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一节发热

正常人体温为37oC左右(36-37oC,系指口腔温度;肛温高-;腋温低;昼夜差别不超过1oC。

凡体温高于或日差>1oC者称发热。发热在38oC以内为低热; 38oC- 39oC为中等度发热;39oC以上为高热。热程在2周以内为短期发热,2周以上为长期发热。

一.病因:

临床上分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1.感染性发热:占首位,约近半数。各种病原体都能引起感染性发热,如病毒、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常发生于感染性疾病——

①结核病:引起长期发热的结核病主要是粟粒性结核。是由肺结核病灶经血道扩散形成,可累及肝、脾、骨、肾、脑膜、腹膜、心包等。表现为粟粒大小的多发病灶。②.伤寒、副伤寒:国内仍可见到,临床表现多典型,确诊要靠伤寒血清凝集反应和血培养

发现伤寒杆菌。

③.感染性心内膜炎:原先有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突然出现长期发热,白细胞增多,进行性贫血,心脏杂音等,反复血培养可确诊。

④败血症:是由于某一感染灶的病原体入血而形成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病变,有时除了发热没有其它症状。病原体不同发热的热型也不同。

⑤疟疾:由疟原虫引起,可呈长期持续发热,但有其特殊的伴随症状,确诊可作骨髓穿刺,也可作抗疟治疗观察。

⑥腹腔内脓肿:以肝脓肿与膈下脓肿为多见,伴有其它感染症状,确诊可作穿刺或超声波检查。

⑦胆道感染:常见胆囊炎、胆石症,可有持续性发热,伴有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同时有白细胞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⑧泌尿道感染:多见于已婚女性、老年前列腺肥大或有血尿病史者,常有腰部不适,尿常规异常。

2.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下列几种疾病——

①肿瘤性发热(约占20%):是肿瘤细胞刺激机体引起的发热。如淋巴瘤,发热是首发症状:肝癌,发热是早期的主要表现(甲胎蛋白测定);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也可以发热为主要表现;

其它肿瘤都可引起长期发热。

②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约占20%):是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发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是首发症状,后期可有关节痛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类风涅性关节炎,关节表现轻微,但有高热、复发性皮疹、淋巴结肿大、心肌炎、虹膜睫状体炎等;药物热,用药时发热,停药后热退。

③其它(占10%):如甲亢、水肿是有产热增多和散热减少所引起;中暑、安眠药、中毒等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引起;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的发热。

二.诊断要点:

1.病史:注意发热的规律和热型,详细了解伴随症状,了解预防接种史和传染病接触史。

2.体查:注意测量体温,观察皮肤色泽,有无皮疹及紫斑,检查有无心、肺、腹、肝、胆、神经系统体征。

3.化验及特殊检查:需做血、尿、粪常规化验;同时根据初步印象选择特殊检查手段。如怀疑自身免疫病(狼疮、类风湿),作血沉、血清免疫学检查;怀疑肝胆疾病,做肝功能检查;怀疑肿瘤,应做x线检查、超声波、内窥镜、活组织检查等。

4.治疗性试验:经多方检查仍不能确诊而疑为某种疾病,可用特效药试验治疗。如疑为结核,可用抗结核药治疗。

三.治疗要点(原则):

1.积极查明原因,进行病因治疗。为了不干扰热型,体温在以上,不必做退热治疗。

2.病情严重者,疑有感染而未明确感染部位者,在获得必要的试验室检查和各种采集标本后 (血、尿、痰、穿刺液等),可用相关的抗生素治疗,同时也可应用激素治疗,以防止高热抽风,减轻毒血症。

3.对紧急情况应给予对症处理,如①中署高热;②术后高热;⑧高热谵妄;④婴幼儿高热等,

T>39oC或更高,应予以降温。

降温措施包括:

①物理降温——用冰水或冷水湿敷前额或大血管处,温水酒精擦浴有较好的效果,可望短期

内降温。

②化学降温——可适量选用退热药,如APC、安乃近、布洛芬口服或复方氨基比林、复方奎宁肌注;极度虚弱者为防止虚脱,剂量宜小。

第二节、头痛

头痛为一常见症状,他不仅是某些疾病的主要表现,而且是某些严重疾病或慢性疾病突发的早期症候。在临床上,头痛的类型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偏头痛

1.病因:复杂,可能由发作性血管舒缩障碍、生化改变、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变态反应等引起。

2.诊断要点:

①青春期发病,女性较多,常有家族史。

②头痛呈发作性,可有先兆如闪光、暗点、半身麻木。

③头痛呈搏动性.每次持续半至数小时,头痛剧时可伴恶心、呕吐。

④间歇期病人完全正常。

⑤头痛发作初期用麦角胺治疗多数有效。

3.处理要点:

①一般发作可用各种镇静剂及止痛剂.

②头痛发作严重时,于发作初期即服咖啡因麦角胺1片,如无效,半小时后可再腥一片。患有严重高血压症、闭塞性血管疾病及孕妇禁用.

③苯噻啶-lmg,Tid),可预防和减轻偏头痛发作。

④复方羊角冲剂,一包,bid.

二.血管性头痛

由于血管运动失调所引起的头痛。

1.病因:可由于全身感染发热、缺氧、一氧化碳中毒、贫血、血红蛋白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高血压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起(可能是血管收缩痉挛所致)。

2.诊断要点:

①头痛呈胀痛、搏动,跳动性质,无神经系统等其它体征。

②根据原发疾病的临床征象作病因诊断。

3.处理要点

①病因治疗。

②对症治疗:各种止痛镇静剂。

三.颅压增高性头痛

1.病因:

只要能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均可引起此种头痛,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占位性病变。

2.诊断要点:

①渐进性、持续性头痛。

②头痛剧时可伴有喷射性呕吐,用力时头痛加剧。

③可有视乳头水肿及神经系局灶性体征。

④其他辅助检查(如腰穿及头颅平片等)发现有颅内压增高征。

3.处理要点

①病因治疗。

②对症治疗:

a. 50%葡萄糖40-60ml,iv,bid-tid。

b. 20%甘露醇250ml,iv,gtt,每日1-数次。

c. 三氨喋啶50-100mg,tid,po。

d. 双氢克尿塞25mg,tid,po.

四.紧张性头痛

1.病因:

由焦虑、忧郁、精神紧张引起,也可由头、颈、肩部的姿势不正引起这些部位的肌肉持久收缩,产生头痛。

2.诊断要点:

①长期慢性持续性头痛,位于两侧额部、枕后和颈项部,呈紧箍感;

②局部肌肉可有按痛;

3.处理要点:

①病因治疗:②对症治疗——应用镇静止痛剂;

③针灸、理疗。

五.五官疾病及牙病引起的头痛

常有五官疾病和牙痛的存在(眼部疾病——青光眼、眼眶病;耳源疾患——感染、肿瘤、耳咽管阻塞;鼻及鼻窦疾病——鼻窦炎、鼻咽癌等);

处理也是一般处理手段——病因治疗;镇静止痛的对症治疗。

第三节、腰痛

腰痛,又称腰背痛,是一种临床症状,指的是背部、腰部以及臀部的疼痛,有时尚可以放射至大腿后方。

一.病因:

(一)由于腹部或盆腔内脏的病变所引起——

1.消化系疾病,如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及胃后壁溃疡等。

2.泌尿系疾病,如肾下垂、肾结核及肾肿瘤等。

3.女性生殖系疾病,如盆腔炎,子宫位置不正等。

4.其他,如后腹膜肿瘤,腹主动脉瘤等。

(二)由于脊柱本身的疾病或附于其上的软组织病变所引起——

1.脊柱骨病,如结核,化脓性炎症,肿瘤及强直性脊柱炎等。

2.脊柱骨折或附丽其上的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包括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3.脊柱先天性畸形或功能性缺陷,如脊柱侧弯、半椎体畸形。

二.处理原则:

对于因腹部或盆腔内脏病变所引起的腰痛,应处理用原因,对于脊柱骨病变或因畸形造成的腰痛,不同病因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未获及时治疗,使损伤未修复或反复多次的轻度损伤都可引起腰肌损伤。

一.诊断要点:

1.外伤史:急性损伤常有典型的外伤史,而慢性损伤常不能问出,但可能有长期处于固定姿势下工作的病史。

2.疼痛的部位在背、腰及臀部,可向下肢放射;腰骶椎棘突上、棘突间、第三腰椎的横突处、

骶髂关节处、髂翼下方等特定部位常可扪及压痛点,常伴肌痉挛。

3.直腿高举试验大多为阴性,皮肤感觉及腱反射一般无改变。

线检查仅可发现脊柱曲度改变,如生理性前突消失,脊柱侧弯等。

二.处理原则:

治疗方法颇多,但没有一种是特效的。在不同的病人身上或在同一病人的不同阶段需选择不同的方法。

1.适当的休息.急性损伤者,常需要卧床休息数天,对于慢性损伤者,可用石膏腰围固定1-2月。

2.药物的选择.腰痛部位外敷伤膏;内服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七厘散,伤科七味片,三七片等。

3.封闭及针灸治疗.在压痛点可用醋酸氢化考的松加1%普鲁卡因3-5ml作封闭; 压痛点不明确者,用针灸治疗更好。

4.手法、推拿或理疗.适用于疼痛范围广泛者。

5.慢性腰痛患者,应作体育疗法、太极拳等锻炼背部肌肉。

腰椎间盘凸出症

一.诊断要点:

1.发病年龄以中年人为多见,20岁以下、 50岁以上者少见,大多有外伤史。

2.往往先腰痛,以后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在腹内压增高时(咳嗽、排便),疼痛加剧。

3.脊柱常有侧弯,腰部活动受限,在L4-5或L5-S1处可有压痛,且向下肢放射,在臀部及腿后方坐骨神经处也有压痛。

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大多为阳性。图

5.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

线检查,可见脊柱侧弯、椎间隙狭窄及骨质增生等间接征象。

二.处理要点:

(一)非手术治疗:

1.绝对卧床休息2-4周,常可使症状缓解,以后再用石膏固定;

2.骨盆牵引,重量自15Kg开始,可增加到30Kg,视反应而定;

3.推拿治疗,大多数患者均可以经推拿而治愈,

因此,推拿常可作为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①非手术治疗无效而症状严重者;

②非手术治疗虽有效,但经常反复发作者;

③有排尿障碍者。

2.治疗方法:切除突出的髓核,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第四节晕厥

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

一.病因:

1.心源性晕厥:由于急性心脏排血障碍及严重的心律失常所引起。

2.血管抑制性晕厥:最常见,主要是因为某些因素的刺激使小血管扩张,造成急性脑缺血所致。

3.直立性低血压:由于植物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切除交感神经或应用交感神经阻滞药后、久病虚弱的、晚期妊娠者等。

4.颈动脉窦晕厥:即颈动脉窦综合症,由于衣领过紧或快速旋颈时,颈动脉窦受压过大而导致。

5.脑血管阻塞性晕厥:见于广泛性脑血栓形成等。

6.血液或代谢因素所致的晕厥:见于过度换气、低血糖、严重贫血及缺氧。

7.神经精神原因所致的晕厥:见于癔病、癫痫等。

二.诊断要点:

1.急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晕厥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紫绀、气急、颈静脉怒张等;急性血管功能不全引起的晕厥常有面色苍白明显,但无紫绀和气急等;其它心源性晕厥都伴有相对应的异常,如心脏扩大、心脏杂音、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

2.低血压引起的的有血压降低,高血压引起的有血压升高。

3.低血糖引起的有血糖的降低。

4.血管抑制性常见于青少年,女性多见。发作前有情绪紧张,还伴有全身症状,晕厥数秒或数分后清醒,醒后有乏力、头痛、恶心等症状。

5.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发生在突然站起的过程中。

6.脑动脉粥样硬化性晕厥多发生在60岁以上老年患者,常有全身动脉硬化的诊断。

7.有晕厥现象,排除其它疾病,做摇头试验即摇头运动与颈部过旋运动,若有症状或血压脉搏变化,提示颈动脉窦过敏或脑血管阻塞性病变。

三.治疗要点:

1.病因处理:

根据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①血管抑制性晕厥如果发生频繁,患者应避免劳累和久立。

②对频发体位性晕厥可穿弹力长袜、腹带结扎,可给高盐饮食、补中益气汤、麻黄素5mg,tid, 氢化可的松-1mg,bid.

③对颈动脉窦晕厥可用阿托品注射或服用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

④对高血压、低血糖、心律失常及其它心血管疾病应做相应的处理。

2.对症治疗:

①发作时取卧位,头低脚高位。

②松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测血压、脉搏、心律心率、心电图。

③针刺人中、百会、合谷、足三里、内关等穴位。

第五节咯血

是指喉以下呼吸道或组织出血,经口咳出。咯血量的多少随疾病的原因和病变的性质而不同,少则痰中带血,多则大口涌血,小量咯血<100ml,中量100-500ml,大量>500ml。

一.病因:

1.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炎、支气管炎等。

2.肺部肿瘤:支气管肺癌、肺部转移癌、支气管息肉等。

3.心血管病:二尖瓣狭窄、肺动—静脉痿等

4.其它:如支气管异物、支气管胸膜瘘、动脉瘤穿破等。

二.诊断要点:

1.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测量血压、脉搏、呼

吸,注意血压波动和呼吸道通畅情况。

2.进行胸部x线检查,及早作出诊断。

三.处理要点: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1.小剂量咯血:应找出出血部位和原因,进行病因治疗,痰中带血不必特殊处理。

2.中等和大剂量出血:

①使病人镇静,消除其紧张心理并和医务人员合作。

②预防和解除气道阻塞:病人卧床,取头低脚高位,并尽可能侧卧,以使可能出血处位于下方以减少血液进入健侧支气管的机率。在病员近处宜备好吸氧器、气管导管等以应急用。可待因、吗啡等有可能抑制呼吸中枢的药物应慎用。

③咯血量超过100ml者,应静脉保留输液管,随时输液或输血以维持血压,同时随时测记血压、咯血量、呼吸等变化。

④止血药物的应用:

a.垂体后叶素注射液5-10u加入20-40ml生理盐水或20%葡萄糖液,缓慢静注;反复咯血者,以10-20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滴注。

b.普鲁卡因250-30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滴注。

c.鱼精蛋白硫酸盐注射液50-100mg加入20%葡萄糖液40ml缓慢静注,bid,连续应用不过3天,对凝血机制障碍或肝功能不全的中小量咳血效果较好。

d.其它止血药:也可应用其它止血药如VitK、止血敏、安络血等

第六节呕血与黑便

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及胆管)出血经口腔呕出者,称为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经胃酸及肠道细菌作用,血液中的钙变为硫化钙,排出时呈黑便;一般来说幽门以上出血易致呕血,幽门以下出血则易致黑便。

一.病因:

(一)胃肠道疾病:

1.食管疾病: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损伤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十二指肠炎等。

3.空肠疾病: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肿瘤、出血坏死性肠炎等。

4.胆、胰疾病:胆管胆囊结石、癌肿、胆道蛔虫病、胰腺癌、急性胰腺炎等。

(二)肝脏疾病所致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

曲张破裂。如肝硬化、肝癌、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形成等。

(三)全身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动脉粥样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应急性溃疡等。

二.诊断要点:

1.询问病史,了解有无与出血相关的原发病史,体查有无原发病的表现。

2.临床表现:

(1)呕血与黑便:短时间内呕出大量鲜红色血,多为门静脉性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呕出暗红色或咖啡样胃内容物者,多为胃部疾病所致;以黑便为主者,多为十

二指肠溃疡及胆道出血。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如呕血伴有头晕、口渴、心悸、无力、面色苍白、手足厥冷、血

压下降等,说明有周围循环衰竭。

(4)出血后表现:出血后疼痛缓解者,多见于溃疡病;不缓解者多见于胃癌;出血伴有发热、

右上腹痛者、多见于胆道出血;伴有腹水、昏迷者,多见于肝硬化等。

3.辅助检查:

1)粪便外观是否呈柏油样,大便或呕吐物隐血试验是否为阳性。

2)肝功能检查是否有异常;

3)胃液分析、胃纤维镜、十二指肠镜、钡餐透视是否有胃肠疾病;

4)B超检查是否有腹部包块。

三.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

2.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禁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镇静药。

3.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1)脱水时给予5%葡萄糖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等静脉输注。

(2)血红蛋白低于90g/L,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时,应予输全血,至血压恢复,但应防止输血辅液过急,以免发生急性肺水肿。(3)酌情选用血管加压药,如阿拉明、去甲基肾上腺素等。

4.止血治疗:

(1)止血药可选用:肌肉注射维生素K、安络血,止血环酸、去甲基肾上腺素等;

(2)用Y形胃管以40C冰水或冰盐水反复灌洗胃部。

(3)凝血酶8000U加生理盐水印60ml口服,tid。

(4)善得定、施他宁、立止血等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也可用三枪管压迫止血;还可用中药、

三七粉等。

第七节黄疸

黄疽既是症状也是体征,因胆红素代谢障碍,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而使粘膜及皮肤染成黄色。正常血清胆红素低于1mg%,>2mg%时,临床上出现黄疸(显性黄疸);1<x <2mg%,胆红素升高,但无表现,称隐性黄疸;服用大量胡萝卜素(胡萝卜、南瓜等),也可使皮肤黄染,但血清胆红素不升高,称假性黄疸。

一.病因、分类及诊断要点:

1.溶血性黄疸:

是大量红细胞破坏所致。常见的病因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误输异型血、蚕豆病、某些药物或化学晶中毒(如伯氨喳啉、磺胺药引起的溶血)等。

诊断有两点依据:

(1)有急性溶血的临床表现。如寒颤、高热、恶心、呕吐、血红蛋白尿等。

(2)一般黄疽较轻,

皮肤无瘙痒。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占总胆红意的75%以上。尿中尿胆原增加,血红蛋白尿潜血阳性。

2.肝细胞性黄疽:

因肝细胞摄取、结合及排泌胆红素能力障碍所致。常见病因有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痛、某些全身化学晶中毒(如四氯化碳、酒精、异烟肼、利福平等)。

诊断依据:

(1)有肝功能减退的表现,如厌食、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有出血倾向、腹水、高热等。

(2)肝大、肝区压痛。

(3)皮肤发黄色,皮肤有瘙痒。

(4)血清游离与结合胆红素均增多,后者占30%以上。尿胆原增加,尿胆红素阳性。

(5)肝功能化验明显异常(血清转氨酶增加,絮浊试验阳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清碱性磷酸酶稍高,胆固醇含量正常或降低。3.阻塞性黄疽(胆汁淤积性黄疸):因胆汁排泄通道受阻引起的黄疸。分肝外梗阻和肝内梗阻两类——

(1)肝外阻塞:常见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癌、壶腹周围癌、肝癌、各种原因所致肝门淋巴结肿大等。

(2)肝内阻塞:常见疾病有肝内胆管结石、毛细胆管性肝炎、局部占位性病变等。

诊断要点:

(1)血中总胆红素增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尿中胆红素阳性。

(2)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胆固醇、转氨酶增高。

(3)有原发疾病的相应表现。如胆囊炎和胆石症有x线、造影、B超等异常表现;胰头癌有钡餐十二指肠框增大;总胆管癌及壶腹癌在十二指肠引流液中可见癌细胞、胆汁可呈血性。

二.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如溶血性黄疸首先要治疗溶血;肝细胞性首先要治疗肝病;阻塞性首先要解除阻塞病因等。

2.支持疗法:给予高蛋白、高糖、低脂肪饮食或静脉输入葡萄糖。

3.有出血倾向者,可肌肉注射维生素K类。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苯巴比妥,对酶缺陷所致黄疽疗效显着。

5.中医治疗:中医在退黄方面有很有效的方剂。如肝细胞性黄疽属阳黄,可用清热泻火、利湿舒肝的茵陈蒿汤治疗;对癌瘤性黄疽属阴黄,可温阳利湿、舒肝化瘀,常用茵陈术附汤治疗。

第八节水肿

水肿是指血管外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视病变不同可为全身性或局部性。水肿

主要是由于血管内外卸转移失去平衡或钠水过分潴留所致。

一.病因:

1.全身性水肿——

(1)心源性水肿: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如风心病、肺心病、高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及心包疾患(如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

(2)肾源性水肿: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3)肝源性水肿:见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等。

(4)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慢性腹泻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5)其它:内分泌性水肿如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经前期及妊娠水肿、

特发性水肿。

2.局限性水肿——

(1)局部感染:血栓性静脉炎、丹毒、蜂窝组织炎、蚊虫叮咬等。

(2)静脉回流障碍:上腔静脉血栓形成或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肿瘤压迫、静脉曲张等。

(3)淋巴回流障碍:慢性淋巴管炎、丝虫病。

(4)变态反应:过敏性水肿、接触性皮炎等。

二.诊断要点:

1.心源性水肿:首先发生在身体下垂部位,多在晚上出现,常从下肢起始,逐渐延及全身。常伴心衰的其他症状(如呼困、颈静脉怒张、肝大)和体征。

2.肾源性水肿:首先出现晨起眼脸及面部水肿,常伴肾脏疾病的症状及体征(如腰痛、高血压、蛋白尿、管型尿、低蛋白血症)。

3.肝源性水肿:以腹水较常见,可有蜘蛛痣、肝掌、静脉曲张、脾肿大等表现,肝功能试

验异常。

4.营养不良性水肿:水肿从下肢开始,逐渐蔓延,有苍白、消瘦、体重减轻及其它营养缺乏的表现。

5.上腔静脉综合征:表现为面部、上肢、上胸部水肿、并有颈静脉及上胸壁静脉曲张。

6.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下肢与阴囊水肿伴腹胀、腹壁静脉曲张。

三.治疗要点:

1.治疗原发病。

2.必要的对症治疗(消肿治疗、利尿剂应用)。

3.全身性水肿——

①适当限制Na盐摄入,可给予KCl、VitB1口服

②水肿明显者可用小剂量双氢克尿塞口服;

4.功能性水肿:

①特发性水肿,可用苯丙胺,效果不佳者可用小剂量双氢克尿塞;

②经前期水肿,经前10天少食食盐,加入少量KCl;经前10天口服甲基睾丸素。

第九节血尿

血尿即尿中有红细胞出现,根据血尿的严重程度可分——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一.病因:

1.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肾结石、肿瘤、泌尿系损伤感染等。

2.全身性疾病:指血液性疾病,如血友病、白血病、紫癜等。

二.诊断要点:

(一)病史——

1.性别与年龄:新生儿肉眼血尿常见于败血症;儿童镜下血尿多为急性肾炎;青壮年血尿多为结石、肾炎;育龄妇女血尿多为尿路感染;老年男性血尿可见于前列腺肥大、炎症或癌肿等。

2.血尿与排尿的关系:排尿初血尿多为前尿道病变,如炎症、结石、异物、息肉等;排尿末血尿可见于后尿道、膀胱底部的炎症、息肉或肿瘤等;全程血尿常见于膀胱、输尿管及肾脏的炎症、结石和肿瘤等。

3.疼痛部位与血尿的关系:肾区疼痛可见于肾结石、肿瘤或感染;输尿管部位疼痛,多见于输尿管结石、炎症;小便时疼痛常见于急性下尿路感染。

4.尿液色泽、性状与出血器官的关系:肾性血尿多为暗红色及云雾状尿;膀胱出血,越到终末,血色越深;鲜红色血尿,大多来自膀胱、尿道或肾和输尿管有大量出血。

5.血尿与体位的关系:血尿、腰痛若在卧床休息后好转或消失,在体力活动后即加重,则肾下垂可能性较大。运动性血尿及其它病变如输尿管结石也可有此现象。

6.血尿与浮肿的关系: 血尿伴眼睑浮肿者,多为急性肾炎。

7.血尿伴其它部位出血:多见于血液病,也可见于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二)体格检查:

1.伴有高血压、浮肿者,多为急慢性肾炎。

2.肾区叩痛、膀胱区压痛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3.肛诊触及肥大的前列腺或质硬的包块,可能为前列腺肥大或癌肿。

4.触及腰部包块多为下垂的肾脏,即肾下垂。

(三)其它检查: 根据伴随症状,可做相应的其它检查(如B超及内窥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三.治疗要点:

1. 病因治疗。

2.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

3.对症支持治疗包括解痉止痛、止血、抗休克等治疗,必要时给予输血等。

第二章危重急症的抢救与处理

第一节心跳骤停与复苏

是由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排血,致全身供血中断、组织严重缺血、缺氧

的综合征。

一.病因:

1.心源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删)时,常因室颤而发生心脏骤停。

(2)心肌病变,包括病毒性心肌炎及心肌病,常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室性或室性心动过速而导致心脏骤停。

(3)其它心脏疾患,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粘液瘤、心包炎等,在严重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及心率失常时,极易导致心脏骤停。

2.非心源性

(1)物理性因素:如触电、雷击、溺水、自溢、创伤等原因,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心脏,使之骤停。

(2)化学因素:某些药物中毒,如氯化喹林、洋地黄类、奎尼丁、灭虫宁等中毒,可引起严重心率失常所致。

(3)生物因素:如蜂螫、毒蛇咬伤以及某些生物制剂所致的变态反应也可引起心脏骤停。

二.诊断要点:

1.主要诊断依据:

①突然意识丧失或全身抽搐;

②大动脉搏动消失;

③心音消失。

2.次要诊断依据:

①呼吸停止或断续;

②瞳孔散大、固定,反射消失;

③面色苍白、全身紫绀。

3.辅助诊断依据:

心电图检查——

①心室颤动;

②心室停搏或慢而无效的室性自主律

三.治疗要点:

1.心脏复苏:复苏的方式——

①心前区扣击:最好是在心脏停跳后一分钟之内进行。方法——急救者一手置于病人心前区,另一

手握拳扣击手背数次;若无反应可重复2-3次;若仍无心跳,应立即进行有效的体外心脏按摩。

②胸外心脏按压:病人仰卧于硬板之上,急救者站或跪在患者一侧,或骑跨在病人身上,两手相叠,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方,用力下压,使胸骨下半部及相邻肋骨下陷陷4cm左右,然后突然放松,使被压部位自然弹起,有节奏地80—100次/分,均匀按压,必要时可同时作人工呼吸(作肺复苏术);小儿可单手按压。若有效,则恢复自动呼吸和心跳;若无效,则可进行胸内心脏挤压。

③胸内心脏挤压(一般很少进行,多用电除颤):其指征为——

a.原来心脏是健康的,胸内心脏挤压尚有心脏复苏可能者;

b.心包填塞;

c.严重的胸廓畸形;

d.胸外心脏按压使伤势加重者,如胸部挫伤等。由于此法需开胸,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器械,故多在手术过程中使用。

④静脉或气管内滴注复苏药物:在胸外按压及肺复苏后仍无心跳者,可使用心脏复苏药物。一般采用锁骨下静脉注射复苏药物肾上腺素1mg,阿托品1mg,2%利多卡因100mg;但在紧急情况下可采用气管内滴注上述药物,也可同时进行,效果更好。

⑤电除颤: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均为电复律的适应证。现一般主张在未作心电图前先做除颤,以提高室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3.纠正酸中毒

(1)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

(2)加强辅助呼吸,促进CO2排出;

(3)维持有效循环;

(4)适当应用碱性药物。

4.人工呼吸与肺复苏:呼吸停止者应立即作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行肺复苏。若同时进行心肺复苏,则两者的比例为4-5:1。

5.复苏后处理:

①纠正休克或低血压(扩容、纠酸、血管活性药、强心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②在心点图监测下纠正各种心律失常;

③维持有效呼吸(应用呼吸兴奋剂、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

④防治并发症(水肿、DIC、肾衰、继发感染等)。

第二节窒息

窒息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主要是由于喉、气管及支气管的急性阻塞、急性呼

吸中枢受损或周围性呼吸衰竭所致。当呼吸停止,心跳仍在或刚停止时,应立即进行有效的

人工呼吸,积极抢救病人的生命,以免因组织缺氧而造成损伤;当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在

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心脏按摩,并抬高患者的腿,以增加回心血量。

一.病因:

麻醉、手术中意外、煤气中毒、药物中毒、触电、溺水、呼吸道异物、新生儿血或羊水吸入、自溢的等都可引起窒息。

二.诊断要点:

l.病史中有引起窒息的各种病因存在,如气管异物、喉阻塞、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

2.在上述病因存在的情况下,病人常突然发生极度呼吸困难或剧烈呛咳、气急、喉鸣、声嘶,面部表情极为痛苦,很快面色灰白转为青紫,意识丧失,甚至抽搐、昏迷。若不能迅速消除致病因素,病人将因严重缺氧,表现为呼吸快而浅或不规则,跳快而无力或心律不齐、面色苍白、冷汗淋漓,重者血压下降、呼吸、心跳停止,并迅速出现酸中毒、肺水肿、脑水肿等继发性改变所引起的继发症状。

三.处理要点:

1.对呼吸道阻塞所致窒息者,应先清除呼吸道异物,解开衣领,确保呼吸道通畅,再行人工呼吸;

2.抢救溺水窒息时,将病人腹部垫高,胸及头部下垂或抱住病人腿部,用肩将病人以腹为接触点扛起,胸及头部下垂,并走动或跳动进行“倒水”。

3.煤气中毒时,迅速打开门窗,置病人于室外,再进行人工呼吸。

4.呼吸道异物引起窒息者除进行人工呼吸外,应同时立即设法去除异物。

5.新生儿室息要吸除呼吸道积血和羊水,再进行人工呼吸。

6.必要时要心肺同时复苏。

7.吸氧。

第三节急性中毒

各种对机体有害的化学毒物进入机体所引起的病理综合症。

一.诊断要点:

(一)询问病史:尤其是护送人诉述,为主要诊断方法。从事工种、毒物接触和生产性事故常为职业中毒的诊断线索。

(二)熟悉各种中毒征象,有利于确诊。

1.呼气或呕吐物气味如苦杏仁味(氰酸类)、蒜臭味(有机磷农药、砷)、甜味(氯仿)、臭皮蛋

味(硫化氢、二硫化碳)等。

2.皮肤颜色改变如潮红色(阿托晶类,酒精中毒)、樱桃红色(一氧化碳、氰化物中毒)、青紫色(硝基苯、苯胺、伯氨哇啉中毒).

3.皮肤、粘膜溃疡(强酸、强碱、氢氟酸中毒)。

4.过度出汗(有机磷农药中毒)。

5.皮肤干燥(阿托晶、磷化锌中毒)。

6.瞳孔扩大(氰化物、阿托晶、曼陀罗中毒)。

7.瞳孔缩小(巴比妥类、阿片类、有机磷农药)。

8.谵妄(四乙铅、硫化氢、酒精)。

9.惊蹶(巴比妥类、异烟肼)。

10.昏睡、昏迷(麻醉剂、安眠剂、CO等)。11.剧烈咳嗽、喘气(刺激性气体如氯气等)。

12.恶心、呕吐或腹泻(口腹腐蚀性毒物、氧化砷、汞等)。

13.肝脏损害(四氯化碳、硝基苯等)。

14.全血细胞减少(抗癌药)。

15.溶血性贫血(砷化氢、氨基或硝基苯)。

16.急性肾功能衰竭(四氯化碳、汞)。

17.出血倾向(抗凝药物过量)。

(三)实验室检查:

对病人的吐、泻物、血、尿、唾液及其它分泌物立即送检。以确定毒物的性质和剂量。

二.处理要点:

(一)迅速排除毒物并防止其继续吸收——

1.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水或微温水冲洗,也可用适当溶剂或中和剂加入冲洗液中。

2.眼内污染毒物持续用清水或中和液冲洗,至少5分钟。

3.气体中毒,迅速搬离现场,保持呼吸通畅,立刻给氧。以排除残留毒气。针对刺激性气体,可喷雾吸入地塞米松lmg/ml、舒喘灵或某些中和药物。

4.催吐:口服毒物神志清醒者(除腐蚀剂外)可用催吐法排除胃内容物。方法——压迫舌根或刺激咽喉壁,饮1:2000高锰酸钾100—300ml催吐。

5.洗胃:神志清醒者说服自行吞咽胃管;不合作者或神志不很清楚者将胃管缓慢插入50cm左右,先抽尽胃内容物,再行灌入洗液300-500ml,放低灌入端,将液体排除,行第二次;洗完后应将相应解毒剂或泻剂灌入胃内。如果在洗胃过程中发生抽

搐、窒息、呼吸停止等现象,应停止洗胃。

6.导泻及洗肠:促使毒物尽早排出。盐类泻药因具渗透压作用,可阻碍毒物肠内吸收。常用

有硫酸钠15—30g溶在200m1内,也可用大黄粉、元明粉各10g开水冲服。还可用微温水或肥皂水灌肠。

7.还有透析发和特异解毒发。

第四节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常见于我国南方农村、山区和沿海一带,夏秋季发病较多。咬伤部位多见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常见。我国较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毒蛇为:①银环蛇;②蝮蛇;⑧眼镜蛇;④五步蛇,⑤竹叶青,@龟壳花蛇,⑦蝰蛇等。蛇毒成分复杂,主要有神经毒、心脏毒、出血素和各种酶。

一.诊断要点:

(一)局部症状:

1.咬伤处用放大镜检查,如为两排八字形整齐细小牙痕,是无毒蛇咬伤。如有两个较深而大的牙痕,相距1~2cm,周围水肿充血,时间稍长,则转为黑色,这是毒蛇咬伤。

2.伤口有持续刺痛,胀痛、麻木感逐渐加重,伤口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加重,并向近端扩散。

3.一般第一天扩散速度快,从小腿可达膝上下,二天速度减慢,第三天达高峰,肿胀常达腹股沟部,第四天开始消退,而患肢皮肤常呈紫黑色,并伴有大小不等的血泡,附近淋巴结肿大,伤口流血不止。

4.无毒蛇咬伤后,一般剧痛约数分钟,即逐渐减轻而后消失,肢体没有麻木感,出血少,肿

胀亦轻。

(二)全身症状

1.根据毒蛇种类,放毒量,伤者体质而异。可出现头晕、眼花、眼睑下垂、胸闷、心悸、气

促、抽痉、怕冷、出冷汗、全身酸痛、声音嘶哑、言语和吞咽困难、牙关紧闭等。严重的可出现休克症状。

2.由于大量溶血,产生血红蛋白尿,可造成肾小管变性坏死,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少尿或尿闭。

3.重危的出现惊厥、昏迷.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

二.处理要点:

(一)急救:

1.早期结扎——在咬伤近端用带子或软绳结扎,阻止静脉或淋巴回流。每隔20-30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因淤血而坏死;咬伤1h以上不用结扎。

2.冲洗伤口——结扎后立即用泉水或冷开水冲洗伤口,有条件时用浓盐水、双氧水或%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3.刀刺俳毒——在两牙痕间及伤口周围1-2寸许肿胀处,挑破皮肤、深达筋膜2-3处,用火罐、

吸奶器吸毒,紧急时也可用口吸,但必须边吸边吐,再用清水漱口。

4.用小镊子仔细取出残留毒牙。

(二)综合治疗:

1.彻底清创——将牙痕及周围的皮肤、皮下组织切除,深达筋膜。止血后用双氧水冲洗,用高渗冷盐水湿敷,保持肢体下垂,以利毒液外渗。

2.封闭疗法——用%普鲁卡因100-140ml,在伤肢肿胀近端做皮下环封,每次2-3次。

3.抗毒蛇血清——早期应用效果较好,一般注射前要做皮肤过敏试验。

4.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毒蛇咬伤组织坏死,易使细菌繁殖造成感染,应常规使用光谱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5.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中毒反应。强的松10-15mg,qid;严重者,氢化考的松200-400mg,iv,gtt.

6.全身支持疗法——鼓励多饮水,酌情补液、输血。还可用三磷酸腺苷,辅霉A,正规胰岛素,维生素B、c加于25%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还可应用甘露醇等促使毒素迅速排出。

7.中药——①中草药:民间常用的有效鲜草药有七叶一枝花,半边莲、八角莲等。取以上鲜草1或数种,等量,洗净、捣烂,取汁,每次40-60ml,口服4~6次,首剂加倍。并取其渣敷伤口周围及肿胀部,日敷多次。②蛇药: 南通蛇药、上海蛇药、湛江蛇药均可应用,有口服、外敷和针剂。

第五节其它咬伤

各种毒虫如蜈蚣、蝎子、蜂、蚂蟥、毒蜘蛛等咬螫后,局部肿胀、灼热、剧痛,严重的可并发风疹或丹毒,以及头痛、呕吐、发热、虚脱等症状。个别能引起气喘、休克、甚至死亡。

一.处理:

(一)蜈蚣

1.肥皂水、碳酸氢钠溶液或3彩氨水冲洗或湿敷。

2.鲜桑叶、鲜蒲公英捣汁外敷。

4.病情严重者内服药可参照毒蛇咬伤。

(二)蜂

1.蜜蜂螫伤用肥皂水、氨水或苏打水冲洗。

2.黄蜂螫伤用醋洗伤口。

3.用针或小刀将蜂刺挑出。

4.雄黄、枯矾各等份研成细末,用茶水调敷.

5.青苔或鲜夏枯草捣烂外敷。

6.病情严重者内服药可参照毒蛇咬伤.

(三)蝎子

1.氨水、石灰水洗涤伤口。

2.明矾粉研细末后用醋调敷.

4.严重者参照毒蛇咬伤处理.

(四)蚂螨

1.局部用碘酒涂敷。

2.如蚂螨吸附腿上,用醋涂叮咬处,蚂蟥自行脱落,不可硬拉。

(五)毒蜘蛛

1.局部结上带子,扩大伤口,吸出毒液。

2.碳酸烧灼伤口。

3.严重者参照毒蛇咬伤处理。

第六节疯狗咬伤

疯狗咬伤,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并不立即发病,潜伏期短者十数天,长者可达半年,甚至更久。主要症状表现为烦躁,惶恐不安,牙关紧闭,抽风,不敢饮水,瘫痪,呼吸麻痹,最后死亡。

处理:

1.伤口上、下方用止血带紧紧勒住。

2.将伤口扩大,吸吮出毒血,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升汞水、肥皂水冲洗。

3.用石炭酸,碘酒烧灼伤口。

4.狂犬病疫苗注射。

第七节擦伤、裂伤、戳伤和切割伤

损伤根据伤部是否与外界相同分两类——

⑴闭合性损伤:是指损伤部位的皮肤粘膜很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同,损伤时的出血或渗出积聚在组织内。

⑵开放性损伤:是指局部皮肤粘膜破裂,创口与外界相同,有出血或渗血。处理这种损伤的基本原理是:先止血,后处理伤口,预防感染。擦伤、裂伤、戳伤和切割伤都属于开放性损伤。

1.擦伤:

是皮肤组织被擦破而引起的损伤,一般伤口较浅。处理——擦伤面积小的,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擦以红汞或紫药水,周围用酒精棉球消毒,创口不包扎。但面部擦伤不用紫药水,关节处擦伤不暴露,应涂抗菌软膏,并采用无菌包扎。

2.裂伤:

是皮肤及皮下组织被摔或被击而裂开,伤缘多不整齐。头面部裂伤最常见。处理——伤口较小时,经消毒后,永粘合计粘合。伤口较大时,经消毒处理后,须止血,缝合。

3.切割伤和戳上(刺伤):

是皮肤被刀刃或其它锐器损伤,边缘一般整齐。小伤口可自行处理,大伤口需由医生处理,处理方法与裂伤相同。

第八节烧伤

是由于高温所致的一种损伤,包括烫伤。烧伤面积小时,只有周围组织的反应;伤面大或深度深时,常有剧烈的全身反应,甚至发生休克,死亡率较高。烧伤的面积和深度,是估计伤情和进行治疗的依据。

伤面的估计:

小面积烧伤——以患者的手为准。五指并拢时,手掌的面积占全身总面积的1%,用这种方式估计很方便。但大面积烧伤时——应用新的九分发。将全身体表分成11等份,每等份面积为全身总面积的9%

头、面、颈——9%

双上肢——2×9%

躯干前后包括外阴——3×9%

双下肢包括臀部——5×9%+1%

根据烧伤的面积和深度,可大致划分烧伤程度为:轻度、中度、重度、严重、特重度。

深度的估计:

Ⅰ度—烧伤部只是轻微红肿、干燥、而无水泡。易愈合。

Ⅱ度

浅Ⅱ度—有水泡,水泡剥后伤面潮红,水肿明显痛觉过敏。易愈合。

深Ⅱ度—水泡剥脱后伤面苍白,间有红色斑点,痛觉迟钝。易感染,不易愈合。

Ⅲ度—烧伤部位的皮肤颜色腊白、焦黄甚至碳化,毫无痛觉,触之硬无弹性干燥而无水泡。易感染,愈合需要植皮。

处理:

1.大面积烧伤的急救和转运:用凉水持续冲洗烧伤部位,可止痛;避免在烧伤处涂抹各种东西;二度烧伤有水泡时,应尽量保持水泡不要使其在转运过程中破裂致感染;立即送往医院。转运时创面保护的原则——尽可能不使创面污染和再次损伤。采取的转运体位是足前头后位、足高头低位。

2.小面积一度烧伤:立即用凉水冲洗到不痛为止,可不用药。

3.头、面、眼、耳、呼吸道、手、会阴等特殊部位的烧伤:往往比其它部位严重,故应立即送往医院。

4.化学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后,如为碱液可用酸中和;如为酸液可用碱中和;如为磷烧伤,可用酒精冲洗,而后送往医院。重度烧伤要给破伤风抗毒素及镇静处理。

第九节出血

出血内出血—急送医院(有些内出血不能搬运)。外出血—可先自行处理(自行止血)。

外出血的出血部位清楚,常有三种止血方法——

1.直接压迫止血: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大部分外出血通过此法都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具体措施:利用手头能找到的毛巾、手帕或撕开的衣服,直接按压在出血部位。这种方法对头皮出血效果最好;其它部位出血在按压时能止住,但释放后又出现,所以此时可用加压包扎来替代(面积要大、时间长、压力恒定);必须注意:加压包扎时,不可只包伤口一段,还要降伤口以下部位全部包扎,以免造成伤口以下部位缺血或淤血坏死。

2.指压动脉压迫点止血(指压止血法或指压法):使用指压法,必须熟悉各动脉压迫点,然后根据出血部位确定压迫点,用手指准确的将动脉压迫在坚硬的骨面上,即可迅速止血

常用动脉压迫点——

①颞浅动脉(耳前方):用手指压迫双侧,能止头颈出血;压迫单侧,可止同侧头面部出血。

②面动脉(下颌角前3cm处):压迫可止同侧颜面部出血。

③指动脉(手指两侧):压迫可止手指出血。

④锁骨下动脉(锁骨上窝内1/3处):将该动脉压在第一肋骨上,适用于肩部及上臂部出血的止血。

⑤肱动脉(上臂前侧、肘窝上方):将该动脉压迫在肱骨上,适用于上肢出血的止血。

⑥股动脉(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将动脉压迫在耻骨上支,适用于下肢出血的止血。

⑦胫前、后动脉(在足内踝的前后方):压迫适用于足部出血的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

是四肢出血的最后一种止血方法。大多出血经过上述两种止血法,基本都可见效。只有少数上两法不见效者,可用第三法(止血带法);应用止血带法操作必须正确,否则不但不能止血,反而会造成肢体伤残。

①上肢出血,止血带应扎在上臂上1/3处,中1/3处易造成桡神经受压麻痹;前臂止血带易造成更多出血。

②下肢出血,止血带应扎在大腿上1/3处,扎在小腿,会引起更多出血。常用的止血带是宽而扁的橡皮带。止血带止血每半小时要松解一次,每次1-2分钟,否则会引起肢体坏死。

第十节伤员搬运法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很多形式的损伤,对于不同的损伤,搬运时会有不同的方式,其目的是保护受伤处,勿使创伤加重。

一.搬运时的注意事项:

1.保护受伤处,勿使创伤加重。

2.昏迷、休克、内出血、内脏损伤和颅脑损伤病人,均需用担架搬运。

3.骨折患者,先行固定;外出血伤员,先行止血,然后搬运。

4.疑有脊柱损伤者,搬运时不能屈曲躯干,否则可能造成脊髓损伤而致半身瘫痪。

二.方法:

(一)单人搬运法:

适用于搬运轻伤员和战地救护。

1.扶着行走

2.膝肩手抱法

3.背驮法

(二)双人搬运法:

1.平抱着走

2.膝肩抱着走

3.用靠椅抬着走

4.卧抬法

5.坐抬法

(三)担架法(图4-10,图4-11):

1.临时担架——门板或其它木板都可作临时担架,也可用两件上衣或毯子做成临时担架。

2.危重病人和下肢骨折伤员搬运上担架,要特别注意:最好有四人协作,共同小心搬运。

第三章常见疾病的诊疗

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气管以上部位的感染。它包括普通感冒、扁桃体炎、咽炎、喉炎、气管炎。可由病毒引起(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也可由细菌引起(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但一般情况下,细菌感染都是继发在病毒感染之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发生在秋、冬、春季。

(一)诊断要点:

1.根据临床症状: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全身酸痛无力、高热、畏寒、头痛、不适、鼻塞流涕、咽部疼痛、干咳、声嘶等。

2.根据血象检查:只有病毒感染时,血象不升高;继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增高。

(二)治疗要点:

治疗可选择三大类药物——1.对症治疗药物:可应用咳感敏、感冒通、速效伤风胶囊等解热镇痛药;康泰克、鼻通等解除鼻塞的药物;消炎喉片等治疗咽痛的药物;复方干草片、咳必清等镇咳药物。2.抗病度的药物:病毒唑、板蓝根,由于现在没有好的抗病毒药物,故疗效不很佳。3.抗细菌药物:青霉素、先锋5号等。4.加强预防:主要措施是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二.鼻窦炎

在额骨、筛骨、蝶骨、上颌骨内各有一空腔,这些腔称鼻窦,窦内贴有膜性软组织,这种软组织如果受到感染而发炎,即称鼻窦炎。体内四大窦有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在人体内的作用主要有——减轻头颅的重量;发音时起共鸣作用。四大窦都通过导管开口于鼻腔,所以在鼻腔感染时,易延及鼻窦,引起炎症。

(一)诊断要点:

1.根据临床症状:鼻窦炎有三大症状——鼻塞、流涕、头痛;还可能有全身症状——发热、全身不适。

2.血象检查:急性期有白细胞数增高。

(二)治疗要点:

1.急性期,应用抗生素(青霉素),血管收缩剂。

2.慢性治疗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为准,其次应用抗生素。

3.有积液者,应穿刺引流,并用生理盐水冲洗,还可作理疗。

三.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多数是由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也可由理化刺激引起(如冷空气、烟尘、刺激性气体),也可由过敏性因素引起(如花粉、寄生虫过敏)。

(一)诊断要点:

1.多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开始,进而出现刺激性咳嗽,泡沫性痰,渐变为粘液脓性痰,胸骨

后有不适感或钝痛,炎症刺激支气管痉挛时有气喘。

2.全身症状有畏寒、发热、头痛、不适。

3.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细菌感染时可增高。支气管炎如治疗不及时或反复发作,则可形成慢支。慢支在临床上是以咳嗽、咳痰伴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点。男性发病比女性多见,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临床上诊断慢支有四个条件——

①有咳嗽、咳痰伴喘息;

②上述症状在一年中持续3个月以上;

③连续出现两年以上;

④排出其它呼吸道疾病。

慢支发展下去会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及肺源性心脏疾病。

(二)治疗要点:

1.对症治疗——解热镇痛(消炎痛、复方氨基比林、复方乙酰水杨酸);镇咳药(咳必清、干草片、可待因等);化痰药(枇杷糖浆、棕色合剂等);指喘药(氨茶碱、扑尔敏、麻黄素等)。

2.抗病毒治疗——病毒唑、吗啉呱、穿心连等,但疗效不佳。

3.抗细菌治疗——青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

四.肺炎

肺炎是指肺实质的炎症。以冬春季为好发季节。肺炎按病变范围可分: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肺炎按病因可分:肺炎球菌肺炎、金葡菌肺炎、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由于病原体不同,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也不同。

(一)诊断要点:

1.肺炎球菌肺炎:

即通常所说的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双球菌引起。正常人呼吸道内存在此种细菌,但不引起发病,只有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繁殖增生引起肺部炎症。

临床症状:大叶性肺炎,有一部分人开始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而后才发展为肺炎;还有一部分人开始即为急性肺炎的症状,如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等呼吸道症状及头痛、全身酸痛、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心率加快、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血象检查:

常呈大片阴影,累及一叶或数个肺段。

2.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多并发于金葡菌败血症、皮肤疖肿或长期应用抗生素后。本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咳脓性或脓血性痰,量不多。易发展为自发性气胸。

血象:

白细胞数增高,核左移;痰培养有致病菌。

3.肺炎支原体肺炎:

低热、乏力、倦怠、咽痛、头及肌肉酸痛、咳嗽、咯粘液性痰,偶带血丝。

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二)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补液,保暖等。

2.抗菌药物治疗:根据痰菌培养及药敏或临床判断选用有效抗生素首选青霉素,其次可用红霉素、林可霉素等。

3.对症处理:胸痛剧烈时可给可待因;高热时酌情给予氟美松或氢化考的松及安乃近等其它退热剂;咳痰者给氯化铵、棕色合剂化痰;缺氧者给吸氧。

五.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如骨结核、淋巴结核、肠结核、肾结核、子宫内膜结核等),但以肺结核最为多见。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仅在抵抗力低落时才引起发病。肺结核在临床上分两大类——原发性肺结核:初次感染在肺内发生的病变。继发性肺结核:曾经感染过结核菌。临床上根据其病变演化过程分五种型——

1.原发性肺结核(Ⅰ型):初次接触结核杆菌,在肺部形成的渗出性炎症。其自然演变最常见的是自行吸收和钙化;但在机体抵抗力低时,也会发展成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Ⅱ型):可由原发性肺结核发展而来,也可由继发性肺结核或肺外结核病灶破溃到血管引起。通过血道播散到整个肺和肺外组织,形成多个病灶。

3.浸润性肺结核(Ⅲ型):原发性肺结核在愈合后,病原微生物潜伏在肺内,不引起发病,当机体抵抗力低时,结核菌有机会重新繁殖,引起以渗出和细胞浸润为主的病变。属继发性肺结核。

4.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Ⅳ型):肺结核未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当,使病灶破溃形成的空洞长期存在,空洞壁变厚,病灶纤维化。

5.结核性胸膜炎(Ⅴ型):是结核杆菌侵犯胸膜而引起胸膜的炎症病变。

(一)诊断要点:

1.起病多缓慢,可有不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盗汗、午后面颊潮红,妇女可出现月经不规则或闭经。

2.咳嗽、咯痰,可痰中带血或大咯血;胸痛为隐痛或刺痛;

3.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特别是最近阴转阳者(成人需作1:1万稀释度才有意义)。

4.胸部x线检查可见浸润性病灶、干酪性病灶、纤维钙化的硬结病灶及空洞或结核球形成。

5.血沉常增快。

6.痰中可找到结核杆菌。

7.各型的特点:

(1)原发型肺结核,症状较轻,多发生于儿童、少年或边远地区居民;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中毒症状较明显;

(3)浸润型肺结核肺局部症状较明显;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全身和局部症状均很明显。

(二)治疗要点:

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结核病的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合理的化疗可使病灶全部灭菌、痊愈。

①化疗原则:

对活动性肺结核必须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的原则。

早期——因为活动性肺结核病灶内结核杆菌生长代谢旺盛,抗结核药物可充分发挥其杀菌抑菌作用;其次早期病灶内纤维增生少,血管多药物浓度高,治疗效果好。

联用——单一用药,可消灭绝大部分敏感菌,但会留下少数耐药菌继续繁殖,最后形成耐药菌优势生长,如联合两种药物交叉消灭耐药菌,具有协同作用,防止耐药菌发生,疗效好。

适量——用药剂量要适当,药量不足,组织内药物达不到有效抑菌浓度,疗效不佳,且细菌易产生耐药现象;药量过大,非但造成浪费,也易产生副作用。

规律——有规律用药是化疗成功的关键。一气呵成能保持有效血浓度,彻底消灭细菌,治疗过程应避免遗漏和中断。

全程——疗效不足或过早停药将使治疗不彻底,增加复发率。

②化疗药物:

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

XXXX答题纸 (20XX—20XX学年第X 学期) 课号:XXXXXXXX 课程名称:XXXXXXXXX 改卷教师:XXXX 学号:XXXXXX 姓名:XXXXXXXX 得分:XXXX 健康与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更具体的说,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不正常现象的存在,还包括每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能保持最佳、最高的状况。由此可见身心平衡、情感理智和谐是一个健康人必备的条件。 关键词: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 一、健康及心理健康的定义 1、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种,是健康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

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 身心健康的人都有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身心健康的标准大体分为以下十项:有充沛的精力,能够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的繁重工作;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挑剔所要做的事;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身体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化;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和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且无出血现象;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概括地说,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几点:①认知功能正常;②情绪反应适度;③意志品质健全;④自我意识客观;⑤个性结构完整;⑥人际关系协调; ⑦社会适应良好;⑧人生态度积极;⑨行为表现规范;⑩活动效能吻龄。 通常,身心健康的人都表现出性格温和,意志坚定,乐观开朗,幽默风趣,而且胃口好,对事物不挑剔,排泄轻松自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头脑清楚,思维敏捷,心肺功能正常,整个人都精力充沛而且旺盛。 三、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疾病预防相关知识题库

一、填空 1、《精神卫生法》正式实施时间是。 2、精神卫生工作实行的方针,坚持、 和相结合的原则。 3、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 4、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 5、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6、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本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应当告知其监护人。 7、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方案的规定,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产前指导、阻断、治疗、产后访视、婴儿随访和检测等服务。 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的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检测办法,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提供免费 咨询和初筛检测。 9、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遵守标准防护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防止发生艾滋病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10、医疗机构应当对因应急用血而临时采集的血液进行艾滋病检测,对临床用血艾滋病检测结果进行核查;对未经艾滋病检测、核查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血液,不得采集或者使用。 11、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12、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13、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14、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 15、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常规

●病毒性肝炎 ●肝炎后肝硬化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带状疱疹 ●猩红热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 ●霍乱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败血症 ●感染性休克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传染病常用防治及抢救技术 医院内感染的防治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肾腺皮质激素在传染病中的应用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重症肝炎中的应用 ●隔离与消毒 ●传染病预防接种

传染病常用诊疗技术 ●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肝脏穿刺抽脓术 ●胸腔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病毒性肝炎 [诊断] (一)基本要点: 1.近期内出现的持续数天以上的乏力、纳差、厌油、腹胀、恶心,或伴有茶色尿等,而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者。 2.肝肿大,肝区叩痛,可伴有巩膜、皮肤黄染。 3.肝功能异常,血清ALT升高,且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二)甲、乙、丙、丁、戊型肝炎诊断要点: 1,甲型肝炎: (1)发病前1个月左右(2~6周)曾接触甲肝病人,或到过甲肝流行区工作、旅行或直接来自流行区。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AVlgM阳性,或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抗- HAVlgG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 nm甲肝病毒颗粒。

2,乙型肝炎: (l)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不洁注射、针灸、穿刺、手术等,或与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密切接触史。婴幼儿患者其母常为HBsAg阳性者。 (2)具备基本要点l、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HBsAg、HI3eAg、抗HBc – IgM.1-IBV DNA任何一项阳性者。 3.丙型肝炎: (1)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有任何医疗性损伤。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CV或HCV RNA阳性。‘ 4.丁型肝炎: (1)必须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HDVAg、抗- HDVlgM或HDV RNA阳性。 5.戊型肝炎: (1) 2个月前曾接触戊肝病人或到过戊肝流行区工作、旅行或直接来自流行区。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EV或HEV RNA阳性,或 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34 nm颗粒。 注:①乙、丙、丁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HI3sAg携带史本次出现肝炎症状,或虽无肝炎病史但根据症状、体征(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等)、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的慢性肝病改变者可诊断为慢性肝炎。 ②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有持续3周以上的梗阻性黄疸,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型肝炎。 (三)重型肝炎诊断要点: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发热 正常人体温为37oC左右(36-37oC,系指口腔温度;肛温高0.3-0.5oC;腋温低0.5oC);昼夜差别不超过1oC。 凡体温高于37.6oC或日差>1oC者称发热。发热在38oC以内为低热; 38oC- 39oC为中等度发热;39oC以上为高热。热程在2周以内为短期发热,2周以上为长期发热。 一.病因: 临床上分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1.感染性发热:占首位,约近半数。各种病原体都能引起感染性发热,如病毒、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常发生于感染性疾病—— ①结核病:引起长期发热的结核病主要是粟粒性结核。是由肺结核病灶经血道扩散形成,可累及肝、脾、骨、肾、脑膜、腹膜、心包等。表现为粟粒大小的多发病灶。 ②.伤寒、副伤寒:国内仍可见到,临床表现多典型,确诊要靠伤寒血清凝集反应和血培养 发现伤寒杆菌。 ③.感染性心内膜炎:原先有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突然出现长期发热,白细胞增多,进行性贫血,心脏杂音等,反复血培养可确诊。 ④败血症:是由于某一感染灶的病原体入血而形成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病变,有时除了发热没有其它症状。病原体不同发热的热型也不同。

⑤疟疾:由疟原虫引起,可呈长期持续发热,但有其特殊的伴随症状,确诊可作骨髓穿刺,也可作抗疟治疗观察。 ⑥腹腔内脓肿:以肝脓肿与膈下脓肿为多见,伴有其它感染症状,确诊可作穿刺或超声波检查。 ⑦胆道感染:常见胆囊炎、胆石症,可有持续性发热,伴有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同时有白细胞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⑧泌尿道感染:多见于已婚女性、老年前列腺肥大或有血尿病史者,常有腰部不适,尿常规异常。 2.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下列几种疾病—— ①肿瘤性发热(约占20%):是肿瘤细胞刺激机体引起的发热。如淋巴瘤,发热是首发症状:肝癌,发热是早期的主要表现(甲胎蛋白测定);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也可以发热为主要表现; 其它肿瘤都可引起长期发热。 ②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约占20%):是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发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是首发症状,后期可有关节痛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类风涅性关节炎,关节表现轻微,但有高热、复发性皮疹、淋巴结肿大、心肌炎、虹膜睫状体炎等;药物热,用药时发热,停药后热退。 ③其它(占10%):如甲亢、水肿是有产热增多和散热减少所引起;中暑、安眠药、中毒等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引起;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的发热。 二.诊断要点:

常见疾病与护理诊断

常见疾病与护理诊断

内科护理学 呼吸系统 1、肺炎:体温过高、清理呼吸道无效、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2、支气管扩张症:清理呼吸道无效、潜在并发症:大咯血窒息、营养失调、焦虑、有感染的危险 3、肺结核:知识缺乏、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体温过高、疲乏、有孤独的危险 4、支气管哮喘: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知识缺乏、活动无耐力、焦虑、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纵隔气肿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焦虑、活动无耐力、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活动无耐力、体液过多、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 循环系统 1、心源性呼吸困难: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

2、慢性心力衰竭: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致肺淤血有关)、体液过多(与右心衰竭致提静脉淤血、水钠储留、低蛋白血症有关)、活动无耐力(与心排出量下降有关)、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3、心律失常: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悸或心排出量减少有关)、潜在并发症:猝死、有受伤的危险(与心律失常引起的头晕、晕厥有关)、焦虑(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疗效欠佳有关)、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脑栓塞 4、心瓣膜病:体温过高(与风湿活动、并发感染有关)、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潜在并发症:栓塞、有感染的危险(有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猝死 5、心绞痛: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知识缺乏(缺乏控制诱发因素及预防心绞痛发作的知识) 6、心肌梗死: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

什么是心身疾病

什么是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主要特点包括: ①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②表现为躯体症状,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 ③不属于躯体形式障碍。 心身疾病的发病率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国内资料显示,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1/3的患者所患的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非精神科医生很少关注这些患者的心理因素,也很少把这些他们认为是内科的疾病而看成与精神科相关,因此患者往往接受的是躯体治疗,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很少得到关注。 主要生理病理过程与特征是: ①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如持久的心理压抑、脾气暴躁或不良的

生活习惯、急性或慢性的精神刺激、不良的生活环境等。 以躯体症状(器质性)表现为主,不仅存在多种症状且有相应的细胞组织形态学改变。高血压、糖尿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各种心理和躯体的生理病理症状:如心慌、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皮肤瘙痒、麻木、灼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心身疾病的主要病因是: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三大因素所致 心身疾病可涉及多个学科、多个系统、多个脏器的功能损伤,故人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人生的路途中不断学习、修身养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积极预防心身疾病。与心理生理密切相关的常见疾病列举如下:循环系统 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神经性心绞痛、阵发性心动过速、心脏神经症、血管神经症、功能性期前收缩、雷诺病、二尖瓣脱垂症、原发性心动过缓症消化系统

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易激惹综合征、喷门痉挛、慢性胰腺炎、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神经性贪食、习惯性便秘等 内分泌代谢系统 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妇产科 痛经、闭经、经前紧张症、月经失调症、功能性子宫出血、不育症、产后抑郁症、慢性盆腔疼痛、围绝经期精神障碍等 神经系统 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慢性疲劳症、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等 骨骼肌肉系统 类风湿性关节炎、痉挛性斜颈、全身肌痛等 泌尿生殖系统 夜尿症、过敏性膀胱炎、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慢性前列腺炎等 外科 手术后神经症、器官移植后综合症、整

20种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常见病临床诊疗规范 目录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10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1-13 三、慢性支气管炎┅┅┅┅┅┅┅┅┅┅┅┅┅┅14-16 四、社区获得性肺炎┅┅┅┅┅┅┅┅┅┅┅┅┅17-22 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28 六、急性胃炎┅┅┅┅┅┅┅┅┅┅┅┅┅┅┅┅29-30 七、慢性胃炎┅┅┅┅┅┅┅┅┅┅┅┅┅┅┅┅31-34 八、糖尿病┅┅┅┅┅┅┅┅┅┅┅┅┅┅┅┅┅35-38 九、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39-40 十、阴道炎┅┅┅┅┅┅┅┅┅┅┅┅┅┅┅┅┅41-47 十一、盆腔炎┅┅┅┅┅┅┅┅┅┅┅┅┅┅┅┅48-52 十二、下尿路感染┅┅┅┅┅┅┅┅┅┅┅┅┅┅53-55 十三、急性扁桃体炎┅┅┅┅┅┅┅┅┅┅┅┅┅56 十四、结膜炎┅┅┅┅┅┅┅┅┅┅┅┅┅┅┅┅57-66 十五、风湿热┅┅┅┅┅┅┅┅┅┅┅┅┅┅┅┅67-72 十六、软组织损伤康复┅┅┅┅┅┅┅┅┅┅┅┅73-74 十七、原发性高血压┅┅┅┅┅┅┅┅┅┅┅┅┅75-78 十八、肾结石┅┅┅┅┅┅┅┅┅┅┅┅┅┅┅┅79-81 十九、颈椎病┅┅┅┅┅┅┅┅┅┅┅┅┅┅┅┅82-84 二十、腰椎间盘突出症┅┅┅┅┅┅┅┅┅┅┅┅85-87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且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阻阻塞性肺疾病者,更易罹患。 本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后痊愈。

临床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腰椎骨质增生的诊断和治 1、临床表现:反复腰骶部疼痛,站立和久坐后加重或伴有头晕头痛等。 2、鉴别诊断:肾结石、肾囊肿、肾炎等 3、辅助检查:血尿Rt、X片(腰椎正侧位)B超(排除肾脏疾病) 4、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5、治疗:对症、理疗、抗炎 口服药:俞伤灵胶囊、舒筋活血片、芬必得(饭后)、万通筋骨片。 液体治疗: 1、0.9%NS 150ml 皮试头曲 3.0g 2、5%GS 150ml 复方丹参20ml 3、0.9%NS 100ml 皮试AmpNc 5.0g 4、5%GS 100ml 雷尼替丁0.15g 地米5mg

一、临床表现:1、明显下腹胀痛;肛门坠胀感。 2、白带增多有异味,月经量增多 3、偶有发热和恶寒 二、辅助检查:血尿Rt可见WBC增高, B超可见子宫直肠陷凹积液 三、诊断: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四、鉴别诊断:输尿管结石、阑尾炎、及其他急性下腹部病 五、治疗:1、安痛定2ml im st! 2、阿托品0.5 | im 非那根25mg |im 左氧氟沙星100ml ivgtt 0.9%NS 250ml 克林0.9g ivgtt 5%GS 250ml 654—2 20mg ivgtt 5%GS 250ml Vc 3.0 VB6 0.3肌苷0.4 ATP40mg Co-A100u ivgtt 左氧氟沙星100ml ivgtt

患者男1岁2个月 一、临床表现:受凉后出现阵性咳嗽、发热T:38.5度 血Rt WBC增高 二、诊断: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三、鉴别诊断:支气管炎、婴幼儿肺炎 四、治疗原则:抗炎、抗感染、对症治疗 五、治疗:安痛定1/3 im 0.9%NS 100ml 头曲1.0g ivgtt 0.9NS 100ml VC 0.5 地米5mg ivgtt 10%GS 100ml 病毒唑0.3 VB6 0.05 ivgtt 0.9%NS 100ml 新青Ⅱ1.0 ivgtt 口服药:头孢克污25mg Tid 非那根颗粒1/2Tid 小儿止咳化痰颗粒1/2Tid 枇杷止咳颗粒1/2包Tid 雾化:0.9%NS 50ml 庆大16万u 病毒唑0.2 地米5mg

最新整理诊断疾病的步骤知识讲解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诊断是医生将所获得的各种临床资料经过分析、评价、整理后,对病人所患疾病提出的一种符合临床思维逻辑的判断。如果这种逻辑判断符合疾病的客观存在,诊断就应该是正确的,如果不符合客观存在,则诊断就是错误的。诊断疾病是医生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临床实践活动之一。诊断疾病的过程是一个逻辑思维过程,也是医生认识疾病、认识疾病客观规律的过程。只有正确地诊断,才可能有正确和恰当的治疗。能否正确及时地诊断疾病,反映了医生的水平、能力和素质。 (一)搜集临床资料 1病史 症状是病史的主体。症状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与演变情况,对于形成诊断起重要作用。详尽而完整的病史大约可解决近半数的诊断问题。但症状不是疾病,医生应该透过症状这个主观感觉异常的现象,结合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来认识和探索客观存在的疾病特点。病史采集要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病史要反映出疾病的动态变化及个体特征。 2体格检查 在病史采集的基础上,应对病人进行全面、有序、重点、规范和正确的体格检查,所发现的阳性体征和阴性表现,都可以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体格检查结合病史资料大约可解决半数以上的诊断问题。在体格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核实和补充病史资料,因此,应边查边问,边查边想,使获得的资料具有完整性和真实性。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在获得病史和体格检查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无疑会使临床诊断更准确、可靠。在选择检查时应考虑①检查的意义;②检查的时机;③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④安全性;⑤成本与效果分析等。 (二)分析、评价、整理资料 对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所获得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和整理,是非常重要但又常被忽视的一个环节。疾病表现是复杂多样的,病人因受神经类型、性格特点、文化素养、知识层次、心理状态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所述病史常常是琐碎、凌乱、不确切、主次不分、顺序颠倒、甚至有些虚假、隐瞒或遗漏等现象。因此,医生必须对病史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和整理,使病史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只有这样的病史,才能为正确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对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结果必须与病史资料和体格检查结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评价和整理,切不可单靠某项检查结果诊断疾病。由于检查时机和技术因素等影响,一两次阴性结果往往不足以排除疾病的存在。因此,在分析评价结果时必须考虑:①假阴性和假阳性问题; ②误差大小;③有无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④结果与其他临床资料是否相符,如何解释等。 通过对各种临床资料的分析、评价和整理以后,医生应对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特点、疾病的演变情况、治疗效果等有清晰明确的认识,为提出初步诊断打下基础。 (三)对疾病提出初步诊断 在对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和整理以后,结合医生掌握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将可能性较大的几个疾病排列出来,逐一进行鉴别,形成初步诊断。初步诊断带有主观臆断的成分,这是由于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医生只发现了某些自己认为特异的征象。由于受到病情发展的不充分,病情变化的复杂性和医生认识水平的局限性等影响,这些征象在诊断疾病中的作用常常受到限制,这是导致临床思维方法片面、主观的重要原因。因此,初步诊断只能为疾病进行必要的治疗提供依据,为确立和修正诊断奠定基础。 (四)确立及修正诊断 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初步诊断是否正确,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验证。因此,提出初步诊断之后给予必要的治疗;客观细致的病情观察;某些检查项目的复查以及选择一 精品文档

心身疾病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相关知识讲座 第六讲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包括狭义和广义的概念。所谓狭义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一类有病理形态学或生化改变的躯体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强调病理学和生化的临床改变。广义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一些躯体疾病或障碍,这些躯体疾病或障碍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没有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的情况,例如,心因性阳痿、心因性厌食、书写痉挛、口吃等。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 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如生活事件)和情绪反应有关; 4.生物和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 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和器官; 6.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三)心身疾病的范畴 1.内科心身疾病

⑴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外收缩,雷诺氏病,神经性循环衰弱症等。 ⑵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习惯性便秘,直肠刺激综合征。 ⑶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心因性呼吸困难,神经性咳嗽。 ⑷神经系统: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自主神经失调症,心因性知觉异常,心因性运动异常,慢性疲劳等。 ⑸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亢进,阿迪森氏病,副甲状腺机能亢进,副甲状腺机能低下,垂体机能低下,糖尿病,低血糖。 2.外科:全身性肌肉痛,脊椎过敏,书写痉挛,过敏性膀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3.妇科:痛经,月经不调,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能性不孕症,性欲减退,更年期综合征,心因性闭经。 4.儿科:心因性发烧,遗尿症,遗粪症,周期性呕吐,胃肠功能紊乱症,脐周痛和心因性呼吸困难。 5.眼科:原发性青光眼,低眼压综合征,中心性视网膜炎,眼肌疲劳,眼肌痉挛等。 6.口腔科:心因性齿痛,下颌关节炎症,原发性慢性口腔溃疡,特发性舌痛症,口臭,唾液分泌异常,咀嚼肌痉挛等。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96+-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 断治疗指南》精粹之二: 2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各论) 时间:2014-02-12 单纯尿路感染 定义 单纯性尿路感染是指发生于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功能正常而又无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合并症的患者的尿路感染,短期抗菌药物治疗即可治愈,通常不会对肾脏功能造成影响。 临床表现 1.急性单纯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尿道烧灼’感。常见终末血尿,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 2.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患者同时具有尿路刺激征、患侧或双侧腰部胀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 诊断 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诊断562006*8545 吧。 治疗 1.绝经前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 (l)短程疗法:可选择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匹美西林、呋喃妥因、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绝大多数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患者经单剂疗法或3日疗法治疗后,尿菌可转阴。 (2)对症治疗。 2.绝经后女性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治疗方案同绝经期前非妊娠妇女的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可在妇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3.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对仅有轻度发热和(或)肋脊角叩痛的肾盂肾炎,或3日疗法治疗失败的下尿路感染患者,应口服有效抗菌药物14日。如果用药后48-72小时仍未见效,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后应追踪复查,如用药14日后仍有菌尿,则应根据药敏试验改药,再治疗6周。 对发热超过38.5℃、肋脊角压痛、血白细胞升高等或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怀疑有菌血症者,首先应予以胃肠外给药(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在退热72小时后,再改用口服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j三代头孢菌素类等)完成2周疗程。 药物选择:①第3代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②半合成广谱青考霉素,如哌拉西林、磺苄西林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疗效;④对社区高氟喹诺酮i时药和ESBs阳性的大肠杆菌的地区,初次用药必须使用8一内酰胺酶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或碳青霹烯类药物治疗;⑤氨基糖苷类抗菡药物,但应严格注意其副作用。 4.无症状菌尿(ASB)的治疗推荐筛查和治疗孕妇或准备接受可能导致尿道黏膜出血的侵入性操作的ASB患者。不推荐对绝经前非妊娠妇女、老年人、留置导尿管、肾造瘘管或输尿管导管、脊髓损伤等患者的ASB进行治疗。 5.复发性单纯性尿路感染的治疗①再感染:可考虑用低剂量长疗程抑 32474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物时应适当增加液体摄入量)或左氧氟沙星100mg等,此外,亦可采用每7-10天口服一次磷霉素氨丁三醇方法。

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感染性心内膜(infective endocantitis,IE)的发生是一个复杂过程,包括受损的心瓣膜内膜上可形成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瓣膜内皮损伤处聚集的血小板形成赘生物;菌血症时血液中的细菌黏附于赘生物并在其中繁殖;病原菌与瓣膜基质分子蛋白及血小板相互作用等。 近十年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增加,人工心瓣膜置换术、植入器械术以及各种血管内检查操作的增加,IE呈显著增长趋势。静脉用药等又导致右心IE患病率增加。IE患病率我国尚缺乏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各国资料存在差异,欧洲为每年3/10万~10/10万,随年龄升高,70~80岁老年人为每年14.5/10万,男女之比≥2:1,主要病因由以年轻人风湿性瓣膜病转为多种原因,最常见细菌类型由链球菌转变为葡萄球菌。美国则以葡萄球菌感染增长率最高。我国从病例报告来看,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居最前列。本病死亡率高、预后差。 本共识系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编写,由心力衰竭学组负责实施。这是我国首部成人IE共识。学组确定的编写目标是具有科学性和先进行,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临床医师应用。心力衰竭学组认真学习近几年国内外主要的IE指南,如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指南、英国抗生素学会指南以及我国儿科学的IE诊断标准等,认真复习和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评估了各种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证据与推荐等级,经讨论和争论逐渐形成共识。学组建立了包括感染病学、心血管病内外科、影像学、临床检验以及病理学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撰写组,初稿形成后又在全国各地广泛征求意见,并反复进行近2年的完善修改。该共识的推出必定有助于提高我国对成人IE的诊治水平。 本共识按照国际通用方式,标示了应用推荐级别和证据水平分级。推荐类别:Ⅰ类为已证实和(或)一致认为有益和有效;Ⅱ类为疗效的证据尚不一致或有争议,其中相关证据倾向于有效的为Ⅱa类,尚不充分的为Ⅱb类;Ⅲ类为已证实或一致认为无用和无效,甚至可能有害。证据水平分级:证据来自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多项荟萃分析为A级;证据来自单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非随机研究为B级;证据来自小型研究或专家共识为C级。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 预防措施主要针对菌血症和基础心脏病两个环节。菌血症是IE发生的必要条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为IE高危易感人群。 预防和减少菌血症发生:一般措施是强调口腔、牙齿和皮肤的卫生,防治皮肤黏膜损伤后的继发性感染。尽可能避免有创医疗检查和操作,如必须进行,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高危人群如各种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以及风湿免疫性疾病而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以及注射毒品的吸毒者,在做有创医疗检查和操作时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适用的人群和手术:(1)有人工瓣膜或人工材料进行瓣膜修复的患者;(2)曾患过IE的患者;(3)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未经手术修补或虽经手术修补但仍有残余缺损、分流或瘘管、先天性心脏病经人工修补或人工材料修补6个月以内者,以及经外科手术和介入方法植入材料或器械后仍有残余缺损者。 适用的检查和操作:口腔科操作菌血症的发生率为10%~100%,故操作前30min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表1)。其他操作时的抗生素应用参考卫生部相关规定。呼吸道的气管镜、喉镜、经鼻内窥镜;消化系统的胃镜、经食管心脏超声检查、结肠镜;泌尿生殖系统的膀胱镜、阴道镜等检查,目前没有相关证据表明可引起IE,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的综述】酶学的知识在临床疾病诊断及治疗上的应用地要求

【综述】酶学知识在临床疾病诊断及治疗上的应用要求 目前临床主要以检测指标作为依据对疾病的诊断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其中,酶学上的应用占了相当一部分。所以,从临床疾病诊断以及治疗的角度去对酶学知识的具体化了解和应用深化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献综述旨在对现有的临床应用的常见几种酶学指标检测作出一个较为直观的知识汇总和部分拓展,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次应用上的联系。 阅读文献: 吗啡依赖相关的酶学研究进展—— 生理学与生化学的紧密联系,酶学体系上对某种疾病机制的解释和指标上对该疾病的指导。 新生儿- 长期以来,胆红素对神经系统毒性 作用的研究较为深入。近年随着对胆红 素生理功能毒性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发 现胆红素对心脏肾脏有一定的毒性影

响u J。心肌酶分布在全身组织中,特别是心、肝、肺、骨骼肌、肾、脑中含量高,以上组织损伤均可使细胞膜的完整性丧失。使ASr(谷草转氨酶)、CPK (肌酸激酶)、LDH (乳酸脱氢酶)逸 出,致血清中含量增高,特别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绝大部分存在于 心肌细胞浆内,心肌以外细胞含量甚微,是一种心肌特异性酶。通过测定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肌受损程度J。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引起心肌损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可能因为未结合胆红素为脂溶性,可以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干扰细胞的代谢功能,使细胞受损bJ。本组高胆患儿心肌酶及同工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高,黄疸愈重。心肌酶活性升高愈明显。且经退黄综合治疗后,黄疽减退。心肌酶活性亦随之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存在心肌损害。本组中,有25例高胆患儿做心电图检查,大多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规范

感染性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轮状病毒感染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流行季节北方以寒冷季节1~3月份为主,南方以春夏季为主,可以通过水污染暴发流行,亦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2.临床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一周。 (1)起病急,腹泻为主,黄色水样便,无粘液及脓血便,腹泻每天5~10次不等,伴恶心,呕吐,腹痛及乏力。 (2)腹部压痛,肠鸣音增强,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脱水。 (3)体温正常或低热,病程数日或稍长,预后良好。 3.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血白细胞大致正常或稍偏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大便外观稀水样便,镜检多无异常,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 (2)粪便中病毒抗原检测。 1)电镜检查:粪便作免疫电镜检查可检出轮状病毒颗粒。 2)单克隆ELISA法或免疫斑点试验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后者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强。

3)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恢复期有4倍以上的增高则有诊断价值。 4)病毒核酸电泳图分析:提取病人粪便中的病毒核酸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电泳图谱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其他腹泻性疾病鉴别。 【治疗原则】 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 隔离病人,防止食物和水的污染,加强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第二节手足口病 【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多发于4—9 月份,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可有密切接触史。 2. 临床表现:可有发热,手足口臀部红色斑丘疹,疱疹,部分重症患儿可有易惊,肢体抖动,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征阳性,肺出血,呼吸循环衰竭等。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大多数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部分患儿可有白细胞升高,血糖升高。AST,ALT,CK,CK—MB升高等 【治疗原则】 1. 行消化道,呼吸道隔离1—2 周,卧床休息。流质,半流质饮食。皮肤粘膜皮疹护理。 2. 可用病毒唑抗病毒治疗5—7 天,根据病情酌情应用痰热清,喜炎平,甘利欣等。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应用甘露醇,加强龙,丙种球蛋白等。 3. 可酌情应用抗生素防治细菌感染,不能进食者给予葡萄糖,电解质,维生素等输液对症治疗。 4. 根据病情作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CRP,血生化,肝功,心肌酶,胸片,心电图等。

慢病防治知识试题100道

慢性病防治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 1、血糖控制未达标者,血糖监测每周有一天或两天测() ①6次②7次③8次④9次 2、血糖调节受损阶段又称() ①糖尿病阶段②糖尿病前期③血糖调节正常阶段 3、高血压分为()级 ①2级②3级③4级④5级 4、由高血压引发得心脑血管疾病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得() ①第一位②第二位③第三位④第四位 5、食盐控制在()克以下,有利于预防高血压 ①6xx②7xx③8xx④9xx 6、肥胖者减重10公斤可降低收缩压() ①10-15毫米汞柱②5-20毫米汞柱③10-30毫米汞柱 7、以下哪一项不就是有氧运动() ①游泳②爬山③骑自行车④举重 8、以下具有“单纯知识传播”特点得就是() ①卫生宣传②健康教育③健康促进 9、以下具有“环境支持加行为改变”特点得就是() ①卫生宣传②健康教育③健康促进

10、()逐步采用“大卫生”观念,把单纯得传播提高到以教育为主得层次上。 ①卫生宣传②健康教育③健康促进 11、2002年调查结果,我国现有1、6亿高血压患者,每()个成年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压。 ①5②6③7④8 12、肥胖程度可用体重指数(BMI)衡量: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BMI在()㎏/㎡为正常体重。() ①14-25②18、5-23、9③17-21、3④19、5-26、5 13、对高血压患者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应在以下哪个危险分级() ①低危②中危③高危④以上都应立即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14、关于高血压治疗,下列说法哪个就是错误得。() ①小剂量开始②合理联合③频繁换药④个体化治疗 15、要达到24小时平稳降压,最好使用药效持续时间长()得药物 ①12小时②24小时③6小时 16、要达到24小时平稳降压,最好使用服药次数()得药物。 ①1次/天②2次/天③3次/天④4次/天 17、2型糖尿病就是糖尿病人群得主体,占糖尿病患者得() ①80%左右②85%左右③90%左右④99%左右 18、测空腹血浆血糖得空腹指:禁食物与酒精()小时以上,不限制饮水。 ①8②9③10④11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诊断和治疗共识版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诊断和治疗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STI)临床上常见而复杂,涉及众多学科,治疗策略和方法尚待规范。为此,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于2008年6月8日在北京针对SSTI诊断及治疗进行专题研讨,并就有关问题达成共识。 1.定义和范畴 SSTI是由化脓性致病菌侵犯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引起的炎症性疾病。SSTI临床十分常见,涉及范围广泛,从浅表的局限性感染,到深部组织坏死性感染,甚至肢残、危及生命。除化脓性细菌外。其他病原微生物如分枝杆菌、真菌等也可引起SSTI,但不属于本共识讨论的范畴。 2 发病诱因及病原菌 2.I发病诱因 2.1.1 生理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小儿皮肤薄嫩。防御功能尚不健全,致病菌可直接侵入外观正常皮肤引起感染。老年人皮脂腺功能减退,局部皮肤干燥,加之皮肤合成抗菌物质能力下降,也是易发生SSTI的原因。 2.1.2疾病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如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大疱性皮肤病、足癣等,均因皮肤炎症或疾病本身破坏皮肤屏障功能.继发细菌感染。 2.1.3创伤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破坏擦伤、刀割伤、手术切口、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部位细微的创伤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可成为细菌侵入的门户。某些物理疗法如冷冻、激光、电离子治疗、放射治疗等,或外科疗法包括化学剥脱术、封包疗法、皮肤磨削术、刮除术、切割术、皮肤移植、毛发移植等均可诱发SSTI。动物或人咬伤也可以发生SSTI。 2.1.4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肿瘤、糖尿病、艾滋病等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SSTI。 2.2常见感染源及与病原菌的关系 常见引起SSTI的病原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不动杆菌及大肠杆菌等。按照院内外感染来源,可以分为社区获得性SSTI(community acquired—SSTI.CA —SSTI)和院内SSTI(hospital acquired-SSTI,HA—SSTll两大类.在HA—SSTI中,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感染,且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比例较高。常见浅表局限性SSTl.其病原菌相对简单且明确,主要是金葡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在特殊来源感染或条件致病的情况下,如糖尿病、中性粒细胞减少、药瘾者、手术后伤口感染、艾滋病患者以及动物和人咬伤的情况下.其SSTI相关的致病菌就十分复杂,条件性或少见的致病菌常常成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甚至存在多种细菌混合感染的可能刚。 3 诊断 3.1一般诊断 询问病史,尤其是发病诱因和危险因素对SSTI的诊断和分析可能的病原菌十分重要。体格检杳除注意局部红、肿、热、痛等表现外.应注意皮损性质、溃疡形成状况以及坏死程度,及早判断是无并发症SSTI,还是复杂SSTI,是否需要外科及时处理。同时要注意全身状况,如发热、乏力、精神萎靡等,有无感染性休克等征象。 3.2分级、分类诊断 分类诊断是帮助制定SSTI处理程序的基础。通常按病情严重程度将SSTl分为4级,l级:无发热,一般情况良好,但须除外蜂窝织炎;2级:有发热,一般情况稍差,但无不稳定并发症;3级:中毒症状重,或至少有1个并发症,或有肢残危险;4级:脓毒症或感染危及生命。按SSTI复杂程度分为单纯SSTI和复杂SSTI(cSSTI),后者指存在明显的基础疾病,或有

主要疾病诊疗规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以下简称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对COPD患者进行规范化诊疗,可阻抑病情发展,延缓急性加重,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六安市中医院呼吸内科张文东 一、定义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脏对吸入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肺功能检查对明确是否存在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如果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70%,则表明存在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二、危险因素 COPD 发病是遗传与环境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因素可增加COPD发病的危险性。已知的遗传因素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欧美研究显示,重度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与肺气肿形成有关。我国人群中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在肺气肿发病中的作用尚待明确。基因多态性在COPD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二)环境因素。

1.吸烟:吸烟是发生COPD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吸烟者呼吸道症状、肺功能受损程度以及患病后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被动吸烟亦可引起COPD的发生。 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当吸入职业性粉尘,有机、无机粉尘,化学剂和其他有害烟雾的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可引起COPD的发生。 3.室内、室外空气污染:在通风欠佳的居所中采用生物燃料烹饪和取暖所致的室内空气污染是COPD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室外空气污染与COPD发病的关系尚待明确。 4.感染:儿童期严重的呼吸道感染与成年后肺功能的下降及呼吸道症状有关。既往肺结核病史与40岁以上成人气流受限相关。 5.社会经济状况:COPD发病与社会经济状况相关。这可能与低社会经济阶层存在室内、室外空气污染暴露,居住环境拥挤,营养不良等状况有关。 三、发病机制 烟草烟雾等慢性刺激物作用于肺部,使肺部出现异常炎症反应。COPD 可累及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表现为出现以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这些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与气道和肺实质的结构细胞相互作用,进而促使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和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在肺组织聚集,释放白三烯B4(LTB4)、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多种介质,引起肺结构的破坏。氧化、抗氧化失衡和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以及自主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