红色字体),并“导入病人”即可。

如下所示:

1.四诊信息

“现病史”采集完成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四诊摘要”。若未自动生成,请点击“查询”“编辑”“添加”,自行添加。

2.西医检查

本处为文本型数据,仅作存档。

3.诊断治疗

(1)中医疾病

点击“查询”,进行选择。

如不全,点击“编辑”“添加”可自行添加。添加疾病时,必须先选择相应的疾病类别。疾病类别亦可添加。

(2)西医疾病

点击“查询”,进行选择。如不全,可自行添加。

(3)中医证候操作方法同上。

(4)治则治法操作方法同上。

录入后的界面:

处方录入:

按界面中提示逐项录入即可。数据库中没有的药物可添加。

针灸处方,请点击“穴位处方”。

中、西成药请点击“其他治疗”。

此外,如需借用既往医案中的处方,点击上图中,弹出如下界面:

按“处方名称”,“处方人”等选项进行查询后,点击“导入处方”,即成功导入

已有的处方。

4.其他信息:可对中西医进行疗效评价,可记录回访内容,老师答疑等。方便疗

效分析和老师经验总结。(注:“疗效评价”仅对“就诊次数”≥2的患者有效。)

综上信息录入完毕后,点击,即完成医案录入。若医案较为典型,可

以点击.

3.2平台管理系统:

本平台主要是负责信息的管理,包括软件使用权限管理,科室管理,数据管理等。

单机版系统仅涉及“数据管理”模块。

数据管理

主要用于中医疾病、西医疾病、医案、方剂、中药、症状、证候等各个数据的管理,可查询、修改,亦可以作为“方剂数据库”的录入平台。

示例:进入“中医疾病管理系统”“中医疾病管理”

查询:输入要查询的病名,如“感冒”,点击“查询”,结果显示在下列的文本框中。

添加:如本底数据库不够完善,可自行添加。

点击页面左上角“编辑”,选择“添加疾病”,按照要求填写,保存即可。如所添加的疾病不属于现有疾病类型,请先“添加疾病类型”,再“添加疾病”。录入界

面如下。

修改、删除:单击“编辑”均可实现。

医案管理:

查询:

修改:

除“就诊时间”不可改动外,其他各处数据均可改动。

数据导出:

首先检索出所需导出的医案,接着将其选中(字体变红),点击“文件”-“导出”即可。

其他各数据库如“方剂管理”、“中药管理”“穴位管理”等操作均同上。

3.3资料管理系统

可进行文档、音频、视频等资料的保存、检索等管理功能。

首先填写文档、音频、视频等的“基本信息”,接着点击“附件”,右键选择“添加附件”,添加即可。

3.4知识检索系统

可进行中药、方剂、医案3大数据库资料的快速检索。

3.4.1中药查询

可以以药材名称、功能作用、药理作用等为条件进行药物查询。如需多次复合检

索(检索条件≥2),请点击。

示例:以名称进行查询,在“药材名称”一栏输入“金银花”,点击“开始查询”,结果显示如下。

再双击显示栏“金银花”,弹出如下窗口,显示该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等。

3.4.2方剂查询具体操作同上。

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数据“是/否”来源于医案。

复合检索(检索条件≥2),请点击。

3.4.3医案查询具体操作同上。

3.5 统计报表系统

数据分析结果以图形等方式展示,可迅速、直观地获取信息。

3.5.1方剂统计

首先,需要需检索出所需统计的数据。

示例:查询含有“麻黄”的方剂,显示如下。

2012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开发任务及计划

2012年度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开发任务及计划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开发任务 一、软件界面美观设计及完善 1.医案界面(温少欣) (1).用户界面 (2).四诊界面 (3).诊断界面 2.各类数据管理界面(罗锦) (4).中药管理界面 (5).化学成分管理界面 (6).其他数据管理界面 (7).…… 3.信息检索(刘翀) (8).中药 (9).医案 (10).…… 4.数据分析界面(刘东昌) (11).证候分析界面(证候要素提取?) (12).方剂分析界面 (13).类方分析界面 (14).方证分析界面(与证候分析的区别???) (15).用量分析 二、添加功能 5.模块化软件(功能分割,成为单个的子系统)(罗锦) (16).中医采集、方剂分析等各个子系统能够单独运行

6.所有可选内容都可以在数据管理中进行编辑(温少欣) (17).具有下拉框的都是可以在数据管理中可以进行管理的 7.医案(温少欣) (18).医案导出:可选择 (19).病案添加“回访记录”tab:时间、回访内容、回访人、其他。(多次) (20).病案添加“按语”tab:老师答疑、个人心得、专家点评、其他内容 (21).病案导出“回访记录”和“按语” (22).新版本医案进行导入功能 (23).现病史中症状的自动提取,根据前面的功能进行处理 (24).症状分级处理(粗糙集)(1—10个数) (25).二诊时候把初诊信息带入到医案里面(上一诊断带入下一诊断)(不带检查) (26).二诊及其以后治疗效果,tab: 西医疾病疗效:恶化、无效、有效、显效、痊愈 中医症状疗效:恶化、无效、有效、显效、痊愈 (27).医案中加一个“中医治法”tab (28).医案“其他治法”加“其他” (29).病人信息默认“汉族” (30).病人体重、联系电话 (31).病人的“病人编号” (32).医案——》去掉“舌诊”、“脉诊”。把症状改为“四诊摘要”。(大框) (33).医案导出参照那个word; (34).提示是否保存 (35).病案添加是否是普通病案和经典病案标记医案标签,如何进行提取。医案具有 “普通医案”和“经典医案”,默认为“普通医案” (36).各类模版(骨科、内科等)和自定义模版(证候、症状) (37).医案的打印预览 (38).医案的打印功能 门诊病历: 主诉 8.数据管理(温少欣)

2020年公需科目答案:中医辅助诊疗

发展中医辅助诊疗的必要性不包括() A、中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与新技术的交叉融合 B、诊疗的标准化和客观化是中医生存的前提条件 C、辅助诊疗是中医与人工智能结合最重要的应用 D、发展中医辅助诊疗尽快取代临床中医 答案:D 目前中医辅助诊疗技术的应用领域不包括(D) A、A临床辅助诊疗 B、B中医健康体检 C、C健康评估管理 D、D中药质量管理 答案:D 以下有关脉诊仪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目前的脉诊仪采集的数据都是在时域内处理 B、目前的各种脉诊仪都可对中医的传统脉象进行建模 C、三维脉诊仪采集的信息比一维脉诊仪采集的信息丰富 D、目前的脉诊仪都是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数据 答案:C 以下有关望诊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面诊仪舌诊仪都属于望诊范畴 B、目前的舌诊仪都需要标准光源 C、目前的舌诊仪可以直接对多种疾病进行诊断给出治疗方案 D、基于图像的机器学习技术将对望诊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 答案:C 以下有关问诊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证素理论是由朱文锋教授提出的 B、基于证素理论的问诊系统可以单独在临床上使用而无需与脉诊望诊联合使用

C、目前中医九种体质理论采集信息主要通过问卷的方式 D、中医九种体质理论可以精确地对所有人进行体质分类 答案:D 目前的四诊仪可以() A、采集所有望闻问切数据 B、综合面诊、舌诊、脉诊、问诊数据进行辅助诊疗 C、采集气味数据 D、采集心肺音数据 答案:B 有关中医信息采集设备错误的是() A、目前已超越传统四诊信息采集的内容 B、主要目标是实现传统中医相关信息采集的客观化标准化 C、未来可以用来沟通过传统中医和西医 D、是中医采集信息的发展趋势 E、答A 答案:A 有关中医辅助诊疗错误的是() A、目标是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疗 B、早期多是基于单个专家的经验知识的诊断 C、目标是完全替代医生进行临床诊疗 D、未来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答案:C 目前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信息采集都实现了客观化和标准化并实现大规模实际应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现代各个学科的技术进步都可能会促进中医辅助诊疗的发展

谈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经验传承方法

谈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经验传承方法 刘轲徐江雁李振华 【摘要】根据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成才之路的启示,结合古今诸多名老中医的成才经历,阐述了熟谙经典,随名医临证随诊、整理名医医案文献等是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经验传承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整体观辨证观 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生于1924年,出身中医世家,河南洛宁人,著名中医脾胃学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全国首批名老中医。李老行医六十多年,执教五十余载,长于内科杂病,晚年潜心于脾胃学说研究,主持研究的河南省重点科研项目“脾胃气虚本质研究”及“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主编《中国传统脾胃病学》《中医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常见病辨证治疗》等著作8部。李老被确认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研究对象之一,本人有幸参加此课题的研究,现就其经验传承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1 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成才之路的启示 李老出身于中医世家,其启蒙老师为其父李景唐。其父善长内科杂病、伤寒病的治疗,为当时豫西的中医大家。李老17岁时,遂辍学于济汴高中,跟父认药习医,可谓世家传承。李老自幼熟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经典,谓其启蒙教材,也谓其中医理论奠基之渊薮。李老一生主宗医家张仲景,善以经方治病,以杂病著长,晚年更以脾胃学说立论,成为一代宗师名医。李老一生主研医籍主要为陆渊雷著《金匮要略今释》,林亿校本《伤寒论》,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叶天士著《温热论》。先生知识涉猎广泛,注重人文修养,喜爱文学、哲学、音乐,书法等。其中,尤以书法隽秀洒脱,许多名人墨客争相收藏,此可谓之家。李老一生,心系民众,具仁德之心。李老关心政治,心系祖国医学发展,即便晚年,仍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奔走呐喊。李老时常告诫自己的学生,要成一代旷世名医,务必做到以下几点:熟读经典、勤奋好学、理论结合实践、勤于临证、不断总结、名师指点、虚心求教、潜心专研、勇于创新。从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的成才之路,我们不难对其经验的传承方法产生较多感悟,从中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发。

2020年公需课程-智慧医疗(练习三:中医辅助诊疗)题目及答案

智慧医疗(练习三:中医辅助诊疗)1、(单选,10分) 发展中医辅助诊疗的必要性不包括() A、中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与新技术的交叉融合 B、诊疗的标准化和客观化是中医生存的前提条件 C、辅助诊疗是中医与人工智能结合最重要的应用 D、发展中医辅助诊疗尽快取代临床中医 答案:D 2、(单选,10分) 目前中医辅助诊疗技术的应用领域不包括(D) A、A临床辅助诊疗 B、B中医健康体检 C、C健康评估管理 D、D中药质量管理 答案:D 3、(单选,10分) 以下有关脉诊仪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目前的脉诊仪采集的数据都是在时域内处理 B、目前的各种脉诊仪都可对中医的传统脉象进行建模 C、三维脉诊仪采集的信息比一维脉诊仪采集的信息丰富 D、目前的脉诊仪都是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数据 答案:C 4、(单选,10分)

以下有关望诊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面诊仪舌诊仪都属于望诊范畴 B、目前的舌诊仪都需要标准光源 C、目前的舌诊仪可以直接对多种疾病进行诊断给出治疗方案 D、基于图像的机器学习技术将对望诊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 答案:C 5、(单选,10分) 以下有关问诊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证素理论是由朱文锋教授提出的 B、基于证素理论的问诊系统可以单独在临床上使用而无需与脉诊望诊联合使用 C、目前中医九种体质理论采集信息主要通过问卷的方式 D、中医九种体质理论可以精确地对所有人进行体质分类 答案:D 6、(单选,10分) 目前的四诊仪可以() A、采集所有望闻问切数据 B、综合面诊、舌诊、脉诊、问诊数据进行辅助诊疗 C、采集气味数据 D、采集心肺音数据 答案:B 7、(单选,10分) 有关中医信息采集设备错误的是() A、目前已超越传统四诊信息采集的内容

“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自查报告

中医院 2015年中医药项目 “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资金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为传承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探索基层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和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2015年我院开展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现将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工作室基本情况 名老中医111简介,副主任医师,从医38年。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医治疗中医杂症、疑难病,对脾胃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妇科杂症方面主张以肾为本,肝肾同治佐以祛痰化瘀通络之法。治疗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工作室负责人222简介,主治医师,从医25年。擅长治疗:内科系统疾病,中医治疗中医杂病、疑难病。 工作室继承人基本信息 333(中医师) (一)自查工作开展情况。医院成立自查领导小组,组长:赵孟记(副院长),副组长:555(院长助理);666(财务科长),成员:777(财务科副科长);77;77。在自查小组组长牵头下对医院“111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业务开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自查。累

计检查项目支出?项,合计金额?元。 (二)项目基本情况。 1.经费总体情况,包括中央财政拨款、省级财政拨款及其他资金的落实情况。 2.截止到2016年8月“111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示诊室及示教室按文件要求基本达标,巡诊活动按要求逐步开展,跟师笔记大部分已经按进度完成但部分人员笔记内容空泛有待进一步改进。名医医案以总结详实实用性强,但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院内制剂正在研究中,须进一步提高进度。 二、项目执行情况 (一)项目进展及执行过程中工作内容、计划调整情况。 1、名老中医工作室功能区域建设和条件改善 (1)在门诊楼二楼设立111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在病房楼一层小会议室改建111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示教室。(已完成) (2)名老中医示教观察室由信息科配备同步传送接收系统,能容纳25-30人进行实时观摩病历(已完成)。 (3)名老中医资料室由工作室负责人及信息科组织实施完成。用于老中医专著、学术、论文等资料的收藏、整理和临床研究原始资料,档案的保存。资料室初步建成,但111的建室前论文资料由于本人退休十余年已全部丢失,故能搜集到。 2、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信息科要将名老中医药专家有关研究资料实现信息化管理建立工作室网站,实现名老中医典型医案、影像资料,

医药卫生:中医管理系统整合文档

1.1.1.1中医管理系统 通过实施中医数字化诊疗项目,开展中医临床应用信息化建设,实现医院内部和区域之间信息资源的高效统一、信息共享,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中医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科研教育中的应用,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的目的,满足患者服务和医院管理的多种需求,逐步建立起高效便捷,服务于政府、社会和群众的中医药信息系统。 1、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以下简称《两个规范》)要求进行建设,完成《两个规范》中明确的医院信息系统基础功能的建设,完成医院管理系统和临床服务系统中基本分系统基本功能内容的建设,完成主要中医临床科室的诊疗业务系统建设。 2、中医数字化诊疗平台建成后能全面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交换各类数据信息,实现医院信息手工处理的传统模式转变为计算机自动化处理为主的新型管理模式,实现单位行政管理、医疗业务、后勤保障等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实现对医院的人流、物流和财流进行综合管理,为各级提供高效的信息支持和服务,预防和减少医疗差错,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并为实现中医数字化辅助诊疗奠定基础。 1.1.1.1.1患者基本信息管理 ?通过唯一标识号码自动获取患者基本信息; ?按照患者诊疗卡号、挂号序号、姓名等不同类型标识查询患者基本信 息; ?支持患者基本信息修改及补充完善; ?通过患者唯一标识、不同类型标识号获取患者诊疗信息; ?通过文字录入后系统自动提取关键字或者鼠标点选方式录入病人主述;

?实现“望闻问切”四诊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功能,四诊信息等关键字进入后 台进行分析; ?根据输入的病人主述、四诊信息能够生成的病位归经图 ?自动生成的病人信息可存档、可查询、可调用。 1.1.1.1.2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 ?系统按照辨证论治原理,通过对病人病位归经的分析,自动生成推荐处 方,实现“辨证论治”过程记录,提供辩证依据和中医诊断结果的数字化 记录,提供推荐处方模板的医生维护功能。 ?提供电子病历规范书写功能。 ?医生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配伍用法用量 ?系统自动实时显示推荐处方、医生实际处方药物的性味归经与病人病情 病位归经的对比示意图提供合理用药监控功能。 1.1.1.1.3中医处方系统 ?支持医院建立常用处方,提供特色病种的推荐成方与常用主述的模板创 建 ?后台自动生成标准化的中医电子病历 ?具有医生自定义常用主述、处方模板的功能支持随访管理 ?实现医生开方时,剂量、药物、先煎后下、服用禁忌等自由修改功能。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黄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国学, 2015, 3, 19-22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5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7129784.html,/journal/cnc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7129784.html,/10.12677/cnc.2015.32005 The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Experience Inheritance of Famous Old Docto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 Huang1, Lu Xu2* 1Science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Chongqing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ongqing 2The Key Lab of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Pharmacology in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1154289840@https://www.wendangku.net/doc/c7129784.html, Received: Jun. 4th, 2015; accepted: Jun. 21st, 2015; published: Jun. 24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7129784.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main problem in docto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single inheritance model, the lack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the lack of outstanding inheritors, and so on.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we need to build a famous doctor evaluation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 out academic thought and literature basis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cavate and protect the folk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y the role of modern medicine in succession, actively explore and solve the problems, ideas and methods of project design and system planning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zed personnel, the inheritance of academic thought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special treatment technology. Keywords Famous Old Docto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erience Inheritance,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黄彦1,徐露2* 1重庆市中医院科教处,重庆 *通讯作者。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手册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 用户手册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设计课题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综合信息中心 2012年7月

目录 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 (3) 1.1 运行环境 (3) 1.2 安装说明 (3) 第二章软件使用 (6) 2.1 用户注册 (6) 2.2 用户登录 (6) 2.3 首页功能 (7) 第三章详细功能介绍 (8) 3.1 信息采集系统 (8) 3.2 平台管理系统 (13) 3.3 资料管理系统 (16) 3.4 知识检索系统 (17) 3.5 统计报表系统 (19) 3.6 数据分析系统 (20) 第四章应用案例 (27) 4.1应用范围 (27) 4.2具体案例 (27) 第五章联系方式 (28)

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 1.1 运行环境 1.1.1硬件环境要求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最低软硬件配置如下: ●最低配置: P4 2.4GHz;1G RAM内存;80G硬盘; ●推荐配置: P4 3.0GHz;2G RAM内存;320G硬盘; ●最低分辨率: 1024×768 ●推荐分辨率: 1920×1080 推荐用宽屏显示器 1.1.2软件环境要求 ●操作系统:支持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或Windows 7。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0框架:平台环境运行基础组件,安装 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Access Database Engine 2010:平台数据库组件,安装时 自动安装。 ●Microsoft Saveaspdfandxps 2007:平台资料文件浏览组件,安装时 自动安装。 1.2 安装说明 双击图标,开始安装。

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 功能规范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一一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基础功能 (2) 第三章医院信息集成平台 (6) 第四章中医电子病历分系统 (14) 第五章门(急)诊医生工作站分系统 (26) 第六章住院医生工作站分系统 (33) 第七章门(急)诊护士工作站分系统 (40) 第八章住院护士工作站分系统 (42) 第九章手术、麻醉管理分系统 (46) 第十章医学影像分系统 (50) 第十一章临床实验室分系统 (55) 第十二章医技科室管理与诊断报告分系统 (59) 第十三章输血管理分系统 (61) 第十四章心电管理分系统 (64) 第十五章重症监护管理分系统 (66) 第十六章合理用药监测分系统 (68) 第十七章健康体检管理分系统 (70)

第十八章静脉药物配置管理分系统 (73) 第十九章医院感染管理分系统 (76) 第二十章病人查询服务分系统 (80) 第二十一章药库管理分系统 (81) 第二十二章门(急)诊药房管理分系统 (84) 第二十三章住院药房管理分系统 (88) 第二十四章制剂管理分系统 (90) 第二十五章中医临床研究分析分系统 (93) 第二十六章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分系统 (95) 第二十七章新药临床试验分系统 (96) 第二十八章中医辅助诊疗分系统 (98) 第二十九章中医特色治疗管理分系统 (100) 第三十章门(急)诊挂号分系统 (101) 第三十一章预约挂号分系统 (103) 第三十二章门(急)诊分诊叫号分系统 (105) 第三十三章门(急)诊划价收费分系统 (106) 第三十四章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分系统 (108) 第三十五章住院收费分系统 (110) 第三十六章医院成本核算与绩效管理分系统 (112) 第三十七章医疗统计分系统 (116) 第三十八章综合查询与分析分系统 (117) 第三十九章设备管理分系统 (119)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研究

名老中医经验挖掘与传承新方法探讨 1孙燕2臧传新1任廷革1李宇航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2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聊城,252059) 摘要: 关键词: 1.背景 名老中医经验是名老中医在长期的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名老中医经验的总结挖掘可以丰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同时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能够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流派特色和技术专长的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使之更广泛地应用和传播而不至失传。名老中医及其宝贵的临床经验是国粹中之粹,因此中医界的仁人志士和政府决策部门都十分重视名老中医经验的挖掘与传承工作。 传统的名老中医经验的总结与传承方式主要包括师带徒、文献整理、专家系统的研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是又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师带徒”的模式,无论是教育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传统的文献整理挖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可重复性和推广性不强。中医专家系统是一种理想的学术思想传承模式,但是它当前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符合中医特点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问题。因此,如何高效、完整、全面、系统的挖掘名老中医经验,便捷的推广名老中医经验,让更多的人方便的学习和继承,仍将是中医传承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启动仪式也指出:“运用现代科学特别是信息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一方面继续加强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的抢救、保留和整理研究,另一方面则是要研究如何传承他们的宝贵经验,使他们的经验能被更多的后学者所学所用,使后学者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迅速提高诊疗能力和水平,更快地成为名医”。 笔者认为:名老中医经验的挖掘与传承应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利用信息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寻找新的突破点,探索名老中医经验的挖掘与传承方法,实现名老中医经验的全面、有效、科学的挖掘和传承。 2.名老中医经验挖掘与传承新方法 中医学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师带徒”方式对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智能分析技术与SVM的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实现 中医临证经验的实践性很强,是从诸多的临证诊疗中总结出来的,这些经验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介绍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介绍 1、开发背景 中医药的传承经过了口传心授、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的过程,但是,尚不能有效满足传承的需要。中医传承包括丰富的内容,有多重传承模式,无论何种模式,收集整理临床医案是必不可缺的,因此,基于临床数据的循证传承是核心模式。我们不仅关注当今名中医的医案,还要关注中年骨干医师的医案,通过长期医案的收集,待他们成为名中医后,才能清晰勾勒出他们的学术脉络及成才之路。 因此,首要问题是解决医生个体医案的信息化管理问题,其次对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发现规律。为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新药设计课题组开发了中医传承辅助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软件,该软件(V1.1)采用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可实现“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输出→网络可视化展示”等功能。 2、软件功能 (1)信息管理 医案、方剂、中药等信息录入、查询等。 图1 医案信息录入界面

图2 方剂信息录入界面 图3 医案信息查询界面 (2)数据分析 针对方剂的用药规律分析(组方规律与新方发现)、针对四诊信息的症状组合规律分析等

图4 方剂分析界面—分析数据源查询 图5 方剂分析界面—用药频次分析

图6 方剂分析界面—以频次为核心的显性规律分析 图7 方剂分析界面—以关联为核心的隐形规律分析(1)

图8 方剂分析界面—以关联为核心的隐形规律分析(2) (3)网络化展示 通过复杂网络的形式将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并进一步分析关联。 图9 方剂分析界面—以频次为核心的显性规律网络展示图

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自评报告

2014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全国名老中医赵化南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于2014年09月在连云港市中医院正式启动,由市中医院肾病科承建,该项目由国家中医药局审批,是连云港市首家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一、传承工作室建设成果 赵化南工作室负责人陈波主任中医师,为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江苏省高层次卫生人才“六个一工程”拔尖人才,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高层人才培养对象,连云港市名中医,连云港市临床医学重点人才,连云港市“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中医学会肾病学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连云港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学会主任委员、连云港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赵化南学术经验继承人。继承人包括陈波主任中医师和齐洪朝副主任中医师,其工作室传承团队成员数为11人,重点培养副高及以上中医药人员4人,重点培养中级职称中医药人员5人。 (一)工作室条件建设成果 目前已经建设完成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示教诊室30 m2,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示教观摩室面积40m2,名老中医药专家资料室面积40m2。工作室收集书籍、杂志、报刊、各种资料共计一千余份。 (二)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成果 通过跟师查房、跟师出诊、集中授课等方式,采用笔录及现代化声像采集系统对赵化南名老中医的医案、查房、会诊记录进行系统学习整理,深入发掘总结赵化南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将其

整理成论文、论着及宝贵的声像资料,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共享,将其学术思想系统继承、光大发扬。 名老中医学术具体传承方法 1、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主要成员轮流按计划每周跟随名老中医门诊,采集临床第一手资料,学习并分析名老中医的理法方药、四诊心得,加以整理,发表论文、研究报告等。 2、每周统一跟随名老中医病房查房,尤其是内科疑难杂症,系统学习记录名老中医对疑难杂症的望闻问切、理法方药,将典型病例资料整理收集,加以研究分析,争取申报科研或知识产权。 3、建立名老中医典型医案、影像资料、名老中医继承工作成果及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数据库为载体,网络为传播途径,实现学术经验的数字化和系统化,形成推广应用平台,实现快捷、广泛、有效的传播。 4、传承工作室成员在名老中医的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精读中医经典,以《内经》、《温病》、《伤寒》、《金匮》为主,深入学习钻研、领悟和发掘古典医籍的精华,做好读书笔记,写出学习体会。 传承成果

中医数字化诊疗系统与配套操作终端采购项目

中医数字化诊疗系统及配套操作终端采购项目 征求意见

附件:一、项目要求: 1.在医院现有基础HIS 的基础上,完成中医特色诊疗系统的建设。 2.中标软件商须负责与原有HIS 系统进行数据互联,并且自行承担相应接口费用。 二、项目建设要求 规范性:软件必须符合卫生部2010 年颁布的《医院信息系统功能基本规范》、《四川省医院信息基本功能规范》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 年10 月颁布的《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机房建设参考2013年7月四川省卫生厅颁布《四川省数字化医院评审标准》要求执行。 技术结构:在局域网上运行的医院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软件体系结构。数据库平台:SQLSERVER大型数据库系统均支持。 易用性:软件系统应考虑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要体现出易于理解掌握、操作简单、提示清晰、逻辑性强,直观简洁、帮助信息丰富,而且要针对医院输入项目的特点对输入顺序专门定制,保证操作人员以最快速度和最少的击键次数完成工作。 响应速度快:任何一线工作站高峰期操作系统时无感觉等待,查询操作进行预处理以加快查询速度。额定用户同时运行时不能出现堵塞现象。 扩展性:采用开放式的系统软件平台、模块化的应用软件结构,确保系统可灵活地扩充其业务功能,并可与其它业务系统进行无缝互连。 先进性:采用业界先进、成熟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系统结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 文档齐全:开发过程各阶段技术文档要齐全,文档与实际要严格一致。须提供如下文档:数据字典;操作使用说明书;系统维护手册。 组织人员负责提供对使用人员的首次免费培训工作,直至使用人员能独立 管理、操作、维护 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为中医院中医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包含中医智能化医生工作站系统、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及措施

名老中医及继承人简介 一、名老中医唐伯亮副主任医师及继承人陈善国简介 (一)名老中医唐伯亮简介 唐伯亮是四川乐至县人,男,汉族, 乐至县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1980年被四川省卫生厅聘为中医师, 1987年晋升为中医痔科主治医师,1995年晋升为中医痔科副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来长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他医道精深,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内科及肛肠疾病,辩证准确,用药精当,疗效显著。尤其对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常见肛肠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颇丰,尤其是对高位肛周脓肿、复杂性肛瘘、嵌顿痔、环状痔等肛肠疑难病症具有丰富经验及独到见解。30余年来诊治肛肠疾病数万例,并于1998年被内江市人民政府授予《内江市名中医》称号、20XX年被资阳市人民政府授予《资阳市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先后任乐至县中医学会副会长、资阳市医学会中医副主任委员等职。他所创建的肛肠科已有30于年历史,现为《资阳市重点专科》、《四川省在建重点专科》、《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在本地享有盛誉。 (二)继承人陈善国医师简介 陈善国,男,汉族,主治医师。20XX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肛肠科临床工作,具有多年肛肠科临床经验。为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在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进修学习一年。从20XX年至20XX年参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学习。工作期间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 论文: 1. 唐伯亮辩治肛痈的经验.《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12,第33卷,第12 期:1147-1149.陈善国. 2.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0,第3卷,第 19期:27-29. 陈善国. 3. 肛门直肠狭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临床研究》,2011,11,第3卷,第 21期:33-34. 陈善国. 4. 痔术后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国中医急症》,2012,2,第21卷,第2 期:246-247. 陈善国. 乐至县中医医院 肛肠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 工作计划及措施 为了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开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用户指南6.6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V2.0 用户手册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设计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2013年6月

目录 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 (3) 1.1 运行环境 (3) 1.2 安装说明 (3) 第二章软件使用 (6) 2.1 用户注册 (6) 2.2 用户登录 (6) 2.3 首页简介 (6) 第三章详细功能介绍 (7) 3.1 信息采集系统 (7) 3.2 平台管理系统 (14) 3.3 资料管理系统 (17) 3.4 知识检索系统 (18) 3.4.1 中药查询 (18) 3.4.2 方剂查询 (19) 3.4.3 医案查询 (20) 3.5 统计报表系统 (20) 3.5.1方剂统计 (20) 3.5.2 医案统计 (21) 3.6 数据分析系统 (21) 3.6.1方剂统计 (22) 3.6.2 医案统计 (25)

第四章案例举隅 (31) 第一章系统要求和安装说明 1.1 运行环境 1.硬件环境要求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最低软硬件配置如下: ●最低配置: P4 2.4GHz;1G RAM内存;80G硬盘; ●推荐配置: P4 3.0GHz;2G RAM内存;320G硬盘; ●最低分辨率: 1024×768 ●推荐分辨率: 1920×1080 推荐用宽屏显示器 2.软件环境要求 ●操作系统:支持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或Windows 7。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0框架:平台环境运行基础组件,安装 时自动安装。 ●Microsoft Access Database Engine 2010:平台数据库组件,安装时 自动安装。 ●Microsoft Saveaspdfandxps 2007:平台资料文件浏览组件,安装时 自动安装。 1.2 安装说明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精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 王翘楚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2007BAI10B01-027 ) 王翘楚教授经验方 上海市中医医院 许红

目录: 1.柴胡龙牡合欢汤 2.落花安神合剂 3.二白降压汤 4.平肝和胃方 5.黄芪菟丝子汤

柴胡龙牡合欢汤(王翘楚经验方) 关键词:柴胡龙牡合欢汤王翘楚疏肝解郁平肝潜阳活血开窍安神外感热病精神 疾病失眠抑郁焦虑眩晕 1.方名:柴胡龙牡合欢汤 2.来源:老中医自拟方。由《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而来。 3.组成:柴胡10g、龙骨30g、牡蛎30g、天麻10g、钩藤15g、郁金15g、菖蒲10g、焦山栀 15g、黄苓15g、赤芍15g、白芍15g、合欢皮15g。 4.功用:疏肝解郁,平肝潜阳,活血开窍安神 5.方解:本方以柴胡为君药,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宣畅气机。龙骨、牡蛎为臣药,镇静安神,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君臣合用,升降调节有序,牡蛎又可制约柴胡不致升散太过。三药共奏平肝潜阳,解郁安神功效。天麻、钩藤、郁金、菖蒲、焦山栀、黄苓、赤白芍为佐药。天麻、钩藤相须为用,清热平肝熄风,通络止痛。郁金、菖蒲一气一血,一温一寒,相互促进,共奏醒神开窍,解郁安神之效。菖蒲用量较郁金少,可制约郁金不过于苦寒。栀子性味苦寒,能泻三焦之火热,清热除烦。黄苓味苦性寒而气薄,入上焦,善泄肺中火邪,治上焦湿热。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以补为功,赤 芍凉血清热,祛瘀止痛,以泻为用,两者一敛一散,补泻并用,养血活血,和营止痛。 以合欢树之皮合欢皮为使药,取其叶能顺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昼开夜合”,有引阳入阴,诱导安神入寐之功效。本方平肝潜阳,疏肝解郁,清热除烦,活血柔肝,开窍安神。临床上广泛用于因情志不悦引起的失眠、抑郁、焦虑等病,多见肝郁阳亢,心烦不安,入夜难寐之象。 6.主治:外感热病,精神疾病,寒热往来,羁留不解,晨轻暮重者;因情志不悦而引起的 失眠、抑郁、焦虑、眩晕等;心脑血管病并有不寐、抑郁状态者;肝郁阳亢,木旺侮金,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集》 吴林生 一、个人简介 吴林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硕士。198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成为我国第一批运动医学硕士,并曾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运动医学中心和澳大利亚运动医学中心进修学习。前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暨望京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博士生导师,骨研所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任意大利国立帕维亚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国际中医学院教授,韩国运动医学及康复医学协会咨询顾问,香港中医骨伤学会特约理事。 从事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三十余年,主要致力于关节外科和运动创伤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应邀赴四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行医讲学。发表论文30余篇,英、日文译文20余篇,专著多部,代表性著作为《膝痛》(人民卫生出版社)、《运动创伤的诊断和中医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另有《骨伤科诊疗规范》及《骨伤生物力学》等著作。曾获国家体委科技成果奖、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及国家专利一项。 二、学术思想与临症经验 1.中西医结合认识膝痛 在中西医结合的理念指引下,系统学习了中西医学,不断地吸取

国内外医学精华和先进成果,并集多年的临床经验,在膝关节伤病的研究上闯出了自己的道路,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 中医认为膝痛属于痹症。对膝痛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痹症分型,创设了六痹八型的理论(风、寒、湿、热、瘀血、痰郁、气血虚和肝肾虚),并对引起膝痛的各种疾病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超出了传统的风寒湿痹,明确提出血瘀作痹、痰郁作痹和因虚作痹(包括肝虚及肝肾虚型)的观点。而这些是膝痛中更为常见的类型。对骨关节炎的疼痛特点作了总结性的论述(初动痛、负重痛、主动活动痛、反复痛和静止痛),还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其他临床表现作了总结,包括关节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等。此总结既符合临床规律,抓住了该病的特点,又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概括总结。 在膝关节伤病的治疗方面,主张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强调“术、药、针、功、具”并用,充分体现了综合措施和因人因症施治的个性化主张,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疗效卓著,符合我国国情,对膝痛的诊治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其中“术”指手法和手术。总结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膝痛和运动损伤的手法,作用是松筋、解锁、止痛、动节、松髌、归位、减压、活血,近30余种手法,具有无痛、高效、简便、安全等优点,其中解锁四法可立见功效,松筋及松髌治疗上下楼痛也屡试屡效。手术治疗包括关节镜、小针刀、关节清理术、软骨成形术、截骨术、垫高术、伸膝装置调整术及关节置换术等。主张尽量以小的手术取得好的疗效,形成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治疗方法。“药”包括中药、西药的内服和外用。药物治疗主张中西药并用,以

智能在线提示系统及其在中医临床的应用

智能在线提示系统及其在中医临床的应用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北京100191;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 3.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190) 目的将中医病案文本信息环境、知识需求、知识需求常见行为及现有的知识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嵌入式知识智能在线提示系统。方法系统利用了量表、规则提示和异名病症术语发现的方法,集成了文本提取、术语自动获取、术语检索、术语发现和智能提示的功能。内容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在中医临床应用上的智能在线提示系统。它通过收集关于药物、方剂、症状、诊断等相关数据,集成了强大的数据库词典,并利用量表和规则,对医疗病案实现了智能化在线分析。最后,用100份病案数据对系统进行了试验。结果量表证候提示实验,召回率为63.33%,准确率为76.00%;病症异名发现实验,召回率为58.06%,准确率为77.78%。结论该系统可以提供即时的中医药知识服务,提高用户的知识查询、利用的效率。本研究也揭示了临床量表的制定与临床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 Abstract:Objective The paper’s aim is t o build an inter-connected,mutual supported embedded intelligent online clinic alert system,which associated with TCM’s medical record text information environment,knowledge requirement’s common behavior and existing knowledge environment. Methods The system adopts the methods of scale table,rule promptness and Symptom terminologies’synonyms detection.It also integrates the functions of text extraction and terminologies’automatic acquisition,searching,detection and intelligent promptness. Content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n Intelligent Online Clinic Alert System which are appli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Clinical Medicine. By collecting the data of herbs,prescriptions,systems and diagnosis,the system builds a strong dictionary and achieves intelligent online analysis by scales and rules.At last,100 medical records are used to test the system. Results The recall and accuracy rates of the syndrome prompted experiment by scale table are 63.33% and 76.00%.The recall and accuracy rates of the symptom terminologies’sy nonyms detection experiment are 58.06% and 77.78%. Conclusions The system can provide instant Chinese medical knowledge service,which im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searching and utilization. Key words:Intelligent Online Clinic Alert System,Embedded Knowledge Services,Clinical Medicine,Scale Table,Symptom Terminologies’Synonyms Detection 1系統研究背景 1.1相关工作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和中医国际化的发展,中医数字化和标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