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

电气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2012年6月修订稿) 一、培养目标 本着“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工程企业为依托,着力培养拥有扎实的工程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人文与环境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素质、创业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按照本方案培养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可从事电气工程技术研究、电力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电力工程设计与施工建设、电力生产技术运行管理、电力企业管理及市场经营等工作,具有成为卓越电气工程师的潜质,在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大潮中和国际竞争的环境下,勇于担当电气工程师的角色,能够承担电气工程师的责任。 按照本方案培养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完成本科四年学业、达到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培养要求后,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在达到见习电气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时,可获得见习电气工程师技术资格。 二、基本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 2.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以及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4.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基础知识。掌握电气工程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熟悉掌握以数学、力学和相关科学学科与电气工程学科的综合为基础的工程原理,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标准、规章和法律法规。 5.具有较坚实的计算机基础和从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知识,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相关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6.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一定的外文听、说、写的基础,能在工作时用外语与同行进行有效沟通;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底;了解科技与社会创新的基本

对核安全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对核安全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一、对核安全文化的总体认识 核电工程项目是一项投资巨大、技术复杂、单位众多、物流密集、接口频繁、场地集中的特大型工程项目。核电工程项目技术密集复杂,包括核岛、常规岛、辅助设施各类专业,系统复杂,接口繁多,而且建设周期很长。由于核电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使得其安全风险因素众多,影响关系错综复杂,有直接的或间接的.显性的或隐性的,突发性的或惯性的.而且各风险因素引起的后果也各不相同。核电工程建设是一个危险性大、事故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同时,核安全要求和环境要求特别高,公众的敏感性特别强。为对公众负责,政府专门设置独立的核安全监督机构,通过推行核安全法规和标准、实施多项许可证制度,以及定期的、经常的安全检查,对核电厂建设的全过程及建成后的运行实行严格的监督。像这样由政府部门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实行如此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是任何其他工程建设项目所没有的。对核安全与质量的特殊要求构成了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突出的特点。安全是核电建设过程中的高压线,任何人不得触碰这条底线。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核安全文化作为一项基本管理原则加以推广,提升全体对核安全的重视与关注,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最大限度的提高安装质量和减少安全事故,是非常有必要的。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是核电建设的总方针,也是

核电工程项目管理和控制的基本原则。安全与质量就像一对孪生子,总是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安全事故都会给我们造成各方面的影响和损失,安全不能保证,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更不用谈质量了。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核安全就得不到保证,即使问题暂时没有暴露,但已留下安全隐患,时间越久,危害越大。安全与质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效益,不注重安全与质量的企业,国内有三鹿,国外有丰田,迟早会走向衰败。作为国内走在前列的核电安装单位,我们始终把安装质量放在首位,保证施工安全,产品安全,将核安全文化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中,做到工程质量让业主满意,工程安全让业主放心,才会获得最大的企业效益,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核电安装行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在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过程中,要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就必须严格按照各方案程序进行施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四个凡事”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牢牢遵循的原则。“四个凡事”是核电行业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凝练而成,也一直是我公司所宣贯的,无论哪个部门、专业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必须严格遵守“四个凡事”。 二、“四个凡事” 核安全文化既是态度问题,又是体制问题,既和单位有关,也和个人有关,是核电建设人员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核电厂任何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源于人为错误。核电站超过50%的安

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本文概述了西安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探索卓越工程师班英语教学改革对策:以全校所有的卓越班为一个整体,实行完全学分制下的分级教学。课程设置改革:第一学年,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类课程的教学;大学第二学年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开设学术英语类课程,同时开设文化类英语选修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利用小班教学优势,采用基于任务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标签:卓越工程师;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目前,各高校都为卓越工程师班配备了比普通班级更为优秀的师资和优越的硬件条件,但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上,相应的改革措施还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卓越班的优势。为更好地完成卓越工程师班的语言技能培养任务,大学英语应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全面提高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沟通能力。 一、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問题 1、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其他普通班级的课程设置相同 虽然西安科技大学为卓越工程师班配备了全部授课教师为正教授职称的强大师资,以及实行了小班教学,但课程设置上和其他普通班级相同,并无相应的变化。 2、同一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很大,未实行分级教学 目前西安科技大学的卓越工程师班实行小班教学,一年级末参加国家四级考试,且两年内学生固定在同一班级上课。根据笔者的实际观察和体会,同一卓越工程班中学生的英语入校水平差异很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好,英语水平略高于普通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个别学生英语优秀,入校初,托福成绩即可达到101分(满分为120分),但同时也有少数学生英语基础很差,与普通班级的英语最差的学生基本相同。英语水平差异如此之大的学生两年之内都在同一班级上课,很明显不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其结果是,或者英语优秀生被放弃,或者英语水平差的学生被放弃。 3、小班教学的优势未能得到发挥

电子信息工程卓越计划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3级) 一、学制 四年 二、培养目标 面向工业界,培养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优秀的职业道德,能够系统地掌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取电工与电子技术、信息与信号处理、自动检测与控制、现代电子电路设计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了解产品从构思、市场调查与方案论证、制订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研发团队组成分工及进度安排、样机的测试定型、产品的生产和认证、市场销售和维护支持等基本流程,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技术管理、应用与开发、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适应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升级需要的、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工程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工程师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具有高尚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精神,能体现哲理、情趣、品位、人格方面的较高修养,养成认真、严谨、求实、敬业的工作精神和学习态度,具有自信、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_^|||具备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良好的文化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_^|||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_^|||具备电子与信息工程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和设计能力,具有认真、严谨、求实、敬业的工作精神和学习态度,具有自信、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_^|||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素养,具有必要的哲学及方法论、法律等知识,对文学、艺术、美术、历史、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修

培育核安全文化

搞核电必须培育优良的核安全文化 工程管理分公司参与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已是成定局的事了,我们的任务是必须不负重托,建设一个高质量的核电厂,让国家满意,让领导满意,让社会公众满意。但这仅是一种愿望或目标,最终是否建成了高质量的核电厂,必将在核电厂调试或投产运行中才能得到最终检验。核电厂最重要的是必须确保核安全,但核安全要靠高质量来保证,没有质量就没有安全,所以质量第一,安全才能第一。从已建成的几个核电厂来看,比较公认的是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及其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无论建造质量、安全运行以及经济效益均是名列前位的,分析其根本原因,公认其领导层十分重视核安全文化建设,他们采取了种种措施进行核安全文化教育,并在组织上落实实施核安全文化要求,用核安全文化来保证核安全。我们工程公司今天搞核电工程一定要学习和借鉴中广核的宝贵经验,把核安全文化建设放到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即要建设高质量的核电工程,必须首先要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用高素质的核安全文化来确保建成高质量的核电工程,最终确保核安全。我们对如何加强工程公司核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以下六方面的初步设想。 1、通过培训提高所有参与核电工程管理人员的核安全文化意识。 什么是核安全文化,为什么必须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核安全文化对搞核电工程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使全体参与核电工程管理的人员予以充分认识,并通过培训了解以下核安全文化的基础知识:

——核安全文化的提出背景; ——核安全文化的内涵; ——核安全文化的特征; ——核安全文化的具体体现; ——核安全文化的实现过程; ——识别核安全文化弱化征兆的方法; ——核安全文化的评价方法; ——培育核安全文化的方法。 公司已将以上培训内容编写了相关教材《核安全文化简介》。 公司已规定所有新进入公司从事核电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岗位培训,并将《核安全文化简介》作为培训的必修课。 公司已为培训核电质保监查员编写了一套教材,其中聘请了国家核安全局王俊副局长编写了《核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这份教材将作为对公司员工进行核安全文化教育的参考书。 目前公司正在大连举办为期二个月的核电工程管理培训班,也将核安全文化作为其中的必修科。 2、公司将制定和落实核安全文化各方的职责 首先明确公司领导(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落实核安全文化方面的职责。公司管理层职责是: ——对核安全作出承诺,发布核安全政策声明,坚决贯彻“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核电工程建设方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确保核安全的最优先地位。

我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本科阶段有什么建议

我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本科阶段有什么建议? 对于卓越法律人才,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把他归类为两种,第一类是学术型人才,法学教育的深入需要理论性人才和新理念的支撑,所以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绝对不可少。我觉得现在中国培养模式来说,是走的学术型人才的培养道路。大学法律本科生的课程重点是讲解法律理论,倾向于应然法和实然法的对比,对现有法律条文和法律制度的批判,培养法律本科生的法律思维、法律意识以及对日常法律现象的反思与质疑。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学的系统讲授,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法学教育不在于提供解决问题的技术,而在于对基本要领和原理的教导。法学教育所要求的内容并不是对实际情况的分析而是对法律组成部分的分析。法学院不是职业训练学校而是将法学当作一门科学来教导的文化机构。法学教学的方法反映了大陆法系的法律传统。大陆法系的成文法和法学家立法、释法的传统决定了法学教学方法的理性化和正规性。法律注释主义成为法律教学的主要特色。第二种,是实践性人才,类似于美国的JD培养模式,大学法学院主要对学生进行法律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了解与熟悉法律案例,通过掌握必要的法律程序上的技能来培训其解决法律实务的能力。很遗憾,我们中国的教育很少涉及到这方面,当然这和我们是大陆法系的国家有关的。 所以我认为,大学法学教育应该分为两类,培养两种人才。当然这两类学生的分类,需要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把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突破口。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 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来说,我认为我们中国做的还是很好的,我们也是一直是这样做的。首先,需要优秀的师资队伍,大学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来说非常重要,其实需要有着不同学术观点的老师。法学是个开放性学科,我们学生不必拘泥于一种观点,不同观点对于我们的思考和辨识能力的考验是很有帮助的,其次,多开些讨论课。在讨论学课中,由教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搜集材料,到讨论学课上报告。同班的同学根据他的报告,各自发挥自己的意见,详细讨论,再由教授加以评点。所有讨论的问题,大都是社会上重要的事件。这种讨论课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最后,加强学校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互请老师来开课或来做讲座,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必要的,高校之间应该多做这方面的工作。 对于实践性人才,我觉得完全可以借鉴美国的JD教育,作为普通法系国家,美国的法学教育主要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案例教学法”很大程度上与美国属于普通法系国家有关。由于受美国的普通法传统和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大部分法学学者们认为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非逻辑,因此对案例相当重视。学生从业需要“律师式”思维,判例教学法比较适用该种思维的训练。在上课之前老师通常会将选集的许多案例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预先熟悉案例,然后在正式上课时老师采用“苏格拉底教学法”进行提问,设定许多不同于原案例的许多假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进行回答。然后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寻找破绽并与学生进行激烈的辩论,从论辩中寻找解决案例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法学教育还有一大鲜明的特色,就是由美国律师公会和美国法学院协会两个行业机构控制着法律职业的道德和专业训练的最低标准,对美国法学院进行统一的行业化管理,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行业规章,并为有效地组织、协调和促进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美国的JD教育对于我们实践性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我们可能不能不能迅速的改革,但是注重实践首先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首先可以建立“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优质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基地,探索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其次,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制度,鼓励支持法律实务部门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到高校任教,鼓励支持高校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法学师资队伍。鼓励法学骨干教师到海外

对核安全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一)

对核安全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一) 一、对核安全文化的总体认识 核电工程项目是一项投资巨大、技术复杂、单位众多、物流密集、接口频繁、场地集中的特大型工程项目。核电工程项目技术密集复杂,包括核岛、常规岛、辅助设施各类专业,系统复杂,接口繁多,而且建设周期很长。由于核电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使得其安全风险因素众多,影响关系错综复杂,有直接的或间接的.显性的或隐性的,突发性的或惯性的.而且各风险因素引起的后果也各不相同。核电工程建设是一个危险性大、事故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同时,核安全要求和环境要求特别高,公众的敏感性特别强。为对公众负责,政府专门设置独立的核安全监督机构,通过推行核安全法规和标准、实施多项许可证制度,以及定期的、经常的安全检查,对核电厂建设的全过程及建成后的运行实行严格的监督。像这样由政府部门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实行如此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是任何其他工程建设项目所没有的。对核安全与质量的特殊要求构成了核电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突出的特点。安全是核电建设过程中的高压线,任何人不得触碰这条底线。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核安全文化作为一项基本管理原则加以推广,提升全体对核安全的重视与关注,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最大限度的提高安装质量和减少安全事故,是非常有必要的。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是核电建设的总方针,也是

核电工程项目管理和控制的基本原则。安全与质量就像一对孪生子,总是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安全事故都会给我们造成各方面的影响和损失,安全不能保证,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更不用谈质量了。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核安全就得不到保证,即使问题暂时没有暴露,但已留下安全隐患,时间越久,危害越大。安全与质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效益,不注重安全与质量的企业,国内有三鹿,国外有丰田,迟早会走向衰败。作为国内走在前列的核电安装单位,我们始终把安装质量放在首位,保证施工安全,产品安全,将核安全文化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中,做到工程质量让业主满意,工程安全让业主放心,才会获得最大的企业效益,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核电安装行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在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过程中,要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就必须严格按照各方案程序进行施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四个凡事”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牢牢遵循的原则。“四个凡事”是核电行业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凝练而成,也一直是我公司所宣贯的,无论哪个部门、专业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必须严格遵守“四个凡事”。 二、“四个凡事” 核安全文化既是态度问题,又是体制问题,既和单位有关,也和个人有关,是核电建设人员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核电厂任何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源于人为错误。核电站超过50%的安

卓越工程师

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隧道及地下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 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独立从事隧道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以及相关道路、桥梁规划、设计、施工、监 理、管养等专业知识和较强能力的卓越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 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岩石力学、建筑材料、工程测量、有限元法应 用、隧道工程、地下建筑结构、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地下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隧道通风与运营管理、隧 道结构电算、结构试验、爆破工程、道路立交规划设计、工程检测与评估、工程勘察、基坑工程、地下空间 利用、土木工程安全管理,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工程测量企业学习、土木工程基础企业学习、土木工程造价 企业学习、隧道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企业学习、隧道工程设计企业学习等(其中企业学习一年时间)。 企业工程实践:依托国内大型科研、设计、施工以及管理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开展工程测量、土木工 程基础、土木工程造价、隧道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隧道工程设计等企业实践和实习,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 践能力。 就业服务方向:国家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建设部各级管理部门,省市交通厅(局)、建设厅、公路局,公路、城市道路及轨道交通建设行业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科研、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及大专院校。 从事主要工作:隧道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矿山建筑等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科研和管理工作。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简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重庆市、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依托的“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 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 内河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通部内河航道 整治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航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工程中心等港口、海岸及近海 工程工程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平台。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专业。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制定专门培养方案,自2012年起每年在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新生中择优选拔30人组建,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校外企业实践累计不低于1年。“卓越班”在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科技活动等 方面实施全面改革。 培养目标:按照“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和学生事业发展为 导向,以回归工程实践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教育为路径,以工程素养为主线,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基础,掌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领域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 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组织管理 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危机应对能力,了解国际工程特点、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级复合型 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部分研究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大学英语、英语听说、科技英语、跨文化交流、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数学建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工程水文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工钢结构、河流动力学、海岸动力学、水运工程施工、港口规划布置、港口水工建筑物、航道整治、渠化工程、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 企业工程实践: 依托重庆市等校内外实习基地,开展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认知实习和社会实践,工程制图、工程测量、 工程地质和建筑材料等基础训练,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等管理实践,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 水工钢结构、航道整治、水运工程施工、渠化工程和港口水工建筑物等课程综合实践。 依托以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为主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工程技术、工程测量、经营管理和 质量控制等内容的毕业实习,联合企业深度参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就业服务方向:交通、水利、海岸开发、市政建设等各级管理部门及相应的设计、施工、科研等企事业 单位及高等院校。 从事主要工作:港口航道工程、海岸工程和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及海洋工程等学科相近专业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 “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简介 交通运输专业是重庆市、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依托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交通运输工

【大学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管理办法】

【大学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管理 办法】 大学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管理办法(20xx年修订)第一条为深入推进学校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规范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简称“卓越班”)教学管理,提高卓越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卓越班以“强化基础、加强实践”为办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努力形成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适应的卓越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第三条卓越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工程类专业培养能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了解我国国情,掌握关键技术并能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和解决问题,国际认可的研究型工程师或工程领域领军人才; 法律类专业培养具有复合型、应用型知识结构与国际视野的精英法律人才。 第四条卓越班学生在第六学期末进行筛选分流,一部分学生以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形式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本硕卓越班),未获得推免资格的卓越班学生完成本科学业后获得学士学位(本科卓越班)。 本科卓越班:本科卓越班培养模式以“3+1”为基本框架,3年为本科阶段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1年为本科阶段的实践能力

训练。 本硕卓越班:本硕卓越班培养模式以“3+1+X(“X”工程类卓越班为3年,法律类卓越班为2年)”为基本框架,3年为本科阶段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1年为实践能力训练和硕士公共基础课程学习,X年为硕士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环节以及学位论文阶段。 第五条学院应依据“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制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简称“学校标准”)。学校标准应高于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体现专业办学定位、优势与特色,体现行业背景和服务面向。学校标准应细化到可实施、可检查的程度,并落实到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 第六条学院应制定科学、先进的培养方案和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要体现“三个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并重、强化基础与注重个性并重。 卓越班学生在本科期间实现“三个一”,即至少一次出国(境)学习经历、参加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年(不少于32周)企业(法律实务部门)学习经历。 第七条学院应加强课程建设,以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着力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 学生本科阶段修读产学合作共同开发工程实践类(法律实务类)课程学分总数应不少于该阶段总学分的1/3。本科阶段课程中至少要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一定年限企业(法律实务部门)工作经历的教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南昌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情况报告 南昌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61所高校之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我校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我校在工程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和优势,我校先后召开了校长办公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相关工科学院“卓越计划”专题研讨会,并邀请行业、企业代表共商大计。目前,我校“卓越计划”的实施正稳步进行,进展顺利。主要做法有: 一、召开各类研讨会 为了实施好“卓越计划”,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带领教务处及专家组先后多次到学院调研专业情况和教学情况。9月27日,分管副校长带领教务处有关人员到机电学院调研实践教学情况,明确指示要抓好有利时机,利用专业优势,切实加强与省内知名汽车企业(江玲)友好合作,加快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为“卓越计划”打好坚实基础。10月17日,学校邀请了工科学院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代表召开了南昌大学“卓越计划”研讨会,与会人员就如何实施“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校企双方要乘“卓越计划”的东风,进一步加强合作,做到合作双赢。同时,也只有做到合作双赢,“卓越计划”才能顺利实施。11月15日,分管副校长带领专家组和其它申报“卓越计划”的负责人,来到机电学院检查实施“卓越计划”专业的整体建设情况。在听取和研讨了专业建设问题后,要求申报单位抓紧时间,针对各自专业在实施该计划中存在的不足,加快建设,特别是合作企业的选定和培养基地建设要尽快落实。

某某大学关于本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大学关于本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 案 秘24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人才社会竞争力,推进我校“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决定从2011级本科生起,结合我校在学科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启动****本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和行业企业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与社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培养目标 通过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在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研究型创新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和高素质专门人才。其中,在基础文理科专业重在培养“厚基础、强研究、重创新”的学术研究类人才;在应用文理科专业重在培养“宽口径、强实践、高素质”,能够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业领军人才;在工科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贯彻教育 1

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精神,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工程师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学校、企业两个支撑,通过学校培养、企业培养、自身培养三个维度,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组织实施 1.成立学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担任,成员包括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文科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办公室主任由教务处处长兼任。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规范“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作,制定卓越人才培养的有关政策,协调解决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成立院系“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并制定适应本院系相关学科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学生遴选办法和考核评价办法等管理办法,具体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安排与教务管理、团学活动的开展等。 3.成立院系教学指导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和行业经验丰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负责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并对教学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与指导。 4.成立院系导师组。院系选派教学科研水平高、具有指导经验、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班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和实践活动。 四、实施途径与培养标准 2

卓越核安全文化的八大原则

目录 欧阳学文 前言2 背景3 第一章安全文化的内涵4 第二章卓越核安全文化的八大原则5 2.1 核安全人人有责6 2.2领导体现安全承诺6 2.3企业内部充满信任7 2.4决策体现安全第一8 2.5认识核技术的特殊性和独特性9 2.6培养质疑的态度9 2.7倡导企业的学习精神10 2.8核安全经受持续检验10

前言 “卓越核安全文化的八大原则”描述了健康的核安全文化(以下简称“安全文化”)的重要特征,目的是为全世界核电行业创建一个公开讨论和持续提升安全文化的框架,本导则所描述的原则和相关特征都以核电厂事件为基础。 本导则仅陈述基本原则,而不是制定一个具体的大纲或实施办法。如果很好地采用这些原则和特征,将会影响核电厂的价值观、假设、经验、行为、观念和规范。它们描述了在一个核电厂中可能起作用的因素和如何开展工作。原则用黑体显示。特征用于澄清原则的本意。 本导则鼓励核电厂经理将日常规定和做法同这些原则进行深入的比较,利用它们之间的差异作为改进的依据。 所有人员,包括非核电厂员工均应纳入安全文化提升

的管理范围。安全文化意识和对核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对企业价值观的认识均应反映在所有员工的行为中。 本导则是对先前发布文件的补充,应与先前文件结合使用。本文件包含的概念与WANO的其它相关文件保持一致,如“有效运行决策的原则”(WANOGL01)、“卓越人员绩效原则”(WANOGL02)、“有效的自我评估和纠正行动计划的原则”(WANOGL07)。 本导则由WANO成员制定,并广泛采纳了全世界核行业的信息。 背景 多年来,许多有深远影响的事件一直推动着核电行业的安全文化建设。1979年发生的三里岛事故第一次震惊了核电界,其后在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使人们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核能风险的认识。全球核电行业和监管机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1]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政法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政法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近年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快速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法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但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不够深入,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决定联合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主动适应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的需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充分发挥法学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 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理念,形成开放多样、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培养造就一批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二、主要任务 (一)分类培养卓越法律人才。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 把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突破口。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

核安全文化的建设

核安全文化的建设 INSAG-4认为,“安全文化既是态度问题,又是体制问题,既和单位有关,又和个人有关”。并且认为,安全文化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第一是体制,由单位的决策和管理者的活动所确定;第二是每个人的响应”。 1核安全文化的组织建设 管理学认为,一个组织的决策层与管理层的价值观与态度,对形成什么样的组织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核安全文化作为核电厂组织的一个价值观,它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受核电厂组织决策与管理层的影响。核电厂组织的决策与管理层对安全的认识与态度,很大程序上决定了核电厂形成什么样的核安全文化。只有在核电厂的决策层与管理层具有“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价值观,在处理安全相关问题时,才能以“风险分析”为基础,进行“保守决策”。同时,要求决策过程科学化,即依据“程序化决策”和“安全评价结果决策”,而不依据决策与管理层职位高低进行决策。为了保证决策过程科学化,核电厂成立有专门的安全管理委员会,专门讨论安全管理方面的事项。在核电厂各级管理会议与核电厂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中,核安全事项始终排在首位。决策层与管理层所制定的安全政策中,必须清楚地表明“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立场和足够的透明度。

2核安全文化的制度建设 在核电厂谈到的词汇中最多的就是“纵深防御”。纵深防御包括从管理机构和程序上的多重设防,到设备和系统的多重屏障,以防止由于人因差错和设备失效而造成的放射性向环境的释放。它还包括由于核电站设备以及屏障本身的失效和一旦这些屏障不完全有效时,减少对公众和环境的危害,即事故预防和事故缓解两个方面。 核电厂运行期间,安全管理制度是建立在“纵深防御”和“程序管理”的安全管理思想上的,即认为设备、人和管理都是可能出现失效的,为把这种失效的可能性减为最小,除提高设备质量、人员素质和改进管理外,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即预防、监督和在万一出现失效时必要的响应对策。同时,为防止执行过程中人为失误,工作过程须程序化,工作须严格按程序进行。 核电厂在“纵深防御”和“程序管理”的安全管理思想指导下,建立了技术管理安全制度和安全监督与质量保证制度。 在技术管理上的“纵深防御”安全制度。它可分为:①预防措施。核电厂制定了《核电厂运行技术规范》,通过对运行技术规范的遵守,以保证反应堆始终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运行;②监督措施。制定了详细的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 一、研究视角与向度 教育部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定义和意指,实际是政治化的、意识形态化的。“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制定法律人才培养国家标准,探索高校与政法、司法等实际部门、国内与海外高校联合培养法律人才的新模式,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稳步推进分类分层法学教育改革试点,建设一批具有广阔国际视野、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国际法律事务高端人才和高素质执法、司法专门人才。” 上述意指的关键词,是政治化、实用性、国家标准。 按照民主法治事业、法学教育的经验理性和逻辑理性,对卓越法律人才问题,基于学术、民间的视角,还可以下其它定义。 对于官方的定义,可以追问:法律人才应否、能否制定国家标准?教育的本性、本义是什么?不重视、强调法学教育的人文性、批判性、超越性、模范公民塑造职能,能否产生卓越人才? 因此,问题及其向度至少包括: 1、什么是卓越法律人才?谁有资格对此下定义、定标准?教育部搞国家标准,是否符合教育的本性、本义和逻辑?教育部的定义,已经是普通的、矮化的教育标准。 2、在仍未走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未冲出“历史的三峡”,【全国左派代表,近日在山西召开了对茅于轼的民间公诉大会。】处于变革和转型关键期、风险和变数巨大、改革与危机赛跑的国家和民族,法律人才是否主要是技术性的工匠,是否首先应当是理性、正义、科学、负责的社会改革家?法学教育的使命是什么? 3、法学教育模式(以本科为代表),在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精神人格塑造与能力培养、理论性与实践性、专业性与职业化等向度上,如何选择合理的平衡? 4、中国人对于法学在极为功利的心态,当年的东吴大学教授杨荫杭曾批判中国法律教育是“文凭贱如粪土,学士多如苍蝇”。中国今天,登峰造极。法学教育对此如何矫治? 二、中国法学教育的主要问题 1、缺乏变革、转型时期的时空感、危机感和担当精神,自我矮化、奴化、边缘化。甚至是将肤浅、庸俗进行到底。公众认可度甚低。 2、过于功利化、小工匠化,对“师”与“匠”的关系缺乏问题意识,实际是只强调对小工匠的培养。应试教育、成功教育,是全民族自残自虐、自戕自害的模式,此中各种牟利者、误国者,应以汉奸论处! “又红又专”是清华大学在“院系调整”之后,给中国教育的“贡献”。蒋南翔、何东昌等人把1952年后的清华理念、模式带到教育部,形成了扩展性影响。理工科出身的工匠们,本是这个模式的产物,在掌握重要权力后,有扩展到各个领域。narrow-minded的工匠们,缺乏历史感、想象力。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市侩、恶俗,令全世界都叹为观止! 诸多名校的晚近历史表明,工匠化教育出来的院士,对大学或教育相关的价值、规律、制度、机制是缺乏想象力和学习能力的;如果人文社科出身的人来当校长,则会显著不同。 在本科阶段可报考法律职业资格,本身就是违反教育规律的安排。这是司法部的政绩工程,以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为国家排忧解难为名,对上邀功。它导致本科教育成为第二个高中教育,严重破坏或扰乱法学教育的机制和过程。资格通过率如此之高,全国平均达20%

电子科学及技术(卓越工程师班)

电子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班)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专业代码:080606 学制:4年 Speciality Code: 080606 Schooling Years:4 years 信息工程卓越创新班以高考录取和校内二次选拔相结合的方式招生。第一年属于通识教育和大类教育,统一培养。一年后综合个人意愿、成绩排名及人数限制分流进入卓越工程师班或电类联合班分类培养。 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卓越工程师班实施分方向培养:信息系统方向和电子工程方向,具体培养计划见电子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班设有退出机制,且毕业时有高于普通班的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比例。另外,卓越工程师班中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实施的是“3+1+1+1”的6年制教学计划,本科最后1年和硕士最后1年在企业实习,并在企业完成本科阶段毕业设计和硕士阶段学位论文,最后获得工程硕士学位;未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实施的是“3+1”的教学计划,本科阶段最后1年在企业实习,并在企业完成本科毕业设计,最后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 教学定位 1.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知识系统宽厚、工程能力突出、富有主动精神及创新意识的电子信息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培养思路 本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将针对创新型复合人内在知识系统、经验系统和意识系统展开:1.重基础、宽领域、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 2.产学合作环境促进工程能力与产业素养; 3.创新班特色育人文化塑造个体精英意识。 3.实施路径 ◆高层次的目标导向 ◆宽口径的课程体系 ◆全方位的创新实践 ◆英才式的育人文化 Pedagogical Orientation 1.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 To foster high level versatile talents with for broad and profound knowledge system, prominent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2. Train of Thought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