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年级数学 第四单元 比 6个

六年级数学 第四单元 比 6个

六年级数学 第四单元 比 6个
六年级数学 第四单元 比 6个

第三单元检测题

姓名

一、口算

=34

98÷ =165÷ =38152019? =2

3

109÷ 1953 ×0=

二、计算

32

72÷= 132212139?

=

11555382619?÷ 32

1472÷? 35

246583?

?

三、解方程

322187=x 152498=÷x 3221

87=x

四.填空。

1、一个数的7

2

是6,那么这个数是( )

2、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75( ) 25

2

( ) 1( ) 0.875( ) 64( ) 3、甲数是24,是乙数的32

,那么乙数是( );

甲数是24,乙数是甲数的3

2

,那么乙数是( )。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76m 2,它的宽是5

3

米,则它的长是( )米。 5.甲数的

2

1

相当于乙数,( )是单位1. 6.柳树棵数的2

1

相当于杨树的棵数, ( )是单位1.

7.柳树棵数是杨树的2

1

,( )是单位1.

五、判断。

1.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2.因为0.25*4=1,所以0.25和4互为倒数.

3.1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商就是这个整数的倒数.

4.如果a 不等于0,那么31÷a=a

31

六.列式计算。

1.一包糖有5

3

千克,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千克糖?

2. 一列火车从西城开往东城,平均每时行驶90km ,经过6

5

时正好到达东城,西城到东城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张伯伯把20公顷土地的

43

用来种玫瑰,其中红玫瑰占玫瑰种植面积的5

3。张伯伯种了多少公顷的红玫瑰?

4.长方形桌面的面积是32m 2,宽是2

1

m ,它的长是多少米?

3.张伯伯把20公顷土地的

4

3

用来种玫瑰,其中红玫瑰占玫瑰种植 面积的5

3

。张伯伯种了多少公顷的红玫瑰?

4.长方形桌面的面积是32m 2,宽是2

1

m ,它的长是多少米? 5. 21是43的几分之几?32是9

8

的几分之几? 6.87是4

1的 几倍?54是41

的几 倍?

7王叔叔买了一件羊毛衫,付了168元。这件羊毛衫的定价是多少元?

8.一个修路队计划修一条公路,已修了16KM ,占这条公路的5

4

。 这条公路计划修多少千米?

9学校为了绿化校园,买了柳树、槐树、和梧桐树。其中柳树有27可,槐树棵树是

柳树的32,又是梧桐树棵树的43

。梧桐树有多少棵?

10长江水域中鱼的种类居全国水域之首,能说出名称的有274种,约比全国淡水鱼

种类的21

少80种。全国淡水鱼约有多少种?

11.科技馆今天接待观众802人,比昨天接待人数的

4

5

多2人。昨天接待观众多少人?

12.一件羽绒服,按进价提高2

1

标价。后来因天气变暖,按标价打5折出售。这件羽绒服卖出后是赚还是赔?

六年级数学(上)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型:新授课主备:党秀兰审核:

教学内容:比和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

求比值。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二、自合探究:

1.我们还可以把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用比来表示。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2.教学比的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5 : 4 =5÷4= 1

4

1

…………

前项比

3、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1)比与除法的关系

A、观察比的前项相当于什么?,后项相当于什么?比值相当于什么?。

B、比的后项能不能是零?为什么?

C、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2)比与分数的关系。

4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推知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三、展示提升

课堂活动1—2题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写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5:1 6:4

10

3 3.5:

4

7

2、说一说下面比的意义。

(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5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其中中国因吸烟而

死亡的人数与全球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的比是1:5。

(2)哪一杯糖水更甜?

3、指出下列每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并求出比值。

8:3 0.2:0.8

7

6

4

1:

5

1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型:新授课 主备:党秀兰 审核: 教学内容: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类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化简比与求比值0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什么叫做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比与除法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3、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4、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二、自合探究:

1、观察下面的比是怎样变化的。

240

200

= 24

20

= 12

10

= 6

5

200:240

=

20:24 =

10:12

= 5:6

6

5是最简分数,5:6是最简整数比。

2、从左向右,比的前项、后项 ;

从右向左,比的前项、后项 。 3、向你的同桌说说你发现的。

4、 正式得出“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5、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三、展示提升

1、化简下面各比。 (1)15:12

(2)4

1:6

5

(3)30:60:120

2、化简比的结果应是 。

四、小结强调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五、检测反馈:

1、试一试。把下面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200:4 1.8:2.7 25:35:50

2、写出下面相关联的量的比,并化简。

(1)某数学兴趣小组有男生18人,女生12人。 (2)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6厘米,下底是20厘米。

(3)在无脊椎动物中,环节动物约有3500种,软体动物约有8000种。 (4)小红去书店买书,15分走了1200米。

六、拓展延伸

72页思考题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型:新授课主备:党秀兰审核: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按比例分配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分配应用题。

一、预习检测:

1、我们在教学中学过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2、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3、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100ml和400ml,__________?(补充问题并解答)

二、自合探究:

1、出示例1:陈红拿出6元,赵青拿出4元,一共买了15本同样的笔记本。他们应该怎样分这些笔记本?

(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能平均分吗?为什么?

(2)陈红、赵青拿出钱数的比是6:4=3:2。

板书:解:设每份的x本。

3x+2x=15

5x=15

x=3

陈红应分的本数:,

赵青应分的本数:。

(3)总分数3+2=5,陈红应分的本数:15×

5

3= (本),

赵青应分的本数:15×

5

2= (本)。

(4)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2、例2 沙子:100kg,石子:60kg,水泥:240kg。要配制180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沙子、石子、水泥各多少吨?

3、议一议:怎样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三、展示提升

1、书架上有180本图书,按4:5借给五、六两个年级,每个年级借了多少本?

2、六(1)班分为甲、乙两个组采集昆虫标本,共采集了35种。已知甲、乙组采集

昆虫标本数的比是3:4,每个组各采集标本多少种?

3、用来消毒的碘酒是把碘和酒精按1:50混合配制而成。现在有35克碘,能配制这种碘酒多少克?

四、小结强调

74页一句话。

五、检测反馈

课堂活动2题

六、拓展延伸

78页思考题: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型:新授课 主备:党秀兰 审核: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稍微复杂的按比例分配——例3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分配应用题。 一、预习检测:

1、什么是按比例分配,怎样按比例分配?

2、小李庄的稻田经土壤部门检测,需用磷、钾、锌按5:5:1配制成混合肥。若每公顷施用这种混合肥110kg,那么3

二、自合探究:

1、出示例3:甲、乙、丙三人合租辆车运同样多的货物,从A 地到B 地需要付运费90元。甲在全程的3

1处卸货,乙在全程的3

2处卸货,只有丙到B 地,他们如何分摊

运费?

(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能平均分吗?为什么?

(2)引导学生看示意图

(3)可以按他们所行路程的比分摊。 甲:90×

3

211

++=15(元) 乙: 丙: )。

(4)也可以把总路程分为3段,按段数分摊。 每段运费90×3

1=30(元)

第一段的运费甲、乙、丙三人分摊,每人付10元。 第二段的运费由乙、丙两人分摊,每人付15元。 第三段的运费丙一人付30元。 所以三人分摊的运费是: 甲:10元,

乙:10+15=25(元)

丙:10+15+30=55(元)。

三、展示提升 课堂活动3题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小李庄的稻田经土壤部门检测,需用磷、钾、锌按5:5:1配制成混合肥。若每公顷施用这种混合肥110千克,那么30公顷稻田需要磷、钾、锌各多少千克?

2、根据下面的信息,确定参加比赛的人数可能是多少?

参加比赛的人数在160人到170人之间。男女人数的比是3:4。

六、拓展延伸

78页5题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检测题

一.填空题:

1.5÷8= (分数)=():()=()小数

2.把0.56:0.6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3.今天去我们班的学生出勤率是92℅,到校的学生与没有到校的学生人数比是():(),没有到校的学生与全班学生比():()。

4.比的前项扩大10倍,后项缩小40℅,比值()。

5.大小两个齿轮的齿数比是4:3,大齿轮有48齿,小齿轮有()齿。

6.在2:5 中,如果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

7.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数比乙数少()℅。

8.把5克盐溶于45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为():()。

9.比值为1.5的最简整数比是():() .

10.六年级(1)班的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1:2,女生有22人,全班有()人.

二.判断题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比的前项和后项可以是自然数、分数、小数。()。

3.化简比就是求比值。()。

4.比值相当于数值,所以比值就是分数。()。

5.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3.14:1。()。

三.选择题

1. 甲数比乙数少四分之一,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A 、3:4 B、4:3 C、1:4 D、4:1

2.圆的直径与它周长比是()

A 、1:2л B.1:6.28 C.不能确定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是10:4:4,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4.一本书,已经看了总页数的60℅,没有看的与全书的比是()

A. 2:3

B.3:5

C.2:5

D.1:3

5.甲存款的三分之一与乙存款的3倍一样多,甲、乙存款的比是()

A.2:3

B. 3:2

C.9:1

D.1:6

四.化简比,并求比值.18(分)

3.5:0.9 2.5:10 720:9600 45分:1.5时4吨:25千克 2.25:6.25

五.列式计算.12(分)

1.甲、乙两数的比是1:2,已知甲是108,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6,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多少度?

3.某校一年级的学生人数比六年级的学生人数多60人,一、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比是7:5,一、六年级各是多少人?

六.走近生活的数学 .30(分)

1.五年级和六年级共有学生260人,五年级学生人数与六年级人数的比为7:6,六年级有多少学生?

2.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为8:5,长方形的周长是3.9分米,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3.配制一种盐水溶液60千克,盐与水的比为1:11,则需要多少千克盐?水多少千克?

4.水果店运来180筐水果,苹果、梨、橘子的筐数比是2:2.5:3,这三种水果各是多少筐?

5.一个工厂管理者与工人的比是2:7,这个工厂共有270人,那么管理者有多少人?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知识点教案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一系列的情境,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不仅要在引入比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情境,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生活中的“比”。通过设计能让学生动手参与的活动,认识到比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鼓励学生根据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3.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过程。 在应用比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先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经验,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包括实际操作、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不同策略有了切身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1比的意义…………………………………………………………………………………1课时2比的基本性质……………………………………………………………………………1课时3比的应用…………………………………………………………………………………1课时 15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一填。(21分)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2.23的(15)倍是345;448里面有(28)个16。 3.350÷29试商时,把除数看作(30),商是(两)位数;118÷22试商时,把除数看作(20),商是(一)位数;403÷36试商时,把除数看作(35),商的最高位是(十)位。 4.在里填上“>”“<”或“=”。 256÷2710402÷2120380÷1920275÷289

5.根据448÷16=28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结果。 448÷8=(56)224÷16=(14) 224÷8=(28)896÷32=(28) 6.在÷18=20……中,被除数最大是(377)。 7.82÷84,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0,1,2,3);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4,5,6,7,8,9)。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5分) 1.被除数末尾没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没有0。(√) 2.120÷50=12÷5=2……2(×) 3.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4.200÷25=(200×4)÷(25×4)=800÷100=8(√) 5.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5,商不变,余数也乘5。(√)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在除法中,(B)不能为0。 A.被除数B.除数C.商D.余数 2.商是两位数的算式是(A)。 A.312÷26 B.502÷51 C.341÷38 D.721÷75 3.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4以后,商是25。那么,原来的商是(C)。A.100 B.50 C.25 D.4 4.两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4,被除数是516,除数是(C)。 A.516÷8+4 B.516÷8-4 C.(516-4)÷8 D.(516+4)÷8 5.要使39÷53的商是两位数,里有(C)种填法。 A.3 B.4 C.5 D.6 四、算一算。(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72÷8=948÷6=854÷9=687÷3=29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与比例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与比例练习题 一、填空题: 1、()÷24=24:()=()% 4÷5=():()==()% 2、用2、 3、 4、6写出两个不同的比例 式:()( ).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5,其中一个内项是 2.5,则另一个内项是(). 4、小林跑1000米用了2分24秒,他跑的路程和所需时间的比是()∶(). 5、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成()比例,当C一定时,A 和B成()比例. 6、如果5a=4b,那么a∶b=()∶(). 7、一种精密零件长5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1的零件图上长应画()厘米. 8、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厘米,而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9、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10、完成一项工作,甲单独每小时完成1/4,乙独做每小时完成1/6.甲乙两人单独完成这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比是(): (). 11、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12、糖水的重量一定,糖的重量和水的重量成()比例. 13.甲乙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它们的齿数比是7:3,甲乙齿轮的转数比是(). 14、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1,它们的面积比是()∶() 15、某车间女工人数与男工人数的比是5:8,那么女工比男工少()%,男工比女工多()%,男工与车间总人数的比是():().

16、如果x/6=5/y,那么x和y成()比例. 二、判断题: 1、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例.() 2、两根同样长的钢筋,其中一根锯成3段用了12分钟,另一根要锯成6段,需要24分钟.() 3、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它的两个外项也互为倒 数.() 4、4厘米:4千米的比值是1/100000.() 5、把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扩大2倍得到一个新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6、X和Y表示两种变化的相关联的量,同时5X—7Y=0,X和Y不成比例.() 7、如果3a=5b,那么a:b=5:3.() 8、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9、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周长和它转动的圈数成反比 例.() 10、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 例.(). 11、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比是3:1.() 12、某校男生比女生多1/25,那么男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 26/51.() 13、一本书,已看页数越多,未看页数越少,因此,已看页数和未看页数成反比例.() 14、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8/3,另一个内项是3/8.() 三、选择题: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

第四单元:比 教学内容: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法、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比的基础性质,学会化简比和求比值。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比的基础性质,学会化简比和求比值。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比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材第48—5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弄清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根据比的意义理解求比值的方法,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3、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理解比与除法、分数间的联系与区别,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 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情境导入,“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第1页 第2页 密 校名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四年级数学科第六单元检测卷 评分:______ 一、判断(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6分)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 ) (2)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0. ( ) (3)除法中,商是8,余数是 12,除数最小是9。 ( ) (4)因为78÷6=13,所以7800÷600=1300。 ( ) (5)甲数除以乙数商15;如果甲数和乙数都扩大3倍,商就是45。 ( ) (6)□07÷48,商如果是两位数,□最小填 5。 (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51除( )的商是6,余数是20。 ① 171 ② 326 ③ 260 (2)a 是一个非零的自然数,a ÷73的余数最大是( )。 ① 72 ② 73 ③ 74 (3)a ÷( )=b ……50。除数最小是( )。 ① 50 ② 49 ③ 51 (4)如果A ÷B=C ,那么(A ×40)÷(B ×40)=( )。 ① C ② C ×40 ③ C ÷40 (5)468连续减39,减( )次结果是0。 ① 12 ② 22 ③ 32 三、填空(27分) (1) 计算229÷78时,把78看做( )来试商,商是( ),会偏( ),所以要把商调整为( )。 (2) □70÷67,可以把67看作( )试商,若商是一位数,方框里最大可以填( )。 (3) 一个数除以38有余数,则余数最大是( )。 (4) 两个数相除,商是20,如果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填上一个0, 商是( )。 (5) 如果4×50+6=206,那么206÷50=( )……( )。 (6) 891除以( ),商是最大的两位数。 (7) 如果△+□=18,□×5=20,那么△=( ),□=( )。 (8) ( )里最大填几? 80×( )<495 121>17×( ) ( )×80<505 283>( )×40 70×( )<590 564>60×( ) (9)根据272÷8=34,直接写出其他算式的结果。 272÷4=( ) 136÷8=( ) 544÷16=( ) 2720÷8( ) (10)花店有615支花,如果每次用28支花制作花篮,能做( )个花篮, 还余( )支花。 四、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12分) 91÷7= 250÷50= 420÷60= 1000÷8= 360÷40= 780÷30= 330÷30= 81÷3= 5490÷90= 480÷79≈ 630÷87≈ 475÷60≈ (2)用竖式计算。(第③④要验算)(14分) ① 960÷24= ② 708÷59=

最新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应用 题 1、甲、乙两人每天共做56个机器零件,如果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5,甲、乙两人每天各做多少个零件? 2、石灰水是用石灰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4545千克的石灰水,需石灰多少千克? 3、体育室有60根跳绳,按人数分配给甲乙两班,甲班有42人,乙班有48人,两个班各分得跳绳多少根? 4、一个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80,分子和分母的比是3:7,求这个分数? 5、一块长方形地,周长400米,长和宽的比是3:2,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36人,如果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5:7,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7、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成96吨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 8、一种药水是用药物和水按3:400配制成的. (1)要配制这种药水1612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用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3)用48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 9、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3,已知女生有2 4人,这个班级有学生多少人? 10、商店运来一批电冰箱,卖了18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比是3:2,求运来电冰箱多少台? 11、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比是2:3:4这个三角形三个角各是多少度? 12、六(1)班原有学生52人,后来又调进女生4人,这时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六(1)班原来有女生多少人?13、一块长方形试验田的周长是120米,已知长与宽的比是2:1,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4、用一根60厘米长的铁丝围一个长方形,已知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5、纸箱里有红绿黄三色球,红色球的个数是绿色球的4 3 ,绿色球的个数与黄色球个数的比是4:5,已知绿色球与黄色球共81个,问三色球各有多少个? 16、甲箱有桔子100个,乙箱有桔子80个,从甲箱取出多少个桔子放到乙箱后,甲、乙两箱桔子的比是7:11? 17、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车的行程与货车行程的比是5:3,已知客车比货车多行了122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8、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在离中点12千米处相遇,已知此时客车的行程与货车行程的比是3:2,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 的地图上,量得东、西两村的距离是12.3厘米,东、西两村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7)在比例尺是15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6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8)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9)一幅地图,图上的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10)在一幅比例尺是14000 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块三角形的菜地的底是12厘米,高是8厘米,这块菜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公顷? (11)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如果改用1∶500000的比例尺,甲、乙两地的距离应画多少厘米? (1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3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1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4千米,5小

六年级数学比与比例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比与比例说课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六年级数学比与比例说课稿 说课稿 比与比例说课 一.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教材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与比例的回顾整理。 二.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和应用,比和比例间的关系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正反比例的应用及判断。因为是整理复习课,所以课堂教学中就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归纳,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形式,感受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异同,体会数学知识在不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

思考等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能。 三.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 2、进一步理解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比例尺的意义,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流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二、小组活动,梳理知识 三、应用反思,巩固拓展 四、总结提升,自主建构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师:老师这有两个数字2和3,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吗? 生:2:3(师板书) 师:如果再给你6和9你能用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式子吗? 生:2:3=6:9或2:6=3:9(师板书) 师:今天我们就来整理复习比和比例,关于比和比例你都知道哪些知识?(师根据回答有选择的板书) 生:①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②比、除数、分数的关系 ③化简比和求比值、解比例④正比例和反比例、 ⑤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 师:刚才同学们讲了很多的知识点。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四单元比例 1、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6、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 7、比和比例的区别 (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

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8、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方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9、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10、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11、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 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12、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13、比例尺的分类: (1)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14、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与比例尺的关系: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15、应用比例尺画图 (1)写出图的名称、 (2)确定比例尺; (3)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4)画图(画出单位长度) (5)标出实际距离,写清地点名称 (6)标出比例尺 16、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相似图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带答案)

第⑥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19秋?嘉陵区期末)★51620 ÷=??,★表示的数是() A.171 B.260 C.286 D.326 2.(2019秋?丰台区期末)□5015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A.764 B.799 C.2464 D.785 3.(2019秋?迎江区期末)0.192除以0.13,商是1.4时,余数是() A.0.01 B.0.1 C.1 D.10 4.(2019秋?芙蓉区期末)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除数. A.大于B.小于C.等于 5.(2019秋?孝昌县期末)23050 ÷的余数是() A.3 B.30 C.300 6.(2019秋?东海县期中)一个数除以32,商是11,余数最大时,这个数是() A.383 B.352 C.353 二.填空题 7.(2019秋?丹江口市期末)横线里最大能填几? < 9?49 467 >? < 6?50 8.(2020春?盐城期中)△÷〇83 =??,除数最小是,这时被除数是. 9.(2020春?洪泽区校级期中)29里面最多有个7,49里面最多有个9,34里面最多有个5.10.(2020春?微山县期中)□5122 ÷=??△,△最大是,这时□里填. 11.(2019秋?勃利县期末)□3528 ÷=?□中,余数最大是,被除数最大是. 12.(2019秋?丹江口市期末)一个数除以8,商是12,余数最大,这个数是. 三.判断题 13.(2019秋?凉州区校级期末)1205012522 ÷=÷=??.(判断对错) 14.(2019秋?无棣县期末)一道除法算式,除数是29,用竖式计算时,一般把29看成30来试商.(判断对错) 15.(2019秋?南开区期末)3809042 ÷=??.(判断对错)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与比例练习题讲解学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与比例练习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24=24 :( ) =( ) % 4÷5=():()= 2、用2、 3、 4、6写出两个不同的比例式:( ) ( )。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5,其中一个内项是2.5,则另一个内项是( )。 4、小林跑1000米用了2分24秒,他跑的路程和所需时间的比是()∶(). 5、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 成( )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 )比例. 6、如果5a=4b,那么a∶b=()∶()。 7、一种精密零件长5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1的零件图上长应画()厘米。 8、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厘米,而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9、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0、完成一项工作,甲单独每小时完成1/4,乙独做每小时完成1/6。甲乙两人单独完成这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比是():()。 11、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 12、糖水的重量一定,糖的重量和水的重量成( )比例. 13. 甲乙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它们的齿数比是7:3,甲乙齿轮的转数比是( ). 14、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1,它们的面积比是()∶() 15、某车间女工人数与男工人数的比是5:8,那么女工比男工少()%,男工比女工多()%,男工与车间总人数的比是():()。 16、如果x/6=5/y,那么x 和y 成()比例。 二、判断题: 1、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 2、两根同样长的钢筋,其中一根锯成3段用了12分钟,另一根要锯成6段,需要24分钟。() 3、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它的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 ) 4、4厘米: 4千米的比值是1/100000。() 5、把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扩大2倍得到一个新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6、X和Y表示两种变化的相关联的量,同时5X—7Y=0,X和Y不成比例。( ) 7、如果3a=5b,那么a:b=5:3。( ) 8、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 9、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周长和它转动的圈数成反比例。( ) 10、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 11、某校男生比女生多1/25,那么男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26/51。() 12、一本书,已看页数越多,未看页数越少,因此,已看页数和未看页数成反比例。()13、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8/3,另一个内项是3/8。() 三、选择题: 1、一条路的长度一定,已经修好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2、《小学生数学报》单价一定,订阅份数与总价()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比例尺表示()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 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为1 :80000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测试题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填空:(30分) 1、两个数的( )又叫两个数的比 2、路程与时间的比表示( ),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的比表示( )。 3、1.2千克∶250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4、5 3=( ):15=()18 =6÷( )=( )(填小数)。 5、一个三个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是一个( )三角形。 6、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乙数与甲数的比值是( ), 甲数是乙数的( )倍。 7、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 ),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 ),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 )。 8、已知甲数的16 相当于乙数的15 (甲乙两数均不为0),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9、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30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水与盐水 的比是( ). 10、一个比是4:5,如果前项扩大到原来的5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变为( );如果前项加 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加上( )。 11、一本书,已看的页数是未看的16 ,未看的与已看的页数比是( ),已看的占总页数的( ), 未看的与总页数的比值是( )。 12、学校买回280册图书,按4:3的册数比例分给高年级和低年级,高年级分( )册,低年级 分( )册。 13、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0,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2:1。甲数是( ) 二、判断题:(10分)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 2、比的后项不能为0。 ( ) 3、如果a :6 7=b ,则a >b ( ) 4、小明和他哥哥去年的年龄比是5;8,今年他们的年龄比不变。 ( ) 5、21∶7不论是化简还是求比值,它的结果都是等于3。 ( ) 三、选择题:(10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 答案 一、填空题。 1.450里面有()个90;325是()的25倍。 2.471÷35的商是()位数。 3.□51÷45,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 填()。 4.一个数除以28,商和余数都是15,被除数是()。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6,如果除数和被除数都同时乘4,商是();如果被除 数除以4,除数不变,商是()。 6.计算872÷79时,应该把除数看作()试商,商是()位数。 7.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2×()<310 87×()<530 8.在☆÷30=21……△中,△最大是(),☆最大是()。 二、选择题。(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下面的算式中,()的商不是一位数。 A.721÷72 B.439÷44 C.325÷33 D.272÷30 2.被除数除以10,除数(),商才能不变。 A.乘10 B.除以10 C.不变 D.乘100 3. 36÷73,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A.6 B.7 C.8 D.9 4.将1305连续减29,减()次结果是0。 A.45 B.54 C.405 D.504 5.学校准备用630元买价格是35元的足球,能买()个。 A.17 B.18 C.19 D.20 三、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50÷50= 480÷6= 91÷7= 360÷40= 120÷39≈632÷90≈ 490÷71≈420÷58≈476÷59≈ 2.列竖式计算。 642÷38= 895÷41=650÷24= 783÷27= 552÷18= 224÷56=336÷14= 218÷17=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分配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4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在实例的分析中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学习,在观察、研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解决按比分配实际问题的策略,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5:7”,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一条简单的现实生活信息,不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例探究 (一)自主探索 1.出示:六(2)班一共有48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求出什么?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呢?你会算吗? 2.学生独立尝试。 3.同桌交流。 师: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和做法,有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 请不同做法的学生上台板演,交流汇报。 预设(1):48÷(5+7)=4(人); 女生:4×5=20(人);

男生:4×7=28(人)。 师: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吧。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和第三步分别是什么意思?这种方法是先求什么?再算什么? 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预设(2):女生:(人); 男生:(人)。 师:这种方法中,是什么意思?呢? 5.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我们再一起来看看(配合课件演示)。 方法一是根据比的意义,看看一共分成几份,先求出一份的数量,再算几份的数量;方法二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看看男生、女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两种方法都不失为好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没有直接用书本上的例题,而是用了班级男生、女生人数比这一实际情况。因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所以学生很乐意去探索、交流、实践。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揭示课题 师:像上题这样,把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分配。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按比分配。(板书课题:按比分配) (三)实践尝试 出示例2: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教学计划与教案 第六单元统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两个例题,分别是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与同伴交流发现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 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能把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结合

在一起,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水彩笔、投影仪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六年级数学比与比例

第五讲、比与比例 【上节回顾】 1.等体积情况下,圆柱与圆锥的高之比是2:3,它们的底之比是( ) 2.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体积的比是2:3,已知圆柱高12cm ,圆锥高( )cm 。 【基础概念】 比:两数相除,又要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 比的基本性质: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材中的比与比例】 1. 在6 :5 =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 )。在4 :7 =48 :84 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2. 4 :5 = 24÷( )=( ) :15 3. 如果X =4 3Y ,那么Y :X =( ),如果5a=4b (b ≠0),那么a ∶b=( )∶( ) ,如果a ∶0.5=8∶0.2,那么a=( ) 4. 5、7.5、 21 、 10 3这四个数组成比例,其内项的积是( )。 5.甲数的3相当于乙数的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8.大圆直径是4厘米,小圆的直径是2厘米,大圆和小圆面积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9.一幢楼的模型高度是7厘米,模型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400,楼房的实际高度是( )米。 【解比例】 一、化简 51:68 7216 0.75:3.75 0.25:14 二、解比例 23:X= 12: 14 25:7=X:35 X:15=13: 56 34:X= 54:2 21:51=41:X X :154=3 1:1.5 25X =752.1 25.025.1=6.1X 75.0:53:8.0= x 2:14)5(:49=+x 4.043:65x =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知识点

比例知识点总结与复习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变化方向相同),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变化方向相反同),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3)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那么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那么就成反比例。 4、比例尺 (1)比例尺的意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按表现形式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按用途分为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 (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应用比例尺画图的方法:○1确定比例尺○2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3画图并标出名称和比例尺。 5、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点: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一看、二算、三画。 6、用比例解决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先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再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和比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比和比例练习题 一、 填空: 1. 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 )倍,乙数是甲数的 )()(。 2. 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 3,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 3. 一本书,小明计划每天看7 2,这本书计划( )天看完。 4. 一根绳长2米,把它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是)()(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5. 王老师用180张纸订5本本子,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本子数的比是( )。 6. 89吨大豆可榨油3 1吨,1吨大豆可榨油( )吨,要榨1吨油需大豆( )吨。 7. 甲数的32等于乙数的5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8. 把甲数的7 1给乙,甲、乙两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 9. 甲数比乙数多4 1,甲数与乙数比是( )。乙数比甲数少)()(。 10. 在6 :5 = 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在4 : 7 =48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11. 4 :5 = 24÷( )= ( ) :15 12. 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水的重量占盐水的(—)。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实际距离150千米在图上要画()厘米。 13. 12的约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 写出两个比值是8的比( )、( )。 二、 判断

小学六年级数学单元测试 比和比例

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填。 1.():20=()/5=2:10=12:() 2.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6:7,如果男生调走一半,则这时男生与女生的 人数比是()。 3.把5克洗衣粉放入50克水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3克洗衣粉,如果要 使洗衣粉浓度保持不变,则应该再加入水()克。 4.甲数的4/5等于乙数的2/3,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甲、乙两数 不为0)。 5.把: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6.在同一个圆里圆的直径和半径的比是()。 7.一克药粉溶解在100克水中,药粉和药水的比是()。 8.有45本课外读物,按4:5分别借给一班和二班,一班借得()本, 二班借得()本。 9.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6cm,它的长于宽的比是4:3,这个长方形的面 积是()平方厘米。 :5的前项乘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二、我当小法官。 3可以看成是一个分数,也可以看成一个比。()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比是2:1:1,这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 3.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1:2,面积的比是也是1:2。()

4.甲数是乙数的3/4,则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4:3。() 5.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说比就是除法。() 6.两个互质数所组成的比一定是最简整数比。() 7.甲数的1/5等于乙数的1/4(甲、乙两书均不为0),则甲、乙两数的 比是5:4。() 8.两个半圆之比为8:7,则它们的面积之比是64:49。() :8化成最简比是。() 是b的8/7,a和b的比是7:8。() 三、点兵点将。 1.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3:4,周长的比是( )。 :16 :16 :4 2.含盐1/10的盐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 :10 :9 :11 3.如果A+60=B,A:B=1:4,那么A+B=() 4.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0,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1:2:3, 则甲数是()。 5.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乙数和甲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5 :5 :3 6.有两个正方形,第一个正方形面积是第二个正方形面积的16倍,它们 相应的周长比是()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卷 建议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10分 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在30的因数中选择4个奇数组成一个比例,可以是()。 2.在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一个内项是0.4,另一个内项是( )。 3.王老师买了6个篮球和10个排球,买两种球所花钱数相等。篮球与排球的单价之比是(),篮球的单价是100元,排球的单价是()元。 4.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比例;依依上学的平均速度与所花时间成()比例。 5.一个圆锥形零件的高是6mm,在图纸上的高是3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6.大、小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比是4 :3,它们的周长之比是(),面积之比是()。 7.把一个长3cm、宽2cm的长方形按4 : 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cm2。 8.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3. 2cm, 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km。

9.表中,如果x和y成正比例,“?”处填();如果x和y成反比例,“? ”处填(). 10.如图,两个用皮带连在一起的皮带轮,大轮直径与小轮直径的比是3:1,那么大轮转动100圈,小轮转动()圈。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X”)(l0分) 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小明跳绳,35秒跳56下,那么,他1分钟能跳96下。() 3.如果a×4=b×7,那么a :b=7 : 4。(a≠0,b≠0)() 4.一种昆虫的实际长度是4mm,用4 :1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应画1mm。() 5.把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后,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面()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