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聚乳酸_丽赛_竹纤维混纺织物深色染色工艺研究

聚乳酸_丽赛_竹纤维混纺织物深色染色工艺研究

聚乳酸_丽赛_竹纤维混纺织物深色染色工艺研究
聚乳酸_丽赛_竹纤维混纺织物深色染色工艺研究

第47卷第5期2010年 10月

染料与染色

DYES TUFFS AND COLORATION

Vol 47 No 5

Oct ober 2010

印染与着色

聚乳酸/丽赛/竹纤维混纺织物深色染色工艺研究

李召岭 傅忠君 于鲁汕 宋建芳

(山东理工大学纺织化学品与染整研究中心,淄博 255091)

摘要:在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的二浴法染色中,以表观色深K/S值作为衡量染色效果的依据,研究了第一浴染色工艺曲线、温度、p H值、时间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以染料的上染率K/S值为依据,研究了第二浴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曲线、温度、时间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较佳的聚乳酸混纺织物深色染色配方及工艺流程。

关键词:聚乳酸纤维;混纺;染深色

中图分类号:TQ619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79(2010)05-28-06

影响PLA纤维染色的因素很多,如PLA纤维不耐高温,不耐强酸、强碱,易水解等。PLA纤维的染色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PLA纤维的反射系数相对其他纤维要小,但难以染得深色,其中一关键技术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改进工艺和选择染料染得深色。同样采用分散染料染色,PLA纤维获得的色光较聚酯纤维而言,波长将有所减小。如涤纶的红色、蓝色在聚乳酸纤维上分别变成橙色、紫色[1]。另外,单独使用PLA纤维在面料应用上意义不大,研究混纺面料前处理及染色工艺技术尤为重要,因为PLA纤维耐碱性弱,研究PLA/Polynosic/竹纤维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及深色染色条件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目的是探讨PLA/Po lynosic/竹纤维混纺织物染深色的最佳工艺技术条件,通过优选试验,探讨了PLA混纺织物所能达到的深色工艺条件及其配方。

1混纺织物的二浴法染色工艺[2]

PL A纤维属于聚酯纤维,聚酯纤维一般采用分散染料染色,而棉纤维可以用活性、直接、还原染料染色,故聚酯混纺织物的染色可采用分散/活性染料、分散/直接染料、分散/还原染料等染色工艺。现有较成熟的聚酯混纺织物分散/活性染色的主要工艺是分散/活性二浴法。

在二浴法染色中,一般采用分散染料先染涤纶、活性染料后染棉的工艺。为了防止分散染料沾染棉纤维,在PLA纤维染色结束后,要进行还原清洗。在70 左右还原剂与碱无法进入PLA纤维内部,所以不会对已上染纤维的染料造成影响。

两步法工艺的优点在于两种染料均能在各自适宜的工艺条件下染色,因而可获得各自较优良的上色率和牢度。而且由于活性染料是在分散染料后,不用担心分散染料高温弱酸性染色条件对活性染料与棉纤维共价键牢度的影响。两步法工艺具有广泛选择分散和活性染料的余地,最终的染色效果可由活性染料上色效果来调节。但是由于是两种染料分两次上染两种纤维,该工艺最大缺点是工艺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能耗大、用水量及污水处理负担重等。但对于深色品种来说,为了提高染料利用率和固色率,最好采用两浴法,尤其是对于新型PLA/ Polynosi c/竹纤维混纺织物。

2实验

2 1材料和设备

(1)材料:聚乳酸/丽赛/竹纤维(4/4/2)混纺织物、纱线(淄博齐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实验染料:

表1 实验用染料名称

染料种类染料厂家染 料 名 称

DyS t ar

D ian i x B l ue XF、D i an i x Navy XF、D ian i x

Y ell o w Brown、D i an i x Deep Red、D ian i x

B l ack XF、D ian i x Flavi n e XF

分散染料浙江龙盛

分散橙30100%、分散红HB200%、分

散蓝HGL100%、分散红S-5BL100%

青岛双桃

分散黄3GE200%、分散蓝S-3BG

200%、分散红3B100%、分散红E-

4B60100%

活性染料宁波明州

活性红M Z-HW200%、活性红紫M Z

-BR200%、活性深蓝M Z-BD150%、

活性蓝M Z-RR150%、活性黑M Z-

RR150%

(3)主要化学试剂及助剂:保险粉、L-组氨酸盐酸盐一水合物、磷酸二氢钠二水合物、氢氧化钠、氯化钠、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乙醇、元明粉、丙酮、冰醋酸、醋酸钠、磷酸氢二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高温匀染剂2011(非离子型)、高

28

染料与染色Vol 47 No 5李召岭,等 聚乳酸/丽赛/竹纤维混纺织物深色染色工艺研究2010年10月

效分散剂JS-N (阴离子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524(工业品)。

(4)实验仪器 表2 主要实验仪器

仪器

厂家

RY -1261高温染样机

上海龙灵电子科技LFY-301B 熨烫升华色牢度试验仪

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LFY-304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仪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S W -8A 耐洗色牢度试验机宁波纺织仪器厂LFY-306汗渍色牢度试验仪青岛山纺仪器722(N )型分光光度计上海棱光x .

rite8400测色配色仪

美国

XMTD-8000汗渍色牢度烘箱莱州电子仪器公司YG026B 型电子式织物强力仪宁波纺织仪器厂HH -S 型水浴锅

郑州长城科工贸

2 2二浴法染色工艺流程及曲线

总流程:染前退浆!酶处理!第一浴染PLA !还原清洗!二浴套染丽赛/竹纤维!染后皂煮。2 2 1

二浴法第一浴染聚乳酸工艺曲线

2 2 2第二浴染丽赛/竹纤维工艺曲线(见图3~4)

2 3 测试方法

2 3 1残液法测上染百分率

采用残液比色法测定上染百分率(E %),

测试

液(染液稀释后与丙酮以40/60比例配成测试液)的吸光度采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用以下公式计算上染百分率:

E %=100%?(1-A 1/A 0)

式中A 0和A 1分别为染色原液和残液的吸光度2 3 2染色牢度的测试

耐水洗色牢度:本实验按GB /T3921.1-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三?标准执行;耐熨烫升华色牢度:按GB /T5718-1997#纺织品耐熨烫升华色牢度试验方法?标准执行;耐摩擦色牢度:按GB /T3920-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标准执行;耐汗渍色牢度:按GB /T 3922-1995#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实验方法?标准执行。

2 3 3K /S 值的测定

将染色织物(纤维压扁成团)试样在x .

rite

8400测色仪(美国)上测定表观色深K /S 值,采用D 65光源,100视场,为减小误差,试样折叠四层,每个试样取不同的位置测定8次,取平均值。

这个关系一般都通过库贝尔卡-蒙克方程式(Kubelka-M unk)方程式得出。库贝尔卡-蒙克方程式为:K /S=(1-R %)2

/2R %

式中:R %为很厚的试样的反射率,再增加厚度,反射率不再增大;K 为吸光系数;S 为散射系数。在染料之间没有相互干扰等条件下,染色试样的K 、S 有可加性,并且和染料的浓度成正比

[3]

29

Vol 47 No 5染料与染色 DYESTUFFS AND COLORATION第47卷第5期3 结果与讨论

3 1混纺面料中PLA的染色

3 1 1分散染料的选择

染色方法:取混纺纱线每份1g,染料用量1.

5%(o w f ),纱线于40 时入染,按照染色工艺

曲线2进行染色,染色温度为105 ,时间为30分

钟,p H=4,浴比1&30,匀染剂1g/L。取出纱线,

先还原清洗,然后再水洗,晾干。上染率试验结果

见表3。

表3 分散染料的种类及上染率

染料种类上染率

(%)

染料种类

上染率

(%)

分散黄3GE200%82 32分散红S-5BL100%80 47

分散蓝S-3BG200%78 19Dian i x B l ue XF87 25

分散红3B100%81 26Dian i x N avy XF93 26 根据表3的上染百分率数据可以看出,分散染料对聚乳酸纤维染色时所用几种染料的上染百分率有较大差别,D ian i x染料的上染百分率都超过85%,比国产染料的上染百分率普遍要高。一方面,说明某些染料的对PLA纤维的亲和力较低,另一方面说明国产染料与国外染料在质量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实验最终选取DyStar公司的D i a n i x分散染料和部分国产染料。

3 1 2第一浴聚乳酸纤维染色工艺曲线实验

染色方法:取退浆后织物九块,每块4g,选用的染料为D ian i x B l u e XF、D ianix N avy XF,染料用量(o w f )分别为2%、3%、5%,织物于40 时入染,分别按照不同的染色工艺曲线进行染色,染色温度为105 ,时间为30分钟,pH=4,浴比1 &30,匀染剂1g/L。取出织物,先还原清洗,然后再水洗,晾干后测K/S值。染色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聚乳酸染色工艺曲线选择

曲线1曲线2

K/S3 2523 012

匀染比较较匀较匀

由上表可知,不同升温曲线会对染色样品的得色量产生不同影响,采用图1染色工艺曲线在两种工艺曲线中可以获得最好的得色量及染色效果。这是由于聚乳酸纤维玻璃化温度在58~72 ,如果染色时为了确保匀染性,在85 左右保温5~10分钟,可增进纤维界面移染,促使染料表面均匀吸附,提高匀染性,减少了色花或色差的形成。另外还须注意的是由于PLA纤维的玻璃化温度(Tg)较低,染色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升温速度,温度在70 以下几乎不上染,但在80 后上染加快,故温度小于80 时可以较快升温染色,但达到80 后,升温速率以控制在1 5 /分钟为宜。否则染料上染纤维的速率太快,极易造成色花,该类织物最高染色温度为125 左右,且在最高温度时的保温时间不宜太长,通常保温30分钟左右即可,以免损伤纤维。

3 1 3温度对PLA染色的影响

染色温度影响着分散染料对聚酯纤维的可及度、分散染料分子的吸附、解吸、在纤维内部的扩散、染料在染液中溶解和聚集以及分散染料的分散稳定性,它对于染色过程和染色所要预期达到的效果至关重要[4]。PLA纤维用分散染料染色不易染深,提高温度可以促进染料上染,从而提高染色深度。在130 染色,得色深度大大提高,但对纤维强力、延伸性的损伤也很大。100~130 染色时,强力几乎呈直线下降,PLA纤维易水解,常规染色过程中的高温长时间处理[5-6],会导致PLA纤维发生降解。在120 的水介质中染色,该纤维强力下降近一半,严重影响聚乳酸纤维的实际应用价值。

染色方法:取退浆后织物二十块,每块4g,进行染色对比实验。本实验我们考察染色温度T在100 、105 、110 、115 下分散染料对PLA纤维染色的影响。染料用量(o w f ):分散红HB 200%和分散蓝HGL100%用量为2%,D ian i x Na vy XF用量为3%,D ian i x B lue XF用量为2%,D ia nix B lack XF用量为4 5%。织物于40 时入染,按照染色工艺曲线1进行染色,时间为30分钟,p H =4,浴比1&30。取出织物,先还原清洗,然后再水洗,晾干后测K/S值。结果见图5

图5 染色温度对PLA染色的影响

30

染料与染色Vol 47 No 5李召岭,等 聚乳酸/丽赛/竹纤维混纺织物深色染色工艺研究2010年10月

由图5可知,每一种染料的表观色深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D i a ni x B l u e XF /D ian i x N a vy XF 增加比较明显,其余三种稍有增加。100 分散染料能有效上染纤维,105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染料上染程度,但在115 时,上染率才达到最理想状态。就染色深度而言115 最好,因为从上图可以看出,织物表观染色深度在此刻有个明显的跳跃。这说明高温对于分散染料上染混纺织物有利,温度对深色染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确定染色温度在115 左右。

3 1 4p H 值对PLA 染色的影响

染色方法:取退浆后织物九块,每块4g ,进行染色对比实验。本实验我们考察p H 值=4~5、6、7,三个p H 值下分散染料对PLA 纤维染色的影响。染料用量(o w f ):分散红H B 200%和分散蓝HGL 100%用量为2%,D ianix B lue XF 、D ianix N a vy XF 用量为3%,D ian i x B lack XF 用量为4 5%,织物于40 时入染,按照染色工艺曲线1进行染色,染色温度为110 ,时间为30分钟,浴比1&30。取出织物,先还原清洗,然后再水洗,晾干后测K /S 值。结果见图6

图6 pH 值对PLA 染色的影响

由图6可知,染浴p H 值对织物染色深度具有很大影响。四种染料的表观色深均是在pH 值为4~5时最高,p H 值为6、7时,四种染料的表观色深相差不大,也都不能使上染程度达到最大。因此,实验确定染色时p H 值为4~5。3 1 5染色时间对PLA 纤维染色的影响

染色方法:取退浆后织物二十块,每块4g ,实验考察染色时间t=20、30、40、50分钟四个染色时间下分散染料对PLA 纤维染色影响。染料用量(o w f ):分散红H B 和分散蓝HGL 用量为2%,N avy XF 用量为3%,B lack XF 用量为4 5%,织物

于40 入染,按染色工艺曲线1进行,温度为110 ,pH =4.9,浴比1&30。染后先还原清洗,然后再水洗,晾干后测K /S 值。结果如下图7

图7 染色时间对PLA 染色的影响

由图7可知,染色时间对表观色深有一定影响,PLA 纤维在高温湿热状态下加工时间过长,还会引起纤维结晶增长,从而改变纤维的染色性能,使最高上染率和表观色深下降,所以保温时间不宜太长,而且要严格控制升温速率和时间。当染色时间约为40分钟,上染达到平衡,因此染色时间以35~40分钟为宜。

3 2二浴染丽赛/竹纤维工艺探讨

丽赛纤维和竹纤维是都是纤维素纤维,适用于纤维素染色的染料均可用此混纺织物,即可采用活性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等。由于活性染料在色谱范围、色泽鲜艳度、染色牢度、新品种推出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因此选用活性染料染色。

混纺面料中Polynosic 纤维、竹纤维属?绿色环保(纤维,在染料选择上,应尽量考虑高的牢度,配伍性好的环保型活性染料,满足提高生产力,减小染色工艺的难度,减少清洗,提高纤维得色量和色牢度。针对Po lynosic 纤维低原纤化的这一特性,可采用双活性基的活性染料进行染色,在获得染色效果的同时,还可以使染料在纤维素分子链之间产生一定的交联,有利于减少原纤化的产生,许多双活性基染料具有防原纤化的作用[7]

。本试验采用双

活性基活性染料。

3 2 1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曲线选择

染色配方:活性红M Z-HW 150%(o w f )2%、平平加O 1g /L 、浴比为1&30、元明粉30(g /L)、碳酸钠20(g /L),分别按照不同的染色工艺曲线进行染色后,水洗,皂煮,晾干,观察面料并测试上色率K /S 值。

31

Vol 47 No 5染料与染色 DYESTUFFS AND COLORATION 第47卷第5期

表5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曲线选择

曲线1

曲线2K /S 3 6273 516匀染比较

较匀

较匀

由上表可知,按照图3工艺曲线染色后,试样的K /S 值还是匀染性方面都优于按照图4所染的试样。经试验后综合考虑,活性染料采用升温法染色比恒温或降温法染色,在匀染性和光泽度等方面都是最好,而且可避免折痕、擦伤等病疵的产生[8]

。本试验采用图3染色工艺曲线1。3 2 2染色温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染色方法:取退浆后织物15块,每块1g 。本实验考察染色温度T =50 、60 、70 、80 、90 5个温度下的染色性能。染料用量(o w f ):活性红MZ -HW 、活性深蓝M Z-BD 用量分别为2%、5%。元明粉用量为40g /L,N a 2CO 3用量为15g /L,匀染剂1g /L ,浴比1&30,测其最终的K /S 值和上染率。活性红MZ-RR 150%、活性深蓝M Z -B D 150%对混纺织物的染色深度和上染率的影响见图8

图8 染料在不同温度下的K /S 值和上染率率曲线

由图8可知:二种染料的染色深度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总体而言,在70 ~80 温度下染色,

染色深度很高,如果染色温度为85 以上,则会因为染料的水解而导致染色深度降低。据以上试验和分析结果可认为,MZ 型活性染料对PLA /Po l y nosic /竹纤维混纺织物的较佳染色温度是70 ~80 。3 2 3上染速率曲线的绘制

染色方法:取退浆后织物三块,每块1g ;丽赛纤维和棉纤维各0 6g 。染料用量(o w f ):活性红M Z-H W 150%、活性蓝M Z-RR 150%、活性黑

M Z-RR 150

%,用量分别为2%、5%、8%,元明粉用量为40g /L ,Na 2CO 3用量为15g /L ,匀染剂

1g /L ,浴比1&50。按图3工艺曲线1进行升温法染色,温度为70 ,分别于20、40、60、80、100、120分钟时测其上染率并测其最终的K /S 值。

上染率与染色时间的关系曲线称为上染速率曲线,反映了上染的染料与纤维的反应程度与染色时间的关系,曲线的斜率反映了染料在纤维上的上染速度。由图9上染速率曲线可以看出,三种纤维素纤维在染色的初始阶段进行迅速,然后慢下来,最 表6 不同染料上染速率的测定

上染百分率染料(o w f )

纤维0

20

40

60

80

100

120

混纺布

055 1264 9666 3570 5880 3182 60活性红2%

丽赛054 5364 5767 3976 2385 8388 39棉057 0974 6176 9477 3580 9183 25混纺布

042 6648 2550 5653 3258 7459 81活性蓝5%

丽赛034 0335 4345 1253 2169 4670 12棉0

38

40 7944 854 1355 2462 47

混纺布

027 9149 3250 6859 2166 6766 98活性黑8%

丽赛044 7250 9557 3562 5468 0270 21棉

023 3150 6851 9861 567 2168

06

32

染料与染色Vol 47 No 5李召岭,等 聚乳酸/丽赛/竹纤维混纺织物深色染色工艺研究2010年10

图9 染料对混纺/丽赛/棉的上染速率曲线

终成为水平。染料在Po lynosic纤维的上染百分率较其他两种纤维高,说明Po l y nosic纤维比混纺和棉纤维具有较好的上染性能。从最终染色结果看, Po lynosic纤维比混纺和棉纤维具有更大的染色深度值,棉纤维色深与混纺相当。

由图9可知,M Z型活性染料在混纺织物上具有很高的上染量,上染率较高,这与单活性基活性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染色不同;这说明具有双活性基团的M Z型活性染料用于混纺织物的染色效果很好。

4结论 (1)通过选择适当的染料、升温曲线、p H值、温度、时间获得了PLA/Po lynosic/竹纤维混纺织物第一浴染色工艺:温度为115 ,pH=4 5,染色时间在40分钟左右时,此工艺使混纺织物的表观色深K/S值达到最大。

(2)上染速率曲线测试表明混纺织物有较好的上染效果。活性染料采用升温法染色与恒温或降温法染色相比,在匀染性和光泽度等方面都是最好;具有双活性基团的M Z型活性染料用于混纺织物的染色效果很好。

(3)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对PLA混纺织物染色,各项色牢度都在3 5级以上,在本实验条件下有的达到5级。各项技术指标可满足生产聚乳酸混纺面料环保及经济技术要求,支撑新型纤维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仓,辛俊兵,樊军红,等.聚乳酸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的

染整[J].印染,2006,32(15):28-29.

[2]唐人成,梅士英,程万里.组分纤维纺织品的染色[M].北

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514-516.

[3]王菊生.染整工艺原理[M].第四册,北京:中国纺织出版

社,2006:313.

[4]董召勤.PTT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苏州:苏州大学,2004.

[5]Y i q i Y ang,Shah H uda.Dyei ng Cond i ti on s and Their E ff ect s on M e

chan ical P roperti es of Polyl acti de Fabric[J].AATCC Revie w,

2003(8):56-61.

[6]Ka m eoka T,Ka w a m ura I,Gh oda I,et. a.l Dyei ng m et h od[P].

US5630849 1997-05-20.

[7]范雪荣.纺织染整工艺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41-44,71,213.

[8]刘昭雪,文明.Pol ynos i c/ECDP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J].印

染,2006,32(12):15-17.

Research on t he Dark Dyeing Process of Polylactic acid/

R ichcel/Ba mboo F iber B lended Fabric

LI Zhao li n g FU Zhong jun YU Lu shan SONG Jian fang (Eng ineeri n g Research Center ofTex tile Che m ica ls&Dyeing and F i n ish i n g o f Shandong Un i v ersity o fTechno l ogy,Zi b o255091,Shandong China)

Abstrac t:T he e ffect o f dye i ng was m easured based on the K/S va l ues o f appearance co lour depth i n t w o ba t h dye i ng of PLA b l ended fabr ic.T he effects o f the first bath dye i ng techno l ogy curve,temperature,p H value and ti m e on fabr ic dye i ng behav i our w ere stud i ed. T he effects o f the second bath dyeing techno l ogy curve,te mperature and ti m e on blended fabr ic dyei ng behav iour were st udied based on the K/S va l ues o f exhausti on.The dy ei ng for mu la and process s u itable for PLA blended fabric were offered.

K ey word s:PLA;blended fabric;dark dye i ng

(收稿日期:2010年5月)

33

聚乳酸合成

聚乳酸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聚乳酸的合成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乳酸(1actic acid)直接聚合.另一条是由乳酸预聚生成低分子量物质,其解聚得丙交酯(1actide),丙交酯重结晶后开环聚合(ROP)得到聚乳酸。具体过程如下 图2-1 聚乳酸的两条合成路线 1、直接聚合法[JK] 乳酸同时具有-OH和-COOH,是可直接缩聚的,采用高效脱水剂和催化剂使乳酸或乳酸低聚物分子间脱水缩合成高分子质量聚乳酸: 式1.1 采用直接法合成的聚乳酸,原料乳酸来源充足,大大降低了成本,有利于聚乳酸材料的普及,但该法得到的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较低,机械性能较差。 2、丙交酯开环聚合法[L] 开环聚合法是先将乳酸缩聚为低聚物,低聚物在高温、高真空等条件下发生分子内酯交换反应,解聚为乳酸的环状二聚体-丙交酯。丙交酯经过精制提纯后,由引发剂如辛酸亚锡、氧化锌等许多化合物催化开环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第一步是乳酸经脱水环化制得丙交酯。 式1.2 第二步是丙交酯经开环聚合制得聚丙交酯由于此方法可通过

式1.3 由于此方法可通过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使得聚乳酸分子量高达70万到100万【M】,机械强度高,适合作为医用材料。 乳酸直接聚合与乳酸先制成丙交酯后再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相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但以往的研究表明采用乳酸直接聚合法难以获得具有实用价值的高分子量聚乳酸,但丙交酯开环聚合的高成本限制了聚乳酸的应用。随着化工技术的进步,研究者们对乳酸缩聚制各聚乳酸又重新重视起来。 常有的缩聚方法有:熔融缩聚、溶液缩聚、乳液缩聚和界面缩聚。本实验室采用了熔融缩聚和溶液缩聚制得分子量较高的聚乳酸。 实验部分 实验原料:乳酸(85-90%);二水和氯化亚锡(Sn2Cl2.2H2O);三氧化二锑(Sb2O3);甲醇;高纯氮;二丁基氧化锡(SnOEt2);月桂酸二丁基锡;醋酸锰(Mn(CH3COO)2);五氧化二磷(P2O5);苯;氯仿;甲苯;四氢呋喃 实验仪器:温度计;通气管;三口烧瓶;油浴锅;磁力搅拌器一套;分馏头;冷凝管;尾接管;圆底烧瓶;干燥瓶;真空抽滤机;分析天平; 图2-1 实验装置图

聚乳酸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聚乳酸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一、概述 聚乳酸纤维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合成纤维,它可从谷物中取得。其制品废弃后在土壤或海水中经微生物作用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燃烧时,不会散发毒气,不会造成污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纤维。” 1.乳酸纤维的发展概况 聚乳酸纤维的研究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其发明报道可追溯到50年代,杜帮公司最早测定了聚乳酸酯的分子量,60年代以后,各国科技工作者对此作了广泛的研究,日本以玉米为原料开发了新型聚乳酸纤维,90年代后期,美国两家大公司联合开发了聚乳酸纤维,它们以玉米为原料,首先建设了生产能力很大的试验工厂,完善了现代化生产高分子聚乳酸的生产工艺,开创了聚乳酸酯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日本钟纺、仓敷公司、香港的福田实业公司、日本的东丽公司和台湾的远纺公司等先后开发研制了聚乳酸纤维。2002年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与美国CDP公司合作,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工业化开发聚乳酸产品的化纤企业。 二、聚乳酸(P LA)纤维制备 <1> 乳酸的制取 合成聚乳酸的单体是乳酸,乳酸的生产可分为: 1发酵法是采用玉米、小麦、稻谷和木薯等含淀粉农作物为

原料,从原料中提取淀粉,经淀粉酶分解得到葡萄糖等单糖,再加入纯乳酸菌和碳酸钙进行发酵。发酵液用石灰乳中和至微碱性,煮沸杀菌,冷却后过滤,用热水重结晶。再加入50%的硫酸分解出乳酸和硫酸钙沉淀。滤出硫酸钙,滤液在减压下蒸发浓缩,即得到工业用乳酸。 2.石油合成法 由于发酵法原料来源广泛,原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较高,大多数生产商采用此法进行生产。 <2> 聚乳酸树脂的制取 乳酸的聚合是PLA 生产的一项核心技术。近年来国内外对乳酸的聚合工艺作了不少研究,目前聚乳酸的制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聚合,即在高真空和高温条件下用溶剂去除凝结水,将精制的乳酸直接聚合(缩合)成聚乳酸树脂,可以生产较低分子量的聚合体。此方法工艺流程短,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但制得的PLA 平均分子量较小,强度低,不能用作塑料和纤维加工,用途不广,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直接聚合示例(见图1)

聚乳酸的合成

聚乳酸的合成 聚乳酸有两种合成方法,即丙交酯(乳酸的环状二聚体)的开环聚合和乳酸的直接聚合。 丙交酯开环聚合生产工序为:先将乳酸脱水环化制成丙交酯;再将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得聚乳酸。其中乳酸的环化和提纯是制备丙交酯的难点和关键,这种方法可制得高分子量的聚乳酸,也较好地满足成纤聚合物和骨固定材料等的要求。 乳酸直接缩聚是由精制的乳酸直接进行聚合,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方法。该法生产工艺简单,但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低,且分子量分布较宽,其加工性能等尚不能满足成纤聚合物的需要;而且聚合反应在高于180℃的条件下进行,得到的聚合物极易氧化着色,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由于原料原因,聚乳酸有聚d-乳酸(PDLA)、聚L-乳酸(PLLA)和聚dL-乳酸(PDLLA)之分。生产纤维一般采用PLLA。 聚乳酸的发展意义 聚乳酸在中国应用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环保方面,对于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也将有积极的作用。化工塑料的原料提取自不可再生的化石型资源---石油,而石油正在成为一种稀缺的消耗性资源。提取自植物的聚乳酸显然有着取之不尽的原料供应量,而分解后的聚乳酸又将被植物吸收,形成一个物质的循环利用。所以聚乳酸有“在地球环境下容易被生物降解的”塑料之称。 而且相对于化工塑料,聚乳酸不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因为聚乳酸的原料---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又会消耗二氧化碳。此外,聚乳酸的产业化将大大提高农作物的附加值。以玉米为例,中国每年库存达3000多万吨,且大部分被当作了饲料,如果用于生产聚乳酸,形成“玉米-乳酸-聚乳酸-共聚共混物-各种应用制品”的产业链,可大大提高玉米的价格,提高农民收益。 之前,农用薄膜和方便食品的包装或餐具已经使用了聚乳酸。但是,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制造的塑料比较起来,利用植物制造的这种聚乳酸塑料,成本较高,而且在60℃左右就会变形。由于存在着这些缺点,这种材料至今难以普及。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非常看好聚乳酸。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以植物作为原料。聚乳酸有可能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化石燃料枯竭和地球变暖两大难题做出巨大贡献。 为了摆脱对日趋枯竭的石油资源的依赖,大力开发环境友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替代石油基塑料产品,已成为当前研究开发的热点。经过多年的研究,一些著名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相继推出了多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而在众多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中,刚刚进入工业化大生产的聚乳酸异军突起,以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广泛的应用领域,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赢得了全球塑料行业的瞩目和青睐。

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

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 纤维制品的染色生产加工方法,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分为两大类即浸染法和轧染法。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例如:浸染法适合小批量,多品种产品染色加工,设备占地小,单台机价格相对低,使用灵活性强。而轧染法则突出体现为染色生产具有连续高效的优点,而且对某些染料如还原染料等更适合应用。相对应两种染色方法,染色打样也分别具有浸染和轧染打样两种方式。 一、浸染法打样的基本步骤 浸染法打样的基本步骤可表示为:润湿被染物T准备热源T 配制染液T染色操作T整理贴样 1、织物(或纱线)润湿:将事先准备好的织物(或纱线) 小样,放入温水(40 C左右)或冷水(对于低温染色的染料 如X 型活性染料等)中润湿浸透,挤干、待用。 2、热源准备打开水浴锅加热,没有水浴锅者可用电炉子间接水浴加热。 3、配制染液根据染料浓度、助剂用量及浴比配制染液。一般缓染剂在配制染液时加入,促染剂在染色一定时间(一般为15min)后开始加入。 4、染色操作将配制好的染液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入染温度,放入准备好的织物开始染色,在规定时间内升至染色的 最高温度,加入所用促染剂(对用量较大的可分2?3次加入);加入时,先将织物提出液面,搅拌溶解后再将织物放入,染至规定

时间,取出染样,水洗,皂煮(需要固色的要进行固色),水洗,最后熨干。 5、整理贴样将染色或固色后已经干燥的织物,裁剪成适合样式表格大小的整齐方形或花边方形,在裁好的方形反面边沿处涂抹固体胶,对应粘贴在样卡上。注意粘贴时,各浓度样织物纹路方向要一致。 染色后的纱线可整理成小束后,扭成“8”字形等,用胶带 粘贴在样卡对应处。 6、注意事项(1)在染色开始的5min 内和刚加入促染剂后5min 内,染料上染较快,此时,需加强搅拌,以防染色不匀;(2)在染色的整个过程中,要尽量防止织物暴露在液面外;(3)染色时,织物要处于松弛状态,避免玻璃棒压住织物影响染液渗透;(4)如果染色结束时染液的颜色较浓,说明染料的上染率低,此时应检查染色处方是否合理;若与染料的实际上染能力不相符(如活性染料一般较低,直接染料及酸性染料一般较高),则应调整助剂的用量重新染色;(5)若出现染色不匀现象,必须重新染色。 7、特别说明:分散染料的高温高压染色,因染色小样机的特殊性,染杯是严格密封的。打样时,将染液按处方要求配好后,加入被染涤纶织物,盖好染杯盖,把染杯置于样机,按工艺要求设置升温曲线后,运行,样机自动完成染色过程。纤维制品的染色生产加工方法,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分为两大类即浸染法和轧染法。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例如:浸染法适合小批量,多品种产品染色加工,设备占地小,单台机价格相对低,使用灵活性强。而轧染法则突出体现

尼龙6染色工艺探讨

题目:尼龙6织物酸性染料的染色工艺探讨

摘要 本文介绍了尼龙6织物酸性染料的染色工艺流程,主要探讨了尼龙6织物的染色机理,染色工艺,染色疵病及解决方案等,得到了尼龙6织物染色需要选择适宜的初染温度、升温速率、pH值、助剂用量等工艺条件才能使尼龙6织物上染率达到85%以上的结论。 关键词:尼龙6;酸性染料;染色工艺

目录 1简介 (1) 2尼龙6织物酸性染料的染色机理 (1) 3酸性染料的选用 (2) 4染色方法分析 (2) 5尼龙6织物酸性染料的染色工艺 (2) 5.1材料 (2) 5.2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 (3) 5.3工艺条件分析 (3) 5.4工艺处方 (3) 5.5工艺实例 (4) 5.6助剂的选用及作用 (5) 6染色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6) 7常见的染色疵病及解决方案 (6) 7.1染色疵病 (6) 7.2解决方案 (7) 8结论 (8) 参考文献 (8)

尼龙6织物酸性染料的染色工艺探讨 1简介 尼龙6是大分子主链上含有特征结构酰胺键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它的染色性能类似于羊毛。具有优异的强力、耐磨性及手感柔软、质感轻盈等良好的服用性能,在合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锦纶织物的回潮率较高,达4.5%~7%。其穿着舒适,且锦纶织物较轻,以该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面料做登山服、运动服、泳衣等服装衣料有轻装舒适感。尤其是近年来锦纶超细纤维的发展,使原料本身的档次大大的提高。 尼龙6织物一般用分散染料、酸性染料及中性染料进行染色。对尼龙6织物的染色来说,酸性染料由于通过强的离子键或静电引力作用与尼龙6末端胺基结合而获得具有优良色牢度的鲜艳色泽,从而成为尼龙6织物染色的首选染料。本文从酸性染料的染色机理入手,研究其影响尼龙6织物染色性能的工艺因素,改善织物上染率和减少疵病的出现。 2尼龙6织物酸性染料的染色机理 酸性染料对尼龙6织物的染色机理基本上与羊毛染色相同。尼龙6的羧基含量高于氨基含量,尼龙等电点时pH值为5-6,在等电点以下染色时,染料主要以离子键固着在纤维的端胺基上,且酸性染料在尼龙6上的饱和值与端胺基的含量基本相符。当pH值降至2.5以下时,纤维的酰胺基开始吸附质子,产生超当量吸附。在pH值很低的条件下染色,会促使尼龙6织物降解。在尼龙6的等电点pH值以上染色时,染料靠范德华力、氢键等分子间引力吸附在纤维上。酸性染料对尼龙6纤维的上染,主要是染料阴离子与尼龙6酸离子化的端胺基发生离子键合。尼龙6织物常用弱酸性染料染色,实际染色pH值在4-6之间。

聚乳酸合成及应用研究

聚乳酸合成及应用研究 摘要:综述了聚乳酸的合成方法,介绍了其生产应用现状。 关键词:聚乳酸乳酸丙交酯生物降解材料 随着科学与社会的发展,环境和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全球性问题。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材料应用广泛,这类材料使用后很难回收利用,造成了目前比较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而且石油资源不可再生,大量的不合理使用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可降解材料的出现,尤其是降解材料的原材料的可再生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聚乳酸(PLA)是目前研究应用相对较多的一种,它是以淀粉发酵(或化学合成)得到的以乳酸为基本原料制备得到的一种环境友好材料,它不仅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聚乳酸属于脂肪族聚酯化合物。聚乳酸的分子构象存在3种异构体,即左旋的L-PLA,右旋的D-PLA以及内消旋的D,L-PLA。由发酵产生的聚乳酸大部分为L-PLA。PLA 的几种旋光性结构中,L- PLA及D-PLA是半结晶高分子,机械强度较好;D,L-PLA是非结晶高分子,降解快,强度耐久性差。其中L-PLA由于降解产物是左旋乳酸,能被人体完全代谢,无毒、无组织反应。由于不同的聚乳酸的分子构象,对最终产品的性能产生影响,所以在聚乳酸形成时,控制不同分子构象的相对比例,就可得到不同性能的聚合体。 1913年法国人首先用缩聚的方法合成了聚乳酸,其产量、相对分子质量都很低,实际用途不大。1954年,美国Dupont公司用间接法制备出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1962年,美国Cyanamid 公司发现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将聚乳酸应用于医学领域,作为生物降解医用缝线。美国的Dow化学公司和Cargill公司各出资50%组建的CargillDow聚合物公司研制、开发出了新一代PLA树脂及其合金。日本Mitsui Toatsu公司也推出了新一代改进型聚乳酸树脂(商品名为Lacea),并于1994年建成年产100t的发酵设备。目前,美国Chronopol公司开发的PLA树脂已经半商业化,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建成世界级PLA生产装置。芬兰纽斯特(Neste)公司开发的聚乳酸产品也已经投入生产。哈尔滨市威力达公司与瑞士伊文达·菲瑟公司就合作建设世界第二大聚乳酸(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预计投产后每年可生产聚乳酸1万吨)生产基地的技术引进进行新一轮洽谈,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基本确定引进的方式、时间、价格等事宜;该项目将于2005年内建成投产。 1 聚乳酸的合成方法 1. 1 直接聚合 1.1.1 溶液聚合方法 Hiltunen等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对乳酸直接聚合的影响,在适合催化剂和聚合条件下,可制得相对分子质量达3万的聚乳酸。日本Ajioka等开发了连续共沸除水直接聚合乳酸的工艺,PLA相对分子质量可达30万,使日本Mitsui Toatsu化学公司实现了PLA的商品化生产。国内赵耀明1以D,L-乳酸为原料,联苯醚为溶剂,锡粉为催化剂(200目),在130℃、4000Pa条件下共沸回流,通过溶液直接聚合制得相对分子质量为4万的聚合物。秦志中2等用锡粉作催化剂,分阶段升温减压除水,通过本体及溶液聚合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达到20万的高分子量聚乳酸;他们的研究表明在直接法制备聚乳酸的过程中,为防止前期带出大量的低聚物,并且确保在聚合反应过程中所生成的水排除干净,宜用低温高真空,中温高真空,高温高真空的工艺路线;还对聚乳酸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王征3等采用精馏-聚合耦合装置SnCl2·2H2O的催化体系研究了直接聚合过程中温度、时间、压力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延长聚合时间,适当提高反应温度,采用高真空度可以有效降低体系水分含量,从而提高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现已可由直接聚合方法制得具有实用价值的PLA聚合物,并且此聚合方法工艺简单,化学原料及试剂用量少,但直接聚合的PLA相对分子质量仍偏低,需进一步提高,才能使其具有更加广泛的用途。 聚乳酸直接聚合的原理: 反应体系中存在着游离乳酸、水、聚酯和丙交酯的平衡反应,其聚合方程式如下:

染色工艺流程标准

染色工艺流程标准 1、前处理:去污﹑煮炼。常用助剂:枧油﹑去污精,808﹑去锈水﹑枧粉﹑双氧水﹑纯碱等。 2、染色:根据毛料质地,选用染料助剂,按客户来样颜色要求染色,常用染料: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常用助剂:渗透剂﹑枧油﹑冰醋酸﹑纯碱﹑草酸﹑双氧水﹑1227分散剂﹑ 匀染剂等。 3、过软:根据毛料选用软油软片,按客户手感要求过软。常用料:羊毛软油﹑棉麻软油﹑晴纶软油﹑ 晴纶软片﹑全能软片﹑硅油﹑澎松剂等。 4、烘干:棉纱﹑棉麻一般用高温烘干,40-50分钟;羊毛﹑羊仔毛﹑兔毛﹑混纺一般用中温洪干,20- 30分钟;人造毛用低温烘干,15-20分钟,过冷风10分钟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织物的品种、规格、成品要求等,可 分为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 1. 练漂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纯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1) 原布准备: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2) 烧毛: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3) 退浆: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4)煮练: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5) 漂白: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漂白的目的就在于去除色素,赋于织物必要的和稳定的白度,而纤维本身则不受显著的损伤。棉织物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次氮酸钠法、双氧水法和亚氯酸钠法。次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左右,在常温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但对织物强度损伤大,白度较低。双氧水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在高温下进行漂白,漂白织物白度高而稳定,手感好,还能去除浆料及天然杂质。缺点是对设备要求高,成本较高。在适当条件下,与烧碱联合,能使退浆、煮练、漂白一次完成。亚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4~4.5,在高温下进行,具有白度好,对纤维损伤小的优点,但漂白时易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腐蚀设备,设备需要特殊的金属材料制成,故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漂白后都要进行脱氯,以防织物在存在过程中因残氯存在而受损。6) 丝光:丝光是指棉织物在室温或低温下,在经纬方向上都

传统壮锦染色工艺研究

传统壮锦染色工艺研究 摘要:壮族民间传统染色工艺是壮族人民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经过加工提取色素,在棉布上或棉线上进行浸染,这是壮族人民悠久的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手工技术,也是壮族人民的智慧和结晶,为了使传统手工艺术能在现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保存下来,首先是完整的记录保留下天然植物和矿物的色素提取工艺和染色工艺。 关键词:取色立缸入染煮染蒸染 1.绪论 云南富宁地区的传统壮锦染色是当地壮族人民在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总结出的染色工艺,是壮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壮族民间传统手工艺。现在,经济和科技不断进步发展,年轻人宁愿在街上买现成的衣服和漂亮的布料,也不想学习传统纺织和染色技术,而老一代艺人又不断逝去,传统技艺正在快速消失。 自古以来壮锦染色全是利用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或矿物等天然原料加工的染料染成的。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相比化工染料而言,天然染料无疑更环保、健康,传统染色工艺就越显宝贵和重要。现把云南富宁地区壮族传统的取色、染色工艺记录下来,希望能及时保存这珍贵的民间织锦染色经验。 云南富宁地区传统壮锦染色染料有:植物染料(染蓝色、黑色、黄色、红色)、矿物染料(朱砂、赭石)、动物染料(染黑),动物染料的取色和染色方法现已失传,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 2.植物原料取色与染色 2.1.蓝、黑色染料的取色和染色方法 2.1.1蓝、黑色原料 木蓝(图1) 木蓝(木兰)又叫槐蓝,一年生的豆科植物,长高1米左右,细根(一般有筷子粗细)、羽状复叶且细小而单薄,6、7月份开花,花是紫红色或紫色,花谢后接着长

出荚果线状圆柱形,该植物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生长在较肥沃的地方,属于喜阳植物。木蓝无毒既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作药用。主要产地:广西。

聚乳酸的合成方法

聚乳酸的合成方法研究 摘要聚乳酸是一类运用广泛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生物相容性且易加工。聚乳酸的合成方法主要为内交酯开环聚合法和直接缩合聚合法,前者比较而言具有分子量高,机械性能好且无小分子水生成等优点。目前,聚乳酸主要面临着性能改性和成本降低的重要挑战。 关键词聚乳酸,开环聚合,缩合聚合 1 引言 生物降解材料包括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是由可再生资源人工合成制得的一种可降解高分材料,主要包括淀粉类以及聚酯类,其中聚酯类包括聚乳酸、聚羟基脂肪酸酯、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 聚乳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通透性且易加工,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毒无刺激,因此被广泛用于外科手术缝合线和骨折内固定材料及药物控释载体等生物医用材料,已经成为生物医用材料中最受重视的材料之一[1]。 2 聚乳酸的概述 聚乳酸也称为聚丙交酯,属于聚酯家族,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原料来源充分而且可以再生。聚乳酸的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生物降解,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因此是理想的环保型高分子材料[1]。 2.1 聚乳酸的性质 聚乳酸(PLA)为浅黄色或透明的物质;玻璃化温度为50~60℃,熔点170~180℃,密度约1.25g/cm3;不溶于水、乙醇、甲醇等,易水解成乳酸。 聚乳酸有三种立体构型:聚右旋乳酸(PDLA),聚左旋乳酸(PLLA)和聚消旋乳酸(PDLLA)。PDLA和PLLA是两种具有光学活性的有规立体构型聚合物,25℃时比旋光度分别为+157°,-157°。Tg、Tm分别为58℃和215℃,熔融或溶液中均可结晶、结晶度可达60%左右。PDLLA是无定形非晶态材料,Tg为58℃,无熔融温度。 结晶性对PLA材料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包括降解速率、力学强度衰减)的影响很大。PLA脆性高、冲击强度差。分子量增大,PLA的力学强度提高,作为成型制品使用的聚合物分子量至少要达到10万[2]。 2.2 聚乳酸的主要优点 1) 聚乳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供的淀粉原

宋锦传统工艺染色一天然染色

宋锦传统工艺染色一天然染色 我国传统的多彩色织提花丝织物——锦类织物,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代对锦织的描述有“织彩为文”“其价如金”“惟尊者得服之”等名句,可见织锦在古代之珍贵。织锦类产品,尤以苏州宋锦、四川蜀锦、南京云锦最为著名,合称三大名锦。“锦”是一种高级丝织品,苏州出产的宋锦与南京的云锦、四川的蜀锦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锦”。其织造工艺考究,经丝有面经和底经两重,故又称“重锦”。“锦”是丝织物14大类中的一类,是指经纬丝无捻或加弱捻,采用先染后织,具有多种色彩花纹的丝织物,色彩多于三色。 宋锦最大的特色是图案精美、色彩典雅、平整挺括、古色古香,常用于装裱名贵字画、高级礼品盒,也可制作特种服装和花边。 宋锦历史悠久,可追溯至隋唐,它是在隋唐的织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高宗为了满足当时宫廷服饰及书画装裱大力推广宋锦,并专门在苏州设立了宋锦织造署。苏州是我国著名的丝绸古城,为锦绣之乡、绫罗之地。苏州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它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一起,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名锦。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 宋锦织造工艺独特,经丝有两重,分为面经和底经,故又称重锦。宋锦图案精美、色彩典雅、平整挺括、古色古香,属于织锦类工艺品,工艺复杂品种繁多。主要分匣锦、大锦及小锦三类。大锦是宋锦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种,它的质地厚重图案精美,多使用金银线编织。作品美观大气,适合于制作各类书画装饰品。小锦质地柔软而坚固,一般使用天然蚕丝制作而成。用小锦来制作服饰高贵典雅尽显身份,在近代非常盛行。而匣锦则更多的用于制作一些仿古的作品. 宋锦不仅具有不菲的鉴赏收藏价值,还有个很大的优势,它解决了任何丝绸类手工艺品都无法达到的实用性问题。通常在我们感念中艺术品只能小心翼翼的用画框装裱展示,那与一般的书画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而宋锦的工艺决定了它的实用性,质地非常坚固,可以适用于任何所能想到的用途,因为它可以反复的洗涤。 苏州宋锦有“锦绣之冠”的美称 “晋平公使叔向聘吴,吴人饰舟以送之,左百人,右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 宋锦,是宋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著名织锦,产地主要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 宋锦历史悠久,可溯至隋、唐,它是在唐代织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元时代,相传宋高宗南渡后,为了满足当时宫廷服装和书画装帧的需要,宋锦开始盛行,并很快发展,不仅成为衣着服饰品的面料,还用作书画装裱和帷帐,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明清两代,随着苏州织造业的兴旺发展,宋锦生产相沿不衰,进入繁盛时期,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成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宋锦的品种有40多种,分为重锦、细锦、匣锦和小锦4类,也可以将重锦、细锦归纳为大锦,即大锦、匣锦和小锦3类,它们各有不同的风格和用途。大锦是宋锦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质地厚重精致,花色层次丰富。其中的重锦则是最贵重的宋锦品种,特点是在纬线上大量使用捻金线或片金线,并采用多股丝线合股的长抛梭、短抛梭和局部特抛梭的织造工艺技术,图案更为丰富,常用图案有植物花卉纹、龟背纹、盘绦纹、八宝纹等,产品主要是宫廷、殿堂里的各类陈设品及巨幅挂轴等。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重锦“极乐世界”织成图轴,就是宋锦的极品,2米宽的独幅纹样中有278个神态各异的人物佛像,还有宫殿巍峨,宝池树石,祥云缭绕,奇花异鸟,充分展现了宋锦高超的艺术技巧(见下图)。细锦在原料选用、纬线重数等方面要比重锦简单一些,近代开始采用蚕丝与人造丝交织以降低成

纺织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纺织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纺织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9-10-09 13:19 - 阅读:34 - 评论:0 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一胚布缝边松布翻布 1 缝纫机特征:通过电动机带动缝纫机头,能把布边布头缝合起来。可以缝各种布料。 2 操作:先打开电源开关,把针线跟底线穿好,把布边或布头放到压脚下面、再启动踏脚板。 3 缝边工先检查胚布与流程卡上的数量,胚布是否相符,缝边不能过宽,2公分以内,从布头缝至布尾要平直,齐边。保持布面清洁,按数量分清缸数。 4 对缝纫机要定期保养,如加油,清洁等工作。用完后关掉电源以免烧坏电动机。 5 注意安全、调节机速、小心针头扎手指头。 6 松布,翻布,要检查松布机,翻布筒是否正常,特别要留意勾丝。 二拉缸(绳状缸) 拉缸构造:缸体由不锈缸材料制造,主要配件:电动机,棍筒,加热蒸汽管,加料糟,开关可以正转反转。 特征:能染真丝,棉布,人造丝,锦纶网布等,优点就是产量高,速度快,缺点:不能生产拉架布,高档布料等。 常见故障:会在染色过程中出现打结,绞导布轮。 解决方法:先停机,然后手动开机慢慢倒转。 生产工艺 1 先检查机台是否正常,染缸,用具是否清洁,防止搭色,沾污。

2 胚布进缸要平幅进,用缝纫机接头。 3 染色时水位要放大,浴比1:50左右,低水位不能开机运行,防止拉伤,擦伤。 4 拉缸生产的胚布选择每疋布的长度要基本一致,助剂,染料要加均匀(防止有疋差)。 5 拉缸不能生产高档布料,只能染要求低的产品,目前我们只能用来煮练印花胚布,染印花底色。 三高温缸 构造:由不锈钢材料组合而成,主要配件:主泵马达,导布轮,升降温进放水阀,还有排汽阀,副缸,抽料泵,搅拌机,主机前装有出布机,四管配有先进电脑运行操作。 特征:能染多种面料,既能低温染色又能高温染色,操作简单易懂,成品质量好,机器运行时出现结会自动报警。 常见故障:机器运行时出现布拉不动,掉布,布打结,布绞导布纶,机器运行时突然停电等。解决方法: 1、当布出现拉不动时,操作工应马上考虑到主泵的冲力是不是调的太大或太小,调小冲力不够,调大冲力过猛,会把缸内的布冲乱,在后面的布运行就会把前面的布压住,导至布拉不动,冲力应该调到适当为止。如果布还是拉不动,在高温情况下,应该降温至85度,缸内压力全部排完,才可以开盖,用人手进行操作,操作工在滚筒正转突然停下,连续几次,用手推布正转。或把布打出一点,再开动主泵,水冲力调大,直到布进去为止。 2、掉布:布在缸内自动打结,过不了喷嘴,降温85度,压力排完,用手工把结解开。 3、布绞导布轮:操作工千万不要茫然地乱正反转,要看清楚布是怎样绕在导布轮上,再

聚乳酸纤维PLA

聚乳酸生物分解性纤维(PLA) 谢绍铨 近来,不少刊物报导日本、美国研制生物分解性聚乳酸纤维的消息,今年二月,美国中部Cagill Dow合资公司宣布,要投资三亿美元在偏远的Blair,Nebraska建一座大型年产14万吨的聚乳酸PLA(Polylactic Acid)工厂,预定2001年完成,此一新厂比该公司现有的4千吨小型工厂或日本钟纺(Kanebo)公司的试验工厂大很多。由于聚乳酸具有环保、易分解等一系列的优点,可开发成聚乳酸纤维、不织布和薄膜等产品。 现有的四大项合成纤维,聚酯(PET)、尼龙(Nylon)、亚克力(Acrylics)、聚丙烯(PP)等都是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基本原料所合成的,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但存在着使用后废弃物无法分解的问题,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又缺乏上述合纤特有的性能。聚乳酸纤维兼具两者纤维的优点,其原料乳酸可以玉米之类的植物中取得,其成品聚乳酸可在一定的温度、PH值和水份的条件下,会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聚乳酸融点约为175 度C,比PET、Nylon低,与PP相近,具备实用的耐热性,所抽成丝的纤维强度等物性,具有与聚酯纤维一般相近的性能。聚乳酸可以采用融熔纺丝装置抽丝,即先将它以融点以上的温度熔化,由纺嘴中压出,经冷却、固化、牵伸成丝。可先生产POY丝,卷绕之后再在另外设备上加工成成品丝,也可以直接经热牵伸一步完成。若生产短纤维产品,需经卷曲,卷曲数为10-15个/20毫米。乳酸本身有不同的光学异构体,即L体(左旋)和D体(右旋),原料中不同的D和L体含量,可使聚乳酸的融点不同。因此,原料光学异构体的纯化是以生物技术天然方法最关键的技术,也是Cargill专利技术及商标权”NatureWorks”technology的重点。调整聚乳酸纤维表层和芯层的DL体含量比例,使皮比芯层的融点低,利用这般不同的融点,可容易地生产出热粘着型的不织布产品,且产品十分柔软。聚乳酸纤维具有优良的耐气候性。经科学试验,此种纤维具有超强的紫外线(UV)抵抗力,经日晒500小时后,仍然保持90%的强力,而一般聚酯纤维200小时后,强力便降至60%左右。聚乳酸纤维内部结构存在着大量非结晶部分,在水、细菌和氧气存在下,可进行较快的分解。经土壤掩埋试验,经过一年半之后,纤维强度降至60%左右,系因相对粘度对应降低所致。聚乳酸纤维可使之堆肥化,这样更能显出它与传统合成纤维的优势,废弃物堆肥化,回归自然,绿色再生。 除了上述纤维基本性质之外,聚乳酸纤维加工性良好,很容易可以制成超细(microdeniers)纤维;快干、不缩,介于棉与丝之间的性质,适合于制作衣裤等;又耐光线、低燃性,燃烧时低烟、低放热等性质,是有防火概念的家饰品及窗帘等最好的材料。目前美国尖端的纤维业者如Unifi、Fiber Innovation、Parkdale及下游纺织业者如

传统印染工艺与现代印染技术

摘要:随着现在机械化大发展,现代印染技术蓬勃发展,极大满足了人们对布料的需求。但是崇尚自然的生活理念在当下日益盛行,传统印染工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本文对传统印染工艺、现代印染技术进行分析,探究二者结合发展的意义,为当前的印染工艺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印染工艺;传统印染工艺;现代印染技术 前言 在我国,传统印染工艺的发展源远流长,在发展的过程中汇聚了各朝各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实用价值。随着工业手段的发展及人们对印染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现代印染技术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撼动着传统印染工艺在印染市场的地位。但是现代印染工艺同样也存在比不上传统印染工艺的地方,如何结合二者优势成为当前印染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传统印染工艺 1.1传统印染工艺的发展 印染是一种对布料进行加工的方式,包括染色、印花、洗水等工艺流程。印染技术始源于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的布料,颜色单一。商周时期设有专门的官职专门管理布料染色,染色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可染出多种颜色的布料。发展到汉代,印染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颜色种类更度,图案、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传统印染工艺在我国具有丰富、悠久的历史,其发源于民间手工艺人,结合了我国广大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传统印染工艺对人工具有较大的依赖性,是一种产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同时也受到印染工具、材料、工艺等多方面的制约,因而在大范围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在依靠人力的古代社会,传统印染工艺占据主导地位直至在近现代印染技术的冲击之下其主导地位才发生了转变。但是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追溯、对自然的渴望,传统印染工艺又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2传统印染工艺的特点 与现代印染技术相比,传统印染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颜色、样式单调等不利的因素,在现在市场中相对滞后。但是在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等方面也具有现代印染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传统印染是对传统文化、民族情感的传承。从传统印染产品的图样、工艺中能够感受到具有民族特色及小作坊特色。印染图案通常为荷花、牡丹、竹子及瑞兽等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图案,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同时图案以对称原则为主,凸显了传统印染产品的简洁、整齐。其次,传统印染工艺将植物纤维、植物的汁液、矿物质等作为生产的原材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传统印染的原材料取材于自然,具有清新、淳朴、自然特点,同时也是受到当下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原因。最后,印染工艺的传承性。传统的印染工艺注重传承性,通常为小作坊工艺。由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传承给新工人,同时各个地域、各个作坊的工艺又有其不同点,由此具有不同时代、地域及个人特色。在研究文化传承、民族特色方面,传统印染工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现代印染技术 2.1现代印染技术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工业的发展,机械广泛用于纺织印染,现代印染技术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布料的需求量,同时也冲击着传统印染工艺的地位。而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印染企业纷纷参与市场,为抢占市场份额,现代企业纷纷对印染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印染产品实现了批量生产、样式更多、颜色更多、质量更佳的产品价值。同时在印染材料、工具、工艺等方面也发生了转变,材料更多、工具更为精细,工艺更为简单,因而现在印染技术对于人力的依赖性降低,极大解放了劳动力。与传统印染产品相比,现代印染技术生产的

聚乳酸与聚乳酸纤维特点及生产应用研究学习资料

聚乳酸与聚乳酸纤维特点及生产应用研究 摘要:聚乳酸(PLA)纤维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由它织成的织物具有丝绸般的光泽和舒适的肌肤触感,快干且抗皱,因此该纤维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聚乳酸纤维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合成纤维,因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纤维。 关键词:聚乳酸;聚乳酸纤维;特性 一、聚乳酸与聚乳酸纤维 聚乳酸纤维(简称PLA纤维)是以由谷物、甜菜等天然糖类得到的聚乳酸酯为原料,经溶液纺丝或熔融纺丝制得的聚酯合成纤维.目前,商业化生产的PLA 纤维以玉米淀粉发酵而成的乳酸为原料,经脱水聚合反应制成的聚乳酸酯溶液为纺丝液,再进行纺丝加工而成.聚乳酸纤维兼有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特点,吸湿排汗均匀、回弹性好,所制成的成衣穿着舒适,并具有抗皱抗紫外等性能,其制品废弃后,在土壤或水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随后在太阳光合作用下,又会成为淀粉的起始原料。由于这是一个循环过程,因此可减少纤维工业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性,所以PLA纤维又被称为21世纪的环境循环材料。聚乳酸纤维(PLA)的生产原料乳酸是从玉米淀粉中制得,所以也将这种纤维称为玉米纤维。 二、聚乳酸与聚乳酸纤维的生产 (一)聚乳酸的生产 1.聚乳酸的生产原料 聚乳酸的生产原料是乳酸,即-羟基丙酸、2-羟基丙酸。由于乳酸分子中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所以具有d-型(右旋光)和L-型(左旋光)两种对映体,等量的L-乳酸和d-乳酸混合而成的dL-乳酸不具旋光性。成纤聚乳酸以L-乳酸为单体。 2.聚乳酸的聚合 聚乳酸的聚合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减压在溶剂中由乳酸直接聚合的方法,即:乳酸→预聚体→聚乳酸;另一种方法是常压下以环状二聚乳酸为原料聚合得到,即:乳酸→预聚体→环状二聚体→聚乳酸。 3.聚乳酸的合成 聚乳酸有两种合成方法,即丙交酯(乳酸的环状二聚体)的开环聚合和乳酸的直接聚合。丙交酯开环聚合生产工序为:先将乳酸脱水环化制成丙交酯;再将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得聚乳酸。其中乳酸的环化和提纯是制备丙交酯的难点和关键,这种方法可制得高分

聚乳酸的合成方法

聚乳酸的合成方法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聚乳酸的合成方法研究 摘要聚乳酸是一类运用广泛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生物相容性且易加工。聚乳酸的合成方法主要为内交酯开环聚合法和直接缩合聚合法,前者比较而言具有分子量高,机械性能好且无小分子水生成等优点。目前,聚乳酸主要面临着性能改性和成本降低的重要挑战。 关键词聚乳酸,开环聚合,缩合聚合 1引言 生物降解材料包括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是由可再生资源人工合成制得的一种可降解高分材料,主要包括淀粉类以及聚酯类,其中聚酯类包括聚乳酸、聚羟基脂肪酸酯、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 聚乳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通透性且易加工,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毒无刺激,因此被广泛用于外科手术缝合线和骨折内固定材料及药物控释载体等生物医用材料,已经成为生物医用材料中最受重视的材料之一[1]。 2聚乳酸的概述 聚乳酸也称为聚丙交酯,属于聚酯家族,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原料来源充分而且可以再生。聚乳酸的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生物降解,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因此是理想的环保型高分子材料[1]。 2.1聚乳酸的性质 聚乳酸(PLA)为浅黄色或透明的物质;玻璃化温度为50~60℃,熔点170~180℃,密度约1.25g/cm3;不溶于水、乙醇、甲醇等,易水解成乳酸。

聚乳酸有三种立体构型:聚右旋乳酸(PDLA),聚左旋乳酸(PLLA)和聚消旋乳酸(PDLLA)。PDLA和PLLA是两种具有光学活性的有规立体构型聚合物,25℃时比旋光度分别为+157°,-157°。Tg、Tm分别为58℃和215℃,熔融或溶液中均可结晶、结晶度可达60%左右。PDLLA是无定形非晶态材料,Tg为58℃,无熔融温度。 结晶性对PLA材料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包括降解速率、力学强度衰减)的影响很大。PLA脆性高、冲击强度差。分子量增大,PLA的力学强度提高,作为成型制品使用的聚合物分子量至少要达到10万[2]。 2.2聚乳酸的主要优点 1)聚乳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供的淀粉原料聚合而成。淀粉原料经由发酵过程制成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转换成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 2)聚乳酸的物理性能良好,其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及延展度和热稳定性好,加工温度170~230℃,有好的抗溶剂性,可用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如挤压、纺丝、双轴拉伸,注射吹塑等各种加工方法,应用十分广泛。聚乳酸可用于民用的各种塑料制品、包装食品、快餐饭盒、无纺布、工业及民用布。 3)聚乳酸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氧性及透二氧化碳性,它也具有隔离气味的特性。病毒及霉菌易依附在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表面,故有安全及卫生的疑虑,然而,聚乳酸是唯一具有优良抑菌及抗霉特性的生物可降解塑料。

聚乳酸合成

聚乳酸是由生物发酵生产的乳酸经人工化学合成而得的聚合物,但仍保持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具有与聚酯相似的防渗透性,同时具有与聚苯乙烯相似的光泽度、清晰度和加工性,并提供了比聚烯烃更低温度的可热合性,可采用熔融加工技术,包括纺纱技术进行加工。因此聚乳酸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包装用材料,农业、建筑业用的塑料型材、薄膜,以及化工、纺织业用的无纺布、聚酯纤维、医用材料等等。 适合的加工方式有:真空成型、射出成型、吹瓶、透明膜、贴合膜、保鲜膜、纸淋膜,融溶纺丝等。 聚乳酸(PLA)的原料主要为玉米等天然原料,降低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同时也间接降低了原油炼油等过程中所排放的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等污染气体的排放。为了摆脱对日趋枯竭的石油资源的依赖,大力开发环境友好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替代石油基塑料产品,已成为当前研究开发的热点。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再生资源为原料,采用生物技术生产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A)市场潜力巨大。将粮食产品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实现跨越式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国内聚乳酸市场分析: 我国是一个生产塑料树脂材料及消费大国,年生产各类塑料制品近1900多万吨。大力开发生产对环境友好的EDP塑料制品,势在必行,这有益于减少石油基塑料制品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对不可再生石油资源的依赖及消耗。目前,国内有多家企事业单位从事“聚乳酸〔PLA〕”聚酯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工作,国家和省及部委也将PLA开发项目列入“九五”、“十五”、“863”、“973”、《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十一五”和《国家中长期科学科技发展规划》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但是,目前国内PLA产业化步伐缓慢,产品经过多年的研发仅有浙江海正集团和上海同杰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较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较有成效,江阴杲信也开发了粒子,纤维和无纺布等产品,PLA聚酯材料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由于PLA 原料进口价格比较昂贵,这也限制了PLA高分子材料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及新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这也促使国内一些企事业单位和集团公司及乳酸生产厂家着手建立PLA 产业,以国内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科研院校的技术优势及人力资源优势与国外PLA 产品抗衡,并使国内能顺利的形成以PLA产品为代表的消费市场,并且能够出口创汇。 经济学家及环保人士指出,在我国发展以高性能EDP材料作为治理环境污染措施之一,正在逐步取得政府的支持。国家已将EDP塑料列入国家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包装材料、农业应用材料、医用材料等),《中国21世纪议程》也将发展EDP塑料包装材料列入发展内容之一,生物质塑料正在推向市场、开拓市场,无论在农业用、包装用、日用、医用等领域都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2005年中国塑料包装材料需求量将达到550万吨,按其中1/3为难以收集的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和制品计算,其废弃物将达到180万吨;据农业部预测,2005年地膜覆盖面积将达1.7亿亩,所需地膜加上堆肥袋、育苗钵,农副产品保鲜膜、片、盒等需求量将达到120万吨;垃圾袋等一次性日用杂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