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陈继儒的笔记小说看他的智慧人生

从陈继儒的笔记小说看他的智慧人生

^^陈继儒日a笔i,2JJ li.兄看他的智慧人生口暨南大学元明清文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李纬

摘要:晚明一代名士陈继儒,隐居山林,同时又获得这官名流的认可,号为“山中宰相”。他的文言笔记小说。以独特的艺术形式,集中反映了他充满智慧的文化性格。

关键词:陈继儒:笔记小说:文化性格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松江华亭人。幼即高才,与董其昌齐名,两赴乡试不中后,绝意仕迸,八十二岁以布衣终。眉公一生著述甚丰。<四库全书总目》录其著述近三十种.但最能体现他文化性格的是他的笔记小说。作为晚明名士.现有研究多是关于陈继儒的小品文、小说评点的鉴赏和辨伪.关于陈继儒笔记小说研究的仅有<明陈继儒(虎荟>研究》一文。本文从<太平清话》、<笔记>、<珍珠船)--部笔记小说分析陈继儒充满智慧的人生哲学。

一、高雅的品格追求

眉公两试不第后.一直过着隐居生活。隐居的陈继儒从不怀终南捷径之志。一个当郡守的朋友三扣其门。他总是躲而不见,当这个朋友因事罢职。他却能送朋友于千里之外。名士顾宪成“讲学东林,招之,谢弗往”。他说:“愿士大夫有此行,不必有此名。”他坚守自己的原则。保持人格的独立。正如他在<太平清话》叙中写到“门生故人。遇余酒垒问,搜一二故同以应之。削忌讳,置臧否”①.即使是编书写文,他也用自己的文字抒发自己的爱憎.表达自己的心志。

眉公的笔记小说中记录了很多他景仰的高节文士事迹。其中在《太平清话》有关颜回的记录3则,在《珍珠船》中全部重复记载。颜回是孔子认为德行最高的学生.从选材中可见眉公的志趣取向。关于陶弘景的记载《太平清话’有2则,<笔记》重复其中一则。陶弘景誉为南朝梁的“山中宰相”,和粱武帝有极好的私人关系,但他一生隐居。不求官禄.可见眉公对这类甘居清贫坚持自身高雅品格者的推崇。

眉公赞美的不仅是一种崇高的品格操守.也是一种悠然人世、自得其乐的人格品质。

龙眠博学精识,出剑贡父上。官京师数年。不一迹权贵之门,佳时胜日,载洒出游,坐石临流,悠然终日,山谷谓其风文雅,不减古人,而为画所掩。o

龙眠目P_-II:宋画家李公麟.黄庭坚认为龙眠不迹权贵的行止比起其画作来更值得赞许.陈继儒一生亦是不慕权贵,自得风雅,“悠然终日”也是眉公一生的人格追求。所以对龙眠他有“为画所掩”之叹。

眉公对蕴含高雅品质的事物也有着特别的情怀.

高皇问竹事,惟吴越山中有名方竹者,最为诡异,四棱直上,弗偏弗颇,若有廉隅不可范之色。以故士大夫爱之.往往采而为节.圆

方竹因象征高沽的品质受到眉公的青睐。他还在《笔记'、<太平清话》均记录了达350字的墨竹故事,从竹毁断之为笔.笔蠢葬之并为之作铭,不胜唏嘘,为竹改节叹惋不已。又何尝不是对人生的一种自我警示。

二.通达的人生哲学

眉公兼通儒释道.思想圆融通达。隐居后,他并不像阮籍一样.满怀忧愤。也不效左思尚需借咏史以抒怀。眉公尽销锋芒没有怨怒,虽为隐居,却门庭若市,“履常满户外”;虽常出入将相之门。却能逍遥其中。不为之所累,依然坚守着高洁。在喧闹混杂的晚明社会中。这种悠然、平和显得弥足珍贵。

通达的处事方式最受眉公嘉许,“徐光溥为相,喜论事,大为李文所嫉,光溥后不言。每聚议。但假寐而已,时号睡相”,不是让时代为自己改变,也不追求辛苦独醒,世与吾违.便一睡了之。这是眉公称许的为人处世方法。

晚明王学盛行.文人都倾慕竹林七贤,像徐渭、李贽等都把个性张扬到了极致.深受道教影响的眉公却并不完全如此。他热爱自然。事事通达,特立独行却能与世相容。

陶南村……沟塍畎浍,阴翳竹树问。春时桃花盛开。鸡犬之声相闻,有武陵风概。隐者停云子居焉,一舟时放中流,或投竿或弹琴或呼酒独酌,或哦咏陶谢韦柳诗,殆将与功名相忘。尝坐余舟中。作茗供,襟袍清旷。@

观山看水,弹琴吟诗,舒心尽气,这才是能让眉公。襟袍清旷”的佳境。在<太平清话》中眉公阐明了他追求的人生境遇: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迎风归去休,子昂和云,淼淼烟波一叶舟,西风木落五湖秋,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依然能见悠然中的傲骨。傲骨中逍遥,逍遥中的洒脱。

眉公反感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认为一切应顺其自然。任道而为。

“皇甫浞尝为蜂螫指。购小儿敛蜂,捣取其液。一日命其子录诗。一字误,诟跃呼杖,杖未至啮臂血流而死。”

皇甫涅为唐时隐士高人.但性格孤傲。不为世俗所容。眉公在笔记小说中.多次谈到皇甫浞,对他的文才、品行仰慕不已。但对他的不尊重自然行为给以辛辣刻画.所载虽不含褒贬却针锋可见。

正如眉公认为“飞燕太真俱是国色”.他总能领略各个事物的佳处。表现出兼容的审美眼光和生活态度,这一通达的人生哲学使他获得“山中宰相”的高誉.也使他最大限度实现了人格理想。

三、幽默的生活态度

从陈继儒的笔记小说也可以看出他贴近世俗.热爱人生.幽默的生活态度。

余有李嵩骷髅团扇。娟面,大骷髅提小骷髅戏一妇人,妇人抱小孩乳之。下有货郎担,皆零星百物可爱。又有一方娟。为休休道人大痴题。金坛王肯堂见而爱之,遂以赠去。o

53

张问陶i仑杜甫其人其诗口山东工商学院社科部温秀珍

杜甫提倡“转益多师”和“别裁伪体”.其诗歌创作“别开异径”,在盛唐诗中走出一条新路子。清代性灵派殿军张问陶论诗主张“好古不泥真通人”。作诗应向古人学习。但不可拘泥古人之法,要推陈出新,表现出自我性灵。其《登华阴庙万寿阁望岳同亥白兄作》写道:“地擘雍梁山自好。诗留李杜我何题?”表现了对两位诗坛巨擘服膺其才.但不愿模仿的态度.此为得其真精神也。张问陶与杜甫在诗歌艺术上存在不少共同点.有多人指出其近体诗“空灵而沉郁”.即由前期的狂放转向后期的沉郁.颇具杜甫沉郁顿挫之诗风。张维屏《听松庐诗话》称:“船山近体“极空灵.亦极沉郁,能刻入,亦能清超。”李元度亦谓“其诗生气涌出,沉郁空灵。”张问陶的诗学思想全部通过论诗诗表达.既缘于自然天成之主张,亦不能排除有意规摹和发展杜甫《戏为六绝句》创制之用意。而且张问陶还有相当数量的诗,直接化用杜甫诗句或意境。如《无题四首》之二尾联:“白衣狡狯成苍狗,忍看浮云变态殊”,取自杜诗:“天上秦云如白衣.忽然变化成苍狗”。《自题勾漏山房》尾联:“金函旧录忘焚草.清夜犹防玉女窥”,源于杜诗“避人焚谏草”。正如符葆森《国朝正雅集》引《寄心庵诗话》所言:“船山太守为蜀产。其诗以放翁门径,上攀少陵。取其雄快之作。而芟其剽滑之篇。斯太守之真诗见矣。”

作为诗论家的张问陶重诗歌理论的阐述.论作家时常常是片言只语,在感怀、偶作、题赠、酬唱诗中兼及对诗人诗作的品鉴.但对于诗歌成就极高者也有专论。遍检《船山诗草》.除了苏轼外,杜甫当是历代诗人中颇为张问陶推崇者。张问陶专论杜甫的诗歌有《夔州怀少陵》、《新安》两首,兼论杜甫或杜诗的还有《和王铁夫移居诗兼赠同门何工部道生阑士》、《立秋日屋漏不寐》、《感事》、《赠相士乔君》、《早秋夜雨寄怀毕展叔先生》、《入剑阁》、《春日感怀》、《盐亭》、《登华阴庙万寿阁望岳同亥白兄作》、《中秋写怀》、《赠杨荔裳观察即送其之川北道任》等十余首诗歌。张问陶从重诗才、主真情、追求自然天成等性灵说的理论主张出发,推崇杜甫秉笔直书的“诗史”精神.赞扬其民胞物与的伟大情怀。盛誉杜诗“天真协古风,抒写寂寞情”。

一、推崇杜甫秉笔直书的“诗史”精神

杜甫用诗笔写出自己在安史之乱中的见闻和感受。揭示了这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那段时期的社会现实.所以在当时就已经被称之为“诗史”。唐人孟綮《本事诗》云:“杜(甫)逢(安)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千年已过,张问陶途经新安县.赋诗《新安》追忆诗人。诗日:“烟笼雉堞影参差。历落轮蹄度陇迟。关笑楼兰兴筑

一把团扇,虽已送人,却对其历历叙来,妇人、小孩、货郎担、方绢,虽仅数语而画面可亲可见。亦可见眉公的生活情趣。

他在《太平清话》中还记有“秦少游有眇娼传.杨铁崖有哑娼志.而杨戒长舌有味”.把历代文人记妓女的文章详细记录下来.可见眉公的坦荡。

如“东土日熊为子路”这样的记载纯为娱人之说.他还两次在笔记里说。何仙姑晚年黑瘦一衰媪耳”.可见眉公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弧高不可范.他是充满人情味的。

眉公对古人的幽默也饶有兴趣.晋代名流桓温.北征时曾攀枝执条潸然泪下,在眉公笔记中展现了他的另一面:晋桓温少与殷浩友善,浩尝作小诗示温,温日,汝慎勿范我。当出汝诗示人。

别人兴冲冲拿诗请教。不场面性赞扬也就罢了。还要讥嘲:“你最好不要惹我.小心我把你那见不得人的诗拿出来丢人!”

眉公的旷达和乐观也体现在对女性的态度上.但凡女子有才华都受到他的赞颂.像贵者“卫国大长公主……好读书古文章。工笔札。”对妓女而有才眉公在笔记小说中给以很高评价,“薛涛八九岁知书”、。京师名娼”等。天台营妓严幼芳赋<如梦令.红白桃花>: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人在武陵微醉。⑥文词算不得一流。受到眉公的极力推崇.还指出该女子

54“不肯证唐中友一事”。“至今侠骨犹香”,称赏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一代名士陈继儒,名录《明史.隐逸传》,又广交宾客。广收门徒,屋前车马不息,还著作等身。在出与入,隐与显中.一生都表现出他的从容和淡定。他的淡泊坦荡透露的是一种生活的睿智。人生的透悟.他的文化性格成为晚明以后高节之士的学从典范.即使在今天。这套通达智慧的人生哲学也令人想往。

注释:.

①②④⑤陈继儒:<太平清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

1、46、5、28页。

③陈继儒:《笔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页。

⑥陈继儒:《珍珠船>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1页。

参考文献:

【1】陈继儒:《陈眉公全集》中央书店1935年版。

【2J陈继儒:《珍珠船》、《太平清话’、<笔记》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中华书局1985年版。

【3】卢丰:<小窗幽记解读》黄山书社2007年版。

【4】史铁良:<明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5l夏成淳:《晚明士风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