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盾构施工风险控制

盾构施工风险控制

盾构施工风险控制
盾构施工风险控制

盾构施工风险控制

近年来,国地铁区间隧道大量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但盾构施工事故还是时有发生。在盾构施工中地质是基础,设备是关键,人是根本。避免事故的核心是对风险进行辨识,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或降低风险的发生。

一、盾构进出洞风险控制

盾构在工作井始发掘进必须凿出预留洞口的钢筋混凝土后,才能将盾构推入洞口,盾构刀盘转动切削洞口外土体。由于凿出预留洞口的钢筋混凝土需要较长时间,洞口土体暴漏时间过长会引起土体坍塌进入工作井,影响盾构始发;如遇含水饱和的砂性土,极易引起大量水涌入工作机,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延误工期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大直径盾构由于埋设大和洞口面积大,盾构始发的风险更大。需采取以下措施:

①从设计上加强端头加固措施,如在端头洞门增加排素混凝土桩,端头加固选用效果较好如三轴搅拌桩的施工方案。

②对于富水地层,必须采用降水措施。

③对端头加固加固效果进行检测,确保端头加固的整体性和抗渗性满足设计要求。加固体与井壁密封性不能出现缺陷点。

二、小曲线半径地段盾构施工风险控制

小半径曲线上推进时,土体对盾构和区间的约束力差,盾构轴线较难控制。同时由于曲线半径过小,使得掘进时盾构机向曲线外侧的偏移量增大,对管片拼装造成一定影响。施工中严格控制油缸的分区推力,适时调整盾构姿态,严格控制盾尾间隙。小半径曲线盾构掘进时,要采取以下措施:

①盾构测量

盾构在小半径曲线段推进时,增加隧道测量的频率,确保盾构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通过测量数据来反馈盾构机的推进和纠偏。在施工时实施跟踪测量,确保盾构机良好的姿态。

由于隧道转弯曲率半径小,隧道的通视条件相对较差,需多次设置新的测量点和后视点。在设置新的测量点后,严格加以复测,确保测量点的准确性,防止造成误测。同时,由于盾构机转弯的侧向分力较大,易造成已成环隧道的水平位移,所以必须定期复测后视点,保证成型隧道位置的准确性。

②盾尾间隙控制

小曲率半径段的管片拼装至关重要,合理的盾尾间隙有利于管片拼装和盾构进行纠偏。

施工中,及时测量盾尾与管片间的间隙,一旦发现单边间隙偏小时,及时通过对盾构推进方向的调整,使得盾尾间隙基本相同。

在管片拼装时,根据盾尾与管片间的间隙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管片与盾尾间隙的合理,便于下环管片的拼装,也便于在下环管片推进过程中盾构能够有足够的间隙进行纠偏。

根据盾尾与管片间的间隙,合理选择楔型管片。小曲率半径段掘进时,当无法通过盾构推进和管片拼装来调整盾尾间隙时,可考虑采用楔形管片和直线形管片互换的方式来调整盾尾间隙。

③盾构纠偏量

盾构机应具有铰接功能和超挖 (仿形)刀。管片的楔型量满足小曲线半径的拟合。在较硬的地层中必需启动超挖 (仿形)刀,以适当扩大开挖断面,便于盾构机转弯。

盾构在小曲线上始发,应采用割线始发方式,做好割线起止点及长度设计。推进时不急于接近曲线,一般应在盾构机全部进入土体后再实施曲线掘进。要勤测勤纠,而每次的纠偏量尽量小,确保楔形块的环面始终处于曲率半径的径向竖直面。除了采用楔型管片,为控制管片的位移量,管片纠偏在适当时候可采用软木楔子,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轴线和地层变形的目的。

针对每环的纠偏量,通过计算得出盾构机左右千斤顶的行程差,通过利用盾构机千斤顶的行程差来控制其纠偏量。推进油缸油压的调整不宜过快,否则可能造成管片局部破损甚至开裂。

④盾构同步注浆

由于在曲线段推进时地层损失量增加及纠偏次数的增加,导致了对土体的扰动的增加,因此在曲线段推进时严格控制浆液的质量及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推进和注浆同步的方式,注浆未达到要求时盾构暂停推进,以防止土体变形。根据施工中的变形监测情况,随时调整注浆参数,从而有效地控制轴线。

⑤土体损失及辅助措施

由于设计轴线为小于半径350m的圆滑曲线,而盾构是一条直线,实际掘进轴线为一段段折线,且曲线外侧出土量大。这样必然造成曲线外侧土体的损失,并存在施工空隙。因此在曲线段推进时提高曲线段外侧的压浆量,以填补施工空隙。必要时,采取二次注浆的措施,以加固隧道外侧土体,实现盾构沿设计轴线顺利推进。

⑥管片拼装

认真做好管片选型及排版,应细化到拼装点位,使盾尾间隙较均匀,防止破坏盾尾密封。为控制盾构推进轴线,管片拼装严格采取“居中拼装”。若管片无法居中拼装,且曲线管片无法满足纠偏时,采用软木楔子进行调整,使管片处于较理想状态,确保管片拼装质量及推进轴线控制在要求围

三、小净距隧道或相交重叠盾构施工风险控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