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参考一)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参考一)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参考一)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参考一)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安徽省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情况综述

安徽地域板块独特,自南向北分为皖南、皖中、皖北三个自然区域,试点镇城镇类型、产业发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全省建制镇908个,10万人以上人口的镇47个,20人以上的镇1个。全省小城镇年平均财政收入1720万元,其中超1亿元的镇31个,超2亿元的镇2个,超3亿元的镇2个,最高的的镇,年平均财政收入达到7.8亿元。全省两批共有15个镇被批准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其中,工业型城镇4个,工贸型城镇5个,旅游型城镇5个,工矿开发型城镇1个。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市县通过深化农村改革,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施民生工程,开展新农村建设以及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采取政策支持、项目引导、优化发展环境、打造载体平台等一系列措施,试点镇在建设规模、基础设施、城镇功能、镇容镇貌和综合经济实力、社会事业等方面有了很大飞跃,集聚功能和辐射能力不断增强。现将基本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重点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些重点小城镇普遍经济基础较好,或有资源优势,或有区位优势,或有交通便利。在发展壮大城镇经济的过程中,他们始终抓住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城镇建设、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五项重点工作,以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如:天长市杨村镇从从构筑“工业园区”这一发展平台入手,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带动经济发展。2008年底,杨村镇实现工业总产值9.23亿元,财政收入3100万元,其中工业园区实现产值近7亿元,实际上交税金逾2000多万元。萧县杨楼镇距江苏徐州仅25公里,2008年经济增长率达25.5%,2009年预计将增长至30%左右;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9.8%,预计2009年将增长30%以上。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特色产业迅速壮大。不同地区的重点小城镇,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发展道路,是提高城镇竞争力,集聚力的有效途径。试点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较好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人口就业。如:因盛产灵璧石闻名的宿州市灵璧县渔钩镇,系省委、省政府批准的扩权强镇试点镇(副县级)和国家发改委百名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镇。多年来,渔钩镇因“石”利导,乘“石”而上,奇石文化异军突起,集镇建设步伐加快,旅游经济后来居上,被省政府授予“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称号。在本省15000务工人员中,有7000实现了在本镇就业。六安市霍邱县叶集镇初步形成了木竹产业、食品轻纺、商贸物流三大主导产业,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地方知名品牌和商贸物流中心,如以林星板业、宏发人造板为代表的木竹加工企业,以霈雨羊肉、金色良辰食品、祥隆羽绒、大团结食用油为代表的食品轻纺产业品牌,以思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金天地交通服务中心、金太阳商贸建材城为代表的商贸物流中心等。2009年,叶集镇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8亿元左右。特色经济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2009年以来,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已达到0.5万人。

(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14个重点小城镇在交通、水电、通讯、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推进,财政投入力度显著增强。如:阜阳市泉阳镇形成以泉阳为中心至其他四个乡镇纵横相连的干线交通网络,不仅拥有110千伏变电所和年供水量超过1万吨的自来水厂外,还拥有高标准、大规模的中小学校、主题公园、文化

馆、体育场、银行、信用社、电信、邮政、清真寺、教堂和一甲医院以及广播电视转播台等。此外,镇政府还先后投入200余万元,建设垃圾箱20个、公厕5座、下水道5公里、花带3公里、路灯100盏等,有效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了集镇。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增强了小城镇对农民进镇务工经商的吸引力,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不断满足了城乡群众物质文化的需求,为回乡创业人员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据统计,这14个重点小城镇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超过3500元,建成镇区居民纯收入达到10000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4.46亿元。如:滁州市杨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截至2009年10月份已达到6500元,为全省最高。2008年,宿州市杨楼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滁州市沙河镇4492元,六安市叶集镇4345元,阜阳市颍州区程集镇4047元,阜阳市泉阳镇4000元。农民增收直接扩大了农村消费需求,加快了城镇商贸业的发展,提高了地方税收,小城镇集聚和辐射能力显著增强,使农民在增加土地收益同时,再次真正享受到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实惠。

(五)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重点小城镇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化拉动城镇化,直接的结果是城镇化率的高低往往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变换而发展。如:宿州市蕲县镇近年来大力发展煤炭工业,其辖蕲南煤矿及14个行政村207个自然庄,总人口8.2万人,其中城镇建成区人口约5万人(含矿区人口1.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1.0%(矿区人口按城镇人口计算);杨楼镇总人口7.86万人,目前镇区人口约2.5万人,城镇化率约31.8%,比上年提高了5.1%。城镇化率最低的是亳州市张村镇,总人口7846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30人,仅为11.1%。(六)积聚效应显著增强。在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下,14个重点小城镇的返乡农民工利用从东南沿海等先发地区带回来的资金、技术、经验等,回到故乡在各个行业中进行创业,大大推动了小城镇发展的积聚效应。如:宿州市杨楼镇镇区人口从2008年的2.1万人增加到2.5万人,增长了约19%,并且多数从事第三产业。阜阳市杨桥镇每年外出务工人员2.12万人,近年来返乡自主创业人员达210多人,还重点吸收了部分不便外出的中老年劳动力和妇女就业,他们当中有许多人都受到过各级政府创业先进个人表彰。

(七)转移就业成为主流。由于农村可垦土地有限、外出打工受阻等,使得14个重点小城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更倾向于在本地寻找新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如:宿州市蕲县镇形成“农民向城镇集中、农业向庄园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发展格局,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率为100%。滁州市杨村镇近年来狠抓集镇、园区和新农村“三大工程”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民工就业和向集镇集聚。但也有特例,如阜阳市插花镇总劳动力34400人,农民工总数29926人,其中在当地就业的仅有898人,外出就业的有25437人,占绝对多数。

二、示范带动作用

(一)试点镇的探索实践,对全省发展战略格局产生积极影响。安徽既是农业、人口大省,也是资源大省,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历来有改革的光荣传统。早在1984年,安徽省就召开了首次小城镇工作会议。1995年,开始进行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决定》。其后,鉴于叶集、毛集试点的成功经验,1999年6月,省委、省政府在叶集召开了全省小城镇工作现场会,颁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快安徽省小城镇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徽小城镇改革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一系列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将培育小城镇作为加快城市化、加速工业化的抓手,促进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精心加以培育和扶持。如省会经济圈战略中的核心城市合肥市,把撮镇、三河、岗集等镇列为一类城镇,优先作为建设大城市“141”组团开发重点加以建设。在“东向发展战略”中,赋予特殊政策,促进天长市秦栏镇、宣城市水阳镇、黄山市深渡镇这些毗邻江浙的试点镇,列为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加快发展。在“皖江九市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区规范”中,省委、省政府又把芜湖市陶辛等镇,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集聚地,精心进行规划建设。

同时,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9年6月,在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示范效应带动下,安徽省又选择了150个镇,颁布实施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扩权强镇的若干意见》,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安徽省小城镇在向小城市跨越式发展中的思想观念、措施办法和发展方向。在试点镇行政审批和执法权、规范建设管理权、土地收益和财政返还、用地制度、试点镇投入、干部政策等方面赋予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政策,全省自上而下普遍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省直机关制定支持试点镇发展的实施细则,初步形成了试点镇发展考核评价制度等制度。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支持小城镇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体系最完整,促进试点镇加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从现在起到“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建立科学完善组合有序、功能互补、布局合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战略体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试点镇因地制宜,以相对优势确立特色经济发展战略。安徽省历史上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小城镇的城镇化、工业化发育较晚,但同时又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广袤的平原、丘陵、山区孕育出颇多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丰厚的自然和历史文化底蕴,为试点镇在差异化发展中创造了生机。在新一轮小城镇发展的战略取向上,安徽省强调各试点镇根据当地的特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确立符合本地实际发展的路子,注重发挥地理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和传统优势,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突破口,实行分类指导,扬长避短,加快特色经济发展。地处合肥南端的三河镇,是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古镇,素有“千年古镇,生态水乡,名人故里,美食天堂”的美誉。该镇围绕“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古镇特色,三产旅游兴镇”的思路,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以旅游带动商贸,以商贸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08年,实现GDP达7.5亿元,与2003年相比,翻了三倍多,年均增长25%;财政收入5600万元,比2003年,年均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5978元,比2004年,年均增长13.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0元,比2004年,年均增长33%,镇区人口也从2003年的1.9万人达到2008年的3.2万人,年均增长13%(2004年三河镇区划调整)。皖北颖上县的迪沟镇,历史上既是农业老镇,又是商贸重镇。周围半径30公里之内,有8个大中型煤矿,多年来生态环境恶劣,地矿矛盾突出。针对10多万职工及家属,迫切需要大量的农副产品和休闲、娱乐的自然环境,以及煤矿塌陷区形成后,8个村5600多户农民需要陆续搬迁,重建家园的实际状况,该镇提出建设“全国生态环保和旅游商贸重镇”的发展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生态、规划、项目为抓手,兴城镇、建市场、办旅游,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了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了迪沟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特色经济,促进了农村城镇的快速发展。2008年底,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09%,比2003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已经成为周边地区二、三产业发展的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的中心、务工经商农民集聚的中心,先后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园林城镇”、“全国煤矿塌陷安置建设示范点”等多项殊荣,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小城镇发展之路。

(三)试点镇的成功实践,实现了城镇化发展理念的新飞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小城镇发展的首要环节,也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过去,由于区域间的利益矛盾、领导任期政绩目标等因素的推动,一些地方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贪大求洋,以为街道越长越宽越好,市场越多越大越好。结果花大力气建成了外观气派的小城镇,但并没有引来相应的投资和人口,“人气不旺,财气难聚”,从而出现有场无市的尴尬局面。还有一些地方由于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和科学精神,与当地经济发展不协调,规划变动过于频繁,造成重复建设,既浪费小城镇有限的人力、财力,也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对环境的科学性、合理性关注不够,开发中重建设,不重视环境造成不良后果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安徽省制定了《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纲要》,在城镇化发展战略取向上主要“抓住两头、放开中间”,即省集

中必要财力重点抓住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安徽省特别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龙头作用,注重各类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上,实现四个转变,即:由注重小城镇的外延粗放式发展,转变为注重质量的集约型发展,依靠科技和人才,提升小城镇的内涵,促进产业升级和功能开发;由单纯注重小城镇建设规模和人口数量,转变为注重发展经济,发挥小城镇的经济积聚和辐射功能;由单纯注重小城镇自身完善和发展,转变为注重城镇之间的相互联动和开放式发展,形成全省统一、布局合理的城镇网络体系,在经济发达的市县实现城乡一体化;由主要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推动城镇化,转变为主要依靠市场经济的办法和多方面的力量,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几年来,试点镇成为实施“规划纲要”的领头羊。地处黄山----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的深渡镇,结合旅游城镇的特点,着力科学和可持续发展。试点以来,优先编制了《深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了《深渡镇总体规划》和《深渡镇新农村规划》,修编了《深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着手编制《深渡镇发展综合规划》、《镇区发展控制性详规》、《自然生态保护开发规划》、《旅游经济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几个规划,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促进了三个文明同步发展。沿江地区的宿松县复兴镇,在去年临江产业园概念性规划的基础上,对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规划成“一轴三区一带”的布局结构。即:以安九公路为发展轴,镇区、临江产业园区、孤山旅游休闲区和滨江绿色生态带,在镇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启动规划编制临江产业园起步区控制性规划、镇区控制性规划及镇污水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好临江产业园起步建设,构筑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整合资源、盘活用地、开发长江黄金水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安徽省试点镇发展理念、思想观念等方面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四)试点镇的不断探索,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小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是城乡商品、信息、技术传递和经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格局,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对此,安徽省试点镇进行了积极探索。黄山区耿城镇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镇促村,以镇带村,镇村联动”,努力探索缩小城乡差距,重点解决城乡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目前,全镇村组道路硬化达50余公里,硬化率85%以上;农村饮用水、垃圾、污水处理、强弱电分别实现与城区并网;农村改厕工程基本实现;全镇5个村均通公交车辆和社会营运车辆,城乡公交一体化已经形成。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耿城镇更加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耿城,让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出台惠民政策20多项。在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上,2006年起实施了失地农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失地面积比例按月发放生活保障金,并逐年提高基本生活保障金标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最高每月能拿到200多元。对土地二轮承包后全户土地被全部征用后的新生人口给予6500元的经济补助。在教育上,从2006年起在全市率先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全额免费,对在全市重点高中和本区高中、职高就读的失地农民子女给予1000—5000元不等的教育补助;并对当年新入学的贫困大学生实行救助。在医疗保障上,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高达98%以上,为彻底解决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问题,该镇还建立了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对失地农民当年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最高可享受4万元的救助;儿童的防疫费用由镇财政全额承担。在高龄农民保障上,从2007年1月1日起对高龄农民发放高龄健康长寿补助金,最高可达成120元/月,同时对自然死亡农户按照殡葬管理要求在各村公墓安葬的,给予发放丧葬补助金。在农民就业上,对失地农民富余劳动力进行调查摸底并录入数据库,建立了失地农民失业登记制度等,通过常年培训、产业带动、扶持创业、物业公司、公益性岗位等措施着力解决农民就业。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着力提高小城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减少领导干部职数;打破

行政事业编制身份限制,镇党委在编制范围内自主管理副科以下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合理设置政府内部机构,将原来的部门和“七所八站”整合为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等几个职能部门,加强了对城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领导、协调和服务。树立创新理念,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领导决策、咨询机制,成立镇为民服务中心,提高了为民办事效率和水平。

(五)试点镇的产业集聚,为县域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强省必欲强县,强县必欲强镇。安徽省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在县域经济的重要位置,特别强调支柱产业在小城镇发展中的突出作用。由过去在县域经济发展上,片面强调经济开发区,调整到县镇一体,协调发展上来。试点镇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找准产业定位,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突破口,形成了一批在城镇建设上各具特色,在经济发展上各有优势的小城镇。秦栏镇是一个由电子产业起家的工业主导型乡镇。该镇以建设全省一流经济强镇为目标,一手抓创业富民、创新强镇,一手抓经济、人口布局调整。近几年来,努力打造发展平台,先后开工建设了两个工业园区,推进产业集聚。目前为止,园区入驻企业已达146家,共完成工业产值26亿元,实现税收4854万元,其中,电子、光伏两大产业特色,被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电子产业集群专业镇”,“安徽省光伏产业基地”。同时,加快城镇建设,提升保障功能。目前,在城镇6.6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已集聚全镇50%的人口、80%的商业、90%的工业,使城镇成为了全镇经济发展、农民务工经商的主要平台。撮镇镇是合肥市肥东县的经济中心,该镇紧紧依托独特的交通、区位和政策等优势,积极抢抓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和合肥市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战略机遇。目前,已形成“两区一园”工业基地,现有企业近400家,吸纳就业人员1.5万。规模以上企业81家,占全县规上企业数的三分之一。已初步形成了以丰华集团、瑞宏铸造公司为龙头的机械铸造业加工集群,以鸿汇集团、福建贵格食品、锦泰糖业等为龙头的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集群,以SK集团、鹏巢水泥、博亿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业三大产业集群。引进了落户该县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韩国SK集团。2008年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6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20家。在促进三大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该镇还全力打造合肥东城物流基地,努力实现专业市场与地方产业群的联动发展。合肥裕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大市场一期已投入运行并被授予全国重点农机市场。华东国际建材城等一批市场竞相入驻,蓬勃发展的物流业,成为昔日古镇农民安居的乐土和县域经济加速发展新的增长点。

(六)试点镇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为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出了贡献。“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安徽省6700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接近60%,尚有101万绝对贫困人口和11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除400万人进入城市(镇),还有700万农村人口亟待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低成本,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有效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直接关系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的大问题。结合省情,安徽省试点镇有意识地进行探索实践。地处皖西大别山区的叶集镇,着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战略,奋力打造木竹加工、轻纺食品和商贸物流三大产业,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建成了木竹产业园、个私工业园,改造省级皖西市场、大别山木竹市场,引导农民进城经商,建设市场,吸纳农民入市经营,兴办工厂,近年来累计有3万多农民转移进城。地处行蓄洪区的毛集镇,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大招商、招大商,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对农村人口和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提高,为农民就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2008年外出务工人员30300人,吸纳本地就业人数1491人,外来务工人员175人。皖南山区的宏村镇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的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业,70%以上劳动力均从事旅游三产,从业人数达到1000余人,75%的收入来自旅游三产,累计吸纳旅游服务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江淮分水岭长丰县岗集镇,以“领跑全市十强镇,进军全省十强镇”为目标,全力打造世界生态文化名镇、中国汽配重镇和省级专业园区,以工业立镇,三产兴镇为思路,自2003年以来,吸纳转移农村富余人口逐年递增,由2003

年的7800人,达到2008年的1300人。

三、相关政策措施

(一)建章立制,精心部署。早在1984年起,安徽省就着手进行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安徽省小城镇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又颁布实施了《关于实施扩权强镇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结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民生工程,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等重点工作,将培育小城镇作为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初步形成了试点镇发展等一整套体系制度,对安徽省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省会经济圈核心合肥市把撮镇、三河、岗集等列为一类镇,优先作为“141”城市组团战略重点加大建设力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芜湖市陶辛等镇,被列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地,精心加以规划建设。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自2001年以来,安徽省制定《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纲要》,在城镇化发展战略上确立“抓两头、放中间”指导思想,其后各地根据自身实际,确立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深化小城镇在规划和建设发展方面实现“四个转变”,即:由注重小城镇的外延粗放式发展转变为注重质量的集约型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功能开发;由单纯注重小城镇建设规模和人口数量转变为注重发展经济,发挥小城镇的经济积聚和辐射功能;由单纯注重小城镇自身完善和发展转变为注重城镇之间的相互联动和开放式发展,形成全省统一、布局合理的城镇网络体系;由主要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转变为主要依靠市场手段和多种力量推动城镇化,在经济发达市县率先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三)政府引导,创业扶持。从2000年起,安徽省还相继出台了“凤还巢”、“创业扶持”等工程,通过政策、场地、培训、服务和维权5大扶持措施,叠加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建和建成创业园124个、创业街123条,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如滁州市杨村镇成功申报“省级农民工创业园”,入园农民工创业企业不仅享受3年内免收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等行政事业性收费,还享受第一年场地房租费全免、第二、三年减半征收、招用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一次性奖励、100万元以内小额担保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加强培训,提高技能。2003年开始,安徽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建立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工作机制,把农民工培训纳入民生工程,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服务。其后安徽省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加大实施农民工的培训力度,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一是成立机构,加强领导;二是纳入目标,强力推进;三是确认机构,服务培训;四是规范流程,完善台账;五是结合生产,突出技能;六是加强督查,确保进度;七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这些政策措施,不仅提升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和企业在岗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还增强了就业稳定性,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创新体制,深化改革。通过改革试点的引领作用,安徽省力求走出一条以改革的思路和手段,创新小城镇发展模式,不断深化户籍、医疗、社会保障、教育等体制机制改革,走社会力量建镇、市场机制活镇、产业优势兴镇的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以市场筹措资金为主、财政投入为辅、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如宿州市杨楼镇一方面降低农民工进入小城镇的门槛,另一方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制度、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灵璧县渔钩镇采取“统一征地,统一出让,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方式,以地换路,以地换楼,以地入股,实行市政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公用事业合理计价收费,吸引外地企业和个人到小城镇经商、办企业。

四、当前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

尽管重点小城镇总体发展水平在全省居于领先位置,但是与发达省份,特别是与毗邻的苏浙地区相比,仍显得发展速度不快、后劲不足,在扩大农村消费、吸纳农民就业、积聚农村产业、支撑县域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农业农村发展等方面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在谋求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拓展发展空间、增强辐射带动功能的努力上,不约而同地遇到了一些瓶颈的制约。主要表现在:

(一)综合配套滞后,参与程度不够。尽管部分地区已逐步放开户籍限制,政府积极为进城务工经商及失地农民办理农转非,但由于农村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实践中农民并不买账,表现在:计划生育上,农业人口如果一胎是女孩可以申请生育二胎;医疗保险上,可以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业生产上,可以享受“三免两补”等优惠政策。事实上已形成既占用城市用地,又不脱离农村,更不放弃农村住宅和耕地的城乡两栖居民,不仅给村庄整治增加了难度,而且也不利于稳定集聚城镇人口,加快城镇化进程。

(二)建设投入不足,自主权限受限。随着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压力增大,企业发展与工业项目配套对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一方面乡镇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政府财力有限;另一方面,乡镇外部融资渠道不畅,融资平台缺乏,小城镇发展面临严重资金瓶颈。有相当数目的小城镇,特别是北方城镇都是吃财政饭,可用财力基本上仅够维持行政运转,很难拿出资金用于建设。加之目前土地存量较少、政策跟进不够、土地出让金比例过高等原因,让一些投资者“望而却步”。此外,镇一级没有完整独立的财政预算,乡财县管和项目审批、费用的收取等权限都集中在县区一级,乡镇往往为了完成一项建设需要经过许多关卡,开展一项活动难以形成多部门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小城镇发展应有的自主权。

(三)创业资金缺乏,融资渠道不畅。返乡农民工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远远不能达到创办企业、生产经营的资本需求。尤其是农村金融服务组织缺乏,外部融资渠道狭窄,国有商业银行“嫌贫爱富”,很多地方的融资担保体系、乡村银行等金融服务组织仍处“真空”地带,更是大大制约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展。对银行来说,四大商业银行由于村镇点小面广,手续繁锁,成本较高,所以均未设点;对农民来说,单户贷款额度小、利息高,又没有相应的财产抵押,更难找到担保人,所以很难得到金融支持;对第三方平台来说,有的镇政府主动引导意识不强、政策环境不宽松、缺乏资金承接载体等,导致民间和社会资本投入小城镇建设动力不足。

(四)培训问题突出,补贴标准偏低。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要促进其向城镇集聚务工经商,亟待加强培训。有的地方虽然有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可为一定数量的返乡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但难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究其原因一是返乡农民工参加培训缺乏积极性,培训期间无打工收入,农民工还要掏钱支付生活费,他们不愿参加;二是培训补贴标准偏低,培训机构无利可图,缺乏开展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会降低培训成本和质量,甚至弄虚作假,直接影响培训效果。

(五)土地约束偏紧,审批手续繁杂。建设用地指标少是各地反映最多也最为集中的共性问题。越是发展势头好的城镇,镇区规模扩大越快、企业入驻越多、人口聚集和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越迫切,建设与用地矛盾也越突出。具体表现在:用地规划更新较慢,江浙等沿海发达省份每三年就根据小城镇发展需要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编修,而安徽省一直沿用1997年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至今未变,土地规划远不适应城镇建设发展速度。现行土地政策对农村建设用地保护更加严格,用地审批手续繁杂、时间较长,城镇的发展和扩张必然占用大量土地,征用土地的空间更加困难,保护耕地与小城镇建设矛盾更加突出。再加上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掌握在县一级,乡镇不仅用地指标少,支配权也有限,又受到多方面行政制约,很容易造成基层干部踩政策红线,打政策擦边球。此外,土地利用审批不严,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也很突出,很多厂房占地偏大,周边土地闲置。

(六)产业开发不足,规模层次较低。主要表现在产业分散、规模偏小、层次较低。多数地方缺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乡镇优势产业不集中,发展重点不突出,当地优势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缺少地方特色,工业产品或农业产品结构雷同,乡镇之间相互恶性竞争。一些镇虽然拥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资源,但大都未得到有效开发,产业结构与周边乡镇基本雷同,好在最近地方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着手旅游开发和历史文化保护。除了产业分散、规模偏小外,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低也是影响产业做强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家庭小作坊式的简单再加工生产十分普遍,部分地方引进项目把关不严,引进了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工项目,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着当地群众生活质量。

(七)城乡差别明显,制约因素较多。一是就业制度“瓶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有所限制。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对社会成员的一系列不平等待遇,无形中加大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费用成本。二是劳资关系和权益保障上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时常发生、妇幼保健得不到与城市人口同等待遇、工伤事故处理标准不一致、子女教育仍然存在收取借读费和赞助费等等。三是希望进城居住的农民工进城门槛高。财富向城市积聚,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无形中把他们的养老问题推给了农村,实际上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农村或即使回到农村也难以回到进行农业生产,他们日后的生活保障存在严重危机。四是农民向市民转变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融入城市需要学习、适应和再社会化,但由于很多原因制约,绝大多数没有时间、精力和财力参加培训和学习,严重阻碍了他们向市民的顺利转变。

(八)发展规划滞后,协调机制不顺。除了土地利用规划编修跟不上外,城镇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也存在滞后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规划制定缺乏严谨性。一些地方城镇建设规划不讲科学,制定草率,建设标准低,前瞻性不强,规划跟不上变化。二是规划内容缺乏系统性。很多地方注重镇区、开发区或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忽视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那些农业资源丰富、基础较好、比重较大的农业乡镇,也很少见到农业产业规划和其他社会发展规划。三是规划执行缺乏严肃性。一些通过地方人大审定的城镇建设规划在实施中不按规划要求操作,随意更改。四是规划单位缺乏协调性。在制定过程中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相互不衔接,符合建设规划的项目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造成项目无法实施,规划与操作两张皮。

(九)环境有待提升,政策效应弱化。在外部环境方面,既存在国家的税收优惠、货币政策、土地利用、公益项目建设等支持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力度不够,也存在国家有限的扶持政策不集中、资金项目安排分散等问题。如相关部门在推进小城镇建设时各自确定一批“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建制镇”、“中心镇”、“产业集群镇”、“新农村示范镇”、“扩权强镇试点镇”等,项目名目繁多,支持主体不同,资金来源分散,建设重点和方向各异,不仅造成行政资源巨大浪费,也弱化了扶持政策的效应发挥。对于小城镇来说,不能集中财力办大事。在内部环境方面,除了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弱、基础设施差等硬件不足外,政府行政审批项目多、手续繁,公共管理和服务不到位,医疗保障学校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治安环境、卫生条件差等软件环境也跟不上,也影响小城镇在吸引投资、吸纳就业、聚集产业、辐射带动等方面的能力。

五、相关对策建议

应当看到,重点小城镇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是解决农民就近就业、集约节约用地、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载体。加快发展重点小城镇,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培育一批具有带动力和影响力小城市,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加快发展。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调研,我们强烈地感到,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加快重点小城镇发展的认识,切实把重点小城镇发展问题摆上突出位置。在这个问题上,要树立超前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分批推进,务求实效。

(一)进一步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公共管理服务。改革现行农村户籍制度和农村宅基地制度,破除体制政策方面的瓶颈束缚,加快落实重点小城镇在人事、财政、审批、资产等方面的管理权限,尤其是要进一步集中有限资源,合力抓好一批重点镇的建设和发展,使其能有效地统筹地方资源进行小城镇建设。建议在全省进一步选择50个左右基础好、潜力大的重点镇,在政策制定上统筹兼顾,协调配合,形成合力,集中有限资源,连续3-5年重点扶持,精心指导,促进这些镇完善功能,培育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适度调整小城镇建设用地政策,用地指标向试点镇适度倾斜,为重点小城镇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强集聚功能打开瓶颈。建立和健全劳动力流动服务体系,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管理服务的对象,公共财政要考虑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需要,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公共福利和必要的救济、救助等公共服务,保障农民工在就业、子女教育、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方面享受市民的同等待遇,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公共管理服务。(二)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解决好重点镇融资难问题。可以考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建立多元投资机制,拓展重点镇发展资金渠道。一是加快建立融资平台。将扩权试点镇的融资政策延伸到重点小城镇,支持组建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融资平台,采取有效措施,促使金融机构在重点镇设立分支机构或经营网点。二是坚持经营城镇。将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经批准征用和转用后进行储备,作为政府融资的有效资产或经营资本;建立和完善盘活小城镇存量资产的市场化机制,提高小城镇公用资产的市场配置效率;加快小城镇市政公用行业改革,推城镇公用设施的有偿使用。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组织重点镇参加中博会、银企对接会、招商洽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适时开展招商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活动,支持重点镇搞好项目库建设,鼓励和引导重点镇利用多种方式,吸引各类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和产业功能区建设。四是建立健全农民工返乡特殊财税政策。建立省、市、县三级财政支持中心镇建设的经常性供给机制,帮助中心镇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推动工业聚集,繁荣商贸流通;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财政金融支持等。

(三)进一步创新利用方式,缓解重点镇发展的土地制约。发挥小城镇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严格保护耕地前提下,创新土地利用方式,保障城镇建设和发展需要。一是以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龙头,调整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与城镇总体规划、产业集中区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衔接,提高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创新土地置换方式,开展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试验,推行“宅基地换房”“土地换保障”等多种模式,对原村庄进行复垦,推广旧村改造,集约利用土地,节约的土地置换指标用于弥补小城镇建设用地不足。三是积极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加大荒地和废弃地开发利用力度。四是探索土地流转方式,鼓励经批准的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工业、商业、旅游和农民建房,开展集体建设用地租赁,推行农民土地使用权作股转让。五是规范城镇用地,严格宅基地标准,结合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集中建房;提高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开展“四荒地”拍卖;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机制。

(四)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强化重点镇的发展支撑力。产业发展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镇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扶持。一是按照产业集聚的要求,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镇产业功能区筹办省级开发区,优先支持污水处理厂、专业市场和物流园区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县级开发区在重点镇建立工业园区或合作建设工业园,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二是鼓励产业集群发展,帮助产业集群专业镇建立项目库,加大对龙头企业的项目扶持力度,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到县域经济和小城镇考核内容。三是在每个重点镇都要建成一个农民工创业园,并给予创业农民工资金、技术等扶持。四是按照以业兴镇发展方向,鼓励和引导重点镇利用区位、资源等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打造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力。五是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职

业技能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大军,营造低商务成本优势,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适度、与地方特色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入驻,满足农民就近就业的需要,形成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特色建镇、人口集聚的良好的发展格局。

(五)进一步健全规划体系,引导重点镇科学发展。城镇发展必须规划先行。城镇规划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建议要高度重视重点小城镇规划的重要作用,按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特色的原则,编制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并把村庄布点规划作为小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镇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规划工作,成立城镇规划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赋予一定的规划管理权,积极探索小城镇管理的新模式。各级规划部门要加强对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指导,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引进专业人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六)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全面提高重点镇的综合服务能力。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现了城镇的发展环境和软实力,是城镇的凝聚力、吸引力的重要表现。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重点镇道路、供电、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支持“一校一园(标准化学校、中心幼儿园)、二院(中心卫生院、敬老院)、二站(综合文化站、农村综合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共设施维护机制。不断加大劳动和社会保障的监察力度,不定期地选择重点行业开展劳动监察,必要时可组织发改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税务、公安、建设、工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依法从重从快纠正和打击侵害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行为。要在所有重点镇设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在所辖行政村设立专兼职保障协理员或信息员,加快重点镇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扩大各类保险覆盖面,规范和完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普及新型合作医疗,深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鼓励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办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镇区集聚。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一)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一) 摘要:推进城镇化,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可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要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 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更迫使我们认识到,原有二元体制架构下建立的城乡关系,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另外,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村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等问题,都进一步证明单纯靠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靠分散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多年内需不足的问题。进一步讲,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方面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工农、城乡互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另一方面就在于实施和完善推进城镇化,从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由此也大大地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也就是说一方面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但另一方面只有扩大城市,才能发展城市。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一、城市化发展现状 以吉林省为例,改革开放前期,吉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均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却相对缓慢,2008年全省农村人口145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4%,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320万。也就是说还有一半多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二元结构分割现象较严重。其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不仅低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唐等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判断吉林省还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重工业占较大比重,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城市难以大量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阻碍了城市化的步伐。二是小城镇发展较为缓慢。吉林省的城市规模结构以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基础薄弱,制约了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三是吸引外资能力不强。 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就全国而言,在未来的10多年中,全国将有3.5亿农村居民离开农村,到城市定居,使城市人口从今天不足6亿增加到10亿,使我国成为有2/3城市人口的国家。新迁入城市的人口将主要分布在8个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的超级城市,和15个人口数量处于500—1000万的大城市中。另外,到2025年,全国至少会出现221个人口数量超过百万的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化进程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到2025年城市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目前的25%上升到33%。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是城市化推动了过去20年的经济增长,未来20年也将是继续这样。满足城市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全国需要新建170个交通枢纽,需要新建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亿平方米的500万栋楼房,其中5万栋楼房的楼层超过30层。吉林老工业基地要实现全面振兴,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制定政策、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从束缚他们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这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像吉林省这样一个拥有2700多万人口的省份,又有着像长春、吉林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要让更多的农民经过培训,从黑土地当中走出来,进入城市开始新的生活。因此,有必要使城市化水平至少提高到70%以上。目前,长春市城镇人口(不含所辖县、区)358.1万,驻长高校学生约50万,合计408.1万人。3年内应该达到500万,7年内达到700万,到2020年实现900万,这样,将会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长春。每个市(州)再发展到50—100万,这就有500~900万,再加上40多个县,农村人口就基本上转移到城

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实践中,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问题也凸显出来,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 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阐述,但总体感觉深度不够,对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够清晰,很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明确。这些误区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误区一: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化。城市化发端于19世纪中上叶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是由于工业化引起的人口自发迁移到城市,是由工业“积聚效应”引起的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的人口集中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分工的结果。而城乡一体化是指统筹城乡这两个系统的经济社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不是忽视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发展和经济基础上的区别,盲目地把农民转非变为市民,把农村变为城市,不是简单地提高了“城市化率”就代表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这种认识不仅曲解了城市化,更

曲解了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会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简单地等同于城乡一体化。 误区二:城乡一体化就是新农村建设。纵观当前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措施、报道,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简单的城市反哺农村,在物质和资金上给农村大力支持,帮助农村修路盖楼,解决农民子女教育、生活、出行等就是在搞城乡一体化,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文件、措施稍加改动就变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文件、措施,这显然是片面的。城乡一体化与建设新农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城乡一体化包涵新农村建设,是整体和局部。城乡一体化发展了,新农村建设也必然发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得好,必定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者的区别在于,城乡一体化是更高层面更大范畴的旨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而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是“乡”,基本不包括“城”,主要是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要低于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乡”,应该通过提升“乡”的地位、作用,逐步打破分割壁垒,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分工优化,协调发展,而不能用新农村建设代替城乡一体化。 误区三: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这个观点主要体现为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议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议 来自:大众论坛-大众社区作者:提案建议发表于:2010-1-25 14:29 查看:5709 回 复:2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议 刘维国 小城镇是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处在城乡过渡带、工农连接点上。是城乡连接枢纽,产业集聚平台,就业转移蓄水池,城乡统筹结合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工作,近年来连续召开三次高规格会议,集中研究小城镇建设问题,相继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鲁发〔2009〕21号),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小城镇建设,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面貌不断改善,实力不断增强,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奠定了基础。自2008年起,潍坊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村镇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60个小城镇建设提升的意见》、《实施镇级扩权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了小城镇改革与发展“三个三”的要求,启动了小城镇建设提升。将全市60个小城镇纳入建设提升范围,强化措施,积极推动,小城镇建设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尽管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的成效,进展迅速,但是制约小

城镇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仍然存在:一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镇区道路、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和吸聚能力差。二是小城镇风格特色不够鲜明。有的小城镇规划定位和发展方向不清晰、不明确,不少镇的发展规划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不能真正形成独特的经济特色和产业风格。三是部分小城镇“形象差”。镇区管理仍是困扰小城镇党委、政府的一道难题。主要原因是:小城镇建设管理队伍不健全,管理经费没保证,职责不清晰;小城镇管理体制不完善,机制没形成,镇区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四是政策措施配套不完善。中央、省、市各级都命名了一批重点镇、中心镇和示范镇,但是没有强有力的扶持政策、资金。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紧缺,许多项目无法正常实施,严重影响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就促进小城镇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用高起点规划引领小城镇发展。建议省规划要高起点定位,做好基层的指导和引领工作。把握好四个重点:一是突出小城镇自身特点,体现自然特色、产业特色以及历史文化底蕴等。二是搞好小城镇功能分区,尽快实现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实现功能分区明确,交通流畅便捷。三是架构好小城镇框架,膨胀城镇规模,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小城镇聚集能力。四是搞好建筑设计,重视外观设计和色

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超常规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超常规发展 **县位于省会近郊,东接浏阳,南抵株洲、湘潭、北临汩罗、平江、西与长沙市区紧紧相连。浏阳河、捞刀河穿行县境、京珠高速、***、***国道纵贯全县。全县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个乡、**个镇,人口**.*万,其中城镇人口达到**.*万,城镇化率**.*%。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长沙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城镇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今年*一9月份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突破*.*亿元,预计全年县财政收入可突破**亿元,全县人民平均收入可达****元。历史上长沙县市有县无城的大县,**年代中期,仅有榔梨一个建制镇,进入**年代,长沙县乘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东风,一张白纸从零开始,作出了“搬县城,进百强,达小康”的战略决策,启动了建设新县城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历史性进程,规划建设了一批中心镇,并率先在全省成立了乡镇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将规划、建设、城管,房产、爱卫、环保等六大职能归口管理,为小城镇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目前,不仅开发区和县城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建制镇、中心村集镇得到快速增加,而且,整个县城经济实现了超常规发展,我们的作法是: 一、坚持“五个统筹”,实现协调发展

小城镇建设关联度极高,应当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保障,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长沙县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长沙县委、县政府认为,今年关键是要加快“三化”建设的步伐,建立起全县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体系,从整体建设部署上全面适应生产发展和生活提高的需要,综合规划,统筹安排,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一区带六园”的工作思路,坚持小城镇与工业园区建设紧密结合,并将以下“六个原则”始终贯穿于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则;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兴业、强镇富民的原则;建管并重、管重于建、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原则;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优先发展的原则。 搞好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前提,是龙头,是灵魂。没有科学的、适应超前的规划蓝图,不可能建成有独特品位和快速发展的小城镇,没有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农民的小康、农村经济的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举措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举措 [提要]城乡发展不平衡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既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影响社会稳定和谐。造成城乡之间巨大鸿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城乡二元体制,要实现城乡一体化,主要是通过以下三大举措来推进。 关键词:推进;城乡一体化;举措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只有城乡“齐步走”,才能全国“一盘棋”。而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不仅导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而且公共服务水平过于悬殊。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对城乡二元体制进行改革。 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前提条件。我国户籍管理因有农业、非农业户口之分,让城乡之间产生了触目惊心的鸿沟。现存的户籍制度已明显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打破“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户籍管理格局,势在必行。户籍制度改革需要付出巨额的改革成本,目的在于让转户农民都能享受到城市均等的公共服务,这是改革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在全国最引人关注的是重庆市2010年8月启动的户籍制度改革,以省一级为单位在全国户改还是第一次。重庆此次大手笔推出的两年300万、十年1,000万的农民进城计划,将成为几十年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规模最大的一次实践。在重庆这次户籍改革中,土地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农民交出土地,换取城市户籍,从而可以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好处。由此可以看出,重庆做法的核心是农民拿土地交易公共服务,当然这种做法也引来很多争议。实行了户籍一元化并不代表就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怎样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正在考验着各级地方政府的智慧。 “十二五”期间是户籍制度改革最关键的时期,城市人口首次大于农村人口(常住人口)。现在已经有13个省市区宣布改革户籍制度,但大部分改革只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给农村人口提供与城市人口同等的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户籍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是把户籍的登记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脱钩,将来的公共服务提供要与居住直接结合在一起。2012年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其中提到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的政策。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做起,因为农民工要成为市民,首选的仍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他们虽然在大城市打工,但最终还是想在就近的小城市或县城安家落户,毕竟成本要比大城市小得多。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就是寻找一个有效的融资机制,来渐进地把城市公共服务提供给那些已经进入城市、并以城市为主要收入来源和生活地的农村流动人口。但改革一定是渐进式的,不管是社会保障还是基本公共服务都需要国家大量财力来支撑,这些都需要逐步增加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 二、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改革土地制度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城乡二元体制。土地过于分散和地块过于狭小,难以达到规模经济,从而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第一,改革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十七届三中全会宣布允许农民按照自愿有偿原则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正如小岗村分与合带给我们的启示,距离大包干将近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具体措施 1、科学编制规划 几年来,为适应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市适时地启动了“城中村”和城边村改造规划工作,完成了曹家营村、赵家营村、武银福村、甲尔坝村和陈户窑村等部分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哈业脑包镇域总体规划》、《新城镇镇域总体规划》、《兴胜镇镇域总体规划》、《麻池镇镇域规划》、《昆区南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二道沙河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村镇规划改造和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使村镇建设逐步走上了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05年4月开始,根据自治区政府要求,我局开展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对规划区内村镇现状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依据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包头市战略发展规划,结合各区、乡(镇)撤乡并镇工作情况和今后的发展思路,以及村庄经济和区位条件,将城市规划区内147个村庄和2个农场在合理整合的基础上,划定了城中村、城边村、城郊村三个区域,并明确了三个区域的范围及规划编制标准,即城中村:269平方公里,就地城市化,按城市社区标准进行规划;城边村:296平方公里,按其实际情况除部分城市化外,其余的按村镇标准进行规划;城郊村:320平方公里,

全部按照村镇标准进行规划。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四区改造建设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先后完成了昆区、九原区15个村庄的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编制工作,并于2006年2月份通过了自治区专家组评审,2006年7月份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该规划。 2007年,指导各旗县区完成了包头市首批100个新农村、新牧区试点村庄建设的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撤乡并镇工作的完成,指导九原区完成了五镇一苏木的乡镇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达茂旗、固阳城关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2、加快建设步伐 按照改造规划要求,近几年我们主要完成了下述建设任务,1998年完成了曹家营村、赵家营村搬迁任务;2001年完成了武银福村改造工作; 2004年完成了兴胜花园小区建设;2005年完成了甲尔坝4期改造工程、陈户村一期改造工程和卜尔汉图新村建设;2006年,完成建设的有南海子新村、陈户村二期工程、当铺窑新村等8个村庄;2007年,开始进行的有和平村、王大汉新村、臭水井村、昌福窑、井卜石等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 3、制定法规、规范,严格规划管理 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在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的同时,为保证各类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在规划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依法行政,更好的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的要

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材料

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总结及建议 200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发改委、一体化办等市直单位的协调指导下,该区紧紧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工作目标,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农民权益得到保障,加快了农民变市民步伐。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5亿元,同比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34.8%;农民人均纯收入5150元,同比增长15.2%。 一、城乡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力推进集中居住点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521”工程,凤凰新城土楼社区10.6万平方米安置房主体封顶,桥头社区18.5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开工建设,张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渠沟集贸市场建设加快。全市规模最大的采煤塌陷村庄搬迁项目仁和小区交付使用,2000多户居民民已搬迁新居,入住率达50%以上。总投资13.4亿元的64个城乡一体化项目全面完成年初既定目标,进一步拓展了城乡发展空间,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二是着力推进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去年我们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示范、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以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出台了“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和“高效作物规模种植”专项资金扶持办法,财政兑现补贴资金320万元。全年实现土地流转5070亩,新增优质蔬菜面

积3110亩,新建温室大棚967栋,鲁楼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加快建设,郭王食用菌、黄里石榴、油坊绿色蔬菜等七大基地初具规模。依托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凤凰山农贸城等平台,扶持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4家,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三是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着力建立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全年投入5486万元组织实施28项民生工程,其中涉农16项,投入资金3000万元,同比增长50%以上。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实现应保尽保,城乡低保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完善新农合保障制度,参合率达到97%以上;积极做好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新增就业岗位6620个;1.01万人的安全饮水工程全面完成,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全面实施;新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设施、沼气网点等项目31处;改造提升14家村级标准文化文体活动室和14家标准卫生室;实施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工程,推进区实验中学、土楼小学的标准化建设,我区被评为“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去年底又被确定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实验区。 二、主要做法 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变市民作为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强力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凤凰新城”是农民聚集的新型社区,是全市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重点工程,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凤凰新城”等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从全区范围内抽调熟悉工程建设的人员集中办公,实行区级领导包保责任制、督察调度制度,确保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讲稿)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大家好,我们这一讲的题目叫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在该专题的准备和制作过程中,具体分工如下: 现在我们有一种不太准确的提法,城乡一体化,把“发展”两个字去掉,这就容易引起很多误解,像城、乡两者能不能够一体化?不能够一体化,我们讲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其中就包括了统筹城乡,统筹城乡发展。就这个问题,我想分四个大的方面来谈。 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实背景 (一)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第一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实背景到底是什么。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最近这几年在社会各个方面讨论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最现实的背景,是我们当前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这样一种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严重地扭曲了城乡关系,所以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 但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什么是“二元”结构?所谓“二元”结构讲的是在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体系中,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城市社会和相对非现代化的农村社会,同时并存着比较发达的城市工业和相对落后的农村农业。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本来就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别,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从理论上来讲,是想打破这样一种城乡“二元”结构,但很多制度、很多的政策措施恰恰不是有助于消除这一种“二元”结构,像我们的户籍制度等等,恰恰相反,反而强化和固化了这样一种“二元”结构,使城乡隔绝状态得到制度化和固化。即使到现在,包括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没有被彻底地打破。 (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强化和固化产生的消极影响 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强化和固化,它产生了很多的消极影响,一些什么样的消极影响呢?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个,城乡不平等交换的长期存在,这是造成今天城乡之间巨大差距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为了加快工业化,尽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但这些工业化是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的,我们既没有自身的积累,也很难从国外借钱,怎么办?我们搞了一个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低价从农民那里把农产品买过来,像农村销售的工业品,价格是高的,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我们从1949年或1950年,到改革开放之前,30年,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就达到八千个亿左右,我们现在讨论“三农”问题,其症结和根源正是这样一种长期形成和不断强化的城乡经济社会结构。 第二个消极影响,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脱节。本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的,两者是有机联系的,但我国在城乡隔绝的状态下面,虽然城市工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相当快的发展,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工业化在快速推进,但并没有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种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中共潼南县委潼南县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及市委三届二次全委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我县城镇化进程,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潼南,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县小城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新形势下建设小城镇的战略意义 1、战略意义。小城镇是“大战略、大课题、大手笔、大突破”,是城镇体系的基础性环节,是连接城乡、联系工农的桥梁与纽带,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于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促进企业、资金、技术向小城镇集聚,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实现集约发展,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有利于保护耕地,统筹利用土地等资源,实现节约发展;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和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县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面貌不断改善,实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了一批历史文化传承型、乡镇企业主导型、商贸流通集散型等各具特色的新型小

城镇,促进了农村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信息交流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成为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良好平台。但我县小城镇建设还存在规模普遍偏小、综合实力较弱、特色不够鲜明、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较差等问题。 二、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2、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及市委三届二次全委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为前提,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先进文化为内涵。坚持小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科学规划,注重建设,加强管理。强化城镇经济,完善城镇功能,发展城镇文明,进一步“鼓舞士气、激活人气、炒热地气、集聚财气、提升名气”,走出一条具有潼南特色的小城镇建设新路子,实现城乡共发展、共繁荣。 3、基本原则。(1)规划先行,科学发展。通过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小城镇总体规划等,科学确定县域村镇体系的布局结构和小城镇的性质、规模与发展方向,支持有条件的小城镇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数质并重,协调发展。既要注重城镇数量的增长,更要重视城镇功能的完善、生态环境的改善、文化特色的形成和市民素质的提高。同时,大力推进城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3)突出特色,加快发展。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继承和发展特色文化,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城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城镇功能定位,以产业为支撑,形成各具特色的城

小城镇建设论文 (汇总8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汇总8篇) 篇1:小城镇建设论文 论文题目:新型城镇化助力镇宁同步小康 镇宁自治县以“产业兴城镇、绿色显安宁”为主题,按照“全域镇宁、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要求,大力建设以“五型城市”为载体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力求“建一流精品,传千年经典”。 应势而谋提高城镇化质量 镇宁抢抓安顺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镇宁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的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山水城市和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百花齐放”。 抓产城融合。坚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三次产业为支撑,产、城、园联动,实现空间上产城共进、布局上功能分区,建设充满活力的开放创新型城市。 优化工业园区布局,构成三大工业产业园区鼎足成型,就地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6260人就业。促进山地农业产业与城镇化互动融合,各级各类农业产业示范园各具特色,带动1.07万农民增收致富。推动总部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晨春石业、顺立达纺织、汇景纸业、天韵石尚等基地总部先后启动建设,西南石材交易中心、镇宁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相互支撑。 抓绿色协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规划设计充分融合镇宁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元素,建设内涵多元的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历史文化型城市。 做好山与水的文章。紧紧围绕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目标,依山傍水进行规划发展,建设真武山、云盘山、蝴蝶山、青龙山等一批山体公园,打造红旗湖公园,推进白马湖森林公园建设,美化穿城河沿岸生态景观,山水田园城市初具规模。经营好绿色生态资源。重点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推进山体、通道、道路、景观绿化建设,打造百里绿色长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32%,绿色生态的城市概念深入人心。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相关政策解读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相关政策解读》 是非题: 1.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预言:有两件大事将对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造成深刻的影响,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正确答案是:(A) A 是 B 否 2.要扩大内需,必须走城市化的道路。正确答案是:(A) A 是 B 否 3.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是新型城市化内涵中提到的“六个更加注重”的内容之一。正确答案是:(A) A 是 B 否 4.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是新型城市化内涵中提到的“六个更加注重”的内容之一。正确答案是:(A) A 是 B 否 单选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最佳答案前点击选择。) 1.要实现新型城市化基本内涵中提出的发展路向,我们在管理方式上,要破除“()”的观念。正确答案是:(B) A 重增长轻环境 B 重建设轻管理 C 重经济轻社会 D 重城区轻农村 2.下列属于“五个明显的不足”内容的是:()。正确答案是:(C) A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B 发展空间不大 C 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能力不足 D 生态环境太差 3.在新型城市化发展中要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解决好问题有()。正确答案是:(A)

A 社会相对公平 B 建设轻管理 C 经济轻社会 D 城区轻农村 4.要实现新型城市化基本内涵中提出的发展路向,我们在区域关系上,要破除“()”的观念。正确答案是:(C) A 重规模轻结构 B 重洋轻土 C 重自身轻周边 D 重政府轻市场 多选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案前点击选择。少选、多选、错选,该题均为不通过。) 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预言:()将对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造成深刻的影响。 (正确答案是:AC) A 2000 B 2001 C 中国的城市化 D 中国的城市规划 2.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达首次突破()%,达到了()%。 (正确答案是:CD) A 40 B 41.3 C 50 D 51.3

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完整版_1

编号:TQC/K906 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 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完整 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xx届三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这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有效途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今年以来,本人就**镇小城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城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8公里,是山东省政府首批命名的中心镇。人口5.1万人,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4200公顷,小城镇建设区面积为3.6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共25个行政村。 近年来,**镇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以工业化的理念来经营小城镇,努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品位,塑造小城镇特色,加快了构筑农村新型城镇体系步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注重编制规划,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镇以工业强镇为基础,大力加快小城镇建设,镇政府于2000年聘请山东省城镇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的村镇体系、城镇镇区、基础设施进行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小城镇建设区面积为3.6平方公里,工业经济园区占地2000亩。2000年9月份又聘请临沂市规划设计院对镇驻地作出详细规划,做到近期建设与远期目标协调一致,同时对沿街建筑物进行单体设计,规划面积15万平方米,规划覆盖率达到35%。2006

年,又聘请市规划专家对工业区进行详细规划,总规划面积94.2公顷,在规划中利用道路将园区划分为6个板块。镇居住区详细规划由县村镇规划设计室设计完成,总规划面积为5.8平方公里,详细规划覆盖率为85%。 (二)加大投入,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镇驻地规划有二纵三横六条道路,均已全部硬化,有沿街楼2700间,今年新建商住楼1栋,沿街楼19座。二是“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近年来,先后投资350万元对小城镇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全镇共安装路灯200盏,绿化面积16000平方米。其中今年栽植绿化苗木500余株,投资80万元对广场花园及周围道路两侧进行绿化,为镇村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强化管理,营造了小城镇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制定优惠政策的同时,小城镇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完善了管理制度。分别制定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小城镇管理初步纳入规范化轨道;二是加强了建设管理。本着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严格建设程序,从批地到设计、建筑实行“一条龙”管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小城镇。三是加强了环境治理。以镇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总抓手,加快建设规范有序、卫生整洁、优美和谐的镇村环境,推进城镇建设步伐。先后投资180余万元,上了叉车、垃圾运输车,设置了288

周以忠在全市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定稿)

周以忠同志 在全市城镇化和住房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4月21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市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动员全市上下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努力加快推进城乡建设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三个跨越”和开封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刚才,学杰同志传达了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精神;各县区和部分市直部门向市政府递交了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针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开封新区、兰考县和金明区做了很好的大会发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站在促进开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跨越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意义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市城镇化率为41.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把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

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的全局性举措来实施、紧迫性工作来推动、历史性任务来完成。 (一)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城乡结构,有利于资源要素集约利用和优化配臵,有利于服务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有利于污染集中治理和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综合性、关键性、全局性意义和作用。同时,从一定意义上讲,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不仅能够带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及相关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生大规模的生产性投资需求,而且能够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有效扩大城市消费群体,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改善消费条件,提高居民消费能力,释放出巨大的生活性消费需求。省政府提出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8%的目标,我市要达到这一平均水平,就得把5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据测算,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以带动1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带动3倍于农民的消费支出。因此,推动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阻碍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一大障碍。近年来,我市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创新思路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创新思路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时机已逐渐成熟。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要因地制宜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要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框架,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抓手,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标签: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创新体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部署,为推动城乡融合互动发展指明了方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归宿,要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必须创新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彻底破除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切实纠正城市偏向,给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推进城乡互动、城乡交融。 一、经济战略:因地制宜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 推动城乡一体化,首先要稳步实施城市发展战略。相对城市化而言,城乡一体化不是对城市化战略的推翻,而是城市化处于高级阶段后所表现出的一种客观规律。“城市化初期,城市对人口、产业的吸引和集聚处于主导地位,农村居民‘离土又离乡’会快速提高城市居民的密集度。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超过50%后,区域社会开始向城乡融合即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城市对农村的扩散、辐射和带动作用也会逐步增强。”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要让农民充分享有公平的国民待遇、完整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的发展机会,努力实现城乡地位平等、互补互促、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由于我国区域经济水平、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所以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还要注意不能脱离各类城市各自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不能不加区别地实施城乡一体化政策,在政策制定上,应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进行多样化发展,而不是单纯从大城市或小城镇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来推进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不是简单地把农业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农业用地变为城市用地,更重要的是应注重质的变化。通过适宜的城市化战略,切实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多的出路,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变他们靠天吃饭的现状,让广大生活在温饱,甚至贫困线上的农民也有机会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是采用“优先发展小城镇”,还是“优先发展大城市”,或是其他的城市化战略,具体到各地区,应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策略,特别是我国东中西地带发展的非均衡性,使得这种城市化的差异更加有所不同。总之,在制定城市化战略的同时,既要考虑由于人口拥入城市而带来的“城市病”问题,也要顾及充分利用聚集经济效益,并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主要着力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摘要】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布局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转移、公共服务、文化教育等诸多问题。寿光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实现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同时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关注。 关键词】城镇化,系统设计,科学发展,问题 2009 年12 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 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增长区域,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寿光市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地带,经济发展相对 迅速,城镇化发展进程相对较快,在城镇化进程中积累了些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故以寿光为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对寿光城镇化进程的调研,为黄河三角洲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高起点系统设计 寿光市把城镇化工作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有力抓手,按 照“全域寿光”的规划理念,大胆创新,积极实践,打破行 政区划界限,编制全市“迁村并点”总体规划,合理确定村左右的时间,将该市975 个行政村合并成300 个左右的农村 庄布点和搬迁时序,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争取用5年新型社区。到目前,共计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 2.88 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1.98 亿元。分类规划梯次推进结合新一轮土地修编,组织发改局、建设局、规划局、土管局、民政局等多个部门联动, 制定了小城镇建设3 年提升计划,即根据各镇基础状况的不同,把全市9 个镇分为三类,对三类乡镇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标准要求,实行分类推进、同台竞争,分三年完成全市9 个镇的小城镇建设提升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采取抓强帮弱促中间的工作思路,把发展基础较好的个镇作为示范镇,按全国重点镇标准提升,确保年内高标准 次到位,建成全市的样板镇;把3 个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 镇作为重点帮扶镇,在财力、技术、项目、人才等方面予以倾斜,按潍坊市重点镇标准提升;同时,对其余3 个镇全面加压,推动产业发展,按省重点镇标准提升。 为全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该市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 策,引导迁村并点工作顺利开展。在全市上下营造出“重农村社区建设,帮农村社区开发,抓农村社区管理”的良好氛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 镇建设的意见 【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 【发文字号】鲁发[2007]23号 【发布部门】山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7.12.19 【实施日期】2007.12.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 (鲁发[2007]23号2007年12月19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我省城镇化进程,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快我省小城镇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鲁发 [1999]18号)实施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面貌不断改善,实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集聚型、乡镇工业主导型、商贸流通集散型、工业小区推动型、大企业集团服务型等各具

特色的新型小城镇,促进了农村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信息交流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成为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良好平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小城镇建设还存在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规模普遍偏小、综合实力较弱、特色不够鲜明、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不够好等问题。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的基础,是连接城乡、联系工农的桥梁与纽带,是农村的区域性中心,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促进企业、资金、技术向小城镇集聚,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扩大非农就业,实现集约发展;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切实保护耕地,统筹利用土地等资源,实现节约发展;有利于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对农村的服务功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加快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的部署上来,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切实提高我省小城镇化建设水平。 二、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及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的着力点,努力推进小城镇发展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加快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使之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经济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