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云门舞集 流浪者之歌

云门舞集 流浪者之歌

云门舞集 流浪者之歌
云门舞集 流浪者之歌

云门舞集《流浪者之歌》的生活哲理

如果问到西方舞蹈爱好者,中国舞蹈什么作品给他们留下最深印象?台湾云门舞集演出的《流浪者之歌》肯定名列前茅。当年在英国伦敦,林怀民和他的云门舞集就是以《流浪者之歌》赢得了国际舞蹈界的认同。然而,尽管云门舞集曾近三次来到北京,这部享誉世界的《流浪者之歌》却从来没有来到北京。4月1日和2日,云门舞集再次来到国家大剧院,这次他们把《流浪者之歌》再到北京观众的面前,北京的舞蹈爱好者终于有幸现场欣赏到这部享誉国际舞坛的中国舞蹈名作。

《流浪者之歌》的创作源自林怀民一趟渴慕的旅程,1994年夏天,行囊里带着德国作家黑塞根据佛教传说故事改写的小说《流浪者之歌》,林怀民飞往佛祖得道的菩提伽耶。这部小说讲述了婆罗门之子悉达多,历经静坐冥想、放浪形骸、流浪苦行的种种求道法门,而在放下一切法门时得证圆满的故事。一日,在佛陀悟道的菩提树下静坐,阳光穿过叶隙,林怀民感到眉心一股温热,从未有过的安静与喜悦笼罩他的身心。印度归来,如流水般创作出“关于苦修,关于河的婉转,关于宁静的追寻”的舞作——《流浪者之歌》,林怀民喜欢说:“这是佛祖的礼物。”十六年来,《流浪者之歌》不论演到哪里,总会出现“观众看到泪流满面”的画面,已故编舞家皮娜·鲍什剧终后坐在观众席哭了半小时;澳大利亚一位青年,在街头抱着饰演僧人的王荣裕痛哭;国外剧场工作者在侧台边,泪如水坝溃堤无法自已。挪威《奥斯陆午报》报道:“一次伟大的剧场经验,观众的心充实得几乎迸裂,不禁流下喜悦的眼泪。”

正是因为云门舞集独特的肢体技法及富含中国传统意境和哲学的独特题材,才让强手林立的世界舞坛,领略了中国的现代舞蹈艺术。在此次巡演之前,林怀民写给所有观众:“希望《流浪者之歌》在喧嚣的时代里,继续带给观众安慰与宁静,像那穿过菩提叶隙,斜斜照射的阳光。”

林怀民用他的《流浪者之歌》营造出一个苍茫、悠远的景观。

。“我想要传达一个讯息——流浪者并不是孤独者,人生只要尽力,终会有圆满的结局。”林怀民说。

自在地与身体对话

3吨半金黄稻谷变幻成山丘、河流、雨水;一束细细的米从头至尾90分钟,不停地洒在一名静定的“僧侣”头上,一如时间的沙漏;高潮式的“谷雨”瀑布倾泻而下,一名持耙男子,在铺满稻粒的舞台上,由内而外,犁出越来越大的同心圆。

《流浪者之歌》里没有任何炫技性的表演,舞者的动作自在而简单。事实上,他们只是压低身体的重心,安静呼吸、行走,举手投足仿佛吐纳。或许是太极训练的方式不但提升了舞者的身体控制能力,也使他们的心灵更为自在。值得注意的是,《流浪者之歌》标志着云门发展道路上的重大转折——从之前注重技术的积蓄转变为对自身身体的内观。舞者不再是用大脑驱使身体去完成技术动作,而是开始跟自己的身体进行对话。《流浪者之歌》里不再有角色,不再有谁是谁的故事。舞者不为一个主题、一个角色服务,也不会为了一个技术驱使自己。所以观众看见的是舞者的自在。

多重间离的效果

《流浪者之歌》里,有静思冥想的印度僧人,在舞台的一角观照着舞者,很容易使观众联想到印度的哲学思维与时间观念:史诗性的纪事舞蹈,或许仅仅是僧侣打坐的一个闪念,转瞬即逝;而一条暗线却是不时出现的一个舞者,默默犁平稻谷。舞蹈结束,林怀民先生与所有舞者一起上场,与打坐的僧人共同谢幕,而那位藏于暗处的舞者,却独自立于舞台中央,继续安安静静地用24分钟犁出一个同心圆。而台下,

观众们目睹到这一切,舞蹈、修行、工作,三重间离的效果,产生了巨大的戏剧性反差。最终,舞台上出现一个巨大的同心圆,犁者也做了谢幕,大梦初醒,而我们又会被何人观瞻、俯视、操控,相信每个观众会有自己的答案。

黄金稻米舞出生命之源

《流浪者之歌》中3吨半的黄金稻米,是舞作中唯一的舞美。林怀民从印度返回台湾后,便产生了用稻米做舞美的想法。经过选米、筛米、洗米、染色、烘晒、熏蒸繁复的加工,才创造出被称为“黄金之舞”的诗意画面。米是圣河、是山、是求道者苦行鞭挞,是清泉细流,是“生命之源”。

舞蹈中的格鲁吉亚民歌,同样来自千里流浪的邂逅。林怀民在演出前告诉早报记者:“那年,胡宝林教授送给我一卷私人录制的格鲁吉亚民歌录音带,音质粗糙,但是鲁斯塔维合唱团(Rustavi Ensemble)沧桑而温暖的歌声把我深深感动。我想这就是流浪者的音乐。”林怀民说,为了寻找音质更好的唱片,云门展开从莫斯科到纽约的地毯式搜索,终于在纽约一家俄文书店满是灰尘的角落,发现仅存的一张唱片。

1994年夏天,林怀民带着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根据佛教故事改编的小说《悉达多》飞往佛祖悟道的菩提伽耶。在菩提伽耶的大觉寺外聚集了上百个乞丐,残废的、生麻风病的。忽然间,他意识到,佛陀不是神,而是凡人,也有过凡人的彷徨与挣扎。林怀民告诉记者:“《金刚经》里说的‘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我感觉我真的懂了。”回到台北后,他构思了四年之久的《流浪者之歌》如流水般被创作出来。

稻米上的行走与舞蹈,创造出的是一个神圣宁静的状态

3.5吨的稻米其实是《流浪者之歌》中最重要的一个演

创作缘起:菩提树下的顿悟

“人生是空的,一切都是空的,所以你拥有的永远只有当下。”

信息时报:《流浪者之歌》讲什么?

林怀民:这是一个你从来没有看到的舞蹈,也不能说它仅是一个现代舞,它带给你的是很不一样的东西。它是我以印度文化当做跳板,所做的一个想象力的飞驰。具体的它改编自诺贝尔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的小说《悉达多》(即《流浪者之歌》)。剧中最主要的舞美是3.5吨的稻谷,你可以看到当中有印度朝圣者的形象,他们拿着一根根棍子,在稻米上行走,起舞,但所有这一些并不是在讲一个香客的故事,更准确的说它将是一个状态,宁静的状态。

信息时报:您去了很多次印度,这部作品也是在那里旅行中获得的灵感,是什么启发了你?

林怀民:印度这个地方我前后去了10次,我所有的朋友都不喜欢,因为那里总是给人脏、乱、差的印象。但是那里的一切都非常真实,所有的生老病死都在街上发生,在恒河边,人们把漂浮在河面上的尸体火化,洒进河里,而就在那里下游不到200米的地方,你又会看到人们把新生的婴儿放到水里,随手捧起水来当成圣水喝到肚里去。突然之间我变得十分感动,我觉得恒河就像一个母亲,她养生、送死,生命在这里成为一种特别自然的状态。

印度还有很多的乞丐,在那里,你每一天都是很大的煎熬,很大的考验,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好人,有慈悲之心啊,我们应该怎么办?最后我去问佛祖,在佛祖得道的那棵菩提树下静坐,突然之间一切都变得那么安静,他告诉你人生是空的,一切都是空的,所以你拥有的永远只有当下。那一刻一切都变得特别安宁美好,我把这份安静带回了台湾,和云门舞者打坐的安静结合起来,就有了这个作品。

幕后故事:3.5吨稻米是最重要的演员

“因为是演员,所以它们也是经过化妆的,每次演出后都会一颗不留地带走。”

信息时报:重达数吨的稻米是这次演出的重要道具,怎么会想到用稻米?

林怀民:最初我在一处公园里看到一群小孩在玩沙玩得很开心,也曾想过用沙子做道具,但是沙子太脏了,沾到舞者身上不合适。我又联想到童年时自己成长的台湾南部平原,每年谷子收获的季节,自己和一帮小孩子最爱看的事就是在谷堆里嬉闹。但谷物是神圣的,农人生气地把我们毒打一番。弗洛伊德说小时候的创伤都会在日后发作,我想用这3.5吨稻谷做道具,就是我发作的一个方法吧。

信息时报:这么多的稻米是怎么保存使用的?

林怀民:稻米是这部作品很重要的一个演员,因为是演员,所以它们也是经过化妆的,通过选米、筛米、染色、烘晒一道道工序加工而成,所以演出中不用担心它会因天气而发霉、长虫。稻米在每次演出后都会一颗不留地带走的,有些观众会在演出后抓一把离开,原则上如果不是太多,我们不会制止。关于稻米的故事是说不完的,最有趣的是我们在美国演出时,有个剧场是在森林里面的,演着演着舞者突然发现舞台上有松鼠在吃谷子,让他们非常焦虑,就怕把松鼠毒死了。

如何看懂?乡间大娘都很喜欢

“我希望的是当一两千个观众散去,会有一两千个版本的感悟。”

信息时报:许多观众看现代舞的印象是,美则美矣,对于舞者想要表达的内涵却毫无把握,怎么看懂这部作品?

林怀民:《流浪者之歌》去过巴黎、纽约很多繁华的欧美城市,也到过台湾南部的乡间,那里有知识分子,更有大量的农民、工人,我想一部乡间大娘都很喜欢的东西,广州的朋友理解应该没有问题。其实我们到剧场里,不是去看懂一个故事,音乐、舞蹈都是流动的东西,它不需要你去对号入座,去不断回答问题,我希望的是当一两千个观众散去,会有一两千个版本的感悟。

信息时报:《流浪者之歌》问世以来演了17年,到现在还是一直维持着最初的样子吗?

林怀民:17年了,怎么可能没有变化?最大的不同是舞者们通过打坐、静修产生了内观的变化。如果你在演出之前去看后台,会发现云门的舞者不是在压腿,而是安静地在地板上打坐。他们要蓄,要含,要让身体里面有东西,才能把这些东西带给观众。

信息时报:您曾说过“如果只能留下一个作品,我希望就是《流浪者之歌》”,为什么是它?

林怀民:因为它的保鲜度可以很高,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布满了太多的天灾人祸,利比亚的战乱还在持续,日本地震造成的核辐射至今仍然布满了阴云……我们希望在剧场里头给大家一个安详、安静的空间。

在舞作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僧人在舞台上站了七八十分钟,在他的头顶上方,稻谷源源不断地流泻下来,谢幕时还有一个舞者用20分钟在舞台上画了一圈又一圈的同心圆,我想他们就是对这部作品最重要的注脚。

由林怀民创作,台湾云门舞集集体演绎的《流浪者之歌》将于4月15、16日晚在深圳大剧院连演两场,为深圳市民呈现印度宗教、台湾稻米、中亚民歌混搭出的“云门史上最安静舞蹈”。昨日,《流浪者之歌》深圳站召开新闻发布会,林怀民先生亲临现场,为鹏城媒体解读《流浪者之歌》的创作始末和背后的精神旨趣。

谈作品:传递菩提树下最初的感动

《流浪者之歌》是林怀民1994年创作的作品,首演至今已有17年,走遍18个国家52个城市,演出超过160场,这次是第一次踏上中国内地的土地。在新闻发布会上,林怀民表示,《流浪者之歌》是他最珍爱的作品之一,原因是这部作品是“云门舞集史上最安静的作品”。“1994年我去了印度的菩提加耶,在佛陀顿悟的菩提树下,感受到阳光给我的巨大安慰。”林怀民说,“后来就有了这部作品。也就是从那一年起,我要求所有的云门舞者参禅打坐。”

曾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好评如潮的《流浪者之歌》在内地能否成功?对此林怀民显得信心十足。他介绍说,4月1、2日国家大剧院演出,两场爆满,演出前还有近百名观众在剧院门口徘徊,频频询问是否还有票券。一票难求的盛况同时出现在上海。《流浪者之歌》在广州大剧院的演出吸引了来自长沙、昆明等各地观众特意前来观看,大受感动。“我们在广州演出结束后的交流会,只有三四个观众离开,其余七八百人全部都安静地坐在那里。”

谈稻谷:谁说舞美一定要画画制景

如果说印度的旅程带给了林怀民最初的灵感,那么台湾的稻米和中亚的民歌则给了林怀民传递感动的最好介质。在《流浪者之歌》中,三吨半的黄金稻米无疑是最动人的风景,创造出被誉为“黄金之舞”的诗意画面。在台湾嘉义长大的林怀民,儿时最爱玩弄稻米,却常常被父亲责骂,因为“稻米是神圣的”。林怀民笑言:“也许是因为童年受到的挫折,所以我决定把稻米搬上舞台。”在舞台上,米是圣河、是山、是清泉细流,是舞评所说的“生命之源”。

《流浪者之歌》的编舞过程几乎是行云流水一般顺畅,然而消息早已公布、演出日益临近,配乐却迟迟未能找到。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送给他一卷连标签都没有的格鲁吉亚民歌卡带,要他“听着玩”。沧桑而温暖的歌声让林怀民如获至宝,“我一听就说,就是它!”林怀民回忆当时的情景,“这音乐让你仿佛置身滚滚江河,就像在印度的恒河边,我被他深深吸引。”当格鲁吉亚民歌的音乐配上林怀民事先编好的舞蹈时,竟然是天衣无缝,每一段都自然贴切。

谈观众:睡着正常但不可能睡全场

尽管林怀民在舞蹈界享有盛誉,但是在内地,现代舞还是被视作一种小众而先锋的艺术门类,《流浪者之歌》对普通观众而言是否会过分“阳春白雪”?对此,林怀民表示,《流浪者之歌》巡演17年,既去过罗马、巴黎、纽约、雅典,也在台湾的乡下做过万人露天演出,他相信不同的人看会有不同的感动。“一位台湾的乡下阿嬷在看过《流浪者之歌》后找到我跟我说,林先生你的作品我通通看不懂,但是我很感动。”林怀民说:“这样就够了,不是吗?”

林怀民还介绍说,《流浪者之歌》没有故事,没有角色,更没对白,有些刻意摒弃舞蹈炫技的部分,甚至没有大幅度肢体运动。“观众进入戏院睡着几分钟是有可能的。”林怀民说:“但是,他们绝对不可能整场睡着。台上有3吨半的黄金稻谷呢,那些稻谷声音巨大。曾经就有一位观众跟我说,‘林先生,我看《流浪者之歌》前半段睡着了,醒来一睁眼,看见黄金谷雨,我以为自己到了天堂。’”林怀民表示,睡着是现代人从内心“喧嚣”回归“安静”的一个过程。

谈创作:打破框架新作以流行歌曲编舞

此番演出的《流浪者之歌》是云门17年前的旧作,那林怀民先生2011又有什么新手笔呢?对此,林怀民表示,云门舞集每年都会有新作品,尽管海外邀约不断,但云门仍坚持在台湾做基层演出,“每年有15场要下去基层,没有新东西怎么行。”谈到最新的作品,林怀民称将会做出一部前人未有的效果:“从几百首流行歌曲中选择了20首拿来编舞,会有周杰伦、阿妹、陈升、蔡琴、黄小琥等人的歌,舞蹈将以《如果没有你》为名。”

对于这部作品最难的地方,林怀民称:“不能诠释歌词,舞蹈要强大到能吸引观众愿意看,不然就和电视机里的伴舞没有区别了。但是想要完全和歌词没有关系又不可能,做到这种若即若离是最大的挑战。”

至于一向“先锋”的林怀民为何会冒出这个结合流行的想法,林怀民对自己进行了结构:“我不是什么艺术家,我只是有点‘不良嗜好’的普通人,爱听听音乐,爱看点书,什么都喜欢。我也从来不愿给自己贴上‘先锋’或者‘现代’的标签,我也不知道那些代表着什么,我愿意做的就是编出好的舞,其他也就做不了什么了。”

印度之旅引出一部舞剧

之所以将《流浪者之歌》称作是云门舞集的转型作,是因为此前林怀民的作品都有着强烈的中国色彩,如颇具京剧神韵的《白蛇传》,空灵浪漫的《红楼梦》;也有后来他创造的淡化叙事、视觉元素,却着以越来越浓的中国韵味的舞剧,如出神入化的《水月》、《竹梦》、《行草》三部曲……相比之下,创于1994年的《流浪者之歌》却截然不同,这部强调“心境”、“修行”的舞剧来源于林怀民的印度之旅。对观者来说,这部“关于河的婉转,关于宁静的追寻”的舞蹈,能在一种说不清的“情绪”中,让无数人哭泣。

感动不一定来源于故事

据悉,为展现这种“修行”与“情绪”,林怀民让云门舞集的舞者放下了对舞步的修习,转而练习太极、气功、打坐。此外,为配合悠长安静的情绪,《流浪者之歌》的音乐也特意选择了格鲁吉亚民歌。据称,林怀民最初选中这首民歌时甚至不清楚歌词内容,但那悠长深沉的旋律令他沉醉。

相比《白蛇传》等初期作品,《流浪者之歌》的“留白”相对多了许多,而节奏也相应变慢,不过林怀民不担心观众看不懂,“感动不一定要来源于故事,不信你们就试试看。”

《流浪者之歌》开始于林怀民一趟渴慕的旅程。

1994年夏天,行囊里带着德国作家赫曼?赫塞根据佛传故事改写的小说《流浪者之歌》,林怀民飞往佛祖得道的菩提伽耶。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赫塞,四十五岁创作出经典作品《流浪者之歌》(又译:悉达求道记),故事主人翁婆罗门之子悉达多,历经静坐冥想、放浪形骸、流浪苦行的种种求道法门,而在放下一切法门时得证圆满。

在菩提伽耶,林怀民看到大觉寺外聚集上百的乞丐,残障与麻疯病人,大受惊骇,因而烦苦不解:“人世间的悲苦,为何在佛陀涅盘两千五百年后毫无改善?”忽然间,他意识到佛陀不是神,而是凡人,为了利益众生,苦思出让世人安身立命的生命哲学。他感动地叩头顶礼。

一日,在佛陀悟道的菩提树下静坐,阳光穿过叶隙,林怀民感到眉心一股温热,从未有过的安静与喜悦笼罩他的身心。印度归来,如流水般创作出《流浪者之歌》,林怀民喜欢说:“这是佛祖的礼物。”

各界评论:

一次伟大的剧场体验,观众的心充实得几乎迸裂,不禁流下喜悦的眼泪。

这出作品深深根植于亚洲宗教,哲学,冥想于神秘主义;人们也许会认为乔治亚民歌可能是一项错误的选择,直到那幽沉的歌声充满整个剧场,乐舞配合得天衣无缝,才意识到那音乐彷佛是专为舞蹈而写。——挪威《奥斯陆午报》

云门舞者在精神和肢体的训练精细入微,他们动如狡兔,又能不动如山,或沈缓流动,有如溶蜡…——美国《圣保罗拓荒人报》

流浪者之歌不只是一场舞蹈表演。它兼容艺术和文化上的多方指涉,却浑然合为一体…美好的台湾舞者以每根筋络,每块肌肉,全然投入地表达一场朝圣之旅中的圣洁感与祈求。——丹麦《哥

本哈根政治报》

全剧没有一处布景和实景,三吨半稻米便是整部舞作的全部舞美。然而,这些米却绝不简单,不仅特别选择了台湾的圆润米种以保护舞者,还特意为它染上了金黄的色泽,与灯光配合制造出质朴而别致的舞台效果。17年间,《流浪者之歌》无论到哪,观众总会看到泪流满面。林怀民解释说:“这部作品其实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但观众就是会很感动,尤其是最后的25分钟。可能因为日常的忙碌中没有哭的机会,但人总有哭的需要。”静下心来,忘掉自我,离开现实,终于决堤。

林怀民的舞,不只是美丽。他的舞完美,引人入胜,精准而严谨。

舞到终段,黄金米瀑洒落,带出狂喜。这段超凡亮丽的剧场表现,迷醉着我们的想象力。——英国《泰晤士报》

云门舞集:

黄帝时,大容作云门,大卷… ——《吕氏春秋》

据古籍记载,“云门”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相传存在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舞容舞步均已失传,只留下这个美丽的舞名。

1973年春天,林怀民以“云门”作为名称创建舞团。这是台湾第一个职业舞团,也是所有华语社会的第一个当代舞团。

三十八年来,云门舞集的舞台上已经呈现了一百六十余部作品。从古典文学、民间故事的演绎,到台湾历史、社会现象的衍化发挥,乃至前卫观念的尝试,均有所涉猎。很多作品因倍受欢迎,一再搬演,而成为两三代人的共同记忆。

云门舞集更是国际顶尖艺术节以及重要剧场的常客,每年应邀出国演出长达四个月。云门在欧、美、亚、澳各洲两百多个舞台上,演出超过一千七百场,以独特的创意、精湛的舞技,获得各界热烈赞赏。

编舞:林怀民

享誉国际的台湾编舞家林怀民,1947年出生于台湾嘉义。十四岁开始发表小说,二十二岁出版《蝉》,是六、七十年代台北文坛瞩目的作家。大学就读政治大学新闻系;留美期间,一面攻读学位,一面研习现代舞。1972年,自美国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小说创作班毕业,获艺术硕士学位。

1973年,林怀民创办云门舞集,带动了台湾现代表演艺术的发展。云门在台湾演遍城乡,屡屡造成轰动,并经常出国作职业性演出,获得佳评无数。

1999年,欧洲舞蹈杂志将他选为“二十世纪编舞名家”,之后又获得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麦格塞塞奖”。2000年,国际芭蕾杂志将他列为“年度人物”,并为法国里昂国际舞蹈节选为“最佳编导”。2004年,国际舞蹈联盟特别举办“荣典”,肯定林怀民对台湾及世界舞坛的贡献与成就。2005年,他获《时代》杂志选为“亚洲英雄人物”。2006年获ISPA国际表演艺术协会颁赠“卓越艺术家奖”,以及美国“洛克斐勒三世奖”。2008年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奖”,同年,获法国文化部颁授骑士文艺勋章。2009年,林怀民获欧洲舞动国际舞蹈大奖颁赠“终身成就奖”。欧洲最重要的文化电视台ARTE 为此拍摄的《林怀民专辑》纪录片,同年在欧陆首播。

他的舞作包括:《听河》、《风?影》、“行草三部曲”(《行草》、《行草贰》、《狂草》),以及《焚松》、《竹梦》、《家族合唱》、《水月》、《流浪者之歌》、《九歌》、《红楼梦》、《薪传》、《白蛇传》等七十余部。林怀民结集出版的文字创作包括:《蝉》、《说舞》、《擦肩而过》、《云门舞集与我》、《跟云门去流浪》、《高处眼亮》,及译作《摩诃婆罗达》的剧本。

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期末测验及答案

?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关于当代中国绘画的发展趋势,下列描述错误的是()。(1.0 分) 1.0 分 A、 继承发展传统的中国绘画
?
B、 中西结合的中国绘画
?
C、 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中国绘画
?
D、 艺术与社会发展结合的中国绘画 我的答案:D 2 中国山水地质分区青藏区的二级分区是()。(1.0 分) 1.0 分 A、 横断山脉分区
?
?
B、 喜马拉雅分区
?
C、 藏北高原分区、青海高原分区
?
D、 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3 中国山水画以取景进行分类可以分为()。(1.0 分) 1.0 分 A、 摹仿山水
?
?
B、 萃取山水

?
C、 意境山水
?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4 “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是()提出的。(1.0 分) 1.0 分 A、 弘仁
?
?
B、 髠残
?
C、 石涛
?
D、 朱耷 我的答案:C 5 下列关于黄金分割定律描述正确的是()。(1.0 分) 1.0 分 A、 古罗马时期提出
?
?
B、 由法兰西学派提出
?
C、 A:B=(A+B):A=1.618:1
?
D、 是针对绘画技巧而提出的 我的答案:C 6 西天山的生命垂直分带现象很明显,由上而下依次是()。(1.0 分) 1.0 分

?
A、 冰川带、高山石漠带、高山草甸带、云杉林带、高山牧场草原带
?
B、 冰川带、高山草甸带、高山石漠带、云杉林带、高山牧场草原带
?
C、 冰川带、高山草甸带、云杉林带、高山石漠带、高山牧场草原带
?
D、 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A 7 下列关于美的形态的描述最准确的是()。(1.0 分) 1.0 分 A、 现实美
?
?
B、 艺术美
?
C、 朦胧美
?
D、 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8 “天人合一”的审美观提出了六个结合的自然审美方法,其中不包括()。 (1.0 分) 1.0 分 A、 室内与野外结合
?
?
B、 地面与地下结合
?
C、 科学与艺术结合

2019年西城外国语初一上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练习试卷2019.11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为了了解中国书法,初一年级组织了专题学习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当代中国台湾舞蹈家林怀民领衔的“云门舞集”舞蹈团,曾创作《行草》组舞,享誉世界。他的灵感来自中国书法,舞蹈活化了中国书法的精神。在舞蹈过程中,舞者如同一个即兴创作的书法家,挥毫泼墨,时而细腻,时而粗犷.,时而流动婉转,时而迟缓柔媚。虽然布景上没有书法,舞台上也没有字迹,但使人感受到书法的气脉在流动。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整天沉醉在他的行草世界中,他日日临摹前代大师的书迹,但进步不大。一日,他到长安,看到人头攒动,凑前一看,只见女舞蹈家公孙大娘挥舞着长剑,凌空飞舞,柔美的身躯,飘拂的衣带,随着剑起伏。舞蹈家的身体、长剑和外在的世界几乎融为一体。张旭看得如醉如痴,敬佩之心yóu( )然而生,更从中悟出了书法奥()(妙/秘),从此书艺大进。 书法以流动的气脉为灵魂。 (1)下面对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和选词填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粗犷.(kuàng)油然而生奥秘 B.粗犷.(guǎng)油然而生奥妙 C.粗犷.(kuàng)尤然而生奥妙 D.粗犷.(guǎng)尤然而生奥秘(2)结合上下文,将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就是无影无形又无处不在的内在气脉 ②一个是古代书法家从舞蹈中得到书法的启发 ③一个是当代舞蹈家在书法中得到舞的智慧 ④它说明书法和舞蹈有共通的因素 A.④②③①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 2. 下面是书法社团提供的3幅名家的书法作品,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隶书楷书篆书 B.行书草书楷书 C.隶书行书篆书 D.楷书行书隶书 3.下面是同学们对名家散文中语句的修辞和表达效果的分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赋予了小草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春草已萌芽的情

台湾舞蹈《行草三部曲》

台湾舞蹈《行草三部曲》 「如何将书法转化为肢体舞蹈,进而表现出龙飞凤舞的精神呢?」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云门舞集艺术总监林怀民的心里。经过二十多年的思索,林怀民终于从舞者修习静坐、太极导引、书法与拳术等传统训练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并 《行草贰》、自2001年起陆续推出「行草三部曲」──《行草》、 《狂草》。这套讲求以身体书写出气韵生动的经典系列舞作,过去在台湾都是个别演出,今年九月在两厅院为期三周的公演将是首度连篇演出,也是完整欣赏云门登峰造极经典之作的大好机会。十一月,更将远赴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首部曲《行草》,让大陆观众分享云门舞集令人震撼的经典舞作。「行草三部曲」曾在欧美演出时,被赞誉为「令人震撼的二十一世纪之舞」。林怀民表示,其实一开始在创作《行草》,没想过会有三部曲,但是当舞者身体不断进步下,他发现这不只是一支舞,也不只是一支关于书法美学的舞,而是一趟探究身体的旅程,也是一套前所未有的独特舞蹈语汇。「三支作品的肢体看似一样,却又大不一样。舞者的肢体动作都是由内而外所引发,就像是写书法所注重的以气运笔、气韵生动,有留白也有虚实。」林怀民指出,「行草三部曲」彷佛交响乐的三个乐章,虽然风格各异,但合起来看却能深刻感受到彼此的呼应,是台湾罕见的观舞经验。

《行草》摄影/ 刘振祥 丰富而厚重的新舞风──行草 「字有多少种写法,身体就有多少动法,是临摹、也是礼赞,更以现代科技召唤古老的字魂,成就了丰美典雅的篇章。」2001年发表的《行草》,是林怀民以书法为灵感的首部作品。他认为,在艺术创作中,最困难的阶段在于语言的新发现,而《行草》就是从传统训练中,所编出来前所未见的舞蹈动作。舞台上,历代书法家手迹,透过幻灯片投影,以君临天下的姿势出现;舞者则以身型临摹王羲之「永」字破题,随后展开变奏,引出群舞。舞者流利拧旋,呼应书法婉转的线条;发自丹田的吆喝与跺脚声,则是书法顿挫的回响。 《行草》的背景音乐,邀请享誉国际的当代作曲家瞿小松作曲,并由德国大提琴家莱姆?柯洛普与「加级打击乐团」在德国海德堡录制。流畅的大提琴与打击乐器间的对话,形成动人的张力。瞿小松在乐曲中大量留白,使作品充满了深沉的特质,也让舞蹈和书法交汇成流动的河川,牵动了所有观众

上海青浦区2010届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

2010 年上海市青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Q.2010.04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考生注意: 1.本卷共有27 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 分) (一)默写(18 分) 1.出师一表真名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愤》 2.七十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孔孟论学》 3.___________ ,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________ ,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5.登斯楼也,则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6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第7-8 题(4 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 ?“断肠人”在这首小令中指的是________ 。(2分) 8.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景色图。 B. 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 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 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0 题(6 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3 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 10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第①段中着重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临危受命两件事。 B.第②段中表明出师条件已经具备的语句是“南方已定,兵甲以足”。 C 先帝“临崩寄臣以大事” ,所以诸葛亮上表出师就是为了报答先帝的恩情。 D 诸葛亮出师的目标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四)阅读下文,完成11 —15 题(14 分)

房地产报纸广告文案集锦3

石头篇 《焚松》需要用的238颗石头,为什么非要大老远跑到花莲去挑?花莲的石头不会比其它地方的石头听话。 这238颗石头,大的像桌面,小的像菠萝面包。在净红色舞台上,撼动人心的藏密音乐袭像你的耳膜,牵动交错的数条纯红长幔刺激你的视网膜,石头们有时孤独地躺在台上,任由肢体动作扭到最大极限的舞者踩踏;有时是舞者由左下角舞到右上角而能脚不着地的惟一凭借;有时又如爆发般从舞台两侧快速滚向舞者…… 你想,普通石头有这种能耐吗? 林怀民不认为如此,云门舞集的男女舞者也不认为如此。 虽然所有地方的石头不会听话,听他们就是坚持非花莲的石头不用。 所以,在1999年8月30号,一行人随着卡车直奔花莲。像一群在海边寻觅贝壳的孩子,他们把海口处的石头足足翻了一次身,然后运回238颗。 能够获选登台与舞者共舞的石头,被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据说,没有标准,但有心情——一种一般人很难了解的不愿将就的心情。 将和石头共舞的人是这么想的:躺在花莲那处海岸的石头们静静受到太平洋纯净的海水冲刷,数十万年或者更久,可能连动都没有动过,大概已磨练出平静的情绪和近乎顽固的毅力,而这正是云门想以《焚松》替台湾祈的福。 这种石头舞起来才有感觉。 有些舞者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的理由简单得多:比起其它地方的石头,花莲的石头更像石头,跳起来比较感动。 感动不太像问题的答案。但的确是因为有感动才有《焚松》这出舞,才有林怀民,才有云门舞集,才有那么多感动莫名的台下观众。

不要怕自己不懂现代舞,云门舞集只是藉由现代舞的形式提供一场视听飨宴。你坐在台下,随时准备被台上的一切感动,完全不必担心懂不懂,因为坐在你前后左右的朋友,也都是为了感动而来,谁会在乎懂不懂! 封面 标题:万科城市高尔夫花园二期 5月21日开盘 这是一本购房指南。如果你对高尔夫花园很关注很了解,就直接翻到封底好了。 封二-P1(跨P)

舞蹈欣赏——《云门.九歌》

舞蹈欣赏——《云门.九歌》 建筑学院何慧灵201236150068 摘要:林怀民带领的云门舞集所演绎的《九歌》,是对屈原所做的祭祀歌舞表演诗歌的再创作。在本文中详细分析了舞剧的一个舞蹈片段——山鬼这一形象。舞剧不仅丰富了原著诸神的人物形象,形成了极富张力的舞台效果,通过添加现代元素使古老的祭典舞蹈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林怀民;九歌;舞台效果;现实 《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其中的诗歌是楚国民间在祭神时演唱和表演,屈原将其改编与加工,写成格调高雅的诗歌,后和《离骚》《天问》《九辩》合称为《楚辞》。然而对于《九歌》,或许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太多的印象。事实上,作为已经流传两千多年的经典,其本身的影响力,却远不如《红楼梦》《白蛇传》这些林怀民曾经处理过的经典。或许是因为那古老的楚地离我们太远,那原始的祭典仪式在现在看来虽然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却早已被文明的发展抛弃,因为那两千多年前的文字变得如此陌生,而千年来文人学者的各路解读如同层层的迷雾笼罩,反而让我们看的越来越不真切…… 或许冥冥之中,我和《九歌》的邂逅,就在这学期的舞蹈欣赏课程上实现了。原本喜欢古典音乐的我,自以为有了“赏析”的底子,欣赏舞蹈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而当沉重晦涩的经典和我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舞蹈,特别是现代舞结合起来的时候,我才发现,林怀民

的《九歌》,给我带来了太多冲击,同时也引发了我无数的困惑。为什么舞者的动作如此迟缓而又不知所云?为什么舞者是近乎赤裸地出现,却又穿插着西装的混搭?舞台上的水具有什么意义吗?虽然老师曾经说过,欣赏现代舞的时候,不需要太在意每一个动作的具体含义,而要去体会这些动作带来的感觉。可是,感觉,这种包罗万象又虚无缥缈的东西,该如何让人抓住呢?我的感觉,和创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会有多大的偏差呢?我认为这些困惑,不能仅仅用一句“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能够笼统地回答的。 带着一种奇妙的感觉看完《九歌》后,为了寻找心中的答案,我上网各处搜索相关的资料。可是,无论是百度百科的介绍,豆瓣上的剧评与观后感等等,不仅信息量不够大,而且也不足以解答我的困惑。幸运的是,我找到了学者蒋勋的著作《九歌:诸神复活》。或许这只是一家之言,但这本书仍然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我对这部舞蹈作品,以及屈原所作的《九歌》原著的很多认识都来源于此。 纵观整部舞剧,它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充满了原始神秘的宗教色彩。这和在阅读屈原的《九歌》时的体会完全不同。虽然《九歌》原文对于我而言过于晦涩难懂,但是它读起来给我的感觉,更多的则是一种富有文人诗意的浪漫想象和抑扬顿挫的音韵美感。林怀民的《九歌》,像是一种混搭:有体现士大夫阶层审美的荷花池和白袍,有身着西装的现代角色,更重要的,是透过演员的造型与动作中体现的野性与粗糙本质。孔子曰:“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林怀民,却偏偏跳出了千年来将《九歌》束缚的书卷气,将那原始祭祀文化的

台湾历史与文化简答题

1. 列举常见的台湾原住民舞蹈。 答:(1)拉手舞,拉手舞是原住民舞蹈中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在原住民中广泛流传,因表演时舞者手携手,且歌且舞而得名。(2)“口弦舞”,流传于泰雅人居住区,舞蹈时边拨奏口弦边舞或以口弦伴奏。(3)杵歌,是以木杵敲舂为特点,且歌且舞的舞蹈形式,它脱胎于舂米劳动,有“杵音”、“杵乐”、“杵舞”等称。以居住在台湾日月潭边邵人的杵歌最为著名。(4)发舞,亦称“甩发舞”,以甩摆头发为表演特征得名,是兰屿雅美妇女传统的舞蹈,称为“奥伊东”。 2. 简述“云门舞集”。 答:由台湾著名舞蹈家林怀民是云门舞集创办。1973年,林怀民以“中国人作曲,中国人编舞,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的理念创办“云门舞集”。 “云门舞集”以中国的京剧动作,太极导引,静坐与拳术以及西方现代舞和芭蕾舞的技艺训练和培训了一批世界舞坛的演员。其取材采取于中国历史、古典文学、民间故事,并繁衍出150多出精良的舞作。其舞作包括:“寒食”、“白蛇传”、“薪传”、“梦土”、“春之祭礼”、“台北一九八四”、 “我的乡愁,我的歌”、 “射日”、“九歌”、“流浪者之歌”、 “水月”、“年轻”等等。“云门舞集”带动了台湾现代表演艺术的发展。创立至今,“云门舞集”演出场数高达数千场,舞蹈团除在台湾演出外,其余时间全球各地巡演。 3. 什么是南管戏?什么是北管戏?分别有何特点? 答:(1)广义的南管包括梨园戏、潮州戏、高甲戏、白字戏等,狭义的专指梨园戏。均以南音为主要唱腔。南管的戏曲的特点是常加入民间流行的小调,深受一般民众所喜爱,流行比较广。南管戏的身段模仿傀儡化动作,十分细腻,具备了高度的舞蹈性,而且唱腔抑扬有致,委婉精准,听者莫不受感动,唱腔之外更有丰富的器乐套谱。 (2)台湾北管戏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用“正音”(又称“官音”)演唱西皮、二簧梆子、昆腔等北来剧种,如乱弹、四平、京剧、豫剧等;狭义专指乱弹戏。其特点是音乐相当热闹、高昂,适用于庙会场合,民间喜庆祭典、婚丧葬礼。 4. 简述台湾皮影戏的特点。 答:皮影戏又称皮猴戏。皮偶细巧精致,活动自如,跳动活泼。它起源于民间的手影、走马灯,由灯戏发展为影戏。戏班通常4至7人,以一人为主演。其人物造型也分生、旦、净、末、丑、忠奸、怪异等等,舞台上的楼台殿阁,飞禽走兽等也以皮制作。影窗呈长方形,镶以白布成影幕。艺人持竹棒操纵皮偶,以灯光投影于幕上即成皮影。台湾皮影班常加上彩色灯光,造成多种变化。 5. 简述南北傀儡戏的区别。 答:傀儡戏传入台湾后,形成南、北两个流派。南部傀儡以台南、高雄为中心,受泉州影响;北部傀儡以宜兰为中心,受漳州、漳浦及闽西长汀的影响。 南北傀儡戏各有不同。南部傀儡即高雄等地戏班主要的演出多为拜天公和婚庆祈福;北部傀儡即宜兰戏班的演出主要为扫路、跳钟馗的驱邪避凶,演出多在灾祸现场。南部傀儡的形体比北部傀儡小,操纵线比北部粗,唱腔为南管系统的傀儡调或潮调,以台语演唱,用以酬神祈福,戏目多为吉祥如意为内容;北部傀儡唱官话北管调,混杂西皮和福禄,用以驱邪禳灾,戏目主要为挑神怪戏和传统的北管戏。 6. 简述嘉义与交趾陶。 答:嘉义是台湾交趾陶的发源地,因而有“交趾陶的故乡”之称,而交趾陶又有称为“嘉义烧”。有“台湾交趾陶之父”尊称的叶王出生于嘉义,台湾保生大帝的开基祖庙学甲慈济宫的宫壁与庙顶,至今仍留有其作品“八仙过海”、“狄青战天化”等多幅。 7. 简述台湾的传统民歌及其类别? 答:台湾传统民歌,朴素而形象地表现了原住民的生产、生活的全部内容。主要可分为下述三类:(1)歌颂劳动,反映生产劳动的民歌。(2)歌颂祖先,歌颂斗争的历史民歌。(3)歌唱新婚、会饮等生活题材的民歌。 8. 简述沈光文来台经历及其成就。 答:沈光文所追随的南明朱由榔小朝廷在广东肇庆覆灭,1651 年先逃至金门,次年乘扁舟遇台风而飘

舞蹈常识大全

1、“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是出自哪本古代书书籍? 答:《毛诗序》 2、舞蹈动作的基本元素? 答:动态动速动律动力 3、舞蹈的定义? 答: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来表达和交流人类的情感,传达信息、劳动技能和经验的人体动作。 4、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有哪些作品在世界获了奖?(3—5个) 答:红绸舞荷花舞鄂尔多斯舞孔雀舞春江花月夜 5、舞蹈有哪些种类?(3—5种) 答:生活舞蹈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自于自娱舞蹈体育舞蹈 6、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最佳女主角奖是谁? 答:《额吉》中青年演员王颖 7、你知道《云南映象》的编导和主演是谁吗? 答:杨丽萍 8、芭蕾舞起源于哪个国家? 答:意大利 9、芭蕾舞兴盛于哪个国家? 答:法国 10、《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三大舞剧音乐的作者是谁? 答:柴科夫斯基 11、你了解世界一流的芭蕾舞团有哪些吗? 答: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基洛夫芭蕾舞团 莫斯科芭蕾舞团美国芭蕾舞剧院纽约城市芭蕾舞团 12、请问谁是“第一个在脚尖上翩翩起舞的芭蕾明星”? 答:法国的塔里奥尼 13、“古典芭蕾之父”是谁? 答:马里于斯—毕季帕 14、你知道《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属于哪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答:古典芭蕾 15、谁被称为俄罗斯芭蕾的骄傲? 答:伊万诺夫 16芭蕾等于脚尖舞吗? 答:不等于 17、你知道芭蕾的四大审美原则? 答:开、绷、直、立 18、请问现代舞之母是谁? 答:依莎多拉—邓肯 19、中国古代舞蹈史上有几个舞蹈艺术发展高峰?答:周代—汉代—唐代 20、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舞蹈家? 答:西施、赵飞燕、杨玉环 21、敦煌舞蹈有哪些艺术特色? 答:西域文化外来文化中原文化交融的产物 22、列举3—5种不同风格的秧歌舞? 答: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 23、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的芭蕾舞剧是哪一部?答:《红色娘子军》 24、芭蕾舞有几百年的历史? 答:五百年 25、芭蕾史上第一部芭蕾舞剧是哪一部? 答:《皇后的喜剧芭蕾》 26、浪漫主义芭蕾的代表作品是哪一部? 答:《吉塞尔》 27、谁被称为交响芭蕾之父? 答:巴兰钦 28、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部民族舞剧是哪一部?答:《宝莲灯》 29、 舞蹈作品的内容指的是什么?

云门舞集2观后感

触碰平凡的生命 前言——“断章”原名是Oculus,拉丁文原义是眼睛;或指眼状窗孔,一如神殿大圆穹顶毫无遮盖的原窗口。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从未接触过舞蹈的我第一次看这般震撼人心的现代舞,而且还是享誉盛名的台湾舞蹈团队——云门舞集2。整场演出70分钟,我的心一直随着舞蹈演员的一举一动而跳动。并没有因为是一个外行人而使我看得手足无措,相反地,我被演出中很多地方触动了。每个人对于这个舞蹈的理解必然是不同的,在我看来,《断章》跟我讲述了生命,讲述了希望。从一开始气球从他手中飞走,我知道那是希望从他手中逝去,气球就是希望的象征。接下来,他们一直在行进着,扑倒在地后而又奋力站起,他们吃力而又疲惫,不断重复用着这些动作。其实在我们生命中,我们也同样会不断遇到各种困难,摔倒之后爬起来,再次摔倒然后再次爬起,虽然吃力,但是下意识却告诉我们不得不站起来,因为躺下了就意味着淹没在生命之中,如果要坚持夙愿就要站起来,继续追逐自己想要的。在茫茫人海中我们还会邂逅自己的另一半,完成生命的另一种追寻。当他遇到她之后,他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羞涩,继而疯狂的追求却又让我们看到了,爱是一种本能,是生命的一种力量。她的推脱变成了接受,这又是另一种本能,但同样是生命的力量。每一个人都会在这一辈子中遇见自己的另一半,相识、相知、相爱、相守,这过程中发生的点点滴滴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没有人能够抵挡两颗心的相互吸引,包括他们自己。演出中有一大段是男女共同舞蹈,共同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动作。很多时候,我们这一辈子都是和另一半共同度过生命中大部分光阴,一起经历酸甜苦辣,这些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秋叶不断飘荡,不可捉摸地散落在地上,一张一张不断重叠,还有舞台上那颗一直干枯的树,仿佛在告诉我们,生命,总要经历凋零。舞蹈演员们在铺满落叶的地上举步维艰,这一次,他们不是一个人,他们成对而行,虽然步伐蹒跚,眼神却格外坚定。他们依然重复着摔倒和爬起,最后依然是昂然地站在那儿,目视前方。我想到这里,生命已经快走到了尽头,但生命的意义却未停止。最后,他们每一个人又手里握着气球,而且这一次是紧紧地抓在手中,在生命的路途中,他们从未松懈过对希望的追逐,他们一直追寻,在他们看到希望的时候紧紧抓住,不放开。在最后,气球飞走了,也许在某一个高度它会爆炸,但我觉得它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因为他们都明白了希望其实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或许伍国柱是想说,在层层束缚的生命力,也可以看得到天光,看得到希望。 很多人诟病演出中过多重复的舞蹈动作,其实生命就是在不断地循环往复,我们常常今天做着跟昨天差不多的事情,而明天我们又循环着今天的事情。也有人诟病过多的静止画面,殊不知生命必将是在静与动中存在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静下心来沉思,躺下来回忆的时刻,这也不是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吗?至于那些熟悉的音乐不正是为了让我们熟悉生命的节奏吗?我想,艺术是不设墙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走近她,感受她。就像对于这个舞蹈,我并没有完完全全理解每一处,但是里面却有很多打动我的地方,我想这样就足够了。在平凡有限的生命中经历生活,感受生命的意义。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2013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文化模拟考试(西湖区) 语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省.(shěng)绮.丽(qǐ)风雪载.途(zài) B.愠.色(yùn)羸.弱(léi)哭天抢.地(qiāng) C.睥.睨(pì)匮.乏(guì)叱咤.风云(zhà) D.惘.然(wǎng)针砭.(biān)长吁.短叹(y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伎俩绵沿绿草如茵月明风清 B. 悲怆崩塌修养生息提纲挈领 C. 抉择目眩梦寐以求纷至沓来 D. 宣泄端详循环往复志同道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涌动 ..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B.在当前物价温和上涨的形势下,价格调整要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秩序 ..,安排好出台改革措施的节奏,把握好价格改革的力度。 C.《富春山居图》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的淋漓尽致 ....。 D.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只会使人与人之间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陈涉世家》《孙权劝学》分别出自西汉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纪传体史书《史 记》和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B.《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都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品, 其中《五柳先生传》表达了他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追求。 C.《济南的冬天》《芦花荡》《云南的歌会》这三篇作品的作者分别是著名作家老舍、孙犁和沈从文。 D.《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范进中举》中的胡屠夫和莫泊桑笔下的奥楚蔑 洛夫都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中国学生留学出现明显低龄化,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一些以精细化培训为

2018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8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 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A.亵渎.(dú)晌.午(shǎng)饯.行(jiàn)百舸.争流(gě) B.船舷.(xuán)揩.油(kāi)骄.奢(shē)潜.滋暗长(qiǎn) C.隔阂.(hé)克.扣(kè)愤懑.(mèi)言简意赅.(gāi) D.镌.刻(juān)混淆.(yáo)缄.默(jiān)浑身解.数(jiě) 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盅惑荒僻启承转合姗姗来迟 B.悖论拮据高屋建瓴神色张皇 C.萧索取谛略胜一筹卷帙耗繁 D.告罄恣雎郑重其是逢场作戏 3.(2分)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西安年?最中国”就像一根绣花针,将时代精神紧密(缝合结合联系)在传统的春节文化里,具有神奇的力量。 (2)在宪法宣传教育方面,可以积极运用现代媒体资源,采取人民群众(脍炙人口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 4.(6分)经典诗文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2)俗子胸襟谁识我?。(秋瑾《满江红》) (3)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庄子?逍遥游》) (4),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 (6)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7)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8),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9)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10),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何其芳《秋天》) 5.(3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②“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不容易的。③道路多么艰险,只要勇于奋斗,都是对自己的超越。④那些以梦为马、激情奋斗的日子,将永远成为人生的财富。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为了了解中国书法,初三年级组织了专题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第 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汉字,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文字,它具有的优美形式,为书法艺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一是毛笔,由柔软的兔毫、羊毫或富有弹性的

C.载体zài提供gòng③美不胜收 D.载体zǎi提供gòng③美轮美奂 (3)请在文段【甲】处按照书体出现的先后顺序填写出三种书体的名称:(3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法社团组织同学们开展“书法欣赏”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共3分)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当代中国台湾舞蹈家林怀民领衔的“云门舞集” 舞蹈团,曾创作组舞,享誉世界。他的灵感来自中国书法,它活化了中国书法的精神。在舞蹈过程中,舞者如同一个即 兴创作的书法家,挥毫泼墨,时而停顿,时而激越,时而流动婉转,时而迟缓柔媚,【甲】布景 上没有书法,舞台上【乙】没有字迹,【丙】使人感受到书法的气脉在流动。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整天沉浸在他的行草世界中,他日日临摹前代大师的书迹,但进步不大。一日,他到长安街头,看到人头攒动,凑前一看,见一位女舞蹈家,姿容曼妙,身 材纤秀,挥舞着长剑,凌空飞舞,柔美的身躯,飘拂的衣带,随着剑起伏。舞蹈家的身体,长剑 和外在的世界几乎合为一体。张旭看得如醉如痴,从中悟出了书法妙道,从此书艺大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法以流动的气脉为灵魂。 (1)在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分) A. 由于也就但B.不仅也从而 C.既然也就因而D.虽然也但 (2)结合上下文,将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这就是无影无形又无处不在的内在气脉 ②一个是古代书法家从舞蹈中得到书法的启发 ③一个是当代舞蹈家在书法中得到舞的智慧 ④它说明书法和舞蹈有共通的因素

身心灵疗愈|给你一次自愈的机会

身心灵疗愈|给你一次自愈的机会 抛开药物的辅助,身体也有“自愈”能力。位于福州的直朴,十分关注通过身心灵的探索,唤醒自愈之力。所谓“自愈”,是将自我从头脑的世界中抽离,把觉知带回当下,建立身心连接的通道,让身体中那股自我生发的力量流动起来。力量流动顺畅了,对病痛积郁的抵御力也强劲了。来看看,哪些方法通向自愈能力的开启吧!〔直朴整体健康中心〕由四位热爱自然,长期以瑜伽、芳疗、身心探索为生活方式和志趣的福州女孩所创办,是一个自然疗法的集合地和试验田,提供不同媒介的整合型疗愈方式,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关照与健康有关的方方面面。地址:福州鼓楼区乌山西路怡山文化创意园南区一号楼2楼微信公众号:直朴First Impression初临直朴,体会家的能量感______距离西禅寺后门不远,靠近福州大学,有一座旧厂房改建的园区。走廊两侧摆放着植物,水泥题墙上的黑字简明扼要:直朴,芳疗、瑜伽、内在抚触、自然日用、动态&觉知。在这安静地坐上一会儿,心里透出澄澈,就像水缓缓流过石面。由旧木、玻璃、旧砖墙组成的空间里,三两女孩在开放式厨房中忙活,不时飘来蔬果的清香。可活动的隔板后,有一间瑜伽练习室:柔和的日光洒在柚木地板上,窗外满满的绿荫,让人不愿挪开视线;更美妙的是空气的流动,不知不觉间呼吸变得悠长。

室内并未完全割裂,不同功能空间也有沟通和交流。我们在小间茶室席地坐下,这里平时也用来静心,或是供课后不想马上离开的练习者休憩。透过一块与视线齐高的玻璃窗,教室的活动清晰可见。甘蕾是空间的设计者,她选用回收旧木来打造直朴。她从包里取出茶叶,烧水泡茶,水汽滋润空间。阮倩点燃一根古旧的小木条,架在珊瑚石上,一种清奇的木香慢慢充满房间。“直朴做的事情,是关于爱、身、心的合一。带着爱,身心不分离,三者共生。”创办直朴的四位福州女孩甘蕾、阮倩、静妮和明明,在各自的经历中长期受益于瑜伽和芳疗对身心的改变。相互的理解和共同的信念,令她们走入彼此的生活,一起动手耕种出这片颇具理想色彩的试验田地,希望帮助更多人找到整合身心的体验。Healing Therapy 三个层面,唤醒内在疗愈力______在为人们处理身心健康问题时,直朴首先会做基础诊断,看看问题发生在哪个层面,再给出疗愈建议。总体说来,在身体层面的,会选择瑜伽或按摩理疗方案;心理上的情绪类问题引起的,会以芳香疗法来辅助舒缓压力,找到原始痛点,让治疗更长期有效;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会考虑伊莎兰抚触,可以触碰到很深的层面。当然,“身心是相互作用的复杂整体,任何病痛都会在身心灵的不同层面上留下印记。当使用单一方法进行理疗时,难免有所缺憾;而当不同媒介的疗愈方法结合起来,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身体层面:经典瑜伽是日常必需“健康是

论语 音乐 思想

《论语》中的音乐考量 孔子是举世公认的大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他以“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对学生既“授业”、“传道”,又“言传”、“身教”, 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 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乐》教则是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乐》教思想、《乐》教内容、《乐》教方法首开了中国文化下移之风。他积累了丰富的《乐》教经验, 提出了许多《乐》教原理、原则,在中国《乐》教史和教育思想史上均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 一、安上治民,文以礼乐,可成人矣 孔子是一位音乐大家,他的音乐天赋非常好。他多才多艺,自幼喜爱音乐,妙于琴、善于歌、精于箫,不仅懂得音乐的韵律,而且常用音乐表达性情和感受。 孔子的《乐》教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人的素质、道德和人格培养上。他十分看重 音乐“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将“和谐”看做音乐之美的最高境界。他 既看重“乐和”即音乐自身的婉转柔和、雍容典雅、强弱适度、高低和谐;更看 重“人和”即琴瑟和谐。他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孔子用音乐治国安民,从而奠定了儒家音乐美学的思想基础,成为封 建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法宝。 首先,孔子认为音乐是为政治服务的。据《礼记?乐记》记载:“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政其极一也。”孔子认为 应把礼仪、音乐、政命、刑罚作为统一民心,实现治国安邦的手段运用于社会各 领域。“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周礼·地官·大司徒》)通过传承 音乐的方法“防万民之情”、巩固阶级统治,实现安邦治国。当孔子听到子游用 音乐治理国家时,他满意地微微一笑。“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论语·阳货》)当他的学生颜渊问怎样才能治理国家时,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伎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韶》乐是尽善尽美的,郑乐是淫声。在这种思想 的支配下,音乐的形式和内容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谐稳定这个大局。为此,孔子将“家国同构”的思想渗透到《乐》教中,推行“以乐辅礼,治理国家”。崇尚“以政以德”,提倡“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记》)。主张在人与人之 间建立一种亲仁之爱的情感基础,通过“乐”与“礼”相配合,实现音乐的“中和”价值,使社会生活中各种互相矛盾的事物和谐统一起来。营造人人都自觉维 护社会秩序的和谐氛围,最终达到声和、心和、人和、政和的目的。实际上,此 时的《乐》教已上升到以乐治国的高度。 其次,孔子主张《乐》教应把德育放在首位。推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践 行育人为本,技巧在后。他说:“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

云门舞集 流浪者之歌

云门舞集《流浪者之歌》的生活哲理 如果问到西方舞蹈爱好者,中国舞蹈什么作品给他们留下最深印象?台湾云门舞集演出的《流浪者之歌》肯定名列前茅。当年在英国伦敦,林怀民和他的云门舞集就是以《流浪者之歌》赢得了国际舞蹈界的认同。然而,尽管云门舞集曾近三次来到北京,这部享誉世界的《流浪者之歌》却从来没有来到北京。4月1日和2日,云门舞集再次来到国家大剧院,这次他们把《流浪者之歌》再到北京观众的面前,北京的舞蹈爱好者终于有幸现场欣赏到这部享誉国际舞坛的中国舞蹈名作。 《流浪者之歌》的创作源自林怀民一趟渴慕的旅程,1994年夏天,行囊里带着德国作家黑塞根据佛教传说故事改写的小说《流浪者之歌》,林怀民飞往佛祖得道的菩提伽耶。这部小说讲述了婆罗门之子悉达多,历经静坐冥想、放浪形骸、流浪苦行的种种求道法门,而在放下一切法门时得证圆满的故事。一日,在佛陀悟道的菩提树下静坐,阳光穿过叶隙,林怀民感到眉心一股温热,从未有过的安静与喜悦笼罩他的身心。印度归来,如流水般创作出“关于苦修,关于河的婉转,关于宁静的追寻”的舞作——《流浪者之歌》,林怀民喜欢说:“这是佛祖的礼物。”十六年来,《流浪者之歌》不论演到哪里,总会出现“观众看到泪流满面”的画面,已故编舞家皮娜·鲍什剧终后坐在观众席哭了半小时;澳大利亚一位青年,在街头抱着饰演僧人的王荣裕痛哭;国外剧场工作者在侧台边,泪如水坝溃堤无法自已。挪威《奥斯陆午报》报道:“一次伟大的剧场经验,观众的心充实得几乎迸裂,不禁流下喜悦的眼泪。” 正是因为云门舞集独特的肢体技法及富含中国传统意境和哲学的独特题材,才让强手林立的世界舞坛,领略了中国的现代舞蹈艺术。在此次巡演之前,林怀民写给所有观众:“希望《流浪者之歌》在喧嚣的时代里,继续带给观众安慰与宁静,像那穿过菩提叶隙,斜斜照射的阳光。” 林怀民用他的《流浪者之歌》营造出一个苍茫、悠远的景观。 。“我想要传达一个讯息——流浪者并不是孤独者,人生只要尽力,终会有圆满的结局。”林怀民说。 自在地与身体对话 3吨半金黄稻谷变幻成山丘、河流、雨水;一束细细的米从头至尾90分钟,不停地洒在一名静定的“僧侣”头上,一如时间的沙漏;高潮式的“谷雨”瀑布倾泻而下,一名持耙男子,在铺满稻粒的舞台上,由内而外,犁出越来越大的同心圆。 《流浪者之歌》里没有任何炫技性的表演,舞者的动作自在而简单。事实上,他们只是压低身体的重心,安静呼吸、行走,举手投足仿佛吐纳。或许是太极训练的方式不但提升了舞者的身体控制能力,也使他们的心灵更为自在。值得注意的是,《流浪者之歌》标志着云门发展道路上的重大转折——从之前注重技术的积蓄转变为对自身身体的内观。舞者不再是用大脑驱使身体去完成技术动作,而是开始跟自己的身体进行对话。《流浪者之歌》里不再有角色,不再有谁是谁的故事。舞者不为一个主题、一个角色服务,也不会为了一个技术驱使自己。所以观众看见的是舞者的自在。 多重间离的效果 《流浪者之歌》里,有静思冥想的印度僧人,在舞台的一角观照着舞者,很容易使观众联想到印度的哲学思维与时间观念:史诗性的纪事舞蹈,或许仅仅是僧侣打坐的一个闪念,转瞬即逝;而一条暗线却是不时出现的一个舞者,默默犁平稻谷。舞蹈结束,林怀民先生与所有舞者一起上场,与打坐的僧人共同谢幕,而那位藏于暗处的舞者,却独自立于舞台中央,继续安安静静地用24分钟犁出一个同心圆。而台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